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新进展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新进展

一、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琴[1](2019)在《新型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能够发射出荧光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在光致发光领域里面属于一种高性能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具有稀土配合物优良的发光性能,而且具有聚合物优异的力学和加工成型性能,在很多高科技领域比如电致发光、光致发光以及太阳能转换等方向的应用前景很广阔。本研究首先对大分子进行了设计,通过一些大分子之间的反应,在聚砜的侧链上面引入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基,它们分别是苯甲醛/氨基苯酚型和苯甲醛/氨基酸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然后再使之通过与稀土离子的配位反应,成功地制备了若干种可以发射荧光的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并深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发光特性和发光机理,探索了配基结构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光致发光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首先,使聚砜(PSF)和对氯甲基苯甲醛(CMBA)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合成改性聚砜PSF-BA,然后使改性聚砜PSF-BA分别与邻氨基苯酚(OAP)、间氨基苯酚(MAP)发生席夫碱反应合成两种功能化聚砜PSF-BAOA和PSF-BAMA。为了表征上述产物的结构,运用了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并考察了影响PSF和CMBA之间的傅克烷基化反应的主要因素,即溶剂极性和反应温度,得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通过大量的实验得知,这个反应相对合适的溶剂是N,N-二甲基乙酰胺,应当适宜的温度是70℃。在此反应条件下,制备的PSF-BA中含有苯甲醛的量是1.78 mmol/g。席夫碱反应相对来说容易进行,在65℃下反应8h,大部分的苯甲醛就能够转变成席夫碱配基,然后制得功能化聚砜PSF-BAOA和PSF-BAMA。接下来,使大分子配体PSF-BAOA、PSF-BAMA分别与Eu(Ⅲ)离子反应,从而制得了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BAOA)3-Eu(Ⅲ)和PSF-(BAMA)3-Eu(Ⅲ),然后,再加入第二配体邻菲罗啉(Phen)参加反应,顺利合成了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BAOA)3-Eu(Ⅲ)-(Phen)1和PSF-(BAMA)3-Eu(Ⅲ)-(Phen)1。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并且深入地探究了配基结构与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测了配合物的量子效率。研究结果表明,PSF-BAOA和PSF-BAMA作为大分子配体,本来就具有很强的荧光发射,但是在与Eu(Ⅲ)离子配位形成了配合物以后,它们本身的荧光发射强度就大大地减弱了,这是由于发生了强烈的分子内能量转移。本次实验所得到的配合物都能够发射出相对强的Eu(Ⅲ)离子所独有的荧光颜色红光,说明键合上去的配基可以强烈地敏化Eu(Ⅲ)离子,使其发射出荧光,表明Eu(Ⅲ)离子的共振能级和配基BAOA及BAMA的三线态能级相匹配。因为加入的第二种配体Phen不仅可以参与配位,并且可以替代稀土离子周边的水分子,这样就使得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与二元的相比起来相对较高,此外由配合物所制成的薄膜同样能够发射出强烈的荧光,其强度高于溶液中的。而PSF-BAOA与PSF-BAMA与Tb(Ⅲ)离子制得的配合物完全不发射荧光,证明作为配基的三线态与Tb(Ⅲ)离子的共振能级是不匹配的。采用相似的方法,使PSF-BA分别与苯丙氨酸(PHE)和谷氨酸(GLU)发生席夫碱反应,得到了PSF-BAPH和PSF-BAGL,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PSF-BAPH及PSF-BAGL分别与Tb(Ⅲ)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得到了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BAPH)3-Tb(Ⅲ)和PSF-(BAGLl)3-Tb(Ⅲ);同样地,在此基础上加入第二配体Phen,得到了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BAGL)3-Tb(Ⅲ)-(Phen)1和PSF-(BAGL)3-Tb(Ⅲ)-(Phen)1。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测定了它们的发光光谱和量子效率,并深入研究了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发光性能间的关联。测试结果显示,上述四种高分子-稀土配合物都可以发射出Tb(Ⅲ)离子独特的荧光颜色绿色,由此可以说明PSF-BAPH和PSF-BAGL对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产生了强烈的敏化作用,证明键合配基BAPH和BAGL的三线态与Tb(Ⅲ)离子的共振能级是相互匹配的。三元配合物PSF-(BAPH)3-Tb(Ⅲ)-(Phen)1和PSF-(BAGL)3-Tb(Ⅲ)-(Phen)1的荧光发射强度都明显高于二元配合物PSF-(BAPH)3-Tb(Ⅲ)和PSF-(BAGL)3-Tb(Ⅲ)的荧光发射强度,且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强度高于配合物溶液的荧光发射强度。

张丹丹[2](2018)在《不同结构的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键合型的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发光材料,在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光电通讯、激光以及太阳能转换系统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该类材料不但保留了小分子稀土配合物而优异的发光性能,还兼具有高分子化合物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易于加工成型的特点,而且,与将小分子稀土配合物掺杂于聚合物基质中所形成的发光材料相比,键合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呈现内部均相的特质,这些特性都十分有利于其实际应用。但是,目前已报道的较成功的键合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还很少,需要大力发展,以满足高新科学技术的需求。本研究通过精心的分子设计和有效的大分子反应途径,将三类结构不同的双齿席夫碱型配基(乙醛/氨基吡啶型、乙醛/氨基苯酚型、糠醛/胺型配基)以同步合成与键合的方式,键连于聚砜(PSF)大分子侧链,形成大分子配体,然后与稀土Eu(Ⅲ)离子及Tb(Ⅲ)离子配位,成功制得了若干种新型结构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深入考察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与发光机理,探究了配基化学结构与配合物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在设计与制备高性能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方面,具有明显科学意义与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合成了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发光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为此,先制备高分子配体,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氯甲基与乙醛酸(GA)发生酯化反应(属于核取代反应),将乙醛(AL)基团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改性聚砜PSF-AL;然后使PSF-AL的醛基分别与2-氨基吡啶(OA)和3-氨基吡啶(MA)的伯氨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将两种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AOA与AMA同步地合成与键合于聚砜(PSF)侧链,从而获得功能化聚砜,即高分子配体PSF-AOA和PSF-AMA;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NMR)对PSF-AOA和PSF-AM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充分表征;重点考察主要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步大分子反应步骤中,CMPSF与GA之间酯化反应是关键步骤;溶剂的极性和反应温度是影响酯化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适宜的溶剂为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乙酰胺,适宜的反应温度为75℃,在此条件下,以无水碳酸钠作为缚酸剂,可制得AL键合量为1.62 mmol/g的改性聚砜PSF-AL;通过进一步的席夫碱反应,成功地获得了配基AOA及AMA键合量分别为1.28mmol/g与1.31mmol/g的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砜PSF-AOA与PSF-AMA。使高分子配体PSF-AOA和PSF-AMA分别与Eu(Ⅲ)离子及Tb(Ⅲ)离子配位,成功制得了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发光的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并以邻菲啰啉(Phen)为第二配体协同配位,制得了发光的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深入探究了它们的荧光特性和发光机理,并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实验结果显示,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AOA)3-Tb(Ⅲ)和PSF-(AMA)3-Tb(Ⅲ)均发射出强的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绿光),但两种高分子配体与Eu(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无荧光发射,表明两种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AOA与AMA的三线态均与Tb(Ⅲ)离子的共振能级匹配,可强烈地敏化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在配合物分子内发生了能量转移,即发生了Antenna效应;两种配合物PSF-(AMA)3-Tb(Ⅲ)与PSF-(AOA)3-Tb(Ⅲ)的荧光强度相比较,前者高于后者,揭示了可形成五元螯合环的配基AMA与可形成四元螯合环的配基AOA相比较,由于前者更稳定,对Tb(Ⅲ)离子的敏化程度更强;两种三元配合物PSF-(AOA)3-Tb(Ⅲ)-(Phen)1与PSF-(AMA)3-Tb(Ⅲ)-(Phen)1的荧光发射强度都明显强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充分显示出小分子配体Phen的两种作用,协同配位作用与取代中心离子周围配位水分子的作用;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配合物溶液的荧光强度。