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进军电子商务的思考

Lucky进军电子商务的思考

一、乐凯进军电子商务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孙远洋[1](2020)在《MN化妆品代理公司差异化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邱雪情[2](2020)在《“一带一路”能否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 ——PSM-DID实证检验与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生产分工,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GVC地位亟需提升的双重背景下,本文从“一带一路”影响我国GVC地位的效应及其异质性出发,进一步深化作用机制的研究,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摆脱价值链低端锁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国际分工理论和GVC理论为基础,结合“一带一路”实施的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联通等主要内容对提高GVC地位的作用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一带一路”能够促进我国GVC地位的提升,并通过贸易自由化、投资规模扩张、基础设施联通等渠道发挥作用。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本文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对我国30个省市的GVC地位进行测算,并且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一带一路”能否提高GVC地位进行检验,得出肯定的结论,并使用安慰剂检验方法对这一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采用三重差分模型分别从时间、区域和经济发展三个维度考察“一带一路”的异质性效应,发现位于西部地区、政策实施时间越长、经济发展基础越弱的省市,其政策效果越突出。最后建立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对政策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证实了“一带一路”是通过贸易自由化机制、投资规模扩张机制和基础设施联通机制提高了GVC地位。基于以上检验结果,本文最终提出了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参与国际规则新制订;发挥OFDI和IFDI辐射效应,完备价值链配套体系;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培育高端生产要素的路径建议。本文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一带一路”政策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强化了“一带一路”与GVC地位关系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我国提高GVC地位提供了参考路径。

张兰[3](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唐月方[4](2018)在《星辰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 ——基于技术储备的角度》文中指出当前,全球光电产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带动中国光学膜产业以每年20%以上的市场规模加速成长,膜材料产业也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新兴产业。苏州市星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意欲通过对光学膜技术的开发运用来实现公司向高新技术型战略转型的生产加工型企业,面临着很多困境和技术难题。本文分析了光学膜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对星辰公司从贸易企业到制造企业、从制造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进阶的历程、动力机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模型、BCG矩阵等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工具,从其竞争对手、产品、经营状况、产业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应通过对光学膜生产的技术突破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并且需要关注品牌发展和产业链条优化整合等关键因素。星辰公司作为由贸易公司起步到制造企业,再转型升级到高新技术型企业的千千万万民营企业中的一员,它是企业发展升级的缩影,它的每一步转型升级无不是由技术储备升级带来的。本文旨在为星辰公司在现实状况下如何选择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和战略举措提供一些参考,也为其他同行业的战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卢星成[5](2016)在《T家电公司营销诊断与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彩电行业是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行业,产品及营销模式的同质化,促使企业频繁使用价格手段,引起行业恶性竞争,造成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传统的营销模式日渐失去作用,为了应对复杂和多变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选择更加灵活、高效及富有创新的营销策略来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T家电公司处在这一背景下,遇到销售增长乏力、价格战依赖成性、营销渠道经营成本提高及营销活动反应低迷等问题,公司如何转变营销思路,利用好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以突破原有发展瓶颈,实现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是T家电公司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阐述T家电公司营销诊断与改进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查阅体验营销、家电营销的相关文献综述基础上,整理出文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梳理得出T家电公司营销改进策略的总体思路。接着对T家电公司营销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得出T家电公司存在营销方式缺乏新颖、营销渠道失去活力、消费者互动方式单一、品牌影响力提升受限等问题,进而深入研究T家电公司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竞争态势以及内部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体验的4E营销策略构想,围绕产品体验、虚实渠道拓展、顾客价值提升、品牌信任等方面提出营销策略建议,促使T家电公司营销策略获得成功,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本文关于T家电公司营销策略的诊断与基于体验的4E营销策略的构建,旨在为同类型彩电企业提供一种思路,通过使企业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转变,创造更多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体验,不断提升消费者价值,从而获得消费者忠诚,为彩电企业营销成功提供参考。

王圭平[6](2013)在《印刷耗材企业如何开展电子商务》文中指出目前电子商务最大的瓶颈在于物流和售后,印刷耗材领域的各类产品不像图书、电器这样单一的产品,还包括油墨调色、专用物流通道等特殊服务,如果没有解决这些环节上的问题就单纯上线出售,可能会对品牌产生不良的影响。传统的印刷耗材销售模式都是采用层层代理的机制,在这些机制

