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松林生态学文献综述

中国红松林生态学文献综述

一、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韩豪[1](2020)在《闽楠天然林种群特征及其天然更新研究》文中认为为能更好地促进闽楠天然林更新和种群稳定,本文以闽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台江登鲁村闽楠天然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分析闽楠天然种群特征,探究闽楠种群空间分布规律,揭示闽楠幼苗更新特征,旨在为闽楠天然林的经营、保护,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同时,综合分析闽楠幼树幼苗自然更新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阐明其自然更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促进自然更新经营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这对闽楠天然林经营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闽楠种群年龄结构呈倒“J”型分布,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1、2龄级,成年个体少;闽楠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幼龄级死亡率较高;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死亡率较稳定;闽楠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后期稳定和末期衰退的动态特征;闽楠种群受到外界干扰会表现出高敏感性的特征。(2)闽楠幼苗、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表现出集群分布;幼树在大尺度范围表现出集群分布,小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大树在所有范围尺度上表现出随机分布。大树与幼苗在小尺度上表现为负相关,大尺度上表现正相关;大树与幼树、大树和中树在小尺度上分别表现为正相关、无关联,大尺度均表现为负相关;中树与幼树,以及中树和幼苗在所有尺度上都表现出负相关;幼树与幼苗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正相关,大尺度表现为负相关。(3)幼龄植株更新数量在Ⅰ龄级最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幼龄植株更新数量呈下降趋势;更新苗密度、高和地径的变异程度极小,但其变化范围有所差异,更新密度的变化范围比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范围小;在距离母树较远位置的更新苗密度较低,平均地径较大、苗较高;闽楠更新苗主要以聚群分布完成更新过程。(4)最近母树距离与更新苗平均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平均苗高、地径呈显着的正相关;在所有环境因子中,腐质层厚度与平均密度有显着的正相关;坡度与平均苗高、地径呈显着负相关;枯落物厚度与平均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林下地表温度与苗高、地径、密度都没有显着相关性;其中透光率与更新苗平均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平均苗高、平均地径达到了极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透光率是影响幼苗更新最为关键的因子,其次是腐质层厚度。(5)闽楠种群的竞争主要来自种内竞争;基株受邻干扰的有效距离为3-6m,基株个体的有效范围随着径级的增加逐渐缩短。竞争强度与随胸径符合幂函数关系,随着胸径增大邻体干扰强度减弱。(6)闽楠幼苗更新受生物学特性、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工促进天然林的更新和加强闽楠天然种群的保育迫在眉睫。因此,建议考虑以下3点种群保护措施:一是进行科学、合理的人为干扰,提高林下透光率,去除相对数量的竞争木,增加幼龄个体存活率,为其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二是开展闽楠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掌握闽楠生物生态学特性随年龄、环境变化的规律性,适时调节闽楠种群的种间和种内关系,维持不同年龄阶段闽楠对环境资源的生存需求;三是对现有闽楠天然种群实施就地保护,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严禁乱砍滥伐,加强法律宣传和濒危植物保护宣传,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刘倩[2](2020)在《湘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规划及生态廊道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利益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是完成保护任务的前提。湘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该区域内的物种对整个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湘南地区已建多个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物种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保护区成立初期考虑并不完善,所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率有所欠缺,且存在保护空缺。本研究据此重新分析了湘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运用系统规划方法,根据湘南地区地形地貌以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以及系统规划软件(MARXAN),以研究区域内的集水区为规划单元,确定保护目标物种,并计算出每个规划单元中物种保护的不可替代性值,得出高保护价值区域,将高保护价值区域与已有自然保护区进行空缺分析,然后,通过最小阻力模型构架湘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结合景观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以与城市相接部分生态网络为例进行景观生态廊道设计,以期为湘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经验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湘南地区中高保护价值区域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都庞岭山系南部—花山北部地区、南岭山系北部—九嶷山—骑田岭南段—阳明山南段地区、南岭山脉中段南端。这三个区域的不可替代性值高,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对湘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总体布局呈现物种丰富程度由南岭山脉边界线向周围逐渐递减。(2)在地理空间分布上,自然保护区没有涵盖大部分高保护价值规划单元上,研究区域内占高保护价值的规划单元大部分没有列入到保护区内,存在着大量的保护空缺,其中最为明显的保护空缺区域主要分布在都庞岭山系南端、南岭山系北部—九嶷山—骑田岭南段—阳明山南段地区、八面山南端—五指山地区,这些地区所占的集水区规划单元有235个,面积为3714.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23%。(3)基于阻力值栅格图层及生态源地图层,利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工具计算出各个生态源地之间最低成本路径,整理删除重复廊道,提取出36条廊道物种之间交流迁徙的最佳途径,得到湘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潜在网络生态廊道。(4)以生态廊道中多个节点设计为例,讨论了在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前提下的生态廊道设计,根据景观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来分析景观设计在生态廊道中的意义,从涵洞设计、廊桥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设计生态廊道,为湘南地区生态廊道的建设提供借鉴。

