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一、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外科治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飞[1](2021)在《一种基于CHIARIⅠ畸形三种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的术前综合评分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ChiariⅠ畸形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预后及术前综合评分标准在手术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确诊的ChiariⅠ畸形病例60例。6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大部分患者通过门诊规律随访,部分患者通过手机通话随访成功,半年到3年为随访周期时间,预后评估采用Chicago-Chiari预后量表(CCOS)。60例患者分为3组,其中12例枕大孔减压术患者(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PFD)为A组、17例枕大孔减压及硬脑膜成形术患者(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 with duraplasty,PFDD)为B组以及32例枕大孔减压及小脑扁桃体切除术患者为C组,分析比较三组手术后预后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按照本科制定的术前综合评分标准(总分12分),为每一例病例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对所有病例打分并分成低分组23例(小于6分)及高分组37例(大于6分),统计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两组中三种手术方式的预后分值差异,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检验方法为非参数检验:多组间的比较以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进行,然后行事后两两比较(Post hoc test),检验标准p为0.05。结果:本研究60例患者术后一周症状缓解45例(75%),其中A组患者术后症状好转9/12例,症状保证不变的3/12例;B组患者术后症状好转的13/17例,症状不变的4/17例;C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30/32例,2例无明显缓解。并发症方面,60例患者中出现头晕头痛等头部不适症状5例,其中B组有3例,C组2例,另有一例术后发热,CSF检查证实为感染,经抗炎治疗后治愈。长期随访,预后良好的49例,其中A组一例复发(8.3%),B组及C组各5例预后不佳(29%,15%)。其中B组有1例术后一年因严重的脊髓空洞再次行空洞-腹腔分流术。三组总体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术前综合评分标准,在低分组病例中,三种手术方式在预后上无差异(P>0.05)。而在高分组病例中,行枕大孔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术者(平均预后评分8.35±1.15分)优于PFDD(平均预后评分7.5±0.97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Chiari畸形的治疗,三种手术方式均有一定的疗效。应用术前综合评分标准校正分组后,对于低分组,三种手术预后无明显差异,我们推荐行枕大孔减压术或联合硬脑膜成形术。而对于高分组患者,行枕大孔减压联合小脑扁桃体切除预后明显优于PFDD,因此,对于术前综合评分大于6分的患者,临床症状严重和(或)影像学上小脑扁桃体明显下疝的患者,合并有严重脊髓空洞症患者在减压的同时,显微镜下行小脑扁桃体软膜下切除术有望获得更佳疗效。总之,术前综合评分标准对ChiariⅠ畸形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蒋登旭[2](2020)在《Chiari Ⅰ型畸形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及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章(第一节)使用四维流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伴不同尺寸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脑脊液动力学特征目的使用四维流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4D magnetic resonance phase contrast flow imaging,4D-PC Flow MRI)鉴别伴不同尺寸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型畸形(Chiari Ⅰ malformation,CMI)患者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动力学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8例CMI患者及1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被纳入本项研究。以最大脊髓空洞/脊髓直径比(syrinx/spinal cord ratio,S/C ratio)=0.5为界,将CMI患者分为大空洞组(large syrinx,LS)与小空洞组(small syrinx,SS)。后颅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PCF)形态学特征及4D-PC CSF流动数据均通过核磁扫描成像获得,并在三组间进行比较。另外,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鉴定CSF流动数据与PCF形态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强度。结果共有16例患者被分入小空洞组(最大S/C ratio<50%),12例患者被分入大空洞组(最大S/C ratio>50%)。在枕骨大孔位置,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CSF最大流速在LS组患者中较SS组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显着减小,但SS组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间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除此之外,斜坡倾斜角(∠α)也被发现在LS组患者中显着减小。Pearson分析显示CSF流速与斜坡倾斜角(∠α)具有统计学相关性。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减小的斜坡倾斜角(∠α)与增大的脊髓空洞均与患者脑脊液动力学改变有关。因斜坡倾斜角减小(∠α)而导致脊髓前方旁正中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循环受限可能是脊髓空洞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章(第二节)后路内固定脊柱矫形术对左胸弯型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效果:一项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的匹配对照研究目的既往比较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Chiari Ⅰ malformation-associated scoliosis,CMS)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脊柱矫形手术效果的报道多是基于右胸弯型脊柱侧凸(right thoracic curves,RT)或弯型混杂的病例。对于左胸弯型脊柱侧凸(left thoracic curves,LT),除了术中操作习惯与右胸弯型相反所可能带来的困难外,既往研究提示在CMS患者中,左胸弯型患者较其它弯型患者可能存在一些实质性差异。因此,针对既往研究所忽视的部分,本研究旨在对比左胸弯型CMS患者(LT-CMS)与左胸弯型AIS患者(LT-AIS)接受后路内固定脊柱矫形术后的影像学及临床结果。方法38例平均年龄15岁的患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包括19例LT-CMS患者(10男,9女)与19例年龄、性别、主弯Cobb角相匹配的LT-AIS患者(10男,9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2年)矫形效果的差异。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相关记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患者术前及随访过程中完成的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the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RS)-22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Risser征及随访时间均相似。术前主弯度数在LT-CMS组与LT-AIS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57.7±13.3°vs 57.1±17.7°,P=0.881)。LT-CMS患者主弯柔韧性较差,顶椎偏移及胸椎后凸较大,但与LT-AIS患者的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术中,LT-CMS患者倾向于失血(estimated blood loss,EBL)与输血增多。术后,两组患者在主弯矫正率上无显着差异(LT-CMS56.0±15.3%vs LT-AIS 59.6±13.9%,P=0.393)。此外,术后冠矢状面平衡在两组间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主弯矫正丢失及整体平衡保持也无组间显着差异。共有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2.5年发生断棒的LT-CMS患者和1例术后发生浅层伤口感染的LT-AIS患者。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完成了SRS-22量表,两组患者在所有5个域的评分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左胸弯型CMS患者接受后路内固定脊柱矫形术可以获得与左胸弯型AIS患者相当的影像学及临床结果。虽然术中部分操作习惯与常见的右胸弯型脊柱侧凸相反,且左胸弯型CMS患者倾向于出血量更多,但本研究并未发现相较AIS患者,该类患者有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特殊风险。第二章(第三节)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对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影响目的对于无神经症状且不伴有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型(Chiari Ⅰ malformation,CMI)伴脊柱侧凸(Chiari Ⅰ malformation associated scoliosis,CMS)患者目前推荐不行预防性神经减压手术而直接行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但是,对于一期矫正脊柱畸形可能牵拉脊髓进一步加重小脑扁桃体下疝发生严重医源性神经并发症的担忧一直存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接受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的CMS患者后脑及小脑扁桃体位置变化情况。方法共有27名(22女,5男)于2010年至2016年间至我院接受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的CMS患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平均年龄15.1±2.4岁。每位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三周接受颈部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小脑扁桃体下疝距离,Mc Rae’s线至延髓脑桥沟及第四脑室顶点的距离用以计算后脑及小脑扁桃体位置变化。术后较术前变化超过2mm即被视为发生显着位置变化。结果术后MRI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距离及Mc Rae’s线至延髓脑桥沟及第四脑室顶点的距离与术前数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相关位置显着变化(2例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距离出现显着变化,4例患者延髓脑桥沟位置出现显着变化,2例患者第四脑室顶点位置出现显着变化),所有这些患者相关位置变化幅度均在2mm至3mm之间。根据小脑扁桃体下疝分级系统,所有27例患者术后评级均未加重,也无明显神经或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接受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不会加重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也不会对后脑产生牵拉。本研究从影像学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在符合指征的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中的安全性。第三章马凡氏综合征伴严重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矫正:置钉密度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增加置钉密度在矫正马凡氏综合征伴严重脊柱侧凸(主弯Cobb角≥70°)患者(scoliosis secondary to Marfan syndrome,MF-S)中的影响与作用。方法对3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MF-S患者的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所有患者平均置钉密度为界,将患者分为高置钉密度组(high density group,HD group)与低置钉密度组(low density group,LD group)。测量的参数包括冠状面Cobb角,T5-T12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及T12-S1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此外,手术时间、预估出血量、置钉精确度、术后并发症及健康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在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平均置钉密度为1.40±0.15(1.13-1.67)。胸弯Cobb角矫正率与凹侧置钉密度显着相关(r=0.783,P=0.0007)。组间比较显示HD组胸弯Cobb角矫正率显着高于LD组(56.59%±4.80%vs 44.54%±9.61%,P=0.036)。末次随访时,共有11例患者矫正丢失>5°,包括8(47.1%)例LD组患者与3(17.6%)例HD组患者。术后两组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增加置钉密度可以改善马凡氏综合征伴严重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矫正效果。置钉密度增加有助于增强结构稳定性,减少随访过程中的矫正丢失。

