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垂直波束传输损耗分析

模式垂直波束传输损耗分析

一、模垂直波束传输损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娟娟[1](2021)在《X波段微带平面阵列天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带平面阵列天线以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无线卫星通信、导弹制导和船舶导航等应用场景获得了广泛的使用。X波段也是军用火控雷达、广播卫星通讯、船舶导航和气象雷达的常用频段。以船舶导航为例,随着捕鱼及航海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小型渔船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天线也呈现出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主要针对X波段微带平面阵列天线进行了研究与设计,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基于天线极化理论和阵列综合理论,设计并加工了基片分别为Rogers 4350b和FR4的微带型2×n阵列天线,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介质材料基片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在相同的设计方法下,两种阵列天线实验测试方向性结果为水平波束宽度均小于5°,旁瓣电平和交叉极化电平均为-20 d B以下。装载金属反射面后,两种天线垂直波束宽度均为25°左右,各项参数均满足船用导航雷达天线的设计指标。(2)为减小天线体积,进而以基片为FR4的2×n阵列天线为基础,设计并加工了基片为FR4的4×n平面微带阵列天线。天线实测有效带宽为150 MHz,水平和垂直面旁瓣电平分别为-28 d B和-15.5 d B,交叉极化电平为-20 d B,波束宽度分别为4.9°和23.8°,基本满足了天线设计指标。(3)简要介绍了天线加工流程以及天线测试方法,详细分析并说明了天线实测结果误差出现的原因。

张浩[2](2021)在《基于米波和亚毫米波雷达的复合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隐身技术在军事装备上的应用,单一搜索模式的雷达探测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防空需求。为了解决对隐身目标的探测的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多种探测模式方式结合的方法。采取多种探测相结合的系统能够发挥各个单一探测模式的优势,提高系统搜索能力,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基于多种探测模式结合的思想,本课题以米波与亚毫米波复合探测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着重对复合探测技术的可行性及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证与研究分析。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研究分析了米波对隐身目标探测的可行性。首先分析了外形设计在结构简单的目标上的隐身效果,初步验证了米波对外形设计隐身的可探测性。之后利用建模仿真,对复杂目标隐身飞机F117进行多角度和多频率的RCS(Radar Cross Section)仿真。通过对RCS计算结果图的分析,验证了外形设计在低频时的无效性,证明了米波对隐身飞机的可探测性。2、对亚毫米波进行吸波材料性能分析。首先在不同吸波材料下对X波段与亚毫米波进行电磁波衰减量对比实验,验证了隐身吸波材料对亚毫米波的无效性。之后从亚毫米波的快速成像、对微动信息敏感以及大气衰减特性,说明了亚毫米波对于探测识别隐身目标的优势。最终通过吸波材料的实验与亚毫米波性能的分析,证明了亚毫米波对于隐身目标成像的可行性。3、结合实际工程实现,对整个复合探测系统的需求与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给出复合探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根据复合探测的应用需求,通过雷达方程对米波雷达与亚毫米波雷达的基本参数指标进行设计与论证,最终得到满足复合系统需求的基本指标参数。

林志鹏[3](2021)在《基于毫米波圆柱阵列的多维信道参数估计研究》文中指出广泛用于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无线通信的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由于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和出色的方向特性,因此极具实现高精度信道参数估计的潜力。然而,目前大多数应用于毫米波大规模天线系统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不但具有很高的软硬件复杂度,而且没能有效地将信道本身的特性加以利用以提升参数估计的性能,导致这些方法在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通过对接收信号中的角度、时延等信息进行处理,本文为基于大规模圆柱阵列的5G毫米波通信系统提出了有效的信道参数(如方向或传输距离等)估计方法。与传统线阵和平面方阵相比,圆柱阵列不仅对波束失准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而且对由于阵列振动引起的角度变化有很高的鲁棒性,所以非常适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1)提出了适用于毫米波室内场景的低复杂度信道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利用毫米波多天线信道的稀疏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压缩的信号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滤除接收信号中的多次反射和漫反射分量。因此,可以在保留用于信道参数估计的有用信号分量的同时,显着减小接收信号的元素空间尺寸。本文还设计了一种基于波束空间变换的联合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估计算法。该算法在低维波束空间中对信道参数进行估计,进一步降低了信道参数估计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2)将信道参数估计方法扩展到采用混合圆柱阵列的室外毫米波通信场景(如:城市微小区(Urban Micro,UMi)和乡村宏小区(Rural Macro,RMa)),并提出适用于宽带通信系统的信号预处理方法。通过采用线性变换的方式对混合波束成形架构进行设计,可以在不破坏接收信号中多重旋转不变性结构的条件下,极大降低系统所需的射频链数目,从而减小系统的硬件开销。通过对各子载波上的接收信号进行线性组合,所提宽带预处理方法实现了整个频带上信号的一致性,这使基于子空间的参数估计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宽带毫米信道的高时间分辨率特性对整个频带上的信道参数进行联合估计,极大提高了参数估计的精度。(3)采用张量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建模,并使用基于张量的子空间算法滤除信号在所有维度(时间、频率和空间)中的噪声分量。本文建立了接收信号的高阶奇异值分解模型,并利用信号在各维度中的旋转不变性关系同时对各路径的时延、方位角和俯仰角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基于矩阵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基于张量的信道参数估计算法可以在不明显增加系统计算量的前提下,显着提升信道参数的估计精度。