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会影响体型吗?

母乳喂养会影响体型吗?

一、哺乳会影响体型吗(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丽[1](2021)在《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型猪在解剖学、形态学和生理学等方面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作为生物医学动物模型不可替代的优势。了解小型猪的遗传背景和矮小体型形成机理是利用小型猪模型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但目前缺乏对小型猪体型矮小形成机制的系统研究。动物体骨大小(骨量、体积)、骨生长和肌肉生长发育被认为是哺乳动物体型的重要指标,并且受生长因子和激素调控的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大型猪与小型猪在GH-IGF-1生长轴上积累了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胞外结构域(ECD)通过与IGF-1结合进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在调节机体生长、骨基质矿化及肌肉发育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阐明Igf1r基因上变异的作用机制能够为探索小型猪体型矮小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课题组前期在大型猪和小型猪Igf1r编码区序列(CDS)筛选得到9个强连锁同义突变,其中4个位于胞外域(ECD)编码区,5个位于胞内域(ICD)编码区,且研究发现Igf1r胞内结构域的同义突变影响细胞增殖并改变激酶活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阐明Igf1r ECD编码区4个同义突变形成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本实验首先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Igf1r敲除细胞系,命名为MC3T3-KO细胞(KO组),以避免细胞内源Igf1r的干扰。同时构建了两对包含大型猪(LP)和小型猪(BM)Igf1r不同单倍型的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 B513B-LP、p B513B-BM、pc DNA.3.1-LP和pc DNA.3.1-BM。利用piggy Bac转座系统,将包含Igf1r两种单倍型(p B513B-LP和p B513B-BM)载体分别转入到MC3T3-KO细胞中,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验证Igf1r两种单倍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gf1r两种单倍型在MC3T3-KO细胞中稳定表达,并分别命名为MC3T3-LP细胞(LP组)和MC3T3-BM细胞(BM组)。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gf1r两种单倍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BM组IGF-1R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P组(P<0.05)。随后将pc DNA.3.1-LP和pc DNA.3.1-BM载体分别转染至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和成肌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翻译水平,两种细胞中BM组Igf1r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P组(P<0.05)。为了进一步探究Igf1r ECD的4个同义突变影响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利用软件预测表明Igf1r ECD的4个同义突变改变了Igf1r编码基因的m RNA二级结构。进一步通过Act D和CHX处理实验探究Igf1r单倍型对其m RNA稳定性和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M组Igf1r的m RNA稳定性和蛋白质稳定性均显着高于LP组(P<0.05)。由于其同义突变编码的氨基酸位于与IGF-1结合区域附近,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Igf1r两种单倍型对其与IGF-1结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M组的IGF-1R与配体IGF-1的结合率显着低于LP组(P<0.05)。由于受体在细胞膜表面与配体结合并发挥功能,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两组细胞细胞膜表面IGF-1R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BM组IGF-1R的相对膜表达率低于LP组(P<0.05)。为进一步探究可能导致IGF-1R与IGF-1结合差异的原因,利用构象敏感型IGF-1R抗体检测Igf1r两种单倍型对其蛋白质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Igf1r的四个同义突变产生的两种单倍型影响了IGF-1R蛋白质构象。利用CCK-8实验探究Igf1r的四个同义突变产生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组细胞中,KO组细胞增殖能力最低,且与BM组相比,LP组细胞表现出更好的细胞增殖能力(P<0.05)。进一步通过q RT-PCR和茜素红染色等检测成骨细胞分化指标,结果表明LP组和BM组的成骨细胞ALP活性明显高于KO组,BM组早期成骨分化明显,而LP组末期成骨分化较强(P<0.05)。对成骨分化关键基因(Col-1、Alp、Opn、Ocn、Runx2和Osx)的表达分析也与这一结果相符(P<0.05);成骨矿化作为最后一步被检测,LP组晚期成骨矿化明显(P<0.05)。为探究Igf1r不同单倍型是否影响相关分化通路的激活,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分化0-2d,BM组AMPK-T172的磷酸化水平显着高于LP组(P<0.05);分化3-9d,BM组的AMPK-T172磷酸化水平显着低于LP组(P<0.05);分化3-21d,BM组的AKT S473的磷酸化水平持续低于LP组(P<0.05)。通过CCK-8实验探究Igf1r的四个同义突变产生的两种单倍型对骨骼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BM组相比,LP组细胞表现出更好的细胞增殖能力(P<0.05)。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因子和下游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来阐明其机制,结果表明,BM组Cyclin D1含量明显低于LP组(P<0.05)。通路检测结果显示,LP组比BM组更显着地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P<0.05)。为探究Igf1r两种单倍型对肌肉分化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分化相关因子和下游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与BM组相比,LP组表现出更好的细胞分化能力(P<0.05)。进一步检测分化相关因子结果显示,BM组Myo D分化因子表达量明显低于LP组(P<0.05),通路检测与细胞分化结果一致,LP组比BM更显着地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P<0.05)。以上结果表明,Igf1r胞外域编码区的四个同义突变影响基因的转录、翻译、IGF-1R蛋白质构象以及其与IGF-1的结合情况,进而影响IGF-1R下游通路的激活,最终导致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差异,为小型猪的体型矮小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数据。

