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敏捷供需链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构建敏捷供需链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构建敏捷供需链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曾兰芝[1](2019)在《基于区块链与协同进化自适应细菌觅食优化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供应链是一个集生产、采购、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对产品、资金、信息等多要素流通进行控制的复杂功能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离散性等特性使得信息流成为影响供应链运行效率的关键要素,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质量低以及由此导致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缺乏有效的信任机制等问题制约了供应链的发展。本文针对由于信息共享程度低等导致的供应链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展开如下研究工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供应链五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价值流)与信息生态的形成分析信息生态对精准敏捷供应链一体化运行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下多Agent的运行控制模型。使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模型分析精准敏捷供应链系统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因子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并通过构建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系统的16个指标,结合信息熵构建了合作竞争共生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的信息生态系统。通过对比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原理、共识机制与传统供应链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系统的熵流影响,明确了区块链技术对于精准敏捷供应链系统信息生态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促进作用。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了基于区块链的行业链的概念,并对区块链下供应链的信息与安全机制进行设计,最后提出区块链机制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的动态重构方法。为了解决信息共享机制中信息安全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的一致性保证,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访问控制框架。通过将区块链调整为分散的访问控制管理器,使得节点在分享信息的同时保障精准敏捷供应链的信息生态的健康与安全。同时,在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安全可信信息生态下,针对多级供应链重构问题,建立了集成原材料供应商、半成品供应商等的多目标多约束精准敏捷供应链重构模型。该模型基于在供应链上游节点出现故障或外部环节变动时影响供应链高效运作的问题背景,考虑区块链行业链中可替代的供应商节点,以供应链总成本与延迟交货率为衡量指标,选择最优供应商节点加入,达到恢复供应链可持续运作的同时满足精准敏捷供应链对供应链成本与延迟交货率的要求。其次,对传统标准细菌觅食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协同进化机制调整细菌进化方向,自适应机制调整细菌前进步长,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同时,使用本文算法求解精准敏捷供应链重构多目标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给出供应链在遇到节点故障时的重构策略,避免供应链的中断,帮助供应链迅速恢复高效一体化运行。

罗晟勇[2](2010)在《基于.NET与Ajax的船舶敏捷制造PDM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敏捷制造因强调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敏捷性而备受制造业的关注,其实现的主要形式是临时组建跨地域、跨企业的动态联盟。现有的PDM产品不是局限于单个企业的C/S架构的系统,就是基于传统B/S架构的请求/响应模式下的系统。作为实现敏捷制造所必须的技术支撑,这两种架构下的PDM并不能同时满足敏捷制造环境下的跨地域性和敏捷性要求,更难以实现动态联盟各盟员企业间的产品数据协同管理。因此,展开基于.NET和Ajax的船舶敏捷制造PDM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对传统的PDM技术展开了分析研究,针对它们在敏捷制造环境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NET和Ajax的船舶敏捷PDM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利用SVG和WWF等技术,解决了敏捷制造模式下船厂数据协同共享和工作流程的控制等关键问题;最后结合船舶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了系统部分功能模块。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对当前船舶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深入分析了PD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敏捷制造的实现形式以及敏捷制造在造船业中实施的前提条件、工作流程和模式结构;并分析了实现船舶敏捷制造所需的支撑技术以及PDM技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2.在详细研究了Ajax技术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C/S架构和传统的基于Web的B/S架构的PDM在船舶敏捷制造模式下的的瓶颈的分析,提出了基于.NET和Ajax的船舶敏捷制造PDM模型的体系结构,同时对该模型进行了需求分析,并对模型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3.针对造船企业的需求,建立了相对应的数据表,并采用LINQ技术建立了LINQ to SQL对象模型,以方便数据的访问;对系统模型中应用到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采用SVG技术解决了船厂的设计图纸在Internet上共享浏览的问题,采用WWF技术实现了工作流程的控制。4.在前面理论研究结果的指导下,在Visual Studio 2008平台下采用.NET和Ajax等技术开发了面向船舶的敏捷PDM系统模型,实现了部分系统功能,对上述研究进行了验证。

王丽姿[3](2009)在《面向医院的业务流程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医院流程管理是流程管理理论方法在医院领域中的拓展,是以规范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核心,以持续地提高医院业务绩效,求得医院流程在质量、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的全面改善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为医院服务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至今对医院流程管理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局部流程改善的操作实施,真正理论意义上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对医院发展及其流程管理意义的探讨,以及对目前医院流程管理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着重对医院流程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同时还特别注重管理技术方法在医院流程管理中的实践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有:借鉴制造业CIMS思想,对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结构以及CIMS集成思想在医院流程管理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基于CIM-OSA模型构建了医院流程管理多视图和流程生命周期的三维体系模型,并对体系中的生命周期维、视图维和支撑维进行了分析讨论,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在多视图和流程生命周期的三维体系模型的基础上,对医院流程管理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功能、过程、组织、资源和信息等视角建立视图模型,对医院流程进行描述。以医院流程管理三维体系结构框架为指导从流程管理生命周期的维度,针对医院流程的设计、成本性能分析及流程的评价进行探索。建立了基于CE的医院流程设计概念模型、医院流程ABC实施模型、医院流程作业成本数学模型以及医院流程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支撑维度对其支持工具方法——QFD、ABC以及DEA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目的是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一些操作性强,具有实用价值的管理工具。将生命周期信息集成管理理念引入医院信息系统,通过对流程导向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需求的分析,建立医院流程管理信息集成模型,提出面向PLMS的医院流程管理集成框架,克服HIS信息化孤岛以及传统集成方式的缺陷。

