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虫腈混悬液防治水稻螟虫试验

氟虫腈混悬液防治水稻螟虫试验

一、氟虫腈悬浮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胡章涛[1](2020)在《药液量和飞防助剂对低空低(超低)容量喷雾施药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时效性强、窗口期短、劳动强度大,植保无人机施药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人员安全度高,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无人机施药受药液量少、雾滴分布不均匀、易蒸发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药液雾滴有效沉降率低,靶标雾滴覆盖度不足,防效不稳定等问题。本文采用室内模拟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飞防助剂对常用商品农药药液表面张力、润湿性能、水分蒸发抑制效果、雾滴雾化粒径及均匀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药液量和飞防助剂对低空低(超低)容量喷雾施药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药液量对低空低(超低)容量喷雾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效的影响分别在室内和田间开展了不同药液量对小麦、玉米和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雾滴密度、防治效果与亩用药液量之间呈正相关。室内模拟条件下,药液量1400 mL/667 m2时的雾滴密度达74个/cm2以上,对小麦白粉病和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分别为69.54%和55.53%,均明显高于其他低药液量处理。继续增加药液量,雾滴密度增加,但防效不增加或增加不显着。极飞P20和P30机型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药液量为1200 mL/667 m2时,雾滴密度和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其他低药液量处理;大疆MG-1S无人机施药,药液量为1200 mL/667 m2时雾滴密度为51个/cm2,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为74.38%,继续增加药液量至1500 mL/667 m2时,雾滴密度和防治效果增加不显着。2飞防助剂对低空低(超低)容量喷雾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效的影响分别在室内和田间开展了药液中添加自研助剂(本项目组自主研发)或迈飞助剂(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对小麦、玉米和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飞防助剂后,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治效果均显着优于不添加飞防助剂的处理组。室内模拟条件下,药液中分别加入自研助剂和迈飞助剂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雾滴密度分别为133个/cm2和139个/cm2,防治效果分别为90.85%和90.07%;防治玉米小斑病的雾滴密度分别为96个/cm2和101个/cm2,防治效果分别为63.17%和67.00%,均显着高于不加助剂处理组。极飞P20、P30机型无人机田间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自研助剂可增加雾滴在靶标上的附着,雾滴密度较不加助剂对照增加44个/cm2以上,防治效果显着高于不加助剂处理组;大疆MG-1S无人机施药,加入自研助剂和迈飞助剂后,雾滴密度分别为58个/cm2和63个/cm2,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70%和88.67%,均显着高于不加助剂处理组。3飞防助剂对商品农药药液表面张力、润湿性能、水分蒸发抑制效果、雾化性能及稳定性能的影响飞防助剂可改变药液的表面张力,提高药液润湿性能,降低蒸发率,改善药液的雾化性能。加入自研或迈飞助剂后,参试的14种商品农药润湿渗透时间大大缩短,润湿性能提高;14种商品农药VAD(体积加权平均粒径)均呈减小趋势;参试的绝大多数商品农药RS(样品分散系数)变小,表面张力有所下降,水分蒸发抑制率明显提高,药液稳定,1h内没有出现浮油和沉淀现象。

彭昌家,白体坤,丁攀,冯礼斌,尹怀中,傅中渝[2](2015)在《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效果及评价》文中认为以1代二化螟和2代二化螟为靶标,对新型邻氨基苯甲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化学农药毒死蜱防治水稻二化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阿维菌素1.8%乳油和毒死蜱40%乳油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的为害。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3种处理、阿维菌素1.8%乳油和毒死蜱40%乳油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 d保苗效果分别达84.2%100.0%、90.1%和92.1%,杀虫效果分别达84.6%100.0%、90.7%和93.8%;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 d白穗率分别控制在0.2%1.4%、0.8%和0.7%,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4%2.2%、1.1%和0.9%,防效可达82.4%97.6%、90.2%91.2%和91.4%92.8%。能有效起到保苗、保穗、增加粒数和粒重,促进增产增收的作用。实产比清水(CK)分别增产9.7%12.3%、10.9%和11.2%,均达极显着水平,增收1 719.191 998.22、1 956.52和2 057.83元。

