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合适的——对新闻演讲写作的一点看法

找到合适的——对新闻演讲写作的一点看法

一、寻找契合点——对新闻言论写作的一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欧璐媛[1](2018)在《王尘无电影批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在文艺批评史的学术观照下系统梳理王尘无的电影批评观念,力求呈现出其理论的整体样态。“以史为鉴”,进行反思,期望给予中国电影发展以理论上的启发与警示。首先,从王尘无的整体电影批评观念入手,分探寻、确立、推进三个阶段梳理其影评历程。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是因为王尘无随着国家与电影时局的改变,不断变换党内政治身份。在这个过程中,自身传统观念又与接受到的新观念发生碰撞,从而造成王尘无影评不同的阶段性。其次,从“时代”、“阶级分析”、“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王尘无的具体影评主张。电影是他政治活动的一个载体,是他达成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工具。因此,他主张电影创作主体运用“阶级”的辩证法则,使电影作品彰显“时代”的表现力,同时深化影评的文化内涵。最后,站在历时与共时的维度上,将其总体观念进行优劣梳理。他作为左翼影评的代表者,不断奠定左翼电影理论的基础,把持公允客观的态度,改善了当时批评界的不良风气。但左翼对域外理论的接受存在选择性与局限性,加之强势的政治倾向话语,不可避免的造成王尘无忽略掉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的本体美学的独特性。

伊永洁[2](2018)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主体博弈及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群体有创造社会价值的巨大潜能,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输入与输出政治信息创造了条件,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大学生作为脱离官僚体系的独立个体进行政治参与,对促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选择是政府、学校、网络媒体等多方主体博弈的结果,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主体在相互作用的系统内作出策略选择,并在不断的沟通与互动中修改、完善自己的策略。政府在结合大学生现实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规划高校发展政策、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网络管理规定与监督机制,以此对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施加影响。高校根据政府的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容、方式等的细节层面进行规划与指导。网络媒体根据政府相关规章条例,以及大学生用户的需求进行平台建设。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未发展成熟,在多方主体博弈的过程中,实现政府与学校的合作,政府与媒体的合作,大学生与政府、媒体合作,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参政环境,以此达到政府、学校、网络媒体与大学生的博弈均衡。但是,通过实证研究,实现多方主体合作的期望还面临诸多困境,这些现实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自身可支配资源不足、政治参与的知识与能力欠缺;网络媒体信息的杂乱;政府拥挤的政策议程以及政府与学校不完善的参与机制等等,这些都成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阻碍因素。要实现博弈的均衡需要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应该增强对政治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杜绝信息绑架、提高参与能力,正确利用公众议程推进利益诉求的落实;网络媒体应该规范平台建设特别是信息建设;政府应该增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关注与法律保障、构建相关舆情及反馈机制、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应该及时识别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加强宣传与教育,完善学校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政府、学校、网络媒体与大学生一起,共同推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进行。

黄淑君[3](2018)在《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及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史料记载、会议文件和新闻文本等,分析了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历史生产,探讨了其生产机制。其后,本文又研究了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历史,纵向剖析其历史演变路径,揭示其内在规律。同时,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吴满有”报道为案例,进一步研究了典型报道生产的规律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立足当下,对典型报道进行历史反思和现实关照。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典型报道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研究现状,阐明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一部分,从典型报道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两个方面入手,阐释相关概念和历史渊源;第二部分,立足延安时期特殊的媒介生态,从传播者、受传者、生产机制和传播功效四方面分析典型报道的生产特点;第三部分,以“吴满有”为典型案例,研究典型报道生产和传播的内在机制;第四部分,纵向梳理,剖析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报道的演化规律;第五部分,针对典型报道的历史生产和生产历史,进行历史反思,并申发现实启示。研究发现,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具有独特的历史生产机制。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基于特殊的自然、社会、媒介和技术环境,具有特殊的生产体系,具体表现为:政治领袖统领全局,强化党报宣传功能,推动各类先进典型报道;政治精英颁布、调整相关决策,并率先垂范;文化精英深入群众,采写报道,反映事实,并组合配发多种文艺作品,亲历传播;边区军民采取多种传播方式,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劳动,寻求进步。