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可用性医院信息系统

构建高可用性医院信息系统

一、构建高可用性的医院信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叶俊,刘琴,李立,刘松林[1](2021)在《超融合架构在本院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部署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满足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和各类应用软件上线要求,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和业务的不间断,提高服务器部署能力和一体化管理能力。方法本院以VMware vSphere6.5超融合架构搭建了服务器群底层平台,异地部署了两套超融合设备,通过万兆裸光纤将两地数据中心连通最终实现双活数据中心,分别提供给核心应用系统使用,实现系统间的高效稳定运行。结果在该虚拟化平台上安装运行了近120台各类虚拟化服务器,系统之间的运行高效稳定,资源利用率高,部署成本和运营成本显着降低。结论超融合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在我院的成功部署,能够提供更强的IT资源管理和容灾性能,显着提高各模块可用性和可靠性,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和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彦彬[2](2021)在《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疗机构重叠、各地区临床医疗机构、部门临床医疗机构、单位临床医疗机构自成体系。医疗过度医患关系紧张,诊疗同一种病去不同的医院,尤其是各家医院的检查、检验、影像资料结果却互不相认,信息交互共享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大多数基于区域协同专科慢性重大疾病为依据解决的医疗联合体模式。该模式由于医院在不同时期和阶段使用的信息系统来自不同的软件公司,导致出现架构的不同和数据的异构问题。未实现的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EMR、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PACS在内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全量或增量数据抓取、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当前在信息共享生产环境中还没有相关的应用场景。因此,围绕当今时代背景,以超融合架构的电子病历为切入点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原有专科疾病医联体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分析了电子病历信息共享的现状及其问题,结合超融合架构的特点,构建了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的模式和体系,即以构建超融合架构的数据中心模式来满足医联体成员单位信息共享的需求。(2)在超融合架构的强一致性算法特性,使得数据异常下更快完成校验,促使医联体成员单位上传数据的安全。(3)根据信息共享平台分析和设计方案,搭建了超融合云计算平台和开发环境,以超融合云计算平台为基础进行了实现,验证了系统。本研究将超融合架构技术引入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结合其特点,通过关键技术选型分析,实现了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LIS、医学影像PACS、电子病历EMR等全量或者增量数据的共享。验证了该平台的可行性,并为其它地区建设超融合架构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了一些实践资料。

易思绍[3](2021)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医疗回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健康医疗新时代环境下,医疗回访不再限于简单的电话访问,而应该有着完善的医疗指导和回访服务体系。好的医疗回访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医生的随访效率,而且通过病情恢复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有效地提升医院诊疗水平。但是,传统单体应用的设计模式很难满足医疗系统中需求变化多、功能复杂高、并发量大等特性。为解决该难题,本文采用微服务架构模式,但在实际设计和实现中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技术选型困难、功能需求复杂。现有开源框架众多、面向场景不一,缺乏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2)系统接入复杂,资源安全性难以保证。系统接入形式不再是简单的浏览器单页接入,还有移动端、第三方应用、内部企业服务等各种方式接入;3)回访流程不规范、效率太低。当前回访方式主要集中为院后电话咨询,方式单一流程混乱,并且对患者的后续病情跟踪也缺乏数字化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重点围绕微服务架构设计理念和相关技术,实现一个信息化的医疗回访系统。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三项:(1)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流量分发的自适应方法:主要针对医疗回访系统中请求流量分发场景,提出一种流量分发的自适应方法。通过对服务状态信息采集实现动态的分配处理线程,同时使用跳表数据结构优化了服务请求的响应速度,并且基于TCP拥塞机制原理解决了流量分发不均带来的饥饿问题,最后基于此算法构建一个服务运行方案,为医疗回访系统中服务运行模块提供支撑;(2)设计并实现一种高可用的系统接入方案:主要解决系统接入复杂、安全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方案设计一种基于访问路径的权限动态控制方法,实现了权限的批量授权和动态控制,同时采用OAuth2.0协议实现令牌式授权并给出优化策略保证了系统接入的安全性,最终通过接入网关服务构建了一个服务接入方案;(3)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医疗回访系统:主要解决回访流程不规范、效率太低问题,本文实现了一个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医疗回访系统。系统具体划分为患者客户端、医生客户端和PC管理端三个组成部分,支持动态配置调查问卷、文字语音聊天、疼痛日记记录和患者恢复数据展示等功能。通过容器化技术实现了系统服务的快速交付和部署,并且引入了服务契约模块,通过自定义契约规则和开发接口,降低前后端开发的交流成本。本文最终实现一个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医疗回访系统,提供医生端、患者端、管理端的应用支持,形成完善的医疗指导和回访服务。

