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管理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管理

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马元婧[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环境空气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所以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实时更新的监测信息掌握大气污染状况,评估预测环境质量,对预警决策和科学治理空气质量以及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目的在于建立神经网络,使其能够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利用人类大脑的运转机制来读取并解释数据,是为了能够让机器可以像人类一样会学习会分析。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和人脸识别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分析大气环境监测系统采集的多源、多维、多态的海量数据,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环境监测设备异常数据来源诊断、大气气溶胶颗粒成分分析和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优化三个方面展开,对大气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予以分析解决,同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1.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数据来源诊断模型的研究。针对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无法对产生异常数据的监测设备进行详细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Faster RCNN模型,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训练大量环境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与异常运行状态的图像,来建立大气环境监测异常数据来源诊断模型。借助环境监测站内视频监控系统对监测设备采集的图像,将对异常数据来源设备的定位问题,转化为对监测设备采集图像的目标检测问题。考虑到检测目标的特征属性,对Faster R-CNN模型进行卷积层重构、特征融合、锚框重置和数据扩增等改进方式,提高模型异常数据来源诊断的准确率,使得针对异常数据来源的监测设备故障排查工作向无人值守化过渡。2.基于深度学习的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的研究。现有的大气气溶胶颗粒分类方法存在缺乏统一的提取标准以及完全依靠人工经验手动命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同时,以单个颗粒为单位的大气气溶胶颗粒监测过程又会产生过于庞大的颗粒信息。针对大气气溶胶颗粒监测与分类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算法,提出一种改进Alex Net模型,训练并建立大气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利用以往监测活动中已经被人工命名的气溶胶颗粒质谱图,人工标注类别信息,建立用于训练分类模型的数据集。通过对气溶胶颗粒质谱图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采用调整图片分辨率、减小卷积核尺寸和精简网络层数等优化方法,对Alex Net深度学习分类算法进行改进,经过深度卷积网络提取能够反映出颗粒类别的质谱特征,对气溶胶颗粒成分进行自动学习,生成大气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提升了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实现自动分类的目的,达到实时检测的效果。3.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现有运行中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WRF-CMAQ,由于污染源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以及不能够完整全面的量化大气传输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了空气质量预报数值出现偏差的现象。针对现有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现状,提出应用深度置信网络模型DBN,挖掘区域内数值预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该模型利用了研究区域内多个国控监测站点的历史监测数据以及相应的气象预报数据,充分考虑了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预报周期内,对区域内任意站点的污染物浓度预测值进行修正,提高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有效性。

王玉钟[2](2020)在《户外多参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国家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颗粒物和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很大。颗粒物浓度过大,会引起雾霾,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气体污染物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会刺激人体的呼吸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同时会对植被等造成危害,排放的氮氧化物会与其他污染物结合,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为了应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目前,各地的环境监测主要依靠于国控站点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国控站点的数量较少,不同站点之间距离较远,只能对大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出响应,无法满足现阶段针对企业偷排乱放等“小散乱差”的现象管理。同时,国控站点的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选点麻烦。在这种形势下,急需一种新型的多参数、小型化、分辨率高、便于安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本文设计与研究的户外多参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精准和直观的数据信息,适合大面积网格化密集布点,可广泛应用于环境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长期连续监测,也可用于典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如工矿区、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系统以STM32F103VET6作为主控芯片,实现对各个传感器和模块的控制和数据交互。颗粒物测量的传感器选用英国Alphasense公司的OPC-N2,气体的监测选用的是英国Alphasense公司的电化学传感器。相比较国控站点的气体和颗粒物测量,我们选用的传感器体积小、成本低,适用于大面积布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还配备了温湿度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既可以通过SD卡进行户外的数据储存,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整个监测系统被搭建在设计的仪器上,仪器的外壳设计便于固定在柱状杆子上,能够保证防水,适用于户外的长时间测量。设计的户外多参数环境空气监测系统在户外长期运行后,观测的数据与国控站点发布的数据相比,相关性较好。其中臭氧、二氧化硫、PM2.5、PM10的长期监测数据与国控站点的数据对比,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有较强的相关性,一氧化碳监测数据对比的相关系数也在0.7以上。

