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安置,分级管理

属地安置,分级管理

一、属地安置 分级管理 河南省出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管理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涛[1](2020)在《现行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提出作为一种“牺牲补偿”的政策安排,退役军官安置政策为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退役军官安置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始于革命战争时代,完善于国家建设发展时期,对军队和地方人力资源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指令性色彩浓厚的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已不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本文在梳理我国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历史变迁的基础上,以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为研究对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调研方法,了解政策执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对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军事人力资源配置错位、二是政策目标群体认同感低、三是政策执行存在阻力。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政策规定调整更新迟缓、政策执行机构履职不力、目标群体存在认知偏差、外部影响因素复杂多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完善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对策建议:一是健全现行计划分配安置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专业高效的政策执行管理服务体系、三是多措并举提高政策目标群体的满意度、四是优化完善政策执行外部环境的应对机制。

徐静[2](2020)在《退役士兵安置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 ——以盐城市“千人计划”为例》文中提出战争年代,无数军人勇敢作战,奋勇杀敌,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和平岁月,一代代军人保家卫国、冲在一线,用奉献和牺牲诠释忠诚。军人都有脱下军装的那一天,完善退役军人保障工作,解决官兵后顾之忧,对于褒奖军人无私奉献、鼓励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培育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军尚武精神,有重大意义。我国每年都有约23.75万名退役士兵,呈现出每年逐步增加的态势。习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宣布了30万大裁军,彰显了我国扞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同时这也意味着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式拉开序幕。随着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全面启动,退役军人安置工作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大量退役军人将会面临着退役后的安置问题。近年来爆发了“涉军群体上访”“征兵难”等问题,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完善退伍军人安置工作迫在眉睫。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随着士兵的出现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同时期,安置工作的模式和方式都不尽相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置工作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有效解决好退役军人的安置矛盾,不仅能够保护军人合法利益,使军心民心得以进一步稳定,还能进一步建设国防,从而促进军队现代化和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盐城市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的所在地,已获得双拥城市“五连冠”,盐城作为革命老区,历来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盐城作为全省的兵员大市,该市退役士兵人数众多,每年有3000多名退役士兵,部分退役士兵回地方后需要政府安置。盐城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存在地域特点,2017年研究出台《关于在全市退役士兵中组织开展“村(社区)干部培养选聘千人计划”的实施办法(试行)》,通过选聘“村官“解决退役士兵就业难的问题,充分展现了盐城市政府在退役士兵安置中发挥的政府职能,这一做法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创之举,受到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盐城市退役士兵安置情况、出台的地方性政策文件以及分析退役士兵“千人计划”案例,梳理出近年来盐城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落实的现状,同时与国内部分地区类似安置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对当前盐城退役士兵安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原因剖析。最终,在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提出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政府职责相关对策建议。同时,通过盐城市退役士兵“千人计划”实际案例分析,对地方出台的推动退役士兵安置的政策进行研究,补充了对退役士兵人群的研究,供其他学者进行借鉴探讨。

姜彭[3](2020)在《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是我国军队后勤保障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好坏不仅对其家庭有所影响,更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和谐稳定发展,它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关系到我国政府、人民、军队的大事。按照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和领土面积的实际情况,我国军队人口基数和体量相对而言还是较大,每年军队转业干部数量较多,这给我国政府在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工作中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目前,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方法为计划安置和自主择业,根据军队转业干部个人意愿进行选择。但现行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发布时间较长,很难以适应我国现行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结合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实际和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形成一套新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体系刻不容缓,这也是本文以大连市为例研究后,提出的应对策略的目的。本文选取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沿海军事重镇——大连市作为研究对象,依托于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中人力资源配置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军人保障理论相关知识。