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几点建议

关于提高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几点建议

一、中国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的若干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曹海林,赖慧苏[1](2021)在《公众环境参与:类型、研究议题及展望》文中提出公众参与是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中国公众环境参与历经40多年,学界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已有文献的梳理,能够展现中国公众环境参与和相关研究的整体图景,为从公众的角度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转变提供研究参考。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公众环境参与的内涵、发展和研究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反抗型、政治型和日常型参与三个理想类型,为理解不同的参与表现提供了参考框架。文献梳理发现:中国公众环境参与的动机普遍为利益获取、维护公民权益和维护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后两种取向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凸显;影响公众环境参与的因素主要有信任因素、人口统计因素、环境知识、风险感知以及媒介使用等变量,其中信任因素和公众环境意识呈正相关,环境知识、风险感知以及媒介使用三者在影响公众环境行为方面具有强关联性,但人口统计因素和信任因素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公众环境参与面临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模式和市场的"失灵"以及公众自身能力不足等多重困境;可以从构建多主体、多形式的环境治理模式,为公众赋能和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寻找优化路径。既有研究推动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也为多元参与环境治理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互联网和环境实践的发展赋予学术研究新的命题,学界应更加关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主体性研究、公众平台和线上环境行为研究以及时空比较研究。

郭建斌[2](2021)在《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治理机制通常被认为是社会治理研究的“黑箱”,对其构成要件和工作策略等机理问题分析则是打开“黑箱”看到机制工作画面的钥匙。中共十九大以后,我国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理念的提出为解决日益复杂化的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成为我国应对长期性、全局性、复杂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思路,也成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然而,生态环境共治机制这只“黑箱”内部结构如何?其机理如何运行?如何进行机制有效性判定?这些都是当前亟需回答的现实问题。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导向,首先着力于“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新理念下的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相关问题分析:一是对跨域环境治理、环境多元治理及环境治理模型机制等方面现有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发现研究者将跨域和协同融合上升为环境多元共治理论方面研究比较匮乏,对多元共治机理过程分析渗入的经济学思考较少,从经济机制设计层面对环境治理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鲜有发现;二是对环境治理理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研究的理论支撑价值进行了分析,发现已有的环境治理理论能够为我国环境多元共治分析提供部分理论支撑,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范式能够为我国环境治理新理念的机制化表达和解构提供较好思路;三是对新阶段环境治理机制选择和判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出新阶段我国环境治理必然转向多元共治的基本判断,在准确识别政府、企业、公众关系的基础上,将环境治理新理念下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解构为政府引导机制、企业履责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接着,研究将“跨域”作为具体研究背景,涵盖了政府引导机制中政府所跨越的国营企业域和民营企业域、企业履责机制中企业所跨越的机构消费者域和个体消费者域、公众参与机制中公众所跨越的中央政府域和地方政府域;将“治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对刚性干预到柔性干预的思维变革进行剖析,对被动履责到主动履责的转向进行求证,对缺席治理到参与治理的实践进行探索;将“机制”作为研究的关键核心,对现行的单一环境治理机制进行考察,对新阶段转向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机制进行判定,对环境治理新理念如何机制化表达和解构进行详细深入分析。在政府引导机制分析当中,研究从“公共物品——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引导”的理论逻辑方向切入,分析了跨国营企业域和民营企业域背景下政府通过技术创新投资引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机理,引入委托代理模型从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方向讨论了政府对企业最优激励合同设定问题,发现在更接近于现实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当政府能够观测到影响企业运行环境的外生变量,且当外生变量影响企业低投入时产出分布密度与企业高投入时产出分布密度的比(似然率)时,外生变量应被写入激励合同。在企业履责机制分析中,研究将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置于市场运行过程中进行分析,将矫正调整因素加入到传统市场运行过程中,从跨机构消费者域和个体消费者域的背景下分析企业履责动因,设立“企业——公众(消费者)”博弈模型分析了市场运行中企业履责博弈情况,发现在政府介入(规制与引导)既定的情况下,博弈总能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在公众参与机制分析中,研究探讨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法理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从跨中央政府域和跨地方政府域的背景分析了中国语境下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机理,指出了中国语境下公众参与环境治理需经过“赋权—认同—合作”的过程,并在“合作期望”的条件下分析了“公众——政府”环境治理演化博弈过程,发现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实践不仅取决于地方政府对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问题的权衡,更取决于中央政府的环境制度约束设计。最后,研究对“政府引导、企业履责、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进行了适度评价和深一步拓展。将企业作为利益目标比较的关键主体,依据企业与政府比较、企业与公众比较的思路来审查结果是否和解构分析中的结果相一致,再选择从完全显示到参数传递、二维信息、一维信息逐层比对的原始但却有效的方式来判定信息有效性,发现激励相容和信息有效的要求都是可以实现的。在对解构得出的环境治理一般性分析框架进行拓展时,比较了不同领域问题的本质是否相同,回答了“为什么能够一般化”的问题,进而依据“系统环境实现代言人政治压力均衡、信息交互有效维度最低、各主体行为利于社会总福利目标实现”的三个标准要求,提出了用来解决类似领域治理问题的“系统环境——信息交互——主体行为”多层嵌入的一般化理论工具。据此,形成了一些适用于中国语境的结论:(1)政府通过技术创新投资的方式可以达到引导企业绿色技术改进的目标。政府科技创新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引导是一个历经演化的动态过程,且会产生杠杆效应,杠杆效应容易促使政府出台科技资源投入相关政策,进而形成资源流向示范,利于扩大科技创新投入供给规模和改善科技创新投入的供给结构,能以政府科技创新投入为杠杆,形成整个社会科技创新投入的集聚,进而实现企业绿色技术改进的目的。(2)企业通过自我矫正的方式可以达到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目标。企业自我矫正调整通过对市场运行三大要素(价格、竞争、供求)的作用影响来实现,矫正力量改变了价格与供求之间双向循环运动的状态,使得企业作为环境治理过程中市场运行的最重要构成主体,有义务为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买单,有责任为消费者生产出更为环保健康的高品质产品,有动力选择长期生产经营中的“绿色化”模式,进而实现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目标。(3)公众通过与政府合作的方式可以达到参与环境治理的目标。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环境治理需经过“赋权——认同——合作”的过程,合作期望下引入中央政府环保督察是改变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形成“利益合谋”行为的有效路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路径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地方政府对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问题的权衡,更取决于中央政府的环境制度约束设计,“中央给压力,地方来推动,公众都参与”的期望状态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实现。(4)“政府引导、企业履责、公众参与”的环境多元共治机制是有效的。对政府利益目标与企业利益目标关系、企业利益目标与公众利益目标关系考察,可知激励相容标准在相关条件限定下能够实现,对完全显示机制、参数传递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信息维度逐层比较,可知信息有效条件在二维信息空间中能够达到,进而“政府引导、企业履责、公众参与”环境多元共治机制可以达到机制有效的基本条件要求(激励相容和信息有效)。

