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一万亿美元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一万亿美元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一、现实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 一万亿美元不值得骄傲(论文文献综述)

胡鞍钢[1](2022)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只一条。在世界性现代化历史潮流中,中国是典型的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特征概括可为十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西方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大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大国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适应中国国情、适应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也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开辟新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张运龙[2](2017)在《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随着2007年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成为近几年货币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在常规货币政策面临传导机制失效、经济萧条时央行采取的以提供资金供给、恢复货币政策传导的应对措施,它在实施背景、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方面与常规货币政策有所不同,也是西方金融理论界近年来货币政策新理论研究的重要成功应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各国的实践表明,这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稳定了金融市场,避免实体经济深层次危机发生。本文选择亚洲最大发达国家——日本为研究对象,研究首家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及对我国的影响。从梳理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基础和日本银行两次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入手,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全面、深刻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内涵,运用符合日本经济结构变化的实证模型对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进行检验,并建立DSGE理论模型对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的存在性进行探讨,进而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和理论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和理论参考。在现实分析上,本文研究说明日本银行是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理想的标的物。非常规货币政策来自于对大萧条的研究,日本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也要解决的也是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日本两次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区别,正是非常规货币政策中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体现,日本银行在这期间的进步值得我国央行学习借鉴。在实证分析上,本文研究发现日本银行的零利率政策在金融危机后并没有通过承诺效应发挥作用,尤其是在2013年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后,利率基本无法引起预期的变化,而通过设立资产购买计划实施的资产负债表政策起到了拉到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作用。日本银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存在经由国际间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传导的较强的溢出效应,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会带来我国国债收益率降低、物价水平走高和产出水平下降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上,建立了加入银行部门和金融摩擦假设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通过设立与日本经济现实相符的参数进行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日本银行进行长期债券购买能够刺激消费和产出增长,价格水平上升,并且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相对于常规利率规则来说小一些,能够减少产出和通货膨胀因货币政策改变的大幅波动,短期债券价格下降和长期债券价格上升使得家庭部门通过银行中介的参与改变了自身的投资组合,证明了资产组合再平衡机制的存在性。金融危机后日本银行零利率政策效果减弱,资产负债表政策传导机制存在以及对我国产生负面溢出效应的本文结论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了启示,出现金融危机仅依靠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解决经济和金融中的出现的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创新、超前地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非常规货币政策不应该仅仅是解决经济萧条时的过渡手段,它还可能指示了未来货币政策的发展方向。我们不应死守常规和非常规政策的界限,应该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和危机产生原因灵活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进行处理。非常规货币政策中出现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解决了很多常规货币政策失效时的政策传导不力的问题,并且在非常规政策逐渐退出后这些政策工具被保留作为常规使用的可能性很大,我国央行应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政策工具的创造过程、工具指向,做好带前瞻性的货币政策研究工作。

关海霞[3](2014)在《欧债危机和德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发展陷入低谷。世界各国纷纷抛出巨大的经济刺激方案,振兴经济。这些方案带来的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全球主权债务的不断攀升。2009年希腊爆出主权债务危机,并引发多米诺效应,蔓延至整个欧元区,最终酿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不仅给缓慢发展的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严重打击了市场对欧元的信心并威胁到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欧盟以及欧洲经货联盟本身的结构性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而由于欧债危机,欧元区成员国内部社会冲突不断,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由于对救助方案的不同意见,矛盾也日益尖锐,特别是欧债危机重债国同欧洲经济领头羊——德国之间争吵不断。研究欧债危机形成的机理,揭示欧洲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欧债危机解决的方法,探析德国在欧债危机中的政策和立场成为本研究课题的出发点。研究目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从欧债危机的爆发和演变入手,分析欧债危机的原因,解决方案以及影响;二是从德国在欧债危机中,出色的经济表现入手,分析德国在欧债危机中政策、立场及其原因,判断其角色定位和作用,因为如果没有德国的积极参与,欧债危机不可能顺利解决。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德国对欧债的态度和今后的政策。三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欧债危机带来的理论思考以及未来发展的政策和方向,从而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在研究中,力求理论分析、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能够有机结合,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分析相互补充,灵活运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和联系的研究方法,剥茧抽丝,层层剥笋,探寻问题的根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欧债危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债务问题,它是集银行业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三位一体的危机复合体,其爆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结构问题:一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构错位,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的不统一以及经济增长连续性的缺失;一个是南北结构问题,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个是政治与经济结构问题:经货联盟发展的同时,没有相匹配的政治联盟的发展。从欧债危机救援的全过程,可以看到欧债危机主要要解决三大问题:治标还是治本、是执行紧缩还是增长政策、从何处筹资来纾困。解决的办法恰恰也就是针对这三点:1.治本:立法,2.兼用紧缩和增长:理政,3.筹资纾困:出钱。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之一,由于其良好的经济表现,在整个欧债危机救援过程中,担任了“领导者”的角色,但是,在整个救助过程中,德国从维护自身的利益和考虑国内政治环境的角度出发,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在欧洲也重新引发了“德国威胁论”的论调。所以,德国在整个危机中是处于一个两难的局面,必须要在德国利益和欧洲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最后对欧债危机的走向做了基本的展望,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郝振杰[4](2014)在《宇宙电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对大连宇宙电子公司发展战略进行探索性研究,整理和分析了实际调研得来的大量宝贵资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略管理理论,思考大连宇宙电子公司的发展战略思路、战略选择和保证战略实现的措施。使企业积极面对实际问题,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及外部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不畏变化,持续发展,开拓未来,是大连宇宙电子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就要理顺发展思路,明确战略发展方向。本文从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宇宙电子公司的外部环境,宏观环境具体包括政治政策法律环境,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从企业简介、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设备、产能,以及财务、融资能力和渠道、客户关系管理等几个方面分析宇宙电子公司的内部环境。