许梦白[2](2021)在《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通过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引起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利用因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索PPD的中医证候特点,进一步归纳PPD的中医病机和治则,以期为PPD临床个体化精准辨证提供理论支持。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检索中药内服方剂治疗PPD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治疗PPD内服方药的药物组成规律及遣方用药思路,为临床治疗PPD的选方用药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探索中药治疗PPD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结合PPD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文献方药研究,开展动物实验,建立PPD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给予逍遥散干预。通过观察大鼠下丘脑病理组织形态、检测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激素水平、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ER)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等,探讨逍遥散治疗PPD的疗效及分子作用机制,为逍遥散治疗PPD提供具有科学内涵的客观依据,同时“以方测证”,揭示PPD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病机本质。方法: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建立《产后抑郁症调查问卷》,收集PPD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量表积分、中医症状及体征信息。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导致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研究,归纳PP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进一步探寻PPD的中医病机和治则。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中文数据库2000年-2019年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PPD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按照筛选标准收集研究所需中药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4.0、Weka 3.8等软件对中药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探索中药治疗PPD的遣方用药规律,探析临床治疗PPD的用药思路。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以妊娠后期慢性极轻度应激(Chronic ultramild stress,CUMS)方法建立PPD大鼠模型,综合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产仔及活仔量、行为学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下丘脑病理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E2、P、PRL含量;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下丘脑组织匀浆中ERα、ERβ、GPER及PKA、CREB、BDNF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分子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在基于HPG轴探索PPD的发病及逍遥散干预作用机制的同时,“以方测证”,以逍遥散为反证,揭示PPD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生物学基础。结果: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1)206例PPD患者平均年龄为30.28±5.07岁;轻度抑郁患者94例,占比45.63%;中度抑郁患者72例,占比34.95%;重度抑郁患者40例,占比19.42%。在影响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心理社会因素中,产前教育是影响PPD患者抑郁程度的保护因素,新生儿疾病、经前烦躁情况、孕期焦虑抑郁、孕产期负面事件、睡眠时间不足、患者受关心和支持度低是导致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2)206例PPD患者的高频症状及体征有情绪抑郁、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烦躁易怒、善太息、乳房胀痛、悲伤欲哭、精神萎靡、健忘、腹胀,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舌黯及舌有瘀斑瘀点,苔白、苔薄、苔腻,脉细、脉弦、脉沉。