(4)为了在提供较强的网络接入能力的同时,降低网络的运行成本和能量消耗,本文设计了适用于海量物联网场景的新型内嵌式混合圆柱天线阵列,并提出了相应的基于信号二阶统计信息的角度估计算法。本文使用相位—空间变换将圆柱天线阵列响应矢量中非线性的相位信息变换为随阵元位置呈线性变化的形式,在不损坏圆柱阵列固有的轴向对称结构的条件下,保证了较好的信道参数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利用稀疏阵列技术设计混合波束成形中的射频链连接矩阵,能够在射频链路数目很少的情况下对大量物联网设备的角度信息进行精确估计。总之,本文针对不同的毫米波通信场景(如:室内、UMi、RMa和海量物联网),分别提出了实用的圆柱阵列设计方案和高效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本文提出的基于圆柱阵列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不仅可以在参数估计精度损失很小的情况下,显着降低系统的硬件成本,还能够在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下对信道参数进行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圆柱阵列及相应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可以满足多种毫米波场景的通信和部署要求。

刘婉萍[4](2020)在《3D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常通信需求。与传统MIMO技术不同,3D MIMO技术通过在基站处配置二维有源天线阵列,在水平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维度信道信息,丰富了系统空间自由度,提高了系统频谱利用率,因此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学者的广泛研究。传统2D MIMO预编码只在水平维度上进行,而3D MIMO预编码不仅需要考虑水平维度波束赋形,还需要考虑垂直维度上的波束赋形。通过对发射信号进行3D MIMO预编码,利用垂直维度和水平维度的波束区分不同目标用户,降低波束之间的干扰,使目标用户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提升。但现有的3D MIMO预编码往往存在计算复杂度较高,系统频谱效率差等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考虑利用矩阵的Kronecker积性质和JSDM分层编码技术设计新的3D MIMO预编码算法。首先,本文介绍了有源天线阵列的概念,并对几种常见的天线阵列排布方式进行分析。接着对传统2D MIMO信道模型和3D MIMO信道模型进行介绍,并比较了两者的区别。其次对几种经典的3D MIMO预编码进行了详细推导,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分层预编码算法。该算法首先对用户进行分组,然后对分组后的用户进行分层预编码。根据3D MIMO信道Kronecker积结构,将第一层预编码分成水平维和垂直维,由Kronecker积的性质,只在垂直维度进行组间干扰消除即可。针对组内用户干扰,第二层预编码采用迫零准则进行处理。由于分层预编码只需要信道的统计状态信息,而不用考虑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因此能降低导频训练开销。最后,为了提高3D MIMO的系统容量,基于分组后的用户信道传输矩阵,提出另一种低复杂度的两级预编码算法。基于最大SLNR准则设计第一级预编码,抑制组间干扰;第二级预编码的设计目的是消除组内干扰,可采用ZF预编码来处理。仿真结果表明,与BD-ZF预编码方案相比,所提出算法能获得更好的性能。

余肖祥[5](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MIMO统计预编码及用户调度》文中提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吞吐量,因而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传统通信技术理论在大数据处理和超高速通信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固有的局限性,亟需研究人员寻找更高效的解决方法。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作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处理愈加复杂的物理层无线通信时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工具。因此,本文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对大规模MIMO下行传输系统的统计预编码以及用户调度方案进行探究。首先,本文简要总结了深度学习的基础理论,介绍了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前向传播以及神经元激活的方式,描述了卷积神经网络所包含的模块及其作用,并介绍了指导模型进行参数更新的损失函数。之后推导了用于模型优化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进而引出本文训练模型时采用的最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MBGD)算法以及自适应矩估计(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优化算法。随后,在相关莱斯信道下,针对单小区全维MIMO(Full-Dimension MIMO,FD-MIMO)下行传输系统,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统计预编码。首先,在基站仅知晓各用户统计信道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情况下,通过最大化用户平均信漏噪比(Signal-to-Leakage-and-Noise Ratio,SLNR)下界,推导出用户的最优波束成形向量以及相应的波束成形指数。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计算延迟,用深度学习理论将用户预编码设计抽象为一个分类问题,由用户的统计CSI预测波束成形指数。然后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波束成形深度神经网络和两种基于模型驱动的波束成形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监督学习的方法离线训练三种网络模型,使网络从训练数据中学习用户统计CSI到波束成形指数的映射。在线预测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种深度学习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统计CSI预测该用户的最优波束成形向量,在几乎没有性能损失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波束成形算法的计算延迟。另外,基于模型驱动深度神经网络的波束成形算法相比基于数据驱动深度神经网络的波束成形算法性能更优,需要的计算时间更少。最后,针对大规模MIMO单小区下行传输系统,在相关莱斯衰落信道下,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利用统计CSI的用户调度方法。在前一部分所获得的各个用户最优统计波束成形向量的基础上,推导了用户遍历速率的近似表达式,由此得到一种最大化系统近似和速率的穷举搜索调度算法。为降低调度算法的计算时延,进而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用户调度问题。为避免将用户调度问题视为多分类时所导致的输出维度爆炸,本文将用户调度抽象为多标签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用户调度网络。在离线训练阶段,该网络从各个用户的归一化信号以及所受干扰的图样中学习使系统近似遍历和速率最大的调度方案,相应的训练样本由最大化系统近似遍历和速率的调度准则生成。