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胱氨酸母液制备氨基酸微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回收胱氨酸母液制备氨基酸微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一、胱氨酸母液回收制备氨基酸微肥的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崔钊[1](2021)在《基于肿瘤铁死亡协同诱导机制的双氢青蒿素联合用药研究》文中提出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增强疗效,克服耐药性等研究,以及多靶点的药物联合治疗方式和新的抗肿瘤机制的应用仍是肿瘤治疗的重点问题。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调节性死亡方式,其核心病理机制是细胞内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通路和脂膜抗氧化系统失衡,致使过氧化脂质过度积聚,引起脂膜结构损伤和功能丧失,继而死亡。该死亡模式的发现引发生物界极大关注,并为肿瘤化疗药物研发及治疗等开创了新的领域。为了维持快速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癌细胞与正常的非癌细胞相比,铁需求增加。这种铁的依赖性可以使癌细胞更容易受到铁催化死亡即铁死亡的影响。人体不同组织内的铁元素含量以及在铁吸收、转运、储藏和释放以及排出等代谢过程中起着不同作用,其中肠道、肝脏、血细胞等组织细胞含量颇丰,铁代谢旺盛,且它们对应的肿瘤在危害人类健康的肿瘤谱中位居前列,这类肿瘤对铁死亡诱导剂是否更加敏感?基于铁死亡机制的联合用药是否更加有效?这些均是非常重要且亟待回答的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证实,青蒿素类化合物(ARTs)具有确切的广谱抗肿瘤疗效。ARTs抗肿瘤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毒副作用相对较小;2)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当前常用化疗药物可取得良好增效作用;3)能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提高肿瘤细胞放化疗敏感性;4)对一些目前尚缺少有效治疗药物之肿瘤(如胰腺癌等)有效。虽然青蒿素及其常用衍生物具有上述抗癌优势,但由于ARTs特殊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致使该类药物存在着制剂困难的问题,另外,总体来看ARTs存在抗癌效价不高,选择性相对较低等缺憾,但这些特点无疑为联合用药、增效减毒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因此,ARTs有望成为未来肿瘤临床组合治疗方案的常用药物之一。因此,本文以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为基础,将双氢青蒿素其与目前一线抗肿瘤药物或一些前体化合物联合,筛选出具有协同增效的药物组合,同时进行协同机制的探讨,以期能够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一、双氢青蒿素抗癌联用药物的体外筛选将双氢青蒿素(DHA)、全反式维甲酸(ATRA)、13-顺式-维甲酸(13-CRA)、维甲酰酚胺(Fen)、芳维甲酸(TTNPB)、索拉菲尼(Sora)、达拉非尼(Dab)、维莫非尼(Vem)、PLX-4720(PLX)、盐酸吉西他滨(Gem)分别与HepG2细胞孵育24 h,48 h,72h后,使用MTT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计算药物对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发现 DHA,ATRA,13CRA,Fen,Sora,PLX,TTNPB,Dab,Vem,Gem 在 48 h 的 IC50 分别为 19.46 μM,107.33 μM,104.58 μM,6.21 μM,6.21μM,55.54 μM,44.49 μM,121.43 μM,18.79 μM,0.82μM。根据各药物的 IC50值,以固定的浓度比例设置浓度梯度组合,将各药物分别与DHA联用,与细胞共孵育48 h后,使用MTT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使用Calcusyn软件进行协同作用分析,计算联合指数(CI);发现在HepG2细胞中,DHA分别与Sora,ATRA,Fen,PLX联用在24 h,48 h以及72 h时均显示出协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CI<0.9)。二、不同肿瘤细胞系对铁死亡诱导剂敏感性的考察为了探讨了不同肿瘤细胞系对铁死亡诱导剂的敏感性,我们使用MTT法,检测了人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人结肠癌SW480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对铁死亡诱导剂DHA与Sora的敏感性。发现K562细胞对DHA最为敏感,在24 h时DHA的IC50为2.76μM;其次为HepG2细胞和SW480细胞,在24 h时DHA的IC50分别为16.16 μM和24.29 μM;A549细胞与U251细胞对DHA的敏感性较低,24 h时DHA的IC50分别为 96.7 μM 和 154.2 μM。与 DHA 相似,Sora 24 h 时在 K562,HepG2,SW480,A548,U251 细胞中的 IC50 分别为 5.38 μM,12.55 μM,11.79 μM,20.61 μM,23.1 μM。我们在Sora 10μM和DHA 20μM诱导的一组人癌细胞死亡百分率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Sora引起的细胞抑制与DHA引起的细胞抑制呈正相关(r=0.9850,p=0.0022)。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铁死亡诱导剂对小肠、肝脏以及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可能具有更明显的抑制效果。三、DHA联合Sora在体抗移植瘤实验将1.5×106个HepG2细胞接种到BALB/c裸鼠的右侧腋下;当肿瘤大小达到300 mm3时,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每天分别灌胃给药DHA 40mg/kg,腹腔注射给药 Sora 10 mg/kg,DHA40mg/kg+Sora 10 mg/kg 的组合剂量,对照组使用相同体积的溶剂。每周使用数字卡尺测量一次肿瘤结节的大小,并称重裸鼠重量。给药三周后,处死小鼠,剖取肿瘤称重,进行H&E染色。在实验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治疗的小鼠的体重没有明显变化。测量裸鼠瘤体积,联合用药组瘤体积为420.60±175.65 mm3相比Sora 10 μM单用组瘤体707.95±202.17 mm3显着降低(P<0.05),相比DHA40 μM单用组瘤体积902.59±226.84 mm3显着降低(P<0.01)。联合用药组瘤重为0.57±0.19g相比Sora 10 μM单用组瘤重0.81±0.14g显着降低(P<0.05),相比DHA40 μM单用组瘤重1.04±0.22g显着降低(P<0.01)。H&E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Sora单用组和DHA单用组分别出现约30%、57%和47%的细胞死亡区域;DHA与Sora联合治疗显示大面积的细胞形态模糊和细胞核染色消失,切片中显示约80%区域的细胞死亡。四、DHA单用及联合Sora对HepG2细胞L-ROS,MDA,LIP以及GSH的影响将药物与HepG2细胞共同孵育24 h,使用荧光探针Calcein AM和BODIPY 581/591 C11分别检测细胞内的不稳定铁池(LIP)和脂质活性氧(L-ROS),使用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MDA水平,使用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G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DHA20 μM与Sora 12 μM单用均能显着增加细胞内L-ROS水平(P<0.05),MDA水平(P<0.05)以及LIP水平(P<0.01),并能显着降低还原型GSH 水平(P<0.05);DHA 1OμM联用Sora 12μM后,相比DHA 10μM单用,能显着增加细胞内L-ROS,MDA以及LIP水平(P<0.01),显着降低GSH水平(P<0.01)。结果表明,DHA和Sora均可升高HepG2细胞内L-ROS,MDA以及LIP水平,降低还原型GSH水平,破坏HepG2细胞内的铁离子稳态以及氧化还原平衡,加速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因此DHA与Sora可通过诱导细胞铁死亡的相同作用机制起到协同作用。五、DHA单用及联合Sora对铁死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将药物与HepG2细胞共同孵育24h后裂解细胞,提取总蛋白后,使用BCA蛋白试剂盒定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血红素加氧酶1(HO-1/HMOX1),铁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半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蛋白轻链亚基(SLC7A11/xCT)相对水平。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HA在10μM条件下能够显着降低细胞内xCT,GPX4,GCLC以及HO-1水平(P<0.01);Sora在6μM条件下能够显着降低细胞内 xCT,GPX4,GCLC,IREB2以及HO-1水平(P<0.01)。与DHA 10μM单用组相比,DHA10μM与Sora 6μM联用后细胞内xCT,GPX4,GCLC,IREB2以及HO-1水平显着降低(P<0.01)。结果表明,DHA与Sora能够通过干扰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以及半胱氨酸-GPX4抗脂质过氧化两条通路的平衡,共同诱导HepG2细胞铁死亡。六、DHA单用及联合Sora对HepG2细胞有氧糖酵解及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将药物与HepG2细胞共同孵育8h后,使用Seahorse XF糖酵解速率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糖酵解速率的变化,使用Seahorse XF细胞线粒体压力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能力。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HA在10μM,20 μM,30 μM剂量时均能显着降低细胞的糖酵解速率(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DHA 10 μM单用组相比,DHA 10 μM与Sora 12 μM联用后细胞的糖酵解速率显着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DHA在8 μM,12 μM,15μM剂量时均能显着降低细胞的最大呼吸能力以及备用呼吸能力(P<0.01),降低氧化磷酸化ATP合成能力(P<0.01),并增加质子泄漏(P<0.01);与DHA10μM单用组相比,DHA 10μM与Sora5 μM联用后能显着降低细胞的线粒体最大呼吸能力(P<0.01),备用呼吸能力(P<0.01)以及ATP合成能力(P<0.01),并能够加速损伤线粒体引起质子泄漏(P<0.05),使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进一步降低。结果表明,DHA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及氧化磷酸化功能;DHA与Sora联用后起到了协同抑制细胞抑制能量代谢的作用。