将中医症状因子分析得出的9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共出现5个聚类结果:①肝郁脾虚证,其症状包括善太息、腹胀、胁肋胀满甚则疼痛、乳房胀痛、食少纳呆;②阴血亏虚证,其症状包括面色淡白、爪甲色淡、肢体麻木、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③肝火炽盛证,其症状包括口苦、目赤、口干咽燥、便秘、烦躁易怒、头痛;④脾肾阳虚兼痰湿证,其症状包括脘痞、恶心、胸闷、惊恐易醒、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浮肿、小便清长或(和)夜尿增多;⑤心脾两虚兼血瘀证,其症状包括心悸、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多梦、悲伤欲哭、面色晦暗、自汗、下腹刺痛、恶露色紫暗有块。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1)本研究共筛选处方112例,涉及中药116味,使用频次为1216次。治疗PPD的高频药物有柴胡、甘草、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等17味。所有药物中,归经以脾经、肝经为主,温性和甘味药出现频率最高,药物功效以补益、理气、安神、活血化瘀等为主。(2)17味高频药物共聚为4类:①聚类1包括柴胡、白芍、当归、甘草;②聚类2包括白术、茯苓;③聚类3包括香附、陈皮、川芎、郁金;④聚类4包括茯神、黄芪、大枣、地黄、合欢皮、酸枣仁、远志。(3)17味高频药物关联分析共得出50条关联药物组合,符合二阶关联规则的有6组,符合三阶关联规则的有18组,符合四阶关联规则的有17组。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1)实验一:4组大鼠产仔及活仔量无明显差异,大鼠造模后出现倦怠嗜卧、活动量减少、粪便质软、体重降低等宏观表现,行为学结果中糖水消耗率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旷场实验中穿格、站立及修饰次数出现降低趋势性变化;氟西汀组及逍遥散组大鼠宏观表现及行为学结果均有明显改善,表明模型组大鼠产后出现抑郁样改变,PPD大鼠模型成功建立,“以方测证”,以逍遥散反证本研究建立的PPD大鼠模型是PPD肝郁脾虚证的病证结合模型。(2)实验二:在HPG轴中,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数目减少、排列疏松紊乱,大量神经元出现核固缩、深染及胞体萎缩、空泡样变性、周围脱髓鞘改变等严重病理学变化,而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出现不同程度改善;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E2、P、PRL水平均明显降低;逍遥散组大鼠血清E2、P、PRL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3)实验三: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ERα、GPER、PK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β、CREB、BDNF基因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中ERα、CREB、BDN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Rβ、GPER、PKA基因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ERα、CREB、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β、GPER、PKA蛋白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中PKA、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Rα、ERβ、GPER、CREB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免疫组化对上述指标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ARC及VMH中广泛分布,其中,模型组大鼠下丘脑ARC中ERα、PKA、CREB、BDNF的MOD值明显降低,VMH中的ERα、ERβ、GPER、CREB、BDNF的MOD值明显降低,逍遥散则可逆转这一改变,明显升高PPD模型大鼠下丘脑ARC及VMH中已降低的相关指标。结论:1.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可作为应激源导致PPD的发生、发展。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肝火炽盛证、脾肾阳虚兼痰湿证、心脾两虚兼血瘀证及其症状表现是PPD患者具有临床意义的中医证候特点。2.女子产后多虚多瘀,气血失调,神魂失养,存在于PPD发病的始终。基于肝脾与情志、气血的密切相关性,临床治疗PPD患者可从肝脾论治,调理气血,临床可灵活运用疏肝解郁、理气健脾、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等治法。逍遥散用药组合气血兼顾,肝脾同调,是治疗PPD的常用方剂。3.以妊娠后期CUMS方法可建立病证结合的PPD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采用逍遥散对PPD模型大鼠进行干预,可通过HPG轴上调性改变下丘脑内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ER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调节抑郁样行为。4.基于“以方测证”及“微观辨证”等中医理论基础,肝郁脾虚证是PPD的重要证候特点,以逍遥散为反证的PPD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生物学基础涉及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可能与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HPG轴功能异常、性激素分泌减少、下丘脑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的下调性改变抑制神经发生有关。

