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一、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操作模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亚静[1](2021)在《方正证券盈利模式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9年股票市场的复苏、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得持续推进,原本证券业应当迎来新的一轮业绩增长,但是方正证券却在市场行情一片大好的情况下,2019年总资产同比下降7.84%,与券商营业收入同比平均增长率41.4%相比仅增长了15.24%。与此同时,方正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方正集团还宣布了破产重整,方正证券的股权也将面临着调整,对方正证券的影响尚未可知。在内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外部环境也不甚乐观,面临着被头部券商加剧挤压生存空间、被中小券商在互联网加持下细分业务赶超的态势。在此情况下,如果方正证券可以主动探索调整盈利模式,率先回归资本中介本源,主动优化结构,谋求经营转型以适应市场环境,那么便可打破当前的营业收入增长缓慢、净利润增长率不足等问题。笔者以方正证券作为分析案例,试着以盈利模式四要素理论对其盈利模式做一个系统地分析。本文首先梳理了方正证券盈利模式的演变历程,随后重点对方正证券的盈利模式以四大构成要素为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以分析所得数据得出方正证券盈利模式存在客户选择错误、成长期业务发展不畅、盈利结构失衡和盈利屏障能力不足四个问题。究其原因,外有监管严格、头部效应挤压,内有违规事件频出、业务布局难以匹配公司发展。就此,笔者也提出了五点建议:应当优化网点布局、平衡收入来源来稳定盈利结构、加速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以形成特色经营模式、建立有效合规风险管理和合理控制企业成本。作为非头部券商的大型券商,方正证券目前的盈利模式困境更具代表意义。通过对方正证券盈利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行业多数证券企业的盈利模式有所了解,而对其盈利模式的优化建议更有助于中小券商实现盈利模式新发展。最终转型成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新型券商。

冯亚飞[2](2021)在《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创新研究 ——以X证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财富持续增长、高净值人群迅速增加;预计2021到2030年,我国社会财富还将快速增长。纵观我国目前财富管理行业,整体规模大幅低于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量,发展空间巨大。在现行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背景下,券商在业务牌照上相较于银行与保险,对金融资产的管理与配置有先天基因优势,将在未来的财富管理市场中成为产品与服务提供的主要供给者。随着互联网券商的出现,以及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A股平均交易佣金率持续下滑。券商经纪业务依靠通道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业务模式面临变革要求。近年来券商行业积极变革,推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但由于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与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创新相关的基础理论,整理了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比分析法,分析国内外财富管理发展模式,比较他们的主要业务、驱动模式、盈利模式等,得出经验启示,供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创新提供借鉴。通过PEST分析法等,研究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开展内外部环境和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并总结存在的问题。然后,本文以六个试点营业部为分析对象,纵向对比分析了试点前后在收入、成本等方面的变化,横向对比分析了与对标组在收入、支出、收入成本比等指标增速方面的变化,阐述了X证券初步探索财富管理生态圈的成果。最后,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创新的方向和建议。本文的研究重点及结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析国内外财富管理模式,得出经验和启示:证券公司应建立合理的财富管理组织架构、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细分客户种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分析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尚未真正成型、财富管理团队建设不够完善、技术支持不足等。三是X证券应以构建财富管理生态圈为创新方向,坚持客户价值最大化原则和组织管理高效率原则,严格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打造综合齐全的金融产品线,建立与财富管理转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完善财富管理业务渠道建设,加强财富管理业务团队的建,提升相关金融科技水平,科学整合利用集团内外部资源。本文的创新点是充分利用内部一手资料和数据,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分析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构建财富管理生态圈的转型创新总体方向,并从加强财富管理业务团队的建设、提升相关金融科技水平、建立与财富管理转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多方面多层级加强协同建设提出了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转型与创新的思路与方案。本文尝试打破财富管理业务在券商经纪业务大模块中进行架构的传统思路,探索其与投行及资管进行协同,探寻一条构建包括产品研究与设计、市场延伸与深挖、客户服务与营销、组织完善与提升、金融科技应用等在内的财富管理生态圈的实现路径。通过分析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转型和创新,得出总结,与传统经纪业务不同,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因为券商在产品和服务上的专业性与创新性,证券公司拥有显着的核心竞争优势,使得客户对证券公司的粘性提升,从而实现证券公司和客户的共赢态势。搭建客户服务、产品设计、组织架构完善、人才培养、市场细分、内外部资源协同、金融科技应用等立体式、一站式金融服务的财富管理生态圈是今后证券公司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方向。

