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叠纪和侏罗纪煤系与古气候带

中国三叠纪和侏罗纪煤系与古气候带

一、中国三叠、侏罗纪煤系及古气候带轮廓(论文文献综述)

刘成如[1](2019)在《从沉积特征看山西地区晚二叠世—新生代的气候变化》文中提出山西地区陆相地层中不同颜色的碎屑岩及泥页岩形成于不同的气候环境。灰色砂泥质岩形成于寒冷气候,灰绿色砂泥质岩形成于阴冷气候,杏黄色砂泥质岩形成于凉爽的气候,而红色砂泥岩形成于炎热干旱气候环境。各组岩性特征反映大气候环境下有小气候旋回。石盒子组具有寒冷—冷—凉爽—温热等四季分明的气候小旋回,该期气候反映山西地区北"热"南"冷",亦反映华北板块该时期处于南半球。而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具有热—炎热—酷热的气候旋回,这个时期山西地区具有北部热局部时段凉爽,而南部炎热—热的气候,反映该时期沉积于相对靠近赤道附近,但已处于北半球。其余组段气候小旋回亦各具表现,小气候旋回"冷"的单元与"热"的单元规律变化构成高级别气候旋回,不同级别气候旋回分别与米柯兰旋回对应。

李世超[2](2012)在《大兴安岭中段三叠—侏罗纪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地区,作为东北亚地区的核心部位,经历和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域的地质影响,是研究和解决东北亚乃至中亚造山带地质演化历史问题的关键部位。然而,近年来关于大兴安岭地区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晚古生代和晚中生代时期,尤其是晚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和晚中生代岩浆岩活动的研究。而对于二者之间的三叠纪—侏罗纪却报道较少。尽管晚侏罗世火山岩被普遍关注,但近年来的同位素测试表明,大多数的火山岩活动集中在早白垩世。大兴安岭中段地区出露中生代地层较为齐全,尤其是三叠纪、侏罗纪均有相应的地层出露。因此大兴安岭中段是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构造演化的最佳场所。本文依据作者近三年来在大兴安岭中段地区所取得一手野外资料,结合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最新成果,概括地还原大兴安岭中段地区三叠纪—侏罗纪的构造演化历史,并取得如下认识:1、通过早三叠世哈达陶勒盖组埃达克岩的识别表明,研究区早三叠世由于古亚洲洋沿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一线的闭合,碰撞使贺根山—黑河构造带活化,碰撞应力或碰撞蠕散应力推动研究区年轻地壳沿贺根山—嫩江—黑河一线由南向北俯冲,推动下地壳或地幔内残留板片向更深的地幔推进并使之熔融,形成哈达陶勒盖组埃达克岩,并在地表山间盆地沉积湖相碎屑堆积—老龙头组。由此认为,古亚洲洋的闭合是以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一线为主体碰撞带,贺根山—嫩江—黑河一线为地块内部构造活化带的陆内俯冲,时间上前者早于后者,规模上前者大于后者。2、研究区广泛发育中晚三叠世后造山—后碰撞型花岗岩,部分地区为A2型花岗岩,均表明研究区中晚三叠世处于古亚洲洋闭合—造山结束的后造山—后碰撞构造环境下,地壳处于由挤压向伸展的转换,并通过古生物和同位素测年等方法厘定出标志造山结束的上三叠统柴河组磨拉石建造。因此认为,古亚洲洋构造域对研究区的影响至少延续到晚三叠世。3、研究区早侏罗世广泛沉积了含煤建造,主要为红旗组、万宝组,表明研究区该时期处于区域伸展至断陷稳定沉积的构造背景下。通过比较研究区、大兴安岭北段满洲里、根河地区的中侏罗世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可知,大兴安岭地区中—晚侏罗世从北到南具有明显的俯冲极性特征,是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的地球动力学体现。4、识别出研究区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研究了逆冲推覆构造的结构、应变和形成时期,结合邻区同时期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布等特点,提出其形成于晚侏罗世西伯利亚板块南侵和北美板块左旋的应力作用下,蒙古—鄂霍茨克洋最终于漠河一线闭合,碰撞所引发的大面积推覆波及大兴安岭北段漠河盆地、研究区、燕山地区等整个东北地区,并广泛发育粗碎屑同构造沉积。

