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老人——郑朝林》解读

《世纪老人——郑朝林》解读

一、解读《世纪老人—郑超麟》(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1](2019)在《《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中央政治通讯》是中共中央在1926至1929年间所办的机关刊。它作为中共中央的喉舌与中国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伟大历程。它呈现了在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所进行的早期探索的艰辛、曲折与反复。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早期探索上的分歧、争论。《中央政治通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所依靠力量、从举国民党旗帜到举红旗、关于土匪会党问题的探索。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手段;暴动队伍是党的宣传队、播种机,扩大了党的影响,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武装起义后保留的队伍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保证。这一阶段的武装斗争体现出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农民的暴动,忽略军事力量。土地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对土地问题的纲领。《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对八七会议前土地政策的批判和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记录了中共共产党关于土地没收对象、大地主划分标准、土地分配方式等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创造性地开展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存在过早实行“土地国有”、“没收一切土地”和“禁止买卖土地”等政策。暴动后武装力量或转向大城市,或转向农村,但最终转入了农村,成了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的基础。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中心城市苏维埃的情况,记录了海陆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中共中央过分强调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情况。这种探索有成就也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但这恰恰反映出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这一阶段的早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石岩[2](2019)在《“共产公妻”谣言在中国的生成与早期流布》文中研究指明一个荒诞不经却流传甚久的说法大多蕴涵着某种时代症候,"共产公妻"亦如是。"共产"与"公妻"之说在清末民初的传播,与一系列观念的生成密切相关。妇女启蒙始自清末,到一战前后,"女子问题"蔚然成为时代议题,与之相关的子议题被1910年代到1920年代的趋新人物不断讨论,主张日趋激进。这些主张迅速被保守人士移用,作为攻击新派人物及政敌的污名。"公妻"之说由是生焉。虽然《共产党宣言》驳斥了"共产"则必"公妻"的逻辑,但"公妻"在中国的流布从一开始就跟"共产"联系在一起。从1910年代到1920年代,政治人物在报刊的要闻版以"共产"互殴,报刊文人则在副刊的"游戏文字"中传播关于"公妻"的戏说和奇谈——这是谣言产生的土壤。作为一则多人建构的谣言,"共产公妻"不断被新的内容填充。谣言也并非空穴来风,大革命时期,激进的婚恋观自苏俄传入,曾在革命阵营中引发回响。

王风[3](2018)在《游离与独在——木山英雄学术思想研讨会实录》文中研究说明一时间:2016年10月15日14:00-19:00地点: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会议室主持人:王风出席人:木山英雄、坂元弘子、王得后、姚锡佩、严安生、孙玉石、洪子诚、邓小南、汪晖、张铁荣、赵京华、董炳月、李林荣、刘春勇、高远东、吴晓东、林分份、彭春凌、袁一丹、张耀宗等

刘汉峰[4](2018)在《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宝贵财富。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着名的理论家,同时又是一段时期内担任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职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曾游学美、日、俄,对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均有涉猎。张闻天的学术背景和积累在中国共产党内是非常少见的。这种经历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的重要来源。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张闻天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有一个重要规律,就是他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如何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样一个主题进行的。因此,张闻天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都有着很强的党的建设属性。即使研究他的经济方面的论着,也可以发现他的研究实际在范畴上属于政治经济关系研究,而最后的落脚点仍然是党的领导、甚至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这一点而言,目前学界认识并不是很清晰。本文指出并阐明了这一规律,并以“大党建”为框架对张闻天各个时期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归纳,形成了这部论文。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这首先与他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他从莫斯科回国后不久,即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此后长期担任党中央重要领导职务。这个经历使张闻天有条件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建制进行分析研究,乃至改革完善。所以,对党内建制工作的贡献就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第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第二个特点是在党的价值观念上的突出贡献。这其中包括三个主要方面:民主思想、党群关系思想和党性思想。这三个方面的思想也是张闻天自身行为方式的指南和写照,在共产党人中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具体看这三个方面是这样的:张闻天党内民主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在他作为党中央总负责人的位置上党内开始形成了集体领导模式。这个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个模式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成功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力量,因此这个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重要历史经验中的重要部分。张闻天党群众关系思想是一个比较严整系统的思想系统。他从党的学说的角度对党与群众关系进行了定位。他的“领导群众论”涉及了党中央后来总结提出的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与其他领导人不同的是,张闻天提出了群众的民主权益问题。这比一般性地论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显然是深入了一个大的层级。此外,他对党的策略与群众、实际之间的关系阐述也很有新意。这说明他对实际的认识既体现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一面,也强调了人的客观规律的一面。这也是张闻天党群观与众不同之处。至于张闻天的党性思想,则是与他的民主思想与党群关系思想密切相关的。正是由于张闻天具有很高的民主素养和群众观念,所以他的党性素养和党性观念都是很强的。这个强的一面不仅仅是通过思想,而很多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张闻天始终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他的行为与他的思想始终是统一的,这也就形成了他鲜明的“政治人格”,这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自从教条主义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以后,他在政治上始终保持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与他的政治人格有很大关系,亦与其党性修养有很大关系。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第三个特点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做出了独特贡献。