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唑酮致12人死亡报告

呋喃唑酮致12人死亡报告

一、呋喃唑酮引起的12例死亡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吴军,尹长森,汤其强[1](2021)在《国内41例5-羟色胺综合征文献报告回顾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国内5-羟色胺综合征(S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现状。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对已发表的国内5-羟色胺综合征病案报告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共入选41例患者,最主要症状为血压或心率的升高(97.6%)、大汗(92.7%),其次为震颤(80.5%)、肌阵挛或肌强直(73.2%)、发热(58.6%)、激越或谵妄(61%)、意识障碍(58.5%)等,39例患者转归良好,1例死亡,1例因合并其他疾病死亡。结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仍是最常见的导致SS的药物,最常见的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障碍,其次为神经肌肉症状、精神或意识状态改变。5-羟色胺综合征在国内目前重视度尚不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于减少临床不良结局有积极作用。

玉素甫·托合提[2](2021)在《3种不同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3种含铋剂不同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因上消化道症状不适行胃镜检查和13C-UBT的患者2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组70例;A组(阿莫西林、四环素、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B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C组(四环素、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疗程共14天;治疗后1周、2周、4周电话随访;治疗14天后停药至少4周再次复查13C-UBT,并比较3组的根除率、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经济效益;结果:A组平均年龄(41.77±15.24)岁,男性35例,女性35例;B组平均年龄(44.89±13.65)岁,男性34例,女性36例;C组平均年龄(47.44±13.57)岁,男性37例,女性33例,各组间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根除率85.07%(57/67)、不良反应发生率8.96%(6/67)、症状缓解率91.04%(61/67);B组根除率86.96%(60/69)、不良反应发生率11.59%(8/69)、症状缓解率92.75%(64/69);C组根除率90.63%(58/64)、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12/64)、症状缓解率85.94%(55/64)。3组的根除率(χ2=0.950,P=0.622)、不良反应发生率(χ2=2.961,P=0.228)、症状缓解率(χ2=1.836,P=0.399)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的成本-效果分析显示,A组476.10元、B组457.23元、C组391.13元,其中C组单位效果成本最低。结论:3种方案根除率均高于85%,在无法进行Hp培养和耐药性检测地区,经验性选择这3种四联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呋喃唑酮联合四环素方案具有更高的Hp根除率,而且成本更低,适合于Hp初次根除治疗,亦适合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的Hp根除治疗。虽然3种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临床观察分析来看,仍需根据个体情况慎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夏冰芝[3](2020)在《2019—2020年酒泉市猪肉样品猪链球菌污染情况调查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猪链球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性病原,对人畜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为调查酒泉市市售猪肉链球菌污染情况,笔者于2019—2020年从该地区部分屠宰场、超市、菜市场及饭店采集新鲜猪肉样品共300份,对调查样品进行链球菌分离、鉴定,同时挑选部分菌株进行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共有84份(28.00%)样品检测含链球菌污染,其中2019年和2020年收集样品检出率分别为31.44%和21.70%;屠宰场、超市、菜市场和饭店来源样品检出率分别为11.90%、26.21%、38.98%和44.44%;此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随机挑选的21株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耐药率为0~100.00%,对复方新诺明、磺胺甲氧嘧啶、四环素等药物耐药性严重,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头孢拉定等药物敏感。调查结果说明,酒泉市市售猪肉链球菌污染情况严重,相关部门和消费者需引起重视。