在线预测阶段,用户调度网络根据系统中各个用户的信号以及所受干扰所组成的归一化图样预测各用户被调度的概率,最终根据所输出的概率向量选择基站将要服务的用户,以较低的计算延迟实现较高的系统吞吐量。此外,训练完的用户调度网络仅需要利用各个用户的统计CSI,降低了信道信息的反馈开销,且对不同的信道环境及基站传输天线数量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朱龙昶[6](2020)在《5G增强移动宽带系统级仿真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增强移动宽带(eMBB)场景是5G三大主要应用场景之一。为满足eMBB场景对系统容量、频谱效率、峰值速率等指标进行增强的需求,5G引入了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和毫米波通信等技术来提升系统性能。为了从系统的角度对5G关键技术在eMBB场景下的性能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搭建了系统级仿真平台并进行了相关的仿真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根据3GPP相关协议标准,设计并搭建了5G eMBB场景系统级仿真平台。重点完成了平台的初始化模块、时间推移模块、基站模块和用户模块,实现了包括高阶自适应调制编码、大规模MIMO、毫米波通信在内的5G关键技术。通过与3GPP提案结果进行校对,验证了平台的正确性。之后,基于所搭建的系统级仿真平台,本文分别对eMBB场景下的大规模MIMO、毫米波通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级仿真评估,搭建了由工作在低频段的宏基站和工作在毫米波频段的微基站组成的异构网络,并针对不同的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组网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基站端配置256根天线,eMBB系统性能在密集城区部署下的小区频谱效率能够达到12.13bps/Hz;相比于3GPP自评估性能要求,采用本文所调整后的混合预编码配置与毫米波异构组网优化方案后,毫米波异构小区平均频谱效率能够提升约20.5%。最后,为解决传统多用户调度算法难以兼顾系统性能和复杂度的问题,本文在传统调度算法的基础上,针对eMBB场景中用户数量多和信道状况复杂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混合波束赋形和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用户调度算法。并基于系统级仿真平台对所提的两种算法进行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相比于随机调度,性能提升在2倍以上,且均能逼近理论最优值,相比于遍历算法能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论文对5G eMBB场景进行了评估和优化,为eMBB场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仿真数据支撑和理论保障。

宋志远[7](2020)在《超声检测在路侧泊车收费设备中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AIo T、中国制造2025等带来全新的技术产业平台,现代化城市智慧交通进程得到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引入智慧路侧停车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当前路侧停车收费设备的发展主要以视频实时检测为主,且目前主要探测方式有激光检测以及红外检测等,存在功耗过高、精度较低等缺点。而本设计在路侧泊车收费设备中加入超声波探测技术,实时探测是否有车辆驶入停车位,其功耗较低、探测精度及稳定性较高。本文具体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原理和STM32单片机的实时探测车辆系统。首先,分析了超声波基本概念和特性以及对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测距理论进行阐述,为本文超声波探测系统的搭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提出了超声波探测系统的方案设计,选取了系统所需的主要参数以及对主要电子器件进行选型以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再次,设计了该项目硬件电路,包括主控制器核心电路、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电源电路、电平转换电路、ADC驱动电路等。具体的采用收发一体式传感器;STM32单片机采用内部高速时钟(HSI)进行工作,无需晶振,自带ADC和温度传感器,降低了电路外围设计复杂性,提高了模块一体化程度;采用了超声波驱动与信号处理芯片E524,可大大提高对信号的处理速度和质量;使用专用中心抽头变压器,原理简单,运行更稳定。最后,根据超声波探测系统逻辑关系绘制流程图以及使用C程序实现本系统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实现对主程序、超声波子程序、声光报警子程序、IO线通信子程序等各模块的控制和响应。超声波子程序对回波包络数据宽度以及探测距离进行计算,检测出车辆或其他干扰物的存在,及时唤醒路侧泊车收费设备。超声波探测系统搭建完毕经过实验分析,软硬件运行正常,各测量点信号正常,具有硬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探测精度较高等优点。实验室及实际环境中测试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探测精度达到99.8%。

李文[8](2019)在《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建筑材料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最为常见的是水泥混凝土,一般指的是以波特兰水泥为胶凝材料掺加水、细骨料和粗骨料等制作的复合材料。随着工程材料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兴的工程材料被广泛的应用,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Lightweight Cement Composite,简称ULCC)就是其中一种,它以轻质,高强度等优点日益受到关注。各国研究者针对ULCC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针对其电磁性质的研究还比较少。获知材料的电磁特性,如屏蔽效能、介电常数,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介电常数可以获取工程材料的很多性质,一些研究者通过早龄期混凝土的介电常数预测材料抗压强度的发展。工程材料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密切关系也早已被许多研究者发现。研究工程电磁屏蔽材料以及电磁吸收材料有很重要的军事意义。本课题通过制作具有垂直波束的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在暗室中对ULCC的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几点结论:首先是圆极化天线的设计,阵列“中国”天线的设计打破了常规的多元馈电实现圆极化采用相同贴片结构的方式,采用不同的贴片结构使得天线具有表意功能。首先设计完成了具有下倾波束的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此天线在匹配、增益、轴比等性能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下倾波束不符合实验的要求,因此通过改变L型探针的馈电位置来改善天线的下倾波束,并且设计完成了具有垂直波束的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不仅解决了波束下倾的问题,而且提高的轴比带宽,实测的轴比带宽达到720MHz。其次是测量结果分析,在暗室实验利用圆极化阵列天线,测得了两种ULCC材料的屏蔽效能(有无添加钢纤维),通过对比发现添加钢纤维ULCC的屏蔽效能明显的增强。为了更准确模拟材料的应用环境,将两种材料浸泡到水中使得材料达到含水状态,然后测试其屏蔽效能,结果显示含水状态ULCC的屏蔽效能同样增强。通过自由空间法计算出添加钢纤维ULCC和不添加钢纤维ULCC的介电常数并与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不添加钢纤维ULCC介电常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很好的拟合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结果,但是添加钢纤维的ULCC的结果出现偏差。

