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潮间带贝类调查

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潮间带贝类调查

一、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潮间带贝类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慈,王芳,渠晓东[1](2021)在《中国典型河口湿地底栖动物优势类群比较》文中提出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是重要的初级消费者,对于维持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南北不同气候带的河口湿地因具有独特的温盐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底栖动物群落。根据已有研究分析发现,中国河口湿地底栖动物存在明显的潮汐分带规律和南北温度分区差异。潮上带:盐度<6‰的华北暖温带河口以昆虫纲占优势,伴生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盐度<2‰的亚热带季风区河口以甲壳纲占优势,出现水生昆虫幼虫;盐度为0‰~5‰的亚热带-热带河口以多毛纲为主,伴生甲壳纲和软体动物。潮间、潮下带:华北暖温带河口由节肢动物的昆虫纲过渡到甲壳纲,高潮带以甲壳纲占优势,伴有多毛纲和少量软体动物;潮间带中低潮滩5‰~25‰盐度范围内以软体动物为主,仅伴生种存在差异。亚热带季风区河口盐度2‰~5‰的中低潮滩以甲壳纲和软体动物占优势,在潮下带盐渍藻类区主要分布软体动物和部分甲壳纲。亚热带-热带河口盐度7.5‰~21‰的秋茄群落和盐度11‰~15‰的桐花树群落中均以甲壳纲和多毛纲为主,伴生腹足纲、寡毛纲和棘皮动物;盐度8.8‰~17.5‰的白骨壤群落中以腹足纲占优势,伴生甲壳纲、多毛纲和棘皮动物。目前针对中国河口海岸最北端鸭绿江口的调查研究较少,且对河口潮下带的研究多集中于长江口范围,其余河口潮下带则多并入海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缺乏针对潮下带的专门分析,因此需加强中温带鸭绿江口不同潮带底栖动物的调查,并增加各海岸河口潮下带的底栖动物针对性调查,以期明确河口冲淡水对底栖动物类群及分布的影响。

