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AFP和CEA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AFP和CEA

一、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AFP、CEA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1](2021)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CUMS大鼠血清BUN、CRP及快慢肌IL-15和IL-15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多种慢性应激刺激方式构建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模型,通过跑台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干预方式,检测大鼠血清BUN、CRP及骨骼肌IL-15含量和IL-15mRNA表达。目的在于探究(1)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抑郁大鼠炎症的作用效果;(2)分析高强度间歇训练下大鼠快肌与慢肌对肌肉因子IL-15含量和IL-15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高强度间歇训练是否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发挥抗抑郁效应提供依据,以及为体育锻炼训练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6周龄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和抑郁组(D),采用CUMS进行四周造模。造模结束之后分为对照组(C)、抑郁组(D)、训练组(E)和抑郁+训练组(DE),进行四周HIIT。采用每周测量体重和每隔两周进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行为学评定方法判定抑郁大鼠造模情况。每周HIIT结束后即刻取E组和DE组大鼠血清,采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BUN以判定训练量。第九周实验结束后24小时取大鼠血清、腓肠肌(快肌)和比目鱼肌(慢肌),采用ELISA检测血清BUN、CRP和骨骼肌IL-15含量,RT-PCR检测IL-15mRNA表达。结果:(1)四周CUMS刺激后大鼠体重、糖水偏好率与旷场实验中垂直站立次数、中央格停留时间D组显着低于C组(P<0.01)。边缘格停留时间D组显着高于C组(P<0.01)。(2)四周HIIT后大鼠体重DE组显着低于D组(P<0.01),糖水偏好率、大鼠垂直站立次数DE组显着高于D组(P<0.05,P<0.01)。中央格停留时间DE组与D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边缘格停留时间DE组显着低于D组(P<0.01)。(3)随着HIIT负荷逐渐增加,BUN值也逐渐升高。每周DE组BUN值相比E组低,HIIT最后一周,DE组BUN值显着低于E组(P<0.01)。(4)四周HIIT后,与C组相比,D组的BUN值呈现升高的趋势。DE组的BUN值显着低于C组、D组和E组(P<0.01)。各组之间的CRP值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C组相比,D组的CRP值呈现升高的趋势。与D组相比,DE组的CRP值有下降的趋势。(5)四周HIIT后,与KC(快肌)组相比,KE组和KDE组IL-15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与MC(慢肌)组相比,ME组和MDE组IL-15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与KC组相比,KE组和KDE组IL-15mRNA呈现升高的趋势。与MC组相比,ME组IL-15mRNA呈现升高的趋势,MDE组显着升高(P<0.01)。MD组和MDE组的IL-15mRNA表达高于MC组和ME组,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四周HIIT后,与KD组相比,KDE组IL-15含量和IL-15mRNA表达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与MD组相比,MDE组IL-15含量及IL-15mRNA表达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1)心理应激各项指标显示造模成功。主要表现为出现厌食行为(体重)、出现快感缺乏现象(糖水偏好实验)、探索能力下降和出现恐惧现象(旷场实验)。(2)运动训练监控显示造模成功。四周的HIIT选用BUN作为训练负荷监控指标,表明HIIT方案可行并达到预期实验设计,发现抑郁+训练组表现出较好的训练适应性。(3)HIIT能够改善大鼠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缓解快感缺乏现象(糖水偏好实验)、探索能力提高和恐惧现象降低(旷场实验)。(4)心理应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炎症,HIIT能够缓解炎症。主要表现为CUMS刺激后BUN和CRP值有上升的趋势,抑郁大鼠进行HIIT四周后与抑郁组相比BUN值显着下降,CRP值有下降的趋势。(5)HIIT训练抗炎作用主要由快肌完成。主要表现为与对照组相比,四周HIIT使得训练组与抑郁+训练组快肌IL-15含量及快肌IL-15mRNA表达上升。

黄湘庭[2](2019)在《基于ARM的便携式POCT分析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我健康的管控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以传统医院为核心的诊疗模式已逐渐向着家庭日常保健和个体化医疗的模式转变。即时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这一变化的体现。本文基于即时检测技术和分光光度法原理设计并完成了一台便携易用、性能可靠的基于ARM微处理器的POCT分析仪。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分析了POCT技术和ARM嵌入式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之后根据生化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和工作原理,结合POCT技术和ARM嵌入式系统,提出了POCT分析仪的总体设计方案。POCT分析仪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POCT分析仪的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完成了各模块的硬件选型及关键电路的设计工作。整个硬件系统以STM32F407ZGT6微处理器为核心,根据功能划分为光学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外围通讯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六个部分。在光学模块中,采用波长为532nm的LED作为系统光源,完成了光学模块的优化设计,并通过ZAMAX光学追迹软件对优化后光路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平行光入射夹角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POCT分析仪的软件系统主要采用μC/OS-II操作系统实现各任务子程序间的调度及协同工作,并根据各硬件模块的目标功能完成了各模块任务子程序设计。同时,采用LCD液晶触摸显示屏实现了用户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本文最后通过透射比重复性、T-A换挡偏差、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实验来对POCT分析仪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POCT分析仪已达到设计要求。目前,在国内尚没有采用分光光度法的便携式POCT分析仪的商业应用,开发基于ARM和分光光度法的便携式POCT分析仪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空白,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丽娜[3](2019)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方法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医疗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于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好、速度快等优点而基本上取缔了半自动生化仪。卫生部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测定临床样品的仪器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但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统一的技术文件提供系统全面的校准方法,本文就将探讨一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本身计量特性的校准方法及要求。