张阐军[4](2008)在《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Lean-oriented Management for Supply ChinLogistics,LMSCL)是精益生产环境下现代物流在管理、服务与生产中的发展和创新。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积极谋求通过工程与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物流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实现高的物流效率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保证低成本、低消耗、安全、准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但是,目前在精益供应链物流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以及应用环境的限制,造就了企业低的生产效率和高的运营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以制造业为背景,重点研究了LMSCL的有关理论与应用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供应链物流的发展过程、特点和战略及其精益化管理内涵;提出了基于价值工程(价值、功能和成本)的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思想,建立了基于核心制造企业的LMSCL模式和系统管理数学模型;提出了推拉结合(PUSH-PULL)的物流管理模式实现方法。(2)针对LMSCL模式提出了采用B/S和C/S混合架构以及多层开发技术的系统体系结构,即由信息门户层、应用服务层、中间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和基础结构层组成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将量本利分析模型和物流能力决策分析方法应用于价值分析;并面向光电产品制造企业研究了通过供应链物流精益化功能分析、成本分析、业务流程重组与浪费管理来构建供应链物流核心价值链。(3)探讨了典型供应链物流管理库存控制模式,研究了精益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库存控制内涵,提出了基于虚拟库存的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库存控制模式;研究了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和BOM实现方法;构建了虚拟库存控制价值数学模型,并以LED显示板生产的典型物料供应链物流精益化库存控制进行了实例分析。(4)在界定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研究局限于微观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供应链物流能力构成要素和内涵,提出从供应链物流要素能力、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供应链物流竞争能力三个方面来研究了基于价值链的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衡量方法;建立了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量化模型,研究了该模型的计算方法和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优化实现步骤。(5)针对绩效评价的特点研究了LMSCL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评价要素结构体系;建立了LMSCL绩效评价模型,结合该绩效评价体系结构提出了改进模糊多级综合评价和AHP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6)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LMSCL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进行了研究。

杨小兵[5](2007)在《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ERP软件比较及其组合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企业都重视了信息技术的采用,其中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更是得到了企业的青睐和重视,ERP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开展。ERP在我国应用的前期,主要是在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成本和风险的不断降低,中小企业也加快了应用的步伐。在以往ERP的应用研究中,由于过多的是侧重在实施过程理论和方法等的研究,而对ERP软件本身的研究较少,特别是软件之间的比较及其组合研究较少,造成很多企业在选择ERP之前,对其软件是否适合企业的实际并不了解,更多的只是了解企业提供有何种软件以及应用推广情况。本论文进行了ERP软件的组合结构与应用研究,开创了ERP应用研究的新思路。研究总结了国内外有关ERP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面临的问题,阐明了对ERP软件的组合深入研究的必要性,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外ERP软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SAP Business One与金蝶K/3 ERP软件为例,结合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特点和关键需求,ERP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趋势,深入比较研究了软件所具有的技术、功能、业务流程、扩展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ERP软件的三维组合结构,完成了SAP Business One和金蝶K/3软件的组合应用设计与实现,提出了组合系统对企业流程、组织结构、协同商务和工作模式改变等管理的要求,并应采取集成应用、基于成本驱动的ERP管理模式和分布实施策略,以满足企业内部业务管理和外部协同的需求,为企业利用不同软件的优势来适应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提供了一点有益的参考。

李辉[6](2007)在《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供应链合作运作管理一直是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整体上,当前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合作企业选择、合作现状调查与分析、合作关系持续运营管理等四个方面。在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研究领域,当前研究热点正由前几年的合作伙伴选择逐渐转变到合作团队建立后合作持续方面的关系维系管理。对我国大型国有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合作现状调查表明:核心企业与供应商间存在建立协调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愿望,却不完全存在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为了建立协调的合作关系,必须在供应链企业间形成合作的观念,并建立一种信任关系。而我国不同地区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实际发展状况的调查则发现,我国供应链合作企业间广泛存在信任危机,且它严重阻碍了我国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良性发展。为了避免信任危机的发生,有必要以合作企业间的信任为核心构建供应链伙伴关系诊断管理方法,以支持供应链的良好运行。美、英、日等国为信任机制较为完善的国家,供应链企业合作关系持续中的不信任问题并没有引起当地学者的足够重视。现有国内外关于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方法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而在类似于我国这种信任机制相对缺乏的国家中,基于信任内核进行合作企业间的关系管理,避免因信任危机而导致的合作关系非正常终结,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系统工程学、决策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对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方法的相关前沿内容进行了详细探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研究问题的提出。首先,分析我国存在对信任危机进行控制的现实问题。之后,通过分类综述现有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管理相关研究文献,探讨现有研究是否可以为供应链合作企业间信任关系诊断提供支撑。进而,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进行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管理中急需进行深入探讨的三个方向。2、构建信任程度度量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信任程度是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中的对象,而通过信任度度量进行信任诊断是一种主要地实现方式。由于信任内涵的多样性,信任程度度量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信任最初是来源于伦理学中的概念,即便将其延伸到合作企业间形成的组织信任角度,信任程度度量中亦然需要处理代理不同企业利益的各专家的主观经验。本文主要分析信任度的内涵,界定进行主观信任程度度量时需要考虑的指标体系。在其基础上,通过智能决策技术的支撑,构建一种能够充分考虑供应链运作专家经验的信任度度量过程模型与程序模型。3、构建供应链伙伴关系信任状态诊断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基于信任程度度量,构建系统的供应链伙伴关系诊断管理体系。本文构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状态诊断的具体模型。该模型以供应链伙伴关系中的信任状态作为主要对象。其中的信任包括:契约信任、能力信任和意愿信任。分别构建两种信任度主导方式下的信任诊断,即:信任度显示主导诊断和信任度隐式主导诊断。通过监控合作企业间的信任状态,在出现信任危机之前予以警示,能够为改善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信任合作关系提供支撑。4、提出信任诊断后的关系协调框架模型。在供应链伙伴关系信任诊断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进行供应链伙伴关系信任协调的框架模型,在信任监控和具体的信任协调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该桥梁以供应链伙伴关系信任诊断为基础,以不同的信任状态诊断结果为判断条件,通过供应链节点企业间有效地信息沟通,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来改善合作企业间的信任关系。5、以某计算机公司为背景,对本文所提出的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方法实施具体应用验证。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方法的构建为进一步实施合作关系信任维系协调奠定了基础。

