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采储量和采收率法在多层砂岩储层开发阶段划分中的应用

可采储量和采收率法在多层砂岩储层开发阶段划分中的应用

一、应用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法划分多层砂岩油藏开发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程洪[1](2020)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全球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之一。随着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相继发现了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碳酸盐岩油藏在我国的开发潜力逐步增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发育受沉积、构造、岩溶等多种地质作用的影响,储集空间与砂岩油藏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生产动态所反映的油藏内部规律也难以用常规油藏动态方法手段来识别。但碳酸盐岩油藏的生产动态特征与油藏的储集体类型和底水特征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且其生产动态也与碳酸盐岩油藏在储集空间上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关联,因此,通过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对深入分析油藏的开发规律,建立开发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因动态生产指示曲线与油藏内部生产规律具有关联性,因此,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实例,通过对碳酸盐岩油藏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分析,首先在缝洞组合理论分析和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分别建立了5类能量指示曲线和3类注水指示曲线的缝洞模型及对应的理论方程,并详细研究了各类型指示曲线的指示意义;同时为进一步明确能量指示曲线和注水指示曲线的内在联系并验证能量指示曲线和注水指示曲线在开发过程中的适用性,根据相关性原则,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压物模实验方法及原则,并在缝洞型油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缝洞组合模型的高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随后对已建立的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解释模型在进行高压物理模拟测试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并对两类指示曲线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评价;进而运用测试修正后的指示曲线方程对典型的缝洞型油藏开发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开发对策。论文取得的成果有:一是能量指示曲线可用于分析缝洞型油藏的开采潜力,可用于对比不同缝洞体与开发对策的效果差异。能量指示曲线的形态可判断油井所沟通的缝洞体类型,斜率变化反应了生产过程中所波及缝洞体的体积变化,指示曲线方程的参数可反应油井各阶段可采储量与储集体体积大小、流体粘度的关系;二是注水指示曲线可有效评估注水开发效果和指导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注水指示曲线斜率是关于地层原油体积的函数,可以估算注水井储集体的大小;而注水指示曲线是否存在拐点,可用于判断与油井连通的远端是否存在尚未波及的缝洞体;三是高压物模实验结果表明:底水能量强弱和是否容易发生水窜对开发效果影响较大,当油藏条件不易水侵或开发得当不发生明显水窜时,底水的存在可为油藏的开发提供充足能量,明显提高开发效果。当不存在底水时,对未充填溶洞,溶洞体积大小和生产速率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均不明显;对于充填溶洞,则随着生产速率的增加,采出程度明显下降,且单溶洞油藏明显低于双溶洞;四是通过高压物模实验测试,能量指示曲线表明:溶洞体积越大,弹性能量开采初期产量越高;相同开采速率下不同体积大小溶洞的可采储量比较接近;可采储量与开采速率间的关系表明存在最佳开采速率;注水指示曲线表明:双洞模型下注水开发储量动用程度更高;较大的注水速度对于压力恢复具有显着效果,但增油不明显;合理且稳定的注水速度可有效提升注水开发效果;五是通过对典型油藏生产过程分析,根据能量指示曲线的斜率变化可有效识别油井能量变化阶段,进而可及时进行生产对策调整;同时根据注水指示曲线可优选出合适的注水开发参数,指导注水政策的调整。

向红[2](2019)在《大跨度薄互层P油藏层系重组界限及调整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采用大段合采的海上大跨度薄互层油藏而言,随着开发程度的提高,油藏的各种矛盾和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分层系开发是减小大跨度薄互层油藏层间矛盾,提高油藏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在认识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规律的基础上,定量论证大跨度薄互层油藏层系重组界限标准并建立层系重组方法,再对层系重组后的开发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价,这对于实现大跨度薄互层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油藏目前开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1)在考虑经济因素影响或约束条件下,对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薄互层油藏层系重组厚度界限标准进行了定量论证研究,并建立了开发阶段(对应不同含油饱和度)、有效储层纵向分散程度、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对层系重组厚度下限标准影响的校正图版及层系重组方法。(2)利用建立的层系重组方法对P油藏进行层系重组方案设计与优化论证,筛选出了 4组满足要求的层系重组方案,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方案进行效果预测与优选,通过分析预测结果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层系重组方法是可靠的。(3)基于现有的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大跨度薄互层油藏层系重组调整效果评价的分级指标体系,即一级采收率及改善程度核心指标1个,二级开发效果及改善程度关键指标13个,并给出了各指标及其改善程度的计算方法。(4)通过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层系重组调整效果的新思路,并依据归一化思想,建立了适合于不同油藏、任何开发阶段的归一化指标标准。(5)引入改进雷达图法,建立了大跨度薄互层油藏层系重组调整效果定量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典型井区进行了调整效果综合评价,为明确油藏下一步调整措施方向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高珍妮[3](2019)在《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文中指出注水开发是油田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现阶段,我国许多油田已步入特高含水期,单井日油和采油速度急剧下降,注入水地下存水率越来越小,特高含水期水油比急剧增大,阶段水驱油效果变差,低效无效循环已成为制约层内剩余油有效开发的生产难题。