宋飞扬[3](2020)在《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能源消耗迅速增加,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整体呈现氧化性强、二次污染问题严重的特征,煤烟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及有机气体的光化学污染的共存和相互耦合叠加,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性、长期性的特征。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污染治理,对环境监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环境监测的需要。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系统,以满足有关环保部门的需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提出了一种基于KNN-LSTM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本文利用LSTM模型具有时间记忆的特点,充分挖掘目标站点时间序列数据中的时间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KNN算法对邻近的空间因素进行筛选,作为额外输入,对LSTM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与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显示:模型在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两个指标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证明了本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2)设计了一个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所需要的大气污染相关理论与系统相关技术,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对系统分层处理,并对数据库和相关接口进行设计等。(3)系统的实现与测试。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从功能、性能、兼容性、用户友好性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测试,并记录成文档。通过严格的测试,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环保部门分析污染成因,制定相关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了科技支撑,对改善空气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郭海川[4](2019)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空气污染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严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空气监测是其至关重要的内容,现阶段我国利用各种先进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有效监测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就针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以提高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工作的水平。

林曦[5](2018)在《县市级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环保部门主力军的县市级环境保护局一线人员工作压力也相应提高。而通信技术从4G到5G的转变,传感器技术发展迎来物联网时代,为环保工作向更深层次和更细粒度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环境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一线人员的日常工作,以此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提升环保部门的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探讨建设一个既能满足县市级环境保护局日常工作需求,又具备经济上可行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构建过程及相关技术。在对县市级环境保护局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后,将系统设计总体目标定位为保证数据采集为核心,功能上满足当前的基本需求,以接口方式调用现有系统模块。同时为后续开发预留必要的接口,以便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系统整体遵循模块化的开发思路,将系统划分为污染源自动检测与控制、空气质量自动检测与控制、噪声自动检测与控制、指标参数配置、采集数据匹配、指标监控及告警、统计报表、电子地图管理、接口管理和系统基础管理十个部分,便于后续维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上采用了 B/S三层体系架构,采用当前成熟的J2EE技术进行开发,在接入传感器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多线程并发处理。中间件使用Tomcat和Apache负载均衡,降低系统压力。数据库使用My Sql数据库,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兼顾了数据库的健壮性和易用性,还能在不同平台间灵活迁移,保护用户投资。在安全性方面系统采用了硬件防火墙来防御外部侵袭,内部使用数据备份、防病毒软件等方式保证系统数据信息安全。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实现了预期的各项开发要求与指标。

黄杰[6](2018)在《远程控制系统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其中大气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因此加强大气环境的监测就显得比较重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是处理环境空气问题的基础。为能够提高监测系统的应用性能,就要注重远程控制系统的应用。本文先就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应用现状及运行管理加以阐述,然后就远程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进行分析,最后就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远程控制系统的应用详细进行探究。

罗玲[7](2017)在《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在常德市的应用及问题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化、资源的危机等环境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环境保护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环境保护工作怎样开展,效果如何,作为基础,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时期,怎样把环境监测从传统单纯的技术分析贯穿到环境保护的整体工作当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寻求突破。在新的发展要求下,自动监测技术应运而生,实现了环境监测的现代化、精准化、集成联动化。环境自动监测体系是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与污染源自动监测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清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现状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给环境管理的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常德市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参与及管理,构架了常德市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实际应用的模式和思路,对整个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和主要功能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并以常德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市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及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为研究对象,对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展开了研究和分析。表明网络的应用能提高环境监测、环境执法及环境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节约环保工作中的人力和物力。同时,通过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能提高环境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效率及数据的数据的准确性,减少运行成本,更全面、直观的反映区域内环境质量状况,促进污染防治、环境监管、生态保护及环境应急等环境管理工作的效力的提升。