刘佳莉[2](2020)在《基于生态自修复的洛阳江河口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岸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自然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系统交汇地带。河口海岸带这个特殊的区域连接着陆地和海洋两种庞大的生态系统,是他们在生态交汇中的一个过渡性的区域。由于河口海岸带的这种特性,它的生态系统结构较单一生态系统更为复杂,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多,这也使得海岸带具有更加丰富的景观类型,是生态学、景观学、海洋学等很多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区域。同时,河口海岸带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人类的聚居,河口海岸带在海岸带各种类型中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则更关系密切,具有社会经济价值,这也导致河口海岸带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人的社会活动的影响。国外的海岸带景观设计较我国更为成熟也有更多生态自修复的思想下设计,能够为我国海岸带建设提供较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的海岸带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在海岸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实地调研泉州湾洛阳河口地区景观环境,对泉州湾洛阳河口地区生态修复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河口海岸地区景观特征以及洛阳江河口海岸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生态自修复的方向论述了修复的具体方法,并将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结合到景观设计的研究中,联系景观格局进行生态修复设计。研究总结了生态修复视角下的河口海岸带景观设计策略。将并根据泉州湾洛阳河口海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设计实践。为我国河口类型的海岸带景观设计提供了生态自修复的视角,完善基于生态修复视角的河口海岸景观设计理论,为今后的河口海岸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王珊珊[3](2019)在《河口泥滩底栖硅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河口泥滩是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是数百种底栖生物的栖息地、繁殖地和觅食场所。底栖硅藻是河口泥滩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可显着影响到河口泥滩的初级生产力。2014-2016年期间,在我国辽宁的大辽河口、天津的汉沽河口、山东的黄河口、青岛的大沽河口、江苏苏北的盐城浅滩、上海的长江口崇明岛东滩、浙江慈溪的杭州湾南岸、福建福州的闽江口、厦门的九龙江口、广东的珠江口和海南的东寨港11个河口开展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生态调查。本研究以此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河口泥滩中底栖硅藻群落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并结合多个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河口泥滩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主要研究结果表述如下:(1)11个河口泥滩底栖硅藻的物种多样性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差异。在空间上,底栖硅藻的物种多样性存在显着的南北差异,长江口以南河口区的香农-威纳指数多数要高于长江口以北。其中,高值区主要出现在长江口以南的福建福州闽江口和厦门九龙江口,低值区主要为长江口以北的山东黄河口。底栖硅藻的物种多样性在季节变化上也存在显着的南北差异,长江口以南的河口区域季节变化不明显;而在长江口以北的河口区,秋季的香农-威纳指数要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2)11个河口泥滩底栖硅藻的生物量(硅藻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也存在显着的空间和季节差异。在空间上,长江口以南河口区的硅藻丰度略高于长江口以北。在季节变化上,长江口以北的河口区季节变动相对较大,多数河口的硅藻丰度呈现出秋季要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夏季略高于冬、春季节的变动规律;长江口以南河口区硅藻丰度季节变化不显着,多数河口秋季的硅藻丰度略高,其他季节之间无明显差异。在空间上,叶绿素a浓度自北向南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动规律,高值区出现在辽宁的大辽河口和天津的汉沽河口,低值区出现在江苏苏北的盐城浅滩、上海的长江口崇明岛东滩和浙江慈溪的杭州湾南岸。在季节上,多数河口的叶绿素a浓度表现为春季较高,秋季较低。(3)底栖硅藻群落结构与多种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降水量和营养盐变化对底栖硅藻群落的空间性和季节性特征影响显着;河口沉积物的粒径、潮差、径流量与DIN浓度可能是造成底栖硅藻群落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黄河口最低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可能与其较粗的沉积物粒径、较大的河流径流量和明显的磷限制有关。