邢鹏杰[3](2020)在《蒙古栎纯林红菇科真菌群落结构及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菇科大部分物种为世界广布的外生菌根真菌,与木本植物形成外生菌根,具有调节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循环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因子及土壤微生物也是红菇科真菌群落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蒙古栎纯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分类方法及菌根真菌微生态学与Illumina Hiseq二代测序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探索蒙古栎纯林地上与地下不同生态位红菇科群落结构随生长季节(6-10月份)的动态变化及关键影响因素,为红菇科真菌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蒙古栎菌根进行采样,通过Illumina Hiseq测序手段对真菌ITS序列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蒙古栎菌根内有红菇科真菌有40个OTUs,占有所有真菌(1440个OTUs)的2.78%,红菇科物种数在9月份最高,8月份最低。其中红菇属Russula31种,多汁乳菇属Lactifluus 1种和乳菇属Lactarius 6种,红菇属为优势属。在生长季内,菌根中红菇属和乳菇属的物种数均呈现出先降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多汁乳菇属的物种数呈现先增加,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2)采用同样方法对蒙古栎林根围土壤中红菇科真菌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栎林土壤内有红菇科真菌有46个OTUs,占有所有真菌(1388个OTUs)的3.31%,土壤中红菇科物种数在10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其中红菇属34种,多汁乳菇属1种和乳菇属4种,红菇属为优势属。在生长季期间,根围土壤中红菇属和乳菇属的物种数均呈现增加,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多汁乳菇属的物种数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蒙古栎纯林地下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显着地受到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和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影响。根系中红菇科真菌的相对丰度与根系及土壤中其他真菌的相对丰度存在线性关系。(3)采用随机踏查的方法对6-10月份的生长季节中的蒙古栎纯林内子实体进行连续调查,通过形态解剖特征结合ITS序列信息进行分类,共检测到红菇属11种,多汁乳菇属1种和乳菇属3种,红菇属包括6个亚属,乳菇属包括2个亚属。对采集的红菇科真菌子实体进行ITS区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红菇科共形成红菇属,多汁乳菇属和乳菇属3大支,支持率为100%。其中红菇属和多汁乳菇属物种亲缘关系较近并形成一个大支,支持率为94%,且多汁乳菇属物种独聚在一个小分支上,支持率为98%;乳菇属单独形成一个大分支,支持率为86%。红菇属为优势属。在生长季内,红菇科物种数总体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在8月份达到峰值,且红菇属子实体出现时间早于多汁乳菇属和乳菇属。红菇科物种的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在8月份最大,7月份,9月份,10月份和6月份次之;Pielou均匀度指数在7月份最大,紧接着为8月份,9月份,10月份和6月份。通过将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与栖息地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蒙古栎纯林地上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显着受到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月降雨量,土壤湿度和土壤有机质影响。(4)通过比较蒙古栎纯林地上与地下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发现共有47种红菇科真菌,包括红菇属40种,多汁乳菇属1种和乳菇属6种。又对根系与根围土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7月份,地上与根系间,地上与土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性;在8月份,地上与根系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地上与土壤间无显着差异。