曾光亮[3](2020)在《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不同手术方式及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不同手术方式与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09年07月至2020年01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九龙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9例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例,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将合并颅底凹陷症的6例病例分为Ⅰ组,单纯Chiari畸形73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ⅡA组单纯后颅窝减压术+寰枕筋膜松解术9例、ⅡB组后颅窝减压术+蛛网膜粘连松解术+枕大池重建术26例、ⅡC组后颅窝减压术+扁桃体切除术38例,并从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的好转率、术后小脑扁桃体的回缩情况及脊髓空洞的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使用人工硬膜将64例术中硬膜打开的病例分为人工硬膜组43例和自体筋膜组21例,并对比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二次手术、二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组在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善方面与其他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A组在扁桃体回缩和空洞改善方面明显差于ⅡB组和ⅡC组(p<0.05),而在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面与其他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ⅡB组和ⅡC组在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影像学改善方面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A、ⅡB及ⅡC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Ⅱ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ⅡB组(p<0.05)和ⅡC组(p<0.05),而ⅡB组和ⅡC组之间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硬膜组和自体筋膜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两组病例的二次手术率及二次住院率,人工硬膜组的二次手术率及二次住院率均明显高于自体筋膜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人工硬膜组和自体筋膜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筋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硬膜组。结论:Chiari畸形I型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均应在术前进行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评估,对于不稳的患者必须将其复位及固定,单纯后路颈枕复位内固定术即可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对于稳定的患者,则需根据压迫的位置进行减压;后颅窝骨性减压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枕大池重建组及扁桃体切除组,但扁桃体回缩及空洞改善情况较枕大池重建组和扁桃体切除组差;枕大池重建组和扁桃体切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人工硬膜的使用可能增加后颅窝手术后的二次住院和二次手术,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自体筋膜组。