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两大理论是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成功地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没有对这两个理论的科学认识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而言,本文从区分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出发,分析了这一理论形成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张闻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同毛泽东等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对这个理论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应该说,张闻天的贡献是独特的。张闻天在这个理论形态形成的过程中,无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发挥着其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正是张闻天的历史价值和责任所在。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而言,如何科学认识无产阶级专政,是张闻天对党的基础理论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领导全体人民向共产主义迈进过程中的历史阶段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组成部分。无产阶级专政期间要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抓住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才能为向共产主义过度提供条件、打下基础,因此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就是必须聚焦的重大理论问题。张闻天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认为党的主要政治任务就是把所有活动集中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个目标上。张闻天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如果不能迅速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就不可能是巩固的。为了阐释这个原理,张闻天对生产关系两重性进行精彩地分析。这个分析是对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科学诠释。这对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贡献的这些特点用通俗一点的语言归纳出来,就是“一二三”,即一个建制问题,两个重大理论问题,三个基本观念问题。“一二三”既是张闻天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又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严整的党的建设框架下的思想理论体系。正因为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特殊贡献和价值,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最后一部分关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当代价值和启示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牢牢把握理论创新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问题。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保证党的建设始终保持生机勃勃。总之,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具有非常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的,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这一份中国共产党内难得的思想养料,是永远值得崇敬的。

张朋[5](2018)在《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文中指出陈独秀是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的政治人物,亦是中国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绕不过去的“新闻人”。不同于政治学领域主要从政治的角度研究陈独秀,本文旨在从“新闻人”侧面探析陈独秀的新闻活动及观念;在完整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实践基础上,侧重探讨陈独秀新闻活动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体制、共产国际之关系等以往相关研究中未得到应有关注却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而对“新闻人”陈独秀之特征、得失做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本文对“新闻人”陈独秀研究涉及其新闻道路、新闻活动、新闻思想三个层面,此亦构成文章主体的逻辑线索。本文首先研究了陈独秀新闻道路及转折,探析他从康梁派、革命派,到共产党、托派新闻道路的四次转折及动因。认为陈独秀新闻道路转折由他特定时期政治理念及行动所决定,“根据历史及现时之事变发展”的“新闻人”特质也构成其政治理念的一种特色。其次研究了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新闻体制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主要举措及基本内容。认为陈独秀高度重视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体系化、制度化运作,在共产革命舞台上通过制度建设充分挖掘新闻之“用”,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则从排拒、接受、对抗三个层面研究了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之关系及其在新闻活动中表现;认为这是一段陈独秀追求中国共产革命及其新闻宣传活动独立性却最终未能如愿的历史。最后研究了陈独秀新闻理念,提出他“以政治为本位、以新闻为工具”的新闻理念核心命题,并解析其思想渊源、演变脉络及主要特征;探讨了他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框架内的“文人论政”式理念走向颠覆现行政治框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闻理念之转变,认为这反映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兴起的历史进程。对“新闻人”陈独秀的认识和评价是全文内容提炼和总结。本文认为陈独秀是具有个性特征和政治追求的“书生”新闻人:他在政治上不愿居于从属者角色,颇为敏锐的政治舆论意识使其新闻活动发出了时代的声音,成为领导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建设的“革命”新闻人:又在走向托派之路后被时代所淘汰,成为徒有政治追求却无法实现的“悲剧”新闻人。陈独秀从引领一个时代到被时代所淘汰的悲剧命运,既表现了救亡图存语境下爱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从文人办报走向革命舞台的勇气和努力,也客观地暴露他们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历史局限性。陈独秀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既是独特的个体生命,也具有代表性,表征着近代政治转型与报刊传媒交织中,以“政治为体,新闻为用”的“政治新闻人”群体所呈现的复杂面貌。认识和评价这一新闻人群体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和方法,既不能无视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也要努力从当时情境出发,探究其新闻道路选择中个性特征、政治处境与国家意识,乃至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而客观地予以历史的评价。

尹加加[6](2017)在《“建设新国家之青年”:中国青年党与一九二〇年代的学生运动》文中研究表明1923年12月2日,中国青年党在法国巴黎创立,标榜采国家主义之义,唤起国内民众的爱国卫国之念,再通过“学工农商兵”各阶层的联合,开展全民革命,“内除国贼,外抗强权”,去缔造一个真正的共和政体的民主主义国家。他们视青年学生这一群体为实现民主国家的重要力量,希望学生“本革命的精神,去储积实际的学识”,然后建立中间团体。这个中间团体在全民革命之前要组织、训练民众在救国事业上群策群力;革命成功之后则上以监督政府,下以指导国民参与民主政治。1924年9月,中国青年党的三大领袖自法国回到国内,计划从宣传和教育入手,在三年内博得优秀大学生对于国家主义的信仰,之后再开展组织活动。秉承这一方针,中国青年党领袖以《醒狮周报》作为宣传国家主义理论的阵地,并积极投身教育行业。这些举措使得他们半年后便获得了上海、武昌、北京、成都等地学生的响应,“五卅”前后国家主义的学生社团也纷纷成立。这些社团中,学生的聚集多受地缘关系的影响,它们的核心成员后多加入中国青年党。从之后的发展来看,这些学生社团的核心成员中有专门的研究人才,但更多的是投身政界。“五卅惨案”发生之后,已成立的国家主义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其中有青年党人直接领导的,亦有直接受《醒狮周报》宣传的运动策略影响的。“五卅”之后国家主义势力在宣传上迅速扩大,中国青年党人也积极谋求学生组织力量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其结果是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国家主义团体联合会的成立,此外,中国青年党人还在北京直接领导了以“反俄”为目的的援侨大会。这些都促使中国青年党学生力量的进一步扩大。一九二○年代,与青年党争夺运动学生领导权最为激烈的当属中国共产党,二者在运动学生的组织系统上较为相似,差异则体现在对学生群体在革命中的定性和运动方式这两方面。二者还因争夺学生开展了文字上的辩论,并发生了现实中的碰撞。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展之后,中国青年党因为受到了军事与政治力量的打压,谋求政策上的转型,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亦逐渐消退。中国青年党在一九二○年代学生运动中的命运轨迹,是一个“力”不断战胜“理”的过程。