周光[4](2019)在《林下红松生存策略与季节光环境驱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植被群落。其中,红松的更新问题是次生林向阔叶红松林恢复经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阔叶红松林下“只见幼苗,不见幼树”,而红松却在杨桦林下更新良好。然而,迄今为止,造成阔叶红松林内红松更新障碍及其与杨桦林内红松更新差异的根本原因仍没有明确的结论。本研究以长白山北坡的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光合有效辐射探头和鱼眼照片长期监测两林分林下光环境;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观测林下红松光合作用季节动态,并结合林下光照和温度数据以及光合模型来模拟林下红松碳积累的季节动态;使用定期收获法观测两林分林下红松幼苗幼树的生长、非结构碳含量及非结构碳库的季节动态;使用环剥和去叶控制实验来探索红松幼树单个枝条尺度上的碳自治能力;通过苗圃和林内幼苗移植和遮光控制实验来探索季节性光照差异对林下红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原始林和次生林林下光照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早春和晚秋非生长季的林下光照要显着高于夏季生长季。在非生长季,原始林内红松树冠和高大乔木树干的侧方遮荫要显着高于次生林的树干,因此,在非生长季,次生林的林下光照要显着高于原始林。而在生长季,由于林冠均完全郁闭,原始林和次生林的林下光照都非常低,且无显着差异。(2)采用一元二次经验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分别对红松温度与光合、光强与光合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模型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我们获取了红松幼树在不同温度和光强下的光合特征参数。由模型可知,林下红松在低温条件下仍然具有一定光合能力。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1年生叶、2年生叶和3年生叶的光合最低温度可达 3.3℃、5.4℃和 7.8℃。(3)林下红松的主要碳同化时期为早春和晚秋阶段。不论原始林还是次生林,林下红松在生长季的碳同化均为负值,这说明红松在生长季是处于碳消耗状态。更重要的是,在早春和晚秋,次生林林下红松1年生叶、2年生叶和3年生叶的碳同化量均要显着高于原始林林下红松。(4)在春季和秋季,林下红松幼苗各器官干重、非结构碳含量和非结构碳库都显着增加,但在夏季生长季却呈现明显地下降趋势,这说明林下红松在春季和秋季处于养分快速积累阶段,而在夏季郁闭期处于快速消耗体内养分阶段。(5)在春季和秋季,次生林林下幼苗的干重、非结构碳含量和非结构碳库均显着高于原始林,而在生长季差异不显着。这说明次生林林下幼苗在无叶期的养分积累要明显好于原始林幼苗。(6)林下红松具有固定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季节动态:在春季,红松各器官中的淀粉含量都迅速地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到夏季生长季,器官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渐降低,到8月份达到最低值;在秋季,各器官中的淀粉含量不增加,保持较低水平,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升高,在10月末达到最高值。(7)去除1年叶、去除2年叶和保留全部叶三种处理的环剥与不环剥之间红松新枝和新叶生长差异不大,这说明红松幼树在单个枝条尺度上具有碳自治能力。枝条上新生枝叶的生长依赖于当前枝叶中存储的养分,且主要依靠多年生针叶中积累的养分供应。上一年的养分积累直接影响下一年的红松生长和存活。(8)红松幼苗生长和存活与非生长季的光照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不同光照处理的幼苗生物量、非结构碳、非结构碳库大小以及成活率都有显着差异。(9)红松幼苗的生物量与春季的光照条件有关,在春季阶段红松的光合积累产物主要为淀粉,用作新器官生长和发育。红松幼苗的非结构碳浓度和碳库大小与秋季的光照条件有关,在秋季阶段红松的光合积累产物主要为可溶性糖,主要用来冬季维持和防止细胞冻伤。(10)红松幼苗成活率与各器官中秋季非结构碳浓度和非结构碳库大小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春季和夏季的非结构碳浓度和非结构碳库大小没有显着关系。同时,本研究发现红松幼苗成活率与不同时期的各器官生物量都没有显着关系。综上所述,林下红松利用早春和晚秋阶段的高可利用光进行大量光合积累,从而能够长期忍耐生长季林下郁闭环境,这是红松能在次生杨桦林内成功更新的关键因素。而非生长季的光照条件和非结构碳积累的差异是造成原始林和次生林林下红松更新差异的主要原因。

姚博[5](2019)在《辽宁红松人工林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阐述了红松人工林在辽宁境内发展历程,对辽宁地区红松人工林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红松人工林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辽宁地区红松人工林培育提供了参考。

杨蓝[6](2018)在《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指出东北红豆杉是我国Ⅰ级保护植物,因其药用作用和观赏价值受到了人为干扰,近年来其自然种群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已被列为国家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植物。本文以东北红豆杉生境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物种组成特征、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东北红豆杉种群分布主要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东北红豆杉的就地与迁地保护的生境选择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红豆杉生境中群落类型共有5种群落类型:红松紫椴林、红松云冷杉林、红松裂叶榆林、红松枫桦林和杂木林。在21个调查地点中,80.95%的样地群落类型属于紫椴红松林和红松云冷杉林。东北红豆杉在红松紫椴林分布数量最多,而在红松云冷山林中分布频度最大,甚至发现片林的分布。(2)东北红豆杉分布群落中共记录有植物48科91属108种。其中,乔木14科21属30种,灌木12科20属24种,草本29科52属54种。科内属数、种数较多的科目依次为蔷薇科(Rosaceae)、百合科(Lili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松科(Pinaceae)。东北红豆杉分布群落中,高位芽植物丰富,地上芽植物较少,地面芽和隐芽植物较多。(3)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组成方面,乔木层、草本层中红松冷杉林和红松紫椴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3类群落,在灌木层中,红松冷杉林和红松裂叶榆林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3类群落。综合来看,红松云冷杉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4)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等生态因子对于东北红豆杉种群分布的影响均为显着。对东北红豆杉主林层个体数量与生态因子就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郁闭度与其个体数量成显着负相关,坡度海拔坡向都与其成显着正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海拔上,东北红豆杉种群最佳的海拔范围分布在海拔700m-900m之间;在坡向选择上,种群数量在阴坡明显大于阳坡;在坡位上,东北红豆杉多分布于山地的中部和上部;在坡度上,东北红豆杉种群个体数量最多的坡度为10°~20°。

焦宏[7](2018)在《红松人工林研究现状》文中认为文章根据红松人工林的不同发展阶段,调查了红松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红松人工林在各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对当前红松人工林的研究在学科上进行了划分,概述了红松在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及进展情况,为红松人工林的研究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参考。

