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线虫防治效果试验

生姜线虫防治效果试验

一、大姜线虫病药效防治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席先梅,白全江,李玉民,霍宏丽,贺俊玲[1](2021)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时期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文中提出根结线虫在内蒙古设施黄瓜生产中平均造成30%以上的产量损失,危害严重时导致绝收,为了明确41.7%氟吡菌酰胺SC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最佳施药时期,在定植后当天、3 d、7 d和15 d分别使用41.7%氟吡菌酰胺SC稀释1 500倍液灌根;以定植后当天使用对照药剂20%噻唑膦EW稀释1 000倍液灌根、10%噻唑膦GR 2 kg/667 m2地面撒施及未施药处理为对照,施药71 d后41.7%氟吡菌酰胺SC处理区的土壤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3.75%、37.39%、32.05%、18.12%,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4%、60.8%、55.6%、33.4%,对照药剂处理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6.4%、25.0%,防治效果分别为64.6%、39.8%。研究结果表明,41.7%氟吡菌酰胺SC稀释1 500倍药液于设施黄瓜定植后当天和3 d灌根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都达到60%以上,增产明显,分别为25.1%和39.2%,本研究为41.7%氟吡菌酰胺SC防治黄瓜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

邵亚洲[2](2021)在《密花香薷挥发油对当归害虫防治的活性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在我国发展传承已逾几千年,作为我国的传统瑰宝,中药材在我国国民健康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虽能够达到高效抗虫目的,但杀虫剂的残留以及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不仅降低药材的品质,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地威胁。为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绿色防治中药材种植和仓储害虫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为充分开发和利用香薷属植物,揭示其对当归害虫的抗虫潜力,本研究选择密花香薷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密花香薷挥发油及其化合物防治当归害虫(马铃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和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研究并初步探讨抗虫机制及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以下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及结论:1、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得率为0.34%,其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毒杀活性显着,其LC50为0.08 mg/m L;对赤拟谷盗和烟草甲的熏蒸和触杀毒性显着,相比烟草甲,对赤拟谷盗的驱避活性更加显着。此外,本研究通过GC-MS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合成分与抗虫活性之间的关系,指导分离挥发油成分。2、本研究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对密花香薷挥发油进行化学分离,并通过其理化特性,结合1H-NMR谱和13C-NMR谱,以及质谱(MS)数据共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中苯乙酮(7)、对异丙基苯甲醇(9)和1-O-cerotoylgly-cerol(10)为首次从香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以赤拟谷盗和烟草甲为活性评价靶标昆虫,对化合物进行熏蒸和触杀活性评价测试。结果表现为:在熏蒸活性测试中,对异丙基苯甲醇(9,LC50=10.47 mg/L air)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活性显着,但在最高测试浓度(50%)下并未观察到烟草甲试虫的死亡;柠檬烯(1,LC50=5.86 mg/L air)、苯乙酮(7,LC50=5.47 mg/L air)和3-辛醇(LC50=5.05 mg/L air)均对烟草甲的熏蒸毒性最强。在触杀活性测试中,对异丙基苯甲醇(9,LD50=13.30μg/Adult)、1-辛烯-3-醇(LD50=13.52μg/Adult)和3-辛醇(LD50=17.45μg/Adult)对赤拟谷盗表现出触杀显着的毒性;苯乙酮(7)、对异丙基苯甲醇(9)、香叶醇、1-辛烯-3-醇和3-辛醇对烟草甲表现出较显着的触杀活性。4、行为学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主要是通过刺激赤拟谷盗的嗅觉和消化道来达到抗虫驱虫的目的,且石竹烯(2)对赤拟谷盗的取食行为的刺激显着。石竹烯(2)、对伞花烃(3)苯乙酮(7)和对异丙基苯甲醇(9)对赤拟谷盗运动行为变化的影响最大,最高测试浓度下,在240 min时对赤拟谷盗的驱避率在80%以上。另外,研究发现密花香薷挥发油及其部分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显着。5、密花香薷挥发油主要由萜类、醇类和脂肪类等化合物组成。本研究通过文献及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对赤拟谷盗而言,与其他化合物相比,单萜类化合物对赤拟谷盗的抗虫活性显着。对烟草甲而言,单萜类化合物对烟草甲表现出显着的抗虫活性,其中含氧单萜对烟草甲的触杀毒性更加显着。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密花香薷挥发油防治当归害虫的活性物质基础,初步探讨了活性化合物对害虫的取食行为、运动行为以及对体外ACh E活性抑制的影响。为密花香薷在防治中药材害虫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也丰富了香薷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内容。

