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之旅——来自“谜”乐队的新世纪音乐

神秘之旅——来自“谜”乐队的新世纪音乐

一、谜之旅——从“谜”乐队看新世纪音乐(论文文献综述)

董德[1](2020)在《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书写的新民谣音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民歌及流传在民间的歌谣,这种区别既体现在乐理学概念上,又彰显于生产、传播机制中。新民谣音乐起源于西方并历经现代化蜕变,具有工业化生产、媒介化推广、商品化流通、全球化共享的特征。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以抒情性与叙事性的传统深刻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与现代民谣的发展,并为其镌刻上人文性与批判性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多元、繁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现代民谣音乐(folk)的流行,促使其完成精神内核的嬗变,最终成为西方现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情感、介入社会世务、开展社会文化批判的媒介与武器,传承并发扬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西方民谣音乐形式与台湾现代民歌音乐文化内涵影响所产生,它是以木吉他、口琴为伴奏乐器,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歌唱,反映宗教、生活、工作、战争等内容的音乐类型。新民谣音乐具有较强的吟唱感,丰富的文化内涵,深邃的精神空间。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不同于校园民谣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深入大众生活,从边缘涌向主流的小众音乐,以它历久弥新的人文传统、批判精神、审美特征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在文化视域内研究新民谣音乐,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众多分支中唯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关注的音乐类型,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人文属性、审美特征,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关照思想情感、塑造精神家园的使命。新民谣音乐的本质与功能为论文研究奠定合理基础,建立科学前提。如何引导其扎根于中国大地,葆有其本质的同时发挥其功能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文献资料出发,以史为鉴、以史为脉,找准源头,全面彻底梳理新民谣音乐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发展的历程,精准把握其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更要深入音乐系统内部,回归其本质与功能。第一章,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整体由外到内追寻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起源和衍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英国的新教伦理传统也随之被美国的消费主义浪潮取代。后现代主义消费浪潮对世界的影响甚至主导并不局限于经济结构形式,而是深入文化内在肌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引发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矛盾和文化焦虑,导致亚文化现象异军突起。第二章,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鲍勃?迪伦赋予现代民谣音乐的意义,不仅影响着美国民谣的发展也对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西方现代民谣经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以及校园民谣影响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形成校园民谣,为21世纪新民谣音乐的复兴奠定了音乐与文化基础。第三章,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本文将新民谣音乐划分为五大类别,每一种类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新民谣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化的制约,在审美的独立与救赎中砥砺前行。其精英文化立场的批判思考突破了大众性的商业桎梏,并在当下启迪着有文化自觉的大众的心灵。新民谣独树一帜的歌唱美学:唯美与粗粝。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色彩形成了演唱中的文化性。第四章,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大陆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新民谣唱作人依然固守民谣音乐的人文传统,坚持开展诗性批判,这些人以鲜明的文化身份占领中国大陆分众音乐市场。除此之外,新民谣音乐积极开掘本土民歌资源,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地方民歌等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与社会现代化的合流是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乃至民间音乐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五章,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参与文化概念有助于理解以新民谣音乐为代表的粉丝社群意义生产的狂热现象。尽管这种文化是非正式指导关系,但其培养和训练公众的文化判断力与审美能力却是极为出色的。值得注意的是,新民谣音乐的接受群相较于流行音乐其他风格类型更显现出一种精英意识:即通过传播新民谣歌曲介入社会批判,通过解读新民谣歌曲获得自我价值的动力。第六章,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突破了民谣音乐以往的惯性与水准,契合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现代性,利用媒介技术与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范围及其受众群体,坚持艺术自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新民谣唱作人以美育人,向受众展示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立场、批判精神和人生意味。在艺术的自律中重建多元音乐文化,激活了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在自律与他律之间的挣扎中与流行音乐合谋共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中国民歌和文学。其早已超越了音乐的形态,成为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象征和意义符号。只有正确看待、理解和处理人文传统、审美特性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市场化、商业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才能避免新民谣音乐沦为消费和娱乐的工具,充分发挥其记录时代、审美育人的文化功能。

涂嘉慧[2](2019)在《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哲学、美学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谱系学与音乐口述史的研究视角,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等相结合,展开对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的研究。首先,文章从赵宋光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发生学机制出发,分别从赵宋光多元启蒙教育、中西方哲学、美学的洗礼以及当代美学学术思潮的影响,追溯与探究赵宋光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之源。接着阐述赵宋光人类学本体论基础上音乐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即概括为:自然本体论与人类学本体论的统一、工艺学与美学的统一、社会美与自然美的统一、立美、协美与臻美的统一。继而从哲学本体论、音乐形态美学、“立美”思想、音乐立美教育实践、直接师承关系五个方面追寻赵宋光音乐美学师承与学脉。最后通过对赵宋光学术年谱的梳理更为直观显示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进路。

