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的影响

抗抑郁药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的影响

一、抗抑郁剂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5-HT_(1A)受体和5-HT_(2A)受体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魏肇余[1](2020)在《氯胺酮、肉豆蔻醚防治应激性精神障碍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激(stress)一词是由Han Salye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它指机体在受到剧烈外界刺激后由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多方面共同协作表现出来的一种反馈模式[1]。应激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抑郁、焦虑、偏执及对应激源反应过度、恐惧等,是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在内以应激为主要诱因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本研究拟针对应激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和抑郁障碍开展研究,分别评价了氯胺酮防治PTSD的作用与机制、肉豆蔻醚抗抑郁作用与机制,旨在探究这二者作为新型抗PTSD药和抗抑郁药的可行性,并明确其药理作用特点及机制。一、氯胺酮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氯胺酮是非竞争性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拮抗剂,大量的科学研究显示氯胺酮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其光学异构体盐酸艾司氯胺酮鼻喷剂已于2019年3月5日在美国获批上市,使得抗抑郁药物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于抑郁症和PTSD具有高共患病率和相似的治疗药物,近年来氯胺酮对PTSD是否具有防治作用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氯胺酮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否具有治疗作用并未取得一致性结论,对于氯胺酮的给药时机以及作用持续时间等也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深入研究氯胺酮防治PTSD的作用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目的本论文旨在评价氯胺酮单次给药对PTSD模型动物条件性恐惧的形成、表达、消退及消退保持的影响,并基于源于大脑的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调节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扩大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和阐明氯胺酮的药理作用特点提供实验依据。实验方法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我们采用经典的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和大鼠时间依赖敏感化(time dependent sensitization,TDS),评价氯胺酮单次给药对大、小鼠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行为和BDNF表达的影响,明确氯胺酮药理作用特点(起效剂量、起效时程、持续时间)和作用机制(作用于恐惧记忆的哪个阶段发挥作用、是否通过调节BDNF表达发挥作用)。实验结果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恐惧训练前不同时间点(训练前7 d、24 h或0.5 h)单次(腹腔注射,i.p.)氯胺酮10 mg·kg-1,对小鼠恐惧形成、训练后24 h小鼠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的表达均无显着影响;(2)恐惧训练前0.5 h单次预防性i.p.不同剂量氯胺酮3 mg·kg-1或10 mg·kg-1对恐惧记忆形成无影响,氯胺酮10 mg·kg-1单次i.p.对恐惧训练后第7天的声音线索恐惧表达和第14天的场景恐惧表达具有显着抑制作用;(3)在恐惧训练后立即单次i.p.氯胺酮10 mg·kg-1对恐惧记忆的表达无显着影响;(4)在恐惧表达测试前0.5 h单次i.p.氯胺酮10mg·kg-1对线索恐惧记忆表达无显着影响;(5)在恐惧记忆的不同阶段(电击训练前、电击训练后、消退训练前、消退训练后)单次i.p.氯胺酮10 mg·kg-1对线索恐惧的消退及消退保持无显着影响;(6)恐惧训练前0.5 h单次i.p.氯胺酮10 mg·kg-1,在训练后24 h和14 d两个时间点均可显着逆转恐惧所致的皮层BDNF表达降低。大鼠TDS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恐惧训练前0.5h、24 h单次i.p.氯胺酮给10 mg·kg-1,分别对24 h后的场景恐惧表达和声音线索恐惧表达有显着抑制作用。二、肉豆蔻醚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在我国现有的抑郁症治疗中,化药处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从副作用较小的中药复方和天然产物中寻找和研制理想的抗抑郁剂成为了当下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肉豆蔻是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成熟种仁,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药效可止腹泻、保护肝脏、消除增生、助眠等。肉豆蔻具有较强的中枢活性,超剂量使用具有致幻作用。研究表明肉豆蔻提取物可能具有抗抑郁作用,作用机制尚无明确报道。肉豆蔻醚是肉豆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体外研究表明其具有中度的单胺氧化酶活性,其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尚无报道。实验目的本论文旨在评价肉豆蔻醚的抗抑郁作用及快速起效的作用特点,采用传统药理学方法评价其作用机制是否与激活5-羟色胺(5-Hydrozytryptamine,5-HT)系统、去甲肾上腺素系统(Norepinephrine,NE)、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系统、阿片(Opium)系统、大麻素(Cannabinoid)系统有关。实验方法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多种抑郁症动物模型,包括行为绝望模型、慢性应激模型和利血平模型对肉豆蔻醚的抗抑郁作用和特点进行评价;进而采用多种药物拮抗模型,包括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 lalanine,PCPA)耗竭5-HT实验、5-羟色氨酸(5-hydroxy-L-tryptophan,5-HTP)诱导甩头实验、育亨宾毒性增强实验、WAY100635拮抗5-HT1A受体实验、NBQX拮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受体实验、纳洛酮拮抗阿片实验、AM251拮抗大麻素受体CB1受体实验、AM630拮抗大麻素受体CB2受体实验分别评价肉豆蔻醚对5-HT系统、NE系统、5-HT1A受体、AMPA受体、阿片系统、大麻素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肉豆蔻醚抗抑郁作用研究结果:(1)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中,肉豆蔻醚3 mg·kg-1、10 mg·kg-1单次i.p.或(灌胃i.g.)给药可显着降低小鼠悬尾或游泳的不动时间;(2)小鼠自发活动实验结果表明,肉豆蔻醚抗抑郁有效剂量下对小鼠自发活动无显着影响;(3)在小剂量利血平致小鼠抑郁模型中,连续两周i.g.肉豆蔻醚3 mg·kg-1、10 mg·kg-1可显着逆转利血平化小鼠悬尾或游泳不动时间的延长。肉豆蔻醚快速起效抗抑郁作用特点研究结果:(1)肉豆蔻醚3 mg·kg-1和氯胺酮10mg·kg-1单次i.p.给药可显着缩短0.5 h和24 h小鼠悬尾或游泳不动时间,而度洛西汀只对0.5 h不动时间有抑制作用;(2)在利血平致小鼠抑郁模型中,肉豆蔻醚3 mg·kg-1和氯胺酮10 mg·kg-1单次i.p.给药可显着升高利血平化小鼠蔗糖偏嗜度;(3)在小鼠慢性应激模型中,肉豆蔻醚3 mg·kg-1和氯胺酮10 mg·kg-1单次i.p.给药后,慢性应激模型小鼠蔗糖偏嗜度分别增加了68%和72%,但无统计学差异。肉豆蔻醚抗抑郁机制研究结果:(1)在PCPA耗竭5-HT实验中,肉豆蔻醚3 mg·kg-1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抗抑郁作用可被PC PA完全取消;(2)在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实验中,肉豆蔻醚单次i.p.可剂量依赖性减少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次数;(3)在育亨宾毒性试验中,肉豆蔻醚3 mg·kg-1对育亨宾引起的的小鼠死亡率无显着影响;(4)在WAY100635拮抗5-HT1A受体实验中,肉豆蔻醚3 mg·kg-1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抗抑郁作用可被WAY100635完全取消;(5)在N BQX拮抗AMPA受体实验中,NBQX对肉豆蔻醚3 mg·kg-1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抗抑郁作用无拮抗作用;(6)在纳洛酮拮抗阿片受体实验中,肉豆蔻醚3 mg·kg-1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抗抑郁作用可被纳洛酮完全取消;(7)在AM251、AM630拮抗大麻素受体CB1、C B2实验中,肉豆蔻醚3 mg·kg-1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抗抑郁作用可被AM251、AM630完全取消。

王璞[2](2019)在《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十年来,许多抗抑郁药物被成功研发,然而其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强等不足。因此从新的角度研发抗抑郁药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组前期研究发现急性禁食9小时对雄性小鼠具有抗抑郁样作用,但其对雌性小鼠的情绪改善作用尚不清楚。抑郁症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女性易产生情绪障碍,补充雌激素可在临床上改善女性抑郁情绪。雌激素联合其它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增强抗抑郁效应,缩短治疗起效时间。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雌激素能否增强禁食的抗抑郁样作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强迫性游泳实验、旷场实验等行为药理学方法,探讨了禁食及其与雌激素联合对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转录组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进一步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1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1)禁食对雌性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强迫性游泳和旷场实验结果表明,急性9小时禁食能够明显缩短雌性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且对旷场实验中的自发运动量无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禁食对雌性小鼠发挥显着的抗抑郁样效应。(2)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存在叠加效应。行为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单纯急性9小时禁食与单纯一次性给药雌二醇均使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且下降幅度相似。两者联合处理可使不动时间进一步显着减少,且旷场实验中的自发运动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禁食与雌激素具有叠加的抗抑郁样作用。2禁食与雌激素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探究(1)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可显着上调前额叶皮质和海马部位的CREB-BDNF信号通路。