王洪成[8](2016)在《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评价》文中认为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生态评价是景观生态学应用领域中密切联系的两个环节,是正确认识景观、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景观资源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GIS技术为平台,以亚布力森林公园201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1:2.5万林相图和等高线图为基础,采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对亚布力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斑块特征、群落特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森林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评价,针对亚布力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优化和持续经营措施,目的是为该公园的持续经营和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计算、分类,并分析了景观的17个代表性指标。亚布力森林公园一级景观分成10类,森林景观(二级景观)分成18类,其中有林地景观占总面积的74.5%,控制着整个公园的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其次是农地(1.49%)。其它景观斑块镶嵌于有林地和农地景观中。森林景观以阔叶混交林主,占有林地面积的24.76%,其次是椴树林(17.57%)和落叶松林(11.83%)。森林景观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占有林地面积的85.22%,以幼龄林景观为主,占有林地面积的48.7%。亚布力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受地形因子影响明显,其中森林景观的51.46%主要分布在海拔400-600m之间,83.01%分布在<25°的坡地上,85.2%分布在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阴坡最多。从整体景观要素斑块规模来看,农地景观斑块个数(NP)85,斑块平均面积(MPS)为19.4,说明农地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高。在森林景观中色木林景观整体性较好,斑块集中;白桦林斑块比较分散,破碎化较为严重;从斑块形状指数来看,一级景观中有林地形状指数(2.02)和斑块分维数(1.34)最大,表明有林地边缘形状曲折多变,形状复杂;二级景观中樟子松林形状指数(2.22)和分维数(1.35)最大,表明樟子松林景观类型的形状比较复杂;从景观异质性指标分析,景观类型多样,景观异质性程度相对较大,破碎化程度低;从景观要素空间相互关系分析,各景观要素总体上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呈团聚装分布,但个别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比较分散:从景观多样性来看,亚布力森林公园内各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为2.66,多样性指数低,优势类型景观明显。(2)根据群落调查数据,针叶林中落叶松具有最大的重要值(0.64);阔叶林中阔叶混交林的重要值最大(0.72),说明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更适合于该地区的立地条件。从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来看,不同群落总体差异不大,阔叶林内物种丰富对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大于针叶林:生态优势度针叶林群落相对大于针叶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对比分析,生态优势度与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一种负相关关系。(3)土壤化学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K和速效P分别介于2.12%-11.23%、0.16%-0.75%、0.87%-2.21%和0.019%-0.110%之间,土壤呈微酸性至酸性。针叶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均低于阔叶林。(4)从森林林木产值、平均生产力、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等方面对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5236.6万元/a,评价指标的所占比重的大小顺序为保育土壤(32.8%)>涵养水源(29.6%)>森林游憩(13.8%)>生物多样性保护(10.3%)>净化大气(6%)>木材价值(4.1%)>固碳释氧(3.4%)。不同类型的林地,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差异较大,单位面积上不同林地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冷杉林最大(14.8万元/a.hm2),其次是针阔混交林(9.9万元/a.hm2),疏林地最小(2.6万元/a.hm2)。(5)选取景观结构指数、群落特征指数、抵抗力、立地条件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等5个方面26个指标建立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SPSS软件对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健康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综合评价得分为0.72,说明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健康程度处于亚健康的上限区域。(6)针对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和原则,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与持续经营措施,对有林地和农用地空间格局优化进行前后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有林地和农用地分布格局更加合理。

