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商要超前——WTO与我国银行业

钱商要超前——WTO与我国银行业

一、钱商要赶在时间前面——WTO与我国银行业(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刚[1](2017)在《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国时期蚌埠城市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化理论为研究视角,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再现新旧更替的历程,着重发掘“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方式和规律,廓清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城市发展轨迹,总结出城市现代化的模式与特点。论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章主要介绍铁路通车前蚌埠古镇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和传统社会格局,这是蚌埠现代化的背景和基础。城市是历史的产物,早在城市化运动启动长久之前,城市就已产生,即古代城市。虽然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有着不同的内涵,但近代城市正是在古代城市这个母体中孕育的。研究蚌埠早期现代化,首先要对其产生的历史地理前提做出一种基本判断。根据现代化的理论,这是蚌埠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第二章至第六章重点考察历史时期蚌埠在经济、教育、文化、城市结构等方面的现代化变迁的微观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就其层面而言,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领域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转型过程。论文分别从工业、商业、交通、教育、人口等方面对现代因素的产生和壮大进行考察,“以史立论”,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推演其新旧更替的内在机制,对于广泛存在的新旧“杂糅”的现象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在众多现代元素中,本文着力凸显新式交通尤其是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蚌埠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铁路运输强大的吸附功能不仅汇聚了这座城市,也为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铁路不仅塑造了一个富于“交通色彩”的经济结构,还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力既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也有暴风骤雨式的一蹴而就,它决定了蚌埠现代化“突变型”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影响力是有限的和有条件的。对蚌埠而言,交通因素只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果交通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优势,蚌埠的城市现代化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行之不远。实际上,通民国时期,不论工业、商业,还是教育、文化,这些层面的发展曲线基本都是“高开低走”,从狂飙激进到每况愈下再到无疾而终,除了战争侵扰,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反之,蚌埠在几十年之后的中衰恰巧印证了这点:这座城市的交通优势依然还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在两次迁移(沿江、沿海),其经济地位大大下降,最终没能续写辉煌,个中缘由值得深思。第七章总结了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特征和启示。基于以上现代化层面的具体研究,作者凝练出蚌埠城市现代化的特点与规律。通过与同时期的安庆、芜湖、合肥等城市的类比,总结城市发展的教训和经验,绘制其独特的发展道路,为现在和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规避历史上罹患过各种“城市病”,寻找城镇化发展的出路,制定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

张礼敏[2](2014)在《社会转型与文化积淀 ——以天津皇会为例》文中提出天津的形成,源于便利而关键的水运枢纽位置,军事、经济、政治上的战略意义也因之而起。不仅如此,水运给天津带来的妈祖信仰,在国家话语认定和民间结社推动下,最终促成了天津皇会的发生。天津皇会根源于民间信仰需求,得益于国家话语与地方利益集团的认同,成长于民间结社,在多阶层共同建构下得以发展,与历史场域变化紧密关联,积淀了若干文化因素,是能够整体呈现当地社会事实的“标志性统领式”文化事象。如何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中延续天津皇会的历史文脉,是其活态传承的关键问题。以今天看未来,天津皇会应该在历史长河中继续自己的文化积淀,而不应成为积淀之后的文化化石。本文借鉴刘铁梁教授所提出的“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写作范式,以“民俗主体论”、“民俗传承论”的视角,将文化内涵丰富的“天津皇会”作为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集体传承民俗事象,研究其民俗构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证社会转型与文化积淀对该民俗事象形成、传承与发展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标志性统领式”民俗事象的概念,对“标志性文化统领式”的民俗志写作方法论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发展。社会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文化积淀是社群传承的必然,此二者能够形成关联,源于文化承载者利益的驱动。在身处不同阶层的文化承载者的利益驱动下,会形成基于社会结构的文化互动与话语权制约关系,进而形成推动社会文化事象发展的稳定规则。当这种规则伴随其所处社区,在历史纬度上同向前进,就会发生某些文化事象的持续积淀,最终形成笔者所提出的“标志性统领式”民俗文化事象。皇会是天津地区社会转型与文化积淀的硕果。皇会的当代重构与复兴,必须首先分析和认清当下的文化语境、社会语境,探讨皇会中有哪些民俗质、民俗素发生了更替或缺失。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时势权力”,是重建天津皇会结构、实现官民双轨和谐运行的唯一可能。

康学芹[3](2013)在《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界80年代以来在”温特尔”主义国际分工背景下,在多边贸易谈判进入僵局情况下,国际经济区域合作迅猛发展起来,成为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竞争的主要形式,国际经济发展中区域、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集聚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产业组织形式。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大报告中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又进行了深入发展的部署。而中国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历程,又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国际大国在中国周边布满势力,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定充满艰辛与挑战。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突破性的、符合现实需要的选择,通过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华南乃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经济辐射核心区域成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增长极,成为中国经济对外交往的甬道,成为中国经济整体跃迁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以经济发展需要在开放体系条件下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指导,基于当前“温特尔”国际分工背景,边界效应转变为线索,以国际经济学、区域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跨学科对粤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促进经济增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通过静态、动态经济效应两个维度探讨粤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总结其可供借鉴的经验,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发展经验不仅丰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中国乃至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发展、区域合作都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着名经济学家赫希曼主张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平衡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出现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涓滴扩散效应达到整体的发展,这就涉及到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有效投资顺序问题,打破常规的按部就班的发展顺序,会催生一些环节或地区跳跃式、更高效发展。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经济、文化、生活、民族都呈现多元性,可以清晰的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呈“东—中—西”阶梯状分布,而且层次间落差较大,如果全国采取平衡发展最终结果只能是“不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只有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发展经济才有可能发展起来,此意识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实证研究实质上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道路的实践证明。经济学理论中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有深刻系统的论述,区域合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贸易创造、投资创造使区域内部成员间要素更有效配置,相对区域合作之前内部成员间更外向性、更开放;对外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增加及增加程度是衡量区域合作绩效的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静态经济效应研究方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证明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绩效;而为什么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会对“后厂”地区的经济模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这就是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生产制造企业根据空间经济学原理进行生产区域选择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会创造、解放生产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经济效应,往往比容易计量的静态经济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更大影响更长远,产业转移调整、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切都源于在区域合作过程中区域间空间相互作用、协调;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本身就是在参与方积极主动的相互协商中发展进行的,制度在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甚至是合作前提,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进展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进度密切相关,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具体体现就是边界效应的转变,促使边界以前的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移,所以整个研究以大陆开放政策制定、边界效应的转变为线索来研究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作用。本研究主体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前三章内容,主要是对研究的国际分工背景、本文思想渊源、前人研究基础进行梳理总结,为后面的研究打下理论根基;第二部分包含第四章、第五章内容,第四章主要基于国际经济生产制造区位选择理论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经济结构进行分析,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香港、澳门、中国华南乃至大陆经济发展都具有攸关历史意义,第五章主要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以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边界效应转化程度为线索,分阶段定性分析了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前店后厂”模式的形成、发展演变升级,分析了合作对华南区域外向型经济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带动的城镇化运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CEPA签订以来穗港澳增长三角制度化下经济发展、意义以及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基于相关理论构建模型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包含第六章、第七章内容。首先利用经济增长收敛测度出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对“后厂”地区经济发展有正效应,随后对穗港澳增长三角促进经济发展运行机理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分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合作方消除边界屏蔽效应是一切合作工作开展的前提,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对引力模型核心方程加入新变量进行扩展,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边界效应的转化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区位熵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机理探讨,最后基于前面实证分析本章落脚在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使“后厂”地区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吸纳大量港澳直接投资,快速形成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引力模型理念指导下,基于时间序列计量模型进行了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第七章通过测度大陆与香港、广东省与香港的贸易成本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过程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解读,在贸易成本趋势分析中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国内外影响因素、事件、政策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前面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性质的第九章,通过与五个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比较、评析,得出穗港澳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的国际上一般性具有参考意义的经验与特征;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今后发展的具有可供借鉴参考价值的经验、特征。

