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宁颗粒药效学研究

肝宁颗粒药效学研究

一、结肠宁颗粒剂药效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勤,陈一川,杨宸,张美珠[1](2021)在《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ial、CNKI,Wanfang Data、维普、CBM等数据库,检索以黄芩汤为干预措施治疗UC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2月28日。按照Cochrane手册标准,由两位独立研究者检索相关文献,各自进行质量评价,对比无误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RCT文献,共计1259例UC患者。结果显示,黄芩汤单用或者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RR=1.29,95%CI:1.22~1.37,P<0.000 01)、总治愈率(RR=1.76,95%CI:1.40~2.22,P<0.000 01)、TNF-α(MD=-1.07,95%CI:-1.64,-0.51,P=0.000 2)、IgA (MD=-0.47,95%CI:-0.69~-0.25,P=0.000 1),并且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不能明显改善IgM,IgG的值。结论黄芩汤单用或者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疗效,但仍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及循证医学证据予以验证。

龙泽凡[2](2021)在《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病区域在直肠和结肠两个部分,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本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且与结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有较高的癌变率。目前西医根据UC的不同分级、阶段制定相应的医疗方案,而中医将UC划入“泄泻”“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从寒热虚实的角度,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被称为“万世治痢之祖剂”的黄芩汤,在临床上治疗UC的疗效显着。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它强调应该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为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提供最好的医疗决策,从而提高生存质量。目的:对黄芩汤治疗UC的疗效和安全性做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为临床治疗UC提供可靠的用药思路和指导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万方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查找有关黄芩汤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8月,不同数据库采用不同的检索方式。检索完成后,由两名独立的研究者使用Note Express v3.2.0.7629软件进行文献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数据提取表完成数据提取,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将最终的分析结果汇总,并进行定性评价。结果:共纳入了15篇文献,共计1139例患者,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为理想。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在治愈率[RR=1.69,95%CI(1.44,1.98),Z=6.54,P<0.00001]和总有效率[RR=1.25,95%CI(1.12,1.39),Z=4.06,P<0.0001]上明显优于单用西药,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柳氮磺呲啶治疗UC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柳氮磺呲啶[RR=1.27,95%CI(1.02,1.59),Z=2.11,P=0.04],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美莎拉嗪治疗UC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美莎拉嗪[RR=1.23,95%CI(1.14,1.33),Z=5.45,P<0.00001]。与单用西药相比,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能显着降低总体临床症状[MD=-2.16,95%CI(-2.62,-1.70),Z=9.24,P<0.00001]、腹痛积分[MD=-0.39,95%CI(-0.70,-0.07),Z=2.42,P=0.02]和里急后重积分[MD=-0.51,95%CI(-0.90,-0.12),Z=2.58,P=0.010],但降低腹泻积分[MD=-0.43,95%CI(-1.27,0.42),Z=0.99,P=0.32]和脓血便积分[MD=-0.15,95%CI(-1.49,1.20),Z=0.21,P=0.83]不明显。同时,对比单用西药,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12,95%CI(0.05,0.29),Z=4.77,P<0.00001]和血清IL-1β水平[SMD=-2.30,95%CI(-4.42,-0.17),Z=2.12,P=0.03],但降低血清TNF-α水平[SMD=-0.41,95%CI(-1.94,1.12),Z=0.52,P=0.60]和血清IL-6水平[SMD=-1.43,95%CI(-3.10,0.23),Z=1.68,P=0.09]以及提高血清IL-10水平[SMD=1.16,95%CI(-0.41,2.73),Z=1.45,P=0.15]不明显。结论:1.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药;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柳氮磺呲碇治疗UC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柳氮磺呲啶,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美莎拉嗪治疗UC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美莎拉嗪。2.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对比单用西药,能更好地降低总体临床症状积分,腹泻积分和脓血便积分无显着性差异,能更好地降低腹痛积分和里急后重积分,但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3.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西药,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的安全性更好。4.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对比单用西药,能够明显降低血清IL-1β水平,血清IL-6水平和血清IL-10水平变化无显着性差异,但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血清TNF-α水平变化无显着性差异。5.本研究对黄芩汤治疗UC的临床用药具备一定的指导价值:使用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改善腹痛和里急后重临床症状、调节血清炎症因子IL-1β水平以及治疗措施安全性方面较常规西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可在临床中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使用;改善腹泻和脓血便临床症状以及调节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0方面,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的疗效对比常规西药治疗无显着性差异,其相关结果仍需要更多优化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盲法试验进行完善补充。