通过采用文献材料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典型案例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对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进行研究。查找出了大连市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存在的四个问题,分别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律法规不健全、军队转业干部社会化服务保障不完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与安置专业不对口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地方难以落实,分析问题的成因,并通过对国外与国内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中具有特色的典型进行借鉴,得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启示。最后,结合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工作情况和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从4个对策,分别为从国家层面制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专门法律,并完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监督法规,地方政府结合实际细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方法;通过规范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后的医疗保障和规范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后的住房保障,形成一套军队转业干部社会保障服务体制;通过培训教育工作前移,加强安置就业和自主择业的岗前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严格落实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享有的待遇,加大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政策性扶持,从而确保我国每年军队转业干部的不断发展,即完成国家每年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目标,又满足军队转业干部的个人需要,取得双赢局面。

贺婧[4](2020)在《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军转干部就业安置制度是我国军事制度的重要一环,该制度能够切实维护军人的利益,它能够为退伍军官转变职业角色提供有效支持,确保他们在转业后能够拥有稳定的生活条件。2001年,我国制定的转业安置方案将政府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使军转安置的灵活性得到了极大改善,安置渠道逐渐拓展,许多军队干部在转业后进入合适的领域工作,继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贡献个人力量。近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军队建设越来越完善,这种安置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影响了军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给军事建设带来了阻碍,难以有效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军转干部就业安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既能够完善军转干部就业安置制度,也能够切实维护广大军人的利益,促使社会实现和谐发展。转业干部安置是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与军队建设、国防安全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今,市场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计划经济背景下提出的安置方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的现实情况,这种安置制度给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阻碍,不利于加快军事建设步伐。在此形势下,必须按照当前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建立新的安置模式。本研究课题将制度分析作为切入点,对军转干部安置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军转干部安置制度属于福利保障制度的范畴,它能够确保退伍军官拥有稳定的生活条件,顺利实现职业的转变。但是在当前的安置制度下,军转干部在安置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制度分析可知,为了有效安置军转干部,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建立新的安置模式。如今,我国不断加快和谐社会构建步伐,站在理论层面探讨和分析军转干部安置问题,有利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使我国军事建设实现快速发展。本研究课题依照科学的思路开展研究分析工作,利用社会保障、现代管理等多项理论研究相关问题,在对军队职业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论述后,分析当前实施的军转干部安置政策,指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将大连市2016年到2018年的军转干部作为研究样本,在分析人员构成、个人诉求、安置情况等问题后,对该市实施军转安置政策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市在政策实施中取得的成果;指出该市军转安置中暴露出的缺陷,将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借鉴一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提出解决策略,验证新方案发挥的作用;在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后,依照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和社会情况,针对军转安置问题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

喻源[5](2020)在《军改背景下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的根基。我们国家建立起了一支人民的军队,和平年代,每当国家有大灾大难的时候,总能看见人民解放军的身影。为了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实现人才新老的加速更替,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军官脱下军转,就出现了一群军转干部这样的群体。2016-2020年期间,国防和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量的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参加经济建设。军转安置部门作为安置军转干部的业务主管部门,安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军转干部的命运,影响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全国各地在国家政策的范围内,都有一套自己的安置模式,安置过程中存在对军转干部得利益不重视、安置不公平等现象,岗位得不到落实,待遇得不到保证,降职安置等情况时有发生,个别时候还被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炒作,极大的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国家下大力气解决涉及军人的相关事务,并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对于军转安置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是为了国家对军转群体奉献国防的一种补偿。尤其是军改期间,更是照顾到广大退役军人群体的利益,享受改革的红利。各地根据自己安置的实际需要,都有自己的安置措施,绵阳市军转安置更多的考虑到平衡照顾所有军转干部的利益,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安置方式,符合大家的利益,达到了安置的要求。本文运用人力资源理论和政府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军改背景下军转安置为例,以四川省绵阳市为切入点,探究如何给军转安置干部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安置环境,通过对能力与岗位匹配、岗位与待遇匹配和服务保障供给方面来做好工作,并从中分析影响因素,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军转安置模式。只有政府做好各项工作,按照政策制度,挖掘好其能力,保障好其待遇,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形成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形成支持,对其他地区政府军转安置可供借鉴。