马丽卿[4](2013)在《收入结构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未来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面临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选择上应该如何做出抉择,是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自发展之日起,就以发放贷款为主,以利差收入作为收入主要来源,以后这种模式是否还可行,应该如何选择新的发展路线,是我国商业银行必将面临的困境。本文以前人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多年的经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与传统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分别分析,同时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相关性较弱;从短期来看加大利息多元化并不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明显的好处,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大环境的变化,扩大非利息收入业务是必然的选择,所以必须要从现在开始进行前期准备。最后,本文根据对中国上市银行的分析对如何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成九雁[5](2009)在《中国近代华商股市的监管结构:演变轨迹及其政治根源》文中指出世界发达股票市场的历史和金融监管相关理论研究一致表明,最有(经济)效率的股票市场监管结构应该是在市场自律、法庭诉讼、行政监管和国有控制这四种主要的监管手段之间保持协调与制衡。但是,中国近代股市的监管结构非常明显地偏离这种最优模式,具体表现为:行政监管和国有控制占据主导,而市场自律和法庭诉讼处于边缘。即使放宽视野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跨越一个半世纪的股市监管大历史来看,尽管政府权力在股市的渗透存在一种宽严交替的周期性调整,但是行政监管和国有控制总是在短暂的衰微之后又迅速复兴,最终长期主导着这段漫长历史的舞台。为什么中国这种偏离理论最优结构的监管体系得以长期延续?为了探究这种监管结构的历史根源及其动态演化机制,本文通过追溯1873-1949年近代上海华商股票市场监管结构的演变历史,提出了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自由的股票市场作为一种强大而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一方面会给许多企业家带来巨额财富,增加金融资本家的政治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削弱集权政府调动社会资金、实现政策目标、确保政治权威的能力。由于股票市场利益群体(上市公司、经纪公司、股票投资者)与集权政府在如何构建监管制度结构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主张,正是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力量对比推动了中国近代以来政府主导型股市监管结构的形成,并使其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固化。本文致力于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既有文献做出贡献:一是系统梳理从晚清时期到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整个近代股市监管结构的演变轨迹,分析股市利益集团的兴衰与政府主导型监管结构的形成过程。二是谨慎提出监管制度结构研究的两维分析思路:发展起一个强大的股市既需要进行纸面上的监管制度文本建设,还要促进股市有关的各种利益主体的生成。创设或引进各种制度文本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执行这些制度文本所需的支持性利益主体的成长却存在政治障碍。三是尝试解释中国近代股市监管结构形成的政治逻辑,在比较评析一些传统观点(意识形态、重大事件冲击、国际学习)的基础之上,本文指出股市支持性利益集团与集权政府之间难以制衡共生的问题可能是影响监管制度结构动态演变以及监管效果提升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殷兴山[6](2008)在《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 ——以宁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从结构—效率—稳定范式来探讨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本质问题。金融服务业发展就是金融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从本质上看,金融服务业发展意味着结构优化、效率提高、金融稳定。金融结构形成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会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中。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结构演变或优化的最根本内在动因;制度是影响金融结构演变或优化的最关键的外在因素,外在的制度安排通过内因-交易成本来影响金融结构,一系列合理的制度安排,将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金融风险,从而推进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结构的优化标准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两个方面。金融结构体系要有利于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并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有利于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要让风险合理地转移和分散,要让投资者自担风险,而不是让政府承担风险;要把风险分散到不同的金融机构,而不是将所有的风险都集聚在银行系统。金融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比例、资本配置效率、储蓄率等,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是金融的核心问题。金融效率就是资金融通的效率。金融效率的含义有微观与宏观之分:微观金融效率指金融机构本身的投入产出比率;宏观金融效率包括金融系统对社会储蓄的动员效率、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以及投资对实体经济的推动效率等。相对于金融效率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指标更为综合地反映一国或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比较优势。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用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指标来反映一国或一地区中若干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资源集聚状况、辐射能力。在重视金融效率与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同时,必须时刻关注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状况。由于金融交易存在跨期性、后续性、预期性等特点,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又会加剧金融风险。虽然金融风险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合理的金融结构安排来减少风险,并将不能减少部分的系统性风险分散化,或转移给风险偏好者,使金融风险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避免金融危机的出现,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稳定具有三重意义。一是金融系统功能稳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运行正常。二是金融系统稳健,自身抵御风险、处理、化解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强。三是上述两者功能协调兼顾,不能因为强调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而忽视金融体系自身的建设,更不能片面强调金融系统的独立性、虚拟性,而忽视对经济的支持服务功能。一个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提高金融效率的保证。金融稳定使得各微观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可以准确分析和预测,各交易主体可以准确评估交易风险和收益,这一切都是金融效率所必须的;另一方面,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是有差异的。金融稳定可以建立在高效率的基础上,也可能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即金融稳定有高效的金融稳定态和低效的金融稳定态之分。经验表明,在金融效率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的情形下,所获得的金融稳定只能是一种暂时的、不牢固的稳定,各国与地区货币与金融体系的真正持久稳定必须建立在金融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金融服务业发展受到地理区位、区域文化以及银企合作共生态诸因素的影响。地理因素在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差异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管理办法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它对区域经济、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理念,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判断好坏对错的标准,从而引导人们的行动向某一方向发展。一般来说,某种文化价值观一旦形成,并经过社会实践被证明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就难以轻易发生变化。在经济活动中,大多数人接受“固定的思维习惯”。当个人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超载的经济领域无法迅速准确地进行理性判断时,他们便会借助于遵从过去的惯例来走捷径,这样做可以减少经济行为选择的成本,简化计算过程。因此,特定地域的经济金融发展离不开文化背景的支撑,每个区域的经济金融活动都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观。银行企业合作共生态是影响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基于共生理论和社会资本的观点,银行、企业实际上是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接点,但“接点与接点之间的距离”并非完全相等,一些“距离较近”的金融机构、企业等经济主体在长期交易中便出现了声誉机制,出现了具有互惠互利的银企合作共生态。本文在提出“银企合作共生态”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运用了信息经济学分析范式,建立三个模型对银企信贷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这些模型分析的引申意义在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完善担保抵押系统,建立高效的司法制度,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银企双赢;要完善社会征信系统,拓展声誉机制,使银企合作共生态成为一种经济常态,从而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本文认为金融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区域化特征。经济活动地域集中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便是地区金融业的非均衡性发展,从而导致区域金融的形成。区域金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金融发展过程中资金向效率高的地区或部门集聚,从而在空间上出现金融资源相对集中的一种客观现象。金融资源相对集中,出现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进而形成金融中心的层系结构。然后,本文提出“金融批零市场假说”,并以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区域金融发展为例,对此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验证:作为国内甚至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竞争力在长三角15个城市中是最强的,位居第一层次,为第一级金融批零中心;南京、杭州、苏州、宁波这4个城市可以认为是长三角的副金融中心,它们的金融竞争力总体上相对较强,位居第二层次,为第二级金融批零中心;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湖州、绍兴、嘉兴、舟山大体归为第三层次,则为第三级金融批零中心。因此,可以认为金融集聚中心是一个多元素的层系结构,即由多层串联、同层并联以及处于不同层级的元素构成的金字塔结构。通过长三角15个城市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也有利于各城市正确认识自身金融竞争力的相对地位与相对差异,有利于决策者明确各自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定位。