接着,仍然以侧链键合乙醛基的改性聚砜PSF-AL为前驱体,又成功制得了含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发光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PSF-AL分别与邻氨基苯酚(OAP)及间氨基苯酚(MAP)发生席夫碱反应,将两种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OAPB与MAPB同步地合成与键合于聚砜侧链,从而获得另一类结构的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砜PSF-OAPB和PSF-MAPB;同样,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NMR)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使高分子配体PSF-OAPB和PSF-MAPB分别与Eu(Ⅲ)离子及Tb(Ⅲ)离子配位,合成了发光的二元与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诸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深入考察研究了它们荧光特性和发光机理,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探究了配基化学结构与发光性能的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OAPB)3-Tb(Ⅲ)与PSF-(MAPB)3-Tb(Ⅲ)也均发射出强烈的Tb(Ⅲ)离子特征荧光(绿光),而两种高分子配体与Eu(Ⅲ)离子配合物也无荧光发射,表明两种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OAPB与MAPB的三线态也均与Tb(Ⅲ)离子的共振能级匹配,可强烈敏化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与上述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配合物的荧光强度相比较,含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配合物具有更强的荧光发射强度与更高的荧光量子效率,揭示出含有苯环的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OAPB与MAPB与含有吡啶环的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AOA与AMA相比较,前者的三线态与Tb(Ⅲ)离子的匹配程度更好,具有更强的向Tb(Ⅲ)离子发生能量转移的能力与效率;二元配合物PSF-(OAPB)3-Tb(Ⅲ)与PSF-(MAPB)3-Tb(Ⅲ)相比较,后者具有更强的荧光发射强度,显示出可形成六元螯合环的配基MAPB与可形成五元螯合环的配基OAPB相比较,由于六元螯合环所含的共轭结构更大些,使得配基MAPB对Tb(Ⅲ)离子的敏化程度强于OAPB;同样,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都强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荧光强度;配合物固体薄膜的发光强度高于配合物溶液的发光强度。最后,通过进一步的分子设计,还合成了含糠醛/伯胺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发光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与糠醛(FF)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将糠醛基团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改性聚砜PSF-FF;然后使PSF-FF的醛基分别与苯胺(AN)及环己胺(CA)这两种伯胺进行席夫碱反应,将两种糠醛/伯胺型双齿席夫碱配基FA与FC同步地合成与键合于聚砜(PSF)侧链,从而从而获得第三类结构的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砜PSF-FA和PSF-FC;同样,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NMR)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重点考察主要因素对傅克烷基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使高分子配体PSF-FA和PSF-FC分别与Eu(Ⅲ)离子及Tb(Ⅲ)离子配位,合成了发光的二元与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深入考察它们荧光发射特性,探究了发光机理及配基化学结构与发光性能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备功能化聚砜PSF-FA和PSF-FC的两步大分子反应步骤中,CMPSF与FF之间的傅克烷基化反应是关键步骤;溶剂的极性与反应温度对是影响该亲电取代反应的主要因素,适宜的溶剂为N,N-二乙基乙酰胺(DMAC),适宜的反应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以SnCl4为催化剂,可制得FF键合量为1.53 mmol/g的改性聚砜PSF-FF;通过进一步的席夫碱反应,成功地合成了配基FA及FC键合量分别为1.25mmol/g与1.20mmol/g的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砜PSF-FA和PSF-FC。对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研究表明,二元配合物PSF-(FA)3-Eu(Ⅲ)发射出强烈的Eu(Ⅲ)离子特征荧光(红光),而配合物PSF-(FC)3-Tb(Ⅲ)则发射出强的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绿光),充分说明键合配基FA(结构中的共轭体系较大)其三线态与Eu(Ⅲ)离子共振能级相匹配,而键合配基FC(结构中的共轭体系较小)的三线态与Tb(Ⅲ)离子共振能级相匹配,分别敏化不同稀土离子的荧光发射;另外,研究发现,糠醛/伯胺型二元配合物与水杨醛/伯胺型高分子二元配合物相比较,前者的荧光发射强度更高,充分显示出含五元芳杂环的键合配基对稀土离子具有更强的敏化作用。

郝海霞[3](2018)在《含硅高分子稀土铽、铕荧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将硅元素引入高分子基质中以便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基于此,采用键合法和掺杂法分别制备了两种含硅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探究。在键合法的方案中,先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开环,开环后的D3F再与3-(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CA-603)反应得到氨基氟硅油(PFSi),接着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备得到高分子基质(PFSi-IPDI),利用PFSi-IPDI和邻菲罗啉(Phen)分别作为第一配体和第二配体,并采用Na OH将溶液p H调节至6-7,与稀土铽离子进行配位,反应数小时后经一系列后处理获得键合型的含硅高分子稀土荧光材料(PFSi-IPDI)-Tb(Ⅲ)-Phen。对该键合型荧光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该荧光材料已成功制备,呈现近似球形的形貌,并且其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0和544nm,能够发出色度纯、荧光强度高的绿光,衰减时间为毫秒级。通过探究稀土离子浓度对该荧光材料的影响,发现当稀土铽离子浓度为0.6mol/L时,该材料的荧光强度最大。此外,热重分析表明其T5值大于200℃,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在掺杂法的方案中,利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邻菲罗啉(Phen)和稀土氯化物(Eu Cl3·6H2O)以2:1:1的比例进行配位得到小分子配合物Eu(PMDA)2Phen,期间利用Na OH将溶液p H调节至6-7,然后将其在一定条件下掺杂于已制备好的高分子基质PFSi-IPDI中,反应数小时之后经过滤干燥等一系列后处理得到掺杂型含硅高分子荧光材料(PFSi-IPDI)-Eu(PMDA)2Phen。对该掺杂型荧光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Eu(PMDA)2Phen和(PFSi-IPDI)-Eu(PMDA)2Phen的成功制备以及该荧光材料近似球形的形貌特征,并且在302nm的激发光照射下能够发出荧光强度大、纯度高的红光,同时通过进一步探究稀土离子含量与荧光材料的荧光强度的关系,发现当Eu(PMDA)2Phen含量为10%的时候,该材料的荧光强度最强。此外,通过热重分析得到该荧光材料的T5值为14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杜滕[4](2018)在《稀土钐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如何提高稀土发光材料的质量、增强其稳定性,降低材料的投入成本,研制新型的稀土高效发光材料,完善相应的生产技术,这些问题是人们一直以来不断深入研究的。钐相较于昂贵的稀土铕和铽价格便宜,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发光中心离子,通过相应的配体筛选、确定、然后进行配位、掺杂、键合,制成我们所需要的稀土钐发光材料。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四部分:(1)首先,选取邻菲罗啉为协同配体,跟二苯甲酰甲烷(DBM)、乙酰丙酮(AA)、水杨酸(Sal)、苯甲酸(BA)、肉桂酸(CA)等有机配体,分别和钐进行配位,选出配合物中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质的BA配合物。然后,把BA作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当作协同配体,选取了TT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AA、酒石酸(TA)、DBM等配体作为第三配体引入,合成了几种以BA为主配体的多元稀土配合物;经过结果表征,制得的稀土配合物Sm(BA)2TAphen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对于影响配合物Sm(BA)2TAphen荧光性能的工艺条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5h,p H为6.5,搅拌速度为700rpm时制备的Sm(BA)2TAphen荧光效果最佳。(2)在Sm(BA)2TAphen中引入荧光惰性稀土离子Gd3+,通过改变Sm3+和Gd3+的摩尔百分比,在反应温度、时间、p H、搅拌速率均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对原发光体系进行调整改进选取荧光性能最优的一组,经过荧光分析、紫外、红外、元素分析对其进行分析表征,最终确定了当掺入Gd3+的摩尔百分数为0.5时,能够得到发光性能最优的掺杂Gd3+配合物;在Sm(BA)2TAphen引入过渡金属离子Bi3+在反应温度、时间、p H、搅拌速率均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对原发光体系进行调整改进,最终确定了Sm3+和Bi3+掺入量为4:6时,此时的相对发光强度最大,能够得到发光性能最优的掺杂配合物。(3)通过调整配合物的掺入质量,合成了Sm(BA)3phen和Sm(BA)2TAphen掺杂型发光材料(醇酸树脂体系),得到当Sm(BA)3phe n的掺入质量百分数为1.5%时,能够得到相对发光强度大的掺杂型Sm(BA)3phen发光材料(醇酸树脂体系);当Sm(BA)2TAphen的掺入质量百分数为2.0%时,能够得到相对发光强度大的掺杂型Sm(BA)2TAphen发光材料(醇酸树脂体系)。并且对醇酸树脂和稀土配合物所合成的Sm(BA)2TAphen掺杂型发光材料(醇酸树脂体系),进行实验工艺改进,在反应温度55℃,搅拌速率600r am,反应时间5h,可以制得发光效果最好的Sm(BA)2TAphen掺杂型发光材料(醇酸树脂体系)(4)通过Sm(BA)3phen和Sm(BA)2TAphen跟醇酸树脂进行键合反应,尝试合成键合型发光材料(醇酸树脂体系),通过荧光光谱比较,发现Sm(BA)2TAphen跟醇酸树脂的体系,相对发光强度并没有出现期待的效果,反而有所降低,因此选择Sm(BA)3phen配合物跟醇酸树脂进行键合反应。取Gd3+作为掺杂离子,引入体系,通过改变钐和钆的摩尔比,制得性能最佳的Gd0.5Sm0.5(BA)3phen键合型发光材料(醇酸树脂体系);并且对该反应中配合物的引入质量进行探究,得出最佳的引入量为体系质量的1.5%,此时Gd0.5Sm0.5(BA)3phe n键合型发光材料(醇酸树脂体系)的发光性能最好。