林正正[3](2021)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文中提出环境问题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共生问题,在生产生活中处理好环境问题及时进行污染防治,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就必须及时掌握环境信息。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试行起步较晚,公民对自我权利的意识不强,获取环境信息的情绪不高。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类型、内容等具体信息及时监管困难,监管时效性较低。为此,促进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主要发力点还在于企业本身。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把控企业污染物排放种类、方式、数量,环境治理成本投入、环境绩效比例、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重要支撑形式。本文着重分析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分别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前置性理论基础、现实情况、保障措施、监管路径等方面探究环境信息公开较为完备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中亟待完善的缺失之处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与方法。结合当前高效、清晰、扎实的数据统计分析,利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形成清晰直观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实际情况。其次基于环境信息权协同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共同构建的公众参与服务体系,从环境信息的知情、决策、监督、救济等方面保障公众在公开过程中积极参与的各项权益,也对环境信息公开的权利与义务主体在环境信息公开的运行过程中各类行为加以规范控制。最后,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不到位或侵犯公民环境权益的行为从行政处罚、诉讼等各类监管途径展开,探寻不同阶段维护公民合法参与权益的最有效的救济方式。

王理慧[4](2021)在《跨国河流治理中的公民社会参与 ——莱茵河流域与湄公河流域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国河流治理综合了水资源刚性需求大、利用领域广的特点,亦受到国家间战略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区域态势影响,对地区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跨国河流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之多、涵盖领域的复杂性之强,又极大地加重了治理的难度。传统上,跨国河流管理模式具有以国家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特点,存在高成本和局限性,在这一背景下,公民社会积极参与跨国河流治理进程,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和组织的灵活性,与政府管理形成互补,成为跨国河流治理机制中的重要成员。多层治理理论及其新发展为公民社会在跨国河流治理中的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能够用于解释其产生原因和作用机制。公民社会囊括了非政府组织(NGO)、社区团体、行业协会、学术机构、媒体等多元行为体,将公民个体组织起来,形成合作网络,在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层级进行活动,协调各行为体之间的利益分歧,根据能力和需求分配任务,参与各级政府和政府间组织(IGO)的决策过程,开展宣传教育以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影响国际舆论的导向,监督政策方案的落实。莱茵河与湄公河的跨国治理两大案例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前者是公民社会参与水资源治理的成功案例,后者仍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模式。莱茵河流域将水污染治理作为核心议题,社会各界在治理目标上达成共识,民主开放的政治环境为公民社会提供了正式且便利的参与渠道,其活动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相比之下,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治理受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种不同诉求的双重制约,各行为体之间利益分歧较大,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对抗多于合作,公民社会倾向于事后抗议,参与层次较低。对两大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比较研究,能够为跨国河流治理的机制建设提供参考。公民社会与各级政府之间的互动协作是对既有治理机制的有效补充,引导公民社会有效参与,转“对抗模式”为“合作共推”,是未来跨国河流治理的大方向。跨国河流沿岸各国应当从共同关切着手,找到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发力点,畅通交流渠道,发挥公民社会在政策宣传、公民教育、信息收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治理优势,探索建立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毕然[5](2021)在《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形态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创新性革命供给了空前动力,也为生态危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内蕴的张力不断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提升、治理内容丰富、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技术能力进步,而且其中的伦理反思或批判实际地担负着这种强化的内在理想尺度的功能。于是,生态伦理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规程就在新的时代变革发展中具备了社会价值寻索的本体论意蕴,而现代管理所应呈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自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工业文明以来的西方生态伦理始终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纷争,如何化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维定势下的全球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的尊重并保护、开发和利用显然是决定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度与进度的本质性议题。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理应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批判性校正,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引,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伦理的公正、平等、有序、绿色、和谐等价值理念合理地嵌入现代管理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整体主义治理框架中。这喻示着,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促成人们生态认知的格式塔转换,以共生同在、互惠并联、深层融合的生态思维范式重新检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应建构的和谐共生模式;同时,应契合生态理性内核来赋予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生态伦理关切,使其在公共决策、协调、合作、监督等管理职能中统筹运用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技术引领观,以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基于管理价值视域下对生态伦理理论进行审视来解读人与自然关系实质,通过现代管理思想史的简要回顾以透视生态伦理理念的演进变化、逻辑关联及其现实需求所呈示的价值偏好,力图揭示生态伦理的理论困境并形成具有实践影响的价值规约和导向,为现代管理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态整体主义的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伦理发展路向设计依据,进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杨贤传[6](2021)在《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与扩散仿真研究》文中提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环境破坏40%应该直接归因于人类的非绿色消费,而工业污染又多数是由消费需求驱动的。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和“碳中和”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推动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厘清城市居民不同类型绿色购买行为的复杂驱动机理,并据此设计有效干预与引导策略,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题中要义。