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县级气象科技交流会在义乌召开

首届县级气象科技交流会在义乌召开

一、首届县域气象科学技术交流会在义乌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谢安民[1](2020)在《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文中提出本世纪以来,农村文化礼堂的兴起是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最为显眼的变化。它起初是浙江北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发行为,十八大前后被浙江、河南、湖北等省在属地农村推广,2019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一项乡村治理国家政策。在此过程中,礼堂建设主体事实上一直是新乡贤。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可,文化礼堂乃是当下最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但是,就其形成机制而言,已有研究往往与政府宣传策略一致强调普通村民的行为意义,而无视或者低估了乡村精英的参与作用。它们也未看到乡村精英内部互动关系对礼堂公共空间的直接影响,也即后者产生于既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下。基于浙江省新乡贤参与礼堂建设案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本世纪以来的乡村精英角色、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如何影响了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构建,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多数学者使用广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抽象的人。有关研究因为过于空泛,不太具有现实分析力。少数学者使用了狭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各种乡村行动者。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乡村精英作为公共领域行动者的动机及意义分析都不太明确。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乡村公共空间总是直接形成于一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中。在大多数研究中,本世纪乡村治理格局总体上仍被归为改革后的乡政村治模式。其结果是,忽略了乡村两级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交错关系。有少数学者试图避免这种简化倾向,转而认为近二十年时期形成了新双轨政治模式。然而,实际上仍未根本摆脱乡政村治论的影响。当然,这些文献包含的乡村精英角色分析,正是探讨乡村治理格局之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关系的核心内容。乡村精英研究一般存在三种视角:国家附属论、国家与社会中介论和地方精英能动论。对于新乡贤这一新兴乡村精英研究的主流视角相当于中介论。实际上,能动论更为符合近年来新乡贤的去国家化的命名及其实际的治理主导者形象。本研究运用“地方精英能动论”、“双轨治理”和“交往型公共领域”框架,分析本世纪以来新乡贤动员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确认其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的公共权威,主导构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在乡村礼堂建设过程中,新乡贤总体上相对于基层政府官员属于交往行动者,但是相对于普通村民较多扮演了策略行动者的角色。在新乡贤群体内部,村两委干部相当于策略行动者,乡村文化人、老党员、老干部和经济能人等相当于交往行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策略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对于乡村治理格局,进而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起承转落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资料为浙江政府官方评选的省市两级、两届“最美文化礼堂人”共126人的事迹介绍材料,他们包括村干部、乡村文化人、退休或在职教师、退休干部、经济能人、志愿者等。本研究还使用了笔者在浙江文化礼堂发源地A县的4个村庄的田野调研资料,以及二手收集的浙东南H县的6个村庄资料。本研究认为,新乡贤乃是与传统士绅相似的非正式的能动性的乡村精英,他们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复合双轨”中的公共权威。在政府规划乡村礼堂建设机遇下,新乡贤主要出于个人自身文化需求、村庄治理诉求和宗族吸引等,全面参与了乡村礼堂的规划、筹资和设计的各个过程,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公共空间,为其文化权威的建树奠定了物质性和组织性基础。这种公共空间具有泛文化的特征,可称之为“新乡贤交往空间”。它是指处于基层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其中,新乡贤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并从基层政府和普通村民两边获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文化认同。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目前,“新乡贤交往空间”发展还不充分,它既受基层政府外部支持,又受其控制,更主要的是,它为新乡贤群体内部权力关系所限制。然而,它有可能丰富未来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是阐明了“新乡贤交往空间”兴起的社会本质,论证了其赖以形成的“双轨治理”的直接条件和“精英能动”的根本条件,为在乡村社会中调适经典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个案。本文的“新乡贤交往空间”明显不同于国内农村研究中的以普通村民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而与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文化网络”、“士绅社会”有所相似。不过,新乡贤交往空间并不拥有“士绅社会”的特权功能,而更多地是文化性公共空间,它是当代乡村“文化网络”的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潜力。“新乡贤交往空间”有别于西方社会实际存在的“宰制型公共领域”,也不是规范意义上的“自由型公共领域”,而是“教化型公共领域”。这些发现,使得本研究同时具有为实现乡村治理振兴提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陈浩[3](2019)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即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高水平贸易规则,构建具有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引擎。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界定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概念,明确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通过要素禀赋、全球价值链等理论找到自由贸易港能够聚集国内外优质要素的经济学寓意。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汉堡、利物浦等成熟自由贸易港经验和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梳理,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差异化发展的模式,重点提出海南建设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的路径,探索金融、大宗商品、内陆等不同类型自由贸易港模式。本文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本文沿着“提出问题——理论研究——提出观点--经验借鉴——实践探索—归纳观点”的思路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等内容。本章内容属于提出问题部分。