此阶段开发效果评价是明确下步挖潜方向、确定调整措施的重要手段,而原有的评价指标标准已经不适用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研究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的指标标准和综合评价方法,以更好地指导油田合理、高效的开发。本文依据“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的注水原则,筛选出了适合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的10项指标,分别为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质达标率、注采比、地层能量保持水平、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含水上升率、分注率、分注合格率、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自然递减率;参考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以及矿场特高含水期各指标的统计资料,对原有指标标准进行了修正,确定了符合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的评价指标标准;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各指标权重系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最后应用于D油田G区块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对后续开发给出了合理建议。

王瑞鑫[4](2019)在《H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砂岩油藏从1997年投入规模开发,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区块含水上升、产量递减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H油藏开发效果进行定量而有效地评价,并对其开发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调整,筛选潜力大的可挖潜区块,对于保障油田的长期稳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已有的油藏资料,对油藏基本地质特征和生产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对油藏有了一个明确认识,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以下工作:(1)以工区现有动静态资料为基础,开展油藏基础地质特征分析,总结油藏构造特征(含微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油藏温度压力系统、流体性质、油气水分布状况;(2)利用岩心、测井、动态监测等各类资料,对储层岩性特征、物性特征、非均质性特征进行认识;(3)利用油水井生产资料,结合压力、吸水、产液等动态监测资料等,开展了油井开采特征分析、地层天然能量评价、注水效果评价及各种措施增产效果等研究;(4)通过对目前注水开发方式、开发层系、注采对应关系评价,确定合理层系、井网、井距、注水开发方式;(5)通过同类型油藏开发实践对比,进行合理开发方式的选择,优化注水方式,确定合理注采井数比、注水时机等。通过以上工作,对H油藏开发效果有了一个整体明确的认识,并对其不合理、见效较差的方面进行调整。

吴婧[5](2019)在《海上大跨度薄互层油藏高效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位于渤海湾中南部海域的P油田属于大跨度薄互层岩性-构造油藏,该油藏具有埋藏浅、储量丰度高的特点。在前期笼统合注-主力层分采开发模式条件下,油田开发暴露出一系列复杂问题,主要表现出“低采出程度对应高含水率,剩余可采储量高”的主要矛盾。对于这类具有多油组、含油井段跨度大、非均质性强和纵向均衡动用难度大的薄互层油田,层系重组是油田开发中后期减小层间干扰影响、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从油田各种地质资料、实验室测试化验资料和生产数据入手,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油田高效开发模式研究,论文取得了相应研究成果:(1)将钻取的储层岩心进行室内相渗实验测试,对储层油水多相渗流特点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油水多相渗流、有效储层纵向高度分散性(渗透率差异、原油粘度差异和储层厚度差异)对油田高效开发的影响,确定了油田高效开发难点。(2)采用渗流力学油水两相非活塞驱替理论,研究了单层水驱过程中油水两相的渗流动态,按照流管分析法,将平面及纵向多流管水驱油动态进行等时叠加,得到了多层合采时生产井总的生产动态特征,研究了多层纵向非均质性对油田均衡开发的影响。(3)基于油藏薄互层强非均质性特点,建立具有实际地质特征的数值模拟非均质模型并对合采时纵向各油组动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影响油田均衡开发的层间干扰主要因素是“渗透率和原油粘度”。用典型井生产数据、实验室测得的流体高压物性数据和现场分层产能测试资料等,定量研究了层间干扰系数。(4)以P油田1区北为靶区,对目前开发方式和井网有效性进行系统性评价研究,从纵向均衡动用角度确定了分层系开发的必要性,引入并建立经济界限和厚度下限的开发层系重组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确定了油藏开发层系的调整界限,并以1区北为典型区块进行分层系划分重组方案设计和优选。(5)根据P油田1区北的实际生产数据资料,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开展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研究,配套研究并提出井网井型、地层压力保持水平、采油速度、注采比等技术政策指标。

付勇[6](2018)在《大港羊二庄油田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东部老油田普遍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田开发“三大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呈“整体分布零散,局部相对集中”的特点。论文以羊二庄油田特高含水期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该油田现阶段存在的开发矛盾从层间、层内矛盾转化为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矛盾,剩余油分布复杂,而原有基于沉积微相的地质模型无法有效解决目前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开发矛盾这一问题,论文在精细的储层构型理论的指导下,解剖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建立基于储层构型的精细地质模型,结合油藏工程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方法,总结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建立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模式,为老油田二次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区共发育三种类型曲流河:片状曲流河、交织条带状曲流河和孤立型曲流河,曲流河单一河道空间叠置模式包括深切大面积叠置型、浅切交错叠置型、非下切叠置型和孤立型四种类型。发育一种类型辫状河:深的常年性辫状河,单一辫流带叠置类型包括深切大面积叠置型、浅切小面积叠置型、非下切层状叠置型和孤立型。曲流河侧积层平均倾角为5°,滩头落淤层平均倾角为1.58°,滩尾落淤层平均倾角为0.69°,滩翼落淤层平均倾角为1.04°。