许一敏[7](2007)在《基于订单的敏捷供应链组织模式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信息革命和供应链的整合迫使供应链管理者们重新思考传统供应链组织结构,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供应链战略自然而然地把供应链视为企业延伸业务结构的一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供应链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入协同机制,分析了协同供应链组织的特点,提出了以订单履行为中心的供应链组织模式,并说明建立该组织模式给企业带来的益处。

吕贤睿[8](2006)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户需求趋于个性化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已无法单独面对竞争,而是必须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密切合作、共享信息实现供应链的无缝集成。这样才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供应链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关键。当前,供应链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信息共享程度差,影响了供应链管理绩效。本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对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问题从六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首先,从理论基础着手进行研究,对供应链管理信息集成与共享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包括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信息集成、信息共享的相关概念,信息共享的特点、作用、原则。其次,对供应链管理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来论证信息共享可以消除不确定性、提高供应链管理的绩效,从而说明信息共享的原因;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信息共享模型,以此来证明信息共享的价值,说明信息共享的必要性。第三,对信息共享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包括信息流以及信息共享模式分析,进而提出了信息共享的逻辑模型。第四,介绍了主要的信息共享技术。提出了基于EAI信息共享集成框架、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信息共享和基于Web Services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第五,探讨和研究了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和信任合作制度,从而保证信息共享的实现。第六,对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得出全文研究的结论,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后续研究建议。

傅韬[9](2005)在《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监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快速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以信息技术改造企业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变革是广大企业迎接挑战的必经之路。 因此,实现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要求。企业信息化中的管理信息化,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简称ERP)的实施是企业适应新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必然举措。研究企业实施ERP对企业财务监控的影响,无论是对财务监控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还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实施ERP对企业的作用与影响入手,首先介绍了ER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管理思想,接下来分析了实施ERP对企业财务监控的影响,并分别从财务监控理论、实务和企业组织等方面,来分析企业实施ERP后企业财务监控各方面的变化。然后针对财务监控的改变,提出了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监控的新模式,并对新模式进行了说明分析,随后引出一种实时的财务监控模式。在讨论新模式定位时,本文论述了ERP环境下财务监控应具备快速反应、监控的实时性、系统的集成性、信息的共享性等特点。 通过上面的分析论证,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接下来笔者立足财务监控的新模式,着重探讨了构建ERP环境下财务监控体系,认为该体系的构建主要从包括企业组织结构重组、企业生产价值流再造、会计核算流程再造、财务监控流程再造和针对供需链管理的财务监控等方面入手。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周和荣[10](2005)在《敏捷企业及其运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更迭越来越快,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顾客的需求日益个性化,使得21世纪的企业环境持续多变而又不可预测。这必然要求企业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环境的敏捷竞争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一种集中于核心能力、能够快捷地重组内外部的能力和资源、从而能够快捷地响应市场机遇的企业运应而生,这种企业被称作敏捷企业。国内外对敏捷企业的研究日渐重视。本文在深入分析和讨论敏捷企业理论研究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敏捷企业的基本理论及运行机理。论文从总体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包括第2、3、4章,对敏捷企业进行了一般界定、结构分析和实现机理研究,第三部分包括第5、6、7、8章,分别从运行方法(敏捷竞争方法、资源敏捷配置方法)、运行过程、运行条件等方面研究敏捷企业的运行机理,第四部分是敏捷企业的敏捷性评价。第五部分是总结和展望。全文共包括65个概念定义、72幅图表、29个机理或概念模型。 第1章在分析现代企业竞争环境改变的基础上,讨论了敏捷性和敏捷企业的起源。分析了敏捷企业产生的实践动因,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出发点,结合国内外对敏捷企业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建立了本文的研究体系。 第2章对敏捷性、敏捷企业进行了界定。对敏捷性与柔性、精益性进行了辨析。对敏捷企业的根本属性、一般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敏捷企业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依据核心能力和成长阶段,对敏捷企业进行了分类。认为敏捷企业是集中于核心能力的“半市场、半组织”的中间组织,它通过与客户、供应商、伙伴间的网络化和集成化,实现虚拟一体化。 第3章研究了敏捷企业的基本单元和基本结构。提出了能力要素是敏捷企业基本单元的假说。分析了能力要素作为敏捷企业基本单元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对能力要素进行了定义、分类和性质分析,给出了能力要素的结构概念模型,建立了本文的主要分析对象——敏捷企业及其能力要素。分析了敏捷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能力结构、资源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能力结构模型、资源结构模型、组织结构模型和人员结构模型。 第4章研究了敏捷企业的实现机理。研究了外部化机理,给出了敏捷企业外部化的定义、讨论了其效应以及实现的对象和过程;研究了模块化机理,给出

二、构建敏捷供需链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敏捷供需链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块链与协同进化自适应细菌觅食优化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2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及其对供应链运行控制机制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1.3.3 信息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供应链协同构建与运行管理的指导意义
        1.3.4 区块链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供应链运行控制优化与管理实现的启示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内容
    1.5 主要特色与创新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供应链运行控制机制及其解决方案
    2.1 概述
    2.2 供应链的结构与流分析
        2.2.1 类型及特点
        2.2.2 基本结构与模型
        2.2.3 网络结构特性
        2.2.4 供应链五流
    2.3 供应链管理模式及精准敏捷供应链一体化运行控制需求分析
        2.3.1 供应链管理目标与内容
        2.3.2 供应链运行机制及控制要素
        2.3.3 典型供应链一体化运行控制机制及其存在的局限性
        2.3.4 精准敏捷的内涵剖析及其对供应链运行控制的要求