戴莉莉[3](2021)在《参葛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参葛健脾方治疗IBS-D脾虚湿热证,观察临床疗效,通过统计、分析与总结,为该方治疗脾虚湿热型IBS-D提供数据,为中医诊治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门诊跟师收集符合本次纳入研究标准的IBS-D患者,证属脾虚湿热,共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受试者平均地分为治疗、对照两组。嘱治疗组患者采用参葛健脾方,予以对照组患者口服匹维溴铵片。服药疗程均为4周。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患者信息、中医症状积分、粪便性状及IBS-SSS量表),使用SPSS25.0软件,对各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以及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粪便性状分型、IBS-SSS积分等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对比:在服药前,不同组别病患不仅在性别、年龄等信息方面的无差异,在中医症状积分、粪便性状以及IBS-SSS积分方面亦无明显差异,数据可比。2.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治疗组(参葛健脾方)患者中被治愈者1例,18例效果显着者,有效患者10例,无效患者1例,总体有效率高达96.7%;而所有对照组患者在口服匹维溴铵片后无人被治愈,其中6例患者表示无明显疗效,显着疗效者共8例,16例有效者,总体有效率在80.0%,经Fisher精确检验,结果为p=0.015,有意义,说明参葛健脾方治疗脾虚湿热型IBS-D的效果优于匹维溴铵。3.中医症状积分对比:经组内分析结果示:p<0.01,存在差异。证实中西药均可降低中医症状总积分、主症总积分、主症各单项积分、次症总积分。而组间对比结果为p<0.01,说明较西药而言,参葛健脾方降低上述积分的程度更大,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如腹痛、腹泻、大便臭秽、排便急迫等。4.布里斯托粪便性状比较:组内分析结果为p<0.01,差异显着,表明中西药对大便性状的改善都有一定的作用。组间分析p<0.01,具有显着差异,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粪便性状更接近正常粪便性状,提示参葛健脾方较匹维溴铵来说能更好地改善病患的粪便性状。5.IBS-SSS总积分对比:组内对比得出p<0.01,有显着差异,提示中西药均能降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组间分析p<0.01,表明中药在缓解患者病情方面更具优势。6.IBS-SSS各单项积分对比:组内分析结果示p<0.01,差异明显,说明中西药在腹痛程度、腹痛频率及腹胀程度等5个方面,均有明显的疗效。对于腹胀程度的组间分析比较,p>0.05,无区别,提示两种药物都能改善患者的腹胀情况,且中药无明显优势。但在腹痛程度和频率、排便满意度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面,区别明显(p<0.01),参葛健脾方明显可以缓解病患发病时的疼痛程度以及减轻疼痛发生次数,而且可显着提高患者排便时的满意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疾病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7.复发情况的比较:治疗后4周两组间的复发率存在差异(p<0.05),中药组复发率为3.45%,西药组复发率为33.33%,说明参葛健脾方的远期疗效更优。结论:对于脾虚湿热型IBS-D患者,采用参葛健脾方加减,安全性高,且可明显地减轻病患腹痛腹泻、大便急迫等不适,改善异常的粪便形态,对于患者排便满意度的提高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加之远期疗效可观,故值得应用推广。

许胜[4](2020)在《白头翁汤结肠透析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白头翁汤结肠透析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运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多样的方式及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经诊断为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来自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中医院肛肠科,例数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白头翁汤结肠透析为治疗组,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艾迪莎)结肠透析为对照组,每天一次,疗程为4周。通过对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评定,及治疗前后患者改良Mayo评分、Baron内镜下UC活动分级评分、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的观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在治疗后的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改良Mayo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在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Baron内镜下UC活动分级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在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ESR、CRP方面,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在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中2例腹部不适,3例出现肛门疼痛;治疗组中1例腹部不适,1例出现肛门疼痛;经临床指导及嘱患者放松肛门及紧张心情,未经药物治疗及未暂停结肠透析疗程后症状消失,均未影响结肠透析时间及疗程。结论:在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采用白头翁汤或艾迪莎结肠透析治疗均具有临床疗效,且在治疗后的综合疗效、改良Mayo评分、Baron内镜下UC活动分级评分、ESR和CRP、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白头翁汤均要优于艾迪莎。