华乃震[3](2012)在《防治水稻害虫的杀虫剂及剂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国内防治水稻害虫的主要杀虫剂品种以及剂型的应用效果,同时指出选用药剂时不仅要考虑作用靶标、防效、抗药性和成本,而且还应考虑到剂型的安全环保性,以及药剂在水稻叶面上的沾湿和铺展能力,必要时可以添加有机硅助剂来提高水稻杀虫剂的药效。

郑红梅,祖英治[4](2012)在《3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配合国家禁用高毒农药政策的开展,积极推进新型高效低毒药剂的使用,进行了3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10%阿维.氟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在试验条件、剂量下,对水稻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用于水稻二化螟的防治。

李苹[5](2010)在《替代高毒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是威胁亚洲温带、亚热带、澳大利亚、欧洲南部各国、美国以及非洲(埃及)等水稻生产国的主要害虫之一。二化螟在我国分布很广,危害重。目前,对二化螟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压低虫源,力避螟害,重点用药”指导思想,在防治技术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抗性品种、生物防治等措施,而农药防治法在二化螟治理中具有不缺少的地位。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在我国杀虫剂生产中曾占有约70%比率,广泛应用于水稻、棉花的害虫防治,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7年这些农药停止使用后,必然会给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但农药科技的发展也为替代它们提供了很多可以选择的品种,使替代它们成为可能。本试验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8种中等毒以下杀虫剂对二化螟的活性,同时测定了6种复配剂的联合毒力。室内生测表明,毒死蜱、高效氟氯氰菊酯菊酯、氟虫腈、氟啶脲、敌敌畏、阿维菌素对二化螟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乙酰甲胺磷对二化螟LC50值高于400mg/L,说明供试二化螟对乙酰甲胺磷已经产生低水平抗药性。复配剂大田药效试验表明,25%三唑磷·毒水乳剂和25%三唑磷·毒死蜱水乳剂防治二化螟均表现较好的杀虫效果,与单剂对照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以25%三唑磷·毒水乳剂ai为262.5g/h m2防效最好。该水乳剂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种子处理试验以50克/升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处理催芽至露白稻种,每千克种子使用有效成份0.75-1克,可以控制苗期害虫危害,药后38天对水稻二化螟的相对防效仍有87.6%。新农药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ai 60g/hm2、24%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ai 30g/hm2防治水稻二化螟,药后20天药效为93.7%、89.4%,高于三唑磷、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农药排毒系数计算显示,供试农药与甲胺磷相比,氟虫双酰胺、虫螨腈排毒系数降低了99%以上,为替代高毒农药的理想药剂;乙酰甲胺磷、氟虫腈、毒死蜱、三唑磷、阿维菌素等排毒系数降低了90%-99%,均可以作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辜建生,邱深亮,郑礼旺[6](2010)在《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评估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有一定防治效果,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影响不大;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0g/hm2和150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600mL/hm2、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g/hm25个处理防效在90.30%~100.00%,防效较好;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750mL/hm2、20%甲维盐·毒死蜱可湿性粉剂900g/hm2、24%氰氟虫腙乳油450mL/hm2、5%丁烯氟虫腈乳油900mL/hm24个处理防效在80.33%~85.86%,防效中等;其他药剂防效较差。

张武军,张辉,张伟,王朝斌,聂果,张永阳[7](2009)在《18.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1代水稻二化螟和2代水稻二化螟为靶标,对一种新型邻氨基苯甲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二化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5%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高,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的危害。18.5%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1代二化螟,药后36d保苗效果达90%~100%,杀虫效果达92%~100%;18.5%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2代二化螟,药后30d白穗率控制在0.3%~1.2%,受虫害株率控制在0.2%~1.8%,防效可达85%~98%。

冯永斌,陈海波,蔡娟娟[8](2009)在《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药效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不同药剂防治水稻1代二化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75mL/hm2、16%氟腈.毒死蜱乳油1 200mL/hm2、50%敌.氟腈乳油1 500mL/hm2防治1代二化螟有较好的效果。