张成耀[2](2021)在《由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程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L-胱氨酸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N-乙酰-L-半胱氨酸在医药、农业以及化妆品等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它的抗氧化和粘液溶解特性,使其在医学上受到广泛重视。N-乙酰-L-半胱氨酸具有广阔的市场及经济价值,但传统从L-胱氨酸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生产方法存在着有机溶剂污染、工艺复杂以及产品易消旋等问题。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从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绿色电化学工艺。本文围绕该制备工艺的工业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问题研究:(1)传质问题的改进。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Fluent对现有电解槽内流体流动状况的数学模拟仿真,发现了槽内存在着短路流与滞留区的问题。对电解槽内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后,通过增加折流板以及阻流板的方式提高了电解槽内的传质情况。对新设计的电解槽再次模拟仿真证明了优化后槽内流线更为曲折交错,解决了层流导致的短路流问题以及角落电解液的滞留问题,得到了更有利于传质的电化学反应器结构。(2)电极材料的选择。通过对银电极、碳电极以及铅电极三种电极电解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电化学产率、电流效率以及电极电位分布进行研究,确认了铅电极是合适的工业生产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电极材料。碳电极和银电极虽然也满足对电化学产率的要求,但碳电极的电极电位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析氢严重,而银的电流效率略低且材料成本高。(3)完成工业化生产试验。通过小试实验确定了从L-胱氨酸先乙酰化后电化学还原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通过公斤级试验确定放大规模后工艺的可行性,同时用电渗析器脱盐,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解决了传统脱盐方式中存在的脱盐率低、操作繁琐以及使用有机溶剂等问题;最后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对工艺进行调整并进行评价。

卫新来[3](2021)在《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的需求不断提升,全球的化工行业快速增长,化工行业的产能与产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资,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而开发一种既能够回收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又能将处理后的废物再循环、资源化利用的环保节能技术,降低化工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离子交换膜的电渗析技术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离技术。由于离子交换膜的特殊选择透过性,以离子交换膜为基础的电渗析可以实现废水脱盐浓缩、化学品精制纯化和废盐资源化利用等,是一种非常高效、环境友好的分离技术,被广泛用于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食品等领域,是重要的清洁生产技术之一。电渗析根据所使用的离子交换膜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电渗析和双极膜电渗析。普通电渗析由阴、阳离子交换膜组成,主要是实现含盐溶液的脱盐和浓缩。双极膜电渗析融合了普通电渗析工艺中离子定向运输和双极膜的水分解优势,可以实现溶液中盐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其具有技术进步、经济节能和环境友好的特点。针对普通电渗析与双极膜电渗析的技术特点,拓展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本文开展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本论文分五章,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首先简述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引入电渗析技术,接着详细介绍电渗析器结构与离子交换膜分类,然后对普通电渗析与双极膜电渗析的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阐述,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二章针对传统的二甲基砜脱盐纯化工艺过程复杂、需要使用化学试剂、运行成本高等缺点,本研究验证利用普通电渗析从含盐的二甲基砜混合物中脱盐纯化二甲基砜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考察了操作电压、进料浓度和电解质盐浓度等对脱盐率和回收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电渗析过程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过程成本核算,评价了普通电渗析在二甲基砜脱盐、提纯过程中的成本和工艺经济性。结果表明,随着操作电压的增加,回收率略有提高,说明分子渗透是导致电渗析实验中二甲基砜损失的主要原因。回收率随进料二甲基砜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随着进料二甲基砜浓度的增加,淡化室与浓缩室间的二甲基砜浓度梯度增大,因而普通电渗析可以在低进料二甲基砜浓度下运行,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收率。电解质盐浓度对回收率影响较小,但对电流效率影响较大。在电渗析过程中,电流效率达到74.0%,能耗约为12.3 Wh/L,回收率最高可达97.4%,脱盐率均高于98.5%。根据操作经济性评估,整个过程的总成本仅为2.34 $/t。本研究证明了利用普通电渗析从含盐的二甲基砜混合物中脱盐纯化二甲基砜是可行的,建立了一种高效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二甲基砜分离与纯化方法。第三章新戊二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酸钠,因含有少量的新戊二醇而导致其纯度较低,不能作为高价值化学品进行销售;另外,新戊二醇合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碱和酸作为醛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和中和剂,新戊二醇合成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为了提高甲酸钠的利用价值,降低新戊二醇合成过程的酸碱消耗、减少高盐废水的排放,我们拟将双极膜电渗析引入到新戊二醇的合成路线中,采用双极膜电渗析对含新戊二醇废盐进行回收与利用研究,直接将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转化为高价值的甲酸和氢氧化钠,转化获得的酸碱可以作为新戊二醇合成上游过程的原材料,从而实现新戊二醇可持续的闭环生产。通过改变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和进料盐浓度,考察其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的电位差、盐转化率以及酸碱产生浓度等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过程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操作经济性评估,计算双极膜电渗析回收利用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的总过程成本,并与传统甲酸钠废盐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参考。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双极膜电渗析的性能有显着影响,高电流密度有利于缩短实验时间而降低资金成本,但却导致了较高的能源消耗。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甲酸生成的最低能耗为6.1 kWh/kg。通过在资本成本和运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建议最佳电流密度为30mA/cm2。当进料盐浓度从0.1 mol/L增加到0.4 mol/L时,双极膜电渗析性能得到改善,但是当进料浓度进一步提高到0.5 mol/L时,双极膜电渗析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在较高的进料盐浓度下,浓度梯度变大,从而更多的甲酸根离子从盐室迁移到相邻的室。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回收的甲酸和氢氧化钠的纯度较高,几乎没有新戊二醇组分。双极膜电渗析的总过程成本估计为1.304 $/kg HCOOH。本研究不仅实现了双极膜电渗析对含新戊二醇废盐的回收与利用,拓展了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更为电渗析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实现清洁、降低工艺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第四章针对传统五氧化二钒生产工艺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盐、高氨氮废水,还会消耗大量能源和氢氧化钠的特点,拟利用双极膜电渗析过程来替代传统的五氧化二钒生产工艺,避免产生高盐、高氨氮废水而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实现五氧化二钒的绿色生产。考察了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的盐室初始pH和酸室初始钒液浓度对实验过程影响;通过改变电流密度、盐室浓度、酸室-盐室体积比等条件,考察其对酸室五氧化二钒的浓度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酸室-盐室体积比对实验性能影响较大,而盐浓度则影响不大。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盐浓度为0.3 mol/L、酸盐室体积比为1:2时,酸室钒浓度能达到最高值,最高钒浓度为0.168mol/L,相应的转化率为17.3%。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制备钒制品的环境友好型方法,可实现五氧化二钒的绿色生产,为化工产品的绿色合成工艺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第五章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电渗析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做出展望。