吉利民[3](2005)在《陇东西峰地区三叠系油源、成烃母质及其发育的古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以陆相生油闻名于世,石油产量的90%以上、天然气产量的一半以上来自陆相油气田。我国油气资源量巨大,但据测算至2002年底,我国陆上石油地质资源的探明率只有35%,天然气地质资源探明率仅12%,因此陆相油气资源仍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目前在积极开拓深层油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及非生物成因油气等非常规油气新领域的同时,仍需要加强陆相含油气盆地的研究与勘探,充分挖掘陆相剩余资源潜力。 陆相生油理论是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典范,在指导我国油气勘探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的勘探形势下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比较突出的薄弱点是与烃源岩有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湖相藻类、烃源岩发育的古环境等基础理论研究。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不仅是油源对比和含油气系统研究的基础,而且在探讨有机质母质来源和形成的古环境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石油主要由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堆积的腐泥型有机质形成,探索陆相背景下成油藻体的类型及其发育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条件,对完善我国陆相生油理论体系,指导陆相剩余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峰油田是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发现的大油田,其油源与我国最早开发的延长油矿相同,均为三叠系延长组,正是基于对该层系的研究,潘钟祥教授最早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西峰油田开发时间短,研究程度低,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油源不够明确,从而限制了进行准确的资源评价和有利勘探区的选择。本文以西峰地区延长组为代表,针对石油勘探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我国陆相生油研究的薄弱点,全面开展了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原油和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精细对比及源岩微体古生物学研究,在明确本地区主要油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成烃母质来源和古环境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探讨了本地区优质烃源岩发育的环境气候条件。 通过以上多方位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多方面的成果和认识: 1.西峰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3段属于最好烃源岩,长72段多属于好烃源岩。长73-长72段暗色泥岩及油页岩均达到有效烃源岩范围,富含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和浮游藻类的腐泥型有机质。由于浊流的影响长73段混入较多的陆源高等植物母质,形成一定数量的混合型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及各种热成熟度地球化学指标均显示,长7段整体处于成熟有机质演化阶段,并已达到生油高峰,具备有利的生烃条件。 2.研究区原油、储层沥青及长73段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反映的有机质类型等地球化学特征具较好的可比性,他们既含有丰富的陆源高等植物母质输入,又具有较丰富的

任东[4](2003)在《中国东北侏罗纪蛇蛉目和脉翅目昆虫化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北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具有丰富的化石资源。该区中生代陆相地层发育完好,是世界上中生代陆相地层研究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大部分着名的陆生化石主要采自于中侏罗世的九龙山组和晚侏罗世的义县组地层中。在这些化石中,昆虫化石(如蛇蛉目和脉翅目)极为丰富,为研究昆虫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蛇蛉目和脉翅目是一类原始的内生翅昆虫,它们绝大部分均是捕食性种类。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它们在生物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蛇蛉目和脉翅目均是昆虫纲中的小目,全世界已知种数不超过5000种。 本文主要包括5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侏罗系陆相地层研究简史和地层划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介绍了3个新的蛇蛉目和脉翅目化石采集地质剖面。 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我国蛇蛉目和脉翅目化石的研究历史。概括了蛇蛉目和脉翅目的生物学、成虫解剖特征和演化史。 第三部分:首次利用支序分类学方法,对现生和化石蛇蛉目的科级分类单元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简要评述了脉翅目系统演化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四部分:根据所采集的丰富昆虫化石,在中生代晚期陆相地层中识别出4个古昆虫群落,并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分异度和优势度等生物指标进行了分析。恢复了昆虫群落所代表的环境。昆虫群落反映的是一种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化石产地代表的是一种浅水、近岸的湖泊地理环境。在化石产地的中生代地层划分中,首次对非海相生态地层学进行了研究。作出了生态地层柱状图。生态地层划分的结果显示了中生代晚期在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盆地演变的一般模式。古地理分析表明本地区在中生代晚期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共经历了4次演化阶段。 第五部分:对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蛇蛉目和脉翅目化石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报道蛇蛉目3科12属16种,其中7新属10新种;脉翅目13科43属56种,其中2新科,1新亚科,42新属56新种。绘制构造特征素描图92幅,化石图版21个,化石照片111张。共有6个科级单元在世界上是最低层位,5个科级单元化石在我国是首次发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在中生代是昆虫的重要起源与演化中心之一。

