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MS短消息传输的远程控制技术及其实现

基于SMS短消息传输的远程控制技术及其实现

一、基于SMS短消息传输的远端控制技术及其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1](2019)在《港口堆场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港口堆场面积大,夜间照明需要大量的大功率灯具,负责向堆场提供照明的灯杆较多且分布广泛。传统的以人工操作为主的照明灯具控制方式存在操控不便、安全性较差、不利于节能降耗等缺点。本文针对某港口堆场照明控制与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某港口堆场照明控制的实际需要,研究并设计开发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上位机和远程控制终端两个部分构成,两者之间通过移动通讯网络连接。上位机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启闭指令给远端控制终端,远端控制终端接收到指令后输出信号,控制灯杆照明的启闭。论文具体工作内容如下:⑴完成了基于PC机串口通信和GSM无线收发模块的上位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及基于Visual C#.NET应用程序和Serial Port串口通信控件软件设计。上位机系统由PC机与无线收发模块的串口连接,利用C#语言编译上位机系统的控制程序,由无线模块SIM800A发出AT指令给远程终端。⑵完成了基于STM32微处理器和GSM无线收发模块的远程终端硬件及基于Keil开发系统和C语言的软件设计。远程终端的无线收发模块和STM32微控制器的串口连接,利用C语言编译嵌入式系统软件,STM32微处理器由无线模块SIM800C接收到AT指令后,输出开关量信号控制继电器和灯杆电控箱内的主接触器的联动启闭动作,实现控制灯杆照明的开启和关闭。⑶堆场灯杆电控箱内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改造,在电控箱内增装了手动与自动操作模式的转换开关及交流接触器,设计了远程终端开关量输出电路,以适应控制输出的需要。该系统可根据港口夜间装卸作业的需要,在有作业要求的堆场,及时远程启闭堆场灯杆,既满足了堆场装卸作业的照明需要,又能实现电力能源的节约,可广泛地应用于面积大且分布分散的堆场照明灯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薛飞[2](2019)在《基于ZigBee技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家居监控系统往往完全依赖于传感器节点来实现,例如安装声光报警装置等。但是这一类的装置作用范围有限,同时灵敏度不高,无法有效地起到安全防护的功能。同时,在传输带宽、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限制,更缺乏自动语音报警等关键技术的支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均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推广LTE(Long Term Evolution)通信技术。LTE是第四代通信协议制式中的一种,较3G通信制式而言,LTE 协议引入了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关键传输技术,显着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LTE协议网络架构更加扁平与简单,减少了网络节点和系统复杂度,从而减小了系统时延,可以更好地实现实时操作。针对传统智能家居系统存在的缺陷,同时充分利用LTE通信技术的优势,论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ZigBee短距离通信协议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效采集各个节点的监控信号并及时反馈给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AT指令与LTE通信模块的建立实时通信,进而发送语音信息给设定服务中心或用户终端,从而建立远程通信链路,该链路可以实时提供现场视频或图像信号的传递,更好地实现了智能家居的实时监控功能。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课题的背景以及WSN、ZigBee、4G-LTE技术发展的过程,提出了一种结合WSN、ZigBee、LTE通信技术的新型智能家居的方案。对于ZigBee与WSN的关键技术与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为制定并实施合适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明确了系统的基本的组网技术与通信方法;(2)完成对基于ZigBee技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具体方案的设计,主要从开发平台、USB接口模块、功能模块三个方面详细分析系统的硬件架构与软件设计。并结合在智能家居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对各个模块的功能应用进行了分析与验证;(3)分析了 LTE通信技术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对OFDMA、MIMO、VoLTE等LTE制式通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实验场景的LTE网络进行测试分析和优化处理。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网络环境基础。论文所设计的新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交互性优、通用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袁广升[3](2016)在《基于RFID/GPS的车载冷藏货物跟踪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运输过程在货物生产与销售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对货物所处环境温度、湿度等有着严格的控制要求。如果周围环境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肉类腐败变质、果蔬腐烂、药品失效等,对社会公共健康安全造成威胁、财产造成损失。