刘子廒[4](2020)在《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的电解合成》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化学制造业存在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可逆性的破坏,使各国的经济和自然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绿色化学概念成为化工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有机电化学以电子为试剂,在常温、常压和低电压下即可高选择性地获得目标产物,是绿色化学重要的发展方向。电化学法合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相比于传统化学法,具有反应过程温和、操作简单、反应环保、转化率高等优势。本文以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的电化学合成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解相关材料、设备及工艺条件的优化,为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为电化学合成技术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提供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以DL-高胱氨酸为原料,盐酸溶液为溶剂,在板框电解槽中以改性石墨电极为阴、阳极进行合成DL-高半胱氨酸的研究。考察了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温度、DL-高胱氨酸浓度、电解液流速和阴极液盐酸浓度等工艺因素对电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阴极电流密度和电解液流速的升高,电流效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电流效率随着电解液中DL-高胱氨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DL-高胱氨酸与盐酸物质的量之比的升高而下降。此外,还发现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DL-高胱氨酸电解效率与温度基本无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获得最优反应条件为:DL-高胱氨酸浓度为1.5 mol/L、盐酸与DL-高胱氨酸物质的量比为1∶3、电流密度为20 m A/cm2、流速为60 m L/min。电解结束后,电解液通过蒸发浓缩、低温结晶、过滤、提纯精制和真空干燥等步骤即可获得目标产物。为了对电解工艺进行优化,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测试方法,对原料、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具体如下:流动相为V(磷酸盐缓冲溶液):V(乙腈)=85∶15,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8°C,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进样量为20μL。同时以采用核磁及红外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以进一步验证目标产物的结构。在上述小试基础上,考察了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电解合成技术的放大效应。基于放大试验结果设计了年产1000 t 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的电化学反应器,并进一步对年产1000 t 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工业生产项目进行了物料衡算和技术经济分析,为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柳宏原,吴涛,孙开济[5](2020)在《氨基酸母液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氨基酸母液是发酵法生产氨基酸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高化学需氧量(COD)、无毒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因其处理难度大,产品利润低等问题,导致氨基酸发酵企业长久以来未能有效处理。从资源化利用角度,介绍了氨基酸母液的来源及有效成分,并以氨基酸回收法、肥料化法和饲料化法为重点综述了其资源化利用的最新进展、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参考。

胡欣[6](2020)在《基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多硫化物敏感型探针的构建及其在海洋细菌硫代谢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自然界中的硫循环与碳循环、氮循环紧密相关,它们通过各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耦合链接。海洋微生物由于其丰度高、分布广、代谢途径多样、适应性强,因此在硫循环和碳、氮循环的耦合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许多沿海地区饱受低氧/缺氧等生态灾害的困扰,其特征之一是有毒硫化氢的产生和积累。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异养细菌的异化型硫氧化过程,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免受硫化氢的毒害具有积极作用。多硫化物是硫氧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是硫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微生物席、热液喷口、沉积物和水柱等生态系统中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多种海洋生境中,在许多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发挥着多种重要作用。多硫化物包括H2Sn(n≥2)、RSnH(n≥2)和RSnR(n≥ 3),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内,是硫化物氧化的中间产物。这类化合物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含有一种被称为“零价硫”或“硫烷硫”或“硫代亚砜硫”的硫原子,易于异构形成硫代亚砜结构,产生一个活性“单态硫”,具有亲电性和亲核性。硫代亚砜键的不稳定性可使硫烷硫原子可逆性地结合蛋白巯基或二硫键。在生理条件下,过硫化物的酸性比硫醇强,硫醇主要以质子化的形式存在,而过硫化物则以去质子化阴离子的形式存在。过硫自由基上的奇数电子和邻近硫原子易于形成稳定的共振结构,使得过硫化物中的氢原子较容易电离。多硫化物的结构特点,使其在自然界的硫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选择性地氧化、还原或歧化,参与了包括黄铁矿的形成、有机物的硫化、还原性硫物质间的同位素交换和金属螯合等多种环境相关的过程。多硫化物在生理活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诱导Ca2+代谢流、调控肿瘤抑制因子磷酸化酶、维持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等,也是线粒体产能代谢的有效调节因子。细胞内超过40%的蛋白通过自身的巯基化修饰参与胞内的代谢过程,而高水平的多硫化物既可以维持蛋白的过硫化修饰,又可以增强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此外,活性硫物质(RSS)包括多硫化物、过硫化物等含硫有机小分子,与活性氧物质(ROS)的化学结构和代谢过程相似,RSS比ROS具有更多化学和生物化学多样性,许多ROS的检测方法对RSS更为敏感,这暗示着RSS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中有广泛的作用,RSS作为氧化还原敏感型蛋白的调节因子可能比ROS更有效。RSS的这些特征,以及它们在进化中的重要作用,使它们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深入研究多硫化物在微生物中的代谢机制,无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还是对生理过程的分析都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对于多硫化物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原因之一是没有合适的可以在细胞内定位并进行实时定量检测多硫化物水平的方法。因此构建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和响应快速的定量检测多硫化物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编码氧化还原探针不需破坏细胞结构,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信噪比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论文基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了一种实时、动态、可定位于亚细胞结构的多硫化物敏感型探针psGFPs。应用该探针,研究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Y4742亚细胞区域多硫化物的分布。为了进一步提高多硫化物探针的灵敏度,选择合适的硫转移酶,构建了融合蛋白探针,分析研究了影响融合蛋白探针功能的若干因素。以海洋玫瑰杆菌Ruegeria pomeroyi DSS-3为模式菌,深入分析了有机硫和无机硫的转化机制。1.