秋季较高的硅酸盐浓度,较低的Si/P比值,可能是多数河口泥滩底栖硅藻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底栖动物的觅食作用会影响活体硅藻的生物量,使得叶绿素a浓度与硅藻丰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曾佳丽,卓异,林家逸,林丹,张慧萍,陈昕韡,蔡立哲[4](2016)在《泉州湾洛阳河口红树林湿地自由生活海洋线虫食性研究》文中提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小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在沉积环境食物链网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在泉州湾洛阳河口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秋茄(Kandelia obovata)2种生境获得的4个季节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数据,分析了2种红树林生境4种食性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物种数和丰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桐花树生境,4种食性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物种数的季节差异显着;但在秋茄生境,4种食性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物种数无显着季节差异.在桐花树生境,春季、秋季和冬季均是刮食者丰度所占比例最高;在秋茄生境,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是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丰度所占比例最高;在桐花树和秋茄生境均有3个季节选择性沉积食性者丰度所占比例最低.在桐花树生境,3个优势种分别为刮食者的Spilophorella sp.1、捕食者的Parasphaerolaimus spp.和Viscosia sp.1;在秋茄生境,5个优势种分别为选择性沉积食性者的Terschellingia longicandata、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的Metalinhomoeus longiseta、刮食者的Spilophorella sp.1、捕食者的Parasphaerolaimus spp.和Hopperia spp..可见,Spilophorella sp.1和Parasphaerolaimus spp.在2种红树林生境均为优势种.

叶翔,王爱军,马牧,方建勇[5](2016)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泉州湾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文中认为由于滨海湿地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环境,人们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导致了滨海湿地的丧失与生态退化。滨海湿地位于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总结泉州湾滨海湿地水动力、地貌、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分析围填海、养殖、污染物排放及人工生态工程等对滨海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强,泉州湾滨海湿地面积减小,输水及输沙的路径和方式发生变化,湿地环境质量显着下降,生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减少。为了实现泉州湾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下对策:(1)加强围海造地的科学管理,提倡新的围海造地方式;(2)开展海岸整治与生态修复,建设特色湿地公园;(3)挖掘海洋文化特色,发展生态旅游。本研究揭示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为开展滨海湿地研究、整治与修复,为制定滨海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纪剑锋,蔡立哲,陈昕韡,饶义勇,李想,颜露露[6](2015)在《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现状及其管理策略》文中提出根据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历史调查数据和文献,阐述了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的资源和研究现状,分析了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调查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和管理策略,旨在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高抒,杜永芬,谢文静,高文华,王丹丹,吴晓东[7](2014)在《苏沪浙闽海岸互花米草盐沼的环境-生态动力过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互花米草在其原产地具有生态重要性,然而引入我国并在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海岸广布之后却引发了争议.本文通过相关数据、资料的集成分析,试图对互花米草引种的环境和生态效应作出综合评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在本区域,互花米草盐沼具有减小水流底部切应力、促进悬沙沉降、提高沉积速率的作用;现场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盐沼初级生产高,为底栖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本地盐沼的部分大型、小型和微型底栖动物得以迁入互花米草盐沼,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在纬度地带性和海岸类型等不同背景因素影响下,上述环境-生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杭州湾以北,全新世基底位置高,潮间带宽度大、坡度小,互花米草盐沼只占据潮间带的较小部分,在海岸防护和生态系统功能上主要起正面作用;杭州湾以南,全新世基底高程低,潮间带宽度小,潮滩主要形成于海湾之内,互花米草的扩展挤占了潮间带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因而有生态上的负面作用.在沿海开发和海岸带管理中,互花米草效应的地域性差异应予以充分考虑.此外,为了预测互花米草盐沼的未来演化问题,除继续进行现场观测外,还要建立以海陆耦合、环境-生态动力过程耦合为特征的互花米草盐沼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