万里霞[4](2016)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级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化分析仪是一种用于获取人体体液(如血清、淋巴液等)中各项生化成分浓度的检验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智能化、标准化、低价格已成为当前生化分析仪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研发一款功能齐全、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设计一套稳定可靠的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市场前景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生化分析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内生化分析设备在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目前主流国产生化分析仪采用的是ARM主板与驱动电路板相结合的单级控制架构,这种架构存在着实时性差、可靠性低等问题,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超时”、“死机”等故障。针对上述控制架构存在的实时性差、可靠性低等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生化分析仪的两级控制系统,其中下位机控制系统以ATMEL公司生产的P89V51型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Keil u Vision 4为软件开发工具和C语言为开发语言,设计了一种主从单片机多机通信、并行控制的下位机控制系统架构,主单片机负责接收PC机发送的指令并进行解析,然后通过CPLD的内部串口扩展模块实现与5个从单片机的多机通信,从而完成了分析动作和数据采集、处理、故障监测等控制功能;上位机控制系统则以监控级PC机为核心,选用Windows 7作为上位机软件运行平台,采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和SQL Sever 2008数据库设计出一款运行稳定、功能完善的用户操作软件,实现了可视化人机交互和数据存储、显示、报告打印等管理工作。两级控制系统可实现生化仪管理工作和控制功能的分离,且二者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从而保证了整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通过对生化分析仪中不同控制方案的研究,设计了一种两级控制系统的架构模式,实现了整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和控制功能的分离,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成果已通过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的注册检验,并取得相应的市场准入证明;本文设计的液面探测电路已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

巩锋[5](2014)在《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本院运用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时的日常使用情况,总结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结果 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操作简单,具有较快的分析能力,检验结果准确,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可有效检测分析。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采用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可有效、灵活检测,适用于检验科的急诊工作。

孙冲[6](2014)在《抗生物污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全血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血直接检测中的传感器电极表面的生物污染是制约生物医学检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现有生物传感器在血液中直接应用时,因电极表面与血液直接接触时,容易发生生物污垢而导致传感器电化学响应严重受损,以至于不能满足医疗需求。本论文在分子水平和微纳米尺度上设计并可控合成特定的具有良好抗凝血性能的高分子微纳米材料;研究抗凝血高分子微纳米材料抑制血液成分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污垢的普适机制,以及其对所固定生物分子的生物相容性效应,并通过血液特定成分检测试验,对此类表面构建具有良好抗生物污垢性能的高分子微纳米材料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在全血情况下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的测试与分析。本论文以抗生物污垢高分子微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制备为主导,以可直接应用于全血样品成分检测的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为目标,为进一步推动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一步相分离法合成了聚氨酯-Pluronic F127纳米粒子(PU-F127NPs),表征了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以及组成。并对PU-F127NPs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和蛋白相容性分别作了评价,结果显示PU-F127NPs具有良好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同时能很好地保持葡萄糖氧化酶(GOx)的活性。将制备的PU-F127NPs修饰到GCE表面,再固定上GOx从而制备出一种新颖的GOx/(PU-F127)/GCE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并对这种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进一步将该生物传感器应用到全血中对血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抗生物污垢性能,检测线性范围宽,检测灵敏度良好,同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准确性。2.合成了聚吡咯-Pluronic F127纳米粒子(PPy-F127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同时评价了PPy-F127NPs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和蛋白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PPy-F127NPs具有良好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将制备好的PPy-F127NPs修饰到GCE表面,再固定上GOx从而制备出一种新颖的GOx/(PPy-F127)/APTES/GCE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并对这种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同时将该生物传感器应用到全血中对血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具有抗生物污垢性能,检测线性范围宽(0.2-20mM),检测灵敏度良好,同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这些结果均说明了GOx/(PPy-F127)/APTES/GCE生物传感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3.采用丁二酸酐对超支化聚酯(HBPE)的末端进行接枝改性,得到了羧基化超支化聚酯(HBPE-CANPs),使其从原来的脂溶性高分子变成了水溶性高分子。表征了HBPE-CA NPs的性质。