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东部地面沉降亟待治理

我省东部地面沉降亟待治理

一、我省东部地面沉降亟待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乔欣欣,刘登飞,张婧[1](2021)在《河南省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分析》文中指出文章在归纳总结河南省地质灾害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和防治形势,通过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需求的研究判断,初步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初亚奇[2](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朱莉娜[3](2020)在《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重污染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绥化市作为黑龙江省特色农业城市,在哈大绥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针对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重污染成因的相关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并详细阐明,是目前亟待完成的工作,这一研究对绥化市大气污染治理乃至哈大绥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都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以2017~2019年黑龙江省大气污染时空特征作为背景,通过Arc GIS对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及O3)分析研究,以此表征绥化市大气污染在省内的污染程度,分析表明黑龙江省大气污染主要以颗粒物污染为主,尤以哈尔滨及绥化较为突出;对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通过Origin、R语言统计分析显示,PM2.5、PM10和SO2、CO季节浓度为春冬高于秋夏,NO2为秋冬高于春夏,而O3为春夏高于秋冬;除O3逐月及逐日变化为倒“U”型,其余主要污染物皆呈“U”型变化;O3逐时浓度呈单峰型特征,其余皆呈双峰特征;PM2.5、PM10及O3为绥化市的首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表明AQI和PM2.5及PM10在显着水平上高度相关;同时,通过SPSS软件中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研究了气象要素与主要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PM10与风速呈较弱正相关外,其余污染物都呈负相关;O3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其余污染物则呈负相关。选取绥化市重污染时期作为研究对象,即秸秆露天焚烧期、春季沙尘期及冬季雾霾期,对三个时期内的污染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秸秆露天焚烧期及冬季雾霾期以PM2.5污染为主,春季沙尘期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并探究了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同时结合HYSPLIT/Meteo Info模拟,结果表明秸秆露天焚烧期潜在源区呈以绥化市为中心向西南及西北方向扩散的扇形分布,春季沙尘期潜在源区则以绥化为中心呈现东北至西南纺锤状分布,冬季雾霾期潜在源区则以绥化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秸秆露天焚烧在绥化市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春季沙尘期及冬季雾霾期污染贡献较低,因此针对绥化市秸秆露天焚烧活动加以管控,首先基于排放清单筛选污染物控制项目,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基本控制污染物项目为PM2.5和NOX,选择控制污染项目为CO、SO2及排放清单中排放量大的CO2、NMVOCs,其后进行焚烧前评估报备,评估焚烧条件为:焚烧地点不得属于烟雾敏感区,焚烧时段为上午10点及下午5点,秸秆含水率低于10%,以竖直堆垛或松散堆垛方式来堆放焚烧秸秆,气象条件为:烟雾扩散指数DI在3000~5000m2/s范围内、相对湿度小于50%、气温垂直递减率高于0.98℃/100m,且空气质量指数AQI小于100。同时辅以教育宣传手段,加强监督及执法管控,结合焚烧评价及反馈,不断修订完善管控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秸秆合理焚烧,遏制空气污染,同时兼顾农业活动实际需要,可以为黑龙江省推行秸秆计划焚烧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杨钙丽[4](2020)在《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徽省矿产种类多,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多年的矿山开采活动虽然给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带来大幅度的提升,但也导致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时间的积累,矿山环境的不断恶化,一系列的社会及经济问题逐渐爆发出来,时至今日,矿山地质环境已经开始反向制约矿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同时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威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展开大量的理论及实际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科学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评价能够为政府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构建一个系统、科学、合理且实操性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对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综合评价展开研究,全面收集资料,包括调查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分析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2大类型,5大部分,15个指标),借助层次分析法对2015年现状及2020规划年指标分别进行权值的确定,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分析,得到多因素模糊评价结果,最后综合多方因素,针对性的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工作建议。