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急性9小时禁食可显着提高前额叶皮质和海马部位的磷酸化CREB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雌二醇给药也可使CREB、磷酸化CREB及BDNF蛋白在两脑区中表达上调。经两者联合处理后,各蛋白表达水平有进一步上升趋势,表明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可激活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的CREB-BDNF信号通路。(2)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可明显改善雌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新生。将预注射过BrdU的小鼠进行禁食等处理后,选取海马部位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实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急性9小时禁食使海马齿状回部位BrdU阳性标记的新生细胞个数显着增加,表明禁食可明显改善雌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新生;而附加雌二醇可使新生细胞数目进一步增多,表明雌激素联合禁食对海马的神经新生有促进作用。(3)禁食条件下,胃饥饿素和雌激素存在交互促进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中胃饥饿素、雌二醇和皮质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禁食产生的胃饥饿素和雌二醇的分泌存在相互促进作用。禁食对皮质酮分泌无显着影响,注射雌二醇则可使皮质酮含量显着下调,表明HPA轴主要受雌激素调控。3禁食与雌激素对小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内基因表达的影响(1)禁食和雌激素处理均使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有差异性基因表达,并存在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急性9小时禁食和雌二醇处理均可使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有差异性基因表达,且其上、下调基因个数相近。Venn图分析表明,两种处理存在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这些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呈共同上调或下调趋势,表明禁食和雌激素可对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部分基因造成相似影响。(2)禁食和雌激素处理所筛选出的差异性表达基因均可富集于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GO功能和生物学通路,且部分共同富集。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禁食和雌二醇均能使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多项与神经功能相关的GO term显着性富集,且呈现部分共同富集。KEGG pathway分析表明,急性9小时禁食和雌二醇处理均使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多项KEGG pathway发生显着性富集。这些共同富集的生物学通路多与神经功能相关,根据文献报道,认为其部分参与了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3)基因为关键基因,多巴胺及其受体功能参与介导了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将KEGG pathway注释到的基因进行了重叠性分析,结果显示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有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结合以往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与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相关。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Drd2为子网络hub基因,表明Drd2(多巴胺受体D2基因)可作为关键基因与多个基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了与抑郁症发生相关的生物学通路。综上,禁食对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禁食与雌激素联合对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具有一定的叠加效应,本研究从饮食调控的角度为治疗女性抑郁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赵文芳[3](2019)在《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酸枣仁汤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1.药效学研究:(1)小鼠适应性喂养3天之后,根据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20mg/kg)、酸枣仁汤高剂量组(21.86g/kg生药)、酸枣仁汤中剂量组(14.57g/kg生药)及酸枣仁汤低剂量组(7.29g/kg生药)。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6天,空白对照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分别在给药第13天、第14天、第15天进行开场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2)建立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以糖水偏好度作为CUMS造模成功的标准。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对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10mg/kg)、酸枣仁汤高剂量组(15.3g/kg生药)、酸枣仁汤中剂量组(10.2g/kg生药)、酸枣仁汤低剂量组(5.1g/kg生药),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5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继续给予应激,持续14天,每周记录一次大鼠体重。末次给药后进行糖水偏好实验。并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给药前)、给药13天进行3次开场实验。2.机理研究:(1)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小鼠海马及皮质中的5-HT、NE、DA含量;(2)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CUMS模型大鼠血清中5-HT、CORT、ACTH、及下丘脑中CRH的含量;(3)采用RT-PCR法测定大鼠海马5-HT1A受体、GR、PKA、CREB及p-CREB的mRNA表达的水平。实验结果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药效学研究:(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酸枣仁汤高剂量组、氟西汀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显着缩短(p<0.01),酸枣仁汤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缩短(p<0.05);酸枣仁汤高剂量组、氟西汀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均显着缩短(p<0.01),酸枣仁汤中剂量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2)造模21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氟西汀组、酸枣仁汤高剂量组、中、低剂量组糖水偏好度(p<0.05)和体重增长(P<0.01)均降低。给药14天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糖水偏好度显着增加(p<0.01)。酸枣仁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上升(p<0.01),氟西汀组、酸枣仁汤中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上升(p<0.05)。开场实验中,造模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移动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给药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氟西汀组大鼠移动距离显着减少(p<0.01),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移动距离减少(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移动距离明显增加(p<0.01)。2.机理研究:(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小鼠海马中5-HT、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皮质中5-HT的含量也升高(p<0.05);酸枣仁汤组小鼠海马组织5-HT升高(p<0.05),皮质中5-HT含量有升高趋势。(2)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血清中5-HT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酸枣仁汤组大鼠血清中5-HT的含量升高(p<0.05);空白组、酸枣仁汤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血清中CORT、ACTH的含量和下丘脑中CRH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3)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海马5-HT1A受体和GR受体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酸枣仁汤组海马5-HT1A受体和GR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酸枣仁汤组和氟西汀组海马PKA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海马CREB和p-CREB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酸枣仁汤组海马CREB和p-CREB mRNA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1.酸枣仁汤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酸枣仁汤与氟西汀均可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并改善大鼠CUMS模型糖水偏好度和体重增长降低的状况。2.酸枣仁汤能升高CUMS大鼠中血清中5-HT的含量和海马5-HT1A受体mRNA的表达,提示酸枣仁汤的抗抑郁作用与5-HT及5-HT1A有关。3.酸枣仁汤和氟西汀能明显降低CUMS大鼠血清中CORT、ACTH的含量和下丘脑中CRH的含量,增加海马GR受体mRNA的表达,提示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与调节HPA轴有关。4.酸枣仁汤和氟西汀能明显增加CUMS大鼠海马PKA mRNA表达、增加CREB和p-CREB mRNA表达,提示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与影响c 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王雪娇[4](2019)在《应激性抑郁发生中DA-D1R经5-HT及其1A受体途径对情绪和行为的调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目前,对于抑郁发生的神经机制并不完全清楚。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生活带给人们的负性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疾病患者日趋增多,研究其发病机制与有效的治疗手段刻不容缓。单胺类递质及其受体,尤其是五轻色胺(5-hydroxytrytpamin,5-HT)代谢失常及其受体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发生的基本原因。