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组织中免疫药物 FK506 含量的 LC/MS/MS 测定

眼组织中免疫药物 FK506 含量的 LC/MS/MS 测定

一、免疫药物FK506在眼组织中含量的LC/MS/MS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高耀[1](2021)在《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文中认为选题依据: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疑难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假说众多,相互交叉,从不同角度揭示抑郁症病因和病机具有复杂性。中药以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优势明显,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逍遥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剂,在抑郁症治疗方面一直被广泛关注。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该方具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已成为治疗抑郁症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然而目前逍遥散的报道多从单一靶点研究阐释其作用机制,而对抑郁症多靶点的特征缺乏足够的重视,难以深入地揭示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与其他中药复方相似,逍遥散也是一个多成分、多靶点、多机制,以及组分之间互相作用的复杂体系,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目前关于逍遥散抗抑郁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研究具有单一性,多以代谢组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手段,缺乏同一层次的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2.多组学数据资料不完善,缺乏从多层次“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整合分析的研究数据;3.逍遥散以“多成分”作用于抑郁症“多靶点”模式发挥治疗效果,尚无以“多成分-多靶点”的研究模式阐明逍遥散抗抑郁机制。因此,本研究从中药整体观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整体研究思路,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系统阐释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理。针对这样的复杂系统,需要借助系统生物学及现代药理学实验技术的参与。首先,表征逍遥散的化学成分和构建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验证逍遥散抗抑郁效果及采集组学分析的样本;其次,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研究方法和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方法,从代谢表型层次阐明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再次,采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给予逍遥散后CUMS大鼠海马组织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多组学层次整合分析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验证;最后,采用ADME预测和网络药理学的贡献指数模型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从“活性分子-关键通路”的角度明确逍遥散抗抑郁机制。该研究结果为采用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整合分析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逍遥散抗抑郁的药理机制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为逍遥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目的:(1)采用代谢表型进行同一层次的关联分析,构建代谢表型研究方法和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的方法,从代谢表型层次阐明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2)通过“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表型”的关联分析,从纵向层次找出与代谢表型关联性,从“基因-蛋白-代谢”多组学多层次角度阐明逍遥散抗抑郁机制。(3)基于实验数据的网络药理学角度出发,明确抑郁症的疾病网络,寻找逍遥散中的活性分子,从“多成分-多靶点”的立体角度,挖掘逍遥散抗抑郁的活性分子及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UPLC-MS/MS方法对逍遥散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定,明确逍遥散化学物质基础;构建CUMS大鼠抑郁模型,验证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收集大鼠的海马组织和血清样本,为后续组学实验研究和分子实验验证提供样本支持。(2)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的代谢物及代谢通路;采用代谢表型网络和模块功能分析,聚焦逍遥散抗抑郁代谢特征,构建逍遥散抗抑郁表型网络,明确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表型机制;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方法,明确逍遥散抗抑郁重要的代谢表型通路。(3)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及重要通路,明确逍遥散在基因水平的抗抑郁机制;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及重要通路,明确逍遥散在蛋白水平抗抑郁机制;采用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方法,挖掘逍遥散抗抑郁的关键通路,明确逍遥散在“基因-蛋白-代谢”多层次抗抑郁的通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氧化磷酸化和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4)采用ADME分析方法,筛选逍遥散的活性分子;采用网络药理学的靶点预测、疾病网络分析和贡献指数模型,明确逍遥散抗抑郁的重要成分、重要靶点和关键通路;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逍遥散重要成分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果:(1)本研究采用UPLC-MS/MS对逍遥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通过对照品、文献中质谱数据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共鉴定出62种成分。其中,柴胡中有14种成分,白芍中有8种成分,当归中有11种成分,白术中有4种成分,茯苓中有3种成分,甘草中有14种成分,薄荷中有4种成分和生姜有3种成分。该方法直接表征鉴定,与化学分离方法比较优势明显。逍遥散组(21.2 g生药/kg)能显着逆转CUMS引起的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率、大鼠穿越格数、大鼠直立次数、进入中央区域次数和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显着性升高。(2)逍遥散抗抑郁海马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UMS抑郁大鼠海马中共有25个差异代谢物发生了显着性变化。逍遥散干预后,共有16个差异代谢物被显着性回调。代谢表型研究发现逍遥散回调的代谢物有97个,其中在不同生物样本中调节的相同差异代谢物有34个,其中11个变化趋势一致,涉及的关键代谢功能为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相关通路。使用CNM算法从逍遥散回调代谢网络提取9个代谢功能模块参与了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研究。首次采用对接评分加权药理学指数(DSWMP)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的通路优化排序方法。(3)转录组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大鼠海马有73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63个,下调基因474个。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鉴定差异基因比较,发现逍遥散回调的差异基因有106个,显着回调通路有16条,这些通路涉及γ-氨基丁酸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谷氨酸能突触和钙信号通路等。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这些通路上Adcy8、Gad1、Gad2、Htr2a、Chrna7、Erbb3、Map4k4、Nr4a1、Zfpm2、LOC100911372、Twist1、Ntng1、Robo3和Slit2发挥抗抑郁作用。蛋白组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调节大鼠海马的差异表达蛋白有18个,其中上调13个,下调15个,与模型组/空白组鉴定的差异蛋白相比,发现逍遥散回调的差异蛋白有11个,包括RGD1311899、Krt10、Ndufab1、Cplx1、Fkbp8、Pafah1b3、Ndufs6、Sh3bgrl3、Pmm2、Fth1和Tbca。KEGG通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通路为氧化磷酸化、突触小泡循环、脂质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多组学整合分析发现: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结果表明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氧化磷酸化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具体的机制为逍遥散能够显着逆转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MrccⅠ活性降低,Uqcrc2 mRNA水平显着降低,Ndufs6蛋白水平升高。转录组学和代谢表型数据结果表明,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具体机制为逍遥散能够显着逆转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升高,谷氨酸脱羧酶1(Gad1)和谷氨酸受体1(Glur1)活性降低,谷氨酸合成酶(Gls)和谷氨酸NMDA受体epsilon-1亚基(Grin2a)活性升高,Slc1a3 mRNA水平显着降低,Eaat2、Erk1/2和CREB蛋白水平降低,Nmdar1和Mglur1蛋白水平升高。(4)首次采用ADME方法对逍遥散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逍遥散中有16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的贡献指数筛选逍遥散中7个成分的贡献指数大于平均贡献指数,这些成分有6-姜酚、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和甘草素。分子对接验证了7个成分与通路GRM5和HTR2A有很好的亲和力,分子实验进一步发现逍遥散这些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通路上的Htr2a、Nmdar1、Pkc、CamkⅡ和Caspase-3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1)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包含97个代谢物和48条通路;代谢表型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抗抑郁具有调节差异代谢物的一致性、代谢表型通路的网络性和代谢表型功能的模块化。对接评分加权药理学指数可用于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的通路优化排序。(2)逍遥散可以在转录层次调节106个基因,在蛋白层次调节11个蛋白发挥抗抑郁作用。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氧化磷酸化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转录组学和代谢表型数据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3)逍遥散中6-姜酚、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和甘草素,这7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于梦溪[2](2021)在《人类房水蛋白质组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在青光眼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房水(AH)作为眼部循环、免疫和光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远未被人们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在过去的几年里,质谱仪器、蛋白质组学方法学和生物信息学的重大进展极大地改变了眼科学和视觉科学。利用蛋白质组工具为我们提供的大量房水蛋白质组数据可揭示眼科疾病重要的功能和通路信息。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中,研究者利用收集的21名白内障志愿者患者的房水样本,通过LC-MS/MS方法,建立了人类房水蛋白质组的综合轮廓,基于峰值强度半定量法(i BAQ)对房水蛋白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不同丰度对蛋白进行分类,利用IPA分析不同丰度区间蛋白质的功能。将房水蛋白质组与血浆以及其他眼液如玻璃体液和泪液进行进一步的通路和功能比较。在第二部分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与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房水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中,共纳入175名志愿患者,包括57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0名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5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和33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以33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白内障患者样本作为对照组,与其他类型青光眼病例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差异比较分析。将上述样本随机分为受试组和验证组,分别用数据独立采集法(DIA)和平行反应监测法(PRM)分析其房水蛋白质组。在受试队列中,用DIA方法比较了PAACG、PCACG、NVG和白内障的房水蛋白质组特征。其次,比较了PAACG、PCACG和NVG三种青光眼的房水蛋白组学特征。在验证队列中,上述比较的关键蛋白通过PRM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不同AH蛋白的功能注释以及这些关键蛋白的通路和功能分析,探讨不同类型青光眼发生的分子机制。随后在第三部分研究中,研究者检测了NVG患者利用康博西普治疗前后的房水蛋白质组学反应。