    2.4 相关理论方法及技术对解决供应链一体化运行问题的应用范式
        2.4.1 信息生态理论
        2.4.2 区块链
    2.5 供应链运行控制优化机制解决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生态视阈下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分析及模型构建
    3.1 概述
    3.2 精准敏捷供应链下运行控制要素的耦合关系及协同优化分析
        3.2.1 精准敏捷供应链五流的耦合关系
        3.2.2 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一体化协同控制
        3.2.3 信息流对五流一体化协同运行控制及优化的作用机制
    3.3 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及其对一体化优化运行控制的影响分析
        3.3.1 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的内涵及特性
        3.3.2 信息生态对精准敏捷供应链一体化优化运行控制的作用机制
    3.4 基于合作竞争共生的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构建方法
        3.4.1 精准敏捷供应链合作竞争共生机制的内涵
        3.4.2 合作竞争共生对精准敏捷供应链下共识主动性的需求
        3.4.3 合作竞争共生对精准敏捷供应链下信息透明与信息对称的需求
        3.4.4 合作竞争共生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3.4.5 合作竞争共生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系统的熵流分析
        3.4.6 基于熵的合作竞争共生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构建方法
        3.4.7 仿真及分析
    3.5 精准敏捷供应链信息生态下基于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运行控制模型
        3.5.1 多Agent系统理论方法及其对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模型构建的优势
        3.5.2 基于MAS的精准敏捷供应链五流运行模型
        3.5.3 合作竞争共生信息生态下多Agent间的交互作用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体系动态重构方法研究
    4.1 概述
    4.2 供应链几种典型重构策略方法及其在精准敏捷供应链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4.3 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体系及其动态重构必要性分析
        4.3.1 精准敏捷供应链的模块化petri网建模分析
        4.3.2 动态复杂多变环境对精准敏捷供应链的响应性与适应性要求
        4.3.3 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体系动态重构的必要性及一体化运控实现条件
    4.4 区块链核心技术原理及其给予精准敏捷供应链一体化优化运行的启示
        4.4.1 区块链的概念与内涵
        4.4.2 区块链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4.4.3 区块链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运行控制过程
        4.4.4 区块链主要核心技术及算法的原理及其对精准敏捷供应链系统熵流影响分析
    4.5 区块链机制驱动下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控制体系的动态重构方法
        4.5.1 原理与基本思路
        4.5.2 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信息访问控制机制
        4.5.3 区块链视角下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模型及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协同进化细菌觅食算法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优化机制研究
    5.1 概述
    5.2 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模型研究
        5.2.1 问题描述
        5.2.2 多目标精准敏捷供应链重构模型
    5.3 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及其求解方法的比较分析
        5.3.1 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
        5.3.2 典型优化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局限性与不足
    5.4 协同进化自适应多目标细菌觅食算法
        5.4.1 细菌觅食算法基本介绍
        5.4.2 细菌觅食算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5.4.3 标准细菌觅食算法的缺点
        5.4.4 多目标细菌觅食算法的改进
        5.4.5 协同进化自适应多目标细菌觅食算法实现
    5.5 实验设置及结果分析
        5.5.1 算法性能评价方法
        5.5.2 算法性能指标的选取
        5.5.3 测试函数与实验设置
        5.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6 基于协同进化自适应细菌觅食算法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重构求解
        5.6.1 细菌编码设计
        5.6.2 菌群规模及质量保证策略
        5.6.3 求解流程
    5.7 案例分析
        5.7.1 模型相关参数
        5.7.2 计算结果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NET与Ajax的船舶敏捷制造PDM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造船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PDM 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PDM 的产生与定义
        1.2.2 PDM 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船舶行业PDM 的发展现状
        1.2.4 PDM 的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船舶敏捷制造模式的实现及其技术支撑
    2.1 敏捷制造的理念
    2.2 敏捷制造的实现形式
        2.2.1 虚拟企业及其特点
        2.2.2 虚拟企业的组成方式
    2.3 敏捷制造在造船工业中的实施
        2.3.1 船舶敏捷制造的实现形式
        2.3.2 虚拟造船企业的特点
        2.3.3 船舶敏捷制造实施的前提条件
        2.3.4 船舶敏捷制造的工作流程
        2.3.5 船舶敏捷制造模式结构
    2.4 实现敏捷制造所需的技术支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NET 和AJAX 的船舶敏捷制造PDM 的体系结构
    3.1 AJAX 技术介绍
        3.1.1 AJAX 定义及其相关技术
        3.1.2 AJAX 的工作原理
        3.1.3 ASP.NET AJAX 架构
    3.2 传统结构的PDM 系统在船舶企业应用中的瓶颈
        3.2.1 现有C/S 结构的PDM 系统的不足
        3.2.2 传统的基于Web 的PDM 的不足
    3.3 基于.NET 和AJAX 的船舶敏捷制造PDM 系统的需求分析
    3.4 基于.NET 与AJAX 的船舶敏捷制造PDM 系统的体系结构
    3.5 基于.NET 与AJAX 的船舶敏捷制造PDM 系统的功能模块
        3.5.1 船舶图文档管理模型
        3.5.2 单船项目管理模型
        3.5.3 工作流管理模型
        3.5.4 虚拟船厂信息交流模型
        3.5.5 船厂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4.1 基础数据库的设计
        4.1.1 后台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4.1.2 数据查询技术——LINQ
        4.1.3 LINQ to SQL 对象模型的建立
    4.2 SVG 技术在船舶图档管理模块中的应用
        4.2.1 船舶PDM 图档管理模块中AutoCAD 图形的Web 发布
        4.2.2 AutoCAD 图形文件格式分析
        4.2.3 SVG 图像文件格式分析
        4.2.4 DXF 文件转换为SVG 文件
        4.2.5 SVG 在图档管理模块中的应用
    4.3 WWF 技术在工作流管理中的应用
        4.3.1 工作流参考模型
        4.3.2 WWF 架构
        4.3.3 WWF 在工作流管理模块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NET 和AJAX 的船舶敏捷制造PDM 原型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5.1.1 系统硬件需求
        5.1.2 系统软件环境
    5.2 原型系统的主要运行过程及其实现
        5.2.1 系统的登录及权限控制
        5.2.2 单船项目管理模块的实现
        5.2.3 船厂信息交流模块的实现
        5.2.4 船舶图文档管理模块及工作流程的控制
        5.2.5 船舶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研究工作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3)面向医院的业务流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医院及医院管理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医院流程管理研究的意义
    1.2 流程管理及医院流程管理概述
        1.2.1 从流程再造(BPR)到流程管理(BPM)
        1.2.2 医院业务流程与医院流程管理