5-HT重摄取抑制剂(SSRIs)是基于5-HT的一类抗抑郁药,并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着,但该类药物作用滞后,以及存在30%患者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也有研究发现5-HT水平降低并不是抑郁发生的罪魁祸首,而可能是5-HT受体失调所致。多巴胺(dopamine,DA)系统失调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较早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胞外DA水平过低有关。近期研究发现,损毁动物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建立的帕金森模型或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伴随有抑郁样行为表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帕金森伴发抑郁(PDD)患者的抑郁症状,与服用SSRIs的患者相比治疗效果更优。脑内多巴胺的水平降低可能是抑郁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多巴胺的减少,影响5-HT能神经元及其通路,从而导致抑郁。谷氨酸(Glu)能神经元是大脑中数量最多的兴奋性神经元,谷氨酸能系统是精神病理学研究的重点环节,很可能是抗抑郁药物治疗作用的最终整合途径。DA经D1受体在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和抗抑郁中是否经5-HT及其IA受体影响谷氨酸系统并不清楚。抑郁发生与前额叶功能紊乱有关,抑郁患者内侧前额叶体积减小。然而,前额叶多巴胺抗抑郁作用是否与5-HT通路有关,或其是否通过5-HT调节Glu能神经元,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研究内侧前额叶DA在应激性抑郁发生和抗抑郁中是否通过D1受体影响5-HT及其5-HT1A受体,进而调节谷氨酸能系统而发挥作用。我们采用双侧内侧前额叶注射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和5-HT1A拮抗剂WAY-100635,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和mPFC中5-HT、DA及5-HT1A受体、谷氨酸受体NR2B、GluA2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21天CUMS应激可使得大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mPFC中5-HT水平无显着变化,DA水平降低,5-HT1A受体表达量降低,NR2B表达量升高,GluA2表达量降低。2.CUMS大鼠mPFC微量注射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可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5-HT水平无显着变化,DA水平升高,5-HTIA受体表达上调,GluA2表达量增加,NR2B表达下调。3.CUMS大鼠mPFC微量联合注射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可阻断D1受体激动剂的抗抑郁作用,大鼠表现抑郁样行为。5-HT无显着变化,5-HT1A受体表达降低。D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着下降,较CUMS+SKF组也有所下降,NR2B表达量增加,GluA2表达量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应激性抑郁发生主要是mPFC内多巴胺水平降低,导致5-HT系统功能下降,谷氨酸NMDA受体和AMPA受体结构与功能变化所致。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SKF38393抗抑郁作用是通过上调5-HT1A受体表达,并提高DA水平,进而调节谷氨酸NMDA受体及AMPA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实现。可见,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内侧前额叶皮层DA水平下降,而不是5-HT水平降低,DA通过调节5-HT系统,进而影响谷氨酸系统。

张浩[5](2019)在《电针调节抑郁大鼠海马与前额皮层的突触可塑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抑郁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心理疾患,神经可塑性是抑郁症的重要病变机制及抗抑郁治疗的重要靶点。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针灸对抑郁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实验在明确电针改善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联合孤养的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突触可塑性(结构可塑性和功能可塑性)机制,为抑郁症的针灸治疗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方法:120g-170g成年的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空白组采用合笼饲养,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独笼饲养,即孤养模式。空白组连续接受35天普通饲养条件,自由摄入水食,昼夜节律正常。模型组在接受35天普通饲养的同时,予以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应激(包括食物、饮水剥夺,45°角倾笼、水平摇笼、5℃冰水刺激、37℃温水刺激、夹尾、潮湿垫料、簇居、昼夜颠倒、异物饲养和束缚12种,每日随机予以2种刺激)。电针组除了接受与模型组同样的处理外,从第15天起至第35天予以电针干预。电针参数:取心俞、肾俞穴,2mA/100Hz;疗程持续3周共21天,20分钟/天,5天/周。(一)观察指标:(1)行为学检测:①糖水偏好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观测大鼠对蔗糖溶液的偏好比率,在实验前(第0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和第35天进行;②旷场测试(Open field test,OFT)。观测水平穿格和垂直扶墙的数量,在实验第36天进行;③莫里斯水迷宫训练及测试(Morris water maze,MWM)。观测平台潜伏期、平台区穿梭次数和平台象限时间比率,在实验第37至41天进行;④避暗测试(Passive avoidance test,PAT)。观测大鼠从明箱进入暗箱的潜伏期,在实验第40和41天进行。(2)海马和前额皮层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透射电镜观测左侧海马CA1区、前额皮层的突触数密度(Synaptic numerical density,Nv)、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Post-synaptic density,PSD)和突触间隙宽度(Synaptic cleft)。(3)海马和前额皮层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技术观测左侧海马CA1区、前额皮层的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aptophysin、PSD-95、BDNF、AKT和GSK-3 β的表达水平。(二)统计方法:验证计量数据是否符合为正态分布、做方差齐性检验,满足上述条件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不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条件者,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对于重复测量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满足球形检验者根据校正系数调整统计结果。上述方法以P<0.05为显着性标准。结果(一)动物行为学:①糖水偏好测试。重复测量显示,空白组和电针组的糖水偏好值在正常范围内上下波动,模型组的值随着实验进行逐步地下降。统计分析提示,测量开始前三组的基础值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间重复测量的差异显着(P<0.05),空白组和针刺组之间无差异(P<0.05),但二者显着大于模型组(P<0.05,P<0.05)。②旷场测试。观察发现,空白组和电针组的自发活动多于模型组。统计分析提示,空白组和电针组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次数无差异(P<0.05),但是两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5)。③避暗测试。三个组在训练时潜伏期没有统计差别(P>0.05)。经过电刺激后,三个组的测试潜伏期出现显着差异(P<0.05):空白组和电针组均大于模型组(P<0.05),二者之间无差异(P>0.05)。④水迷宫测试。在平台潜伏期、平台区域穿梭次数与目标象限占比上,发现空白组与电针组大于模型组,但差异没有统计显着性(P>0.05)。(二)突触超微结构:经透射电镜观察,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的突触超微结构具有不同特征:与空白组和电针组相比,模型组的海马CA1区和前额皮层的突触前成分中突触小泡密度减少、突触前活性区和突触后致密带边缘模糊;统计分析提示:①模型组在海马CA1区和前额皮层的突触数密度(Nv)显着小于空白组和电针组(P<0.05,P<0.05)。②模型组的两个脑区的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PSD)亦小于二组(P<0.05,P<0.05)。③电针组的海马CA1区Nv数大于空白组(P<0.05)外,二组在海马CA1区和前额皮层的Nv数和PSD无差别(P>0.05)。(三)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WB检测发现,三个组的突触相关蛋白Synaptophysin、PSD-95、BDNF、AKT和GSK-3 β的表达水平在海马CA1区和前额皮层的差异特征相似:①模型组的Synaptophysin、PSD-95、BDNF和AKT水平显着低于空白组与电针组(P<0.05,P<0.05)。②GSK-3 β水平均显着高于二组(P<0.05,P<0.05)。③空白组与电针组的各个蛋白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1.电针有效改善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2.电针对突触结构和功能可塑性的调节作用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关键机制之一。

岳婷婷[6](2019)在《ADAR2在高血氨相关抑郁中介导5-HT2B受体功能失调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高血氨症(hyperammonemia)是一类以血氨水平异常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氨经门静脉入肝,在肝内得以清除。但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而导致肝脏清除氨的能力下降甚至消失,故血氨浓度增高,高浓度的血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脑内氨水平升高一方面会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传递过程;另一方面会破坏细胞内环境的稳态,进而加重氨的神经毒性,引发多种精神和行为异常,如抑郁、神志不清、健忘、烦躁和意识改变等。腺苷酸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s acting on RNA,ADARs)是一类可以将5-HT2B受体基因的前体mRNA特定位点上的腺苷酸(adenosine,A)脱氨基转化为肌苷酸(inosine,I)的酶。这些靶点发生RNA编辑作用可以引起非同义RNA密码子的改变,影响氨基酸的一级结构。这种编辑与某些疾病发作有关,例如癫痫、运动失调、神经退行性病变等。5-HT2B受体与抑郁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我们课题组研究发现在慢性应激刺激建立的抑郁小鼠模型中,抑郁小鼠大脑皮层5-HT2B受体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小鼠。氟西汀的长期作用可以上调5-HT2B受体表达以及ADAR2的表达。