陈飞龙[9](2019)在《基于MST雷达观测的对流层顶结构和平流层入侵过程研究》文中认为运行在VHF(Very-High-Frequency)频段的MST(Mesosphere-Stratosphere-Troposphere)雷达是一种灵敏度高、发射功率大的单站多普勒相控阵相干散射雷达,主要基于各向同性湍流散射和各向异性局部镜面反射机制来获取相应高度区间的回波功率谱信号并反演得到大气三维风场。目前MST雷达已经成为大气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遥感探测工具,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几乎同时的对中间层、低平流层和对流层进行连续的无人值守探测。发展至今,MST雷达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中小尺度天气气象过程(如降水、重力波、潮汐波、大气锋、台风、平流层臭氧入侵和对流层顶折叠等等)的观测研究中。国内MST雷达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高时空分辨率的中高层大气动力学过程。基于中国子午工程一期项目,目前中国大陆已建设完成并正常运行的两台MST雷达分别是北京和武汉MST雷达。北京MST雷达坐落在河北省香河县(116°59′24″E,39°45′14″N),武汉MST雷达建在湖北省崇阳县(114°8′8″E,29°31′58″N)。MST雷达探测优势非常突出,具有高度覆盖广、时空分辨率高、精度高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北京和武汉MST雷达在常见天气气象研究中的应用,重点研究北京MST雷达探测对流层顶结构和平流层空气入侵的潜力。具体工作概况如下:1.有效数据获取率可作为评价MST雷达设备总体探测性能的一个指标。我们以5波束探测的水平风场数据为对象,分析了20122017年北京和武汉MST雷达低中模式的数据获取率情况。由于纬度差异,两台MST雷达的有效数据获取率情况存在明显不同。北京MST雷达结果:低、中模式有效数据获取率整体上均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低模式的递减率要比中模式的大;数据获取率随高度变化曲线分别在10.5 km和16 km位置存在明显反转,其主要是跟第一和第二对流层顶有关。武汉MST雷达结果:数据获取率变化情况可分为两段,每个模式低层的数据获取率基本不随高度变化而变化,保持在80%左右;再往上,则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数据获取率的反转出现在16 km位置。2.地物杂波对垂直波束提取垂直风场信息有很大的影响。考虑到径向速度分辨率的大小是决定地物杂波影响垂直风场提取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变武汉MST雷达低模式的相干积累数和FFT点数,我们将径向速度分辨率从原来的0.53m/s提升到0.189 m/s(2.8倍)。结果表明:即使不做任何处理,地物杂波和真实的湍流回波便能从原始功率谱中单独分离出来。显然,径向速度分辨率的提升,有助于提取更精确的垂直风场。3.基于几个典型的案例,我们介绍了MST雷达在大气锋、降水、台风和大气重力波上的观测应用。结果表明:1)冷锋锋面的大概位置可以通过回波的结构特征进行识别;2)在降水环境下,MST雷达能同时探测到同等量级的大气湍流回波和降水回波;3)即使台风中心距离雷达站较远(750 km),武汉MST雷达在高对流层-低平流层观测到台风灿鸿影响下的痕迹,即局部北风急流。4.基于镜面反射回波机制,可利用MST雷达测定对流层顶高度(RT)。采用2011年11月至2017年5月北京MST雷达垂直波束回波功率数据,对高分辨率对流层顶结构和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与热力学对流层顶(LRT)和动力学对流层顶(PVT)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的RT和LRT均表现出比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均≥0.74;冬季和春季RT和PVT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76,但是夏季RT和PVT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仅为0.33。夏季RT和PVT之间很差的一致性主要是跟移动到40°N的亚热带急流有关。月平均RT和LRT高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年周期性变化:初秋(9月)的对流层顶高度最大,约为11.6 km;早春(3月)最小,约为10.3 km。5.大气潮汐是调制对流层顶日/半日周期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对RT高度进行Lomb-Scargle周期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RT均有明显的日周期变化,但是半日周期变化并不明显,只偶尔在夏季和晚春观测到。研究表明了北京MST雷达测定对流层顶高度以及观测其日/半日周期变化的巨大潜力。6.平流层大气向对流层入侵的过程被认为是对流层臭氧的重要来源。关于使用VHF-MST雷达探测识别平流层入侵事件仍有几个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对2014年11月底的一次切断低压(COL)案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基于全球ECMWF再分析资料、AIRS卫星数据以及HYSPLIT轨迹模式,观测到明显的平流层入侵证据:干燥、富含臭氧、高PV值以及低CH4浓度的空气向下入侵到至少500 hPa的自由对流层中。在入侵过程中,北京MST雷达观测到两个非常有趣的特征:RT快速抬升以及抬升前强下行垂直风场。我们初步认为RT抬升以及抬升前的强下行垂直风场可作为探测平流层空气入侵事件的潜在指标。下行垂直风场之后对流层中的异常高角敏感区也是平流层空气入侵的一个潜在线索。7.为了验证案例研究观测到的对流层顶快速抬升以及抬升前的强下沉气流在探测识别平流层空气入侵过程中的潜力,我们在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挑选出另外20个不同天气背景下的典型RT抬升及抬升前强下行垂直风场事件。结合轨迹模式分析以及AIRS卫星探测数据,结果发现:其中15个案例均与一定形式的平流层入侵过程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顶快速抬升以及抬升前的强下行垂直风场可作为互补的诊断指标,在观测与识别平流层入侵事件上具有很大的潜力。这对大气质量监测和对流层臭氧的长期估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夏凯茜[10](2018)在《3D-MIMO的理论与应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D-MIMO技术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传统MIMO技术开启了垂直维度自由度的大门。