由于HBPE-CA NPs具有活性官能团多,血液相容性良好以及较好的抗生物污垢性能,将其修饰到电极表面,并进一步和凝血酶适配体(TBA)进行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将该适体传感器应用到全血中进行凝血酶的检测,具有宽的线性范围(10fM-100nM)、较低的检测限(0.90fM)、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准确性,同时能够实现全血中的凝血酶的灵敏检测。4.将羧基化超支化聚酯(HBPE-CA NPs)通过静电结合到电沉积了CS-Au的电极表面,并将其与全血孵化后评价其表面抗生物污垢性能。进一步在表面接枝了癌胚抗体(anti-CEA),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价,同时将其应用到全血中进行癌胚抗原(CEA)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能应用于全血中CEA的检测,检测线性范围宽(1fg·mL-1-107fg·mL-1),检测限较低(0.251fg·mL-1),同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这些均说明了该免疫传感器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5.合成了聚吡咯-Pluronic F127-金纳米粒子(PPy-F127-Au NPs),对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PPy-F127-Au NPs的细胞毒性和抗生物污垢性能作了评价,结果显示PPy-F127-Au NP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抗生物污垢性能。将制备的PPy-F127-Au NPs修饰到GCE表面,再固定上KH1C12适体,发展了一种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用于白血病细胞(HL-60)的定量检测。该细胞传感器在复杂的血液环境中也能得到较宽的检测范围(1.0×102to1.0×106cells·mL-1)和较低的检测限(89cells·mL-1),受环境干扰作用的影响很小。同时在修饰PPy-F127-Au NPs的电极表面固定不同的适体,能够特异性检测可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其他细胞,该方法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新型的细胞检测技术,为监测肿瘤及其它疾病进程中的细胞提供了重要工具。

李明[7](2014)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控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液或体液样本得到各种生化指标的仪器。目前社会上对生化检验的需要量很大,它的出现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化分析仪的技术复杂,国内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生产的仪器水平较低,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本文旨在设计与开发一款功能完善、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的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测控系统,为后续产品的开发起到指导性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之后在分析了生化分析仪工作原理和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仪器主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硬件电路和下位机软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在硬件方面,系统前端采用光电池作为信号检测单元;系统的微处理器采用了STM32F217ZET6芯片,该处理器通过控制A/D转换器采集光电池信号;系统通过USB接口电路和上位机通信,另外考虑到方便调试和远程控制,设计了RS232通信电路和以太网接口电路;主控系统是协调仪器各个模块正确执行的关键,考虑到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实时性等因素,系统使用CAN总线和各模块通信。在软件方面,采用了应用层、驱动层和操作系统的三层架构。底层选用了适合STM32的RT-Thread操作系统,其提供的实时多任务处理功能满足了仪器对复杂控制的要求。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USB通信和以太网通信的驱动程序。应用层将系统的功能划分为多个线程来实现。最后对系统各模块进行了调试,并进行了实验,对实验数据分析表明,仪器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

周强[8](2013)在《I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控制和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医疗器械制造商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特别是在面对客户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的提高而加强产品质量的改进,因此,必须从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上建立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本论文是结合I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具体的质量问题,进行的质量改进研究。I公司建立时间仅10年,虽然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经历了一定周期的完善期,但人员流动性大,供应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自动化程度低,产品一次合格率不高,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I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在生产、售后反馈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并实施,从根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论文首先回顾质量管理和改进理论,然后对I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现状研究,通过帕累图总结I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提出每个质量问题具体改进措施,并取得了成功。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质量改进的相关工具及理论,包括因果图、直方图等相关质量改进工具,有效地提升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产品性能、全过程合格率,从而为I公司其他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提高,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刘晶晶[9](2013)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气系统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医疗机构临床诊断必需的仪器之一,是一个集光、机、电于一体的生化检验设备,主要用来测定人体体液中的各项生化指标,为医生确定患者的病情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阐述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描述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常用的生化分析方法、自动生化分析电气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流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电气系统不仅输入输出量多、对时序操作要求严格,还需要对当前反应杯的多路模拟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因此设计中采用CycloneⅡ系列EP2C8Q208C8N FPGA作为核心控制元件完成系统控制,既简化了系统结构又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文中首先对自动进样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选用TC1002和L6203驱动步进电机,通过方向控制信号和细分位的设定控制电机的运转。