郇小杰[6](2015)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军转安置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以宿迁为例》文中提出军官转业安置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一直以来,军转安置工作始终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由政府对符合转业条件的军队干部统一安排到地方工作。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2001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随之出台,该办法在原有的安置方式基础上,拓展了转业安置方式,提出自主择业。从该办法的颁布至今已历十余年,军转安置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仍然滞后于社会转型期对军转安置工作的要求。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军官退役安置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当前运行状态,并以宿迁为例进行深入剖析,阐述宿迁市军转安置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通过对计划分配、自主择业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具体而言,首要的问题是思路要改变,要从传统的就业安置思维向待遇安置思维转变,要在社会转型期这个大的背景下去思考和把握未来的改革方向,同时要通过法治的道路来规范军转安置工作的开展。当然,回到最紧迫的问题上来,探讨如何让计划分配更科学、更合理显然比探讨如何降低计划分配的占比、甚至取消计划分配更有现实意义,尽管后者是更为根本的解决途径。之所以有如此之言,只是为阐述这样一个情况:本文在探讨创新举措和改革方向时,既关注了现实的需要,又注重了长远的考虑。需要提及的是,希望本文提出的关于降低自主择业门槛的对策建议能够于事有益。

邹诗惟[7](2014)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指出从我国现有的体制来看,为了促进我国国防工作的发展、确保军队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人才的更新换代,部队军官和文职类的干部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这事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军心稳定。200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首次明确了国家对军转干部实行计划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进一步拓宽了安置渠道,大批军队干部转业到适宜的岗位,为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继续发光发热。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化,为了加快军队干部整体素质提升和军队人员更新换代速度,包括我国在内,多个国家对部队的体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的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工作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湖南作为兵源大省,驻扎着多支部队,新世纪以来,军队转业干部人数常年居于高位,合理安置军转干部压力与日俱增。在行政体制改革精简政府机构的背景下,相关的接纳单位如地方的行政机关、企事业部门的安置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和限制;部队干部的思想不够开放,转业安置目标过于集中在体制内岗位,难以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政府管理部门开展就业指导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陈旧,制约了部队人才的转型;自主择业干部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创业、就业困难。综合以上问题和困难,如何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理顺思路,分析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是当前从事湖南军队转业工作人员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利用作者在部队主抓转业、复原、退休工作时积累的经验和省军转办提供的数据,对湖南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提出符合湖南省省情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完善湖南省军转干部安置办法需要借鉴国内外军转干部的合理化经验,改进考核办法和分配模式,加强指导和培训工作,出台自主择业鼓励优惠政策。

江力平[8](2013)在《中国转业军官培训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军队转业干部(为便于比较,本研究称转业军官)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做好转业军官安置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转业军官培训工作是安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开发转业军官这一宝贵人才资源的有效措施,对退役军人进行培训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的做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或简称为军转培训)工作与时俱进取得了显着成效。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转业军官培训无论是所处宏观时代背景还是中观的运行机制以及微观的行为主体的需求等,都将不可避免发生较大变化。我们不仅需要形成共同推进转业军官培训的共识,更需要深化对其理论的研究,以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培训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本论文在系统梳理转业军官培训发展历程,界定并阐述有关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运用系统科学和类型学方法,对转业军官培训发展现状和代表性模式的特点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2.结合调查资料,采用多项选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的培训需求进行实证研究,并引入基于主成分分析的RIDIT方法对转业军官培训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3.通过对转业军官培训三重属性的研究,指出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军转培训的责任主体进行了分析。4.借鉴国外有益经验,集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周燕红,金焰[9](2011)在《十年努力: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基本情况:人户分离带来的管理难度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新疆自治区十年来接收自主择业干部的情况。金焰:2001年以来,国家下达我区的军转安置计划共计16593人,其中自主择业军转干部9932人,占安置总数的60%,符合自主择业条件并选择自主择业的比例为92%。

