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家庭报告

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家庭报告

一、早发家族阿尔兹海默病1个家系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张源,孙梦凡,贾紫嫣,姜季委,王艳丽,徐俊[1](2021)在《PSEN1基因变异致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报道2例PSEN1基因变异致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系,结合文献总结我国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PSEN1基因变异位点及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与结果收集2例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行外周血DNA遗传学检测,并检索已报道的中国PSEN1基因变异致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病例。例1先证者,45岁发病,首发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头部MRI显示全脑皮质及双侧海马轻度萎缩;基因检测显示PSEN1基因外显子6 c.488A> G(p.His163Arg)致病性突变;家系中共3人有类似表现,该家系明确为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家系。例2先证者,42岁发病,首发表现为记忆力和工作能力下降;头部MRI显示全脑皮质萎缩,双侧海马萎缩,以左侧显着;基因检测显示PSEN1基因外显子5 c.344A> G(p.Tyr115Cys)致病性突变;家系中共6人有类似症状,该家系明确为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家系。目前报道的中国PSEN1基因变异致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共40家系(包括本研究两家系),致病突变位点38个,发病年龄21~62岁,病程4~10年,约87.50%(35/40)患者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发病,可迅速累及多个认知域,部分患者可伴有锥体外系症状、癫发作、耳部症状,进展迅速。结论 PSEN1基因c.488A> G和c.344A> G位点突变可导致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其中c.344A> G突变位点为国内首次报道。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病早,进展迅速,首发症状可不典型,基因检测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姜红燕,沈宗霖,毕蕊,程宇琪,许秀峰[2](2021)在《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线粒体基因组变异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索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变异与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20年4月收集到的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家系样本中筛选出4个具有母系遗传特征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家系样本,开展mtDNA全序列测序,与修正版的剑桥参考序列比对分析。测序结果根据标准序列记录下每个样本的mtDNA变异位点及相关信息。采用最新版的mtDNA分类系统数据库进行线粒体单倍型类群分类。变异分析方法:根据系统发育树,找出枝端私有变异位点;MitoTool分析变异的保守性;再通过PhyloTree查询突变是否为其他单倍型类群的鉴定变异。通过文献和数据库查询,SIFT致病性预测软件(2015)预测分析。通过I-TASSER 预测蛋白结构,Pymol可视化蛋白结构同源模拟蛋白三级结构分析,分析结构变化。结果其中一个家系的mtDNA存在稀有非同义变异m.8978T>C,该位点保守系数1.0,致病性分数较高,蛋白结构同源模拟MT-ATP6蛋白三级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支链残端的结构改变。结论 mtDNA稀有非同义变异m.8978T>C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可能通过线粒体的功能下降影响AD的发病。

刘南阳[3](2021)在《还脑益聪方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再评价方法对现有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中医药治疗AD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筛选中医药治疗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发表日期限定在从建库开始到2020年12月14日。两名研究者参考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2(AMSTAR-2)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结局测量的证据等级质量由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GRADE)量表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述研究结果。定性研究主要描述AMSTAR-2和GRADE结果,定量研究以森林图形式表示。结果:共2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符合纳入标准。主要结局指标评估包括: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测(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总有效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长谷川痴呆(HDS)、临床痴呆评定(CDR)。根据AMSTAR-2的结果,2项研究被评为低质量,18项研究被评为极低质量。在GRADE分级中,未发现高质量的证据,仅3项研究的有效率、MMSE和ADL被评为中等质量,其余研究被评为低或极低质量。在降级因素中,原始试验中的偏倚风险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发表偏倚、不一致性和不精确性。所有研究未发现升级因素。仅2项研究量化了不良事件发生率,证据质量均为极低级。14项针对总有效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OR=1.44;95%CI=1.29-1.62);19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显着改善MMSE评分(WMD=1.19;95%CI=0.80-1.57);16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ADL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9;95%CI=-0.92-0.54);3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可显着改善AD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MD=4.26;95%CI=3.22-5.30)。7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ADAS-Cog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96;95%CI=-2.12-0.21)。结论:中医药或联合西药治疗AD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或安慰剂,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然而,基于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分级发现现有中医药治疗AD的证据质量较低,目前尚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推荐。此外,基于现有证据无法评估中医药治疗AD的安全性,未来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以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第二部分:目的:观察还脑益聪方(HYD)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对早老素双基因敲除小鼠(PScDKO)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HYD治疗AD的潜在机制。方法:3月龄PScDKO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模型Ⅰ组、模型Ⅱ组、γ-分泌酶抑制剂组(DAPT组)、HYD低剂量组、HYD中剂量组和HYD高剂量组,每组16只,相同遗传学背景的C57小鼠16只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和模型Ⅰ组每日予生理盐水灌胃,DAPT组每日腹腔注射5.0mg/kg,模型Ⅱ组每日予DAPT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HYD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给予HYD提取物1.7g/Kg、3.4 g/Kg、6.8g/Kg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个月。