邱健[3](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冯晓曼[4](2018)在《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三民版、华兴版、泰宇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台湾地区现行高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以增深大陆同行对台湾音乐教育的了解,便于未来海峡两岸音乐教育领域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事业做出贡献。本文以三民版、华兴版、泰宇版三版台湾高中音乐教材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类内容、实践类内容、聆听类内容为研究主体,主要采用文献法、数据统计法、比较法、实地调研等方法,试图探索台湾高中音乐教材的特点。首先对台湾地区2008年颁布的高中音乐课纲进行研究,概括其教材改革思路与编写依据。再分别对三版音乐教材进行深入而系统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兼具国际化、开放化、流行化以及本土化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中外音乐史观、多元文化观以及本土文化观,强调学生的音乐能力及其他能力,如团体协作、媒体运用能力、创造力、自主探究能力等。且西方音乐名词、术语、歌曲翻译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与大陆地区不同,各个版本教材的翻译不尽相同。另外,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具有明显的“去中国化”倾向,且将中国音乐放置于“世界音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刘天怡[5](2018)在《“乐”的词义演进与中华乐教精神之嬗变》文中指出“乐”作为中华文化的元关键词之一,在中国文学、哲学、艺术、教育、政治、美学等等领域都具有文化基因的作用,而以之为中心所构成的“乐教”,更以其宣和情志、移风易俗、温柔敦厚等等功能特质而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文化精神。不论是“乐”抑或“乐教”,均涵盖着“器”、“艺”、“学”、“道”多个维度,在古代社会中承担着沟通、维系“天”、“地”、“神”、“人”、“万物”之间关系的重任,历来皆为巫觋圣贤、帝王将相、文人卿士推崇备至。然而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与话语实践中,“乐”却被约定俗成地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音乐”,从而“乐教”也在习焉不察的过程中被简单地理解为当前音乐学院教育模式中的“音乐教育”。这种对“乐”的精神性、崇高性、审美性的遮蔽与遗忘,在音乐艺术方面完全改变了华夏民族音乐自身的传承方式、审美观念以及艺术特质,完全将中国民族音乐标准化于西乐的体系,使中国音乐本身的思维特质急剧流失;在学术研究方面,从现代“音乐”概念出发去看古代音乐文献,更常常出现观点上的纷言淆乱,概念上的疑议遽兴,使得现代学者往往陷入研究文献时无益的名、实之争,抵牾丛生却难以推进。因此,本文便运用关键词研究的方法,从字义解诠入手,结合追踪“乐”这一关键词的语义变迁,兼及“音乐”、“音声”、“声乐”等词汇的复合过程,并深入华夏民族自身的文史传统与历史语境,串联起“乐教”精神的演变历程。在资料搜集与分析过程中,运用“三重证据法”,在整理古代音乐文献的基础上,更参考考古材料、古文字材料、口述材料,将传统“小学”的训诂考据方法与文化人类学、历史哲学、神话分析、民俗学等新的思维视角相结合,并运用“文化记忆”的相关理论重新作一番审视,考察华夏之“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承载过的功能、意义,在捕捉词语背后的思想脉络的同时,更希望能唤起今人对中华乐教传统的回忆与反思。第一章追溯前文字时代的古乐,将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中对古乐的文化记忆相对照,探寻“乐”字出现之前的大传统中乐教精神的孕育以及对后世思维传统、文化信仰等等观念的影响。第二章考察西周的“制礼作乐”所正式形成的乐教传统,以及后世各个朝代对其的不断回视。通过深入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解析由卜辞“(?)”演化为金文“(?)”的原因与文化意义。“(?)”字以其取象与使用义例表明它在西周正式具有了音乐性仪式性的意涵,更体现了礼乐教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中正式确立的“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乐教精神,在历代均被看做最重要的政教理想,几千年来各个阶层均用之引导文明秩序的轨道运转,塑造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品格。第三章讲述由礼乐教化之“乐”分派而出的另一种重于观听豫悦的传统——“声音之道”。战国文字中从“金”的“(?)”字形显现了“声”、“乐”之争的时代情状,标志着“乐”在政治教化和审美娱乐功能方面的分途,而由历代鸿儒确立起的“声”、“音”、“乐”的伦理层级却在承认音乐审美功能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乐教传统中的伦理道德秩序。“声音之道”在下体现为各种俗乐、新声在广阔社会中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在上亦成为士阶层文人操守、审美志趣、修养格局、主体精神的综合显现,从而成就了中华“乐”文化独特而精彩的文化格局。第四章关注外来佛教的弘法“音声”为中国音乐文化所吸收的过程,并探究其“声教”观念对中华本土乐教的影响。释家的“声教”与中国“乐教”传统在仪式、教化方面的功用非常相似,但对待俗乐的态度更加宽松与包容,从而以“化入民俗”与“分别法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更易社会风尚以及儒家士宦、文豪名流的艺术审美习惯,一方面在音乐艺术方面扩充了雅乐的声容、发展了民间的伎乐,另一方面又形成了魏晋之后文儒之士在经学、艺文思想方面的双重世界观。第五章考察近代西学东渐之中“乐”义的突变与“乐”统的断裂。在民族自信心旁落的时代中,伴随着“学堂乐歌”、“新音乐”、“救亡乐歌”运动,“乐”、“音乐”之词义慢慢被替换成日本教育中的“音楽”,亦即西方概念中的“music”。于此同时,华夏自身的乐统则成为旧文化的糟粕被任意弃绝。西方的“音乐”最初是在本土乐教移风易俗、教化成人的传统中被引入近代中国,以之施行“美育”,整顿并提高国民素质;然而这一时期的音乐活动却也彻底将华夏民族的音乐分割断裂为新、旧两个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中国传统的乐教之“乐”,也悄无声息地成为了封存在文化记忆当中的“过去”。通过追述“乐”字及“乐教”精神的古今嬗变历程,可以发现,上古巫乐意在和畅神人,儒家乐教在于诗乐合德,文人阶层以音乐修身,外来佛教以音声弘法,近代西乐为开启民智……“乐”在华夏本土扎根、深植的几千年间不断地变易、丰富,但其“移风易俗”的功能却始终一致。而现今的“乐”已然成为西式概念中的“音乐”,现代人对于传统的“乐”仅仅只是回忆,在这回忆之中也仅剩下音乐的形式。这种断裂与遗忘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与学术研究的释名章义等方面均造成了不小的阻力,而对“乐”之古老传统的隔阂本身亦是宣和情性、移风易俗理想精神的某种失落。本文梳理了从上古至民国时期“乐”的词义发展与乐教精神的历史嬗变过程,时间跨度极大,更以纵横上下的视角观照到古今不同阶级、信仰各异的文化群体,从而使文章具有厚重的思想内涵。又将中国传统的文献考据方法与文化人类学、发生学相结合,采用文化记忆的理路研究“乐”这一中国文化关键词,在真实而深刻地把握华夏之“乐”的同时,通过“回忆”重新诠释乐教传统,体现了先进的方法论价值。而通过对“乐”义演变的正本清源,指出当今文化与传统乐教的断裂,以及中国音乐教育、音乐文献研究等方面的问题,亦希冀能促进相关领域工作、研究者的讨论与反思。