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深度发掘公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对的机会和挑战,从而明确了宇宙电子的技术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策略、市场发展战略等。最后从人、财、物方面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促进战略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本研究对宇宙电子的战略转移和战略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和行动有积极的战略指导意义,也对类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关企业发展和战略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布莱玛·朱力[5](2011)在《塞拉利昂养老保障适度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在塞拉利昂经济转型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妥善地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需要考虑到长期的发展。对塞拉利昂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查需要梳理其基本的理论和制度政策的价值导向,这样才能对实践改革起指引作用,也可能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发展计划来为塞拉利昂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机制,并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为了筛选出能被适于应用的核心基本理论,这篇论文是从政策空间角度对现存的有关社会保障的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主流新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基于如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来完善塞拉利昂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塞拉利昂社会保险养老保障制度中老年人保险水平,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模式的选择,其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和选择模式的可行性等。本文借鉴外国研究和改革的经验,以有关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制度政策的价值导向分析开头,来分析塞拉利昂十年的社会养老保障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以塞拉利昂社会养老保障实践过程中的改革和创新为基础提出建议。第1章引论这章讨论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做一个来自于学校的,关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理论的经济理论观点的调查,并对论文的框架进行简要介绍。第2章关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经济理论和政策理论这一章对政策经济,新古典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理论进行了解释,并从多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例如从其产生的背景,发展及政策含义等方面,理论分析集中在战后社会养老保障发展主要方向和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应用。第3章分析塞拉利昂老年保险制度的性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主要结论是退休计划(主要是社会帮助性质的)基本是为公务员,多数国有企业和少数私人企业而设计的。大多数规章制度是在1960年到1970年间,特别针对外籍人士和土着人人群实施的。那些退休制度的性质不允许广阔的覆盖面,因此,使得人口中的大多数不能享受正式退休的待遇。其次,由于那些国家的生活水平低,代替率也非常低。设计这些退休制度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要与生活成本相适应。这样的结果是,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一直下降。因为少的可怜的福利支付,有时甚至是负支付的情况,使的人们觉得向退休制度缴款就像是缴税一样,而不是为自己得到服务而付出的代价;结果逃避缴款时有发生。最后,塞拉利昂社会养老保障计划的建立是在过去30年里,公众政策实施的唯一一个成就,如果适当的执行并长期的管理,将会服务世世代代的工人,并对该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以上为了减少该信托管理成本,其包括为管理和董事会提供的成本,提出的批评和建议,与迫切的期望该计划成功的初衷是一致的。第4章:养老保障适度水平研究就塞拉利昂基本养老保障来说,企业和个人的工资率都很高。选择劳动力生产要素分配系数以及养老保障负担系数为主要测量指标,利用反映塞拉利昂当前的实际情况的有效数据,本论文分析了塞拉利昂养老保障现实水平以及适度水平,证明了塞拉利昂社会养老保障在中度下限之上。企业和和人的工资率过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劳动力生产要素分配系数比理论数据低得多。企业和个人的责任过高,而政府的责任过低。这说明了,工资率降低,而政府支出增加。第5章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效应分析养老保障保障水平测量方法选取,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测量模型构建,借助新古典理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利用塞拉利昂的实际数据,从而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情况,养老保险费收入以及再分配情况,国民储蓄情况,以及行业、地区、部门和其他方面的关系。在经济方面利用社会安全和国家经济的当前和历史资料数据,使劳动力生产要素分配系数和养老保障负担系数这两个宏观变量相互作用,由此可知,养老保障制度就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而且也是一种经济制度。第6章政策及建议通过第五章的分析,得出塞拉利昂应该建立覆盖全体居民,多层次、个性化、综合性的养老保障体系。根据农村社会老年安全制度理论的需要,这表明改革非正式部门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障制度,应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建立可行性农村社会养老金制度。合理调整国家养老保障缴费比例,改革国家社会保障与保险信托机构。理论联系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和建立集会机构在塞拉利昂社会保险养老金制度改革和完善政的策建议中盛行。以下是主要的观点和结论:(1)塞拉利昂社会养老保障计划的建立是在过去30年里,公众政策实施的唯一一个成就,如果适当的执行并长期的管理,将会服务于世世代代的工人,并对该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以上为了减少该信托管理成本,其包括为管理和董事会提供的成本,提出的批评和建议,与迫切的期望该计划成功的初衷是一致的。(2)废除国家社会保障和保险信托机构的垄断:根据目前的精算预测,国家社会保障和保险信托机构不能提供必要的财政安全网,政府力图打破国家社会保障和保险信托机构在塞阿利昂养老基金管理几近垄断的地位,这是明智的。政府不但允许寿险和年金公司,而且鼓励更多退休基金建立和管理雇主赞助的退休计划。国家社会保障和保险信托机构的模式和美国混合固定缴费和固定收益制的社会保障制度相似,也建立和设定了雇主金额雇员应缴纳固定百分率,在退休后同样也根据参保者收益公式发放收益金。由于保守的预测和完全不明智的投资,在一些投资中,没有或几乎没有可赎回的增值权益。甚至从长远来看,国家社会保障和保险信托机构都不能只依靠塞拉利昂工人对退休后的需求。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和保险信托机构垄断地位的消除,雇主赞助的有投资和保险因素的退休金计划和年金将建立,并对所有雇员开放,使他们退休后可以储蓄或投资。(3)合理调整国家养老保障缴费率捐税鼓励和延期通常都是政府为了鼓励退休计划,储蓄和参保而实施的。雇员对该计划缴款总数不是应缴纳的税,这使得每月带回家一个更大的数额的薪水支票。然而,由于雇员会因此收益,所以雇主就会给雇员退休账户缴纳一定比例的数额,随之而来的是雇主执行的税收储蓄。然而,2000年个人所得税法案第一计划的第四部分的各项条款需要消除,由于其要求从养老金和年金支付15%,这养的要求太老套,也不利于退休后储蓄。设想雇员缴款都是在税前的基础上,以便参加这些退休基金的雇员能充分利用有利的税收等级和税收率。例如,年收入为480万利昂人,其每年税收率为25%,然而,对于年收入超过75亿的人来说,每年税收率为40%。(4)塞拉利昂适合采用现收现付制的社会养老筹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赛拉利昂的实际劳动增长率。工资增长率和纯利息增长率无论从长远来看还是目前来说都满足亚伦条件,并主张塞拉利昂采取现收现付制,参考名义账户制来解决转移成本问题,该问题是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而执行和个人空账运行而引起的。(5)最后,调查认为,在塞拉利昂决策者必须更加注重制度安排,使得促使一个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其出发点应该是改革现有的退休计划。改革应该在现有的计划内进行,通过强有力的监管和监测和委托代理管理模式的引入,来确保良好的管理原则。非正规部门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应该包括在社会保障制度中,也允许与为非正式部门提供社会安全产品的供应商们竞争。退休计划的重新设计应着眼于在国家和地区都能占领市场的规模经济的区域一体化。这意味着一个行业的运营商数量应该被考虑到,以避市场和基金管理之类的过高成本。另一个重要结论是,退休改革方案应当成为目前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实施扶贫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杨红强[6](2011)在《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依赖于重要的战略性物资的资源安全保障。中国作为木材生产、消费及贸易大国,木材资源的安全保障水平严重影响着整体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系统归纳了资源经济学理论、产业安全理论、生态安全理论及贸易安全理论,建立了资源经济学框架下的资源安全评价理论体系,对于系统诠释资源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资源利用的生态外部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针对木材资源安全导致的产业安全问题、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问题、资源获取的贸易安全问题,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资源-产业-生态-贸易”综合评价模式——RIET (Resource-Industry-Ecology-Trade),运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木材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1)自然禀赋条件下的资源安全状况表明,中国天然林及人工林的投入增加动态上促进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净增面积稳步提高,但存在的问题是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资源的刚性需求依然远远大于国内资源的增长水平。同时,由于森林质量的缺陷及资源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发展对于木材资源的需求则远远不能依靠国内供给来满足,资源安全状况堪忧。(2)资源供给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基于资源短缺导致的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状况表明,现有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严重受制于资源禀赋水平,木材加工、家具、造纸等主导产业由于资源短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中国木材产业的比较优势水平正在逐步降低,依赖国际市场的产业发展形成了资源密集及劳动力密集的中低层次水平,资源紧张造成的产业安全问题对调整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提出迫切要求。