受试组中纳入了3例NVG患者,采用DIA技术对与康博西普治疗前后的共6个AH样本(3个治疗前样本vs 3个治疗后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倍数变化FC>1.5的蛋白质被认为是差异表达蛋白(DEPs)。对这些DEPs进行进一步的生信分析,利用cytoscape以及string数据库构建了DEPs的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Hubgene插件计算出位于网络中心的最高nodedegree蛋白为FN1,并选取与FN1的邻体蛋白进行进一步的验证。验证组纳入了11位NVG志愿患者,收集了14例AH样本,其中治疗前7例,治疗后7例。用PRM技术对目标DEPs进行验证,以FC>1.5,同时P<0.05作为验证蛋白的筛选标准,对最终验证出的蛋白进行网络分析。结果:在第一部分研究的房水蛋白质组数据库中,研究者共鉴定出802个蛋白质,其中318个蛋白质是首次在房水中被鉴定出来。对480个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其范围跨越7个数量级。将结果与近几年的其他类似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此研究与其它研究一致性较好,说明房水蛋白质表达相对稳定。大部分房水蛋白是血浆源性蛋白,主要参与免疫和炎症相关的途径。比较了不同丰度的房水蛋白质组的功能。高丰度组房水蛋白主要参与炎症/免疫反应,中丰度组房水蛋白主要参与能量代谢,低丰度组房水蛋白数量大而且种类功能繁杂。将房水蛋白质组与血浆以及玻璃体液、泪液蛋白质组进行对比分析。大部分房水蛋白与血浆蛋白共通(丰度占总质量的91.2%),房水特异蛋白大多是低丰度蛋白,在牛磺酸、1,25-二羟维生素D3生物合成路径显着富集。三种眼液相比较,房水蛋白质组功能集中于不同类型的内吞功能,玻璃体液蛋白质组的功能集中在能量代谢,而泪液蛋白质更多参与了蛋白质的代谢和凋亡,主要与免疫有关。在第二部分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与白内障相比,三种青光眼疾病的共同分子特征是大量参与免疫反应、脂质代谢和细胞凋亡,同时三种青光眼疾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免疫紊乱。三种蛋白VTN、SERPIND1和CD14在青光眼中表达显着上调,可用于区分青光眼和白内障。PAACG、PCACG和NVG的蛋白质组之间的差异分析显示了三种青光眼的不同特征:PAACG以炎症反应激活为特征;PCACG表现出相对较少的功能紊乱;NVG以血管生成激活为特征。SERPIND1被发现在青光眼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它与眼透光度降低和糖代谢有关。通过进一步评估DEPs,发现SERPIND1、CARTPT和CDHR1三种蛋白的组合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青光眼。第三部分,利用蛋白质组对NVG治疗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者在康柏西普治疗前用DIA法在房水中共鉴定出636种蛋白质,并对559种蛋白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治疗后房水中样品共鉴定出636种蛋白质,566种蛋白质进行了定量。对他们进行基因本体分析和路径分析,以PRM对DEPs进行靶向定量验证,最终筛选出26个DEPs,通过基因本体分析发现验证的DEPs功能集中在结合和催化活性。进一步的IPA功能分析提示康柏西普治疗主要干预了血管生成和凝血等过程,这部分研究表明房水蛋白质组学可以反映出青光眼治疗过程中的多种生理病理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结合了前两章的研究结果,研究者发现脂质代谢深度参与了各种类型的青光眼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过程。结论:房水蛋白质组是识别眼部病理生理变化重要标志物的潜在来源,可能协助诊断并为监测眼科治疗提供一个基准平台。此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青光眼疾病的分子机制,为房水蛋白质组在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曹翠宇[3](2021)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动力学规律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布研究》文中认为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是由一种担子菌侧耳属的高等真菌发酵得到截短侧耳素后,再经化学合成得到的氧化延胡索酸盐,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猪肠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如克雷伯氏菌、志贺氏菌、埃希氏菌等)以及支原体(如猪肺炎支原体、鸡败血支原体)等都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由于其良好的抗菌效果,同时对动物的生长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被用作兽药或饲料添加剂普遍应用于禽畜养殖中。体外研究表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体外MIC为0.125-0.25 mg/L,是一种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药物。然而,关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水生动物体内代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拟研究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尼罗罗非鱼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不同温度下的残留消除规律,以期为延胡索酸泰妙菌素能成为水产新药提供必要的药动学数据;同时,本文拟研究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药物转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布情况,以期从分子水平揭示水产动物体内药物代谢的规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疗效。1.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尼罗罗非鱼组织中的检测方法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定量检测罗非鱼血浆及各组织(自然比例带皮肌肉、肝、肾、鳃)中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的含量。本实验中,以延胡索酸泰秒菌素-13C4作为内标标志物,样品采用乙腈溶液作为提取剂,用无水硫酸镁作干燥剂去除样品中的水份,正己烷溶液除脂,最后LC-MS/MS检测。结果表明,样品基线走动平稳,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和内标标志物峰形良好,无明显杂峰影响;内标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98,表示线性关系良好;组织平均回收率在96.33%-114.06%之间,表示回收率高;日内变异系数在1.26%-3.65%之间,日间变异系数在2.77%-5.28%之间,表示精密度良好;基质效应值在90.12%-95.06%范围内,表示基质效应不明显;各组织中的检测限(LOQ)为0.1μg/kg或μg/L,定量限(LOD)为0.5μg/kg或μg/L。以上条件满足试验要求。2.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25℃水温条件下,按20 mg/kg鱼体重的标准计算灌胃体积。单次口灌给药后,分别于停药后0.25 h、0.5 h、1 h、2 h、4 h、6 h、8 h、12 h、24 h、48 h、72h,96 h,120 h,144 h,168 h,采集血浆、自然比例带皮肌肉、肝、肾、鳃等组织。经LC-MS/MS检测各组织中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的浓度,绘制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尼罗罗非鱼体内各组织中的药-时曲线,并采用Phoenix Winnonlin 8.1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血浆及各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非房室模型法条件下,计算的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尼罗罗非鱼体内药代动力学如下:在血浆、自然比例带皮肌肉、肝、肾、鳃组织中,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的药峰时间Tmax分别为0.5 h,1.0 h,0.5 h,0.5 h,0.5 h。达峰浓度值Cmax分别为5.23 mg/L、3.31 mg/kg、77.28 mg/kg、67.30 mg/kg、9.15 mg/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last分别为56.72 h·mg/L、27.35h·mg/L、404.75 h·mg/L、294.03 h·mg/L、111.36 h·mg/L。基于末端消除相的表观分布容积Vz_F分别为12.12 L/kg、15.76 L/kg、1.71 L/kg、2.92 L/kg、4.33 L/kg。末端消除速率λz分别为0.03 1/h、0.05 1/h、0.03 1/h、0.02 1/h、0.04 1/h。末端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3.97 h、14.97 h、23.99 h、29.95 h、16.75 h。清除速率CL分别为0.35 L/h/kg、0.73 L/h/kg、0.05 L/h/kg、0.07 L/h/kg、0.18 L/h/kg。平均驻留时间MRTlast分别为19.68 h、13.03 h、10.22 h、14.06 h、15.33 h。研究结果表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吸收快速,分布广泛,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较高。3.不同水温下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分别在19℃,25℃和30℃水温条件下,以20 mg/kg/day鱼体质量对尼罗罗非鱼口灌延胡索酸泰妙菌素,连续灌胃5 d。于停药后1 d、2 d、3 d、5 d、7 d、9 d、12 d、15 d、20 d、25 d、30 d采集血浆、自然比例带皮肌肉、肝、肾、鳃等组织。经LC-MS/MS检测,用Excel绘制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的药物消除曲线,计算消除曲线方程及消除半衰期(T1/2)等参数。根据消除后期测定的组织药物浓度及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MRL=100μg/kg),用WT 1.4休药期软件拟合出血浆及各组织中含药量降至要求水平(MRL)所需的休药期(WT)。结果表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广泛分布在罗非鱼各组织中,并且肝脏中药物残留浓度最高。在19℃,25℃和30℃水温条件下,T1/2在血浆中分别为2.76 d,2.13 d,1.64 d,自然比例带皮肌肉分别为2.71 d,1.85 d,1.31 d,肝为2.27 d,1.70 d,1.50 d,肾为2.84 d,2.32 d,1.94 d,鳃为3.16 d,2.42 d,1.74 d。在19℃时,各组织的休药期大小依次为:肾(11.88 d)>肝(10.41 d)>鳃(10.77 d)>血浆(8.83 d)>自然比例带皮肌肉(7.14 d)。在25℃时,各组织的休药期大小依次为:肾(8.40 d)>肝(8.21d)>鳃(8.07 d)>血浆(7.24d)>自然比例带皮肌肉(4.05 d)。在30℃时,各组织的休药期大小依次为:鳃(6.99d)>肾(6.51 d)>肝(6.29 d)>血浆(3.27 d)>自然比例带皮肌肉(2.92 d)。结果表明,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消除半衰期和休药期都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适当地考虑不同水温条件下的休药时间,从而确定具体的食用安全期。建议水温为19°C、25°C和30°C时,休药期分别为12天、9天和7天。4.罗非鱼体内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分布本实验中采用相对定量法研究了CYP1A1、CYP1C1、CYP3A40、MDR1等与药物转运、代谢相关基因在罗非鱼肝、肾、鳃、肠、脑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YP1A1、CYP1C1、CYP3A40、MDR1在尼罗罗非鱼的肝、肾、肠、鳃和脑组织中均有表达。CYP1A1在5个组织中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肠>肾>脑>肝>鳃,CYP1A1表达水平在肝、肾、肠、鳃组织中存在显着差异(P<0.05),肾与脑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CYP450 1C1在5个组织中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鳃>肝>肠>肾>脑,鳃、肾、肠和脑组织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鳃与肝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CYP3A40在5个组织中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肾>脑>肠>鳃,肝与肠、鳃、脑组织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肝与肾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MDR1在5个组织中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肠>脑>肾>鳃>肝,肠与其他组织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肝与鳃之间肝与肾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