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受传者,传播行为和反馈行为互为影响。综合来看,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机制呈现出政治领袖意志统领、生产路径自上而下和反馈效应逐级减弱等传播特质。同时,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历史也有显着特征。纵观建国、文革、改革开放和21世纪至今各个历史时期,典型报道深受马列主义典型思想和中国党报理论影响,它以延安模式为先导,在新闻内容、生产机制和传播功效方面都发生了历史转移。其中,新闻内容生产以工农、军人和干部典型为主体,选材聚焦社会发展,生产机制在政治思想、传受模式和媒介形式方面凸显民主、多元理念,而传播功效则侧重于国情、民情和人性,强调国家富强和精神文明。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新闻生产,它开启了中共典型报道恢弘灿烂的生产历史。虽然它也存在着一些虚浮不实、宣传意识过重等历史缺憾,但是,它在提升无产阶级地位,新闻传播大众化,以及强化宣传、启蒙功能等方面的诸多历史经验,又是非常宝贵的。立足当下,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对应多元文化和新兴媒介的冲击,实现典型报道生产和反馈机制的良性互动,将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话题。

许安琪[4](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诞生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也给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八次谈到互联网,强调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是其重要的知识和信息来源,对其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把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青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引导青年科学、依法、文明、理性用网。”2018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提出要加快研制《大学生网络素养指南》,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既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内涵及意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大学生网络素养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本章作为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基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背景分析,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内涵,为教育目标的设定和教育内容的选取奠定理论前提。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目标与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本质目的是要大学生成长为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群体需求的新型高素质网民。这种高素质体现在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情感和使用能力三个方面,这也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内容的制定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目标的要求,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内容制定为三大类型,即网络认知理解类内容、网络情感观念类内容与网络行为能力类内容。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方式与途径。针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设计,本文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提升网络素养的主动性;要扎实构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网络平台,形成网上网下教育的合力。

张健[5](2016)在《“人肉搜索”第一案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技术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和道德难题,最近几年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和争议的人肉搜索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对传统网络信息搜索的超越和突破。从我国的一些实际案例来看虽然人肉搜索行为并不一定会侵犯个人隐私权,但是绝大部分的人肉搜索行为,都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因为其与个人隐私息息相关,这个边界非常模糊,因此人肉搜索又成了法律实践当中的难题。再加之当前人们对人肉搜索存在误读,因此在道德层面,很容易形成舆论暴力,造成言论自由的过度伸张。人肉搜索的内涵,特点,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进行规制,都深具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人肉搜索事件的不断发酵,对人肉搜索的探讨也就更加势在必行,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建构起完善的规制措施。一方面,人肉搜索有其道德基础,即传统道德,这也就意味着其具有双重属性,既有道德层面,也有反道德层面。另一方面,人肉搜索又极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权,触犯法律。但处理不当,又会导致言论自由被扼杀,适得其反。因此要求我们做到德与法的结合。从道德层面来说,分为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其中道德他律是道德的最高原则,要在以德治网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人肉搜索中网络道德教育,强化道德的自律性和完善道德他律。在法律层面而言,本文以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为例,着重论述了如何用法律来规范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环境下,侵犯隐私权与其他侵犯隐私权有所不同,论述了在信息收集行为、信息传播行为中侵犯隐私权的情形。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各自为战、法律混乱不成体系;规定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监督部门和行业自律缺失等不足。建议将隐私权制度在民法中予以确立,增强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实现隐私权保护的系统化。除道德、法律的规范引导人肉搜索外还可以从推行上网实名制、提高网友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加强行业自律等多个方面来规范和引导人肉搜索的发展。