张毅[10](2011)在《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安置政策效果分析》文中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巩固国防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石。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对退出现役的军队干部,采取了由国家妥善安置的办法,有利于保持军队的稳定,这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已经加以明确规范。因此,军队干部退役后转业到地方工作,成为了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人事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队转业干部(以下简称为“军转干部”)安置长期采用指令性计划安置方式,即由党委政府对退出现役的军转干部按计划统一分配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模式进行。但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单一的计划安置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2001年,我国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办法进行了实质性变革,实现“计划安置”和“自主择业”两种方式并存制度,允许部分退出现役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方式进行安置。自主择业安置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办法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工作朝着发展变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也正是党和国家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改革开放进程角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紧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举措,是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制度体系的重要步骤。到目前为止,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安置政策已经实行了10年,已有11.6万名军转干部选择了自主择业安置方式,有力推动了军队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极大地减轻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安置压力。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自主择业制度,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新事物,在取得安置方式改革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这一新的制度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探讨,很有必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并努力为这一制度的贯彻、推行和实施提供初步的方向、思路、方法和途径。本文主要运用政策分析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从公共政策的形式和内容、形成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首先,简要介绍我国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历史沿革、构成要素、主要特征等;其次,对该项政策的落实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接着,对该项政策落实过程中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查找;最后,针对该项政策的改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军转干部安置的主要发展趋势,但必须高度重视近年来自主择业率持续下滑的趋势,积极研究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项利国利民利军的政策,使之真正达到实效并展示出优越的生命力。

二、属地安置 分级管理 河南省出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管理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属地安置 分级管理 河南省出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管理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现行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适用性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退役军官
        2.1.2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
        2.1.3 公共政策执行
    2.2 .理论基础和适用性分析
        2.2.1 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
        2.2.2 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适用性分析
3 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启示
    3.1 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历史变迁
        3.1.1 初步正规阶段(1949—1965年)
        3.1.2 混乱停滞阶段(1966—1977年)
        3.1.3 全面恢复阶段(1978—1985年)
        3.1.4 稳步发展阶段(1985—2000年)
        3.1.5 改革创新阶段(2001年至今)
    3.2 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历史变迁的启示
4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现状及问题
    4.1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个案的代表性分析
        4.1.1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的总体情况
        4.1.2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调研情况说明
        4.1.3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模型
    4.2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现状
        4.2.1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梳理汇总
        4.2.2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执行机构
        4.2.3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执行程序
        4.2.4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执行效果
    4.3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4.3.1 军事人力资源配置错位
        4.3.2 政策目标群体认同感低
        4.3.3 政策执行过程存在阻力
5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政策规定调整更新迟缓
        5.1.1 政策规定体系不健全
        5.1.2 政策规定更新不及时
        5.1.3 政策性岗位供给不足
    5.2 政策执行机构履职不力
        5.2.1 政策宣讲工作不到位
        5.2.2 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5.2.3 监督监察机制不顺畅