张世全,吴怀刚[9](2008)在《5%氟虫腈悬浮剂防治水稻主要害虫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5%氟虫腈悬浮剂防治水稻主要害虫试验结果表明,5%氟虫腈悬浮剂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理想药剂。用量150~187.5g/hm2,对稻飞虱的防效可达96%以上;用量600~750g/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可达94%以上;用量300~450g/hm2,对稻二化螟的防效可达96%以上,与锐劲特同等剂量的防效相当。用量900g/hm2对水稻安全。

何月平[10](2008)在《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治理与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筛选研究》文中提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危害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10年来,二化螟的发生为害迅速回升,严重阻碍了水稻的稳产和高产。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主要手段。原先在水稻上大量使用的5种有机磷类高毒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等已于2007年1月1日起被全面禁止使用,且我国许多稻区二化螟已对常用治螟药剂杀虫单(双)和三唑磷等杀虫剂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并且近几年已监测到浙东南地区的田间二化螟种群对新型高效杀虫剂氟虫腈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因此,在防治二化螟方面,现在迫切需要寻找理想的药剂品种,来替代被禁用的高毒药剂以及替换或轮换二化螟已具有抗性的常用药剂。本项研究旨在监测二化螟对常用药剂抗性的时空动态和研究田间二化螟种群抗药性进化机制,为二化螟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测定田间二化螟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和评估二化螟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风险,为评估菊酯类杀虫剂是否可以在稻田中应用提供科学论据;针对目前高毒有机磷农药被禁用的政策,从现有杀虫剂中挑选出多种药剂,测定其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以期选出理想的替代药剂作为推广部门进行大田药效示范试验的候选品种,再经天敌安全性及抗性风险评估,最终选出替代高毒农药的药剂品种。为了监测我国田间二化螟对常用药剂的抗性时空动态,在2003~2006年期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苏、浙、沪、赣和桂等五省(市、自治区)共9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对三唑磷、杀虫单、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等常用药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所测种群对阿维菌素均处于敏感阶段(RR<5)。除浙东南地区二化螟对氟虫腈具有中等水平抗性(2006年的RR为19.1~23.4倍)之外,其它种群对氟虫腈均敏感。不同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和三唑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浙东南地区种群对三唑磷和杀虫单分别产生了极高和高水平抗性;江苏高淳种群对三唑磷和杀虫单分别产生了高和极高水平抗性;江西南昌和广西桂林种群对三唑磷和杀虫单产生了中等至高水平抗性;上海青浦种群对三唑磷低抗和对杀虫单中抗;江苏常熟对三唑磷和杀虫单低抗;江苏连云港种群对杀虫单低抗和对三唑磷敏感。统计分析表明在2002~2006年的五年期间浙江瑞安种群对三唑磷和杀虫单抗性总体态势为上升趋势,对氟虫腈的抗性逐年上升。为了评估菊酯类杀虫剂是否可以在稻田中应用,我们测定了田间二化螟种群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和进行了二化螟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风险评估。在2004~2005年期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江苏连云港和常熟、浙江瑞安及广西桂林四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对10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七种对鱼高毒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S-氰戊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及甲氰菊酯)>三种对鱼低毒菊酯类杀虫剂(乙氰菊酯、醚菊酯和氟硅菊酯)>甲胺磷和杀虫单。同时我们发现有些二化螟田间种群对某些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正在明显降低,特别是瑞安种群二化螟对高效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年度间变化最大(抗性倍数分别从2004年的16.2、10.6倍上升到2005年的131.4、60.4倍),这是国内外首次检测到二化螟对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报道(He et al.,2007)。另外发现瑞安种群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与结构似乎有相关性,即对含α-氰基和乙烯基的环丙烷羧酸菊酯类杀虫剂产生高水平抗性,而对菊酸部分为异戊酸的氰戊菊酯很敏感,结合抗药性生化机制研究结果推测这种相关性可能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解毒代谢有关。我们还进行了二化螟对乙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风险评估。乙氰菊酯筛选以2004年采自上海青浦地区二化螟(QP04)为起始种群,室内测定该种群对乙氰菊酯抗性水平很低(RR=5.6),筛选了8代后,抗性倍数上升到15.2倍,上升了1.72倍,估算所得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474,对其中的连续筛选4代(F8~F11)进行估算所得h2为0.2239。溴氰菊酯筛选以2005年采自江苏连云港地区二化螟(LYG05)为起始种群,室内测定该种群对溴氰菊酯很敏感(RR=2.2),筛选5代后,抗性倍数上升到5.8倍,上升了1.67倍,估算所得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6618,对其中的连续筛选3代(F0~F2)进行估算所得h2为1.4314。初步评估表明二化螟对乙氰菊酯的抗性风险明显低于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风险。为了探究田间抗性二化螟对常用药剂抗性机制的生化特性,于2007年采用田间多抗性瑞安二化螟种群(RA07)为测试种群(对三唑磷、杀虫单、溴氰菊酯和氟虫腈的抗性水平分别为204.8、164.8、42.9和6.5倍),分别研究了脱叶磷DEF、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及增效醚PBO等三种增效剂对上述四种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BO对溴氰菊酯有显着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4.93倍),DEF和DEM对溴氰菊酯的毒力几乎无影响;DEF对三唑磷有弱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38倍),DEM和PBO对三唑磷的毒力没影响;DEF、DEM和PBO对杀虫单和氟虫腈的毒力都几乎无影响。进一步对该种群二化螟的可能与抗性相关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的离体活力进行测定,以室内敏感品系LYG05为参照品系发现,以α-醋酸萘酯为底物测定的RA07种群二化螟体内全酯酶的比活力是LYG05敏感品系二化螟的1.37倍,且差异显着。以对硝基苯醚为底物测定的RA07种群二化螟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的比活力是LYG05敏感品系二化螟的1.74倍,且差异显着。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是该种群对溴氰菊酯抗性的重要机理,酯酶可能是对三唑磷抗性的一个原因,但三种解毒代谢酶与对杀虫单和氟虫腈的抗性无关。为了筛选出防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我们于2005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6类共22种供试药剂对江苏连云港、浙江瑞安、江西南昌和广西桂林四个具代表性的田间二化螟种群的毒力。发现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四个种群的毒力次序大致类似,如阿维菌素类药剂和氟虫腈对二化螟的毒力最高,硫丹和杀虫单的触杀毒力最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氟铃脲和氟啶脲)对二化螟具有较高的毒力,特别是对抗性二化螟仍表现出很高的杀虫活性。因此推荐氟虫腈、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氟铃脲、氟啶脲、哒嗪硫磷、喹硫磷、辛硫磷及毒死蜱等11种药剂作为候选品种供推广部门进行大田药效和示范试验的,结合天敌安全性及抗性风险评估,最终可选出替代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药剂品种供推广应用。