光路及其检测系统中采用后分光技术,光电二极管阵列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使用log114对数放大电路对电信号进行对数放大运算计算吸光度,既简化了电路的设计也提高了信号的检测精度;采用ADS8344对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完成各模块的数据转换。为保证反应结果的精确性需要反应温度稳定在恒定值(37℃0.1℃),设计了生化反应支持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温度信号,结合模糊PID温度控制器调整PWM波占空比,从而启动半导体帕尔帖制冷器件控温驱动电路,确保生化反应过程处于恒温状态。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内容相互独立便于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对生化分析测试项目的测试方法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测试人体不同器官功能时不同测试项目的分析方法。最后对该论文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有助于生化分析仪的进一步研究。

方成[10](2012)在《生物标志物传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病是进行性的、不能自然痊愈及很少能够完全治愈的一类疾病,其所包含的疾病主要有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成年人的最主要死因,而生物标志物监测是实现慢性病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控制慢性病快速增长的基本途径。本论文主要研究多种慢性病相关生物标志物快速检测的方法和实现途径,助力医院临床生物标志物快速测试以及家庭自测,特别是糖尿病、高血脂、痛风及肿瘤患者的自我监测。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化学酶传感技术研究解决了电化学酶传感器的准确性、一致性和稳定性问题。基于双电极测试系统中电子媒介体作用的新机制,选择适当的检测电压来减少干扰物发生电极反应的概率。选用微反应腔和快速水合的传感层来缩短响应时间,使得电子媒介体的反应比干扰反应优先进行,进一步消除样品中存在的其它电活性物质的干扰。由于电子媒介体、双电极检测技术和短检测时间等因素的协同作用,所制备的尿酸、葡萄糖、胆固醇生物传感器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正常生理性内源物质基本不干扰测定,外源性药物除极端高值外亦不干扰。采用丝网印刷技术一步完成传感试剂的固定,简化了制备工艺,并且提高了传感器间的一致性。通过优化传感层印浆组成,提高尿酸、葡萄糖、胆固醇生物传感器的储存稳定性。所制备的尿酸传感器的保存期为12个月以上,葡萄糖传感器的保存期为18个月以上,胆固醇传感器的保存期为10个月以上(2)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研究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为研究对象,解决了肿瘤标志物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制中的四个共性问题:电化学标记方法、电化学检测方法、生物识别分子的固定化方法和免疫反应模式选择。利用电活性物质甲酸二茂铁标记甲胎蛋白,通过免疫渗滤方式和竞争免疫反应,构建了甲胎蛋白免疫渗滤型电化学传感器。利用胶体金介导辣根过氧化物标记抗体,通过免疫层析方式和夹心免疫反应,构建了甲胎蛋白免疫层析型电化学传感器。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和微量非接触点样技术批量制备了上述两种甲胎蛋白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相比于传统免疫分析方法(如ELISA),两种方法一致性很好。由于不需要频繁的清洗步骤,该方法操作简便,并且节省时间,适于诊所和家庭自检。(3)条带型半定量胶体金免疫层析传感技术研究解决了胶体金免疫层析传感技术灵敏度低和不适于定量的问题,实现了三种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半定量检测。研究发现:单位面积硝酸纤维素膜上固定化的抗体越多,灵敏度越高;单位数量胶体金上标记的抗体越少,灵敏度越高,但稳定性越差。但是使用牛血清白蛋白来填补胶体金表面的空位和封闭胶体金表面未和抗体结合的位点,可以稳定胶体金溶液和减少非特异性反应。采用多测试线,所制备的快速胶体金免疫层析传感器的检测限和线性范围均达到临床的要求。密封于有干燥剂的塑料袋中常温(25℃)保存,传感器稳定期大于6个月。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与ELISA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7.6%,可以应用于临床,从而满足了应对前列腺癌普查筛选和预后监测等快速检测的需要。

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AFP、CEA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AFP、CEA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强度间歇训练对CUMS大鼠血清BUN、CRP及快慢肌IL-15和IL-15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1 文献综述
    1.1 抑郁症
        1.1.1 抑郁症的概念及其影响机制
        1.1.2 抑郁症的相关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
        1.1.3 抑郁症与炎症因子
        1.1.4 抑郁症的干预方案
    1.2 高强度间歇训练
        1.2.1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概述
        1.2.2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方案制定
        1.2.3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效果研究
    1.3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技术路线图
    2.4 动物分组与造模
        2.4.1 实验动物分组
        2.4.2 CUMS动物模型建立
        2.4.3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方案
    2.5 样本处理与收集
    2.6 相关指标测试方法
        2.6.1 行为学测试
        2.6.2 半自动生化仪分析(BUN)
        2.6.3 ELISA酶联免疫分析(BUN和 CRP)
        2.6.4 ELISA酶联免疫分析(IL-15)
        2.6.5 实时荧光定量测定大鼠骨骼肌IL-15mRNA表达(RT-PCR)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CUMS造模对大鼠行为学测试结果
        3.1.1 大鼠体重变化
        3.1.2 糖水偏好实验
        3.1.3 旷场实验
    3.2 HIIT对大鼠行为学测试结果
        3.2.1 大鼠体重变化
        3.2.2 糖水偏好实验
        3.2.3 旷场实验
    3.3 HIIT对 CUMS大鼠即刻血清BUN结果
    3.4 HIIT对 CUMS大鼠血清BUN、CRP结果
    3.5 大鼠骨骼肌IL-15 含量及IL-15mRNA表达结果
        3.5.1 大鼠腓肠肌IL-15 含量结果
        3.5.2 大鼠比目鱼肌IL-15 含量结果
        3.5.3 大鼠腓肠肌IL-15mRNA表达量结果
        3.5.4 大鼠比目鱼肌IL-15mRNA表达量结果
        3.5.5 大鼠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IL-15 含量结果比较
        3.5.6 大鼠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IL-15mRNA表达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CUMS模型评价
        4.1.1 CUMS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4.1.2 CUMS对大鼠糖水偏好的影响
        4.1.3 CUMS对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