刘伟[9](2015)在《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文中研究指明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属小檗科(Berberidaceae)桃儿七属植物,单属单种,是一种珍稀濒危中药材。桃儿七根和根茎中含有丰富的鬼臼毒素,鬼臼毒素是合成VP-16(etoposide)、VM-26(teniposide)、GP7、NK6ll等抗癌药物的前体物质,因其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而倍受青睐。在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桃儿七堪称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桃儿七是一个广布种,巨大的区域环境差异可能导致其化学成分、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的不同,进而导致品质差异。随着桃儿七巨大药用价值被逐步发现,人们对它的研究与日剧增,涌现出大量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测定及生物功能研究方面,缺乏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和数量生态学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桃儿七的化学多样性及其与表型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确定桃儿七化学成分的主导影响因素、评价桃儿七资源品质、揭示桃儿七的最佳产区,了解桃儿七的转录水平及发掘鬼臼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提出桃儿七的保护建议,为揭示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机理、优良性状品种的定向选育、新药研发、实施药材的GAP种植、调控鬼臼毒素的生物合成以及更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源头上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稳定的桃儿七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基于指纹图谱数据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桃儿七的化学成分含量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丰富的化学多样性。通过化学计量法联用色谱数据等多元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同种桃儿七资源进行品质评价。形态分类、视觉分类、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一致表明8批桃儿七药材被归为3个类群,其中甘肃省永登县桃儿七(S4)品质最好。2.通过对8个不同区域240个桃儿七个体的30个表型性状多样性的研究,发现桃儿七表型性状在群体间(调查区域间)和群体内(调查区域内)存在丰富变异且差异显着(P<0.05)。调查区域内个体间的分化大于调查区域间的分化,且个体表型性状的稳定性差于调查区域间的稳定性。生殖器官表型性状较营养器官分化严重,稳定性较差(VST排序:株高(25.827%)>花(19.376%)>果实(16.248%)>叶(14.91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表型多样性与其化学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即桃儿七化学多样性不是由表型差异导致的,这意味着桃儿七种群可能产生了不同的化学型。3.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63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多态性率为55.89%,He均值为0.0585,桃儿七种群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UPGMA、PCOA和Bayeian聚类分析一致表明32个桃儿七种群被分为3类,且存在清晰的遗传结构。AMOVA分析(63.77%,P<0.0002)和Gst统计(Gst=0.3623)表明显着的遗传变异发生在桃儿七种群内。Mantel检测表明桃儿七空间格局与其地理位置的相关性不显着(r=0.213,P=0.289)(P<0.05)。高的遗传分化可能与这个种有限的基因流(Nm=0.8801)和有限的种子传播距离有关。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遗传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即桃儿七化学多样性不受遗传多样性的显着影响。考虑到种群较低的遗传多样性、高度的遗传分化和丰富的化学多样性以及来自人类的压力,原位保护被推荐为最佳的保护措施,迁地保护作为原位保护的补充措施。在迁地保护中,必需充分取样以尽可能多地涵盖桃儿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4.环境因素显着影响桃儿七化学成分的地理差异,贡献了桃儿七的化学多样性。影响化学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年均降雨、七月份均温、无霜期、光照时数、p H、有机质和速效钾。年均降雨、光照时数、无霜期和七月份均温是决定因素。年均降雨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与化学成分含量显着负相关(P<0.05)。有机质、p H和速效钾是限制因素。有机质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与化学成分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基于化学成分含量,甘肃省永登县(S4)是生产高含量鬼臼毒素和木脂素的最佳产地,云南省香格里拉县(S6)和西藏林芝县(S7)分别是生产高含量槲皮素和山奈酚的最佳产地。5.本次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1634670条高质量的序列,通过从头组装与功能注释,得到74026个具较高注释可信度的Unigenes。通过与Nr、Swiss-Prot、KEGG和COG蛋白数据库的blastx比对(e value<0.00001)和基于软件ESTScan对编码区的预测,共有34175个Unigenes可以直接确定其CDS区及序列方向。比对到野草莓(Fragaria vesca)、可可(Theobroma cacao)和葡萄(Vitis vinifera)的Unigenes最多,分别占Unigenes总数的23.16%、14.61%、4.88%。通过GO功能分类,共有14885个terms被归类到69个功能类别中。被归类到代谢过程功能和细胞功能的基因数目最多,分别占Unigenes总数的21.62%、10.34%。通过COG分类,共有21604条Unigenes被归类到24个功能类别中,被归类到一般功能预测(R)、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换、蛋白伴侣类(O)和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源论(J)的基因较多,分别占Unigene总数的17.21%、9.74%和7.87%。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共有11071条Unigenes归入125个主要的代谢通路中,包括与鬼臼毒素合成有关的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及与黄酮合成有关的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代谢通路。6.发掘直接与鬼臼毒素合成相关的酶基因14条,分别是肉桂醇脱氢酶(CAD)(11条)、松脂酚-落叶松脂醇还原酶(PLR)(2条)和dirigent蛋白(DIR)(1条),对这些基因和转录因子进行相关实验可进一步深入研究鬼臼毒素的合成机理。