熊美仁[3](2020)在《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对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结合母乳喂养实际情况构建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合理地进行连续护理,探讨实施连续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的影响和评价该模式对母乳喂养率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更有效的母乳喂养综合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随机干预试验研究。将2019年01月初至2019年12月末南昌市某三甲医院入院待产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其中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实施综合干预,通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分娩住院期间专人对初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姿势指导、出院后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实现连续性护理模式。于初产妇入院时收集一般资料情况,出院时填写初产妇自护自评量表、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评估表并统计48h内纯母乳喂养率、乳汁淤积发生率,出院后随访统计产后6周、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产妇自护自评量表得分、乳汁淤积发生率评估实施连续护理对纯母乳喂养率、产妇自护能力及乳腺通畅程度的影响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χ2检验等。结果:1.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纯母乳喂养率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分别为48.1%、88.9%、92.6%、81.5%;常规组分别为37.0%、74.1%、68.5%、40.7%。干预组和常规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在产后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在产后6周、4个月、6个月均高于常规组(P<0.05)。2.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产妇自护自评量表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产妇自护自评量表得分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均高于常规组(P<0.01),两组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的产妇自护自评量表得分均呈上升的趋势。干预组产妇自护自评量表中的自护态度、自护知识、自护技能三个维度评分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均高于常规组(P<0.05)。3.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乳汁淤积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乳汁淤积发生率在产后48h、6周、4个月、6个月分别为3.7%、7.41%、3.7%、5.56%;常规组分别为5.56%、38.89%、37.04%、18.52%。两组的乳汁淤积发生率在产后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乳汁淤积发生率在产后6周、4个月、6个月均低于常规组(P<0.05)。4.两组初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总分为(38.15±7.49),常规组总分为(31.44±5.61)。干预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高于常规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通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分娩住院期间专人对初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姿势指导、出院后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实施连续性护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更有效的母乳喂养综合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初产妇实施连续护理模式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周芳芳[4](2020)在《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荷斯坦奶公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不同生长阶段荷斯坦奶公犊为研究对象,通过以下试验研究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探讨花生藤和桑枝代替燕麦草作为犊牛粗饲料的可行性,为开发新型犊牛粗饲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试验一:研究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哺乳期奶公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瘤胃细菌区系与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在哺乳期,燕麦草组在7-14d的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极显着高于桑枝组(P<0.01),花生藤组在14-21d的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极显着低于燕麦草组和桑枝组(P<0.01),花生藤组哺乳期的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显着低于燕麦草组和桑枝组(P<0.05);花生藤组饲料成本均极显着低于燕麦草组和桑枝组(P<0.01),桑枝组血清的免疫球蛋白Ig G浓度显着高于花生藤组和燕麦草组(P<0.05);断奶日,花生藤组犊牛体长显着低于燕麦草组和桑枝组(P<0.05)。2)在哺乳期,桑枝组血清的免疫球蛋白Ig G浓度显着高于另两组(P<0.05),而花生藤和桑枝组总胆固醇浓度也显着高于燕麦草组(P<0.05)。3)三个试验组对哺乳期奶公犊瘤胃液p H值和氨态氮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4)花生藤组拟杆菌科未分类门unidentified_Bacteria丰度显着高于燕麦草组和桑枝组(P<0.05);花生藤组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燕麦草组和桑枝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燕麦草组生长性能与经济效益最优,饲喂花生藤可能有利于改善瘤胃微生物;而饲喂桑枝可能提高犊牛免疫功能。试验二:本试验研究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断奶后奶公犊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血生化指标和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断奶后,燕麦草组在21-28d的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显着高于另两组(P<0.05),燕麦草组犊牛胸围增长量显着高于花生藤组和桑枝组(P<0.05)。2)断奶后,桑枝组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G浓度显着高于花生藤组和燕麦草组(P<0.05)。3)断奶后,花生藤组ADF表观消化率与燕麦草组和桑枝组有显着差异(P<0.05),其余表观消化率指标差异不显着。4)三个试验组对断奶后奶公犊瘤胃液的p H值和氨态氮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5)燕麦草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显着高于花生藤组(P<0.05)。花生藤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燕麦草组和桑枝组(P<0.05);花生藤组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燕麦草组和桑枝组(P<0.05),桑枝组醋酸杆菌科Acidaminococcaceae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花生藤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断奶后犊牛饲喂优质燕麦草生长性能最佳,同时可以调节瘤胃菌群;饲喂桑枝可改善犊牛免疫功能。综上所述,燕麦草是犊牛的优质粗饲料,花生藤和桑枝虽然饲喂效果不如燕麦草,但不会对犊牛的健康造成影响,且都有各自的优点,加入适量花生藤有利于促进哺乳犊牛瘤胃发育,加入桑枝可以改善瘤胃菌群,所以花生藤和桑枝可部分代替燕麦草作为犊牛粗饲料。