周振兴[6](2013)在《论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自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自由”从被提出之时就成为了一个伟大口号,无数人为之奋斗。然而历经百年之后,新闻自由对于民众而言似乎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并未完全实现。在传统媒介环境中,新闻自由经常受到多种力量的钳制,除开政党、法规等制度性因素以外,传统媒介的自身特性也往往成为新闻自由实践的羁绊。但是伴随媒介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媒体环境,给了新闻自由巨大的突破空间,甚至还引起了新闻自由构成要素、实践价值和保障机制等多方面的改变。文章的研究重点就放在了新媒体环境对新闻自由各方面的影响上,并期望从这些影响上面寻找有益于新闻自由实践的方法。文章首先界定了新媒体环境的范围,转而重点介绍新闻自由外延与内涵;并分析新闻自由与表达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的关系,提出新闻自由是表达自由核心的结论。在分析新媒体环境对新闻自由构成要素的影响时,首先介绍了新闻自由的构成要素,它包括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内容。而在新媒体环境中这些方面都有所改变:真实权利主体从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向公民转变,作为权利客体的新闻越来越呈现公民新闻的特质,权利内容在实践度上更加深入,在范围上有所扩大。在介绍新媒体环境中新闻自由价值的改变时,首先阐述了传统的新闻自由价值观,然后重点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中人们新闻自由价值观念的改变:从社会性价值向个体性价值转变,从目的性价值向工具性价值转变。文章还描述了新媒体环境中新闻自由的保障体系与过去有何不同。新闻自由的保障体系是为了新闻自由更好地实现,一般通过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来进行。新媒体环境的出现,有利于促进新闻立法,完善新闻法制;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打破传统媒介的新闻垄断;有利于突破新闻审查,保障新闻自由的实现。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新闻自由滥用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文章认为,即使是基于善意的限制,也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同时,新媒体环境对新闻自由的巨大影响,很容易让人陷入技术决定论的误区,文章认为,技术进步虽然为新闻自由的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决定性因素还是社会发展和制度变革。

曲妍妮[7](2012)在《《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方人物周刊》作为国内人物报道期刊的典型,创刊近8年的时间里,打造了以人物为主线,紧随时事,放眼世界的着名品牌。其中,“封面人物”栏目以其主题鲜明、体裁丰富、视角独特等特点在众多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弥足珍贵的是,该栏目自创设之初就具有很强的成熟性,这也保证了杂志主体部分在发展历程中保持着稳定性。本文研究旨在通过数据分析、内容剖析,将《南方人物周刊》进行解构,以概括出该杂志在语义语用、信息来源、形象塑造、结构形式等多个角度的特色。这种分类与以梵·迪克的话语理论为基础的“话语分析”理论不谋而合,因而,本文选取该理论作为研究指导,同时,也反过来验证该理论在现代的中国新闻报道,尤其足人物报道中的适用程度。本文将研究主体部分界定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研究从主题选择、体裁类型、信息来源、叙述主体等视角切入,微观研究则更注重篇章结构、修辞应用和形象塑造。之前对于话语分析理论的应用多局限于对文本自身的分析,本文力图在前有研究基础上,增加关于“话语构建”的动态过程,挖掘《南方人物周刊》构建话语的技巧与优势,将传者的创作过程显性地呈现出来。文章最后引入的视觉话语构建的概念,是另一个创新点。本文的最终研究目标是探索以人物期刊为主的新闻类期刊,在话语构建上的优势及策略,并根据其现状,积极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能为同类期刊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邢建新[8](2010)在《《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美国及世界的报业接受了巨大冲击,作为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的《华尔街日报》却一枝独秀,逆势而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究其因,是其报网一体化,扼制了报纸读者流失、广告效益下滑颓势。同时,也使其网络影响力不断扩大。《华尔街日报》的报网一体化,基本实现了报纸与网络的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生共赢、良性互动。这为我国的报网一体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本论文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对《华尔街日报》的报网一体化进行了透视和解析,探讨了其获得成功的诸种因素,指出了其本身具有的现实意义,并参照我国报网一体化中的问题与大环境,力图从这种成功的报网一体化外国模式中得到一定的借鉴。论文认为,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的成功,对我国的报网一体化提出如下启示:第一,更新观念,开创性的进行“报网一体化”进程;第二,完善体制,以市场化道路打造新时代媒体航母;第三,加强互动,以特色化内容走品牌化道路;第四,精兵简政,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五,改善经营,多方面拓展盈利空间。

刘志杰[9](2010)在《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 ——以“石首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体性事件危害社会稳定,破坏经济秩序,影响范围较大。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高度重视。本文选择2009年的“石首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这两个典型案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总结当前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现状,即政府敷衍逃避、封锁消息;媒体报道滞后、语焉不详;各种流言活跃于网络新媒体,推动事件发展;部分媒体的炒作;主流媒体报道存在倾向性等。本文在对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的报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群体性事件报道存在问题的原因:中国传统的新闻宣传观念;媒体和政府对谣言的重视不够;媒体疏导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等。最后,本文对传统媒体的群体性事件报道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改变观念,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及时跟进,深入采访,发挥媒体的沟通疏导作用;客观公正,发挥传统媒体在受众中可信度高的优势。