本文以宁波为例对金融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金融相关率(FIR)和金融宽度(I)两个指标显示,宁波金融深化程度较高,货币化是金融深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快速发展是推动金融深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非市场因素对金融资产扩张影响很大;与此同时,宁波金融宽度相对较窄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观,还存在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发展不平衡、金融工具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区域金融结构尚待进一步优化。在金融功能方面,宁波金融体系的清算、支付功能等基础功能以及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发挥较好,风险管理、信息提供等扩展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有效发挥。通过计量分析可知,在长三角15个城市中,宁波的金融竞争力处于第二方阵,这与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经济环境、人文环境、银企合作共生态等密切相关,也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定位比较吻合。通过构建金融稳定的评估模型,对宁波市1980-2006年的区域金融稳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可知宁波金融稳定状况总体良好,也印证了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的辨证关系。宁波金融服务业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金融业运行稳健,金融规模增长迅速,资产质量和金融生态优良,金融机构赢利能力增强。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存在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金融服务业结构不均衡,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提升等。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宁波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加强金融产品的本地化研发,提高金融服务业的创新能力;拓展投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长效机制,营造优秀的金融生态环境;引导民间金融有序发展,充分发挥非正式金融的积极作用。

王叙华[7](2006)在《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6月,中国股市触摸到2245点后开始步入调整期。大盘持续下跌,至2004年底流通市值的缩水高达10000余亿元,至少有100余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400余支股票市值低于净资产值,投资者平均亏损幅度高达60%。股市长期低迷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导致机构投资者巨额亏损和企业融资困难;二是导致银行坏帐增多,风险加大;三是导致证券公司生存状况持续恶化。股市的长期低迷,使中国证券公司固有的问题暴露无疑。2004年底,中国证券公司资产净额仅960余亿元,而不良资产却高达487亿元,资产不良率超过51%。可以说,我国的证券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自2004年初南方证券被托管以来,被关闭或托管的证券公司已达20余家;另据中国证监会估计,整个证券行业涉及挪用保证金超过600亿元以上,委托理财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乐观估计,如果依靠政府援助和财政出资解决证券公司的危机至少需要花费1000亿元。针对以上情况,有关部门已意识到事态之严重,于2004年下半年先后出台了《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关于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办法》等法规对证券公司进行整顿。目前,部分问题券商已浮出水面,但券商危机能否从根本上化解还是未知数。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中最重要的媒体,是一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金融系统的效率和作用,因此解决我国证券公司的生存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表现及危害,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度剖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尚在发展初期的中国证券公司面临这种全行业性危机呢?为全面透彻分析券商生存危机产生原因,笔者将证券公司生存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并细致分析了每个区域的外部环境因素、证券公司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约束条件下的证券公司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得出应对证券公司危机的解决对策。结构安排上,本文侧重点放在对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及危机解决方案的提出上。论文共分三篇。第一篇包括一章,指明我国证券公司正在面临严峻生存危机这一事实。概述了我国证券公司的面临生存危机的历史由来,界定何谓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分析其表现及危害。第二篇包括第三章到第六章共四章内容,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状况和深层原因加以分析。首先,本文采用分析矩阵,按外部约束条件和企业内部制度成熟与否两个维度将券商生存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中国证券公司的理想生存状态、中国证券公司的外部环境缺陷、中国证券公司的自身缺陷、证券公司面临综合性危机。然后分别对中国证券公司的外部环境缺陷、中国证券公司的自身缺陷、证券公司面临综合性危机三种情况加以详细分析。分析表明,从外部原因看,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问题,其中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对证券公司的生存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极为重大。从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自身原因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治理结构和证券公司的所有制问题两个方面。在对三种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本文还对证券公司的多种违规行为做出了实证分析,并指明了证券公司面临危机状态下采取种种违规行为的理论根源。第三篇是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化解对策,共四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危机概况以及他们的处理经验,并分析了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第二篇的分析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这些对策主要包括:特殊时期的政府保护性干预措施、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处理、健全和完善中国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鼓励中国证券公司的所有制多元化、大力发展民营和外资证券公司、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中的政府监管、强化中国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等等。中国目前暴露出来的证券公司违规行为问题导致了部分证券公司的关停并转,整个证券公司行业的信用处于危机之中,进而威胁到证券市场的生存,更严峻的是,整个金融体制也将因此面临着相当大的困境,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我们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改革的深入、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和证券市场监管的逐步完善,我国证券公司必能渡过本次危机。

贺国生[8](2005)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模型与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19 世纪 80 年代,美国第一宾夕法尼亚银行和大陆伊利诺斯银行破产,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利率风险的破坏性。2003 年下半年,我国众多商业银行因所持国债价格大幅下跌而遭受巨额损失,也让国人开始意识到,原以为与我们无关的利率风险,已悄然站到了我们面前。对利率风险的研究,在我国已经不再只是有前瞻性的课题,而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性。为什么会有利率风险?利率风险为什么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如此大的破坏性?利率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机理是什么?利率风险的管理在我国有着什么特殊性?现有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能有哪些作为?哪些措施有助于改善利率风险管理的约束?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我撰写了本论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模型与管理模式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研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历史演变,全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产生及演变,首先从利率的本质和利率决定理论入手,论述了利率是受多种经济因素影响的内生变量,经济领域未来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决定了利率水平的不确定,从而决定了利率风险的不可避免性;接下来揭示了人们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所经历的从漠视→关注→重视的认识发展过程。第二节分析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的历史演变,首先分析了单个证券利率风险度量所经历的从平均期限→麦考莱持续期→修正持续期→有效持续期→期权调整持续期→凸度加持续期的演进过程,并指出演进的内在逻辑是假定条件逐步放松和衡量精度逐步提高;紧跟着阐述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所经历的从指标法到估计法再到衡量法的历史演变,指出了演变的方向是利率风险度量的精度逐步提高,演变的原因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度量成本的下降以及资产负债表复杂化所带来的度量收益的上升。第三节分析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历史演2变,本节的分析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内部管理的历史演变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外部监管的历史演变两个层次展开。通过本章的研究,回答了利率风险的产生原因,刻画了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利率风险不同的度量与管理方法,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模式选择提供了历史参照。第二章研究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基础——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全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了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在利率风险度量中的基础性作用,指出了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分析基础,是利率风险度量的标杆。第二节阐述了现行静态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简单模型的构造,根据构造原理的不同,论文把众多静态模型划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在简述两种方法各自不同的构造思想的基础上,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段样条函数模型作为最常用的间接法,是本节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对它的三个关键环节:确定函数的阶数、确定所分的段数、确定各段的分解点,论文更是给予了充分的论述。第三节研究了动态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模型的构造。对非确定性现金流金融产品,特别是与利率相关的随机现金流的金融产品进行利率风险度量,单纯依赖反映现行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作杠杆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把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建成动态模型。按照构造原理的不同,动态模型可分为均衡模型和无套利模型两大类,其中均衡模型又分为单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无套利模型的典型是马尔可夫模型。这一节主要是对现有模型的解读,解读的重点在于模型的思想、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的适用性以及模型的缺陷。本章的研究一方面为论文第三章第四章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为第五章中国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框架。第三章研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模型,全章共分三节。第一节对敏感性缺口法、持续期缺口法和模拟法等商业银行三种常用的度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的重点在于三种方法的度量思想及优缺点。第二节阐述了广泛用于隐含期权金融工具利率风险度量的 OAS模型,主要从 OAS 模型的基本思想、OAS 模型对利率风险的度量原理、OAS 模型的核心模块——提前偿付模型等三个方面展开;最后对 OAS3模型给予了自己的评价。第三节阐析了 VAR 模型对利率风险的度量,在分析 VAR 模型的基本原理和 VAR 的度量方法的基础上,论文对 VAR模型度量利率风险给出了简单的评价。准确度量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利率风险的重要前提,本章的研究将有助于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把握。第四章研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模式,全章共分为三节,对应三种不同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式。第一节论述的是基于利率预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攻型管理,利率风险进攻型管理的宗旨是,在避免利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的同时,还谋求从利率变动中获益,相对其它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来说,进攻型管理显得更积极,但进攻型管理有效运用的前提是,商业银行能准确预测未来利率的变动,因此本节的重点放在利率预测上。利率预测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运用利率决定理论分析影响利率的因素,二是运用模型来定量预测未来利率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可供运用的模型有:多元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