胡志刚[4](2021)在《北京鸭、汉中麻鸭与黑番鸭肌肉转录组分析及FKBP5功能研究》文中指出骨骼肌是动物最重要的组织之一,约占体重的50%。骨骼肌参与机体运动、保护和代谢调节。畜禽的生长性能,尤其是骨骼肌的生长,是决定养殖户经济效益高低的因素之一,因此对畜禽骨骼肌发育的研究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关于畜禽胚胎期肌肉发育的研究表明,肌纤维的形成机制涉及到祖细胞的激活、祖细胞增殖为单核成肌细胞并最终融合形成多核肌管等步骤。此外,许多基因和转录因子也参与了肌肉增殖和分化的调控。然而,鸭骨骼肌生长发育调控的内在机制仍不清楚。在我国,鸭肉的产量仅次于鸡肉,人们对鸭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鸭骨骼肌生长在种、属间存在较大差异,如河鸭属的北京鸭生长速度快、体重大,兼用型的汉中麻鸭则具有生长速度慢、体重低等特点,而栖鸭属的黑番鸭体型大、生长速度较快。为解析不同品种及属间鸭骨骼肌发育的调控差异,提高鸭肌肉产量,本研究以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骨骼肌(胸肌和腿肌)为研究对象,比较并分析了胚胎期17 d、19 d、21 d、24 d和27 d(黑番鸭还包括胚胎期31 d和34d)以及6月龄鸭胸肌和腿肌的发育特征;通过检测影响鸭骨骼肌生长发育的部分基因(MyoG、MyoD、Myf5、MRF4、Pax3、Pax7和MSTN)的表达水平,确定不同生长阶段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骨骼肌表现出的品种间、属间及组织间的差异。通过RNA-Seq测序技术筛选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和相关调控通路,对本研究筛选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FKBP5的组织表达谱、CDS区序列及其核心启动子区进行了分析,并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FKBP5基因对鸭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此外,本论文还研究了FKBP5基因SNPs与番鸭体重的关联分析。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鸭不同生长阶段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规律及骨骼肌肌纤维大小的研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鸭骨骼肌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品种间和属间差异,胚胎期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骨骼肌中的MRFs(MyoG、MyoD、Myf5和MRF4)、Pax3、Pax7和MSTN均高表达,且这些基因在鸭胚胎期的表达高于成年鸭。肌纤维大小在鸭不同品种和属间存在差异,且胸肌/腿肌肌纤维直径、胸肌/腿肌肌纤维横截面积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加,而单位面积内胸肌/腿肌肌纤维数量都随发育时间而逐渐缩小,表明鸭骨骼肌在胚胎期发育迅速。2鸭不同生长阶段胸肌和腿肌的转录组分析对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胸肌、腿肌的RNA-Seq测序结果表明,鸭骨骼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注释主要分布在内含子(INTRON)、同义编码(SYNONYMOUS_CODING)和3’UTR起始(UTR_3_PRIME)中;插入缺失(In Del)的注释主要分布在内含子(INTRON)、3’UTR起始(UTR_3_PRIME)和下游(DOWNSTREAM)中;可变剪切(AS events)主要是第一个外显子可变剪切(TSS)和最后一个外显子可变剪切(TTS)。以Fold change≥2和FDR<0.01作为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标准,发现差异表达基因FKBP5、MYL4、SHISA2、CREBL2、RHEB、IGF2BP1、CSRP3、GDF6、SPP1和KLHL31,以及LAMB2、LAMA2、ITGB1、OPN、FAF1、RGS8、GRB10、SMYD3和TNNI2等主要富集于鸭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通路,包括氧化磷酸化、ECM-受体相互作用、局部粘附、碳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MAPK信号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等,说明上述基因可能对鸭骨骼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FKBP5在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骨骼肌中均有显着表达,表明FKBP5在鸭骨骼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后面的章节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3鸭FKBP5基因CDS区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不同阶段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研究对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骨骼肌差异表达基因FKBP5 CDS区及其氨基酸序列理化性质进行了预测、比较和分析,鸭FKBP5基因存在148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5个氨基酸。鸭FKBP5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没有氨基酸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鸭FKBP5氨基酸序列与鹅和番鸭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69%和98.18%;与鸡(96.20%)、鸵鸟(94.97%)、鹌鹑(92.66%)等鸟类的同源性也较高,但与猪(83.81%)、牛(84.03%)、人(82.71%)和家鼠(79.43%)的同源性较低,说明FKBP5氨基酸序列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保守性。这些结果为研究鸭FKBP5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提供重要的参考。此外,FKBP5基因在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胚胎期各组织(心、肝、肺、肾、胸肌和腿肌)发育过程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且FKBP5基因在成年母鸭组织中(除肝外)的表达高于公鸭。4 FKBP5基因对鸭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根据鸭FKBP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合成基因CDS区序列并成功构建了FKBP5过表达载体(pc DNA-FKBP5),转染后能显着提高鸭成肌细胞中FKBP5的表达(P<0.05)。CCK-8、Ed U、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KBP5基因能促进鸭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这为FKBP5基因在鸭肌肉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5鸭FKBP5基因启动子区的分析及与番鸭体重的关联分析构建了鸭FKBP5基因启动子截短片段载体,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鸭FKBP5基因启动子区的核心活性区域为-888 bp/-688 bp,该活性区域包含Myf、CCAAT、TATA和SP1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FKBP5基因与番鸭体重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3个SNP位点(g.4819252 A>G、g.4821390 G>A、g.4830622 T>G)与番鸭的体重显着相关(P<0.05),这些位点可以作为未来鸭育种计划中潜在的分子标记,以提高鸭骨骼肌的生长发育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探讨了不同生长阶段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差异,为鸭骨骼肌生长发育表现出的品种间及属间差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为差异表达基因FKBP5调控鸭骨骼肌生长发育奠定理论基础。

钟卓珩[5](2021)在《UVB诱导长春花及白桑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长春花中的吲哚生物碱与白桑中的异戊烯基化合物均具良好的生物活性,吲哚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广泛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领域;但这些化合物在天然植株中的含量偏低,化学合成难度大,严重阻碍了大规模开发应用。前期研究表明,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辐射作为一种诱导因子,与暗培养手段结合,能引起长春花和白桑体内次生代谢物合成关键酶的响应并相应提升吲哚生物碱与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的含量,增加其药用价值,但UVB辐射下涉及的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机制,如在信号转导、能量产生等方面,仍不清楚。本论文基于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整合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长春花及白桑响应UVB辐射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探究,为阐明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UVB辐射下长春花磷酸化信号通路及初生代谢变化研究为探究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的响应,开展了ATP含量测定、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GC-MS代谢组学分析及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表明,在UVB辐射下,叶片中ATP含量显着上升;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了242个变化的磷酸化蛋白,这些磷酸化蛋白主要与蛋白质合成、修饰、降解及信号传递、转导相关,其中钙调蛋白、钙离子依赖型蛋白激酶、热激蛋白含量显着增加;GCMS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110个变化的代谢物,主要属于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醇类,其中戊糖类、芳香族氨基酸类、苯丙素类代谢物显着增加;整合组学数据与Western-Blotting结果发现,糖酵解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相关途径显着变化。这些结果说明,UVB辐射对植物造成了氧化胁迫,并激活了钙离子依赖型的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修饰。一方面,糖酵解途径蛋白精准调控,三羧酸循环上调,促进了ATP生成,为次生代谢中的合成反应提供能量;另一方面,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蛋白上调,并参与催化部分次生代谢中的反应,进一步促进次生代谢物积累。(2)UVB辐射下长春花能量调控及次生代谢物积累研究为进一步探究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中线粒体对能量调控的作用及与次生代谢的联系,开展了线粒体酶活抑制实验、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分析、LC-MS靶向/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q RT-PCR实验。线粒体酶活抑制实验表明,线粒体ATP合酶的抑制阻止了UVB辐射下ATP含量的上升。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了1051个线粒体相关蛋白质,其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蛋白含量减少,复合体II、复合体IV蛋白含量增加;甲基赤藓糖磷酸(MEP)途径蛋白含量增加,香叶基焦磷酸(GPP)合酶含量增加,GPP还原酶含量降低;q RT-PCR实验证实这些蛋白对应基因的m RNA水平变化与蛋白变化趋势一致。LC-MS代谢组学分析鉴定了126个变化代谢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糖类、苯丙素类、脂肪酸类,其中8个吲哚类生物碱含量显着增加。整合多组学数据分析发现,部分氨基酸代谢水平下降,色氨酸合成水平上升。这些结果说明,线粒体参与了UVB辐射反应的调控,一方面,不同复合体的响应保持了高ATP供应,MEP途径激活,GPP合酶含量增加,推动了GPP到单萜类骨架的转化,促进了吲哚生物碱单萜类前体的积累。另一方面,线粒体中部分氨基酸代谢水平下降,调控氮流参与色氨酸合成,促进吲哚生物碱另一前体积累。(3)UVB辐射结合不同时长暗培养下白桑调控机制研究为探究药用植物UVB辐射下调控机制存在的共性与特点,以白桑为例,开展了UVB辐射下白桑蛋白质组学分析、代谢物指纹图谱差异分析、体外抗氧化活力测定、化合物含量测定及q RT-PCR实验,分析了UVB辐射后暗培养不同阶段下及未处理植株不同组织部位间的差异。在未处理的白桑中,根部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部位,桑黄酮H、桑根皮素、chalcomoracin在根部的含量是其他部位的10倍以上。在UVB辐射处理后暗培养阶段,叶片中chalcomoracin等5个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含量显着增加;在暗培养30h下蛋白变化最为显着,有253个蛋白发生了变化,涉及黄酮类合成的查尔酮合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柚皮素-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苯香豆素苄基醚还原酶都有所增加。与长春花类似,UVB辐射下白桑内MEP途径激活,该途径中3个负责催化终产物异戊烯基单体合成的蛋白增加,使异戊烯基单体大量合成,促进了MEP途径下游以之为底物的反应,导致异戊烯基类化合物积累。由于白桑次生代谢途径仍未阐明,推测芳香类异戊烯基转移酶(Aromatic PT)催化的异戊烯基转移参与了Diels-Alder型加合物及其前体合成的调控。(4)白桑叶片UVB辐射下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功能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白桑体内异戊烯基的转移机制,对白桑新型Aromatic PT展开研究。经过BLAST比对筛选、基因克隆、载体构建、体外酵母/烟草表达及功能验证实验,发现一条编码新型Aromatic PT的转录本,在UVB辐射后暗培养阶段RPKM值增加,能够催化GPP到氧化白藜芦醇的转移,命名为Ma OGT。通过生化性质测定及亚细胞定位实验,证实Ma OGT具有Aromatic PT的典型特征,拥有富含天冬氨酸的保守功能域,且定位于细胞质体。Ma OGT是首个接受GPP为异戊烯基供体的芪类PT,它的发现丰富了桑科Aromatic PT的信息,并为桑科更多未知Aromatic PT的深入挖掘提供参考。本论文通过对两种药用植物在UVB辐射下调控机制的共性与特点展开研究,阐明其在UVB辐射下分子响应及调控机制,揭示了MEP途径异戊烯基骨架合成及转移对下游物种特异性次生代谢途径激活的重要意义,对调控MEP途径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郑敏[6](2021)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高通量检测血药浓度的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固相支持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9种精神类药物浓度目的:采用固相支持的液-液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新方法测定人血浆中9种精神类药物的浓度(阿立哌唑、奥氮平、舍曲林、吗氯贝胺、帕罗西汀、马普替林、异丙烟肼、利培酮和氟西汀)。方法:血浆样品经96孔的碱性硅藻土板前处理后进样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本实验优化了影响固相支持液-液萃取前处理中的条件,包括稀释剂的种类与用量,洗脱剂的种类及用量,洗脱剂的加入方式。将收集的洗脱液经氮吹复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测定。结果:阿立哌唑、奥氮平、舍曲林、吗氯贝胺、帕罗西汀、马普替林、异丙烟肼的质量浓度在1~100 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利培酮和氟西汀的质量浓度在0.1~10 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基质效应在80%~120%之间,可忽略不计;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0%;准确度为77.24%~127.71%。结论:本方法可快速、灵敏的测定人血浆中9种精神类药物的浓度,为抑郁症患者临床用药的监测提供支持,促进抑郁症的治疗。第二部分Qu ECh 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人全血中6种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浓度目的:通过对Qu ECh ERS(快速、简易、廉价、有效、稳定、安全)前处理方法的优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全血中6种免疫抑制剂类药物(霉酚酸、霉酚酸酯、他克莫司、雷帕霉素、依维莫司和吡美莫司)浓度的方法。方法:人全血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无水硫酸镁盐析和PSA吸附剂净化,取离心后的上清液氮吹,甲醇复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测定。本实验优化的条件有提取剂的种类及用量,盐析剂的用量,净化剂的种类及用量。结果:在最优条件下,他克莫司、雷帕霉素、依维莫司和吡美莫司的质量浓度在1~100 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霉酚酸酯的质量浓度在0.1~10 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霉酚酸的质量浓度在10~100 0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加标回收率在85.07%~114.95%之间。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人全血中霉酚酸、霉酚酸酯、他克莫司、雷帕霉素、依维莫司和吡美莫司浓度的同时测定,为临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提供支持,促进疾病的治疗。第三部分96孔蛋白沉淀板-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12种减肥药物浓度目的: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的同时测定血浆中甲基麻黄碱、安非他明、安非他酮、芬氟拉明等12种减肥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人血浆样品经96孔的蛋白沉淀板前处理,收集的滤液经氮吹后甲醇复溶,进入HPLC-MS/MS中分析检测。本实验优化了沉淀剂的种类及用量,并与传统的蛋白沉淀法作比较。结果:各种药物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安非他酮、芬氟拉明、西布曲明、利莫那班、氟西汀和比沙可啶的质量浓度在0.1~20 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甲基麻黄碱、安非他明、布美他尼、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的质量浓度在0.5~20 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基质效应可忽略不计,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回收率在75.63%~108.21%之间。结论:本方法快速、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好,适用于人血液中甲基麻黄碱、安非他明、安非他酮、芬氟拉明等12种减肥药物浓度的同时测定,为其他药物的检测提供参考。