周巧丽[5](2019)在《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护理对策(附200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们理念的更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剖宫产造成的创伤以及切口疼痛,影响到产妇正常哺乳,使母乳喂养成功率下降,因此,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并实施相关针对性临床护理尤为重要[1]。本文针对我科200例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分析剖宫产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制订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俞萌萌[6](2019)在《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英汉字幕翻译报告 ——以《进化的力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大量的国外影视作品涌入国内市场。字幕翻译在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与传统的文本翻译相比,字幕翻译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转换,更是各个模态多种符号资源的转换。传统的话语分析大多局限于文本方面,不能充分适用于分析字幕翻译。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兴起为字幕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多模态除了关注语言本身,也包含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分析,而图像、文字、声音和动作又是多模态的载体。各个模态的相互作用在字幕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本报告主要采用张德禄(2009)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研究科普纪录片《进化的力量》字幕英汉翻译项目实践。该项目由作者所在的网络字幕组“深影”承接完成。《进化的力量》纪录片由美国公共电视网新星纪录片频道于2014年出品,总计12集,从不同的方面呈现生物进化的历史。此报告主要讨论由作者翻译的《进化的力量》系列第一集《飞行的进化》和第二集《体型的进化》。本报告总结和分析了在翻译的三个阶段译前、译中、译后出现的案例,并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分析案例。该理论框架包含了四个层面,分别为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及表达层面。这四个层面基本囊括了影视中出现的主要模态和模态之间关系的理论知识。对字幕翻译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探讨网络字幕组翻译形式下,科普纪录片字幕翻译中多模态的相互作用。