通过定点突变改变氧化还原敏感型绿色荧光蛋白roGFP表面两个半胱氨酸之间的距离,使其在氧化状态下形成多硫键而不是二硫键,首次构建了多硫化物敏感型绿色荧光蛋白探针psGFP1.1,该探针为比率型探针,标准中点电位为-318mV,具有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在生理条件下,408/488比值受pH的影响较小,不受ROS干扰,能够特异性的感应多硫化物,可实现细胞器水平的定位,实时、动态检测胞内多硫化物水平的变化。与之前报道的探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以E.coli为模式生物,应用psGFP1.1探针分析了E.coli生长周期中胞内多硫化物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对数早期,内源性多硫化物含量较低,之后逐渐升高,在对数末期含量最高,在稳定期开始降低、逐渐趋于平衡。这一结果与SSP4探针一致。胞内的多硫化物水平与细菌的生长阶段有关,探针的氧化态比例从20%升高至60%,表明多硫化物可能参与了生长阶段相关的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调控。以S.cerevisiae BY4742为模式生物,应用psGFP1.1探针分析了细胞质、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多硫化物水平。与E.coli不同,在延滞期和对数早期,多硫化物含量较高,之后逐渐降低,在对数末期降为最低,而稳定期有所升高。在延滞期和对数早期,过氧化物酶体中多硫化物含量低于细胞质和线粒体,而在稳定期则情况相反。这说明多硫化物在亚细胞结构中分布不均匀,胞内多硫化物可能具有多种来源和功能。CBS和CSE是两种主要利用胱氨酸产生多硫化物的酶,而3MST和CARS主要利用半胱氨酸产生多硫化物。用胱氨酸处理S.cerevisiae细胞悬液,细胞质、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多硫化物水平显着升高,过氧化物酶体中升高最多。而用半胱氨酸处理S.cerevisiae细胞悬液,多硫化物在过氧化物酶体中没有变化,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明显增加。2.为进一步提高psGFP探针的检测效率,将psGFP蛋白与具有硫转移酶活性的DUF442和Rd12蛋白通过一段链接肽连接起来,首次构建了DUF442-psGFP和Rd12-psGFP融合蛋白探针。通过体外实验检测了探针感应不同硫烷硫的能力,对比分析了融合蛋白探针和未融合的psGFP探针活性的差异,Rd12-psGFP探针有明显的改进,检测效率相对提高。讨论了影响融合蛋白活性的因素,为探针的进一步改造和优化提供了依据。融合蛋白DUF442-psGFP、Rd12-psGFP和未融合的psGFP蛋白经DTT、HSSH、S8、Me-SSS-Me和硫代硫酸钠处理后,三种蛋白的反应趋势基本一致,均能被HSSH和S8氧化,均能轻微地感应Me-SSS-Me,均不能和硫代硫酸钠反应。DUF442和Rd12蛋白的融合对psGFP蛋白的活性影响较小。与psGFP蛋白相比,Rd12-psGFP融合蛋白感应HSSH和S8的能力小幅度提高;DUF442-psGFP融合蛋白感应Me-SSS-Me的能力有一定增强。DUF442和Rd12蛋白具有硫转移酶的活性,能够将硫烷硫从合适的硫供体上转移至新的硫受体上。但实验中DUF442-psGFP和Rd12-psGFP融合蛋白均不能感应硫代硫酸钠,感应HSSH的能力与未融合的psGFP蛋白相比没有明显提高,说明融合后的Rd12或DUF442未能将硫烷硫从硫代硫酸钠或HSSH转移给psGFP,没有明显的催化活性。详细分析了影响融合蛋白活性的因素,包括融合蛋白的结构域顺序、氧化还原酶的活性、链接肽的设计以及氧化还原酶和荧光蛋白之间的位置关系等。3.首次检测了玫瑰杆菌R.pomeroyi DSS-3胞内的多硫化物水平,证实了 R.pomeroyi DSS-3转化有机或无机硫源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硫化物,并可将多硫化物氧化生成硫代硫酸盐。这表明在有机硫化物和还原态无机硫化物之间的转化过程中,多硫化物可能是重要的中间产物,玫瑰杆菌发挥了主要的物质转化作用。研究了R.pomeroyi DSS-3生长周期中胞内多硫化物水平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psGFP1.1和roGFP2探针成功地在R.pomeroyi DSS-3胞内表达。胞内多硫化物水平和氧化还原状态与海洋玫瑰杆菌的生长阶段有关,多硫化物参与了与生长阶段相关的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调控,并且伴随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在硫氧还蛋白系统和谷胱甘肽系统的作用下,胞内多硫化物水平在稳定期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研究了R.pomeroyi DSS-3转化有机或无机硫源的能力。R.pomeroyi DSS-3转化半胱氨酸、甲硫氨酸、丙酮硫(S8)和DMSP的过程中,胞内均有多硫化物产生,且多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转化丙酮硫(S8)产生的多硫化物水平最高。R.pomeroyi DSS-3具有将有机或无机硫源转化为多硫化物的能力,而且在转化有机或无机硫源生成多硫化物的过程中伴随着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研究了R.pomeroyi DSS-3转化有机或无机硫源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分析了代谢机制。R.pomeroyi DSS-3转化半胱氨酸、硫氢化钠和丙酮硫(S8)可产生硫代硫酸盐,且转化半胱氨酸产生的硫代硫酸盐最多,转化甲硫氨酸和DMSP不产生硫代硫酸盐。在实验中发现R.pomeroyi DSS-3内并不积累亚硫酸盐,这可能是由于细菌内多硫化物氧化速率较慢,氧化生成的亚硫酸盐与积累的多硫化物迅速反应生成硫代硫酸盐。综上所述,本论文构建了基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多硫化物敏感型比率探针,可以实时、动态检测亚细胞区域的多硫化物水平,为检测胞内多硫化物水平提供了有效工具。应用该探针,研究了E.coli和S.cerevisiae BY4742亚细胞区域多硫化物的分布。为提高探针的灵敏度,选择合适的硫转移酶,构建了融合蛋白探针,分析了影响融合蛋白探针功能的若干因素。以海洋玫瑰杆菌R.pomeroyi DSS-3为模式菌,检测了 R.pomeroyi DSS-3胞内的多硫化物水平,证实了 R.pomeroyi DSS-3转化有机或无机硫源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硫化物,深入分析了有机硫和无机硫的转化机制。海洋细菌硫代谢途径的研究,可深入理解海洋细菌在硫循环中的生态作用,有助于解析环境条件变化对海洋硫循环的影响,为研究海洋硫循环和碳循环的耦合提供理论依据。

丛林川[7](2020)在《N-乙酰-L-半胱氨酸的绿色制备工艺开发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N-乙酰-L-半胱氨酸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其作为原料药主要用于制造复合氨基酸注射液、祛痰剂等。然而,目前合成N-乙酰-L-半胱氨酸的方法存在产物分离困难、产品质量低、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我们开发出一种新的生产工艺,将L-胱氨酸先乙酰化得到N,N’-二乙酰-L-胱氨酸溶液(DiNAC),然后电化学还原DiNAC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该工艺将有机合成、电化学还原与电渗析工艺结合起来,主要优点是无污染、条件温和、合成工艺短、纯化容易,适合工业化生产,是一种绿色制备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N,N’-二乙酰-L-胱氨酸溶液(DiNAC)在铅电极、银电极和碳电极上的电还原过程,结果表明,三种电极都对DiNAC中的双硫键有电化学响应,能将DiNAC电还原成N-乙酰-L-半胱氨酸,但电流效率有明显差距。2、研究了不同电解条件对于DiNAC电还原合成N-乙酰-L-半胱氨酸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阴极材料、电流密度、DiNAC的浓度三个影响因素,优化了电还原合成工艺条件。3、在电化学合成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艺流程中,采用了电渗析法代替原来工艺中的蒸馏法脱除料液中的杂质盐,实现电解母液的脱盐和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减少了三废的排放量。4、设计开发了由L-胱氨酸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制备工艺,完成了年产30吨的N-乙酰-L-半胱氨酸工业示范装置的设计,并进行了经济技术评价。

贺世华[8](2019)在《目的论指导下的专利摘要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是对发明或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的简要概括。随着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专利摘要的英译需求愈发旺盛,其翻译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探讨的是笔者在河北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实习期间所负责的翻译项目。笔者从三十万字的专利摘要翻译中精选了一万字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作为撰写本次实践报告的素材资料。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为目标受众提供全部文本信息是专利摘要的功能。所以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依据,笔者试图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提出较为实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在词汇层面,笔者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和词性转化法来确定专业词汇;在句法层面,笔者采用顺译法、语序调整法、语态转换法以及合译法来处理长难句中的逻辑关系。笔者希望本篇报告能够为专利摘要翻译提供一些思路。