通过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自适应,可以扩大高层楼宇用户的覆盖,在垂直面跟踪用户密集场景的终端,降低对邻区的干扰,并可实现垂直面的空分复用,提高频谱效率。本文首先对3D-MIMO的应用场景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然后在系统级仿真平台上评估了 3D-MIMO的系统性能,为后续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已经成为了稀缺资源。世界上大部分的移动网络运营商都需要在同一个基站部署多套不同频段的天线系统。为了提高天面资源利用率,实现基站天线小型化,同时达到美化天线的目的,在工程应用中考虑开发多频共轴天线。目前的多频共轴单元基本都涉及的是几倍频程的频率范围。然而,随着3D-MIMO技术的发展,可能涉及到有源天线端口和无源天线端口共口径。本文中提出了一种C频段与Sub 2.6GHz天线共轴的方案,实现了在C频段支持有源天线端口,而在Sub 2.6GHz频段支持无源端口,从而支持运营商对两种技术的兼容。同时,本文比较了该方案在不同参数和组阵方式下的系统性能,仿真找到最优参数,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支持。由于频谱资源的稀缺,实际应用中,除了同一基站同时支持相差较大的两个频段外,还存在两个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在相邻的物理区域内部署相邻的频道的情形,这时会产生相邻信道干扰。目前的大部分研究仅涉及具有单天线的LTE系统。由于3D-MIMO的信号空间分布情形发生了变化,需要对邻频干扰进行重新评估。本文建立了系统模型,研究了天线数目的增多对系统共存的ACLR指标需求的影响,并评估了发射信号间的相关性对邻频干扰的影响,从而为降低3D-MIMO系统间的邻频干扰提供了方向。

二、模垂直波束传输损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垂直波束传输损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X波段微带平面阵列天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 微带阵列天线基本理论
    2.1 微带贴片天线基本原理
    2.2 阵列天线综合理论
    2.3 天线主要参数
    2.4 微带天线馈电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n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3.1 2×n天线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3.2 天线辐射单元设计与仿真
    3.3 馈电网络设计与仿真
    3.4 2×n微带阵列天线仿真与结果分析
    3.5 阵列天线反射面设计与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4×n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4.1 4×n天线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4.2 馈电网络设计与仿真
    4.3 天线辐射单元设计与仿真
    4.4 4×n微带阵列天线仿真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线测量结果对比与分析
    5.1 阵列天线制作
    5.2 阵列天线测试环境及方法
    5.3 阵列天线实测结果
    5.4 误差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米波和亚毫米波雷达的复合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1.2.1 米波发展现状
        1.2.2 亚毫米波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
第二章 米波下外形隐身技术性能研究
    2.1 雷达散射截面理论
    2.2 雷达隐身技术理论
    2.3 米波对隐身技术的探究
        2.3.1 外形隐身分析
        2.3.2 材料隐身分析
    2.4 简单目标的RCS分析
        2.4.1 三种标准体散射截面积计算
        2.4.2 三种标准体的仿真实验
    2.5 隐身飞机的建模仿真
        2.5.1 F117飞机的建模
        2.5.2 F117的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亚毫米波反隐身性能研究
    3.1 亚毫米波对隐身材料的研究
        3.1.1 亚毫米波对隐身材料的分析
        3.1.2 亚毫米波对吸波材料实验研究
    3.2 亚毫米波性能分析
        3.2.1 亚毫米波成像性能
        3.2.2 亚毫米波一维像分析
    3.3 亚毫米波反隐身探测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探测成像系统设计方案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米波雷达指标设计
        4.2.1 米波雷达需求分析
        4.2.2 米波雷达参数设计
    4.3 亚毫米波雷达成像系统设计
        4.3.1 线性调频信号理论及去调频技术
        4.3.2 亚毫米波雷达重要指标参数分析与设计
        4.3.3 亚毫米波雷达成像模式
    4.4 高速数据链需求分析
    4.5 整体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基于毫米波圆柱阵列的多维信道参数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场景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数字圆柱阵列的联合RSS-AoA估计
    2.1 研究动机
    2.2 系统模型
    2.3 信道压缩
        2.3.1 角度量化
        2.3.2 虚拟波束选择
    2.4 联合RSS-AoA估计
        2.4.1 RSS距离估计
        2.4.2 角度估计
    2.5 三维无线定位及复杂度分析
        2.5.1 定位方案设计
        2.5.2 算法复杂度分析
    2.6 性能评估及讨论
        2.6.1 波束空间角度估计
        2.6.2 位置估计
        2.6.3 量化误差的影响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三维宽带混合圆柱阵列的信道参数估计
    3.1 研究动机
    3.2 系统模型
    3.3 “两步”式宽带混合波束成形策略
        3.3.1 垂直波束选择
        3.3.2 水平准离散傅里叶变换波束成形
        3.3.3 多维空间插值
    3.4 宽带联合时延—角度估计算法
        3.4.1 时延估计
        3.4.2 角度估计
        3.4.3 多径参数匹配
        3.4.4 复杂度分析
    3.5 仿真结果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张量的混合定向圆柱阵列信道参数估计
    4.1 研究动机
    4.2 系统模型
    4.3 混合定向波束成形设计
    4.4 宽带信号的低复杂度相干预处理
    4.5 基于张量的参数估计
        4.5.1 信号的截断高阶奇异值分解
        4.5.2 联合角度—时延估计
        4.5.3 基于张量的圆柱阵列空间平滑方法
        4.5.4 软硬件复杂度分析
    4.6 仿真结果及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内嵌式混合圆柱阵列设计及DoA估计
    5.1 研究动机
    5.2 系统模型
    5.3 内嵌式三维混合圆柱阵列
        5.3.1 稀疏阵列技术概述