吴绍祖,屈迅,李强[5](2002)在《准噶尔芦草沟组与黄山街组的古气候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无论是从岩性还是所含古生物,均表明形成于持续炎热的气候条件之下.当时由于准噶尔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拼合造山,造成准噶尔周缘火山强烈喷发和自欧洲东移的干旱炎热气流对准噶尔均有明显的影响.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形成时干旱气候缓解,降水量增加,该组沉积物反映出温暖的亚热带气候特征.因此,从成油的古气候条件来说,芦草沟组要优于黄山街组.

蔚远江,杨晓萍,雷振宇,张洪,陆万雨[6](2002)在《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新生代古气候演化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野外遥感调研和收集整理大量剖面及路线地质资料 ,讨论了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气候常量元素、变价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 ;气候沉积物及其分布特征 ,结合已有的气候指示性古生物化石及岩相古地理资料 ,首次系统地演绎了本区中新生代古气候特征及其变迁演化史。划分出 8个气候旋回 ,指出晚三叠世为热带亚热带温热半潮湿 潮湿气候 ,组成第I气候旋回 ;中侏罗世呈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组成第Ⅱ、Ⅲ气候旋回 ;晚侏罗世经历了热带炎热半干燥→温暖半潮湿和潮湿→炎热半干燥气候的演化 ,组成第Ⅳ、Ⅴ气候旋回 ;白垩纪气候早期呈温暖半潮湿 ,晚期转为半干燥 干燥热带、亚热带气候 ,组成第Ⅵ、Ⅶ气候旋回 ;第三纪为内陆亚热带的干燥、半干燥→高原温凉气候 ;第四纪曾出现过 6次冰期和 5次间冰期 ,新生代总体经历了剧烈而频繁的冷暖波动 ,气候日益干燥和寒冷。最后简单分析了气候旋回与沉积旋回、构造运动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叠加耦合关系 ,以及古气候变迁的主因

陈金华,徐克定,徐柔远[7](1998)在《中国南方三叠纪和侏罗纪的生物地理区系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古生物地理区系资料,阐述下述4个问题:(1)扬子地台中三叠世晚期的海退事件;(2)华南华北陆块的拼合,应发生于中三叠世安尼晚期至拉丁期;(3)三叠纪南盘江“地槽”,实质上是一个断陷盆地,它的最强烈活动期也发生于中三叠世安尼晚期至拉丁期,与华南华北的拼合及扬子地台的海退同时进行;(4)自中三叠世晚期后,华南东部与西部之间在地质发展史上产生了明显的差异运动,特别是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

侯伯鑫[8](1996)在《我国杉木的起源及发展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杉木的起源及发展史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侯伯鑫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和越南北方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栽培利用历史悠久。对一个树种的栽培利用不仅需要认识其生物学、生态学、栽培学特性,而且还...