魏耀武[7](2015)在《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创作的旧体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在他生前和身后都产生了复杂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建国以后,鲁迅的旧体诗一直在被出版、抄录、诵读、注解、阐释和研究,这是一个稍作梳理就能发现的一个文学与文化现象。文学文本的连续出版、不断解读、反复阐释是文学作品接受的重要维度,通常也是其发生创作影响的条件和契机。循着这一思路,深入考察被文学史所遮蔽、拒绝、忽视的当代旧体诗词创作,我们可以发现鲁迅的旧体诗在创作的维度上同样也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本文从考察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入手,梳理分析了鲁迅旧体诗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本文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主要界定相关概念,论述“鲁体”这一范畴提出的依据与意义,以及“鲁体”的基本特征。中篇主要以“鲁迅弟子”萧军、胡风、聂绀弩为研究个案,梳理“鲁体”在19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探究他们对“鲁体”创作接受的不同侧面及其原因。下篇主要以新“二流堂”群体、“岭南诗人”群体以及杂文家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为研究个案,梳理“鲁体”在19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上篇由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组成。第一章在梳理中西文体理论的基础上,评述国内外学界对“文体”的几种界定方式,确定本文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文体”这一范畴,简要论述文体与诗体之间的关系,进而阐释“鲁体”提出的历史依据,文本依据与研究意义。第二章认为,草木意象、长夜意象群体及其所蕴含的孤独意识,杂文化的诗歌语体与论辩式的章法结构,风景的社会隐喻性与内在的批判精神,是“鲁体”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相关史料,对此进行了详尽论述。第三章将“鲁体”置放于中国诗歌传统中进行审视,考镜“鲁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并简要概述了“鲁体”在当代的传承与变异的历史。中篇由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组成。第四章以萧军早期的旧体诗词作为参照,论述“鲁体”传承发生的历史背景、主体原因,考察萧军1950-70年代的旧体诗词创作中对“鲁体”的接受。对“鲁体”意象、诗语的借用,对鲁体孤独意识的承传,是萧军旧体诗词接受“鲁体”的主要面向。第五章主要梳理胡风旧体诗词创作中“鲁体”的承传,胡风步韵鲁诗、连环对诗体的内在形式,以及诗中强烈的孤独意识,是他承传“鲁体”的文本表征。第六章论述了“鲁体”自嘲对聂绀弩最具特色的“劳动诗”的发生学意义,“聂体”的形式特征与“鲁体”的承传关系,“聂体”的孤独意识对“鲁体”的承传与变异。任何一种传承都不是被动的接受,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受制于接受主体先在视界的选择性接受。“鲁体”在萧军、胡风、聂绀弩旧体诗词创作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复杂接受形态,体现了不同接受主体与时代语境、鲁体传统乃至鲁迅传统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下篇由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组成。第七章论述了以荒芜、黄苗子、杨宪益为代表的新“二流堂”群体的诗词创作对“鲁体”的传承。第八章主要考察以李汝伦、熊鉴、何永沂为代表的“岭南诗人”群体的诗词创作对“鲁体”的接受。第九章侧重于梳理以邵燕祥、陈四益为代表的杂文家的旧体诗词创作与“鲁体”之间的承传关系。这三个群体对“鲁体”的创作接受表现了较大的共性,他们的诗词创作主要传承了“鲁体”杂文化诗歌的面向,在话语体式、结构方式与批判精神方面继承和发扬了“鲁体”的特色。鲁迅旧体诗的接受史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接受、批评家的阐释接受和作者的创作接受之中。由于在一定历史时期旧体诗创作的私人性、表意的间接性等原因,与鲁迅旧体诗阐释接受史的单质形态相比,创作维度的接受史显得更为复杂多元,这深刻体现了主体、语境、文体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隐秘的互动关系。

周龙燕[8](2014)在《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中国90年来瞿秋白生平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总结与评述,目的是为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促进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运用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作纵、横两条线的勾勒和铺陈,厘清瞿秋白生平研究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貌;将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放置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深入探讨各个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深层原因,特别探讨中国共产党对瞿秋白的历史性评价与瞿秋白生平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90年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瞿秋白生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评述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年10月-1949年9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起步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在中国最早开始于1921年10月10日《申报》上登载的一篇署名天我(江亢虎)的旅俄通讯,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关瞿秋白报道的史料。该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瞿秋白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第二类,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第三类,瞿秋白的传记文章。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悼念性、纪念性文章,仅有的几篇传记也相当的简明扼要。从总体特征考察,这一阶段在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研究,但其在研究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却不能因此轻忽或低估。理由有三:第一,这段时期见诸于报刊的不带政治色彩的客观报道,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他们是瞿秋白生平研究赖以进行和深入的根本基础;第二,这一阶段距离瞿秋白牺牲的时间不太远,亲人、朋友、战友们撰写的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误记误忆的情况比较少,这些文章的记述真实可信,是瞿秋白生平研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第三,这段时期为瞿秋白写作简明传记的作者多与瞿秋白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对瞿秋白非常了解,他们传记中提供的史料都非常珍贵,对瞿秋白的评价也相对客观,他们的观点对后来者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第二章评述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年10月-1966年5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步入正轨阶段: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分散、零碎走向有一定的体系和规模。