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开发区道路绿地系统规划

江宁开发区道路绿地系统规划

一、江宁开发区道路绿地系统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张晗[1](2020)在《南京内边界的城市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城市在短短近几十年里,以全所未有的速度完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发展到都市圈时期。城市化进行到现阶段,土地使用由增量发展转为存量发展,现在的南京就处于这个时期。南京是一个位于中国东部海岸、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大都市,拥有800万人口与接近700平方公里建成区域。作为典型的丘陵城市,南京采取跳板式扩张的方式发展,即跨过某些由于自然或者人为构筑而划分的障碍物,进行多核心的、非地理连续式的扩展。这些区域由河流,山脉,放射性基础设施相分割,又由环形基础设施相联系。当然,城市内部很多区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它们在不同时段或膨胀,或收缩,或停滞,与此相对应,形成新型的混合土地利用类型,城市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本文使用城市“内边界”来描述城市中广泛存在的这一现象。它们往往建筑类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众多,物质形态和社会环境都比较复杂,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对南京复杂多样的城市内边界的现象进行的形态学研究,探究南京内边界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内部构造及分类特点。首先全面、系统的梳理这一城市现象,定义城市内边界,与城市形态学相关概念做区分。其次是对相关城市形态学、规划领域交通廊道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讨论当代建筑学对都市圈的理论探索。在时间维度上,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内边界的发生与演进,理解内边界的形成过程,得到内边界的位置线索;在平面维度上,提出描述南京内边界的肌理构成与分类的框架,使用LCZ的方法与工具,研究内边界的构成情况,以对内边界进行细分和观察,并讨论其初步分类。在微观尺度给出典型片段的肌理构成与街网结构的放大分析。在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本文正文共约46000字,图表85幅。

陈阳[2](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王艳[3](2020)在《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的时间维度考察:特征、过程与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开发区、产业园和工业园等园区的开发都必然会伴随着周边的土地征用、原住民的拆迁安置,随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影响。对园区开发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应该仅仅关注开发初期的影响,更应该考察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作为社会影响载体的社区及其居民产生的累积性社会影响。目前,人们对累积性社会影响的研究尚少,对其社会影响累积过程及其复杂的因果机制尚缺乏认知。本文以大型园区开发所形成的安置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维度探讨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的过程和规律。本文选择南京市近20年的不同安置年份的安置社区作为样本,并以邻近的商品房社区作为对照社区,依据实地观察和居民访谈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安置社区均存在以下特征现象:(1)拆迁安置社区内外来人口的数量与普通商品房社区相比较多;(2)安置社区老龄化现象比商品房社区严重;(3)拆迁安置社区内的居民移民适应性较差,还保留着在农村的生活习惯;(4)安置社区内的环境与商品房小区比较起来相对较差;(5)安置社区物业管理成效低下。此外,还发现在同一园区内的不同安置社区,不同园区内的安置社区现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获得特征形成的机理,本文以一个开发区的安置社区作为研究样本,以居民深度访谈数据对特征现象采用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获得了22条传递路径,也即累积性社会影响的发展过程。对22条传递路径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发现,文化素质、年龄、以及受园区开发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住房数量、经济条件、教育资源、交通资源、生活配套的变化是安置社区特征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因素均可纳入到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生计资本的范畴。据此,本文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演绎出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形成的基本规律——园区开发改变了安置社区的生计资本,而生计资本所处的状况,决定了安置社区长期的发展形态。为验证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形成的过程和规律,本文以同一城市不同开发区的安置社区和不同城市的开发区安置社区作为样本,以社区观察与居民访谈数据进行检验,获得了验证,并且能够解释一些例外的现象。本文的研究是以园区开发为突破口对大型工程社会影响累积效应进行了初步探索,丰富了大型工程社会影响研究内容,为大型园区开发项目的累积性社会影响评估研究与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园区开发决策及安置社区的治理有参考价值。

苟丹丹[4](2020)在《基于GIA的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严峻的城市生态问题,如何平衡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目前各大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南京市随着城市扩张的影响,出现了生态地域被建成区大量侵占、市域生态功能退化、景观持续破碎化及生境连通性降低等问题。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快速城镇化大环境之下的精明发展战略,是一种兼顾自然保护及社会服务功能的整体方法,对解决地区生态问题、引导城市土地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GIA)作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核心技术方法,将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等融入规划之中,构建出高效率、弹性化的定量评价系统,成为支撑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技术平台。