陶金[6](2018)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批评专题研究》文中认为音乐批评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环节。相较于西方相对成熟的音乐批评理论与实践,由于起步较晚、体系不完备,加之建国初期政治运动频繁等历史原因,新中国的音乐批评发展之路一度较为滞后和曲折。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当前国人的音乐生活已极大丰富,音乐批评从内容、形式、载体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音乐批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得以稳步发展。然而我们也不必讳言,在针对中国现当代音乐批评的大量研究中,从具体样本入手来梳理音乐批评发展脉络的学术成果尚比较少。因此,本论文拟以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下称“上海之春”)为具体样本,集中梳理和研究与之相关的批评文章,同时结合历年的办节情况和演出曲目,将它们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系统剖析。作为新中国历史最悠久且仍在举办的音乐节,初创于1960年的“上海之春”是我国音乐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真实缩影和生动见证。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针对“上海之春”的各类批评和报道已达数千篇。这些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我国在特定历史阶段音乐发展的整体面貌,反映了我国音乐批评发展的清晰轨迹。据此,本论文拟以“上海之春”为研究主体,按照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其分为“草创时期”“新时期”“后新时期”和“新世纪”四个阶段,通过对其中音乐批评文献的回顾与研究,归纳相应历史阶段音乐批评的特征和热点问题,同时深入考掘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力求见微知着地探究中国音乐批评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希望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增强“上海之春”品牌学术性与成长性,进一步引发对其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展望,同时也为中国音乐批评现状分析提供一个颇具意义的典型样本。

魏志宇[7](2017)在《《现代音乐与未来》译着与书评》文中指出

刘溪[8](2016)在《《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的译介与研究》文中提出《音乐理性与社会基础》一文作者为德国着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这篇论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巡视了不同地域的音乐理性化的起源和特点,并分析了乐器以及音乐发展与社会各领域诸如经济、宗教、气候、文化等之间的关系。鉴于该论文在音乐社会学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将其英译本译介为中文作为参考资料,采用资料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首先对该论着的内容及韦伯其人进行介绍。进而以马克斯·韦伯一生集大成的理性化的理论观点为线索,研究其在西方音乐中理性化规律的印证过程,对《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的内容进行解读,探究韦伯对于音乐理性与非理性化现象进行的分析并借此为音乐社会学的学科起点做基本的资料梳理工作。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作一阐述。

郑曲曲[9](2014)在《人声与器乐的融合 ——析陈其钢水调歌头中的“腔”与“乐”》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作为人类发展进程中变化巨大、影响极深的时期是独树一帜而不可取代的,它反映到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哲学等整个意识形态的构成上。当这些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作用到艺术领域时,新音乐家们大都在“为创新而疯狂的奋斗”,他们纷纷积极探索新的音乐语言—于是乎种种未曾听闻的音响、记谱法、乐队编制、理论甚至是口号、行为艺术,都涌现出来。其派别之多到“乱花渐欲迷人眼”,范围由点至面遍布整个世界音乐。这标志着音乐创作由共性写作到个性写作的转变。而在这些派别当中,他们普遍都存在一个共性,试图挣扎摆脱“昨天”—后期浪漫主义的笼罩。只不过有些人走向了新的高度意义上—回归新古典主义,而有些人走得更远则走向了具有先锋气质的明天。其中,“现代派”(theModernism)的作曲技法,一般来讲,相较于传统形式而言在技术上和表现上都进行了积极创新的艺术探索。他们用独特而具有创造力的音乐语言如万花筒一般来表达内心世界的真挚情感,打动世人的心灵。西方的现代作曲技法,自勋伯格以来,经历了数十年来从调性、节奏、和声、旋律、音高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推陈出新。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科技与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方面,人们在不断的改进已有的各种乐器,使其能够发出更为独特的音色,或者更为便利的使用;另一方面,人们仍孜孜不倦的在试图创造新的乐器,甚至是创造前所未有的声音。令人欣喜的是,同乐器相比,人声是一件技巧性、表现力等方面都十分值得开发的“乐器”。有鉴于此,涌现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以及他们对于人声创作领域的不懈探索追求而完成的作品。(如:贝里奥《主题—至乔伊斯》(1958)《面容》(1961)、利盖蒂《探险》(1962)、鲁托斯拉夫斯基《亨利·米绍的三首诗》(1963)、戴维斯《疯狂之歌八首》(1969)、亨策《关于猪的实验》等作品)放眼当代的作曲家们,通常是从单纯的学习西方的传统作曲技法开始到跟上现代音乐的发展步伐,再到融合本民族的音乐语言风格。尤其自二十世纪调性解放以来,创作的思维和灵感如泉涌一般,作曲家们都争相竞艳的展现个性,表达自我。本文通过对中国作曲家陈其钢《水调歌头》中的“乐”(器乐)与“腔”(人声)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梳理归类,来探讨特定风格的人声音调和器乐化音乐语言的融合问题。进一步说明,对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的种种手段我们应该恰当合理的运用,而不应该盲目的生搬硬套。换句话说,作曲家们在不断的创新并追求新声音的道路上,不应该拘泥于单纯学习他人的创作手法和模式,同时也应该考虑在某个层面建立属于自己的空间,尤其是自二十世纪调性解放以来,作曲家们创作的思维和灵感都如泉涌一般争相竞艳的展现个性,表达自我。正因为有了这良好的时代平台和氛围,则更加应当注重“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将本民族的文化内涵精髓融入到作品中,深层次的挖掘出音乐所传达的意义。另外,本文所涉及的人声创作作品均属于20世纪典型的“室内乐”性质的音乐作品,主要包括独唱、重唱、对唱形式或者与器乐呼应的室内乐作品,不包括重奏、合唱和歌剧等其他大型声乐体裁。