汪哲宇[4](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沈亮,周敏[5](2021)在《基于云架构的"未来医院"信息平台构建及云迁移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云架构的"未来医院"信息平台,通过深度融合云计算,充分利用云计算平台提供的高可用性和强扩展性,构建大型集团化医院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大数据时代医院信息平台技术架构的转型升级,以满足集团化多院区及医疗联合体同质化管理及创新服务模式需求。为保障云端数据中心与医院间网络传输的可靠性,以及在利用云计算的同时进一步保障医疗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将"未来医院"信息平台从公有云的专有网络(VPC)迁移至医院本地专有云平台,实现以本地专有云平台为核心并结合公有云VPC的混合云架构模式。

孙保峰,程铭[6](2021)在《服务器虚拟化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医院业务系统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加入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化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导致医院机房内的设备越来越多,增加运维工作难度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医院的能源消耗。本文将介绍如何构建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从而解决目前医院物理服务器资源短缺及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既提高了医院各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降低了医院信息化资源的运维成本。

焦玮,杨雪寒,孟洁,张倩[7](2021)在《小规模非公有制医院门诊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研发使用的多层体系结构实施新的医院门诊信息系统。医院门诊信息系统是具有多个服务器、数据库和子信息系统的复杂系统,因此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来减少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解决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一致性问题,并采用分布式系统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拓展性。应用实践表明,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以为门诊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性能拓展提供可靠保障。

刘成[8](2020)在《基于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医疗系统服务器架构设计这一研究方向深受重视。大多数医疗相关信息系统在进行需求分析、构建设计之时并未考虑到高并发业务流量冲击带来的负载不均和集群无法满足高可用的问题。负载均衡技术作为该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当下非常热门且研究趋势良好的技术,与传统的单点服务器架构技术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首先为了实现服务器集群在高并发下的负载均衡,本文针对一致性哈希方法中的数据倾斜问题,对比了现有的数据均衡方案,基于改进一致性哈希设计了一种可扩展、高效的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构建了虚拟节点最大线性值计算模型和虚拟节点冗余值计算模型,将虚拟节点的构建数量与节点性能值和集群节点数相关联,可以防止哈希倾斜带来的调度不均。接着针对原生master-slave节点主备模型中的主备失效和Session共享问题,对比了现有的主备构建方案和Session共享方案,本文基于选举队列和Redis设计出一种可拓展、可备份的高可用模型。该模型构建了基于选举状态的选举队列,同时将业务逻辑Session管理解耦,可以防止主备失效后缓存数据丢失而造成服务中断。最后本文对系统进行软硬件环境构建,并对功能模块进行原型实现和系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上满足医疗系统的业务需求。该系统已在医院正式上线运行一年,得到了所有科室医疗工作人员的肯定。

李欢[9](2020)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省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保险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传统的窗口式服务已经被综合柜员制替代,因此,传统的单体架构程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保险的实际业务需求。为了有效的管理社保信息,设计、开发一套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厅一体化、业务档案一体化、业务财务一体化、查询服务多样化”的要求,在了解国内外现行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使用微服务架构,利用数据库分库分表、Mycat、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文件系统、并行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现有软硬件资源,搭建省级社会保障行业云平台,设计一套覆盖全省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本文首先对构建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随后对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架构中影响性能的部分做了关键技术调整优化。另外,本文还描述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集成方案设计,系统基于数据融合,实现了社会保险业务的一体化经办。最后,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本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保证了高可用性和高可维护性,解决了社会保障业务经办问题,能满足需求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经办效率,另外系统的扩展性极强,能够应对当前越来越多业务通过互联网办理而产生的高并发需求,具备实践意义。

姜胜耀,贺迟,姚华彦[10](2020)在《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状态主动监测机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目的:构建一套医院信息系统主动监测体系。方法:应用Quartz应用系统框架、微信企业平台、Windows宿主服务和.net语言等技术手段,初步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状态主动监测机制。结果: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提前干预,使医院信息运维部门掌握主动权,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结论:医院信息系统主动监测机制采集数据的完善,为医院系统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数据基础。

二、构建高可用性的医院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高可用性的医院信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超融合架构在本院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部署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虚拟化平台基础架构建设部署
    1.1 需求分析
    1.2 系统集成的内容
    1.3 系统部署
        1.3.1 硬件网络部署
        1.3.2 网络负载均衡
        1.3.3 防火墙
2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
    2.1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2.2 安全资源池规划
    2.3 安全配置
3 应用效果评价
    3.1 服务器替换整合
    3.2 应用系统快速部署
    3.3 集中统一管理平台
4 讨论