吴文利,景晶,陆钊罡,张桂香,王健,王晓旭,王基云[4](2020)在《某院182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某院上报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上报的182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对涉及药物种类、给药途径、转归、累及系统-器官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82例报告中男性90例,女性92例;15~44岁占比最大(35.71%);涉及药品种类中抗感染药物占比最高(28.04%),其次为中成药制剂及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累及系统-器官以肝胆损害、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临床表现以肝功能异常、肝酶升高、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结论抗感染药物、中成药制剂仍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重点;加强对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长期联合用药的肝肾功能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张汉运[5](2020)在《鼠李糖乳杆菌效应蛋白HM0539预防大肠杆菌O157:H7肠道感染的效果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大肠杆菌 O157:H7(Enterohaemorrhagic E.coli O157:H7,EHEC O157:H7 O157:H7)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食源性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严重威胁。目前对EHEC O157:H7感染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抗生素治疗并没有改善EHEC O157:H7引起的肠炎病程,甚至会增加并发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emolytic-uremic syndrome,HUS)的危险。因此,目前亟需转变策略,发展以预防为主的防控手段,以减少EHEC O157:H7感染带来的疾病和经济负担。鼠李糖乳杆菌GG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活菌本身及其代谢物都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深入的益生菌。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LGG培养上清液(LGG culture supernatant,LCS)可促进新生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发育和完善,并增强其对大肠杆菌K1株感染的抵抗力;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技术,我们鉴定出LCS中潜在的生物活性蛋白(命名为HM0539),并发现其对肠屏障功能有益。但是HM0539是否对EHEC O157:H7的感染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还未可知。本研究主要通过体内、外实验考察HM0539防治EHEC O157:H7感染的效果,并探讨在此过程中HM0539对EHEC O157:H7感染肠道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二、研究方法1、将HT-29细胞培养于24孔板中,置于37℃,5%二氧化碳恒温箱中培养10天;然后根据HM0539不同浓度(10 ng/mL和100 ng/mL)实验分组及HM0539不同处理方式(预处理和共同处理)实验分组,加入1×107 CFU EHEC O157:H7处理4h进行黏附侵袭实验;EHEC O157:H7相对黏附/侵袭率=(处理组各组菌落数/对照组中菌落数的均数)×100%。2、HT-29细胞培养、分组及处理同上;通过PAS蛋白浓度定量法检测各组细胞的Mucin表达量,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及Western blot技术比较各组细胞MUC2、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情况。3、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攻毒前,NC组和EHEC O157:H7组每天灌胃空白果胶,连续7d;HM0539组和HM0539+EHEC O157:H7组每天灌胃HM0539果胶,连续7d),10只/组。攻毒前提前3d用链霉素水喂食小鼠并禁食12h,EHEC O157:H7 组和 HM0539+EHEC O157:H7 组用 100μL×1011CFU/mL EHEC O157:H7菌液灌胃小鼠,同时腹腔注射丝裂霉素(2.5mg/kg),间隔12h后用同样的菌量再次灌胃小鼠。NC组和HM0539组用100μL无菌PBS模拟攻毒。观察小鼠感染状态一周,记录小鼠的体重及存活情况,通过HE染色、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小鼠肠道损伤情况。4、HT-29细胞和Caco-2细胞的培养、分组及处理同上,通过ELISA比较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比较各组细胞TLR4/NF-κB通路的激活情况;小鼠的分组及处理同上,提取肠组织总蛋白,通过ELISA比较各组小鼠肠组织IL-1β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比较各组小鼠肠组织TLR4/NF-κB通路的激活情况。5、使用软件SPSS20.0分析统计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n5.0制作图表。t检验用于两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用于多组间比较,用均数士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数据,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研究结果1、体外实验探讨HM0539对EHEC O157:H7黏附、侵袭HT-29细胞的作用,我们发现HM0539可以抑制EHEC O157:H7黏附、侵袭HT-29细胞,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另一方面也发现HM0539预处理的效果优于HM0539与EHEC O157:H7共同处理的效果(P<0.05)。2、体内实验显示HM0539降低了攻毒小鼠的死亡率并抑制了体重下降(P<0.05),运用HE染色法对小鼠肠道染色发现,EHEC O157:H7能够诱导空肠绒毛萎缩和隐窝脓肿,而HM0539能够扭转上述肠道病变。3、运用PAS染色法对HT-29细胞及小鼠肠道染色发现,EHEC 0157:H7能够降解粘蛋白(Mucin),HM0539可以抑制EHEC O157:H7对Mucin的降解(P<0.05)。4、肠道屏障功能检测显示HM0539可以抑制EHEC O157:H7对紧密连接蛋白的破坏(P<0.05),从而保护肠道屏障的完整性。5、体内外实验发现EHEC O157:H7组分泌较高的IL-1β并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而HM0539改变了上述情况(P<0.05)。三、结论1、预防性使用HM0539比HM0539与EHEC O157:H7同时处理的效果好,本文主要研究预防性使用HM0539防治EHEC O157:H7肠道感染的效果。2、HM0539可以抑制EHEC O157:H7降解肠上皮细胞的黏蛋白、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从而保护肠道屏障的完整性。3、HM0539可能通过抑制EHEC O157:H7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和下调IL-1β的分泌,从而减轻EHEC O157:H7诱导的炎症反应。