为了探究高血氨症相关抑郁与5-HT2B受体、ADAR2之间的调节作用以及氟西汀与锂盐对于高血氨症抑郁是否具有疗效,我们通过腹腔注射尿素酶构建高血氨动物模型和体外NH4Cl慢性处理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探讨高血氨症与锂盐与氟西汀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另一方面为治疗高血氨症相关抑郁症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论文主要探讨以下内容:(1)高血氨模型小鼠抑郁相关行为检测;(2)高血氨模型小鼠脑内5-HT2A受体、5-HT2B受体、5-HT2C受体、ADAR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3)高血氨模型小鼠脑内5-HT2B受体mRNA编辑情况;(4)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经氨慢性处理后,5-HT2A受体、5-HT2B受体、5-HT2C受体、ADAR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5)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经氨慢性处理后,对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及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6)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经氨慢性处理后,5-HT2B受体RNA编辑情况;(7)利用siRNA使ADAR2基因沉默,检测NH4Cl慢性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5-HT2B受体蛋白表达、Ca2+浓度、ERK1/2磷酸化以及RNA编辑情况;(8)比较氟西汀与锂盐对高血氨模型小鼠抑郁相关行为学影响;(9)比较氟西汀与锂盐对高血氨模型小鼠大脑皮层5-HT2B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10)比较氟西汀与锂盐对氨慢性作用后星形胶质细胞5-HT2B受体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CD-1小鼠腹腔注射尿素酶3天,建立高血氨模型,检测小鼠抑郁相关行为,包括蔗糖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2)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高血氨模型小鼠大脑皮层以及经氨慢性处理后的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内5-HT2A受体、5-HT2B受体、5-HT2C受体、ADAR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3)利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高血氨模型小鼠大脑皮层以及经氨慢性处理后的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5-HT2B受体RNA编辑水平;(4)利用荧光探针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经氨慢性处理后细胞内Ca2+浓度;(5)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经氨慢性处理后ERK1/2磷酸化水平;(6)利用siRNA使ADAR2基因沉默,检测NH4Cl慢性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5-HT2B受体蛋白表达、RNA编辑情况及Ca2+浓度、ERK1/2磷酸化水平;(7)腹腔注射氟西汀或锂盐30 min后注射尿素酶,检测小鼠抑郁相关行为,包括蔗糖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以及小鼠大脑皮层5-HT2B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8)NH4Cl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前30 min加氟西汀或锂盐,比较氟西汀或锂盐与NH4Cl合用后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1)高血氨模型小鼠糖水摄取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结果表明,高血氨模型小鼠四肢不动时间显着多于对照组。说明高血氨模型小鼠存在抑郁样行为。(2)与对照组比较,高血氨模型小鼠大脑皮层内ADAR2和5-HT2B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但5-HT2A受体及5-HT2C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3)与对照组比较,高血氨模型小鼠脑内5-HT2B受体存在RNA编辑现象。(4)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经氨慢性处理后ADAR2和5-HT2B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但5-HT2A受体及5-HT2C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5)经氨慢性处理后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5-HT2B受体mRNA存在编辑现象。(6)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经5-HT刺激能够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增加,而3 mM NH4Cl处理3天后能显着抑制5-HT引起的细胞内Ca2+浓度升高。(7)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经5-HT刺激能够引起细胞内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3 mM NH4Cl处理3天后能显着抑制5-HT引起的细胞内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8)星形胶质细胞用NH4Cl处理3天可以诱导细胞内的5-HT2B受体发生RNA编辑,而沉默ADAR2表达后,NH4Cl引起5-HT2B受体RNA编辑则被抑制。(9)星形胶质细胞用NH4Cl处理3天可以诱导细胞内的5-HT2B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沉默ADAR2表达后,NH4Cl就不再引起5-HT2B受体表达升高。(10)星形胶质细胞的ADAR2基因沉默后,氨不再抑制5-HT2B受体的生物学功能。(11)与氟西汀相比,锂盐能够完全纠正高血氨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12)与氟西汀相比,锂盐能够完全消除高血氨模型小鼠大脑皮层内5-HT2B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情况。(13)与氟西汀相比,锂盐能够完全恢复5-HT2B受体对5-HT的生物学应答。结论:1、肝性脑病患者的情感异常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上5-HT2B受体表达存在相关性。2、应用高血氨模型小鼠脑组织及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发现,氨慢性作用上调星形胶质细胞ADAR2以及5-HT2B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3、应用ADAR2 siRNA使得ADAR2基因沉默,证明氨通过ADAR2使得5-HT2B受体发生RNA编辑,而导致5-HT2B受体功能障碍。4、锂盐可以消除氨对5-HT2B受体的作用,恢复5-HT2B受体对5-HT的生物学应答。在治疗高血氨症相关抑郁方面具有潜在研究价值。

杨会增[7](2018)在《抗抑郁剂对抑郁患者血清S100B和BDNF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阿戈美拉汀及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S100B)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阿戈美拉汀组)和对照组(文拉法辛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予以阿戈美拉汀25-50mg/日治疗,对照组予以文拉法辛225mg/日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戈美拉汀(生产企业:Les Laboratoires Servier,规格:25mg,批准文号:H20120303)治疗,起始剂量25mg/d,根据患者病情在1w内逐渐增加至50mg/d。对照组应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生产企业:Pfizer Healthcare Ireland,规格:75mg,15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38)治疗,起始剂量75mg/d,根据患者病情在1周内逐渐增加至150225mg/d。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W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BECK抑郁问卷评定,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2种抑郁症量表的减分率,以对认知功能的评定以韦克斯勒记忆量表第四版中文版(成人版)听觉记忆,视觉记忆,视觉工作记忆,即时记忆和延迟记忆各项目得分评定患者记忆功能,以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si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完成分类数得分评定患者执行功能,比较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及BDNF水平的差异,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S100B蛋白及BDNF水平。采用SPSS19.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内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8周后,阿戈美拉汀组与文拉法辛组症状严重程度(HAMD、BECK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两组间减分率差异不明显(P>0.05),总体疗效相当。2、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8周后S100B蛋白及BDNF水平,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均较药物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阿戈美拉汀组患者BDNF血清水平变动幅度较文拉法辛组更为突出(P<0.05);3、认知功能方面比较:经过WCST测量执行功能,两组患者执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阿戈美拉汀组在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完成分类数得分均略高于文拉法辛组患者,但两组各项指标改善值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记忆功能比较,经过韦克斯勒记忆量表第四版中文版(成人版)测得听觉记忆,视觉记忆,视觉工作记忆,即时记忆和延迟记忆各项目得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记忆功能改善数值方面阿戈美拉汀组优于文拉法辛组,且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4、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对比,阿戈美拉汀组患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3例(5%,3/60),且不良反应轻微,文拉法辛组发生不良反应9例(15%,9/60),不良反应相对严重,在副作用方面两组患者总体差异更为明显(P<0.05)。5、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清BDNF升高与认知功能改善具有相关性(比值比:3.251,95%置信区间:1.237-8.635,P=0.030)。血清S100B蛋白浓度降低与认知功能改善具有相关性。(比值比:2.178,95%置信区间:1.038-6.851,P=0.020)。结论:1、阿戈美拉汀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与文拉法辛组大致相当,阿戈美拉汀组反映出该药物对一些症状条目具有很大的疗效优势,如改善睡眠、改善日间警觉性和主观幸福感方面,但总体疗效相当。2、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数值在治疗8W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DNF数值较前增高,与HAMD及BECK抑郁量表数值显着相关,说明S100B蛋白浓度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成正相关,BDNF与抑郁症状的改善程度成正相关。同时也说明阿戈美拉汀与文拉法辛同样对于抑郁症患者神经元的损伤修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药物治疗后血清BDNF浓度升高、S100B蛋白浓度降低与认知功能改善存在相关性。3、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方面:(1)阿戈美拉汀组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与文拉法辛组大致相当。(2)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BDNF数值在治疗8W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变化,数值显着相关。阿戈美拉汀组在各项数值改善程度方面明显优于文拉法辛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执行功能、记忆学习能力改善方面,阿戈美拉汀优于文拉法辛。