    5.3 目标群体存在认知偏差
        5.3.1 传统价值观念严重
        5.3.2 对待培训不够重视
        5.3.3 片面关注福利待遇
    5.4 政策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5.4.1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5.4.2 辖区间发展差异大
        5.4.3 各类突发事件影响
6 完善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6.1 健全现行计划分配安置的法律法规体系
        6.1.1 细化计划分配安置法规政策
        6.1.2 完善计划分配安置福利政策
        6.1.3 健全计划分配安置监督政策
    6.2 建立专业高效的政策执行管理服务体系
        6.2.1 提高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专业化程度
        6.2.2 发挥好非政府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6.2.3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全方位监督格局
    6.3 多措并举提高政策目标群体的满意度
        6.3.1 加强政策宣讲
        6.3.2 完善培训制度
        6.3.3 提供优质服务
    6.4 优化完善政策执行外部环境的应对机制
        6.4.1 提高退役军官政治待遇
        6.4.2 完善军地保险互相对接
        6.4.3 探索异地管理服务协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退役士兵安置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 ——以盐城市“千人计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退役士兵
        二、退役士兵安置
        三、政府职能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责任政府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章 退役士兵安置中的政府职能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千人计划”基本情况
        一、背景
        二、基本情况
    第二节 “千人计划“政策执行现状及调查数据分析
        一、政策执行现状
        二、数据分析
    第三节 政府职能执行现状
        一、在退役士兵安置中的政府职能
        二、盐城市在退役士兵安置中的政府职能执行现状
    第四节 “千人计划”政策执行成效及存在问题研究
        一、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对策
第三章 国内部分地区类似安置经验对比分析
    第一节 成功案例
        一、天津市和平区相关做法
        二、山东省青岛市相关做法
        三、浙江省余姚市相关做法
    第二节 失败案例
        一、河南省相关做法
    第三节 启示
第四章 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政府职能问题对策
    第一节 建立健全退役士兵安置的法制建设
        一、健全配套法规体制
        二、提供经费保障支持
        三、完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织架构
    第二节 拓宽就业渠道
        一、加大编制岗位招录
        二、鼓励企业招用
        三、探索新的就业渠道
    第三节 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一、开展转型职业培训
        二、提升学历教育
        三、引导士兵自我提升
    第四节 提升政策执行力
        一、完善监督制度
        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三、明确救济措施
    第五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安置政策
        一、明确政府责任主体
        二、建立保障服务体系
        三、提升政策前瞻性和稳定性
        四、认真化解涉军上访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3)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军队转业干部
        2.1.2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军人保障理论
3 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现状分析
    3.1 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3.1.1 所采取的举措
        3.1.2 取得的成效
    3.2 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律和实施细则不健全缺乏可执行性
        3.2.2 军队转业干部保障服务机制不完善
        3.2.3 军队转业干部的专业技能与实际安置工作专业不对口
        3.2.4 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3.3 大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无正式的法律法规并缺少实施细则
        3.3.2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实施过程中缺少配套措施
        3.3.3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教育培训相对落后
        3.3.4 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体系不健全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典型做法
        4.1.1 美国:适应国情军情的保障服务机制
        4.1.2 英国:健全的法律制度和优越的福利待遇
        4.1.3 俄罗斯:完善的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制度
    4.2 国内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典型做法
        4.2.1 北京市:与社会化挂钩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各项待遇保障
        4.2.2 深圳市:因地制宜制定细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规
        4.2.3 哈尔滨市:完善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措施
    4.3 国内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启示
        4.3.1 结合国家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制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律法规
        4.3.2 因地制宜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社会化服务保障
        4.3.3 政府与社会机构联动的培训体系保障军队转业干部竞争力
        4.3.4 完善的自主择业安置体系促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落实
5 完善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对策
    5.1 建立健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律法规
        5.1.1 国家层面制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专门法律
        5.1.2 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监督法规
        5.1.3 地方政府结合实际细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方法
    5.2 完善军队转业干部社会化服务保障
        5.2.1 规范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后的医疗服务保障