在此背景下,基于GIA基本技术方法,针对南京地域特征搭建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核心技术平台,对南京市域的地域空间进行分析,对于挖掘潜在的生态资源、改善市域生态环境质量、引导城市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将南京市域作为研究区,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成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市域现状问题,提出此次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目标:即挖掘潜在的生态区域,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基于对南京市域搭建的核心技术方法,对南京市域的遥感影像数据及相关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因子分层分析方法及最小费用路径法对GI网络要素进行辨识,包括源斑块的辨识及潜在廊道的生成,共同构建南京市域范围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最后,对比南京现状绿地情况与GI构建成果,提出适宜的GI网络构建策略,包括网络化的生态空间保护、GI网络要素的具体管制措施、多元功能价值的挖掘、融入相关规划以及多部门合作及公众参与。

谢凯[5](2019)在《不同交通方式下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 ——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护市民身心健康、丰富城市生态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强度加大,公园绿地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休闲游憩功能。在关注城市公园数量和面积的同时,公园的可达性也是评价城市公园合理性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较少有人从不同交通方式的角度研究城市公园的可达性情况,并且对城市公园可达性的时空变化缺乏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公园为研究主体,结合实地考察、资料收集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运用Arcgis10.3中的Network Analysis模块的网络分析法对2017年(现状年度)和2030年(规划目标年度)不同交通方式下的的城市公园可达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中心城区现状城市公园的分布比较不均衡,尤其是江北新区、建邺区以及雨花台区,居民无法有效地享受城市公园服务。虽然目前步行是大众最常用的交通方式,但是其通行能力与其他三种交通模式相比有所差距,出行的效率比较低下;由于通行速度的影响,自行车出行时城市公园可达性远大于步行出行;受研究范围边界的限制,大多数区域在自行车行驶30分钟内已经可以到达最近的城市公园,因而机动车出行时公园可达区域与自行车相当;当引入轨道交通时,由于轨道线路的单薄,无法完全覆盖整个中心城区,此交通方式下城市公园可达性相对比较差。通过比较不同年份城市公园可达性发现,通过自行车到达城市公园的可达性增加幅度较大,尤其在15分钟到30分钟之间;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凭借其速度快、稳定、建设密度相对较低等特点在南京市中心城区得到快速发展,经规划之后,居民通过轨道到达城市公园的可达性有所提高,30分钟内到达城市公园的面积提高最多,且各时间段内到达城市公园的可达性提高度比较均衡;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由于受到研究范围和出行速度的限制,城市公园的可达区域增加较少,可达性提高较小。因此,本研究提倡应致力于通过旧城改造的方式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中心城区公园的可达性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开发新的轨道交通,同时完善共享单车体系,鼓励居民通过自行车的方式出行,并进一步改善畅通步行网络和提高步行环境的舒适性。未来的研究将继续集中在交通可持续发展对公园可达性的具体影响方面,以及通过更多更快更绿色的交通方式提高城市公园的全面可达性,为创造适当可达和平等共享的城市公园提供理论基础。

毕晨[6](2019)在《基于可达性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游憩服务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认为绿色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游憩活动场所,其服务绩效水平与公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有密切联系。然而,国内相关研究中仅考虑游憩服务的供给或需求的某一方,尤其是使用主体的缺位,进一步加剧资源错位。同时,绿色开放空间量化评价体系缺失,难以与城市规划相衔接,均导致其真实的游憩服务绩效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可达性3大影响因子,分别从供给侧(绿色开放空间服务供给能力)、需求侧(居民游憩需求)与连接渠道(交通出行)三个角度展开,层层剖析绿色开放空间游憩服务的本质。1.供给侧:把握整体布局和数量特征,并基于网络分析模型,以C3服务面积比和C4服务人口比指标计算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覆盖程度,挖掘其供给的内涵;2.需求侧:引入主观意愿因素即绿色开放空间游憩吸引力和拥挤程度、城市交通、时间衰减等对居民出行选择的影响,修正引力模型,以C5游憩需求热度指标计算居民游憩服务需求。3.连接渠道:分析步行、非机动车、机动车和公共交通4种交通模式对服务绩效的影响。4.供需关系:通过Z-Score标准化评估各个街道游憩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协调关系。5.针对现阶段高需低供型和滞后型两类供需失衡街道,根据街道内居住区是否在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覆盖范围内,将居住区划分为隐形和真空服务盲区两类,并针对性提出增量提质、廊道连通、新建选址等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供给侧:绿色开放空间建设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均衡、不够公平现象突出。面积均值指标高达46.15hm2,但人均绿色开放空间面积仅为7.62m2。游憩服务供给水平以老城区为核心向外围辐射,城市近郊区分布离散趋势明显;2.需求侧:游憩吸引力值离散程度大。55%的数值分布在0.015-0.020区间,75%的值低于平均值;居住区整体游憩需求热度较高。83.17%的小区高于平均值,37.83%的小区游憩需求最旺盛;3.交通渠道:比较不同时间等级下4种交通方式的服务人口比数值:机动车>非机动车>公共交通>步行。慢性交通网络缺失导致仅有35.13%的居民可以在20min内步行到达临近的绿色开放空间;4.供需关系:总体而言,游憩服务绩效水平中等。56.76%的街道游憩服务供给可以基本满足需求。另有12.16%的街道属于高需低供型,31.08%的街道居民需求与绿色开放空间服务水平“双低”,为滞后型街道。总体而言,本文基于居民日常游憩视角,分别从供需双向出发,结合可达性的网络分析法和引力模型,创新绿色开放空间游憩服务绩效评价和优化体系。旨在将宏观层面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供给和群众“自下而上”的需求反馈相联系,以更高水平的游憩服务动态平衡为总目标,回归“以人为本”的规划本质。可以缓解当前以南京为代表的密集型城市中游憩空间供给不足与居民美好生活需求激增之间的矛盾,也可对接南京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