田帝[5](2020)在《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脑肠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体重增长情况、内脏敏感性变化、血清中相关脑肠肽(5-HT、VIP)和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10)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本方治疗IBS-D的有关机制,为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180-220g健康的SPF级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及造模组(36只)。造模组大鼠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夹尾刺激联合番泻叶灌胃复合造模法造模。造模方式:慢性束缚应激,3小时/天;夹尾刺激,半小时/天;番泻叶灌胃,浓度为0.45g/m L,灌胃体积为10m L/kg,1次/天,造模期为14天。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疏肝健脾方组、思连康组,共3组,每组12只。造模结束后:1.观察大鼠一般情况;2.采用腹壁回辙反射(AWR)检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腹泻指数观察大鼠腹泻情况以评价疾病特征;3.选用旷场实验、糖水偏好、悬尾实验作为评价肝郁的证候特征;4.选用造模第7、14天体重增长情况、造模1周内进食量评价脾虚的证候特征;5.制备结肠HE染色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综合评价造模是否成功。治疗期:空白组不予特殊处理,模型对照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用量10m L/kg,1次/天,连续14天;疏肝健脾方组大鼠予中药汤剂灌胃治疗,浓度2.0475g/m L,用量10m L/kg,1次/天,连续14天;思连康组大鼠予思连康片稀释的混悬液灌胃治疗,浓度0.04725 g/m L,用量10m L/kg,1次/天,连续14天。治疗结束后:6.观察大鼠一般情况;7.观察大鼠体重变化;8.观察腹壁回辙反射(AWR)检测大鼠内脏敏感性;9.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脑肠肽(5-HT、VIP)含量的变化;1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1.一般情况: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行为学指标及粪便性状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空白组大鼠与造模前无明显异常;其余造模组大鼠精神倦怠,毛色干枯、晦暗,进食减少,体重增长下降,形体偏瘦,便次增多、出现水样便或不成形便。2.腹壁回辙反射和腹泻指数评分: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余造模组大鼠腹壁回辙反射评分显着降低(P<0.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造模组大鼠腹泻指数评分显着增高(P<0.001)。提示造模后可使大鼠内脏敏感性增高;大鼠出现腹泻症状。3.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余造模组旷场实验大鼠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显着降低(P<0.001);其余造模组大鼠悬尾实验评分显着升高(P<0.001);其余造模组大鼠糖水偏好实验评分显着降低(P<0.001)。提示本造模方法可使大鼠出现肝郁状态。4.体重增长和进食量: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余造模组大鼠造模第7天和造模第14天体重增长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造模组1周内日均进食量均显着降低(P<0.05)。提示本造模方法可使大鼠出现脾虚状态。5.大鼠结肠病理学变化:造模后,与空白组对比,其余造模组大鼠结肠均未见明显充血、水肿、糜烂及炎性细胞浸润。提示本造模方法符合IBS-D的病理学变化。6.一般情况: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疏肝健脾方组和思连康组大鼠精神状态较好,活动增多,毛色逐渐改善且有光泽,叫声洪亮,无明显激怒情况,进食量增加,粪便逐渐成形。7.体重变化: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疏肝健脾方组可使大鼠体重显着增加(P<0.05),思连康组大鼠体重增长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疏肝健脾方可明显改善IBS-D大鼠体重变化。8.腹壁回辙反射: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思连康组大鼠痛阈值未见显着差异(P>0.05);疏肝健脾方组可使大鼠痛阈值显着升高(P<0.05),提示疏肝健脾方可使大鼠内脏敏感性显着降低。9.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10)的含量变化:治疗后,与空白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5),IFN-γ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疏肝健脾方组和思连康组均使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着升高(P<0.05),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思连康组对比,疏肝健脾方组使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着升高(P<0.05)、使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10.大鼠血清中脑肠肽(5-HT、VIP)含量的变化:治疗后,与空白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5-HT和VI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疏肝健脾方组和思连康组均可使血清中5-HT和VIP水平降低(P<0.05)。与思连康组对比,疏肝健脾方组可使VIP水平显着降低(P<0.05),5-HT水平降低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选用“慢性束缚应激+夹尾刺激+番泻叶灌胃”的叠加复合造模方式,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AWR、腹泻指数、旷场实验、悬尾实验、糖水偏好、体重增长、进食量、结肠HE染色等综合评分,结果符合肝郁脾虚型IBS-D动物模型标准,提示造模成功。2.疏肝健脾方能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模型大鼠的症状;增加大鼠体重变化;升高大鼠肠道痛阈值,降低大鼠内脏敏感性。3.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机制可能与血清中脑肠肽如5-HT和VIP的含量降低相关。4.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机制可能与血清中促炎因子IFN-γ的含量降低及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升高相关。

陈阳[6](2019)在《基于肠道菌群的葛根芩连汤干预急性肠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1目的本研究以经方葛根芩连汤为研究对象,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急性肠炎动物模型,通过研究葛根芩连汤及不同配伍对正常和模型大鼠肠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及其药效成分代谢规律的差异性,结合炎性指标,从菌群代谢角度来初步探讨葛根芩连汤的配伍规律,希冀为深入揭示葛根芩连汤的深层次作用机制奠定基础。2方法2.1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通过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急性肠炎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IL-6、IL-10的含量,结合结肠损伤、部分结肠干湿度比及病理切片等评分,探究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的治疗作用。2.2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模型大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16S r RNA技术,研究全方及不同配伍组对急性肠炎模型大鼠的整体肠道菌群组成和比例的的影响,并找到门和属水平差异性的物种。2.3肠道菌群对葛根芩连汤主要成分的代谢差异研究运用UHPLC-LTQ-Orbitrap-MS技术分析葛根芩连汤及不同配伍与体外肠道菌群厌氧孵育后黄酮类、皂苷类和生物碱类成分的代谢情况,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探讨配伍对葛根芩连汤主要成分肠菌代谢的影响。3结果3.1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模型鼠出现体重减轻、粪便隐血、结肠水肿、结肠隐窝和上皮结构破坏,提示模型具有急性肠炎的病理特征;模型鼠较正常鼠血清TNF-α、IL-6含量显着升高,而IL-10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经葛根芩连汤及不同配伍干预后,大鼠毛发正常、体重增加、结肠损伤减轻;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肠腺体变长且丰富,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其黏膜层内隐窝结构损伤程度得到缓解,出血和水肿得到减轻;TNF-α、IL-6含量的降低,IL-10含量的升高。3.2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模型大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显示,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有明显差异,除全方去芩连组外均能下调急性肠炎引起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增加。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等有益菌只出现在正常组中;与正常相比,模型组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属)显着减少,Bacteroides(拟杆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梭菌属)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均能降低与肠道炎症疾病相关的Clostridiumsensustricto1(梭菌属)的数量;全方组、全方去甘草组、芩连组均可显着性增加有益菌Akkermansia(阿克曼菌属)的数量;全方去甘草组引起RuminococcaceaeUCG013增加;全方去芩连组中有害菌Desulfovibrio(脱硫弧菌属)、有益菌Allobaculum和BacteroidalesS24-7ukn富集;全方去葛根组引起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及Burkhonderiales(伯克氏菌目)的上调且Allobaculum和BacteroidalesS24-7ukn相对丰度下降。3.3肠道菌群对葛根芩连汤主要成分的代谢差异研究经肠道菌群代谢后鉴定了全方中5个黄酮类原型成分、1个皂苷类原型成分、4个生物碱原型及14个代谢产物,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的不同配伍聚为5类,找出了分类的10个差异性成分,并初步探讨了配伍对成分代谢的规律。4结论葛根芩连汤是通过降低IL-6和TNF-α的水平,升高IL-10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黏膜损伤,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来发挥对DSS诱导的AE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合肠菌对药物的代谢研究,得出疾病与菌群、药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关系,不同配伍可造成肠道菌群异常改变及成分代谢的水平差异:全方及全方去甘草组在抗炎及对黏膜修复作用更为明显;黄芩黄连是葛根芩连汤中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关键药味,且配伍葛根、甘草后对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增强;全方组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代谢较不同配伍组多,有益于其药效的发挥、大多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在肠道代谢增加,比较不同配伍组的结果分析推测甘草可能是加快生物碱类成分代谢的方中重要药味。