        5.2.2 完善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后的生活服务保障
        5.2.3 完善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后的住房服务保障
    5.3 加强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工作力度
        5.3.1 培训教育工作前移
        5.3.2 加强安置就业和自主择业的岗前培训
        5.3.3 加强培训的基础保障
    5.4 完善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体系
        5.4.1 加强对军队转业干部思想观念的引导
        5.4.2 严格落实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各项待遇
        5.4.3 加大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政策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军队干部
        2.1.2 军队转业干部
        2.1.3 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安置
    2.2 理论基础
        2.2.1 军人保障理论
        2.2.2 公共负担平等理论
3 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现状分析
    3.1 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3.1.1 采取的举措
        3.1.2 取得的成效
    3.2 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2.1 军转干部安置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
        3.2.2 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工作匹配难
        3.2.3 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3.2.4 现有安置模式与地方政府体系改革的矛盾
        3.2.5 自主择业后的生活保障水平低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配套政策不健全
        3.3.2 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3.3.3 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
        3.3.4 自主择业缺乏吸引力
        3.3.5 机构精简与指令性分配的冲突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城市军转干部安置经验做法与借鉴
    4.1 国外退役军官安置的举措
        4.1.1 美国:制定完备的立法政策
        4.1.2 俄罗斯:制定成熟的培训机制
    4.2 国内其他城市军转干部安置的举措
        4.2.1 济南:成立专门服务机构
        4.2.2 呼和浩特:积分制选岗安置
        4.2.3 丰城: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4.3 经验借鉴
        4.3.1 完善的法制建设
        4.3.2 健全的组织机构
        4.3.3 合理的培训措施
5 加强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对策分析
    5.1 创新的择业观念与安置理念
        5.1.1 创新的择业观念
        5.1.2 更新安置理念
    5.2 提升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工作匹配度
        5.2.1 修订完善配套制度
        5.2.2 规范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5.3 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5.3.1 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5.3.2 搭建服务平台
    5.4 完善现有安置模式与地方政府体系改革
        5.4.1 完善安置管理模式
        5.4.2 建立退役军人社会保障体系
    5.5 提升自主择业后的生活保障水平
        5.5.1 合理降低自主择业限定条件
        5.5.2 完善军官福利保障方面的法制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军改背景下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案例的研究价值
    2.1 我国军转安置工作的基本情况
        2.1.1 我国军转安置工作发展沿革
        2.1.2 我国军转安置工作的现状
        2.1.3 我国军转安置工作发展趋势
    2.2 我国军转安置工作的存在的主要困惑
        2.2.1 地方政策待遇落实力度不够
        2.2.2 退役军人荣誉感还需加强
        2.2.3 监管职能未充分发挥作用
    2.3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典型性分析
        2.3.1 绵阳是国家重要的军转民基地
        2.3.2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进行了制度创新
        2.3.3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实践得到广泛认同
第三章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案例描述
    3.1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案例描述产生的背景
        3.1.1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基本情况
        3.1.2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必要性
        3.1.3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性
    3.2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主要历程
        3.2.1 1950 —1979 年军转安置工作
        3.2.2 1980 —2013 年军转安置工作
        3.2.3 2014 年—现在军转安置工作
    3.3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主要做法
        3.3.1 科学把握岗位安置
        3.3.2 认真落实政策待遇
        3.3.3 合理执行服务保障
第四章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能力与岗位匹配分析
    4.1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能力与岗位匹配的基本准则设定
        4.1.1 公开透明准则
        4.1.2 能力与岗位匹配准则
        4.1.3 信访与处理准则
    4.2 影响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能力与岗位匹配的基本因素分析
        4.2.1 政府公信力因素分析
        4.2.2 计划分配人员对岗位需求因素分析
        4.2.3 绵阳市辖区政府岗位供给因素分析
    4.3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能力与岗位匹配的主要实践探索
        4.3.1 团职(技术8、9 级)转业军官的安置
        4.3.2 营职(技术10 级)以下转业军官的安置
第五章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岗位与待遇匹配分析
    5.1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岗位与待遇匹配的基本准则设定
        5.1.1 遵照国家相关规定
        5.1.2 选择性建立绵阳市岗位与待遇匹配政策
        5.1.3 奉献与待遇关联原则运用
    5.2 影响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岗位与待遇匹配相关因素分析
