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敬宋到敬汉——论姚鼐创立桐城派时姚鼐对清廷学术宗商的微妙转变

从敬宋到敬汉——论姚鼐创立桐城派时姚鼐对清廷学术宗商的微妙转变

一、从尊宋到崇汉——论姚鼐建立桐城派时清廷学术宗尚的潜移(论文文献综述)

张冉冉[1](2021)在《四库礼类提要考论》文中提出

刘畅[2](2020)在《桐城三祖传记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记作为一种记载事件和人物以传后世的文体,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具备思想和艺术价值,兼具史学性和文学性。正是因为传记兼具文史性,它一直隶属于史学或文学的范畴,是一种“给史家做史料,给文学开生路”的文体。好的传记作品它的价值在于有一定的补史作用或在创作中有值得被借鉴的艺术手法,或者可以为小说、戏曲等提供素材。中国的传记以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通史《史记》的诞生为标志登上了历史与文学的舞台。从《史记》诞生的西汉中期开始直到现在,我国产生了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传记作品。而关于传记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写作方式的不同分为史传、散传、杂传(类传)、专传、纪事等。清代是传记创作十分繁盛的一个时代。清代官修史书制度十分完善并设有国史馆,除了每位皇帝的本纪外,几乎每个重要的大臣、名士,甚至是列女都有传记。在官方修史的影响下,清代文人所写的传记也十分繁荣,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范围更广,几乎包纳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市井细民、妇女、儿童都被纳入传记写作的范畴中。桐城派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最后一个大的古文流派,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古文流派,它的存在时间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桐城派也是作家人数最多的古文流派,有着集大成的地位和作用。在文学理论上,桐城派古文对中国传统文论进行总结和反思;在思想上,对传统的学术思维有吸收有超越;在创作上,桐城作家几乎涉及了古文的每种文体类别,其中又以传记和游记最具特色。就桐城三祖而言,在传记文创作方面,方苞有传记文218篇、刘大櫆有93篇、姚鼐有169篇(共480篇),涉及墓志、碑、传、行状、逸事等多个文体,有一定的数量;在质量上,桐城三祖的传记文不仅具有史学的价值,还有思想内涵和文学特点,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同时,在对桐城三祖的传记文的研究中也可以总结出我国古代传记文写作的经验以及传记文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情况。本文分为六章,以桐城三祖的传记文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清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背景,探究桐城三祖传记文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塑造、写作特点、承继情况及三祖之间传记文创作上的细微差别等,以期使其得到系统的审视和公允的评价,对以往的研究能有所补充。第一章主要探讨传记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这一部分总结概括了传记的三大特点,即记实性、意旨性和艺术性。梳理了我国封建社会传记发展的基本脉络:先秦时期诗文中出现了传记因素,西汉以《史记》为标志的传记正式诞生,魏晋六朝出现了与传记相关的理论,唐宋各体传记得到普遍发展繁荣,明代市民传记兴起,清代传记文再次迎来繁荣期,传记理论也趋于成熟。并对每个时期的传记创作情况都作了一个大致的总结概括。第二章主要对桐城三祖的传记观念进行提炼和概括。桐城三祖没有专门的和系统的传记理论。这一部分是从桐城三祖的古文理论、古文创作、读书札记以及传记文创作中总结、提炼出他们对传记文的认识和传记文创作观念。在清代学术风气的影响下,桐城三祖重视叙事。在对传记文的认识方面,他们强调记实性,肯定了传记文的价值和意义,认为传记文应发挥劝谏世人的作用。在传记文创作方面,他们要求创作要合乎体例和规范,要注意选材和剪裁以及笔法和行文。桐城三祖对传记文这一文体有明晰且较为系统的认识,在文体学意义上取得了新进展。第三章主要对桐城三祖传记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内涵。对人物形象进行分类的传统在我国出现的很早,对人物形象的分类方法也是从史书中延用至各类传记文中的。这一部分主要选取桐城三祖传记文中最常见的四类人物形象(官吏、文人名士、市民和妇女)加以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出的是传记创作者对现实的态度、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及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问题。对桐城三祖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有一定的补史价值。同时我们后人对桐城三祖传记文人物形象和内涵的分析也应用历史主义的态度,从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出发进行辩证的分析。第四章主要从文学视域中分析桐城三祖传记文的艺术特色。这一章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分析桐城三祖传记文具备的艺术性。传记文兼具文史价值,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手法的运用上。本章主要分析了桐城三祖传记文的记实性和意旨性以及创作中使用到的材料组织、下语用字、谋篇布局和文体新变等方法以及其风格特征,力图说明在散文逐渐工具化的趋势下,桐城三祖重视古文的文学性,同时在传记文的文学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过程中,桐城三祖的创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也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第五章主要对桐城三祖的传记文进行内部比较。前几章是从整体的角度研究桐城三祖的传记观念、传记文人物形象塑造中反映出的思想内涵和桐城三祖传记文具备的艺术性问题。这一部分将视角转向方苞、刘大櫆、姚鼐三祖内部之间在传记文创作上的差异问题,仍是选择从理论观念、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三个方面入手,比较方、刘、姚之间的传承与革新情况。方、刘、姚之间存在师承关系,但三人所处的时代氛围有一些差别,三人的出身和人生经历也不同,故而三人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继承性也有着明显的革新性。第六章主要分析了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史传文、唐宋八大家传记文以及归有光散文的接受情况。清代是中国文学集大成的时代,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对之前传统的传承与批判情况,桐城派亦然。史传文、唐宋八大家传记文以及归有光散文都是桐城派各位作家十分推崇并着重学习的对象,但对它们的学习重点存在一些差异,故本章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桐城三祖对史传文的接受情况。从文体学角度来看,桐城三祖的理论基石“义法”说来源于《史记》。桐城三祖在传记文的文体观、体貌特征以及语体特征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史传文的影响。从文学创作技法的角度研究桐城三祖对唐宋八大家传记文创作方法的继承。唐宋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唐宋散文家的传记文创作也十分有特色。他们的传记文一方面纠正了六朝以来传记文过分歌功颂德导致的浮华夸饰的文风,另一方面他们独具特色的创作也使传记文逐渐摆脱了以往史学的附庸地位,为后世传记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两方面桐城三祖都多有向唐宋八大家学习与继承。从题材的角度研究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归有光散文的学习情况。明代中后期真正关注平凡人物本身的传记文和散文正式形成,归有光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桐城三祖向归有光学习,平凡人物在桐城三祖的传记文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最后,桐城三祖的传记文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对桐城后学在写人叙事观念和创作实践方面的影响,是本文的余论部分。桐城三祖作为桐城派的奠基人,他们的传记文创作有意识地摆脱了墓志、碑传等传记文的应用特征,增强了传记文的文学性,顺应了传记文发展的趋势,并影响了后世传记文的发展。桐城三祖整合并传承了传统的传记文的创作理念及写作方法。桐城三祖通过传记文写作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几千年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这些优秀的传统被传承下来,对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学之精华有积极意义,甚至对现代的传记文理论和写作都有着指导意义。桐城三祖传记文的历史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应得到肯定。