佟贺[10](2014)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C市小学为例》文中认为现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创造力被认为是人才竞争的核心能力。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音乐学习对人的创造力培养有重要作用。因为从音乐作品的创作,到音乐的表现,再到音乐的欣赏都是音乐创造的过程。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也将创造作为音乐课程的内容领域。创造力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科学家的创造层次和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小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第二层次创造力的重要阶段。但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师常常把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理解成是培养学生第一层次创造力,觉得音乐创造很难。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的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是指将创造作为音乐教学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始终,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提升创造力的教学,而不是培养作曲家的创造教学。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在厘清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探讨其内涵及价值(本体研究);第二部分是现状研究(实然研究):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分析产生这样现状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理想构建与教学案例评析(应然研究):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样态,结合教学案例评析,给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在本体研究方面,通过对音乐课程标准的17次修订中,分析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历史沿革,从概念和特征两方面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价值的实践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基础上,从创造性知能,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培养方面解读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在实然研究方面,以C市为例,对小学音乐教师(110人)、小学生(340人)、小学音乐教研室主任(3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的方式获取相关的研究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分析其信度与效度。同时结合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课堂观察表进行课堂观察(32节),全面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厘清影响教学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因素,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在应然研究方面,从生成性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方式,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进行理想构建。对实施案例进行评析,并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提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通过上述的研究,主要有四个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一,创造是在2001年的音乐课程改革中,纳入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领域中,并在2011年的音乐课程改革中得到发展。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在学校教育中的小学阶段,通过音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各种各样的旨在提高音乐创造力的训练(音乐创造的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挥音乐创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同时,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具有创新性、富于探索性,注重学生参与性、内容综合性的特征,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知能、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价值。研究结果二,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音乐创造教学价值较认同;小学音乐教师的结构相对合理;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相对合理;学生和家长对音乐教学的支持方面。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音乐创造教学内容和特征的理解偏差;在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缺少创造;在音乐创造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实施方面缺乏创新;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信念存在局限;学校的教学管理比较被动等。研究结果三,影响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因素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部分。内部因素主要有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设计因素和学校文化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音乐课程改革的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和社会教育的因素。其中,内部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外部因素。而在内部因素中,因其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师信念将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对教学的评价。所以与其他因素相比,教师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研究结果四,生成性音乐教学理念有利于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实施,基于此理论构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模式,由创设语境、自主探究、创造实践、成果表演、评价反思四个环节构成。并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方面进行理想的构建。对应然状态下的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案例进行评析,给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本研究为目前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研究的贡献在于:1.在观念形态上,将创造作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音乐教学中的扩展,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2.厘清了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特征和价值;3.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4.从教学的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全面分析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因素;5.构建了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样态,并给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