孙世仁,苏东凯,谢小魁,杨明,赵月,唐宇,李斌[10](2013)在《长白山区人工红松林蓄积生长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吉林省长白山区1 078块人工红松林小班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选用12种3参数的生长模型对蓄积生长进行模拟,并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最后以模型外推检验其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人工红松林经历"缓慢—旺盛—缓慢"的生长阶段;理论生长方程Richards模型和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这个过程,拟合精度较高,生物学意义较好;拟合的生长曲线呈现慢生树种典型的"S"形。对蓄积生长模型求导计算出连年生长量模型,表明人工红松林分在29a附近时蓄积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蓄积生长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白山区人工红松林的生长过程,可为森林生长预测和经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二、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闽楠天然林种群特征及其天然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种群特征研究
        1.2.2 森林天然更新特征研究
        1.2.3 森林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1.2.4 邻体干扰对天然更新的影响研究
        1.2.5 闽楠天然群落特征及更新研究现状
        1.2.5.1 闽楠群落特征研究
        1.2.5.2 闽楠天然群落更新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立题依据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闽楠天然种群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2.2.2 数据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闽楠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变化分析
        2.4.2 闽楠种群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分析
        2.4.3 闽楠种群的生存分析
        2.4.4 闽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章 闽楠幼苗更新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3.1.2 数据测定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龄级的更新苗数量分布特征
        3.3.2 闽楠更新幼苗生长与数量特征
        3.3.3 闽楠母树距离与更新苗分布特征
        3.3.4 闽楠更新苗空间分布特征
    3.4 小结与讨论
        3.4.1 小结
        3.4.2 讨论
第四章 闽楠幼苗幼树更新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4.1.2 测定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闽楠更新苗生长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3.2 不同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4 小结与讨论
        4.4.1 小结
        4.4.2 讨论
第五章 邻体干扰对闽楠种群更新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5.1.2 指标计算和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对象木与竞争木的基本概况
        5.2.2 闽楠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竞争
        5.2.3 闽楠不同生长阶段邻体干扰有效距离
        5.2.4 闽楠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闽楠天然种群特征
        6.1.2 闽楠幼苗更新特征研究
        6.1.3 闽楠幼苗更新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6.1.4 邻体干扰对闽楠种群更新的影响
        6.1.5 闽楠天然种群人工促进更新的措施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湘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规划及生态廊道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
第2章 生物多样性系统规划保护及生态廊道研究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生境评价法
        2.2.2 空缺分析
        2.2.3 不可替代性分析
        2.2.4 生态廊道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3章 湘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及空缺分析
    3.1 湘南地区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2 自然区保护概况
    3.3 基础数据
        3.3.1 数据来源
        3.3.2 物种保护评价标准
        3.3.3 Marxan数据处理
    3.4 不可替代性分析
        3.4.1 高保护价值区域概况
        3.4.2 不可替代性分析讨论
    3.5 湘南地区自然保护区空缺分析
第4章 生境斑块网络构建与分析
    4.1 识别生态源地
    4.2 构建景观阻力面
    4.3 构建生态斑块潜在生态廊道
第5章 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5.1 相关案例分析
        5.1.1 浙江省“五水共治”浦阳江生态廊道建设
        5.1.2 美国丹佛樱桃溪生态廊道改造
        5.1.3 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
    5.2 生态廊道设计原则
        5.2.1 物种保护优先原则
        5.2.2 保护开发原则
        5.2.3 整体性原则
        5.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景观生态廊道设计策略
        5.3.1 以本土植物为主
        5.3.2 考虑潜在物种的生境需求
        5.3.3 合理的搭配方式
    5.4 景观生态廊道的设计内容
        5.4.1 确定目标物种
        5.4.2 优势物种的生境研究
        5.4.3 生态廊道的宽度
        5.4.4 景观生态廊道网络构建
    5.5 小结
第6章 湘南地区生态廊道设计
    6.1 设计区位分析
    6.2 设计目标
    6.3 设计总体规划
        6.3.1 生态廊桥
        6.3.2 小型动物穿行通道设计
        6.3.3 大型动物穿行设计
        6.3.4 鸟类廊道栖息地设计
        6.3.5 两栖动物穿行通道设计
        6.3.6 湿地生态廊道植物配置设计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7.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蒙古栎纯林红菇科真菌群落结构及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红菇科菌根微生态研究概况
        1.1 外生菌根
        1.2 菌根微生态学研究概况
        1.3 红菇科真菌微生态学研究概况
    第二章 外生菌根研究技术概况
        2.1 外生菌根及外生菌根真菌调查方法
        2.2 外生菌根及外生菌根真菌个体的形态分类鉴定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案
        3.1 研究地概况
        3.2 主要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蒙古栎根系及根围土壤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蒙古栎纯林根系红菇科真菌群落季节性组成变化
        1.2.2 蒙古栎纯林根围土壤红菇科真菌群落季节性组成变化
        1.2.3 根系与根围土壤中红菇科真菌群落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1.3 讨论
    第二章 蒙古栎纯林内红菇科地上子实体多样性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2.1.4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蒙古栎纯林地上红菇科真菌类群
        2.2.2 蒙古栎纯林地上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的季节性变化
        2.3 讨论
    第三章 蒙古栎纯林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蒙古栎纯林地上和地下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的差异
        3.2.2 土壤及根系内真菌对蒙古栎纯林地下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3.2.3 非生物因素对蒙古栎纯林不同生态位红菇科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林下红松生存策略与季节光环境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更新研究
        1.1.1 红松耐荫性研究
        1.1.2 红松更新和林内光环境的关系
        1.1.3 红松生长和存活与光照的响应
        1.1.4 阔叶红松林的自我维持机制
    1.2 林下光照研究
        1.2.1 森林光环境的异质性
        1.2.2 林冠结构与光环境的关系
        1.2.3 林下光环境异质性与植被更新
        1.2.4 林下光环境测量方法
    1.3 物候规避策略
    1.4 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设置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土壤特征
    2.4 植被特征
    2.5 样地设置
    2.6 红松更新调查
3 林下光环境季节动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光照探头布设
        3.2.2 鱼眼照片拍摄
        3.2.3 侧方遮荫调查
    3.3 结果
        3.3.1 林下光照季节动态
        3.3.2 林冠开阔度季节动态
        3.3.3 侧方遮荫
    3.4 讨论
    3.5 小结
4 红松光合积累季节动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红松光响应曲线测定
        4.2.2 红松季节碳同化计算
    4.3 结果
        4.3.1 红松光响应曲线
        4.3.2 光合积累季节动态
    4.4 讨论
        4.4.1 红松光响应曲线
        4.4.2 碳积累的季节动态
    4.5 小结
5 林下红松养分季节动态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林下幼苗季节动态
        5.2.2 林下幼树季节动态
        5.2.3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测定
    5.3 结果
        5.3.1 林下幼苗季节动态
        5.3.2 林下幼树季节动态
    5.4 讨论
    5.5 小结
6 环剥与去叶实验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7 红松移植实验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苗圃实验
        7.2.2 林内实验
        7.2.3 数据分析
    7.3 结果
        7.3.1 苗圃实验
        7.3.2 林内实验
    7.4 讨论
    7.5 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性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辽宁红松人工林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辽宁地区红松人工林的发展概况
2 研究进展
    2.1 红松育苗
    2.2 造林及幼林抚育
    2.3 红松人工林经营
    2.4 林木育种
    2.5 森林生态及保护
3 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问题
    3.2 对策