研究区剩余油分布受断层、微构造、构型要素、构型界面、注采井网、射孔类型和井型影响。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单一河道侧缘和河道切叠处、构造高部位和废弃河道附近;垂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叠置砂体上部、点坝砂体中上部和井距较大、波及程度差的油层中上部。在单一因素控制剩余油分布基础上,优选关键因素,总结研究区多因素耦合控制下剩余油分布模式。曲流河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断层—微构造—复合河道—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复合河道—单河道砂体切叠—注采井网—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复合河道—单一河道内部非均质性—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和复合河道—侧积层—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辫状河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断层—微构造—复合河道—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复合河道—单一辫流带内部非均质性—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和复合河道—落淤层—注采关系耦合控制模式。

邱志利[7](2018)在《新疆碎屑岩油藏开发效果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新疆碎屑岩油藏逐渐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地下油水关系日益复杂,剩余油分布更为零散,油藏产量逐年递减,实现油田长期稳产和进一步调整挖潜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开发经营效益也逐渐下降。如何构建适合于新疆碎屑岩油藏的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新疆碎屑岩油藏开发效果与开发水平,进一步明确油藏开发调整措施方向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对实现油田持续高效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在新疆碎屑岩油藏分类的基础上,构建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归一化标准评价油藏开发效果的思路,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总结油藏分类思路,形成适合于新疆碎屑岩油藏分类标准,并归纳总结不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动态特征及指标变化规律。(2)基于油藏地质开发特征及目前行业标准,提出新的评价体系思路,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进,并提出分级分类关键指标,包括一级核心指标,二级效果关键指标,三级支撑指标,并选取两个典型油藏,分别计算其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值,为后期开发效果评价奠定基础。(3)在考虑多因素的基础上,基于数值模拟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理论采收率校正模型,准确计算油藏的理论采收率。(4)基于油藏理论开发规律曲线和近期实际动态拟合曲线,给出了可用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归一化指标标准和未来生产开发动态指标预测计算方法,并采用改进雷达图法,直观定量地综合评价水驱油藏目前的开发效果与开发水平,为明确油藏开发调整措施方向提供依据。(5)基于上述系统的研究结果和归一化标准评价油藏开发效果的思路,编制完成了“油藏开发效果评价软件”。

高天[8](2018)在《北大港六间房油田油藏精细立体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北大港六间房油田是大港油区主力油田之一,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凹陷北大港构造带的中西部,是典型的多层系复杂断块复式油气田,断裂系统复杂,储层纵、横向变化大。油田1971年开始勘探,1972年投入开发,目前已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由于油藏复杂、认识程度较低,储量难以动用。为此,开展油藏精细立体评价,确定有利储层特征及分布范围,对于油田稳产上产和全面提高开发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的支撑意义。论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及复式油气藏成藏思路,以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为基础,采用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多井立体层位标定技术、井震结合区域统层,开展构造精细解释和构建地层格架,进一步落实油藏构造特征;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地球物理方法,对主力目的层储层分布范围及储层物性进行定量描述,精细刻画油砂体分布。上下兼顾,滚动评价与产能建设相结合,精细评价北部断鼻区、西部断块区和中部构造-斜坡区的油气藏有利目标,根据油气藏分布特征和产能分布特点,优选有利目标区,整体部署开发方案,当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24.8×104t。论文研究形成的复杂断块构造-岩性油气藏立体评价思路、技术方法及综合评价技术对油田其它区块的研究与认识可提供一定参考和指导。

朱圣举,张皎生,安小平[9](2016)在《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与Arps递减规律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藏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变化规律难以评价的问题,从定义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入手,结合Arps递减方程,推导出不同递减规律条件下的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方程,并以鄂尔多斯盆地具体油藏为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指数型递减规律下,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等于初始递减率,为常数;在双曲线型递减规律下,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呈"凹"型下降曲线,与递减率呈正线性相关,其斜率为1-n(n为递减指数);在调和型递减规律下,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随时间呈"凹"型变化规律,且存在极小值,与递减率呈"凹"型相关,即当时间小于某一点(驻点)时,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随时间的增大(或递减率的降低)而呈"凹"型降低;当时间大于某一点(驻点)时,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随时间的增大(或递减率的降低)而呈"凹"型升高。研究成果在岩性油藏以及其他开发规律类似的油藏均可推广应用。