二、谜之旅——从“谜”乐队看新世纪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谜之旅——从“谜”乐队看新世纪音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
    第一节 民谣概念的中西历史钩沉
        一、英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二、汉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概念辨析
        一、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现象概述
        二、新民谣音乐的界定
        三、新民谣音乐的破旧立“新”
        四、新民谣音乐与流行音乐
        五、新民谣音乐与摇滚乐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研究视阈
        一、文化中的新民谣音乐
        二、公共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
        三、大众文化的赋魅与桎梏
        四、消费社会中的新实用主义美学
        五、繁盛时代中声音的政治经济学
        六、文本盗猎者与粉丝批评家
第二章 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
    第一节 鸿蒙初辟: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
        一、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启蒙
        二、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创作
        三、鲍勃·迪伦民谣音乐中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落地生根: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一、唱自己的歌:启蒙与寻根
        二、罗大佑:用音乐介入社会
    第三节 穿越海峡:大陆校园民谣
        一、白衣胜雪中的伤感调性
        二、衰落与边缘化的艰难前行
第三章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
    第一节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
        一、文化批判类
        二、审美救赎类
        三、大地寻根类
        四、城市游吟类
        五、身体迷恋类
        六、纯乐翻唱类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一:文化批判力
        一、以精英文化立场介入社会生活
        二、在民间叙事中审视人性的善恶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二:审美的独立与救赎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规范
        二、以生命之气对抗现代性的迷失
    第四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三:演唱中的文化性
        一、唯美:自由与自在中的自我疗愈
        二、粗粝:挣扎与抵抗中的生命质感
第四章 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
    第一节 文化批判实践中的社会观察员
        一、周云蓬:悲鸣中的抗议者
        二、万晓利:人性寓言故事的讽喻者
        三、刘东明:无能与无奈下沉重的叹息者
    第二节 撞击与转型中的民间音乐重构者
        一、杨一:中国的伍迪?格思里
        二、洪启:新疆当代的传歌人
        三、五条人乐队:方言民谣的集大成者
    第三节 民谣声音符号的生产者
        一、小河:文学脱冕的音乐抽象化实现者
        二、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空我的避世者
第五章 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
    第一节 电子传播中的“参与文化”
        一、参与和抗拒的意义生产
        二、“网愈云”与“网抑云”的人格重塑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中的审美幻境
        一、爱情空壳化的新伦理焦虑
        二、性别凝视中的窥淫欲
    第三节 价值失范下的文化自觉
        一、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二、傻乐主义的自觉抵制
        三、唯美主义的政治美学
第六章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
    第一节 传媒景观中的文化浸染
        一、综艺炮制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二、《经典咏流传》与诗性复归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建构文化的护城河
        一、反商业化:从娱乐上升到审美
        二、平衡艺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三、以精英文化匡正大众文化的方向
    第三节 在文化的撞击中攫取自我认同
        一、激活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
        二、新民谣歌唱美学:去声乐化的破坏力
        三、消费中心论语境下的文化再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对话民谣音乐人周云蓬
附录二 :新民谣唱作人专辑年表(仅限本文)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学术谱系”的谱系学定位
        (一)谱系与谱系学
        (二)学术谱系概念梳理
        (三)学术谱系的起源与发展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赵宋光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发生学机制
    第一节 多元启蒙教育
    第二节 哲学、美学思想的吸收与超越
    第三节 跨学科的交汇
    第四节 与当代美学学者的交流与碰撞
第二章 赵宋光音乐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第一节 自然本体论与人类学本体论的统一
    第二节 工艺学与美学的统一
    第三节 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第四节 “立美”、“协美”与“臻美”的统一
第三章 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
    第一节 从哲学本体论思想看学脉关系
        一、王少明《“立美”思想的本体维度——论赵宋光美学观》
        二、罗艺峰《“审美乌托邦”与赵宋光的“美的理想”》
    第二节 从音乐形态美学思想看学脉关系
        一、李玫《“中立音”音律现象的研究》
        二、乌兰杰《蒙古民歌精选99首》
    第三节 从“立美”思想看学脉关系
        一、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
        二、谢嘉幸“我们可不可以有赵宋光”
        三、杨和平《论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第四节 从音乐立美教育实践看学脉关系
        一、刘达:“三轴协变唱名法”的教学实践
        二、麦馥燕:“综合童龄音乐教学法”的实践
    第五节 从直接的师承关系看学脉关系
        二、黎敏《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
        三、黄晓云《古乐新享——潮州音乐中弦诗乐与锣鼓乐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方式与社会功能》
        四、陈金菲儿《花簇与土壤——梅州地区广东汉乐群体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赵宋光年谱
附录二 :笔者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3)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题解与意义
    二、综述与视野
    三、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和局限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一、国民性乐教
        二、现代性伦理
        三、古典性抒情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小结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小结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小结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小结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小结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小结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三民版、华兴版、泰宇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台湾学者对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的研究
        (二) 大陆学者对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对象的确定
    五、研究方法
        (一) 文本分析法
        (二) 数据统计法
        (三) 比较法
第一章 台湾现行高中音乐课纲研究
    第一节 高中音乐课纲的内容分析
        一、音乐课程目标分析——知、能、创、审美与尊重多元文化
        二、核心能力分析——音乐运用、体验、创作、品味与文化
        三、核心主题内容分析——乐理、唱奏、创作、欣赏
    第二节 实施要点分析
第二章 台湾高中音乐教材的编排特点——以三民、华兴、泰宇版为例
    第一节 三版教材编排顺序特点
        一、三民版教材编排顺序
        二、华兴版教材编排顺序
        三、泰宇版教材编排顺序
    第二节 三版教材编排之异同比较
第三章 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内容研究——以三民、华兴、泰宇版为例
    第一节 知识类内容分析
        一、三民版知识类内容分析
        (一) 音乐知识
        (二) 乐器、乐队知识分析
        (三) 曲式知识分析
        (四) 乐理知识分析
        二、华兴版知识类内容分析
        (一) 音乐知识
        (二) 乐器、乐队知识分析
        (三) 曲式知识分析
        (四) 乐理知识分析
        三、泰宇版知识类内容分析
        (一) 音乐知识
        (二) 乐器、乐队知识分析
        (三) 曲式知识分析
        (四) 乐理知识分析
        四、三版教材知识类内容异同比较
        (一) 主要部分的比重不同
        (一) 难易程度不同
    第二节 三版音乐教材实践类内容分析
        一、三民版实践类内容分析
        (一) 视唱练耳练习
        (二) 演唱
        (三) 即兴与创作
        (四) 舞台展演活动创作
        二、华兴版实践类内容分析
        (一) 视唱练耳练习
        (二) 演唱
        (三) 即兴与创作
        (四) 舞台展演活动创作
        三、泰宇版实践类内容分析
        (一) 演唱
        (二) 即兴与创作
        (三) 舞台展演活动创作
        四、三版教材歌唱实践类内容异同比较
        (一) 三版教材演唱歌曲数量比较
        (二) 三版教材演唱歌曲相似度比较
        (三) 难易程度比较
    第三节 三版教材聆听类内容分析
        一、三民版欣赏曲目
        二、华兴版欣赏曲目
        三、泰宇版欣赏曲目
        四、三版欣赏曲目异同比较
        (一) 三版教材欣赏曲目数量比较
        (二) 三版教材欣赏曲目相似度比较
    第四节 三版教材其他类内容分析
        一、音乐与多媒体
        二、思考类问题
        三、手工类实践
        四、前导组体分析
第四章 台湾高中三版音乐教材的编辑特点
    第一节 图片与内容的配合
        一、建筑、雕塑类图片
        二、音乐相关图片
        三、自然风景图片
        四、谱例的图片
        五、人物的图片
        六、画作的图片
        七、电影、音乐剧图片
        八、专辑的图片
        九、剧院的图片
    第二节 语言引人入胜
    第三节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一、古典艺术音乐与现代音乐生活相结合
        二、音乐知识与现代音乐生活相结合
    第四节 注重自主探究
第五章 两岸比较视域下高中音乐教材的差异
    第一节 两岸比较视域下西方音乐翻译差异
        一、人名翻译不同
        二、曲名翻译不同
        三、音乐术语翻译不同
        四、同一歌曲,翻译不同
        五、台湾音乐教材中多原文注释
    第二节 两岸高中教材异同、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一、两岸高中教材异同
        (一) 台湾教材集中化、大陆教材分模块
        (二) 大陆教材传统音乐多,台湾教材大陆传统音乐少
        (三) 大陆教材当代创作音乐多,台湾教材大陆当代创作音乐少
        (四) 台湾教材大陆音乐家介绍少,台湾地区音乐家介绍多
        (五) 大陆教材传统音乐知识多,台湾教材大陆传统音乐知识少
        二、两岸高中音乐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一) 大陆高中音乐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二) 台湾高中音乐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结论
    一、西方化价值取向
    二、本土化价值取向
    三、开放化价值取向
    四、“去中国化”价值取向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乐”的词义演进与中华乐教精神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概述
    二、“乐”字源流及其演绎
第一章 上古巫乐——乐教精神的大传统
    一、“古乐”的断片
    二、“古乐”断片中体现的巫术思维
    三、“古乐”的仪式功能与神话传统的建构
第二章 西周礼乐——乐教传统中的不死鸟
    一、“制礼作乐”中巫术文化传统的存续
    二、西周乐教传统的确立
    三、先秦诸子对西周乐教的第一次回视
    四、后世历代对儒家乐教的不断回视
第三章 “声”、“乐”之争——“乐”与“声音之道”
    一、雅乐、俗乐的千年纷争
    二、“声”“音”“乐”的伦理层级
    三、从先秦“乐语”到文人的“锦瑟”
第四章 法音梵声——深入东土的声教陀罗尼
    一、梵法东传,“音声”绝伦
    二、释家“声教”与儒家“乐教”的内在因缘
    三、“音声化俗”、“分别法界”与后世文人的双重价值观
第五章 西学东渐中的“音乐”——本土乐教光环下的外来救世者
    一、近代西方“乐法”启蒙与“乐”之变
    二、日本音乐教育之“音楽”与中国“学堂乐歌”之“新音乐”
    三、华夏“乐教”在“新音乐”中的“生”与“灭”
结语
    一、“乐”之“移风易俗”功能古今同
    二、从“乐”演变为“音乐”的得与失
参考文献
后记