李荣信[10](2008)在《在冲突中寻找契合 ——论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合理构建》文中提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是现代民主法制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之间的价值平衡、功能协调、资源分配、制度设置又是任何一个现代法治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它既体现了一个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又展示了其中的困境与难题。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媒体的报道作为一种道德强制力有时也可能带来“多数人的暴政”,并因此干扰了司法,这与司法独立和法官职业化会产生深刻的冲突,而这一冲突乃是宪政民主内在矛盾机理的外化,最终仍要以“司法公正”为价值标准来平衡“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的解析,找出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发生冲突的根源和实质,针对媒体监督司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较为合理的制度设计,以期为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合理构建这一课题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二、寻找契合点——对新闻言论写作的一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找契合点——对新闻言论写作的一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王尘无电影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尘无影评历程
    第一节 王尘无影评的阶段性
        一、探寻阶段:自觉的系统观
        二、确立阶段:明确的理论指向
        三、推进阶段:辩证的自我反思
    第二节 无尘无影评的阶段性演变原因
        一、国家与电影的时局更迭
        二、党内的政治身份调动
        三、个人喜好的“主观选择”
第二章 王尘无影评的话语建构:“时代之优位性”
    第一节 中国电影创作境况的评判与瞻望
        一、电影的创作领导权争夺
        二、与电影审查制度的“博弈”
        三、影片创作类型的标准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时代”取向
        一、通过现象认识现实:剖析社会的经济基础
        二、“新意识”:“暴露”与“出路”
        三、历史的主体:群众之“力”
    第三节 电影作品的“时代”表现力
        一、影片价值的辩证统一论
        二、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范畴
第三章 王尘无影评的意识建构:辩证的“阶级”分析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评方法
        一、“历史—具体”的维度
        二、阶级的维度
    第二节 批评主体的“阶级性”批评指向
        一、“批评即创作”
        二、“必然”与“偶然”
    第三节 批评主体的角色定位
        一、影评者的观众视角
        二、影评者的社会互动
第四章 王尘无影评的深化:电影的“文化”本质
    第一节 传统电影理念的解构与重构
        一、电影人材与“明星制”
        二、“人的根性”与“时代性”辨析
    第二节 电影的本质探源
        一、电影本质观的逐层深化
        二、电影“文化本质”之争
    第三节 电影的意识形态史观
        一、电影的资产阶级性
        二、“另一阶级”电影的期许与确认
第五章 王尘无电影批评观念的得与失
    第一节 王尘无电影批评之“得”
        一、中国电影理论的重构
        二、改良中国“影评”风气
    第二节 王尘无电影批评之“失”
        一、意识形态的禁锢
        二、电影本体的美学独特性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王尘无年谱(简编)
附录2:王尘无着述篇目(共128篇)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主体博弈及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公民参与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1.2.2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早期研究
        1.2.3 网络视阈下的公民参与
        1.2.4 网络、大学生、政治的交互视角
        1.2.5 文献总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网络政治参与
        2.1.1 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
        2.1.2 网络政治参与的类型
    2.2 理论基础
        2.2.1 参与式民主理论
        2.2.2 博弈理论
        2.2.3 议程设置理论
第三章 博弈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3.1 引进博弈思想对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意义
        3.1.1 增强认识,转换角度理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困境
        3.1.2 整合力量,实现大学生政治参与效用最大化
        3.1.3 优化机制,实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路径优化
    3.2 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主体
    3.3 相关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
        3.3.1 政府-学校方面
        3.3.2 网络媒体方面
        3.3.3 大学生方面
    3.4 博弈的稳定状态
    3.5 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2 样本基本信息介绍
    4.3 调查数据分析与评价
        4.3.1 政治参与现状统计分析
        4.3.2 政治参与行为统计分析