第二章是“自由贸易港理论基础”,通过要素禀赋理论、“守夜人”、“凯恩斯主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等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成长阶段、政府管制理论、全球价值链、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试图探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济学基础。本章内容属于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是“自由贸易港分析”,界定自由贸易港主要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以及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区别。本章内容属于提出观点部分。第四章是“全球着名自由贸易港的成熟经验”,通过梳理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和中国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等“综合服务型”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借鉴。第五章是“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介绍TPP、CPTPP、欧盟海关一体化、欧日经济伙伴协定和中国智利自贸升级协定相关情况,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树立国际标准,争取建设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经验借鉴。第六章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从推动消费、服务业、营商环境、金融开放、房地产、人员流动等方面重点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特点,并浅谈其他内陆型、战略型和特殊功能型自由贸易港的构想设计。本章内容属于实践探索部分。第七章是“结论与讨论”,归纳本文研究形成的结论性观点,探讨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对该领域研究提出构想。本章内容属于归纳观点部分。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一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下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改革进程的必然。二是从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经验来看,自由贸易港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货物服务人员高度自由流动的地区,但也存在发展腹地狭窄、本地产业薄弱、政府角色弱化等缺陷。三是从经济学上讲,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准入壁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规划和法治引导市场行为,避免市场失灵。此外,还要发挥制度设计优势,提高改革效应。四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特色化发展,既要借鉴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贸易港成熟经验,又要支持海南根据自身特色建设服务型自由贸易港,因地制宜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最高水平的开放。本文创新点一是提出如何发挥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主要特点包括制度设计更为灵活、以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为核心、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发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等;二是通过分析逆全球化的原因,提出全球价值链既体现经济价值,又兼顾社会价值。所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既要围绕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创造全球最优的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价值链提供制度保障,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也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全球市场的单一化分割,破除行政垄断和资本垄断,推动全球价值链向着普惠、共享的方向改革,体现制度优越性保障公平;三是梳理TPP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内容,提出中国自由贸易港要对标国际规则和标准,不仅要实现货物、资本、人员便利化流动,更要推动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球数据自由流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孙玉芳[4](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梁怀月[5](2018)在《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华市金东区位于我国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段,自古以来是浙江北部、东部、西南部以及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文化交融之地。此地充沛的土地及林木资源、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四方汇聚的贸易交流、延续至今的传统民俗活动共同造就了当地传统聚落及公共空间的特殊性。本研究以金东区当地传统生活为切入点,探讨基于特殊区位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而形成的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与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以金华市金东区区划范围内的传统聚落历史形态为研究对象,针对整个金东区范围内传统聚落公共空间进行全面研究。本研究是江南区域性传统聚落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利于金华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及区域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子命题包括:(一)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成演化规律;(二)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特征及学术地位:(三)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具体特征;(四)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呈现的思想文化内涵;(五)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周边地区的异同;(六)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方向。为此论文共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金华地区历史古籍史料的考证,研究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人文背景,梳理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化进程,解析两种基本金东区传统聚落类型,即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系统研究。通过对三例金东区传统聚落典型案例的分析,呈现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传统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具体样貌。在个案分析和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与总体形态特征,揭示金东区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在选址与布局形态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以及两类聚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路径、边界、节点、标志物和区域五方面整体解读金东区传统聚落整体意象特征。