胡建国,季彬,李时,胡瑾[5](2016)在《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稀土元素因其特殊的电子结构而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特性,通过与配体作用合成的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修饰和增强这些性能,并且具有高分子化合物原料丰富、合成方便、成型加工容易、抗冲击性能强、重量轻等优点,广泛用于农膜转光剂、防伪、发光、医学和催化剂等各个领域,开展此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查显宇[6](2016)在《新型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场致发光材料领域,发射荧光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是一种高性能材料。该类材料既具有小分子稀土配合物优异的发光性能,同时还兼具有高聚物优良的力学性能,在光致发光、电致发光以及太阳能转换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分子设计和大分子反应,将水杨醛型双齿席夫碱配基键合在聚砜大分子的侧链,与稀土离子配位,制得了几种新型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深入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机理及结构与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在设计与制备新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方面,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首先,以1,4-二氯甲氧基丁烷为氯甲基化试剂,制得了氯甲基化聚砜(CMPSF);使CMPSF的氯甲基与对羟基水杨醛(HSA)的羟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获得了侧链键合有水杨醛的改性聚砜;再使PSF-SA分别与苯胺(AN)及环己胺(CA)这两种伯胺进行席夫碱反应,成功制备了两种水杨醛型双齿席夫碱功能化聚砜PSF-SAN和PSF-SCA。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这些功能化聚砜及中间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主要因素对CMPSF与HSA之间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显示,CMPSF与HSA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遵循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机理,亲核试剂HSA的浓度大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但溶剂的极性和反应温度是影响该反应的两个重要因素。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以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溶剂,以无水碳酸钠作为缚酸剂,在80℃温度下反应12h,即可制得SA键合量为1.346mmol/g的改性聚砜PSF-SA。而PSF-SA与两种伯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则比较容易进行,比如,以DMAC为溶剂,65℃下反应8小时,即可制得SAN键合量为0.997 mmol/g的功能化聚砜PSF-SAN,而制备另一种功能化聚砜的席夫碱反应也类似于此。接着,使两种结构不同的双齿席夫碱功能化聚砜PSF-SAN和PSF-SCA依次与Eu(Ⅲ)离子及Tb(Ⅲ)离子配位,分别合成了发光的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SAN)3-Eu(Ⅲ)与PSF-(SCA)3-Tb(Ⅲ);并以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协同配位得到了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SAN)3-Eu(Ⅲ)-(Phen)1与PSF-(SCA)3-Tb(Ⅲ)-(Phen)1。使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上述几种配合物进行表征,以确定他们的化学结构,并深入探究了它们的发光机理和荧光特性,还测定了量子效率。实验结果显示,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SAN)3-Eu(Ⅲ)发射出强烈的Eu(Ⅲ)离子特征荧光(红光),PSF-(SCA)3-Tb(Ⅲ)则发射出强的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绿光)。实验结果表明,键合配基SAN和SCA的三线态分别与Eu(Ⅲ)离子和Tb(Ⅲ)离子的共振能级较为匹配,可分别敏化Eu(Ⅲ)离子和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发生了强烈的分子内能量转移,即发生了Antenna效应。另外,两种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都明显强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充分显示出小分子配体Phen的两种作用:协同配位作用与取代配位水分子的作用。最后,使PSF-SA分别与对甲氧基苯胺(MAN)和对羟基苯胺(HAN)这两种伯胺进行席夫碱反应,又成功制备了两种水杨醛型双齿席夫碱功能化聚砜PSF-SMAN和PSFSHAN,再使这两种苯环上带有给电子取代基(甲氧基和羟基)的功能化聚砜PSF-SMAN和PSF-SHAN与Eu(III)离子分别发生配位反应,制得了二元配合物PSF-(SMAH)3-Eu(Ⅲ)和PSF-(SHAN)3-Eu(Ⅲ);并以小分子Phen作为第二配体,也制得了三元配合物PSF-(SMAH)3-Eu(Ⅲ)-(Phen)1和PSF-(SHAN)3-Eu(Ⅲ)-(Phen)1。利用多种手段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重点研究了苯环上给电子取代基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苯胺苯环上没有取代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SAN)3-Eu(III)相比,当苯胺苯环上有甲氧基或羟基给电子取代基时,配合物PSF-(SMAN)3-Eu(Ⅲ)及PSF-(SHAN)3-Eu(Ⅲ)的荧光发射强度更大,甲氧基和羟基与苯环之间发生的p-π共轭效应,降低了键合配基(SMAN和SHAN)激发单线态的能量,使三线态能量也随之下降,从而增强了配基最低三线态能级与Eu(III)离子共振能级之间的匹配程度,增强了配基的敏化作用,使得配合物发光强度增大。

冯照喧[7](2016)在《几种席夫碱功能化的聚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性质在众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本文以合成新型的席夫碱功能化聚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为中心,构筑了三个系列含有席夫碱功能基元的聚合物及其稀土离子配合物,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和实验结果如下:1、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水杨醛和水合肼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含有席夫碱功能侧基的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PSCBS),以其作为大分子配体与稀土Eu3+/Y3+进行配位反应,合成具有预设计结构和功能的稀土/高分子席夫碱配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利用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所制备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及热稳定性。在聚合物侧链上引入席夫碱功能基团后,可赋予聚合物良好的配位能力,席夫碱基团中的氮原子,羰基中的氧原子和羟基中的氧原子均参与配位反应;配体在紫外区有强烈的吸收,主要表现为苯环结构中的π→π*跃迁吸收和席夫碱结构中-C=N-的n→π*吸收;配合物在可见光激发下发射出配体和Eu3+的共发光特征谱线,且在苯乙烯单体与丙烯酸丁酯单体摩尔比为1:1时Eu3+的特征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2、以对苯二甲醛、水合肼和水杨醛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设计制备了不同聚合度、以缩芳香醛类席夫碱为主链的共轭型聚合物(PTF),并以其作为大分子配体,Eu3+/Y3+作为中心离子,成功制备了稀土/高分子席夫碱配合物PTF-Eu(III)/Y(III)。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利用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稀土/高分子席夫碱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在主链上引入共轭的席夫碱结构使得聚合物的能带特征发生较大变化,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配位能力;配体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主要表现为苯环结构中的π→π*跃迁吸收和席夫碱结构中-C=N-的n→π*吸收;配合物在可见光激发下发射出配体和Eu3+的共发光特征谱线,且在设计聚合度为10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3、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水合肼和水杨醛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设计制备了含有水杨醛功能端基、以聚酰腙类席夫碱为主链的聚合物配体(PBT),以其作为大分子配体与稀土Eu3+/Y3+进行配位反应,成功制备了稀土/高分子席夫碱配合物PTF-Eu(III)/Y(III),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利用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聚合物链端的水杨醛基团和主链的酰腙结构能有效提高配合物的配位能力;配体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主要表现为苯环结构中的π→π*跃迁吸收和席夫碱结构中-C=N-的n→π*吸收;配合物在可见光激发下发射出配体和Eu3+的共发光特征谱线,表明配体PBT与稀土离子之间发生了有效的能量传递,配合物PBT-Eu(III)/Y(III)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能。