许会丽[6](2018)在《14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高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认识,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方法收集并整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7年10月通过消化内镜下钳取和(或)CT引导下活组织穿刺和(或)手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14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治疗方法等,并探究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1.本组141例PGIL患者,其中男性77例,女性64例,男女比例1.2:1;发病年龄4-80岁,以40-59岁最常见。腹痛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74.5%,其他非特异性症状或体征如腹胀(36.0%)、体重下降(33.3%)、黑便(23.4%)、腹部包块(13.5%)等亦可见。2.发病部位以胃最常见,占49.6%;其次为肠,占48.9%;食管少见,占1.4%。胃单发病变以胃体及胃窦最常见,占45.8%;肠单发病变占以回肠特别是回肠末端最常见,占17.4%;胃、肠多发病变,分别占40%、28%。3.贫血占53.2%,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占56.3%,LDH升高占25.4%,?2-MG升高占12.3%,ALB<30g/L占19.9%。胃淋巴瘤患者Hp检测率为70.0%,阳性率为65.3%;肠淋巴瘤患者无1例行Hp检测。4.胃淋巴瘤的CT疑诊率、单纯内镜疑诊率、内镜联合活检诊断率依次为14.1%、20.0%、84.3%。肠淋巴瘤的CT疑诊率、单纯内镜疑诊率、内镜联合活检诊断率依次为26.9%、27.9%、83.7%。5.I期48例,II1期38例,II2期28例,IIE期8例,IV期19例。分为早期(I期、II1期)和晚期(II2期、IIE期、IV期)。胃早期者占68.6%、肠晚期者占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6.本组所有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占92.2%,T/NK细胞来源占7.8%。病理亚型以DLBCL最多见,占63.1%,其次为MALT淋巴瘤,占21.3%。按照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分类,将MALT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归入惰性淋巴瘤,共33例,占23.4%,其余病理亚型归入侵袭性淋巴瘤,共108例,占76.6%。7.141例患者中120例完成随访,随访率85.1%。总体1年生存率为90.8%,3年生存率为86.7%。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位置、临床分期、肿瘤细胞来源、LDH、?2-MG和ALB与其预后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病变位置、肿瘤细胞来源和ALB<30g/L是影响其预后的不良因素(P均<0.05)。8.完成随访的惰性淋巴瘤患者,无1例死亡;侵袭性淋巴瘤患者,17例死亡。其中,在侵袭性淋巴瘤中,单纯手术组、单纯化疗组、手术联合放疗和(或)化疗组、化疗联合放疗组,其5年累积生存率依次为0.0%、70.0%、80.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19,P=0.000);手术组与非手术组5年生存率依次为74.0%、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5,P=0.593);联合放射治疗组与未联合放射治疗组5年生存率依次为92.3%、7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2,P=0.303)。结论1.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最常见于胃;其中胃部以胃体、胃窦最常见,多为早期;肠道以回肠末端最常见,多为晚期。2.CT、内镜疑诊率低下,联合活检可以大幅度提高诊断率。3.肿瘤细胞来源以B细胞为主,DLBCL为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4.肠道来源、T细胞来源、白蛋白<30g/L,是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不良预后因素。其中,胃肠道侵袭性淋巴瘤的不良预后因素有肠道来源、?2-MG和LDH升高;手术及放射治疗均不能改善其总生存情况。

朱曼,凡超,郭代红,赵粟裕,马亮,陈超,徐元杰,赵鹏芝,赵靓[7](2015)在《军队医院1175例抗感染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2013年军队ADR监测管理系统中抗感染药物严重ADR/ADE 117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剂型、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17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8:1,平均年龄(49.62±24.57)岁,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药物类别中喹诺酮类195例(16.60%)、头孢菌素类184例(15.66%)、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159例(13.53%)位居前3位。涉及124个单品种,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73例(6.21%),莫西沙星64例(5.45%),利奈唑胺59例(5.02%)。1175例ADR/ADE中最多见为全身性损害286例次(19.13%),其次为肝胆系统损害203例次(13.5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6例次(12.44%)位居第3位;严重ADR表现中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肝功能异常162例次(10.84%)、过敏性休克137例次(9.16%)和血小板减少97例次(6.49%)。结论: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严重ADR/ADE涉及多个药物类别、品种,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应用时除关注抗感染疗效外,还应监测患者肝肾、血液系统相关指标,以及时处置用药安全问题。