从地区传统生活方式为着眼点,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层级,解析公共空间组成各部分的具体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分为交通空间、生活空间、贸易空间、仪式空间、娱乐空间五类,以传统聚落居住宅地为中心,将聚落公共活动空间划分为邻里、宗族、近郊、远郊四个层级。其中交通空间所包括的巷弄、车马道、出入口。生活空间包括的滨水空间和生活广场。贸易空间包括的街市和市基。仪式空间包括的宗祠、庙宇、祖坟、风水树、水口。娱乐空间包括的郊野山林、斗牛场、戏台。并从微观视角,整理总结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界面与构筑物的特点。深入挖掘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文化渊源和传统审美价值。从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周边区域传统聚落的渊源与联系入手,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其它地区的区域共性和独特之处。第三部分在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现状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对于金东区金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改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这是首次针对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系统研究,明确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学术地位,弥补了江南传统聚落研究空白;(二)研究从金东区安土重迁传统社会生活作为切入点,挖掘公共空间形成和演化的根本原因,准确把握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三)突破既往研究通常仅针对乡村或市镇的单类型聚落进行分析的方式,本研究以金东区范围内所有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东区各类型传统聚落的梳理比对,构建金东区范围内的完整区域公共空间体系;(四)本研究运用实地广角相机取景拼合街景图像的技术手段,呈现传统聚落狭窄街巷中本无法看清的公共空间立面全貌,完善了既往建筑学界研究仅通过绘制立面显现传统街巷空间界面的单一性。

汤浩[6](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史大光[7](2018)在《基于CAS理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组织有效的空间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特色和优势,实现旅游交通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减少旅游开发建设成本,提高旅游功能效益,使得区域旅游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因此旅游空间结构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用CAS理论方法,构建了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了系统主体的特性及相互适应性,提出了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分析县域旅游地空间结构提供崭新视角。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的现状,总结了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CAS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核心观点。其次,总结了旅游系统的三种系统模型,分析了海门市、泾川县、资兴县、德清四个县域的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提炼出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旅游资源、旅游接待设施、客源市场、旅游交通。第三,根据CAS理论,构建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由核心主体和关联主体构成。其中核心主体包括旅游资源、旅游接待设施、客源市场与旅游交通;关联主体包括旅游业相关从事人员,目的地营销和旅游所需的发展环境。然后分析了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主体的CAS特性和与适应性。第四,从点、线、面、网络四个维度提出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a)明确节点,确立等级结构(b)建立联系,形成旅游轴线(c)点线交织,构建网络体系(d)交织成网,形成旅游体系。对于核心主体部分应该突出中心的多元化组合资源、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旅游交通可达性、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客源地的动态扩张;对于关联主体部分应提高旅游业相关参与人员的旅游特质、塑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方式。最后,以武强县为例,构建武强县域旅游的旅游空间结构系统,提出确定周窝音乐小镇和武强年画两个高级节点,形成音画轴、生态轴、农耕文化轴、红色文化轴四条旅游轴线,构建旅游中心域面、生态休闲域面、红色文化域面三大域面,最后形成武强县的旅游网络体系。

李欣骊[8](2018)在《从贫困县走来:新中国以来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探究(1949-2007)》文中指出本文以浙江省磐安县为研究对象,拟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以建国初到21世纪初为时间跨度,鉴于磐安经历了撤县而又复县的波折,其发展可谓“一落两起”,笔者从社会经济各方面阐述磐安县从绝对的贫困县到摘除贫困帽的历程及其历史经验。建国初磐安县在社会经济稍有恢复时却遭遇政治运动,在“大跃进”运动中撤销建制,其发展一度不进反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经济发展和人民意愿的要求下,磐安顺应历史潮流,恢复建制,迎来快速发展。1996年,磐安县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2007年底率先全面完成“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任务。本文通过对磐安县近6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期揭示磐安县脱贫的长足经验,这些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作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却不发达的纯山区,认清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同时创新生态经济,坚持保护生态与扶贫脱贫相结合,在绿水青山中发展金山银山。旨在为相似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某些启示和借鉴。