于永福[9](1995)在《杉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对杉科的系统发育、现代分布和化石分布的研究,结合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讨论了杉科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的成因。杉科基本上是一个亚热带科,我国长江、秦岭以南至华南一带是其现代分布中心。东亚中高纬度的东北地区可能是其起源中心和早期分化中心。起源时间为早侏罗纪或晚三叠纪。杉科植物的各种类型很可能在早白垩纪甚至晚侏罗纪就已分化出来。杉科植物于东亚起源后,在当时劳亚古陆尚未完全解体、气候分带现象尚不甚明显的情况下跨越欧亚大陆散布到北美,并扩散到南半球。自晚白垩纪,白令陆桥和北大西洋陆桥对其在北半球的散布发挥了重要作用。杉科植物目前虽处于衰退状态,但在地质史上却曾经经历过极其繁盛的时代。在中生代中晚期和早第三纪,杉科植物种类繁多,广布于北半球,向北扩散到北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是当时的大科。大多数现存属曾分别有过3个或2个分布中心:水松属、落羽杉属和北美红杉属在东亚、北美西部和欧洲;水杉属在东亚和北美西部;柳杉属、杉木属,很可能也包括台湾杉属在东亚和欧洲;巨杉属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在晚白垩纪和第三纪,现存属特别是水松属、落羽杉属、水杉属、北美红杉属和巨杉属,曾是北半球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成分。南半球也曾有少量种类,分布亦远较现代普遍。

何卫[10](1991)在《中国早第三纪古气候定性定量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假定太阳辐射、地球轨道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用气候类比法恢复了我国始新世的大气环流、温度场和降水型式。始新世我国大陆的位置比现代约低10个纬度。副热带高压气团横穿我国20—30°N之间的中部地带,基本上控制了我国的气候形势。夏季,副热带海洋气团的作用致使我国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平均温度约30℃;冬季,由于副热带陆地气团的影响,我国的气温基本上反映了行星表面温度,平均温度约19℃,降水略少于夏季,而且主要在10—20°N的南方带和30—40°N的北方带。无论从压力场、温度场或者降水分配都反映出始新世的季节性不明显,当时的气候面貌是海洋性行星气候。

二、中国三叠、侏罗纪煤系及古气候带轮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三叠、侏罗纪煤系及古气候带轮廓(论文提纲范文)

(1)从沉积特征看山西地区晚二叠世—新生代的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各时代岩性及对应的气候旋回
3 结论及讨论