袁雅[7](2019)在《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之变 ——在棋牌室的参与式观察》文中指出近年来,园区开发项目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且伴随着大规模的拆迁工程,迫使大量原住民脱离原来的社区,被集中安置在城市社区中。然而,原住民在心理上却尚未完成市民化的转变,城乡观念的冲突导致安置社区的文化陷入混乱,这与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理念背道而驰。作为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冲突的焦点地区,安置型社区的文化建设亟需做出改变,而国内外学者对园区开发的社会影响研究尚有不足,因此,对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社区在受工程冲击后的变化特征;随后,在历时一年多的参与式观察过程中,以社区棋牌室作为观察和深入社区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与棋牌室里的原住民接触、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将观察范围延伸到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内部视角展现原住民的真实生活,揭示文化现象背后的行为逻辑、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最后,针对社区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文化建设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园区开发项目的兴建对安置型社区的社会互动、城乡文化融合、价值观念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总结为三个方面。1)社会互动中的文化特征:在社区活动方面,原住民对健身娱乐的文化需求增加,活动的群体性明显;在社区组织方面,原住民的社交圈较封闭,其自发形成的团体依赖熟人关系和兴趣爱好;在社区冲突方面,用地矛盾频发暴露了原住民公共意识的薄弱,赌博纠纷减少反映人们理性意识增强;在社区归属感方面,原住民之间的熟人社会是归属感的重要来源,外来人口被孤立、社区管理缺位则导致归属感降低。2)城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传统文化上,安置社区延续了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但也受城市文化影响而面临民俗文化的传承困境。在生活方式上,以墙角老人为代表的守旧派面临被城市边缘化的精神困境,以开荒老人为代表的适应派以农村方式实践着城市观念,而融入派则在奖励机制的引导下自然形成了文明习惯和理念。在家庭关系上,老人独居增加,其失范行为背后是生活空虚、价值丧失的精神困境;原住民家庭衍生出了“分居不分家”的新型家庭模式,形成了一种有边界的亲密关系;利益冲突则对家庭亲情和伦理构成了严峻挑战。3)价值观念的转变:在生活态度上,原住民开始追求享乐,轻视工作的价值;财富观念趋向理性,消费观念出现代际差异;并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自我认同上,农村老人在城市文明的压力下丧失自我认同,年轻人则因自我认同与群体背离而渴望逃离社区,原住民的阶层认同并未随着经济改善而提高。在信仰与道德方面,老年人将宗教作为精神寄托的情况增多;一些年轻人因拆迁丧失对公平、奋斗的信仰;道德约束在原住民和外来人口之间分化,原住民受到舆论的强约束,但也会因不恰当的舆论而出现集体道德失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1)文化宣传前置,提前预防和引导,从思想源头上减少和避免无序现象的产生;2)丰富文化载体,通过增加活动场所、提高活动质量、扶持活动组织,增强安置社区的文化活力;3)分层分众,因人施策,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征,给予针对性的文化关怀;4)妥善处理社区文化中“新”与“旧”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激励,合理疏导,真正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与新生。本文的研究有别于传统工程社会学研究的技术范式,采用社会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以棋牌室作为深入社区的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文化观念,以“小地方”反映“大社会”,具有独到的研究价值。不过,由于客观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以及抽样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可能遗漏一些重要的问题和现象,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郑国[8](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石峰[9](2018)在《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开发的背景下,近几年一些大城市的开发区出现了一个突出的新现象即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简称工转研)。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当前中国开发区的工转研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形成?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现象研究、理论研究与分层论证、案例研究三个部分,首先进行对工转研现象的特征、动力、模式的研究并从中发现土地制度的关键作用,然后从制度视角构建对工转研现象的理论解释,接下来从法律、政策和规划三个制度层级分别研究和论证制度对工业空间转型的影响,最后进行一个完整的案例研究。第1章是导入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第2章描述开发区工转研的概况和过程,归纳工转研现象的三个特征:从2013年开始地方政府频繁出台相关政策,在一些开发区的规划中集中成片转型,已经开展的工转研项目大多是由原土地使用权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区方面对工转研进行主体动力分析,工转研按照主要动力来源和博弈关系分为企业主动型、政府主动型、双向互动型三种基本模式,在模式研究中发现了制度性因素的关键作用。第3章在事实归纳和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从制度视角对工转研现象乃至工业空间转型进行理论解释。工业空间转型的四个主体为了获得潜在利润和满足偏好,通过博弈变革了制度(合约、规划、政策、法律),四个层级的制度变迁共同实现产权界定、市场交易、交易成本、利益分配、约定项目的制度功能,制度变迁通过制度功能导控工业空间如何转型。第4-6章分别从法律、政策、规划三个层级研究制度变迁对工转研的影响作用。