谢秋燕[7](2018)在《评价活血愈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活血愈肠方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症状及活动性、内镜评分、生活质量等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等,并与莎尔福(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比较,评价活血愈肠方治疗轻中度U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活血愈肠方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疗效及安全性依据。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就诊的轻中度UC患者中,纳入符合要求的UC患者20例,随机分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莎尔福组),各10例。活血愈肠方组给予活血愈肠方颗粒剂及西药模拟片剂治疗,西药组给予西药片剂(莎尔福)及中药颗粒剂模拟剂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相关检查评估基础状况(如三大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及结肠镜检查,观察活血愈肠方与莎尔福分别对于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的提高(症状等级、Mayo评分、AI评分),以及第八周临床活动性的改善及内镜评分。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录入,并进行两组内、两组间的对比。结果:1.症状评分及疗效评价:(1)主症积分: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后主症积分均降低(P<0.05),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血愈肠方组改善主症较西药组效果更显着。(2)次症积分: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后次症积分均降低(P<0.05),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前后次症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血愈肠方组改善次症较西药组效果更显着。(3)症状疗效:活血愈肠方组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8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30%。两组疗效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血愈肠方组较西药组改善症状的效果更显着。2.Mayo/AI/内镜疗效:(1)治疗前后Mayo评分比较,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后Mayo评分均降低(P<0.05),但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后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血愈肠方组较西药组降低Mayo评分的疗效无明显差异。(2)治疗前后AI评分比较,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后AI评分均降低(P<0.05),但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后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活血愈肠方组较西药组降低AI评分的疗效无明显差异。(3)治疗前后内镜评分比较,活血愈肠方组级西药组治疗后内镜评分均降低(P<0.05),但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后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血愈肠方组较西药组降低内镜评分的疗效无明显差异。(4)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肠镜疗效比较均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活血愈肠方组较西药组临床疗效及肠镜疗效无明显差异。3.生活质量评定: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DQ评分均较前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活血愈肠方及西药均可提高IBDQ评分,但活血愈肠方组及西药组治疗前后积分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活血愈肠方组较西药组更有利于提高IBDQ评分,患者的生存质量更高。结论:活血愈肠方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较高,在改善主症、次症及患者生活质量上较莎尔福效果更佳,在改善Mayo评分、AI评分及内镜评分上较莎尔福疗效无明显差异,还需进一步临床研究,方可推广应用。