张夏恒[7](2012)在《小家电企业特销渠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渠道作为营销4P中一个重要要素,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渠道为王和渠道制胜是家电行业的法宝,以超市连锁、专业家电连锁、专卖店为代表的传统渠道是企业资源争夺的重点。但是随着电视频道、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虚拟通路时代的到来,以电视购物、网络购物、工程直销等为代表的新兴零售渠道,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同时,也引起企业的关注。他们不同于传统渠道,都没有实体销售门店,可称为特殊销售渠道(以下简称“特销渠道”)。特销渠道的兴起和发展,在零售业态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渠道,已被视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特销渠道改变了企业的渠道运作模式和思路,增强了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渠道的风险抵御能力。从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的角度,论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归纳、演绎和推理,结合九阳公司的案例研究,探索小家电企业的特销渠道模式,以及针对渠道存在的问题,提出渠道优化的对策与建议,此外,还系统地分析与研究了特销渠道和小家电行业。论文认为小家电企业针对特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特销渠道的渠道特点和企业本身的配套资源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渠道策略。所有渠道策略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企业有合适的资源进行匹配,此外还要符合渠道的特点、市场的发展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论文正文部分共分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渠道理论概述,包括一般渠道理论概述和特销渠道理论概述,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现行特销渠道分析,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一,也是创新之一。首先,分析和研究特销渠道,以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这两个比较成熟的特销渠道为研究对象,在定义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渠道后,阐述了它们所面临的行业环境,并归纳和总结消费者特征和渠道状况。通过与传统渠道作对比,进而对渠道和代表企业进行分类描述,总结出渠道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小家电企业现行特销渠道分析及发展建议,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一,也是创新之一。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以及行业资料,对小家电行业和小家电企业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同时对小家电和小家电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影响因素,探求小家电特销渠道模式。通过对小家电企业运作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的现状研究,总结出特销渠道的运作状况、运作特点、运作困难点,并结合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特销渠道发展对策和建议。第五章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九阳的特销渠道案例,研究一个成功的小家电企业在运作特销渠道时,应该选择哪种渠道模式,结合特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应该制定哪些特销渠道策略。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一,也是创新之一。第六章结论,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也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申向阳[8](2010)在《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研究 ——以感光材料行业为例》文中指出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方式,是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决策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对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目标、技术创新方案优选等各个关键环节作出决定的过程。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决策,技术创新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最终效果。而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时的内在结构与工作方式。在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中,决策机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能,客观地反映着决策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并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行为的有效性程度。企业决策机制在技术创新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它不仅是设计其他技术创新机制的基础,而且又贯穿于其他各机制运行的始终。本文借助西方经济学的技术创新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要素环境以及在我国的具体体现,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构成和运行机理,给出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机制的决策模式和应用范围。进而结合我国感光材料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和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运行状况,详细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运行关键影响要素——决策主体素质、决策模式、风险控制和决策机制综合评价等内容,并对我国感光材料行业代表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力争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者提供借鉴,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提供支持和保证,进而为我国其他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建立和运行提供借鉴和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和实例调研分析,本文为我国感光材料行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建设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并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研究作出了总结和展望。本文主要创新有三处,一是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解释结构模型,确定了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四层递阶结构,并对模型进行了解释分析;二是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通用素质模型,并针对行业案例的决策主体进行了素质评价;三是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构成分析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递阶结构属性,应用递阶综合评价方法,行业案例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