第4章从法律层级回顾增量开发中的关键制度变革,论证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市场制度的变迁塑造了存量工业空间,指出存量开发需要法律层级的制度供给,特别是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第5章政策层级的制度变迁研究表明三次工业空间转型的制度供给主要是政策,工转研的地方政策框架包括前提条件、土地发展权、限制条件、地价及分配、市场交易5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政策变化对应和实现了制度的功能;地方政策对空间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6章分析土地制度和地方政策对规划转型的影响,规划对工转研的导控表现在地块层面实现制度功能、片区层面进行空间功能重组和空间形态重构,存量规划变革的方向在于控规改革、制度设计和体系构建三个方面。第7章对南京工转研案例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抓住在当前工转研实践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地方政策和规划两个制度层级,剖析政策和规划如何导控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第8章是导出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预判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工转研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对地方探索实践的策略建议。当前开发区工转研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地方政府试图用政策和规划引导原企业和社会资本进行工转研,双方的多轮博弈变革了制度,制度变迁通过实现土地产权的界定和交易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制度功能,引导和控制工业空间向科技研发空间转型。存量开发目前主要依靠政策和规划层级的制度供给,需要法律层级的制度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发展权制度、土地二级市场制度。从增量开发到存量开发要求规划转型,需要存量规划与政策结合进行制度设计和变革。全文约16万字。

郭宁宁[10](2018)在《南京都市区“圈核式”空间结构及拓展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区是在城市区域化过程中,形成的由中心城区与外围地区组成的具有密切联系的地域空间形式,是城市中高度城市化地区、高层次产业集聚区,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也成为不少城市谋求更高区域地位、参与区域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伴随其成长过程,都市区空间结构也处在不断发展演化之中,为防止中心城区无序蔓延,优化都市区空间结构,提高都市区空间利用集约度,多中心结构是大多数都市区的空间战略选择。但由于各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基础不同,在空间拓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作用,多中心空间结构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南京都市区的研究,发现其空间结构在现阶段呈现的是一种多中心按照层级圈层式分布的空间形态。对这种空间结构发展特征及其规律进行总结,是在都市区发展的特定时期,对空间发展进行的一种探索式研究,对于其发展问题及演化机制的探析则有利于更科学的指导都市区未来发展战略制定。文章通过理论演绎,认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的分析,不能只关注社会结构中行为主体权利变迁过程对空间的影响,还应兼顾城市规划所关注的物质空间层面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要素—行为—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要素组成及行为主体两个层面分析空间演化的具体过程。本文以南京都市区为实证案例,首先对其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依据空间拓展特征划分三个发展阶段,动态展示南京都市区空间演化的过程。在对现状空间分析、提炼、简化,将南京都市区空间形态概括为“圈核式”空间结构。在这种结构之下,南京都市区空间呈现出等级化、圈层式的布局模式特征:以城市中心点为圆心,主城、副城、新城等不同等级中心,分别分布于主核圈层(0-10km)、亚核圈层(10-20km)、辅助圈层(20-30km)范围之中,利用环形快速路及生态绿色空间进行空间分割,通过放射性干路及轨道交通便捷联系都市区中心与外围。另外,研究将整体空间结构分为不同组成要素,分别从公共中心体系、道路交通体系及生态开敞空间等方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刻画。在此基础上,总结南京都市区还存在一定的发展制约性问题:主城空间蔓延、外围新城对主城减压能力较弱以及空间发展重点需要明确等。要素层面的经济性要素、制度性要素、环境性要素及技术性要素在空间演变过程中分别产生决定力、控制力、限制力及引导力四种作用力;行为主体层面的上层政府、地方政府、市场资本及社会居民则基于不同行为目的,分别发挥决定宏观发展环境、主导空间发展方向、与政府结成发展联盟、满足个人诉求的作用。两个层面的作用的耦合,决定了南京都市区是一种“圈核式”的空间结构模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文章分析目前这种空间结构的优势及未来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南京市都市区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未来都市区空间发展的具体行动策略,为未来都市区发展策略制定提供依据和借鉴。本文正文共约49482字,图表55幅。

二、江宁开发区道路绿地系统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宁开发区道路绿地系统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内边界的城市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1.1 时代背景:中国城市化阶段的转变
        1.1.2 理论背景:探索适合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内边界形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空间研究范围
        1.2.3 时间界定与划分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城市形态学理论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
        1.4.2 国内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边缘带与内边缘带的相关理论
        2.1.1 城市边缘带形态演变的相关理论
        2.1.2 城市边缘带的国内相关研究
    2.2 交通廊道及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2.1 交通廊道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结构性作用
        2.2.2 交通廊道对沿线城市空间的作用
    2.3 当代建筑学对都市圈的探索
        2.3.1 对大都会建成模式的解读
