告诉公众GDP的“成本”

告诉公众GDP的“成本”

一、把GDP的“代价”告诉公众(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碧[1](2020)在《环保督察背景下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 ——以清远市Y环保砖厂污染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环境持续恶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严峻考验。如今社会各界关注的不仅仅是发展的速度,更看重的是发展的质量,更聚焦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公众对生态环境变得更为敏感,更积极参与其中,环境群体性事件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上海反对PX项目事件、黑龙江大庆反对忠旺铝加工厂事件、广东清远飞来峡再生资源项目事件等等,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成立到环保督察完成全面覆盖,都标志着我国迈入了最严“环保治理时代”,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已不能被“环保意识觉醒”的大众所接受。因此,如何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在公共管理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环保督察高压”步入常态化,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刻不容缓。环境群体性事件通常涉及多方复杂利益,治理难度大,容易造成“共输”的局面;各参与主体对同一环境问题的认知偏差大,容易造成激烈的冲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学术界现有环保督察、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研究成果,梳理当前环保督察和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理论及框架模型;以清远市Y环保砖厂污染事件为例,结合治理理论、4R危机管理理论等理论,探讨在环保督察常态化背景下,Y环保砖厂污染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有效合理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预防和处置群体性风险,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张璐璐[2](2019)在《文化领导权理论下《环球时报》评论研究 ——以“单仁平”专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现代化加速与阶层分化加剧同步呈现。互联网兴起后,传统媒体受到网络媒体的挑战,纷纷开启技术升级之路。在社交媒体的技术赋权下,民众初次享有充分的表达机会,网络抗争行为也由此进入高发期。近年伴随“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假新闻频发出没于舆论场域,民粹话语亦有复燃之势。进入新时期,为了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官方的宣传策略由强调“新闻宣传”转为注重“舆论引导”。这一转变契合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即通过文化联合社会,整合各个群体的话语资源,让民众自发性追随主流意识形态的脚步,共同维护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本研究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为研究视角,选择《环球时报》“单仁平”专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个案研究、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该报如何通过新闻评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样本选自单仁平专栏2012年7月初到2018年6月底所发表的评论,共计342篇。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研究缘起与思路;第二部分为社会情景分析,试图探寻《环球时报》所处的时代背景、技术环境及舆论状况;第三部分为内容分析,主要对“单仁平”进行描述分析;第四部分为话语分析,深度挖掘“单仁平”的话语策略;第五部分为经验启示,总结归纳“单仁平”专栏基本特征;第六部分为结语和讨论,回顾分析研究历程和不足。内容分析显示,单仁平专栏存有“中国主体”“批评视野”“煽情技巧”三个结构性特征,即评论对象以中国为主体,评论偏向以批评立场为主导,评论标题注重情感表达。话语分析显示,在文本向度上,单仁平专栏建构出“冲突社会”“进步国家”与“复杂中国”三幅镜像,表示要宽容面对中国当代社会现状;在话语实践向度中,单仁平专栏采用“历史语料”“文化隐喻”和“英雄符号”等策略,希望通过改善话语表达技巧增强主流文化吸引力;在社会实践向度里,单仁平利用“爱国语境”“抗议行为”及“未来愿景”等背景或行为,致力于维护当前话语秩序的稳定。此外,研究还发现,单仁平评论文本具有五个特点:“轻宣传,重引导”“讲亲疏,分远近”“民为本,勿扰之”“莫防民口,莫塞言路”“用语通俗,说理浅显”,基本遵循引导人民大众自发首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行为逻辑。故总体而言,在多元化的舆论洪流中,单仁平的话语逻辑符合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策略,在主动发挥新闻媒体在舆论场上引导功能,积极争夺社会思想领域的文化领导权,及维护当前话语秩序稳定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积累不少成功的经验。

司会敏[3](2018)在《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并为实现这一目标确定了时间表、划定了路线图。美丽中国,不只是国家的、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全民的高度参与,这就需要凝聚起最广泛的生态共识,才能为美丽中国建设凝心聚力。新时代凝聚中国的生态共识,需要形成生态道路共识、生态理论共识、生态制度共识和生态文化共识,这四大共识从具体实践、理论指导、制度完善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涉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领域。面对当前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和生态退化等严峻形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已达成共识,但这并不能自然构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动力。在利益分化和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社会不同主体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上的分歧短期内难以完全弥合。新时代凝聚最广泛的生态共识,必须认真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分歧和问题。这些分歧和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仍囿于传统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认知误区,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仕途升迁之政治利益,仍片面追求GDP这一短期内易见成效的显性目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这一短期内难见成效的隐性目标缺少投入热情。第二,环境正义视角下因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引起的权责不对等现象普遍,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行业部门之间在自然生态资源的占有、使用、消费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富裕阶层、城市居民和发达地区的人们(这些可称为社会强势群体)与贫困阶层、农村居民和落后地区的人们(这些可称为社会弱势群体)在环境利益与环境责任的分担上存在不对等,这些现实的利益分化极易引起人们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制约生态共识的达成。第三,利益机制驱动下部分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无视生态利益和社会公益,缺乏生态可持续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第四,一些公众虽然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环境问题,环境意识层次低,“从众”“搭便车”情结严重,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第五,除了利益分化和利益驱动这些主客观原因外,生态共识平台不健全也是制约生态共识形成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平台不完善,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环境权益诉求平台不畅,影响公众表达权;环境决策平台滞后,影响公众参与积极性等,上述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生态共识的形成。新时代为凝聚最广泛的生态共识,化解分歧、解决矛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公平正义原则,这是解决环境非正义问题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二,平等协商原则,这一原则致力于实现主体间的平等沟通,消除和化解不同主体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第三,权责相统一原则,这一原则是对权利与责任关系的应然描述,公共利益是权责一致原则的价值追求,环境利益的公益性决定了每一行为主体都不能自私地占有生态利益却不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义务),只有每一行为主体都自觉遵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分歧。第四,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共识的达成需要提供合适的激励,即给予行为主体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激发其生态责任意识,同时也必须设置一些硬性约束,使反生态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这也能起到一定的社会警示作用。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分歧和问题,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路径如下:第一,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通过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和生态社区建设的模范带动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引领生态共识的形成。第二,优化地方党政部门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政绩导向机制、完善的生态考核评价体系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以激励党政干部生态共识的形成。第三,实现利益共享,完善公正的利益均衡和保障机制,解决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行业部门差异,以推动生态共识的形成。第四,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促发企业、环保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凝聚生态共识提供动力和支持,同时针对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必须实施严厉惩罚,使其形成“不敢污、不能污”的共识。最后,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健全环境权益诉求平台和环境决策参与平台,通过搭建生态共识平台,助力生态共识的形成。

陈彦斌[4](2018)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新思路》文中认为一、宏观调控的起源与定义国际上通称的宏观政策在中国通常也被称为宏观调控,两者经常混用。宏观调控这个中国特色术语是在政策实践过程中与时俱进而逐渐形成的。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宏观调节"的概念,1988年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正式使用了"宏观调控"的概念,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