        4.3.3 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4.3.4 政治参与期望统计分析
        4.3.5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政治参与能力及行为的方差分析
        4.3.6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政治参与能力及行为的相关分析
    4.4 调查结论
第五章 基于理论与实证基础上的困境分析
    5.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个人困境
    5.2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媒体困境
    5.3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议程困境
    5.4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机制困境
第六章 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优化
    6.1 大学生方面
        6.1.1 增强对政治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
        6.1.2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杜绝信息绑架
        6.1.3 提高参与素质与能力,推动公众议程的落实
    6.2 网络媒体方面
        6.2.1 信息发布的真实性
        6.2.2 网络媒体信息的规范
    6.3 政府方面
        6.3.1 增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关注与法律保障
        6.3.2 相关舆情及反馈机制的构建
        6.3.3 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
    6.4 学校方面
        6.4.1 及时识别大学生的利益诉求
        6.4.2 加强宣传与教育,完善学校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典型报道与延安《解放日报》
    一、典型报道:定义与范畴
    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缘起
        (一)《解放日报》创刊及特色
        (二)典型报道的推出及意义
第二章 历史的生产: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
    一、媒介生态
        (一)自然环境:信息闭塞、交通落后
        (二)社会环境:日军侵入、边区受困
        (三)媒介环境:两极制衡、组织严密
        (四)传播技术:纸媒主导、口口相传
    二、传播者:政治文化精英和基层军民相结合
        (一)政治领袖的意志中心化
        (二)政治精英的决策性主导
        (三)文化精英的采写式参与
        (四)边区军民的多样化传播
    三、受传者:主动受众和被动受众相统一
        (一)政治领袖:肯定党报,鼓励先进
        (二)政治精英:调整指示,亲身表率
        (三)文化精英:集中报道,文艺多样
        (四)边区军民:转变观念,积极生产
    四、政治领袖作用下的“传受一体化”机制
        (一)政治领袖的意志统领
        (二)自上而下的生产路径
        (三)逐级减弱的反馈效应
    五、传播功效
        (一)宣传:响应整风,鼓动生产
        (二)启蒙:传播科学,祛除愚昧
第三章 个案分析:“吴满有”的生产与传播
    一、“吴满有”典型:历史发展
        (一)历史背景
        (二)事件脉络
    二、内容生产
        (一)劳动模范
        (二)吴满有方向
        (三)吴满有运动
        (四)生产竞赛
    三、生产形式
        (一)通讯
        (二)社论
        (三)诗歌
        (四)版画
        (五)电影
    四、传播特色
        (一)精英与大众双向互动
        (二)多种传播形式相结合
        (三)控制与多向传播并存
    五、传播功效
        (一)生产:促进经济
        (二)政治:拥政爱党
第四章 生产的历史:典型报道的演变路径
    一、典型报道的历史渊源
        (一)马列主义典型思想传播
        (二)中国党报理论激励
    二、典型报道的历史演变
        (一)传播内容聚焦:工农、军人与干部
        (二)生产机制变化:意志、模式与媒介
        (三)传播功效附着:国情、民情与人性
第五章 历史反思和启示
    一、生产机制反思
        (一)政治宣传与专业品质失衡
        (二)组织化生产弱化传播活力
    二、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
        (二)大众化与化大众渗透
        (三)宣传与启蒙相结合
    三、现实启示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二)坚持科学的传播观
        (三)坚持发展的历史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涵义及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涵义
        (一)网络素养教育的涵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涵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有效落实“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主动满足大学生网络素养发展需求
        (三)积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诉求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目标
        (一)认知目标:培养具备理性网络认知之人
        (二)情感目标:培养具有积极网络情感之人
        (三)能力目标:培养能够高效参与网络之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内容
        (一)网络认知理解类内容
        (二)网络情感观念类内容
        (三)网络行为能力类内容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方式与途径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一)明确“思政课”的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责任
        (二)找准“思政课”与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契合点
        (三)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素养
    二、扎实运用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践活动的作用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践活动的形式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践活动的要求