潘舒畅[3](2020)在《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对核心企业财务效果的影响 ——以万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供应链”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一种新衍生金融产品——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产品。一条业务链中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往往是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的融资主体,而保理商或者银行在评估整条业务链或者产品链上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的时候,往往都会参考“核心企业”的相关信用和资信水平。因此,核心企业为了保持整条业务链或者产品链的稳定,也会参与其上下游的融资模式,并承担供应链上各个合作企业的负债风险。在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往往是供应链结构中的核心企业,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在授信额度较小、固定资产较少的中小企业达不到相关中介机构的融资门槛或者授信的要求时,核心企业站出来帮助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融资,借助上游和下游的企业灵活和市场覆盖面广等优势的同时,也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资金来源,核心企业角度上,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实力,也可以提升整条业务链整体的稳定性。中小微企业的尽调难度受到我国信用体系的限制与影响,各类业务链中的“核心企业”依靠较高的经营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加上其作为“核心企业”的龙头效应,对行业景气度和应付账款规模预判较为准确、通过“储架发行”进一步提高发行效率。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通过其和供应商的海量数据,依靠着核心企业规模巨大的应付账款,保证了基础资产的高度同质化,建立起动态准入的供应商融资制度,引入了作为主体的核心企业的授信,从而加强风险防范。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对作为产品的非直接融资方却又是主导方的“核心企业”的财务效果能带来什么影响是本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016年,首单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万科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储架发行225亿;在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资产证券化模式下,本文通过对万科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这个案例中对核心企业的产生的财务效果,为现实中各类“业务链”中的融资难的企业,提供一种新的融资解决方案和可行方向,进一步拓展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张磊[4](2020)在《资管新规下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方财富管理,又称第三方理财,作为独立的机构,不代表证券公司、银行或者保险公司,而是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帮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的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随着GDP不断地提升,人们财富也得到了大幅积累,进一步提升了客户对金融资产多元化,国际化的需求,从而使得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业务模式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对传统的业务模式造成巨大冲击。在《资管新规》正式出台后,从事三方财富管理业务的各家公司都抓住这个业务转型的契机,在不断地探索中力求转型创新,力争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业务模式地快速转型。在目前的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盈利模式等方面受到限制和约束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加速转型,寻找合适的业务模式,是当前三方财富管理行业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大致了解国内外对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特点,以及资产新规对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影响。然后阐述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现状与特征,归纳了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现有的业务模式,并且通过分析资管新规对行业的影响,得出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的必然性。比较国际上三方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并结合我国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实际情况,罗列转型的经验要素。通过财富中文网和HY财富的客户中的3万份问卷进行调研分析,重点调研人群概况,产品模块和服务模块三方面的内容,分析转型的要点。举例HY财富在业务模式转型中的历程,重点展现在资管新规的大背景下转型过程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最后提出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业务模式的转型路径,业务模式转型的相关策略,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徐淑君[5](2020)在《东方财富证券综合服务盈利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了近二十多年,制度逐渐健全、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也一步步壮大。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规模,当今的证券市场已成为组成金融市场的重要部分之一,证券行业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行业,并且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证券公司的发展状况和生存环境会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势态。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全球化、多元化,金融行业内部业务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国际资本参与合作和竞争,中国的券商发展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一直以来都采用的传统型,其营业收入主要依靠通道业务,市场的走势决定着证券公司的收入。传统的经纪业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这种“靠天吃饭”的盈利模式终将会被市场淘汰,市场的波动是巨大的直接风险,很难在残酷的资本市场中存活下来。所以,中国证券公司应该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和业务结构转型、加大拓展创新业务发展的力度,这样才能在证券市场拥有核心竞争力。本文以西藏东方财富证券公司(下文简称东方财富证券)为研究对象,深入浅出地探究了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转型,并结合东方财富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当下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其自身特点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方案,为东方财富证券公司推进利润来源多元化以及业务结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郭志亮[6](2020)在《我国专利质押融资研究 ——以北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专利质押融资是以专利权当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标的而获得贷款的新型融资方式,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美国、日本、德国等知识产权强国,很早就开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践,知识产权的价值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诞生了成熟的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起步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自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来,各地探索出了适宜当地发展实情的质押融资模式。