李伟[5](2016)在《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2年秋季以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于我国多个城市地区,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雾霾”与“PM2.5”这两个名词也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熟知。雾霾的频发有着气候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所造成,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不合理的能源使用结构都是造成我国许多地区严重雾霾现状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来讲雾霾的频发应归咎于我国一直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及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理念。雾霾天气对公众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也给公众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雾霾天气的频发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因此对雾霾天气的治理刻不容缓。由于雾霾在空间上具有流动性,因此涉及的区域范围比较大,而且雾霾形成的人为因素众多,涉及到多个社会主体(政府、社会公众、企业),因此要较好地解决雾霾天气问题单靠单个地区和某个社会主体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多个地区联合起来,对雾霾天气联防联控,协同治理,同时区域内地方政府要让社会公众、企业共同参与到雾霾天气治理的工作中,只有这样雾霾治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在我国当前地方主义严重、众多利益关系交叉以及资源分散的背景下,各区域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是未来我国进行雾霾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为了解决当前我国的雾霾天气问题,实现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本文对雾霾天气的协同治理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本文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并且介绍了组织间网络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对雾霾天气的特性进行了介绍,包括雾霾的成因、雾霾天气的空间分布以及雾霾天气的危害,在对雾霾天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之后,对我国的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现状从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分别进行了分析,接着深入研究目前我国雾霾天气协同治理所存在的困境,为后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其次,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和文献分析法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三大范畴构建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向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相关人员发放问卷和访谈获取本文研究的资料数据;接着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各个因素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影响的重要程度。再次,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权力机制以及利益平衡机制进行了研究,动力机制研究雾霾协同治理的动力和阻力的来源分别是什么,权力机制研究雾霾协同治理中权力如何运行和设计,利益平衡机制研究协同治理中的利益如何平衡与补偿,在此基础上构建雾霾天气协同治理机制的整体框架。最后,根据以上三部分的研究结果,并且在总结国外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同级地方政府层面、公众与政府层面和企业与政府间层面提出相应的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总的来看,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调研法、因子分析法与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进行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协同治理雾霾天气是解决雾霾污染的必然趋势。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关注的重点就将从经济转为生态环境,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增加。然而,我国严重的雾霾天气已成为公众追求高质量生活环境的一大障碍。尽管我国当下对雾霾天气的治理有些成效,但雾霾成因复杂,具有易于聚集等特性,若想在雾霾治理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则需突破现有困境。协同治理方式不仅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与欲望,实现公众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还能对各主体的权益关系进行协调,保障雾霾治理的有效实施。因此,雾霾天气的协同治理是公民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通过向京津冀三地的相关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基于扎根理论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雾霾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包括合作能力、信任度、治理理念、预期收益、资源依赖度、市场成熟度、治理复杂度、上级政府支持和公民环保意识等九个影响因素。同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区域雾霾协同治理的因素进行了初步验证。其次,进一步对其9个影响因素通过各自平均合成14个可测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这些影响因素中,上级政府支持、治理复杂度、合作能力、期望收益、资源依赖度、公民环保意识对北京、天津、河北省三地区的雾霾协同治理具有显着重要性,这些因素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第三,通过深入分析我国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三个运行机制,证实了我国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动力来源于预期收益等内部动力、公民环保意识提升等外部动力和上级政府支持等支撑力的综合作用;对协同治理的权力以及权力结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我国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权力制度设计、权力运行机制都要与我国当前的环境和条件相匹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双轨道权力运行机制。同时,从政策理论基础出发,论证了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模型更具可行性,并以公共价值为导向设计了三个利益平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利益平衡机制。最后通过分析三大机制的关系,构建出雾霾天气协同治理机制的整体框架,为雾霾天气协同治理提供机制保障。第四,借鉴国外治霾工作的经验措施来丰富和完善我国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从中央和地方政府、横向同级地方政府、社会公众与政府、企业与政府四个层面着手,提出了合理划分各方职权、落实首长环境问责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联防联治机制、加强雾霾治理的合作能力建设、完善利益平衡机制、强化公众责任监督意识、充分发挥社会性环保组织的作用、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以及加强企业防治责任规制等对策建议。

胡凌艳[6](2016)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主要是环境和资源)关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是人类文明的有机构成部分。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并且历来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一个国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不仅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也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从生态运动在世界兴起以来的历程看,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保护地球等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波澜壮阔、方兴未艾的趋势,并且如马克思所说,这“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固然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但是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公众通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通过实质性地介入生态治理过程并影响其决策,能有效地反映和实现自己在生态利益方面的诉求,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愿落到实处。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讨论、保护、利用中来。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抽象口号到具体行动、从群众式运动到治理常态化、从响应政策号召到自觉主动参与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步与挑战并存,令人欣慰的是公众的参与能力日益增强,甚至倒逼政府的生态治理改革。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庄严的行动,正汇入当代中国进步的潮流之中。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具有正当性。学理层面的正当性强调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善于吸收、借鉴“他山之石”,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这方面,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及蕴含于其中的人的活动理论,必须扬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论,必须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理论,必须参考西方的环境公共信托理论。实践层面的正当性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无论是解构旧理论还是创立新理论,目的都是如此。在这方面,公众必须并且也只能通过一系列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参与内容和参与形式,并且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美丽中国,建构崭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经验层面的正当性强调公众个体、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方面,公众个体应从社会责任感、消费理念、科学知识等方面来培育和锻炼自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国家应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实现生态善治,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全面合作,维护全人类在生态文明上的共同利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具有可行性,这种可行性表现在:听证会、座谈会、问卷调查、信访、公益诉讼等平台被公众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立法、决策、执行、救济等环节;作为公众参与重要载体的环保NGO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较之公众个体而言,它们能够在与政府、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对话和协商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的共同发力不断创新着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使公众能够借助媒体形成强大的公共舆论压力,进而影响政府的生态政策议程及行动框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成为中国政府和公众的共识。