蒋明恩[3](2018)在《梅曾亮诗歌创作及其诗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梅曾亮是清代中后期着名的文学家,也是桐城派古文发展中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实梅氏不但在古文领域造诣甚高,而且在诗歌方面也成就突出。梅氏有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存世,且有一套完整的诗学体系。其强调诗歌要立足于本心,贵“真”崇“实”,做到“情真”“景真”“事真”,诗歌还要准确地反映时代的变化等等。可以说,梅曾亮在诗歌创作及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且影响很大。本文即以梅曾亮的诗歌创作及其诗学思想为研究内容,从梅氏诗法取径、诗歌创作环境、诗风诗心、诗学思想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期全面、系统地对梅曾亮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作详细分析。全文由绪论及三大章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梅曾亮诗歌的基本概况;再者系统梳理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最后具体介绍撰写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方式。第一章主要讨论梅曾亮的诗法取径问题。具体以其选本《古文词略》为切入点,再结合梅氏相关的诗歌作品,具体探讨梅氏在诗歌创作中是“如何取法他人?”“其取法的内容又包括哪些?”等诸多问题。从而更加全面地去理解梅曾亮的诗学思路及其诗歌作品所呈现的风格特征。第二章从梅曾亮的生存环境出发,结合其诗歌作品,来分析梅氏不同创作时期所呈现出来的诗歌风格特征。得出梅氏诗歌创作的不同阶段,始终纠缠在“士人、文人、隐人”三种身份之间,这即是其文人使命与生存环境矛盾不可调所造成的一种状态。第三章具体分析梅曾亮对清代主要诗学的批评。概括总结了梅曾亮对王士禛及其神韵说的取与舍、对袁枚及其性灵说的矫正和补充、对姚鼐诗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清代其他诗学的批评。