本文运用经验总结法,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的专利质押融资模式。首先分析了美国的知识产权受益许可模式、联邦中小企业局模式、保证资产价格收购模式、日本的政策投资银行模式以及德国风险分担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我国专利融资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模式,包括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武汉模式以及中关村知识产权投融资联盟。从国内外的专利质押融资分析中得到了启示。本文进一步选取了北京市作为分析对象,通过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提取其专利质押数据,运用专利分析方法,从质押专利、出质人、质权人三大方面的多个维度分析了北京市专利质押融资的发展现状及特点。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我国专利质押融资发展成效显着;(2)政府仍起主导作用;(3)科技型小微企业仍融资难;(4)专利质量仍需提升;(5)专利处置难。最后对结论中我国专利质押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从专利质押融资市场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人才培养、专利处置及专利质押融资创新五个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蒋锐[7](2020)在《H证券营业部买方投顾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证券公司零售业务长期依赖交易通道佣金收入,但在近年持续性的价格战影响下,交易通道平均佣金率出现大幅下滑。历经07年、15年牛市期间的证券营业部,分享了投资者快速增长的红利,目前在高存量基数下仍可保持一定的利润;然而对于15年后新设立的证券营业部,则同时面临佣金率低、存量客户不足、服务同质化等发展压力,零售业务多数处于亏损状态。H证券营业部成立于2016年底,错过15年增量客户红利,零售业务发展面临着同样的行业困境。在争夺存量客户的博弈下竞争力一直处于明显劣势。为找到摆脱困境的方法,H证券营业部自2018年初开始了对零售业务新发展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基于零售业务,通过对H证券营业部的内、外部因素的分析,H证券营业部建立了SWOT分析矩阵,结合零售业务发展战略目标,最终选择以全力打造买方投顾建立差异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高效营销模式的逆转型战略。通过研究比较了国内外主流投资顾问商业模式后,H证券营业部设计了最适合自身的买方投顾商业模式以及各种实施的保障制度,并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优化。2018年,H证券营业部买方投顾业务收入约占零售业务收入的6%;2019年同比增长150%,约占零售业务收入的15%左右,进入高速增长期。同时,除直接创造收入外,约50%的新增客户开发和资产引入与买方投顾的专业投资咨询相关,该发展模式进入正常运转期。买方投顾商业模式是让证券公司、投资顾问和客户三方利益一致的较优选择模式,也为国内一直处于定位尴尬状态的投资顾问提供了专业化的发展机会,让投资顾问成为一个终身职业。买方投顾商业模式的出现,将逐步改变证券行业零售业务的收入结构,让其更为合理,甚至可能会颠覆行业格局。对于存量客户资产规模较大的证券营业部来讲,可采用该商业模式利用存量客户资产规模大的优势快速提升营业收入;对于新设证券营业部则更为重要,利用该商业模式打造营业部特色,实现服务差异化,错位竞争,不失为一条快速的发展道路。

付长江[8](2019)在《A证券Z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证券市场在“去杠杆,严监管”政策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市场整体震荡下跌,两市成交量持续低迷,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大幅下滑。外加证券行业“券商牌照”放宽,互联网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以低佣金方式揽客,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让原本对经纪业务收入严重依赖的A证券Z分公司的业务经营举步维艰,转换分公司的营销模式显得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运用市场营销、波特五力模型、PEST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7Ps营销等理论知识分别对证券经纪业务结构及深圳经纪业务市场、行业竞争现状、分公司自身优劣势情况以及分公司营销策略制定进行了有效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得出:Z分公司应紧跟证券市场行业发展动态,始终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好客户细分服务工作、巩固完善多元化渠道建设、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科技、大力发展财富管理和创新性业务,方可赢得市场和客户的青睐,才能在未来的证券公司“服务战”中脱颖而出。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章借鉴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框架:第三章对证券经纪业务结构进行客观分析,总结出证券行业发展趋势及变化;第四章对分公司现有营销策略及资源进行分析,总结出分公司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从深圳经纪业务市场展开,系统地对深圳地区的行业环境、市场特点、竞争现状进行有效分析;第六章结合分公司自身优劣势并运用7Ps理论制定出新的营销策略;最后一章总结出分公司在未来证券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方向。

苗婷[9](2019)在《GR证券陕西分公司盈利模式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证券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金融系统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现有产业结构中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升,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际金融一体化,互联网金融相互渗透的背景下,证券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正在承受着空前的压力与前所未有的挑战,证券公司进行转型发展已经是当务之急。GR证券的发展战略以证券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双驾齐驱的差异化为指引,形成“大资管、大投行、大财富、大协同”的四大业务定位,正在积极打造自身品牌形象,推进全面业务发展,是目前业界成长速度最快的新型券商之一。GR证券陕西分公司是2017年开始筹建并成立的协同类营业部,成立之初是想借助“SC+AMC”的资源优势,开展机构类协同业务。但随着2017年监管机构提倡回归主业,并实行了史上最严格的资管新规,使得协同类业务大受影响。本文以GR证券公司当前盈利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内外部宏观与微观环境以及价值链的理论基础,提出GR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改进路径。本文以GR证券公司以及其新设的分支机构为案例,双重角度剖析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为中小型券商以及券商的区域性分支机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同时结合了价值链体系与券商的盈利模式,从两个理论视角对GR证券公司进行分析,还借助了诸多分析工具,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剖析了对GR证券以及陕西分公司盈利模式的影响,参考了国内外券商发展的历史背景,能够为GR证券以及陕西分公司的未来盈利模式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改进路径。