刘显世[9](2017)在《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中战略转型的实施,会展业成为城市通往世界的大舞台,同时也是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因其具有增长快、效率高的特点,更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国际上诸多发达城市每年都会凭借其优良的软硬件条件举办众多大型国际性会展,借助会展经济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对当地经济的繁荣和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会展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的会展业逐步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10余年间,中国的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构建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国内学界关于会展业的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恰逢国内会展业快速发展期,并在最近十余年逐步形成研究热潮。基于作者多年从业经历和学术专注考虑,本文选择该时期(1990-2014年)的山东会展业作为研究对象。20世纪90年代,山东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大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教育、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业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山东省成功举办文博会、艺术节等各种大型综合展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省内会展场馆数量和质量,加强了与会展相关服务业的配套建设,提升了山东省承接、举办展会的能力,为今后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内容方面,本文从历史学学理逻辑出发,集合文化产业研究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文献学、社会学理论等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历史与现实,系统研究国内外及山东省会展业发展历程和趋势。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有针对性地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展会的案例分析,提出推动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具体而言,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四至九章,其中第四章综合评述了山东省会展经济的萌生、产业要素的培育,这一阶段的山东省会展活动对产业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五、六章主要评述山东省会展产业的形成期和成长期,即20世纪90年代初至本文的研究节点(2014年),在全国及山东省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处于形成期的山东省会展业在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的主要形式及产生的影响,提出山东会展业对城市品牌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在这一阶段的特定环境下山东省会展业迎来了产业成长阶段,作为社会文化产业的主力形态,会展业成为山东省社会经济的新兴产业,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会展业的主要形式、产业的鲜明特征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七、八章分别通过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活动(中国十艺节和各地区的特色节庆)、会展活动(历届山东省文博会)的梳理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理解。通过以上分析,第九章提出了山东省会展业要不断加强优势、突破瓶颈,对会展业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对策建议列举如下:1.进一步加强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包括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强化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和进一步做靓会展产业的品牌;2.对山东省会展业的问题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包括:(1)全面提升山东省会展业的市场化水平;(2)加大山东省会展业的品牌培育力度;(3)加快山东省会展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4)提高山东省会展业场馆建设与利用水平;(5)补强山东省会展业专业人才的短板;(6)提升山东省会展业配套服务功能;(7)健全山东省会展业相关政策法律体系。从目前已有的中外文献看,选取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主要对山东省会展经济从要素的培育、产业形成期、成长期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和研究会展业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对山东省会展业的形成及成长、典型案例进行考察,分析了各阶段会展业的市场环境和演化成长特征,实现了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的多维度研究。为全面了解山东省会展业,其中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和探讨会展业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张岚[10](2016)在《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创新型国家的前沿性标志往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生产力的创新,但在根基上却是国家管理体制的创新。政府管理部门在价值观、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能够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进行的创新引导、创新激励、创新风险保障和创新收益的合理分配,是市场创新的基础。政府部门的创新扩散,可以推动政府创新的方法、规模和效率,支持市场和社会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创新。在这股全球改革的大潮中,中国政府创新的活动也非常踊跃,一大批地方政府积极实践,因地制宜进行改革,收获了丰富的创新经验。地方政府创新对于推动行政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很多政府创新项目不但在始创地保持着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甚至扩散至全国;也有的项目尽管在始创地失败了却“墙内开花墙外红”,被其它地方政府广泛仿效。但也有不少创新项目不但没有得到扩散甚至在始创地也是名存实亡。为什么许多曾经获奖的创新项目命运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如何有效推动政府创新的扩散,既保证创新扩散的效率又能充分发挥创新解决本地问题的效果,是本文着力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对政府创新扩散的基本理论、动力和条件进行梳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至今已举办八届,考虑到创新扩散的时滞性,通过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第一至第五届获优胜奖的案例的追踪和分析,获得如下发现:一是政府创新的持续性跟扩散情况存在着紧密关系,不具有持续性的项目绝大多数也没有得到扩散。二是政治改革类创新项目的扩散性程度主要取决于中央政府、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推广,自主性的扩散相对较少。三是公共服务类创新和社会管理类创新的扩散情况相对较好,且多为自主性的扩散方式。通过对浙江政府创新的多案例比较分析发现,上级政府的介入对于创新扩散意义重大。创新的扩散首先需要上级政府的认同,上级政府通过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加以引导,保障和鼓励创新的扩散。仿效政府官员的坚持和推动是保障创新扩散成果的有力支持。只有通过那些有胆识的不计较个人得失并敢于冲破重重阻力的官员,才有可能通过持续的推动使得该项创新的仿效得以可能。扩散程度高的创新主要是由中央政府来推动亦或是仿效政府有强烈的动机接纳该项创新。由层级较低的上级政府来推动或是仿效政府的动机不够强烈和主动,创新扩散的区域会受到较大限制且创新的可持续性不强,不能充分实现创新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研究还发现,政府创新和企业创新所追求的目标截然不同,政府创新扩散也有不同的扩散路径和扩散逻辑。在强制性扩散模式下,上级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创新的纵向扩散,在扩散速度上呈现优势,创新成本和风险相对较小。在自发性扩散模式下,主要由仿效政府自主学习,扩散的创新适应性较强,但扩散效率相对较低。政府创新扩散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和合作,互动和博弈的过程,这些合作和博弈,存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间,也存在于政府和社会之间。