张循[4](2016)在《清代“汉宋之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汉宋之争"是清代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清末民初以来,对"汉宋之争"的研究形成了"政治"与"思想"两种视角,并各自看到了"汉宋之争"的不同面相。今天对"汉宋之争"的继续研究仍然可以借鉴这两种视角。就"政治"的视角而言,更应该将眼光往下看,而不是仅仅注重高层的统治者和统治政策;而采用"思想"视角的时候,则不妨有意识地在"反理学"这个大框架之外,更多地去发掘"汉宋之争"所反映的清代儒学的正面意义。

霍省瑞[5](2013)在《桐城派与汉宋之争》文中指出汉宋之争,是清代学坛的一椿要案,桐城派与之有着不解之缘。乾隆年间,姚鼐与戴震公开对抗,嘉道年间,方东树与江藩再起波澜,桐城派始终是汉宋之争中宋学派的主要阵营。这既是门户之见使然,更是桐城派尊崇程朱而重治"术"与汉学家尊奉汉学而重治"学"的学术分歧导致的必然结果。嘉道时期的桐城派主张汉宋兼采,表现出开明的学术态度。但是,用汉学之"学"补宋学之"术",汉学为宋学服务,才是他们的最终意图。

汪孔丰[6](2013)在《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兴衰嬗变研究》文中提出桐城麻溪姚氏家族自元代由浙江余姚迁居桐城境内大宥乡的麻溪,世称“麻溪姚氏”。姚氏迁居始祖为姚胜三,至五世参政公姚旭科第有名,逐渐由耕读之家转型为仕宦望族、文化世家。有清一代,麻溪姚氏更是因与桐城派契合之深而闻名天下。姚氏作家自十五世姚范、十六世姚鼐至二十世姚永朴、姚永概兄弟,六代传承,于桐城派开创、发展、兴盛、衰落的不同阶段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学史上,像姚氏家族那样与文学流派关联之深、结合之久的甚为罕见。本课题拟以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为切入点,观照它在桐城派兴衰嬗变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并希望能为研究桐城派与文化家族的关系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参照。明清时期,桐城着姓望族林立,他们大多为元末明初移民的后裔,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通过科举入仕,终于从普通的耕读之家发展成为声势显赫的科举望族、文化世家。桂林方氏、张氏、姚氏、马氏、左氏等钜姓望族都可谓典型代表。这些家族往往通过交游、师承、姻亲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桐城地域文化的建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桐城也由此成为科举强县、理学重镇、诗文渊薮,是明清时期享誉全国的文化高地。这其中,麻溪姚氏多有贡献。麻溪姚氏作为文学世家,历经形成、发展、昌盛、延续、转型等不同阶段。麻溪姚氏自始祖姚胜三迁居桐城至十世,是文学世家的形成与发展期。自十一世至十六世,是文学世家的昌盛期,姚氏一门文运蒸蒸日上,蔚为大观。自十七世至二十世,是姚氏文学世家的低位延续期。自二十一世起,麻溪姚氏世家逐步现代转型,最终文学世家的光环褪去。麻溪姚氏的联姻行为对桐城派本土力量的发展与壮大有重要影响。麻溪姚氏主要与境内方氏、张氏、马氏、左氏等文化世家联姻,大多为世代通婚,甚至连环联姻。他们通过联姻营造出联袂共生、交相师友的文学场域,这不仅促进了桐城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创造出了桐城派在本土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的发展景象。麻溪姚氏的重教传统促进了桐城派的传播与发展。麻溪姚氏历代重视子弟教育,拥有优良的重教传统,这有力地保障了麻溪姚氏在科举仕宦、文学艺术上的成功。不仅如此,麻溪姚氏家族成员还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或创办书院,或主讲书院,或创办新式学堂,或主讲新式学堂,培育了大批师法姚学的桐城派弟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桐城派的传播与发展。这尤以姚鼐掌教钟山书院最具代表。姚鼐前后两次掌教钟山书院,长达二十余年,培养了大批服膺其法的门生,助推了以姚鼐为中心的桐城派文人群体的形成,同时也影响到了钟山书院乃至江南地区学术风气的转变。麻溪姚氏的藏书、编刻传统促进了桐城派的学术文化传承。藏书、编刻是家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动,有利于家族文化的累积与传承。以姚范、姚鼐、姚濬昌等姚氏典型代表对家族的藏书、编刻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们不仅为家族自身的文化发展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也为桐城派学术文化的累积与传承创造了必要条件。麻溪姚氏代起英才,他们在桐城派不同时期的嬗变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十五世姚范不仅对姚鼐有言传身教之影响,还对桐城派的形成有先导之功。十六世姚鼐是桐城派的立派宗师,也是后世麻溪姚氏的文学宗师。他创造的“惜抱家法”成为麻溪姚氏家学以及桐城派的重要文化资源。十七世姚景衡秉承家学,承继父说,在桐城派阵营中占有一席之地。十八世姚莹、姚柬之、姚元之三人师承姚鼐,以其政声宦绩、文艺成就继续支撑着麻溪姚氏世家望族的声誉,同时也为桐城派在嘉道时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九世姚濬昌,青年时期进入曾国藩幕府,在诗歌上得到曾国藩、莫友芝等名师指点与奖掖,充当了同光年间桐城诗歌振起者的重要角色。二十世姚永朴、姚永概兄弟面对桐城派日薄西山之势,心忧如焚,意图力挽颓势。他们在理论主张、文学创作、学校教育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努力,为延续桐城派的枯竭生命竭尽了精力。他们既是桐城派的维护者,又是桐城派衰亡的见证者。