此外,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发现由驱动因素激活的积极绿色态度(动机)并没有有效转化为真实的绿色购买行为,出现了态度(动机)-行为偏差,相应地,如何修复这一偏差就成为了绿色消费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结果兼论如何修复这一偏差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以“问题提出-理论研究-质性研究-实证研究-扩散仿真-引导策略构建”为研究主线,选取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围绕行为驱动机理、绿色动机-行为偏差修复、行为扩散仿真等议题展开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绿色购买行为内涵重构和维度划分。作为绿色消费行为的核心维度,绿色购买行为被普遍认为是单维的,本文通过典型消费者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基于绿色购买活动的现实表现和演化进阶规律,以生态价值观和环境关心为标准,重新界定和发展了绿色购买行为的概念内涵,构建了一个更具涵盖性的进阶式三维度结构模型,即绝对绿色购买行为、条件绿色购买行为和随机绿色购买行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三类绿色购买行为均不程度存在,其中兼顾双重诉求的条件绿色购买行为分布最为广泛,后续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三维度划分的合理性。(2)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质性研究。运用质性分析方法萃取了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及主范畴间的典型关系结构,接着引入成熟的S-O-R理论和目标框架理论描绘了一个兼顾利己诉求和利他诉求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即内部和外部刺激因素通过激活三维目标框架进而对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驱动机理;社会心理情境因素和城市情境因素调节了三维目标框架——绿色购买行为之间的联结关系。(3)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的量化研究。开发或修订完研究量表后,对中东部和东北城市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345份有效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个人月收入、职业类型、组织性质、职位等级、城市等级和城市所属地理区域上存在显着差异。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ping法和PRODCLIN2程序检验了28条总体中介效应和84条具体中介效应,从而全面呈现出了内外部驱动因素通过目标框架对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复杂驱动机理,也更加有利于发现和解释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具体成因。同时,本文采用阶层式回归,结合使用Process v3.3和Johnson-Neyman法(简写为J-N法)检验和探讨了社会心理情境因素和城市情境因素对功利目标动机(框架)、享乐目标动机(框架)、规范目标动机(框架)与绿色购买行为影响路径中的潜在调节作用。上述调节变量对三维目标动机与不同类型绿色购买行为关系中调节效应的显着性、强度和方向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有助于拓宽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探索视角。(4)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仿真分析。运用加权小世界网络理论构建了消费网络中个体间的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模型,借助Matlab仿真平台进行仿真研究,探索了网络中情境因素干预下个体条件绿色购买行为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总的来看,“随机关系强度”网络、“弱关系”网络和“强关系”网络下,以势差优先模式确定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中的发送方,与其它两种模式相比能带来更高的行为增长率或最低的行为降幅,且网络均衡性更优,多数情况下能够最快实现网络整体均衡。加入情境因素的最强影响后,条件绿色购买行为的扩散效率受到多元动机的共同影响,涨跌互现;在“弱关系”网络中,以势差优先模式确定发送方时,网络中全体节点的行为扩散表现明显好于强度优先模式和随机模式,同时,势差优先模式下的网络均衡性更优,而且更快实现整体网络均衡。相对于“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受到情境因素的干扰影响更大。(5)以“双重诉求”兼顾为核心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进阶式”提升策略研究。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分别从个体心理因素驱动、媒体劝导、人际互动、双重诉动机激活、绿色购买行为分类引导、情境因素积极干预和购买者属性特征的精确靶向引导等七个方面出发,以系统性和全局性视角构建了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进阶式”提升策略体系。同时,在文献研读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复杂成因,并提出了对应的修复策略。该论文共有图97幅,表112个,参考文献330篇。

任映瑾[7](2021)在《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实践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事业,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引,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为保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丽中国。西藏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门户,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多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发展作为西藏工作的“四件大事”之一,摆在了国家战略高度的位置。如今,加快推进美丽西藏建设、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已经达成共识。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群众性的事业,最离不开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公众的参与既能对政府和企业起到监督作用,影响生态决策,又能推动西藏生态环境向好发展。所以,必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本文借鉴有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结合西藏区情,运用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等,探索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首先,从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迫切性与必要性入手,在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厘清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湿地面积萎缩,湿地水质变化;草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随后阐释出公众参与是建设美丽西藏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的相关论述。其次,本文对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如下: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政府环境工作信息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意识逐步确立;公众参与平台不断完善。存在的问题有高度认同下的盲目性;多元主体互动不足;公众环保信息获取渠道、喜好形式单一。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完善;公众思想、意识、知识欠缺。最后,对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主要从优化公众参与机制;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贾亚娟[8](2021)在《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选择偏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关乎6亿农村居民生活福祉,关系美丽乡村建设成色。2018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647亿吨,其中近1/4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只有48.91%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垃圾靠风刮”以及随处丢弃等现象依然出现在村落图景中。目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多数农村地区通过“户投放-村收集-镇/街道运输-县/区/市处理”的混合处理方式来解决生活垃圾治理这一难题,表面上解决了村落的脏、乱、差等环境问题,实质上对土壤、地下水以及空气带来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未能真正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以及生态、经济、社会系统间的良性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 VID-19)等传染病多发的当前形势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农户是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的源头,也是实施分类治理的源头,还是分类治理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具有自发合作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作为农村公共物品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具有显着的正外部性,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有益于社会的集体合作行为,而社会资本被认为可以通过信任互惠、信息传播、规范约束和关系网络等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解决分类治理中“集体行动困境”和“公地悲剧”等问题。