    1.3 国内外医院流程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4 本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点
        1.4.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多视图和全生命周期的医院BPM 体系结构研究
    2.1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结构的提出
    2.2 建立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结构的意义
        2.2.1 计算机集成制造简介
        2.2.2 对CIMS 哲理与集成医疗系统关系的探讨
        2.2.3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结构研究的意义
    2.3 体系结构相关理论概述
        2.3.1 基本概念
        2.3.2 视图的选择与关联
        2.3.3 国内外主要参考体系结构
    2.4 全生命周期和多视图的医院BPM 体系结构
        2.4.1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三维模型
        2.4.2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结构之生命周期维
        2.4.3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结构之多视图维
        2.4.4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结构之支撑方法维
    2.5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生命周期分析
        2.5.1 医院流程管理需求分析阶段
        2.5.2 医院流程管理流程重构阶段
        2.5.3 医院流程管理流程实施阶段
        2.5.4 医院流程管理流程评价阶段
        2.5.5 并行工程理念下的医院流程管理生命周期模型
    2.6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多视图分析
        2.6.1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功能视图
        2.6.2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过程视图
        2.6.3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组织视图
        2.6.4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资源视图
        2.6.5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信息视图
    2.7 医院流程管理体系理论、方法与支撑技术
        2.7.1 医院流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2.7.2 医院流程管理生命周期多种技术方法的协同
        2.7.3 医院流程管理的使能支撑工具
    2.8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基于患者需求的医院流程设计研究
    3.1 医院流程设计原则
    3.2 医院流程设计的理论方法
        3.2.1 医院流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全面质量管理
        3.2.2 医院流程设计系统化方法——质量功能展开(QFD)
        3.2.3 QFD 与其它管理方法的集成
    3.3 基于医院流程设计的质量功能展开
        3.3.1 医院流程设计 QFD 法的内涵
        3.3.2 医院流程设计 QFD 的过程展开
        3.3.3 传统质量屋(the House of Quality)的分解
        3.3.4 医院流程设计的并行QFD 工作模型
    3.4 医院流程设计QFD 实施过程
        3.4.1 患者需求分析展开
        3.4.2 患者需求质量展开权重的确定
        3.4.3 流程特性质量及其权重的确定
        3.4.4 递阶层次质量屋
    3.5 实证分析
        3.5.1 患者需求调查及需求质量识别
        3.5.2 患者需求质量要素权重的确定
        3.5.3 流程特性质量及其权重的确定
        3.5.4 流程设计质量要点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院业务流程成本分析研究
    4.1 作业成本法核算原理
        4.1.1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实施基本步骤
        4.1.2 作业成本法的二维计算模型
    4.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院流程成本分析
        4.2.1 医院流程服务成本
        4.2.2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医院业务流程管理的理论探讨
        4.2.3 医院实施作业成本核算的几个关键问题
        4.2.4 基于医院组织结构的流程作业成本模型
        4.2.5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流程分析
    4.3 医院流程作业成本的数学模型
        4.3.1 医院总成本的数学模型
        4.3.2 科室成本的数学模型
        4.3.3 流程(作业)成本的数学模型
        4.3.4 流程活动成本的数学模型
    4.4 实证研究
        4.4.1 常规生化检验作业成本的分配
        4.4.2 常规生化检验作业流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医院业务流程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5.1 业务流程绩效评价的内涵
    5.2 医院流程绩效评价的实施模式
    5.3 医院流程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5.3.1 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5.3.2 医院流程管理评价体系的确定
        5.3.3 医院流程管理评价体系描述与细化
        5.3.4 医院流程管理绩效评价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5.3.5 医院流程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5.4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医院流程管理绩效评价及案例
        5.4.1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医院流程绩效评价模型
        5.4.2 天津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流程绩效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医院流程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框架研究
    6.1 医院信息与医院信息系统
        6.1.1 医院信息概述
        6.1.2 医院信息系统概述
        6.1.3 HIS 系统的分类
    6.2 传统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分析
        6.2.1 医院信息化孤岛分析
        6.2.2 信息集成的概念
        6.2.3 有关医院信息集成的进展
        6.2.4 传统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缺陷
    6.3 基于生命周期的医院流程管理的信息集成
        6.3.1 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的定义
        6.3.2 医院流程管理生命周期信息特征
        6.3.3 医院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关系
        6.3.4 医院流程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
        6.3.5 PLM 在医院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
    6.4 医院流程管理系统的总体集成框架
        6.4.1 流程导向的医院信息集成需求分析
        6.4.2 医院流程信息集成模型
        6.4.3 医院流程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集成框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续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物流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1.3.1 物流概念的演变
        1.3.2 物流的定义
        1.3.3 现代物流与管理战略
        1.3.4 物流在我国的应用
    1.4 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精益供应链物流研究现状
        1.4.2 国内精益供应链物流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范畴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模式与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模式
        2.2.1 典型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2.2.2 基于价值工程的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创新
        2.2.3 基于核心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模式
    2.3 制造企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实现
        2.3.1 供应链物流业务流程重组
        2.3.2 供应链物流浪费管理