水迷宫和跳台实验分别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记忆保持能力,电生理检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长时程增强时间,透射电镜观察突触形态和数量,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和尼氏小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γ-分泌酶、APP、Aβ1-40、Aβ1-40水平,免疫共沉淀法观察α-Nrxn1与α-DG、Cstn3、Nxph1的结合作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α-Nrxn1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电生理实验显示模型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药物干预后,HYD高剂量组长时程增强持续时间较模型Ⅰ组增加(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YD高剂量组突触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突触后致密物颜色较深。水迷宫实验发现模型Ⅰ组的穿台次数、原平台象限路程比和原平台象限时间比均减少(P<0.05)。HYD低剂量组穿台次数比模型Ⅰ组增加(P<0.05)。HYD低、中、高剂量组的错误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海马CA1区形态紊乱,用药各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异常的形态。用药各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坏死不明显,尼氏小体较模型组增加。研究发现PScDKO小鼠突触可塑性损伤与Aβ沉积无关。PS功能失活未破坏α-Nrxn 1与突触后蛋白的结合作用。模型小鼠中α-Nrxn1、Nxph 1和GluRδ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用药后的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PS功能失活导致α-DG、Cstn3和AchE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上调(P<0.05),用药后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HYD可能通过调节α-Nrxn 1通路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改善PScDKO异常的突触可塑性从而发挥治疗AD的作用。

朱尧[4](2020)在《基于神经影像的阿尔兹海默病谱系人群分类预测及早期重复经颅磁刺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学损害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以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变性死亡为主要病理特征。大量研究证实在AD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十年,脑内已经出现特异性病理改变。现有研究认为,AD是包括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痴呆等不同阶段病程的连续谱系疾病。对AD谱系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认知功能的预测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时机。目前关于A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老龄、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可能均与AD发病相关,并且存在多种学说主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级联假说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其中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ε4基因被认为会降低Aβ清除和脂质转运,最终增加神经元萎缩和突触的丢失,是晚发性AD遗传风险度最高的基因。此外,神经元可以通过内吞途径清除淀粉样前体蛋白。内吞通路基因突变导致神经元清除Aβ障碍可能是AD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现有研究表明,脑网络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参与调节A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中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和海马功能网络被认为与认知加工过程密切相关。所以在AD谱系人群中研究APOE基因和内吞通路多基因对认知加工网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采用影像遗传学策略,首先探讨APOE基因对AD谱系人群DMN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DMN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在APOE基因型和认知功能关系中的调控作用,并且利用APOE基因型和差异的DMN FC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其次,利用多位点基因风险评分(multilocus genetic risk scores,MGRS)探讨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效应对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影响,并评估不同疾病阶段受试者的海马体积,然后基于内吞通路MGRS不同状态,结合海马体积和海马网络异常的FC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AD早期临床表现最显着的标志是情景记忆功能的障碍,使用延迟回忆量表对情景记忆功能进行评估被认为有助于AD谱系疾病的诊断。但对配合度差、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则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借助于机器学习方法,在个体水平上基于全脑网络FC的特征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进行预测。此外,静息态网络FC并不总处于稳态,而是呈现动态波动的模式,称为动态FC(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研究dFC可以捕捉到大脑活动的时变特征。因此,我们继续探讨了 AD谱系人群全脑网络dFC和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动态改变,并利用网络属性的时间变异性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最后,当前AD的治疗药物都只能延缓症状进展,而在认知障碍的早期进行治疗干预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的物理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和无痛无创的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治疗机制仍不清楚,治疗参数设置和疗效报道也不尽相同。我们通过长程高频rTMS对遗忘型MCI(amnestic MCI,aMCI)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结合神经影像学研究方法从脑功能的角度初步探索rTMS治疗早期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第一章默认网络在载脂蛋白E基因和认知功能中的调节作用及对AD谱系人群的分类目的:APOE基因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DMN的变化可以作为AD进展的影像学标记物。本研究探讨在AD谱系人群中APOE基因的多态性对DMN FC的影响模式以及DMN FC在APOE基因型和认知功能关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总共169例受试者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扫描、APOE基因型检测以及认知功能评估。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cognitive normal,CN)46 例,早期 MCI(early MCI,EMCI)52 例,晚期MCI(late MCI,LMCI)41例和AD 30例。基于种子点FC方法,使用后扣带回皮层(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作为种子点构建DMN,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研究APOE基因型、疾病状态及其交互作用对DMN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DMN FC的变化对行为学的影响,最后采用调节效应模型探讨DMN FC是否在APOE基因型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最后,结合APOE基因型和异常的DMNFC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结果:在AD谱系人群中,对比APOE ε4非携带者,APOE ε4携带者呈现出相反DMN FC变化模式。