陈力行[8](2017)在《电针百会、印堂对CUMS大鼠海马形态结构及5-HT1A、5-HT1B受体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抗抑郁药物,它能选择性地与5-HT转运体结合,有效抑制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5-HT快速积聚,从而促进神经传递。有研究认为,SSRIs类药物起效时间延迟可能与大脑的5-HT1A、5-HT1B受体以及神经可塑性改变相关。课题组前期临床研究发现,电针百会、印堂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早期临床疗效与SSRIs相当,且对于某些症状改善早于SSRIs,推测电针的快速起效可能与5-HT1A、5-HT1B相关。课题组前期fMRI研究还发现,电针百会、印堂后可特异性激活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海马区。基于此,本课题拟开展电针百会、印堂对CUMS大鼠海马5-HT受体表达及海马形态神经可塑性的影响,以探讨电针百会、印堂治疗抑郁症的中枢神经机制。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印堂对CUMS大鼠海马形态结构及5-HT1A、5-HT1B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CUM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帕罗西汀组,干预14天后,对各组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糖水实验、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指标、海马5-HT1A、5-HT1B受体mRNA以及海马组织形态学进行评价,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电针百会、印堂对CUMS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造模后,模型组、电针组、帕罗西汀组的行为学指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接受干预后,电针组和帕罗西汀组的行为学指标均较造模后有所改善,且优于模型组(P<0.05);其中,电针组的糖水偏好度和中央区停留时间改善时间早于帕罗西汀组,其余行为学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电针百会、印堂对CUMS大鼠海马5-HT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造模后,模型组、电针组、帕罗西汀组大鼠海马的5-HT1A和5-HT1B受体mRNA表达均下调(P<0.05);接受干预7天后,电针组和帕罗西汀组均可上调大鼠海马5-HT1A和5-HT1B受体mRNA的表达;在停止CUMS应激后,模型组大鼠海马5-HT1B受体mRNA的表达即随之上调,且与其他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电针百会、印堂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大鼠在接受CUMS造模后,可引起大鼠海马区的神经元细胞、突触结构、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形态学发生病理性改变。在接受电针百会、印堂干预或者口服帕罗西汀干预后,可改善大鼠海马区上述细胞器形态学发生的病理性变化。结论1、接受CUMS造模后,可使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糖水实验、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指标以及5-HT1A和5-HT1B受体mRNA表达降低。2、电针百会、印堂可改善CUMS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糖水实验、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指标,改善程度与帕罗西汀相当,且电针百会、印堂在糖水偏好度和中央区停留时间的改善上可能优于口服帕罗西汀。3、电针百会、印堂抗抑郁作用的起效机制可能与海马5-HT1A受体mRNA表达上调相关。4、电针百会、印堂抗抑郁作用的起效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突触结构、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的病理性改变相关。

夏兆俊[9](2016)在《5-HT1A和5-HT2A受体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中缝背核分泌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也呈上升的趋势,引起了人们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探索。本实验在运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制作抑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电刺激中缝背核,运用碳纤维电极检测技术测定大鼠前边缘皮质内5-羟色胺(5-HT)的释放量,并且观察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和5-HT2A受体激动剂后5-HT的刺激-分泌量的影响,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导致前边缘皮质内5-HT变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为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0只雄性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180-200g),根据注射药物分两轮实验进行。每轮实验35只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及模型组(n=19)。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制作抑郁模型。在造模前后分别对两组大鼠体重、旷场试验、糖水消耗百分比、血压和心率进行检测。在造模结束后,在体电刺激中缝背核,使用碳纤维电极检测技术在前边缘皮质记录5-HT的释放量。检测5-HT分泌信号的峰值、达峰时间和半衰期三个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第一轮实验中给两组大鼠腹腔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第二轮实验中给两组大鼠侧脑室注射5-HT2A受体激动剂DOI,分别观察两组大鼠给药对5-HT的刺激-分泌量的影响。结果:给模型组大鼠21天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后,模型组大鼠体重显着低于对照组(271.7±23.7 g,n=19 vs 334.3±37.8 g,n=23,P<0.001);模型组的旷场试验水平得分(7.5±6.6,n=19 vs 25.6±9.6,n=23,P<0.001)、垂直得分(4.2±2.9,n=19 vs 9.9±4.8,n=23,P<0.001)和总得分(11.6±9.1,n=19 vs 35.5±13.7,n=23,P<0.001)均偏低;并且模型组大鼠的糖水消耗百分比也减少(47.2%±17.4%,n=19 vs 66.1%±17.8%,n=23,P<0.05),但是血压和心率无统计学差异。在体电刺激中缝背核,用碳纤维电极记录技术在前边缘皮质处检测神经递质5-HT的释放:模型组与对照大鼠比较,5-HT释放的峰值、达峰时间及半衰期无统计学差异。腹腔注射8-OH-DPAT(1 mg/kg)30 min后,模型组大鼠用药后5-HT的信号峰值比用药前减小(97.7±65.3 p A vs 183.6±105.6 p A,n=10,P<0.05),对照组大鼠用药后5-HT信号峰值也减小(101.4±83.8 p A vs 236.5±119.4 p A,n=13,P<0.001),对照组5-HT信号的半衰期时间缩短(1.8±1.5 s vs 4.2±2.4 s,n=13,P<0.05),模型组大鼠的半衰期和两组大鼠的达峰时间给药前后都无统计学差异。侧脑室给予DOI(20μg)30 min之后,模型组大鼠用药后5-HT的信号峰值比用药前减小(133.6±82.5 p A vs 232.2±105.0 p A,n=9,P<0.01),对照组大鼠用药后5-HT信号峰值也减小(107.6±77.7 p A vs 293.1±163.8 p A,n=10,P<0.01),但两组大鼠用药前后的5-HT信号达峰时间及半衰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可以制作出稳定的抑郁样行为大鼠。2.在体电刺激中缝背核,用碳纤维电极记录技术在前边缘皮质处检测到神经递质5-HT的释放;模型组与对照大鼠比较,5-HT释放的峰值、达峰时间及半衰期无统计学差异。3.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可以抑制大鼠电刺激中缝背核后Pr L内5-HT的释放。4.5-HT2A受体激动剂DOI可以抑制大鼠电刺激中缝背核后Pr L内5-HT的释放。

王文凯[10](2014)在《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机制及相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生、炒酸枣仁(1:1)相伍的抗抑郁作用及单胺能系统作用机制。阐明生、炒酸枣仁相伍后化学成分变化。方法:1.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研究1.1生、炒酸枣仁相伍对行为绝望模型的作用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氟西汀组、生枣仁组、炒枣仁组和相伍组。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于末次给药后1h,进行小鼠游泳应激实验和小鼠悬尾应激实验,记录小鼠6min内后4min的累计不动时间。1.2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氟西汀的抗抑郁协同作用将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氟西汀组、生枣仁联合组、炒枣仁联合组、相伍联合组。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于末次给药后1h,进行小鼠游泳应激实验和小鼠悬尾应激实验,记录小鼠6min内后4min的累计不动时间。1.3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的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研究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个给药剂量组(2.5g/kg,5g/kg,10g/kg,20g/kg,40g/kg),灌胃途径给药,于末次给药后1h,进行小鼠游泳应激实验,记录小鼠6min内后4min的累计不动时间。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个给药天数组(5天,7天,9天,11天,14天),灌胃途径给药,于末次给药后1h,进行小鼠游泳应激实验,观察6min,记录小鼠6min内后4min的累计不动时间。1.4生、炒酸枣仁相伍对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作用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相伍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的方法,进行连续21天的刺激,复制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从造模第11天开始,各给药组于每次刺激前1h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11天。末次刺激结束后,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百分比和旷场行为学参数。1.5生、炒酸枣仁相伍对小鼠利血平拮抗模型的作用将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丙咪嗪组和相伍组。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11天。于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利血平(2.5mg/kg)。观察小鼠体温下降、睁眼不能和运动不能情况,记录体温下降值、睁眼不能的百分率和运动不能的百分率。1.6生、炒酸枣仁相伍对5-HTP引起的小鼠甩头模型的作用将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相伍组。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11天。于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5-HTP(300mg/kg),观察小鼠甩头行为,记录15min内的甩头次数。1.7生、炒酸枣仁相伍对小鼠育亨宾毒性增强模型的作用将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丙咪嗪组和相伍组。