赖鑫[9](2019)在《川牛膝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初步筛选》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药产品的原料物质,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中医药临床使用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已从以往的经验鉴别为主,过渡到了当前以关注化学成分特征为主。其中,少数化学成分被确立为“质量标志物(Q-Marker)”应用于中药材及其成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但这些独特的指标成分的筛选确定标准、检测方法构建、与遗传、环境、人为干预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联性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道地药材川牛膝为研究对象,从药材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中合计筛选了30个质量评价的指标成分,并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EAC)、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UV)等检测工具,建立了相应的定量测定方法,然后对全国范围内收集的不同产地(雅安宝兴、乐山金口河、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恩施)、不同种质(川牛膝、麻牛膝、杂牛膝)、不同年限(1-4年生)的共计16批次的川牛膝样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通过纤维素酶辅助水煮提取多糖,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批次样品多糖含量差异显着,含量为43.29%67.24%。其中麻牛膝的多糖含量为最低。通过比较相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川牛膝多糖差异不明显。2、建立了阴离子色谱法对川牛膝单糖组分及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样品多糖进行酸水解,测定结果表明,比较不同产地以及相同产地不同年限的单糖总量差异显着。其中果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含量较高。不同产地以及不同年限之间差异也较为显着。单糖组分中甘露糖、鼠李糖含量较低。对单糖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乐山与宝兴聚为一类,奉节、巫山、湖北单独聚为一类。3、建立了PITC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对川牛膝氨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平均含量0.359%。杂牛膝和麻牛膝含量最低。十八种氨基酸组分之间天冬氨酸和胱氨酸含量较高,天冬氨酸、丙氨酸、和γ--氨基丁酸在不同批次中差异较为显着,谷氨酸含量极低仅在奉节样品中检测出。乐山杂牛膝和宝兴麻牛膝中均未检测出甘氨酸和组氨酸,且γ--氨基丁酸含量显着较低。4、通过水提结合大孔树脂过滤,提取总皂苷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皂苷含量为0.481.12%。其中,宝兴野生麻牛膝量最高。比较不同产地,具有显着差异,不同年限之间差异不显着。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建立阿魏酸、杯苋甾酮、大豆苷、葛根素以及滨蒿内酯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含量为0.0380.12%,大豆苷含量为0.0020.017%,杯苋甾酮含量为0.025%0.109%,麻牛膝含量为最低。滨蒿内酯含量为0.01%0.013%。不同产地以及不同年限之间具有显着差异。6、利用主成分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6批次材料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川牛膝要优于麻牛膝和杂牛膝,产地上宝兴和乐山川牛膝成分量相似,重庆奉节和巫山相似,湖北单独聚为一类。产地对川牛膝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要高于生长年限的影响。多年生川牛膝质量要优于一年生。

李青[10](2019)在《乌鸡白凤膏质量标准提升》文中认为乌鸡白凤膏依据乌鸡白凤胶囊组方改剂型而来,由乌鸡、地黄、丹参、白芍、香附(醋制)、人参、黄芪、甘草、银柴胡、鳖甲、鹿角霜、煅牡蛎十二味药材组成,具有养血、滋阴助阳等功用。乌鸡白凤膏原质量标准只有:丹参、人参、甘草三味药材薄层鉴别;芍药苷含量测定,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达到产品质量稳定、安全有效、顺应性强的要求,本课题对乌鸡白凤膏质量标准进行提升,在原标准三味药材的定性鉴别基础上,新增了地黄、黄芪、香附三味药材鉴别;由芍药苷含量测定提升为同一液相条件下同时测定有效成分丹参素、芍药苷含量;新增了乌鸡白凤膏低聚肽含测方法;新增了乌鸡白凤膏特征图谱的测定,拟定了新的乌鸡白凤膏质量标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课题新增了地黄、黄芪、香附三味药材的薄层鉴别,并对原标准中人参鉴别方法优化,可在同一薄层条件下同时鉴别人参、黄芪两味药材,完成了组方中六味药材(地黄、黄芪、香附、丹参、人参、甘草)薄层鉴别方法研究,均无阴性干扰,稳定性、耐用性良好,符合中国药典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相关规定。(2)同一液相条件下同时测定有效成分丹参素、芍药苷含量,对供试品制备方法进行考察,对色谱条件:检测波长、固定相、流动相组成、柱温等进行考察,最终确定的含测条件经方法学考察和三批中试样品验证,建立的丹参素、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可行,符合中国药典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相关规定。(3)方中君药乌鸡经酶解工艺将蛋白质转化为低聚肽类物质,本研究参考GB/T22729-2008低聚肽含量测定思路,蛋白含量减去游离氨基酸含量即为低聚肽含量:蛋白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是ACCQ.Tag柱前衍生法。通过对样品制备方法、色谱条件优化,最终建立的低聚肽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考察,各项试验测定结果均良好;并完成了乌鸡白凤膏三批中试样品中低聚肽测定,建立的低聚肽含测方法可较好地用于乌鸡白凤膏质量控制。(4)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了乌鸡白凤膏特征图谱,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相似度评价、色谱峰归属试验,确定了18个特征峰归属于五味药材:地黄、丹参、白芍、甘草、银柴胡,并指认出丹参素、丹酚酸B、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六个色谱峰,为产品质控提供试验依据。

二、胱氨酸母液回收制备氨基酸微肥的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胱氨酸母液回收制备氨基酸微肥的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肿瘤铁死亡协同诱导机制的双氢青蒿素联合用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文献综述 铁死亡在抗肿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DHA抗癌联用药物的筛选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 药物及溶液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复苏
        2.2 细胞培养
        2.3 细胞传代
        2.4 细胞冻存
        2.5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2.6 细胞计数
        2.7 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2.8 药物协同作用分析
        2.9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3.2 DHA与不同药物的联合用药指数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铁死亡诱导剂敏感细胞株的初步探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 药物及溶液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复苏,冻存,细胞计数,MTT抑制率实验均与第一章相同
        2.2 细胞培养
        2.3 细胞传代
        2.4 MTT法测定DHA以及Sora对不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2.5 Sora和DHA诱导癌细胞死亡百分率的相关性分析
        2.6 DFO对DHA及Sora诱导HepG2细胞死亡的抑制作用
        2.7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DHA以及Sora对不同细胞的抑制率比较
        3.2 Sora和DHA诱导癌细胞死亡百分率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DHA联合Sora的协同作用机制的探讨
    第一节 DHA联合Sora在体抗移植瘤实验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 药物及溶液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裸鼠移植瘤抑制实验
        2.2 H&E染色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裸鼠移植瘤抑制实验结果
        3.2 H&E染色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节 DHA单用及与Sora联用对HepG2细胞内LIP,L-ROS,MDA以及GSH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 药物及溶液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动态铁池(LIP)检测
        2.2 细胞脂质活性氧(L-ROS)检测
        2.3 细胞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检测
        2.4 细胞GSH/GSSH检测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DHA单用及与Sora联用对HepG2细胞LIP的影响
        3.2 DHA单用及与Sora联用对HepG2细胞L-ROS的影响
        3.3 DHA单用及与Sora联用对HepG2细胞MDA的影响
        3.4 DHA单用及与Sora联用对HepG2细胞GSH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节 DHA与Sora单用及联用对HepG2细胞内抗氧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 药物及溶液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Western Blot实验
        2.2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DHA与Sora单用及联用对抗氧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DHA单用及与Sora联用对HepG2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 药物及溶液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HepG2细胞糖酵解速率测试