黄熙杰[8](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便异常的表现包含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在《伤寒论》中有关二便异常的条文达200余条,占全书条文的二分之一,表明二便异常是临床之常见症状,常被作为诊察疾病性质和判断病情发展的眼目,故《素问·五脏别论》云:"凡治病必察其下",本文将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伤寒论》之二便异常进行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文献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医临床"二便异常"疾病的诊治有所裨益。第一部分,就二便异常之文献报道及《伤寒论》治疗二便异常代表方剂之临床运用状况进行综述。试阐述《伤寒论》有关"二便异常"论述之观点以及现代中医临床运用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之规律。此外,方剂的研究除了针对六个方剂在临床的应用外,也进行了方剂药理方面的研究探讨。第二部分,结合《伤寒论》相关条文对"二便异常"病证进行理论探讨。大便异常分别从下利、大便难、大便硬和初硬后溏四个方面进行,小便异常则从小便不利、小便难和小便数这三个方面进行,并针对其异常所提示的诊断及治疗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其后围绕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的出现及其辨证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尝试在大便和小便出现异常的过程中是否有相对应的联系。最终研究发现,二者发生异常最根本的原因是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会依据其发生病变的具体脏腑不同,而出现大便异常或小便异常,且大便的异常和小便的异常之间密切相关。除此以外,针对"利小便而实大便"法的理论探讨,并依据二便分消水液的理论,进而提出"通大便而缩小便"的观点,其根据则在于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水谷运行至小肠后,在其泌别清浊的作用下,吸收水谷精微由脾运转全身,而糟粕下传大肠,无用水液则下输膀胱。因而二便的异常与小肠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小肠吸收水液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大便的溏与结、小便的利与不利。若小肠吸收水液不及导致大量水液随糟粕传至大肠,则可出现大便溏泻,此时可通过通利小便之法分消多余的水液;反之,若小肠泌别失常,水液偏渗膀胱,则会导致大便硬、小便数之象。第三部分,是运用《伤寒论》中治疗二便异常较经典的方剂进行循证医学分析。文献检索包括电子与手工检索;采用随机方案隐藏与Jadad质量记分法对纳入的RCT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两名作者按照事前所设计的资料提取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独立提取,若是遇到不相同的部分,由第三者一起进行讨论并协商解决。采用的软件是由Cochrane协作网所提供的RevMan 5.3.5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危险比率,连续变量使用均数差表示治疗效应,这两样数据都以效应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来表示。如果meta分析的结果存在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来表达,反之,则用固定效应模型表达,当汇总效应出现不相同时,则提供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发表偏倚使用倒漏斗图进行分析以及判断。选定的方剂为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等六首,并对这几首方剂分别治疗肝硬化腹水、小儿秋泻、便秘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的最佳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五苓散、真武汤以及猪苓汤在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葛根芩连汤和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这些系统评价大多由于临床实验研究的质量偏低,证据可靠性不足,所以没有办法真正体现出中药治疗这些疾病的优势。

张蔷[9](2017)在《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4、结肠组织COX-2、MMP-9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简称XY80目+100目)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IL-4含量、结肠组织COX-2和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揭示该方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SPF级SD雄性大鼠,在实验动物中心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复方蜥蜴散80目治疗组(XY80目组)、100目治疗组(XY100目组)和80目+100目治疗组(XY80目+100目组),共6组,每组各14只。NC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肠,其它组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法诱导UC模型。HE染色确定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均连续给药14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进行DAI评分。治疗第14天末,将所有大鼠禁食24h,麻醉并处死后,光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IL-4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COX-2和MMP-9的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1.一般情况: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NC组大鼠精神状态好,反应灵敏,被毛纯净整齐,体重增加较快,大便正常;MC组大鼠造模后第二天可发现精神状态变差,反应迟缓,扎堆不活动,食量显着减少,体重减轻,被毛蓬松凌乱,晦暗不光亮,大便稀溏甚则伴有粘液脓血;各治疗组和MC组相比较,以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精神状态改善,毛色光亮,反应灵敏,喜觅食,大便逐渐成形,以XY80目+100目组为最佳。2.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各治疗组DAI评分与MC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P组、XY80目组、XY100目组DAI评分与XY80目+100目组同期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Y80目组、XY100目组与SASP组之间DAI评分同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组织学改变:行HE染色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NC组结肠黏膜完整无缺损,黏膜皱襞表面光滑,走向规则,腺体排列规整;MC组结肠黏膜各层组织结构消失,细胞间隙增宽,部分黏膜严重缺损,腺体破坏,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到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各治疗组与MC组相比,结肠黏膜病理结果均有改善,以XY80目+100目组为最佳,各层结构基本清晰,可见散在的炎性细胞。4.结果统计:各治疗组与MC组比较,血清IL-4含量明显升高,结肠组织COX-2和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XY80目+100目组与其它治疗组比较,血清IL-4含量明显升高,结肠组织COX-2和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SASP组、XY80目组、XY100目组三者之间比较,血清IL-4含量,结肠组织COX-2和MMP-9的表达水平都没有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COX-2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0.969)。结论1.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能够使UC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及结肠黏膜损伤情况得到改善,并能降低DAI评分。2.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可以升高IL-4含量,降低COX-2和MMP-9的表达水平。3.COX-2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说明COX-2和MMP-9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4.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的配方独特,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升高抑炎因子IL-4的含量,干预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炎症性相关酶COX-2和MMP-9的表达水平而抑制炎性介质表达,调节免疫失衡,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促使损伤的结肠黏膜修复。5.复方蜥蜴散经不同微粒组合后可增强治疗效果,对结肠黏膜溃疡的修复作用明显,比单用80目微粒或单用100目微粒要好。