马梦娇[7](2020)在《中华鳖肉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抗衰老功能研究》文中指出中华鳖(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是我国传统的滋补保健佳品。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中华鳖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现代研究也表明中华鳖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对于中华鳖抗衰老功效等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中华鳖肉蛋白为原料,利用酶法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并以酿酒酵母为模式菌对其抗衰老活性进行评价,通过RP-HPLC分离纯化得到抗衰老活性最强的组分,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鉴定,并利用分子对接初步探索其抗衰老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中华鳖肉蛋白的营养价值和提取工艺研究。中华鳖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湿重)为18.61%,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模式。根据蛋白质不同pH值的溶解度差异,利用碱溶酸沉法分别在pH 11.0和pH 5.0时提取中华鳖肉蛋白,SDS-PAGE电泳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29~200 ku,肌原纤维蛋白为构成鳖肉蛋白的主要蛋白质。中华鳖肉蛋白酶解产物的制备与理化性质研究。以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OH清除率、Fe2+螯合率和抑制亚油酸自氧化能力)为主要指标,水解度为辅助指标,筛选得到中华鳖肉蛋白的最佳水解酶为碱性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最佳酶解参数为:料液比1:20(w/v)、酶添加量8000 U/g和酶解时间3.5 h。该条件下得到的酶解产物(Chinese shelled-turtle protein hydrolysate,STPH),水解度为19.90%,当STPH的浓度为5 mg/mL时,其DPPH·清除率、·OH清除率、Fe2+螯合率和抑制亚油酸自氧化能力分别为87.89%、10.83%、65.56%和63.24%。STPH中相对分子质量<1000 u的肽含量高达87.69%,其中与抗氧化能力相关的疏水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7.22%、28.20%和8.29%。中华鳖肉蛋白酶解产物STPH对酿酒酵母时序寿命(chronological lifespan,CLS)的影响。CLS 6时,低、中、高剂量(1、2、4 mg/m L)STPH处理的酿酒酵母存活率分别较空白组增加了1.85%、5.77%和10.99%,STPH高剂量组酵母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与空白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7.4%、35.4%和27.2%,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了44.7%。STPH还具有抑制胞内活性氧生成以及改善衰老细胞形态的作用。STPH的Fe2+螯合率与酿酒酵母CLS 6的存活率之间的正相关性高达0.816。中华鳖肉蛋白酶解产物STPH的分离纯化、序列鉴定以及与雷帕霉素靶蛋白(target of rapamycin,Tor)的分子对接作用。通过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STPH进行两步分离纯化,得到Fe2+螯合能力最强的组分F3-1,其Fe2+螯合率和CLS 6时酵母细胞的存活率分别较STPH提高了10.83%和7.77%。利用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对F3-1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鉴定,得到6个含量丰富的多肽:TEAPLNPK、LVRGPR、KLLDPDGK、SKHPNLSAS、APLNPK和KYPHQK。利用分子对接模拟多肽TEAPLNPK、LVRGPR、KLLDPDGK对于Tor的作用,三个多肽均能够与FK506结合蛋白12(FK506-binding protein 12,FKBP12)和Tor的FKBP12-雷帕霉素结合结构域(FKBP12-rapamycin binding domain,FRB)成功对接,并能够通过氢键等相互作用与FKBP12-FRB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物,还能够增强FKBP12和FRB间的相互作用与结构稳定性。

宗帅[8](2020)在《粒毛盘菌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前期,本课题组已经对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LEP130)的结构进行了解析,并发现了LEP130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LEP130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体外实验研究了LEP130与5-氟尿嘧啶(5-FU)联用对Hep G2细胞的抑制作用。MTT实验结果表明,LEP130与5-FU联用对Hep G2细胞活性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强于LEP130或5-FU单独处理,并且两者间具有显着的协同作用。而LEP130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人正常肝细胞LO2没有明显作用,这表明LEP130对正常细胞是安全无毒的。Western blot等实验结果表明,LEP130能降低胸苷酸合酶和二氢嘧啶脱氢酶的表达,从而抑制5-FU的降解失活。另外,LEP130能抑制Ras/Raf/MEK/ERK和PI3K/Akt/m TOR介导的细胞存活通路,增强Hep G2细胞对5-FU的敏感性,防止细胞产生耐药性。LEP130还能抑制Nrf2介导的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并破坏线粒体膜电位,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还发现,LEP130能促进p53活化,抑制NF-κB及其下游靶蛋白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S期,并且抑制DNA碱基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继而增强5-FU的作用效果。因此,LEP130与5-FU通过多种方式发挥体外抑制Hep G2细胞的协同增效作用。2)采用H22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LEP130与环磷酰胺(CTX)对H22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EP130能激活Fas/Fas L介导的死亡受体途径,增加相关蛋白(如caspase 3、caspase 8、PARP1等)的表达,并通过t-Bid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LEP130还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如VEGF、b FGF、MMPs等)的表达,减少瘤内血管生成。此外,LEP130能提高H22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促进T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肿瘤组织中浸润,增加血清和肿瘤组织中免疫因子(IFN-γ、IL-1β、IL-2和TNF-α)的含量,继而激活抗肿瘤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的生长。还发现,LEP130能抑制Stat3和NF-κB介导的细胞存活蛋白(如Bcl-2、Bcl-XL、Survivin等)的表达,并抑制H22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继而增强CTX的抑瘤作用。同时发现LEP130能显着改善由CTX导致的肝损伤、肾损伤、免疫抑制等副作用,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以上结果表明,LEP130与CTX联用能协同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并且LEP130能缓解CTX引起的副作用。3)利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LEP130对抗肿瘤免疫系统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LEP130不能抑制S180细胞的增殖,而体内实验证实LEP130能显着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LEP130主要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发挥抑瘤作用。对S180荷瘤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后发现,LEP130能引起辅助性T细胞向Th1型极化,并促进Th1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抑制辅助性T细胞向Th2型极化,并抑制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另外,LEP130引起的高水平的IFN-γ被证明能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分型,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继而发挥抑瘤作用。此外,LEP130能通过增加抑瘤性免疫细胞(如白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和抑瘤性免疫细胞趋化因子(如CXCL9、CXCL10和CXCL13等),抑制免疫抑制性细胞(如骨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抑制细胞趋化因子(如G-CSF、M-CSF、CCL22等)以及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IL-10、PEG2等),改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后,体外实验表明,LEP130能通过TLR4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直接诱导原代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发挥抑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LEP130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4)采用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模型,研究了LEP130对结肠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LEP130能显着缓解AOM/DSS导致的结肠癌小鼠体重减轻、结肠长度缩短,并有效抑制了结肠肿瘤的发生。另外,LEP130能显着改善结肠癌小鼠肠道的病理状况,缓解AOM/DSS导致的肠道损伤,并通过增加ZO-1、occludin、E-cadherin等蛋白的表达恢复肠屏障完整性。LEP130还能降低结肠癌小鼠结肠组织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和IFN-γ)水平,抑制组织炎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LEP130能改善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与组成,增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物种多样性。LPE130能降低(机会)致病菌和病原菌(如副杆菌属、大肠志贺氏杆菌、脱硫弧菌属、螺杆菌属、毛螺菌属-NK4A136组和厌氧支原体属等)的相对丰度,并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和益生菌(如瘤胃梭菌属、毛螺菌属、雷沃氏菌属-NK3B31组、双歧杆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表明,LEP130能显着改善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的代谢状况,降低肠道中鹅去氧胆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含量,增加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正丁酸)和δ-生育酚含量,从而抑制结肠癌的发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的调节与代谢物的变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LEP130能够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LEP130对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的调节相关。