        5.3.2 相位—空间变换
        5.3.3 射频链连接矩阵设计
    5.4 基于空间平滑的张量n-秩增强方法
    5.5 二维DoA估计
        5.5.1 俯仰角估计
        5.5.2 方位角估计
        5.5.3 软硬件复杂度分析
    5.6 仿真结果及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附录
    A 张量运算的性质
    B 第二章的证明与推导
        B.1 第2.4.2.1节的渐近性的证明
        B.2 第2.5.1节每条路径的存在两个可能位置的证明
        B.3 第2.6节CRLB的推导
    C 第三章的证明和推导
        C.1 第3.3.2节引理3.1的证明
        C.2 第3.3.2节定理3.1的证明
    D 第四章的证明和推导
        D.1 第4.3节定理4.1的证明
    E 第五章的证明和推导
        E.1 第5.3.2节定理5.1的证明
        E.2 第5.4节定理5.2的证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4)3D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
        1.2.1 传统MIMO技术
        1.2.2 大规模MIMO技术
        1.2.3 3D MIMO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3D MIMO技术概述
    2.1 天线阵列
        2.1.1 均匀线形阵列
        2.1.2 均匀矩形阵列
        2.1.3 均匀圆形阵列
    2.2 3D MIMO信道模型
        2.2.1 2D MIMO信道模型
        2.2.2 3D MIMO信道模型
    2.3 矩阵乘积
        2.3.1 矩阵的Kronecker积
        2.3.2 矩阵的Hadamard积
        2.3.3 矩阵的向量化算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D MIMO预编码研究
    3.1 传统MIMO预编码技术
        3.1.1 ZF预编码算法
        3.1.2 MMSE预编码算法
        3.1.3 SLNR预编码算法
        3.1.4 BD预编码算法
    3.2 3D MIMO预编码算法
        3.2.1 两步ZF预编码算法
        3.2.2 仿真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域划分的两层3D MIMO预编码研究
    4.1 系统模型和信道模型
        4.1.1 系统模型
        4.1.2 信道模型
    4.2 基于区域划分的两层3D MIMO预编码算法
        4.2.1 算法推导
        4.2.2 仿真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最大化信漏噪比的SLNR-ZF预编码研究
    5.1 2D MIMO中SLNR-ZF分层预编码
        5.1.1 系统模型
        5.1.2 算法推导
        5.1.3 仿真分析
    5.2 3D MIMO中SLNR-ZF分层预编码
        5.2.1 算法推导
        5.2.2 仿真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5)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MIMO统计预编码及用户调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符号说明
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规模MIMO
    1.3 深度学习与无线通信
    1.4 论文内容安排
    1.5 数学符号约定
第二章 深度学习的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深度神经网络
        2.2.1 前馈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2.2.2 非线性激活函数
        2.2.3 Dropout层
    2.3 卷积神经网络
        2.3.1 卷积层
        2.3.2 池化层
        2.3.3 全连接层
    2.4 常用的损失函数及其特性
        2.4.1 均方差损失函数
        2.4.2 交叉熵损失函数
    2.5 深度学习优化算法及其特性
        2.5.1 反向传播算法
        2.5.2 MBGD优化算法
        2.5.3 Adam优化算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FD-MIMO下行统计预编码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3 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下行预编码设计
    3.4 基于深度学习的下行用户预编码设计
        3.4.1 基于数据驱动深度神经网络的波束成形算法
        3.4.2 基于模型驱动深度神经网络的波束成形算法
    3.5 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MIMO下行用户调度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3 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下行传输
        4.3.1 用户统计预编码向量设计
        4.3.2 下行传输调度方案
    4.4 基于深度学习的用户调度算法
        4.4.1 用户调度网络的输入
        4.4.2 网络模型
        4.4.3 离线训练过程
    4.5 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6)5G增强移动宽带系统级仿真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5G eMBB场景关键技术综述
    2.1 大规模MIMO技术
    2.2 毫米波通信与异构网络
    2.3 用户调度技术
        2.3.1 单用户调度
        2.3.2 多用户调度
    2.4 5G系统级仿真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5G eMBB系统级仿真平台搭建
    3.1 引言
    3.2 总体设计
    3.3 关键技术实现
    3.4 仿真平台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G eMBB场景关键技术性能评估
    4.1 引言
    4.2 大规模MIMO性能评估
        4.2.1 大规模MIMO基础性能研究与仿真
        4.2.2 大规模MIMO波束指向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3 毫米波通信性能评估
    4.4 异构网络性能评估
        4.4.1 异构网络基础性能研究与仿真
        4.4.2 异构网络优化组网方案研究与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5G eMBB场景多用户调度算法优化
    5.1 引言
    5.2 基于混合波束赋形的多用户调度算法
    5.3 基于Q-learning的多用户调度算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超声检测在路侧泊车收费设备中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侧智能泊车收费设备发展现状