在APOE ε4非携带者中,PCC与右侧楔前叶,右侧岛叶和右侧梭状回(right fusiform area,RFFA)的FC与整体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呈正相关。此外,在PCC-RFFA的FC大于-0.0823时,可以显着增加APOE基因型对疾病组总体认知功能的负性影响。更重要的是,结合APOE基因型并利用DMN内异常的FC可以有效的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初步分类。结论:在AD谱系人群中,DMN FC在APOE基因型和认知功能的负性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并且可以作为AD谱系人群分类的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物。第二章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作用对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影响及个体化分类目的:海马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证实,细胞内吞功能异常在AD神经元变性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但内吞通路的基因如何影响AD谱系人群的海马网络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影像遗传学研究策略探讨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效应对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影响。方法:纳入35例CN、23例EMCI和19例LMCI受试者,各组受试者均完成内吞通路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构MRI和rs-fMRI扫描以及认知功能评估。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定技术评估三组受试者海马体积,并以双侧海马区为种子点构建海马网络。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疾病状态、内吞通路多位点基因风险评分(multilocus genetic risk scores,MGRS)及其交互作用对海马网络的影响。此外,基于内吞通路MGRS不同状态,利用海马网络异常的FC和海马体积构成的判别分析模型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结果:LMCI组海马体积小于CN组和EMCI组。内吞通路MGRS与海马网络多个脑区FC均存在相关性,主要分布在前额-枕叶-纹状体系统。与低MGRS受试者相比,高MGRS受试者在AD谱系人群中呈现出相反的海马网络FC变化模式。更重要的是,基于海马网络异常FC和海马体积构成的判别模型具有较强的分类EMCI和LMCI能力。结论: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效应与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异常密切相关。海马网络异常的FC和海马体积为AD谱系人群的分类提供了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物。第三章基于全脑网络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的预测目的:AD早期临床表现最显着的标志是情景记忆功能障碍,使用延迟回忆量表对情景记忆功能进行评估被认为有助于AD谱系疾病的诊断。本研究探讨能否利用全脑网络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对AD谱系人群的延迟回忆能力进行预测。方法:纳入33例CN、26例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和27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受试者,各组受试者均完成rs-fMRI扫描和认知功能评估。利用脑功能连接组的预测模型(connectome-based predictive modeling,CPM)对 AD 谱系人群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延迟回忆(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Delayed Recall,AVLT-DR)得分进行预测,AVLT-DR得分主要评估个体的情景记忆功能。通过将被试所有脑FC和AVLT-DR得分做皮尔逊相关得到显着相关的FC,并根据正/负相关性分别训练出两个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使用留一交叉验证的方法,在测试阶段通过选择具有预测特征的FC,分别反馈给训练好的正/负相关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个体AVLT-DR得分。结果:CPM可以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进行预测。对预测模型有显着贡献的脑区主要位于前额叶、额叶、顶叶和颞叶皮层。结论:全脑网络内多个脑区间的rs-FC可以在个体水平上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进行预测。第四章AD谱系人群动态脑功能网络的异常及个体化分类目的:既往对AD谱系疾病的研究大多数仅关注了静态脑活动特征,忽视了脑活动的动态性。本研究探讨AD谱系人群全脑网络动态功能连接(dFC)和拓扑属性的动态改变,并进一步利用网络拓扑属性的时间变异性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方法:纳入33例CN、30例SCD和30例aMCI受试者,各组受试者均完成rs-fMRI扫描和认知功能评估。使用滑动时间窗和K-均值聚类的方法对全脑动态网络进行状态聚类,分析各个状态下组间脑网络FC的差异。最后,使用图论方法分析动态网络拓扑属性的时间变异性,进行组间比较并用来对AD谱系人群进行分类。结果:在AD谱系人群中通过聚类可以识别出两种结构化的功能连接状态(强连接状态和弱连接状态)。与CN组相比,aMCI组在弱连接状态下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而在强连接状态下aMCI组增强的FC主要位于额叶-顶叶-枕叶-纹状体系统内的脑区之间。与SCD组相比,aMCI组在右侧海马区呈现出降低的度中心性(DC)时间变异性,并且可以用来对SCD和aMCI患者进行初步分类。结论:AD谱系人群存在脑功能连接状态的改变,并且右侧海马DC的时间变异性可以作为分类AD谱系人群的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物。第五章长程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探究长程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治疗的神经机制。方法:纳入21例CN和18例aMCI受试者,aMCI患者共接受60次rTMS治疗(90%运动阈值,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为刺激部位,10Hz刺激频率),每周5次共12周。在基线期和最后的rTMS治疗完成后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MRI数据的采集。分析平均分数低频振幅(mean 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mfALFF)和 FC 的变化并与CN组对比以反映rTMS治疗后脑功能活动的改变。此外,利用基线期异常的mfALFF值和FC值构成的判别分析模型对aMCI和CN人群进行分类。结果:aMCI患者在长程高频rTMS治疗后AVLT-DR得分改善,右侧颞中回后部/颞下回(right posterior middle temporal gyrus/inferior temporal gyrus,RpMTG/ITG)及左侧小脑后叶(left posterior cerebellum,LpCBLM)的 mfALFF 值增高。RpMTG/ITG 功能网络和LpCBLM功能网络连通强度增加。并且LpCBLM与双侧额上回、右侧颞中回/颞下回和右侧海马/海马旁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的改变与治疗前后AVLT-DR得分的变化呈正相关。判别分析模型显示利用基线期异常的RpMTG/ITG mfALFF值和FC值可以分类aMCI和CN人群。结论:长程高频rTMS对aMCI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影响局部的脑活动,重塑脑网络而改善延迟记忆功能。并且利用基线期异常的RpMTG/ITG mfALFF值和FC值可以较好的分类aMCI和CN人群。