论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安徽省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为四类:矿山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占用损毁、矿区地下水、含水层遭到破坏以及矿山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2)根据2015年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从目标层来看,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评价所得隶属度最大值属于“好”这一等级,说明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结合准则层来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所得隶属度最大值在集合中属于“好”这一等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所得隶属度最大值在集合中隶属“一般”这一等级,说明虽然综合评价结果较为理想,但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对2020规划年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准则层到目标层,规划年指标的评价结果均为“好”这一等级,说明该指标对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具备指导意义,结合具体指标评价情况在未来规划年作出适当调整,可能在规划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3)综合评价结果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完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矿山地质环境许可证制度;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税费优惠政策;重视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创新;加大执法力度。本文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综合评价进行研究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可为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任心和[5](2020)在《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的风险管控研究 ——以浙江苍南龙港新城开发建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聚集的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沿海地区不得不向海洋寻求发展,围垦海涂造地来拓展城市空间。然而,海涂的围垦开发存在生态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产业发展风险、城市管理风险、资金筹措风险等诸多风险,深入认识海涂围垦的风险,进而采取有效的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风险管控,是沿海地区政府确保海涂科学围垦开发的一项基础性课题。论文在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风险理论基础分析的基础上,以温州市苍南县龙港新城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龙港新城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产业发展风险、城市管理风险、资金筹措风险,介绍并评估了龙港新城在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中各类风险管控的做法、成效与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当前龙港新城在生态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产业发展风险、城市管理风险、资金筹措风险的应对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应对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生态监测等,但也存在着一些的不足,如缺乏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建设布局不合理与监管机制滞后、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够与转型升级方案滞后、管理机制不协调与协同力度不足、资金筹措方式单一与土地开放利用模式不规范等。研究提出的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风险管控对策建议包括:从完善生态系统的评估、建立生态补偿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强生态风险管控;从优化工程项目的布局、加强工程建设监管、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加强工程沉降风险管控;从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转型升级、推进人才战略,加强产业风险管控,从转隶综合管理执法、推行网格化管理、加速联合协调机制的建设,加强城市治理风险管控;从创新资金筹集方式、创新开发模式、规范土地使用加强资金筹措风险管控。

张延成[6](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黄凡[7](2019)在《武汉市季节性复合大气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和区域的大气污染特征已发生显着改变,从单一的煤烟型污染转变为燃煤、机动车尾气和扬尘等多种污染来源叠合,以PM2.5和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复合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基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全年的监测数据,展开武汉市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复合污染天气的污染成因分析,并利用PMF模型、HYSPLIT模型和PSCF模型对武汉市复合大气污染的本地源、外来源和潜在来源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武汉市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大气污染特征,夏季空气质量最优(AQI=66),臭氧污染特征显着;春季(AQI=92)和秋季(AQI=80)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呈现臭氧和细颗粒物的复合污染特征;冬季空气质量最差(AQI=114),主要呈现细颗粒物污染特征。武汉市主要污染物浓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北京、天津、成都的浓度水平相当,显着高于上海、广州的浓度水平。洪山区和新洲区的空气质量相对较优,而青山区和硚口区则相对较差。区域特征雷达图显示,13个行政区的污染特征大致可分为综合型、二次型、机动车型、燃煤型、粗颗粒型和臭氧型6种,多数区域呈现多种污染因子共同作用的复合污染特征。监测期内武汉市共发生9次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事件和5次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事件,其中PM2.5污染程度较重,O3污染程度较轻。11月至次年2月为PM2.5污染的高发时期,4-9月则为O3污染发生的高频时段。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前体物的排放及二次转化是导致污染天气的主要内因,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则是主要外因。PM2.5污染过程中低温、高湿的环境有效促进了二次无机离子的转化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O3污染过程中高温、低湿的环境下,VOCs对臭氧具有较大生成潜势。武汉市处在O3生成的VOCs敏感区,芳香烃的生成潜势贡献最大,其次为烯烃和烷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7%、26%和17%。源解析结果显示,武汉市PM2.5的主要来源为:钢铁燃煤工业(26.4%)、扬尘(5.4%)、机动车排放(29.3%)、二次气溶胶(29.3%)和生物质燃烧(9.6%)。O3的重要前体物VOCs的主要来源为:燃烧源(23.4%)、机动车源(31.5%)、溶剂使用(10.2%)、工业排放(22.5%)、汽油挥发(8.7%)和生物源(3.7%)。后向轨迹分析结果显示,PM2.5污染天气主要受西北方向长距离传输气团的影响,O3污染过程主要受东北方及南部短距离传输气团的影响。武汉市主要的污染传输路径包括西北路径、南部路径和东部路径。潜在源区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市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河南西部,陕西西部,山西西南部,江西南部和湖北东北部,O3的潜在源区则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北部,江西北部、贵州东北部、广东西部和湖北东部。