    三、高效利用网络平台的拓展功能
        (一)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的作用
        (二)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的要求
        (三)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的条件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5)“人肉搜索”第一案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 当前的研究现状分析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围
一、“人肉搜索”第一案案情概述
    (一) 案件经过
        1. 起因
        2. 发展
    (二) 判决结果
    (三) 本案的争议焦点
        1. 隐私权的范围
        2. 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侵犯之间的关系
        3. 其他侵权行为主体探讨
    (四) 案件的法律影响
        1. 对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研究
        2. 对权利冲突的研究
        3. “人肉搜索”中道德审判的研究
二、“人肉搜索”第一案反映的法律问题
    (一) 对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
        1. 主体的加害行为
        2. 客观的损害事实
        3. 行为与事实的因果关系
        4. 过错
    (二) 人肉搜索中对隐私权的侵犯
    (三) 人肉搜索反映的网络暴力问题
    (四) 道德判断与法律判决的失衡
        1. “人肉搜索”道德性的体现
        2. 道德与法律失衡的原因
三、“人肉搜索”现象的法律规制和道德规范
    (一) 当前我国法律规制现状
    (二) 法律规制的缺陷
        1. 规范缺乏系统化的体系
        2. 隐私权以及网络隐私权的界定存在争议
        3. 网络隐私权立法可操作性差和相对滞后
        4. 各个网络主体存在的问题
    (三) 完善法律规制的建议
        1. 网络隐私权纳入公民权利体系
        2. 加强对各网络主体的法律规范
        3. 运用法律理念构建网络社会秩序
        4. 继续加强网络实名制的推行
        5. 提高公民权利意识
    (四) 运用道德来规范“人肉搜索”现象
        1. 加强道德教化
        2. 倡导公民理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论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自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框架
1 新媒体环境与新闻自由的概念
    1.1 新媒体环境与其特点
    1.2 新闻自由的概念
        1.2.1 西方的新闻自由释义
        1.2.2 我国关于新闻自由的界定源自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2.3 新闻自由是表达自由的核心
    1.3 本章小结
2 新媒体对新闻自由要素的影响
    2.1 新闻自由的构成要素
    2.2 新媒体环境对新闻自由主体的影响
        2.2.1 新媒体环境孕育了公民新闻
        2.2.2 新媒体环境中新闻自由真实权利主体的转变
    2.3 新媒体环境中新闻自由客体的改变
        2.3.1 新媒体环境正在改变新闻本身
        2.3.2 新媒体环境中受众新闻观念的转变
    2.4 新媒体环境有利于新闻自由权利的实践
    2.5 本章小结
3 新媒体环境对新闻自由价值的影响
    3.1 传统的新闻自由价值观
    3.2 新媒体环境有利于新闻自由价值的实现
        3.2.1 新媒体是更好的观点的市场
        3.2.2 新媒体是实现民主的助推器
        3.2.3 新媒体是更好的信息集散地
        3.2.4 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3.3 新媒体环境中新闻自由价值的改变
        3.3.1 新闻自由的社会性价值向个人性价值转变
        3.3.2 新闻自由的目的性价值向工具性价值转变
    3.4 本章小结
4 新媒体环境对新闻自由保障体系的影响
    4.1 新闻自由的保障体系
    4.2 我国新闻自由保障的现状
    4.3 新媒体环境对于新闻自由保障的影响
        4.3.1 新媒体环境更有利于完善新闻法制
        4.3.2 新媒体技术更易突破事前审查制度
        4.3.3 新媒体环境降低了公民享受新闻自由的经济成本
    4.4 本章小结
5 关于本文的反思
    5.1 对于新闻自由权利滥用的反思
    5.2 对于技术决定论的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7)《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基本框架
第一章 《南方人物周刊》封而人物报道的话语基础及宏观建构
    第一节 报道数量及版面分布
    第二节 新闻主题选择
    第三节 领域分布
    第四节 宏观建构下的新闻话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微观语境下的新闻话语
    第一节 新闻图示的话语构建
    第二节 修辞应用的话语构建
    第三节 刻板印象的话语构建
    第四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话语构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话语构建策略
    第一节 《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发展历程
    第二节 话语构建的接受策略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提出本论文题目的背景
    二、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第1章 《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的标本价值
    1.1 报网一体化使《华尔街日报》实现报网双赢
        1.1.1 报纸读者流失的颓势被遏止
        1.1.2 媒体边际效益递减的“魔圈”被打破
    1.2 《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为我国提供了“他山之石”
        1.2.1 我国报网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1.2.2 中美报网一体化比较
        1.2.3 借鉴《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经验具有现实意义
第2章 《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的特色
    2.1 《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的进程及现状