(6)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批评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及其音乐批评回溯
    第一节 “上海之春”的缘起和发展
    第二节 “上海之春”的独特地位和意义
    第三节 相关音乐批评回溯
        一、本文所指“音乐批评”范围界定
        二、文章出处与数据
第二章 “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的概况和阶段性分析
    第一节 草创时期的初心与追求:第一届至第七届(1960-1966)
        一、以“为工农兵服务”为音乐批评活动的立足点
        二、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音乐批评活动的准绳和依据
        三、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音乐批评活动的倡导目标
    第二节 新时期语境下的反思与争鸣:第八届至第十三届(1978-1988)
        一、对音乐与政治关系的反思与再理解
        (一)音乐批评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定位
        (二)对音乐批评功能的再认识
        (三)音乐批评主体意识的崛起
        二、西方音乐与批评观念对我国音乐批评的影响
        (一)中西对比的批评方法
        (二)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批判吸收
        (三)对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节 后新时期的论争与多元并置:第十四届至第十八届(1991-1999)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音乐批评
        (一)对音乐受众需求的重视和解析
        (二)对推广高雅艺术的关注
        (三)对“上海之春”前景的隐忧
        二、“先锋派”作品出现后的音乐批评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的坚守与重构:第十九届至第三十二届(2001-2015)
        一、对“推新人新作”宗旨的再度强调
        (一)赛事与展示并行的运作机制
        (二)对中国现代原创新作品的聚焦与关注
        1,现状与问题
        2,对策与出路
        (三)对国际当代音乐的关注
        (四)对新民乐的理解与思考
        二、对音乐节办节机制的思考
        (一)对“上海之春”专业性的思考
        (二)对“上海之春”本土性的思考
        (三)对“上海之春”开放性的思考
第三章 “上海之春”音乐批评的趋势与启示
    第一节 “上海之春”音乐批评的趋势
        一、日益宽松的乐评氛围
        二、深刻变化的乐评主体
        三、日趋多元的乐评语境
        四、本土乐评体系的构建
        五、与商业因素的互动
    第二节 启示与思考
        一、尊重艺术规律
        二、秉持国际视野
        三、争取国际话语权
        四、避免被商业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人民音乐》刊载的“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和报道(1960-2015)
附录二 :《文汇报》刊载的“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和报道(1960-2015)
附录三 :《解放日报》刊载的“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和报道(1960-2015)
附录四 :《新民晚报》刊载的“上海之春”相关音乐批评和报道(1960-2015)