杨亚敏[8](2016)在《含铕配合物及其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光LED由于寿命长、显色指数高、无污染、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荧光粉转化型白光LED是研究主流,包括蓝光芯片+黄光荧光粉和近紫外芯片+三基色荧光粉两种方案,后者因为显示指数高、色彩再现力强而备受照明厂商的青睐。本文通过一步法合成了近紫外激发的黄光铕配合物荧光粉,并与绿光铽配合物复合制备了键合型白光高分子荧光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为第一配体、1,10-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十一烯酸为活性配体合成了反应型黄光铕配合物。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表明,中心铕离子与三种配体成功配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在579 nm、597 nm、612、652、700 nm处表现出Eu(III)离子的特征发射,色坐标为X=0.418,Y=0.410,位于黄光区。(2)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高分子基质,与反应型黄光铕配合物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发红光的含铕高分子荧光粉,用PM-Eu表示。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PM-Eu的紫外光吸收部分与铕配合物相似;荧光分析表明,PM-Eu在579 nm、597 nm、612 nm、652 nm和700 nm出现了Eu(III)离子的特征发射峰,色坐标为X=0.515,Y=0.285,位于红光区;热重分析结果显示,PM-Eu的最大热分解速率在378℃且266℃以前未发生热分解,表明PM-Eu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3)以反应型铕配合物单体、铽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共聚型白光高分子荧光粉。荧光光谱表明,共聚物表现出蓝光、绿光、红光三基色的特征发射峰,位于411 nm、545 nm、612 nm处;色坐标为X=0.320,Y=0.331,位于白光区;热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位于250℃左右,且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位于378℃,玻璃化转变温度达134.9℃。共聚物荧光粉制成的白光LED器件,色温为5690K,显色指数为78.3,色坐标为X=0.303,Y=0.334,位于白光区。以上分析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共聚型白光高分子荧光粉在近紫外白光LED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徐迪[9](2015)在《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PS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分子设计,选择以线型聚苯乙烯为基质,经过三步大分子反应,在聚苯乙烯侧链键合了两种兼具有螯合配位与传能敏化作用的双齿席夫碱配基,制备了两种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苯乙烯,使它们分别与Eu(Ⅲ)和Tb(Ⅲ)离子配位,成功制得了发光的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并研究与探索了它们的发光性能与发光机理。本文构思制备的两种配合物产物是一类新型的键合型光致发光高分子-稀土配合物,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制备与发展高性能光致发光高分子-稀土配合物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首以1,4-二氯甲氧基丁烷为氯甲基化试剂,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然后,以对羟基苯甲醛(HBA)为亲核试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苯甲醛(BA)键合在聚苯乙烯侧链,制得了苯甲醛改性的聚苯乙烯PS-BA;最后,又使PS-BA的醛基与3-氨基吡啶(AP)的伯氨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在聚苯乙烯侧链合成与键合了双齿席夫碱(SB)配基,制得了侧链键合有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功能化聚苯乙烯PS-SB。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探索了主要因素对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MPS与HBA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使用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比较适宜,80℃为适宜的反应温度,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功能化聚苯乙烯PS-SB中,席夫碱配基SB的键合量为2.55mmol/g。在制得了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苯乙烯PS-SB的基础上,使其与Eu(Ⅲ)离子配位螯合,制得了二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SB)3-Eu(Ⅲ),也以邻菲罗啉(Phen)为小分子第二配体,制备了三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SB)3-Eu(Ⅲ)-(Phen)1。在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性能与发光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键合的双齿席夫碱配基SB兼具有螯合配位与传能敏化双重功能,所制备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化学性质稳定,而且均能发射出很强的Eu(Ⅲ)离子的特征荧光——红光。大分子配基PS-SB本身具有强的荧光发射,但与Eu(Ⅲ)离子配位后,其自身的荧光发射大为减弱,通过配合物分子内能量转移,强烈地敏化Eu(Ⅲ)离子发光。第二配体Phen的协同配位效应和对配位水分子的置换作用,导致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高于二元配合物。此大分子配基PS-SB对Tb(Ⅲ)离子无敏化作用。本研究又制备了另一种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苯乙烯。在制得线型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的基础上,以乙醛酸(GA)为试剂,通过酯化反应,将乙醛酸键合在聚苯乙烯侧链,制得了乙醛酸改性的聚苯乙烯PS-GA;然后,又使PS-GA的醛基与AP的伯氨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得了另一种侧链键合有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功能化聚苯乙烯PS-GSB。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MPS与GA之间的酯化反应,使用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比较适宜,75℃为适宜的反应温度,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功能化聚苯乙烯PS-GSB中,席夫碱配基GSB的键合量为2.25mmol/g。最后,在制得了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苯乙烯PS-GSB的基础上,使其与Tb(III)离子配位螯合,制得了二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GSB)3-Tb(Ⅲ),也以Phen为小分子第二配体,制备了三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GSB)3-Tb(Ⅲ)-(Phen)1。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深入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性能与发光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出的双齿席夫碱配基GSB同样具有螯合配位与传能敏化双重功能,所制备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化学性质稳定,能发射出很强的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绿光。此大分子配基PS-GSB对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产生明显的敏化作用,而对Eu(Ⅲ)离子则无敏化作用。第二配体Phen的协同配位效应和对配位水分子的置换作用,导致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高于二元配合物。二元配合物及三元配合物的固体薄膜荧光性能也有类似的规律。

赵文志[10](2014)在《具有荧光性能的稀土手性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手性液晶聚合物因其所具有的螺旋结构使其产生许多优异的光学性能,如选择反射、旋光性、圆二色性和热致变色等得到更多的关注,并且侧链手性液晶聚合物具有的耐热性、良好的弹性和成膜性使其在平板显示器、有机颜料和全彩色热成像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侧链液晶聚合物的结构主要包括聚合物主链、液晶基元和柔性间隔基等,目前经常用的主链有聚硅氧烷、环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烯醚等,聚硅氧烷主链经常被用来制备具有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更宽的介晶温度的液晶聚合物。稀土配合物材料已经在光学器件中,例如显示器、可调谐激光器和光信放大器等方面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这主要是由于稀土配合物在可见光区具有高效窄锐的发射光谱带。将稀土配合物和手性液晶聚合物相结合形成稀土液晶聚合物不仅克服了小分子稀土液晶的高转变温度、不可加工性和较差的热稳定性等缺点,同时在光学、电子、机械、显示器、发光染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合成了胆甾相液晶化合物M1-M9、非液晶手性交联剂M10和相列液晶化合物M11;合成了以Ln3+(Ln=Eu,Tb,Dy,Sm)为中心,以二苯甲酰甲烷、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作为第一配体,以丙烯酸、烯丙氧基苯甲酸和十一烯酸作为第二配体的六个系列小分子稀土配合物L1-Ln~L6-Ln(Ln=Eu,Tb,Dy,Sm);以柔性硅氧烷为主链,将液晶单体、手性交联剂和稀土配合物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接枝共聚,合成两个系列的梳状稀土液晶聚合物、两个系列的稀土液晶弹性体和两个系列的网状稀土液晶聚合物。所合成的液晶单体M3~M9、M11及六个系列的稀土液晶聚合物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对所合成的液晶单体、稀土配合物及稀土液晶聚合物采用了FT-IR、1H-NMR、DSC、TGA、POM及X-射线等技术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M1-M9均为互变胆甾液晶化合物,升温过程呈现胆甾相的油丝织构,降温过程呈现破碎焦锥织构;M11为互变相列液晶化合物,升温过程呈现向列相的丝状织构,降温过程呈现纹影织构、丝状织构或小球粒子织构。(2)所有稀土聚合物均呈现胆甾相的Grandjean织构;聚合物Eu-P1和Eu-P2系列随着铕配合物的含量从0mo1%增加到1.5mo1%,Tg出现上升的趋势,Ti呈下降趋势,聚合物均具有较宽的液晶相范围(110℃以上),并随配合物含量的增加呈变窄趋势;热分解温度均大于270℃;弹性体Eu-P3和Sm-P4系列随着手性非液晶交联剂的含量从3mo1%增加到10.5mo1%,%出现呈降低趋势,Ti呈下降趋势,弹性体均具有较宽的液晶相范围(120℃以上),并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呈变窄趋势;热分解温度均大于270℃;聚合物Eu-P6和Tb-P7系列随着加入稀土离子的含量从1m01%增加到3.5mo1%,Tg基本没有变化,Ti呈下降趋势,聚合物均具有较宽的液晶相范围(120℃以上),并随配合物含量的增加呈变窄趋势,热分解温度均大于300℃。(3)配合物L1-Eu-L6-Eu均能发出Eu3+的特征荧光,其位于612 nm左右处的5Do→7F2跃迁最强,呈红色;配合物L1-Sm~L6-Sm均能发出Sm3+的特征荧光,其位于647 nm左右处的4G5/2→6H9/2跃迁最强,呈粉红色;配合物L2-Tb和L5-Tb能发出Tb3+的特征荧光,其位于545 nm左右处的5D4→7F5跃迁最强,呈绿色;(4)聚合物Eu-P1和Eu-P2系列的荧光均表现为Eu3+特征荧光,随着Eu3+含量的增加,两个系列的聚合物的荧光强度均增强,当Eu3+含量增加到1.5%时荧光强度仍然没有降低,没有出现荧光猝灭现象;弹性体Eu-P3和Sm-P4系列的荧光表现为Eu3+和Sm3+的特征荧光,并且在液晶相随温度的升高,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荧光寿命在液晶相也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聚合物Eu-P6和Tb-P7系列的荧光表现为Eu3+和Tb3+的特征发射,并且随着稀土离子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荧光强度均增强,当稀土离子含量增加到3.5%时荧光强度仍然没有降低,没有出现荧光猝灭现象,聚合物在液晶相随温度的升高,荧光强度逐渐降低。