黄玮[9](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病理生理原因极其复杂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难度大,病死率极高。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但治愈率低,而且目前研究发现的许多心力衰竭的治疗靶点均具有成药性低等缺点,因此发现心力衰竭疾病新的关键靶点极其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多靶点治疗,也有助于在心衰的治疗上有关键的突破。本研究采用阿霉素进行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进行无靶向代谢组学和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首先,进行以UPLC-Q-TOF/MS技术为基础的无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获取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的差异代谢物;其次,进行以TMT标记技术为基础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的差异蛋白;最后将两组学数据进行关联整合分析,寻找与心力衰竭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差异蛋白和小分子代谢产物,筛选出关键靶点及代谢通路,并采用Western bolt方法对相关的节点蛋白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以阿霉素为模型药来构建大鼠心力衰竭模型。超声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EF、FS、LVPW,s均有明显降低(p<0.01),LVPW,d呈降低趋势(p<0.05),LVID,d、LVID,s显着性增大(p<0.01),说明阿霉素对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和心脏结构均造成了严重损伤;生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LDH、CK和CK-MB三个指标均呈显着升高的趋势(p<0.01),表明大鼠心脏功能受损严重;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严重。综合以上结果可证实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的成功复制。2.为了获取心力衰竭差异代谢标志物,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血浆样本进行无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经方法学验证、数据前处理等操作后,对数据进行了多元统计学分析,共筛选了色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等21个心力衰竭潜在生物标志物。随后采用ROC曲线和聚类分析两种方式对筛选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21个生物标志物对诊断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最后基于Met PA数据库对这些标志物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推测心力衰竭主要涉及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为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3.基于TMT标记结合LC-MS/MS技术对心肌组织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并定量出278个表达发生显着性变化的蛋白,其中118个蛋白发生上调,160个蛋白发生下调。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蛋白可有效将两个组分开,说明差异蛋白筛选的合理性。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心力衰竭与代谢产物和能量的生成、ATP代谢过程、嘌呤核糖核苷酸代谢过程、呼吸电子传输链、葡糖糖分解代谢等重要生物过程密切相关。除此之外,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谷胱甘肽代谢、糖酵解、心肌收缩等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以上通路进行分析和讨论后,发现心力衰竭与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紊乱和心肌细胞Ca2+失衡等密切相关,为后续整合分析奠定了基础。4.基于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结果,将二者数据进行交汇分析后发现Acaa2、Atp5j等25个差异蛋白与心力衰竭差异代谢物联系紧密,涉及的通路主要包括脂肪酸代谢、糖酵解、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谷胱甘肽代谢以及心肌收缩。推测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是脂肪酸代谢和糖代谢的异常干扰了下游TCA循环使心肌供能不足,引起心脏ROS蓄积共同导致钙离子稳态影响心脏收缩功能。除此之外,这些蛋白大多数位于通路下游,因此找到上游关键靶蛋白极为重要。本实验还运用String数据库的蛋白预测功能,选取了蛋白质组学结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和已知的阿霉素靶点蛋白来共同预测上游蛋白,最终富集出上游潜在关键靶点蛋白PTP1B,推测PTP1B可能是纠正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的潜在关键靶标,这为心力衰竭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5.基于发现的潜在靶点蛋白PTP1B及其下游通路,本实验还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下游IRS、HIF-1α、Nrf2以及HK-2的表达。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IR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性上升,p-IRS1、HIF-1α、Nrf2以及HK-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性下降,说明PTP1B在供能不足与氧化应激共同导致的心肌收缩失常从而引发心力衰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潜在靶点。这不仅为心力衰竭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还为后续的新药研发等提供了新的策略,但本研究中仅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从细胞和动物水平对靶蛋白进行功能验证。

吴中豪[10](2020)在《LC-MS/MS法定量检测全血和干血斑中4种免疫抑制剂的研究》文中指出免疫抑制剂是临床上常用的抑制机体异常免疫反应的药物,常用于器官移植的术后治疗之中。该类药物的治疗窗狭窄,血药浓度与肝肾毒性密切相关,因此,为了能最大程度发挥药物的疗效且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临床上有必要对其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LC-MS/MS)是目前免疫抑制剂检测最为精密、准确和灵敏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大多数全血检测方法是对一种或两种免疫抑制剂进行检测,高通量的4种药物同时分析的报道相对较少,而新型干血斑采样技术用于免疫抑制剂高通量检测的报道更为少见。本论文基于国内外免疫抑制剂的临床检测现状,从液相色谱条件、质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的建立出发,详细地阐述了各条件的建立步骤,开发了相对于文献报道的方法更简单易行的全血中环孢菌素A(Cs A)、西罗莫司(SIR)、他克莫司(TAC)、依维莫司(EVE)同时检测的LC-MS/MS分析方法,为临床提供了更方便、更高效的免疫抑制剂检测手段。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相关指南对方法的线性范围、定量下限、选择性、精密度和基质效应予以验证。结果均符合指南要求,其中Cs A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0~1250 ng/m L,SIR、TAC、EVE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5~125 ng/m L,方法的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完全符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检测需求。此外,本论文基于样本采血量少、保存和运输方便的干血斑(DBS)采样技术,在建立的全血检测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建立了一种精密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干血斑中Cs A、SIR、TAC、EVE的同时检测的LC-MS/MS分析方法。该方法只需一滴全血(20μL)就可以准确检测出四种药物的浓度,且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FDA的指南要求。其中Cs A的线性检测范围为20~1000ng/m L,SIR、TAC、EVE的线性检测范围为2~100 ng/m L。方法的提取回收率高(71~116%),稳定性好(DBS样本在室温下至少可以存放5天)。干血斑检测方法和全血检测方法的Passing-Bablok相关性验证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了良好结果,证明了全血检测方法的良好重复性和DBS方法在未来临床应用上代替全血检测方法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药物监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二、免疫药物FK506在眼组织中含量的LC/MS/MS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疫药物FK506在眼组织中含量的LC/MS/MS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逍遥散抗抑郁研究进展
        2.1 逍遥散抗抑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2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学评价研究进展
        2.3 逍遥散抗抑郁多组学研究进展
        2.3.1 逍遥散抗抑郁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2.3.2 逍遥散抗抑郁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2.3.3 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3.4 逍遥散抗抑郁的微生物组学研究进展
        2.4 逍遥散抗抑郁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5 逍遥散抗抑郁多组学与分子药理学关联研究进展
        2.6 逍遥散抗抑郁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3 组学技术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3.1 转录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3.2 蛋白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3.3 代谢组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
        3.4 代谢表型在抑郁症研究进展
        3.5 其他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中研究进展
    4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
        4.1 网络药理学概述与研究流程
        4.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应用
        4.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存在的问题
        4.4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发展趋势
    5 科学问题
    6 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逍遥散的化学成分表征及组学样本收集
    第一节 逍遥散化学成分表征
        1.1 引言
        1.2 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逍遥散化学成分表征
        1.5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验证与样本采集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逍遥散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2.4.2 逍遥散对CUMS大鼠糖水偏爱率的影响
        2.4.3 逍遥散对CUMS大鼠旷场指标的影响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章 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LC-MS的逍遥散抗抑郁大鼠海马代谢组学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的海马组织液质代谢轮廓分析
        1.4.2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生物标志物分析
        1.4.3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代谢通路分析
        1.5 小结与讨论
        1.5.1 小结
        1.5.2 讨论
    第二节 基于多生物标本代谢组学证据分析的逍遥散调节抑郁症代谢表型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逍遥散代谢组学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2.4.2 差异代谢物数量的比较分析
        2.4.3 差异代谢物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
        2.4.4 通路富集分析
        2.4.5 通路交互分析
        2.4.6 蛋白网络模块划分与核心蛋白的识别
        2.4.7 功能模块的验证分析
        2.4.8 差异代谢物的验证分析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3.5.2 讨论
    第三节 基于对接评分加权法的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抑郁症代谢生物标志物-酶网络分析
        3.4.2 代谢生物标志物-靶点网络分析
        3.4.3 重要通路的选择和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章 逍遥散抗抑郁CUMS大鼠海马“基因-蛋白-代谢”多组学机制研究
    第一节 逍遥散对CUMS大鼠抗抑郁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转录组数据评估
        1.4.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4.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1.4.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1.4.5 关键基因文献验证
        1.4.6 逍遥散回调差异基因分析
        1.4.7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基因PPI网络分析
        1.4.8 逍遥散回调差异通路分析
        1.4.9 逍遥散回调差异基因验证
        1.5 小结与讨论
        1.5.1 小结
        1.5.2 讨论
    第二节 基于ITRAQ技术探讨逍遥散对CUMS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2.4.2 逍遥散回调蛋白分析
        2.4.3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蛋白GO注释分析