1955年中国共产党给予瞿秋白政治生涯的公正、肯定评价给学界的瞿秋白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此大背景下,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走上现代学术发展的正轨,进入到自觉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杨之华为宣传、研究瞿秋白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瞿秋白生平研究当之无愧的重要开拓者;丁景唐从挖掘和考证瞿秋白生平史料和研究资料开始,逐步走上有系统的瞿秋白研究之路,他所从事的瞿秋白生平史料、资料的整理、研究和考证工作在整个瞿秋白生平研究史中属开创之举,有筚路蓝缕之功。丁景唐也因此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奠基人;这一阶段,温济泽撰写的传记文章较之前更为详细、具体,曹子西、上官艾明还开始了写作瞿秋白传记着作的尝试。凡此种种,说明此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初具规模,但大陆尚未出现整部的、正规的瞿秋白传记。第三章评述“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黑白颠倒的阶段。“文革”十年,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也遭到破坏。瞿秋白因为一篇《多余的话》而被诬陷为“叛徒”,瞿秋白一生历史不断地被诬蔑和抹黑,学界逐步展开的瞿秋白生平研究遭受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中,声讨瞿秋白的文章主要被收纳在以下材料中:《讨瞿》(彻底搞臭大叛徒瞿秋白资料汇编)(《讨瞿战报》1-14集汇编)(1967年10月由北京政法学院革命委员会出版);《瞿秋白批判集》(《讨瞿专号》汇编)(1968年北京师大革委会井冈红军出版);《讨瞿》1-4集(上海工总司轻工业局文体工业联络站宣传组等单位出版)。这些材料对瞿秋白的批判无非就是歪曲历史事实,对瞿秋白的文章断章取义,进行扭曲和误读,毫无学术价值可言。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年10月一198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重新恢复阶段。“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在“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上的混乱并未消除。学术界也尚未形成健全、正常的学术氛围,瞿秋白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为瞿秋白平反昭雪并给予了新的历史评价。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逐步恢复并健康成长。在学者们打破思想禁锢、努力的探索和开拓下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回忆、纪念瞿秋白的文字,开始整理成书,编印出版;瞿秋白研究资料集和研究论文集也相继出版;周红兴的《瞿秋白诗歌浅释》、王铁仙的《瞿秋白论稿》等专题研究专着出版;杨之华撰写、洪久成整理的长篇回忆录《回忆秋白》也得以面世;陈云志、王士菁、周永祥等还进行了瞿秋白传记、年谱写作的尝试。在众多学术成果中,陈铁健的《瞿秋白传》和王观泉的《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代表着这一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主要还是处于推到“四人帮”强加在瞿秋白头上的污蔑不实之词,匡正是非,恢复瞿秋白真实的历史形象阶段。第五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年1月-199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伴随着纪念瞿秋白英勇就义六十周年、瞿秋白诞辰一百周年等活动的展开,全国掀起一股研究瞿秋白的热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基础上,随着大量原始资料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学界关于瞿秋白“左”倾盲动和《多余的话》的评价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瞿秋白生平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一阶段,学界在有关瞿秋白生平的专题性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少新成绩,出版了多部专论着作,如《从天香楼到罗汉岭——瞿秋白综论》、《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等;在瞿秋白传记写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叶楠的《瞿秋白评传》、鲁云涛的《瞿秋白评传》、许焕隆的《瞿秋白评传》、许京生的《瞿秋白与鲁迅》等;在瞿秋白年谱编纂方面也取得了大丰收,学界出版了两部瞿秋白年谱《瞿秋白年谱新编》、《瞿秋白年谱详编》,还有一本大事记《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大事记述》。但是,瞿秋白生平研究并未全面展开,尚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发。第六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年1月-2013年)。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盛阶段。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对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给新时期的瞿秋白研究指明了方向。伴随着民国档案资料和其他各种史料被逐步地公布和挖掘,特别是联共(布)中央及共产国际绝密档案资料(二十一卷本《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的出版发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越发清晰、真实的被还原出来,学术界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最新的学术、思想前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瞿秋白生平展开全方位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史实考证方面,丁景唐、丁言模、丁言昭、梁化奎、周一平等一批学者作出了扎实的成绩;在佚文考辨方面,刘小中、丁言模编写的《瞿秋白佚文考辨》问世;在瞿秋白生平专题研究方面,吴之光、张秋实等的研究填补了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空白;在传记写作、年谱编纂方面,由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主持编写的《瞿秋白传》与刘小中、丁言模编着的《瞿秋白年谱详编》分别代表了当下瞿秋白研究界的最高研究水平:《瞿秋白年谱详编》是迄今为止瞿秋白研究界最为详备的一部年谱,《瞿秋白传》则是瞿秋白研究界最为翔实的一部传记。

霍贺[9](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戴维斯[10](2014)在《世界文学视野下的民族文学发展诉求:《东方杂志》(1920-1932)欧美文学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民国寿命最长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从创刊伊始至终刊几乎没有停止对欧美文学的译介。本文通过梳理1920年至1932年《东方杂志》的所有杂志和相-关史料,试图从综合性期刊这一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一时期欧美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首先,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商务印书馆的经营发展状况、《东方杂志》原有办刊理念及1920年革新后新的译介理念,考察1920年《东方杂志》译介欧美文学面貌发生巨变的原因,并对总体译介方式作初步总结。其次,通过分析这一时段《东方杂志》的欧美文学译作与相关文章,分别从国别文学和文学流派的角度切入,讨论杂志译介的倾向性与接受特点。最后,根据上述分析,阐述本时期《东方杂志》透过译介欧美文学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学视野下发展民族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诉求。

二、解读《世纪老人—郑超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世纪老人—郑超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一、《中央政治通讯》的创刊背景
        二、《中央政治通讯》的特点
        三、《中央政治通讯》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八七会议至中共六大间的《中央政治通讯》
        一、《中央通讯》的复刊背景
        二、《中央通讯》的复刊目的
        三、《中央通讯》的出版与发行
        四、《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五、《中央通讯》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中共六大后的《中央通讯》概况
        一、第二次复刊的背景
        二、第三阶段《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发展工人运动,建立有着一定武装力量的工人武装组织
        二、发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