因此,研究冷藏货物跟踪系统对货物信息、环境温湿度信息、车辆位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对保障冷藏货物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冷链物流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中用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冷藏货物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温湿度、车辆位置及货物数量等信息监控的需求,提出并设计了基于RFID/GPS的车载冷藏货物跟踪系统,对冷藏货物跟踪系统的车载终端软硬件进行了详细设计。为了实现车载终端对车辆定位信息、货物数量信息、冷藏车内温湿度信息采集与发送,使用到的关键性技术包括GPS定位技术、温湿度采集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根据车载终端要求实现的功能,文章重点进行了基于STM32的软硬件系统设计。设计了GPS定位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RFID射频识别模块和GPRS无线传输模块的硬件接口方案,同时对LCD液晶屏接口进行了设计,最终完成了车载终端的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应用软件的开发,通过软件通讯接口完成了GPS信息采集与传输、RFID射频数据读写、温湿度数据采集与传输和GPRS无线数据传输等应用软件流程设计。最后通过STM32开发板及相关软硬件开发工具对GPS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与GPRS无线传输模块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环境温湿度的采集与显示、GPS定位信息的采集与显示,并成功将这些信息以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用户终端设备。

李涛[4](2013)在《基于STM32的GPS车载终端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车辆监控系统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定位技术、数据库技术及通信技术于一体,是智能交通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它越来越受到交通运输和安全管理部门的关注,逐渐成为交通管理领域中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尤其是在长途客车监控领域,由于司机经常超载超员,为了躲避交管人员检查绕道行驶,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因此,进行车辆监控系统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及社会经济效益。车载终端是车辆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所研究的车载终端来源于上海某公司“车辆监控系统”研发项目,该项目根据长途客运汽车领域的需求进行设计开发,本论文主要是针对项目中车载终端部分功能的设计与开发。论文给出了车载终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相关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在硬件系统设计方面,分析比较了目前在车载终端应用中比较流行的51、AVR、ARM系列微控制器,采用了近几年新兴的ARM系列微控制器STM32,相对于其它微控制器,STM32具有性价比高、功能强、实时性强等优势,这些特性非常适合应用于车载终端开发领域。以硬件系统的总体设计为基础,详细介绍了电源电路的设计、GPS模块的设计、GPRS模块的设计、图像采集模块设计等。在软件系统设计方面,搭建移植了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GPS定位、图像采集、GPRS数据远程传输等功能。实现了GPS定位数据的接收、解析,图像数据的采集,通过车载终端与监控中心的GPRS远程连接,终端将采集到的定位数据及图像数据打包以TCP/IP协议发送到监控中心。为了实现GPRS在网络不稳定时数据的实时传输,最后设计了SMS辅助发送方式。本文设计的长途客车车载终端实现了GPS定位、图像实时采集、数据传输及SMS短消息发送。在实际测试中表现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周桐[5](2011)在《基于GPS/GPRS的汽车防盗信息采集》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市场上汽车防盗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汽车非法被侵入时,车主在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被盗信息。系统在现有的防盗技术基础上,结合GPRS,GPS等技术构成基于GPS/GPRS的汽车防盗信息采集系统。利用GPRS网络技术,使车主在第一时间使车主获取以SMS/MMS方式的被盗汽车的图片、CAN节点和GPS定位防盗信息,同时车主也可通过SMS方式对被盗汽车实施必要的远程控制,从而阻止汽车被进一步非法移动。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内容:1)首先对比分析现有汽车防盗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基于GPS/GPRS的汽车防盗信息采集系统架构。2)研究分析与系统相关μC /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CAN总线技术、GPS定位和GPRS通信关键技术。3)开发基于GPS/GPRS的汽车防盗信息采集系统的硬件平台。4)开发基于GPS/GPRS的汽车防盗信息采集系统的软件系统。5)对开发的基于GPS/GPRS的汽车防盗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实验研究。最后,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基于GPS/GPRS的汽车防盗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曹雷[6](2008)在《基于微气象信息的森林火险监测系统》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火灾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森林火灾损失惨重,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资源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因此防御和控制森林火灾也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针对森林火险的研究大多基于宏观天气因素进行火险预报,对我国的火险预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易发生火灾地区大多气候状况极其复杂,垂直气候变化明显,采用宏观的天气进行火险预报容易误报和漏报。