周光强[9](2004)在《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服务和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服务经济已成为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的一种标志性经济结构。在当代社会中,服务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核心力量。“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显着标识。客户不啻是企业非常关键的资源,而且应将其自身作为资产进行管理,成为理论界和管理界的一种共识。本文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工程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国内外实践,对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Customer Equity Management, CEM)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集中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特点和西方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该理论与西方金融理论的深层次的联系。中国银行业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政策性金融已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各种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蓬勃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背景与基础。当前我国银行业还未真正发展到有效的银行客户资产管理阶段,还只是处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初始期。然而西方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它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五十年代起的资产管理战略阶段,后来才进入到客户资产管理战略阶段。客户资产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决定了创造价值最大化是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目标,它成为新时期维持或趋近资金“三性”平衡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西方商业银行在新的经营条件下“熵增加效应”的逆过程的必要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客户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和理论。从宏观上看,整个现代西方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理论与西方金融理论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早已进入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之中,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理论与信贷配给论存在内在的一致性。金融深化论属于西方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与商业客户资产管理却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二是概括总结了以前的学者关于客户资产的计量模型,我们先后分析了客户资产的概念模型———Zeithmal模型和一种商业银行客户资产概念数学模型,介绍了计算客户资产的六种方法:Blattberg和Deighton法与Blattberg和Getz法等。用最小二乘法及曲线拟合原理对商业银行客户预期贡献曲线特征分析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客户<WP=4>生命周期内的客户预期贡献计量模型,同时使用国内某商业银行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完成了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的测算。三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特点,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对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的条件和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要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还有很多的地方要完善。从外部条件看,先是要尽快理顺政府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然后要实现利率市场化,接着要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最后金融业要从分业经营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从内部条件看,应将责任制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其它一些内容:建立客户资产管理的决策组织;建立有效的客户资产管理考核评价综合管理部门等。另外,商业银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也是一个重要条件。提出关于未来我国客户资产管理控制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商业银行自律性管理的角度把客户资产管理与信息论、博弈论、控制论、系统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研究它,希望能为我国商业客户资产管理的发展提供一种启示。为将来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产模型计算的计算机集成系统的实现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设想。

徐明圣[10](2005)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于1998年1月建立起全国性的同业拆借市场,同年5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首先实现了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随后,一系列的利率逐步放开:短期证券市场、贴现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债利率也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同时,贷款通过先实行浮动利率,后逐步调宽浮动幅度的办法,向利率放开过渡。2000年9月,又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和外币大额定期存款利率。根据央行统一部署,2002年5月全国已经有八家农村信用社开始尝试更大程度上的浮动利率制,这8家农信社被允许的存款利率的最大浮动范围是30%,贷款利率的最大浮动范围100%。至此,我国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又向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存款利率也必将经历从批发到零售、从定期到活期的逐步放开,最后实现全面的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我国金融业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结构都面临一次重大变革。利率市场化除了有利于促进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性以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将会进一步扩大化。实行利率市场化后,由于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造成利率缺口风险的存在,而金融机构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十分贫乏,会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扩大化,存在着诸如利率敏感性风险、成熟期不匹配风险、基准点风险、控制风险等隐患。 我国金融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是在管制利率的外部环境下从事各项业务,形成了与管制利率相适应的定势思维、经营管理模式。如何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形势,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是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国外关于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国外金融机构在实际业务中也开拓出了不少新型的利率风险控制工具。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利率体制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金融市场还很不成熟,许多金融机构仍然在用传统的思维观念、工作方法来解决新形势下的金融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东西,只能在借鉴国内容提要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风险管理办法。 本文在以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然后,根据论文的写作需要,到有关金融机构和管理部门进行调研,了·解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并搜集有关的数据资料。最后,将所有资料进行充分分析后,撰写“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的答辩论文。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国到个案的研究思路,在内容上共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章对利率决定理论、利率风险的概念、分类和成因进行初步介绍,为后面几个部分研究的展开打下基础。风险泛指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化影响具体资金交易或借贷的价格波动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当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不匹配时,就会出现利率风险。换句话说,利率风险意味着金融机构将面临潜在的收益减少或者损失。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风险应该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从技术上讲,基本的利率风险可以分为四种:即成熟期不匹配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以利率的发生机制为标准可分为:时间性风险、变现力风险、稳定性风险。利率风险的根本原因源于利率波动。而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相比,我国的利率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体制性风险。 <sub>第二章详细介绍利率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风险管理是金融分析的三大支柱之一。风险管理过程是为分析和应付风险而进行的系统尝试。这一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风险解拐叮、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风险管理方法实施、风险管理评价和动态调整。利率风险管理也不例外。利率风险的衡量方法较多,主要有利率敏感性分析、资金缺口管理和持续期模型等。进行利率风险衡量的程序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析能力、绩效和风险管理、交流与决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金融工程迅速发展,为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工具和技术支持。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技术工具有四种: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和互换。将这些基本工具与传统的固定或浮动利率票据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创造出更多更为复杂的衍生工具。这些都可用于利率风险管理。在论文中,作者花了较大篇幅举例说明了衍生工具的组合应用,希望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利率内容提要风险管理有所借鉴。 第三章从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角度人手,研究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并展望其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宏微观约束及完善机制;在此基础上,深人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对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环境的关联影响;最后探究我国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加大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指出,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利率风险有两类‘一类风险是在转轨阶段,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可能无法适应不规则的利率波动,另一类风险则是成熟期不相匹配风险和基本点风险,这两类风险的存在,同时也成为当前金融机构利

二、钱商要赶在时间前面——WTO与我国银行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钱商要赶在时间前面——WTO与我国银行业(论文提纲范文)