梅艳飞[10](2016)在《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研制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药效学研究》文中提出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ral colon-targeted 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OCTDDS)是一类通过口服药物达到在结肠定位释放的新型给药系统,因其具有增加结肠局部药物浓度、减少服药次数、提高药物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根据不同释药原理,OCTDDS可分为p H依赖型、时间依赖型、酶依赖型、压力控制型和联合应用型。近年来,人们多关注于联合应用型OCTDDS的研究,以达到更好的结肠定位释放的效果。海藻酸钠、壳聚糖、果胶等天然多糖在人体胃液、小肠液中不降解,而能够特异性的被结肠细菌产生的酶所降解,故可用作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材料。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炎症性肠道疾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关注,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复发,不仅并发症多,癌变率也相对较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由于UC病灶主要在结肠,而乙状结肠最为常见,普通的口服制剂很难完好到达病灶部位,即使能够到达其药量也所剩无几,很难达到治疗目的。而中药治疗UC多为灌肠和栓剂给药,长期以往,多数患者很不易接受和依从。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一种口服制剂,使得药物能够到达结肠后缓慢释放,既能达到结肠靶向释放,又可以在结肠缓释释放,用于UC的治疗。大黄药用历史悠久,其中多种成分具有抑菌抗炎的作用,可保护胃肠道黏膜,抗胃肠道黏膜损伤。有研究表明,大黄多糖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对溃疡性结肠炎也有良好治疗作用;大黄蒽醌可通过改善肠道微循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和肠粘膜上皮细胞损伤来修复肠道黏膜的损伤。本课题将大黄作为模型药物,制备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结合体内外释放度考察以及对UC模型大鼠预保护作用的观察,评价该制剂的结肠靶向性。1大黄结肠靶向微丸释药影响因素的考察及处方优化采用滴制法制备丸芯,以微丸的大小、形态和外观为依据,筛选合适的滴距、针头、搅拌速率和辅料比;以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度为指标,考察海藻酸钠-果胶溶液浓度、壳聚糖溶液浓度、Ca Cl2溶液浓度、壳聚糖-Ca Cl2溶液p H和投药量对微丸制备工艺及释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丸芯处方进行优化。以丸芯包衣后的释药性能为评价指标,进行包衣增重的筛选,最终得到能够在结肠释放药物的大黄微丸。采用7号针头、8 cm滴距、200 r·min-1的搅拌速率和1:7的辅料比(果胶:海藻酸钠)滴制丸芯,以2%的海藻酸钠-果胶溶液,0.7%的壳聚糖溶液,1%的Ca Cl2溶液,p H 6.0的壳聚糖-Ca Cl2溶液,投药量4:1(大黄:辅料)的制备工艺制备丸芯,肠溶包衣增重30%,得包衣微丸。该微丸在人工胃液2 h和小肠液3 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2.01%和8.72%,在人工结肠液中4 h累积释放度为92.58%。确定了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剂处方,初步实现了结肠靶向释放的效果。2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在大鼠胃肠道内的分布和释放将大黄结肠靶向微丸通过自制大鼠开口器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将大鼠处死,剖取胃肠道,观察微丸外观性状并计数,计算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微丸在大鼠各胃肠道内的分布率;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剩余微丸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和大鼠各胃肠道组织及内容物中大黄素的含量,计算累积释放度,并绘制药物在各胃肠道中的药-时曲线,评价其释药特性。微丸能完整地运动至大鼠结肠,具有明显迟释效应,给药1012 h后结肠分布率可达最高,为52.7%;药物于816 h在盲肠和结肠具有较高浓度,药物释放可维持至24 h,最终释药量可达88.99%。所制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3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构建及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干预作用Wistar大鼠采用恶唑酮建立UC模型,造模前随机分为预保护组(200 mg·kg-1,140 mg·kg-1和80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6只,雌雄各半,预保护组在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微丸,连续给药8天。给药后d 4,预保护组和模型组大鼠背部皮肤涂抹恶唑酮致敏2 d,正常组大鼠涂抹生理盐水对照,间隔2 d。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于d 8以恶唑酮灌肠造模;所有大鼠于d 9处死,剖腹取结肠,称量结肠湿质量,观察结肠损伤情况,计算结肠湿质量指数并对大鼠结肠病变进行评分。大黄结肠靶向微丸140 mg·kg-1剂量组的结肠湿质量指数(P<0.05)和结肠病变肉眼评分(P<0.01)与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该剂量的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可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对UC大鼠具有一定预保护作用。

二、结肠宁颗粒剂药效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肠宁颗粒剂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1.5 提取结局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2.3 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总有效率
        2.4.2 治愈率
        2.4.3 临床症状积分
        2.4.3. 1 腹泻
        2.4.3. 2 脓血便
        2.4.3. 3 里急后重
        2.4.3. 4 腹痛
        2.4.4 TNF-α
        2.4.5 IgA
        2.4.6 IgM
        2.4.7 IgG
    2.5 不良反应
3 讨论

(2)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黄芩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参葛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1.2 发病机制
        1.3 诊断标准
        1.4 治疗
    2.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学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样本量的估算和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筛选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价
        2.5 数据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3.3 临床疗效比较
        3.4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记录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结果探讨
    2. 导师对IBS-D的认识
    3. 方药组成及方解
    4. 现代药理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基本信息表
    附录四: 中医证候积分表
    附录五: 布里斯托粪便分类表
    附录六: IBS-SSS评分表
致谢