(2)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
    2.1 电子病历
        2.1.1 电子病历发展
        2.1.2 电子病历特点
        2.1.3 电子病历信息共享支撑
    2.2 超融合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
        2.2.1 虚拟化技术
        2.2.2 分布式存储
        2.2.3 集中式管理平台
        2.2.4 微分段防火墙
    2.3 医疗联合体理论
        2.3.1 医疗联合体
        2.3.2 医疗联合体服务模式
        2.3.3 医疗联合体信息共享模式
    2.4 本章小结
3 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分析
    3.1 医联体信息共享平台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3.1.1 专科联盟信息共享平台模式现状
        3.1.2 专科联盟信息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
        3.1.3 专科联盟信息共享平台问题成因分析
    3.2 数据中心的架构分析
        3.2.1 传统架构的数据中心
        3.2.2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3.3 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需求分析
        3.3.1 平台模式需求
        3.3.2 业务架构需求
        3.3.3 数据处理流程需求
    3.4 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分析
        3.4.1 异构数据集成技术选型
        3.4.2 分布式存储技术选型
        3.4.3 数据库存储技术选型
        3.4.4 二次数据挖掘技术选型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设计
    4.1 医联体信息共享平台总体设计
        4.1.1 平台模型设计
        4.1.2 网络架构设计
    4.2 医联体信息共享平台改进设计
        4.2.1 异构数据共享设计
        4.2.2 数据融合脚本设计
        4.2.3 外部数据存储设计
    4.3 超融合架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设计
        4.3.1 基础设施层设计
        4.3.2 软件层设计
        4.3.3 中间层设计
        4.3.4 一致性算法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5.1 超融合云计算平台环境搭建
        5.1.1 开发环境及工具
        5.1.2 超融合云计算集群组建
    5.2 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5.3 超融合架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验证
        5.3.1 传统架构与超融合架构性能对比
        5.3.2 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测试代码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医疗回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工作
    1.4 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2.1 服务注册中心技术
    2.2 流量分发技术
        2.2.1 随机、加权算法
        2.2.2 平滑加权轮询算法
        2.2.3 一致性哈希算法
    2.3 服务接入方案
        2.3.1 Spring Cloud Gateway
        2.3.2 安全认证和授权
    2.4 系统开发技术
        2.4.1 系统设计原则
        2.4.2 容器化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流量分发的自适应方法
    3.1 研究挑战
    3.2 流量分发的自适应方法设计
    3.3 流量分发的自适应方法的实现
        3.3.1 处理线程数量的动态估算
        3.3.2 服务请求响应速度优化
        3.3.3 基于TCP拥塞机制原理的权重分配
        3.3.4 Dubbo集成
    3.4 服务运行方案构建
        3.4.1 服务注册与发现
        3.4.2 基于RPC方式的服务通信
    3.5 实验分析
        3.5.1 实验环境
        3.5.2 实验设计和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接入方案研究与实现
    4.1 研究挑战
    4.2 基于访问路径的权限动态控制方法
        4.2.1 权限访问路径标识
        4.2.2 权限分层模型
        4.2.3 基于角色授权
    4.3 统一安全认证和授权
        4.3.1 安全认证授权设计
        4.3.2 基于OAuth2.0协议安全优化
    4.4 系统接入方案构建
    4.5 成果展示与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医疗回访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需求分析
        5.1.1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5.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2 系统总体设计
        5.2.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5.2.2 系统模块划分
        5.2.3 系统模块交互
    5.3 系统核心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 服务契约设计与实现
        5.3.2 运维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5.3.3 服务接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3.4 业务应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医疗回访系统部署与测试
    6.1 系统部署环境
    6.2 系统核心模块功能测试
        6.2.1 服务契约模块功能测试
        6.2.2 业务应用模块功能测试
        6.2.3 运维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慢病管理概述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1.4.1 关键问题分析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6)服务器虚拟化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服务器虚拟化构建与部署
    1.硬件平台构建
    2.软件系统部署
服务器虚拟化下医院网络拓扑结构
总结

(7)小规模非公有制医院门诊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背景和目标
2 系统架构
3 应用结果
    3.1 四层交换机TCP连接数
    3.2 WebUI统计
        1)当日总请求数和平均响应时间的统计。
        2)全天中每小时的统计信息。
4 结果讨论
5 总结