徐婕[3](2021)在《杜鹃属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中药材害虫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药材种植和仓储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使得中药材的药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大幅降低或丧失。当前针对中药材种植和仓储害虫,多采用剧毒、高毒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开发环保、高效的新型杀虫药物,对中药材种植及仓储害虫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内生真菌不仅种类丰富,可代谢产生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并且可能代谢产生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是新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也是无公害新型农药的宝贵资源。本研究在前期筛选中,发现杜鹃属植物对赤拟谷盗和马铃薯茎线虫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此本文选用4种杜鹃属植物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并研究其代谢产物对赤拟谷盗和马铃薯茎线虫的防治作用,以期获得活性菌株,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探索其防治害虫的物质基础,为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和绿色仓储进行基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1、植物内生真菌分离:通过组织切块法和平板划线法,对千里香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头花杜鹃(R.capitatum)、烈香杜鹃(R.anthopogonoide)、陇蜀杜鹃(R.przewalskii)这四种植物不同组织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共获得22株内生真菌,分别为:千里香杜鹃5株,头花杜鹃7株,烈香杜鹃3株,陇蜀杜鹃7株。其中从枝、叶中分别得到13、9株内生真菌,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59.09%和40.91%。2、菌株活性筛选:采用PDB培养基液体发酵技术、甲醇回流提取等方法,对22株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粗提物的制备,共得到44个粗提物。通过测定44种粗提物对赤拟谷盗触杀、拒食以及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杀灭活性,结果表明,LS-Y-1菌丝体粗提物对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最好,其LD50为69.31μg/adult,而LS-Y-1菌液粗提物在赤拟谷盗拒食(FDI=84.28%)和马铃薯茎线虫杀灭(LC50=0.06 mg/m L)方面的活性明显。其次是菌株TH-Z-1菌液粗提物对马铃薯茎线虫(LC50=0.07 mg/m L)有明显的杀灭活性;菌株LS-Y-4菌液粗提物和菌丝体粗提物分别对赤拟谷盗拒食(FDI=73.12%)和马铃薯茎线虫杀灭作用(LC50=0.18mg/m L)效果明显。综合以上结果,在多个活性筛选试验中,发现菌株LS-Y-1、LS-Y-4、TH-Z-1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3、活性菌株鉴定: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形态学分析对筛选出的活性较高的3株内生真菌进行了菌种鉴定。菌株LS-Y-1和LS-Y-4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菌种相似度较高,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属于丛梗孢目,在植物的内生真菌中普遍存在。菌株TH-Z-1则与栓菌属(Trametes sp.)真菌菌种具有较高的相似性。4、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经过前期的活性筛选,选取抗虫活性好且作用效果全面的菌株LS-Y-1进行化学成分初探。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对内生真菌LS-Y-1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最终获得6个化合物,利用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对分离、纯化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最终确定出了其中5个化合物,分别是:2,4-二甲基十二烷-1-醇(1)、甘露醇(2)、4-O-β-D-吡喃半乳糖基-赤藓糖醇(3)、链格孢酚9-O-甲醚(4)、尿囊素(5)。其中化合物1:2,4-二甲基十二烷-1-醇是首次在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中被分离出来。5、分离化合物的活性测定:通过对其中五种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综合各实验结果发现,其中链格孢酚9-O-甲醚生物活性最好,不仅对赤拟谷盗成虫(LD50=38.26μg/adult)和幼虫(LD50=51.89μg/larvae)均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并且对马铃薯茎线虫(LC50=0.56 mg/m L)也有显着的杀灭活性。其次是2,4-二甲基十二烷-1-醇,对赤拟谷盗成虫(LD50=43.43μg/adult)和马铃薯茎线虫(LC50=1.64mg/m L)均有明显的杀灭活性。在此基础上,选择甘露醇和链格孢酚9-O-甲醚以不同比例复配后,发现当两者体积比为6:2时,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活性明显增强,表现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分离纯化得到22株杜鹃属植物内生真菌,经过抗虫活性筛选获得1株活性内生真菌,通过分离鉴定得到内生真菌中5个化合物的结构,探究了这些化合物对中药材种植及仓储害虫的抗虫活性。综合实验结果,证明植物内生真菌在中药材害虫的绿色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杨盈盈[4](2021)在《千里香杜鹃防治三种中药材害虫的活性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的品质与安全也被广泛关注。