(3)木材资源由于国内供给能力有限,进口国际资源则成为重要的补给手段。但加工贸易大量需要的资源进口面临着“中国是世界森林破坏的源头”的国际舆论压力。中国对国际木材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表明,就全球范围看,中国从洲际问进口木材资源的影响导致的森林生态足迹都未超过森林生态承载力,中国并没有全面严重威胁到世界森林资源的生态安全。就具体进口国来看,中国对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加蓬和新西兰的原木资源进口影响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数均处于安全等级内。但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木材进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森林资源的生态压力,从负责任地利用国际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国木材资源生态安全值得予以重视。(4)进口资源的贸易安全问题,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及木材资源进口国,“大进大出”的贸易格局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贸易安全问题。林产品出口贸易安全风险不断加大,表现在产品单一性问题严重、出口比较优势地位弱化、产业工人福利损失加大及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等方面,出口产品遭遇贸易摩擦常态化及风险规避困难等诸多因素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林产品出口的贸易安全风险。资源进口方面,对重要进口国的资源依赖及对重要品种的进口偏好问题日趋严重,结合国际环境保护及重要国家对战略资源的出口限制,木材资源的国际获取能力严重下降,资源进口的贸易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本研究结合中国木材资源短缺衍生的上述安全问题,对后续研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型及资源利用中节材代木战略的推进等问题提出了研究建议。

秦俊武[7](2010)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和谐之源,关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关系经济的发展,关系社会的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西方国家把失业率和通胀率之和称为“痛苦指数”,用以表示一国居民因此而遭受苦难的程度。失业作为痛苦根源之一,高失业率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而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人口众多也带来了持续的劳动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整体下滑、出口萎缩、企业倒闭等更加剧了中国就业局势的恶化,失业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促进经济复苏、抑制失业已成为当前的社会焦点。2007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整体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但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完善且管理科学,并建有全面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失业保障体系。在金融危机之后,面对经济停滞、失业增加的情况,西方国家的反失业政策基本上都是围绕经济复苏的“反危机”政策开展的,这些“反危机”政策对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国亦有很大借鉴意义。完善反失业政策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要求,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中国的反失业政策构建既要立足于本国国情,以及时解决“危机时代”的失业问题,更要注重“后危机时代”反失业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反失业政策的构建要注重系统性、协调性、互补性、可持续性,尤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依照失业阶层特征构建多层次的反失业政策体系;充分肯定灵活就业的作用并促进灵活就业的发展;推动第三部门发展以促进失业群体再就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舒缓失业压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减轻失业冲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以提升就业能力。

厉新建[8](2009)在《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文中指出中国已经成长为广受世界各国关注的出境旅游大国,但却依然是旅游业跨国经营的小国。这一大一小反差的结果就是中国300多亿美元的消费流出,几乎相当于中国引进外资额的1/3还多。造成这种反差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必要改变这种状况?又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在战略视角和发展模式上究竟是模仿还是创新?又应该如何创新?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学术的角度进行剖析。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在大量国内外文献检索、典型国内相关企业访谈调研、国际跨国旅游集团成长历程资料整理、国外实地考察和国内游客及专家问卷的基础上,把中国出境市场发展与跨国经营发展之间的关系放在更宏观、更接近“现实世界”的框架下进行解读,第一次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影响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旅游业内在的“区位锁定”、“可信赖承诺”等产业特性以及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在发展空间、内需规模、政府影响等特性这两大层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国经营的内在机理。论文对目前国内主流的旅游业跨国经营思想和观点进行辨析性的论证,重新认识了出境旅游向量与跨国经营向量之间的关系,从全球优势交换及局部利益观与整体战略观的视角,解释了“涌进来”与“走出去”并行现象,对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声誉信号机制进行了分类化研究,总结了声誉信号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中国旅游企业现有能力基础和已经变化了的国际竞争环境的前提下,论文提出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要改善传统的市场跟随模式的战略焦点,反思狭隘的市场跟随模式,着眼“全球本地化”,对跨国经营海外企业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并应该通过战略联盟这一桥梁嵌入到东道国的外部网络中去,扭转目前“黑洞”形象,充分发挥海外子公司“潜听哨”的作用,推进跨国经营积极发展。论文还指出,在传统跨国经营优势缺乏的情况下,中国旅游业的跨国经营应该立足于集群共生和融合发展,从百年唐人街发展史中汲取经验,整合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的模块化理论,构建嵌入集群、新生集群和模块化集群投资等创新模式,形成多产业融合、专业化的多元化等创新思路,有效提升中国旅游业跨国公司成长的能力。从波特钻石模式入手,论文从理论分析了政府在现阶段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中的角色,从实践上提出应该重视中非论坛等对外援助平台推进旅游业跨国经营发展,同时从规模经济变迁等角度提出规模大小不一的企业可以确定不同的跨国经营目标,获得各自的成功;从国外着名跨国旅游集团的发展实践中,观察到商务性区位相对于休闲性区位对跨国经营的突出价值,发现组织型区位相对于接待型区位的显着意义,初步构建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跨国经营区位选择上的“旗舰”价值、“领先”价值和“商务”价值等三个判断标准。

黄霞[9](2007)在《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着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中国的金融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就像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许多方面背离于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国的金融稳定问题同样也有其特殊性。在当前流动性过剩和资产泡沫膨胀情况下,中国能够维护金融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宏观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这也使得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要探讨如何维护中国的金融稳定,首先要探讨什么因素会威胁中国的金融稳定。本文首先理清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以及资产泡沫等问题的根源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并指出新的宏观形势,要求我们对金融稳定内涵有新的理解、金融稳定措施有新的思路。中央银行肩负着一国的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责,在对金融稳定的新内涵进行较为系统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中的新职责以及调控的新思路。一般认为,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最大危害是导致我国出现了资产价格的泡沫化,但现实表明,简单地收缩流动性并无助于解决资产泡沫的膨胀问题。当前,如何处理资产泡沫问题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中央银行不应贸然刺破泡沫,对泡沫的治理应超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范畴。尽管到目前为止,资产泡沫还没有危及中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份“居安思危”的意识,论文的最后分析了当出现经济逆转和泡沫破灭时,经济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金融稳定政策。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较为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其次,在梳理金融稳定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金融稳定的新内涵,特别是在关于中央银行对资产泡沫的处置上,本文的分析和建议有别于既有的文献研究,对中国的现状具有较强的政策参考价值。第三,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泡沫破灭和资本外逃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金融经济的可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超越传统的货币政策来维护金融稳定。