二、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
        1.1.1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1.1.2 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概述
        1.1.3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1.1.4 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应用
    1.2 席夫碱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
        1.2.1 席夫碱化合物概述
        1.2.2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1.2.3 席夫碱配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3 光致发光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1.3.1 高分子稀土发光材料的分类
        1.3.2 光致发光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1.4 结构中有双功能配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1.4.1 芳羧酸型双功能光致发光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1.4.2 席夫碱型双功能光致发光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2 苯甲醛/氨基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BAOA和PSF-BAMA的制备与表征
        2.1.3 考察主要因素对PSF-BA制备过程的影响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制备PSF-BAOA与PSF-BAMA的化学反应过程
        2.2.2 功能化聚砜PSF-BAOA和PSF-BAMA的表征
        2.2.3 主要因素对聚砜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苯甲醛/氨基酚型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与仪器
        3.1.2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3.1.3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3.1.4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3.2.2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3.2.3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3.2.4 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3.2.5 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
        3.2.6 配合物的薄膜荧光发射光谱
    3.3 本章小结
4 苯甲醛/氨基酸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及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苯甲醛/氨基酸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
        4.1.3 苯甲醛/氨基酸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BAPH与PSF-BAGL的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制备PSF-BAPH与PSF-BAGL的化学过程
        4.2.2 两种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4.3 本章小结
5 苯甲醛/氨基酸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试剂与仪器
        5.1.2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5.1.3 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5.1.4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5.2.2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5.2.3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5.2.4 配合的热失重谱图物
        5.2.5 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
        5.2.6 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光谱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不同结构的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1.1.1 稀土化合物发光特性
        1.1.2 稀土发光材料分类
    1.2 发光的稀土有机配合物
        1.2.1 稀土配合物发光机理
        1.2.2 发光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1.2.3 (小分子)发光稀土配合物分类和缺陷
    1.3 席夫碱
        1.3.1 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1.3.2 席夫碱配基的特点
        1.3.3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1.4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1.4.1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合成途径
        1.4.2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性质优势及应用前景
        1.4.3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4.4 本课题组提出的合成高性能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新思路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5.2 本文的创新点
2 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
        2.1.3 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2.1.4 考察主要因素对制备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AOA或PSF-AMA的影响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制备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化学过程
        2.2.2 两种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2.2.3 主要因素对制备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希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与仪器
        3.1.2 二元配合物的制备
        3.1.3 三元配合物的制备
        3.1.4 配合物薄膜的制备
        3.1.5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3.1.6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3.1.7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Tb(Ⅲ)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3.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3.2.3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3.2.4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3.2.5 二元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3.2.6 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
        3.2.7 配合物光致发光的量子效率
    3.3 本章小结
4 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与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乙醛/氨基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
        4.1.3 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4.1.4 考察主要因素对制备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影响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制备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化学过程
        4.2.2 两种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4.2.3 主要因素对制备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希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含乙醛/氨基苯酚型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试剂与仪器