王飞[7](2012)在《《四库全书总目》对《惜抱轩书录》采弃原因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从清代目录学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姚鼐个人的家学渊源、师承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四库全书总目》对《惜抱轩书录》采弃的原因,旨在说明《惜抱轩书录》的学术价值和清代皖籍目录学家对目录学的贡献。

卢佑诚[8](2007)在《姚鼐与汉学》文中提出本文试对姚鼐的学术思想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姚鼐对汉学有批判有吸收;姚鼐与戴震的关系既有“交相师”的一面,也有学术交锋、敌对诋毁的一面;姚鼐中年告退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扞卫所守之道,为了心中所安。

黄春燕[9](2007)在《清代桐城教育发展初探》文中提出有清一代,安庆府之桐城以弹丸一县而居天下文献首邦之位。其地之所出,于庙堂则成股肱,入文苑则流清芬,亦儒林之布道者,又传统之集成者。中华传统文化集之于清代、聚之于桐城而成其高峰与典型。故而其人文教育于当今不定之世有非常之借鉴学习之用。本文试从官方教育和民间教育两点入手,初探桐城教育之概况。康熙之后,在各地书院建设兴起、学校教育衰落之际,桐城官方教育之重心却是学校;至于道光,全国书院教育一片腐败,桐城书院竟然振起,力担当官方造士之重任。另一方面,桐城着姓家学渊远流长。其赖以传承文化者即家族教育。其家族内部教育将先祖文化植入后代;与此同时,教育又扩展至亲旧之族,文化于族族之间交融更生;另外,文化家族对周围民众教育风化亦不容忽视。教育的繁荣,带来了清代的桐城科举发达,官宦辈出,政治文化势强;并形成了桐城文派、桐城学派、桐城诗派的学术文化璀璨斑斓的局面。对清代及其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循[10](2007)在《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文中研究表明“汉学”与“宋学”的争论是清代历史上至关重要的问题。“宋学”、亦即程朱一派理学在清代的角色类似于今天的“意识形态”。汉学家在这一政治背景之下来研讨与宋学相背离的汉学,就无法绕过他们头上的意识形态而置之不顾。由于“理”的解释权为最高统治者所掌控,因而宋学也是官方、实际就是君主一人驾驭臣民的统治之“术”。一方面要迎合“术”、守住意识形态,一方面要通过客观历史的研究来突破义理、致用等意识形态的规范、来为“学”争取些许的自由,这两种取向的冲突,即所谓“汉宋之争”的核心含义。换言之,汉宋之争并不仅仅是一个少数汉学家或宋学家之间单纯的关于“学”的争论,而是一个“学”与“术”相互交织、因“术”而起的复杂历史过程。乾嘉以降的十九世纪是汉、宋争论最激烈的时期,由于不同的争论者处于不同的“学”与“术”的交错关系之中,因而也使汉宋的争论呈现出不同的面向。通过观察汉宋之争的这些不同表现,我们也就能看到“学”与“术”之间相互冲突、相互渗透乃至相互妥协的各种不同的共存状态。十九世纪中期的广东学者陈澧,一生忧虑着汉、宋之间的问题。他提出汉宋调和之论,想以此化解汉、宋之间的矛盾。然而,他和他的汉宋调和论本身就充满了矛盾。他治学偏向汉学,对宋人的理学并无真正的兴趣,却又总认为宋学不能不讲;他既主张汉、宋应该分开各行其是,同时又强调汉学考据不能不以宋儒义理为归趋。通过陈澧在“学”与“术”之间的徘徊,我们可以感受到处于“术”的笼罩之下的“学”的窘境。汉宋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术”的存在所导致,而到清末当政权逐渐动摇、尤其是1905年科举制正式废除之后,“宋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制度和影响皆随之瓦解。汉学与宋学被作为不同的“学科”而获得新的定位。因“学”、“术”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汉宋之争,也就此而消歇。

二、从尊宋到崇汉——论姚鼐建立桐城派时清廷学术宗尚的潜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尊宋到崇汉——论姚鼐建立桐城派时清廷学术宗尚的潜移(论文提纲范文)