张志磊[10](2019)在《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飞速发展,它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的影响也愈发突显。随着监管部门对非现场开户业务的放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证券公司也开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开展互联网证券业务,但是与快捷支付、余额宝、网络借贷等业务模式创新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券商又该如何应对挑战,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为各大券商关注的焦点。此外,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服务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传统证券公司正经历着证券业务的重大变革,改变不仅来自格局的变化,更来自互联网冲击下券商商业模式的创新,与此同时一些新型的互联网券商模式也正在悄然出现。本文以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东方财富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会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进行有效防范。本文首先对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券商的概念进行阐述,梳理了国内外对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长尾理论、商业模式冰山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随后,分析了国内外现有互联网券商的商业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优劣进行了简单分析,接着对东方财富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了目前东方财富的主营业务,并结合长尾理论和商业模式冰山理论对东方财富商业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在不同的时期,东方财富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剖析了每一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和盈利来源,并对东方财富商业模式会面临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分析,论述了如果出现这些风险会对东方财富造成何种影响,随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东方财富当前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东方财富影响最为显着,并针对东方财富商业模式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对东方财富未来商业模式提出相关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表明,互联网券商唯有以用户价值为中心,运用互联网思维,占据流量优势、渠道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方能在互联网券商行业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

二、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操作模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操作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方正证券盈利模式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关于盈利模式定义的研究
        1.2.2 关于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
        1.2.3 关于盈利模式的财务评价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盈利模式的概念
        2.1.2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2.2 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优化理论
        2.2.1 多元化经营理论
        2.2.2 差异化竞争理论
        2.2.3 金融创新理论
        2.2.4 协同效应理论
3 国内外券商盈利模式分析及启发
    3.1 美国券商盈利模式分析
        3.1.1 嘉信证券
        3.1.2 摩根士丹利
    3.2 中国券商盈利模式分析
        3.2.1 华泰证券
        3.2.2 光大证券
    3.3 国内外券商盈利模式的启示
4 方正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
    4.1 方正证券公司简介
    4.2 方正证券盈利模式的演变历程
    4.3 方正证券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4.3.1 方正证券的客户选择
        4.3.2 方正证券的盈利途径
        4.3.3 方正证券的盈利结构
        4.3.4 方正证券的盈利屏障
    4.4 方正证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4.4.1 客户选择:多数营业网点未盈利
        4.4.2 盈利途径:成长期业务发展不充分
        4.4.3 盈利结构:结构失衡
        4.4.4 盈利屏障:存在能力不足
    4.5 方正证券盈利模式问题的成因
        4.5.1 宏观层面
        4.5.2 公司层面
5 方正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优化
    5.1 方案设计目标与原则
    5.2 盈利模式的优化方案
        5.2.1 优化网点定位及布局
        5.2.2 平衡收入来源,稳定盈利结构
        5.2.3 加速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形成特色化经营模式
        5.2.4 建立有效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5.2.5 合理控制企业成本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创新研究 ——以X证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财富管理业务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探索打造券商财富管理生态圈的研究与实践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
        1.3.2 分析比较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创新点
2 财富管理业务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2.1 财富管理业务的内涵
        2.1.1 基于参与主体角度的内涵
        2.1.2 基于整体业务角度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2.2.2 市场细分理论
    2.3 财富管理生态圈
        2.3.1 金融生态圈
        2.3.2 券商财富管理生态圈
3 国内外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分析
    3.1 国外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分析
        3.1.1 国外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3.1.2 国外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经验
    3.2 国内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分析
        3.2.1 国内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概况