        2.2 HepG2细胞线粒体压力测试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DHA单用对HepG2细胞糖酵解速率的影响
        3.2 DHA与Sora联用对HepG2细胞糖酵解速率的影响
        3.3 DHA单用对HepG2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3.4 DHA与Sora联用对HepG2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由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L-胱氨酸概述
        1.2.1 L-胱氨酸的理化性质
        1.2.2 L-胱氨酸的生产方法
        1.2.3 L-胱氨酸的用途
    1.3 N-乙酰-L-半胱氨酸概述
        1.3.1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理化性质
        1.3.2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生产方法
        1.3.3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用途
    1.4 电化学工程
        1.4.1 有机电化学合成
        1.4.2 电解槽工程学
    1.5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1.5.1 CFD软件结构
        1.5.2 CFD数值模拟步骤
    1.6 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型
        1.6.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6.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3 论文研究的创新性
第2章 板框式电解槽工程问题研究
    2.1 引言
    2.2 板框式电解槽内部结构对流动特性影响仿真
        2.2.1 仿真流程
        2.2.2 板框式电解槽三维模型建立
        2.2.3 网格划分
        2.2.4 Fluent求解器计算
        2.2.5 CFD-Post后处理
    2.3 板框式电解槽内部结构优化及仿真
        2.3.1 槽板内部结构优化
        2.3.2 优化后板框式电解槽内部流动特性仿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极材料对电化学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电解液制备
        3.2.3 电极制备及处理
        3.2.4 电化学析氢测试
        3.2.5 板框式流动电解槽电解
        3.2.6 电解产物分析
        3.2.7 参数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还原反应过程及不同电极材料电化学产率
        3.3.2 电流效率
        3.3.3 电极电位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由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业化示范
    4.1 引言
    4.2 小试工艺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小试工艺流程图
        4.2.3 小试工艺装置图
        4.2.4 小试原料投放量
        4.2.5 小试操作步骤
        4.2.6 产品测试
        4.2.7 结果与讨论
    4.3 公斤级试验
        4.3.1 试剂与仪器
        4.3.2 公斤级试验工艺流程图
        4.3.3 公斤级试验装置图
        4.3.4 公斤级试验原料投放量
        4.3.5 公斤级试验操作步骤
        4.3.6 产品测试
        4.3.7 结果与讨论
    4.4 工业化生产试验
        4.4.1 试剂与仪器
        4.4.2 工业化生产试验工艺流程图
        4.4.3 工业化生产试验装置图
        4.4.4 工业化生产试验原料投放量
        4.4.5 工业化生产试验工艺步骤
        4.4.6 产品测试
        4.4.7 结果与讨论
    4.5 经济技术评价
        4.5.1 经济评价
        4.5.2 技术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渗析技术
        1.2.1 电渗析器结构
        1.2.2 离子交换膜
        1.2.3 普通电渗析发展与应用
        1.2.4 双极膜电渗析发展与应用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2章 普通电渗析在二甲基砜脱盐提纯中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电渗析装置
        2.2.3 实验操作方法
        2.2.4 分析与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操作电压的影响
        2.3.2 进料MSM浓度的影响
        2.3.3 电解液盐浓度的影响
        2.3.4 操作经济性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极膜电渗析在新戊二醇副产物甲酸钠回收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操作方法
        3.2.4 分析与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流密度的影响
        3.3.2 进料盐浓度的影响
        3.3.3 操作经济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极膜电渗析在五氧化二钒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
        4.2.3 分析与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初始操作条件
        4.3.2 电流密度的影响
        4.3.3 盐浓度的影响
        4.3.4 酸盐室体积比的影响
        4.3.5 样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的电解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的性质与用途
        1.2.1 氨基酸的概述
        1.2.2 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性质及用途
    1.3 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制备方法
        1.3.1 传统化学法
        1.3.2 不对称变换法
        1.3.3 电还原法
    1.4 有机电合成简介
        1.4.1 有机电合成的原理
        1.4.2 有机电合成的分类
        1.4.3 有机电合成的优点及应用
        1.4.4 有机电还原反应
    1.5 电化学反应器
        1.5.1 电化学反应器的定义
        1.5.2 电化学反应器的基本特征
        1.5.3 电化学反应器分类
        1.5.4 板框式电化学反应器
    1.6 论文选题目的
第二章 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电合成工艺研究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装置
    2.2 试验方法
    2.3 检测方法
        2.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2 红外光谱法
        2.3.3 核磁共振光谱法
    2.4 液相检测方法的建立
        2.4.1 检测波长
        2.4.2 流动相组成
        2.4.3 流速和柱温
        2.4.4 标准曲线
        2.4.5 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2.4.6 稳定性和重复性
    2.5 DL-高胱氨酸电解还原工艺研究
        2.5.1 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电解合成理论基础
        2.5.2 电解合成的正交实验
        2.5.3 DL-高胱氨酸浓度对电解实验的影响
        2.5.4 电流密度对电解实验的影响
        2.5.5 电解液流速对电解实验的影响
        2.5.6 阴极盐酸浓度对电解实验的影响
        2.5.7 温度对电解实验的影响
    2.6 DL-高半胱氨酸脱水环化工艺研究
        2.6.1 活性炭吸附实验
        2.6.2 DL-高半胱氨酸脱水环化实验
    2.7 产品表征及电解效率分析
        2.7.1 液相色谱分析
        2.7.2 红外光谱分析
        2.7.3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7.4 电流效率的计算
        2.7.5 直流电耗(能耗)
        2.7.6 产率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电合成中试实验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3 中试实验工艺研究
        3.3.1 实验条件
        3.3.2 电解液流速的影响
        3.3.3 电流密度的影响
        3.3.4 DL-高胱氨酸浓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年产1000t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化工设计
    4.1 间歇式电解合成工艺路线
    4.2 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
        4.2.1 电解槽规模确定
        4.2.2 电解槽结构
        4.2.3 电极材料选择
        4.2.4 反应器的工作方式
    4.3 经济可行性分析
        4.3.1 工艺数据的链接
        4.3.2 工艺参数
        4.3.3 生产组织方案
        4.3.4 物料衡算
        4.3.5 设备选型