    2.4 基于核心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体系结构
        2.4.1 系统体系结构
        2.4.2 系统基本组成
        2.4.3 系统支撑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中的库存控制
    3.1 引言
    3.2 制造企业中的库存控制
        3.2.1 库存管理模式的发展与特点分析
        3.2.2 供应链库存管理及其系统的发展
        3.2.3 精益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库存控制
    3.3 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虚拟库存控制模式
        3.3.1 虚拟库存在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的应用模式
        3.3.2 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虚拟库存控制策略
        3.3.3 供应链物流管理精益库存控制实现方法
    3.4 供应链物流管理精益库存控制模型
        3.4.1 库存控制研究对象与假设
        3.4.2 库存价值控制模型
        3.4.3 模型求解与优化
    3.5 应用实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价值链的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研究
    4.1 引言
    4.2 供应链物流能力构成要素
    4.3 基于价值链的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的衡量
        4.3.1 精益供应链物流要素能力的衡量
        4.3.2 精益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的衡量
        4.3.3 精益供应链物流竞争能力的衡量
    4.4 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的量化模型
        4.4.1 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模型
        4.4.2 供应链物流线路匹配
        4.4.3 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问题求解
        4.4.4 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优化
    4.5 基于核心制造企业的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体系建立
        4.5.1 打造精益供应链物流核心能力价值链
        4.5.2 建立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绩效评价
    5.1 引言
    5.2 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5.2.1 评价要素体系
        5.2.2 评价的特点
    5.3 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评价模型
        5.3.1 评价模型
        5.3.2 评价方法
        5.3.3 评价的基本流程
    5.4 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指标体系
        5.4.1 指标体系的确定
        5.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基于核心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绩效评价
        5.5.1 模糊综合评价法
        5.5.2 各级权重系数的确定
        5.5.3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6.1 引言
    6.2 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系统设计
        6.2.1 系统设计目标与开发思路
        6.2.2 系统网络架构
        6.2.3 开发平台与系统配置
    6.3 应用系统的开发
        6.3.1 信息交流门户
        6.3.2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6.4 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系统实施与应用
        6.4.1 应用系统实施
        6.4.2 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举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附录3: 获得的版权证书与项目验收证明

(5)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ERP软件比较及其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ERP 发展回顾
        1.3.2 ERP 软件分析
        1.3.3 ERP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中小型制造企业
        2.1.1 定义
        2.1.2 企业特点
        2.1.3 ERP 应用需求分析
        2.1.4 ERP 应用面临的困难
    2.2 ERP 的核心与理论基础
        2.2.1 核心思想和核心功能
        2.2.2 供应链管理
    2.3 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理论
    2.4 业务流程重组
    2.5 组织结构理论
第3章 SAP Business One 与金蝶 K/3 的比较
    3.1 标准与规范
    3.2 系统结构比较
        3.2.1 系统结构及相关技术分析
        3.2.2 系统结构的差异
    3.3 业务功能比较
        3.3.1 主要功能概述
        3.3.2 模块构建和功能范围的差异
        3.3.3 业务流程的差异
    3.4 扩展方式的差异
    3.5 小结
第4章 ERP 软件组合结构研究
    4.1 ERP 软件组合结构构建
    4.2 组合技术研究
        4.2.1 平台技术研究
        4.2.2 数据库技术研究
        4.2.3 XML 技术研究
        4.2.4 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4.3 组合管理研究
        4.3.1 基于ERP 规范企业流程
        4.3.2 基于ERP 构建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
        4.3.3 基于ERP 的协同商务要求
        4.3.4 数据准确性和工作模式改变的要求
    4.4 小结
第5章 SAP Business One 与金蝶 K/3 的组合应用
    5.1 组合应用设计
    5.2 组合应用实现
    5.3 组合应用策略
        5.3.1 集成应用策略
        5.3.2 采取基于成本驱动的ERP 管理模式
        5.3.3 分步实施策略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研究国内外现状综述
        1.3.1 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主题
        1.3.2 组织信任主题
    1.4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内涵界定
        1.5.3 论文结构
        1.5.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2章 支撑信任关系诊断的技术基础
    2.1 级别高于关系理论
        2.1.1 级别高于关系定义
        2.1.2 选择消去法
    2.2 案例推理理论方法
        2.2.1 基本假设与流程
        2.2.2 案例匹配与检索技术
    2.3 统计学习理论与支持向量机
        2.3.1 问题表示
        2.3.2 经验风险最小化
        2.3.3 统计学习理论
        2.3.4 支持向量机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合作关系中的信任程度度量
    3.1 金字塔信任程度度量指标体系
        3.1.1 契约信任
        3.1.2 能力信任
        3.1.3 意愿信任
    3.2 信任程度度量实施的基础理论
        3.2.1 信任度的内涵
        3.2.2 技术手段与支撑对象的协同演化关系
        3.2.3 实现信任程度度量的原理
    3.3 信任度的专家群体协同度量
        3.3.1 信任程度度量特征
        3.3.2 信任程度度量过程模型
    3.4 信任度协同度量程序模型
        3.4.1 节点企业专家代理信任度度量个体求解模型
        3.4.2 各节点企业专家代理的协同度量集成模型
    3.5 基于决策经历的专家权重确定机制
        3.5.1 专家权重确定假设
        3.5.2 专家权重确定中的信任度量评估决策经历库
        3.5.3 专家权重确定机制
    3.6 实验验证
        3.6.1 实验设计
        3.6.2 实验结果
        3.6.3 分析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应链伙伴关系信任状态诊断
    4.1 信任状态诊断内涵
        4.1.1 节点企业合作进程
        4.1.2 合作关系中的信任
        4.1.3 信任状态诊断的描述性概念
    4.2 信任状态诊断的运作分析
        4.2.1 信任度主导方式
        4.2.2 诊断内容
        4.2.3 诊断主体与客体
    4.3 信任状态诊断假设
    4.4 信任状态诊断推理
        4.4.1 计划阶段
        4.4.2 执行诊断阶段
        4.4.3 关系修正和检查阶段
        4.4.4 信任状态诊断推理结构
    4.5 基于多支持向量机系统的信任状态群体协同诊断
        4.5.1 多支持向量机系统的构建原理
        4.5.2 基于多支持向量机系统的信任状态协同诊断模型
        4.5.3 信任诊断的智能支持工作原理
        4.5.4 多代理实现设计
        4.5.5 应用示例分析
    4.6 信任状态诊断的关键问题
        4.6.1 案例和样本收集
        4.6.2 案例和样本表示
        4.6.3 智能推理