    4.2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 CUMS 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4.2.1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4.2.2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的影响
        4.2.3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
    4.3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即刻BUN的影响
    4.4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BUN的影响
    4.5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CRP的影响
    4.6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大鼠不同肌纤维中IL-15、IL-15mRNA表达的影响
5 结论
6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基于ARM的便携式POCT分析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POCT技术概述及发展趋势
        1.2.1 POCT技术的定义
        1.2.2 POCT技术的意义
        1.2.3 POCT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1.2.4 POCT设备的发展趋势
    1.3 嵌入式系统及ARM技术概述
        1.3.1 嵌入式系统概述
        1.3.2 ARM技术概述
        1.3.3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
    1.4 国内外POCT分析仪研究现状
        1.4.1 国外POCT分析仪研究现状
        1.4.2 国内POCT分析仪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POCT分析仪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POCT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分析
        2.2.1 光学原理
        2.2.2 工作原理
        2.2.3 测定原理
        2.2.4 分析方法
        2.2.5 分析原理
    2.3 POCT分析仪工作过程
        2.3.1 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
        2.3.2 POCT分析仪的工作过程
    2.4 基于ARM的 POCT分析仪整体方案设计
        2.4.1 ARM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2.4.2 功能需求分析
        2.4.3 系统框架设计
        2.4.4 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选取
        2.4.5 操作系统选取
        2.4.6 开发环境选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POCT分析仪硬件系统研究与设计
    3.1 引言
    3.2 POCT分析仪硬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3 光学模块设计及优化
        3.3.1 生化分析仪光学模块结构
        3.3.2 POCT分析仪光学模块方案设计
        3.3.3 POCT分析仪光学模块光路追迹
    3.4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3.4.1 传感器的选择
        3.4.2 I/V放大电路
        3.4.3 A/D转换电路
    3.5 微处理器模块设计
    3.6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3.6.1 LCD液晶触摸显示屏通讯接口设计
        3.6.2 SD卡
        3.6.3 微型打印机接口设计
    3.7 外围通讯接口模块设计
        3.7.1 蓝牙通讯接口设计
        3.7.2 USB通讯接口设计
    3.8 电源模块设计
    3.9 POCT分析仪箱体结构设计及制作
        3.9.1 POCT分析仪箱体结构设计
        3.9.2 POCT分析仪箱体3D打印制作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POCT分析仪软件系统研究与设计
    4.1 引言
    4.2 POCT分析仪软件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4.3 μC/OS-II操作系统在ARM处理器上的实现
        4.3.1 μC/OS-II操作系统移植
        4.3.2 μC/OS-II操作系统启动流程
    4.4 应用层程序实现
        4.4.1 人机交互模块
        4.4.2 数据采集模块
        4.4.3 外围通讯模块
    4.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POCT分析仪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POCT 分析仪硬件模块测试实验
        5.2.1 微处理器模块测试实验
        5.2.2 数据采集模块测试实验
        5.2.3 人机交互模块测试实验
        5.2.4 通讯接口模块测试实验
    5.3 POCT 分析仪系统整机测试实验
        5.3.1 透射比重复实验
        5.3.2 T-A 换挡偏差实验
        5.3.3 标准曲线绘制实验
        5.3.4 样品浓度检测实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计量性能
3 校准条件
    3.1 检定环境条件见表2。
    3.2 工作条件
    3.3 标准物质及其它设备
4 校准项目及方法
    4.1 外观
    4.2 测量准确度
    4.3 测量重复性
    4.4 线性相关系数的校准
    4.5 交叉污染率的校准
5 校准结果的处理

(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级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生化分析仪的分类
        1.2.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及组成
    2.1 生化分析仪检测原理
        2.1.1 朗伯-比尔定律
    2.2 临床上常用的测试方法
        2.2.1 吸光度法
        2.2.2 两点法
        2.2.3 终点法
        2.2.4 动力学法
        2.2.5 双波长法
    2.3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级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2.3.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总体结构
        2.3.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级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3章 仪器的整体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3.1 仪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3.2 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2.1 功能指标
        3.2.2 性能指标
第4章 生化分析仪机械结构系统的设计
    4.1 机械结构的设计要求
    4.2 整机结构设计方案
        4.2.1 光学系统的设计
        4.2.2 机械系统的设计
        4.2.3 液路系统的设计
第5章 生化分析仪下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5.1 下位机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5.2 下位机中关键模块电路的设计
        5.2.1 光电信号转换模块的设计
        5.2.2 液面探测电路的设计
        5.2.3 反应盘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
        5.2.4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5.2.5 三路电磁阀驱动电路的设计