(2)大兴安岭中段三叠—侏罗纪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基础研究
        1.2.2 综合研究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工作量
    1.5 约定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及构造分区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岩浆岩
第三章 早三叠世年轻陆壳的陆内俯冲
    3.1 早三叠世山间盆地沉积
        3.1.1 早三叠世沉积岩的分布
        3.1.2 早三叠世沉积岩的沉积序列
    3.2 早三叠世火山活动
        3.2.1 早三叠世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
        3.2.2 早三叠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晚三叠世后造山—后碰撞作用
    4.1 上三叠统沉积地层
        4.1.1 上三叠统沉积地层的沉积特征
        4.1.2 上三叠统地层沉积时代的确定
    4.2 中—晚三叠世岩浆活动
        4.2.1 中—晚三叠世岩浆岩的岩石学特征
        4.2.2 中—晚三叠世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3 本章小结
        4.3.1 上三叠统沉积地层的沉积环境
        4.3.2 晚三叠世花岗岩产生的构造背景
        4.3.3 晚三叠世研究区的构造背景
第五章 早中侏罗世伸展—中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
    5.1 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
    5.2 中侏罗世火山活动
        5.2.1 成岩年龄
        5.2.2 岩石学、岩相学特征
        5.2.3 地球化学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远程效应
    6.1 逆冲推覆构造
        6.1.1 逆冲断层带的形成时代
        6.1.2 逆冲断层两盘岩石变形特点
        6.1.3 有限应变的测量
        6.1.4 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学特点
    6.2 晚侏罗世同构造沉积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图版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陇东西峰地区三叠系油源、成烃母质及其发育的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历史
        1.1.1 初始陆相生油论
        1.1.2 “内陆、潮湿、凹陷”理论
        1.1.3 源控论
        1.1.4 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
        1.1.5 陆相干酪根生油理论
    §1.2 陆相生油理论的新进展
        1.2.1 未熟-低熟油气理论
        1.2.2 煤成烃理论
        1.2.3 近海湖盆理论
        1.2.4 满凹含油理论
    §1.3 陆相生油研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1.3.1 烃源岩研究
        1.3.2 生物标志物研究
        1.3.3 含油气系统研究
        1.3.4 近海湖盆研究
        1.3.5 古藻类及其发育的古环境研究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区石油勘探历史
        1.4.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4.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样品分析、测试量统计
第二章 陇东地区中上三叠统沉积特征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1 研究区构造与地理位置
        2.1.2 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与演化史
    §2.2 中上三叠统地层发育特征
        2.2.1 中上三叠统地层划分
        2.2.2 中上三叠统沉积体系及其展布
        2.2.3 中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层序
    §2.3 西峰油田成藏地质特征
        2.3.1 陇东中上三叠统油层发育特征
        2.3.2 陇东中上三叠统沉积相演化
第三章 可能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 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3.1.1 陆相油源岩评价标准
        3.1.2 陇东地区延长组暗色泥岩分布
        3.1.3 西峰地区延长组有机质丰度评价
    §3.2 源岩有机质类型
        3.2.1 烃源岩显微组分特征
        3.2.2 干酪根元素组成特征
        3.2.3 热解氢~氧指数(I_H~I_O)图解
        3.2.4 源岩降解率特征
        3.2.5 源岩有机碳同位素特征
        3.2.6 源岩氯仿“A”组成三角图
        3.2.7 源岩甾萜烷分布特征
    §3.3 源岩热演化程度
        3.3.1 源岩热解峰温(Tmax)
        3.3.2 源岩烃转化率(A/TOC,HC/TOC)
        3.3.3 镜质体反射率(Ro)
        3.3.4 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
        3.3.5 陇东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的热演化历史
    小结
第四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油源对比
    §4.1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油—源精细对比
        4.1.1 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
        4.1.2 类异戊二烯烃的分布特征
        4.1.3 三环二萜烷与五环三萜烷分布特征
        4.1.4 甾族系列分布特征
    §4.2 芳烃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油—源精细对比
        4.2.1 原油芳烃分布特征
        4.2.2 储层沥青芳烃分布特征
        4.2.3 烃源岩芳烃分布特征
        4.2.4 芳烃地球化学参数油—源对比
    小结
第五章 延长组烃源岩成烃母质及其发育的古环境研究
    §5.1 延长组藻类分布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
        5.1.1 孢粉型微体化石分析方法
        5.1.2 延长组藻类地层分布特征
        5.1.3 藻类化石丰度与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关系
    §5.2 烃源岩疑源类组合及其古环境研究
        5.2.1 疑源类生态分布特征与研究现状
        5.2.2 陇东延长组疑源类组合特征及古环境对比研究
        5.2.3 延长组光球形疑源类可能的母体来源
    §5.3 烃源岩葡萄藻特征及其成烃地球化学研究
        5.3.1 葡萄藻形态、生态分布与研究现状
        5.3.2 陇东延长组葡萄藻形态特征及古环境对比研究
        5.3.3 葡萄藻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5.3.4 延长组原油及烃源岩葡萄藻母质输入的地球化学特征
    小结
第六章 延长组主要源岩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研究
    §6.1 延长组孢粉组合特征
        6.1.1 孢粉组合面貌
        6.1.2 孢粉组合对比
    §6.2 孢粉组合古气候特征分析
        6.2.1 现生主要植物类型的生态分布
        6.2.2 陇东地区孢粉植物群古生态环境
        6.2.3 三叠纪植物地理分区特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及说明