(6)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东北红豆杉研究现状
        1.2.2 红豆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统计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2.4 技术路线图
3 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组成特征
    3.1 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主要群落类型及其特征
        3.1.1 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类型
        3.1.2 东北红豆杉群落聚类分析
        3.1.3 不同群落中东北红豆杉种群分布特征
    3.2 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
        3.2.1 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物种组成特点
        3.2.2 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区系特征
    3.3 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3.4 东北红豆杉种群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4.1 东北红豆杉种群海拔分布特点
        3.4.2 东北红豆杉种群坡向分布特点
        3.4.3 东北红豆杉种群坡位分布特点
        3.4.4 东北红豆杉种群坡度分布特点
        3.4.5 生境因子对东北红豆杉种群的影响
4 结论、讨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附录1: 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植物名录
附图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筒介
致谢

(7)红松人工林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红松林的研究历程
2 红松人工林研究的现状
    2.1 红松育苗技术
        2.1.1 红松播种育苗
        2.1.2 红松容器苗的培育
        2.1.3 红松扦插育苗
        2.1.4 红松组织培养
    2.2 红松造林
        2.2.1 造林密度
        2.2.2 造林方式
        2.2.3幼林抚育
    2.3 红松人工林经营
        2.3.1 人工林经营技术的研究
        2.3.2 红松果材兼用林培育技术
        2.3.3 红松果林培育技术
    2.4 森林保护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3.1 存在问题
    3.2 展望