        2.3.2 对建筑类型和建筑学现象的城市视角解读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内边界的形成与演化
    3.1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城市化进程概述
        3.1.1 改革开放初南京的土地使用调整期(1984-1990年)
        3.1.2 九十年代南京的城市框架架设期(1990-2002年)
        3.1.3 二十一世纪初南京的城市急速增长期(2002-2012年)
        3.1.4 都市圈(都市区)背景下南京的产业转型升级期(2012-2018年)
    3.2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内边界的形成与演化
        3.2.1 内边界形成与演化分析流程
        3.2.2 城市形态演进过程与内边界的发生
        3.2.3 各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进过程特点
        3.2.4 内边界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3.3 小结
第四章 南京内边界的肌理构成与类型
    4.1 研究方法与工具
        4.1.1 LCZ方法与工具对于大尺度城市形态对象研究的有效性
        4.1.2 LCZ方法与工具原理的简介
    4.2 南京都市区范围LCZ图像绘制
        4.2.1 南京都市区范围LCZ图像绘制过程
        4.2.2 南京都市区范围LCZ图像分析
    4.3 南京内边界肌理构成分析
        4.3.1 分析步骤
        4.3.2 都市区范围内边界的范围及分类
        4.3.3 中观尺度下内边界的再分类及肌理构成特点
        4.3.4 微观尺度下不同类型内边界典型片段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3)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的时间维度考察:特征、过程与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累积性影响研究现状
        1.2.2 园区开发社会影响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与本文的概念框架
    2.1 社会影响与社会影响评价理论
        2.1.1 社会影响相关理论
        2.1.2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
    2.2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累积性影响
        2.2.1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2.2.2 累积性影响理论
    2.3 社区理论与社区研究
    2.4 本文的概念框架
        2.4.1 本文所指园区的含义
        2.4.2 本文所指社区的含义
        2.4.3 本文累积性社会影响(CSI)的含义
        2.4.4 本文概念框架的建立
3 研究方案
    3.1 时间维度视角下研究样本选取
        3.1.1 选取原则
        3.1.2 园区样本的选取
        3.1.3 社区样本的选取
    3.2 研究数据的获取方法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解释结构模型(ISM)适用性分析
        3.3.2 CSI过程的ISM构建过程
        3.3.3 ISM对受访样本的要求
4 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分析
    4.1 安置社区无结构观察:与对照社区比较
        4.1.1 安置社区观察情况
        4.1.2 对照社区观察情况
        4.1.3 对比分析
    4.2 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表现
        4.2.1 半结构观察与访谈提纲设计
        4.2.2 观察与访谈过程
        4.2.3 结论: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表现
    4.3 特征的形成因素分析
        4.3.1 分析思路
        4.3.2 形成因素识别
        4.3.3 形成因素归纳
    4.4 本章小结
5 安置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传递过程
    5.1 影响因素的ISM模型构建
        5.1.1 构建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
        5.1.2 确定影响因素的可达矩阵
        5.1.3 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
        5.1.4 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图
    5.2 影响因素的传递过程分析
        5.2.1 老龄化的影响因素传递链
        5.2.2 外来人口的影响因素传递链
        5.2.3 移民适应性的影响因素传递链
        5.2.4 物业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传递链
        5.2.5 社区环境的影响因素传递链
    5.3 安置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传递过程验证
        5.3.1 同一城市不同园区安置社区验证
        5.3.2 不同城市园区安置社区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安置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传递规律
    6.1 可持续生计理论
        6.1.1 生计资本
        6.1.2 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
    6.2 安置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规律分析
    6.3 基于规律的差异现象解释
        6.3.1 同一园区内不同安置社区的差异
        6.3.2 不同园区内安置社区的差异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应用前景与启示
    7.3 研究创新点及贡献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GIA的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生境破碎
        1.1.2 绿色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引导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1.1.3 GIA成为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技术手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GI的源起脉络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3.3 国内研究进展