        3.2.2 国内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3.2.3 国内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启示
4 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分析
    4.1 公司现状
        4.1.1 X证券公司简介
        4.1.2 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
    4.2 财富管理现状分析
        4.2.1 财富管理现状
        4.2.2 PEST分析
    4.3 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1 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尚未真正成型
        4.3.2 财富管理团队建设不够完善
        4.3.3 技术支持不足
5 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5.1 X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模式转型与创新试点
        5.1.1 纵向对比情况
        5.1.2 横向对比情况
    5.2 X证券确定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的定位
    5.3 X证券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的思路
        5.3.1 严格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5.3.2 建立与财富管理转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
        5.3.3 打造综合齐全的金融产品线
        5.3.4 完善财富管理业务渠道建设
        5.3.5 加强财富管理业务团队的建设
        5.3.6 提升财富管理业务相关金融科技水平
        5.3.7 科学整合利用集团内部资源
    5.4 X证券实施财富管理生态圈的效果分析
        5.4.1 传统业务收入预测
        5.4.2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预测
        5.4.3 效果分析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3)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对核心企业财务效果的影响 ——以万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现状
        1.2.2 反向保理研究现状
        1.2.3 资产证券化动因分析
        1.2.4 资产证券化的作用效果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
    2.1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概述
    2.2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2.2.1 资产重组原理
        2.2.2 破产隔离原理
        2.2.3 信用增级原理
        2.2.4 循环购买原理
    2.3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定性分析
        2.3.1 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
        2.3.2 对企业资产周转能力的影响
        2.3.3 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2.4.1 反向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及适用条件
        2.4.2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与其他同类资产证券化的区别
        2.4.3 反向资产证券化相比其他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优势
第3章 “平安—万科”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模式分析
    3.1 “平安—万科”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背景
        3.1.1 实施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概况
        3.1.2 反向保理ABS参与主体相关概况
    3.2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动因分析
        3.2.1 核心企业实施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3.2.2 核心企业帮助供应商实施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析
        3.2.3 核心企业选择前海一方作为保理商的动因分析
        3.2.4 核心企业选择平安证券作为SPV的动因分析
    3.3 “平安—万科”反向保理ABS过程分析
        3.3.1 基础资产利用破产隔离原理和循环购买原理维持现金流的安全性
        3.3.2 产品结构利用资产重组原理和信用增级原理调控风险
        3.3.3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模式下现金流状况
        3.3.4 现金流状况压力测试分析
    3.4 本章小结
        3.4.1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上存在的优点
        3.4.2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上存在的风险
        3.4.3 针对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模式和交易结构的风险防范建议
第4章 对核心企业财务效果的影响分析
    4.1 实施反向保理ABS前后核心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4.1.1 对盈利指标的优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4.1.2 提升改善企业资产周转能力,账款周转速度小幅提升
        4.1.3 解决一次性支付现金流困境,提高偿债能力
    4.2 万科实施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前后财务风险分析
        4.2.1 Z值预警模型分析识别法
        4.2.2 F分数模型多变量分析识别与评价
    4.3 实施反向保理ABS前后核心企业的绩效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4.4.1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可以改善“核心企业”的资产周转能力
        4.4.2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可以提升“核心企业”的偿债能力
        4.4.3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对“核心企业”的盈利能力起积极作用
        4.4.4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核心企业“的财务风险
        4.4.5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提升了“核心企业“的财务绩效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基础资产的特殊性是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要点
        5.1.2 合法合理的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方案设计是产品成功发行的基础
        5.1.3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可以改善“核心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