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良好的可行性条件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帆风顺的,事实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仍存在着参与的复杂性、参与行为带有盲目性、参与无序化、参与深度不足等现实问题。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受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制度体系不配套的制约、政府部门及官员政绩观的制约等,因而需要我们以深刻的问题意识,直面而不回避问题,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倡导的“共享”理念的题中之义,又由于它涉及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层面,因而需要将其当做一项系统工程,采用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来解决:提升公众的生态科技意识、生态权利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法制意识;明晰政府职责,为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需求提供充分保障;整合和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机制、表达机制、介入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整体功效;充分挖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效能,实现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扩大公众体制内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建构合理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从公众能力指数、政府支持指数、绩效指数三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科学评价;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汲取世界公众生态参与的有益成果和成功经验,为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面向未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应遵循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顶层设计与基层摸索相统一的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统一的原则,继续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自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为世界进步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陈虹[7](2016)在《马克思生态观下我国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中,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和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我国,十八大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这体现出了我国领导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而生态经济的健康、有续发展能为我国社会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要面对的是如何与自然友好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发展生态经济,如何努力实现生态文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系统的生态观思想或是关于生态思想的专门论着,但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却体现出了两位的前瞻性,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依据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规律去认识自然,更可以科学地改造自然,拓宽我们和自然之间的发展空间,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生态经济学建立发展至今,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时间方面都有了全方位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经济主要围绕着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旨不断前行,但是从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来看,我国的生态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论是从外在原因还是内生动力方面,正确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是解决当今生态经济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基于此,应该在认真总结本国和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上层制度、法律体系的完善方面,从科学技术的创新方面,从思想意识的培养方面共同推进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和开拓更多可行之路。

孙红军[8](2016)在《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并且要通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来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战略、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一环。本文重点研究了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目标与路径问题。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地方政府法治化概述,主要阐述本文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法治与法治化;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角色;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等,主要是本文在后面的写作和分析要涉及到的一些概念。第二章为中西政府法治化历程与检视,主要是简要回顾和总结中国清末以前、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府法制(治)化历程;简要回顾和总结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政府法治化历程,并从中汲取值得我们今天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进程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三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现状、成就、实践困境和原因分析,主要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取得的成就(这成为我们今天继续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现实基础),剖析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目标:建成法治政府,并将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具体化为建成依法行政的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廉价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第五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路径选择,主要是从执政党与中央政府“下压”、社会大众“上推”与地方政府相关的上下左右联动、协同角度分析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动力机制,从地方政府主体自律、社会主体参与、政社互动等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程序机制,从观念更新(法律至上、以人为本、权利本位和公平正义)、制度创新(党政关系、央、地关系、吏治法治化)、和市民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具体实现路径。最后是简短的结论,本文认为,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最终目标是建成法治政府,而这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王圣祯[9](2015)在《“资本逻辑”批判与“生活逻辑”构建: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文中指出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岩佐茂,以其鲜明的现实性、可行性特征的生态环境思想,成为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领域最出色的代表之一。他不同意通过激烈的社会革命推翻现存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的激进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不赞同主张绿色资本主义的保守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更是反对主张回到前资本主义的悲观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岩佐茂环境思想属于现实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其核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他指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是人类的经济活动造成了环境破坏,所以,保护环境的根本之策在于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为此,人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摒弃资本逻辑主导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存生产生活方式,实践遵循生活逻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资本逻辑批判与生活逻辑构建是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迄今为止,在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领域,岩佐茂提出了最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并存的策略方案。同时,从资本逻辑批判与生活逻辑构建的维度来实现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岩佐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当代视野,开辟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论文本着完整客观地总结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成果,着眼于为当代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提供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思路,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示的宗旨,采用文本解读法、问题研究与人物思想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评价、比较分析。论文由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五、六章是论文研究的必要延伸,结语是对论文核心思想与观点的总结与概括。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突出特色、创新之处和不足。阐述了选题的原因,国内外对该选题研究的现状及ii未来研究趋势,以及该选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价值。