        三、在国民政府的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军事干部,为独立创建军队,奠定政治基础和储备军事人才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
        二、武装斗争依靠的力量的探索
        三、从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到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四、关于对土匪会党的政策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式
        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三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一、对土地革命前的中共土地政策的批判与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
        二、对于土地没收对象的规定
        三、对大地主拥有土地的标准划分问题的探索
        四、关于土地分配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伟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不足
第四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暴动后武装力量的转移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
        二、暴动后武装力量从向城市进攻转向向农村进军
    第二节 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一、中共中央决定在各地成立苏维埃
        二、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第三节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及不足
        一、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二、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不足
结语
    一、《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贡献
    二、《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综述
        1.2.1 张闻天思想研究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
        1.2.2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脉络与基本方面
        1.2.3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特点
        1.2.4 张闻天思想主要领域与内容的研究及进展情况
        1.2.5 张闻天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3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3.1 写作基本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发展阶段
    2.1 “五四”前后的思想启蒙时期
        2.1.1 寻求革命思想是张闻天认识和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思想起点
        2.1.2 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思考与实践比较后实现了向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
    2.2 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初步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期
        2.2.1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党内政治生活
        2.2.2 在红色教授学院期间的理论思考
    2.3 留俄回国后至中央苏区时期
        2.3.1 共产国际理论和政策的执行者
        2.3.2 对错误思想路线的初步反思
    2.4 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
        2.4.1 摆脱教条主义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
        2.4.2 为中国共产党走向发展成熟作出独特贡献
    2.5 从东北走向全国胜利
        2.5.1 建立东北根据地,争取全局胜利的思想
        2.5.2 研究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2.6 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2.6.1 庐山会议前后一个时期的思想认识
        2.6.2 对无产阶级专政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肇庆文稿
第3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逻辑构架与主要内容
    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3.1.1 实事求是是张闻天始终如一的追求
        3.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实际”
    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大党建”研究视野下的初步探索
        3.2.1 张闻天思想中的内在逻辑规律
        3.2.2 把握张闻天思想内在逻辑规律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的基础
    3.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相互关系
        3.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系统性特征
        3.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4章 张闻天关于党的建制科学化的思想
    4.1 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工作
        4.1.1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制的基本内涵
        4.1.2 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制工作的创立与规范化发展概况(1920—1930)
    4.2 张闻天对党的建制科学化的贡献
        4.2.1 探索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科学化
        4.2.2 党要加强对每一部门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5章 张闻天关于党如何开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理论新境界的思想
    5.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东方发展道路独特性问题的阐发
        5.1.1 马克思的“俄国公社”观以及对东方革命道路重大命题的提出
        5.1.2 列宁关于俄国式革命道路的追求与实践
    5.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实现形式的探索与建树
        5.2.1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认识与初步实践
        5.2.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5.3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作出的理论贡献
        5.3.1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理论
        5.3.2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6章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党领导政治经济工作的思想
    6.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阐述
        6.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提出与阐释
        6.1.2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6.2 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
        6.2.1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引入与初步阐释
        6.2.2 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准备阶段
        6.2.3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发展中逐步深化
    6.3 张闻天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共产党如何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6.3.1 研究探索利用资本主义