另外,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也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的自主选择行为,农户不同的环境关心程度,往往会影响其参与分类治理的选择偏好以及参与深度,进而会决定集体合作行为的决策过程以及效果。因此,立足农村,发挥农户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户诉求,依据其选择偏好从集体行动角度探究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可行性及其必要构件,刻画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选择偏好的影响机理、作用过程及其实现路径,对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发挥农户内生动力,推动乡村环境宜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尊重农户偏好,设计科学合理的政策方案是农村生活垃圾可持续分类治理有效实施以及人居环境改善的核心。但目前来看,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农户主体作用缺失;二是“自上而下”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政策的设计实施,由于忽视农户偏好而约束了分类治理政策实施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集体行动理论、效用理论、外部性理论、自主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为指导,依据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置”4个环节设计农户参与分类治理选择偏好的模拟实验,刻画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选择偏好的作用机理,基于陕西农村地区52个非试点样本村863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对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选择偏好、分类模式的选择偏好、合作模式的选择偏好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验证并揭示了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选择偏好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认知逐渐增强,但农户参与度不高。宏观数据分析表明,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治理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仍然存在治理收效较弱、制度体系不健全、农户参与度不够等问题。研究区域调查显示,4个试点村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以及治理成效存在差异,而且农户参与不足,更是缺乏依据农户偏好制定并实施分类治理的政策;52个非试点样本村中仅有3个村子推行分类处理并建设有可腐烂/可堆肥垃圾处理设施;863个农户样本中有59.68%仅简单地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但是样本农户具有较强的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感、分类认知、源头分类态度以及分类能力。因此,全面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可持续分类治理,树立绿色治理理念是前提、分类运作是抓手、规章制度是保障,尊重农户偏好调动农户积极参与是关键。第二,构建了包含社会信任(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社会规范以及社会网络3个维度14个指标的社会资本指标体系,对样本农户的社会资本进行测度发现农户在不同维度下的社会资本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环境关心选用中国版环境关心量表CNEP进行测度,农户的环境关心均值为3.840,环境关心水平较高。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源头分类选择偏好的影响,社会资本中的制度信任、人际信任显着提升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偏好,社会规范以及社会网络对农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选择偏好没有显着影响,另外,农户受教育年限也对其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总体而言,社会资本总指数、环境关心和受教育程度均显着提升农户进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的意愿水平,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第三,农户对分类治理模式偏好的选择实验结果显示,参与实验农户对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具有显着偏好及较高的支付意愿,社会资本、环境关心显着正向影响其支付意愿。参与实验农户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公共服务的提升具有较强的偏好,且农户对宣传培训、清洁工上门收集频次以及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水平具有显着偏好;农户对清洁工上门收集垃圾频次以及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水平2个指标属性具有显着的边际支付意愿,清洁工上门收集垃圾频次的平均边际支付意愿为2.224元/月/户,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水平的平均边际支付意愿为1.075元/月/户,农户整体支付意愿平均为22.033元/月/户。总的来说,社会网络规模越大、人际信任程度越高、社会规范水平越高、环境关心水平越高的农户选择保持现状的可能性越低,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偏好越强。从农户个体、家庭特征的影响来看,年轻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具有较高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选择偏好和支付意愿。第四,阳光堆肥房农户合作偏好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农户对阳光堆肥房具有较高的合作偏好,社会资本、环境关心显着正向提升阳光堆肥房的农户合作偏好。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提升农户参与阳光堆肥房的合作意愿,而且农户偏好于参与合作户数较多、合作灵活性较高、距离村子较近以及相关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的阳光堆肥房合作模式。总体而言,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制度信任程度越高、环境关心水平越高的农户选择保持现状的可能性越低,参与阳光堆肥房的合作供给以及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合作偏好越强。从农户个体、家庭特征的影响来看,年轻的、受教育程度高以及是党员或村干部的农户具有较强的合作偏好。最后,为推行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政策方案,减少政策方案与实施效果之间的差距,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依据农户偏好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分类模式与合作治理模式,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农户参与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环境关心视角提出了引导、约束、激励农户参与分类治理的政策建议与保障体系,以期为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决策参考,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户偏好的分类治理政策方案提供实证借鉴,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农户选择偏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玛合巴尔·克然木[9](2021)在《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 ——以L市B社区为例》文中指出旅游是在社区中展开的活动,社区是旅游发展的依托。在许多旅游社区中我们经常听闻因旅游开发中缺乏社区参与,从而导致社区内部社会资本缺失、社区居民与游客发生冲突、传统文化缺失等状况。在塞浦路斯曾经因为当地政府一味寻求经济效益,忽略居民诉求,遭到了当地居民和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使得旅游开发变成泡影。许多地区的旅游业就是由于忽视社区及居民因素,没有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从而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乃至失控,旅游环境污染乃至恶化,文化传统扭曲乃至丧失。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的概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强调“协同治理”,以人民利益为治理切入点,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也一同享受旅游发展的成果。保证社区所有居民在旅游中享有知情权、监督权的同时保证居民有获得感,实现共同富裕。本研究基于对B社区旅游发展实况调查,聚焦该社区在旅游开发中的参与问题以社区参与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与协同治理情况。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及参与观察法,对B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B社区在旅游开发中的规划决策、管理、监督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参与方面,在旅游开发中的决策规划、管理、监督方面的参与程度较低。在进一步的分析后,本研究发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进行开发,未将社区内的居民作为主体,居民由于欠缺主体参与机会,主体参与意识难以独立建构,这导致了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模棱两可。研究发现,虽然居民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的改善很满意,但是对因旅游开发不能建设的停车厂及天然气表示不满。从而产生了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分化,一部分居民适应了旅游与社区共同发展的模式,还有一部分居民希望政府收购自己的房屋,只发展旅游。因为许多居民缺乏参与机会,导致居民间收益不均,没有达到人人共享旅游效益,这些问题的产生需要明确边界、积极引导、培育赋权、参与共享以实现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式治理。