李萃萃,修波,林和璞,王雷[4](2020)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9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脊髓空洞转归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其中21例(72.41%)患者疗效为优,7例(24.14%)患者疗效为良,1例(3.45%)患者疗效为差;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颅神经体征、小脑症状及括约肌障碍症状好转,但肌萎缩尚症状未改善;脊髓空洞较术前不同程度缩小22例,无明显变化7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疗效确切,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有助于脊髓空洞缩小、闭合。

甘智超[5](2020)在《后颅窝减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对Chiari Ⅰ畸形并脊髓空洞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Arnold-Chiari畸形(ACM)是以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椎管内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常合并脊髓空洞(SM)。现对我院收治的25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患者进行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探讨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并后颅窝减压硬膜扩大修补成形术对Chiari I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4~58岁(平均年龄34.3岁),病程0.1~20年(平均4.3年)。患者术前均完成MRI评估,20例患者小脑扁桃体均有不同程度下疝,下疝程度 4~20mm,平均11.3mm,均合并不同节段的脊髓空洞。通过对术后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分析后颅窝减压硬膜成形并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对Chiari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的疗效。[结果]本组25例患者全部经由接受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并后颅窝减压成形手术治疗。通过术后3个月及术后3年的随访患者临床症的改善情况;发现术后3月患者临床症改善有14例(56%)、术后稳定11例(44%);术后3年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患者15例(60%)、稳定5例(20%)、加重5(20%)例;通过对术后3个月及术后3年随访患者CCOS评分;发现术后3个月评分在13-16分有14例(56%);评分在10-12分有8例(32%);评分在4-9分有3例(12%);术后3年评分在13-16有14例(56%);评分在10-12分有6例(24%);术后评分在4-9分有5例(20%);术后3月CCOS平均分为12.2分;术后3年CCOS平均分为12.16分;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随访患者影像学变化情况;发现术后1个月有2(8%)例脊髓空洞缩小;23(92%)例无变化;术后1年有9(36%)例脊髓空洞缩小,15(60%)例无变化,1(4%)例扩大;术后切除的小脑扁桃体有2例再次下移。[结论]下疝小脑扁桃体切并后颅窝减压成形硬膜成形术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Chiari I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症状改善的时间基本在术后3个月内;该手术对脊髓空洞患者有一定疗效,在随访期内脊髓空洞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改善。