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11天。于末次给药1h后,皮下注射育亨宾(30mg/kg),空白组皮下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各组24h内死亡只数,计算死亡百分率。2.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2.1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和额叶皮质5-HT含量及生物代谢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相伍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的方法,进行连续21天的刺激,复制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从造模第11天开始,各给药组于每次刺激前1h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11天,末次刺激结束后,断头取脑,分离海马和额叶皮质,ELISA法检测5-HT、5-HTIAA和TPH含量,并推算5-HTIAA/5-HT比值。2.2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海马5-HT转运体编码基因(S1c6a4)和5-HTlA受体编码基因(Htrla)表达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相伍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的方法,进行连续21天的刺激,复制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从造模第11天开始,各给药组于每次刺激前1h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11天,末次刺激结束后,断头取脑,冰上迅速分离海马,随机选择5个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海马部位Slc6a4和Htrla的基因表达量。2.3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和额叶皮质DA含量及生物代谢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相伍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的方法,进行连续21天的刺激,复制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从造模第11天开始,各给药组于每次刺激前1h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11天,末次刺激结束后,断头取脑,分离海马和额叶皮质,ELISA法检测DA、HVA和TH含量,并推算HVA/DA比值。2.4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海马DA转运体编码基因(Slc6a3)表达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相伍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的方法,进行连续21天的刺激,复制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造模第11天起,各给药组于每次刺激前1h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末次刺激结束后,断头取脑,冰上迅速分离海马,随机选择5个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海马部位Slc6a3基因表达量。3.生、炒酸枣仁相伍后化学成分变化比较生酸枣仁水煎提取物(简称生品水煎物)、炒酸枣仁水煎提取物(简称炒品水煎物)、生、炒酸枣仁合煎提取物(简称合煎物)的H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生、炒酸枣仁相伍后化学成分变化;采用HPLC-ELSD法同时检测生品水煎物、炒品水煎物、合煎物中三种成分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分析生、炒酸枣仁相伍后抗抑郁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1.生、炒酸枣仁相伍对行为绝望模型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相伍组和氟西汀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显着缩短(P<0.01),作用优于生枣仁组(P<0.05)。相伍组和氟西汀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显着缩短(P<0.01),作用优于生枣仁组(P<0.05)。2.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氟西汀的抗抑郁协同作用与氟西汀组相比,相伍联合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显着缩短(P<0.05),表现出对氟西汀的抗抑郁协同作用。生枣仁联合组和炒枣仁联合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没有显着缩短(P<0.05),未表现出对氟西汀的抗抑郁协同作用。3.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的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在2.5g/kg-10g/kg剂量范围内,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存在剂量剂量依赖性,超出此范围,抗抑郁作用不再继续加强,10g/kg抗抑郁作用最佳。在5-11天给药天数范围内,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存在时间依赖性,超出此范围,抗抑郁作用不再增加。连续给药11天抗抑郁作用最佳。4.生、炒酸枣仁相伍对小鼠利血平拮抗模型的作用生、炒酸枣仁相伍能对抗利血平拮抗模型的抑郁症状,表现为注射利血平2h后体温下降显着减少(P<0.01);运动不能的百分率显着降低(P<0.05,P<0.01)。5.生、炒酸枣仁相伍对5-HTP引起的甩头模型的作用生、炒酸枣仁相伍能增加5-HTP引起的小鼠甩头次数,表现腹腔注射5-HTP后15min内甩头次数显着提高(P<0.05)。6.生、炒酸枣仁相伍对小鼠育亨宾毒性增强模型的的作用生、炒酸枣仁相伍不能增强育亨宾的毒性反应,表现为小鼠24h内死亡百分率未见显着提高(P>0.05)。7.生、炒酸枣仁相伍对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作用生、炒酸枣仁相伍能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抑郁症状,表现为显着提高慢性应激抑郁小鼠体质量增长速度(P<0.01);显着提高糖水消耗百分比(P<0.05);显着增加小鼠穿格数、直立次数、理毛次数(P<0.01,P<0.05),减少排便次数(P<0.05)。8.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和额叶皮质部位5-HT含量及生物代谢的影响生、炒酸枣仁相伍能显着增加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海马和皮质部位的5-HT含量(P<0.05),显着增加海马部位5-HIAA含量(P<0.01),提高海马部位5-HIAA/5-HT比值(P<0.05)。9.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海马5-HT转运体编码基因(Slc6a4)和5-HTlA受体编码基因(Htrla)表达量的影响生、炒酸枣仁相伍能够下调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海马部位Slc6a4基因表达,上调海马部位Htr1a基因表达。10.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和额叶皮质部位DA含量及生物代谢的影响生、炒酸枣仁相伍能显着增加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海马部位DA含量(P<0.05)。11.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海马DA转运体编码基因(Slc6a3)的影响生、炒酸枣仁相伍能够下调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海马部位Slc6a3基因表达。12.生、炒酸枣仁相伍后化学成分变化通过对比合煎物、生品水煎物和炒品水煎物的HPLC-ELSD指纹图谱,三种水煎物的峰数量一致,合煎物中未发现新成分。合煎物中一些峰的峰面积百分比发生变化,表明生、炒酸枣仁相伍后一些成分比例发生变化。13.生、炒酸枣仁相伍后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含量变化合煎物斯皮诺素含量为3.7898mg,酸枣仁皂苷A含量为2.2849mg,在三种水煎物中含量最高;酸枣仁皂苷B含量为1.1823mg,居于生品水煎物和炒品水煎物之间。结论:1.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显着,优于生、炒酸枣仁单用。2.生、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机制为:抑制突触间隙5-HT的重摄取,增加突触后膜5-HT1A受体,提高中枢5-HT能系统的功能和兴奋性;抑制突触间隙DA的重摄取,提高中枢部分脑区DA含量。3.生、炒酸枣仁相伍后没有化学成分没有显着变化,一些成分比例产生较大变化。斯皮诺素含量和酸枣仁皂苷A含量增加。

二、抗抑郁剂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5-HT_(1A)受体和5-HT_(2A)受体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抑郁剂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5-HT_(1A)受体和5-HT_(2A)受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氯胺酮、肉豆蔻醚防治应激性精神障碍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一、氯胺酮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
    二、肉豆蔻醚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第一章 氯胺酮防治PTSD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第二章 肉豆蔻醚抗抑郁作用药效学研究及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氯胺酮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概述
    1 引言
    2 抑郁症概述
        2.1 抑郁症发展史
        2.2 抑郁症的定义及分类
    3 抑郁症发病机制假说
        3.1 抑郁症发生的相关脑区
        3.2 抑郁症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受体假说
        3.3 神经内分泌假说
        3.4 神经营养因子假说
        3.5 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发生假说
        3.6 炎症反应假说
        3.7 其它
    4 抑郁症药物研究
        4.1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发展现状
        4.2 抗抑郁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崛起
        4.3 联合治疗
    5 抑郁症的性别差异
        5.1 外部因素
        5.2 内部因素
    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所需药物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小鼠强迫性游泳实验
        2.3小鼠旷场实验
        2.4 统计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处理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3.2 小鼠强迫性游泳实验不动时间的测定
        3.3 小鼠旷场实验自发运动量的测定
    4 分析与讨论
        4.1 禁食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4.2 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存在叠加效应
第三章 禁食与雌激素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 小鼠脑组织的提取
        2.3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2.4 免疫组织荧光