        4.3.6 经济核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氨基酸母液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氨基酸母液资源化利用技术
    1.1 氨基酸回收法
        1.1.1 膜分离技术
        1.1.2 色谱分离技术
        1.1.3 生 物 法
    1.2 肥料化法
    1.3 饲料化法
2 氨基酸母液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3 结 论

(6)基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多硫化物敏感型探针的构建及其在海洋细菌硫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 海洋硫循环
    2 海洋生态系统中硫化物的产生
    3 硫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
        3.1 硫氧化细菌的多样性
        3.2 海洋中的异养硫氧化细菌
    4 硫氧化的关键酶和代谢途径
        4.1 硫化物的氧化
        4.2 硫代硫酸盐的氧化
    5 多硫化物的结构特征、活性及生理作用
        5.1 多硫化物的结构特征
        5.2 多硫化物的活性
        5.3 多硫化物的生理作用
    6 现有的多硫化物检测方法
        6.1 基于H_2S_n亲核性的检测方法
        6.1.1 过硫化物介导的亲核芳香取代法
        6.1.2 荧光探针法
        6.2 基于多硫化物中硫烷硫亲电性的检测方法
        6.2.1 氰化物法
        6.2.2 应用荧光探针检测多硫化物
        6.3 改进的生物素开关法
        6.4 标签开关法
    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多硫化物敏感型探针的构建
    1 引言
    2 氧化还原敏感型绿色荧光蛋白探针
        2.1 GFP的结构与发光机制
        2.2 氧化还原敏感型绿色荧光蛋白探针的构建
    3 多硫化物敏感型绿色荧光蛋白探针
    4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 菌株和质粒
        4.2 引物
        4.3 主要药品和试剂(盒)
        4.4 主要仪器设备
        4.5 试剂配制
        4.5.1 DNA电泳相关试剂
        4.5.2 蛋白纯化相关试剂
        4.6 多硫化物的制备
        4.7 谷胱甘肽过硫化物的制备
        4.8 对活性硫敏感的GFP突变体的理性设计
        4.9 蛋白质表达、纯化及与多硫化物的反应
        4.10 氧化还原中点电位的测定
        4.11 蛋白质串联质谱分析
        4.12 SSP4探针检测E.coli胞内多硫化物
        4.13 胞内多硫化物水平的分析
        4.14 统计学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基于结构的多硫化物敏感型GFP探针的设计
        5.2 多硫化物敏感型GFP探针的光谱分析
        5.3 psGFPs与HSSH或H_2_O2反应后的蛋白串联质谱分析
        5.4 psGFP1.1/psGFP1.4与HSSH和GSSH的反应
        5.5 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对psGFP1.1的影响
        5.6 GSH与氧化态psGFP1.1的反应
        5.7 E.coli胞内的多硫化物水平分析
        5.8 S.cerevisiae亚细胞结构中多硫化物的分布
    6 讨论
        6.1 基于GFP的多硫化物敏感型探针的设计
        6.2 多硫化物中硫烷硫的转移与多硫键的形成
        6.3 S.cerevisiae亚细胞结构中多硫化物的产生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UF442/Rd12-psGFP融合蛋白探针的构建
    1 引言
    2 常见的融合蛋白探针
        2.1 roGFP2与谷氧还蛋白的融合
        2.2 roGFP2与过氧化物酶的融合
        2.3 roGFP2融合蛋白探针与其它基因编码氧化还原探针的比较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菌株和质粒
        3.2 引物
        3.3 主要药品和试剂(盒)
        3.4 主要仪器设备
        3.5 试剂配制
        3.5.1 DNA电泳相关试剂
        3.5.2 蛋白纯化相关试剂
        3.6 培养基的配制
        3.7 多硫化物的制备
        3.8 质粒构建
        3.9 TSB化学转化法
        3.10 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3.11 融合蛋白的荧光同步扫描和氧化态比例的测定
        3.12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DUF442-psGFP融合蛋白的氧化态比例和激发光谱
        4.2 Rd12-psGFP融合蛋白的氧化态比例和激发光谱
        4.3 psGFP蛋白的氧化态比例和激发光谱
        4.4 三种蛋白的特征比较
    5 讨论
        5.1 影响融合蛋白活性的因素分析
        5.1.1 融合蛋白的结构域顺序
        5.1.2 氧化还原酶的活性
        5.1.3 链接肽的设计
        5.1.4 氧化还原酶和荧光蛋白之间的位置关系
        5.2 DUF442和Rd12蛋白具有硫转移酶活性
        5.3 RhoD的催化机制
        5.4 DUF442和Rd12蛋白活性中心的微环境分析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sGFP探针在海洋玫瑰杆菌R.pomeroyi DSS-3硫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1 引言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和质粒
        2.2 引物
        2.3 主要药品和试剂(盒)
        2.4 主要仪器设备
        2.5 试剂配制
        2.5.1 化学感受态制备及转化相关试剂
        2.5.2 DNA电泳相关试剂
        2.6 培养基的配制
        2.7 菌株保存
        2.8 卡那霉素和氯霉素的抗菌实验
        2.9 TSB法化学感受态制备
        2.10 TSB化学转化法
        2.11 质粒构建
        2.12 psGFP检测生长周期中胞内多硫化物水平的变化
        2.13 roGFP检测生长周期中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2.14 psGFP检测细菌转化有机/无机硫源生成多硫化物水平的变化
        2.15 roGFP检测细菌转化有机/无机硫源过程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2.16 mBBr衍生法检测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的产生
        2.1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R.pomeroyi DSS-3培养条件的优化
        3.2 卡那霉素和氯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的确定
        3.3 R.pomeroyi DSS-3生长周期中胞内多硫化物水平的变化
        3.4 R.pomeroyi DSS-3生长周期中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3.5 R.pomeroyi DSS-3内源性多硫化物的产生和代谢途径分析
        3.6 R.pomeroyi DSS-3转化有机/无机硫源生成多硫化物水平分析
        3.7 R.pomeroyi DSS-3转化有机/无机硫源过程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3.8 R.pomeroyi DSS-3转化有机/无机硫源生成多硫化物的途径
        3.9 R.pomeroyi DSS-3将多硫化物氧化生成硫代硫酸盐
        3.10 R.pomeroyi DSS-3将多硫化物氧化生成硫代硫酸盐的机制
    4 讨论
        4.1 R.pomeroyi DSS-3内源性多硫化物的产生
        4.2 R.pomeroyi DSS-3中DMSP的代谢机制
        4.3 推测的R.pomeroyi DSS-3中的多硫化物代谢模型
    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外文论文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N-乙酰-L-半胱氨酸的绿色制备工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L-胱氨酸行业简介
        1.1.1 L-胱氨酸的性质
        1.1.2 L-胱氨酸的用途
        1.1.3 L-胱氨酸的合成方法
        1.1.4 L-胱氨酸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N-乙酰-L-半胱氨酸
        1.2.1 N-乙酰-L-半胱氨酸的性质
        1.2.2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用途
        1.2.3 N-乙酰-L-半胱氨酸的合成方法
        1.2.4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生产工艺现状
    1.3 有机电化学合成简介
        1.3.1 有机电合成的发展
        1.3.2 有机电化学合成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1.4.1 选题背景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2章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实验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电极的析氢线性伏安测试
        2.3.2 N,N'-二乙酰-L-胱氨酸的电化学还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还原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影响因素及工艺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解工艺参数对电还原制备的影响
        3.3.2正交优化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N-乙酰-L-半胱氨酸的电渗析脱盐纯化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过程