    5.3 下位机硬件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5.3.1 A/D采样程序的设计
        5.3.2 恒温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5.4 下位机硬件电路的PCB实现
        5.4.1 下位机硬件电路可靠性设计方案
        5.4.2 下位机主控制板PCB实物
第6章 生化分析仪上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6.1 上、下位机通信方案的设计
        6.1.1 RS-232串口通信标准简介
        6.1.2 通信应答方案的设计
        6.1.3 通信协议的编制
    6.2 上位机用户操作软件的设计
第7章 仪器运行效果
    7.1 仪器运行情况
    7.2 市场应用效果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课题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的特点和速度
    1.1 测试速度
    1.2 少量的检测样本
    1.3 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的定量测定
2 日常使用与保养工作
    2.1 标本质量
    2.2 环境检测
    2.3 日常保养
3 定标及校准
4 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的使用
5 结论

(6)抗生物污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全血成分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血液及其成分检测
        1.1.1 血液概述
        1.1.2 血液成分检测的意义
        1.1.3 血液成分检测的方法
    1.2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2.1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
        1.2.2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3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1.3.1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定义
        1.3.2 纳米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1.3.3 纳米生物医用无机材料
        1.3.4 纳米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1.3.5 纳米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1.4 抗生物污垢技术
        1.4.1 生物污垢的定义
        1.4.2 材料或器械表面抗生物污垢技术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聚氨酯-Pluronic F127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全血中的检测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及试剂
        2.2.2 纳米粒子的合成
        2.2.3 纳米粒子的表征
        2.2.4 抗生物污垢性能的评价
        2.2.4.1 凝血时间实验
        2.2.4.2 补体激活和血小板激活的测定
        2.2.4.3 全血粘附实验
        2.2.4.4 圆二色谱实验
        2.2.5 纳米粒子的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性能评价以及对全血中葡萄糖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U-F127纳米粒子的表征
        2.3.1.1 透射电镜分析
        2.3.1.2 红外光谱分析
        2.3.2 抗生物污垢性能评价
        2.3.2.1 APTT/PT/TT凝血时间数据分析
        2.3.2.2 补体激活和血小板激活实验
        2.3.2.3 全血粘附评价
        2.3.2.4 蛋白相容性评价
        2.3.3 GOx/(PU-F127)/GCE生物传感器的条件优化实验
        2.3.4 GOx/(PU-F127)/GCE生物传感器的的直接电化学
        2.3.5 GOx/(PU-F127)/GCE生物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电催化
        2.3.6 GOx/(PU-F127)/GCE生物传感器在全血中的线性
        2.3.7 GOx/(PU-F127)/GCE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2.3.8 实际样品检测
    2.4 结论
3 聚吡咯-Pluronic F127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全血检测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及试剂
        3.2.2 纳米粒子的合成
        3.2.3 纳米粒子的表征
        3.2.4 抗生物污垢性能的评价
        3.2.4.1 凝血时间实验
        3.2.4.2 补体激活和血小板激活实验
        3.2.4.3 圆二色谱实验
        3.2.5 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性能评价以及对全血中葡萄糖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Py-F127 NPs的表征
        3.3.1.1 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
        3.3.1.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3.2 抗生物污垢性能评价
        3.3.2.1 APTT/PT/TT凝血时间数据分析
        3.3.2.2 补体激活和血小板激活实验
        3.3.2.3 蛋白相容性评价
        3.3.3 GOx/(PPy-F127)/APTES/GCE生物传感器的直接电化学
        3.3.4 GOx/(PPy-F127)/APTES/GCE生物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电催化
        3.3.5 GOx/(PPy-F127)/APTES/GCE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3.3.6 实际样品检测
    3.4 结论
4 羧基化超支化聚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全血中凝血酶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HBPE-CA NPs的合成
        4.2.3 HBPE-CA NPs的表征
        4.2.4 抗生物污垢性能的评价
        4.2.4.1 凝血时间实验
        4.2.4.2 补体激活和血小板激活实验
        4.2.5 构建基于HBPE-CA NPs的适体传感器和凝血酶的检测
        4.2.5.1 HBPE-CA NPs修饰电极的制备
        4.2.5.2 凝血酶和TBA在HBPE-CA NPs修饰的电极上的固定
        4.2.6 适体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4.2.7 电化学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BPE-CA NPs的表征
        4.3.1.1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4.3.1.2 电喷雾质谱分析
        4.3.1.3 TEM分析
        4.3.2 抗生物污垢性能评价
        4.3.2.1 APTT/PT/TT凝血时间数据分析
        4.3.2.2 补体激活和血小板激活实验
        4.3.3 TBA/(HBPE-CA)的表征
        4.3.4 适体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4.3.5 孵育时间的影响
        4.3.6 Thrombin/TBA/(HBPE-CA)/ITO适体传感器的电化学研究
        4.3.7 Thrombin/TBA/(HBPE-CA)/ITO适体传感器的特异性检测