王洁[8](2018)在《哈尔滨市主城区大气污染特征及传输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污染物等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城市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使用2017年哈尔滨市全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对6种大气污染物(SO2、NO2、O3、CO、PM10、PM2.5)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借助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评价体系对空气质量状态做出直观阐述,探讨了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利用后向轨迹模型和潜在源贡献算法分析了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的传输路径。为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区域联防联控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对污染控制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了合理的方向。从哈尔滨市6种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来看,哈尔滨五年内的空气质量达标率稳步上升。污染物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颗粒物之间与气态污染物之间相关性较高,且细颗粒物是2017年哈尔滨市的主要污染物,汽车尾气是哈尔滨空气污染的重要成因。从2017年PM2.5浓度空间分配可知,各国控站点的浓度均有所降低。在AQI评价体系中,2017年中约为13%为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及以上天气占比约14%.。其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达标率分别为66.30%、92.39%、82.32%和48.39%。2017年哈尔滨市污染天数中,成为首要污染物天数的污染物PM2.5>PM10>NO2。气象因素通过影响大气层的稳定性进而与污染物浓度之间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除O3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之外,总体而言,气压和气温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大于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对于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的传输路径的分析来看,通过后向轨迹及聚类分析,对于500m的高度层,从全年看来自俄罗斯西部的气流最多占30.15%。除夏季以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气流影响较大外,春、秋、冬季气流占比最大的均来自俄罗斯西部、蒙古、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兴安盟。对于20m的高度层,气流均来自国内且主要来自哈尔滨的南部和西部,来自吉林省的气流最多。除夏季有小股来自哈尔滨东部的气流外,春、秋、冬季气流均无东部气流汇入;秋冬季期间,主要受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的气流影响。通过潜在污染源区分析,6种污染物中SO2、CO和NO2的污染较轻,污染主要来自于呼伦贝尔市、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哈尔滨O3的污染的可能主要来源于西南部地区的山东渤海地区、辽宁和吉林省。对于PM10及PM2.5的污染,两种污染物对哈尔滨的污染较为严重,除本地污染外,主要来源于西北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市、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以及西南部地区的吉林和辽宁省。为建立哈尔滨与周边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付寿康[9](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程士源[10](2017)在《山西黄土地区地质灾害与工程活动特殊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这个地球上黄土分布最为广泛也是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黄土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之上。山西省地处我国的黄土高原区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域有岩石裸露以外,省内绝大部分是被黄土覆盖的,是典型的黄土地区。由于这里气候干燥、降水集中,特别是山西省与黄河相连的部分地域,这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如果遭受到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我省的地势由西北方向倾向于东南方向,经地表径流和雨水漫长的侵蚀作用加上各种构造运动,在我省的黄土地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地形地貌。这种地形地貌加上人类对大自然的不合理的改造,使得山西省内的地质灾害频发不断,滑坡、崩塌、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灾害时有发生,给我们国家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现场实地考察及收集相关资料,阐述了黄土分布地区的地形地貌及相关特征,调查了山西省内典型的黄土分布地区,分别为长治市平顺县、忻州市五寨县和吕梁市临县三个县的地质灾害,详细了解了调查地区的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等,并统计了某一年代各类地质灾害的数量,得出我省黄土分布地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中小型黄土崩塌和滑坡以及由煤矿引所起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本文还详细研究了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叙述了各类地质灾害按照某一要素的分类,并运用了真实的灾害案例,对该种地质灾害进行分析论证,得出发生该地质灾害所具备的各种因素。本文除了调查研究了山西省内黄土地质灾害数量及种类,还对山西省内各类工程活动的特殊性以及对各类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山西省内主要的工程活动包括煤矿开采、公路修建、铁路修建和房屋建设工程,由于山西省内黄土的特性,使得在进行上述工程活动过程中需要使用特殊的工程措施解决相应的问题,比如煤矿采空区的防治问题、修建公路和铁路工程两边斜坡稳定性的加固问题、公路路基排水问题以及开挖基坑边坡支护问题等。在地质灾害防控方面,本文阐述了我省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并在黄土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的防控与治理方面提出了多种防控与治理的相关措施,对今后山西省内黄土分布地区的有关地质灾害的防控与治理工作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二、我省东部地面沉降亟待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东部地面沉降亟待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地质灾害现状
3 地质灾害隐患发展趋势
4 地质灾害防治形势
    4.1 地质灾害风险底数掌握还不够准确
    4.2 监测能力与预警水平有待提高。
    4.3 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繁重
    4.4 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升
