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理工科文科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理工科文科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理工科学生文科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李逢源[2](2020)在《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很多院校都增设了英语专业。为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求分析是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但目前而言,国内较少有基于需求分析视角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的研究。邮电类院校属于行业特色学校,在通信和信息系统、信息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信息学科上有着很大的优势,需要围绕这种特色打造邮电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因此,本研究从需求分析视角对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展开了调查与分析,获取多方对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的看法,并为优化课程建设建言献策。本研究主要以Dudley-Evans&St.John的需求分析理论和模式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要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主的邮电类院校140名在校英语专业学生、32名英语专业毕业生、10名英语教师以及15名社会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为调查对象,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生、往届毕业生、教师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及原因是什么?2)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生、往届毕业生对英语专业课程学习需求是什么?是否得到满足及原因是什么?3)基于上述研究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如何进一步完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发现:1)总体来讲,四类研究对象对目前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一般,课程设置还没有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2)他们对于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的需求主要是广博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扎实的语言技能、丰富的实践类课程以及具有邮电类院校的特色课程知识。他们认为目前的英语技能型课程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知识性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邮电类院校特色课程尚未得到满足,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3)鉴于四类研究对象的需求与目前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偏差以及四类研究对象对于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国标》的要求,减少技能型课程,增加知识性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院校特色课程。其次,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次,课程设置还应满足社会的需求,改善目前英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接着,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和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加以深度的区分,增加英语专业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突出英语专业优势。然后,要构建具有邮电类院校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最后,要注重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动态的需求分析。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案雏形,作为后续课程设置研究的参考。同时,还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许静[3](2020)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研究》文中认为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从1861年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功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其之所以如此成功,必然离不开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作为“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麻省理工学院,很容易让人认为是一个缺乏人文色彩的地方,但事实上,当你近距离接触麻省理工学院后会发现,它的人文学科也十分优秀。麻省理工学院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学科结构逐渐综合化,并且为理工科大学建设一流文科做了榜样,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众多的肯定,其成功的通识教育经验也是值得学习和探讨的。众所周知,教育的实现通常需要通过课程来落实,是一种理念转化成实践的过程,通识教育也是如此,需要由通识教育课程来实现。通识教育要在大学中真正得以实现,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从以下四章对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研究。第一章是从MIT人文学科发展的角度,把MIT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兴起、探索初建、优化发展和巩固完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从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课程两个层面来进行阐述。通过对历史的梳理,了解MIT通识教育的大体情况。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对MIT当前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呈现。第二章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和内容这三方面描述了MIT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尤其是对课程内容做了详细介绍。第三章则从课程实施的组织机构、实施要求、实施方式、实施的保障措施这几个方面对MIT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进行了阐述。第四章针对MIT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通过对前文内容的分析,总结出MIT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其次,对MIT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评析,指出MIT的成功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最后,结合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理工科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建议。通过研究,逐渐清晰了通识课与专业课的区别,发现理工科大学由于其固有的性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容易偏向专业化,难于保持初心,对于平衡科技与人文、通识与专业这种通识教育原初理念的不断回溯有助于通识教育的实现。而且理工科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必须突出人文学科,不光是因为理工大学对人文素养的缺失,更多的是因为人文学科本身。

熊海燕[4](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不断改造升级,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诉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承担着新使命、新任务。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教学实施的载体,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其应承担培养“完整的人”的重任。本研究对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重组,意图构建一个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可重复性的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本研究第一部分首先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厘清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与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情况,并指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弊病。第三部分选取两个国内外知名工科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下文构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模型有所参照。第四部分阐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依据,为下文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打下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教师、企业,掌握通识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根据课程体系构成要素,提出了适用于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活动方式和课程评价。接着对以上内容提炼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架。为了验证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的可行性,对三位高等教育课程专家进行结构化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的实施效果预测与改进分析,并提出了实施建议。综上,此模型创新性较强,较为聚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对以后的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5](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谭婧文[6](2020)在《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 ——以C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国家对于高等教育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加深。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本科课程建设质量,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比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目前我国省属高校通识课程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省属高校通识课程的实效性。因此,加强对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研究,对于完善省属高校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建设,提高省属高校通识课程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界定通识课程设置等概念入手,阐述了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依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C大学的通识课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和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结合其他省属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情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对策。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应该以课程设置理论、通识教育理念以及国家关于通识课程设置相关政策和省属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为依据。通过对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和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发现省属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能结合国家政策规定和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设置通识课程,并与专业教育分段设置,较好地发挥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但也同时存在师生对通识课程认识不全面、满意度较低、通识课程的实效性不强等现象,这些现象与目前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课程目标不具体、课程内容质量不高、课程结构不合理和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密切联系;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通识课程缺乏顶层设计,师生对于通识课程的理念认识不充分,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短缺等。因此,应该从构建立体化的通识课程目标,选择优质的通识课程内容,建立均衡协调的课程结构,完善通识课程的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努力,优化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不断提高通识教育质量和水平。