朱雄[5](2020)在《EMC3基因视网膜和小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是一类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和(或)外周神经系统(髓鞘)的变性、凋亡所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退化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极其复杂,至今尚不能被完全解释清楚,到目前为止缺少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目的: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脑和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此类疾病引起损害的病理是神经元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目前临床上对此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视网膜营养不良(Retinal dystrophy)是一类因光感受器功能丧失而引起的异质性遗传性疾病。在全球尤其是工业化国家中,视网膜变性疾病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疾病的临床表型复杂性和等位基因的异质性给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 protein complex,EMC)首先在酿酒酵母中被鉴定为内质网中蛋白质折叠所需的6亚单位跨膜蛋白复合物。EMC亚基的丢失会导致错误折叠的膜蛋白的积累和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诱导。有研究报道,EMC1基因突变与视网膜营养不良及小脑发育退化综合征相关。在真核生物中,d Pob/EMC3定位于内质网,并与EMC1和钙连蛋白(calnexin)结合并相互作用。此外,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MC)是其他多通道跨膜蛋白的稳定表达所必需的,如视紫红质和Na+K+-ATP酶等。另外,d Pob/EMC3缺失会导致果蝇单眼细胞的变性。这些结果共同表明,EMC是包括视紫红质1在内的多通道跨膜蛋白生物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其缺失会导致视网膜变性。EMC1和EMC3组成复合物参与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途径,表明EMC与ERAD途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内质网结构和功能的紊乱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已被广泛观察到,但内质网功能障碍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变的原因,还是仅仅是神经元死亡的表现,目前尚不清楚。本论文重点研究EMC3在小脑和视网膜中的功能。方法:构建EMC3、EMC1等表达质粒载体(包括野生型和突变型),分别进行细胞转染,结合免疫组化等方法,通过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共定位等分析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分析EMC1突变是否引起细胞中定位发生变化。研究EMC3与EMC其他亚基的表达及定位分析。在前期工作中,本研究发现小鼠Emc3基因胚胎敲除导致早期胚胎死亡。因此使用Pcp2-cre转基因小鼠和Emc3条件性敲除小鼠建立了一个在小脑浦肯野神经细胞和视网膜双极细胞中特异敲除Emc3基因的动物模型。本论文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详细研究Emc3在双极细胞和小脑浦肯野细胞中的功能。利用双极细胞和小脑浦肯野细胞中特异蛋白标志物,对Emc3缺失的小鼠视网膜和小脑冰冻切片进行免疫染色,使用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详细分析这些关键蛋白的运输和定位。结果:EMC3由小鼠Tmem111基因编码,是高度保守的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MC)的一个亚基。本研究发现Emc3的靶向缺失导致了小鼠严重的神经病变表型。同时Emc3lox P/lox P;Pcp2-Cre小鼠是可以长期存活并是可育的,但行为学上表现出类似于小脑共济失调的表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三月龄的成年Emc3突变小鼠小脑中浦肯野细胞的树突发育有明显减少。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浦肯野细胞中Emc3的选择性缺失导致内质网错误折叠的膜蛋白的积累,阻碍了浦肯野细胞的分泌运输,并导致了树突萎缩。这些表型表现为小脑体积变小和浦肯野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共济失调。浦肯野细胞丢失和共济失调最初出现在出生后两个星期左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恶化。Emc3的缺失导致浦肯野细胞缺失区域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增加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C/EBP同源蛋白(CHOP)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BIP)表达水平升高表明浦肯野细胞在可见细胞丢失之前存在内质网应激(ER Stress)。TUNEL(Td T-mediated d UTP Nick-End Labeling)分析表明,小脑浦肯野细胞出现细胞凋亡。本文的数据表明,浦肯野细胞中Emc3的缺失导致蛋白质折叠和运输缺陷,树突密度显着降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浦肯野细胞死亡。此外,本研究发现Emc3突变小鼠视网膜中视杆双极细胞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有进行性病变,这表明Emc3在小鼠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维持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了Emc3在小鼠浦肯野细胞和视网膜双极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揭示了EMC3蛋白在小脑浦肯野细胞和视网膜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小脑共济失调和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方向与思路。

王华园[6](2020)在《伴有基因突变的两个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家系突变特点及临床表现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篇章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遗传上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发病涉及多基因。人为的将它分为散发性阿尔兹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和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人格和行为改变等表现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指出21号染色体上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基因、1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2(presenilin2,PSEN2)基因同14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1(presenilin1,PSEN1)基因为公认的FAD的致病基因,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是增加AD患病风险的基因,尤其是在SAD中。根据最新数据库结果显示近400种上述致病基因突变所导致的FAD已被报导。有高达百分之八十六的几率在有阳性家族史的早发型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病家系成员中检测出致病突变,其中,百分之六十发生在PSEN1基因上,百分之十五发生在APP基因上,PSEN2基因所占比例则极小。考虑到FAD发病年龄较早、危害重,对有阳性家族史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及家系进行基因检测是必要的。目的本研究阐明了 2个分别由APP及PSEN1突变所导致的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家系的临床资料,并针对2个基因突变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Early onset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EOFAD)的 2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血样,给予人类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根据《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2015)对遗传变异进行致病性评估,并对家系中部分成员及100名家系外个体给予一代验证,100名受试者中包括50例正常体检者和50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患者,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基因突变家系包括先证者在内的10名家系成员给予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分型检测。结果1.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基因突变所致家系先证者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言语重复、人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视空间障碍。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发现先证者APP基因第17号外显子第717位点密码子发生c.2149G>A(p.V7171)突变,导致缬氨酸(Valine,V)被异亮氨酸(Isoleucine,L)取代,家系中另5位成员亦存在该位点突变,经Sanger测序证实。10名家系成员APOE分型检测均为ε3/ε3纯合型。未在100名家系外个体中检测到该突变。先证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示双侧海马萎缩,左侧为着,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2.早老素蛋白1(presenilin1,PSEN1)基因突变家系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下降、失用症、精神行为异常、视觉空间障碍和脾气性格改变。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检测到该家系2名成员在PSEN1基因第5号外显子存在c.665A>T(p.Q222L)杂合变异,导致谷氨酰胺(Glutarnine,Q)被亮氨酸(Leucine,L)取代,其中一个家系成员经过Sanger验证携带该突变,但在其他7名未受影响的家庭成员及100名家系外个体中未检测到该突变。先证者海马薄扫示右侧海马萎缩,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我们在家族史阳性的早发型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病患者(Early onset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EOFAD)中检测到2个致病突变,其中APP p.V717I突变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APP致病突变,PSEN1p.Q222L突变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导,可能为新的家族性阿尔兹海默致病突变位点。