        5.2.1 军、地岗位待遇差异的客观性因素分析
        5.2.2 地方岗位变化后的待遇适应性分析
        5.2.3 安置人员参与岗位培训待遇机会大小因素分析
    5.3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的岗位与待遇匹配主要经验
        5.3.1 团职(技术8、9 级)转业军官的安置待遇
        5.3.2 营职(技术10 级)以下转业军官的安置待遇
第六章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中服务保障供给分析
    6.1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中的服务保障供给的准则设定
        6.1.1 人尽其才准则
        6.1.2 才尽其用准则
        6.1.3 才尽其优准则
    6.2 影响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中的服务保障供给的主要因素分析
        6.2.1 绵阳市军转安置部门军转安置工作效率高低
        6.2.2 绵阳市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效率高低
        6.2.3 绵阳市财政资金投入大小
    6.3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中的服务保障供给的主要尝试
        6.3.1 制定好人才安置规划
        6.3.2 挖掘和培育才能潜能
        6.3.3 做好军转安置后勤保障
第七章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案例的启示
    7.1 提升核心能力,促进安置公平
    7.2 落实军转待遇,完善安置机制
    7.3 实施人才战略,打牢安置基础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社会转型期我国军转安置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以宿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社会转型期军转安置保障制度变革的内在需求
        (二)社会转型期军转安置保障制度的相关研究
        (三)总结与归纳
    四、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一)相关理论基础
        (二)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中国以来军转安置保障制度简要沿革
    一、我国军转安置保障制度的初步形成
    二、我国军转安置保障制度遭到破坏
    三、社会转型期军转安置保障制度概述
    四、社会转型期军转安置保障制度取得的成就
        (一)军转安置工作在制度设计上取得突破
        (二)军转安置工作在认识上不断深化
第三章 宿迁市军转安置保障制度改革探索
    一、宿迁市概况
        (一)宿迁市情概况
        (二)军转干部分布情况
        (三)宿迁军转安置历史进程
    二、计划经济时代宿迁军转安置的成效与不足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成效
        (二)计划经济时代的不足
    三、宿迁市军转安置保障制度改革探索
    四、当前宿迁军转安置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越来越难
        (二)自主择业模式困难重重
        (三)安置方式与时代要求存在差别
    五、宿迁军转安置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计划分配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自主择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其他方面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军转安置保障制度的改革思路
    一、国外退役军官安置保障制度分析
        (一)美国的退役军官安置保障制度
        (二)俄罗斯的退役军官安置保障制度
    二、国外退役军官安置保障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三、社会转型期军转安置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一)改革原则
        (二)改革方向
第五章 社会转型期完善军转安置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依法安置制度
    二、成立军转安置专门机构
    三、完善职业培训制度
    四、降低自主择业门槛
    五、改革退役金领取制度
    六、走军官职业化道路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宿迁市军转安置工作调查问卷
致谢

(7)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湖南省军转干部安置的现状
    第一节 军转安置的主要办法
        一、计划分配安置办法
        二、自主择业安置办法
    第二节 2008-2013年军转安置情况分析
        一、安置方式
        二、就业去向
        三、个人情况
第二章 湖南省军转干部安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军转安置工作的政策性问题
        一、安置政策的一般性规定过多
        二、安置政策与国家法规存在冲突
        三、安置政策与深化改革的目标相背离
    第二节 军转安置工作的结构性问题
        一、安置地域集中在城区
        二、安置方式主要选择计划分配方式
        三、安置去向过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
    第三节 军转干部安置专业对口的问题
        一、军转干部难以在机关事业单位找到对口岗位
        二、军转干部自主创业率较低
第三章 湖南省军转干部安置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第二节 政策制度不配套和本地化应对措施不健全
        一、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二、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第三节 陈旧的择业观念与滞后的安置理念
        一、军队转业干部陈旧的择业观念
        二、军转管理部门滞后的安置理念
第四章 完善湖南省军转安置工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国内外军转干部安置的经验与借鉴
        一、国外退役军人安置的主要做法
        二、国内军转干部安置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 改进湖南省军转干部安置政策的建议
        一、拓宽安置渠道,挖掘安置潜力
        二、创新服务载体,完善管理模式
        三、搭建教育平台,推进培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8)中国转业军官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对采用资料及有关数据的说明
    1.6 本章小结
2 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转业军官培训的基本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及主要内容
        2.2.1 基本理论基础
        2.2.2 相关培训理论的基本内容
    2.3 国内外转业军官(退伍军人)培训研究文献综述
        2.3.1 国内关于转业军官培训的研究
        2.3.2 国外对退伍军人培训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的发展历程
        3.1.1 起步与停滞阶段(1949—1974 年)
        3.1.2 恢复发展阶段(1974—1985 年)
        3.1.3 发展壮大阶段(1985-2001 年)
        3.1.4 创新发展阶段(2001—至今)
    3.2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现有机制介绍
        3.2.1 培训主体和管理体制
        3.2.2 培训类别及内容
        3.2.3 培训经费及有关保障
    3.3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代表性模式
        3.3.1 北京模式
        3.3.2 上海模式
        3.3.3 云南模式