(4)中国东北侏罗纪蛇蛉目和脉翅目昆虫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简史
    1.1 地层部分研究简史
    1.2 昆虫化石研究简史
    1.3 蛇蛉目化石研究简史
    1.4 脉翅目化石研究简史
2 地层划分
    2.1 地层划分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2 岩石地层
    2.3 昆虫生物地层
    2.4 年代地层
3 蛇蛉目及脉翅目昆虫外部形态
    3.1 蛇蛉目外部形态
    3.2 脉翅目外部形态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野外研究方法
    4.2 化石收集过程
    4.3 化石材料的处理方法
    4.4 技术路线
5 蛇蛉目和脉翅目昆虫的起源、演化及系统学
    5.1 蛇蛉目的起源、演化及系统学
    5.2 脉翅目的起源、演化及系统学
6 中生代晚期古生态及生态地层学
    6.1 岩石地层划分
    6.2 昆虫群落生态
    6.3 生态地层划分与生态地层剖面描述
    6.4 古地理及其演化过程
    6.5 控矿背景分析
7 蛇蛉目化石系统描述
    7.1 巴依萨蛇蛉科 Baissopteridae Martynova,1961
    7.2 中蛇蛉科 Mesoraphidiidae Martynov,1925
    7.3 异蛇蛉科 Alloraphidiidae Carpenter,1967
8 脉翅目昆虫化石系统描述
    8.1 丽蛉科 Kalligrammatidae Handlirsch,1906
    8.2 异丽蛉科(新科) Allogrammatidae fam.nov
    8.3 线蛉科 Grammolingiidae Ren,2002
    8.4 多叉蛉科 Polystoechotidae Burmeister,1839
    8.5 翼蛉科 Osmylidae Leach,1815
    8.6 鳞蛉科 Berothidae Handlirsch,1906
    8.7 草蛉科 Chrysopidae Schneider,1851
    8.8 蝶角蛉科 Ascalaphidae Lefroy,1842
    8.9 蚁蛉科 Myrmeleontidae Latreille,1804
    8.10 蚁蛉总科(科未定) Myrmeleontoidea familia incertae
    8.11 山蛉科 Rapismatidae Navas,1929
    8.12 拟蝶蛉科 Psychopsidae Handlirsch,1906
    8.13 神蛉科 NymphidaeRambur,1842
9 讨论
10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导师简介
个人简历
致谢

(5)准噶尔芦草沟组与黄山街组的古气候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 芦草沟组的形成环境
2 芦草沟组沉积时期的古气候条件
3 黄山街组的形成环境与古气候条件
4 两组地层的古气候、古环境及成油
5 结语

(6)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新生代古气候演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古气候环境信息的提取
    2.1 气候元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2.1.1 中生代地层常量元素分析
        2.1.2 中生代地层变价微量元素分析
        2.1.3 中生代地层普通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2.2 气候沉积物及其分布概况
3 古气候特征及其变迁演化分析
    3.1 晚三叠世古气候
    3.2 侏罗纪古气候
        3.2.1 中侏罗世古气候
        3.2.2 晚侏罗世古气候
    3.3 白垩纪古气候
    3.4 第三纪—第四纪古气候
4 讨论及结论

四、中国三叠、侏罗纪煤系及古气候带轮廓(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沉积特征看山西地区晚二叠世—新生代的气候变化[J]. 刘成如.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3)
  • [2]大兴安岭中段三叠—侏罗纪构造演化研究[D]. 李世超.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
  • [3]陇东西峰地区三叠系油源、成烃母质及其发育的古环境研究[D]. 吉利民. 中国地质大学, 2005(02)
  • [4]中国东北侏罗纪蛇蛉目和脉翅目昆虫化石研究[D]. 任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03(02)
  • [5]准噶尔芦草沟组与黄山街组的古气候条件[J]. 吴绍祖,屈迅,李强. 新疆地质, 2002(03)
  • [6]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新生代古气候演化初探[J]. 蔚远江,杨晓萍,雷振宇,张洪,陆万雨. 地球学报, 2002(01)
  • [7]中国南方三叠纪和侏罗纪的生物地理区系问题[J]. 陈金华,徐克定,徐柔远. 古生物学报, 1998(01)
  • [8]我国杉木的起源及发展史[J]. 侯伯鑫. 农业考古, 1996(01)
  • [9]杉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J]. 于永福. 植物分类学报, 1995(04)
  • [10]中国早第三纪古气候定性定量初步分析[A]. 何卫. 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6), 1991

标签:;  ;  ;  ;  ;  

中国三叠纪和侏罗纪煤系与古气候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