第2章系统梳理概括了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核心概念和理论特征。首先,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造成的全球环境破坏,日本战后日益严重的产业公害,日本公众反公害运动以及学术界关于公害产生原因的争论,成为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格仑德曼、本顿、福斯特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西方环境伦理学以及日本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是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再次,资本逻辑、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准确把握岩佐茂环境思想的关键和逻辑出发点。最后,岩佐茂一改欧美学者生态问题上理论研究的风格,立足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结合现代日本的环境公害,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进行理论诠释和实践应用,形成了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资本逻辑批判与生活逻辑构建相结合的鲜明特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第3章资本逻辑的生态学批判。岩佐茂首先考察了近现代工业化怎样造成环境破坏的历史,接着,对现代生态环境破坏根源探寻中的种种误区,主要包括现代技术说、经济增长说、人类中心主义说、人性说、生产关系说等等,逐一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在此基础上,岩佐茂对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何破坏环境,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透过种种造成环境破坏的表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逻辑对造成环境破坏的决定性作用。最后,岩佐茂进一步分析论证了资本逻辑框架下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不可能性,绿色资本主义的虚幻性,从而使这种资本逻辑批判变成了对生活逻辑价值目标追求的逻辑前提。第4章生活逻辑的生态学构建。在环境问题上,有别于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注重“破”,即对造成环境破坏原因的批判,岩佐茂更注重对解决环境问题具体方案的探寻和设计的“立”。岩佐茂认为,生活逻辑内含着保护环境的必然性,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只有遵循生活逻辑,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这就要求,人类必须确立优先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理念,摒弃当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环保型循环经济体系和构筑循环型社会,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到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的改变。生活逻辑的环境保护理论是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第5章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评析。通过发掘梳理生态学与马克思理论之间的关系构建马克思生态学,是岩佐茂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生态学发展和深化;提出超越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对立,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基础上构建马克思主义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环境伦理学;创新性地把马克思“控制自然”思想解读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控制”,是岩佐茂对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贡献和亮点。当然,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也体现出对马克思生态学建构的系统性不够,二元论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过分强调“人的立场”,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妥协等方面的不足。这些缺陷使其理论的革命性作用大打折扣。第6章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在生活逻辑的指引下,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长效机制。主要是:加强政府环境行政的理念、制度和作为建设;提高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意识,加强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建设和环境伦理责任建设;充分认识公众绿色参与的意义,准确把握公众绿色参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提高公众绿色参与的对策。结语。研究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1)在当代,资本逻辑依然主导社会经济活动、生态社会革命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践行生活逻辑,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是人们的明智选择。(2)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最突出的特征和闪光点是对生活逻辑的追寻,由此,可以把其生态马克思主义概括为“生活逻辑环境哲学”。(3)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当代视野,开辟了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曹凌燕[10](2015)在《城市空气污染的地方治理模式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城市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发展迅猛,已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关键力量。与城市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则是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国土面积50%以上的城市和地区都遭受到雾霾的影响,其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历史罕见,政府和社会已深刻感受到空气污染对城市发展产生的重大负面影响。中央政府高度关注,相继出台严厉的环境政策督促地方治污,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动用大量行政资源铁腕治理,全国上下掀起了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热潮。然而纵观各地的治理实践,城市空气污染只是得到了局部改善,总体仍处于恶化状态,并且普遍缺乏成熟的治理模式和经验总结,治理的随意性强,已取得的治理成效难以为继。因此,探明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困境及形成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理途径,总结科学的治理模式就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与政治意义。论文围绕着“如何构建有效的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模式?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中的治理困境该如何突破?”这样一些核心研究问题,以兰州市为例,研究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地方治理模式。兰州市曾是全国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同时也是长期开展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城市,并且更是近年来污染治理成效最为显着的城市。兰州是中国城市治理空气污染的缩影,无论是污染的形成以及污染的治理实践,都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城市治理空气污染的现实。论文通过翔实的文献查阅和深入的实地调查,掌握了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历史及现状,采用“解构——分析——综合”的分析方法对治理期间的一系列特定事件进行“深度扫描”,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演进过程完整呈现。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典型特征,探明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并通过制度分析、演化博弈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阐明困境形成的原因及机理,描述多元主体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行动逻辑与角色定位,归纳影响治理绩效的原因。继而遵循“发现——反思——总结——创新”的认知程序,综合应用资源依赖理论、集体行动理论、演化博弈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构建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从文化理念、治理系统、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四方面给出政策建议,构建空气污染的协同治理模式,为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地方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明确研究问题,即“如何构建有效的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模式”。其次,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最后,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基本框架。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首先,明确论文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包括协同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集体行动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等内容,集中介绍这些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在论文中的具体运用,为后续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其次,提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协同治理的视角。详细阐明协同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内涵界定和研究价值,对协同治理理论与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契合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学者就协同治理理论框架所进行的相关性研究,从文化理念、治理系统、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协同治理的解释性框架。并以此作为全文的分析框架,为治理困境的归纳、原因的剖析及治理对策的确定提供清晰的的视角,使论文的撰写建立在统一完整的框架之下,首尾相接,前后呼应。第三章是对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现实的深度描绘。该部分内容以介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历程及现状为起点,总结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模式的特征、取得的成效以及尚存的问题,勾画出中国城市治理空气污染的基本轮廓。进而以兰州市作为研究场域,以该市半个世纪以来空气污染治理的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生动描绘该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历程和特征,探寻影响污染治理绩效的因素和背后的逻辑。