        3.3.4 成都模式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现状剖析与反思
    4.1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的现状剖析
        4.1.1 任务层面存在问题的剖析
        4.1.2 技术层面存在问题的剖析
        4.1.3 结构层面存在问题的剖析
        4.1.4 人员层面存在问题的剖析
    4.2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典型模式反思——一种类型学分析
        4.2.1 需求牵引型培训模式
        4.2.2 成本节约型培训模式
        4.2.3 竞争导向型培训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需求的实证分析
    5.1 计划分配转业军官培训需求分析
    5.2 自主择业类转业军官培训需求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
    6.1 模型
        6.1.1 评价指标
        6.1.2 标权重的更新与调查对象评价的分类
    6.2 实证分析
        6.2.1 计划分配转业军官培训的效果评价
        6.2.2 自主择业转业军官培训的效果评价
    6.3 对培训工作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国外退役军人培训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7.1 国外退役军人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7.1.1 退役军官培训的管理结构与执行体系
        7.1.2 退役军官培训的内容、方式与保障
        7.1.3 退役军官培训体系设置
    7.2 国外退役军人培训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7.3 本章小结
8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机制构建与模式选择
    8.1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机制构建原则
    8.2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制度设计与机制分析
        8.2.1 转业军官培训的制度设计
        8.2.2 转业军官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分析
        8.2.3 转业军官培训管理机制与效率分析
    8.3 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模式的选择
        8.3.1 模式选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8.3.2 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8.3.3 模式选择的具体策略
    8.4 改进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Matlab 程序
附录 2:军队转业干部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计划分配)
附录 3:军队转业干部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自主择业)
附录 4:个人情况简介

(9)十年努力:创新管理服务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基本情况:人户分离带来的管理难度
培训就业:搭建就业创业新平台
    1、加强政策宣传。
    2、积极搭建平台。
    3、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十年总结:建议与期望

(10)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安置政策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基本概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 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2.1 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沿革
    2.2 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基本规定
    2.3 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主要特征
第3章 当前自主择业安置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军转干部自主择业率呈现下降趋势
    3.2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地区和群体差异明显
    3.3 政府相关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3.4 自主择业安置政策保障机制存在问题
第4章 自主择业安置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4.1 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设计存在问题
    4.2 自主择业安置政策执行不到位
    4.3 自主择业安置政策评估调整机制不健全
    4.4 制约政府职能作用发挥的相关性因素还存在
    4.5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身原因
第5章 推进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自主择业安置政策的宣传教育
    5.2 完善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安置配套政策法规
    5.3 改革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培训
    5.4 完善军转干部自主择业管理服务体系
    5.5 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经济补偿标准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属地安置 分级管理 河南省出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管理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现行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刘洪涛. 暨南大学, 2020(07)
  • [2]退役士兵安置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 ——以盐城市“千人计划”为例[D]. 徐静.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问题研究[D]. 姜彭.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大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问题研究[D]. 贺婧.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军改背景下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案例研究[D]. 喻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社会转型期我国军转安置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以宿迁为例[D]. 郇小杰. 苏州大学, 2015(02)
  • [7]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邹诗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 [8]中国转业军官培训模式研究[D]. 江力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4)
  • [9]十年努力:创新管理服务模式[J]. 周燕红,金焰. 中国人才, 2011(22)
  • [10]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安置政策效果分析[D]. 张毅. 吉林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属地安置,分级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