刘彩玉[10](2021)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生态环境也面临新的挑战。环境损害案件近年来逐年增多,案件的激增使得司法机关亦无法及时有效地对相关纠纷进行处理。为弥补传统环境侵权救济不足,实现利益平衡,使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程序价值最大化,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之概念相关进行论述。首先,厘清其相关概念和特征。其次,分析理论界对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法律性质的认定,并阐述本文对生态环境磋商法律性质概念的观点即磋商行为是特殊的民事行为,兼具公法与私法之性质。再次,概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功能。最后,对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可行性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两部分进行分析,并对其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对国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就我国国内的文本现状与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文本现状就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进行对比,再就实践现状研究磋商成功案例、部分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其次,主要对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困境原因分析。其一为顶层设计的缺失,缺乏完善统一的具体法律规则;其二为磋商程序的具体规则未细化,具体指磋商程序启动要件不明确,磋商谈判规则未统一,磋商后续衔接机制不健全;其三为缺少公众参与。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对域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进行探究。重点分析美国以损害评估为核心的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磋商规则、日本以调解为主的公害调整委员会制度、欧盟注重事前防控和事后修复的环境责任指令,最后总结域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本文的第四部分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操作可行性与普适性完善建议。针对于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困境原因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三点建议。其一为应当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法规,使赔偿权利人在进行索赔时有法可依。其二为细化磋商程序的具体规则,具体指明确磋商程序的启动要件,制定统一具体的磋商谈判规则,健全磋商的后续衔接机制。其三为落实公众参与,完善公众参与的方式,加强公众监督。

二、中国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的若干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的若干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公众环境参与:类型、研究议题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公众环境参与的内涵及其发展
2 公众环境参与的类型
    2.1 反抗型参与
    2.2 政治型参与
    2.3 日常型参与
3 多元视角下的公众环境参与研究
    3.1 动机视角下的公众环境参与研究
    3.2 影响因素视角下的公众环境参与研究
    3.3 问题视角下的公众环境参与研究
    3.4 优化路径视角下的公众环境参与研究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研究展望
        第一,加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主体性研究。
        第二,加强公众平台和线上环境行为研究。
        第三,加强公众环境参与的时空比较研究。

(2)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单一治理与元治理
        1.2.2 多元治理与多元共治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跨域环境治理研究
        2.1.2 环境多元治理研究
        2.1.3 环境治理模型与机制研究
        2.1.4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治理理论
        2.2.2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
        2.2.3 理论评述
3 新阶段我国环境治理机制:转型判定与研究设计
    3.1 现行的单一治理机制分析
        3.1.1 生态补偿机制
        3.1.2 河(湖)长机制
        3.1.3 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3.2 新阶段转向多元共治机制的判定
        3.2.1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
        3.2.2 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解构依据
        3.2.3 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解构思路
    3.3 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研究设计
    3.4 小结
4 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之政府引导机制
    4.1 政府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支撑
    4.2 跨域背景下政府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分析
        4.2.1 政府干预企业的方向选择
        4.2.2 政府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分析
    4.3 政府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参数化模型
        4.3.1 “委托—代理”模型的引入
        4.3.2 对称信息下最优激励合同
        4.3.3 不对称信息下最优激励合同
    4.4 小结
5 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之企业履责机制
    5.1 市场运行理论的扩展讨论
        5.1.1 传统的市场运行理论
        5.1.2 市场运行理论的进一步扩展
    5.2 跨域背景下市场运行中的企业履责机理分析
        5.2.1 环境治理的企业履责逻辑判定
        5.2.2 市场运行中的企业履责条件分析
    5.3 市场运行中的企业履责博弈分析
        5.3.1 “企业——公众(消费者)”博弈模型设定
        5.3.2 “企业——公众(消费者)”短期博弈
        5.3.3 “企业——公众(消费者)”长期博弈
        5.3.4 “企业——公众(消费者)”均衡评析
    5.4 小结
6 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之公众参与机制
    6.1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6.1.1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法理学基础
        6.1.2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基础
    6.2 跨域背景下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机理分析
        6.2.1 赋权:主体意识与参与自信的培育
        6.2.2 认同:环境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强化
        6.2.3 合作:共同治理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6.3 “公众——政府”环境治理的演化博弈
        6.3.1 “公众——地方政府”静态博弈过程
        6.3.2 “公众——央地两级政府”博弈的演化稳定均衡
    6.4 小结
7 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评价与拓展
    7.1 评价分析
        7.1.1 关于“激励相容”标准的判定
        7.1.2 关于“信息有效”条件的分析
    7.2 拓展讨论
        7.2.1 对环境共治机制的一般化表达
        7.2.2 对一般化理论工具应用的讨论
    7.3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含义