李想,蔡立哲,卓异,郭涛,饶义勇,颜露露,傅素晶,陈昕韡[8](2014)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比较不同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根据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3种生境类型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进行了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泉州湾蟳埔潮间带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1种,其中浮游生物食者(Pl)、植食者(Ph)、肉食者(C)、杂食者(O)和碎屑食者(D)物种数分别为21种、18种、21种、26种和15种。光滩(沙滩)、互花米草和牡蛎石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平均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的优势功能群多样化,表明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这种特征是潮汐、生境、底质粒径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潮汐导致潮间带的空间异质性(沉积物粒径的差异),空间异质性导致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的差异。互花米草、牡蛎石构成了多种小生境,有利于众多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还讨论了大型底栖动物物种鉴定水平和功能群划分标准不同对功能群研究结果的影响。

郭涛,蔡立哲,卓异,饶义勇,李想,陈昕韡,傅素晶,纪剑锋[9](2014)在《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文中指出为探讨泉州湾洛阳江口桐花树和秋茄2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于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对2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季度定量调查.结果表明:4个季度在2种红树林生境定量取样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9种,其中多毛类15种,腹足类8种,甲壳类15种,鱼类3种,昆虫2种,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星虫动物、寡毛类和双壳类各1种.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短拟沼螺(Assiminea brevicula)、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指海葵(Actinia sp.)等在2种生境均有较高的栖息密度,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是2种生境的常见种,但栖息密度不高.虽然秋茄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高于桐花树生境,但桐花树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均高于秋茄生境.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2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显着的季节差异、生境差异以及生境×季节差异.聚类分析表明,2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的相似性较高,其原因是它们所处的潮区相同、沉积物类型相似和底质粒径相近.

卓异[10](2014)在《泉州湾潮间带不同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潮间带是指大潮期最高潮位和大潮期最低潮位间的海岸。潮间带中有各种生境类型,如红树林、泥滩、沙滩、岩石滩等。小型底栖动物是潮间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较多,对小型底栖动物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更少,导致了我国在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方面研究的不完整。本研究于2011年4月、7月、10月和2012年1月,在泉州湾潮间带桐花树、秋茄、互花米草和牡蛎石4种生境进行4个季度小型底栖动物生态考察和定量取样,从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并分析了其最优势类群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或分类实体)和各食性类型的比例,以期为泉州湾提供小型底栖动物物种和生境多样性的基础资料,为完善我国自由生活海洋线虫资料库做贡献。主要研究成果:(1)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四个季度共获取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是自由生活海洋线虫(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底栖桡足类(Benthic copepoda)、多毛类(Polychaeta)、寡毛类(Oligochaeta)、涡虫类(Turbellaria)、昆虫类(Insect)、端足类(Amphipoda)、有孔虫类(Foraminifera)、介形类(Ostracoda)、腹足类(Gastropoda)、双壳类(Bivalvia)和纽虫类(Nemerteans)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还有少许未定类群,归为其他类(Others)。其中线虫是最优势的类群,占总丰度的80.61%,而在蠕埔潮间带有孔虫类数量也较多。与其他已研究的红树林区域相比较,本研究在泉州湾潮间带发现了小型腹足类和双壳类。(2)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桐花树生境,为2104.9±944.3ind.·10cm-2;最低值出现在秋季秋茄生境,为273.0±109.0ind.·10cm-2。各季节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变化中,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各类群所占的生物量比例中,有孔虫所占比例最高,为79.8%,海洋线虫(8.44%)第二,桡足类(4.21%)第三。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Univariate two-way ANOVA)表明,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以及季节×生境的小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显着差异。(3)小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最高值出现在不同季节和生境,证实了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境多样性设想,体现了小型底栖动物生活史短的特征。(4)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种类组成。四个季度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105种(分类实体单元),隶属于3目27科76属,与湛江高桥、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相比较,有20个属的海洋线虫首次在我国红树林和盐沼湿地发现。各季度各生境中,种类最多的是秋季的互花米草生境,有42个种,最少的是春季的桐花树生境,仅25个种。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季节、不同生境的海洋线虫的物种数有显着差异,季节×生境之间的海洋线虫的物种数没有显着差异。不同季节优势度大于1.00%的海洋线虫中,秋季分布的优势种最多,春季最少。春季和冬季的优势种均为Spilophorella sp.1,夏季和秋季的优势种均为Sabatieria sp.。(5)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丰度和生物量。不同季度中海洋线虫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均是冬季最高,夏季和春季次之,秋季最低;而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均是牡蛎石生境最高,互花米草生境次之,桐花树生境第三,秋茄生境最低。(6)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摄食类型。按海洋线虫物种数统计: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最多,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A)次之,捕食者或杂食者(2B)第三,刮食者(2A)最少;按海洋线虫丰度统计: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最多,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A)最少。(7)泉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主要受底质粒径影响。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与底温、粘土、砂、粉砂和中值粒径显着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与粘土、砂、粉砂和中值粒径显着相关;线虫丰度与底盐和粘土显着相关;线虫物种数与底盐、粘土、粉砂、砂和中值粒径呈显着相关。

