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低钾血症昏迷入院1例报告

严重低钾血症昏迷入院1例报告

一、以昏迷入院重症低钾血症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卢鸿基[1](2018)在《五苓散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耗盐综合征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证实五苓散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耗盐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五苓散是否能缩短疾病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讨论其中西医治疗机制。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广东省中医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从中筛选出合并脑耗盐综合征的患者,按照是否使用五苓散,分成治疗组(五苓散+西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记录入院到出院的血钠、尿量的变化、脑耗盐恢复的时间、合并症的发生率等,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评价五苓散在治疗脑耗盐综合征的疗效。利用Microsoft excel表录入病人信息、结局指标等数据信息。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对于连续性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秩和检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单变量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或临床上与结局有关联的变量纳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基线水平分别为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内分泌疾病等疾病、吸烟饮酒史、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动脉瘤的大小等,其中病情严重程度可通过入院时的Hurt-Hess评分和GCS评分来判断。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可得出,患者的基线水平相当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当,各项变量均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动脉瘤的大小也并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主要的结局指标是脑耗盐综合征的恢复时间,脑耗盐综合征的病程五等散组比对照组对比(五苓散组7.83±2.25,对照组11.84±2.51,P=0)有显着的的统计学差异,说明五苓散能够缩短脑耗盐综合征的病程;血管痉挛发生率(五苓散组16.7%,对照组36.0%,P=0.228)没有显着差异,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对比(五苓散组0,对照组16.0%,P=0.086)有统计学差异。出院mRS对比(五苓散组0.92±1.73,对照组1.29±1.55,P=0.53))无明显差异。单因素分析发现,入院Hunt-hess评分、mRS评分、NIHSS评分、GCS评分可能是影响功能结局(mRS评分<1分或mRS评分<2分)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校正了性别、年龄等因素后,五苓散组在10天内恢复比例明显较对照组多,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耗盐综合征会增加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但是目前除了补充水钠外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经过中医的辩证考虑,运用五苓散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从我们的病例对照研究来看,运用五苓散组的病人较之对照组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并具有减轻并发症发生的趋势,但是遗憾病例数少,个别指标不能作回归分析。对于疗效的中医治病机制,我们认为五苓散的疏解太阳经气,温化膀胱作用,正切合本病的病机。

王小军,张改秀,宋文惠,冯梅,王丽红,王蕾,陈晓娟[2](2018)在《难治性小儿低血糖症2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小儿低血糖症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之一。发病越早,血糖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越易造成永久性损害。因此,早期发现及治疗十分重要。为探讨小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分类情况,现对2012-2017年我院住院治疗其他疾病时发现的,并且进一步确诊的20例难治性小儿低血糖症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山西省儿童医院2012—2017年2012年诊

倪军喜[3](2018)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和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int,ICU)住院患者相关的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的风险因素,评估RFS对ICU住院患者各项指标及最终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10日至2015年5月10日我院ICU收治伴有营养不良的危重症患者197例;根据再喂养综合征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再喂养综合征病例42例,为研究组;其余155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性别、年龄、入院营养风险筛查 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入院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营养评分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II)、喂养前的白蛋白及前蛋白水平、喂养方式、喂养前后血清电解质(磷、镁、钾)水平、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通气时间、住院费用、最终预后等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前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喂养后的电解质(磷、镁、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重症肺炎、脑血管意外等是并发再喂养综合征的常见病种。研究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发病组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28天死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性别、入院营养评分、APACHEII评分、喂养方式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在危重病人中,高龄、喂养前低水平白蛋白及前蛋白为并发FFS的危险因素,故应早期识别和治疗RFS。

王乐,鲁卫华[4](2017)在《韦尼克脑病3例早期诊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韦尼克脑病的临床和MRI表现,以指导早期诊断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例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并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有长期禁食病史,"三主征"仅表现为精神及意识异常,3例MRI检查在双侧丘脑,中央导水管周围具有特征性表现,补充维生素B1后精神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韦尼克脑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头颅MRI对于诊断韦尼克脑病意义重大,所有昏迷的患者均应经非胃肠途径补充维生素B1。