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本文初步分析了基于微气象信息的火险预报模型,并首次开发了基于微气象信息的森林火险监测系统,以期能对森林火险监测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对国内外森林火险现状的背景调查分析,了解了森林火险预报以及监测方面国内外现状,分析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基于微气象信息进行火险预报数学模型,选取相关的火险等级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通过回代检验确定单因子贡献度,确定单因子贡献度模糊数学模型的权重系数,进而通过综合判别确定火险等级指标,并依据火险等级指标划分火险等级。研究了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相关基础理论,包括GSM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基于GSM无线通讯系统发展的GSM SMS通讯平台,侧重阐述了SMS(短消息服务)定义、业务分类、发送方式、特征及优点、技术发展状况,并详细介绍了SMS规范以及AT指令。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整个系统主要包含三部分:现场监测分机、数据通信单元和监控中心控制处理系统。现场监测分机的硬件设计选择AT89C51作为现场监测分机中央处理单元,实现对森林微气象信息的采集,主要包括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雨量等;通过GSM SMS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送;并结合蓄电池充放特性设计了冲放电控制电路,保证现场监测分机的长期运行。监测分机软件通过C51实现,并给出了具体的软件设计方法;软件采用VC6.0编制了监控中心专家软件,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实现对整个森林各现场分机监测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打印等功能;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初步实现了基于微气象信息的火险等级预报。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对森林火险天气的实时监测,并在火险天气值达到上限时发送报警信息,及时消除隐患。

李明利[7](2007)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遥测遥控系统主机及数据通信功能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对许多农业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其中的监控系统面临着覆盖范围越来越大、监控点越来越分散等新的挑战,如何有效经济地实现所需的监控功能,正是论文所研究的方向。论文论证了无线式遥测遥控系统数据传输的优越性,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测控技术,实现了预期目标。首先论文深入研究了GSM的网络原理,工作过程和相关技术,重点分析了短信的收发方式和PDU格式及相关的AT指令,同时也深入研究了USB协议及其实现过程和硬件规范,为课题的深入进展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课题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其次论文结合粮仓温度测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功能需求,确定了合理的开发方案,软件上:利用VC++的MFC编写了比较合理的人机界面,用VC++6.0和DDK开发了基于WindowsXP SP2的WDM驱动程序,用KeilC开发了固件程序;硬件上:USB芯片选用性价比较高的CY7C68013,设计了最小系统模块;GSM模块选用西门子公司的TC35i,设计了点火电路,指示电路,电源电路,以及芯片之间的通信电路等模块。最后,论文提出了一种方便、实用、可靠的主机系统新方案:USB作为前置值班机与电脑的连接端口,以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组网方式,以短信息作为监控信息传递的工具,改变了传统监控系统的串口连接电脑的不方便性,有线或者自建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方式,大大扩展了监控范围,节省了成本。该方案适宜多目标、远距离遥测遥控。经过调试分析,方案切实可行,设计合理。在论文的最后,指明了论文需要完善之处,提出了论文继续深入的研究方向。

杨俊起,杨凌霄,陈滟涛[8](2007)在《GPRS/SMS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克服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传统通信手段的局限性,作者提出了基于无线公网GPRS构建分布式监控通信网络的方案,并介绍了一个基于GPRS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实例.制定了分布式监控系统的通信规约,运用VC++编程语言设计PC和GPRS模块之间的通信软件,以短消息SMS的方式实现信息传送.该方案使得建立的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不仅广而且费用低廉,不受区域和通信线路等限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袁小玲[9](2006)在《基于GSM短消息的公交查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GSM网络己经扩展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目前用户数量最大的移动通信系统。短消息作为GSM系统中最为简单和方便的数据通信方式,其业务和应用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内部人流的主要传输载体,以其覆盖面广、经济快捷的特点,目前仍然是绝大多数出行者的首选方式。