二、首届县域气象科学技术交流会在义乌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县域气象科学技术交流会在义乌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分析框架
    1.4 资料方法
    1.5 本文观点
2.精英的转换
    2.1 传统士绅
    2.2 民国新乡绅
    2.3 集体农村干部
    2.4 改革后新乡贤
3.“双轨”的重建
    3.1 平衡双轨
    3.2 长单轨
    3.3 强单轨
    3.4 复合双轨
4.礼堂的复兴
    4.1 传统礼堂
    4.2 近代礼堂
    4.3 农村礼堂
    4.4 文化礼堂
5.新乡贤的参与
    5.1 规划选址
    5.2 规模设计
    5.3 建设筹资
    5.4 布局展陈
6.内在的动力
    6.1 村民的文化需要
    6.2 新乡贤的文化兴趣
    6.3 村庄的治理诉求
    6.4 宗族的吸引
    6.5 女性新乡贤的作用
7.自我的限制
    7.1 村庄领导的竞争
    7.2 村两委成员的冲突
    7.3 乡村文化人的工具化
    7.4 乡村文化人的行政化
8.基层政府的策略
    8.1 行政动员
    8.2 业务指导
    8.3 被动支持
    8.4 特意排斥
9.乡村交往的重构
    9.1 “礼治”交往
    9.2 文化交往
    9.3 再组织化
    9.4 村域外交往
10.结论
    10.1 新乡贤交往空间的历史形成
    10.2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文化网络
    10.3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士绅社会
    10.4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一、国外关于自由港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自由贸易港的研究
        三、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自由贸易港理论分析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一、要素禀赋理论
        二、“守夜人”和“凯恩斯主义”
        三、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四、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理论拓展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
        四、政府规制理论
        五、制度与市场理论
第三章 自由贸易港分析
    第一节 主要特点
        一、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一线放开”)
        二、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二线管住”)
        三、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第二节 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联系和区别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情况
        二、共性特点
        三、两者的区别
    第三节 自由贸易港与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不同
        一、保税区
        二、出口加工区
        三、保税物流园区
        四、跨境工业园区
        五、保税港区
        六、综合保税区
第四章 全球成熟自由贸易港的经验
    第一节 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一、汉堡自由贸易港
        二、利物浦自由贸易港
        三、经验启示
    第二节 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综合型”自由贸易港
        一、新加坡自由贸易港
        二、中国香港自由贸易港
        三、阿联酋和迪拜自由贸易港
        四、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第五章 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
    第一节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CPTPP
        一、TPP
        二、CPTPP
    第二节 欧盟贸易便利化制度
    第三节 欧日伙伴关系协定
    第四节 中国和智利自贸升级协定
第六章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
    第一节 海南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一、建设意义
        二、建设特点
        三、建设路径
    第二节 战略型自由贸易港
        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港(陕西)
        二、京津冀自由贸易港
    第三节 特殊功能自由贸易港
        一、上海金融自由贸易港
        二、舟山国际油品自由贸易港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三 有待深入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5)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传统聚落
        1.2.2 金华市金东区
        1.2.3 公共空间
    1.3 文献综述
        1.3.1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进展
        1.3.2 聚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1.3.3 金华市金东区区域范围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
    2.1 金东区地理环境特征
        2.1.1 浙中腹地的区位地理
        2.1.2 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
        2.1.3 溪塘纵横的水文环境
        2.1.4 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
        2.1.5 农林繁茂的植物资源
        2.1.6 陆路为主的区域交通
    2.2 金东区社会文化特征
        2.2.1 男耕女织的原始分工
        2.2.2 聚族而居的社会传统
        2.2.3 出游频繁的娱乐传统
        2.2.4 笃信风水的吉凶观念
        2.2.5 多神信仰的宗教传统
        2.2.6 重农轻商的初级贸易
        2.2.7 徽婺结合的建造传统
    2.3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历史沿革
        2.3.1 史前至春秋战国——上山文化到古越人的繁衍生息
        2.3.2 秦汉时期——汉越杂居开始
        2.3.3 魏晋南北朝——士人避乱而来
        2.3.4 隋唐五代——吴越国富饶安定
        2.3.5 宋元——水利兴建,文化荟萃
        2.3.6 明清至民——鼎盛繁荣与战乱交替
    2.4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2.4.1 居住型聚落
        2.4.2 贸易型聚落
    2.5 本章小结
3 金东区传统聚落个案研究
    3.1 山头下村
    3.2 郑店村
    3.3 岭五村
    3.4 本章小结
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
    4.1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
        4.1.1 居住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居择地
        4.1.2 贸易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商建村
    4.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态与布局
        4.2.1 团型的居住型聚落平面形态
        4.2.2 线性的贸易型聚落平面形态