        5.1.4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对“核心企业”的盈利能力起积极作用
        5.1.5 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提升了“核心企业“的财务绩效
    5.2 对未来计划实施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的核心企业的启示
        5.2.1 核心企业严格制定供应商筛选机制
        5.2.2 选择优秀的保理商可以促进整个链条上企业的健康发展
        5.2.3 选择有经验且有能力的证券公司做SPV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5.2.4 开展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业务要持续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资管新规下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文献的研究
        1.3.1 关于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研究
        1.3.2 关于三方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的研究
        1.3.3 关于《资管新规》对财富管理影响的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创新点和不足点
2 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三方财富管理行业概况
        2.1.1 三方财富管理的定义解析
        2.1.2 国内三方财富管理的行业概况
    2.2 国内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特征
        2.2.1 缺乏独立性
        2.2.2 财富管理等同于投资理财
        2.2.3 监管缺失导致经营不规范
        2.2.4 投资者投资文化错位
    2.3 国内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机会
        2.3.1 中国经济具备足够韧性
        2.3.2 中国财富市场潜力巨大
        2.3.3 经过市场的洗礼投资人更加成熟
    2.4 业务模式的类型和特征
        2.4.1 产品代销模式
        2.4.2 产品开发模式
        2.4.3 业务咨询模式
        2.4.4 互联网模式
        2.4.5 业务模式的概况
    2.5 理论分析
        2.5.1 投资组合理论
        2.5.2 服务营销理论
        2.5.3 企业业务转型理论
3 资管新规对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业务模式的影响
    3.1 资管新规产生的背景与概况
        3.1.1 规范资金池,防止期限的错配
        3.1.2 打破刚性兑付
        3.1.3 去通道业务
    3.2 资管新规对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影响
        3.2.1 对于资管行业规模的影响
        3.2.2 对于产品结构的影响
        3.2.3 对于投资者门槛的影响
    3.3 资管新规背景下三方财富管理业务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3.3.1 资管新规导致资管产品结构的更替
        3.3.2 资管新规加速销售服务模式的升级
        3.3.3 资管新规促进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的转变
        3.3.4 资管新规诱发收费模式的变革
        3.3.5 业务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4 国外财富管理行业概况及业务模式的分析
    4.1 国外财富管理现状分析
        4.1.1 美国三方财富管理行业概况
        4.1.2 美国财富管理的特点
        4.1.3 日本财富管理的概况
        4.1.4 日本财富管理的特点
    4.2 国外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的共性分析
        4.2.1 精准科学的客户分类
        4.2.2 以客户为中心
        4.2.3 产品体系多元化
        4.2.4 布局全球化
        4.2.5 平台运营高效
    4.3 国内外三方财富管理的差距
        4.3.1 制度环境不成熟
        4.3.2 金融体系不发达
        4.3.3 投资者教育匮乏
        4.3.4 专业人才不足
    4.4 结论
5 行业调查问卷的分析
    5.1 调查背景及介绍
    5.2 人群概况的调研
        5.2.1 性别和年龄
        5.2.2 学历构成
        5.2.3 地域构成
        5.2.4 职业构成
        5.2.5 理财决策方式
        5.2.6 财富主要积累方式
        5.2.7 资金投入比例
        5.2.8 人群基本概况调研分析
    5.3 产品模块的调研
        5.3.1 财富管理目标
        5.3.2 投资风险偏好
        5.3.3 理财产品的选择
        5.3.4 海外投资产品类别以及区域选择
        5.3.5 海外投资动因
        5.3.6 产品模块调研小结
    5.4 服务模块的调研
        5.4.1 理财机构选择
        5.4.2 理财机构评估
        5.4.3 服务模块的调研小结
    5.5 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业务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6 HY财富业务模式转型案例分析
    6.1 公司基本概况
    6.2 公司业务模式转型路径分析
        6.2.1 产品开发模式的转型(2004 年-2006 年)
        6.2.2 产品代销模式的转型(2006 年-2014 年)
        6.2.3 一体两翼模式的转型(2015 年-2018 年)
        6.2.4 资产配置模式的转型(2018 年-2022 年)
    6.3 HY财富业务模式转型案例启示
7 资管新规下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业务模式转型路径
    7.1 转型路径
        7.1.1 产品导向阶段
        7.1.2 资产配置组合阶段
        7.1.3 全权委托阶段
    7.2 对策与建议
        7.2.1 资产配置的深化促进收费模式的转型
        7.2.2 长期服务的理念增加客户粘性
        7.2.3 投研能力驱动公司的专业能力
        7.2.4 引导三方财富管理行业进行行业自律
    7.3 转型策略
        7.3.1 主动转型求变,寻找符合自身优势发展的道路
        7.3.2 拥抱国家的监管政策,强化合规经营意识
        7.3.3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投资者金融素养
参考文献

(5)东方财富证券综合服务盈利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研究评价
3 国内外券商盈利模式分析
    3.1 国外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
        3.1.1 美林模式
        3.1.2 亿创(E-trade)模式
        3.1.3 嘉信模式
    3.2 国内证券公司盈利模式
        3.2.1 招商证券经济业务多元化盈利模式
        3.2.2 九州证券经纪人创新盈利模式
        3.2.3 中泰证券全员投顾盈利模式
    3.3 国内外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启示
4 东方财富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东方财富证券公司简介及公司业务
        4.1.1 东方财富证券公司基本情况
        4.1.2 东方财富证券公司主要业务介绍
        4.1.3 东方财富证券公司发展历程
    4.2 东方财富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现状
        4.2.1 经纪业务盈利模式