如果能够提供一种服务,为市民特别是外来旅游、出差、就医等急需了解本地道路情况的人提供方便、快捷、经济、高效地公交线路的方案,将方便他们的出行和生活,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城市的地位。本文在对现有公交查询的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SM短消息的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方案,把发展比较完善的GSM网络引入到公交查询系统当中,利用GSM网络的短消息业务来进行公交查询。让人们在公务和休闲时能够获取及时公交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生活便利。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公交查询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根据人们出行乘车习惯,提出了改进型基于转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转乘方案。就是在转乘中加入邻接站点判断的基础上,引进公交查询快表,避免以后同样公交查询请求重复计算,提高了公交查询效率。通过对可以实现移动公交查询的途径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GSM短消息的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以中国移动手机用户为例,采用CMPP协议实现对公交查询短消息的收发。

王世勋[10](2006)在《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远程传输手段的多元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远程数据采集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桥梁远程监测系统涉及传感器、结构力学、计算机、通信等多学科多领域,是国际上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解决一套新型先进的远程数据采集技术,将无线数传技术应用于桥梁自动监测,并利用成熟稳定的GPRS网络资源,发挥其网络覆盖率高、传输特性好等优势,实现对某个地区的多座桥梁健康信息的远程采集。本系统的应用可以远程实时监测桥梁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桥梁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论文详细介绍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研制和开发,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析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在桥梁监测领域的应用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根据桥梁健康监测对数据采集系统的特殊要求,确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详细介绍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整体硬件构成和控制方案,分析选择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论述系统的设计原则。第三部分完成现场无线采集子系统的设计,阐述桥梁应变采集前向通道的电路组成,给出微功率短距离无线数传模块DTD462A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基于MSC1210和DTD462A实现桥梁应变无线采集节点,基于AT89C2051和DTD462A实现现场主控节点;根据系统的应用需求,完成全部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网络结构的设计和点对多点的通信控制协议的编制,对系统进行分析与测试。第四部分采用先进的GPRS通信技术实现桥梁应变数据的远程传输,研究GPRS技术的结构和特点,重点介绍其短消息业务;详细探讨了基于Q2403A的GPRS终端的软硬件设计原理;分析系统的层次结构,结合在桥梁应变无线远程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编制服务器端软件,对系统进行实验和调试。论文的最后部分对整个采集系统做概括总结,归纳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对系统的改进方法,指出该系统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全部采用无线的通信方式,彻底摆脱了有线的困扰,其数据传输通道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对交通运输管理、安全监控,工业测控、环境监测以及国防技术均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基于SMS短消息传输的远端控制技术及其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SMS短消息传输的远端控制技术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港口堆场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当前港口堆场灯杆照明节能方式应用现状
        1.3.2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室外照明系统的应用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堆场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堆场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2.2 当前远程控制方式的介绍和比较
        2.2.1 远程控制技术概述
        2.2.2 远程控制技术的介绍和比较
    2.3 堆场照明远程控制方案概述
    2.4 堆场灯杆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模型设计
        2.4.1 堆场灯杆照明启闭的管理流程控制优化
        2.4.2 堆场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模型设计