程红荣[7](2020)在《中国汉族额颞叶痴呆患者致病基因筛查和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isease,FT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隐匿起病、逐渐进展的精神行为异常,执行功能损害和(或)语言障碍为特征。FTD也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第二常见的早发性痴呆。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 FTD),语义性痴呆(SD)和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PNFA)三种临床类型。多达15%的FTD患者合并运动神经元病。约40%的FTD患者具有确切的阳性痴呆家族史,但仅有10%的患者具有明确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目前已经证实FTD至少有8种致病基因,分别是MAPT、C9ORF72、GRN、TBK1、CHMP2B、FUS、VCP、TARDBP等。其中MAPT是最早发现的FTD的致病基因。迄今为止,总共在160个家系发现了57个MAPT致病变异。而我国FTD患者的致病基因变异报道较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我国汉族FTD患者的致病基因变异谱,尤其是MAPT基因变异谱。目的:筛查并确认我国FTD患者的致病基因变异,探讨致病变异特点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2015年4月至2019年3月共收集了30个(6个家族性和24个散发性)FTD先证者,应用全外显子测序筛查与FTD有关的致病基因,筛出的变异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进一步结合家系共分离分析和细胞功能实验判定其致病性。结果:在3个散发性的和1个家族性FTD患者中检出了MAPT基因的2个新变异(p.R406Q和p.D430H)和1个致病变异(p.P301L)以及GRN基因的1个新剪切变异c.350+2A>G。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发布的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MAPT基因的p.R406Q和GRN基因的c.350+2A>G为可能致病变异,而MAPT基因的p.D430H为致病性质不明确变异。体外细胞转染实验发现,MAPT基因的p.R406Q和p.D430H均导致tau蛋白的总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尤其是在Thr205,Thr231和Ser396磷酸化位点。重组tau蛋白实验表明,p.R406Q和p.D430H变异均降低了tau蛋白与微管结合的能力,并显着增加了可溶性tau蛋白在体外肝素钠诱导后的自身聚集。此外,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表明GRN基因c.350+2A>G新变异的m RNA水平略高于对照,但无统计学差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该变异并未导致5号外显子跳跃。结论:本研究结果拓展了中国汉族FTD患者的致病基因变异谱,明确了这些变异和临床表型的关系。

周鹏军[8](2019)在《反常性痤疮PSENEN基因突变患者信号通路改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反常性痤疮(Acne Inversa,AI)是毛囊-皮脂腺-顶泌汗腺单元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皱褶部位,皮损可表现为脓肿、窦道、瘢痕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王宝玺教授等首先发现γ-分泌酶的基因突变与反常性痤疮的发病有关,随后在不同国家证实。γ分泌酶是家族性AI研究的热点,其包含四个组分,分别为:早老素(presenilin,PS)、纳卡斯楚因蛋白(nicastrin,NCT)、前咽缺陷蛋白(anterior pharynx defective-1,APH1)、早老素增强子(presenilin enhancer-2,PEN2)。PEN2蛋白是PSENEN基因翻译的产物,多种疾病可存在PSENEN基因突变,如反常性痤疮、屈侧网状色素沉着症(Dowling-Degos disease,DDD)、家族性粉刺、阿尔兹海默症等,但PSENEN基因在皮肤病的作用至今仍不清楚。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PSENEN敲减对角质形成细胞γ-分泌酶的影响和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以及对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如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同时,探讨反常性痤疮PSENEN基因突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试图寻找有别与阿尔兹海默的独特分子机制。方法:1.设计3条特异性敲减PSENEN的siRNA序列,将培养的人永生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分为实验组(PSENEN-siRNA)、阴性对照组(m-siRNA)、空白对照组(加等量转染试剂),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验证干扰效率,构建HaCaT细胞PSENEN敲减模型;2.全转录组测序检测HaCaT细胞PSENEN敲减后mRNA的表达差异,利用GO分析和KEGG分析解析PSENE对细胞的影响;3.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验证差异信号传导通路、对γ-分泌酶功能的影响,同时检测对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在细胞行为学改变方面,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4.收集6例PSENEN基因突变的反常性痤疮患者和6例正常对照皮肤,免疫组化验证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1.沉默HaCaT细胞PSENEN 72h PSENEN及PEN2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成功构建了PSENEN敲减的细胞模型。实验组γ-分泌酶组分:imNCT升高、mNCT降低、PS1-CTF下降、PS1增加(均p<0.05),而APH1a不变。2.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组间差异mRNA生物学功能绝大部分与代谢有关;分子功能绝大部分与分子间的结合有关;KEGG分析(差异2倍,p<0.05):EGFR、VEGFR、m-TOR信号通路表达升高,胰岛素、m-TOR、代谢信号通路表达下降。代谢通路中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信号通路均下降,并以糖代谢下降为主。3.转染72h内,组间Ki67mRNA及蛋白水平不变,CCK-8和细胞凋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GFR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p<0.05),但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与正常对照相比,6例PSENEN基因突变患者中,mTOR表达均明显增加,mTOR高表达于表皮、毛囊漏斗部、附属器、炎症细胞。结论:1.HaCaT细胞PSENEN敲减,PEN2蛋白表达下降,引起γ-分泌酶NCT成熟障碍和PS1磷酸化障碍。PSENEN敲减引起HaCaT细胞EGFR信号通路升高。2.PSENEN基因突变患者mTOR在皮损广泛高表达,其信号通路的激活在AI发病中可能存在关联性,未来可能有望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张羽彤[9](2019)在《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临床、病理、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特发性炎性肌病,以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点,股四头肌受累较多,可合并其他疾病。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IBM)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其中GNE肌病最为常见,通常在成年早期发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足下垂和肢体无力,股四头肌相对受累较少。但二者的临床表现并非绝对,均具有一定的异质性,有时候难以鉴别。