陈洪高,朱丹,魏维[5](2016)在《神经科急症合并横纹肌溶解症28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神经科急症合并横纹肌溶解症的特点,以提高对该症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77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8例神经科急症合并R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28例,主要发病诱因为突然停用抗癫痫药物、急性脑部疾病、高强度体能训练、高温下作业、服毒自杀或意外中毒、感染等。肌痛、肌无力、棕色尿在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和酒精中毒合并骨室筋膜综合征患者中表现最明显,且此类患者更易出现磷酸肌酸激酶大幅升高、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以昏迷或意识障碍入院的患者,或因患者不能自诉,或原发病症状重,掩盖了肌痛及无力症状,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漏诊或误诊。结论神经科急症合并横纹肌溶解症有其自身特点,患者由于发病诱因、原发病及基础疾病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正确认识该症,避免漏诊和误诊,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相对较好,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杨绎原,文新强,李舻[6](2014)在《院前低血糖症98例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低血糖症院前快速血糖检测仪的使用并院前及时诊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就诊于急诊科的低血糖症院前快速血糖检测仪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低血糖症因意识障碍由120急救车送入我院84例,自行到我院就诊14例。由120急救车接诊84例中8例由120医师在患者家中使用患者自备快速血糖检测仪检测血糖,遂即明确低血糖症诊断;未检测血糖的76例均未在第一时间获明确诊断。本组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并治疗的8例(8.16%)预后良好;未明确诊断的90例(91.84%)入院确诊低血糖症后,经对症治疗71例预后良好,昏迷>6 h的7例遗留低血糖脑病后遗症,2例因并发脑出血死亡。结论院前快速血糖检测对诊断不明原因意识障碍患者尤为重要,建议糖尿病患者、120急救车应常规配备快速血糖检测仪,使低血糖症能得到及时诊治,减少低血糖脑病等并发症,改善预后。

韦国海[7](2014)在《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比较1型(36例)、2型(95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并发症和伴发病、临床治疗、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因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救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分析比较1型、2型糖尿病合并DKA的临床特点。分析指标:患者基本情况,发病的各种诱因;典型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随机血糖、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血脂、电解质、肾功能血气分析等生化指标;相关并发症及伴发病,临床治疗;入院首日24h补液总量、首日24h补钾总量、小剂量胰岛素静滴天数、治疗至酮体消失天数、补碱治疗及抗感染治疗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1、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中:2型糖尿病95例(72.11%),1型糖尿病占36例(37.89%),病例的构成2型糖尿病患者显着高于1型糖尿病(P<0.01)。2.1、2型糖尿病合并DKA发病诱因:感染病例数占53.43%(70/131);原因不明占32.06%(42/131);其余诱因为停用口服药物、皮下注射胰岛素、酗酒、高糖饮食及过量饮食占14.50%(19/131)。3.1、2型糖尿病合并DKA临床表现:以“多尿、多饮”为表现91例(69.47%);以“食欲差、恶心、呕吐”为表现77例(58.77%),以“腹痛”为表现32例(24.42%)。4.1、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尿酮体均为阳性,随机血糖:1型糖尿病为24.87±7.69mom/l,2型糖尿病为25.27±10.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1型糖尿病11.87±3.61%,2型2糖尿病为12.91±2.94%(P>0.05);白细胞计数:1型糖尿病为11.55±5.35×109/L,2型糖尿病为14.5±9.21×109/L(P>0.05);血浆渗透压:1型糖尿病为304.92±16.06mOsm/l,2型糖尿病为308.19±18.76mOsm/l,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血pH:1型糖尿病7.19±0.13,2型糖尿病7.21±0.12(P<0.05);血HCO3-:1型糖尿病9.62±5.69mmol/L,2型糖尿病12.19±5.21mmol/L;两组统计学结果(p<0.05)。5.1、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并发症和伴发病比较:血浆高渗状态:1型糖尿病2例(5.55%),2型糖尿病21例(22.1%);心律失常:1型糖尿病3例(8.33%),2型糖尿病24例(25.26%);高血压病:1型糖尿病6例(16.66%),2型糖尿病34例(35.78%);脂肪肝:1型糖尿病1例(2.27%),2型糖尿病35例(36.84%);大血管病变:1型糖尿病4例(11.11%),2型糖尿病50例(52.63%);其它:1型糖尿病12例(33.33%),2型糖尿病91例(95.78%);以上各组两者统计学结果(p均<0.05)。6.1、2型糖尿病合并DKA临床治疗:首日24h补液量情况:1型糖尿病为3973.6±1282.44ml,2型糖尿病补液量为4319.4±1608.5ml;首日24h补钾量:1型糖尿病为4.5±1.62g,2型糖尿病为4.81±2.21g;补碱:1型糖尿病7例(19.44%),2型糖尿病20例(20.55%);以上两组统计学结果(p>0.05);抗感染:1型糖尿病12例(33.33%),2型糖尿病55例(57.89%);以上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7.1、2型糖尿病合并DKA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住院时间:1糖尿病型为10.08±3.21天,2型糖尿病13.58±6.66天,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显着长于1型糖尿病患者(P<0.05);住院费用:1型糖尿病为6924.45±2236.01元;2型糖尿病为10038.55±4904.53.95元,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显着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1.本研究中,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主;2.感染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临床表现中以多尿多饮,消化道症状为多见;3.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有22.1%的患者合并高渗高血糖综合症,而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酸中毒程度比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严重;4.2型糖尿病患者所合并的并发症及伴发病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其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多的主要原因。