张文中[10](2014)在《哥伦比亚V油田剩余油分布描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哥伦比亚V油田已开采60余年,普遍采用多层合采和高强度开采的工艺措施,层间矛盾严重。本论文在油藏构造研究、小层精细划分、储层物性研究及储量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定量描述了剩余油富集的潜力区,并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实现剩余油精细高效挖潜,改善后期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为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建立了地层划分及小层细分方案;完成了 296 口井砂层组的划分对比和重点地区162 口井的小层细分。结合地震构造精细解释、储层预测等研究成果,首次对V油田的构造特征有了精细的把握。2、应用岩心、测试、测井资料,建立了油水层解释标准;首次在本油田研究了不同水淹级别水淹层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测井、地质、油藏工程分析相结合,通过井间对比分析,完成296 口井的综合解释。3、综合应用岩心分析、岩心照片、测井等资料,建立研究区沉积模式;完成工区内162 口井单井微相分析、剖面相分析和分层系的平面相分析。4、对油田储层及其非均质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孔隙结构特征、隔层分布及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特征。同时在构造研究、测井综合解释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动、静态资料,通过分层系、分断块井间对比分析,研究了油田1 1个砂层组及15个小层的油水分布特征,并结合测井的相关参数,对1 1个砂层组的地质储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储量分布特征。5、深入分析了 V油田的油藏特征、开发历程和存在问题;通过含水上升规律、注水效果评价、油藏能量评价、措施效果分析等研究,评价了油田开发效果;通过可采储量标定、产量劈分、水淹状况分析、剩余储量评价等研究,分析了各区块、各层系调整潜力,提出了开发调整的主要潜力区块和潜力层系。6、在本油田开展数值模拟,结合油藏工程分析,开展V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明确剩余油分布与储集砂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完善油田中后期的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依据,最后提出了开发调整方案建议。7、探讨了本油田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认为在静水条件下微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但在动水条件下,微构造和水动力强弱共同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

二、应用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法划分多层砂岩油藏开发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法划分多层砂岩油藏开发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开发特征
        1.2.1 储层特征
        1.2.2 开发特征
        1.2.3 主要开发矛盾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研究进展
        1.3.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质平衡方程研究进展
        1.3.3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理模拟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能量指示曲线研究
    2.1 缝洞模型的建立
        2.1.1 单裂缝型
        2.1.2 双裂缝型
        2.1.3 缝-洞组合型
        2.1.4 双溶洞型
        2.1.5 单溶洞型
        2.1.6 小结
    2.2 理论方程的建立
        2.2.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质平衡方程
        2.2.2 典型缝洞结构理论方程建立
    2.3 能量指示曲线参数敏感性分析
        2.3.1 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2.3.2 敏感性分析
    2.4 曲线指示意义运用
        2.4.1 近井钻遇溶洞型能量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2.4.2 井钻遇裂缝型储集体能量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指示曲线研究
    3.1 缝洞模型的建立
        3.1.1 井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
        3.1.2 井缝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
        3.1.3 井缝洞并联型缝洞模型
    3.2 理论方程的建立
        3.2.1 井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的注水指示曲线推导
        3.2.2 井缝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注水指示曲线推导
        3.2.3 井缝洞并联型缝洞模型注水指示曲线推导
    3.3 影响因素及敏感性分析
        3.3.1 井洞缝洞型串联模型分析
        3.3.2 井缝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分析
        3.3.3 井缝洞并联型缝洞模型分析
    3.4 曲线指示意义运用
        3.4.1 缝洞组合型储集体注水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3.4.2 双溶洞型储集体注水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压物模实验研究
    4.1 室内物模相似准则建立
        4.1.1 量纲分析法推导相似准则群
        4.1.2 方程分析法
        4.1.3 主要相似准则选取及物理模拟参数计算
    4.2 单溶洞高压物性模拟实验
        4.2.1 实验模型建立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双溶洞高压物性模拟实验
        4.3.1 实验模型建立
        4.3.2 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底水型双溶洞高压物性模拟实验
        4.4.1 实验模型建立
        4.4.2 实验方法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单溶洞注水驱油高压物理模拟实验
        4.5.1 实验模型建立
        4.5.2 实验方法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双溶洞注水驱油高压物理模拟实验
        4.6.1 实验模型建立
        4.6.2 实验方法
        4.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指示意义解释模型测试
    5.1 能量指示曲线指示意义解释模型测试
        5.1.1 能量指示曲线物模模型校正
        5.1.2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动态储量变化机理分析
    5.2 注水指示曲线指示意义解释模型测试
        5.2.1 注水指示曲线物模模型校正