        4.2.3 电渗析工艺指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标准电导率曲线
        4.3.2 电流-电压关系
        4.3.3 电流-时间曲线
        4.3.4 进料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4.3.5 回收率和损失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N-乙酰-L-半胱氨酸绿色制备工艺及其技术经济评价
    5.1 引言
    5.2 工艺技术
    5.3 中试规模及方案
    5.4 生产设备及中试线设计
        5.4.1 生产设备
        5.4.2 中试线设计
    5.5 生产原料
    5.6 厂址选择、环保和安全生产
    5.7 投资估算及经济收益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科研成果
致谢

(8)目的论指导下的专利摘要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Ⅰ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1.2 Description of the Task
    1.3 Objective of the Task
    1.4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Chapter Ⅱ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2.2 While-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Review of Skopos Theory
    3.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kopos Theory and Patent Abstract Translation
Chapter Ⅳ Case Study of Patent Abstracts Translation
    4.1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t Lexical Level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4.1.2 Free Translation
        4.1.3 Conversion
    4.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t Syntactic Level
        4.2.1 Linear Translation
        4.2.2 Inversion
        4.2.3 Voice Change
        4.2.4 Combination
Chapter Ⅴ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9)川牛膝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初步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川牛膝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1.1.1 川牛膝是我国特色药植物资源
        1.1.2 川牛膝的生产存在质量隐患
        1.1.3 川牛膝现行质量标准不完善
    1.2 川牛膝化学成分研究
        1.2.1 甾酮类物质
        1.2.2 皂苷类物质
        1.2.3 多糖及单糖组分
        1.2.4 异黄酮类物质
        1.2.5 .氨基酸
        1.2.6 其他类物质
    1.3 中药质量控制现状
    1.4 中药质量标准物(Q-Marker)的概念及应用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多糖含量
        2.3.2 单糖组分
        2.3.3 氨基酸组分
        2.3.4 皂苷含量
        2.3.5 杯苋甾酮、大豆苷、葛根素、滨蒿内酯含量
        2.3.6 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糖含量
        3.1.1 标准曲线方程
        3.1.2 方法学验证
        3.1.3 多糖含量
    3.2 单糖组分
        3.2.1 系统适应性
        3.2.2 标准曲线方程
        3.2.3 方法学验证
        3.2.4 单糖含量
        3.2.5 主成分分析
    3.3 氨基酸组分
        3.3.1 系统适应性
        3.3.2 标准曲线方程
        3.3.3 方法学验证
        3.3.4 氨基酸含量
        3.3.5 主成分分析
    3.4 皂苷含量
        3.4.1 标准曲线方程
        3.4.2 方法学验证
        3.4.3 皂苷含量
    3.5 杯苋甾酮、大豆苷、葛根素、滨蒿内酯含量
        3.5.1 系统适应性
        3.5.2 标准曲线
        3.5.3 方法学验证
        3.5.4 样品含量
    3.6 阿魏酸含量
        3.6.1 标准曲线
        3.6.2 方法学验证
        3.6.3 阿魏酸含量
    3.7 主成分分析
        3.7.1 特征值及贡献率
        3.7.2 载荷矩阵
        3.7.3 综合主成分评价结果
        3.7.4 SMICA主成分分析
    3.8 灰色关联度分析
        3.8.1 原始数据规格化处理
        3.8.2 参考序列的选择
        3.8.3 关联度计算
4 讨论与结论
    4.1 多糖与单糖组分
    4.2 氨基酸组分
    4.3 皂苷与阿魏酸
    4.4 杯苋甾酮、滨蒿内酯、大豆苷,葛根素
    4.5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10)乌鸡白凤膏质量标准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创新点
引言
第一章 乌鸡白凤膏文献调研
    1.1 乌鸡白凤膏组方、方解及临床应用
    1.2 处方中各药材的文献调研
    1.3 乌鸡白凤类产品质量研究进展
第二章 乌鸡白凤膏定性鉴别研究
    2.1 仪器与材料
    2.2 乌鸡白凤膏中试样品的制备
    2.3 乌鸡白凤膏阴性样品的制备
    2.4 方法与结果
        2.4.1 乌鸡白凤膏地黄药材薄层鉴别
        2.4.2 乌鸡白凤膏人参、黄芪药材薄层鉴别
        2.4.3 乌鸡白凤膏香附药材薄层鉴别
        2.4.4 乌鸡白凤膏原标准丹参药材薄层方法检验
        2.4.5 乌鸡白凤膏原标准甘草药材薄层方法检验
        2.4.6 耐用性考察
    2.5 小结
第三章 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有效成分丹参素、芍药苷含量
    3.1 仪器与材料
    3.2 方法与结果
        3.2.1 溶液的制备
        3.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3.2.3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考察
        3.2.4 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及方法学考察
    3.4 小结
第四章 乌鸡白凤膏低聚肽含量测定
    4.1 仪器与材料
    4.2 乌鸡白凤膏蛋白含量测定
        4.2.1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含量
        4.2.2 凯氏定氮法方法学考察
        4.2.3 三批样品蛋白含量测定
    4.3 乌鸡白凤膏游离氨基酸测定
        4.3.1 溶液的制备
        4.3.2 ACCQ.Flour衍生试剂
        4.3.3 流动相溶液及色谱条件
        4.3.4 供试品制备方法考察
        4.3.5 方法学考察
        4.3.6 三批样品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4.4 乌鸡白凤膏低聚肽测定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乌鸡白凤膏特征图谱研究
    5.1 仪器与材料
        5.1.1 仪器
        5.1.2 材料与试药
    5.2 方法与结果
        5.2.1 溶液的制备
        5.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5.2.3 方法学考察
        5.2.4 相似度评价
        5.2.5 共有峰的标定
        5.2.6 乌鸡白凤膏特征图谱色谱峰归属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四、胱氨酸母液回收制备氨基酸微肥的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肿瘤铁死亡协同诱导机制的双氢青蒿素联合用药研究[D]. 崔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由L-胱氨酸直接制备N-乙酰-L-半胱氨酸的工程研究[D]. 张成耀. 吉林大学, 2021(01)
  • [3]电渗析技术在化学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D]. 卫新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的电解合成[D]. 刘子廒.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氨基酸母液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柳宏原,吴涛,孙开济. 发酵科技通讯, 2020(02)
  • [6]基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多硫化物敏感型探针的构建及其在海洋细菌硫代谢研究中的应用[D]. 胡欣. 山东大学, 2020
  • [7]N-乙酰-L-半胱氨酸的绿色制备工艺开发研究[D]. 丛林川. 吉林大学, 2020(08)
  • [8]目的论指导下的专利摘要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 贺世华.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9]川牛膝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初步筛选[D]. 赖鑫.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乌鸡白凤膏质量标准提升[D]. 李青.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回收胱氨酸母液制备氨基酸微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