苏丽亚·艾孜木江[8](2013)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差异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代谢指标相关变化、临床及生化特异性差异,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WHO诊断标准的100名中度至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病程、诱因、糖化血红蛋白(HbAlc,glycosylated hemoglobin)、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是诱发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与1型相似,但1型DKA血HCO3-明显低于2型DKA(p<0.05),1型DKA动脉Ph小于2型DKA(p<0.05),说明1型糖尿病酸中毒较重,预后也差。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各种应激、感染、不适当使用药物等均能打破机体内环境平衡,从而产生DKA,故应对感染等诱因进行预防和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机体的危害,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而小剂量胰岛素能抑制炎症因子瀑布式放大,故应尽早使用;1、2型糖尿病DKA临床表现有差异,对l、2型糖尿病治疗应有倾向性。综合上述各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早预防、早治疗、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减少治疗成本。

罗序睿[9](2012)在《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探》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影响重症中暑(severeheatstroke)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建立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期间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观察室30例重症中暑患者,根据病人转归分为死亡组10例和存活组20例。分别对两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纳入研究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基础病、体温(T)、脉搏(P)、呼吸频率(R)、是否休克、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丙氨酸转氨酶(ALT)、丙草酸转氨酶(AST)、血糖(GLU)、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钠(Na)、血钾(K)、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3P试验,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碳酸氢根含量(HCO-3)、格拉斯哥评分(GC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建立预测重症中暑患者死亡的预测模型,并据此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he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求出RO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ROCcurve,AUC)。比较预测模型与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在判断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价值。最后将本研究的病例资料代入Logistic方程,进一步验证预测模型的判断能力,应用SPSS17.0和MEDCALC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纳入研究的29个因素中,存活组20例是与死亡组10例比较,基础病、呼吸频率、PLT、AST、CK-Mb、PT、APTT、PH、HCO-3、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余因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T和PH是影响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即预测模型)为:Y=78.821+0.007×AST-11.17×PH。预测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据此描绘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0.935±0.057,95%可信区间为0.781至0.990,截断点为0.2684。预测模型判断重症中暑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85%。与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预测模型的AUC大于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模型的敏感度高于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相同,特异度高于APACHEⅡ评分,略低GCS评分。结论是否伴有基础病、呼吸频率、PLT、AST、CK-Mb、PT、APTT、PH、HCO-3、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对于判断重症中暑患者预后有一定帮助。其中AST和PH是重症中暑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价值高于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诊断。对评估重症中暑患者的死亡风险具有一定的价值。

陈娟弟,郑淑智,胡飞[10](2010)在《儿科急诊观察室患儿特点分析与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科急诊观察室患儿病种及病情特点,寻求护理对策,以进一步规范观察室患儿护理管理。方法对5 471例儿科急诊观察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儿的病种、年龄、住院时间及病情特点。结果儿科急诊观察室病例疾病谱广,疾病变化快,危重患儿多(共984例,占17.99%),夜间收治患儿1 641例,占29.99%。最常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2 204例占40.29%)和消化系统疾病(960例占17.55%)。结论为提高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需加强对危重患儿的识别,重视低氧血症,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等。