汲如芬[8](2014)在《保定地区犬子宫蓄脓的诊断及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犬子宫蓄脓是指脓液在子宫内大量地蓄积,并伴有子宫内膜增生的疾病,是母犬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感染后会引起多系统的损伤。本试验收集了保定市及周边地区60例犬子宫蓄脓的病例,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B型超声技术检查、X光片检查、细菌的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病理学组织切片的观察、治疗方案的筛选,为犬子宫蓄脓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犬子宫蓄脓的发病病因主要是由生殖激素和细菌感染双重引起的。本病与犬的品种、年龄、生育史等有密切的关系。犬子宫蓄脓多发生于6岁以上未生育的京巴犬、西施犬、八哥、松狮犬等。发病犬大小型所占比例:大型犬占25%,小型犬占30%,中型犬占45%。发病犬的类型:开放型占40%,闭锁型占60%。生育史状况:无生育史占65%,有生育史占35%。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围增大,饮欲显着增加,阴门处有时流出脓性分泌物。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同时出现核左移现象,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酸转移酶、尿素等数值升高,机体处于感染状态的同时,也引起了肝、肾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B型超声技术检查能够准确地,较为直观地显示出多个无回声的均匀液性暗区;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其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同时也分离出其它菌种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李氏杆菌等;经药敏试验,致病菌比较敏感药物主要为头孢类和喹诺酮类;病例切片显示,子宫内膜腺扩张,并充满大量的炎性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本实验通过西药治疗、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手术治疗三种治疗方案,其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发病初期一般采取前两种治疗方法,中后期或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时,采用手术治疗,西药治疗治愈率占55%(11/20),中药治疗治愈率占45%(9/20),手术治疗治愈率占80%(16/20)。结论:保定地区犬子宫蓄脓的发生与细菌感染有很大关系,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同时也分离出其它菌种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李氏杆菌等,药敏试验显示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对细菌抑制效果较好。保定地区犬子宫蓄脓多发生于6岁以上的未育或生育一次的京巴犬、西施犬、松狮犬、金毛犬等。B型超声技术检查显示出多个无回声的均匀液性暗区,是一种准确快速而又直观的检查方法。三种治疗方案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手术治疗治愈率最高。

车宁,封宇飞[9](2013)在《110例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分析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检索20072011年国内公开发表在医药期刊上有关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报道,对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治疗措施及转归等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共收集到17种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病例110例。男性多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注射给药多于其他途径给药。双硫仑样反应主要发生在用药期间饮酒的患者,发生反应的时间多在酒后5min1h内,涉及的药物以头孢哌酮最多。大部分病例需经药物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与某些药物影响乙醇的体内代谢有关。在这些药物的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或给予含醇药物。

张锋[10](2013)在《药源性溶血性贫血214例并文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WHO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估计,药源性溶血性贫血(drug-induced hemolytic anemia,DHA)约占药源性血液学反应的10%。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多种,易致误诊误治,可造成不良后果,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本研究对国内医药期刊发表的药源性溶血性贫血个案文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二、呋喃唑酮引起的12例死亡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呋喃唑酮引起的12例死亡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41例5-羟色胺综合征文献报告回顾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2 检索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用药情况
    2.3 症状表现特点
    2.4 治疗及恢复转归情况
3 讨论
    3.1 5-羟色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3.2 诊断进展
    3.3 临床特征
    3.4 治疗进展
4 结论

(2)3种不同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终止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终止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收集资料
        3.1.1 主要药品、仪器及试剂
        3.1.2 检测方法
        3.2 病例分组
        3.3 治疗方案
        3.4 病例记录与随访
        3.5 复查
        3.6 观察指标
    4.统计学分析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2019—2020年酒泉市猪肉样品猪链球菌污染情况调查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样品中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1.3 细菌药敏试验
2 调查结果
    2.1 酒泉市市售猪肉链球菌污染情况调查结果
    2.2 不同来源猪肉样品链球菌污染情况调查结果
    2.3 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4)某院182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联合用药情况
    2.2 患者基本情况
    2.3 转归情况
    2.4 涉及药品情况
    2.5 给药途径情况
    2.6 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3 讨论
    3.1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基本情况分析
    3.2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3.3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转归情况分析
    3.4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药品情况分析
        3.4.1抗感染药物是导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因素
        3.4.2中成药制剂引起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不容忽视
        3.4.3关注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引起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3.5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药品给药途径分析
    3.6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分析