(4)白头翁汤结肠透析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一般资料
    2.3 诊断资料
    2.4 研究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评定
    3.2 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
    3.3 治疗前后Baron内镜下UC活动分级评分
    3.4 治疗前后ESR、CRP
    3.5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3.6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3.7 不良反应比较
4 讨论
    4.1 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4.2 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4.3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4.4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4.5 血沉、C反应蛋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研究
    4.6 结肠透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原理及相关研究
    4.7 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研究及方药分析
    4.8 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灌肠方式的改进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脑肠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基于肠道菌群的葛根芩连汤干预急性肠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1 仪器、试药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与耗材
        1.3 饮片
        1.4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葛根芩连汤及不同配伍组药液配制
        2.2 实验动物分组
        2.3 动物模型的建立
        2.4 动物给药
        2.5 标本采集及处理
        2.6 动物检测指标及方法
        2.7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葛根芩连汤及其配伍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3.2 葛根芩连汤及其配伍对大鼠DAI的影响
        3.3 葛根芩连汤及其配伍对大鼠部分结肠W/D的影响
        3.4 葛根芩连汤及其配伍对大鼠结肠CMDI的影响
        3.5 葛根芩连汤及其配伍对结肠病理组织切片及HPS的影响
        3.6 对生化指标IL-6、IL-10、TNF-α含量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大鼠肠道微生态多样性研究
    1 仪器、试药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与耗材
        1.3 饮片
        1.4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葛根芩连汤及不同配伍组药液配制
        2.2 实验动物分组
        2.3 动物模型的建立
        2.4 动物给药
        2.5 标本采集及处理
        2.6 细菌总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2.7 细菌16S rDNA PCR扩增
        2.8 Miseq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2.9 序列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10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样本总DNA质量检验
        3.2 细菌16S rDNA PCR扩增
        3.3 优化序列信息及样本数据统计
        3.4 OTU分析
        3.5 样本稀释曲线及Alpha多样性分析
        3.6 Beta多样性分析
        3.7 门水平群落组成及物种差异分析
        3.8 属水平群落组成及物种差异分析
        3.9 LEfSe差异物种分析
        3.10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肠道菌群对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的代谢差异研究
    1 仪器、试药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与耗材
        1.3 饮片
    2 实验方法
        2.1 药物溶液的制备
        2.2 对照品溶液及内标溶液的制备
        2.3 培养基及肠道菌群混悬液的制备
        2.4 肠菌代谢培养
        2.5 样品处理方法
        2.6 液相色谱条件
        2.7 质谱条件
        2.8 数据处理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黄酮类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UHPLC-LTQ-Orbitrap-MS分析
        3.2 皂苷类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UHPLC-LTQ-Orbitrap-MS分析
        3.3 生物碱类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UHPLC-LTQ-Orbitrap-MS分析
        3.4 主要成分代谢差异分析
        3.5 多元统计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7)评价活血愈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研究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及机制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诊断
        三、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治疗
    第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三、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第三节 活血愈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纳入标准
        三、西医诊断依据
        四、疾病评估
        五、中医诊断标准
        六、排除标准
        七、剔除标准
        八、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九、全面中止试验的标准
        十、依从性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病例收集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指标
        五、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一、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第二节 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评价比较
        一、两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主症积分比较
        二、两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次症积分比较
        三、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疗效结果比较
    第三节 MAYO/AI/内镜评分比较
        一、两组Mayo评分结果比较
        二、两组AI评分结果比较
        三、两组内镜评分结果比较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肠镜疗效比较
    第四节 生活质量评定
        一、两组患者生活质量(IBDQ)评分比较
    第五节 不良反应观察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第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及相关疗效评价资料分析
        一、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评价
        二、Mayo/AI/内镜评分
        三、生活质量评定
    第三节 理论探讨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伤寒论》"二便异常"的文献研究
        1 《伤寒论》小便异常的表现
        1.1 小便不利
        1.2 小便不通(不尿)
        1.3 小便难
        1.4 小便少
        1.5 小便数
        2 《伤寒论》大便异常的表现
        2.1 泄泻
        2.2 便秘
        3 现代研究的大便和小便异常
        3.1 大便异常的研究
        3.2 小便异常的现代认识
        4 "二便异常"的相关性
        4.1 大便硬、小便利
        4.2 小便不利、大便反自利
        4.3 小便数、大便硬
        4.4 小便量多、大便硬
        5 利小便而实大便,通大便而缩小便
        5.1 利小便而实大便
        5.2 通大便而缩小便
    综述二:五苓散的现代研究
        1 五苓散方源
        2 五苓散药物组成分析
        3 五苓散现代临床研究
        4 五苓散现代药理研究
        4.1 双向调节尿液作用
        4.2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3 抗变态反应作用
        4.4 抑制排斥反应作用
        4.5 保护肾脏作用