        5.1.2 二元配合物的制备
        5.1.3 三元配合物的制备
        5.1.4 配合物薄膜的制备
        5.1.5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5.1.6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5.1.7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含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Tb(Ⅲ)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5.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5.2.3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5.2.4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5.2.5 二元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5.2.6 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
        5.2.7 配合物光致发光的量子效率
    5.3 本章小结
6 糠醛/苯胺及糠醛/环已胺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及表征
    6.1 实验部分
        6.1.1 试剂与仪器
        6.1.2 两种结构的糠醛型双齿席夫碱功能化聚砜配基的制备
        6.1.3 糠醛型双齿席夫碱功能化聚砜配基PSF-FA和PSF-FC结构的表征
        6.1.4 考察傅克烷基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制备糠醛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FA与PSF-FC的化学过程
        6.2.2 糠醛型功能化聚砜PSF-FA和PSF-FC的表征
        6.2.3 影响CMPSF与FF傅克烷基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6.2.4 反应时间对制备功能化PSF-FA和PSF-FC的席夫碱反应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含两种糠醛/伯胺型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7.1 实验部分
        7.1.1 试剂与仪器
        7.1.2 二元配合物的制备
        7.1.3 三元配合物的制备
        7.1.4 配合物薄膜的制备
        7.1.5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7.1.6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7.1.7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7.2 结果与讨论
        7.2.1 含糠醛/苯胺和糠醛/环己胺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7.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7.2.3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7.2.4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7.2.5 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7.2.6 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光谱
        7.2.7 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含硅高分子稀土铽、铕荧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离子的概述
        1.1.1 稀土离子的发光特点
        1.1.2 三价铽离子的发光特点
        1.1.3 三价铕离子的发光特点
        1.1.4 稀土离子的配位原子
        1.1.5 稀土离子的配位特点
    1.2 发光稀土配合物
        1.2.1 稀土配合物的概述
        1.2.2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1.2.3 影响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因素
        1.2.4 几种主要的稀土配合物
    1.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
        1.3.1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概述
        1.3.2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
        1.3.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目的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内容以及目的
        1.4.3 创新性
第二章 键合型基于氨基氟硅油的铽高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主要测试仪器
        2.2.3 制备键合型高分子荧光材料的方法
    2.3 测试和表征
        2.3.1 XRD分析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扫描电镜分析
        2.3.4 荧光光谱测试
        2.3.5 热重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结晶性能分析
        2.4.2 红外光谱分析
        2.4.3 形貌分析
        2.4.4 荧光性能分析
        2.4.5 稀土荧光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掺杂型基于氨基氟硅油的铕高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主要测试仪器
        3.2.3 制备掺杂型高分子荧光材料的方法
    3.3 测试和表征
        3.3.1 XRD分析
        3.3.2 红外光谱分析
        3.3.3 扫描电镜分析
        3.3.4 荧光光谱分析
        3.3.5 热重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结晶性能分析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4.3 聚合物的形貌分析
        3.4.4 荧光性能的分析
        3.4.5 稀土荧光材料的热分析
    3.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稀土钐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稀土元素的发现
    1.2 发光材料
        1.2.1 发光材料定义
        1.2.2 稀土发光材料
    1.3 稀土配合物发光
        1.3.1 稀土配合物荧光特征
        1.3.2 稀土有机配合物光致发光机理
        1.3.3 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内外影响因素
        1.3.4 有机配体的应用
    1.4 掺杂金属离子对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影响
    1.5 稀土聚合物发光材料
        1.5.1 掺杂法
        1.5.2 键合法
    1.6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1.6.1 转光农膜
        1.6.2 荧光塑料
        1.6.3 灯源显示
        1.6.4 医学应用
        1.6.5 光学玻璃
    1.7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1.7.1 高温固相合成法
        1.7.2 .水热合成法
        1.7.3 .溶液析出法
        1.7.4 .溶剂萃取法
        1.7.5 .溶胶-凝胶法
        1.7.6 其他制备方法
    1.8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9 工艺流程
2 钐相应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2.1 钐的最佳第一配体的研究
        2.1.1 试剂
        2.1.2 仪器
        2.1.3 实验过程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元素分析
        2.2.2 荧光光谱分析
        2.2.3 紫外光谱分析
        2.2.4 红外光谱分析
    2.3 BA(苯甲酸)系列的多元配合物
        2.3.1 试剂
        2.3.2 BA系列的四元化合物的合成
        2.3.3 分析讨论
    2.4 不同反应因素对Sm(BA)_2TAphen荧光性能的影响
        2.4.1 不同反应温度对Sm(BA)_2TAphen荧光强度的影响
        2.4.2 不同pH值对Sm(BA)_2TAphen荧光强度的影响
        2.4.3 不同反应时间对Sm(BA)_2TA(酒石酸)phen荧光强度的影响
        2.4.4 不同搅拌速率对Sm(BA)_2TAphen荧光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金属离子的引入
    3.1 仪器及试剂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荧光惰性稀土离子的引入
        3.2.1 实验过程
        3.2.2 结果与讨论
    3.3 后过渡金属的引入
        3.3.1 实验过程
        3.3.2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
    4.1 仪器及试剂
        4.1.1 试剂
        4.1.2 仪器
    4.2 实验过程
        4.2.1 .小分子配合物的制备
        4.2.2 .配合物掺杂醇酸树脂
        4.2.3 .配合物键合醇酸树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荧光光谱分析(掺杂型)
        4.3.2 紫外吸收光谱(掺杂型)
        4.3.3 荧光光谱分析(键合型)
        4.3.4 元素分析
        4.3.5 荧光光谱分析
        4.3.6 红外光谱
        4.3.7 发光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
2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用途
    2.1 农膜转光剂的应用
    2.2 在防伪、发光显示等特殊方面的应用
    2.3 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2.4 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3 结论及展望

(6)新型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席夫碱配合物
        1.1.1 席夫碱的概述与分类