王明贤[9](2010)在《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崛起,技术和信息的扩散日趋加快,同时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致使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促使全球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因素发生根本性变化,更多的企业对竞争战略进行了创造性的调整,从对立竞争转向合作竞争,开始结成竞争性战略联盟。竞争性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的“竞合”组织创新和竞争战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切关注。其演化机理的复杂性更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与之相适应。本文提出以刺激-反应为基础的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动态适应演化理论,它在整合现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对联盟系统演化基本性质及其基本问题的分析。竞争性战略联盟是一个组织行为复杂、多组分相互作用和多层次构造的复杂适应系统。从系统演化的角度,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是以资源、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在与环境互动中的动态开放系统,资源、知识和能力的互补、协同与整合对系统的演化有积极作用,刺激-反应是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的本质。为深入理解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机理问题,本文探讨了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的动力基础。联盟系统演化受到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和系统行为因素的推动。内部动力因素决定着系统行为因素的差异,外部动力因素引导着联盟系统演化的路径,系统组织行为因素则通过与内部动力的互动作用和外部动力约束着联盟系统演化的过程与状态。在此视角下,适应性学习是联盟系统演化的基本行为因素,资源共享-知识共享-能力提升及其耦合作用是构成联盟系统演化动力的影响机制。本文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机制的分析,是对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动力分析的深化和补充。得到了以下重要结论:资源共享、知识共享、能力提升和适应性学习等机制间的耦合关系,决定了联盟系统演化方向和水平,从而推动联盟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行为,适应性学习机制主要通过知识的转移约束和影响联盟系统演化。个人、团队和组织之间知识的适应性学习是实现联盟系统演化过程中知识转化的基础。自组织机制以资源为载体,基于价值增值的资源整合原则,动态地驱使联盟系统向稳定性方向演化。本文从生命周期特征和路径依赖分析出发,进一步探讨了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路径和过程。伴随着竞争性战略联盟整个发展阶段,联盟系统演化具有生命周期的特征,要经过组建、成长、成熟和解体(跃升)四个阶段。同时,由于演化过程的路径依赖性,联盟系统演化路径又是系统各个层次不断涌现的过程,要实现系统的进化,必须不断维持和修正其演化路径。为了更清晰地、系统地反映联盟系统演化路径特点,本文用图、分岔理论和突变理论为工具对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结构及其演化路径进行了动态描述,并建立了相应模型。最后,以Sony Ericsson移动通讯公司为对象,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较深入的实证分析。通过对Sony Ericsson移动通讯公司发展过程的全景式分析而得到的启示,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以刺激-反应(动态适应)为基础的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理论。

余光[10](2008)在《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乐凯集团流程再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制造业的竞争环境、发展模式及运行效率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客观上要求企业根据需要能够及时、快速地做出响应,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从而达到改善企业绩效,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而以提倡创新、面向顾客、变革业务流程为核心思想的业务流程再造(BPR)一直是解决企业面临此问题的主要途径,但其实施的成功率并不高。失败的最主要因素是未将业务流程再造作为一个价值驱动的系统性工程:流程再造与顾客价值脱节、缺乏有效的实施方法及评价体系。针对企业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价值链的基本原理分析入手,以“成本节约等于价值增加"作为计量价值增值的手段,力图构建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业务流程再造模式。本文的结论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的基本模式,并结合乐凯集团的实际应用案例,利用子系统、父系统同时进行流程再造的功效评价的实证分析方法,对再造效果进行考量,发现:成本、质量控制指标和研发投资规模、效果指标,与“发展能力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生产能力、销售规模及获利能力指标与“经营能力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流程再造对于企业发展能力和经营能力的提高作用显着。第二,本文按照“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两条路线对乐凯黑白感光材料厂价值链基本流程中的销售模块、采购模块、生产模块以及价值链辅助流程中的研发投资模块进行了业务流程图的新设计。该设计突出了新的市场变化以及顾客价值驱动对于整体业务流程再造的引导作用,有助于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第三,本文基于乐凯黑白感光材料厂流程再造的实践经验,得到如下启示:(1)实现顾客价值,系统性提升企业的整体增值能力,是流程再造的原动力;(2)运用流程管理识别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确定流程再造的重点环节是流程再造模式设计的前提;(3)企业高层重视,全员参与是流程再造成功的关键;(3)推行项目化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是保证内部价值链有效运行的驱动力;(4)重视流程再造的基础工作,做好配套制度建设,是流程再造成功的保障。

二、乐凯进军电子商务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乐凯进军电子商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一带一路”能否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 ——PSM-DID实证检验与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一带一路”相关研究
        一、“一带一路”概念与内容
        二、“一带一路”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地位相关研究
        一、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概念
        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测算研究