中药材在种植、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易受虫害威胁。药材受害虫侵害后不仅会使商品价值下降,而且会影响质量及药效,最终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中药材病虫害问题已成为目前中药材管理的难点与重点,加强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迫在眉睫。目前,化学合成杀虫剂仍是中药材害虫防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但过度使用会增加害虫抗药性,并引起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寻求绿色、环保的植物源杀虫剂,是改善当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现状的重要任务。我国杜鹃属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生物活性,并在中药材害虫的防治方面有相关研究报道。为了开发利用杜鹃属植物资源,寻找植物源杀虫活性物质,本课题选择杜鹃属植物千里香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作为研究对象,以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sneum)、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和马铃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为靶标试虫,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对测试植物的活性特征部位进行筛选,并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对测试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和分离得到的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旨在从千里香杜鹃中筛选、分离出植物源抗虫活性物质。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如下:1.植物样本的初步分析与筛选:用不同极性溶剂分别对千里香杜鹃枝、叶部位的成分进行提取并制备。通过活性评价,筛选出千里香杜鹃叶95%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最强的活性。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千里香杜鹃叶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再对得到的四种萃取物进行触杀和拒食活性的评价,筛选出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显着的活性。2.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从千里香杜鹃叶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共分离鉴定出了13种化合物。其中包括1个二萜类化合物(1)、1个烷烃类化合物(2)、1个脂肪酸类化合物(3)、1个硫醇类化合物(4)、2个脂肪醇类化合物正十二烷醇(5和7)、2个芳香酮类化合物(8和13)、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6和10)、1个芳香醛类化合物(化合物9)和2个黄酮类化合物(11和12)。对映-贝壳杉-16β-醇(1)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挥发性化合物的抗虫活性评价:对千里香杜鹃挥发油及主要成分——吉马酮的抗虫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触杀活性测试中,千里香杜鹃挥发油和吉马酮对赤拟谷盗幼虫均表现出较强的触杀活性,LD50分别为19.65μg/Larvae、20.93μg/Larvae;而吉马酮(成虫:LD50=17.18μg/Adult,幼虫:LD50=20.94μg/Larvae)对烟草甲成虫及幼虫的触杀活性均强于千里香杜鹃挥发油(成虫:LD50=29.15μg/Adult,幼虫:LD50=42.73μg/Larvae),且吉马酮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杀灭活性也更显着,其LC50为0.28 mg/m L。在熏蒸活性测试中,千里香杜鹃挥发油对烟草甲成虫的熏蒸活性最强,LC50为38.45 mg/m L,而吉马酮对两种仓储害虫均无熏蒸活性。在驱避活性测试中,千里香杜鹃挥发油和吉马酮在高测试浓度(>3.15 n L/cm2时)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作用30 h和60 h后,平均驱避率均接近100%,并且药效能持续到120 h。综合以上活性测试结果,吉马酮在触杀活性中表现显着,但无熏蒸活性;千里香杜鹃挥发油对不同虫态的仓储害虫的熏蒸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挥发油和吉马酮均有显着的驱避活性。4.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抗虫活性评价:在分离得到的13个化合物中,香草乙酮(8,LD50=6.46μg/Adult)和4-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6,LD50=6.78μg/Adult)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活性最显着,且香草乙酮(8,LD50=23.56μg/Larvae)对赤拟谷盗幼虫也表现出最强的触杀活性;东莨菪内酯(10,LD50=13.14μg/Adult)、3-甲氧基-4-甲基苯甲醛(9,LD50=14.56μg/Adult)和苯乙酮(13,LD50=8.72μg/Adult)对烟草甲表现出较强的触杀活性,其中苯乙酮的对烟草甲触杀活性最强;另外,苯乙酮(13,LC50为0.08 mg/m L)和香草乙酮(8,LC50为0.09 mg/m L)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杀灭活性最强;金丝桃苷、槲皮素(11和12)在各个测试浓度下对赤拟谷盗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其拒食率在65%以上。综合以上多种活性测试结果,苯乙酮和香草乙酮对仓储害虫及马铃薯茎线虫均表现出显着的毒杀作用,可作为开发植物源杀虫剂的活性物质来源。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千里香杜鹃防治中药材种植和仓储害虫的活性成分,为杜鹃属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植物源杀虫剂在中药材仓储和种植害虫的绿色防治方面提供参考。