郑舒新[8](2016)在《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大气污染已经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的迫在眉睫的问题。石狮市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清洁能源替代、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等手段,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不过对照空气质量新标准,石狮市空气质量形势仍不容乐观。为满足民众环境知情权,及时获取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的分析数据为制定大气污染控制相关政策提供科学数据,石狮市从2008年起开始着手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工作。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作为快速了解石狮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促使环境空气状况透明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其实施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信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来探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在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先在分析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的质量影响因素和质量管理特点基础上,从人力保证体系、物料保证体系、制度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和质量文件保证体系五个方面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运用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技术分析了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过程,并建立了监控-审核的评估体系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了一条“构建质量保证体系一一实施质量保证的过程控制一一实施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估一一质量体系的融合与运行”空气自动监测项目质量管理与保证运作主线。就此主线而言,其微观和宏观层面分别是项目质量的保证和管理,为使项目质量得到保障,使用的主要方法、工具是审核生产质量、分析生产过程,而质量保证的主要后盾、支撑来自于质量保证体系,形成的结果是不断改进、提升的项目质量;在项目质量保证的实施过程中,其落脚点或者出发点为用户的真实需求,并且使他们的需求最终得以满足。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管理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少玲[9](2016)在《浅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中的质量管理》文中研究指明结合石狮市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对该系统运行过程的各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节进行了探讨。

邓俊生[10](2016)在《关于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及维护的探讨》文中认为空气污染的不断加重,政府对环保问题的不断重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在我国取得了迅速发展。随着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在空气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对监测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使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精准性,保证监测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当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管理和维护的措施,为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保持良好运行提供参考。

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识别研究现状
        1.2.2 大气气溶胶颗粒分类的研究现状
        1.2.3 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现状
        1.2.4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数据来源诊断模型的研究
    2.1 引言
    2.2 Faster R-CNN
        2.2.1 卷积层
        2.2.2 RPN网络
        2.2.3 RoI pooling层
        2.2.4 目标分类与定位层
    2.3 改进Faster R-CNN
        2.3.1 重构卷积层
        2.3.2 特征融合
        2.3.3 锚框重置
        2.3.4 数据扩增
    2.4 实验与分析
        2.4.1 实验环境
        2.4.2 实验数据
        2.4.3 预训练模型
        2.4.4 评价指标
        2.4.5 实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的研究
    3.1 引言
    3.2 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成分及特征
        3.2.1 有机碳颗粒(OC)
        3.2.2 元素碳颗粒(EC)
        3.2.3 元素-有机碳混合颗粒(ECOC)
        3.2.4 高分子有机碳颗粒(HOC)
        3.2.5 重金属颗粒(HM)
        3.2.6 矿物质颗粒(DUST)
        3.2.7 富钾颗粒(K)
    3.3 AlexNet
        3.3.1 网络结构
        3.3.2 技术特点
        3.3.3 AlexNet卷积特征图
    3.4 改进的AlexNet分类方法
        3.4.1 改进策略
        3.4.2 改进的AlexNet网络结构
        3.4.3 改进AlexNet卷积特征图
    3.5 实验与分析
        3.5.1 实验环境
        3.5.2 实验数据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
    4.1 引言
    4.2 WRF-CMAQ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4.2.1 WRF气象预报模型
        4.2.2 CMAQ预报模型
        4.2.3 WRF-CMAQ
    4.3 预报因子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4.3.1 时序变化特征
        4.3.2 空间分布特征
        4.3.3 气象因子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4.3.4 污染因子之间相互影响
    4.4 基于DBN-BP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
        4.4.1 DBN-BP模型搭建
        4.4.2 基于DBN-BP修正模型结构
        4.4.3 预测模型训练过程
        4.4.4 DBN-BP隐藏层确定
        4.4.5 模型性能评价函数
    4.5 实验与分析
        4.5.1 实验环境
        4.5.2 实验数据
        4.5.3 数据集预处理
        4.5.4 实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束语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户外多参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空气质量监测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2.1 主控芯片的选取
    2.2 PM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2.2.1 PM传感器的选取
        2.2.2 PM传感器模块
    2.3 气体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2.3.1 气体传感器的选取
        2.3.2 气体传感器模块
    2.4 风速风向和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2.4.1 风速风向和温湿度传感器的选取
        2.4.2 风速风向和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2.5 GPS模块的设计
        2.5.1 GPS传感器的选取
        2.5.2 GPS模块
    2.6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
    2.7 无线通讯模块的设计
        2.7.1 无线通讯设备的选取
        2.7.2 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总体方案和仪器外壳的设计
    3.1 系统总体硬件架构
    3.2 系统总体的电路设计
    3.3 仪器外壳的机械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模块设计
    4.1 系统软件模块设计简介
        4.1.1 固件库移植
        4.1.2 系统控制模块软件总体设计
    4.2 系统主要模块的程序设计
        4.2.1 PM传感器的程序设计
        4.2.2 气体传感器的程序设计
        4.2.3 风速风向和温湿度传感器的程序设计
        4.2.4 GPS模块的程序设计
        4.2.5 数据存储的程序设计
        4.2.6 无线通讯模块数据发送的程序设计
        4.2.7 RTC时钟模块的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户外实验与数据分析
    5.1 传感器的出厂标定
    5.2 户外实验场地选取
    5.3 实验数据对比和分析
    5.4 监测数据校正的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3)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气污染立法现状
        1.2.2 空气监测现状
        1.2.3 空气质量预测模型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空气标准及系统相关技术
    2.1 AQI等级标准
    2.2 系统相关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KNN-LSTM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
    3.1 技术理论
        3.1.1 RNN
        3.1.2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
        3.1.3 KNN算法
    3.2 模型介绍
        3.2.1 基于单站点的LSTM预测模型
        3.2.2 KNN-LSTM预测模型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监测站点及数据选择
        3.3.2 实验环境及模型参数设置
        3.3.3 KNN算法中K值的选择
        3.3.4 实验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整体设计
    4.1 系统目的
    4.2 系统架构
    4.3 需求分析
        4.3.1 数据处理
        4.3.2 功能分析
        4.3.3 非功能分析
    4.4 数据库设计
    4.5 接口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硬件环境
    5.2 软件环境
    5.3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
    5.4 部分代码实现
    5.5 系统测试
        5.5.1 测试环境
        5.5.2 测试对象
        5.5.3 测试结果
    5.6 系统应用实例
        5.6.1 项目背景
        5.6.2 项目运行与反馈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介绍
    1.1 监测子站
    1.2 中心计算机
    1.3 质量保证实验室
    1.4 系统支持实验室
2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系统
    3.2 加强系统管理
    3.3 加强质量监督
    3.4 进行专业化的运营和监管
4 结束语