冯俊[10](2005)在《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 ——货币政策、居民预期与金融市场中的名义锚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传导工具是随着中国经济一起成长的。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从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基本没有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政策手段直接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传导方式主要是通过信贷计划,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90年代以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从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从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政策变化的轨迹,1984年之后,财政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弱化,通过信贷管理、和货币供应的货币政策逐步成长成为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表现是:(1)是货币政策传导主要依靠信贷管理等方式;(2)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利率政策具有“向上刚性,向下柔性”的特征;(3)货币市场逐步成长壮大,成为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影响短期利率和金融机构流动性的重要场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从贷款规模转向了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调控工具逐步扩大。但是这套传导机制的效果如何呢?1997年以前,一个宏观调控的惯常逻辑被遵循——货币政策影响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我国经济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步入的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从1997年开始,我国连续实施了旨在防止危机影响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连续八次降息。以期放松银根,启动经济。但是与97年相比较,效果截然相反,实际经济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仿佛已经“钝化”,货币传导机制是否“阻滞”成为争论的焦点,财政政策的作用重新凸现。由于1998年以来投资和外贸轮子的启动,2002年8月开始,货币、信贷增速加快,到2003年中国出现了房地产、煤电油运等生产资料价格飞涨,固定资产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等等投资过热的现象。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以经济紧缩为特征的宏观调控。配上窗口指导及其他有力的行政性措施,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人民币准备金利率等等而且通过货币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控市场流动性,影响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资金成本和支出预期,有效遏制了经济趋热和通货膨胀。从本轮的宏观调控中可以看出,传统的信贷渠道并没有象以往一样承担货币政策传导的调控任务的主渠道,中央银行开始灵活使用利率杠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似乎开始逐步由数量型政策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变。通过如上变化,有理由相信金融市场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于理论研究来说,更为要紧的是理解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遗憾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现有文献并不能提供一个现成的逻辑框架。20世纪80年代,中国货币政策一直比较重视货币需求和供给;90年代以后对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的研究大量涌现;另外有些研究探讨了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讨了金融结构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处于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征,中国货币政策更多的是通过信贷政策进行调控,相应地在信贷市场方面的论述是比较多的,但是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研究是鲜有所见。从理论发展来看,这并非没有前人想要尝试,而是一旦到了此处,就认为“此路不通,游客止步”了。比如,(1)是在制度变化的环境中,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降低,货币政策的效应必然降低;(2)是随着我国信贷目标的放弃,货币供应量的利率弹性较低,商业银行尚且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无法就货币政策进行抉择,因此利率政策的低显着性表现无遗:(3)是中国企业作为微观主体的市场化行为不健全,金融市场并不完善,利率和GDP增长缺乏联系等等。上述解释的研究就货币政策传导的部分缺陷指出不足点,缺乏从金融市场来对货币政策的执行深度和广度进行考察。究其原因,是在研究与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至上而下的宏观分析角度和思路,缺乏对微观主体,比如对企业和居民对货币政策预期机制的考察,缺乏对央行和微观主体博弈方式的研究,缺乏对金融工具在市场中的宣示作用和观测效果的研究。本文的将在货币政策造成的短期冲击基础上,研究居民预期行为的改变及其二者的博弈关系,和金融市场作为名义锚寄居所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货币政策的研究道路上,继货币中性论和凯恩斯之后,弗里德曼指出调控经济社会中的货币数量(包括货币流通量和货币储存量)和价格水平成为货币政策研究的核心目标。萨金特和华莱士(1975)、基德兰德和普里斯科特(1977)、巴罗和乔登(1983)等等以理性预期和完全信息为假设条件,指出无论是何种政策工具,货币当局如果在任何阶段偏离触发策略,例如偏离既定的反通胀目标,都会触发公众的报复,即是提高通胀预期,从而为货币当局反通胀付出高昂的代价,相机抉择的政策无效。本文研究的仅仅是一个方面,那就是但是金融市场价格变化如何影响居民预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工具来观测宏观和微观经济行为,来传导政策意图?以及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居民预期调整?目前来看,在中国金融市场的传导工具研究的缺失和争议的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1)到底是通过货币市场渠道还是信用渠道来影响经济的?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某些借款者倚赖银行贷款,其二是货币政策可以改变贷款相对其他信用形式的供给量。第二个条件是要求中央银行能够间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由于我国处于转轨时期的商业银行的微观制度基础和市场结构正在变化,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影响力如何引起较大争议。(2)金融市场缺乏对微观主体—居民行为的研究和分析。在诸多渠道研究中,都是关注在渠道研究上,总体思维方式和方法是沿袭凯恩斯的方式,具体到居民和企业行为的研究十分的缺乏,必然导致货币传导机制研究是缺乏基础的。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及居民可选择金融资产较少,使大量社会资金集聚于商业银行,既增大了央行近期的调控难度,又增大了央行远期的调控压力。(3)目前到底是采用价格性工具还是数量型工具更为重要?金融市场如何扮演这个角色?如何发挥工具的观测和宣示效应。对这些效率工具考察是十分主要的,直接扰乱了央行调控措施的实现。本文的逻辑框架是:第一章通过菲利普斯曲线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对中国居民预期的分析,为本文行文打下基础;第二章通过岛屿模型及其扩展,指出中国的名义价格冲击和存在的中国的名义刚性,说明价格刚性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关键作用,短期来看微观主体面临信号筛选和福利损失的问题;第三章通过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VAR值检验和因果分析,指出信贷渠道尽管在中国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已经不适宜成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通过货币供应量控制信贷投放的方式应该引起反思;第四章和第五章通过Poole等的模型和实证检验,指出中国目前总需求和货币需求利率弹性普遍较低,但是货币需求的外部冲击较大,相对于总支出的利率不敏感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弱敏感性更容易被矫正,导致利率工具成为价格型工具胜过数量型工具的次优选择,更为主要的是,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确立名义锚的作用,便于政策目标的宣示和效果的观测;第六章通过消费的CPAM模型,指出金融市场发展的制度背景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和方向;第七章本文指出尽管利率工具不是信贷约束的唯一条件,但是在中国股权约束的软化和银行贷款的验证成本,需要大力发展债券型品种。本文力图阐明下述问题:(1)央行货币政策目前作为一种重点调控的手段被日益强化,货币政策在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程度十分突出,利率、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逐步的被应用和加以扩大。目前来看,在宏观调控中,价格型工具越来越起着主要的作用。(2)就信用渠道和货币渠道而言,央行货币政策的具体落实和实施取决于未来市场的诸多方面,诸多研究是信用渠道不畅,主张信用渠道的“疏畅”。但是目前银行系统是“倒逼机制”。弱化、商业银行“惜贷”、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信贷供给受限等等诸多原因。目前银行业改革已经制约信用渠道拓展的这一空间。事实证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速度和效果,在具体到微观个体往往容易变形,达不到预期效果,货币当局也不容易宣示和跟踪政策效果。(3)就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而言,价格型工具具有对金融市场的更加完善的观测和宣示功能,以及价格型工具和市场之间的相互预期效应的考察和观测等等,这是数量型工具无可替代的。(4)金融市场的欠发达,央行政策调控意图通过金融市场再传递到实体经济,其效果不甚明显。本文研究货币政策如何通过金融工具传导,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居民的预期以及金融投资和储蓄资产行为,如何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改进目前的传导机制,达到央行调节经济的目标是本文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货币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是:一个多样化而且具有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一个引导微观主体预期的灵活的利率体系,以及一个政策和微观主体之间宣示、观测和沟通的金融市场机制,这一切在我国亟需发展。

二、现实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 一万亿美元不值得骄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实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 一万亿美元不值得骄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个历史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和条件与西方国家大为不同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五)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
    (六)中国式现代化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七)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的现代化
    (八)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
    (九)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大国和平发展的道路
    (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
四、中国式现代化奇迹的历史意义

(2)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零利率下限研究