(1)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及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和概念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发轫
    第一节 自然赋予与历史沿革
        一、自然赋予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历史悠久的淮上文化
        一、“淮夷”文化
        二、大禹文化
        三、以寿春为核心的江淮楚文化
        四、独具特色的淮上文化
    第三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启动
        一、传统社会的格局
        二、津浦铁路的开通
第二章 新式工业的艰难发展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之转型
        一、传统行业的早期流变
        二、手工业的机器化转型
    第二节 机器工业之演进
        一、烟草业的现代化转型
        二、面粉业的机械化转变
        三、电力业的突进式发展
    第三节 工业现代化之评估
        一、技术结构层面
        二、产业结构层面
        三、资本结构层面
第三章 商业和金融业的现代嬗变
    第一节 商业部门的交通优势
        一、铁路交通引发物流路线改变
        二、铁路运输推动物流中心形成
    第二节 传统商贸的产业结构
        一、盐业贸易之变迁
        二、粮油贸易之演进
        三、盐粮互市之格局
    第三节 新式商业部门的兴起
        一、百货业
        二、杂货业
        三、农副土产
        四、果品干鲜
        五、药材贸易
    第四节 金融业的现代化嬗变
        一、钱庄
        二、银行
        三、其它金融业务
        四、铁路交通与金融业的关联性
第四章 交通邮政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启跋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构建
        一、铁路运输之滥觞
        二、航运事业之拓展
        三、公路网络的初建
        四、新旧运输的互补
    第二节 邮政和通信的现代化启跋
        一、现代邮政之滥觞
        二、通信事业的初兴
    第三节 城市建设的艰难发展
        一、城市空间结构之演变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启
        三、市政基础设施之建设
第五章 教育事业的新旧更替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格局
        一、县学
        二、书院
        三、私塾
    第二节 新式教育的成长
        一、新旧教育的更替
        二、初等教育的推广
        三、中学教育的发展
        四、师范教育之演进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的困境
        一、管理体制延阻教育发展
        二、封建军阀戕害新式教育
        三、经费匮乏制约教育发展
    第四节 新式教育的现代化功效
        一、民众教育初兴
        二、人才效应显着
        三、革命精神培养
第六章 人口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重组
    第一节 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的近代变迁
        一、人口规模的变迁
        二、人口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近代演变
        一、商会和同业公会
        二、红十字运动在蚌埠
    第三节 外部元素与城市现代化
        一、移民与城市现代化
        二、外部文明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七章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模式、特征及启示
    第一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军阀底色”
        一、凸显城市政治地位
        二、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三、完善市政建设
        四、革新生活方式
        五、治理淮河
        六、巩固交通地位
    第三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困顿
        一、传统与现代的失衡
        二、屡被“中断”的进程
        三、受挫的原因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一、传统水路商镇与现代交通商埠——临淮与蚌埠
        二、通商口岸城市与交通动力城市——芜湖与蚌埠
        三、近代工业城市与现代交通城市——安庆与蚌埠
        四、区位中心城市与交通新兴城市——合肥与蚌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社会转型与文化积淀 ——以天津皇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研究目的、学术综述与理论方法
        0.2.1 研究目的
        0.2.2 学术综述
        0.2.3 理论方法
    0.3 论文结构
    0.4 相关概念的限定性阐释
第一章 文化积淀的历史筹备
    1.1 自然地理环境
    1.2 水运文化:天津的地域文化之源(1860 年以前)
        1.2.1 西汉北魏:傍海煮盐,常民始居
        1.2.2 隋唐五代:水运起航,盐场设立
        1.2.3 辽宋金元:设寨置镇,妈祖降临
        1.2.4 明迁都燕:津门三卫,河漕复兴
        1.2.5 清早中期:漕运全开,妈祖兴盛
    1.3 天津民间结社的历史土壤
        1.3.1 移民社区的经济构成
        1.3.2 京畿门户的卫戍心理
        1.3.3 五方杂处的文化伪“包容”
        1.3.4 首当其冲的国家话语
        1.3.5 天子脚下的民间自治结社
第二章 天津皇会的兴衰与转型
    2.1 天津皇会的起始与鼎盛(1860 年-1900 年)
        2.1.1 天津“皇会”与“娘娘会”的概念辨析及来源阐释
        2.1.2 传统皇会的主体组织建构
        2.1.3 开埠前后的天津社会
        2.1.4 小结:皇会鼎盛的社会语境
    2.2 传统皇会的第一次转型与衰落(1900 年-1949 年)
        2.2.1 传统皇会的去神圣化
        2.2.2 近代工商业背后的农村商业化与边缘化
        2.2.3 民国皇会的组织建构与转型
        2.2.4 民间花会的组织规则及其建构
        2.2.5 小结:民国皇会转衰与文脉延续
    2.3 新中国皇会:自洽与破坏中的沉寂(1949 年-1978 年)
        2.3.1 代表性花会的选取
        2.3.2 社会结构、国家话语的剧变与花会的自洽演变
        2.3.3 民俗传统的退守与韧性
    2.4 传统皇会的第二次转型与遗产化(1978 年-至今)
        2.4.1 皇会组织的解构与遗存花会的复兴
        2.4.2 城乡一体化与民间花会的大量解散
        2.4.3 小结:地域文化散失与传统皇会遗产化
第三章 标志性统领式文化的积淀与延续
    3.1 标志性统领式文化的自我辩证:社会转型与文化积淀
    3.2 天津皇会传承的内驱力
        3.2.1 风俗共享:城乡互动与生存竞争
        3.2.2 双规运行:皇会传承的内在规则
        3.2.3 民俗惯制:皇会传承的文化动因
    3.3 民俗构成:天津皇会的文化积淀
        3.3.1 皇会中的妈祖信仰
        3.3.2 皇会中的商业贸易
        3.3.3 皇会中的民间结社
        3.3.4 皇会中的民间艺术
    3.4 皇会的当代重构与再积淀
        3.4.1 妈祖文化的当代解读与尴尬中的重构
        3.4.2 新民俗与新俗民的养成
        3.4.3 基于当代城镇化的民间结社新型建构
        3.4.4 地域文化与利益诉求的认同与协调
    3.5 时势权力:当代皇会重构的核心力量
        3.5.1 文化先觉:时势权力的理论解读与定位
        3.5.2 结构核心:时势权力在当代皇会架构中的位置
        3.5.3 双轨协同:时势权力实现皇会传承的途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民间俗语附表
致谢

(3)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本研究视角
    第一节 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文献综述
    第二节 测度区域一体化程度:边界效应、贸易成本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综述
    第四节 关于穗港澳增长三角的文献综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穗港澳次区域合作的国际经济生产关系基础
    第一节 “温特尔主义”生产模式
    第二节 “温特尔主义”国际分工模式的条件及特点
    第三节 “温特尔主义”:增长三角合作模式的国际生产关系基础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空间经济结构动态优化互补
    第一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空间地理范围
    第二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空间经济联动“前店后厂”跨境生产体系形成
    第三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优势互补“前店后厂”跨境生产一体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衡量标准
    第二节 入世前穗港澳增长三角“前店”港澳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入世前穗港澳增长三角“后厂”地区外向型经济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CEPA制度化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五节 CEPA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促进港澳经济发展
    第六节 CEPA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第七节 新阶段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积淀问题凸显出来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经济效应运行机理分析、实证检验
    第一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检验
    第二节 基于引力模型穗港澳增长三角边界效应转变实证研究
    第三节 区位熵测度穗港澳增长三角合作下“后厂”地区产业集聚
    第四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合作与“后厂”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实证检验
    第五节 本章总结
第七章 基于贸易成本测度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效应再认识
    第一节 贸易成本
    第二节 穗港澳增长模式下贸易成本测度
    第三节 贸易成本走势分析解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经验总结
    第一节 国际上典型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温特尔”国际分工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特征
    第三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国别特色经验总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中文书籍参考文献
    中文论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4)收入结构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 关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 关于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2.1.2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2.1.3 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概念与发展
    2.2 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
        2.2.1 资产组合理论
        2.2.2 企业多元化理论
        2.2.3 金融创新理论
        2.2.4 商业银行销售理论
        2.2.5 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
3 国内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3.1 欧盟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3.2 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3.3 其他国家或地区收入结构分析
    3.4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3.4.1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展历程
        3.4.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及特点
4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的现实性
    4.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市场背景
        4.1.1 金融全球化
        4.1.2 利率市场化
        4.1.3 来自非金融机构的竞争
    4.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制约因素
        4.2.1 法律与监管的制约
        4.2.2 信息技术上的制约
        4.2.3 整体市场环境的制约
        4.2.4 需求的制约
        4.2.5 银行自身经营的体系的制约
    4.3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的利弊分析
        4.3.1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
        4.3.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
5 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模型建立及实证分析
    5.1 建立模型的理论基础
        5.1.1 杜邦分析体系
        5.1.2 面板数据模型
    5.2 模型的确定与变量的选择
        5.2.1 数据的分析
        5.2.2 变量的选择
        5.2.3 模型的确立
        5.2.4 数据处理
    5.3 模型统计结果分析
        5.3.1 八家传统商业银行统计分析
        5.3.2 五家大型商业统计分析
6 结论及相关建议
    6.1 研究结论总结