第三章 堆场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堆场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硬件总体框图
    3.2 系统控制主机的硬件设计
        3.2.1 系统控制主机部分的组成
        3.2.2 SIM800A无线模块的介绍
        3.2.3 上位机PC与无线收发模块的连接
        3.2.4 系统控制主机的电源设计
    3.3 终端硬件设计
        3.3.1 终端硬件系统的组成
        3.3.2 SIM800C无线模块的介绍
        3.3.3 STM32微控制器的介绍
        3.3.4 开关量输出电路
        3.3.5 终端硬件系统的电源设计
    3.4 灯杆电控箱内的照明电气控制系统改造
        3.4.1 现堆场照明灯杆设备功率及控制方式介绍
        3.4.2 灯杆照明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
第四章 堆场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AT指令应用
    4.2 基于Visual C#.NET和 Serial Port控件的上位机PC软件设计
        4.2.1 Visual C#.NET的概况
        4.2.2 Serial Port串口通信控件的介绍
        4.2.3 上位机P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3 基于Keil平台和C语言的远程终端软件设计
        4.3.1 远程终端软件开发环境
        4.3.2 远程终端系统程序的下载
        4.3.3 远程终端系统的软件的程序流程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ZigBee技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与理念
    2.1 通信协议
        2.1.1 ZigBee技术概述
        2.1.2 ZigBee系统的特点
        2.1.3 ZigBee网络射频芯片CC2430
        2.1.4 ZigBee网络拓扑类型
        2.1.5 常用短距离通信协议的比较
    2.2 组网技术
        2.2.1 WSN(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2.2.2 WSN的特点
        2.2.3 WSN分级组网架构设计
    2.3 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系统的具体设计
    3.1 平台硬件与软件设计
        3.1.1 开发平台的选择
        3.1.2 开发环境介绍
        3.1.3 协议栈软件设计
        3.1.4 通信原语
    3.2 USB接口模块的设计
        3.2.1 总体结构
        3.2.2 硬件系统
        3.2.3 软件系统设计
    3.3 功能模式设计
        3.3.1 ZigBee/LTE通信转换
        3.3.2 ZigBee/IP变换
        3.3.3 语音采集模块
        3.3.4 WSN传感器终端
        3.3.5 视频图像采集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网络环境优化
    4.1 总述
    4.2 LTE制式组网架构分析
        4.2.1 LTE网络的基本结构
        4.2.2 LTE无线接入技术
        4.2.3 LTE帧结构
    4.3 LTE制式的关键技术
        4.3.1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
        4.3.2 多入多出技术(MIMO)
        4.3.3 LTE系统中继技术
        4.3.4 LTE语言通话技术
    4.4 LTE制式的网络优化
        4.4.1 下行链路1×2 SIMO
        4.4.2 下行链路1×2 MIMO
        4.4.3 SIMO与MIMO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主要工作
    5.2 不足之处
    5.3 拓展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3)基于RFID/GPS的车载冷藏货物跟踪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2 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2.1 冷藏货物跟踪系统需求分析
    2.2 车载终端功能分析
    2.3 车载终端结构设计
    2.4 车载终端关键技术
        2.4.1 卫星定位技术
        2.4.2 RFID射频识别技术
        2.4.3 GPRS无线通信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车载终端硬件设计
    3.1 车载终端的硬件组成
    3.2 MCU处理器
    3.3 STM32最小工作系统
        3.3.1 电源模块
        3.3.2 时钟电路
        3.3.3 复位电路
        3.3.4 JTAG调试下载接口
        3.3.5 串口电路
    3.4 GPS模块硬件设计
        3.4.1 GPS定位系统组成
        3.4.2 GPS定位原理与方法
        3.4.3 u-blox模块
        3.4.4 u-blox硬件接口设计
    3.5 DHT11温湿度传感器硬件设计
        3.5.1 DHT11工作原理
        3.5.2 DHT11规格参数
        3.5.3 DHT11硬件接口设计
    3.6 RFID射频识别模块硬件设计
        3.6.1 RFID系统组成
        3.6.2 RFID系统工作原理
        3.6.3 MFRC522模块特性
        3.6.4 MFRC522硬件接口设计
    3.7 GPRS无线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3.7.1 GPRS网络通信终端
        3.7.2 SMS服务
        3.7.3 SIM900A模块
        3.7.4 SIM900A模块接口设计
    3.8 TFT-LCD触摸屏
    3.9 本章小结
4 车载终端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及J-LINK V8仿真器介绍