        6.3.2 深入阐述无产阶级专政下政治与经济若干理论问题
第7章 张闻天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
    7.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
        7.1.1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党内民主原则的阐述
        7.1.2 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7.2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中的民主思想
        7.2.1 陈独秀、李大钊对民主的认识
        7.2.2 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对民主的认识以及党内民主观念的发展状况
    7.3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形成及实践
        7.3.1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7.3.2 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指导下的制度建设
    7.4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念与民主作风
        7.4.1 民主的价值要通过党的教育得以落实
        7.4.2 发扬民主是坚持党性的表现
第8章 张闻天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
    8.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8.1.1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紧密联系群众的根本原因
        8.1.2 列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与群众关系理论
    8.2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理论的探索
        8.2.1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及群众工作的认识
        8.2.2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8.3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主要内容
        8.3.1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对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贡献
        8.3.2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基本框架和要义
    8.4 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调查研究
        8.4.1 马列主义政策策略离不开群众和实际这两个基本工作
        8.4.2 调查研究是决定一项工作成败的主要关键
        8.4.3 调查研究是为了熟悉群众
第9章 张闻天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
    9.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的阐述
        9.1.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党性概念
        9.1.2 列宁的党性观
    9.2 中国共产党对党性问题的认识与党的自身建设水平的提高
        9.2.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实践对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的曲折探索
        9.2.2 延安时期在发展与巩固党的过程中酝酿并逐渐形成了党性观念
    9.3 张闻天党性修养的思想与实践
        9.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追求真理与自我改造相结合的坚定性
        9.3.2 正确把握党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体现了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自觉性
        9.3.3 加强共产党员自身修养思想——体现了恪守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一贯性
第10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10.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总体特点
        10.1.1 时代要求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形成发展的总前提
        10.1.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发展的基本特点
    10.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10.2.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10.2.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10.2.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文化价值
    10.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留下的思考与启示
        10.3.1 坚持和发扬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始终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
        10.3.2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长期历史任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陈独秀生平与思想的研究
        二、从政治史、思想史角度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
        三、在新闻史视野中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及新闻思想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开拓空间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陈独秀新闻道路的转折及动因
    第一节 家庭环境、留洋教育及早年经历
        一、家庭环境及传统教育
        二、汲取西学及留洋经历
        三、早年社会政治活动及办报主张
    第二节 从《安徽俗话报》到《青年杂志》
        一、从《国民日日报》到《安徽俗话报》
        二、从爱国宣传到创办《青年杂志》
    第三节 从同人报《新青年》到共产党机关报《新青年》
        一、袁世凯倒台后政局变动与陈独秀借《新青年》论政
        二、《每周评论》创办与陈独秀时事评论激进化
        三、“五四”后《新青年》转向阶级立场的动因
    第四节 从依托《新青年》到创办《向导》等系列党报
        一、建党理论宣传:《新青年》为核心的报刊网络
        二、创办以“革命动员”为主旨的《向导》等系列党报之动因
        三、作为中共领导人陈独秀新闻活动的题旨情境
    第五节 从中共党报领导到托派杂志主将
        一、从共产党领导人转向托派领导人的动因
        二、托陈派政治主张及新闻宣传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闻人陈独秀与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关系研究
    第一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社会政治背景
        一、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政治语境
        二、国共合作的处境及压力
        三、苏俄新闻体制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思想基础
        一、报刊的政治方向及差异化的报刊宣传路径
        二、俄共(布)组织建设的理念及对新闻体制的认识
    第三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举措
        一、创建中共早期机关报体系
        二、探索中共早期新闻宣传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三、中共早期新闻宣传骨干队伍的建设
    第四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基本内容
        一、领导体制和运行制度
        二、编辑、出版、发行的新闻管理工作机构
        三、政治报、理论报、工农青年妇女报等报刊宣传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闻人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研究
    第一节 建党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关系