    第三节 “一带一路”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总结性述评
第三章 “一带一路”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贸易自由化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
        一、成本节约效应
        二、市场扩张效应
        三、资源配置效应
        四、技术升级效应
    第二节 投资规模扩张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
        一、外商直接投资
        二、对外直接投资
    第三节 基础设施联通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
        一、经济效应
        二、贸易效应
        三、投资效应
    第四节 “一带一路”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样本概况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测算
    第一节 样本概况
        一、贸易自由化发展概况
        二、投资规模发展概况
        三、基础设施联通概况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测算与分析
        一、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测算
        二、全球价值链地位测算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带一路”影响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样本与数据说明
        一、指标选取
        二、倾向得分匹配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识别策略与模型构建
        一、识别策略
        二、模型构建
    第三节 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效应的异质性检验
        一、三重差分模型设定
        二、时间异质性检验
        三、区域异质性检验
        四、经济发展异质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带一路”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制检验
    第一节 指标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一、指标选取
        二、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检验程序
        一、多重中介效应模型
        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
    第三节 检验结果与机制分析
        一、贸易自由化机制检验与分析
        二、投资规模扩张机制检验与分析
        三、基础设施联通机制检验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路径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关于政策效应及其异质性检验
        二、关于作用机制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二节 路径建议
        一、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参与国际规则新制订
        二、发挥OFDI和 IFDI辐射效应,完备价值链配套体系
        三、促进基础设施联通,互通高端生产要素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1.4.2 解决措施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1.5.1 论文结构
        1.5.2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2.1.1 研究对象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2.2.1 场域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4.1.1 “认同”的概念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5.2.1 新闻品质下降
        5.2.2 职业失范频发
        5.2.3 “离职潮”时现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6.2 预备性研究
        6.2.1 深度访谈法
        6.2.2 扎根理论
    6.3 实证检验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7.2 变量的测量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8.1 数据分析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8.2 研究假设检验
        8.2.1 相关分析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8.3 管理建议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中文期刊论文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三、学位论文
    四、外文文献
    五、其他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二、对专家的访谈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星辰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 ——基于技术储备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战略理论概述
    第一节 企业发展及发展战略概述
    第二节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工具
        一、SWOT分析
        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三、BCG矩阵
第三章 星辰公司发展战略的进阶及问题
    第一节 公司概况
        一、贸易公司
        二、小型制造企业
        三、精准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
    第二节 公司战略进阶
        一、战略进阶数据
        二、进阶规律统计
        三、战略进阶结论
第四章 星辰公司技术储备战略的改进
    第一节 星辰公司技术储备升级的SWOT分析
    第二节 光学膜行业竞争性分析
        一、光学膜行业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二、新进入者的威胁
        三、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五、替代品的威胁
        六、结论
    第三节 BCG矩阵工具下的星辰战略选择
第五章 从制造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升级
    第一节 向制造企业价值链高端延伸
    第二节 升级高技术谋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节 公司技术升级发展战略实施
第六章 本文主要结论
    一、技术资源储备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和发展引擎
    二、技术储备升级是企业转型的“物质性基础”
    三、技术储备升级是企业营利风险的分担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5)T家电公司营销诊断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线路
        1.2.1 论文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技术线路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体验营销的研究综述