        2.4.4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2.4.5 逍遥散回调差异蛋白验证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节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整合的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学数据的逍遥散抗抑郁海马组织通路整合分析
        3.4.2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MrccⅠ,MrccⅢ和MrccⅣ活性的影响
        3.4.3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Uqcrc2 mRNA水平的影响
        3.4.4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Ndufs6 蛋白水平的影响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节 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整合的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的逍遥散抗抑郁海马组织通路整合分析
        4.4.2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4.4.3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Gad1, Gls, Glur1和Grin2a水平的影响
        4.4.4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Gng12和Slc1a3 mRNA水平的影响
        4.4.5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Eaat2、Nmdar1、Mglur1、Erk1/2 和Creb蛋白水平的影响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小结
        4.5.2 讨论
第五章 逍遥散抗抑郁网络药理学及分子验证研究
    第一节 基于ADME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逍遥散化学成分的收集
        1.4.2 逍遥散化学成分的ADME预测
        1.5 小结与讨论
        1.5.1 小结
        1.5.2 讨论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逍遥散的靶点分析
        2.4.2 逍遥散活性成分-靶点网络(C-T网络)
        2.4.3 逍遥散的靶点-疾病网络(T-D网络)
        2.4.4 逍遥散的靶点-通路网络(T-P网络)
        2.4.5 基于贡献指数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
        2.5 小结和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节 逍遥散抗抑郁分子生物学验证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逍遥散抗抑郁的重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对接
        3.4.2 谷氨酸能突触通路验证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工作总结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人类房水蛋白质组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在青光眼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房水及青光眼概述
    1.3 房水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4 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2章 人类房水蛋白质组数据库综合图谱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伦理许可
        2.1.2 样本收集
        2.1.3 试剂和耗材
        2.1.4 实验仪器
        2.1.5 配制试剂
        2.1.6 软件工具
    2.2 实验方法
        2.2.1 样本收集
        2.2.2 蛋白质提取
        2.2.3 用Bradford法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2.4 蛋白质消化
        2.2.5 固相萃取纯化肽段
        2.2.6 BCA法测定多肽浓度
        2.2.7 离线HPLC
        2.2.8 LC-MS/MS
        2.2.9 数据处理以及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工作流程
        2.3.2 数据集:房水蛋白质组的综合概况
    2.4 讨论
        2.4.1 房水蛋白质组的功能分析
        2.4.2 房水、玻璃体体液和泪液蛋白质组的比较
    2.5 小结
第3章 原发性急慢性闭角、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房水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研究样本及样本前处理
        3.1.2 房水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3.1.3 高pH-RPLC分离
        3.1.4 LC-MS/MS分析
        3.1.5 谱库生成
        3.1.6 DDA/DIA数据分析
        3.1.7 PRM验证
        3.1.8 蛋白质功能注释
    3.2 结果
        3.2.1 房水蛋白质组分析工作流程
        3.2.2 多种青光眼房水蛋白质文库的建立
        3.2.3 数据的质量控制
        3.2.4 青光眼与白内障之间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3.2.5 三种类型青光眼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3.3 讨论
        3.3.1 青光眼的房水蛋白组学特征
        3.3.2 不同类型青光眼的分子机制
        3.3.3 SERPIND1是青光眼的重要蛋白
    3.4 小结
第4章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中房水蛋白质学的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伦理许可
        4.1.2 样本制备
        4.1.3 Bradford法测蛋白质浓度
        4.1.4 反相色谱柱分离
        4.1.5 LC-MS分析
        4.1.6 DDA数据生成
        4.1.7 PRM分析
        4.1.8 数据分析DIA-MS数据
        4.1.9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 结果
        4.2.1 工作流程
        4.2.2 受试组治疗前后NVG房水蛋白质组学的差异分析结果
        4.2.3 验证组NVG房水蛋白治疗前后的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
    4.3 讨论
        4.3.1 NVG治疗过程中DEPs的 GO以及IPA分析
        4.3.2 经PRM验证的DEPs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3)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动力学规律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泰妙菌素
        1.1 泰妙菌素概述
        1.2 泰妙菌素理化性质
        1.3 泰妙菌素抗菌机制
        1.4 泰妙菌素抗菌活性及毒性
        1.5 泰妙菌素的残留限量标准
    2.尼罗罗非鱼
        2.1 尼罗罗非鱼养殖概述
        2.2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研究概况
    3. 泰妙菌素在水产中的研究进展
    4.温度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5.药物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5.1 细胞色素P450
        5.2 P-糖蛋白
    6.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尼罗罗非鱼组织中的检测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仪器与设备
        1.1.2 药品与试剂
        1.1.3 溶液配制
        1.1.4 试验动物
        1.1.5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1.1.6 色谱/质谱条件
    1.2 方法学验证
        1.2.1 标准曲线和基质匹配曲线
        1.2.2 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和定量限
    1.3 结果
        1.3.1 标准曲线
        1.3.2 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和定量限
    1.4 小结
第二章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药品与试剂
        2.1.3 溶液的配制
        2.1.4 试验动物
        2.1.5 给药方式
        2.1.6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2.1.7 色谱/质谱条件
        2.1.8 方法学验证
        2.1.9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浓度变化
        2.2.2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2.3 讨论
        2.3.1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药-时曲线特征
        2.3.2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水温下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溶液的配制
        3.1.4 试验动物
        3.1.5 给药方式
        3.1.6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3.1.7 色谱/质谱条件
        3.1.8 方法学验证
        3.1.9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同一温度不同组织中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3.2.2 同一组织不同水温下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3.2.3 不同温度下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消除半衰期
        3.2.4 不同温度下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休药期
    3.3 讨论
        3.3.1 不同温度下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3.3.2 不同温度下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休药期
        3.3.3 不同温度下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的消除半衰期
    3.4 小结
第四章 罗非鱼体内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分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与设备
        4.1.2 试剂与耗材
        4.1.3 动物饲养
        4.1.4 样品采集
        4.1.5 引物设计
        4.1.6 总RNA的提取
        4.1.7 反转录
        4.1.8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4.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
    4.3 讨论
        4.3.1 细胞色素P450
        4.3.2 P-糖蛋白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北京鸭、汉中麻鸭与黑番鸭肌肉转录组分析及FKBP5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肌肉发育及FKBP5 基因的研究进展
    1.1 鸭的基本简介
    1.2 家禽肌肉转录组的研究进展
    1.3 动物骨骼肌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3.1 部分与骨骼肌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
        1.3.2 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
        1.3.3 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肌的变化规律
    1.4 FKBP家族的研究进展
        1.4.1 FKBPs简介
        1.4.2 FKBP5 功能的研究进展
    1.5 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鸭不同生长阶段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规律及骨骼肌肌纤维大小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动物与样品采集
        2.1.2 RNA提取、cDNA合成及qPCR
        2.1.3 胚胎期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胸肌和腿肌肌纤维大小研究
        2.1.4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北京鸭肌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
        2.2.2 汉中麻鸭肌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
        2.2.3 肌肉生长相关基因在北京鸭与汉中麻鸭胸肌中的表达差异
        2.2.4 肌肉生长相关基因在北京鸭与汉中麻鸭腿肌中的表达差异
        2.2.5 黑番鸭肌肉生长相关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
        2.2.6 胚胎期北京鸭、汉中麻鸭和黑番鸭骨骼肌肌纤维大小的研究
    2.3 讨论
        2.3.1 肌肉生长相关基因在鸭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
        2.3.2 北京鸭与汉中麻鸭肌肉生长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2.3.3 不同孵化阶段鸭骨骼肌肌纤维大小的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鸭不同生长阶段胸肌和腿肌的转录组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动物与样品采集
        3.1.2 RNA提取、文库构建及测序
        3.1.3 转录组序列分析
        3.1.4 SNP/InDel分析
        3.1.5 可变剪接预测
        3.1.6 新基因分析