    4.5 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5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5.1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需向更加精细化发展
    5.2 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仍需多种方式相结合
    5.3 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亟需提升
    5.4 增强应对突发恶劣天气下的防治能力
    5.5 强化防灾意识推进灾后重建
6 总结

(2)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4 研究评述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3.3.1 理论基础
        3.3.2 理论框架
        3.3.3 技术路线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5.1.1 自然条件现状
        5.1.2 水土资源分析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重污染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及气象因素研究
        1.3.2 大气污染物聚类及潜在源研究
        1.3.3 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1.3.4 秸秆焚烧综合管控方案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绥化市环境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绥化市基本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土地资源概况
        2.1.3 气象概况
        2.1.4 经济发展与污染的关系
    2.2 数据来源
        2.2.1 大气污染物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秸秆露天焚烧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HYPSLIT/Traj Stat模式
        2.3.2 统计分析方法
        2.3.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第3章 绥化市大气常规污染物污染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黑龙江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3.2.1 颗粒物时空分布
        3.2.2 气态污染物时空分布
    3.3 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3.3.1 大气污染物季节变化特征
        3.3.2 逐月变化特征
        3.3.3 逐日变化特征
        3.3.4 逐时变化特征
        3.3.5 基于AQI对绥化市空气质量级别的评价
    3.4 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3.4.1 风速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3.4.2 风向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扩散的影响
        3.4.3 相对湿度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3.4.4 气温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污染期污染过程及潜在源区分析
    4.1 引言
    4.2 秸秆露天焚烧期重污染分析
        4.2.1 各污染物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4.2.2 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分析
        4.2.3 秸秆露天焚烧过程PM_(2.5)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4.3 春季沙尘期重污染分析
        4.3.1 污染特征分析
        4.3.2 气象因素及高空天气形势分析
        4.3.3 沙尘过程PM_(10)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4.4 冬季雾霾期重污染分析
        4.4.1 污染概况及形成机制分析
        4.4.2 雾霾过程PM_(2.5)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绥化市秸秆露天焚烧综合管控方案探究
    5.1 引言
    5.2 基于排放清单的污染物控制项目
        5.2.1 排放源分类
        5.2.2 活动水平系数
        5.2.3 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系数
        5.2.4 秸秆露天焚烧量
        5.2.5 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
        5.2.6 各类秸秆焚烧对同类污染物的贡献分析
        5.2.7 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5.2.8 秸秆露天焚烧控制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5.3 焚烧前评估报备及授权许可
        5.3.1 秸秆露天焚烧前置准备
        5.3.2 秸秆露天焚烧气象条件
        5.3.3 秸秆露天焚烧授权管理
    5.4 宣贯管控及效果反馈
        5.4.1 公众教育与宣传
        5.4.2 秸秆露天焚烧监督与执法
        5.4.3 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区域概况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1 区域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气候及水文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2 地质环境背景
        2.2.1 地层岩性
        2.2.2 岩浆岩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工程地质条件
    2.3 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3.1 矿山地质灾害
        2.3.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占用损毁
        2.3.3 矿区地下水、含水层破坏
        2.3.4 环境污染
3 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综合评价模型
    3.1 评价方法的选取
        3.1.1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3.1.2 评价方法的确定
    3.2 模糊综合评价
    3.3 模型与计算步骤
4 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综合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确定的依据
        4.1.2 构建原则
        4.1.3 构建思路
        4.1.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5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评价指标
        4.1.6 指标汇总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权重
        4.2.2 层次分析法
        4.2.3 计算步骤