        1.3.4 我国未来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绿色基础设施相关基础性研究及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辨析及涵义解析
        2.1.1 相关概念辨析
        2.1.2 绿色基础设施的涵义解析
    2.2 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岛屿生物地理学及异质种群动态理论
    2.3 绿色基础设施的实践案例研究
        2.3.1 美国马里兰州的绿图计划
        2.3.2 佛罗里达州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
        2.3.3 珠海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2.3.4 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2.3.5 案例对比与启示
    2.4 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GIA)的核心技术路径研究
        2.4.1 马里兰州“绿图计划”中的GIA技术体系
        2.4.2 珠海市GI整合核心技术方法
        2.4.3 GIA的核心技术手法
        2.4.4 GIA的综合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目标及技术路径
    3.1 研究区现状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基础
    3.2 南京生态空间资源现状及相关生态规划解读
        3.2.1 南京市域生态空间资源现状
        3.2.2 南京生态空间相关规划解读
        3.2.3 南京市域生态空间存在的问题
    3.3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目标及原则
        3.3.1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目标
        3.3.2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要素
        3.3.3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原则
    3.4 基于GIA搭建南京市域GI构建的技术路径
        3.4.1 南京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步骤
        3.4.2 研究方法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4.1 数据资料收集及处理
    4.2 南京市域生态敏感性评价
        4.2.1 生态因子的选取
        4.2.2 评价体系的构建
        4.2.3 因子权重的确定
        4.2.4 单因子评价结果
        4.2.5 综合叠加结果
    4.3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要素的辨识
        4.3.1 源斑块的识别
        4.3.2 潜在廊道的生成
    4.4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
        4.4.1 源斑块重要性评价
        4.4.2 南京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策略
    5.1 划分GI网络源斑块优先保护等级
        5.1.1 优先保护与恢复一级保护区
        5.1.2 弹性维护与引导二级保护区
    5.2 连通优化总体景观格局
        5.2.1 优化绿地系统的廊道选线
        5.2.2 生态廊道的建设策略
    5.3 将绿色基础设施融入绿地系统规划
    5.4 挖掘复合多功能价值
    5.5 多部门合作与公众参与的政策制定及实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5)不同交通方式下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 ——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与园林城市建设的需要
        1.1.2 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增加
        1.1.3 城市交通与公园的联系紧密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框架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4 概念界定
        1.4.1 城市公园
        1.4.2 可达性
        1.4.3 南京市中心城区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城市公园绿地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历程
        2.1.2 国内研究历程
        2.1.3 小结
    2.2 可达性研究进展
        2.2.1 可达性的起源与发展
        2.2.2 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2.2.3 可达性在城市公园研究中的应用
    2.3 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方法综述
        2.3.1 统计指标法
        2.3.2 缓冲区分析法
        2.3.3 最小邻近距离法
        2.3.4 引力势能模型法
        2.3.5 费用加权距离法
        2.3.6 网络分析法
第三章 构建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公园评价体系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
        3.1.2 自然地理与社会背景条件
        3.1.3 城市道路网络状况
        3.1.4 城市公园绿地情况
    3.2 数据来源
        3.2.1 城市公园空间数据
        3.2.2 道路交通网络数据
        3.2.3 人口数据
    3.3 评价指标
        3.3.1 可达面积率
        3.3.2 可达人口率
    3.4 评价方法
第四章 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可达性现状分析
    4.1 城市公园可达性分析——统计指标法
    4.2 结合交通方式的城市公园可达面积率分析
        4.2.1 步行交通可达性
        4.2.2 自行车交通可达性
        4.2.3 机动车交通可达性
        4.2.4 轨道交通可达性
        4.2.5 综合分析
    4.3 城市公园可达人口率分析
        4.3.1 人均城市公园面积
        4.3.2 城市公园服务人口覆盖率
第五章 不同交通方式下城市公园可达性时空变化分析
    5.1 城市公园布局时空变化分析
    5.2 城市公园可达性时空变化分析
        5.2.1 步行可达性变化
        5.2.2 自行车可达性变化
        5.2.3 机动车可达性变化
        5.2.4 轨道交通可达性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公园可达性优化措施