任小琴[7](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施群,周灵,洪沛,李德胜,叶晓平[8](2019)在《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校本通识课中,公共艺术类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我校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我校公共艺术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探讨,为新背景下国内高等院校公共艺术通识教育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人才教学培养结构。

刘彩霞[9](2019)在《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状况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深水区,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成为各方最为关切的问题。在诸多方案中,强化学生学习评价是最重要的一个。其中,由于注重学生多方面的持续发展,过程性评价备受关注。为了使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本研究从学生、教师及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探究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状况,并基于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在梳理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H大学2015级、2016级和2017级的本科生以及H大学的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从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以及评价效果等方面探究课程实施中过程性评价的开展状况。通过对2116份学生调查问卷、55份学生访谈资料和24份教师访谈资料分析得出,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整体实施状况一般。其中,不同年级、学科类型和班级人数会使大学生对过程性评价实施状况的感知产生差异:2017级本科生对过程性评价的整体感知优于其他年级;艺术体育类学生对过程性评价感知优于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学生;班级人数越少,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效果越好。研究还发现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学科类型、班级规模、课程类型以及教学条件等。除此之外,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实施中仍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评价内容片面化、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方式形式化、评价反馈迟滞化和专业知识碎片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学校班级规模过大、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制度、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认知存在偏差以及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等方面造成的。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综合过程性评价“应然”的理论要求与各高校实施过程性评价优秀经验的“实然”,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改善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状况。一是遵循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做到动机、过程和结果三位一体;二是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如规范评价实施过程、完善评价反馈制度以及建立评价监督制度等;三是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落实可操作的具体策略;四是学校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如优化班级规模、创设支持环境、提高师资队伍及完善教学条件等。

吴婷[10](2019)在《“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对我国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亦对建设一流文科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因此,本论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学界对一流理工科大学和文科的界定,对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历史回顾、诉求和现状、问题与原因以及环境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利用SWOT矩阵进行剖析)。同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流理工科高校文科发展路径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灵活式、精品化”模式、“大而全、突重点”模式等文科建设路径,立足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提出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优化路径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和“依托式、应用型”模式,并对两种模式进行全面分析,以期能总结出能为其他院校文科发展提供借鉴的模式。最后,根据“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设路径,结合SWOT分析方法,提出了实施SO、ST、WO、WT四大策略。SO策略即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融合。ST策略即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WO策略即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WT策略即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文科;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突出多学科交叉平台优势,拓展文、理、工交叉领域。

二、加强理工科学生文科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理工科学生文科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课程设置概念界定
        2.1.1 课程设置定义
        2.1.2 课程设置模式
    2.2 国内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相关研究
        2.2.1 国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2.2.2 国内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2.3 需求分析理论
        2.3.1 需求的定义
        2.3.2 需求分析的定义
        2.3.3 需求分析模型
        2.3.4 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3.1 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目标的比较
    3.2 课程设置原则的比较
    3.3 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工具
    4.5 研究步骤
    4.6 结果与讨论
        4.6.1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分析
        4.6.2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建议
    5.1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问题
        5.1.1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符合《国标》的要求
        5.1.2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5.1.3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5.1.4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区别不够明显
        5.1.5 课程设置不具备院校特色
        5.1.6 课程设置没有注重动态的需求分析
    5.2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5.2.1 根据《国标》要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5.2.2 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5.2.3 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5.2.4 增加课程广度与深度,突出英语专业优势
        5.2.5 构建特色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5.2.6 重视动态的需求分析
    5.3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案雏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邮电类院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
        (一)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二) 我国理工科大学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具有代表性
    二、 文献综述
        (一) 关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
        1 、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发展等相关的理论研究
        2 、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与评价等实践的研究
        (二) 关于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的研究
        1 、对MIT通识教育历史发展的研究
        2 、对MIT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3 、对MIT人文教育的研究
        4 、对MIT通识教育的综合性研究
        (三) 小结
    三、 主要概念界定
        (一) 通识教育
        (二) 通识教育课程
    四、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意义
    五、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局限性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局限性
第一章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通识教育萌芽兴起阶段(1861-1880年)
        (一) 通识教育理念的起源
        (二) 通识教育课程的初步体现
    二、 通识教育探索初建阶段(1881-1948年)
        (一) 通识教育理念的发展
        (二) 通识教育课程的开拓建制
    三、 通识教育的优化发展阶段(1949-1997年)
        (一) 通识教育理念的成熟
        (二) 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化改革
    四、 通识教育的巩固完善阶段(1998年之后)
        (一) 通识教育理念的升华
        (二) 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深化
第二章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一、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 精义论
        (二) 均衡论
        (三) 进步论
    二、 通识教育课程结构
    三、 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
        (一) 自然科学必修课
        1 、化学
        2 、生物
        3 、物理
        4 、数学
        (二) 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必修课
        1 、分布课程(HASS-Distribution subjects,简称HASS-D)
        2 、集中课程(HASS-Concentration,简称HASS-C)
        3 、选修课程(HASS-Electives简称HASS-Es)
        (三) 科学技术限制性选修课
        (四) 实验必修课
        (五) 体育必修课
        (六) 交流必修课
第三章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实施
    一、 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组织机构
    二、 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要求
        (一) 对教师的要求
        (二) 对学生的要求
    三、 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方式
        (一) 研讨班形式
        (二) 课程串模式
    四、 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 院校层面:建立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制
        (二) 教师层面: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业指导并进行成绩评估
        (三) 学生层面:进行网上课程评价
第四章 关于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若干思考
    一、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
        (一) 体现实用性和整合性的课程结构
        (二) 深度交融的课程内容
        (三) 突出人文学科的课程体系
        (四) 兼顾学生个性与共性的课程设置与实施
    二、 对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评析
        (一) MIT通识教育课程取得的成功经验
        1 、MIT通识课程有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引领
        2 、MIT通识教育课程能够与时俱进
        3 、MIT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都慎思笃行
        (二) MIT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1 、全球视野不够完善
        2 、专业化的威胁
        3 、对现实问题关注不够
    三、 理工科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建议
        (一) 加强对人文学科的重视,精心设计文科通识课程
        (二) 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凸显理工科大学的优势
        (三) 丰富通识课程的实施方式,强化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
    附录 二
后记