        4.2.2 自主创新业务盈利模式
        4.2.3 财富管理盈利模式
    4.3 东方财富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4.3.1 高利润业务面临高业务风险
        4.3.2 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4.3.3 缺乏行业核心竞争力
    4.4 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4.4.1 佣金率的影响分析
        4.4.2 经纪业务转型的政策影响分析
        4.4.3 账户监管政策的影响
5 东方财富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优化方案和保障措施
    5.1 方案设计原则
    5.2 模式的优化方案
        5.2.1 实现传统业务的转型创新
        5.2.2 进行服务创新
        5.2.3 产品结构多元化
        5.2.4 积极发展网上委托业务
        5.2.5 控制证券自营风险
    5.3 盈利模式优化实施的保障措施
        5.3.1 组织保障
        5.3.2 人才保障
        5.3.3 技术保障
        5.3.4 品牌保障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专利质押融资研究 ——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知识产权资源庞大
        1.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文创新点
2 专利质押融资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专利质押融资相关概念
        2.1.1 专利权
        2.1.2 专利权质押的法律规定
        2.1.3 科技型中小企业
        2.1.4 担保和反担保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3 国内外专利质押融资模式分析
    3.1 国外专利质押融资模式
        3.1.1 美国模式
        3.1.2 日本DBJ模式
        3.1.3 德国风险分担型模式
        3.1.4 国外专利质押融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3.2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模式
        3.2.1 市场化模式——北京模式
        3.2.2 政府主导模式——浦东模式
        3.2.3 混合模式——武汉模式
        3.2.4 风险共担模式——中山模式
        3.2.5 服务一体化模式——中关村知识产权投融资联盟
        3.2.6 我国专利质押融资模式的启示
4 北京市专利质押融资分析
    4.1 北京市质押专利分析
        4.1.1 北京市专利质押量全国排名分析
        4.1.2 北京市专利质押量变化趋势分析
        4.1.3 北京市专利质押区域分析
        4.1.4 北京市质押专利类型分析
        4.1.5 北京市质押专利IPC分析
    4.2 北京市专利出质人分析
        4.2.1 北京市专利出质人行业领域分析
        4.2.2 北京市专利出质人企业资质分析
        4.2.3 北京市主要专利出质人分析
    4.3 北京市专利质权人分析
        4.3.1 北京市专利质权人类型分析
        4.3.2 北京市主要专利质权人分析
        4.3.3 北京市主要专利质权人专利质量分析
    4.4 北京市专利质押融资总结分析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我国专利质押融资发展成效显着
        5.1.2 政府仍起主导作用
        5.1.3 科技型小微企业仍融资难
        5.1.4 专利质量仍需提升
        5.1.5 专利处置难
    5.2 对策建议
        5.2.1 专利质押融资市场化方面
        5.2.2 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方面
        5.2.3 人才培养方面
        5.2.4 专利处置方面
        5.2.5 专利质押融资方式创新方面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H证券营业部买方投顾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服务营销8P理论
    2.2 市场营销定义
    2.3 STP战略理论
    2.4 SWOT战略分析模型
    2.5 买方投顾发展模式说明
    2.6 文献综述
第3章 L证券H证券营业部零售业务发展战略制定
    3.1 L证券公司及H证券营业部介绍
    3.2 L证券H证券营业部SWOT分析
        3.2.1 内部优势分析
        3.2.2 内部劣势分析
        3.2.3 外部机会分析
        3.2.4 外部威胁分析
        3.2.5 SWOT战略分析矩阵
    3.3 H证券营业部战略目标
    3.4 H证券营业部发展战略选择
        3.4.1 发展战略选择依据
        3.4.2 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4章 国内外投资顾问商业模式分析
    4.1 国内投资投顾商业模式
        4.1.1 卖方投顾模式
        4.1.2 买方投顾模式
    4.2 国外投资顾问商业模式
        4.2.1 嘉信投资顾问商业模式
        4.2.2 美林投资顾问商业模式
    4.3 投资顾问商业模式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L证券H证券营业部买方投顾商业模式设计
    5.1 买方投顾团队架构及各岗位职能设计
    5.2 基于STP框架的客户分类及利基市场选择
        5.2.1 市场细分
        5.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5.2.3 市场定位
    5.3 买方投顾团队产品内容设计
        5.3.1 线下短线稳健型产品的服务设计
        5.3.2 线下短线积极型产品的服务设计
        5.3.3 线下中线稳健型产品的服务设计
        5.3.4 线上短、中线积极型产品的服务设计
    5.4 买方投顾团队产品盈利模式
    5.5 买方投顾商业模式服务流程
第6章 L证券H证券营业部买方投顾商业模式实施保障措施
    6.1 客户期望值管理
    6.2 投资顾问考核制度
    6.3 风险控制及合规
    6.4 回访制度
    6.5 人员招聘与培养
        6.5.1 投资顾问招聘要求
        6.5.2 投资顾问的培训方案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A证券Z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知识
    第一节 证券营销的现有研究
    第二节 主要分析框架
第三章 证券经纪业务结构分析
    第一节 证券经纪业务定义与相关政策法规
    第二节 证券行业收入结构分析
    第三节 证券行业竞争分析
    第四节 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变化
第四章 A证券Z分公司现有营销模式分析
    第一节 A证券公司概况及其经纪业务现状分析
    第二节 A证券Z分公司概况
    第三节 A证券Z分公司现有营销模式
    第四节 A证券Z分公司资源
    第五节 A证券Z分公司营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深圳经纪业务市场分析
    第一节 深圳市场的PEST分析
    第二节 深圳市场特点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深圳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第六章 A证券Z分公司营销策略制定
    第一节 Z分公司的营销策略
    第二节 产品策略
    第三节 价格策略
    第四节 渠道策略
    第五节 促销策略
    第六节 人员策略
    第七节 有形展示策略
    第八节 服务过程策略
    第九节 营销策略的实施和保障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GR证券陕西分公司盈利模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分析
        2.1.1 盈利模式理论
        2.1.2 价值链理论