        5.2.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动态储量变化机理分析
    5.3 动态曲线综合指示意义分析
        5.3.1 适用条件分析
        5.3.2 油藏开发阶段适应性分析
        5.3.3 动态储量估算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指示意义的开发对策研究
    6.1 无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6.1.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1.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1.3 无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6.2 有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6.2.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2.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2.3 有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6.3 无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6.3.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3.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3.3 无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6.4 有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6.4.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4.2 有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大跨度薄互层P油藏层系重组界限及调整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系划分界限研究现状
        1.2.2 调整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统计及创新点总结
        1.4.1 论文工作量统计
        1.4.2 论文创新点总结
第2章 油田地质开发特征
    2.1 区域地质简况
    2.2 断裂及构造特征
    2.3 油藏地层特征
    2.4 沉积相特征
    2.5 储层特征
        2.5.1 储层分布特征
        2.5.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5.3 储层物性特征
        2.5.4 储层非均质性
    2.6 油藏特征
        2.6.1 压力温度特征
        2.6.2 储层流体特征
        2.6.3 油藏类型及驱动类型
    2.7 地质储量
    2.8 油藏开发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开发层系重组界限标准定量研究
    3.1 层系重组基本原则
    3.2 层系重组有效性判断数学模型
    3.3 基于经济要求的层系重组厚度下限研究
        3.3.1 经济评价原理
        3.3.2 经济评价的假设条件
        3.3.3 经济评价流程
        3.3.4 基于经济要求的层系油层厚度下限定量方法研究
    3.4 层系重组油层厚度下限影响因素及校正图版研究
        3.4.1 层系调整时机对层系重组厚度下限影响程度及校正研究
        3.4.2 净毛比对层系重组厚度下限影响程度及校正研究
        3.4.3 纵向层间流度差异对层系重组厚度下限影响及校正研究
    3.5 层系组合厚度下限确定方法研究
        3.5.1 层系油层厚度下限综合校正系数
        3.5.2 开发层系重组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井区分层系调整方案研究
    4.1 开发调整潜力评价
        4.1.1 水驱特征曲线法
        4.1.2 图版法
        4.1.3 产量递减法
        4.1.4 数值模拟法
        4.1.5 开发调整潜力分析
    4.2 分层系调整方案设计
    4.3 油藏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4.3.1 数值模拟法确定合理地层压力
        4.3.2 注采关系法确定合理地层压力
    4.4 开发层系调整方案优化论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井区分层系调整开发效果评价
    5.1 分层系调整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5.1.1 分层系调整响应参数法
        5.1.2 分层系调整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1.3 分层系调整效果指标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
        5.1.4 指标间关系分析及评价思路与方法
        5.1.5 分层系调整效果指标标准研究
    5.2 层系调整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5.2.1 指标权重确定与量化
        5.2.2 改进雷达图定量综合评价
    5.3 典型井区层系调整效果评价
        5.3.1 评价指标分析计算
        5.3.2 各响应参数评价指标计算结果与后期调整意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2 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块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层特征
        2.1.2 沉积特征
    2.2 油藏特征
        2.2.1 流体性质
        2.2.2 油层分布
    2.3 开发历程
第3章 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3.1 液量变化规律
    3.2 含水变化规律
    3.3 产量变化规律
    3.4 存水率变化规律
    3.5 无效循环严重
第4章 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评价指标确定
    4.2 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4.2.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4.2.2 水质达标率
        4.2.3 注采比
        4.2.4 地层能量保持水平
        4.2.5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4.2.6 含水上升率
        4.2.7 分注率
        4.2.8 分注合格率
        4.2.9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4.2.10 自然递减率
    4.3 评价指标标准研究
        4.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4.3.2 指标标准确定
第5章 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5.1 单指标评价分析
    5.2 模糊综合评判法
        5.2.1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5.2.2 权重的确定