    4.3 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之关系
        4.3.1 两类聚落的共性与差异
        4.3.2 两类聚落的相互转化
        4.3.3 区域公共空间体系的共同构建
    4.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意象特征
        4.4.1 路径特征——街巷组合连接
        4.4.2 边界特征——依托自然山水
        4.4.3 节点特征——向心性强烈
        4.4.4 标志物特征——家园的辨识性
        4.4.5 区域特征——商住差异显着
    4.5 本章小结
5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
    5.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总体特征
        5.1.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
        5.1.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布局特点
        5.1.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历史演进
    5.2 交通空间
        5.2.1 巷弄
        5.2.2 车马道
        5.2.3 聚落出入口
    5.3 生活空间
        5.3.1 滨水空间——塘、渠、溪、井
        5.3.2 生活广场——“明堂地”、“基”与晒谷场
    5.4 贸易空间
        5.4.1 街市
        5.4.2 市基
    5.5 仪式空间
        5.5.1 宗祠
        5.5.2 庙宇
        5.5.3 祖坟
        5.5.4 风水树与风水林
        5.5.5 水口空间
    5.6 娱乐空间
        5.6.1 郊野山林
        5.6.2 戏台
        5.6.3 斗牛场
    5.7 公共空间界面及要素
        5.7.1 建筑界面
        5.7.2 铺装
        5.7.3 植被
        5.7.4 构筑物
    5.8 本章小结
6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社会意义、文化内涵与审美观
    6.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6.1.1 充分的生活保障
        6.1.2 正统秩序的维护
        6.1.3 便达的贸易讯息网络
        6.1.4 大量的交往机会
        6.1.5 广阔的娱乐平台
        6.1.6 多层次的心理慰藉
        6.1.7 明确的方向感辨识性
    6.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展现的文化渊源
        6.2.1 上古农耕文明
        6.2.2 儒家礼教传统
        6.2.3 道家隐逸精神
    6.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体现的审美价值
        6.3.1 致用之美
        6.3.2 秩序之美
        6.3.3 祥瑞之美
    6.4 本章小结
7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区域比较
    7.1 与金东区密切相关的地域渊源
    7.2 聚落形成环境比较
        7.2.1 区域自然环境的异同
        7.2.2 社会人文背景的异同
    7.3 区域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共性
        7.3.1 农业为本的社会背景
        7.3.2 宗族聚居的聚落结构
        7.3.3 聚落形态的差异分化
        7.3.4 神鬼风水的信仰崇拜
        7.3.5 集会演戏的娱乐消遣
        7.3.6 木石为材的建筑传统
    7.4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点
        7.4.1 水源空间的特殊性
        7.4.2 土地资源的优越性
        7.4.3 风水流派的差异性
        7.4.4 公共生活的统一性
        7.4.5 宗族财力的局限性
    7.5 本章小结
8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改善建议
    8.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现状优势
    8.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现状困境
    8.3 建议和举措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历
致谢

(6)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6.3 湘军创制评析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CAS理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
        1.2.1 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1.2.2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CAS理论分析
    2.1 概念解析
        2.1.1 县域及县域旅游
        2.1.2 空间结构及县域旅游空间结构
    2.2 CAS理论介绍
        2.2.1 CAS理论的基本原理
        2.2.2 CAS理论的基本特性
        2.2.3 CAS理论与传统系统论对比
        2.2.4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梳理
        2.2.5 CAS理论与传统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关系
    2.3 CAS理论对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适用性分析
        2.3.1 县域旅游的特征
        2.3.2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CAS理论适用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CAS理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3.1 旅游系统构成分析
        3.1.1 旅游地理系统模型
        3.1.2 旅游功能系统模型
        3.1.3 混沌理论模型
        3.1.4 旅游系统模型理论的对比分析
    3.2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3.2.1 江苏——海门市
        3.2.2 甘肃——泾川县
        3.2.3 湖南——资兴县
        3.2.4 浙江——德清县
        3.2.5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确定
    3.3 基于CAS理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构建
        3.3.1 核心主体
        3.3.2 关联主体
    3.4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CAS特性分析
        3.4.1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CAS基本特性
        3.4.2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CAS基本特点
    3.5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CAS适应性分析
        3.5.1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核心主体适应性分析
        3.5.2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关联主体适应性分析
        3.5.3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核心主体与关联主体相互适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AS理论的县域旅游空间优化策略
    4.1 基于CAS理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原则