        4.1.1 u Vision4软件开发环境
        4.1.2 J-LINK V8仿真器
    4.2 软件总体结构
        4.2.1 GPS模块程序设计
        4.2.2 DHT11温湿度数据采集
        4.2.3 RFID射频读写
        4.2.4 GPRS无线通信网络
        4.2.5 TFT-LCD显示及输入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模块功能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GPS定位测试
    5.3 DHT11温湿度数据采集测试
    5.4 GPRS模块数据传输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冷藏货物跟踪系统车载终端部分应用程序

(4)基于STM32的GPS车载终端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论文内容总体安排
2 车载终端系统与关键技术概述
    2.1 车辆终端系统总体设计
    2.2 STM32 处理器
    2.3 GPS 全球定位系统
    2.4 GPRS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2.5 JPEG 数据压缩
    2.6 本章小结
3 车载终端硬件系统设计
    3.1 硬件总体设计
    3.2 主控制器模块
        3.2.1 微处理器
        3.2.2 电源模块
        3.2.3 串口电平转换电路
        3.2.4 JTAG/SWD 电路
    3.3 GPS 模块
    3.4 GPRS 数据传输模块
    3.5 图像采集模块
    3.6 本章小结
4 车载终端软件系统设计
    4.1 μC/OS-II 操作系统
        4.1.1 μC/OS-II 移植条件
        4.1.2 μC/OS-II 的移植
        4.1.3 μC/OS-II 下多任务的建立
        4.1.4 任务间的通信设计
        4.1.5 主程序
    4.2 JPEG 图像采集
        4.2.1 数字摄像头控制指令
        4.2.2 数字图像采集
    4.3 GPS 数据帧接收、解析
        4.3.1 GPS 定位数据格式
        4.3.2 GPS 数据的接收
        4.3.3 GPS 数据解析
    4.4 GPRS 远程数据传输
        4.4.1 GPRS 网络连接
        4.4.2 数据帧格式定义
        4.4.3 GPRS 数据发送
    4.5 SMS 短消息发送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 PCB 设计图
附录Ⅱ ZSV-01P 摄像头关键指令表

(5)基于GPS/GPRS的汽车防盗信息采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汽车防盗技术现状
        1.2.1 汽车防盗系统的发展概况
        1.2.2 汽车防盗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系统关键技术基础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 ARM7 处理器和μC/OS-II 操作系统
        2.2.1 系统主控制器选型
        2.2.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2.2.3 μC/OS-II 操作系统
    2.3 CAN 总线技术
        2.3.1 CAN 总线特点
        2.3.2 CAN 总线协议和工作方式
    2.4 GPS 定位技术
        2.4.1 GPS 卫星系统组成
        2.4.2 GPS 定位本原理
        2.4.3 GPS 协议
    2.5 GPRS 通信技术
        2.5.1 GPRS 体系结构
        2.5.2 GPRS 特点
        2.5.3 GPRS 协议
    2.6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整体构成与设计
    3.1 系统硬件整体构成
    3.2 主控制器存储模块
    3.3 主控制器接口电路
        3.3.1 GPS 定位模块接口电路
        3.3.2 GPRS 通信模块接口电路
        3.3.3 SD 卡接口电路
    3.4 CAN 总线模块
        3.4.1 CAN 节点的结构及选择
        3.4.2 CAN 总线接口电路
    3.5 GPS 定位模块
    3.6 GPRS 通信模块
    3.7 图片处理模块
    3.8 电源电路
    3.9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
    4.1 系统软件整体构成
    4.2 系统总体软件功能流程
    4.3 μC/OS-II 的移植
        4.3.1 与LPC2119 微处理器移植相关的文件
        4.3.2 任务划分和调度
    4.4 CAN 总线模块
        4.4.1 CAN 的帧格式以及初始化
        4.4.2 CAN 报文的接收
        4.4.3 CAN 报文的发送
        4.4.4 CAN 总线异常处理中断
    4.5 GPS 定位模块
        4.5.1 GPS 定位信息格式
        4.5.2 GPS 串口初始化
        4.5.3 GPS 串口接收
    4.6 图片处理模块
    4.7 GPRS 通信模块
        4.7.1 AT 指令
        4.7.2 短消息收发
        4.7.3 彩信发送
    4.8 本章小结
5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5.1 CAN 总线模块实验
    5.2 GPS 定位模块实验
    5.3 GPRS 通信模块实验
    5.4 系统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6)基于微气象信息的森林火险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火险预报技术研究现状
        1.2.2 森林火险监测相关传感研究现状
        1.2.3 森林火险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
2 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模型
    2.1 相关术语和定义
    2.2 预报因子的确定