受临床资源及诊断条件等限制,国内针对s-IBM和h-IBM的研究现状具有以下3个特点:①潜在患者众多,误诊、漏诊量大;②研究多停留于临床、病理分析,蛋白水平及发病机制探索较浅;③尚无二者的系统性对比研究。根据国内外文献的报道,可以看出镶边空泡的形成多伴有蛋白降解途径的异常,明确s-IBM和h-IBM发病后的蛋白改变及相应功能,对于未来阐明其发病机制、寻找生物学标志物和提供可能的治疗思路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目的1.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及肌肉酶组织化学等技术方法,对30例s-IBM患者和20例以GNE肌病为代表的h-IB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进行研究,探讨比较其各自的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2.利用二代测序技术,为h-IBM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分析中国人群GNE基因突变特点;3.利用iTRAQ技术,分析比较s-IBM和h-IBM的蛋白质组学特点,为寻找二者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候选蛋白。材料与方法1.选取200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肌肉活检的患者中最终诊断为s-IBM者30例,诊断为h-IBM者20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特点:2.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及比较s-IBM和h-IBM患者的骨骼肌病理形态学特点;3.采用二代测序技术筛查并分析h-IBM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4.采用iTRAQ技术分析及比较3例正常对照、3例s-IBM和3例h-IBM患者的蛋白质组学特点。结果1.s-IBM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3.23±7.37)岁,GNE肌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6.00±8.07)岁,s-IBM发病年龄明显晚于GNE肌病(P=0.000);s-IBM患者四肢均受累最为多见,GNE肌病患者多表现为四肢受累或者单纯下肢受累(P=0.030);s-IBM 比GNE肌病更易出现股四头肌萎缩(P=0.010)和下肢肌力左右不对称(P=0.033),胫前肌受累较轻((P=0.001);s-IBM患者上肢受累远端重于近端较为多见,而GNE肌病患者远近端无明显差别较为多见(P=0.009);s-IBM患者下肢受累近端重于远端较为多见,而GNE肌病患者远端重于近端较为多见(P=0.001);s-IBM患者的血清CK水平稍低于GNE肌病患者(P=0.027);14例曾使用大量正规激素治疗以及6例曾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s-IBM患者均未见明显效果,3例曾使用大量正规激素治疗的GNE肌病患者也无明显效果。2.s-IBM患者及GNE肌病患者的病理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①s-IBM患者的镶边空泡形态以裂隙形多见,而GNE肌病患者以圆形或卵圆形多见(P=0.001);②s-IBM患者的镶边空泡多数位于萎缩肌纤维周边,而GNE肌病患者多数位于萎缩肌纤维中央(P=0.000);③s-IBM患者镶边空泡内的嗜碱性颗粒较为细小,而GNE肌病患者镶边空泡内的嗜碱性颗粒较为粗大(P=0.000);④s-IBM患者肌纤维内存在吞噬现象的比例高于GNE肌病患者(P=0.049);⑤s-IBM患者肌纤维内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的比例高于GNE肌病患者(P=0.003)。3.20例GNE肌病患者共检测到24种基因突变,其中8种在HGMDpro数据库未见报道,分别为 c.1619-2A>C、c.1559A>G、c.17111712del、c.556T>C、c.1634-1G>C、c.1897G>T、c.1205dupT 以及 c.733A>G。4.与正常对照相比,s-IBM共鉴定出124种差异蛋白,参与碳素代谢、糖酵解和糖异生、阿尔兹海默病等重要通路,24种线粒体相关差异蛋白提示线粒体功能异常;与正常对照相比,GNE肌病共鉴定出70种差异蛋白,参与钙离子信号通路、糖酵解和糖异生、紧密连接等重要通路;与GNE肌病相比,s-IBM共鉴定出25种差异蛋白,主要与氧化应激相关,参与长寿调节等重要通路。结论1.s-IBM与h-IBM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均具有异质性;2.s-IBM与h-IBM的免疫治疗无明显效果;3.s-IBM与h-IBM的镶边空泡形态学存在明显的差别;4.发现8种在HGMDpro数据库未见报道的GNE基因突变;5.s-IBM与h-IBM在蛋白水平上的差异主要与氧化应激相关。

方星[10](2019)在《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探寻中国散发型帕金森病致病基因》文中提出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PD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耗时短、成本低、通量大、对样本量要求不多等特点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成为现阶段研究疾病遗传学的热点方法。运用WES,学者们可以探寻复杂疾病的罕见突变,从而为疾病的早期分子诊断、预防甚至治疗提供遗传学基础。目的本研究依据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通过对散发型PD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探寻中国人群散发型PD患者外显子编码区罕见突变基因并进行致病性注释。方法纳入98例中国人群散发型PD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依据公共数据库1000 Genomes、gnom ADexome、esp6500和Ex AC筛选散发型PD患者功能区罕见突变基因并利用公共数据库Clinvar、inter Var、dpsi、db NSFP和HGMD对突变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共发现14例PD患者出现基因功能区罕见可疑致病性突变。共筛选出6个基因的7个位点突变,包括6个错义突变,1个移码突变。①9例PD患者携带LRRK2基因c.7153G>A:p.G2385R杂合突变;2例PD患者携带LRRK2基因c.2264C>T:p.P755L杂合突变;1例PD患者携带PINK1基因c.1220G>A:p.R407Q杂合突变;1例PD患者携带TRPM7基因c.3337dup T:p.Y1113Lfs*12移码突变;1例PD患者携带DNAJC13基因c.6227G>A:p.R2076Q杂合突变;1例PD患者携带SNCA基因c.158C>T:p.A53V杂合突变;1例PD患者携带GBA基因c.1448T>C:p.L483P杂合突变。②在Clinvar数据库,GBA基因L483P突变体注释的结果为可能致病(Likely pathogenic),而LRRK2基因突变体G2385R和P755L均注释为其他(Other);在inter Var数据库,GBA基因L483P突变体注释的结果为可能致病(Likely pathogenic),而LRRK2基因突变体G2385R和P755L、PINK1基因突变体R407Q、DNAJC13基因突变体R2076Q及SNCA基因突变体A53V均注释为意义不确定(Uncertain significance);在dpsi数据库,DNAJC13基因突变体R2076Q及SNCA基因突变体A53V均注释为高致病性(High),LRRK2基因突变体G2385R为中等致病性(Media),GBA基因L483P突变体、LRRK2基因突变体P755L和PINK1基因突变体R407Q均注释为低致病性(Low);在数据库db NSFP,DNAJC13基因突变体R2076Q、SNCA基因突变体A53V和PINK1基因突变体R407Q均注释为致病性突变(Disease-causing mutation,DM),LRRK2基因突变体G2385R和P755L以及GBA基因L483P突变体均注释为可疑致病性(DM?);在HGMD数据库,GBA基因L483P突变体和PINK1基因突变体R407Q注释为致病性(DM),LRRK2基因突变体G2385R注释为疾病相关多态性与其他功能证据(Disease-associated polymorphism with additional functional evidence,DFP),而LRRK2基因突变体P755L注释为疾病相关多态性(Disease-associated polymorphism,DP)。TRPM7基因移码突变Y1113Lfs*12在几个数据库中均未找到相关致病性注释。结论本研究首次在PD患者中发现TRPM7基因c.3337dup T:p.Y1113Lfs*12移码突变,可能对于解释PD致病有遗传学效应。本研究还证实了LRRK2基因c.7153G>A:p.G2385R在亚洲人群PD致病中的意义。此外,本研究还为探索PINK1、DNAJC13、GBA、LRRK2、SNCA基因突变与PD致病之间的关系提供生物信息学基础。

二、早发家族阿尔兹海默病1个家系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发家族阿尔兹海默病1个家系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PSEN1基因变异致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病例资料
讨论

(3)还脑益聪方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1 早老素基因突变假说
        2 Nrxn及突触后神经连接蛋白在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
        2.1 Nrxn蛋白在突触可塑性调节方面起着组织者的作用
        2.2 α-Nrxn1与突触后相互作用蛋白结合共同调节突触可塑性
        3 PS调节Nrxn在突触可塑性中的功能
        4 PS1/2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4.1. 脑组织形态学改变