    4.2 基于CAS理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核心主体优化策略
        4.2.1 突出中心的多元化组合资源
        4.2.2 加强和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
        4.2.3 加大旅游线路建设,完善旅游交通网络
        4.2.4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旅游地的动态扩张
    4.3 基于CAS理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关联主体优化策略
        4.3.1 提高旅游业相关参与人员的旅游特质
        4.3.2 塑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方式
    4.4 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优化路径
        4.4.1 明确节点,确立等级结构
        4.4.2 建立联系,形成旅游轴线
        4.4.3 点线交织,构建网络域面
        4.4.4 交织成网,形成旅游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北省武强县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5.1 武强县概况
        5.1.1 自然地理
        5.1.2 历史沿革
        5.1.3 武强县旅游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5.2 武强县旅游空间结构核心主体分析
        5.2.1 武强县旅游资源分析
        5.2.2 武强县旅游接待设施分析
        5.2.3 武强县旅游交通分析
        5.2.4 武强县客源市场分析
        5.2.5 武强县核心主体优化研究
    5.3 武强县旅游空间结构关联主体分析
        5.3.1 武强县旅游业从业人员分析
        5.3.2 武强县目的地营销分析
        5.3.3 武强县环境子系统分析
        5.3.4 武强县关联主体优化研究
    5.4 武强县旅游空间结构系统适应性分析
        5.4.1 初级适应
        5.4.2 凝聚适应
    5.5 武强县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5.5.1 确定两个重要节点
        5.5.2 确定四条旅游发展轴线
        5.5.3 构建三个旅游域面
        5.5.4 构建县域旅游网络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有待完善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一:旅游资源分类表
附录二:武强县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专家征询问卷
附录三:旅游景区游客问卷调查表
附录四:中国旅游强县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从贫困县走来:新中国以来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探究(1949-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概念界说与基本框架
        (一)概念界说
        (二)基本框架
第一章 磐安县自然生态环境及行政区划演变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资源
    第二节 行政区划演变
        一、磐安县的设立
        二、建县至建国初磐安县行政区划的变动
第二章 贫困中的前行:新中国建立后至1958年撤县前
    第一节 脱贫基础的夯实
        一、在农业恢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二、寻求脱贫之路:大力发展工商业
    第二节 社会事业从无到有
        一、交通、邮电事业初步发展
        二、水利工程的建设
        三、教育、文化事业基础的建立
        四、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初步形成
    小结
第三章 折腾中的停滞:1858年至1983年复县前
    第一节 停滞之因: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行政区划变动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二、频繁的行政区划变动
    第二节 产业经济发展曲折缓慢
        一、农业发展缓慢,经济作物一蹶不振
        二、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发展艰难
        三、商品流通不畅,物资供应紧张
    第三节 社会公共事业停滞不前
        一、交通设施建设乏力
        二、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三、教育、文化偏离正轨
        四、整体医疗水平偏低
    小结
第四章 稳步脱贫:1983年至2007年
    第一节 恢复建制和“脱贫摘帽”
        一、恢复建制
        二、“摘帽脱贫”
    第二节 经济恢复发展并焕发新貌
        一、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业
        二、工业开创新局面
        三、商业蓬勃发展
        四、生态旅游业的兴起
    第三节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一、公路建设速度加快
        二、电力发展势头猛
        三、教育文化复苏繁荣
        四、医疗卫生长足发展
    小结
结语
    一、磐安脱贫的历史轨迹
    二、磐安脱贫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观点创新
        一、研究框架
        二、观点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界定
    第一节 会展及会展业
        一、会展的涵义
        二、会展业的涵义
    第二节 会展业的相关内容
        一、会展业的特点
        二、会展业的属性
        三、会展业的功能
        四、会展业发展条件
    第三节 会展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会展产业生命周期概述
    第四节 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会展业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国际会展业发展述评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二、当今国际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三、国际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四、国际会展业典型案例—德国汉诺威博览会
        五、国际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
    第二节 中国会展业发展述评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四、中国会展业典型案例—上海世博会
        五、中国会展业发展经验总结
第四章 山东会展经济萌生期(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要素的培育
    第一节 发展环境的评价与分析
        一、经济发展评析
        二、产业环境评析
        三、政策法规评析
        四、发展体系评析
    第二节 主要形式分析
        一、主体组织形式
        二、主要展示类型
    第三节 经济特征分析
        一、政治主体要素培育成熟
        二、市场主体要素程度加深
        三、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兴起
        四、知识资源要素储备积累
        五、组织体制要素不断提升
    第四节 主要影响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五章 山东会展业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初—2000年):成就城市品牌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一、涉外市场分析