        3.1.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1.8 KEGG通路分析
        3.1.9 蛋白质互作网络(PPI)
        3.1.10 qPCR验证转录组结果
    3.2 结果
        3.2.1 转录组数据分析
        3.2.2 SNP/InDel的注释与分类
        3.2.3 可变剪接体的预测
        3.2.4 新基因分析
        3.2.5 鸭骨骼肌中DEGs分析
        3.2.6 KEGG通路分析
        3.2.7 DEGs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
        3.2.8 鸭骨骼肌中DEGs的 qPCR验证
    3.3 讨论
        3.3.1 骨骼肌发育过程中SNP/InDel的注释与分类
        3.3.2 骨骼肌发育过程中AS分析
        3.3.3 骨骼肌各发育时间点的DEGs分析
        3.3.4 KEGG通路分析
        3.3.5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鸭FKBP5 基因CDS区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不同阶段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动物与样品采集
        4.1.2 RNA提取、cDNA合成
        4.1.3 FKBP5 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4.1.4 鸭不同阶段各组织中FKBP5 基因的表达规律
    4.2 结果
        4.2.1 鸭FKBP5 基因的克隆
        4.2.2 鸭FKBP5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3 FKBP5 在北京鸭和汉中麻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
        4.2.4 FKBP5 在黑番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
    4.3 讨论
        4.3.1 鸭FKBP5 CDS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4.3.2 FKBP5 在不同孵化阶段鸭组织中的表达谱
        4.3.3 FKBP5 在成年公母鸭组织中的表达谱
    4.4 小结
第五章 FKBP5 基因对鸭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和处理
        5.1.2 鸭FKBP5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5.1.3 鸭成肌细胞的培养与处理
        5.1.4 FKBP5 过表达对鸭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5.1.5 FKBP5 过表达对鸭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
        5.1.6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pcDNA-FKBP5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5.2.2 pcDNA-FKBP5和siRNA-FKBP5 在鸭成肌细胞中的表达
        5.2.3 FKBP5 对鸭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5.2.4 FKBP5 对鸭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区的分析及与番鸭体重的关联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样品采集和处理
        6.1.2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1.3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
        6.1.4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转染
        6.1.5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域的测定
        6.1.6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区核心转录因子的预测
        6.1.7 鸭FKBP5 基因SNP引物设计
        6.1.8 DNA混池测序和PCR-RFLP
        6.1.9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2.2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
        6.2.3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域分析
        6.2.4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区关键转录因子预测
        6.2.5 番鸭FKBP5 基因的SNPs分析
        6.2.6 番鸭FKBP5 基因遗传多样性
        6.2.7 FKBP5 基因SNP位点与番鸭体重的关联分析
    6.3 讨论
        6.3.1 鸭FKBP5 基因启动子区的分析
        6.3.2 鸭FKBP5 基因与番鸭体重的关系
    6.4 小结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UVB诱导长春花及白桑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药用植物长春花及白桑在肿瘤治疗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1.2 药用植物对紫外UVB辐射的响应
    1.2 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及其在植物胁迫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1.2.1 蛋白质组各流程技术及进展
        1.2.2 植物单细胞型、亚细胞器及修饰型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3 代谢组学及多组学联合分析在研究胁迫响应机制的进展
        1.3.1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技术与进展
        1.3.2 代谢组学及多组学分析植物胁迫响应机制进展
    1.4 植物来源异戊烯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1.4.1 植物体内异戊烯基化反应及意义
        1.4.2 植物芳香类异戊烯基转移酶功能及特性
        1.4.3 植物芳香类异戊烯基转移酶研究现状及前景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UVB辐射下长春花磷酸化通路及初生代谢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来源及处理
        2.2.2 试剂及仪器
        2.2.3 叶片ATP含量的测定
        2.2.4 磷酸化蛋白的提取与富集
        2.2.5 蛋白质组鉴定
        2.2.6 全叶片代谢组样品制备及代谢组学分析
        2.2.7 Western-Blotting
        2.2.8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长春花叶片UVB辐射下ATP含量变化
        2.3.2 磷酸化蛋白的鉴定及丰度检测
        2.3.3 基于GC-TOF/MS技术检测的长春花UVB辐射下代谢物变化
        2.3.4 关键差异表达蛋白的Western-Blotting鉴定
    2.4 讨论
        2.4.1 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内钙离子相关通路激活
        2.4.2 UVB辐射下长春花糖酵解相关通路变化导致ATP增加
        2.4.3 UVB辐射对长春花叶片造成氧化胁迫并激活次生代谢途径
    2.5 结论
第三章 UVB辐射下长春花能量调控及次生代谢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来源及处理
        3.2.2 试剂及仪器
        3.2.3 不同线粒体呼吸复合体抑制剂作用下ATP含量测定
        3.2.4 叶片线粒体的纯化与蛋白富集
        3.2.5 蛋白质组鉴定
        3.2.6 全叶片代谢组学分析
        3.2.7 qRT-PCR
        3.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线粒体呼吸链抑制剂处理后长春花叶片在UVB辐射下ATP含量变化
        3.3.2 长春花叶片线粒体蛋白富集与纯化程度检测
        3.3.3 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线粒体差异蛋白的鉴定与功能注释
        3.3.4 基于LC-MS技术检测的长春花UVB辐射下代谢物变化
        3.3.5 差异蛋白质组与代谢组结合分析
        3.3.6 关键差异表达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
    3.4 .讨论
        3.4.1 线粒体参与调控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内ATP含量的变化
        3.4.2 UVB辐射下MEP途径被激活使得单萜类前体物质积累
        3.4.3 氨基酸代谢调控UVB辐射下长春花叶片中吲哚类生物碱的合成
    3.5 结论
第四章 UVB辐射结合不同时长暗培养下白桑调控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来源与取样
        4.2.2 试剂及仪器
        4.2.3 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组鉴定
        4.2.4 抗氧化水平检测
        4.2.5 甲醇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与代谢物定量分析
        4.2.6 总黄酮含量测定
        4.2.7 qRT-PCR
        4.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桑叶UVB辐射后不同暗培养时间点差异蛋白鉴定
        4.3.2 桑叶UVB辐射后不同暗培养时间点次生代谢相关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4.3.3 桑叶、枝、根部代谢物指纹图谱及差异代谢物含量测定
        4.3.4 桑叶、枝、根部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
        4.3.5 桑叶、枝、根部次生代谢相关差异性分析
        4.3.6 不同部位差异表达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4.4 讨论
        4.4.1 白桑UVB辐射后暗培养阶段MEP途径内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4.4.2 异戊烯基化合物在白桑根部大量积累
        4.4.3 白桑不同组织部位有效成分及相关蛋白分布存在巨大差异
    4.5 结论
第五章 白桑叶片UVB辐射下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功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生物材料来源
        5.2.2 试剂与仪器
        5.2.3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筛选
        5.2.4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5.2.5 酵母表达体系建立
        5.2.6 最适底物的筛选
        5.2.7 烟草瞬时表达载体及表达体系构建
        5.2.8 基因在植物中的功能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5.2.9 最适反应条件摸索及米氏常数测定
        5.2.10 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白桑中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挖掘
        5.3.2 基因在酿酒酵母细胞内的表达与功能验证
        5.3.3 基因在本氏烟草内的瞬时表达亚细胞定位与功能验证
        5.3.4 异戊烯基转移酶Ma OGT的最适反应条件
        5.3.5 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5.4 讨论
        5.4.1 MaOGT的功能及生化性质特点
        5.4.2 MaOGT在白桑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途径的意义
        5.4.3 MaOGT在进化发育的位置及意义
    5.5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6)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高通量检测血药浓度的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第一部分 固相支持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9 种精神类药物浓度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人全血中6 种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浓度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96 孔蛋白沉淀板-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12 种减肥药物浓度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抑郁症患者中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华鳖肉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抗衰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中华鳖研究概述
        1.1.1 中华鳖的营养价值
        1.1.2 中华鳖的蛋白质性质研究
        1.1.3 中华鳖的生物活性研究
    1.2 抗氧化肽研究概述
        1.2.1 抗氧化肽的来源
        1.2.2 抗氧化肽的结构特征
        1.2.3 体外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1.3 抗衰老活性研究进展
        1.3.1 自由基衰老学说
        1.3.2 酵母细胞衰老模型
        1.3.3 酵母细胞的衰老机制
        1.3.4 抗衰老活性物质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原料预处理
        2.2.2 中华鳖肉营养成分的测定
        2.2.3 中华鳖肉蛋白的提取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2.2.4 中华鳖抗氧化肽的酶法制备
        2.2.5 中华鳖肉蛋白酶解产物STPH理化性质测定
        2.2.6 酵母细胞培养与生长曲线测定
        2.2.7 酵母细胞时序寿命测定
        2.2.8 酵母细胞抗氧化能力测定
        2.2.9 酵母细胞形态观察
        2.2.10 抗氧化与抗衰老相关性分析
        2.2.11 中华鳖肉蛋白酶解产物STPH的分离纯化
        2.2.12 多肽序列鉴定
        2.2.13 分子对接
        2.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中华鳖肉的营养价值
        3.1.1 基本营养成分
        3.1.2 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3.2 中华鳖肉粗蛋白的提取与相对分子质量