        8.2.1 政府视角
        8.2.2 企业视角
        8.2.3 公众视角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总体研究方法
2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理论
    2.1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之定义
        2.1.1 环境信息公开的定义
        2.1.2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定义
    2.2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2.2.1 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权利本位:环境知情权理论
        2.2.3 效益至上: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风险外置:信息不对称理论
        2.2.5 竞争压力: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3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数据分析
    3.1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公开概况
        3.1.1 样本选定
        3.1.2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报告公开状况
    3.2 企业内部环境信息的公开水平
        3.2.1 公开项目的设定与获取
        3.2.2 样本公司省份的环境信息公开状况
4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运行保障
    4.1 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信息的处理与审查
        4.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
        4.1.2 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信息的处理与审查
    4.2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秩序化管理
        4.2.1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4.2.2 排污许可证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的秩序化管理
    4.3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激励机制
        4.3.1 我国的环境保护激励政策的现状
        4.3.2 环保激励机制对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推动
5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管路径
    5.1 政府环境信息监管模式的建立
        5.1.1 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的监管现状
        5.1.2 政府环境信息监管模式的建立
        5.1.3 多部门联动监管的实现途径
    5.2 环保举报奖励机制的高效运行
        5.2.1 我国环保举报制度的现状
        5.2.2 健全环保举报奖励运行机制
    5.3 基于环境信息权的公众参与服务体系的构建
        5.3.1 环境信息权的由来
        5.3.2 环境信息权行使中公众参与的缺失
        5.3.3 公众参与服务体系的构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跨国河流治理中的公民社会参与 ——莱茵河流域与湄公河流域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 公民社会与跨国河流治理
        (二) 跨国河流治理的案例研究
    三、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跨国河流治理中公民社会参与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公民社会参与的产生
    二、公民社会参与跨国河流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 多元行为体的分层活动:多层治理理论
        (二) 公民社会的内部互动:三层策略理论
        (三) 公民社会的内外联动:乐团理论
    三、公民社会参与的成效评估
第二章 莱茵河跨国治理中的公民社会参与
    一、莱茵河流域概况
    二、莱茵河水资源治理的特征
        (一) 治理机制成熟且稳定
        (二) 行为体多元且包容性强
        (三) 参与流程正式且渠道便利
    三、公民社会参与莱茵河治理的作用机制
        (一) 公民社会在不同层级上的活动
        (二) 公民社会的内部互动
        (三) 公民社会的内外联动
    四、公民社会参与莱茵河治理的成效评估
第三章 湄公河跨国治理中的公民社会参与
    一、湄公河流域概况
    二、湄公河水资源治理的特征
        (一) 治理机制拥堵
        (二) 公民社会参与度因国家而异
        (三) 行为体参与渠道受限
        (四) 公民社会内部存在利益分歧
    三、公民社会参与湄公河治理的作用机制
        (一) 公民社会在不同层级上的活动
        (二) 公民社会的内部互动
        (三) 公民社会的内外联动
    四、公民社会参与湄公河治理的成效评估
第四章 莱湄跨国治理公民社会参与之比较
    一、两大流域公民社会参与的相同点
        (一) 发展趋势相同
        (二) 活动层级相同
        (三) 善于利用信息优势
    二、两大流域公民社会参与的不同点
        (一) 核心议题的设定不同
        (二) 政治背景有差异
        (三) 参与渠道有差异
        (四) 社会共识的程度不同
结论: 从莱茵河治理经验到湄公河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5)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本质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阐释
        一、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流变
        二、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的生态伦理属性
        一、政治学视角:基于政治权力的生态伦理属性
        二、经济学视角:共生和绿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管理
        三、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基本规定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四、生态伦理的维护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管理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历史演进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价值定位——效率至上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控制自然的祛魅化设计
        三、理性逻辑的科学化功利价值取向
        四、“经济人”假设的反生态伦理省思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的价值转换——情感依托
        一、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模式: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凸显
        三、情感激励的生态化行政伦理扩展
        四、行为科学理论的生态伦理缺失
    第三节 系统权变管理的价值探索——因境制宜
        一、系统权变管理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系统权变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境关系的动态化调适
        三、动态持衡的多元化政府伦理关系
        四、系统权变时期的方法论评价
    第四节 知识与文化管理的价值创造——互生共存
        一、知识与文化管理的“文化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知识与文化管理模式:人智关系的持续化建设
        三、生态和谐的人本化行政文化结构
        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的内在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向度
    第一节 现代社会管理的生态意识理念
        一、生态健康意识——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二、生态优先意识——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意识——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第二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的价值体系
        一、生态公正:政府生态伦理管理的核心价值
        二、生态自由:公共管理秩序建构的目标价值
        三、生态平等:道德主体利益协调的价值根基
        四、生态和谐:和谐社会伦理调和的价值趋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实现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实现困境
        一、现代管理的主体性困境:主体价值的公平失允
        二、现代管理的目标困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受阻
        三、现代管理的秩序困境:生态安全的秩序失衡
        四、现代管理的文化困境:中西生态伦理的融突
    第二节 公共社会治理实现生态伦理的出路
        一、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以践行协调共生的价值理念