江龙[6](2020)在《青少年Chiari畸形后颅窝减压术后颈椎矢状面形态及继发于Chiari畸形左胸弯与右胸弯矫形疗效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 青少年Chiari畸形后颅窝减压术后颈椎矢状面形态目的:研究青少年Ⅰ型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CMI)/脊髓空洞后颅窝减压术(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PFD)术后远期颈椎矢状面形态,并探讨其与脊髓空洞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2例接受标准PFD术且随访超过2年的CMI/脊髓空洞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为1016岁,平均(13.7±2.8)岁。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矢状面参数及空洞参数的变化:上颈椎角(C0-C2)、下颈椎角(C2-C7)、颈椎矢状面平衡(C2-C7SVA)、颈椎曲率指数(CCI)、空洞直径及空洞长度;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空洞直径及长度的改变与颈椎矢状面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随访时间2.06.5年,平均(3.9±1.1)年。末次随访时下颈椎角及CCI分别为-29.8°±11.4°和29.1%±7.1%,均较术前(-15.2°±8.8°,13.4%±4.2%)显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7、2.902,均P<0.05)。末次随访时空洞直径及长度则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前与末次随访时C0-C2及C2-C7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2、0.871,均P>0.05)。手术前后空洞直径减小与下颈椎角及CCI的变化呈正相关(r=0.611、0.652,均P<0.05),空洞长度减小亦与下颈椎角及CCI的变化呈正相关(r=0.504、0.514,均P<0.05)。结论:青少年CMI/脊髓空洞患者PFD术后颈椎前凸得以恢复,脊髓空洞的改善可能是颈椎矢状面形态重塑的重要因素。第二章 继发于Chiari畸形左胸弯与右胸弯矫形疗效的比较目的:比较青少年Chiari畸形伴不同弯型胸椎侧凸行选择性胸椎融合术后的矫形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接受后路选择性胸椎融合术的Chiari畸形伴胸椎侧凸患者,根据胸椎侧凸的弯型分为:左胸弯组(left thoracic curve,LTC)63例,右胸弯组(right thoracic curve,RTC)63例,两组年龄及侧凸角匹配。测量手术前后与末次随访的各项影像学参数:胸椎及腰椎侧凸Cobb角、顶椎偏移、胸椎后凸角、冠状位躯干偏移、腰椎前凸角、近端交界区与远端交界区Cobb角、矢状面平衡。同时比较两组术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结果:左胸弯组术前胸椎后凸角为40.1°,明显高于右胸弯组(23.0°)(P=0.021),其余各项术前影像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左胸弯组术后腰弯自发矫正率为56.9%,显着低于右胸弯组(56.9%)。然而,左胸弯组术后冠状面躯干偏移(15.1mm)显着高于右胸弯组(8.0 mm)。末次随访时,两组胸椎侧凸的矫正率分别为59.9%及62.6%,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此外,两组术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亦相近。结论:左胸弯及右胸弯型Chiari畸形选择性胸椎融合术后均可获得满意的远期主弯矫正。右胸弯型Chiari畸形术后腰椎侧凸的自发矫正率优于左胸弯型。