    6.2 关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中国近代华商股市的监管结构:演变轨迹及其政治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制度的独特结构
        1.2.1 股票市场治理的最优结构
        1.2.2 近代股市监管体系对最优结构的背离
    1.3 什么因素塑造了一国股市的监管结构:传统答案
        1.3.1 社会传统与意识形态
        1.3.2 重大事件与危机冲击
        1.3.3 西学东渐与国际学习
    1.4 股市利益集团与集权政府:有关股市监管结构的政治学
    1.5 本文的研究范围、方法与篇章结构
        1.5.1 研究涉及的历史时期
        1.5.2 研究涉及的空间地域
        1.5.3 历史研究方法论
        1.5.4 本文的篇章结构
第2章 理论框架与文献渊源
    2.1 基本分析框架
    2.2 监管制度文本与支持性利益集团
        2.2.1 有效制度体系的两个核心要素
        2.2.2 股市制度结构的建设思路
    2.3 股市发展与支持性利益集团的形成
    2.4 股市利益集团和集权政府的冲突
        2.4.1 集权政府具有控制股市的天然倾向
        2.4.2 股市利益集团对集权政府的抵制
    2.5 集权政府对股市利益集团的压制
        2.5.1 集权政府的核心利益
        2.5.2 中国封建帝国控制工商业的历史传统
        2.5.3 利益集团的衰落与近代政府主导型股市监管结构的形成
    2.6 政府主导型监管结构与股市发展
        2.6.1 良好市场利益集团的缺失
        2.6.2 信息披露制度无法建立
        2.6.3 法庭诉讼执行效果较差
    2.7 本文理论的文献渊源
        2.7.1 本文理论与经济社会学经典文献的关联
        2.7.2 本文理论与其他研究近代股市文献的关系
第3章 近代华商股市的曲折发展历程
    3.1 引言
    3.2 动荡不安的近代环境与股市发展
    3.3 中国近代金融体系与股市
        3.3.1 近代金融体系特征
        3.3.2 近代股市发展概况
    3.4 近代华商股市发展简史
    3.5 上市公司类型与质量
    3.6 投资者特征与股票类型
        3.6.1 近代股市的投资者
        3.6.2 近代主要的股票类型
    3.7 股票发行与交易的演变
        3.7.1 股票发行方式
        3.7.2 股票交易形式
第4章 近代华商股市监管结构的总体演变
    4.1 监管制度结构分析的总体框架
    4.2 近代股票市场的自律及衰落
    4.3 股市专门立法及其执行
        4.3.1 监管立法
        4.3.2 实际执法
    4.4 股市行政监管机构的出现与演变
    4.5 政府对交易所的控制
    4.6 应对股市危机
第5章 晚清政府与股票市场
    5.1 引言
    5.2 晚清财政匮乏与官营工业的萎缩
    5.3 民间资本的传统投向
    5.4 官督商办企业的股票发行与监管
        5.4.1 官督商办模式的演变
        5.4.2 晚清政府对股票发行的监管
    5.5 政府对民间资本的逐步接受:以张之洞的思想转变为例
    5.6 股票市场支持性利益团体的形成与发展
        5.6.1 清末商办铁路的案例
        5.6.2 商人团体的兴起
        5.6.3 财经新闻媒体的推动
    5.7 晚清《公司律》的颁布与效果
    5.8 自发的股票交易市场
    5.9 晚清政府对股市崩溃的反应
        5.9.1 1883 年的股市大风潮
        5.9.2 1910 年的股市大崩溃
第6章 北洋政府与股票市场
    6.1 引言
    6.2 股市法制建设的进展
        6.2.1 股票发行立法
        6.2.2 股票交易立法
        6.2.3 实际执法
    6.3 行政权力在股市的强化
    6.4 股票市场对行政权力扩张的抵制
        6.4.1 国有企业中的商股与官股冲突
        6.4.2 行业自律组织对政府干预的抵制
    6.5 两大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与自律
        6.5.1 交易所成立以前的股市
        6.5.2 两大交易所的成立
        6.5.3 经纪业务与投机
    6.6 1921 年的信交风潮
        6.6.1 投机泡沫的膨胀
        6.6.2 交易所行业自律机制的缺失
        6.6.3 银行与钱庄行业的自律机制
        6.6.4 北洋政府权威在哪里
        6.6.5 危机的后果
第7章 国民党政府与股票市场
    7.1 引言
    7.2 国民政府对企业股权的控制
        7.2.1 意识形态因素
        7.2.2 控制企业的工具
        7.2.3 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觊觎与控制
        7.2.4 金融中介机构的国有化与官僚资本控制
        7.2.5 股票发行市场扩张的障碍
        7.2.6 萎靡不振的股票二级交易市场
        7.2.7 两大证券交易所的合并
        7.2.8 政府加强交易所管理的有关措施
        7.2.9 证券行业组织与政府的博弈
    7.3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股市的兴盛与自律管理
        7.3.1 股票发行的兴盛与自由交易的股市
        7.3.2 股票市场的自律组织与自我管理
        7.3.3 汪伪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与管理
    7.4 抗战胜利后工商业畸形发展与股市投机
        7.4.1 国营企业的兴盛与民族工商业的衰落
        7.4.2 国有公司的私有化与股票发行
        7.4.3 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国有化改组与投机活动
        7.4.4 交易所自律与政府行政监管
    7.5 股市法制的细腻化与市场主体的行政化
    7.6 解释国民党政府时期股市监管制度的演变
第8章 从近代到现代股市监管:纵向比较
    8.1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演变的总体特征
    8.2 从近代到现代股市监管:一点扩展
        8.2.1 国民党政府对股市的监管及其逆转
        8.2.2 共产党政府对股市的利用与政策调整
第9章 国际视野中的近代股市监管:横向比较
    9.1 引言
    9.2 欧美股票市场的早期发展
        9.2.1 荷兰股票市场的兴衰
        9.2.2 法国不发达的股票市场
        9.2.3 美国股市的早期发展
    9.3 亚洲股市的近代发展
        9.3.1 日本股市的早期历史
        9.3.2 香港股市的早年
        9.3.3 印度股市的诞生
    9.4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史与其他国家的相似性
    9.5 中国对西方世界的学习与模仿
    9.6 中国近代股市监管模式与西方世界的不同
    9.7 解释中国股市监管制度在西化过程中的变异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10.1 结论性评论
        10.1.1 区分制度文本与文本背后的支持性利益集团至关重要
        10.1.2 理解股市支持性利益集团与集权政府共生之艰难
        10.1.3 解释有限学习与周期放权的历史过程
    10.2 政策启示
        10.2.1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10.2.2 近代股市监管史的两点启示
    10.3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近代与现代朝代纪元表
附录B 上海租界的地域与历史
附录C 近代上海的外商和华商股票交易市场简史
附录D 近代上海华商股票市场大事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 ——以宁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主题与选题意义
    1.2 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关研究述评
        1.2.1 金融与金融服务业的内涵
        1.2.2 金融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
        1.2.3 金融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研究
        1.2.4 对金融服务业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假设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本质分析:结构、效率与稳定
    2.1 金融服务业的结构演进与优化分析
        2.1.1 金融结构的内涵扩展、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
        2.1.2 金融结构演进的内部动因与外在因素
        2.1.3 金融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分析
        2.1.4 制度变迁与金融结构优化
    2.2 金融服务业的效率与竞争力分析
        2.2.1 金融效率的含义考察与影响因素
        2.2.2 金融效率与金融结构、市场结构关系分析
        2.2.3 从金融效率到金融服务业竞争力
        2.2.4 城市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模型
    2.3 金融服务业的风险与稳定性分析
        2.3.1 金融服务业风险分析
        2.3.2 金融稳定与区域金融稳定
        2.3.3 金融稳定与市场结构、金融效率的关系
        2.3.4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金融稳定分析
第三章 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区位文化与合作共生态
    3.1 地理区位因素
        3.1.1 金融地理学有关观点
        3.1.2 山西票号兴起的地理因素分析
        3.1.3 宁波商帮崛起的地理因素分析
    3.2 区域文化因素
        3.2.1 区域文化及其作用
        3.2.2 “工商皆本”的思想
        3.2.3 “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3.2.4 “民本经济”特色
    3.3 金融服务业发展与产业集群:银企合作共生态
        3.3.1 共生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
        3.3.2 基于共生理论的集群声誉机制
        3.3.3 不考虑声誉机制的银企信贷模型分析
        3.3.4 基于声誉条件下的银企信贷模型分析
第四章 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分析:区域与城市层面
    4.1 金融服务业集聚成因与意义
        4.1.1 金融服务业集聚
        4.1.2 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
        4.1.3 金融服务业集聚的重要意义
    4.2 金融服务业发展与区域金融
        4.2.1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
        4.2.2 长三角经济圈与区域金融
    4.3 金融服务业发展与金融中心城市
        4.3.1 经济要素集聚中心:中心城市的出现
        4.3.2 金融要素集聚中心的形成:金融要素的空间极化
        4.3.3 金融中心的层系结构:金融批零市场假说
第五章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实证(一): 环境、结构与功能分析
    5.1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5.1.1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演变
        5.1.2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产业环境
        5.1.3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5.2 宁波金融服务业结构分析
        5.2.1 宁波金融结构的深度测定
        5.2.2 宁波金融结构的宽度测定
        5.2.3 宁波金融的综合分析
    5.3 宁波金融服务业功能分析
        5.3.1 资金融通功能有效发挥
        5.3.2 支付清算体系高效运转
        5.3.3 征信体系建设日益加强
        5.3.4 风险管理功能逐步完善
第六章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实证(二): 竞争力比较与稳定评估
    6.1 城市金融服务业竞争力:长三角15个城市横向比较
        6.1.1 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步骤
        6.1.2 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6.1.3 长三角15个城市金融竞争力:金融批零市场假说的验证
    6.2 宁波金融服务业稳定评估:1980-2006
        6.2.1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
        6.2.2 区域金融稳定的计量评估
        6.2.3 宁波金融稳定状况的分析判断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7.2.1 着力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结构优化
        7.2.2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结构优化
        7.2.3 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促进高效稳健的金融体系的形成
        7.2.4 深入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直接融资产品,促进金融工具多样化
    7.3 促进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7.3.1 加强金融产品的本地化研发,提高宁波金融服务业的创新能力
        7.3.2 拓展投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7.3.3 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长效机制,营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
        7.3.4 引导民间金融有序发展,充分发挥非正式金融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证券公司生存危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对危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机理的一般研究
        0.2.2 对特定产业面临生存危机的分析
        0.2.3 对证券业面临生存危机的分析
        0.2.4 前人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的任务
    0.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逻辑分析体系与结构安排
    0.5 本文的创新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理论基础
    1.1 制度经济学与证券公司生存危机
        1.1.1 制度的定义
        1.1.2 制度变迁的原因及路径
        1.1.3 制度变迁与证券公司生存危机
    1.2 公司理论与证券公司生存危机