        二、实施生态伦理战略以推动生态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秩序
        四、创新生态文化理念以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建构之维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价值阐释
        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价值构建
        二、生态善治对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第二节 中国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模式
        一、生态管理及其决策理念建构
        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运行模式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视域下生命安全健康的价值阐释
        一、生命安全健康的理性制衡内蕴
        二、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态行政价值观建构
        三、中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现路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与扩散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绿色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
    2.2 绿色购买行为内涵研究与结构发展
    2.3 常用理论基础及模型
    2.4 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相关研究
    2.5 研究简评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3.1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因素选择与界定
    3.2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3.3 本章小结
4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量表修订开发与数据收集
    4.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4.2 正式调研与样本结构
    4.3 正式量表的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5.1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5.2 城市居民目标框架、绿色购买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相关分析
    5.3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检验
    5.4 内外部刺激因素对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效果分析
    5.5 目标框架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5.6 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5.7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修正
    5.8 本章小结
6 情境因素干预下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扩散仿真
    6.1 基于关系强度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选择
    6.2 城市居民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的仿真建模
    6.3 情境因素干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促进我国城市居民扩大绿色购买行为的策略建议
    7.1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引导建议
    7.2 做好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识别与修复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简要评述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迫切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三、中国特色环境治理体系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第二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一、西藏面临的生态问题迫切需要公众参与
        二、公众参与是建设美丽西藏的必然要求
        三、公众参与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
第二章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二、政府环境工作信息公开透明
        三、公众参与意识逐步确立
        四、公众参与平台不断增多
    第二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一、高度认同下的盲目性参与
        二、多元主体互动不足
        三、公众环保信息获取渠道、喜好形式单一
    第三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二、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完善
        三、公众参与思想、意识、知识欠缺
第三章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第一节 优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一、优化公众参与的知情机制
        二、优化公众参与的表达机制
        三、优化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四、优化公众参与的问责机制
    第二节 推动公众生产、生活绿色化
        一、推动公众生产方式绿色化
        二、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
    第三节 加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
        一、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
        二、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选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
        1.3.2 农村公共物品及生活垃圾治理合作供给研究
        1.3.3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生活垃圾治理研究
        1.3.4 选择实验法及农户偏好研究
        1.3.5 社会资本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研究
        1.3.6 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研究
        1.3.7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生活垃圾
        2.1.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2.1.3 农户参与
        2.1.4 社会资本相关概念
        2.1.5 环境关心
    2.2 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延展
        2.2.2 集体行动理论及其发展
        2.2.3 自主治理理论及其引导
        2.2.4 效用理论及其应用
        2.2.5 外部性理论及其运用
        2.2.6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深化
        2.2.7 理性行为理论及其实施
    2.3 研究框架构建
        2.3.1 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选择偏好的整体研究框架
        2.3.2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分类治理选择偏好的作用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中国现状及研究区域概况
    3.1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剖析
        3.1.1 治理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3.1.2 分类治理成效较弱
        3.1.3 地区差异较大
        3.1.4 分类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3.1.5 农户参与度不高
    3.2 研究区域概况及调研实施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调研实施
    3.3 试点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比较分析
        3.3.1 基本情况
        3.3.2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践模式
        3.3.3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参与供给主体分析
        3.3.4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效果分析
        3.3.5 综合比较
    3.4 非试点样本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3.4.1 样本村分布及概况
        3.4.2 样本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3.4.3 样本农户分布及特征
        3.4.4 样本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的测度及解析