王铁成[7](2019)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ChiariⅠ型伴脊髓空洞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Chiari畸形(ACM)是临床常见的颅颈交界区疾病[1],其中脊髓空洞(SM)是其最常见的伴随病变,而机制不明。本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手术是该疾病最佳的治疗手段,但是对于不同手术方式的取舍,临床上尚存在巨大的争议。本研究根据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将ACM-I型伴SM患者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型,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最常用术式对不同类型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从而为ACM-I型伴SM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满足现代医疗的精准化诊疗需求,减小患者痛苦,改善临床预后,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方法:严格筛选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ACM-I型伴SM患者85例,所有手术均由高年资主任医生实施,且就手术方式和手术标准经讨论达成一致,按照统一标准执行。根据不同的临床特征,将患者分为:①表现有枕颈区压迫综合征者,②表现有脊髓中央受损综合征者,③表现有小脑损害综合征者(同一患者可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临床表现)。根据不同的影像学表现,按脊髓空洞直径和长度分为脊髓空洞直径大于椎管有效径50%者和≤50%者、局限于颈髄和超出颈髓者;按小脑扁桃体下疝范围分为≤10mm者和>10mm者。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家属意愿行两种手术方式,并依此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行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加寰枕筋膜松解术,B组在A组手术的基础上行硬膜扩大修补术+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经过1年随访,通过Tator评分法和影像学检查,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疗效、影像学改变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评估不同手术方式对不同类型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1.在近期疗效方面,A组患者小脑损害综合征较B组改善率高(62.50%vs 46.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而对于患者总体情况和其他症状的改善,两组患者差异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总体好转率为47.37%、53.57%,p=0.591)。影像学表现方面,B组脊髓空洞改善率较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对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改善,B组显着好于A组(p分别为0.020、<0.001)。此外,A组患者KPS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差异(80.12±14.25),而B组患者术后KPS评分明显下降(69.75±23.48)。2.1年随访结果表明,B组总体改善率与A组无明显差异(75.44%vs 78.57%,p=0.749)。具体表现上,B组患者对于枕颈区压迫综合征改善较A组高(两组好转率分别为90.48%、61.29%,p=0.020)。而对于脊髓中央受损综合征及小脑损害综合征的改善,两组患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B组好转率分别为47.06%、61.54%,A组好转率分别为44%、75%,p分别为0.845、0.707)。此外,A组患者KPS评分较术前有所升高(85.61±12.75,p=0.029),B组患者术后KPS评分较术前略有下降(71.59±19.86),且显着低于A组患者(p=0.037)。影像学改变方面,虽然部分指标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而言行寰枕减压+硬膜扩大修补术+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对脊髓空洞的改善和小脑回缩效果均明显好于单纯减压3.并发症分析中,B组患者颅内感染、后组颅神经麻痹、小脑或脑干梗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7、0.033、0.033)。4.除了手术方式外,手术时间>2h、发生脑脊液漏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07、0.012、<0.001)。结论:手术是ACM-I型伴SM的有效治疗手段,后颅窝骨性减压加寰枕筋膜松解术的优势为并发症少,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可取得与硬膜扩大修补术+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相近的临床效果,可作为大部分ACM-1型伴SM的首选术式。扁桃体切除虽然空洞得到迅速改善,但颅内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且有可能导致恶性转归。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以及全身状况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何勇,孙毓奇,万大海[8](2019)在《两种术式治疗Chiari畸形Ⅰ型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颅后窝减压加硬脑膜成形术(对照组)与颅后窝减压加硬脑膜成形术加小脑扁桃体切除术(试验组)两种术式在治疗Chiari畸形Ⅰ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ce、Spring Link、Science Direct、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使用NOS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4.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回顾性队列研究、81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02),而术后头痛(P=0.045)、脑脊液漏(P=0.014)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两组在脊髓空洞改善(P=0.906)、远期症状改善(P=0.113)、术后颅内感染(P=0.101)、术后切口感染(P=0.65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术后可明显改善症状,但并发症较多,同时在远期症状和脊髓空洞改善与对照组无差异,在治疗Chiari畸形Ⅰ型不推荐颅后窝减压加硬膜成形术加小脑扁桃体切除术。

周兴,孙郑春,马旭东,曹新亮,陈龙[9](2019)在《显微手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的临床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后颅窝小骨窗骨性减压术+硬脑膜扩大修补枕大池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07—2017-06治疗的43例Arnold-Chiari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后颅窝小骨窗骨性减压术+硬脑膜扩大修补枕大池重建术,采用Talor评估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评估预后。结果 4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35例(81.40%)为优,6例(13.95%)为良,2例(4.65%)为差;合并脊髓空洞症36例,其中脊髓空洞明显缩小23例(63.89%),脊髓空洞无显着变化13例(36.11%),无脊髓空洞加重病例;术后彩超显示,蛛网膜下腔间隙均≥3 mm,且术后MRI显示枕大池重建满意。总有效率95.35%。结论后颅窝小骨窗骨性减压术+硬脑膜扩大修补枕大池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创伤小,是目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明显。

李来华,侯兵[10](2018)在《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脊髓空洞症患者均采用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a,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4例,稳定4例,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新的神经症状1例,临床有效率94.7%。复查MRI均提示空洞明显缩小。结论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是治疗脊髓空洞症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等优点。