        1.2.2 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1.2.3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实证研究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1.3.1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基础
    2.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定义
        2.1.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背景
        2.1.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特征
    2.2 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框架
        2.2.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
        2.2.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
        2.2.3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3 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比较
        2.3.1 危机前的货币政策理论“新共识”
        2.3.2 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区别
    2.4 小结
第3章 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践
    3.1 日本银行首次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践
        3.1.1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与“失去的十年”
        3.1.2 货币政策实施过程
        3.1.3 政策实施效果
    3.2 金融危机后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
        3.2.1“安倍经济学”的简要分析
        3.2.2 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
        3.2.3 政策实施效果
    3.3 两次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比
        3.3.1 两次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异同
        3.3.2 对比后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零利率和日本银行零利率政策效果
    4.1 零利率问题分析
        4.1.1 零利率下限时的货币政策选择
        4.1.2 零利率政策的风险所在
        4.1.3 零利率政策的前景
    4.2 利率承诺政策分析
        4.2.1 利率承诺政策相关研究
        4.2.2 利率承诺政策理论模型
    4.3 日本银行零利率政策的实践和效果检验
        4.3.1 日本银行零利率政策的实践
        4.3.2 日本银行零利率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
        4.3.3 结论及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理论和效果
    5.1 资产负债表政策的理论背景
        5.1.1 利率期限结构
        5.1.2 资产组合再平衡机制
    5.2 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的模型分析
        5.2.1 模型说明
        5.2.2 模型设定
        5.2.3 模型结果
    5.3 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
        5.3.1 实证模型建立
        5.3.2 研究结果及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本银行非常规政策溢出效应研究
    6.1 溢出效应的资产组合再平衡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
    6.2 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6.2.1 MS-VAR模型的构建
        6.2.2 MS-VAR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分析
    6.3 实证研究结论及启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和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的研究结论
        7.1.2 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的研究结论
        7.1.3 日本银行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研究结论
        7.1.4 研究展望
    7.2 政策建议
        7.2.1 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建议
        7.2.2 对我国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工具
附录B 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DSGE模型参数列表
附录C 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的溢出效应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欧债危机和德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3.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视角、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2. 欧债危机形成的理论根源分析
    2.1. 最佳货币区理论
        2.1.1. 最佳货币区理论的思想核心以及发展
        2.1.2. 最佳货币区理论的新发展
        2.1.3. 最佳货币区理论和欧元
    2.2. 主权债务与主权债务危机
        2.2.1. 主权债务产生的原因
        2.2.2. 主权债务到主权债务危机的演变
    2.3. 凯恩斯赤字财政理论
        2.3.1.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观点
        2.3.2. 凯恩斯赤字财政政策的问题
    2.4. 李嘉图的等价理论
    2.5. 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
        2.5.1. 紧缩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的传导途径
        2.5.2. 紧缩性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的影响因素
3. 欧债危机的演变过程和现状
    3.1. 欧债危机的导火索:债台高筑的希腊
        3.1.1. 希腊主权债务问题的进展
        3.1.2. 希腊债务问题爆发的原因
    3.2. 欧债危机的链式反应:从“欧猪四国”(PIGS)到“欧猪五国”(PIIGS)
    3.3. 总结:欧债危机发展三段论
4. 欧债危机的成因分析
    4.1. 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4.1.1. 2008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后果
        4.1.2. 经常账户失衡
        4.1.3. 高福利政策:欧债危机的诱因
        4.1.4. 财政纪律监管的无作为
        4.1.5. 评级机构:幕后的推手
        4.1.6. 欧盟初期的应对措施加剧了短期波动
    4.2.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4.2.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结构失衡
        4.2.2. 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经济持续增长的缺失
        4.2.3. 欧元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二元性
        4.2.4. 欧洲经货联盟内成员国经济的不对称性——南北差
        4.2.5. 政治与经济结构问题——经济联盟和政治联盟的错配
    4.3. 总结
5. 欧盟应对债务危机的方案
    5.1. 筹资纾困
        5.1.1. 对危机国家的救助措施
        5.1.2. 建立和逐步完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和工具:从EFSF到ESM
        5.1.3. 欧洲央行的应对政策——向欧元区层面提供流动性支持
    5.2. 从治标到治本——加强立法
        5.2.1. 欧洲学期(Europaisches Semester)——确保欧洲经济治理程序化
        5.2.2. Sixpack:“六包立法”
        5.2.3. Two-Pack:“两包立法”
        5.2.4. 财政契约(Fiskalpakt):欧债危机的转折点
        5.2.5. 对欧盟加强立法来治本措施的评价
    5.3. 紧缩与增长并举
    5.4. 总结
6. 欧债危机的影响
    6.1. 对欧洲的影响
    6.2. 对世界的影响
7. 表现抢眼的德国经济和其应对危机的措施
    7.1. 欧债危机中的德国经济
    7.2. 欧债危机中德国经济逆势而上的内部原因
        7.2.1. 德国持续的社会经济改革
        7.2.2. 产业结构相对合理
        7.2.3. 基础雄厚,充满活力的实体经济
        7.2.4. 拯救金融危机措施得当
        7.2.5. 德国银行业金融危机中仍保持稳定
        7.2.6. 增长的内需
        7.2.7. 新债务法规的实施
    7.3. 债务危机中德国经济逆势而上的外部原因
        7.3.1. 更具优势的出口
        7.3.2. 其他
    7.4. 德国应对债务危机的政策:“债务刹车”模式
        7.4.1. 德国“债务刹车”条款出台的背景
        7.4.2. 德国“债务刹车”的运作模式
        7.4.3. 德国“债务刹车”模式的作用
8. 德国与欧盟各国在欧债危机政策中的分歧
    8.1. 德国在欧债危机中的态度
        8.1.1. 德国人从犹豫到积极介入
        8.1.2. 德国人态度转变的原因
    8.2. 德国与欧盟各国对解决债务危机的不同看法
    8.3. 德国与欧盟各国产生分歧的根源
    8.4. 德国在解决债务危机中的困境
9. 危机带来的重大思考及展望
    9.1. 危机带来的重大思考
        9.1.1. 危机带来的理论思考
        9.1.2. 危机带来的现实思考
    9.2. 德国在欧债危机中的角色定位
    9.3. 对欧债危机的展望
参考文献

(4)宇宙电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政策法律环境
        2.1.2 经济环境
        2.1.3 技术环境
        2.1.4 社会文化环境
    2.2 产业环境
        2.2.1 行业竞争概况
        2.2.2 买方议价能力
        2.2.3 卖方议价能力
        2.2.4 潜在替代品
        2.2.5 潜在的新进入者
3 内部环境分析
    3.1 公司简介
    3.2 技术资源
    3.3 人力资源
    3.4 设备、产能
    3.5 财务、融资能力
4 宇宙电子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4.1 优势与劣势
    4.2 机会与威胁
    4.3 SWOT分析
    4.4 发展战略选择
        4.4.1 宇宙电子发展的战略目标、原则、指导思想
        4.4.2 宇宙电子的发展战略
5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人—为战略实施提供人才资源
        5.1.1 考核体系与鼓励机制的建构
        5.1.2 企业文化建设
    5.2 财—为战略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5.2.1 建立融资平台
        5.2.2 进行金融公关和政府公关
    5.3 物—整合战略实施所必须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5.3.1 发展主营业务