赵霞,夏丽娟,席亚东,李婷[5](2020)在《3种药剂对生姜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探讨2%氟烯线砜颗粒剂、6%阿维菌素·噻唑膦微囊悬浮剂、0. 3%印楝素水分散粒剂对生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的防效。开展3种药剂对生姜根结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药剂处理区病指是清水对照区病指的1/3~1/2,防效在55%~80%,可有效减轻生姜根结线虫的危害,保护生姜根系及地下茎,提高姜块商品性。3种杀线虫剂对生姜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防效。

杨敏,李慧,易晓华,李敏[6](2020)在《臭氧水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结线虫病害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究臭氧水缓解西瓜连作的障碍效应,本试验对连作土壤中种植的‘京欣4号’西瓜(Citrullus lanatus)嫁接苗(南瓜砧木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以不同浓度的臭氧水(0.5 mg·L-1、1.0 mg·L-1、1.5mg·L-1、2.0mg·L-1、2.5mg·L-1)浇灌,以浇灌不加臭氧的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各浓度臭氧处理的西瓜株高和地上部鲜质量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仅浓度为0.5mg·L-1和2.5mg·L-1臭氧水的茎粗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各浓度臭氧水处理的根结线虫卵粒指数都显着低于对照(p<0.05),除臭氧水浓度为0.5mg·L-1时的根结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外,其余浓度处理的根结指数均显着(p<0.05)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臭氧水处理提高了西瓜嫁接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防御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其中臭氧水浓度为1.5 mg·L-1时最为显着;除臭氧水浓度为0.5mg·L-1和1.0 mg·L-1外,浇灌臭氧水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的细菌/真菌比显着(p<0.05)高于对照。结论认为,浇灌适宜浓度的臭氧水可以有效改善西瓜连作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病率,提高西瓜抗氧化能力,从而促进西瓜幼苗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瓜连作障碍,其中浓度为1.5mg·L-1时有效缓解。

胡玉金,冯敏,郭文秀,于毅[7](2019)在《作物根结线虫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结线虫病是农业生产中危害极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随着我国大量高毒杀线虫剂的禁用及根结线虫对传统杀线虫剂抗药性的累积,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形势严峻。本文就农业生产中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根结线虫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孙慧博,耿波,李娜[8](2018)在《1,3-二氯丙烯防治大姜根结线虫病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为有效防控日趋严重的大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在沂源县的大姜产区进行了1,3-二氯丙烯防效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1,3-二氯丙烯EC熏蒸处理土壤,均能有效减轻大姜线虫病的发生,降低姜病块和病墩发生率。其中亩剂量为12 kg的1,3-二氯丙烯EC对姜块的防治效果为89.8%,对姜墩的防治效果为93.8%。建议推广应用92%的1,3-二氯丙烯EC防治大姜根结线虫,亩使用剂量为12 kg,在加水稀释15倍后进行沟施或穴施,随后用覆膜密封遮盖715 d后揭膜透气。

黄加诚,朱植银,陈龚莉,徐沛东,代新红,谢远芳[9](2018)在《阿维菌素与噻唑膦复配药剂防治生姜根结线虫病药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筛选和评价防治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药剂,研究了阿维菌素、噻唑膦及其复配制剂对生姜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生姜生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2%阿维菌素·噻唑膦水乳剂11.25 kg/hm2和21%阿维菌素·噻唑膦水乳剂15 kg/hm2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较理想,防效分别达83.76%和87.89%,差异不显着;两者在防效、株高、茎粗、分枝数、分枝鲜重、姜块鲜重上均优于其他参试药剂;2个复配制剂对大田生姜安全、持效期长,可用于生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刘安祺,王炳太,窦传峰,徐桂平,孙砚芬[10](2018)在《北方蔬菜土传病害的集成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阐述了北方蔬菜土传病害的概念、种类、危害、土传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对土传病害的检疫、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