二、氟虫腈悬浮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虫腈悬浮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药液量和飞防助剂对低空低(超低)容量喷雾施药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农药使用技术研究
        1.1.1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1.1.2 农药在使用中的现存问题
        1.1.3 农药使用问题的对策与展望
    1.2 航空植保技术领域研究
        1.2.1 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
        1.2.2 植保无人机喷雾助剂
    1.3 农药雾滴参数与防效关系研究
        1.3.1 雾滴参数
        1.3.2 国内外的研究
    1.4 助剂对喷雾药液的理化性能与雾滴特性研究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与目标
        2.2.1 药液量对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效的影响
        2.2.2 飞防助剂对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效的影响
        2.2.3 飞防助剂对商品农药的施用性能的影响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商品农药
        3.1.2 供试飞防助剂
        3.1.3 供试器械
        3.1.4 供试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不同药液量的雾滴覆盖密度与防效调查
        3.2.2 添加飞防助剂后的雾滴覆盖密度与防效调查
        3.2.3 飞防助剂对商品农药施用性能的影响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药液量对雾化效果和防治效果的影响
        4.1.1 室内试验
        4.1.2 田间试验
    4.2 添加飞防助剂对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治效果的影响
        4.2.1 室内试验
        4.2.2 田间试验
    4.3 飞防助剂对商品农药施用性能的影响
        4.3.1 飞防助剂对商品农药药液表面张力、润湿性能、水分蒸发抑制效果、雾化性能的影响
        4.3.2 飞防助剂与商品农药的相容稳定性
5 讨论
    5.1 不同药液量对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效的影响
    5.2 添加飞防助剂对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效的研究
    5.3 飞防助剂对商品农药药液表面张力、润湿性能、水分蒸发抑制效果、雾化性能及稳定性能的研究
6 结论
    6.1 不同药液量对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效的影响
    6.2 添加飞防助剂对雾滴覆盖密度和防效的影响
    6.3 飞防助剂对商品农药药液表面张力、润湿性能、水分蒸发抑制效果、雾化性能及稳定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效果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防治水稻害虫的杀虫剂及剂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水稻杀虫剂产品和前景
    1.1 中低毒有机磷类杀虫剂
        1.1.1 毒死蜱
        1.1.2 三唑磷
        1.1.3 乙酰甲胺磷
    1.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3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1.4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1.5 生物杀虫剂
    1.6 杂环类杀虫剂
        1.6.1 吡蚜酮
        1.6.2 吡虫啉
        1.6.3 氟虫腈
2 水稻杀虫剂新药
    2.1 氯虫苯甲酰胺 (chlorantraniliprole)
    2.2 氟虫酰胺 (flubendiamide)
    2.3 氰氟虫腙 (metaflumizone)
    2.4 茚虫威 (indoxacarb)
    2.5 乙虫腈 (ethiprole)
3 水稻杀虫剂传统剂型
    3.1 乳油
    3.2 可湿性粉剂
4 环保安全剂型
    4.1 悬浮剂
    4.2 水乳剂
    4.3 微乳剂
    4.4 水分散粒剂
    4.5 泡腾片剂
5 水稻杀虫剂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5.1 针对不同靶标选用不同的水稻杀虫剂
    5.2 选用安全环保的剂型产品
    5.3 水稻杀虫剂药剂沾湿和铺展
6 结语