(8)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概述
        1.2.3 森林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1.2.4 森林景观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行政区划、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1.3 生物资源概况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资料收集与数据预处理
        2.2.1 资料来源
        2.2.2 野外数据调查
        2.2.3 数据处理
    2.3 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2.3.1 数字高程模型原理
        2.3.2 DEM的建立
        2.3.3 DEM的精度检验
        2.3.4 环境地形因子提取
    2.4 本章小结
3 亚布力森林公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3.1.1 景观分类
        3.1.2 景观要素与环境地形因子的空间叠置
        3.1.3 景观指数选取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亚布力森林公园景观类型划分
        3.2.2 亚布力森林公园景观环境因子分析
        3.2.3 亚布力森林公园景观指数因子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4.1.2 重要值计算
        4.1.3 群落综合特征测度
        4.1.4 土壤养分化学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亚布力森林公园主要植物种类
        4.2.2 主要森林群落结构分析
        4.2.3 主要森林群落特征分析
        4.2.4 森林病虫害调查
        4.2.5 森林土壤养分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评价指标的筛选
        5.1.2 木材价值评价
        5.1.3 固碳释氧研究
        5.1.4 涵养水源
        5.1.5 保育土壤
        5.1.6 净化大气价值
        5.1.7 保护生物多样性
        5.1.8 森林游憩
    5.2 研究结果
        5.2.1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林木产品价值评价
        5.2.2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生物量和平均生产力评价
        5.2.3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评价
        5.2.4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碳汇价值评价
        5.2.5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释放氧气价值评价
        5.2.6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涵养水源评价
        5.2.7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保育土壤功能与价值评价
        5.2.8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净化大气价值评价
        5.2.9 亚布力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
        5.2.10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游憩价值评价
        5.2.11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
    5.3 本章小结
6 亚布力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健康评价
    6.1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方法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方法
        6.1.3 评价的基本步骤
        6.1.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1.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评价计算
    6.2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结果
    6.3 本章小结
7 亚布力森林公园景观优化布局与可持续经营管理
    7.1 亚布力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
        7.1.1 人为因素干扰严重
        7.1.2 部分景观破碎化比较明显
        7.1.3 森林景观结构有待改进
        7.1.4 森林群落林龄结构不合理
    7.2 亚布力森林公园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和原则
        7.2.1 优化目标
        7.2.2 优化原则
    7.3 景观格局优化与可持续经营的措施
        7.3.1 景观破碎化的优化
        7.3.2 景观多样性优化
        7.3.3 森林群落结构优化
        7.3.4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
        7.3.5 划定亚布力森林公园生态红线
        7.3.6 推进生态移民和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7.3.7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9)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桃儿七概述
        1.1.1 桃儿七的起源与分布
        1.1.2 桃儿七属的命名考订
        1.1.3 形态特征
        1.1.4 桃儿七的种质资源现状
    1.2 桃儿七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2.1 木脂素类化学成分
        1.2.2 黄酮及其它类化合物
        1.2.3 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与含量检测
        1.2.4 化学指纹图谱
    1.3 桃儿七的药理作用研究
        1.3.1 抗肿瘤作用
        1.3.2 抗病毒作用
        1.3.3 毒性
        1.3.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3.5 对肠平滑肌的影响
        1.3.6 止咳祛痰-抗炎作用
        1.3.7 抑菌杀虫作用
        1.3.8 抗氧化及辐射防护作用
        1.3.9 其它作用
    1.4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
    1.5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研究
        1.5.1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5.2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1.6 桃儿七研究热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1.6.1 引种栽培
        1.6.2 桃儿七的组织培养
        1.6.3 桃儿七的细胞培养
        1.6.4 应用生物反应器生产鬼臼毒素
        1.6.5 毛状根诱导桃儿七中鬼臼毒素
        1.6.6 植物内生真菌发酵生产鬼臼毒素
        1.6.7 鬼臼毒素的化学合成
    1.7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
        1.7.1 转录组概述
        1.7.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本研究选题依据
    1.9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10 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
        1.10.1 研究内容
        1.10.2 预期结果
    1.11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桃儿七资源现状调查
    2.1 调查方法与内容
        2.1.1 文献调查
        2.1.2 走访调查和市场调查
        2.1.3 样方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样地设置情况及调查结果
        2.2.2 地理分布
        2.2.3 桃儿七生境条件
        2.2.4 桃儿七资源状况
        2.2.5 种群特征和群落类型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色谱学、化学计量学的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3.2.2 流动相的选择
        3.2.3 空白试验
        3.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3.2.5 精密度试验
        3.2.6 重复性试验
        3.2.7 稳定性试验
        3.2.8 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试验
        3.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3.2.10 桃儿七指纹图谱研究
        3.2.11 基于化学计量学联用色谱数据等多元分析方法评价桃儿七资源品质
    3.3 讨论
        3.3.1 桃儿七指纹图谱
        3.3.2 桃儿七资源品质评价
        3.3.3 桃儿七的化学多样性
    3.4 小结
        3.4.1 指纹图谱的构建
        3.4.2 丰富的化学多样性
        3.4.3 桃儿七资源品质评价
第四章 桃儿七表型多样性及其对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所用工具/仪器
        4.1.2 调查对象
        4.1.3 性状选择和测定
        4.1.4 不同产地桃儿七化学成分的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桃儿七表型均值变异
        4.2.2 调查区域间(内)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4.2.3 研究区域间桃儿七表型分化程度
        4.2.4 表型特征稳定性
        4.2.5 表型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关系
    4.3 讨论
        4.3.1 桃儿七表型多样性
        4.3.2 桃儿七表型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及其对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紫外分光度法检验DNA纯度
        5.2.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纯度
        5.2.3 基因组DNAISSR-PCR扩增结果
        5.2.4 桃儿七种群遗传多样性
        5.2.5 桃儿七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分化
    5.3 讨论
        5.3.1 桃儿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3.2 高的遗传分化和显着的遗传结构
        5.3.3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对其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5.3.4 桃儿七种群的遗传保护
    5.4 小结
        5.4.1 桃儿七种群存在低的遗传多样性、高的遗传分化和清晰的遗传结构
        5.4.2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关系及其保护
第六章 环境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八个产区的环境因素分析
        6.2.2 不同产地桃儿七有效成分的差异(多样性)
        6.2.3 环境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6.3 讨论
        6.3.1 地理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2 降雨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3 光照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4 温度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5 土壤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6 桃儿七药材的道地性
    6.4 小结
第七章 桃儿七转录组测序与分析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仪器与试剂
        7.1.3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RNA样品制备及质量分析
        7.2.2 测序产量统计与质量分析
        7.2.3 RNA-seq序列组装结果
        7.2.4 RNA-seq序列比对及功能注释结果
        7.2.5 Unigenes功能分类及代谢通路注释
        7.2.6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7.3 讨论
        7.3.1 RNA样品质量
        7.3.2 测序产量及组装情况
        7.3.3 Unigene功能注释
        7.3.4 编码蛋白框预测及近缘模式生物同源基因CDS的比较
        7.3.5 桃儿七转录组功能分类
        7.3.6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8.3.1 不足之处
        8.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10)长白山区人工红松林蓄积生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生长模型
    1.3 模型求解与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龄-蓄积散点图
    2.2 参数求解和拟合优度
    2.3 拟合曲线
3 结论与讨论

四、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闽楠天然林种群特征及其天然更新研究[D]. 韩豪. 贵州大学, 2020(02)
  • [2]湘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规划及生态廊道设计[D]. 刘倩. 南华大学, 2020(01)
  • [3]蒙古栎纯林红菇科真菌群落结构及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 邢鹏杰.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4]林下红松生存策略与季节光环境驱动机制[D]. 周光.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辽宁红松人工林现状、问题及对策[J]. 姚博. 防护林科技, 2019(04)
  • [6]东北红豆杉所在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 杨蓝.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红松人工林研究现状[J]. 焦宏. 防护林科技, 2018(02)
  • [8]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评价[D]. 王洪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9]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D]. 刘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10]长白山区人工红松林蓄积生长模型研究[J]. 孙世仁,苏东凯,谢小魁,杨明,赵月,唐宇,李斌.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6)

标签:;  ;  ;  ;  ;  

中国红松林生态学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