        4.3.8 适体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4.3.9 实际样品分析
    4.4 结论
5 羧基化超支化聚酯纳米粒子对全血中癌胚抗原的检测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CS-Au修饰的电极的制备
        5.2.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5.2.4 电极表面抗生物污垢性能的评价
        5.2.5 电化学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BPE-CA NPs的表征
        5.3.1.1 Zeta电位分析
        5.3.1.2 红外光谱分析
        5.3.2 抗生物污垢性能评价
        5.3.3 免疫传感器的条件优化实验
        5.3.4 扫速对(HBPE-CA)/CS-Au/GCE的影响
        5.3.5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5.3.6 免疫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5.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检测
        5.3.8 免疫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5.3.9 实际样品分析
    5.4 结论
6 聚吡咯-Pluronic F127-金纳米粒子对全血中癌细胞的检测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与试剂
        6.2.2 PPy-F127-Au纳米粒子的合成
        6.2.3 纳米粒子的表征
        6.2.4 抗生物污垢性能的评价
        6.2.4.1 凝血时间实验
        6.2.4.2 补体激活和血小板激活实验
        6.2.4.3 细胞毒性研究
        6.2.4.4 水接触角测试
        6.2.5 细胞培养和细胞处理
        6.2.6 细胞传感器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Py-F127 NPs的表征
        6.3.1.1 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
        6.3.1.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6.3.1.3 红外光谱分析
        6.3.2 抗生物污垢性能评价
        6.3.2.1 APTT/PT/TT凝血时间数据分析
        6.3.2.2 补体激活和血小板激活实验
        6.3.3 细胞毒性研究
        6.3.4 水接触角数据分析
        6.3.5 细胞传感器的孵化时间优化实验
        6.3.6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6.4 结论
7 结论
    7.1 结论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生化分析仪发展状况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原理和结构
    2.1 生化分析仪测量原理
    2.2 生化分析仪组成
        2.2.1 机械系统
        2.2.2 光学系统
        2.2.3 恒温系统
        2.2.4 电路控制系统
        2.2.5 上位机管理系统
    2.3 生化分析仪工作过程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概述
    3.2 硬件架构
    3.3 软件架构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硬件设计
    4.1 光电传感器选型
    4.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4.3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4.4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4.4.1 微处理器模块
        4.4.2 CPU外围扩展电路
        4.4.3 复位电路及JTAG电路
    4.5 CPLD电路设计
    4.6 SPI Flash电路设计
    4.7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4.7.1 串口通信电路
        4.7.2 隔离式CAN接口电路
        4.7.3 隔离式USB接口电路
        4.7.4 以太网接口电路
    4.8 电源模块设计
    4.9 本章小结
5 系统软件设计
    5.1 RT-Thread操作系统
        5.1.1 RT-Thread操作系统移植
        5.1.2 系统启动流程
    5.2 应用层程序实现
        5.2.1 上位机通信模块
        5.2.2 信号采集模块
        5.2.3 多机协调控制模块
    5.3 USB通信程序实现
        5.3.1 STM32 USB固件库移植
        5.3.2 USB CDC设备实现
        5.3.3 USB通信程序实现
    5.4 以太网通信程序实现
        5.4.1 轻型TCP/IP协议栈LwIP
        5.4.2 以太网程序实现
    5.5 CPLD程序实现
        5.5.1 译码片选程序实现
        5.5.2 复位计数信号发生程序实现
    5.6 本章小结
6 系统调试及实验结果
    6.1 系统调试
    6.2 测试结果
        6.2.1 吸光度线性度
        6.2.2 吸光度准确度
        6.2.3 吸光度稳定性
        6.2.4 吸光度重复性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改进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B 电路原理图
附录C 电路实物图

(8)I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控制和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质量管理的发展现状
        1.2.2 我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历史回顾
        1.2.3 我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业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产品质量改进理论综述
    2.1 产品质量改进的相关概念
        2.1.1 质量
        2.1.2 产品
        2.1.3 质量管理
        2.1.4 质量管理体系
    2.2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2.2.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2.2 领导作用
        2.2.3 全员参与
        2.2.4 过程方法
        2.2.5 管理的系统方法
        2.2.6 持续改进
        2.2.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2.2.8 互利的供方关系
    2.3 产品质量改进的活动及基本方法
        2.3.1 质量改进的组织
        2.3.2 质量改进成功的关键因素
        2.3.3 产品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
    2.4 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2.4.1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PDCA循环
        2.4.2 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3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现状研究分析
    3.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介绍
        3.1.1 产品基本结构
        3.1.2 生化分析仪检测基本原理
    3.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改进课题的选择
        3.2.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存在的问题
        3.2.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控制和改进课题的确定