        3.2.1 中华鳖肉粗蛋白的提取
        3.2.2 中华鳖肉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3.3 中华鳖肉蛋白酶解工艺的确定
        3.3.1 蛋白酶种类的确定
        3.3.2 单因素实验
        3.3.3 酶解正交实验
    3.4 中华鳖肉蛋白酶解产物STPH的理化性质
        3.4.1 STPH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3.4.2 STPH的组成分析
        3.4.3 STPH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3.5 中华鳖肉蛋白酶解产物STPH抗衰老活性评价
        3.5.1 酵母密度与生长曲线
        3.5.2 酵母细胞的时序寿命
        3.5.3 STPH对酵母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5.4 酵母细胞形态观察
        3.5.5 体外抗氧化与抗衰老活性相关性分析
    3.6 中华鳖肉蛋白酶解产物STPH的分离纯化
    3.7 组分F_(3-1)的抗衰老功效
    3.8 组分F_(3-1)的氨基酸序列
    3.9 肽与FKBP12-FRB的分子对接
        3.9.1 分子对接的准确性
        3.9.2 分子对接结果
        3.9.3 肽与FKBP12-FRB的相互作用
        3.9.4 肽对FKBP12-FRB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粒毛盘菌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真菌多糖的提取
    1.2 真菌多糖的纯化
    1.3 真菌多糖的分级分离
    1.4 真菌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的测定
    1.5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1.6 粒毛盘菌多糖研究概况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联合5-氟尿嘧啶体外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3 细胞培养
        2.2.4 细胞毒性实验
        2.2.5 细胞形态学观察
        2.2.6 克隆形成实验
        2.2.7 伤口愈合实验
        2.2.8 细胞侵袭与迁移实验
        2.2.9 细胞核形态学分析
        2.2.10 Western blot分析以及核蛋白和胞质蛋白提取方法
        2.2.11 细胞凋亡检测
        2.2.12 细胞中活性氧的检测
        2.2.13 细胞周期分析
        2.2.14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2.2.15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2.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5-FU和LEP130分别对Hep G2、LO2和HSF细胞活力的影响
        2.3.2 5-FU与LEP130联用对Hep G2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
        2.3.3 5-FU与LEP130联用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
        2.3.4 LEP130细胞存活途径的影响
        2.3.5 LEP130对细胞内活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2.3.6 LEP130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2.3.7 5-FU与LEP130联用对Hep G2细胞周期的影响
        2.3.8 5-FU与LEP130对p53活化状态和DNA修复的影响
        2.3.9 5-FU与LEP130联用Hep G2细胞迁移与侵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联合环磷酰胺体内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3 细胞培养
        3.2.4 H22荷瘤小鼠模型
        3.2.5 动物分组与处理
        3.2.6 生化指标分析
        3.2.7 组织病理学检测
        3.2.8 免疫组化检测
        3.2.9 Western blot分析
        3.2.10 TUNEL染色
        3.2.11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3.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TX与LEP130联用对H22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3.3.2 CTX与LEP130联用对H22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形态的影响
        3.3.3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细胞死亡受体途径的影响
        3.3.4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3.3.5 CTX与LEP130联用对H22 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3.3.6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影响
        3.3.7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组织中存活蛋白的影响
        3.3.8 CTX与LEP130联用对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
        3.3.9 LEP130对CTX引起的副作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3 细胞培养
        4.2.4 细胞毒性实验
        4.2.5 S180荷瘤小鼠模型
        4.2.6 动物分组与处理
        4.2.7 生化指标分析
        4.2.8 组织病理学检测
        4.2.9 免疫组化检测
        4.2.10 Western blot分析
        4.2.11 免疫荧光双染实验
        4.2.12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检测
        4.2.1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的制备及条件培养基处理
        4.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LEP130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4.3.2 LEP130对肿瘤微环境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影响
        4.3.3 LEP130通过T细胞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M1、M2型巨噬细胞的比率
        4.3.4 LEP130对肿瘤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Th1)免疫应答的影响
        4.3.5 LEP130对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4.3.6 LEP130在体外通过TLR4模式识别受体促进原代巨噬细胞向M1 型极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粒毛盘菌YM130胞外多糖抗结肠癌活性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相关性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5.2.3 CRC小鼠建模与处理
        5.2.4 生化指标分析
        5.2.5 组织病理学检测
        5.2.6 免疫组化检测
        5.2.7 Western blot分析
        5.2.8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5.2.9 DNA提取和16S r RNA测序
        5.2.10 测序数据的处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2.11 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5.2.1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
        5.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LEP130对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发生的影响
        5.3.2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屏障完整性和肠道炎症的影响
        5.3.3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的影响
        5.3.4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5.3.5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影响
        5.3.6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代谢组的影响
        5.3.7 LEP130对结肠癌小鼠差异代谢物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基于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1.仪器与试剂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实验二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阿霉素致心力衰竭代谢组学研究
    1.仪器与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实验三 基于TMT标记技术的阿霉素致心力衰竭蛋白质组学研究
    1.仪器与试剂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实验四 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整合分析及心力衰竭潜在关键靶标的筛选
    1.仪器与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实验五 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潜在关键靶标的初步验证
    1.仪器与试剂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结论
创新点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代谢组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LC-MS/MS法定量检测全血和干血斑中4种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免疫抑制剂及LC-MS/MS综述
        1.2.1 免疫抑制剂简介
        1.2.2 LC-MS/MS简介
        1.2.3 免疫抑制剂检测方法综述
        1.2.4 全血中免疫抑制剂的检测
        1.2.5 干血斑中免疫抑制剂的检测
    1.3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2章 LC-MS/MS法定量检测全血中4种免疫抑制剂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仪器及软件
        2.2.2 药品及耗材
        2.2.3 试剂及模拟生物样品的制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质谱条件的建立
        2.3.2 色谱条件的建立
        2.3.3 全血样品前处理
        2.3.4 方法验证
    2.4 实验结果
        2.4.1 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
        2.4.2 方法选择性
        2.4.3 精密度
        2.4.4 准确度
        2.4.5 基质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LC-MS/MS法定量检测干血斑中4种免疫抑制剂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仪器及软件
        3.2.2 药品及耗材
        3.2.3 试剂及模拟生物样品的制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质谱条件的建立
        3.3.2 色谱条件的建立
        3.3.3 干血斑样品前处理
        3.3.4 方法验证
    3.4 实验结果
        3.4.1 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
        3.4.2 方法选择性
        3.4.3 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3.4.4 精密度与准确度
        3.4.5 携带污染
        3.4.6 稳定性
        3.4.7 干血滤纸片负载血量
        3.4.8 干血滤纸片色谱效应
        3.4.9 方法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工作总结
    4.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免疫药物FK506在眼组织中含量的LC/MS/MS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D]. 高耀. 山西大学, 2021
  • [2]人类房水蛋白质组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在青光眼中的应用[D]. 于梦溪. 吉林大学, 2021(01)
  • [3]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在罗非鱼体内动力学规律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布研究[D]. 曹翠宇.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4]北京鸭、汉中麻鸭与黑番鸭肌肉转录组分析及FKBP5功能研究[D]. 胡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UVB诱导长春花及白桑次生代谢激活及调控的系统生物学研究[D]. 钟卓珩. 浙江大学, 2021(01)
  • [6]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高通量检测血药浓度的新方法研究[D]. 郑敏. 河北医科大学, 2021
  • [7]中华鳖肉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抗衰老功能研究[D]. 马梦娇. 江南大学, 2020(01)
  • [8]粒毛盘菌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宗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阿霉素致大鼠心力衰竭机制研究[D]. 黄玮.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LC-MS/MS法定量检测全血和干血斑中4种免疫抑制剂的研究[D]. 吴中豪. 天津大学, 2020

标签:;  ;  ;  ;  ;  

眼组织中免疫药物 FK506 含量的 LC/MS/MS 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