    6.1 城市公园优化
        6.1.1 因地制宜建设健全城市公园网络体系
        6.1.2 提高城市公园吸引力
        6.1.3 增加中小型城市公园,连接公园斑块
    6.2 城市交通路网优化
        6.2.1 提高支路布设水平,健全城市道路网络
        6.2.2 提倡“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联合式发展
        6.2.3 健全慢行交通网络
    6.3 其他优化措施
        6.3.1 结合人口密度适配城市公园用地
        6.3.2 社会政策优化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一

(6)基于可达性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游憩服务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公园绿地定义
        2.1.2 绿色开放空间定义、分类
        2.1.3 可达性定义与分类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可达性影响因素
        2.2.2 可达性评价方法
        2.2.3 游憩服务绩效评价
    2.3 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章 绿色开放空间评价体系构建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评价模型应用
        3.3.1 网络分析模型
        3.3.2 引力模型
        3.3.3 综合运用
    3.4 评价指标
        3.4.1 确定评价指标
        3.4.2 确定目标值
第四章 研究区绿色开放空间游憩服务绩效评价
    4.1 供给侧(绿色开放空间游憩服务供给能力)
        4.1.1 整体布局和数量特征
        4.1.2 供给能力
    4.2 需求侧(居民游憩需求)
        4.2.1 绿色开放空间游憩吸引力
        4.2.2 城市人口分布
        4.2.3 游憩需求值
    4.3 交通渠道
        4.3.1 从绿色开放空间出发的可达性分析
        4.3.2 从居民区出发的可达性分析
    4.4 供需关系
第五章 绿色开放空间游憩服务优化策略
    5.1 “隐形”服务盲区
    5.2 “真空”服务盲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 城市级绿色开放空间
附录二 社区级绿色开放空间
附录三 街道游憩服务绩效
附录四 熵值法处理过程
参考文献

(7)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之变 ——在棋牌室的参与式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社区与社区文化
    2.2 社会与文化变迁
    2.3 文化社会学
    2.4 本文操作性概念的界定
3 基于问卷调查的社区文化特征发现
    3.1 调查方案
    3.2 数据处理
    3.3 社区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4 棋牌室:观察社区文化的主要场所和起点
    4.1 为什么选择棋牌室
    4.2 局内人:我在棋牌室
    4.3 从棋牌室走向其他场所
    4.4 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
5 社区社会互动中的文化考察
    5.1 社区活动的特点
    5.2 社区组织的类型
    5.3 社区冲突的文化根源
    5.4 社区归属感的群体差异
    本章小结
6 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碰撞
    6.1 传统节日受到冲击
    6.2 生活方式出现分化
    6.3 家庭关系产生变化
    本章小结
7 价值观的转变
    7.1 生活态度的改变
    7.2 自我认同的困境
    7.3 信仰与道德的分化
    本章小结
8 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建设建议
    8.1 文化宣传前置
    8.2 丰富文化载体
    8.3 分层分众,因人施策
    8.4 妥善处理“新”与“旧”的关系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观察日志

(8)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里昂简介
        4.2.1 地理环境
        4.2.2 城市发展历程
        4.2.3 空间演变历程
        4.2.4 联运交通网络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5.5.1 基本概况
        5.5.2 开发模式
        5.5.3 场所营造
        5.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6.5.1 产业转移
        6.5.2 产业结构调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1 南京高铁概况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8.1 南京南站概况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8.5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10.1.1 基本结论
        10.1.2 研究创新点
        10.2 研究后续讨论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9)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总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框架
2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2.1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发展概况
    2.2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类型与特征
    2.3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主体动力
    2.4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博弈
    2.5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模式
    小结
3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理论研究
    3.1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理论基础
    3.2 土地和资本角度对工转研的理论解释
    3.3 制度视角的理论假设
    小结
4 法律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4.1 增量开发中法律层级的制度变革
    4.2 存量开发中法律层级的制度需求
    4.3 法律层级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影响
    小结