    4.3 2015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综合评价
        4.3.1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及权重计算
        4.3.2 层次总排序
        4.3.3 单因素评价
        4.3.4 多因素模糊评价
        4.3.5 结果分析
    4.4 2020规划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综合评价
        4.4.1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4.4.2 单因素模糊评价
        4.4.3 多因素模糊评价
        4.4.4 结果分析
    4.5 综合分析
    4.6 工作建议
        4.6.1 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责任
        4.6.2 完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6.3 完善矿山地质环境许可证制度
        4.6.4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监督检查制度
        4.6.5 建立税费优惠政策
        4.6.6 重视队伍建设
        4.6.7 加强管理创新
        4.6.8 加大执法力度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的风险管控研究 ——以浙江苍南龙港新城开发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风险管控的理论基础
    2.1 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风险理论
        2.1.1 风险管理理论
        2.1.2 社区治理理论
        2.1.3 精细化管理理论
    2.2 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风险的组成
        2.2.1 生态风险
        2.2.2 工程建设风险
        2.2.3 产业发展风险
        2.2.4 城市管理风险
        2.2.5 资金筹措风险
3 浙江苍南龙港新城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的风险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龙港新城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的风险分析
        3.2.1 生态风险分析
        3.2.2 工程建设风险分析
        3.2.3 产业发展风险分析
        3.2.4 城市管理风险分析
        3.2.5 资金筹措风险分析
4 浙江苍南龙港新城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的风险管控
    4.1 生态风险应对现状
        4.1.1 生态风险应对措施与成效
        4.1.2 生态风险应对的不足与原因
    4.2 工程建设风险应对措施
        4.2.1 工程建设风险应对措施与成效
        4.2.2 工程建设风险应对的不足与原因
    4.3 产业风险应对措施
        4.3.1 产业风险应对措施与成效
        4.3.2 产业风险应对不足与原因
    4.4 城市管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4.4.1 城市管理风险的应对与成效
        4.4.2 城市管理风险应对的不足与原因
    4.5 资金筹措风险应对措施
        4.5.1 资金筹措风险应对措施与成效
        4.5.2 资金筹措风险应对不足与原因
5 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5.1 生态风险管控建议
    5.2 工程建设沉降风险管控建议
    5.3 产业风险管控建议
    5.4 城市管理风险管控建议
    5.5 资金筹措风险管控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2.1 地理区域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地资源
    2.5 土壤资源
    2.6 生物资源
    2.7 水文概况
    2.8 社会经济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2.9.3 水土保持现状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3.1.1 基础数据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3.3.1 总体分布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3.5 小结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4.1.2 解译技术路线
        4.1.3 技术实现过程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4.2.1 基础数据
        4.2.2 技术路线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4.2.4 土壤侵蚀模型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5.3.4 经济效益评价
        5.3.5 社会效益评价
    5.4 小结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3.1 开展科学研究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武汉市季节性复合大气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气污染现状
        1.1.2 大气复合污染特征
    1.2 颗粒污染物PM_(2.5)
        1.2.1 PM_(2.5) 的环境效应及健康影响
        1.2.2 PM_(2.5) 的化学组成及来源
        1.2.3 PM_(2.5) 源解析技术及研究现状
    1.3气态污染物O_3
        1.3.1 O_3 的环境效应及健康影响
        1.3.2 O_3 的形成机制
        1.3.3 O_3 的来源及解析技术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实验仪器及研究方法
    2.1 采样点介绍及监测方案
        2.1.1 武汉市地理特征及气候特征概况
        2.1.2 监测网络布设及站点描述
    2.2 监测仪器及监测指标
    2.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4 研究方法
        2.4.1 特征雷达图
        2.4.2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
        2.4.3 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
        2.4.4 潜在源贡献函数PSCF
第3章 武汉市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武汉市大气污染的季节分布特征
        3.1.1 空气质量等级和首要污染物
        3.1.2 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达标情况
    3.2 武汉市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3.2.1 空气质量等级和首要污染物
        3.2.2 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达标情况
    3.3 基于特征雷达图的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3.1 特征雷达图的因子选择
        3.3.2 季节性特征雷达图
        3.3.3 区域特征雷达图
    3.4 武汉市与其他城市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汉市季节性污染天气的成因分析
    4.1 颗粒物污染物PM_(2.5) 的污染特征及污染过程分析