        2.5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脑内BDNF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3.2 小鼠脑内CREB总量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3.3 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新生的变化
        3.4 小鼠血清中ghrelin、雌二醇和皮质酮含量的测定
    4 分析与讨论
        4.1 CREB/BDNF通路
        4.2 海马神经元新生
        4.3 神经内分泌机制
第四章 禁食与雌激素对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分组及给药
        1.2 关键试剂及仪器
        1.3 相关软件及数据库
    2 实验方法
        2.1 Total RNA提取
        2.2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2.3 数据评估和质量控制
        2.4 基因注释及表达量统计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生物学通路富集
        2.7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原始数据质量评估及mapping分析
        3.2 样品表达量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3.3 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对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内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3.6 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4 讨论
        4.1 差异基因的表达
        4.2 GO基因功能分析
        4.3 KEGG功能分析
        4.4 关键基因的注释和分析
        4.5 总结
第五章 结论
    1 结论
        1.1 禁食及其与雌激素联合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1.2 禁食与雌激素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研究
        1.3 禁食与雌激素对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
    2 本论文创新点
    3 本论文不足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
        1.发病机制
        1.1 脑内神经递质
        1.2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1.3 神经营养因子
        1.4 神经可塑性
        1.5 炎症因子
        1.6 信号传导通路失调
        2.治疗
        2.1 药物治疗
        2.2 非药物治疗
    二 中医对抑郁症的相关认识
        1.郁证的病因病机
        2.中药抗抑郁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2.1 复方
        2.2 单味药及药对
    三 关于酸枣仁汤
        1.组方思路
        2.临床应用
        3.安神促寐与解郁作用具有内在相通性
        4.实验研究
        4.1 抗抑郁作用
        4.2 对睡眠障碍的影响
        4.3 抗焦虑作用
        4.4 改善记忆作用
        4.5 脑保护作用
        4.6 实验研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 酸枣仁汤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行为绝望模型
        3.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
        4.2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5.小结
    二 酸枣仁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行为学测试
        2.4 体重测定
        2.5 开场实验(OFT)
        3.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大鼠模型的建立
        4.2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的影响
        4.3 酸枣仁汤对CUMS模型大鼠体重的影响
        4.4 酸枣仁汤对CUMS模型大鼠开场实验中大鼠移动距离的影响
        5.小结
    三 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机理的探讨
        (一)以小鼠行为绝望模型探讨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机理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取材
        2.3 小鼠海马、皮质组织中5-HT、DA、NE检测
        3.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海马中神经递质的影响
        4.2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皮质中神经递质的影响
        5.小结
        (二)以大鼠CUMS模型探讨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机理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仪器
        1.5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取材
        2.4 血清中5-HT含量的检测
        2.5 血清中CORT含量的检测
        2.6 血清中ACTH含量的检测
        2.7 下丘脑中CRH含量的检测
        2.8 大鼠海马组织GR及5-HT1A受体mRNA表达检测
        2.9 大鼠海马组织PKA mRNA表达检测
        2.10 大鼠海马组织CREB mRNA表达检测
        2.11 大鼠海马组织p-CREB mRNA表达检测
        3.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血清5-HT含量的影响
        4.2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血清CORT含量的影响
        4.3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血清ACTH含量的影响
        4.4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下丘脑中CRH含量的影响
        4.5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4.6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GR mRNA表达的影响
        4.7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PKA mRNA表达的影响
        4.8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CREB mRNA表达的影响
        4.9 酸枣仁汤对CUMS大鼠海马组织p-CREB mRNA表达的影响
        5.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关于实验方法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1.2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1.3 取材部位的选择
        1.4 实验药效指标的选择
    2.酸枣仁汤具有抗抑郁作用
    3.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的机理探讨
小结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复发预防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已发表论文

(4)应激性抑郁发生中DA-D1R经5-HT及其1A受体途径对情绪和行为的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抑郁症的研究现状
    1.2 抑郁症的发病假说
        1.2.1 单胺类递质失调假说
        1.2.2 神经内分泌假说
        1.2.3 神经可塑性假说
        1.2.4 神经营养假说
        1.2.5 谷氨酸及其受体失调假说
    1.3 内侧前额叶(mPFC)与抑郁症
    1.4 5-HT及其受体与抑郁症
        1.4.1 5-HT的生物合成与功能
        1.4.2 5-HT受体分类、分布及作用
        1.4.3 5-HT及其1A受体与抑郁症
    1.5 多巴胺及其受体与抑郁症
    1.6 多巴胺与帕金森症
        1.6.1 帕金森伴发抑郁症(PDD)
    1.7 问题提出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大鼠脑立体定位手术
        2.2.2 实验分组及微量注射
        2.2.3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CUMS)
        2.2.4 行为学检测
        2.2.5 Western Blot实验
        2.2.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3 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3.1 行为学结果
        3.1.1 体重变化
        3.1.2 糖水偏爱率
        3.1.3 悬尾不动时间
        3.1.4 旷场结果
    3.2 高效液相色谱结果
        3.2.1 5-HT含量变化
        3.2.2 DA含量变化
    3.3 Western Blot结果
        3.3.1 内侧前额叶中5-HT1AR表达量
        3.3.2 内侧前额叶中NR2B表达量
        3.3.3 内侧前额叶中GluA2的表达量
第四部分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电针调节抑郁大鼠海马与前额皮层的突触可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抑郁症的中医研究
        一、抑郁症的历史沿革
        二、抑郁症与中医相关病证
        三、抑郁症的针灸治疗
        四、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第二节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研究
        一、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二、抑郁症的临床治疗
        三、抑郁症的脑可塑性研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电针对CUMS抑郁模型联合独笼饲养大鼠的行为学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第二节 电针对CUMS抑郁模型联合独笼饲养大鼠的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一、实验方法
        二、实验结果
    第三节 电针对CUMS抑郁模型联合独笼饲养大鼠的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
        一、实验方法
        二、实验结果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郁病的针灸治疗
    第二节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神经可塑性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ADAR2在高血氨相关抑郁中介导5-HT2B受体功能失调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与器材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动物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
        2.3.2 Lowry法测定蛋白浓度
        2.3.3 蛋白免疫印记分析法
        2.3.4 RT-PCR