这部分内容为后续章节的描述提供了鲜活的现实素材,具备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第四章总结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本章主要从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系统的封闭性、运行机制的行政化以及组织结构的官僚化四个维度,在若干片段或连续发生的由多个具体相关性细节组成的静态和动态场景中,呈现出权威制社会治理情境下,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第五章对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展开分析。在思路布局上,一方面剖析治理主体在不同情境下互动的原则与机制,另一方面明确当下制度环境影响行动者行为的逻辑与路径,从内外两个方面剖析治理困境的形成原因,打开地方治理的黑匣子。在内容安排上,首先从三方面分析了处于权威制治理与极端现代主义交织的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阐明困境形成的宏观机制;其次,借助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剖析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系统中行动者的行为选择及互动博弈,明确治理困境发生的微观机制;最后,借助数值模拟,对现实情境下影响治理绩效的变量赋值,获取特定制度环境下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检验其是否与治理现实相符,以验证演化博弈结论的正确性,对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给予有效的回应。第六章构建城市空气污染的协同治理模式。在对治理困境及其形成机理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本章主要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模式而展开。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比较已有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其次,阐明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基本功能与建构基础,以证明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理念、治理系统、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构建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总体框架;最后,提出实现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与路径选择。第七章是结论和展望。进一步总结论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展望。

二、把GDP的“代价”告诉公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GDP的“代价”告诉公众(论文提纲范文)

(1)环保督察背景下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 ——以清远市Y环保砖厂污染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环保督察的研究
        1.3.2 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1.3.3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环境群体性事件
        2.1.2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
        2.1.3 环保督察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3 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保督察背景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3.1 环境群体性事件现状分析
        3.1.1 公民环保维权意识与日俱增
        3.1.2 参与人员更广,爆发范围更大
        3.1.3 事件动机向复杂化方向发展
        3.1.4 新媒体组织化趋势更加明显
    3.2 环保督察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3.2.1 对参与主体的影响
        3.2.2 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远市Y环保砖厂污染事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4.1.1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案件
        4.1.2 环境维权引起的典型环保群体性事件
    4.2 Y环保砖厂污染事件回溯
        4.2.1 潜在阶段
        4.2.2 突发阶段
        4.2.3 蔓延阶段
        4.2.4 恢复阶段
    4.3 Y环保砖厂污染事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4.3.1 公众利益诉求未及时得到回应
        4.3.2 政府决策缺乏公众认可和支持
        4.3.3 环保督察导致企业被“一刀切”
    4.4 Y环保砖厂污染事件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发展理念落后,存在一定偏差
        4.4.2 责任意识不强,公信力不断下降
        4.4.3 决策透明度低,参与渠道不畅通
        4.4.4 事前应对滞后,事后处置不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保督察背景下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
    5.1 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5.1.1 政府公信力
        5.1.2 舆情引导力
        5.1.3 协调公众能力
    5.2 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5.2.1 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建立多主体协同参与机制
        5.2.2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环保督察推进协同治理
    5.3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
        5.3.1 信息公开制度
        5.3.2 责任追究制度
        5.3.3 应急管理机制
        5.3.4 善后处理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I1访谈记录
附录3 I2访谈记录
附录4 I3访谈记录
附录5 I4访谈记录
附录6 I5访谈记录
附录7 I6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文化领导权理论下《环球时报》评论研究 ——以“单仁平”专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四)研究创新及重难点
二、新时期舆论场的现状与问题
    (一)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
    (二)技术迭代的传播渠道
    (三)纷纭复杂的舆论场域
三、单仁平专栏评论内容分析
    (一)研究主旨
    (二)研究设计
    (三)样本分析
    (四)单仁平专栏结构性特征
四、单仁平专栏评论话语分析
    (一)研究回顾
    (二)文本分析:冲突社会、进步国家与复杂中国
    (三)话语实践:历史语料、文化隐喻与英雄符号
    (四)社会实践:爱国语境、抗议行为与未来愿景
    (五)单仁平专栏的话语特征
五、“单仁平”对其他新闻评论栏目的启示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二)务实的表达态度
    (三)坚实的民众关怀
    (四)提升情感表达技巧
    (五)塑造品牌专栏评论
六、结语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与生态共识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新时代与人的生态需要
        (一)新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二)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
    二、生态文明与生态共识
        (一)生态文明
        (二)生态共识
        (三)生态共识的功能
    三、新时代中国生态共识的理论资源
        (一)生态思想的理论资源
        (二)共识思想的理论资源
第二章 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必要性
    一、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应对资源环境压力的严峻形势
        (二)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
        (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二)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幸福
    三、融入世界绿色发展潮流的大势所趋
        (一)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建设
        (二)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四、弥合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上分歧的现实需要
        (一)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认识不尽一致
        (二)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生态共识的基本内容
    一、生态道路共识
        (一)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三)解决好最迫切的污染问题
        (四)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二、生态理论共识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五)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制度共识
        (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创新生态文明体制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机制
    四、生态文化共识
        (一)确立生态道德信仰
        (二)形成生态思维方式
        (三)丰富生态文化生活
第四章 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条件
    一、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有利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发展战略
        (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三)公众生态意识逐渐增强
        (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效显着
    二、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阻碍因素
        (一)部分地方党政部门片面的GDP政绩诉求
        (二)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部门差异的存在
        (三)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四)部分公众生态责任意识缺失
        (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平台不完善
第五章 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原则与路径
    一、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原则
        (一)公平正义
        (二)平等协商
        (三)权责统一
        (四)激励与约束并重
    二、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路径
        (一)宣传教育:引导生态共识的形成
        (二)政绩考核:推动生态共识的形成
        (三)利益共享:激励生态共识的形成
        (四)激励相容:促发生态共识的形成
        (五)完善平台:助力生态共识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新时代下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观调控的起源与定义
二、关于宏观政策的六个基本理论问题
    1. 为什么宏观政策目标在于实现经济与金融双重稳定?
    2. 为什么宏观政策对不同类型冲击的反应方式不同?
    3. 为什么要使用长期中无效的宏观政策?
    4. 宏观政策应该积极还是消极?