二、以昏迷入院重症低钾血症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昏迷入院重症低钾血症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五苓散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耗盐综合征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脑耗盐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五苓散对水钠调节的中西医机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病例来源及例数
    二、病例选择
    三、研究方法
    四、观察指标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六、技术路线图
结果
    第一节 五苓散组与非五苓散组基线资料比较
    第二节 五苓散组与对照组散组结局指标比较
    第三节 单因素分析
    第四节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第一节 统计结果分析
    第二节 脑耗盐综合征与血管痉挛、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第三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耗盐综合征的中医发病机制探讨
    第四节 五苓散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耗盐综合征的中西医机制
    第五节 从中西医角度辩证看待疾病并发症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工作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难治性小儿低血糖症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及检查:
    1.3 诊治方法:
2 结果
    2.1 就诊主诉:
    2.2 临床表现:
    2.3 主要实验室检查:
    2.4 最终诊断与治疗转归:
3 讨论
    3.1 病因
        3.1.1 新生儿暂时性低血糖:
        3.1.2 婴儿和儿童高胰岛素血症:
        3.1.3 酮症性低血糖:
        3.1.4 各种升糖激素缺乏:
        3.1.5 先天性代谢缺陷:
        3.1.6 糖尿病治疗不当:
        3.1.7 其他:
    3.2 诊断思路
    3.3 治疗

(3)重症监护室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和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喂养前血清白蛋白及前蛋白水平
    2.3 喂养方式
    2.4 喂养前后电解质变化及临床表现
    2.5 并发再喂养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
    2.6 入ICU时并发再喂养综合征的主要疾病种类分析
    2.7 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总费用
    2.8 总体预后
    2.9 RFS发病的风险因素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4)韦尼克脑病3例早期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简介
2 讨论

(5)神经科急症合并横纹肌溶解症2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院前低血糖症98例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120急救情况
    1.3 临床表现
    1.4 医技检查
    1.5 治疗及转归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分析
    2.2 防范误诊的措施

(7)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 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糖尿病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
        1.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分级
        1.3 诱发因素
        1.4 临床表现
        1.5 实验室检查
        1.6 治疗与预后
    2 方法
        2.1 血常规
        2.2 生化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
        2.3 血气分析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0 病例材料
    2.1 研究方法
        2.1.1 诊断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临床分组
        2.1.4 治疗方法
        2.1.5 研究指标
    2.2 统计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二分类变量赋值
    3.2 临床资料的一般特性及单因素分析
    3.3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
    3.4 描绘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 曲线)
    3.5 预测模型、GCS 评分、APACHEⅡ评分 ROC 曲线比较
    3.6 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检验
第4章 讨论
    4.1 本项研究设计背景
    4.2 患者一般情况与预后
        4.2.1 性别、年龄、基础病与预后
        4.2.2 生命体征与预后
    4.3 各项化验指标与中暑预后
        4.3.1 WBC、PLT、HCT 与预后
        4.3.2 肝功能、血糖、心肌酶谱、肾功能、电解质与预后
        4.3.3 凝血功能与预后
        4.3.4 血气分析与预后
    4.4 GCS 评分与预后
    4.5 APACHEⅡ评分与预后
    4.6 Logistic 回归模型与预后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儿科急诊观察室患儿特点分析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调查方法
2 结果
    2.1 急诊观察室患儿病种构成特点
    2.2 急诊观察室患儿病情特点
3 护理
    3.1 加强呼吸道管理, 重视低氧血症
    3.2 加强对危重患儿的识别
    3.3 强化医疗安全意识
    3.4 设置夜间护理组长, 以提高护理质量
    3.5 弹性排班,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3.6 落实预防医院感染制度

四、以昏迷入院重症低钾血症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五苓散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耗盐综合征疗效观察[D]. 卢鸿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难治性小儿低血糖症20例临床分析[J]. 王小军,张改秀,宋文惠,冯梅,王丽红,王蕾,陈晓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06)
  • [3]重症监护室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和预后的关系[D]. 倪军喜.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1)
  • [4]韦尼克脑病3例早期诊治[J]. 王乐,鲁卫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7(01)
  • [5]神经科急症合并横纹肌溶解症28例临床分析[J]. 陈洪高,朱丹,魏维.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02)
  • [6]院前低血糖症98例诊治分析[J]. 杨绎原,文新强,李舻. 临床误诊误治, 2014(09)
  • [7]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D]. 韦国海.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 [8]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差异分析[D]. 苏丽亚·艾孜木江.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9]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探[D]. 罗序睿. 南昌大学, 2012(03)
  • [10]儿科急诊观察室患儿特点分析与护理[J]. 陈娟弟,郑淑智,胡飞. 护理学报, 2010(01)

标签:;  ;  ;  ;  ;  

严重低钾血症昏迷入院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