        2.3.5 siRNA基因沉默技术
        2.3.6 荧光探针技术测定细胞内Ca~(2+)浓度
        2.3.7 建立高血氨小鼠模型
        2.3.8 小鼠抑郁相关行为学检测
        2.3.9 基因测序
        2.3.10 药物处理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高血氨模型小鼠相关实验结果
        3.1.1 氨慢性处理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3.1.2 氨慢性处理对鼠脑ADAR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3.1.3 氨慢性处理对鼠脑5-HT_2受体表达的影响
        3.1.4 氨慢性处理对鼠脑5-HT_(2B)受体RNA编辑的作用
    3.2 氨慢性处理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相关实验结果
        3.2.1 氨慢性处理对细胞ADAR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3.2.2 氨慢性处理对细胞5-HT_2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3.2.3 氨慢性处理对细胞5-HT_(2B)受体RNA编辑的作用
        3.2.4 氨慢性处理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Ca~(2+)浓度的影响
        3.2.5 氨慢性处理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ERK_(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3.3 ADAR2基因沉默对氨慢性处理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实验结果
        3.1.1 ADAR2 siRNA验证实验
        3.3.2 ADAR2基因沉默后氨对细胞5-HT_(2B)受体表达的影响
        3.3.3 ADAR2基因沉默后氨对细胞5-HT_(2B)受体RNA编辑的影响
        3.3.4 ADAR2基因沉默对氨慢性处理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3.3.5 ADAR2基因沉默对氨慢性处理细胞内ERK_(1/2)磷酸化的影响
    3.4 锂盐和氟西汀对高血氨症抑郁的作用
        3.4.1 锂盐和氟西汀对高血氨模型小鼠抑郁相关行为学检测
        3.4.2 锂盐和氟西汀对高血氨模型小鼠大脑皮层5-HT_(2B)受体表达的影响
        3.4.3 锂盐和氟西汀对氨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后ERK_(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抗抑郁剂对抑郁患者血清S100B和BDNF与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抽样方法
    1.2 研究方法
    1.3.评估质量控制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二、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治疗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
    2.3 两组治疗前、治疗 8W后认知功能对比
    2.4 两组治疗前、治疗 8W后S100B及BDNF水平对比
    2.5 两组患者BDNF浓度、S100B蛋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三、讨论
    3.1 抑郁症发病与治疗
    3.2 药物对于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3.3 两组患者S100B蛋白血清水平分析
    3.4 两组患者BDNF血清水平分析
    3.5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水平分析
    3.6 S100B蛋白和BDNF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S100B蛋白、BDNF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电针百会、印堂对CUMS大鼠海马形态结构及5-HT1A、5-HT1B受体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第三章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电针百会、印堂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实验二: 电针百会、印堂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过程
        三、实验结果
    实验三: 电针百会、印堂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大鼠海马5-HT_(1A)、5-HT_(1B)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过程
        三、实验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5-HT1A和5-HT2A受体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中缝背核分泌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建立
        1.2 检测用药前后神经递质的释放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器械
        2.3 试剂和药品
        2.4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枢5-HT受体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机制及相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酸枣仁的本草研究
        1.1 酸枣仁的名称考证
        1.2 酸枣仁本草考证
        1.3 酸枣仁用药部位考证
        1.4 酸枣仁性味、归经,功效和主治
    2. 酸枣仁的炮制沿革
        2.1 酸枣仁的古代炮制方法
        2.2 酸枣仁的现代炮制方法
    3. 酸枣仁的配伍
        3.1 生酸枣仁与炒酸枣仁的药对配伍
        3.2 酸枣仁与其他药的配伍
    4. 酸枣仁的现代研究
        4.1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
        4.2 炒制后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变化
        4.3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4.4 炒制后酸枣仁的药理作用变化
    5. 抑郁症的现代研究
        5.1 抑郁症的概念
        5.2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5.3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5.4 抑郁症动物模型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 研究思路
    2. 技术路线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研究
        一、生、炒酸枣仁相伍对行为绝望模型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条件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二、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的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条件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三、生、炒酸枣仁相伍对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条件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四、生、炒酸枣仁相伍对药物诱导的抑郁模型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条件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第二部分 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一、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海马和额叶皮质5-HT含量及生物代谢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条件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二、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海马SLC6A4基因和HTR1A基因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条件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三、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海马和额叶皮质DA含量及生物代谢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条件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四、生、炒酸枣仁相伍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海马SLC6A3基因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条件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6 小结
    第三部分 生、炒酸枣仁相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一、生、炒酸枣仁相伍后化学成分变化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
        二、生、炒酸枣仁相伍后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含量变化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四、抗抑郁剂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5-HT_(1A)受体和5-HT_(2A)受体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氯胺酮、肉豆蔻醚防治应激性精神障碍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D]. 魏肇余.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2]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D]. 赵文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应激性抑郁发生中DA-D1R经5-HT及其1A受体途径对情绪和行为的调节[D]. 王雪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电针调节抑郁大鼠海马与前额皮层的突触可塑性研究[D]. 张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ADAR2在高血氨相关抑郁中介导5-HT2B受体功能失调的机制研究[D]. 岳婷婷.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7]抗抑郁剂对抑郁患者血清S100B和BDNF与认知功能的影响[D]. 杨会增.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8]电针百会、印堂对CUMS大鼠海马形态结构及5-HT1A、5-HT1B受体表达的影响[D]. 陈力行.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9]5-HT1A和5-HT2A受体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中缝背核分泌的作用机制研究[D]. 夏兆俊. 皖南医学院, 2016(06)
  • [10]生、炒酸枣仁相伍抗抑郁作用机制及相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D]. 王文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抗抑郁药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