    4.1 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指标体系构建
        4.1.1 数据来源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3 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
    4.2 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指标测度
        4.2.1 社会资本指标测度
        4.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4.2.3 公因子提取
    4.3 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的特征解析
        4.3.1 社会资本指标的特征解析
        4.3.2 环境关心指标的特征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源头分类选择偏好
    5.1 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假说及理论分析框架
        5.2.1 社会资本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源头分类的选择偏好
        5.2.2 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源头分类的选择偏好
        5.2.3 理论分析框架
    5.3 变量描述与模型设定
        5.3.1 变量描述及测度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检验及分析
        5.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5.4.2 回归结果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模式选择偏好
    6.1 问题的提出
    6.2 实验流程与模型设定
        6.2.1 实验流程
        6.2.2 模型设定
    6.3 实验设计
        6.3.1 评估指标选取及水平值设定
        6.3.2 正交实验及问卷设计
    6.4 数据说明与变量描述
        6.4.1 数据说明
        6.4.2 变量描述及测度
    6.5 实证分析
        6.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6.5.2 农户参与分类治理模式的选择偏好
        6.5.3 农户参与分类治理的支付意愿
        6.5.4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分类治理选择偏好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合作选择偏好
    7.1 问题的提出
    7.2 实验流程与模型设定
        7.2.1 实验流程
        7.2.2 模型设定
    7.3 实验设计
        7.3.1 评估指标选取及水平值设定
        7.3.2 正交实验及问卷设计
    7.4 数据说明与变量描述
        7.4.1 数据说明
        7.4.2 变量描述及测度
    7.5 实证分析
        7.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7.5.2 农户参与阳光堆肥房的合作选择偏好
        7.5.3 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阳光堆肥房合作偏好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模式设计及优化
        8.2.1 分类模式设计及优化
        8.2.2 合作模式设计及优化
    8.3 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政策建议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 ——以L市B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社区参与相关研究
        (二)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四、研究理论基础
        (一)社区参与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区参与
        (二)协同治理
    六、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深度访谈法
    七、研究设计
        (一)调查过程
        (二)问卷设计
        (三)被调查人口基本情况
        (四)信效度分析
第二章 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现状分析
    一、田野点概况
        (一)旅游开发前的B社区
        (二)旅游开发后的B社区
    二、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现状分析
        (一)旅游开发中的规划决策现状
        (二)旅游开发中的管理现状
        (三)旅游开发中的监督现状
第三章 B 社区参与现状原因分析
    一、参与能力不足
        (一)主体基础较弱
        (二)社区人口空心化
        (三)民族社区妇女实际参与率较低
    二、社区参与机制不完善
        (一)社区参与内容有限
        (二)缺乏旅游开发监督机制
        (三)社区参与渠道不完善
        (四)利益驱动机制欠缺
    三、旅游影响感知较低
        (一)经济效益促使经济参与
        (二)旅游开发影响居民社会影响感知
        (三)居民环境影响感知较低
        (四)旅游开发增多了文化交融
        (五)小结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中的协同治理
    一、协同治理现状
        (一)协同治理初步形成
        (二)非政府部门逐渐介入
        (三)协同治理成效
    二、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力量参与不足
        (二)政府单一管理
        (三)街道办事处职能单一
        (四)社会组织缺位
    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一)居民主体增能
        (二)坚持政府引导
        (三)街道办事处调节
        (四)社会组织共同治理
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实地调研照片
致谢

(10)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概述
    (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概念与法律性质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功能
    (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二、国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现状分析
    (一)国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文本与实践现状
    (二)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现存困境分析
三、域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经验借鉴
    (一)美国:以损害评估为核心的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磋商规则
    (二)日本:以调解为主的公害调整委员会制度
    (三)欧盟:注重事前防控和事后修复的环境责任指令
    (四)域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完善
    (一)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法规
    (二)细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具体程序
    (三)完善公众参与的方式,加强公众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中国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的若干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公众环境参与:类型、研究议题及展望[J]. 曹海林,赖慧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07)
  • [2]跨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研究[D]. 郭建斌.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D]. 林正正. 贵州财经大学, 2021(12)
  • [4]跨国河流治理中的公民社会参与 ——莱茵河流域与湄公河流域的比较研究[D]. 王理慧.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5]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D]. 毕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与扩散仿真研究[D]. 杨贤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D]. 任映瑾.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8]社会资本、环境关心与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选择偏好研究[D]. 贾亚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 ——以L市B社区为例[D]. 玛合巴尔·克然木.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10]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研究[D]. 刘彩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关于提高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几点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