    2.3 预报模型的建立
        2.3.1 归一化条件概率Pim_i 的计算
        2.3.2 单因子火险贡献度数学模型
        2.3.3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综合指标计算
    2.4 小结
3 GSM 相关基础理论
    3.1 GSM 的概念和特点
        3.1.1 GSM 的概念
        3.1.2 GSM 的特点
        3.1.3 GSM 系统的组成
    3.2 GSM SMS 原理
        3.2.1 SMS 相关理论
        3.2.2 SMS 技术发展状况
        3.2.3 GSM SMS 短信平台的特点
    3.3 SMS 规范
    3.4 AT 指令
        3.4.1 GSM 模块的AT 指令分类
        3.4.2 通过GSM 模块发送短消息的方法
        3.4.3 通过GSM 模块接收短消息的方法
        3.4.4 通过GSM 模块删除短消息的方法
    3.5 综合分析
    3.6 小结
4 森林火险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现场监测分机设计原则
    4.2 森林火险监测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4.3 小结
5 现场监测分机硬件设计
    5.1 功能分析
    5.2 现场监测分机总体设计
    5.3 现场监测分机硬件电路设计
        5.3.1 中心控制单元
        5.3.2 时钟电路
        5.3.3 数据存储模块
        5.3.4 扩展接口电路
        5.3.5 看门狗电路
        5.3.6 键盘显示电路
    5.4 传感器的选型
        5.4.1 温湿度传感器
        5.4.2 风速传感器
        5.4.3 雨量传感器
    5.5 GSM 模块
    5.6 电源模块
        5.6.1 太阳能加蓄电池供电
        5.6.2 充放电电路
        5.6.3 稳压电源设计
        5.6.4 综合分析
    5.7 小结
6 森林火险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6.1 总体技术要求
    6.2 监测分机软件程序设计
        6.2.1 软件功能分析
        6.2.2 通信协议
        6.2.3 监测分机软件设计
    6.3 监控中心专家软件设计
        6.3.1 软件总体功能分析
        6.3.2 试验数据分析
    6.4 小结
7 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遥测遥控系统主机及数据通信功能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1-4 本论文内容和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GSM 网络的特点
    2-1 GSM 网络原理
        2-1-1 基站子系统(BSS)
        2-1-2 网路子系统(NSS)
    2-2 GSM 相关技术
        2-2-1 GSM 网络参数
        2-2-2 GSM 的时分多址TDMA 技术
    2-3 GSM 基本业务
        2-3-1 发送短消息的GSM07 系列协议简介
        2-3-2 中英文短消息的编解码
        2-3-3 短消息相关的AT 指令
    2-4 GSM 模块TC35i
第三章 USB 技术
    3-1 USB 协议
        3-1-1 USB 优点
        3-1-2 USB 协议基本概念
        3-1-3 描述符
    3-2 USB 设备与主机通信
    3-3 USB 芯片介绍
第四章 系统方案设计
    4-1 通信协议
    4-2 硬件系统设计
        4-2-1 点火电路
        4-2-2 电源电路
        4-2-3 SIM 卡、麦克风和指示电路
        4-2-4 USB 最小系统电路图
        4-2-5 USB 设备控制部分和通信
第五章 软件设计
    5-1 芯片固件程序
        5-1-1 设备描述符表
        5-1-2 固件程序框架
        5-1-3 扩展性设计
    5-2 设备驱动程序
        5-2-1 USB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基础
        5-2-2 WDM 驱动程序的组成
        5-2-3 USB 设备驱动程序编程接口
        5-2-4 USB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环境的配置
        5-2-5 编写USB 设备驱动程序
        5-2-6 USB 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
    5-3 Win32 程序接口
    5-4 界面程序
第六章 调试技巧及分析
    1 样机调试
    2 软件调试
    3 故障分析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1 本论文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9)基于GSM短消息的公交查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公交查询系统的现状
    1.2 实现移动公交查询的主要途径
        1.2.1 SMS
        1.2.2 STK
        1.2.3 WAP
        1.2.4 BREW,.Net 和K-Java
    1.3 移动公交查询的展望
    1.4 本论文的组织
2 移动通信网络及GSM 系统
    2.1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
        2.1.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1.2 第二代(2G)无线通信技术(GSM 与CDMA)
        2.1.3 第2.5 代(2.5G)无线通信技术
        2.1.4 第三代(3G)无线通信技术
    2.2 GSM 通信系统
        2.2.1 GSM 系统的发展
        2.2.2 GSM 系统主要组成
        2.2.3 GSM 系统的特点
3 短消息服务业务SMS
    3.1 短消息与短消息业务
    3.2 短消息服务SMS 的网络结构
    3.3 MO 短消息和MT 短消息