        1.2.2 超声波测距技术发展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超声波测距理论基础
    2.1 超声波基本理论
        2.1.1 超声波概念
        2.1.2 超声波波形类型
        2.1.3 超声波的声压与衰减
    2.2 超声波传感器
        2.2.1 超声波传感器分类
        2.2.2 超声波传感器工作原理
        2.2.3 超声波传感器特性
    2.3 超声波测距原理
        2.3.1 相位法
        2.3.2 渡越时间法
        2.3.3 包络峰值检测法
        2.3.4 时间增益补偿法
    2.4 本章小结
3 超声波探测系统方案设计
    3.1 超声波探测系统主要设计功能和指标
    3.2 超声波系统整体方案
    3.3 超声波系统主要参数选择
        3.3.1 传感器安装位置
        3.3.2 传感器脉冲种类及数量的选取
        3.3.3 传感器发射脉冲频率的选取
    3.4 超声波系统器件选型
        3.4.1 主控芯片选型
        3.4.2 超声波传感器选型
        3.4.3 超声波驱动和信号处理芯片选型
        3.4.4 中心抽头变压器选型
        3.4.5 电源芯片选型
    3.5 本章小结
4 超声波探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硬件开发平台
    4.2 主控制器核心电路设计
    4.3 车辆探测系统发射电路设计
        4.3.1 发射电路工作原理
        4.3.2 盲区原理及处理方法
    4.4 车辆探测系统接收电路设计
    4.5 车辆探测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4.5.1 DC-DC电源电路设计
        4.5.2 LDO电源电路设计
    4.6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4.7 ADC驱动电路设计
    4.8 声光电路设计
        4.8.1 指示灯电路设计
        4.8.2 蜂鸣器报警电路设计
    4.9 本章小结
5 超声波探测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原则及编程思路
    5.2 系统软件开发语言和开发平台选择
        5.2.1 软件开发语言选择
        5.2.2 软件开发平台选择
    5.3 程序设计
        5.3.1 主程序设计
        5.3.2 超声波子程序设计
        5.3.3 声光报警子程序设计
        5.3.4 IO线通信子程序设计
    5.4 本章小节
6 系统测试及分析
    6.1 系统测试及调试
        6.1.1 超声波探测整体系统的搭建
        6.1.2 电路系统测试
    6.2 实验室中测试及分析
        6.2.1 测试环境搭建
        6.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3 不稳定原因分析
    6.3 实际项目中测试及分析
        6.3.1 测试条件
        6.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6.3.3 稳定性验证
        6.3.4 系统不稳定原因分析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
        1.2.2 圆极化天线
        1.2.3 微波方法检测材料的电磁参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圆极化天线及电磁屏蔽理论
    2.1 圆极化理论
        2.1.1 天线的极化
        2.1.2 圆极化天线的主要参数
        2.1.3 圆极化天线的技术
    2.2 电磁屏蔽
        2.2.1 阻抗和反射系数
        2.2.2 屏蔽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用于ULCC测试的圆极化天线设计
    3.1 圆极化“中”字天线的设计
        3.1.1 圆极化“中”字天线的结构图
        3.1.2 圆极化“中”字天线的参数分析
        3.1.3 圆极化“中”字天线的仿真结果
    3.2 具有下倾波束的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
        3.2.1 具有下倾波束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的结构图
        3.2.2 具有下倾波束的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的仿真和实验结果
    3.3 具有垂直波束的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
        3.3.1 具有垂直波束的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的结构图
        3.3.2 具有垂直波束的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的参数优化
        3.3.3 具有垂直波束的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的仿真和实验结果
    3.4 两种圆极化“中国”阵列天线的对比
第4章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的腐蚀传感器
    4.1 研究现状
        4.1.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的发展
        4.1.2 腐蚀传感器发展
    4.2 传感器模型
    4.3 模拟结果以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圆极化天线测量ULCC的电磁参数
    5.1 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作
        5.1.1 水泥
        5.1.2 硅粉
        5.1.3 空心微珠
        5.1.4 纤维
        5.1.5 添加剂
        5.1.6 配比
        5.1.7 实验流程
    5.2 暗室实验室测量ULCC
        5.2.1 自由空间的电磁传播理论
        5.2.2 实验测量
    5.3 电磁屏蔽结果对比
        5.3.1 两种ULCC屏蔽效能对比
        5.3.2 含水状态下ULCC的屏蔽效能的对比
    5.4 介电常数的计算
        5.4.1 理论
        5.4.2 计算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9)基于MST雷达观测的对流层顶结构和平流层入侵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球大气层及其探测
        1.1.1 地球大气分层
        1.1.2 大气探测
    1.2 脉冲多普勒大气遥感探测雷达
        1.2.1 初识无线电波与雷达
        1.2.2 雷达测距
        1.2.3 多普勒速度测量
        1.2.4 雷达方程
        1.2.5 风廓线雷达分类
        1.2.6 初识相控阵MST雷达
    1.3 MST雷达技术国内外发展
    1.4 目前世界上已有部分MST雷达简介
    1.5 本文章节内容安排
第二章 子午工程MST雷达
    2.1 子午工程与MST雷达建设概况
    2.2 武汉和北京MST雷达
        2.2.1 地理位置
        2.2.2 频率选择
        2.2.3 系统与基本参数简介
        2.2.4 雷达回波机制