        5.2.3 隶属度矩阵的建立
        5.2.4 实例应用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H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水驱可采储量研究现状
        1.2.2 采收率计算研究现状
        1.2.3 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技术路线图
2. 油田基本地质特征
    2.1 油田概况
    2.2 地层划分对比
        2.2.1 地层划分原则
        2.2.2 地层划分结果
        2.2.3 划分对比结果
    2.3 构造特征
    2.4 沉积特征
    2.5 储层基本特征
        2.5.1 物性特征
        2.5.2 储集空间
        2.5.3 储层非均质性
    2.6 油藏特征
        2.6.1 流体性质
        2.6.2 油层温度、压力
    2.7 本章小结
3. 开发效果分析与评价
    3.1 开发现状
    3.2 油井开采特征分析
    3.3 平面及纵向产能分布规律
    3.4 油藏天然能量评价
    3.5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与分析
        3.5.1 油田注水基本情况
        3.5.2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3.6 压力系统评价
4. 开发适应性评价
    4.1 开发层系的适应性评价
    4.2 井网、井距的适应性评价
        4.2.1 井网适应性分析
        4.2.2 合理井距的确定
    4.3 注水方式适应性评价
    4.4 连通性分析
        4.4.1 静态资料分析
        4.4.2 动态资料分析
    4.5 注采对应关系评价
5. 注水开发技术对策
    5.1 周期注水方式的确定
    5.2 合理注采井数比的确定
    5.3 油藏合理注采比与注水量确定
    5.4 注水时机的确定
    5.5 注入水质要求
    5.6 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
    5.7 与原开发方案对比
6.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5)海上大跨度薄互层油藏高效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田高效开发经验
        1.2.2 层间干扰研究
        1.2.3 海洋油气田开发与陆地油气田开发的区别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统计及创新点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及生产特征分析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背景
    2.2 地层层序和油组划分
    2.3 储层特征
        2.3.1 岩石类型
        2.3.2 物性特征
        2.3.3 非均质性特征
    2.4 油藏温压系统与流体特征
    2.5 油田生产特征分析总结
        2.5.1 油田开发简况
        2.5.2 区块开发暴露出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储层油水多相渗流特点与油田高效开发难点
    3.1 储层油水多相渗流特点研究
        3.1.1 实验条件及方法
        3.1.2 实验结果总体情况分析
    3.2 油田高效开发难点分析
        3.2.1 油水多相渗流对油田高效开发的影响分析
        3.2.2 有效储层纵向高度分散性对高效开发的影响分析
        3.2.3 区块高效开发难点归纳总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跨度薄互层油藏非均质性及层间干扰研究
    4.1 多层纵向非均质对均衡开发的影响
        4.1.1 单层水驱两相渗流动态
        4.1.2 多层纵向非均质性对均衡开发的影响
    4.2 多层油藏合采层间干扰的定性研究
        4.2.1 数值模拟非均质模型的建立
        4.2.2 层间干扰影响因素分析
    4.3 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层数的确定
        4.3.1 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4.3.2 层间干扰系数的确定
    4.4 层间干扰对油井产能影响分析
        4.4.1 定向井产能计算模型
        4.4.2 产能预测及层间干扰对产能影响程度分析
        4.4.3 水平井产能计算模型及采油能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目前开发模式适应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5.1 目前开发方式适应性评价
        5.1.1 储层天然能量评价及开采潜力分析
        5.1.2 油藏水驱开发潜力分析与合适的开发方式确定
    5.2 目前注采井网的有效性分析
        5.2.1 启动压力梯度与有效注采系统
        5.2.2 油藏启注压力分析
        5.2.3 开发层系组合的渗透率级差界限分析
        5.2.4 目前井网合注合采下的纵向动用分析
    5.3 开发层系调整界限研究
        5.3.1 层系划分原则
        5.3.2 综合评判模型及经济下限研究
        5.3.3 确定分层系开发地层跨度界限
        5.3.4 层系重组划分论证方法
        5.3.5 P油藏层系划分重组方案设计
        5.3.6 P油藏1区北层系划分重组方案优化论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合理工作制度优化研究
    6.1 生产井井型优选
    6.2 开发井网优化研究
        6.2.1 合理开发井网确定
        6.2.2 合理井距确定
    6.3 压力系统优化研究
        6.3.1 油藏地层破裂压力的确定
        6.3.2 油井最小井底流压确定
        6.3.3 油藏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
    6.4 采油速度优化研究
        6.4.1 油藏合理采油速度确定
        6.4.2 不同开发阶段的合理采油速度确定
    6.5 油藏合理注水时机、注采比分析
        6.5.1 注水时机
        6.5.2 注采比优化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大港羊二庄油田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研究现状
        1.2.2 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1.2.3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研究区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2.1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油层组划分对比
        2.2.2 砂组和单层划分与对比
    2.3 研究区地层展布特征
第三章 储层构型研究
    3.1 沉积特征
    3.2 储层构型界面划分方案
    3.3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特征与展布
        3.3.1 构型要素
        3.3.2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3.3.3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砂体演化规律