        3.3.1 移动起始短消息:(Mobile Originated Short Message)
        3.3.2 移动终止短消息:Mobile Terminated Short Message
    3.4 短消息服务SMS 的应用
    3.5 点对点短消息协议SMPP 协议
        3.5.1 SMPP 协议概述
        3.5.2 SMPP 协议的主要功能
    3.6 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制定的短消息协议
        3.6.1 适用范围
        3.6.2 网络结构
        3.6.3 CMPP 功能概述
        3.6.4 协议栈
        3.6.5 通信方式
        3.6.6 消息定义
    3.7 基于SMS 的公交查询系统的解决方案
4 公交查询系统中的最优转乘方案研究
    4.1 公交乘客出行心理研究
    4.2 公交系统分析
        4.2.1 公交线路分析
        4.2.2 公交站点分析
    4.3 公交网络的抽象
    4.4 换乘方案的研究
        4.4.1 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算法
        4.4.2 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改进算法
5 基于短信息的公交查询系统设计
    5.1 需求分析
        5.1.1 系统的角色
        5.1.2 功能需求
        5.1.3 面向普通用户的功能
        5.1.4 性能约束
    5.2 短消息公交查询系统总体设计
        5.2.1 设计目标
        5.2.2 系统结构
        5.2.3 工作流程
        5.2.4 逻辑结构
    5.3 短消息公交查询系统的数据字典设计
    5.4 短消息公交查询系统与手机用户应用层通信协议设计
        5.4.1 手机客户端
        5.4.2 后台系统服务端
    5.5 系统的网站设计
        5.5.1 WWW 编程模型
        5.5.2 功能设计
6 短消息查询系统的实现
    6.1 短信息命令的解析
    6.2 短消息的收发模块实现
    6.3 短信收发日志的维护
    6.4 网站安全性的实现
7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10)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组成原理
        2.1.1 系统硬件组成
        2.1.2 系统整体控制方案
    2.2 关键技术介绍
        2.2.1 短距离无线数传技术
        2.2.2 GPRS数据通信技术
    2.3 系统设计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场无线采集子系统的设计
    3.1 现场无线采集节点的设计
        3.1.1 采集节点电桥
        3.1.2 A/D转换
        3.1.3 微系统控制器MSC1210
    3.2 现场主控节点设计
    3.3 无线数传模块设计
        3.3.1 射频收发模块的选用原则
        3.3.2 无线射频模块通信距离的计算
        3.3.3 DTD462A无线数传模块的特性
        3.3.4 基于DTD462A的数据收发模块设计
    3.4 现场无线数据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
        3.4.1 通信信道模型分析
        3.4.2 无线通信协议的基本要求
        3.4.3 本系统点对多点通信协议的实现
    3.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GPRS远程传输子系统的设计
    4.1 GPRS技术研究
        4.1.1 概述
        4.1.2 GPRS的网络结构
        4.1.3 GPRS的主要特点
        4.1.4 GPRs承载的业务
    4.2 GPRS终端设计
        4.2.1 GPRS终端的功能
        4.2.2 GPRS终端设计原理
    4.3 GPRS远程传输方案的研究
        4.3.1 系统软件结构分析
        4.3.2 远端控制中心服务器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基于SMS短消息传输的远端控制技术及其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港口堆场照明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王浩.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2]基于ZigBee技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薛飞. 扬州大学, 2019(05)
  • [3]基于RFID/GPS的车载冷藏货物跟踪系统研究[D]. 袁广升. 辽宁工业大学, 2016(07)
  • [4]基于STM32的GPS车载终端的设计[D]. 李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13(02)
  • [5]基于GPS/GPRS的汽车防盗信息采集[D]. 周桐. 重庆理工大学, 2011(05)
  • [6]基于微气象信息的森林火险监测系统[D]. 曹雷. 西安工程大学, 2008(11)
  • [7]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遥测遥控系统主机及数据通信功能的研究与设计[D]. 李明利.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8]GPRS/SMS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 杨俊起,杨凌霄,陈滟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9]基于GSM短消息的公交查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袁小玲. 四川大学, 2006(03)
  • [10]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王世勋.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标签:;  ;  ;  ;  ;  

基于SMS短消息传输的远程控制技术及其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