        4.6 治疗心衰
        4.7 抑制泌尿系结石生成作用
        4.8 止泻作用
    综述三:真武汤的现代研究
        1 真武汤方源
        2 真武汤药物组成分析
        3 真武汤现代临床研究
        3.1 心脏衰竭
        3.2 外感
        3.3 咳嗽
        3.4 喘证
        3.5 尿多
        3.6 遗尿
        3.7 水肿
        3.8 泄泻
        3.9 肝硬化腹水
        4 真武汤现代药理研究
        4.1 强心及改善心功能
        4.2 温肾作用
        4.3 抗衰老作用
        4.4 减肥降脂作用
    综述四:猪苓汤的现代研究
        1 猪苓汤方源
        2 猪苓汤药物组成分析
        3 猪苓汤现代临床研究
        3.1 急慢性肾炎
        3.2 急慢性膀胱炎
        3.3 泌尿系结石
        3.4 肾积水
        3.5 其它疾病
        4 猪苓汤现代药理研究
    综述五:麻子仁丸的现代研究
        1 麻子仁丸的研究概况
        2 麻子仁丸药物组成分析
        3 麻子仁丸的临床使用概况
        3.1 单纯性便秘
        3.2 习惯性便秘
        3.3 肛肠疾病
        3.4 腰椎间盘突出症
        3.5 小儿习惯性便秘
        3.6 抗精神药物导致的便秘
        3.7 老年便秘
        3.8 肿瘤便秘
        3.9 术后便秘
        3.10 咳嗽
        3.11 高脂血症
        3.12 其他应用
        4 麻子仁丸的实验研究
        4.1 通便作用
        4.2 抗粘连作用
        4.3 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4.4 降糖作用
    综述六:葛根芩连汤的现代研究
        1 葛根芩连汤方源
        2 葛根芩连汤药物组成分析
        3 葛根芩连汤现代临床研究
        3.1 泄泻
        3.2 胃肠炎
        3.3 发热并发肝炎
        3.4 脑梗死
        3.5 外感类疾病
        3.6 运动神经类疾病
        3.7 糖尿病及并发症
        3.8 代谢综合征
        3.9 带下
        3.10 阴道炎
        3.11 更年期综合征
        3.12 外科术后
        3.13 皮肤类疾病
        3.14 五官类疾病
        3.15 其他杂病
        4 葛根芩连汤现代药理研究
        4.1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细胞炎症因子
        4.2 抗细胞凋亡因子
        4.3 调节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
        4.4 抑菌作用
        4.5 解热作用
    综述七:黄芩汤的现代研究
        1 黄芩汤方源
        2 黄芩汤药物组成分析
        3 黄芩汤现代临床研究
        4 黄芩汤现代药理研究
        4.1 复方和单味同步实验结果分析
        4.2 组方分析
        4.3 拆方研究
        4.4 复方作用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伤寒论》二便异常的理论探讨
    1 大便异常
        1.1 下利
        1.2 大便难
        1.3 大便硬
        1.4 初硬后溏
    2 小便异常
        2.1 小便异常的病因病机探讨
        2.2 小便异常的诊治意义
    3 二便的相关性探讨
        3.1 《伤寒论》对二便关系的认识
        3.2 "通大便而缩小便"探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二便异常的meta分析
    一、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4.2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二、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4.2 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5 建议治疗方案
    三、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4.2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四、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疗效特点
        4.2 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5 建议治疗方案
    五、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疗效特点
        4.2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六、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4.2 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5 建议治疗方案
    七、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4.2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总结
    1 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评估
        1.1 方法学质量和偏倚风险评估
        1.2 GEADE标准评估证据质量
    2 本篇研究的不足
    3 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4、结肠组织COX-2、MMP-9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仪器与设备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药物配制
        2.3 模型制备
        2.4 给药方法
        2.5 取材和标本处理
        2.6 指标检测的方法步骤
        2.7 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
    2.各组大鼠的DAI评分
    3.结肠黏膜病理学观察
    4.血清IL-4 检测结果
    5.免疫组化统计结果
        5.1 COX-2 蛋白的表达
        5.2 MMP-9 蛋白的表达
    6.相关分析结果
讨论
    1.溃疡性结肠炎造模方法
    2.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探讨
        2.1 西医学对UC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UC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本课题组对UC病因病机的认识
    3.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分析与研究
        3.1 组方分析
        3.2 单味中药的药效和现代药理研究
    4.IL-4、COX-2 和MMP-9 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5.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IL-4、COX-2、MMP-9 的影响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编着作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个人简历

(10)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研制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结肠宁颗粒剂药效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 高勤,陈一川,杨宸,张美珠. 海南医学, 2021(10)
  • [2]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龙泽凡.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3]参葛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型的临床研究[D]. 戴莉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白头翁汤结肠透析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D]. 许胜.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脑肠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D]. 田帝.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基于肠道菌群的葛根芩连汤干预急性肠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D]. 陈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评价活血愈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D]. 谢秋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 [8]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D]. 黄熙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9]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4、结肠组织COX-2、MMP-9表达影响的研究[D]. 张蔷. 宁夏医科大学, 2017(02)
  • [10]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研制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药效学研究[D]. 梅艳飞. 河北北方学院, 2016(03)

标签:;  ;  ;  ;  ;  

肝宁颗粒药效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