        1.3.2 家电营销的研究综述
        1.3.3 研究综述述评
第二章 T家电公司营销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2.1 T家电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2.1.1 公司介绍
        2.1.2 组织架构状况
        2.1.3 产品布局
        2.1.4 营销售后服务
        2.1.5 营销态势分析
    2.2 T家电公司营销面临的问题
        2.2.1 销售增长乏力,利润低
        2.2.2 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依赖成性
        2.2.3 营销渠道经济成本高,效率低
        2.2.4 营销活动市场反应低迷
    2.3 T家电公司营销问题原因分析
        2.3.1 未能根据市场情况转变营销观念
        2.3.2 未能洞察顾客需求进行营销
        2.3.3 未能给予顾客体验价值提升
        2.3.4 未能与顾客进行良好的互动
第三章 T家电公司营销环境诊断与分析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竞争分析
        3.2.1 彩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3.2.2 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3.2.3 行业现有竞争状况分析
    3.3 T家电公司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威胁分析
        3.3.5 SWOT组合分析
第四章 T家电公司营销策略的改进
    4.1 基于体验的4E营销策略的提出
    4.2 T家电公司基于体验视角的4E营销策略具体内容
        4.2.1 基于体验进行的产品营销策略
        4.2.2 基于体验进行的渠道拓展营销策略
        4.2.3 基于体验进行的价值交换营销策略
        4.2.4 基于体验进行的品牌布道营销策略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小家电企业特销渠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渠道理论概述
    第一节 一般营销渠道理论
        一、国外学者关于渠道理论的研究概述
        二、国内学者关于渠道理论的研究概述
        三、营销渠道的长度结构模式
        四、渠道模式与渠道策略的影响要素
    第二节 特销渠道理论
        一、电视购物理论概述
        二、网络购物理论概述
第三章 现行特销渠道分析
    第一节 特销渠道类型及产生原因
    第二节 电视购物渠道分析
        一、电视购物的定义和电视购物的市场规模
        二、电视购物PEST模型分析
        三、电视购物消费者分析
        四、电视购物与传统渠道的对比分析
        五、中国电视购物模式分析
        六、主要电视购物频道简介
        七、电视购物渠道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网络购物渠道分析
        一、网络购物的定义和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
        二、网络购物渠道PEST模型分析
        三、网络购物消费者分析
        四、网络购物与传统渠道的对比分析
        五、中国网络购物模式分析
        六、主要网络购物企业简介
        七、网络购物渠道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小家电企业现行特销渠道分析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小家电和小家电企业发展现状
        一、小家电和小家电企业的定义
        二、小家电和小家电企业的分类
        三、小家电和小家电企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小家电企业特销渠道销售现状
        一、小家电企业电视购物渠道销售现状
        二、小家电企业网络购物渠道销售现状
    第三节 小家电企业特销渠道模式分析
        一、小家电企业渠道模式选择的影响要素
        二、小家电企业传统渠道模式
        三、小家电企业增加特销后的渠道模式
    第四节 小家电特销渠道运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小家电企业电视购物渠道存在的问题
        二、小家电企业网络购物渠道存在的问题
        三、小家电企业特销渠道发展策略的影响要素
        四、小家电企业特销渠道发展建议
第五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九阳特销渠道模式及特销渠道经营状况
        一、九阳特销渠道模式
        二、九阳特销渠道经营状况
    第二节 九阳特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九阳特销渠道发展对策
第六章 结论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三、论文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一
附二
附三
附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研究 ——以感光材料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企业需要进行正确的技术创新决策赢得竞争优势
        1.1.2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技术创新推动
        1.1.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规模和效率有待提升
        1.1.4 感光材料行业技术创新历史借鉴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1.3.2 论文的框架结构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
    2.1 创新与技术创新
        2.1.1 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2.1.2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2.2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方面的研究
    2.3 述评
3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构成
    3.1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环境影响要素
        3.1.1 市场环境
        3.1.2 企业技术创新倾向
        3.1.3 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益与风险状况
    3.2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主要特征
    3.3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3.3.1 决策主体
        3.3.2 决策权
        3.3.3 决策信息
        3.3.4 决策原则
        3.3.5 决策模式
    3.4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解释结构模型
        3.4.1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简介
        3.4.2 解释结构模型
    3.5 小结
4 决策主体素质和决策模式
    4.1 决策主体的素质研究
        4.1.1 素质
        4.1.2 素质模型
        4.1.3 决策主体素质模型的构建步骤
        4.1.4 决策主体的通用素质模型
        4.1.5 决策主体通用素质模型的应用
    4.2 技术创新决策模式
        4.2.1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程序
        4.2.2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阶段决策点