(7)《现代音乐与未来》译着与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1945
《现代音乐与未来》译着
    第一章 理性与非理性
        西欧 1945—50
        巴黎 1945—48
        年轻的布列兹
        布列兹的《第二钢琴奏鸣曲》
        其它故事
        具体音乐
        变奏: 诺诺
    第二章 无声音乐
        节奏性结构
        朝向无声
        凯奇周围
    第三章 整体构型
        西欧1949—54
        穿插部分: 现代主义的资助者
        整体序列主义2: 巴黎1952年
        人声1: 诺诺
        电子音乐
        人声2: 巴拉凯
    第四章 古典现代主义及其它类别
        美国1945—55
        勋伯格
        卡特
        巴比特
        家制音乐
        沃尔佩
        无声(音乐)之后
    第五章 冷战
    第六章 延伸与发展
        西欧1953—56
        从单音到音群
        构型的体系
        《无主之槌》
        声音和文字
        …光阴如何荏苒…
        统计
        1956
    第七章 流动的形式
        1956——61
        凯奇
        布列兹与贝里奥
        巴拉凯
        迷宫的出口
    第八章 前辈的回应
        斯特拉文斯基
        梅西安
        瓦雷兹
        交响乐作曲家以及其它人
    第九章 重估与分解
        1959—64
        质疑之声:利盖蒂、布索蒂、卡格尔
        蹒跚的步履:库尔塔格
        聆听的耳朵:凯奇、扬、巴比特
        利用好该时期:施托克豪森
        最后的音乐会:诺诺
    第十章 他时、他方
        遥远的过往
        (想象中的过往)
        遥远的或者并不那么遥远的东方
        援引
    第十一章 音乐戏剧
        歌剧和"歌剧"
        音乐戏剧
        器乐性戏剧
    第十二章 政治
        卡迪尤
        热夫斯基
        在工厂里的作曲家
    第十三章 炫技和即兴演奏
        炫技
        所谈论的炫技
        电子音乐家
        即兴
    第十四章 乐队和电脑
        乐队
        电脑音乐
    第十五章 简约主义和旋律
        纽约简约主义
        欧洲的简约主义
        旋律
    第十六章 结尾
        1975
    第十七章 神圣简约主义
        派尔特
        戈雷茨基和塔文纳
        (梅西安)
        乌斯特沃尔斯卡亚
    第十八章 新浪漫主义
        里姆
        施尼特凯以及匆忙的当下
        古拜杜林娜以及想象中的未来
        性别和性取向
        谢尔韦斯托夫和发生回响的过往
        交响曲?
        费尔德曼和迷失
        拉赫曼和再获得
    第十九章 新简单潮流
        凯奇,或天真性
        丹亚,或局外性
        库尔塔格,或即刻性
        霍利格,或是极限性
        斯卡里诺,或亲密性
    第二十章 新复杂潮流
        费尼霍夫
        芬尼西
        具有承载的独奏
    第二十一章 旧复杂潮流
        卡特和诗人们
        克赛纳基斯以及阿尔迪蒂四重奏团
        诺诺以及聆听
        施托克豪森与作品《光》
        伯特威斯尔和仪式
        贝里奥和记忆
        ICRAM与布列兹
    第二十二章 平谱音乐
        拉杜雷斯库以及特内
        格里赛
        维维埃
    第二十三章 (非神圣的?)简约主义
        赖克
        安德里森
    第二十四章
        多纳多尼
        博尔科姆和亚当斯
        利盖蒂
        1989
    第二十五章 趋向调式/文化基因(meme)
        没有根基的路径:利盖蒂
        记忆的纪念:贝里奥和库尔塔格
        重新制作的调式:阿代和本杰明
        佩森以及保赛特的过往
        传统的轨迹:在措恩周围
    第二十六章 朝向奇怪本身
        第一幕:白雪公主
        幕间插演节目:库尔塔格的贝克特
        第二幕:Luci mie traditrici
        幕间插演节目:伯恩威斯尔的蔡兰
        第三幕:三个姐妹
        幕间插演节目:库伯斯的没有人(No—one)
        第四幕: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十七章 趋向超越
        古拜杜林娜和基督
        哈斯和黑暗
        哈维和女神
        格里赛和再生
        莱姆和现实
        2001
    第二十八章 趋向变化?
《现代音乐与未来》书评
    摘要
    Abstract
    一、《现代音乐与未来》综述
    二、翻译本书的意义
    三、时间定位
    四、形式体例
    五、内容阐述
    六、本书特色
    七、译者感言
参考文献
致谢