龙云,邬俏璇,杨丽英,周婵[7](2018)在《产妇对母乳喂养门诊服务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 探讨初产妇及既往母乳喂养失败的经产妇对母乳喂养门诊服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 对2016年6~12月400例在该院母乳喂养门诊就诊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门诊需求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母乳喂养门诊需求中排在前三位分别为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98.71%)、提供母乳喂养知识(97.69%)、如何保证母婴有充足乳汁(97.43%);其需求得分分别为(4.85±0.13)分、(4.79±0.08)分、(4.74±0.13)分。单因素研究发现, 不同年龄层次、家庭人均月收入、产假时间、产妇母乳喂养门诊服务需求总分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多因素研究分析, 其中年龄、分娩史、家庭收入、产假时间进入回归方程是初产妇对母乳喂养需求的影响因素, 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9、0.23、-0.18、0.13。结论初产妇对母乳喂养门诊服务的需求存在多种影响因素, 了解产妇对母乳喂养门诊的服务需求, 提供相应的母乳喂养服务, 能够持续改进母乳喂养门诊服务质量, 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 提高母乳喂养率。

刘梅,缑丽霞[8](2018)在《应用模具床旁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应用模具床旁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100例,孕妇必须对应用模具健康教育的方式感兴趣,从入院到分娩前再到分娩后均有责任护士给予指导,同时给予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宣传,并从产前、产时和产后给予专业的、不间断的床旁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从孕妇住院到分娩前进行一般的产科护理,包括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优势的宣传,产后给予母婴早接触的机会,给予适当的哺乳鼓励,但不做过多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情况,干预组:掌握76例,熟悉21例,了解2例;对照组:掌握27例,熟悉33例,了解35例,两组患者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情况比较(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母乳喂养总有效率:干预组:母乳充足96例,母乳不充足4例;对照组:母乳充足79例,母乳不充足21例。两组的母乳喂养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模具床旁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母乳喂养不仅可以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提升母乳喂养整体成功率,值得推广。

沈燕琳,林梅[9](2017)在《产后妇女乳房胀痛的原因分析及保健指导》文中研究表明产后妇女发生乳房胀痛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问题,产妇常因疼痛而不愿哺乳,从而影响了母乳喂养的开展。该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引起产后妇女乳房胀痛的相关原因,包括乳房问题、开奶的时间、母婴分离、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日常生活、乳房保健、母乳喂养、心理、药物、现代物理疗法、社会宣教等方面的相关保健指导,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减少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减轻已发生该问题产妇的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率。

商田歌,叶冀华,肖玉雁,邓燕群,安巧媚,刘海波[10](2015)在《社区妇女产后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干预》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社区妇女产后所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干预。方法 258例产妇,在第7、14天社区医护人员进行上门查访,针对妇女产后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在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后,153例产妇泌乳不足中有112例有所改善;4例产妇产后抑郁中3例有所改善;具有产后作息不当、喂乳姿势不当、饮食不当、外阴清洁及护理不当等问题的产妇,绝大多数得到有效纠正。结论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后存在问题的改善有着显着效果。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产后护理质量和产后哺乳质量。

二、哺乳会影响体型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哺乳会影响体型吗(论文提纲范文)