        1.1.2 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机理
        1.1.3 席夫碱配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1.2 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
        1.2.1 稀土发光材料的概述
        1.2.2 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分类
        1.2.3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1.2.4 影响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因素
    1.3 光致发光稀土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1.3.1 光致发光稀土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光致发光稀土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前景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2.两种水杨醛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SAN和PSF-SCA的制备
        2.1.3 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SAN和PSF-SCA的表征
        2.1.4 考察主要因素对PSF-SAN和PSF-SCA制备过程的影响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制备两种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化学过程
        2.2.2 两种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2.2.3 主要因素对PSF-SAN和PSF-SCA制备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两种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与仪器
        3.1.2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3.1.3 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3.1.4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3.2.2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3.2.3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3.2.4 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3.2.5 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
        3.2.6 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光谱
    3.3 本章小结
4. 苯环上取代基对水杨醛缩苯胺型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与Eu(Ⅲ)离子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功能化聚砜PSF-SMAN与PSF-SHAN及相应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4.1.3 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4.1.4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SF-SMAN与PSF-SHAN及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4.2.2 功能化聚砜PSF-SMAN与PSF-SHAN及相应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4.2.3 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及苯环上给电子取代基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4.2.4 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几种席夫碱功能化的聚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稀土/席夫碱配合物发光材料概述
        1.2.1 稀土/席夫碱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1.2.2 稀土/席夫碱配合物的分类
        1.2.3 稀土/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3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原理
        1.3.1 稀土元素的能级结构及配位特点
        1.3.2 有机配体的电子跃迁
        1.3.3 配体与稀土离子的能量传递
        1.3.4 有机配体对稀土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
    1.4 稀土有机配合物在发光领域的应用
        1.4.1 农用发光材料
        1.4.2 荧光装饰材料
        1.4.3 荧光防伪材料
        1.4.4 分析用稀土荧光探测技术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含芳酰腙席夫碱功能侧基的聚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过程
        2.3.1 聚合物PSCBS的制备
        2.3.2 稀土氯化物的制备
        2.3.3 配合物PSCBS- Eu(III)/Y(III)的合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聚合物PSCBS的物理性质
        2.4.2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4.3 聚合物PSCBS的元素分析结果
        2.4.4 聚合物PSCBS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2.4.5 聚合物PSCBS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2.4.6 聚合物PSCBS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2.4.7 配合物PSCBS-Eu(III)/Y(III)的荧光光谱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缩芳香醛类主链型席夫碱聚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
    3.3 实验过程
        3.3.1 聚合物PTF的制备
        3.3.2 稀土氯化物的制备
        3.3.3 配合物PTF- Eu(III)/Y(III)的合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聚合物PTF的物理性质
        3.4.2 聚合物PTF的元素分析
        3.4.3 聚合物PTF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3.4.4 聚合物PTF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4.5 聚合物PTF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3.4.6 配合物PTF-Eu(III)/Y(III)的荧光光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酰腙类席夫碱聚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3 实验过程
        4.3.1 聚合物PBT的制备
        4.3.2 稀土氯化物的制备
        4.3.3 配合物PBT- Eu(III)/Y(III)的合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聚合物PBT的物理性质
        4.4.2 聚合物PBT的元素分析结果
        4.4.3 聚合物PBT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4.4.4 聚合物PBT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4.4.5 聚合物PBT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4.4.6 配合物PBT-Eu(III)/Y(III)的荧光光谱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8)含铕配合物及其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LED简介
        1.2.1 LED的概述
        1.2.2 LED的结构及发光原理
        1.2.3 白光LED的实现方法
    1.3 近紫外白光LED用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1.3.1 稀土无机荧光粉的发展现状
        1.3.2 稀土有机荧光粉的的发展现状
    1.4 白光LED用稀土高分子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1.4.1 掺杂型稀土高分子的发展现状
        1.4.2 键合型稀土高分子的发展现状
    1.5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反应型黄光铕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反应型铕配合物的合成
        2.2.4 测试方法及仪器
    2.3 铕配合物的表征及其性能的研究
        2.3.1 铕配合物的性质与组成
        2.3.2 铕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2.3.3 铕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2.3.4 铕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2.3.5 铕配合物的热学性能分析
        2.3.6 铕配合物的荧光寿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铕(Ⅲ)高分子荧光粉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含铕单聚物的合成
        3.2.4 分析表征仪器及方法
    3.3 单聚物PM-Eu表征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3.3.1 单聚物PM-Eu的溶解性
        3.3.2 单聚物PM-Eu的红外光谱分析
        3.3.3 单聚物PM-Eu的紫外光谱分析
        3.3.4 单聚物PM-Eu的荧光光谱分析
        3.3.5 单聚物PM-Eu的SEM和EDS的分析
        3.3.6 单聚物PM-Eu的热学性能分析
        3.3.7 单聚物PM-Eu的荧光寿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聚型高分子荧光粉PM-Eu-Tb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原料配比的理论计算
        4.2.4 共聚物型白光荧光粉的制备
        4.2.5 器件封装