        3.3.4 复合曲流河(辫状河)沉积模式
    3.4 单一曲(辫)流带识别与展布
        3.4.1 单一曲(辫)流带识别方法
        3.4.2 曲流河单一曲流带叠置特征及演化规律
        3.4.3 辫状河单一曲流带叠置特征及演化规律
        3.4.4 研究区单一河道层次构型模式
    3.5 点坝(心滩)识别与精细刻画
        3.5.1 点坝识别与精细刻画
        3.5.2 心滩识别与精细刻画
    3.6 点坝(心滩)内部结构表征
        3.6.1 点坝内部结构表征
        3.6.2 心滩内部结构表征
第四章 油藏工程分析
    4.1 油藏特征
        4.1.1 油藏静态参数特征
        4.1.2 渗流特征
        4.1.3 初期开发特征
    4.2 开发阶段划分及开发现状
        4.2.1 开发阶段划分
        4.2.2 开发现状
    4.3 开发效果评价
        4.3.1 压力变化特征
        4.3.2 产量变化特征
        4.3.3 含水变化特征
        4.3.4 水驱控制程度
        4.3.5 注采井数比
        4.3.6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4.4 剩余可采储量
        4.4.1 剩余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4.4.2 水驱特征曲线特征
        4.4.3 剩余可采储量计算
    4.5 油藏开发面临问题
第五章 油藏数值模拟
    5.1 油藏数值模拟原理
    5.2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5.2.1 地质模型
        5.2.2 流体模型
        5.2.3 渗流模型
        5.2.4 动态模型
    5.3 历史拟合
        5.3.1 提高历史拟合精度方法
        5.3.2 历史拟合参数调整原则
        5.3.3 历史拟合结果
第六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6.1 油水运动规律
        6.1.1 层间油水运动规律
        6.1.2 层内油水运动规律
        6.1.3 平面油水运动规律
    6.2 剩余油分布规律
        6.2.1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6.2.2 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
        6.2.3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6.3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6.3.1 断层和微构造
        6.3.2 井型和射孔类型
        6.3.3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
    6.4 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模式
        6.4.1 曲流河剩余油分布模式
        6.4.2 辫状河剩余油分布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新疆碎屑岩油藏开发效果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碎屑岩油藏分类研究
        1.2.2 水驱开发效果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总结
第2章 新疆碎屑岩油藏分类及开发现状
    2.1 新疆碎屑岩油藏分类
        2.1.1 新疆碎屑岩油藏分类思想及原则
        2.1.2 新疆碎屑岩油藏大类划分
        2.1.3 新疆碎屑岩油藏亚类划分
        2.1.4 新疆碎屑岩油藏分类结果
    2.2 开发现状及指标变化规律
        2.2.1 砾岩油藏开发现状
        2.2.2 砂岩油藏开发现状
        2.2.3 不同阶段的开发指标变化规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开发效果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计算方法
    3.1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行业标准研究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
        3.1.3 开发指标分类分级指标体系构建
    3.2 关键指标分析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3.2.1 一级核心指标
        3.2.2 二级效果关键指标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开发效果评价及指标归一化方法
    4.1 指标关系分析及评价思路与方法
        4.1.1 各开发效果指标间的关系分析
        4.1.2 开发效果评价思路与方法
    4.2 开发规律理论曲线与实际动态拟合曲线
        4.2.1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
        4.2.2 存水率、水驱指数、耗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
        4.2.3 理论与实际曲线的差异分析及应用
        4.2.4 开发指标预测
    4.3 开发效果指标归一化标准研究
        4.3.1 开发效果指标特点
        4.3.2 指标归一化标准确定
    4.4 开发效果指标定量化综合评价
        4.4.1 前处理
        4.4.2 基于改进后的雷达图的定量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开发效果评价软件的编制与应用
    5.1 开发效果软件编制
        5.1.1 系统软件主要内容
        5.1.2 系统软件组成及功能
        5.1.3 系统软件特点
    5.2 开发效果软件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北大港六间房油田油藏精细立体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成果和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勘探开发概况
第三章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基础与原则
    3.2 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第四章 构造特征研究
    4.1 构造精细解释
    4.2 构造格局及特征
第五章 储层及油气藏特征
    5.1 沉积背景
    5.2 储层物性特征
    5.3 储层预测与评价
    5.4 油气分布特征
    5.5 油气藏类型
    5.6 油气控制因素分析
第六章 开发潜力分析
    6.1 开发效果分析
    6.2 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七章 开发调整方案及实施效果
    7.1 开发综合调整研究
    7.2 重点井组调整方案
    7.3 有利目标区块潜力评价
    7.4 实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与Arps递减规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3种典型递减规律的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变化规律
    1.1 指数型递减条件
    1.2 双曲线型递减条件
    1.3 调和型递减条件
2 实例分析