(5)县市级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J2EE
    2.2 B/S结构
    2.3 视频监控系统
    2.4 数据采集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3.2 业务流程分析
    3.3 系统用户分析
    3.4 系统功能性需求
        3.4.1 污染源自动监测
        3.4.2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3.4.3 噪声自动监测
        3.4.4 指标参数配置
        3.4.5 采集数据匹配
        3.4.6 指标监测及告警
        3.4.7 统计报表
        3.4.8 电子地图管理
        3.4.9 接口管理
        3.4.10 系统基础管理
    3.5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设计目标和原则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2 系统架构设计
        4.2.1 系统软件架构
        4.2.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4.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4.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5 上下级系统接口设计
    4.6 系统详细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5.1.1 系统开发环境
        5.1.2 系统运行环境
    5.2 系统功能实现
        5.2.1 系统登录界面的实现
        5.2.2 图元配置功能的实现
        5.2.3 图元修改删除功能的实现
        5.2.4 图元展示功能的实现
        5.2.5 图元信息查看功能的实现
        5.2.6 组织管理功能的实现
        5.2.7 账户管理功能的实现
        5.2.8 角色管理功能的实现
        5.2.9 业务流程功能的实现
    5.3 部分实现代码
    5.4 与外部系统接口的实现方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原理与方法
    6.2 测试环境
    6.3 测试用例及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远程控制系统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应用现状及运行管理
    1.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应用现状
    1.2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
2 远程控制系统构成和功能及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应用
    2.1 远程控制系统构成和功能
    2.2 远程控制系统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应用
3 结语