        4.2.3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模式及适用条件
    4.3 小结
5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风险控制
    5.1 决策风险
    5.2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层次内容
    5.3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风险要素分析
        5.3.1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风险要素概述
        5.3.2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各阶段风险要素分析
        5.3.3 我国感光材料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决策风险要素分析
    5.4 我国感光材料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决策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5.4.1 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决策组织机构
        5.4.2 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决策程序
        5.4.3 加强对技术创新决策的评价和监督
        5.4.4 提高决策主体的素质
        5.4.5 明确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目标
    5.5 小结
6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综合评价体系
    6.1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概述
        6.1.1 决策机制综合评价
        6.1.2 评价目的
        6.1.3 评价内容
        6.1.4 评价难点
    6.2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6.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评价方法
        6.2.4 递阶综合评价
    6.3 评价实例
        6.3.1 评价步骤
        6.3.2 算例
    6.4 小结
7 感光材料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7.1 我国感光材料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实践
        7.1.1 我国感光材料行业的发展
        7.1.2 我国感光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和产品结构
        7.1.3 我国感光材料市场的竞争情况
        7.1.4 我国感光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运行分析
    7.2 感光材料行业企业案例研究——以乐凯为例
        7.2.1 乐凯的感光材料行业市场竞争状况
        7.2.2 乐凯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基本运行状况
        7.2.3 乐凯存在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决策难题
        7.2.4 乐凯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综合评价
        7.2.5 乐凯决策主体通用素质评价
    7.3 案例分析总结及建议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8.3 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动态竞争环境
        1.1.2 企业联盟的实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竞争性战略联盟演化的理论基础
    2.1 竞争性战略联盟理论
        2.1.1 竞争性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
        2.1.2 竞争性联盟的性质与特征
        2.1.3 竞争性联盟组建的动因
    2.2 相关的演化理论
        2.2.1 演化的概念
        2.2.2 组织生态理论与联盟演化
        2.2.3 演化经济理论与联盟演化
        2.2.4 复杂系统理论与联盟演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逻辑框架
    3.1 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
        3.1.1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结构
        3.1.2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系统环境
        3.1.3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行为与功能
    3.2 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的特性
    3.3 基于CAS 理论的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动态适应演化
        3.3.1 竞争性联盟系统与复杂适应系统
        3.3.2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概念界定
        3.3.3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特征
        3.3.4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刺激-反应”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动力
    4.1 总体分析
    4.2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因素
        4.2.1 经济全球化的诱因
        4.2.2 市场需求的诱因
        4.2.3 市场竞争的诱因
        4.2.4 技术进步的诱因
        4.2.5 政策制度的诱因
    4.3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内部驱动力因素
        4.3.1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内部驱动力生成机理
        4.3.2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内驱动力影响机理
    4.4 基于外部推动力因素的柯达与乐凯联盟解体案例分析
        4.4.1 案例背景
        4.4.2 解体要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机制
    5.1 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
        5.1.1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资源共享机制
        5.1.2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知识共享机制
        5.1.3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能力提升机制
    5.2 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适应性学习机制
        5.2.1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适应性学习
        5.2.2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适应性学习过程
        5.2.3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知识整合过程