        5.3.2 开展战略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塞拉利昂养老保障适度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研究思路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理论
    2.1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经济学理论
        2.1.1 生命周期假说
        2.1.2 世代交叠模型
        2.1.3 市场失灵理论
        2.1.4 风险理论
        2.1.5 西方养老保障经济理论的评价
    2.2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政策理论
        2.2.1 工业制度分析法政策观点
        2.2.2 社会民主分析法政策观点
        2.2.3 新马克思主义分析法政策观点
        2.2.4 新多元论分析法政策观点
第3章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体系现状与问题
    3.1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体系的产生
    3.2 塞拉利昂养老体保障系的现状
        3.2.1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的覆盖范围
        3.2.2 赛拉利昂养老保障的种类
        3.2.3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的保障水平
    3.3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3.3.1 非正式部门和农村地区投保率低致使保障范围小
        3.3.2 保障水平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3.3.3 养老保障管理费用高
        3.3.4 养老保障金的保值升值难度大
        3.3.5 人们主动投保的意识淡薄
        3.3.6 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第4章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适度水平研究
    4.1 养老保障水平及"度"的含义
        4.1.1 塞拉利昂现存养老保障水平适度分析
        4.1.2 养老保障适度水平"度"的含义
    4.2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概况
        4.2.1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特点及制约因素
        4.2.2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评估的必要性
    4.3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适度水平数理分析
        4.3.1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适度水平数理模型
        4.3.2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适度区间分析
    4.4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适度水平选择
        4.4.1 塞拉利昂现存养老保障适度水平分析
        4.4.2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近期适度保障水平
        4.4.3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中远期适度保障水平
    4.5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近期和中远期平衡发展策略
        4.5.1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平衡发展模型与方法
        4.5.2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近期平衡发展策略
        4.5.3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中远期平衡发展策略
第5章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效应分析
    5.1 塞拉利昂社会养老保障实际水平及其差异
        5.1.1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
        5.1.2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的差异性分析(行业、地区、部门差异)
    5.2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水平的效应分析
        5.2.1 对消费、储蓄的影响
        5.2.2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2.3 对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影响
        5.2.4 对家庭成员关系及代际关系的影响
        5.2.5 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第6章 政策及建议
    6.1 建立覆盖全体居民,多层次、个性化、综合性的养老保障体系
        6.1.1 塞拉利昂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成效
        6.1.2 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
        6.1.3 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目标、原则
        6.1.4 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议
    6.2 改革非正式部门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障制度
        6.2.1 结构改革的实践
        6.2.2 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范围
        6.2.3 提高退休年龄
        6.2.4 调整缴费率、延长缴费期限和延长工作年限
        6.2.5 调整养老保障金给付标准
    6.3 合理调整国家养老保障缴费比例
        6.3.1 养老金
        6.3.2 养老保障社会安全网计划
    6.4 改革国家社会保障与保险信托机构
        6.4.1 宏观影响
        6.4.2 微观经济影响
        6.4.3 政治影响
        6.4.4 废除国家社会保障和保险信托基金的垄断
    6.5 促进养老保障基金收支平衡
        6.5.1 加强立法
        6.5.2 合理确定缴费率
        6.5.3 合理确定替代比例
        6.5.4 处理好工资增长率和养老金增值率关系
        6.5.5 准确应对通货膨胀
        6.5.6 合理确定养老金计发办法
        6.5.7 完善制度建设
        6.5.8 其他方面
    6.6 建立塞拉利昂农村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建议
        6.6.1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适宜经济发展水平
        6.6.2 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养老保障相结合
        6.6.3 增强政府制度供给与财政支持力度
        6.6.4 注重公平强调效率性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及来源
致谢
Acknowledgements

(6)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
    2.1 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分类
        2.1.1 资源的经济属性与资源安全
        2.1.2 资源安全的内涵及特征
    2.2 木材资源的界定
        2.2.1 木材与森林资源
        2.2.2 木材资源构成界定
        2.2.3 统计数据来源标准及技术处理
    2.3 木材资源安全研究的初步构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材资源安全理论框架(上)
    3.1 资源经济学理论
        3.1.1 古典自由市场资源理论
        3.1.2 资源经济学原理
        3.1.3 可耗竭性资源理论
    3.2 生态安全理论
        3.2.1 生态安全模型理论
        3.2.2 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理论
        3.2.3 生态安全国家利益理论
    3.3 本章小结
        3.3.1 资源经济学理论评价
        3.3.2 生态安全理论的评价
第四章 木材资源安全理论框架(下)
    4.1 产业安全理论
        4.1.1 传统产业安全理论沿袭
        4.1.2 现代产业安全理论应用
        4.1.3 产业安全理论在中国实践
    4.2 贸易安全理论
        4.2.1 贸易依存度问题
        4.2.2 贸易结构问题
        4.2.3 贸易价格弹性问题
        4.2.4 贸易救济机制问题
    4.3 本章小结
        4.3.1 产业安全理论的评价
        4.3.2 贸易安全理论的评价
第五章 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框架—RIET模式
    5.1 RIET模式的研究目标
    5.2 RIET模式的评价指标
    5.3 RIET模式的研究逻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外木材资源利用政策变迁
    6.1 国际木材资源利用政策变迁及资源评估
        6.1.1 国际木材资源利用思想变迁
        6.1.2 国际木材资源评估及政策倾向
        6.1.3 国际区域木材资源及贸易政策调整
    6.2 中国木材资源利用与贸易政策沿袭
        6.2.1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政策
        6.2.2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政策
        6.2.3 中国木材资源利用其它优惠政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林业产业与资源禀赋现状
    7.1 中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
        7.1.1 经济发展及产业构成概况
        7.1.2 经济发展中三大产业的贡献
    7.2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7.2.1 林业产业结构现状
        7.2.2 经济发展与林业发展的特殊性要求
    7.3 中国森林资源禀赋
        7.3.1 森林资源现状
        7.3.2 森林资源禀赋水平
        7.3.3 森林资源增长潜力
        7.3.4 木材资源短缺趋势判断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研究(上)
    8.1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子体系-WISI
    8.2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国内条件评价
        8.2.1 生产要素条件
        8.2.2 产业供需环境
        8.2.3 产业布局及政策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研究(下)
    9.1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国际条件评价
        9.1.1 出口竞争力
        9.1.2 结构竞争力
        9.1.3 市场竞争力
    9.2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产业控制能力评价
        9.2.1 外资控制力
        9.2.2 国际竞争规制
        9.2.3 能源与生态环境
    9.3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模型及核算
        9.3.1 模型遵循原则
        9.3.2 评价模型
        9.3.3 赋值与赋权
        9.3.4 区间设定