        4.2.6 分析表征仪器及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共聚物PM-Eu-Tb的红外光谱分析
        4.3.2 共聚物PM-Eu-Tb的紫外光谱分析
        4.3.3 共聚物PM-Eu-Tb的荧光光谱分析
        4.3.4 共聚物PM-Eu-Tb的SEM和EDS分析
        4.3.5 共聚物PM-Eu-Tb的热学性能分析
        4.3.6 共聚物PM-Eu-Tb的荧光寿命
        4.3.7 共聚物PM-Eu-Tb器件的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9)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PS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席夫碱
        1.1.1 席夫碱的概述
        1.1.2 席夫碱的分类
        1.1.3 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
        1.1.4 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
        1.1.5 高分子席夫碱配合物
    1.2 稀土发光材料
        1.2.1 稀土发光材料分类
        1.2.2 稀土发光材料发光特性
    1.3 光致发光稀土有机配合物
        1.3.1 稀土有机配合物概述
        1.3.2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机理
        1.3.3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主要类型
        1.3.4 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1.3.5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2 苯甲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苯乙烯 PS-SB 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原料与仪器
        2.1.2 功能化聚苯乙烯 PS-SB 的制备
        2.1.3 苯甲醛改性聚苯乙烯 PS-BA 的表征
        2.1.4 功能化聚苯乙烯 PS-SB 的表征
        2.1.5 考察主要因素对制备功能化聚苯乙烯 PS-SB 的影响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功能化聚苯乙烯 PS-SB 的制备过程
        2.2.2 功能化聚苯乙烯 PS-SB 以及中间产物的表征
        2.2.3 主要因素对制备功能化聚苯乙烯 PS-SB 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苯乙烯 PS-SB 与 Eu(Ⅲ)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发射性能
    3.1 实验部分
        3.1.1 原料与仪器
        3.1.2 二元稀土配合物和三元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3.1.3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3.1.4 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3.1.5 热失重的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3.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3.2.3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3.2.4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3.2.5 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3.3 本章小结
4 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苯乙烯 PS-GSB 的制备与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原料与仪器
        4.1.2 功能化聚苯乙烯 PS-GSB 的的制备
        4.1.3 醛基化聚苯乙烯 PS-GA 的表征
        4.1.4 双齿席夫碱功能化聚苯乙烯 PS-GSB 的表征
        4.1.5 考察主要因素对制备功能化聚苯乙烯 PS-GSB 的影响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功能化聚苯乙烯 PS-GSB 的制备过程
        4.2.2 功能化聚苯乙烯 PS-GSB 以及中间产物的表征
        4.2.3 主要因素对制备功能化聚苯乙烯 PS-GSB 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 PS-GSB 与 Tb(Ⅲ)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发射性能
    5.1 实验部分
        5.1.1 原料与仪器
        5.1.2 二元稀土配合物和三元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5.1.3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5.1.4 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5.1.5 固体薄膜荧光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5.1.6 热失重的测定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5.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5.2.3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5.2.4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5.2.5 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
        5.2.6 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具有荧光性能的稀土手性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液晶简介
        1.1.1 液晶的起源与发展
        1.1.2 液晶的研究领域
        1.1.3 液晶的分类
    1.2 液晶高分子简介
        1.2.1 液晶高分子
        1.2.2 液晶高分子的发展简史
        1.2.3 液晶高分子的分类
        1.2.4 液晶高分子的理论
        1.2.5 液晶高分子的化学结构与性能
        1.2.6 液晶高分子性能测试
    1.3 手性液晶
        1.3.1 手性液晶的结构特征
        1.3.2 手性液晶的光学特性
    1.4 稀土配合物
        1.4.1 稀土配合物概述
        1.4.2 稀土配合物发光机理
        1.4.3 稀土羧酸配合物
        1.4.4 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1.5 稀土液晶
        1.5.1 稀土液晶简介
        1.5.2 稀土液晶发光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问题
    1.6 本论文研究构思及特色
第2章 梳状稀土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2.3 液晶单体、配合物及稀土液晶聚合物合成
        2.3.1 液晶单体的合成
        2.3.2 小分子稀土配合物L1-L6系列的合成
        2.3.3 稀土液晶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液晶单体的结构表征及物理性能研究
        2.4.2 稀土配合物的结构表征及物理性能研究
        2.4.3 稀土液晶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及物理性能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稀土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
        3.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3.3 单体及稀土液晶弹性体的合成
        3.3.1 单体的合成路线
        3.3.2 稀土液晶弹性体的合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单体的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研究
        3.4.2 弹性体的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状稀土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
        4.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4.3 稀土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4.3.1 液晶离聚物的制备
        4.3.2 金属液晶聚合物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稀土液晶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以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D]. 张利琴. 中北大学, 2019(09)
  • [2]不同结构的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D]. 张丹丹. 中北大学, 2018(09)
  • [3]含硅高分子稀土铽、铕荧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郝海霞. 苏州大学, 2018(01)
  • [4]稀土钐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D]. 杜滕. 陕西科技大学, 2018(12)
  • [5]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 胡建国,季彬,李时,胡瑾.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6(10)
  • [6]新型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 查显宇. 中北大学, 2016(08)
  • [7]几种席夫碱功能化的聚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冯照喧.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 [8]含铕配合物及其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D]. 杨亚敏.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9]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PS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D]. 徐迪. 中北大学, 2015(07)
  • [10]具有荧光性能的稀土手性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赵文志. 东北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