(8)基于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3 本文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基础知识
        2.1.1 集群技术
        2.1.2 负载均衡技术
    2.2 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2.3 小结
    2.3 服务器集群高可用技术研究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模块分析
        3.1.1 系统的设计目标
        3.1.2 系统的功能分析
    3.2 总体架构设计
        3.2.1 系统总体架构
        3.2.2 系统网络部署总体架构
    3.3 系统功能设计
        3.3.1 用户管理子系统设计
        3.3.2 版本控制子系统设计
        3.3.3 负载均衡子系统设计
        3.3.4 集群高可用子系统设计
        3.3.5 集群状态监控子系统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一致性哈希的负载均衡方法
    4.1 一致性哈希在负载均衡中的现存问题
    4.2 基于改进一致性哈希的负载均衡方法详细设计
        4.2.1 虚拟节点数量计算模型
        4.2.2 节点性能比
        4.2.3 虚拟节点最大线性值
        4.2.4 虚拟节点冗余值
    4.3 实验与分析
        4.3.1 实验环境与方法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Redis的服务器集群高可用模型
    5.1 高可用模型在服务器集群中的现存问题
    5.2 基于Redis的高可用模型详细设计
        5.2.1 架构设计
        5.2.2 集群主备构建策略
        5.2.3 Session共享策略
    5.3 实验与分析
        5.3.1 实验环境与方法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原型实现与测试
    6.1 系统环境
        6.1.1 硬件环境
        6.1.2 软件环境
    6.2 系统原型实现
        6.2.1 用户管理子系统原型
        6.2.2 版本控制子系统原型
        6.2.3 集群高可用子系统原型
    6.3 系统功能测试
        6.3.1 用户登陆测试
        6.3.2 版本控制测试
        6.3.3 集群高可用测试
        6.3.4 负载均衡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省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社会保障系统总体设计要求及关键技术研究
    2.1 系统设计要求
    2.2 服务架构
        2.2.1 单体应用架构
        2.2.2 SOA/ESB
        2.2.3 微服务架构
    2.3 数据库
        2.3.1 关系型数据库
        2.3.2 非关系型数据库
    2.4 数据库中间件
    2.5 分布式缓存
    2.6 分布式文件系统
    2.7 并行计算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架构设计
    3.1 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3.2 系统架构设计
        3.2.1 政务云平台资源服务层设计
        3.2.2 社会保障云应用层设计
        3.2.3 客户端接入层设计
    3.3 系统总体部署架构设计
        3.3.1 系统总体应用部署概述
        3.3.2 总体应用访问示意图
        3.3.3 交换区接入设计
        3.3.4 数字证书应用部署
    3.4 数据库设计
        3.4.1 系统总体数据架构设计概述
        3.4.2 生产区
        3.4.3 监管区
        3.4.4 统计分析区
        3.4.5 交换区
        3.4.6 平台支撑区
        3.4.7 数据总体同步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据融合的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4.1 总体规划设计
    4.2 门户集成与单点登录统一认证设计
        4.2.1 门户集成与单点登录设计概述
        4.2.2 门户集成设计
    4.3 单点登录设计
        4.3.1 单点登录
        4.3.2 CAS集成
        4.3.3 应用集成方式
    4.4 基础信息库设计
        4.4.1 基础信息库概述
        4.4.2 设计原则
        4.4.3 同人同省同库设计
    4.5 业务一体化与业务协同设计
        4.5.1 业务一体化与业务协同设计概述
        4.5.2 业务一体化建设要点
        4.5.3 业务档案一体化设计
        4.5.4 业务财务一体化设计
        4.5.5 网厅一体化与业务协同设计
        4.5.6 业务协同设计
    4.6 统计报表设计
        4.6.1 设计思路
        4.6.2 功能描述
    4.7 应用的透明化与可视化设计
        4.7.1 应用的透明化与可视化设计概述
        4.7.2 可视化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关键技术调整优化
    5.1 数据库中间件性能调整优化
        5.1.1 I/O模型选择
        5.1.2 Mycat IO模型改进
        5.1.3 函数调整与优化
    5.2 分布式缓存性能调整优化
        5.2.1 Redis性能分析
        5.2.2 Redis多线程改造
        5.2.3 Redis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的总体性能测试
    6.1 数据库分库
        6.1.1 数据库性能对比
        6.1.2 缓存性能分析对比
    6.2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状态主动监测机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主动监测机制的设计
    2.2 Q u a r t z技术
        2.2.1 Job接口实现
        2.2.2 Quartz调度配置
        2.2.3 Topshelf建立监测服务
    2.3 协议分析服务
    2.4 微信预警机制
3 总结展望

四、构建高可用性的医院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超融合架构在本院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部署和应用[J]. 叶俊,刘琴,李立,刘松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1(07)
  • [2]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平台研究[D]. 张彦彬.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医疗回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易思绍.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5]基于云架构的"未来医院"信息平台构建及云迁移实践[J]. 沈亮,周敏.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1(04)
  • [6]服务器虚拟化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 孙保峰,程铭.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1(03)
  • [7]小规模非公有制医院门诊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J]. 焦玮,杨雪寒,孟洁,张倩. 微型电脑应用, 2021(01)
  • [8]基于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成.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9]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省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优化研究[D]. 李欢.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10]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状态主动监测机制的设计与实现[J]. 姜胜耀,贺迟,姚华彦. 中国数字医学, 2020(08)

标签:;  ;  ;  ;  ;  

构建高可用性医院信息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