        4.6.4 诊断模型中的参数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信任状态诊断的合作关系协调运作框架
    5.1 信任与合作关系的相互作用机理
        5.1.1 信任关系
        5.1.2 联盟关系
        5.1.3 信任与合作关系改善的相互作用
    5.2 当前合作关系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5.2.1 局部与整体的问题
        5.2.2 信任缺乏问题
        5.2.3 时间连续性问题
    5.3 面向合作关系持续的信任协调体系
        5.3.1 目标层
        5.3.2 合作层
        5.3.3 信任协调层
        5.3.4 支撑层
    5.4 供应商开发程序
    5.5 基于信任诊断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开发程序
        5.5.1 保证供应链目标实现的原理
        5.5.2 夹心模型
        5.5.3 运作流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某企业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案例
    6.1 加固型计算机产品简介
    6.2 计算机零部件品牌供应商市场现状分析
    6.3 计算机零部件供应商能力信任诊断分析
        6.3.1 计算机主板供应商能力信任诊断
        6.3.2 计算机显示器供应商能力信任诊断
        6.3.3 计算机杂牌内存供应商财务控制能力信任诊断
    6.4 计算机硬盘供应商意愿信任诊断
    6.5 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协调策略建议
        6.5.1 宜于采取的信任关系协调策略分析
        6.5.2 运作策略建议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k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结构及创新
第2章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基础理论
    2.1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基本思想
        2.1.1 供应链的概念及结构模型
        2.1.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基本思想
    2.2 信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2.3 供应链管理信息集成
        2.3.1 信息集成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2.3.2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集成的应用
    2.4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
        2.4.1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4.2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分类
        2.4.3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特点、作用及原则
    2.5 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与信息共享分析
        2.5.1 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分类分析
        2.5.2 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影响
        2.5.3 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管理不确定性的消除
    2.6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价值研究
        2.6.1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扭曲和失真—牛鞭效应
        2.6.2 供应链管理中牛鞭效应的数量模型
        2.6.3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对牛鞭效应的影响
        2.6.4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价值分析
第3章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系统分析与技术实现
    3.1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及信息共享方式分析
        3.1.1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传递模式分析
        3.1.2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控制分析
    3.2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设计
        3.2.1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层次结构
        3.2.2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逻辑设计
    3.3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支持技术
    3.4 基于EAI 的信息共享集成框架
        3.4.1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集成的思想—企业应用集成EAI
        3.4.2 EAI 的内容
        3.4.3 EAI 的集成模型
        3.4.4 基于EAI 的信息共享集成框架
    3.5 基于Intranet/Internet 的信息共享
        3.5.1 Intranet/Internet 集成基础上信息共享技术特点
        3.5.2 三层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思想
        3.5.3 基于Intranet/Internet 的信息共享三个层次
        3.5.4 基于Intranet/Internet 的信息共享系统
    3.6 基于Web Services 信息共享
        3.6.1 Web Services 的含义
        3.6.2 Web Services 模型
        3.6.3 Web Services 协议堆栈
        3.6.4 Web Services 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应用
        3.6.5 基于Web Services 的信息共享框架
第4章 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的管理措施
    4.1 供应链节点企业信息不共享的原因
    4.2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风险问题
        4.2.1 节点企业信息共享过程中的风险形成
        4.2.2 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风险
    4.3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
        4.3.1 激励机制的任务
        4.3.2 激励机制设计形式化模型
    4.4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合作信任机制
        4.4.1 信任的含义及其对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促进作用
        4.4.2 信息共享中不信任博弈分析
    4.5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激励策略和合作信任机制的建立
第5章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实证研究
    5.1 调查概述
    5.2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5.3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调查问卷
致谢

(9)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ERP的实施对财务监控的影响
    一、ERP的实施对财务监控理论的影响
        (一) ERP的实施对财务监控目标的影响
        (二) ERP的实施对财务监控对象的影响
        (三) ERP的实施对企业财务决策理论的影响
    二、ERP的实施对财务监控实务的影响
        (一) ERP的实施对财务信息提供和报告的影响
        (二) ERP的实施对财务预算及其监控的影响
        (三) ERP的实施对财务风险管理和监控的影响
    三、ERP的实施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一) ERP的实施对企业组织流程的影响
        (二) ERP的实施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三) ERP的实施对企业人员的影响
        (四) ERP的实施对组织观念的影响
第二部分 ERP环境下财务监控模式研究
    一、新模式的定位
        (一) 快速反应
        (二) 监控的实时性
        (三) 系统的集成性
        (四) 信息的共享性
    二、新财务监控模式的分析说明
        (一) 以行为目标为导向
        (二) 内部协调导向
        (三) 外部协调导向
        (四) 适应市场发展导向
    三、财务监控新模式—一种实时监控模式
        (一) 公司治理层级的实时监控
        (二) 企业管理层级的实时财务监控
第三部分 构建 ERP环境下的财务监控体系
    一、企业组织结构重组
        (一) 企业组织结构重组的必要性
        (二)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 重组企业的组织结构
    二、企业生产价值流再造
    三、会计核算流程再造
    四、财务监控流程再造
        (一) 全面掌控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强化并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