(4)3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试验农药
        1.1.2 对照农药
        1.1.3 施药器械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概况
        1.2.2 试验设计
        1.2.3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安全性分析
    2.2 水稻二化螟防效对比
3 结论与讨论

(5)替代高毒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二化螟生活习性
    2 二化螟对我国水稻的危害
    3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
    4 国内防治水稻二化螟农药的应用开发情况
    5 化学防治二化螟存在的问题
    6 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治理
    7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几种杀虫剂及其复配对水稻二化螟的毒力测定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虫
        1.1.2 药剂
        1.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1.2 试验方法
        1.2.1 试虫采集与饲养方法
        1.2.2 药剂配制方法
        1.2.3 毒力试验方法
        1.2.4 LC_(50)值、LC_(95)值和共毒系数的计算
    2 室内生测结果与分析
        2.1 各单剂测定的结果
        2.2 不同组合在LC_(50)值下配比的筛选
第三章 几种防治水稻二化螟药剂的田间药效及排毒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复配剂筛选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1.1.1 供试药剂及来源
        1.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1.1.3 试验设计
        1.1.4 施药时期、方法与次数
        1.2 氟虫腈种衣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试验
        1.2.1 供试药剂及来源
        1.2.2 试验田基本情况
        1.2.3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1.2.4 药剂用量与编号
        1.2.5 小区安排
        1.2.6 施药方法
        1.2.7 施药时间和次数
        1.2.8 调查时间和次数和方法
        1.3 新药剂氟虫双酰胺田间药效试验
        1.3.1 供试药剂及来源
        1.3.2 试验田基本情况
        1.3.3 试验设计
        1.3.4 施药时期、方法与次数
        1.3.5 小区面积和重复
        1.3.6 施药方法
        1.3.7 天气情况
        1.4 药效调查与计算方法
        1.4.1 药效调查方法
        1.4.2 药效计算方法
        1.4.3 对作物和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调查
        1.5 供试药剂排毒系数调查与评价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配方筛选小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2.1.1 试验结果
        2.1.2 结果分析
        2.2 种衣剂处理试验药效结果与分析
        2.2.1 试验结果
        2.2.2 试验结果分析
        2.3 新药剂小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试验结果
        2.3.2 结果分析
        2.4 供试药剂排毒系数调查与计算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6)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评估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对象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实施
    1.5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及其他生物的影响
    2.2 防效
3 结论

(7)18.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对象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处理
    1.4 供试作物
    1.5 试验点概况
    1.6 试验方法
    1.7 调查方法
    1.8 药效计算方法
    1.9 对作物及其他生物的影响调查
2 结果和分析
    2.1 18.5%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1代二化螟的防效
    2.2 18.5%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2代二化螟的防效
    2.3 安全性调查结果
3 讨论与小结