3 结论

(10)哥伦比亚V油田剩余油分布描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剩余油描述技术现状
        1.2.1 海外中后期油田的一般特点
        1.2.2 我国剩余油分布描述技术研究现状
        1.2.3 国外剩余油分布描述技术研究现状
        1.2.4 剩余油分布描述主要研究技术
        1.2.5 剩余油分布描述技术发展方向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技术关键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2.1 油田概况
        2.1.1 油田的基本地质特征
        2.1.2 油田开发现状
    2.2 地层划分对比
        2.2.1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及方法
        2.2.2 主要标志层特征
        2.2.3 地层划分对比成果
    2.3 构造特征
        2.3.1 断裂特征
        2.3.2 构造特征
    2.4 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2.4.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4.2 测井相特征
        2.4.3 沉积微相类型
        2.4.4 储层岩石学特征
        2.4.5 储层物性特征
        2.4.6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2.4.7 储层孔隙类型
        2.4.8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2.4.9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2.5 测井综合解释
    2.6 油气水分布特征及储量评价
        2.6.1 油气分布规律
        2.6.2 重点油藏解剖
        2.6.3 储量计算
    2.7 油藏特征
        2.7.1 流体性质
        2.7.2 渗流特征
        2.7.3 原始油藏压力、温度
        2.7.4 驱动方式
        2.7.5 油藏类型
3 油藏地质建模
    3.1 构造及地层格架模型的建立
        3.1.1 三维断层模型
        3.1.2 网格大小及I、J方向的确定
        3.1.3 三维构造模型
        3.1.4 确定性隔层模型的建立
    3.2 相模型的建立
    3.3 相控属性模型的建立
    3.4 随机建模技术计算地质储量
        3.4.1 方法和原理
        3.4.2 参数的设定
        3.4.3 计算结果
4 油藏工程研究
    4.1 油田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4.1.1 开发历程
        4.1.2 开发现状
    4.2 开发效果评价
        4.2.1 含水上升规律分析
        4.2.2 地层能量评价
        4.2.3 注水效果分析
    4.3 产能分布特征
        4.3.1 分析方法—产量劈分
        4.3.2 产量构成
        4.3.3 分层系产量变化特征
    4.4 剩余可采储量评价
        4.4.1 采收率标定
        4.4.2 剩余可采储量分析
    4.5 油田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5 油藏数值模拟
    5.1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5.1.1 模拟区选择
        5.1.2 模拟器选择
        5.1.3 构造及储层属性模型
        5.1.4 流体模型
        5.1.5 水体模型
        5.1.6 原始压力及温度系统
        5.1.7 相对渗透率曲线
        5.1.8 毛管压力
        5.1.9 PVT数据
        5.1.10 动态模型的建立
    5.2 历史拟合
        5.2.1 拟合原则
        5.2.2 储量拟合
        5.2.3 地层压力拟合
        5.2.4 油田产量、含水拟合
        5.2.5 单井拟合
    5.3 数值模拟对油藏的认识
        5.3.1 断层封闭性认识
        5.3.2 水体能量认识
        5.3.3 层间非均质性认识
6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6.1 水淹层识别及评价研究
        6.1.1 水淹级别划分
        6.1.2 水淹层特征
        6.1.3 水淹层识别评价模型
        6.1.4 水淹状况分析
    6.2 剩余油分布的宏观机理
        6.2.1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6.2.2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6.3 剩余油分布的微观机理
    6.4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6.4.1 剩余油分布规律差异对比
        6.4.2 原因分析
        6.4.3 控制因素研究
7 油田开发调整建议
    7.1 调整潜力分析
        7.1.1 层间调整潜力
        7.1.2 平面调整潜力
    7.2 开发调整方案建议
        7.2.1 开发调整原则
        7.2.2 开发层系划分
        7.2.3 开发调整方案部署
        7.2.4 调整方案指标预测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应用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法划分多层砂岩油藏开发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研究[D]. 程洪.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大跨度薄互层P油藏层系重组界限及调整效果评价研究[D]. 向红.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D]. 高珍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H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D]. 王瑞鑫.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海上大跨度薄互层油藏高效开发模式研究[D]. 吴婧.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大港羊二庄油田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D]. 付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新疆碎屑岩油藏开发效果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D]. 邱志利.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8]北大港六间房油田油藏精细立体评价[D]. 高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与Arps递减规律关系[J]. 朱圣举,张皎生,安小平. 特种油气藏, 2016(04)
  • [10]哥伦比亚V油田剩余油分布描述研究[D]. 张文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5)

标签:;  

可采储量和采收率法在多层砂岩储层开发阶段划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