        3.2.3 质量控制和改进组织的建立、职能分工
    3.3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生产人员方面的原因分析
        3.3.2 生产设备、机器方面的原因分析
        3.3.3 零部件方面的原因分析
        3.3.4 制造工艺方面的原因分析
        3.3.5 测试方面的原因分析
        3.3.6 使用和制造环境方面的原因分析
4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改进、验证及总结
    4.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改进对策
        4.1.1 人员方面质量改进的对策
        4.1.2 机器方面质量改进的对策
        4.1.3 原材料方面质量改进的对策
        4.1.4 设计方法(工艺)方面质量改进的对策
        4.1.5 测量方面质量改进的对策
        4.1.6 制造环境方面质量改进的对策
    4.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改进的效果验证
    4.3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改进成果的经验总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气系统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国外发展状况
        1.2.2 国内发展状况
    1.3 课题简介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工作原理与结构
    2.1 生化分析仪的分类
        2.1.1 管道式生化分析仪
        2.1.2 分立式生化分析仪
        2.1.3 离心式生化分析仪
        2.1.4 干片式生化分析仪
    2.2 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2.2.1 朗伯-比尔定律
        2.2.2 分光光度法
    2.3 生化分析常用方法
        2.3.1 比色法
        2.3.2 比浊法
        2.3.3 均相酶免疫分析法
    2.4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气系统的结构
        2.4.1 自动进样系统
        2.4.2 生化反应支持系统
        2.4.3 光路及其检测系统
    2.5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气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整体设计方案
    3.2 主控芯片选择
    3.3 自动进样系统的设计
        3.3.1 蠕动泵简介
        3.3.2 步进电机简介
        3.3.3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3.4 生化反应支持系统的设计
        3.4.1 温度信号采集
        3.4.2 温度信号处理
        3.4.3 温度控制驱动电路
    3.5 光路及其检测系统的设计
        3.5.1 光电转换
        3.5.2 对数运算放大电路
        3.5.3 多路选择器
        3.5.4 A/D 转换电路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气系统的程序设计
    4.1 模糊 PID 温度控制在生化反应支持系统的应用
        4.1.1 模糊 PID 温度控制理论
        4.1.2 模糊 PID 温度控制器在 Simulink 中的设计
    4.2 电机控制驱动程序设计
    4.3 模数转换驱动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化分析项目测试
    5.1 生化分析项目测试原理
    5.2 波长的选择
    5.3 测试方法的选择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10)生物标志物传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标志物
        1.1.2 临床检测技术
        1.1.3 即时检测技术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2.1 干化学技术
        1.2.2 生物传感技术
        1.2.3 电化学酶传感技术
        1.2.4 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
        1.2.5 胶体金免疫层析传感技术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1.4 本研究论文的工作内容
第二章 电化学酶传感技术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设备
        2.2.2 主要试剂及耗材
        2.2.3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工作原理
        2.3.2 干扰消除的方法
        2.3.3 传感层组成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3.4 传感器性能
    2.4 小结
第三章 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主要试剂和耗材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化学免疫检测原理
        3.3.2 二茂铁甲酸标记甲胎蛋白
        3.3.3 HRP和Ab双标记纳米金
        3.3.4 膜材料选择与抗体固定化
        3.3.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条带型半定量胶体金免疫层析传感技术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主要试剂和耗材
        4.2.3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胶体金制备及表征
        4.3.2 抗体的胶体金标记
        4.3.3 抗体与胶体金结合最佳浓度确定
        4.3.4 膜材料的选择
        4.3.5 抗体用量确定
        4.3.6 传感器性能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AFP、CEA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强度间歇训练对CUMS大鼠血清BUN、CRP及快慢肌IL-15和IL-15mRNA表达的影响[D]. 王晨.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ARM的便携式POCT分析仪研究[D]. 黄湘庭.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方法的探讨[J]. 刘丽娜.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9(01)
  • [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级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万里霞. 南昌大学, 2016(03)
  • [5]Vitros950干片式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应用[J]. 巩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0)
  • [6]抗生物污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全血成分检测中的应用[D]. 孙冲.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控系统设计[D]. 李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8]I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品质量控制和改进研究[D]. 周强.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气系统的设计研究[D]. 刘晶晶. 江苏科技大学, 2013(08)
  • [10]生物标志物传感技术研究[D]. 方成. 中南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测定AFP和CEA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