    5. 预期在宏观政策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6. 宏观政策实施过程中怎么看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三、关于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九个问题
    1. 中国宏观政策与发达国家宏观政策的共同点和区别在哪里?
    2. 中国宏观政策与发达国家宏观政策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3. 如何看待微刺激的宏观调控手段?
    4. 如何看待区间管理?
    5. 如何理解定向调控?
    6. 如何理解相机调控?
    7. 如何加强预期管理?
    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总需求管理是什么关系?
    9. 宏观调控如何抑制资产价格泡沫?
四、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方向

(5)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雾霾天气
        2.1.2 环境治理
        2.1.3 协同
        2.1.4 协同治理
        2.1.5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组织间网络理论
        2.2.2 政策网络理论
        2.2.3 机制设计理论
        2.2.4 系统论
        2.2.5 公共产品理论
        2.2.6 协同学理论
        2.2.7 协同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雾霾天气的特性与协同治理的困境分析
    3.1 雾霾天气的特性
        3.1.1 雾霾天气的成因
        3.1.2 雾霾天气空间分布特性分析
        3.1.3 雾霾天气的危害性
    3.2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现状
        3.2.1 北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现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3.2.2 南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现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3.3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困境
        3.3.1 政府间的协同治理困境分析
        3.3.2 公众与政府的协同治理困境分析
        3.3.3 企业与政府的协同治理困境分析
        3.3.4 协同治理的法律困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分析
        4.1.1 相关文献回顾和梳理
        4.1.2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概述
        4.1.3 理论取样与数据收集
    4.2 影响因素的假设
        4.2.1 主体因素对协同治理形成的影响作用
        4.2.2 客体因素对雾霾天气的协同治理形成的影响作用
        4.2.3 外部环境因素对雾霾天气协同治理形成的影响作用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4.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4.4 结论与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机制分析
    5.1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分析
        5.1.1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动因理论基础
        5.1.2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动力分析
        5.1.3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阻力分析
        5.1.4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形成的动力机制模型
    5.2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权力机制分析
        5.2.1 协同治理中的权力分析
        5.2.2 协同治理的权力结构分析
        5.2.3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权力运行机制分析
    5.3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利益平衡机制分析
        5.3.1 利益平衡机制的理论基础
        5.3.2 协同治理的利益平衡原则
        5.3.3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利益平衡机制分析
    5.4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机制的整体框架
    5.5 本章小结
6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对策
    6.1 国外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6.1.1 英国治霾工作的经验措施
        6.1.2 日本治霾工作的经验措施
        6.1.3 美国治霾工作的经验措施
        6.1.4 德国治霾工作的经验措施
        6.1.5 国外雾霾天气协同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6.2 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6.2.1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协同策略
        6.2.2 横向的同级地方政府间协同策略
        6.2.3 社会公众与政府间协同策略
        6.2.4 企业与政府间协同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价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公众参与:一个庄严的行动
    2.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2.1.1 文明与生态文明
        2.1.2 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
        2.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2.2 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2.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深化
        2.2.2 当代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2.2.3 苏联模式的落后性和西方模式的不可复制性
        2.2.4 顺应全球生态文明意识觉醒的时代潮流
    2.3 公众参与及其在民主政治中的价值
        2.3.1 公众参与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2.3.2 公众参与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2.3.3 公众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2.4 公众参与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2.4.1 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主体及参与动机
        2.4.2 公众参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第3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历程回顾
    3.1 开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3.1.1 开局成就
        3.1.2 评价
    3.2 初步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3.2.1 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及其对中国的触动
        3.2.2 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气象
        3.2.3 评价
    3.3 逐步深化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3.3.1 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3.2 环保NGO得到快速发展
        3.3.3 评价
    3.4 持续推进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
        3.4.1 政府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3.4.2 配套立法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3.4.3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常态
        3.4.4 环保NGO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4.5 评价
第4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正当性解读
    4.1 学理层面的正当性
        4.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及蕴含于其中的人的活动理论
        4.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论
        4.1.3 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理论
        4.1.4 环境公共信托理论
    4.2 实践层面的正当性
        4.2.1“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2.2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具有直接现实性
        4.2.3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一个过程
    4.3 经验层面的正当性.