(1)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1 我国小型猪资源优势
        1.2 小型猪生物学特性优势
        1.3 小型猪在生物学及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
        1.3.1 小型猪在内分泌系统方面的应用
        1.3.2 小型猪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应用
        1.3.3 小型猪应用于皮肤系统方面的优势
        1.3.4 小型猪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
    第2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研究进展
        2.1 IGF-1R的生物学功能
        2.2 猪Igf1r基因、蛋白质结构概述
        2.3 IGF-1R在生长发育及骨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2.3.1 生长发育及肌肉分化信号调控
        2.3.2 骨发育通路调控
        2.4 Igf1r基因多态性与人矮身材、动物矮小品种的研究进展
        2.4.1 IGF-1R含量影响体型大小的研究进展
        2.4.2 Igf1r基因多态性与体型大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第3章 同义突变功能的研究进展
        3.1 同义突变对mRNA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3.2 同义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
        3.2.1 同义突变对翻译速率的影响
        3.2.2 同义突变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3.2.3 同义突变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
        3.2.4 同义突变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基因表达及其与IGF-1 结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细胞系
        1.1.3 菌株及载体
        1.1.4 试剂盒与抗体
        1.1.5 主要仪器
        1.1.6 细胞培养基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组织RNA提取及cDNA合成
        1.2.2 载体构建
        1.2.3 去内毒素质粒大提
        1.2.4 MC3T3-E1细胞敲除Igf1r基因的制备
        1.2.5 MC3T3-KO细胞稳定表达Igf1r基因两种单倍型
        1.2.6 Igf1r两种单倍型表达载体瞬时转染SCs和 C2C12 细胞
        1.2.7 蛋白质提取及浓度测定
        1.2.8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量
        1.2.9 免疫荧光
        1.2.10 RNA提取和qRT-PCR
        1.2.11 Igf1r胞外结构域不同单倍型mRNA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预测
        1.2.12 稳定性分析
        1.2.13 免疫共沉淀
        1.2.14 流式细胞术
        1.2.15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sgRNA载体构建及敲除细胞系鉴定
        1.3.2 MC3T3-KO细胞中Igf1r的两种基因型稳定表达
        1.3.3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1.3.4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基因稳定性的影响
        1.3.5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改变其与IGF-1 的结合亲和力
        1.3.6 Igf1r胞外域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IGF-1R膜表面分布的影响
        1.3.7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2.1 材料
        2.1.1 细胞及表达载体
        2.1.2 主要试剂盒及抗体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增殖检测
        2.2.2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2.2.3 qRT-PCR
        2.2.4 免疫印迹实验
        2.2.5 茜素红染色测定
        2.2.6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2.3.2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影响
        2.3.3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分化基因表达的影响
        2.3.4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矿化的影响
        2.3.5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成骨分化信号输出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骨骼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细胞系
        3.1.2 Igf1r两种单倍型的表达载体
        3.1.3 主要试剂盒与抗体
        3.1.4 主要仪器
        3.1.5 主要试剂配置
        3.2 实验方法
        3.2.1 两种单倍型载体的去内毒素质粒提取
        3.2.2 不同单倍型表达载体瞬时转染猪骨骼肌卫星细胞
        3.2.3 细胞增殖能力检测实验
        3.2.4 骨骼肌细胞增殖
        3.2.5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
        3.2.6 细胞总蛋白质提取和免疫印迹实验
        3.2.7 数据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Igf1r胞外编码区两种单倍型对SCs和C2C1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3.2 Igf1r胞外编码区两种单倍型对SCs和C2C12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3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SCs增殖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3.3.4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SCs和C2C12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5 Igf1r胞外编码区的两种单倍型对SCs和C2C12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2)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产后抑郁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产后抑郁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2 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3 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病机及治则分析探讨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雌激素受体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1 雌激素受体
        2 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中医治疗产后抑郁症用药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
    实验一 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基于HPG轴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逍遥散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产后抑郁症大鼠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变化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创新性
    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对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连续护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样本量的选择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2.5 样本量的确定
    2.3 研究方法
        2.3.1 评价工具
        2.3.2 研究流程
    2.4 统计学方法
    2.5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6 技术路线图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考虑
第3章 结果
    3.1 失访率
    3.2 两组初产妇一般资料的比较
    3.3 产妇母乳喂养综合干预结果比较
        3.3.1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3.3.2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自护能力得分的比较
        3.3.3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期乳汁淤积发生率的比较
        3.3.4 两组初产妇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初产妇一般资料分析
    4.2 连续护理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
    4.3 连续护理可以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
    4.4 连续护理可以减少产后乳汁淤积发生率
    4.5 连续护理可以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满意度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与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4)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荷斯坦奶公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犊牛生长发育特点
    1.2 犊牛的营养需求
    1.3 影响犊牛瘤胃发育的因素
        1.3.1 精饲料对瘤胃发育的影响
        1.3.2 粗饲料对瘤胃发育的影响
    1.4 不同粗饲料来源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1.4.1 不同粗饲料来源对哺乳期反刍动物的影响
        1.4.2 不同粗饲料来源对断奶后反刍动物的影响
    1.5 不同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应用
        1.5.1 燕麦草的营养价值和应用
        1.5.2 花生藤的营养价值和应用
        1.5.3 桑枝的营养价值和应用
    1.6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哺乳期荷斯坦奶公犊生长性能、血生化指标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哺乳期奶公犊生长性能和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2.1.1 引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第二节 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哺乳期奶公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2.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断奶后荷斯坦奶公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断奶后奶公犊生长性能、血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1.1 引言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1.5 小结
    第二节 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断奶后奶公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3.2.1 引言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4.1 论文总体结论
    4.2 创新点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5)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护理对策(附20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
        3.1.1 手术因素:
        3.1.2 体位因素:
        3.1.3 疼痛因素:
        3.1.4 药物影响:
        3.1.5 心理因素:
        3.1.6 乳房因素:
        3.1.7 相关母乳喂养知识的缺乏:
    3.2 针对剖宫产术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3.2.1 孕期及入院健康教育:
        3.2.2 术前指导:
        3.2.3 术后指导:
        3.2.4 术后缓解疼痛、解决体位受限问题、用药的护理指导:
        3.2.5 母乳喂养的指导:

(6)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英汉字幕翻译报告 ——以《进化的力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Project
    1.2 Purpose of the Project
    1.3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1.3.1 Features of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1.3.2 Features of Fansubtitling
    1.4 Difficulties of the Projec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2 During 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 FRAMEWORK
    3.1 Literature Review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3.1.1 Researches Abroad
        3.1.2 Researches at Home
    3.2 The Synthe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3.2.1 Cultural Level
        3.2.2 Context Level
        3.2.3 Content Level
        3.2.4 Expression Level
    3.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Skills
        3.3.1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3.3.2 Omission and Addi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Subtitle translation at the Cultural Level
    4.2 Subtitle translation at the Context Level
    4.3 Subtitle translation at the Content Level
    4.4 Subtitle translation at the Expression Level
        4.4.1 Spatial Layout
        4.4.2 Style of Written Words
        4.4.3 Body Languag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CES TRANSLATION PROJECT
    Appendix A:Source Text
    Appendix B:Target Text

(8)应用模具床旁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的选取与方法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母乳喂养成功的判断标准
        1.2.1 判断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掌握情况。
        1.2.2 泌乳量评价。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母乳喂养总有效率的比较, 见表2。
3 讨论

(9)产后妇女乳房胀痛的原因分析及保健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后妇女乳房胀痛的原因
    1.1 产妇乳房问题
    1.2 未能及早开奶
    1.3 母婴分离
    1.4 社会心理因素
2 乳房胀痛的保健指导
    2.1 日常生活指导
        2.1.1 清洁与舒适
        2.1.2 饮食
    2.2 乳房保健指导
        2.2.1 热敷按摩
        2.2.2 乳头平坦或凹陷者的保健
        2.2.3 乳头皲裂者的保健
    2.3 母乳喂养指导
        2.3.1 做好“三早”护理
        2.3.2 乳汁排空方法
    2.4 心理指导
    2.5 药物治疗
    2.6 现代物理疗法
    2.7 社会宣教
3 结语

(10)社区妇女产后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产后产妇存在的问题
        3.1.1泌乳不足
        3.1.2 哺乳姿势不当
        3.1.3 乳头凹陷
        3.1.4 回乳
        3.1.5 产妇外阴清洁及护理不当
        3.1.6 产妇饮食、休息不当
        3.1.7 产后晕厥
        3.1.8 产后抑郁
    3.2 护理干预
        3.2.1 心理护理
        3.2.2 培训产妇的正确哺乳技巧
        3.2.3 乳房的护理方法
        3.2.4 饮食、起居护理

四、哺乳会影响体型吗(论文参考文献)

  • [1]猪Igf1r胞外编码区不同单倍型对成骨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王春丽. 吉林大学, 2021
  • [2]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D]. 许梦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对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D]. 熊美仁. 南昌大学, 2020(08)
  • [4]不同粗饲料来源饲粮对荷斯坦奶公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D]. 周芳芳. 广西大学, 2020(02)
  • [5]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护理对策(附200例报告)[J]. 周巧丽. 福建医药杂志, 2019(03)
  • [6]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英汉字幕翻译报告 ——以《进化的力量》为例[D]. 俞萌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产妇对母乳喂养门诊服务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龙云,邬俏璇,杨丽英,周婵.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14)
  • [8]应用模具床旁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临床观察[J]. 刘梅,缑丽霞.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02)
  • [9]产后妇女乳房胀痛的原因分析及保健指导[J]. 沈燕琳,林梅. 科技资讯, 2017(19)
  • [10]社区妇女产后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干预[J]. 商田歌,叶冀华,肖玉雁,邓燕群,安巧媚,刘海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09)

标签:;  ;  ;  ;  

母乳喂养会影响体型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