(8)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10)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治理与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1.1 二化螟的发生历史
        1.2 二化螟的发生为害现状
        1.3 影响二化螟种群消长的原因分析
        1.3.1 耕种因素
        1.3.2 气候因素
        1.3.3 防治因素
        1.4 二化螟的防治
    2 五种高毒农药的替代
        2.1 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项目启动
        2.2 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品种的开发与筛选
        2.2.1 低毒有机磷杀虫剂
        2.2.2 杂环类杀虫剂
        2.2.3 昆虫生长调节剂
        2.2.4 生物杀虫剂
    3 害虫抗药性:进化、机理、研究方法和抗性治理
        3.1 害虫抗药性的进化历史
        3.2 害虫抗药性进化本质分析
        3.3 害虫抗药性的机理
        3.4 害虫抗药性的研究方法
        3.5 害虫抗药性治理
        3.5.1 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原则
        3.5.2 害虫抗药性治理的策略
    4 二化螟抗药性发生演变与研究进展
        4.1 二化螟抗药性发生概况
        4.2 二化螟抗药性机理
        4.3 二化螟抗药性遗传
        4.4 二化螟抗药性治理
    5 本项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第二章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毒力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敏感品系与敏感毒力基线
        2.2 二化螟对四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2.2.1 杀虫单
        2.2.2 三唑磷
        2.2.3 氟虫腈
        2.2.4 阿维菌素
        2.3 近五年(2002~2006)田间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的时空差异
    3 讨论
第三章 二化螟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及来源
        1.3 敏感性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二化螟种群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2.1.1 江苏连云港二化螟种群(LYG04、LYG05)
        2.1.2 浙江瑞安二化螟种群(RA04、RA05)
        2.1.3 江苏常熟二化螟种群(CS04)
        2.1.4 广西桂林二化螟种群(GL05)
        2.2 二化螟对菊酯类杀虫剂的剂量反应和抗性水平的数据统计分析
    3 讨论
        3.1 我国一些地区二化螟已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
        3.2 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能否在水稻田中推广应用的看法
第四章 二化螟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风险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药剂筛选方法
        1.4 生物测定方法
        1.5 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1.6 抗性发展速率预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化螟对乙氰菊酯的抗性风险评估
        2.2 二化螟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风险评估
    3 讨论
第五章 二化螟抗药性的生化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1.4 测定方法
        1.4.1 生物测定方法
        1.4.2 酶活力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活体增效测定
        2.2 酶活力测定
    3 讨论
第六章 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二化螟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室内筛选
        2.1.1 22种杀虫剂对江苏连云港二化螟种群
        2.1.2 21种杀虫剂对浙江瑞安二化螟种群
        2.1.3 17种杀虫剂对江西南昌二化螟种群
        2.1.4 17种杀虫剂对广西桂林二化螟种群
        2.2 不同种群二化螟对药剂的剂量反应和抗性水平的数据统计分析
    3 讨论
全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成果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三 发表文章被索求情况

四、氟虫腈悬浮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药液量和飞防助剂对低空低(超低)容量喷雾施药效果的影响[D]. 胡章涛.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2]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效果及评价[J]. 彭昌家,白体坤,丁攀,冯礼斌,尹怀中,傅中渝.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5(04)
  • [3]防治水稻害虫的杀虫剂及剂型[J]. 华乃震. 现代农药, 2012(01)
  • [4]3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J]. 郑红梅,祖英治.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02)
  • [5]替代高毒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的研究[D]. 李苹.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2)
  • [6]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评估试验[J]. 辜建生,邱深亮,郑礼旺.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1)
  • [7]18.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J]. 张武军,张辉,张伟,王朝斌,聂果,张永阳. 农药, 2009(03)
  • [8]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药效试验[J]. 冯永斌,陈海波,蔡娟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5)
  • [9]5%氟虫腈悬浮剂防治水稻主要害虫试验研究[J]. 张世全,吴怀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4)
  • [10]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治理与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筛选研究[D]. 何月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氟虫腈混悬液防治水稻螟虫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