        一、力求经济独立:共产国际与《新青年》改组的经费问题
        二、建党主张的坚守与调整:共产国际与《新青年》掀起的思想论争
        三、党报发展的困境及陈独秀对共产国际态度的转变
    第二节 民主革命纲领制定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关系
        一、共产国际对“一大”前后报刊宣传批评及国内舆论压力
        二、陈独秀的应对:《向导》宣传政策及策略的形成
        三、《向导》为代表的党报宣传政策及策略之影响
    第三节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关系
        一、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政策与陈独秀“三大”前后新闻言论趋向
        二、国共合作初期的共产国际政策与陈独秀党报时评
        三、国共分裂危机中共产国际政策与陈独秀的党报时评
        四、大革命中陈独秀新闻活动的得失
    第四节 托派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之关系
        一、共产国际与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转折
        二、托派旗帜下的新闻活动及其对共产国际的态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陈独秀的新闻理念研究
    第一节 陈独秀新闻理念的主要渊源
        一、传统“士”的政治使命和政治精英意识的现代转换
        二、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及其新闻理念的汲取
        三、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新闻理念
    第二节 陈独秀新闻理念的演变脉络
        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追求中以政治为本位的新闻理念
        二、共产革命追求中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新闻理念
        三、作为中共新路线“反对派”的陈独秀新闻理念
    第三节 陈独秀新闻理念的特征探讨
        一、政治本位新闻理念的政治特征
        二、政治本位新闻理念的思想特征
        三、政治本位新闻理念的实践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新闻人陈独秀的认识和评价
    第一节 颇具鲜明政治个性和性格特征的“书生”新闻人
        一、从议政到革命的“书生人格”
        二、革命舞台的“书生”政见
        三、弃绝中庸之道的“书生”个性
    第二节 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革命”新闻人
        一、初步提出中共新闻体制建设的基本理念
        二、建构中共早期新闻体制
        三、领导创建的中共早期新闻体制之历史地位
    第三节 因错就错、迷途未返在新闻史上留痕的“悲剧”新闻人
        一、选择托派使其“改造中国”的理想陷入困境
        二、坚守“反对派”立场使中国革命遭受损失
        三、基于民族大义的抗战宣传遭遇尴尬结局
结语
附录·陈独秀新闻活动日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6)“建设新国家之青年”:中国青年党与一九二〇年代的学生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国家之青年:中国青年党之青年观
    一、“请先言国家”
        (一) 李璜注重国家精神的国家观
        (二) 以国家主义为新的国家精神
    二、“恃青年缔造民主共和国家”
    三、青年党人对于学生“读书与救国”关系的认识
第二章 唤醒青年:“书生救国的打算”及其影响的青年
    一、“书生救国的打算”
    二、《醒狮周报》的创办
    三、国家主义的学生社团及代表人物
        (一) 武昌“国铎社”
        (二) 北京“国魂社”
        (三) 上海“大夏青年团”
        (四) 四川“惕社”
第三章 运动青年:中国青年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一、“五卅”时期青年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及其影响
        (一) “强权之下,宁有公理?”
        (二) 谭慕愚和她的“同路人”
        (三) “五卅”之后青年党宣传与组织的扩展
    二、反俄援侨事件中的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
        (一) 彭昭贤诉说的苏俄残虐华侨案
        (二)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 反俄援侨大会
第四章 争夺青年:一九二○年代中青与中共在学运上的差异与碰撞
    一、同与异:中青与中共在学运方面之比较
        (一) 二者在党团关系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二) 二者对学生在革命中的定位不同
        (三) 二者对学生的运动方式不同
    二、中青与中共在理论与现实中的碰撞
        (一) 《中国青年》与《醒狮周报》关于青年运动的一次论争
        (二) 各执一词的中华大学武斗事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1930-40年代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二) 1950-70年代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三) 1980年代以来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四) 海外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五) 鲁迅旧体诗对当代旧体诗创作的影响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上篇“鲁体”: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及其源流
    第一章 文体、诗体与“鲁体”
        第一节 何谓文体
        一、中国古代文体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西方文体学思想发展的历程
        三、文体的界定与基本内涵
        第二节 诗体与“鲁体”
    第二章 “鲁体”: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
        第一节 意象群体与孤独意识
        一、草木意象与长夜意象
        二、孤独意识的熔铸与外化
        第二节 杂文话语与论辩结构
        一、杂文话语
        二、论辩结构
        第三节 杂文人格与批判精神
        一、“杂文式的人”
        二、杂文话语主体的进入
    第三章 “鲁体”的源与流
        第一节 “鲁体”的历史渊源
        一、“鲁体”与意象传统
        二、“鲁体”与歌诗传统
        三、“鲁体”与怨剌传统
        第二节 “鲁体”的延传嬗变
        一、“鲁体”在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延续与演变
        二、“鲁体”在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承传与嬗递
中篇 19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四章 萧军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鲁体”的延安显影
        第二节 “鲁体”诗语的复现与重组
        一、“长夜”的复现
        二、“俯首”、“低眉”的重组
        三、“先师”的寂寞与现实的寂寞
        第三节 “战士”形象的呈现与裂变
        一、“传道者”的圣战
        二、“国士”的孤忠
    第五章 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接受
        第一节 “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形式
        一、“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外在形式
        二、“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内在形式
        第二节 胡风步韵《无题》(惯于长夜)
        一、隔代的悲愤
        二、处境的命名
        第三节 “鲁体”与胡风旧体诗的批判精神
        一、一脉相承的批判精神
        二、批判话语中的警令修辞
    第六章 聂绀弩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鲁体”自嘲与聂绀弩“劳动诗”的发生
        一、“劳动诗”的呈现形态
        二、“高模仿”的自嘲意味
        第二节 “鲁体”与“聂体”的散文化
        一、诗语散文化的表征
        二、“技痒”的代偿性满足
        第三节 “鲁体”与“聂体”的孤独意识
        一、孤独意识的传承
        二、孤独意识的变异
下篇 19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七章 新“二流堂”群体的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二流堂”群体的重聚与诗词创作活动
        第二节 荒芜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从今若把黄油打,先学杂文后学诗”