(4)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加入《华盛顿协议》促使我国工程教育主动布局工程人才培养
        1.1.2 “新工科”新概念要求高等院校培养新型人才
        1.1.3 通识教育的性质与工科院校新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点
        1.5.3 难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工科院校属性
        2.1.2 课程体系内涵
        2.1.3 “新工科”内涵
    2.2 通识教育课程综述
        2.2.1 通识教育内涵与通识教育课程起源
        2.2.2 国内外通识教育课程研究述评
    2.3 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
        2.3.1 素质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
        2.3.2 全人教育与通识教育
    2.4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2.5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5.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侧重“实用”,偏离最初目标
        2.5.2 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笼统,没有可视化的目标要素和评价指标
        2.5.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工科”特色
第三章 国内外工科大学通识教育经验与启示
    3.1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
        3.1.1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3.1.2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特色
        3.1.3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发
    3.2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
        3.2.1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3.2.2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特色
        3.2.3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建设的经验与启发
第四章 问卷调查:师、生、企对通识教育的诉求
    4.1 问卷设计
    4.2 问卷预测
        4.2.1 学生问卷预测分析
        4.2.2 教师问卷预测分析
        4.2.3 企业问卷预测分析
    4.3 问卷正式实施
        4.3.1 学生问卷分析
        4.3.2 教师问卷分析
        4.3.3 企业问卷分析
第五章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构建与实施建议
    5.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5.1.1 知识整体论与均衡论
        5.1.2 核心素养要求
        5.1.3 课程设计理论的要求
        5.1.4 学生个人成长规律
        5.1.5 地方高校特色优势
    5.2 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及依据
        5.2.1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对学生“通识能力”的要求
        5.2.2 工程认证标准
        5.2.3 行业发展需求
        5.2.4 “新工科”的新要求
    5.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构建
        5.3.1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工科人才
        5.3.2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产出导向,多维融合
        5.3.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多层次、模块化
        5.3.4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活动方式
        5.3.5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有效教学、持续改进
        5.3.6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五“平台+模块”四要素三成果二层面一主线
    5.4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专家访谈
        5.4.1 访谈设计与实施
        5.4.2 模型实施效果的预测及改进方法
    5.5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的实施建议
        5.5.1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5.5.2 课程目标要支撑通识教育的毕业要求(能力素养要求)
        5.5.3 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综合评估
        5.5.4 重视以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隐性”文化建设
        5.5.5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5.5.6 大力建设精品文科,反哺工科通识教育
        5.5.7 更新教师观念,认识授课对象的独特性
        5.5.8 强化课程综合改革意识,共享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成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专家访谈过程记录
    附录二 学生版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师版调查问卷
    附录四 企业版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附件