二、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外科治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外科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基于CHIARIⅠ畸形三种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的术前综合评分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临床资料及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2.4 临床表现
    2.5 术前综合评分标准及预后评分方法
    2.6 影像资料
    2.7 手术方法
    2.8 实验及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手术疗效及并发症
    3.2 长期随访预后
    3.3 基于术前综合评分标准校正分组后三种手术方式预后比较
    3.4 经典病例
4.讨论
    4.1 ChiariⅠ畸形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4.2 ChiariⅠ畸形人群流行病学及自然病史
    4.3 ChiariⅠ畸形的诊断及临床症状
    4.4 ChiariⅠ畸形的手术治疗
    4.5 ChiariⅠ畸形的手术并发症及预后
    4.6 术前综合评分标准在ChiariⅠ畸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4.7 不足及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综述 CHIARIⅠ畸形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ChiariⅠ畸形的诊断技术及分型
    2.ChiariⅠ畸形的保守治疗
    3.ChiariⅠ畸形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4.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2)Chiari Ⅰ型畸形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及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Chiari Ⅰ型畸形概述及其脑脊液动力学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节 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hiari Ⅰ 型畸形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及Chiari Ⅰ 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使用四维流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伴不同尺寸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脑脊液动力学特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后路内固定脊柱矫形术对左胸弯型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效果:一项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的匹配对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手术对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马凡氏综合征伴严重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矫正:置钉密度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附录

(3)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不同手术方式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临床表现
    1.5 影像学表现
    1.6 术前准备
    1.7 手术方式
    1.8 疗效评价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各病例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空洞改善情况
    2.2 后颅窝骨质减压组、枕大池重建组和扁桃体切除组之间的比较
    2.3 人工硬膜组与自体筋膜组的比较
    2.4 典型病例介绍
讨论
    3.1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分型及发病机制
    3.2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
    3.3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诊断及影像学表现
    3.4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治疗
结论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颅底凹陷症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1. 颅底凹陷症的历史进展
    2. 颅底凹陷症的解剖及发病机制
    3.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4. 分型及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致谢

(4)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影像学检查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4 手术方法
    1.5 评价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3.1 Arnold-Chiari畸形发病机制及诊断标准
    3.2 Arnold-Chiari畸形手术选择
    3.3 Arnold-Chiari畸形手术要点及效果

(5)后颅窝减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对Chiari Ⅰ畸形并脊髓空洞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hiari Ⅰ型畸形诊断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青少年Chiari畸形后颅窝减压术后颈椎矢状面形态及继发于Chiari畸形左胸弯与右胸弯矫形疗效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青少年Chiari畸形后颅窝减压术后颈椎矢状面形态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Ⅰ型Chiari 畸形后颅窝减压术后颈椎矢状面形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继发于Chiari畸形左胸弯与右胸弯矫形疗效的比较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继发于Ⅰ型Chiari 畸形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发表论文
致谢

(7)两种手术方式治疗ChiariⅠ型伴脊髓空洞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8)两种术式治疗Chiari畸形Ⅰ型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表1;图1~8)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术后症状改善率Meta分析 (图1)
    2.4 脊髓空洞改善率Meta分析 (图2)
    2.5 远期症状改善率Meta分析 (图3)
    2.6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Meta分析
        2.6.1 术后头痛 (图4) :
        2.6.2 术后脑脊液漏 (图5) :
        2.6.3 术后颅内感染 (图6) :
        2.6.4 术后切口感染 (图7) :
    2.7 发表偏倚评价 (图8)
3 讨论

(9)显微手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影像学资料
    1.4 手术方法
    1.5 随访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资料
    1.3 手术方法
    1.4 随访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外科治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基于CHIARIⅠ畸形三种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的术前综合评分方法的应用研究[D]. 吴飞.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Chiari Ⅰ型畸形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及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蒋登旭. 南京大学, 2020(09)
  • [3]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不同手术方式及疗效对比[D]. 曾光亮. 苏州大学, 2020(02)
  • [4]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效果[J]. 李萃萃,修波,林和璞,王雷. 中国医刊, 2020(05)
  • [5]后颅窝减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对Chiari Ⅰ畸形并脊髓空洞疗效分析[D]. 甘智超.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青少年Chiari畸形后颅窝减压术后颈椎矢状面形态及继发于Chiari畸形左胸弯与右胸弯矫形疗效的比较[D]. 江龙.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7]两种手术方式治疗ChiariⅠ型伴脊髓空洞疗效分析[D]. 王铁成. 山东大学, 2019(02)
  • [8]两种术式治疗Chiari畸形Ⅰ型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 何勇,孙毓奇,万大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9(03)
  • [9]显微手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的临床体会[J]. 周兴,孙郑春,马旭东,曹新亮,陈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01)
  • [10]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 李来华,侯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18)

标签:;  ;  ;  ;  ;  

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