二、大姜线虫病药效防治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姜线虫病药效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时期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和作物
    1.2 供试药剂
    1.3 田间试验设计与处理
    1.4 取样及检测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药时间对黄瓜根结线虫防效的影响
    2.2 氟吡菌酰胺不同施药时间对黄瓜根结线虫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2)密花香薷挥发油对当归害虫防治的活性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当归种植及仓储中害虫的危害及防控
        1.1.1 当归种植中虫害的影响
        1.1.2 当归储存中虫害的影响
        1.1.3 马铃薯茎线虫和当归仓储害虫的防控研究
        1.1.4 杀虫机制研究
    1.2 香薷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1.2.1 挥发性成分
        1.2.2 非挥发性成分
        1.2.3 药理活性研究
        1.2.4 杀虫活性研究
    1.3 密花香薷的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密花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特征分析与活性测试
    2.1 实验部分
        2.1.1 样本采集
        2.1.2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2.1.3 挥发油提取
        2.1.4 挥发油化学成分特征分析方法
        2.1.5 靶标动物饲养
        2.1.6 活性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密花香薷挥发油得率
        2.2.2 密花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2.2.3 密花香薷挥发油活性测试
    2.3 小结
第3章 密花香薷挥发油样本成分筛选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3.1.2 密花香薷挥发油不同分离部位的制备
        3.1.3 活性测试实验方法
    3.2 密花香薷挥发油不同分离部位成分特征分析和活性测试
        3.2.1 密花香薷挥发油不同分离部位成分特征分析
        3.2.2 抗虫活性筛选
    3.3 小结
第4章 密花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4.1.2 供试样品
        4.1.3 化学成分的分离
    4.2 结果与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密花香薷挥发油化合物的抗虫活性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5.1.2 靶标动物饲养
        5.1.3 供试样品
        5.1.4 活性评价测试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熏蒸活性
        5.2.2 触杀活性
    5.3 小结
第6章 化合物抗虫活性的行为学与酶学活性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6.1.2 靶标动物饲养
        6.1.3 供试样品
        6.1.4 行为学测试方法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取食行为
        6.2.2 运动行为
        6.2.3 ACh E活性影响
    6.3 小结
第7章 抗虫活性物质特征分析
    7.1 防治赤拟谷盗的活性物质特征分析
        7.1.1 熏蒸活性
        7.1.2 触杀活性
    7.2 防治烟草甲的活性物质特征分析
        7.2.1 熏蒸活性
        7.2.2 触杀活性
    7.3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杜鹃属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中药材害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仓储害虫及马铃薯茎线虫对中药材的危害及防治研究
        1.1.1 仓储害虫对中药材的危害
        1.1.2 马铃薯茎线虫对中药材种植的危害
        1.1.3 仓储害虫和马铃薯茎线虫的防治研究
        1.1.4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
        1.2.1 植物内生真菌的简介及多样性
        1.2.2 植物内生真菌的开发潜力及优势
        1.2.3 植物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1.2.4 植物内生真菌在杀虫方面研究进展
    1.3 杜鹃属植物研究进展
        1.3.1 杜鹃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2 杜鹃属植物杀虫活性研究进展
第2章 四种杜鹃属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2.2.3 供试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内生真菌的分离
        2.3.2 内生真菌的纯化及保藏
        2.3.3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观察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实验结果
        2.4.2 总结与讨论
第3章 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待测菌株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及药品
        3.2.4 受试昆虫
        3.2.5 供试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内生真菌的发酵及待测样品的制备
        3.3.2 粗提物对赤拟谷盗成虫触杀活性测试
        3.3.3 粗提物对赤拟谷盗成虫拒食活性测试
        3.3.4 粗提物对马铃薯茎线虫触杀活性测定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实验结果
        3.4.2 总结与讨论
第4章 内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待测菌种
        4.2.2 供试培养基
        4.2.3 实验药品和试剂
        4.2.4 溶液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菌种的活化
        4.3.2 菌丝体DNA的提取
        4.3.3 扩增产物的纯化及序列的测定
        4.3.4 扩增产物序列的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4.4.2 总结与讨论
第5章 植物内生真菌LS-Y-1 化学成分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及仪器
        5.2.1 实验菌株
        5.2.2 试剂及仪器
        5.2.3 供试培养基
    5.3 实验方法
        5.3.1 显色剂的配制
        5.3.2 菌株LS-Y-1 菌液粗提物化学成分研究
        5.3.3 分离化合物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触杀活性测定
        5.3.4 分离化合物对赤拟谷盗成虫拒食活性测定
        5.3.5 分离化合物杀线虫活性测定
        5.3.6 有效化合物混配后生物活性测试
    5.4 实验结果与小结
        5.4.1 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5.4.2 分离化合物对赤拟谷盗成虫触杀活性测定
        5.4.3 分离化合物对赤拟谷盗幼虫触杀活性测定
        5.4.4 分离化合物对赤拟谷盗成虫拒食活性测定
        5.4.5 分离化合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杀灭活性测定
        5.4.6 分离化合物混配后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活性测定
        5.4.7 总结与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千里香杜鹃防治三种中药材害虫的活性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中药材仓储害虫及马铃薯茎线虫的危害及防治研究
        1.1.1 中药材仓储害虫及马铃薯茎线虫的危害
        1.1.2 中药材仓储害虫及马铃薯茎线虫的防治研究
        1.1.3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1.2 杜鹃花属植物资源概述
        1.2.1 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分布与利用
        1.2.2 杜鹃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 杜鹃属植物抗虫活性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千里香杜鹃初步分析与筛选
    2.1 实验部分
        2.1.1 样本采集
        2.1.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1.3 提取物的制备
        2.1.4 萃取物的制备
        2.1.5 靶标试虫饲养
        2.1.6 活性筛选测试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千里香杜鹃不同溶剂提取物得率
        2.2.2 提取物的活性测试结果
        2.2.3 萃取物的活性测试结果
    2.3 小结
3 千里香杜鹃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1.2 供试样品
        3.1.3 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分离所得化合物的名称及样品编号
        3.2.2 化合物结构解析
    3.3 小结
4 千里香杜鹃化合物的活性测试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4.1.2 靶标试虫饲养
        4.1.3 供试样品
        4.1.4 活性测试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千里香杜鹃挥发油及其挥发性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
        4.2.2 非挥发性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
    4.3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3种药剂对生姜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生姜与防治对象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处理及方法
    1.4 结果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6)臭氧水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结线虫病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取样、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西瓜生理指标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西瓜根结线虫病情指标的影响
    2.4 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西瓜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 讨论