        二、国内市场分析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一、地域品牌化
        二、文化品牌化
        三、专业品牌化
        四、品牌格局差异化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六章 山东会展业成长期(2000年—2014年):成为新兴产业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三、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一、基础保障扎实根基
        二、传统创新锋芒展露
        三、进军支柱创造新兴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一):重要节庆活动
    第一节 山东省承办的重要节庆:中国艺术节
        一、中国艺术节概述
        二、十艺节的创新、影响与效益
        三、中国艺术节的优化发展
        四、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二节 山东省地方节庆活动
        一、青岛国际啤酒节
        二、潍坊国际风筝节
        三、泰山国际登山节
        四、曲阜孔子文化节
第八章 案例分析(二):重要会展活动
    第一节 第一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一、确定主题
        二、商业运作
    第二节 第二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一、会场布局
        二、商业运作
    第三节 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一、创新主题
        二、商业运作
    第四节 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一、提升借鉴
        二、模式创新
    第五节 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一、组织形式
        二、商业运作
    第六节 山东文博会发展小结
第九章 未来展望:加强优势突破瓶颈
    第一节 强化山东会展业发展优势
        一、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
        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三、大力巩固会展设施基础
        四、持续提升会展产业品牌
    第二节 突破山东会展业问题瓶颈
        一、探究山东会展业发展问题
        二、全面提高市场化水平
        三、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四、加快"引进、走出"步伐
        五、提高场馆利用水平
        六、补强专业人才短板
        七、提升会展配套服务
        八、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第三节 山东会展业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已有文献述评
        1.2.1 创新与政府创新
        1.2.2 创新扩散与政府改革
        1.2.3 制度变迁与创新扩散
        1.2.4 创新扩散过程及其实现
        1.2.5 小结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地方政府创新扩散过程和实现:一个理论框架
    2.1 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内涵
        2.1.1 地方政府创新
        2.1.2 政府创新扩散
        2.1.3 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系统要素
    2.2 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模式
        2.2.1 纵向扩散
        2.2.2 自主性扩散
    2.3 创新扩散主体
        2.3.1 地方政府的“第一行动集团”角色
        2.3.2 中央政府主导全局性创新扩散
        2.3.3 上级政府主导局域性创新扩散
        2.3.4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2.4 创新扩散动力
        2.4.1 始创政府和上级政府的推动力
        2.4.2 仿效政府的需求拉动力
        2.4.3 环境因素的压力
    2.5 创新扩散条件
        2.5.1 创新成果:四大特性
        2.5.2 始创政府:意愿与升华
        2.5.3 仿效政府:认同与能力
        2.5.4 传播渠道:多元与互动
        2.5.5 扩散环境:接纳与支撑
3 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现状——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数据
    3.1 政府创新扩散程度衡量
        3.1.1 创新的扩散程度
        3.1.2 创新扩散的绩效
    3.2 创新扩散的现状
        3.2.1 创新项目的若干特征
        3.2.2 创新扩散内容
        3.2.3 政府创新扩散程度
    3.3 创新扩散现状分析
    3.4 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案例选择
4 强制性推动的高扩散:基于武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分析
    4.1 创新的发起和过程
    4.2 创新的扩散过程
        4.2.1 创新在武义县的扩散
        4.2.2 创新在浙江省的扩散
        4.2.3 创新在其他地区的扩散
    4.3 创新扩散的分析
5 非强制性推动的低扩散:基于义乌总工会“社会化维权”的分析
    5.1 创新的发起和过程
    5.2 创新扩散过程和分析
        5.2.1 创新扩散过程
        5.2.2 创新扩散分析
    5.3 创新扩散困境
6 自主性低扩散:基于温岭“民主恳谈”的分析
    6.1 创新的发起和过程
    6.2 创新项目的扩散及其分析
        6.2.1 民主恳谈的扩散情况
        6.2.2 参与式预算在温岭的扩散情况
        6.2.3 创新扩散的过程分析
    6.3 扩散困境
7 自主性高扩散:基于庆元技能型乡镇政府和杭州公共自行车的分析
    7.1 创新的发起和过程
    7.2 创新扩散及其过程
    7.3 创新扩散分析
8 案例分析比较及理论拓展
    8.1 案例分析比较
        8.1.1 扩散模式
        8.1.2 扩散主体
        8.1.3 扩散动力
        8.1.4 创新扩散条件
    8.2 理论拓展
        8.2.1 政府创新扩散的“异化”
        8.2.2 政府创新扩散的困境
9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首届县域气象科学技术交流会在义乌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D]. 谢安民. 浙江大学, 2020(01)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D]. 陈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4]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5]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 梁怀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
  • [7]基于CAS理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史大光.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8]从贫困县走来:新中国以来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探究(1949-2007)[D]. 李欣骊.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D]. 刘显世. 山东大学, 2017(08)
  • [10]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机理研究[D]. 张岚. 浙江大学, 2016(12)

标签:;  ;  ;  ;  

首届县级气象科技交流会在义乌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