(8)《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的译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3.研究现状
第1章 关于《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一文
    第1节 《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版本简述
    第2节 《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作者简介
    第3节 《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内涵
    第1节 理性与理性化
    第2节 西方社会理性化的过程
        1.理性的世界观
        2.理性的社会制度
        3.理性的文化
    第3节 理性化的理论方法
第3章 《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的内容解读
    第1节 音乐理性化的涵义
    第2节 《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基本结构与内容
        1.音乐合理化中的和声与旋律因素
        2.音乐理性化的基础--前自然音阶和西方音阶体系
        3.调性及它在古代旋律中的对等物
        4.以五度和四度为基础的音阶理性化:近代调性的基础
        5.西方音乐的多声性演化
        6.乐音系统与律制的理性化
        7.近代音乐以及现代乐器中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3节 音乐理性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4节 音乐理性化的数理学基础
        1.声音的产生
        2.乐音与声波的关系
        3.乐音之间为何是比数关系----基波和谐波的概念
        4.八度音的概念
        5.音的距离
        6.五度相生律
        7.十二平均律
    第5节 音乐理性化的表现形式
    第6节 东西方音乐理性化现象的比较
        1.东方音乐理性化的特征
        2.西方音乐理性化的特征
        3.东西方音乐理性化的比较与分析
第4章 关于《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及其译介的思考
    第1节《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的贡献
        1.研究方法的独特之处
        2.音乐社会学的奠基之作
    第2节 对《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英译本的认识
        1.英译本的得失
        2.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
    第3节 《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的语言特点
        1.数学语言
        2.专业技术语言
    第4节 基本策略
        1.指导思想
        2.归化与异化的运用与平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译文
    前言
    介绍:马克思韦伯的音乐社会学
        基本社会学观念
        西方发展和社会结构中的理性社会行为
        艺术中的理性
        旋律间的和谐
    1 音乐理性当中的和声与旋律
        1.1 和弦系统的基本事实
        1.2 属七和弦的非理性属性
        1.3 和弦进行过程中的旋律确定性
    2 音乐理性化基础中的前自然音阶和西方音阶体系
        2.1 C大调音阶
        2.2 整数7或者较高质数中的理性化
        2.3 数字 2、3 的理性化
        2.4 五声性
        2.5 五声性和半音问题
        2.6 原始音乐中三度音程的使用
        2.7 五声音阶中的四度基础
        2.8 旋律音程基础上的音阶构成
        2.9 音乐和乐器的改革对音阶形式的影响
    3 调性以及它的古代旋律对等物
        3.1 旋律移调中产生的音阶音程的对等化
        3.2 赫尔姆霍尔茨的调性理论
        3.3 调性在原始音乐中的对等物。
        3.4 语言对古代旋律的影响
        3.5 原始旋律音域中的魔幻因素与宗教因素
        3.6 世俗民间音乐的扩展音域
        3.7 乐音序列与古代魔法形式的区别
    4 四度音与五度音的音阶合理化:现代调性基础
        4.1 四度音与五度音在音阶移位中的作用
        4.2 旋律规则合理化进程中音调的起源
        4.3 其它音乐系统的平行发展
        4.4 音阶唱名法在西方音乐发展中的作用
        4.5 C大调音阶的主音、属音、下属音的显现
    5 西方音乐多声部(Polyvocality)的演变
        5.1 多声部的意义与形式
        5.2 多声性(Polysonority)
        5.3 对位式复调
        5.4 和声主调音乐
        5.5 记谱法是和声主调音乐发展的前提
    6 音调系统与音调律制的理性化
        6.1 严格的全音阶体系在西方音乐中的发展
        6.2 针对纯全音阶体系的反应

(9)人声与器乐的融合 ——析陈其钢水调歌头中的“腔”与“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人声语言与人声新音色
    第一节 简述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及对人声的影响
    第二节 人声以新音色的姿态出现
    第三节 人声新音色的拓展与应用
第二章 陈其钢《水调歌头》中的“腔”与“乐”
    第一节 《水调歌头》创作背景简述
    第二节 《水调歌头》的人声与器乐音色处理技术的分析研究
        一、乐队编制
        二、作品结构布局
        三、人声音色的处理方式
        四、器乐音色与人声音色的融合与对比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0)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C市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创造力的研究
        (二) 关于创造教育的研究
        (三) 关于创造教学的研究
        (四) 关于音乐创造教学的研究
        (五) 关于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研究
        (六) 小结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 创新之处
        (一) 研究视角的独特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及价值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概念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特征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
        (一) 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一般价值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独特价值
第三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二) 访谈调查设计与实施
        (三) 观察设计与实施
    二、 现状调查结果的描述与效度、信度分析
        (一) 现状调查结果的描述
        (二) 调查结果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三、 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呈现的优势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 影响教学的因素分类及分析
        (一) 内因:影响教学的内部因素
        (二) 外因:影响教学的外部因素
    二、 教学内部因素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一) 教师知识和信念的影响
        (二) 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影响
        (三) 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影响
        (四) 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影响
    三、 外部因素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一) 音乐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二) 家庭教育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三) 社会教育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第五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构建与案例评析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构建
        (一)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形成
        (二)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目标的设计
        (三)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方法的选择
        (四)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内容的组织
        (五)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评价的方式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主体的特点寻找创造的素材
        (二) 应注意学生创造性获取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三) 注意学生的人格,教师指导,学习环境的影响
        (四) 运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综合评价方式
    三、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案例评析
        (一) 唱歌教学中的创造:《咏鹅》(一年级)
        (二) 唱歌教学中的创造:《母鸡叫咯咯》(一年级)
        (三) 欣赏教学中的创造:《同伴进行曲》(五年级)
        (四) 欣赏教学中的创造:《钟声》(五年级)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发展存在优势与不足
        (三)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教师
        (四) 生成性发展是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样态
    二、 建议
        (一) 注重小学音乐职前与职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二) 强调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设计需要生成性的发展
        (三) 注意学校教学管理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三、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三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教研室主任)
附录四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课堂观察表
后记

四、谜之旅——从“谜”乐队看新世纪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D]. 董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赵宋光音乐美学学术谱系研究[D]. 涂嘉慧. 星海音乐学院, 2019(08)
  • [3]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4]台湾地区高中音乐教材研究 ——以三民版、华兴版、泰宇版为例[D]. 冯晓曼.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乐”的词义演进与中华乐教精神之嬗变[D]. 刘天怡. 武汉大学, 2018(12)
  • [6]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批评专题研究[D]. 陶金. 上海音乐学院, 2018(01)
  • [7]《现代音乐与未来》译着与书评[D]. 魏志宇.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8]《音乐的理性与社会基础》的译介与研究[D]. 刘溪. 西安音乐学院, 2016(08)
  • [9]人声与器乐的融合 ——析陈其钢水调歌头中的“腔”与“乐”[D]. 郑曲曲. 上海音乐学院, 2014(02)
  • [10]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C市小学为例[D]. 佟贺.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神秘之旅——来自“谜”乐队的新世纪音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