        4.3.1 个体层面:培育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
        4.3.2 国家层面:推进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
        4.3.3 国际层面:维护全人类在生态文明上的共同利益
第5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可行性解读
    5.1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平台渐趋多样和综合
        5.1.1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平台不断扩展
        5.1.2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平台得到综合运用
    5.2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组织不断健全
        5.2.1 环保NGO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
        5.2.2 环保NGO的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5.2.3 环保NGO的参与规范化程度逐渐增强
    5.3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媒体日益增多
        5.3.1 传统媒介继续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5.3.2 网络媒介极大地创新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
    5.4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5.4.1 知识分子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呼吁者
        5.4.2 党政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落实者
        5.4.3 普通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践行者
第6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6.1 存在问题
        6.1.1 公众参与的复杂性
        6.1.2 公众参与的盲目性
        6.1.3 公众参与的无序化
        6.1.4 公众参与的深度不足
        6.1.5 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6.2 制约因素
        6.2.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了公众参与的广泛性
        6.2.2 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制约了公众参与的主体性
        6.2.3 制度体系不配套制约了公众参与的有序性
        6.2.4 政府部门及官员的政绩观制约了公众参与的实效性
第7章 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中国梦的诉求
    7.1 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7.1.1 提升公众的生态科技意识
        7.1.2 提升公众的生态权利意识
        7.1.3 提升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7.2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7.2.1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需求
        7.2.2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需求
        7.2.3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需求
        7.2.4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媒体需求
    7.3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
        7.3.1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机制
        7.3.2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达机制
        7.3.3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介入机制
        7.3.4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机制
        7.3.5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机制
    7.4 挖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效能
        7.4.1 调整人大代表的结构
        7.4.2 改革政协界别
        7.4.3 打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特色的参政党
        7.4.4 发挥协商民主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7.5 科学评价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
        7.5.1 正确处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上中下”关系
        7.5.2 善于整合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利益
        7.5.3 构建合理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
    7.6 顺应世界潮流,推进国际合作
        7.6.1 汲取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有益成果
        7.6.2 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地区)环保NGO在公众参与方面的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马克思生态观下我国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1章 马克思生态观及其重要意义
    1.1 马克思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1.1.1 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1.1.2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马克思生态观指导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2.1 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
        1.2.2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前提
        1.2.3 为生态经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第2章 当前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 当前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
        2.1.1 生态经济总体情况
        2.1.2 生态经济发展方向
    2.2 当前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问题
        2.2.1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外生动力不强
        2.2.2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第3章 基于马克思生态观的我国生态经济发展路径
    3.1 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理性
        3.1.1 生态经济的意识培养
        3.1.2 生态经济的意识推广
    3.2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上层建筑
        3.2.1 生态经济的顶层设计
        3.2.2 生态经济的法律保障
    3.3 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生动力
        3.3.1 生态经济的技术创新
        3.3.2 生态经济的制度创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理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和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地方政府法治化概述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化
        一、法治与法制
        二、法治的构成要件
        三、法治与人治
        四、法治与道德
        五、法治与改革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一、政府概述
        二、地方政府概述
        三、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二、法治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三、法治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关系
    第四节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依法执政的涵义与特征
        三、依法行政的内涵与特征
        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协同关系
    第五节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法治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理念
第二章 中西政府法制(治)历程与检视
    第一节 中国政府法制(治)化进程
        一、清末宪政改革前的政府法制化历程与检视
        二、清末行政改革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政府法制化历程与检视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法治化历程与检视
    第二节 西方政府法制(治)进程检视
        一、英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二、美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三、法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
        四、德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第三节 中西政府法制(治)化比较与检视
        一、历史推进中的关键条件差异
        二、法治进程中的核心动力差异
        三、法治发展的文化土壤不同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现状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实践
        一、地方政府的法治实践探索
        二、地政府政府法治实践的共同点
        三、地方政府法治实践的特色与个性
        四、地方政府法治思维的共同点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成就
        一、法治政府建设氛围日渐浓厚
        二、政府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三、制度建设质量切实提高
        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五、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
        六、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不断完善
        七、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不断提升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实践困境
        一、各级地方政府仍然过于依赖行政手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够
        二、社会价值多元,社会心理失衡,对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提出新挑战
        三、新兴媒体成为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必须应对的全新课题
        四、地方政府立法“不良”与执法“不善”问题并存
        五、地方政府运作“财权”与“事权”界限不清
        六、地方政府监督的“体制内”与“体制外”双重软化
    第四节 制约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制度供给不足
        二、人治影响根深蒂固,法治观念尚未全面确立
        三、政府角色定位尚不准确,角色错位、越位和不到位情况依然存在
        四、“以物为本”的观念影响仍然很深,“以人为本‘的理念尚未真正树立
第四章 法治政府: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
    第一节 从政策行政走向法治行政,建成依法行政的政府
        一、依政策治国理政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传统和习惯
        二、重政策、轻法律有特定的社会历史与现实背景
        三、依政策行政在我国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有浓重的人治特质
        四、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必须实现从政策行政向法治行政的转变
        五、从政策行政走向依法行政的着力点
    第二节 从全能走向有限,建成有限政府
        一、有限政府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二、权力有限:地方政府权力不是无边的
        三、职能有限:地方政府不是万能的
    第三节 从价值追求走向制度实践,建成责任、诚信、廉洁与服务型政府
        一、权责统一:建成责任政府
        二、诚实守信:建成诚信政府
        三、廉洁高效:建成廉价政府
        四、善政善治:建成服务型政府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路径
    第一节 动力机制:上下互动与联动
        一、下压:执政党与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二、上推:民众权利意识觉醒和维权意识增强
        三、协力:上下联动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
    第二节 程序机制:主导律己、参与透明与环节细化
        一、地方政府律己严谨化
        二、社会主体参与明晰化
        三、政社互动程序规范化
    第三节 路径选择:出发点与归宿点的法治连贯
        一、理念更新: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前提
        二、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法治化的核心要求
        三、行为约束: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关键所在
        四、社会自治:夯实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社会基础
结论
    一、推进地方法治政府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过程、一个系统工程