二、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潮间带贝类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潮间带贝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典型河口湿地底栖动物优势类群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 华北暖温带淤泥质河口底栖动物分布
    2.1 底栖动物分区调查总结
    2.2 底栖动物演变
    2.3 暖温带河口底栖动物分布规律
3 亚热带季风区淤泥质河口底栖动物分布
    3.1 底栖动物分区调查总结
    3.2 底栖动物演变
    3.3 亚热带河口底栖动物分布规律
4 亚热带-热带岩石性河口底栖动物分布
    4.1 底栖动物分区调查总结
    4.2 底栖动物演变
    4.3 亚热带-热带河口底栖动物分布规律
5 讨论与展望
    5.1 中温带河口底栖动物调查研究需加强
    5.2 河口潮下带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有待加强
    5.3 温度对底栖动物分布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5.4 植物群落对底栖动物分布的作用机理有待研究

(2)基于生态自修复的洛阳江河口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基本理论研究
        1.7.1 生态自修复
        1.7.2 景观生态学
        1.7.3 河口海岸带
2 洛阳江河口海岸生态冲突分析
    2.1 洛阳将河口海岸基本概况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历史开发背景
    2.2 洛阳江河口海岸自然环境
        2.2.1 潮汐分析
        2.2.2 土壤分析
        2.2.3 动物分析
        2.2.4 植物分析
    2.3 洛阳江河口海岸人工环境
        2.3.1 护岸工程分析
        2.3.2 河口农业分析
        2.3.3 其他人工分析
    2.4 洛阳江河口景观问题分析
        2.4.1 景观要素特征分析
        2.4.2 生态格局指数分析
        2.4.3 景观格局指数评价
        2.4.4 河口生态污染概况
    2.5 本章小结
3.生态自修复策略研究
    3.1 生态自修复的空间策略
        3.1.1 保证斑块面积
        3.1.2 集中性原则
        3.1.3 距离相近原则
        3.1.4 等距排列原则
        3.1.5 廊道链接原则
        3.1.6 形状趋于圆形
    3.2 生态自修复的材料策略
        3.2.1 废弃材料的使用
        3.2.2 生物材料的使用
    3.3 生态自修复的循环策略
        3.3.1 生态环境的循环
        3.3.2 人类活动的循环
    3.4 生态自修复的互动策略
        3.4.1 生产活动的互动
        3.4.2 休闲活动的互动
    3.5 本章小结
4 生态自修复原则与方法
    4.1 设计原则
        4.1.1 连续性原则
        4.1.2 可持续性原则
        4.1.3 经济性原则
        4.1.4 自然过程性原则
    4.2 自然生物生态自修复方法
        4.2.1 河口鸟类生态自修复方法
        4.2.2 河口植被生态自修复方法
        4.2.3 底栖生物生态自修复方法
    4.3 海洋牧场生态自修复方法
        4.3.1 人工鱼礁生态技术
        4.3.2 海草场生态自修复
        4.3.3 生物增殖放流措施
    4.4 护岸工程生态自修复方法
        4.4.1 固化护岸
        4.4.2 植物联合抛石护岸
        4.4.3 格宾柔性护岸
    4.5 公众参与下的生态自修复方法
    4.6 本章小结
5 河口西岸典型段景观生态自修复设计实践
    5.1 空间模式设计
        5.1.1 网状基底设计
        5.1.2 功能分区设计
        5.1.3 生态廊道设计
    5.2 生态护岸设计
        5.2.1 牡蛎生态护岸
        5.2.2 红树林护岸带
    5.3 海洋牧场设计
    5.4 生态循环设计
    5.5 公众参与设计
    5.6 景观格局更新
        5.6.1 景观斑块数量(NP)
        5.6.2 斑块类型面积(CA)
        5.6.3 景观破碎化指数(Ci)
        5.6.4 斑块密度(PD)
        5.6.5 景观形状指数(LSI)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河口泥滩底栖硅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选题依据
        1.1.1 河口泥滩的生态重要性
        1.1.2 河口泥滩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1.1.3 河口泥滩上底栖硅藻的生态重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春、冬季底栖硅藻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
        2.2.3 表层沉积物叶绿素a、营养盐及沉积物粒径的测定
        2.2.4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第3章 不同河口的环境特征差异
    3.1 物理因素
        3.1.1 温度和降水量
        3.1.2 潮差和沉积物粒度特征
    3.2 营养盐因素
第4章 不同河口底栖硅藻的季节变化特征
    4.1 不同河口底栖硅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特征
    4.2 不同河口底栖硅藻优势物种季节变化特征
第5章 不同河口底栖硅藻群落的空间差异分析
    5.1 不同河口底栖硅藻物种组成的空间变化特征
    5.2 底栖硅藻群落变化的环境相关分析
    5.3 讨论
        5.3.1 温度对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
        5.3.2 沉积环境对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
        5.3.3 营养盐浓度对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
        5.3.4 Chl-a浓度的影响因素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不同河口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6.1.2 不同河口底栖硅藻的季节变化特征
        6.1.3 不同河口底栖硅藻群落的空间差异
        6.1.4 环境因子对底栖硅藻群落时空变动的影响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泉州湾洛阳河口红树林湿地自由生活海洋线虫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样区域和时间
    1.2 野外采样及室内分选
    1.3 线虫的封片制作、测量和种类鉴定
    1.4 线虫摄食类型的划分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食性的种类组成
    2.2 不同食性的丰度组成
    2.3 优势种的优势度和食性
3 讨论
    3.1 食性组成比较
    3.2 与邻近海域其他生境自由生活海洋线虫食性比较
4 结论

(5)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泉州湾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泉州湾滨海湿地环境特征
    1.1 滨海湿地水动力及地貌特征#
    1.2 滨海湿地生态特征
    1.3 滨海湿地环境质量
2 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
    2.1 湿地围垦对滨海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2.2 养殖活动对滨海湿地沉积环境的影响
    2.3 污染物排放对滨海湿地环境质量的影响
    2.4 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对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
3 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3.1 加强科学管理围海造地, 提倡新的围海造地方式
    3.2 开展海岸整治与生态修复, 建设特色湿地公园
    3.3 挖掘海洋文化特色, 发展生态旅游

(8)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及方法
    1.2 生境和功能群划分
    1.3 功能群多样性指数计算
2 结果
    2.1 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和功能群特征
    2.2 功能群物种数的生境差异和季节变化
    2.3 功能群栖息密度的生境差异和季节变化
    2.4 功能群生物量的生境差异和季节变化
    2.5 功能群多样性指数 (H′) 的生境差异
3 讨论
    3.1 潮汐、生境差异和底质粒径的联合影响导致蟳埔潮间带功能群的复杂化
    3.2 有些大型底栖动物食性归属难于确定影响功能群划分

(9)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 1 采样点的设置
    1. 2 采样方法
    1. 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2 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及生物量
    2. 2 2 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
    2. 3 2 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
    2. 4 2 种红树林生境的底质沉积物类型
3 讨论
    3. 1 2 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比较
    3. 2 2 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3. 3 与云霄漳江口、湛江秋茄和桐花树生境大型底栖动物比较
4 结语