(2)桐城三祖传记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 传记的相关概念
        (二) 传记的分类
第一章 传记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
    第一节 传记的特点
        一、“当理切事”——记实性
        二、明道——意旨性
        三、艺术性
    第二节 传记的发展脉络
        一、先秦: 传记因素的萌芽时期
        二、两汉: 史传的定型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传记繁荣期的先声
        四、唐代: 各体传记创作迎来繁荣期
        五、宋元: 各体传记文继续发展并出现了新因素
        六、明代: 传记文的新扬,市民传记兴起
        七、清代: 传记文的再次繁荣
第二章 桐城三祖的传记观念
    第一节 桐城三祖对传记文的认识
    第二节 桐城三祖传记文的创作观念
        一、合乎体例
        二、选材与剪裁原则
        三、笔法和行文要求
第三章 桐城三祖传记文中的人物形象分类及其内涵分析
    第一节 官吏形象
    第二节 文人名士形象
    第三节 市民形象
    第四节 女性形象
        一、对封建贞烈思想的超越
        二、对礼教遵从的一面
第四章 桐城三祖传记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记实性与意旨性兼具
        一、记实性
        二、意旨性
    第二节 史才
        一、细节传神,白描手法
        二、以文运事,合理想象
        三、寓情于文,含蓄蕴藉
    第三节 下语用字追求“雅洁”
        一、陈言务去,挖掘语言的表现力
        二、简洁严谨的文风
    第四节 文无定法
        一、墓志铭、墓表、行状——主观色彩的加入与行文格式的突破
        二、传、逸事——形式的创新
        三、寿序——叙议结合
        四、哀辞——主观感受的传达
第五章 桐城三祖传记文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对不居史职的文人创作传记文的看法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上的不同侧重
        一、方、刘、姚的思想基础比较——对“道”的认识
        二、对现实问题的态度
        三、对中下层人的看法
    第三节 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一、语言
        二、结构
        三、风格
第六章 桐城三祖传记文的承上情况
    第一节 从文体学角度看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史传文的接受
        一、文体观——以“义法”说为核心
        二、体貌特征——叙事干预的运用
        三、语体特征
    第二节 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唐宋八大家传记文为文技法的学习
        一、内容和意旨明确
        二、追求阳刚之风
        三、其他创作技法的承继
    第三节 桐城三祖平凡人物传记文对归有光散文的接受
        一、“尚简”
        二、细节传神
        三、日常题材中见深意
余论: 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梅曾亮诗歌创作及其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概况
    第二节 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方式
第一章 梅曾亮诗法取径——以《古文词略》为切入点
    第一节 选本《古文词略》成书时间及诗学思路
        一、《古文词略》选本成书时间考
        二、梅氏《古文词略》选本诗歌卷编选内容及编选思路
    第二节 以经史诸子入诗
        一、儒家诗学与梅曾亮诗歌创作
        二、梅曾亮诗歌创作中的重史倾向
        三、梅曾亮诗歌创作中的《庄子》情结
    第三节 《文选》的文学示范作用
        一、《文选》对梅曾亮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文选》编选思路对梅曾亮的文学启示
    第四节 博采众涉,自成一家——论梅曾亮诗歌创作中的学古、脱化与自立
        一、学陶渊明
        二、学唐宋诸人
        三、转益多师而自成一家
第二章 梅曾亮诗歌创作风貌及价值取向
    第一节 文化环境与诗歌创作思考