        4.1.1 PM_(2.5) 的质量浓度
        4.1.2 PM_(2.5) 的化学组成
        4.1.3 PM_(2.5) 污染过程分析
    4.2 气态污染物O_3 的污染特征及污染过程分析
        4.2.1 O_3 的质量浓度
        4.2.2 O_3 生成的敏感性分析
        4.2.3 O_3 污染过程分析
    4.3 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3.1 武汉市四季气象条件概述
        4.3.2 风速的影响
        4.3.3 相对湿度的影响
        4.3.4 温度的影响
    4.4 前体物的排放及二次转化
        4.4.1 PM_(2.5) 污染过程中前体物的排放及转化
        4.4.2 O_3 污染过程中前体物的排放及转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汉市季节性大气污染的来源解析
    5.1 武汉市本地污染来源识别
    5.2 PM_(2.5) 的来源解析
        5.2.1 因子数选择及PMF模型优化
        5.2.2 PMF源解析结果分析
    5.3 O_3 的来源解析
        5.3.1 主要VOCs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
        5.3.2 主要VOCs的来源解析
    5.4 区域传输情况
        5.4.1 PM_(2.5) 污染过程的后向气团轨迹
        5.4.2 O_3 污染过程的后向气团轨迹
        5.4.3 区域传输路径分析
    5.5 潜在来源解析
        5.5.1 PM_(2.5) 的潜在源区
        5.5.2 O_3 的潜在源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哈尔滨市主城区大气污染特征及传输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大气污染特征分析现状
    1.3 大气污染传输路径分析现状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哈尔滨市区域概况及分析方法
    2.1 哈尔滨市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季节划分
        2.1.3 国控空气监测站点分布
    2.2 哈尔滨市气象数据
    2.3 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分析方法
    2.4 基于AQI对哈尔滨空气质量级别的评价
    2.5 污染传输路径分析方法
第3章 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现状分析
        3.2.1 近五年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
        3.2.2 近五年污染物浓度月际变化
    3.3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
        3.3.1 哈尔滨大气污染物浓度逐日变化
        3.3.2 哈尔滨大气污染物因子分析
        3.3.3 哈尔滨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
    3.4 基于AQI对哈尔滨空气质量级别的评价
        3.4.1 空气质量级别季节性变化特征
        3.4.2 首要污染物
    3.5 大气污染物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3.5.1 大气污染与风速的关系
        3.5.2 大气污染与气压的关系
        3.5.3 大气污染与气温的关系
        3.5.4 大气污染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大气污染传输路径研究
    4.1 引言
    4.2 后向轨迹应用
        4.2.1 长距离后向轨迹的分析
        4.2.2 近距离后向轨迹的分析
        4.2.3 长距离后向轨迹的聚类分析
        4.2.4 近距离后向轨迹的聚类分析
    4.3 潜在源贡献因子法的应用
        4.3.1 SO_2 的污染源区
        4.3.2 CO的污染源区
        4.3.3 NO_2 的污染源区
        4.3.4 O_3 的污染源区
        4.3.5 PM_(10) 的污染源区
        4.3.6 PM_(2.5) 的污染源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10)山西黄土地区地质灾害与工程活动特殊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我国黄土分布范围
    1.2 我国黄土起源简述
    1.3 我国黄土地貌特征
    1.4 山西黄土地质灾害论述
    1.5 本课题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 山西黄土地质灾害的研究
    2.1 山西黄土的分布范围
    2.2 山西典型黄土地区地质灾害统计
        2.2.1 长治市平顺县地灾调查
        2.2.2 忻州市五寨县地灾调查
        2.2.3 吕梁市临县地灾调查
    2.3 山西黄土崩塌地质灾害
    2.4 山西黄土滑坡地质灾害
    2.5 山西黄土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
    2.6 山西黄土不稳定斜坡(潜在)地质灾害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西黄土地区工程活动特殊性
    3.1 山西黄土地区的工程活动
    3.2 山西黄土地区煤矿工程活动
    3.3 山西黄土地区公路 铁路工程活动
    3.4 山西黄土地区房建工程活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黄土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控
    4.1 山西黄土地质灾害特征
    4.2 山西黄土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4.3 黄土崩塌与滑坡的防控与治理
        4.3.1 主动防治措施
        4.3.2 被动防治措施
        4.3.3 崩塌与滑坡防治实例
    4.4 黄土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的防控与治理
第五章 本课题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我省东部地面沉降亟待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分析[A]. 乔欣欣,刘登飞,张婧. 河南地球科学研究进展(2021)——河南省地质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1
  • [2]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3]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重污染成因研究[D]. 朱莉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综合评价研究[D]. 杨钙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海涂围垦区开发建设的风险管控研究 ——以浙江苍南龙港新城开发建设为例[D]. 任心和.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武汉市季节性复合大气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 黄凡.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8]哈尔滨市主城区大气污染特征及传输路径研究[D]. 王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9]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10]山西黄土地区地质灾害与工程活动特殊性的研究[D]. 程士源.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我省东部地面沉降亟待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