        9.3.5 产业安全度核算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中国木材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
    10.1 中国木材利用生态安全子体系-WUESI
        10.1.1 生态安全涵义拓展
        10.1.2 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趋势
        10.1.3 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
        10.1.4 中国木材利用生态安全子体系诠释
    10.2 中国木材资源国内利用的生态安全分析
        10.2.1 木材资源数量安全
        10.2.2 木材资源质量安全
        10.2.3 木材资源与生态安全保障
        10.2.4 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0.2.5 简单结论
    10.3 中国木材资源国际进口的生态安全评价
        10.3.1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10.3.2 数据获取与整理
        10.3.3 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指数测度
        10.3.4 中国木材资源国际进口的生态安全结论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中国木材资源进口的贸易安全研究
    11.1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安全子体系-WPITI
        11.1.1 贸易安全问题的发展阶段
        11.1.2 贸易安全研究的本质
        11.1.3 贸易安全研究的趋势
        11.1.4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安全子体系构成
    11.2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安全的整体评价
        11.2.1 林产品贸易安全问题的研究动态
        11.2.2 贸易大国与贸易安全
        11.2.3 WPITI体系的林产品贸易安全水平测算
    11.3 中国林产品出口及贸易安全
        11.3.1 林产品出口的国际地位
        11.3.2 林产品出口结构及问题
        11.3.3 林产品出口贸易安全问题小结
    11.4 中国木材资源进口及贸易安全
        11.4.1 木材资源的进口地位
        11.4.2 木材资源的进口结构
        11.4.3 木材资源进口弹性
        11.4.4 木材资源进口贸易安全小结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创新所在
    12.3 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着作文献
    期刊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成果
    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情况
详细摘要

(7)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主要失业治理理论综述
        1.2.2 国内学者对反失业政策的研究
    1.3 概念的界定
        1.3.1 失业
        1.3.2 失业的统计
        1.3.3 反失业政策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思路框架
    1.5 本文的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本论文的理论基石
    2.1 社会分层理论
    2.2 人力资本理论
    2.3 发展经济学中的灵活就业理论
        2.3.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2.3.2 非正式经济理论
        2.3.3 制度边缘理论
第三章 金融危机、经济增长与就业
    3.1 关于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
    3.2 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的影响
        3.2.1 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3.2.2 金融危机给中国就业带来的挑战
第四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外反失业政策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反失业政策介绍
        4.1.1 美国
        4.1.2 德国
        4.1.3 英国
    4.2 国外反失业政策的简要评价
    4.3 国外反失业政策对我国失业治理的借鉴意义
        4.3.1 扩大政府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发展
        4.3.2 优化就业资金使用,加强就业服务
        4.3.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吸纳能力
        4.3.4 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构筑反失业"安全网"
第五章 中国反失业政策的构建
    5.1 当前中国反失业政策评述
        5.1.1 中国反失业政策的演变
        5.1.2 当前反失业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完善反失业政策的必要性
        5.2.1 完善反失业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5.2.2 完善反失业政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5.2.3 完善反失业政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5.3 完善中国反失业政策的路径选择
        5.3.1 依据失业阶层特征,建立多层次反失业政策体系
        5.3.2 肯定灵活就业作用,促进灵活就业发展
        5.3.3 推动第三部门发展,促进失业群体再就业
        5.3.4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舒缓失业压力
        5.3.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失业冲击
        5.3.6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就业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关于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一) 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旅游企业跨国经营与旅游业跨国经营
        (三)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
        (四) 其他相关概念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三、当前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论
    四、本文的理论创新
第一章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现状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一) 直接投资流量变动情况
        (二) 旅游业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二、饭店业和旅行社业跨国经营现状
        (一) 饭店业跨国经营
        (二) 旅行社跨国经营现状
        三、开放视角下的旅游跨国经营新认识
        (一) 观察旅游业跨国经营路径的新视野
        (二) 观察旅游业跨国经营形式的新视野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的问题
        一、跨国经营规模与出境游发展规模非耦合
        (一) 中国出境市场发展及国际比较
        (二) 旅游业跨国经营规模及国际比较
        (三) 简要结论
        二、跨国经营领域与出境游消费结构非耦合
        (一) 旅游消费的价值链
        (二) 嵌入合适的价值链位置:购物
        (三) 可能的突破方向:经济型跨国饭店公司
        (四) 简要的评价
        三、跨国经营扩张与出境游地区结构非耦合
        (一) 中国出境旅游地区结构
        (二) 跨国经营地区的“背离式”结构
第二章 中国跨国旅游经营问题的多重视角
    第一节 民族主义与地区经验的视角
        一、非耦合与出境消费的民族中心特性
        (一) “错误认识”的起源
        (二) 对问题的现实认识
        二、非耦合与大中华区出境游的阶段差
        (一) 地区经验的通用性
        (二) 两岸三地出境目的地的重合性
    第二节 竞争环境变迁的视角
        一、饭店业内忧外患的竞争环境变迁
        (一) 内部整合影响外部扩张
        (二) 发展新变化带来新挑战
        二、旅行社业竞争的阶段性变迁
        (一) 从垄断经营到受迫竞争
        (二) “强者恒强”的外部环境
        三、简要结论
    第三节 能力积累与路径变迁的视角
        一、非耦合的能力视角分析:“卷入”与“挤出”的假设
        (一) 跨国经营发展与管理技术储备的正相关性
        (二) “卷入程度”和“挤出效应”对能力的共同决定
        二、非耦合与获利能力积累变迁的关系
        (一) 能力路径依赖的变化:市场
        (二) 能力路径依赖的变化:政府
        (三) 特有FDI机制对能力积累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基于产业特性的内在机理
        一、不可贸易性内生了异地商业存在的需求
        (一) 服务的分类及其不可贸易性
        (二) “区位锁定”与跨国经营内生性
        二、不可专利性内生了网络化布局需求
        (一) 发现需求不等于拥有需求
        (二) 不可专利性要求改变传统的获利模式
        三、不可试用性内生了可信性承诺需求
        (一) 质量信号机制与全球商业存在
        (二) 可信赖承诺的特殊性
    第二节 基于转型期大国特性的内在机理
        一、传统跨国经营理论的不适应性
        (一) 传统跨国经营理论的“传统性”
        (二) 服务经济时代与发展中国家崛起
        二、发展中的大国特性对跨国经营的影响机制
        (一) 大国内需规模与跨国经营动力
        (二) 大国空间规模与跨国经营力度
        (三) 大国经济自强与跨国经营冲动
        三、转型中大国特性对跨国经营的影响机制
        (一) 转型的含义与跨国经营动力的协调性
        (二) 跨国经营中对政府力量的矛盾心理
        (三) 贸易摩擦和科学发展观
第四章 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的理论辨析
    第一节 出境旅游发展与跨国经营的内相关性
        一、出境旅游流向与跨国经营扩张区域对比
        (一) 主要客源国选定及计算方法
        (二) 现实状况与匹配比对的差异
        (三) 公司身份模糊化、跨国经营扩张与出境市场发展
        二、跨国扩张、商务偏好与文化认知
        (一) 跨国经营的地域扩张具有商务偏好
        (二) 文化认知对跨国经营是双刃剑
        三、“本土优势”在跨国经营中延伸的可能性
        (一) 中国旅游企业在出境市场上未必有优势
        (二) 中国游客出境消费选择的倾向性
        四、出境旅游与跨国经营相关性的简要结论
    第二节 “涌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悖论
        一、中国跨国经营的悖论现象
        (一) 外资加快进入中国
        (二) 中国加快推动旅游企业“走出去”
        二、战略悖论与全球学习
        (一) 跨国经营的动机:产业内贸易与优势交换
        (二) 跨国经营优势交换:全球学习与本地学习
        (三) 全球化学习:局域性利润与全球性利润
    第三节 跨国经营的品牌声誉与规模经济
        一、声誉信号机制的动态性和延展性
        (一) 品牌声誉信号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品牌声誉信号的其他影响因素
        二、规模经济的现实性和特殊性
        (一) 规模经济还是网络经济?