(5)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育学硕士
        (二)研究生课程
        (三)课程设置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文献来源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一、泰勒课程理论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四、教学理论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二)中国课程理念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六、比较总结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评价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评价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一)课程目标比较
        (二)课程评价比较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二)强调实践教育
        (三)优化课程内容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 ——以C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2章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依据
    2.1 理论依据
    2.2 政策依据
    2.3 省属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第3章 C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
    3.1 C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3.2 C大学通识课程设置文本分析
    3.3 C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第4章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4.2 原因分析
第5章 优化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对策
    5.1 构建立体化通识课程目标
    5.2 构建立体化通识课程目标
    5.3 建立均衡协调的通识课程结构
    5.4 完善通识课程评价体系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4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访谈提纲(教师)
个人简介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识课大背景
二我校公选课现状
三解决措施
    (一)课程设置
    (二)课堂教学
    (三)教学方法
四小结

(9)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状况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1.过程性评价顺应大学生学习评价的普遍趋势
        2.过程性评价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3.国内关于过程性评价的实证研究有待加强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过程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2.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3.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学习评价的解读
        1.学生学习评价的概念
        2.大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
        3.大学生学习评价的类型
    (二)大学生学习评价的趋势:评价重点从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
    (三)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特征
        1.关注课程学习过程
        2.注重反馈的及时性
        3.重视过程的持续性
        4.注重非预期结果
    (四)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构成维度
        1.评价标准
        2.评价内容
        3.评价主体
        4.评价方式
        5.评价效果
三、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实施
        1.问卷预测与信度、效度检测
        2.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3.问卷的数据统计
        4.访谈的实施与整理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的总体现状
        2.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差异性分析
        3.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影响因素
四、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存在的问题
        1.评价内容片面化,全面性欠缺
        2.评价主体单一化,民主性不足
        3.评价方式形式化,创新性不强
        4.评价反馈迟滞化,时效性不高
        5.专业知识碎片化,系统性不够
    (二)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班级规模过大
        2.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制度
        3.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存在偏差
        4.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五、改进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建议
    (一)遵循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夯实评价实施的基础
        1.关注学习动机:“求真务学”而非“功名利禄”
        2.注重学习过程:“过程”而非“过场”
        3.重视学习结果:“过程性结果”而非“终结性结果”
    (二)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促进评价规范化实施
        1.规范评价实施过程:科学有序运行
        2.完善评价反馈制度:重视可持续反馈
        3.建立评价监督制度:多方联合监督
    (三)落实可操作的具体策略,推动评价切实实行
        1.多重融合评价内容: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多维转换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3.综合运用评价方式:灵活多样,不拘形式
        4.教师实现角色转变:变“操控学习”为“支持学习”
        5.学生打破惰性思维:积极主动学习
    (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保障评价有效实施
        1.优化班级规模:实施小班教学
        2.创设支持环境:科研教学并举
        3.提高师资队伍:组织专业培训
        4.完善教学条件:整合多方资源
六、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和可行性论证
        1.3.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创新之处
        1.3.3 可行性论证
2 文献综述、概念诠释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文献综述
        2.1.2 文献评述
    2.2 概念诠释
        2.2.1 一流理工科大学
        2.2.2 文科
    2.3 理论基础
        2.3.1 自组织理论
        2.3.2 自然淘汰理论
        2.3.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 “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综合分析
    3.1 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诉求
        3.2.1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3.2.2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2.3 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然途径
        3.2.4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现状
        3.3.1 文科专业及学院设置情况
        3.3.2 学生及师资情况
        3.3.3 科学研究情况
    3.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文科的定位和功能认识不足
        3.4.2 文科教师面临新的困境
        3.4.3 文科发展机制不健全
        3.4.4 文科生存危机加剧
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环境分析
    4.1 内部环境分析(SW)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2 外部环境分析(OT)
        4.2.1 机会分析
        4.2.2 威胁分析
    4.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相关矩阵分析
        4.3.1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分析
        4.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IFE矩阵
        4.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EFE矩阵
    4.4 本章小结
5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路径分析
    5.1 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的综合分析
    5.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
        5.2.1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内涵
        5.2.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优势
        5.2.3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5.2.4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成效
    5.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
        5.3.1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内涵
        5.3.2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优势
        5.3.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5.3.4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成效
    5.4 结论
6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实施SO策略
        6.1.1 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
        6.1.2 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
        6.1.3 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
    6.2 实施ST策略
        6.2.1 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
        6.2.2 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
        6.2.3 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6.3 实施WO策略
        6.3.1 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
        6.3.2 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6.3.3 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
    6.4 实施WT策略
        6.4.1 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
        6.4.2 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
        6.4.3 利用多学科背景优势,拓展交叉学科,培植应用新文科
7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加强理工科学生文科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李逢源.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 许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D]. 熊海燕.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 ——以C大学为例[D]. 谭婧文. 长江大学, 2020(02)
  •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应用型大学公共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 施群,周灵,洪沛,李德胜,叶晓平. 教育现代化, 2019(74)
  • [9]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状况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刘彩霞.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 吴婷. 重庆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关于加强理工科文科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