        1.2.1 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
        1.2.2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2.3 公司治理与证券公司生存危机
    1.3 企业生命周期危机演变理论
        1.3.1 企业生命周期危机演变的内容
        1.3.2 企业生命周期危机演变与证券公司生存危机
第一篇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2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2.1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历史背景
        2.1.1 中国证券公司的起步阶段(1990-1995):危机的根源
        2.1.2 中国证券公司的发展阶段(1996-2001):危机的加重
        2.1.3 中国证券公司的整合阶段(2001-2005.4):危机显现与局部挽救
        2.1.4 股权分置改革阶段(2005.5至今):证券公司发展的机遇
        2.2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界定、表现及危害
        2.2.1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界定
        2.2.2 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衡量指标
        2.2.3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表现
        2.2.4 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导致严重后果
第二篇 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理论与实证分析
    3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综合性的生存危机
        3.1 解析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问题的理论路径
        3.2 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矩阵分析
        3.2.1 中国证券公司的理想生存状态:区域Ⅰ
        3.2.2 中国证券公司的外部环境缺陷:区域Ⅱ
        3.2.3 中国证券公司的自身缺陷:区域Ⅲ
        3.2.4 中国证券公司的综合性危机:区域Ⅳ
    4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外部原因剖析:对区域Ⅱ的分析
        4.1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外部原因:制度安排缺陷
        4.2 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缺陷分析
        4.2.1 中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制度安排缺陷: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问题
        4.2.2 中国证券市场的其他制度安排缺陷
        4.2.3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安排缺陷与证券公司生存危机
    5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自身原因剖析:对区域Ⅲ的分析
        5.1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的自身原因概述
        5.2 中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现存问题
        5.2.1 国有产权主体资格缺失导致中国证券公司产权虚置
        5.2.2 中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过度集中
        5.2.3 中国证券公司股权流动性差
        5.2.4 中国证券公司多重代理成本高昂
        5.2.5 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激励机制错位
        5.3 中国证券公司的所有制缺陷
        5.3.1 中国证券公司所有制结构缺陷导致的四个问题
        5.3.2 证券公司所有制缺陷的理论模型:道德风险——委托—代理视角
    6 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国证券公司的行为扭曲:对区域Ⅳ的分析
        6.1 中国证券公司的规模与数量扩张行为分析
        6.2 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国证券公司赢利模式分析
        6.2.1 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单一
        6.2.2 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缺陷分析
        6.2.3 中国证券公司业务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盈利能力无法改善
        6.3 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国证券公司违规行为分析
        6.3.1 中国证券公司的融资与自营业务违规行为
        6.3.2 中国证券公司的承销 经纪 资产管理业务违规行为
        6.4 对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国证券公司行为方式的理论解释
第三篇 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的化解对策与建议
    7 发达国家证券公司的危机和化解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7.1 发达国家证券业及其证券公司的危机与危机化解
        7.1.1 美国的证券业及其证券公司的危机与化解对策
        7.1.2 日本的证券业及其证券公司的危机与化解对策
        7.1.3 韩国的证券业及其证券公司的危机与化解对策
        7.2 发达国家化解证券公司危机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7.2.1 发达国家证券公司危机化解的几点经验
        7.2.2 发达国家化解证券公司危机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8 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化解对策Ⅰ: 政府保护性干预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
        8.1 特殊时期的政府保护性干预措施
        8.1.1 关于风险证券公司处置的争论
        8.1.2 风险证券公司处置方式
        8.1.3 中国风险证券公司处理案例分析
        8.2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
        8.2.1 公司简介
        8.2.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出台过程
        8.2.3 对案例的评价
    9 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化解对策Ⅱ:再造券商主体
        9.1 健全和完善中国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
        9.1.1 完善治理主体 理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关系
        9.1.2 改革人事任用机制及激励机制
        9.1.3 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
        9.2 推动证券公司所有制多元化鼓励建立外资民营证券公司
    10 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化解对策Ⅲ: 加强政府监管与提高自身风险控制能力
        10.1 进一步完善中国证券公司的政府监管
        10.1.1 中国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基本情况介绍
        10.1.2 中国证券公司分类监管指标设计
        10.1.3 加强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各环节相互配合
        10.1.4 利用证券公司分类监管促进证券公司业务创新活动
        10.2 强化中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水平
        10.2.1 证券公司风险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10.2.2 完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制度
结束语
附录1: 模型2的推导过程
附录2: 中国风险证券公司处理案例汇总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记

(8)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模型与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逻辑结构
    四、主要观点及贡献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产生及演变
        一、利息的本质及利率的决定
        (一) 实物利率理论
        (二) 货币利率理论
        (三) 一般均衡的利率理论
        (四) 简单的小结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产生及演变
        (一) 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认识的演变
        (二) 利率风险的来源及影响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的历史演变
        一、单个证券和证券组合利率风险的度量
        (一) 平均期限
        (二) 麦考莱持续期和修正持续期
        (三) 有效持续期和期权调整持续期
        (四) 凸度加持续期
        (五) 证券投资组合的持续期
        (六) 简单的小结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的历史演变
        (一)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的指标法
        (二) 用估计法度量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三) 用衡量法度量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历史演变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内部管理的历史演变
        (一)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缺口管理法
        (二)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情景管理法
        (三) 简单的小结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外部监管的历史演变
        (一) 简单的信息披露阶段
        (二) 更详尽的信息披露阶段
        (三) 全面的利率风险监管阶段
第二章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基础——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构建
    第一节 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在利率风险度量中的基础作用
        一、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分析基础
        (一) 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是对利率期限结构最准确的一种刻画
        (二) 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分析基础
        二、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是利率风险度量的标杆
        (一) 为商业银行无风险资产的价值计算提供标杆
        (二) 为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价值计算提供标杆
        (三) 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标杆地位:美国的经验
    第二节 现行静态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简单模型的构造
        一、用直接法推导零息票债券收益率
        二、用间接法推导零息票债券收益率
        (一) 分段函数形式的事先确定
        (二) 最优决策化过程
        (三) 参数化模型
        三、直接法和间接法的比较
    第三节 动态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模型的构造
        一、均衡模型
        (一) 单因子模型
        (二) 多因子模型
        二、无套利模型
        (一) 基本思想
        (二) 马尔可夫模型
第三章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模型
    第一节 常用的三种度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一、敏感性缺口法
        (一) 敏感性缺口法的内容
        (二) 敏感性缺口法的优缺点
        二、持续期缺口法
        (一) 持续期缺口法的内容
        (二) 持续期缺口法的优缺点
        三、模拟法
        (一) 模拟法的内容
        (二) 对模拟法的简单评价
    第二节 OAS 模型
        一、OAS 模型的基本思想
        二、OAS 模型对利率风险的度量
        (一) OAS 模型对确定性现金流金融资产利率风险的度量
        (二) OAS 模型对不确定性现金流利率风险的度量
        三、OAS 模型的核心模块——提前偿付模型
        (一) 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 提前偿付指标及提前偿付模型
        四、对OAS 模型的简单评价
    第三节 VAR 模型
        一、VAR 模型的基本原理
        (一) VAR 的含义
        (二) VAR 估算涉及的因素
        (三) VAR 的数学描述
        二、VAR 的度量方法
        (一) 德尔塔正态方法
        (二) 历史模拟法
        (三) 应力测试
        (四) 结构蒙特卡罗法
        三、对VAR 模型的简单评价
第四章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模式
    第一节 基于利率预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攻型管理
        一、利率风险进攻型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 利率风险进攻型管理是一种激进型的风险控制..