        (二) 规模经济未必通过传统的跨国公司方式实现
        三、高工资与高成本的非对称
第五章 基于市场的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
    第一节 跨国经营的客户跟随战略
        一、出境旅游市场跟随战略
        (一) 市场跟随战略的优点
        (二) 市场跟随战略的缺点
        二、跨国经营的非旅游化市场跟随
        (一) 跟随战略的关键在网络布局
        (二) 市场跟随的重点在商务公务市场
        (三) 跟随战略的拓展在访学市场
    第二节 跨国经营的嵌入发展模式
        一、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全球本地化”
        (一) 市场跟随战略的反思
        (二) 旅游业跨国公司的选择:本地化而非飞地化
        二、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联盟
        (一) 嵌入发展与角色分类
        (二) 战略联盟与“霍金辐射”
        三、战略联盟的构建
        (一) 联盟构建的前提
        (二) 本土联盟的衍生:市场内部化和市场网络化
        (三) 异国联盟的衍生:知识前哨与业务外包
第六章 基于能力的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
    第一节 中国旅游企业的能力基础
        一、转型环境中的能力弱自生特性
        (一) 饭店领域的弱自生能力
        (二) 旅行社领域的弱自生能力
        二、转型环境中的能力结构性分布
        (一) 旅游企业总体市场表现
        (二) 盈利能力的结构性分布
        三、开放环境下的能力利用与获取
        (一) 环境变迁下的跨国经营能力
        (二) 跨国经营能力的战略观:利用与发展
    第二节 旅游跨国经营的集群共生发展
        一、集群核心理论与旅游企业集群
        (一) 集群理论及其与跨国公司关系
        (二) 旅游企业集群的理论分析
        二、唐人街发展对旅游跨国经营的启示
        (一) 唐人街的形成
        (二) 唐人街的成功与跨国经营的发展
        三、旅游企业集群式跨国经营的发展
        (一) 源自集群理论的跨国经营启示
        (二) 跨国公司成长:嵌入集群与新生集群
        (三) 跨国公司成长:模块化集群投资
    第三节 旅游跨国经营的融合发展
        一、突破旅游企业类型的传统视角
        (一) 传统思维的进化
        (二) 多元融合的产业视角
        二、金融服务与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
        (一) 出境旅游衍生的金融需求
        (二) 金融与旅行融合的典范:美国运通
        (三) 通过产业融合推动跨国经营发展
        三、体验、网络与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
        (一) 主题体验与传统业务:融合以互促发展
        (二) 营销网络与旅行服务:与非旅企业的融合
第七章 基于进入方式的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
    第一节 旅游跨国经营的政经协同进入
        一、中国对外经援内生的跨国经营需求
        (一) 传统的进入方式理解
        (二) 政府在跨国经营扩张中的作用
        (三) 经济援助与跨国经营的内在关系
        二、中非论坛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平台意义
        (一) 非洲及太平洋岛国的空间
        (二) 依托中非论坛等论坛平台跨国经营
    第二节 旅游跨国经营的目标区位选择
        一、全球化视角与全球利润源
        (一) 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 区位价值与全球利润
        (三) 市场成长性与资产价格波动
        二、突破出境游空间结构的区位思路
        (一) 突出区位的“旗舰”价值
        (二) 突出区位的“领先”价值
        (三) 突出区位的“商务”价值
    第三节 旅游跨国经营的企业类型与投资方式选择
        一、基于规模优势变迁的跨国经营先行企业选择
        (一) 跨国公司规模优势的变迁
        (二) 旅游跨国经营的先行企业选择
        二、基于资本战略动机的跨国经营投资方式选择
        (一) 股权投资还是非股权投资?
        (二) 注资经营还是合同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主要创新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
        1.4.2 论文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
    2.1 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升值
        2.1.1 全球流动性过剩:根源及危害
        2.1.2 人民币升值:中国悖论与近期根源
        2.1.3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外因与内因
        2.1.4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问题
    2.2 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中国宏观调控的难题
        2.2.1 加速中的通货膨胀
        2.2.2 膨胀中的资产泡沫
        2.2.3 引发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根源
    2.3 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
        2.3.1 全球经济金融风险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威胁
        2.3.2 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2.3.3 流动性过剩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威胁
    2.4 小结
3 金融稳定:新形势下的新内涵
    3.1 金融稳定概念的提出及演变
        3.1.1 金融稳定概念的提出
        3.1.2 金融稳定概念的演进
        3.1.3 我国对金融稳定问题的研究
    3.2 金融稳定与金融不稳定:理论分析
        3.2.1 金融稳定的各个代表性理论学说
        3.2.2 金融不稳定的两个代表性理论学说
    3.3 金融稳定的动态性及新形势下的新内涵
        3.3.1 金融稳定内涵的共同理解
        3.3.2 几个相关概念的辨别
        3.3.3 新形势下金融稳定的新内涵
    3.4 小结
4 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新形势下的新职能
    4.1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
        4.1.1 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理论分析
        4.1.2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基本原则
        4.1.3 中央银行金融稳定的文件载体:发布金融稳定报告
        4.1.4 中央银行促进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
    4.2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措施的再认识
        4.2.1 为问题机构提供紧急流动性援助
        4.2.2 为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支持
        4.2.3 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4.2.4 加强金融稳定相关机构的协调
    4.3 当前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
        4.3.1 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发展演进
        4.3.2 当前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
    4.4 小结
5 中央银行、资产泡沫与金融稳定:新形势下的新思路
    5.1 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一个基本模型
        5.1.1 资产泡沫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5.1.2 银行的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一个基本模型
        5.1.3 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威胁
        5.1.4 对中国当前房地产泡沫的思考
    5.2 中央银行与资产泡沫:刺破还是消化?
        5.2.1 货币政策与资产泡沫相关关系的研究
        5.2.2 中央银行是否该对资产价格做出反应
        5.2.3 货币政策能否有效遏制资产泡沫
        5.2.4 提高利率能否抑制资产泡沫膨胀
        5.2.5 基于理论分析的政策建议
    5.3 小结
6 泡沫破灭、资本外逃与金融稳定:应有的居安思危
    6.1 经济逆转和泡沫破灭的可能
        6.1.1 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
        6.1.2 资产泡沫破灭的可能
        6.1.3 资产泡沫破灭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6.2 泡沫破灭与资本外逃:一个模型分析
        6.2.1 基本假设
        6.2.2 基本模型
        6.2.3 房地产泡沫
        6.2.4 泡沫破裂和资本外逃
    6.3 预防危机的金融稳定政策:基于模型的思考
        6.3.1 审慎的银行监管
        6.3.2 提高对房地产的征税
        6.3.3 发行低风险证券
        6.3.4 基于模型推演的思考:超越货币政策
    6.4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10)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 ——货币政策、居民预期与金融市场中的名义锚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主题概述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写作目的
    第五节 本文的逻辑框架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货币均衡的传统模型综述
    第二节 货币在托宾模型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货币增长模型的微观基础
    第四节 菲利普斯曲线及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研究
第二章 货币冲击、短期产出与经济波动
    第一节 岛屿模型、货币意外与短期经济波动
    第二节 扩展的卢卡斯模型: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
    第三节 价格和工资刚性:对中国的分析
第三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比较及我国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各种货币传导渠道存在性和有效性的争论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基本判断
    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传导渠道受阻的现象及原因
    第六节 信贷渠道已不适宜成为我国货币传导的主渠道
第四章 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第一节 货币供给目标和利率目标的冲突
    第二节 理论上的争议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模型
    第四节 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弹性
    第五节 总需求的利率弹性分析
    第六节 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更易矫正性的标准
第五章 金融市场中的名义锚作用
    第一节 中间目标的名义锚作用
    第二节 金融市场建设和名义锚作用
第六章 价格工具的微观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前人的研究
    第二节 强制性储蓄和不确定性
    第三节 最优化行为的分析框架
    第四节 经验数据及其含义
第七章 中国融资结构改革和债券市场发展
    第一节 利率机制存在效果的质疑一:信用市场上的不完全信息和逆向选择
    第二节 利率机制存在效果的质疑二:监控成本、道德风险和代理成本
    第三节 代理成本、金融结构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现实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 一万亿美元不值得骄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J]. 胡鞍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研究[D]. 张运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
  • [3]欧债危机和德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分析[D]. 关海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4]宇宙电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郝振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5]塞拉利昂养老保障适度水平研究[D]. 布莱玛·朱力. 辽宁大学, 2011(04)
  • [6]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 杨红强.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7]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D]. 秦俊武. 武汉科技大学, 2010(05)
  • [8]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D]. 厉新建.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 [9]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 黄霞. 厦门大学, 2007(08)
  • [10]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 ——货币政策、居民预期与金融市场中的名义锚作用[D]. 冯俊. 复旦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一万亿美元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