(10)泉州湾潮间带不同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小型底栖动物
        1.1.1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1.2 潮间带自由生活线虫研究概况
        1.2.1 研究意义
        1.2.2 国内外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研究概况
    1.3 泉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采样方法
    2.3 生物样品的处理
        2.3.1 小型底栖动物的分选和计数
        2.3.2 海洋线虫装片的制作和种类鉴定
        2.3.3 海洋线虫分类学的主要鉴定依据
    2.4 环境因子的测定方法
    2.5 生物量和生产量的计算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6.1 单变量分析
        2.6.2 分布/图形分析
        2.6.3 多变量分析
第3章 泉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
    3.1 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
    3.2 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
        3.2.1 各季度各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
        3.2.2 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时空变化
        3.2.3 小型底栖动物主要类群的丰度
    3.3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
        3.3.1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组成
        3.3.2 各季度各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
        3.3.3 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3.3.4 小型底栖动物主要类群的生物量
    3.4 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的多样性分析
    3.5 讨论
第4章 泉州湾潮间带自由生活线虫群落结构
    4.1 海洋线虫的丰度和生物量
        4.1.1 海洋线虫的丰度
        4.1.2 海洋线虫丰度的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4.1.3 海洋线虫的生物量
    4.2 海洋线虫的种类
        4.2.1 海洋线虫的种类组成
        4.2.2 海洋线虫种类组成的多维标序和聚类分析
        4.2.3 海洋线虫种类组成的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4.3 海洋线虫的多样性分析
    4.4 海洋线虫的营养结构分析
        4.4.1 海洋线虫各摄食类型的种数
        4.4.2 海洋线虫各摄食类型的丰度
    4.5 泉州湾潮间带海洋线虫的优势种
        4.5.1 各季节海洋线虫的优势种
        4.5.2 各季节海洋线虫优势种的营养类型
    4.6 讨论
        4.6.1 泉州湾海洋线虫的季节变化
        4.6.2 泉州湾潮间带海洋线虫群落与我国其他潮间带的比较
第5章 泉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5.1 底质理化因子的分布特点
        5.1.1 底质温度的分布特点
        5.1.2 底质盐度的分布特点
        5.1.3 底质溶解氧的分布特点
        5.1.4 底质pH的分布特点
    5.2 沉积物的底质粒径
    5.3 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变量的相关分析
        5.3.1 不同季节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3.2 不同季节海洋线虫与环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3.3 四个季度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5.4 讨论
        5.4.1 温度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4.2 盐度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4.3 底质粒径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4.4 潮汐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4.5 泉州湾小型底栖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
第6章 小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泉州湾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名录
附录2 我国不同潮间带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的分布
附录3 我国不同潮问带红树林湿地海洋线虫属的分布
发表文章及参加课题
致谢

四、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潮间带贝类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典型河口湿地底栖动物优势类群比较[J]. 王天慈,王芳,渠晓东. 中国环境监测, 2021(03)
  • [2]基于生态自修复的洛阳江河口景观研究[D]. 刘佳莉.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河口泥滩底栖硅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D]. 王珊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9(02)
  • [4]泉州湾洛阳河口红树林湿地自由生活海洋线虫食性研究[J]. 曾佳丽,卓异,林家逸,林丹,张慧萍,陈昕韡,蔡立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5]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泉州湾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 叶翔,王爱军,马牧,方建勇. 海洋科学, 2016(01)
  • [6]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现状及其管理策略[J]. 纪剑锋,蔡立哲,陈昕韡,饶义勇,李想,颜露露.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5(02)
  • [7]苏沪浙闽海岸互花米草盐沼的环境-生态动力过程研究进展[J]. 高抒,杜永芬,谢文静,高文华,王丹丹,吴晓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11)
  • [8]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J]. 李想,蔡立哲,卓异,郭涛,饶义勇,颜露露,傅素晶,陈昕韡. 海洋通报, 2014(05)
  • [9]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J]. 郭涛,蔡立哲,卓异,饶义勇,李想,陈昕韡,傅素晶,纪剑锋.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4(02)
  • [10]泉州湾潮间带不同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D]. 卓异. 厦门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潮间带贝类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