        4.2. 认知功能和情绪改变
        4.3. 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
        4.4. 突触可塑性损伤
    综述二 “虚-瘀-浊-毒”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病机演变规律
        1 AD始发于肾虚
        2 AD进展于浊、瘀等病理产物的蓄积
        3 AD恶化于毒邪的转化
        4 “虚-瘀-浊-毒”病机演变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证据分级的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
    1 研究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2.4 质量评估
        2.5 再评价指标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筛选结果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3 AMSTAR-2质量评价结果
        3.4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3.5 结局指标再评价
    4 讨论
        4.1 中医药治疗AD疗效显着
        4.2 中医药治疗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
        4.3 中医药治疗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证据等级较低
        4.4 中医药治疗AD的安全性尚待确定
        4.5 对未来中医药治疗AD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建议
        4.6 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Pubmed检索策略
    附表2 AMSTAR-2详细清单
    附表3 AMSTAR-2详细清单
    附表4 AMSTAR-2详细清单
    附表5 排除文献及理由
第三部分 还脑益聪方通过PS/-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水迷宫实验
        3.2 跳台实验
        3.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长时程增强时间
        3.4 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
        3.5 各组APP、Aβ_(1-40)、A β_(1-42)、γ分泌酶水平
        3.6 各组α-Nrxn1与突触后连接蛋白的结合作用
        3.7 各组α-Nrxn1信号通路的蛋白水平
        3.8 各组α-Nrxn 1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
    4 讨论
        4.1 HYD可提高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
        4.2 HYD通过提高LTP时间改善突触可塑性
        4.3 HYD发挥保护神经元功能
        4.4 PScDKO小鼠的AD样表型与Aβ沉积无关
        4.5 PS功能突变未影响α-Nrxn1与突触后蛋白的绑定作用
        4.6 HYD通过调节α-Nrxn1及突触后相关蛋白和基因水平改善突触可塑性
    5 小结
    6 创新点
    7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4)基于神经影像的阿尔兹海默病谱系人群分类预测及早期重复经颅磁刺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阿尔兹海默病的影像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一章 默认网络在载脂蛋白E基因和认知功能中的调节作用及对AD谱系人群的分类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内吞通路多基因集聚作用对AD谱系人群海马网络的影响及个体化分类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基于全脑网络对AD谱系人群延迟回忆能力的预测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AD谱系人群动态脑功能网络的异常及个体化分类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五章 长程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aMCI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受试者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绩

(5)EMC3基因视网膜和小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神经退行性疾病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Emc3基因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种类和机制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3.1 主要贡献
        1.3.2 创新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结语
第二章 EMC3基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
    2.1 课题背景
        2.1.1 脑神经元病变
        2.1.2 视网膜神经元病变
    2.2 选题依据
        2.2.1 EMC1基因突变导致脑和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2.2.2 EMC3是果蝇感光细胞合成视紫红质和多通道膜蛋白所必需
        2.2.3 EMC3和EMC1 是以复合物形式存在
    2.3 研究背景
        2.3.1 内质网相关蛋白的合成和降解途径
        2.3.2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非折叠蛋白应答途径
    2.4 研究流程和关键技术
    2.5 前期研究
        2.5.1 已经报道的EMC1突变进行WB分析
        2.5.2 EMC3在COS7 细胞内与EMC其他亚基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2.5.3 EMC5在COS7 细胞内与EMC其他亚基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2.5.4 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亚基免疫共沉淀及WB检测
    2.6 展望未来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mc3缺失导致小脑共济失调和浦肯野细胞变性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技术原理
        3.2.2 实验所用材料
        3.2.3 实验所用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利用CRISPR/Cas9-lox P系统构建Emc3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3.3.2 利用PCR技术对Emc3 CKO小鼠DNA进行基因分型
        3.3.3 Emc3 CKO条件性敲除小鼠生长发育异常
        3.3.4 Emc3 CKO条件敲除型小鼠小脑发育异常
        3.3.5 Emc3 CKO条件敲除型小鼠行为学异常
        3.3.6 Emc3 CKO条件型敲除小鼠的磁共振成像
        3.3.7 Emc3 CKO条件型敲除小鼠进行性小脑萎缩和浦肯野细胞丢失
        3.3.8 Emc3 CKO条件敲除型小鼠浦肯野细胞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3.3.9 Emc3 CKO小鼠浦肯野细胞中Emc3 的缺失导致内质网应激
    3.4 讨论
        3.4.1 浦肯野细胞Emc3缺失影响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
        3.4.2 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浦肯野细胞死亡的关系
        3.4.3 浦肯野细胞Emc3缺失怎样激发内质网应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mc3的丢失导致视网膜杆状双极细胞变性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目的
    4.3 实验材料和方法
        4.3.1 实验技术原理
        4.3.2 实验所用材料
        4.3.3 实验所用方法
    4.4 结果
        4.4.1 Emc3在视网膜上的表达定位
        4.4.2 Emc3 CKO小鼠Emc3 表达水平降低
        4.4.3 Emc3 CKO小鼠视网膜的生理功能分析
        4.4.4 PKCα抗体对小鼠视网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染色
        4.4.5 感光细胞抗体对小鼠视网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染色
        4.4.6 免疫组化和H&E染色结果