        2.1.3 价值网理论
        2.1.4 协同效应理论
    2.2 国内外证券公司研究文献
        2.2.1 国外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文献
        2.2.2 国内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文献
        2.2.3 国内外证券公司价值链研究文献
        2.2.4 国内外证券公司价值网研究文献
        2.2.5 国内外证券公司协同效应研究文献
    2.3 文献评述
        2.3.1 现有文献带来的启示
        2.3.2 现有文献的不足
第三章 GR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3.1 集团公司概况
        3.1.1 GR证券公司概况
        3.1.2 GR证券陕西分公司概况
    3.2 GR证券公司及陕西分公司现行盈利模式分析
        3.2.1 国内外券商盈利模式发展历程
        3.2.2 GR证券公司及陕西分公司盈利模式分析
        3.2.3 GR证券公司及陕西分公司盈利模式的问题分析
        3.2.4 GR证券公司及陕西分公司盈利模式的原因分析
    3.3 GR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价值链分析
        3.3.1 GR证券公司内部价值链分析
        3.3.2 GR证券公司外部价值链分析
第四章 GR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改进措施
    4.1 现阶段的盈利模式改进策略
        4.1.1 目标
        4.1.2 指导思想与原则
        4.1.3 具体措施
    4.2 基于价值链与价值网改进路径分析
        4.2.1 改进内部价值链
        4.2.2 构建外部价值链
第五章 GR公司盈利模式实施的配套措施
    5.1 公司文化建设
        5.1.1 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5.1.2 公司文化与管理经营相融合
        5.1.3 以人为本,增强员工凝聚力
        5.1.4 注重传承和推广,提升社会形象
    5.2 风险内控体系建设
        5.2.1 规模风险管理
        5.2.2 市场风险管理
        5.2.3 信用风险管理
        5.2.4 操作性风险管理
        5.2.5 流动性风险管理
    5.3 人才队伍建设
        5.3.1 优化人员结构配置
        5.3.2 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结合
        5.3.3 加强员工对外交流
        5.3.4 加强培训与实践结合
        5.3.5 优化绩效薪酬制度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商业模式
        2.1.2 互联网券商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的研究
        2.2.2 关于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风险管理的研究
        2.2.3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长尾理论
        2.3.2 商业模式冰山理论
        2.3.3 风险管理理论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分析方法
        3.1.1 商业模式冰山理论框架分析
        3.1.2 主成分分析
        3.1.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2 研究样本
    3.3 材料收集与分析
4 案例背景
    4.1 国外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概述
        4.1.1 E-Trade模式——纯线上互联网券商
        4.1.2 嘉信理财模式——“O2O+资管”
        4.1.3 乐天证券模式——电商系券商
    4.2 国内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概况
        4.2.1 传统券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模式
        4.2.2 传统券商自建网上商城模式
        4.2.3 垂直信息服务商跨界证券行业模式
    4.3 东方财富案例介绍
5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分析
    5.1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创新
        5.1.1 门户网站模式(2005—2011)
        5.1.2 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2012—2016)
        5.1.3 综合财富管理模式(2017—至今)
    5.2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与传统券商模式对比
6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识别与分析
    6.1 风险识别过程和方法
    6.2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的识别
        6.2.1 经营风险
        6.2.2 流动性风险
        6.2.3 技术风险
        6.2.4 市场风险
    6.3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实证分析
        6.3.1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6.3.2 样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6.3.3 模型构建与检验
        6.3.4 回归结果及分析
    6.4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防范措施
        6.4.1 经营风险防范
        6.4.2 流动性风险防范
        6.4.3 技术风险防范
        6.4.4 市场风险防范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秉承互联网思维实现差异化发展
        7.2.2 推动智能投顾服务
        7.2.3 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操作模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方正证券盈利模式优化设计研究[D]. 胡亚静.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创新研究 ——以X证券为例[D]. 冯亚飞. 浙江大学, 2021(01)
  • [3]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对核心企业财务效果的影响 ——以万科为例[D]. 潘舒畅.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4]资管新规下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转型研究[D]. 张磊. 浙江大学, 2020(02)
  • [5]东方财富证券综合服务盈利模式优化研究[D]. 徐淑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我国专利质押融资研究 ——以北京为例[D]. 郭志亮.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7]H证券营业部买方投顾发展模式研究[D]. 蒋锐.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A证券Z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付长江. 厦门大学, 2019(12)
  • [9]GR证券陕西分公司盈利模式改进研究[D]. 苗婷. 西北大学, 2019(04)
  • [10]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研究[D]. 张志磊.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