(7)作物根结线虫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防治
    1.1 清洁田园
    1.2 培育优良种苗
    1.3 嫁接技术
    1.4 轮作
2 物理防治
    2.1 闷棚处理
    2.2 红光处理
    2.3 臭氧水
    2.4 有机添加物
3 化学防治
4 生物防治
    4.1 植物源杀线虫剂与杀线植物
    4.2 微生物防治
5 展望

(8)1,3-二氯丙烯防治大姜根结线虫病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调查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9)阿维菌素与噻唑膦复配药剂防治生姜根结线虫病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药剂
    1.3 试验设计
    1.4 调查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生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2.2 不同处理对姜块和地上分枝鲜重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生姜株高、茎粗、分枝数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10)北方蔬菜土传病害的集成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蔬菜土传病害的概念
3 蔬菜土传病害的种类
4 蔬菜土传病害的危害
    4.1 由真菌细菌引起的土传病害
    4.2 蔬菜根结线虫病
5 蔬菜土传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
6 土传病害的集成防控技术
    6.1 检疫
    6.2 农业防治
        6.2.1 建立无病种苗基地
        6.2.2 高温闷棚
    6.3 物理防治 (用臭氧水防治土传病害)
        6.3.1 臭氧是强氧化剂
        6.3.2 臭氧水的制备和施用
        6.3.3 臭氧水防治土传病害的优点
        6.3.4 潍坊地区用臭氧水防治蔬菜土传病害的试验结果
    6.4 化学防治
        6.4.1 浸种消毒
        6.4.2 苗床消毒
        6.4.3 蔬菜生长期, 土传真菌细菌病害的预防和治疗
    6.5 生物防治
        6.5.1 植物源农药
        6.5.2 生防菌
        6.5.3 微生物源抗生素农药
7 结语

四、大姜线虫病药效防治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时期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J]. 席先梅,白全江,李玉民,霍宏丽,贺俊玲. 植物保护, 2021(05)
  • [2]密花香薷挥发油对当归害虫防治的活性物质研究[D]. 邵亚洲.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杜鹃属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中药材害虫活性研究[D]. 徐婕.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千里香杜鹃防治三种中药材害虫的活性物质研究[D]. 杨盈盈.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3种药剂对生姜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研究[J]. 赵霞,夏丽娟,席亚东,李婷.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0(12)
  • [6]臭氧水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结线虫病害的影响[J]. 杨敏,李慧,易晓华,李敏.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7]作物根结线虫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概述[J]. 胡玉金,冯敏,郭文秀,于毅. 山东农业科学, 2019(04)
  • [8]1,3-二氯丙烯防治大姜根结线虫病试验研究[J]. 孙慧博,耿波,李娜.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8)
  • [9]阿维菌素与噻唑膦复配药剂防治生姜根结线虫病药效研究[J]. 黄加诚,朱植银,陈龚莉,徐沛东,代新红,谢远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09)
  • [10]北方蔬菜土传病害的集成防治技术研究[J]. 刘安祺,王炳太,窦传峰,徐桂平,孙砚芬. 绿色科技, 2018(05)

标签:;  ;  ;  ;  ;  

生姜线虫防治效果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