(5)鼠李糖乳杆菌效应蛋白HM0539预防大肠杆菌O157:H7肠道感染的效果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HM0539蛋白预防大肠杆菌O157:H7损伤肠道屏障的体外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二章 HM0539蛋白预防大肠杆菌O157:H7损伤肠道屏障的体内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三章 体内外实验探讨HM0539蛋白对大肠杆菌O157:H7介导NF-κB通路的影响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第三节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14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MALT淋巴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军队医院1175例抗感染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2 数据规整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DR/ADE 报告的基本情况
    2.2 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2.3 给药途径及药品剂型
    2.4 抗感染药物药品类别和品种
    2.5 累及的系统 / 器官及不良反应表现
    2.6 转归和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报告人职业及患者基本情况
    3.2 给药途径及给药剂型
    3.3 药物种类及累及的系统 / 器官
    3.4 转归情况及死亡病例
4 小结

(8)保定地区犬子宫蓄脓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引起犬子宫蓄脓的病因及犬子宫蓄脓的分类
        1.1.1 犬子宫蓄脓的病因
        1.1.2 犬子宫蓄脓的分类
    1.2 临床症状
    1.3 犬子宫蓄脓的发病机制
    1.4 病理变化
    1.5 诊断方法
        1.5.1 既往病史的调查
        1.5.2 一般检查
        1.5.3 B型超声波诊断
        1.5.4 X射线诊断
        1.5.5 血液常规检查
        1.5.6 血液生化检查
    1.6 治疗方法
        1.6.1 保守治疗
        1.6.2 中药治疗
        1.6.3 手术治疗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地点
        2.1.3 主要仪器
        2.1.4 细菌培养基、生化试剂及药敏试纸
    2.2 试验方法
        2.2.1 发病史调查
        2.2.2 临床检查
        2.2.3 B型超声检查
        2.2.4 X光检查
        2.2.5 血液常规检查
        2.2.6 血清学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2.2.7 子宫蓄脓致病菌分离与鉴定
        2.2.8 药物敏感试验
        2.2.9 子宫组织切片的观察
        2.2.10 治疗试验
3 结果
    3.1 子宫蓄脓与发病品种、年龄、生育史的关系
        3.1.1 临床症状
        3.1.2 发病犬的品种、年龄、生育史
    3.2 B 超检测结果
    3.3 X 光检测结果
    3.4 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3.4.1 血常规检查
        3.4.2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3.5 子宫蓄脓内容物的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5.1 大肠杆菌
        3.5.2 葡萄球菌
        3.5.3 链球菌
        3.5.4 李氏杆菌
    3.6 子宫内膜的观察
    3.7 病理切片观察
    3.8 治疗结果
4 讨论
    4.1 犬子宫蓄脓与品种、年龄及生育史的关系
    4.2 犬子宫蓄脓与病原菌、激素的关系
    4.3 子宫蓄脓犬血常规的变化
        4.3.1 正常犬各项血细胞的生理特性
        4.3.2 子宫蓄脓犬血常规的变化
    4.4 子宫蓄脓犬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
    4.5 犬子宫蓄脓治疗方法的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9)110例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原发疾病
    2.3 致双硫仑样反应所涉及的药物
    2.4 使用含醇制品种类与剂量
    2.5 使用含醇制品时间
    2.6 致双硫仑样反应时间
    2.7 临床主要表现
    2.8 给药途径与预后情况
3 讨论

四、呋喃唑酮引起的12例死亡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41例5-羟色胺综合征文献报告回顾性分析研究[J]. 吴军,尹长森,汤其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06)
  • [2]3种不同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研究[D]. 玉素甫·托合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3]2019—2020年酒泉市猪肉样品猪链球菌污染情况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 夏冰芝. 养猪, 2020(06)
  • [4]某院182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 吴文利,景晶,陆钊罡,张桂香,王健,王晓旭,王基云. 中国药物警戒, 2020(11)
  • [5]鼠李糖乳杆菌效应蛋白HM0539预防大肠杆菌O157:H7肠道感染的效果及机制研究[D]. 张汉运.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14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D]. 许会丽. 郑州大学, 2018(12)
  • [7]军队医院1175例抗感染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 朱曼,凡超,郭代红,赵粟裕,马亮,陈超,徐元杰,赵鹏芝,赵靓.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5(03)
  • [8]保定地区犬子宫蓄脓的诊断及治疗研究[D]. 汲如芬.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9]110例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文献分析[J]. 车宁,封宇飞. 首都医药, 2013(20)
  • [10]药源性溶血性贫血214例并文献分析[J]. 张锋. 中国基层医药, 2013(06)

标签:;  ;  ;  ;  ;  

呋喃唑酮致12人死亡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