    2.2 《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的特色
        2.2.1 讲故事的传统—“华尔街日报体”在网络上得到延伸
        2.2.2 “24 : 7”—报网一体的互动方式
        2.2.3 信息聚合—全方位服务的主要方式
        2.2.4 捆绑销售—灵活多样的运营模式
第3章 报网一体化使《华尔街日报》弥补了自身的媒体劣势
    3.1 报网一体化使报纸弥补了与生俱来的劣势
    3.2 报网一体化使《华尔街日报》合规顺势
第4章 报网一体化使《华尔街日报》网络化更具活力
    4.1 报网一体化确保网络有了内容源泉
    4.2 报网一体化确保网络有了“专业”特点
    4.3 报网一体化确保网络有了公信后盾
    4.4 报网一体化确保网络有了人才基础
第5章 《华尔街日报》的成功给我国报网一体化的启示
    5.1 更新观念,开创性的进行“报网一体化”进程
    5.2 完善体制,以市场化道路打造新时代媒体航母
    5.3 加强互动,以特色化内容走品牌化道路
    5.4 精兵简政,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5.5 改善经营,多方面拓展盈利空间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 ——以“石首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理论
    1.5 研究内容
2 群体性事件现状
    2.1 群体性事件的分类
    2.2 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
    2.3 群体性事件报道现状
3 "石首事件"报道研究
    3.1 "石首事件"报道回顾
    3.2 《南方都市报》和《楚天都市报》的报道比较
    3.3 报道存在的问题
4 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研究
    4.1 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回顾
    4.2 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对比
    4.3 报道存在的问题
5 群体性事件媒体报道的启示
    5.1 媒体传播体制需要改进
    5.2 信息发布应及时透明,破除谣言
    5.3 要转变旧观念,在监督中引导舆论
    5.4 秉承职业操守,客观公正平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人民日报》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列表
附录二:《人民日报》拉萨"3·14"事件报道列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在冲突中寻找契合 ——论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合理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概述
    第一节 媒体监督概述
        一、媒体监督的概念
        二、媒体监督的特点
        三、媒体监督的意义
    第二节 司法独立概述
        一、司法独立的概念
        二、司法独立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解析
    第一节 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历史演进
        一、司法改革前的平静期
        二、司法改革初期的矛盾凸显期
        三、逐渐走向理性的过渡期
    第二节 中国媒体与司法的冲突现状
        一、不恰当的媒体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独立
        二、司法机关的过度排斥妨碍了媒体的正当监督
    第三节 中国媒体与司法冲突的原因
        一、媒体和司法的运作规律不同
        二、媒体对司法的监督缺乏法律保障和制度规范
        三、司法不独立是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
        四、司法界存在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
    第四节 中国媒体与司法冲突的实质
第三章 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合理构建
    第一节 寻找媒体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契合点
        一、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具有相互协调统一的基础
        二、媒体监督司法活动是实现司法公平、公正的需要
        三、媒体与司法在实践中的契合
    第二节 探索媒体与司法关系的理想模式
        一、司法界应转变观念,积极评价媒体的监督行为
        二、落实审判公开制度,接纳与宽容媒体监督
        三、媒体监督要把握好正确的定位
        四、媒体和司法应保持适度距离
    第三节 构建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建立对媒体监督的法律保障和约束机制
        三、建立司法对媒体监督的理性接纳机制
        四、建立媒体与司法的协调配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详细摘要

四、寻找契合点——对新闻言论写作的一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尘无电影批评研究[D]. 欧璐媛. 广西大学, 2018(12)
  • [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主体博弈及路径优化研究[D]. 伊永洁. 福州大学, 2018(03)
  • [3]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及演变研究[D]. 黄淑君. 兰州大学, 2018(01)
  • [4]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D]. 许安琪. 西南大学, 2018(02)
  • [5]“人肉搜索”第一案的法律问题研究[D]. 张健. 河北师范大学, 2016(12)
  • [6]论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自由[D]. 周振兴. 辽宁大学, 2013(12)
  • [7]《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D]. 曲妍妮. 山东大学, 2012(02)
  • [8]《华尔街日报》报网一体化研究[D]. 邢建新. 河北大学, 2010(11)
  • [9]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 ——以“石首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为例[D]. 刘志杰. 暨南大学, 2010(10)
  • [10]在冲突中寻找契合 ——论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合理构建[D]. 李荣信. 苏州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找到合适的——对新闻演讲写作的一点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