        一、选择与定位
        二、创作困境与突破意识
        三、学问与性情并举
    第二节 梅曾亮诗歌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情感主脉
        一、诗歌创作分期及风格变化
        1、仕隐两难与人生求索
        2、进士及第,积极入世
        3、非隐非仕,居官施教
        4、辞官归乡,遭逢干戈
        二、诗歌创作主题及情感主脉
    第三节 平生悲欢,以诗志之——梅曾亮诗歌价值取向
第三章 梅曾亮对清代诗学的批评
    第一节 对王士禛诗学的批评
        一、清代诸家对王士禛及其“神韵说”的批评
        二、梅曾亮对王士禛诗学的取舍
        1、《古文词略》对《古诗选》的增删调整
        2、梅曾亮与王士禛的诗学比照
    第二节 对袁枚“性灵”说的批评
        一、桐城诸家对“性灵”说的批评
        二、梅曾亮对袁枚“性灵”说的矫正和补充
    第三节 对姚鼐诗论的批评
        一、姚鼐与桐城诗派
        二、梅曾亮对姚鼐诗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节 对清代其他诗学的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4)清代“汉宋之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5)桐城派与汉宋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6)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兴衰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上编 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嬗变研究
    第一章 桐城麻溪姚氏崛起的文化生态背景
        第一节 元末明初移民与桐城着姓望族的形成
        第二节 桐城望族与桐城文化高地的建设
        本章结论
    第二章 从移民之家到海内世家:麻溪姚氏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麻溪姚氏文学世家发展阶段的划定
        第二节 麻溪姚氏文学世家的形成与发展(始祖-十世)
        第三节 麻溪姚氏文学世家的繁盛(十一世-十六世)
        第四节 麻溪姚氏文学世家的延续与转型(十七世-二十一世)
        本章结论
    第三章 麻溪姚氏家族联姻与桐城派本土力量的发展
        第一节 麻溪姚氏家族的姻娅网络
        第二节 世家联姻与桐城派本土力量的形成和发展
        本章结论
    第四章 麻溪姚氏重教传统与桐城派域外力量的培育
        第一节 麻溪姚氏的家族教育
        第二节 姚氏家族与书院教育
        第三节 姚鼐掌教钟山书院与桐城派文人群体的形成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麻溪姚氏藏书、编刻传统与桐城派的学术文化传承
        第一节 姚氏家族的藏书传统及其学术文化影响
        第二节 姚氏编辑刊刻活动及其文化意义
        本章结论
下编 麻溪姚氏家族代表性作家考论
    第六章 十五至十七世姚氏作家与桐城派的形成
        第一节 十五世姚范与桐城派的先导之功
        第二节 十六世姚鼐与家族内桐城派弟子
        第三节 十七世姚景衡与桐城派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十八世姚莹、姚柬之、姚元之与桐城派的发展
        第一节 姚莹“经济”说与桐城派学风的转向
        第二节 姚莹的交游与桐城派的扩散
        第三节 姚柬之、姚元之与桐城派的传承
        本章结论
    第八章 十九世姚濬昌与桐城诗歌的振起
        第一节 姚濬昌与曾国藩幕府
        第二节 姚濬昌的诗文创作与振起桐城诗歌
        本章结论
    第九章 桐城派的式微与二十世姚永概兄弟的守护
        第一节 “二姚”的诗学观与近代桐城派诗学的新变
        第二节 斯文之衰与“二姚”的坚守创作
        本章结论
结语
附录一 桐城麻溪姚氏世系简图
附录二 桐城麻溪姚氏作家生平着述简表
附录三 明清麻溪姚氏家族进士、举人表
附录四 麻溪姚氏家族成员主讲书院或学校简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7)《四库全书总目》对《惜抱轩书录》采弃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修书体制方面的原因
二、学术方面的原因, 宋汉之争的结果
三、政治主张的冲突