5 政策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5.1 三次工业空间转型与政策层级的制度供给
    5.2 地方政策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导控
    5.3 地方政策对空间的直接影响
    小结
6 规划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6.1 制度变迁中的城市规划
    6.2 规划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导控
    6.3 存量规划变革
    小结
7 南京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案例研究
    7.1 南京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政策
    7.2 江宁区工转研政策与实践剖析
    7.3 江宁高新园工转研规划案例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发展趋势判断
    8.2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8.4 对地方探索实践的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南京都市区“圈核式”空间结构及拓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都市区是城市提升能级、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地域空间组织形式
        1.1.2 多中心空间结构成为都市区演化的普遍特征
        1.1.3 新发展背景下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研究愈加重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探索都市区“圈核式”空间发展规律及机制
        1.2.2 实践意义: 指导我国都市区空间规划的具体实践
    1.3 研究内容
        1.3.1 核心内容
        1.3.2 各章节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构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都市区
        2.1.2 “圈核式”结构
    2.2 相关理论
        2.2.1 空间拓展理论
        2.2.2 空间拓展机制分析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与特征研究
        2.3.2 都市区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2.3.3 研究述评
    2.4 空间机制分析理论框架构建
        2.4.1 要素层作用机制解析
        2.4.2 行动层作用机制解析
        2.4.3 要素层与行动层耦合作用于空间层机制
第三章 南京都市区空间演化过程及特征分析
    3.1 南京都市区空间演化过程
        3.1.1 研究区发展概况
        3.1.2 南京都市区空间发展阶段划分
        3.1.3 南京都市区空间发展现状特征总结
    3.2 南京都市区“圈核式”空间结构组成要素特征
        3.2.1 公共中心体系——圈层化、等级化布局构筑中心职能
        3.2.2 道路交通体系——环形+放射状交通引导功能集聚与扩散
        3.2.3 绿色生态空间——“绿环+绿楔”构建都市区开敞式布局
    3.3 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发展演化问题
        3.3.1 空间发展相对分散,城市功能有待提升
        3.3.2 主城人口增速减缓,新市区对主城减压成效尚不明显
        3.3.3 空间发展局部出现蔓延态势
第四章 南京都市区“圈核式”空间演化发展机制分析
    4.1 要素层面作用力构成
        4.1.1 经济性因素—决定都市区空间圈层式拓展,促使空间大集中-小分散
        4.1.2 制度性因素—控制都市区空间发展方向,拉开空间结构框架
        4.1.3 自然性因素—约束都市区空间蔓延式拓展,间隔主中心与外围中心
        4.1.4 技术性因素—引导都市区圈层轴向拓展,带动外围次中心形成
    4.2 行为层面作用力构成
        4.2.1 中央政府(上层政府)政策决定宏观发展环境
        4.2.2 地方政府主导空间开发,扩大城市框架
        4.2.3 市场资本与政府构成“增长联盟”,干预空间发展
        4.2.4 城市居民社会地位逐渐上升,居住需求导致居住空间结构变化
第五章 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5.1 都市区“圈核式”空间结构演化的可能瓶颈
        5.1.1 都市区“圈核式”空间结构优势
        5.1.2 都市区未来空间发展可能面临的压力
    5.2 都市区空间优化对策及建议
        5.2.1 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5.2.2 都市区未来空间优化发展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江宁开发区道路绿地系统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内边界的城市形态学研究[D]. 张晗. 南京大学, 2020(12)
  • [2]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3]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的时间维度考察:特征、过程与规律[D]. 王艳. 东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GIA的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D]. 苟丹丹.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不同交通方式下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 ——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D]. 谢凯.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6]基于可达性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游憩服务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D]. 毕晨.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7]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之变 ——在棋牌室的参与式观察[D]. 袁雅. 东南大学, 2019(01)
  • [8]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9]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D]. 石峰. 东南大学, 2018
  • [10]南京都市区“圈核式”空间结构及拓展机制研究[D]. 郭宁宁. 南京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江宁开发区道路绿地系统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