(7)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在常德市的应用及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应用研究
        1.3.2 国内的应用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基本理论
    2.1 地表水水质监测系统
        2.1.1 系统构成
        2.1.2 选址要求
        2.1.3 监测因子
        2.1.4 数据准确性的判定方法及依据
        2.1.5 对比实验步骤
    2.2 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2.2.1 系统构成
        2.2.2 选址要求
        2.2.3 点位个数要求
        2.2.4 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因子
    2.3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
        2.3.1 系统构成
        2.3.2 安装要求
第3章 自动监测系统在常德市应用情况
    3.1 水质自动监测站
        3.1.1 选址情况
        3.1.2 仪器设备情况
        3.1.3 数据有效性分析情况
        3.1.4 数据应用情况
    3.2 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
        3.2.1 选址情况
        3.2.2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分析
        3.2.3 常德市空气污染源成因分析
        3.2.4 常德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应用
    3.3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
        3.3.1 某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
        3.3.2 废水自动监测设备
        3.3.3 自动监测数据比对的相对误差分析
        3.3.4 自动监测数据应用
        3.3.5 视频监控应用
第4章 自动监测系统在常德市应用中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4.1 自动监测数据的影响因素
    4.2 自动监测系统的质控及保障措施
    4.3 应用问题分析
        4.3.1 水质自动监测站
        4.3.2 常德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4.3.3 常德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4.4 对策及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项目质量保证的相关理论
    2.1 项目质量保证的概念
    2.2 项目质量保证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2.3 质量保证关键环节的控制制度和方法
    2.4 质量保证体系
第3章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3.1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依据
        3.1.1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建设背景
        3.1.2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概况
        3.1.3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管理特点
        3.1.4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主要质量影响因素
    3.2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结构
        3.2.1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人力保证体系
        3.2.2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物料保证体系
        3.2.3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制度保证体系
        3.2.4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技术保证体系
        3.2.5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文件保证体系
第4章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实施质量保证过程控制
    4.1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保证输入
    4.2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
        4.2.1 事前控制
        4.2.2 事中控制
        4.2.3 事后控制
    4.3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保证输出
第5章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实施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估
    5.1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监控
        5.1.1 过程参数的监控
        5.1.2 过程绩效的监控
        5.1.3 定期的高层管理评审
    5.2 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实施质量保证的审核
        5.2.1 内部审核
        5.2.2 管理体系评审
        5.2.3 过程审核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浅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中的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
2 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质量管理情况
    2.1 系统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2.2 人员管理制度
    2.3 运行监督及管理要求
    2.4 质控考核
3 存在的问题
4 结语

(10)关于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及维护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其维护特点
    1.1 系统构成及主要工作任务
    1.2 监测系统中点式监测仪器与开放光程仪器的维护特点
2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管理和维护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2.1 存在的问题
        2.1.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管理和体系不完善
        2.1.2 监测系统管理模式过于传统
        2.1.3 监测系统档案管理重视度不够
    2.2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管理和维护体系的建立
        2.2.1 建立健全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将质量控制意识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
        2.2.2 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
        2.2.3 加强对委托的运营公司的监督管理
        2.2.4 加强监测系统档案管理和控制
3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探讨
    3.1 监测子站的例行监督
    3.2 监测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
        3.2.1 监测子站的预防维护
        3.2.2 监测中心站的管理与维护
    3.3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3.1 通讯故障处理
        3.3.2 PM10数据采集异常
        3.3.3 点式监测仪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数据异常
        3.3.4 开放式光程监测仪的光信号弱
4 小结

四、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马元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
  • [2]户外多参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王玉钟.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3]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D]. 宋飞扬.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4]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 郭海川. 环境与发展, 2019(01)
  • [5]县市级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林曦. 厦门大学, 2018(02)
  • [6]远程控制系统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黄杰. 环境与发展, 2018(05)
  • [7]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在常德市的应用及问题分析[D]. 罗玲. 湖南大学, 2017(07)
  • [8]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D]. 郑舒新. 华侨大学, 2016(04)
  • [9]浅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中的质量管理[J]. 黄少玲. 能源与环境, 2016(04)
  • [10]关于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及维护的探讨[J]. 邓俊生.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6(07)

标签:;  ;  ;  ;  ;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