(8)姚鼐与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姚鼐与汉学
二、姚鼐与戴震
三、姚鼐中年告退的原因

(9)清代桐城教育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清代桐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
    一、桐城的自然环境
        (一) 秀美而半闭塞的自然地理
        (二) 耕足贾富的小农经济
    二、桐城的人文传统
        (一) 乡风淳朴
        (二) 礼教严明
        (三) 尊师重教
        (四) 诗文风盛
第二章 清代桐城官方教育的发展
    一、清前期之兴起
        (一) 全国教育政策
        (二) 桐城学校教育繁荣发展
        (三) 桐城书院建设首次兴起
    二、清中期之兴衰
        (一) 全国教育政策
        (二) 桐城学校衰落
        (三) 桐城书院大振
第三章 清代桐城家族教育与家学传播
    一、家族教育方式与内容
        (一) 教育方式
        (二) 教育内容
    二、族族互教与家学融生
        (一) 姻亲互授与家学互通
        (二) 故交互教与家学互渗
    三、师绅教化与家学扩展
        (一) 师承与家学外传
        (二) 世族与乡俗之渐
第四章 清代桐城人文郁起
    一、政治文化势强
        (一) 科举发达
        (二) 宦臣辈出
    二、学术文化繁盛
        (一) 桐城学派
        (二) 桐城诗派
        (三) 桐城文派
参考文献
后记
附:读研期间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10)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既有研究的回顾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 作为“术”的清代理学
三 因“术”而起的争论:汉宋之争风气的形成
    (一) 科举之业:官方理学的贯彻之“术”
    (二) 科举之业与汉宋争论之风
    (三) 被“术”笼罩的“学”:清代读书界的整体状况
四 “学”与“术”的矛盾:十九世纪的汉宋之争
    (一) 汉宋之争的个案讨论
    (二) 回应一个既有解释
五 徘徊在“学”、“术”之间:陈澧及其汉宋调和论
    (一) 陈澧调和汉宋的原因
    (二) 自相矛盾的调和方案
    (三) 难得解人的苦闷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从尊宋到崇汉——论姚鼐建立桐城派时清廷学术宗尚的潜移(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库礼类提要考论[D]. 张冉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桐城三祖传记文研究[D]. 刘畅. 山东大学, 2020(01)
  • [3]梅曾亮诗歌创作及其诗学思想研究[D]. 蒋明恩.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4]清代“汉宋之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张循. 兰州学刊, 2016(09)
  • [5]桐城派与汉宋之争[J]. 霍省瑞.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6]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兴衰嬗变研究[D]. 汪孔丰. 上海大学, 2013(11)
  • [7]《四库全书总目》对《惜抱轩书录》采弃原因探析[J]. 王飞. 皖西学院学报, 2012(03)
  • [8]姚鼐与汉学[J]. 卢佑诚. 安徽史学, 2007(03)
  • [9]清代桐城教育发展初探[D]. 黄春燕. 安徽师范大学, 2007(06)
  • [10]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D]. 张循. 复旦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从敬宋到敬汉——论姚鼐创立桐城派时姚鼐对清廷学术宗商的微妙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