    二、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离不开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下压”
    三、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也离不开自治型市民社会的建设和民众的“上推”
参考文献
科研情况
后记

(9)“资本逻辑”批判与“生活逻辑”构建: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趋势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趋势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述
    2.1 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1.1 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形势与日本反公害运动
        2.1.2 政府环境政策与学界对公害原因的探讨
        2.1.3 关注环境问题的直接契机
    2.2 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根本的理论支撑
        2.2.2 西方生态思想是重要的理论背景
        2.2.3 日本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直接的理论前提
    2.3 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
        2.3.1 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内涵
        2.3.2 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对立
        2.3.3 生活逻辑对资本逻辑的扬弃
    2.4 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2.4.1 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2.4.2 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2.4.3 资本逻辑批判与生活逻辑构建的结合
第3章 资本逻辑的生态学批判
    3.1 近代工业化造成的环境破坏
        3.1.1 什么是环境破坏
        3.1.2 工业化主导下的环境破坏
    3.2 资本逻辑是生态环境破坏的总根源
        3.2.1 生态环境破坏根源探寻的种种误区
        3.2.2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生产方式批判
        3.2.3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生活方式批判
    3.3 资本逻辑框架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虚幻性
        3.3.1 资本逻辑框架下的狭隘国家地域视野
        3.3.2 资本逻辑框架下的循环型经济体系
        3.3.3 资本逻辑框架下的政府环境政策
第4章 生活逻辑的生态学构建
    4.1 遵循生活逻辑的生产方式
        4.1.1 树立环境优先的经济发展理念
        4.1.2 大力发展环保型循环经济
    4.2 遵循生活逻辑的生活方式
        4.2.1 扬弃追求方便的消费方式
        4.2.2 实践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4.2.3 做聪明的绿色消费者
    4.3 遵循生活逻辑的生态社会主义
        4.3.1 生态社会主义摒弃了资本逻辑的异化
        4.3.2 生态社会主义提供了实现生活逻辑的条件
第5章 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评析
    5.1 岩佐茂对马克思生态学建构的贡献
        5.1.1 马克思理论的绿色化论争
        5.1.2 马克思生态学的发展和深化
    5.2 岩佐茂对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
        5.2.1 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
        5.2.2 超越人类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
    5.3 岩佐茂对马克思控制自然思想的新解读
        5.3.1 马克思控制自然思想的论争
        5.3.2 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
    5.4 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5.4.1 对马克思生态学发掘阐释的不系统性
        5.4.2 对马克思生态价值观理解的偏失性
        5.4.3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妥协性
第6章 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6.1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积极的环境行政
        6.1.1 加强政府环境行政的理念建设
        6.1.2 加强政府环境行政的制度建设
        6.1.3 加强政府环境行政的行为建设
    6.2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企业承担环境责任
        6.2.1 环境责任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6.2.2 加强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建设
        6.2.3 加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建设
    6.3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众绿色参与
        6.3.1 公众绿色参与的意义
        6.3.2 公众绿色参与的限制
        6.3.3 公众绿色参与限制的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城市空气污染的地方治理模式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
        1.2.1 地方治理
        1.2.2 环境污染治理
    1.3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3.1 地方治理的研究现状
        1.3.2 城市环境治理的研究现状
        1.3.3 空气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1.3.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个案选择的依据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集体行动理论
        2.1.2 演化博弈理论
        2.1.3 资源依赖理论
        2.1.4 协同治理理论
    2.2 分析框架:协同治理的视角
        2.2.1 协同治理与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契合度分析
        2.2.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分析比较
        2.2.3 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历程
    3.1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历程
        3.1.1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现状
        3.1.2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历史回顾
    3.2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模式的特征与成效
        3.2.1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模式的特征
        3.2.2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成效
    3.3 兰州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历程
        3.3.1 兰州市空气污染的特征与成因
        3.3.2 兰州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历史回顾
    3.4 兰州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特征与成效
        3.4.1 兰州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特征
        3.4.2 兰州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成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现实困境
    4.1 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理念与价值观的碎片化
        4.1.1 生态价值观的碎片化
        4.1.2 治理主体利益的碎片化
        4.1.3 多元共治理念理解的碎片化
    4.2 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系统的封闭性与集中化
        4.2.1 治理主体单一与公民有效参与不足
        4.2.2 政府对地方社会公共领域的强势介入
    4.3 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运行机制的行政化
        4.3.1 治理系统动力机制的行政化特征显着
        4.3.2 治理系统运作方式呈现科层制单向运行
        4.3.3 治理系统运行的制度保障不足
    4.4 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组织结构的官僚化
        4.4.1 层级化的官僚组织降低治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4.4.2 发展中的环保NGO作用有限且处境尴尬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
    5.1 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现实情景
        5.1.1 中心—边缘的权力结构
        5.1.2 极端现代主义的发展信仰
        5.1.3 脆弱的社会组织
    5.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分析
        5.2.1 演化博弈模型的解法
        5.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
    5.3 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演化博弈分析
        5.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5.3.2 演化博弈的适应度分析
        5.3.3 博弈均衡点分析
        5.3.4 演化博弈的结果分析
    5.4 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
        5.4.1 影响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主体行为选择的微观因素
        5.4.2 影响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主体行为选择的宏观因素
        5.4.3 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数值模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向协同治理之路: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模式创新
    6.1 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的既有模式评析
        6.1.1 市场自决治理模式
        6.1.2 政府主导治理模式
        6.1.3 社会自治治理模式
    6.2 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的基本功能与建构基础
        6.2.1 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的基本功能
        6.2.2 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的建构基础
    6.3 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的理论框架
        6.3.1 多样性的文化理念
        6.3.2 开放化的治理系统
        6.3.3 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6.3.4 柔性化的运行机制
    6.4 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6.4.1 建构基于生态行政基础上的多样性的文化系统
        6.4.2 提升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系统的开放性
        6.4.3 构建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网络化组织结构
        6.4.4 确定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附录1《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地方治理模式研究》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兰州市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文件列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把GDP的“代价”告诉公众(论文参考文献)

  • [1]环保督察背景下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 ——以清远市Y环保砖厂污染事件为例[D]. 吴小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文化领导权理论下《环球时报》评论研究 ——以“单仁平”专栏为例[D]. 张璐璐.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3]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研究[D]. 司会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4]新时代下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新思路[J]. 陈彦斌.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04)
  • [5]雾霾天气协同治理的策略研究[D]. 李伟.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1)
  • [6]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胡凌艳. 华侨大学, 2016(02)
  • [7]马克思生态观下我国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 陈虹.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6(02)
  • [8]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D]. 孙红军. 苏州大学, 2016(08)
  • [9]“资本逻辑”批判与“生活逻辑”构建:岩佐茂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D]. 王圣祯. 吉林大学, 2015(05)
  • [10]城市空气污染的地方治理模式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D]. 曹凌燕. 兰州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告诉公众GDP的“成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