        (二) 利率风险进攻型管理的思想
        二、利率风险进攻型管理的基础——利率预测
        (一) 基于利率决定理论的利率影响因素分析
        (二) 基于利率模型的利率预测
        三、对利率风险进攻型管理的简单评价
    第二节 基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缺口管理
        一、利率风险缺口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 简单的缺口管理
        (二) 多期缺口管理
        (三) 持续期缺口管理
        二、利率风险缺口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 利率风险缺口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的结果
        (二) 利率风险缺口管理是现代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
        三、对利率风险缺口管理的简单评价
    第三节 基于套期保值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
        一、用资产组合对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一) 基本思想
        (二) 套期保值三个关键环节的确定
        (三) 简单的说明
        二、用衍生工具对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一) 用远期利率协议对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二) 用利率期货对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三) 用利率互换对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四) 用利率期权对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五) 简单的小结
第五章 中国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模型的构造
    第一节 对现有模型的评析
        一、国债基本定价模型
        (一) 主要内容
        (二) 简单评价
        二、回归模型
        (一) 单利模型
        (二) 复利模型
        (三) 简单评价
        三、样条函数模型
        (一) 主要内容
        (二) 简单评价
        四、参数化模型
        (一) 主要内容
        (二) 简单评价
        五、简单的小结
    第二节 中国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构造的约束条件分析
        一、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 初创阶段(1988 年4 月~1997 年6 月)
        (二) 成型阶段(1997 年6 月~2002 年6 月)
        (三) 发展阶段(2002 年6 月~ )
        二、中国债券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市场分割
        (二) 结构失衡
        (三) 流动性不足
        三、中国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构造的约束条件
        (一) 交易所债券市场样本不足
        (二) 银行间债券市场数据失真
        (三) 简单的归纳
    第三节 中国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模型的构造
        一、约束条件下的数据采集及处理
        (一) 数据采集
        (二) 数据处理
        二、约束条件下的模型构造及实证分析
        (一) 样条函数模型
        (二) Nelson-Siegel 模型
        (三) 对估计结果的分析及评价
第六章 约束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与管理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历史现状
        一、利率风险度量的历史与现状
        (一) 实务界对利率风险度量的历史与现状
        (二) 学术界对利率风险度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利率风险内部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一) 实务界对利率风险内部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二) 学术界对利率风险内部管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利率风险外部监管的历史与现状
        (一) 监管当局对利率风险外部监管的历史与现状
        (二) 学术界对利率风险监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与管理的约束条件分析
        一、利率形成机制非市场化的约束
        二、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完善的约束
        三、利率衍生工具缺位的约束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缺乏流动性和多样性的约束
        五、技术约束
    第三节 不同约束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与管理
        一、现有约束条件下利率风险的度量与管理
        (一) 完善组织保障
        (二) 科学选择管理模式
        (三) 充分利用开放式回购的做空机制
        (四) 从契约上强化对隐含期权风险的管理
        二、分步改善约束条件及其对应的利率风险度量与管理
        (一) 利率市场化
        (二) 资产证券化
        (三) 重开国债期货
附表
    附表1:交易所债券品种一览表
    附表2: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情况记录表(1.24-2.04)
    附表3:8 个跨市品种交易情况一览表(1.4-2.4)
    附表4:回归模型样本数据列表
    附表5:经处理后的样本数据一览表
附录
    附录1:用于数据处理的回归分析实证结果
    附录2:样条函数模型拟合的中国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
    附录3:用Nelson-Siegel 模型拟合的中国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9)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概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 创新点说明
2 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的产生、理论基础及其作用
    2.1 西方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的兴起
    2.2 客户资产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作用
    2.3 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的关系
    2.4 客户资产管理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意义与作用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客户资产及其相关概念与模型
    3.1 客户资产
    3.2 客户价值
    3.3 客户生命周期
    3.4 客户预期贡献
    3.5 客户分类及其管理
    3.6 本章小结
4 商业银行客户资产概念模型及计量研究
    4.1 商业银行客户资产概念数学模型
    4.2 客户资产的测算方法
    4.3 商业银行客户预期贡献的计量模型
    4.4 商业银行客户预期贡献的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客户资产控制系统
    5.1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是一有机系统
    5.2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产控制系统的构建
    5.3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过程中控制系统的运用
    5.4 本章小结
6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的环境分析
    6.1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的外部环境
    6.2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
    6.3 商业银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0章 导言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范围
    0.2 论文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0.3 若干基本结论和主要观点
    0.4 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1章 利率决定与利率风险概述
    1.1 利率决定理论
    1.2 利率的期限结构与风险结构
    1.3 利率风险概述
    1.4 投资工具利率风险特征的理论分析
第2章 利率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2.1 利率风险的管理程序
    2.2 利率风险的衡量方法
    2.3 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技术
第3章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加剧的趋势
    3.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其完善趋势
    3.2 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环境的改变
    3.3 我国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加大的原因及表现
第4章 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述要
    4.1 稳健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
    4.2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利率风险的监督
    4.3 充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4.4 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
    4.5 内部控制体系
    4.6 监管当局对利率风险的监督
第5章 适应利率市场化形势,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5.1 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利率风险以及管理状况的实证分析
    5.2 模拟市场利率环境对商业银行的警示
    5.3 加强利率风险防范的策略
第6章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利率风险管理
    6.1 各国寿险公司利率风险和利差损有关情况介绍
    6.2 对我国寿险业的启示
    6.3 造成寿险产品利率风险的主要原因
    6.4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寿险产品利差风险的管理
第7章 利率市场化预期下证券机构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其防范
    7.1 证券机构与投资工具之间的利率风险关系
    7.2 中国资本市场利率风险的分析
    7.3 加强我国证券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钱商要赶在时间前面——WTO与我国银行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D]. 王洪刚. 扬州大学, 2017(10)
  • [2]社会转型与文化积淀 ——以天津皇会为例[D]. 张礼敏. 天津大学, 2014(11)
  • [3]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康学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4]收入结构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 马丽卿.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0)
  • [5]中国近代华商股市的监管结构:演变轨迹及其政治根源[D]. 成九雁. 清华大学, 2009(05)
  • [6]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 ——以宁波为例[D]. 殷兴山.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7]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研究[D]. 王叙华. 复旦大学, 2006(02)
  • [8]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模型与管理模式研究[D]. 贺国生.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 [9]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研究[D]. 周光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10]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徐明圣.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钱商要超前——WTO与我国银行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