        二、“但使片言能活国,甘心轻掷老头颅”
        第三节 黄苗子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与聂绀弩的诗缘
        二、“鲁体”与黄苗子的文人杂咏、书画题咏
        第四节 杨宪益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写诗经历与诗词交往
        二、“鲁体”与杨宪益的讽世
        三、“鲁体”与杨宪益的自嘲
    第八章 “岭南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李汝伦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诗词辩护与诗词交往
        二、“鲁体”与李汝伦诗词的杂文化特色
        第二节 “鲁体”与熊鉴的旧体诗词创作
        一、与“鲁体”传人的诗词交往
        二、“世路崎岖行处险,几声呐喊岂多余”
        第三节 “鲁体”与何永沂的旧体诗词创作
        一、鲁诗聂诗的化用与借用
        二、“鲁体”与何永沂诗词的语体、章法
        三、“鲁体”与何永沂诗词的批判精神
    第九章 杂文家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邵燕样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源在鲁迅
        二、“向现代口语靠近”
        三、“不仅仅是不避俚俗”
        第二节 陈四益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鲁迅杂文与旧体诗的二源汇流
        二、杂文话语与结构的双重同构
        三、杂文精神的深层灌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瞿秋白研究之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10-1949.9)
    第一节 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
    第二节 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
    第三节 简明的瞿秋白传记
第二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10-1966.5)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杨之华的宣传与回忆
    第三节 丁景唐的史实考证与研究
    第四节 传记写作初具规模
    第五节 司马璐与《瞿秋白传》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5-1976.1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师大井岗红军与《瞿秋白批判集》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10-198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记及年谱写作的新尝试
    第三节 陈铁健与《瞿秋白传》
    第四节 王观泉与《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
    第五节 姜新立与《瞿秋白的悲剧》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1-199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新突破
    第三节 周永祥与《瞿秋白年谱新编》
第六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1-201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吴之光与瞿秋白家世研究
    第三节 张秋实与瞿秋白研究
    第四节 刘小中、丁言模与《瞿秋白年谱详编》
    第五节 王铁仙等《瞿秋白传》
结语
附录:瞿秋白《多余的话》及其研究
    一 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大陆地区
        二、港台地区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第一节 少年志向
        一、家世与家学
        二、明道救世
        三、科学报国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小结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小结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小结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世界文学视野下的民族文学发展诉求:《东方杂志》(1920-1932)欧美文学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区间的界定
    二、《东方杂志》研究综述
第一章 1920年以后《东方杂志》欧美文学译介面貌的改变
    第一节 “东西文化论战”与商务印书馆的内部危机:1920年《东方杂志》编辑人员的撤换
        一、“东西文化论战”
        二、商务印书馆的内部危机
    第二节 兼容并包的办刊理念与具有倾向性的译介群体(1920-1932)
        一、兼容并包的办刊理念
        二、以“文学研究会”成员为主的译介群体
        三、杂志固有办刊理念与译介理念的互相妥协
    第三节 全方位、多样化的欧美文学译介方式
        一、附有译序的作品翻译
        二、多角度的作家介绍
        三、立体的专题介绍
        四、系统的国别文学与文学思潮译介
        五、持续的诺贝文学奖跟踪报道
第二章 “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东方杂志》(1920-1932)对欧美各国文学的译介
    第一节 俄国文学:人道主义思想
        一、与中国“多相同”的俄国
        二、俄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
        三、俄国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四、俄国各文学流派的艺术手法
    第二节 强势国家文学:文学“社会性”与文学弱国心态
        一、“艺术性”与“社会性”的角力:法国与英国文学的译介
        二、文学弱国心态的投射:美国与德国文学的译介
    第三节 欧洲弱小民族文学: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
        一、探索中国文学发展道路
        二、唤起国民的民族意识
        三、借鉴弱小民族文学的社会功用
        四、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的交织
第三章 倾向性与多元性:《东方杂志》(1920-1932)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古典文学的译介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偏离与取舍
        一、批判旧文学与改造国民性的译介目的
        二、理论基础与批判对象的偏离
        三、艺术手法的取舍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变形与过滤
        一、译介现代主义文学的前奏
        二、文学进化与融入世界文学主潮的诉求
        三、清晰与含混交织的认识特点
        四、译介过程中的变形与过滤
    第三节 古典作家:但丁与歌德
        一、但丁:反传统精神与民族意识
        二、歌德:浮士德精神、自然哲学与民族觉醒
结论
    一、全方位、多样化的译介方式
    二、译介欧美各类民族国家文学时各不相同的侧重点
    三、译介各流派文学的倾向性与多元性
    四、世界文学视野与民族文学发展诉求
附录1《东方杂志》(1920-1932)欧美文学翻译作品篇目
附录2《东方杂志》(1920-1932)欧美文学介绍研究文章篇目
附录3《东方杂志》(1920-1932)新文学、语言、文化类篇目
附录4《东方杂志》(1920-1932)欧美文学翻译作品译序汇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解读《世纪老人—郑超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D]. 李勇. 湘潭大学, 2019(12)
  • [2]“共产公妻”谣言在中国的生成与早期流布[J]. 石岩. 苏区研究, 2019(01)
  • [3]游离与独在——木山英雄学术思想研讨会实录[J]. 王风. 现代中文学刊, 2018(04)
  • [4]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 刘汉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D]. 张朋.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6]“建设新国家之青年”:中国青年党与一九二〇年代的学生运动[D]. 尹加加.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D]. 魏耀武.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D]. 周龙燕. 扬州大学, 2014(10)
  • [9]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10]世界文学视野下的民族文学发展诉求:《东方杂志》(1920-1932)欧美文学译介研究[D]. 戴维斯.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世纪老人——郑朝林》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