        (二) 及时汇总企业财务信息,动态分析评价财务经营状况
第四部分 供需链管理中的财务监控
    一、供需链管理中的财务监控的目标
    二、供需链管理中的财务监控的内容
    三、供需链管理中的财务监控的方式
    四、供需链管理中的财务监控的时点
    五、影响供需链管理中财务监控的几个方面
        (一) 供需链的复杂程度
        (二) 供需链的稳定程度
        (三) 合作各方之间的差异大小
        (四) 信任程度
        (五) 关系破裂成本的高低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10)敏捷企业及其运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缩写词表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动因
    1.2 敏捷企业理论研究综述
        1.2.1 国外敏捷企业理论研究
        1.2.2 国内敏捷企业理论研究
        1.2.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体系
        1.4.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3 论文的内容体系
    本章小结
第2章 敏捷企业的一般界定
    2.1 敏捷企业的定义
        2.1.1 敏捷性的界定
        2.1.2 敏捷企业的定义
    2.2 敏捷企业的特征
        2.2.1 敏捷企业的根本特征
        2.2.2 敏捷企业的基本特征
        2.2.3 敏捷企业的一般特征
    2.3 敏捷企业相关概念鉴评
        2.3.1 内涵相近的有关概念鉴评
        2.3.2 内涵相关的有关概念鉴评
    2.4 敏捷企业的分类
        2.4.1 基于核心能力的分类
        2.4.2 基于成长阶段的分类
    2.5 敏捷企业的性质
        2.5.1 敏捷企业的组织属性
        2.5.2 敏捷企业的边界属性
        2.5.3 敏捷企业的市场属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敏捷企业的基本结构
    3.1 敏捷企业的基本单元及其结构
        3.1.1 能力要素是基本单元
        3.1.2 能力要素的属性与特征
        3.1.3 能力要素的分类
        3.1.4 能力要素的结构概念模型
    3.2 敏捷企业的组织结构
        3.2.1 敏捷企业的组织特征
        3.2.3 敏捷企业的组织结构
        3.2.3 敏捷企业的组织结构概念模型
    3.3 敏捷企业的人员结构
        3.3.1 敏捷企业的人员属性
        3.3.2 敏捷企业的人员特征
        3.3.3 敏捷企业的人员结构
    3.4 敏捷企业的能力结构
        3.4.1 敏捷企业能力的特点
        3.4.2 敏捷企业的能力结构概念模型
        3.4.3 敏捷竞争力及其结构
    3.5 敏捷企业的资源结构
        3.5.1 敏捷企业资源的定义
        3.5.2 敏捷企业资源的分类
        3.5.3 敏捷企业资源的特点
        3.5.4 敏捷企业的资源结构与利用概念模型
    本章小结
第4章 敏捷企业的实现机理
    4.1 外部化机理
        4.1.1 敏捷企业外部化的一般界定
        4.1.2 敏捷企业外部化的动因
        4.1.3 敏捷企业外部化的实现
    4.2 模块化机理
        4.2.1 模块化理论概述
        4.2.2 敏捷企业模块化的一般界定
        4.2.3 敏捷企业模块化的实现
        4.2.4 基于模块化的并行工程
    4.3 集成机理
        4.3.1 集成论概述
        4.3.2 敏捷企业集成的内涵与特点
        4.3.4 敏捷企业集成的效应
        4.3.3 敏捷企业集成实现的ARCA模式
    4.4 网络化机理
        4.4.1 网络经济理论概述
        4.4.2 敏捷企业网络化与网络化信息系统
        4.4.3 敏捷企业网络化信息系统对竞争力量的影响
        4.4.4 敏捷企业的网络集群和锁定效应
        4.4.5 敏捷企业网络化的实现模型
    本章小结
第5章 敏捷企业的竞争机理
    5.1 敏捷竞争理论概述
        5.1.1 速度经济理论
        5.1.2 敏捷竞争维度模型
    5.2 敏捷竞争的一般界定
        5.2.1 敏捷竞争的提出
        5.2.2 敏捷竞争的定义
        5.2.3 敏捷竞争的特征
    5.3 敏捷竞争优势分析
    5.4 敏捷竞争的主体、客体与市场
        5.4.1 敏捷竞争的主体
        5.4.2 敏捷竞争的客体
        5.4.3 敏捷竞争市场
    5.5 敏捷竞争中的协同关系
        5.5.1 敏捷协同的定义与特征
        5.5.2 敏捷协同效应
        5.5.3 基本的敏捷协同关系
        5.5.4 敏捷协同的基本方式
        5.5.5 敏捷协同的潜在冲突或成本
    5.6 敏捷竞争中的竞争关系
        5.6.1 基本竞争关系
        5.6.2 竞争的基本形式
    5.7 敏捷竞争模型及敏捷竞争规律
        5.7.1 敏捷竞争模型
        5.7.2 敏捷竞争规律
    本章小结
第6章 敏捷企业的资源配置机理
    6.1 敏捷企业资源配置的一般界定
        6.1.1 资源配置的本质及机制
        6.1.2 敏捷企业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特点
    6.2 敏捷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信任机理
        6.2.1 敏捷企业与伙伴间信任的特点
        6.2.2 敏捷企业与伙伴间信任的作用
        6.2.3 面向机遇基于信任的资源敏捷配置模型
    6.3 面向机遇的能力要素伙伴选择
        6.3.1 能力要素伙伴选择概述
        6.3.2 基于互信关系的快速排除选择
        6.3.3 基于MAS的能力要素伙伴快速招投标选择
    6.4 资源共享
        6.4.1 能力要素共享
        6.4.2 知识共享
    本章小结
第7章 敏捷企业的过程机理
    7.1 敏捷企业运行过程概述
        7.1.1 过程与过程理论
        7.1.2 敏捷企业过程的一般界定
        7.1.3 敏捷企业的过程模型
    7.2 能力要素网的准备过程
        7.2.1 过程启动
        7.2.2 有关准备
    7.3 能力要素网的组建过程
        7.3.1 能力要素的模块化
        7.3.2 能力要素网的集成
        7.3.3 能力要素网的优化
    7.4 能力要素网的运行过程
        7.4.1 能力要素网的运行
        7.4.2 交运实现顾客价值
    7.5 能力要素网的解体
    7.6 敏捷企业运行过程实证
        7.6.1 基于定制的ASC运行过程实证
        7.6.2 基于机遇的AVE运行过程实证
    本章小结
第8章 敏捷企业的运行条件
    8.1 敏捷企业运行的使能技术
        8.1.1 使能技术概述
        8.1.2 重要的使能技术
        8.1.3 敏捷企业的信息系统
        8.1.4 敏捷企业的MAS
    8.2 敏捷企业运行的支持条件
        8.2.1 支持条件概述
        8.2.2 关键的支持条件
        8.2.3 敏捷企业运行中的法律问题
    本章小结
第9章 敏捷企业的敏捷性评价研究
    9.1 敏捷性评价的意义
    9.2 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9.2.1 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9.2.2 三种典型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9.2.3 敏捷企业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9.3 评价工作程序
    9.4 评价计算方法
        9.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9.4.2 评价方法
        9.4.3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9.4.4 评价指标的汇总方法
    9.5 示例评价
        9.5.1 示例数据表
        9.5.2 示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9.5.3 示例无量纲化指标值的计算
        9.5.4 示例敏捷性评价结果
    本章小结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总结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
致谢

四、构建敏捷供需链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块链与协同进化自适应细菌觅食优化的精准敏捷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D]. 曾兰芝. 深圳大学, 2019(01)
  • [2]基于.NET与Ajax的船舶敏捷制造PDM模型构建研究[D]. 罗晟勇. 江苏科技大学, 2010(05)
  • [3]面向医院的业务流程管理研究[D]. 王丽姿. 天津大学, 2009(12)
  • [4]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 张阐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2)
  • [5]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ERP软件比较及其组合研究[D]. 杨小兵. 湖南大学, 2007(01)
  • [6]供应链伙伴信任关系诊断方法研究[D]. 李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12)
  • [7]基于订单的敏捷供应链组织模式设计[J]. 许一敏. 物流科技, 2007(08)
  • [8]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问题研究[D]. 吕贤睿. 湖南大学, 2006(11)
  • [9]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监控研究[D]. 傅韬.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2)
  • [10]敏捷企业及其运行机理研究[D]. 周和荣.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构建敏捷供需链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