        4.4.7 Emc3缺失损害视杆细胞和视杆双极细胞之间的突触传递
        4.4.8 Emc3 CKO视网膜中的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ZD4和NDP基因突变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伦理声明
        5.2.2 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变异确认
        5.2.3 表达质粒的构建
        5.2.4 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5.2.5 FZD4在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5.3 结果
        5.3.1 测序结果分析
        5.3.2 突变FZD4 蛋白介导的Norrin信号缺陷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写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伴有基因突变的两个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家系突变特点及临床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汇表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病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中国汉族额颞叶痴呆患者致病基因筛查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及样本收集
        1.1.2 病例纳入标准
    1.2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1.2.1 细胞系、菌种和质粒
        1.2.2 主要试剂
        1.2.3 主要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血液标本采集
        1.3.2 基因组DNA抽提及浓度测定
        1.3.3 APOE基因检测
        1.3.4 全外显子测序流程
        1.3.5 全外显子测序变异位点分析
        1.3.6 全外显子测序变异位点Sanger测序和家系成员一代验证
        1.3.7 定点诱变构建突变型MAPT表达质粒
        1.3.8 去内毒素质粒中量抽提
        1.3.9 HEK293T和 PC12 细胞系培养
        1.3.10 细胞质粒转染
        1.3.11 蛋白印记实验(Western blot)
        1.3.12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
        1.3.13 重组蛋白表达与纯化实验流程
        1.3.14 白细胞RNA提取与逆转录
        1.3.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入组病人临床特点
    2.2 全外显子测序变异位点结果分析
    2.3 携带MAPT和 GRN变异病人的临床特征
    2.4 东亚人群报道的MAPT基因致病性质不明的变异
    2.5 MAPT基因新变异对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2.6 Tau蛋白磷酸化表现为特定位点的改变
    2.7 p.R406Q和 p.D430H变异不影响tau与微管结合
    2.8 MAPT变异对微管组装的影响
    2.9 MAPT变异对肝素钠诱导tau蛋白自身聚集的影响
    2.10 GRN基因外显子跳跃及m RNA水平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APT基因变异和相关神经变性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反常性痤疮PSENEN基因突变患者信号通路改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沉默PSENEN基因对HaCaT细胞γ-分泌酶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PSENEN 基因突变的反常性痤疮患者皮损 mTOR 信号通路的改变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临床、病理、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概述(s-IBM)
        1.1.1 流行病学
        1.1.2 发病机制
        1.1.3 临床特点
        1.1.4 辅助检查
        1.1.5 诊断标准
        1.1.6 治疗与预后
    第二节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概述(h-IBM)
        1.2.1 流行病学
        1.2.2 发病机制
        1.2.3 临床特点
        1.2.4 辅助检查
        1.2.5 诊断标准
        1.2.6 治疗与预后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概述
    第四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s-IBM与h-IBM的临床、病理及基因比较学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临床资料收集
        2.1.3 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及标本处理
        2.1.4 病理技术
        2.1.5 基因筛查
        2.1.6 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2.2.1 s-IBM与h-IBM的临床比较
        2.2.2 s-IBM与h-IBM的实验室检查比较
        2.2.3 s-IBM与h-IBM的病理特征比较
        2.2.4 基因筛查
    第三节 讨论
        2.3.1 临床特点
        2.3.2 病理特点
        2.3.3 基因特点
第三章 s-IBM与h-IBM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蛋白质组学技术
    第二节 研究结果
        3.2.1 s-IBM的蛋白质组学特点
        3.2.2 h-IBM的蛋白质组学特点
        3.2.3 s-IBM与h-IBM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特点
    第三节 讨论
        3.3.1 s-IBM的蛋白质组学特点
        3.3.2 h-IBM的蛋白质组学特点
        3.3.3 s-IBM与h-IBM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特点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探寻中国散发型帕金森病致病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帕金森病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早发家族阿尔兹海默病1个家系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PSEN1基因变异致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张源,孙梦凡,贾紫嫣,姜季委,王艳丽,徐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11)
  • [2]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线粒体基因组变异分析[J]. 姜红燕,沈宗霖,毕蕊,程宇琪,许秀峰.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1(05)
  • [3]还脑益聪方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D]. 刘南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基于神经影像的阿尔兹海默病谱系人群分类预测及早期重复经颅磁刺激研究[D]. 朱尧. 东南大学, 2020
  • [5]EMC3基因视网膜和小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D]. 朱雄.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6]伴有基因突变的两个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家系突变特点及临床表现分析[D]. 王华园. 郑州大学, 2020(02)
  • [7]中国汉族额颞叶痴呆患者致病基因筛查和功能研究[D]. 程红荣. 浙江大学, 2020(02)
  • [8]反常性痤疮PSENEN基因突变患者信号通路改变研究[D]. 周鹏军.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9]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临床、病理、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学研究[D]. 张羽彤.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10]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探寻中国散发型帕金森病致病基因[D]. 方星. 湖北医药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家庭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