    2.3 多普勒功率谱信号处理
        2.3.1 地物杂波抑制
        2.3.2 滤波
        2.3.3 回波信号识别与基本径向参数提取
    2.4 风场反演
        2.4.1 五波束三维风场反演
        2.4.2 反演垂直风场的能力与局限性探讨:
    2.5 数据获取率
第三章 MST雷达对常见气象过程的观测应用
    3.1 研究背景
    3.2 冷锋过境
    3.3 降水回波
    3.4 台风灿鸿
    3.5 大气重力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流层顶结构的探测
    4.1 研究背景
    4.2 数据和方法
        4.2.1 数据集
        4.2.2 对流层顶定义
        4.2.3 北京MST雷达探测高分辨率对流层顶结构
    4.3 不同定义的对流层顶高度对比结果
        4.3.1 雷达对流层顶(RT)与热力学对流层顶(LRT)的比较
        4.3.2 雷达对流层顶(RT)与动力学对流层顶(PVT)的比较
    4.4 对流层顶附近的风场和回波强度特征
    4.5 雷达对流层顶的周期性分析
    4.6 北京MST雷达探测对流层顶的几点讨论
    4.7 探讨对流层顶高度的变化趋势
        4.7.1 影响因素
        4.7.2 北京MST雷达站过去近6 年观察结果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对流层顶平流层大气入侵过程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数据集
        5.2.1 北京MST雷达
        5.2.2 气球探空仪
        5.2.3 ECMWF再分析数据
        5.2.4 AIRS卫星数据
        5.2.5 HYSPLIT轨迹模式
    5.3 案例研究结果
        5.3.1 一次典型切断低压的气象背景情况
        5.3.2 北京MST雷达观测结果
        5.3.3 COL诱发的平流层大气深入侵过程
        5.3.4 轨迹模式分析结果
    5.4 RT抬升及抬升前的强下行风场在识别平流层入侵上的潜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1.1 探测对流层顶结构和变化的能力
        6.1.2 探测平流层大气入侵过程的潜力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项目与论文成果
致谢

(10)3D-MIMO的理论与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3D-MIMO技术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1.2 3D-MIMO研究内容及应用场景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3D-MIMO关键技术研究
    2.1 3D-MIMO的网络布局方法
        2.1.1 3D-MIMO中的坐标系统定义
        2.1.2 3D-MIMO中的坐标变换
    2.2 3D信道模型建立
        2.2.1 3D-MIMO传播场景
        2.2.2 3D-MIMO大尺度衰落模型
    2.3 波束赋形算法
        2.3.1 多天线技术介绍
        2.3.2 传统的2D-MIMO波束赋形技术
        2.3.3 3D-MIMO波束赋形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D-MIMO的系统性能分析
    3.1 性能评估关键技术介绍
        3.1.1 用户分布方式
        3.1.2 单双流自适应方式
        3.1.3 不同天线拓扑及端口映射
        3.1.4 SU-MIMO与MU-MIMO
    3.2 仿真基本参数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3.1 电下倾角寻优
        3.3.2 不同用户分布方式下系统性能对比
        3.3.3 不同单双流自适应方式下系统性能对比
        3.3.4 不同天线拓扑映射方式下系统性能对比
        3.3.5 不同天线垂直间隔下系统性能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频共轴单元的组阵设计与仿真
    4.1 双频天线方案概述
        4.1.1 并排式方案
        4.1.2 共轴嵌套式方案
    4.2 双频共轴单元和组阵设计
    4.3 机械下倾角模型
    4.4 仿真参数及仿真场景描述
        4.4.1 2.6GHz频段仿真
        4.4.2 3.5GHz频段仿真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1 2.6GHz频段仿真
        4.5.2 3.5GHz频段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3D-MIMO系统间邻频共存研究
    5.1 系统模型
        5.1.1 系统网络布局及UE撒点
        5.1.2 波束赋形方案
        5.1.3 信道模型
        5.1.4 天线模型
        5.1.5 ACLR及ACIR模型
        5.1.6 接收端检测方案及SINR计算
        5.1.7 吞吐量计算方法
        5.1.8 接收外系统最大干扰的评估准则
        5.1.9 系统仿真流程
    5.2 发射天线间信号相关性的研究
        5.2.1 信号和相关矩阵
        5.2.2 天线阵列方向图
        5.2.3 空间ACLR模型
    5.3 仿真参数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5.4.1 单天线仿真验证
        5.4.2 多天线仿真结果及分析
        5.4.3 单变量仿真结果及分析
        5.4.4 单变量仿真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四、模垂直波束传输损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X波段微带平面阵列天线技术研究[D]. 方娟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米波和亚毫米波雷达的复合探测技术研究[D]. 张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毫米波圆柱阵列的多维信道参数估计研究[D]. 林志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3D大规模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研究[D]. 刘婉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MIMO统计预编码及用户调度[D]. 余肖祥. 东南大学, 2020(01)
  • [6]5G增强移动宽带系统级仿真与关键技术研究[D]. 朱龙昶.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9)
  • [7]超声检测在路侧泊车收费设备中的设计[D]. 宋志远.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磁特性研究[D]. 李文.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6)
  • [9]基于MST雷达观测的对流层顶结构和平流层入侵过程研究[D]. 陈飞龙. 武汉大学, 2019(08)
  • [10]3D-MIMO的理论与应用问题研究[D]. 夏凯茜.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模式垂直波束传输损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