    5.3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机制的耦合互动分析
        5.3.1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机制间的耦合网络关系
        5.3.2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机制间的逻辑关系
    5.4 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5.4.1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模型
        5.4.2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过程
    6.1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1.1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生命周期
        6.1.2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
        6.1.3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分岔与突变
        6.1.4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涌现
    6.2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分岔与突变过程分析
        6.2.1 系统的分岔与突变理论
        6.2.2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分岔过程
        6.2.3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突变过程
    6.3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涌现过程分析
        6.3.1 竞争性联盟系统的涌现性
        6.3.2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协同涌现过程
        6.3.3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涌现过程的状态层次
    6.4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适应过程分析
        6.4.1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适应性
        6.4.2 竞争性联盟系统演化的适应过程数学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Sony Ericsson 移动通信公司案例研究
    7.1 Sony Ericsson 移动通讯公司概况
        7.1.1 Sony Ericsson 移动通讯公司的成立
        7.1.2 Sony Ericsson 的系统结构
    7.2 Sony Ericsson 发展的动力分析
        7.2.1 外部推动力因素
        7.2.2 Sony Ericsson 发展的内部驱动力
    7.3 Sony Ericsson 发展的演化机制
        7.3.1 独特的资源共享
        7.3.2 内外互动的影响
        7.3.3 能力互补与提升
        7.3.4 适应性学习
    7.4 Sony Ericsson 发展的演化过程分析
        7.4.1 演化阶段
        7.4.2 技术创新的演化路径
    7.5 结论和启示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

(10)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乐凯集团流程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流程再造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关于价值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框架
第2章 价值链与流程再造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价值增值理论与价值链
        2.1.1 价值增值的含义
        2.1.2 价值链与价值增值的关系
    2.2 价值链与作业成本
        2.2.1 作业成本的含义
        2.2.2 价值链与作业成本的关系
    2.3 价值链与流程再造
        2.3.1 流程再造的含义
        2.3.2 价值链与流程再造的关系
    2.4 总体价值增值、流程增值与作业增值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模式设计
    3.1 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内涵
        3.1.1 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内涵
        3.1.2 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的特点
    3.2 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模式设计的思路
        3.2.1 模式设计的指导思想
        3.2.2 模式设计的原则
        3.2.3 模式设计步骤
    3.3 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模式在乐凯胶片集团的应用
    4.1 乐凯胶片集团实施流程再造的背景
        4.1.1 乐凯胶片集团及乐凯黑白感光材料厂简介
        4.1.2 流程再造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4.2 基于价值链的乐凯黑白感光材料厂流程再造模式设计
        4.2.1 乐凯黑白感光材料厂价值链分析
        4.2.2 业务流程再造方案
    4.3 流程再造效果评价
        4.3.1 评价的主要思路
        4.3.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及指标确定
        4.3.3 流程再造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模式的启示
    5.1 基于价值链的流程再造模式的启示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四、乐凯进军电子商务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MN化妆品代理公司差异化营销战略研究[D]. 孙远洋. 南京大学, 2020
  • [2]“一带一路”能否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 ——PSM-DID实证检验与机制分析[D]. 邱雪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0(02)
  • [3]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4]星辰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 ——基于技术储备的角度[D]. 唐月方. 厦门大学, 2018(02)
  • [5]T家电公司营销诊断与改进研究[D]. 卢星成. 广西大学, 2016(02)
  • [6]印刷耗材企业如何开展电子商务[J]. 王圭平. 今日印刷, 2013(03)
  • [7]小家电企业特销渠道研究[D]. 张夏恒. 山东大学, 2012(02)
  • [8]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研究 ——以感光材料行业为例[D]. 申向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2)
  • [9]企业竞争性战略联盟系统演化机理研究[D]. 王明贤. 燕山大学, 2010(08)
  • [10]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乐凯集团流程再造研究[D]. 余光.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Lucky进军电子商务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