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差数字鉴相分析

和差数字鉴相分析

一、和差数字鉴相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建国[1](2021)在《小步进低杂散低相噪捷变频率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频率源是现代电子系统和装备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通信、导航、制导、电子对抗、仪器仪表和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和设备对频率源的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宽带输出频率、高频率分辨率、低相位噪声、高杂散抑制、快速频率切换、高谐波抑制等性能指标,同时还要求其具备模块化、小型化、低重量、低功耗等特点。本文针对现有频率源在频率步进小时,杂散和相位噪声差、跳频时间长等问题,结合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实验验证等研究方法,在频率源的小频率步进、低相位噪声、高杂散抑制、快速跳频等指标的设计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采用两级小数分频锁相环级联、变参考、VCO选段等频率合成方案,设计了一款小步进、低杂散、低相位噪声、快速跳频的跳频源1。跳频源1的输出频率范围3000MHz~4200MHz;频率步进20Hz;杂散抑制70d Bc;谐波抑制40d Bc;跳频时间≤35us;相位噪声£(@1k Hz)≤-90d Bc/Hz,£(@1MHz)≤-120d Bc/Hz;驻波≤1.5。2.采用小数分频锁相环、VCO选段等频率合成方案,设计了一款低杂散、低相位噪声、快速跳频的跳频源2。跳频源2的输出频率范围为3200MHz~5000MHz;频率步进1MHz;杂散抑制70d Bc;谐波抑制40d Bc;跳频时间≤35us;相位噪声£(@1k Hz)≤-90d Bc/Hz,£(@1MHz)≤-110d Bc/Hz;驻波≤1.5。3.采用DDS和PLL输出混频的频率合成方案,设计了一款小步进、低杂散、低相位噪声、捷变频的跳频源3。跳频源3的输出频率范围为4600MHz~4900MHz;频率步进1Hz;杂散抑制70d Bc;谐波抑制40d Bc;跳频时间≤1.8us;相位噪声£(@1k Hz)≤-90d Bc/Hz,£(@1MHz)≤-110d Bc/Hz;驻波≤1.5。最终作者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FPGA控制程序设计、结构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等完成了一款具有较高技术指标、模块化、标准化、低重量、低功耗等特点的频率源模块。该频率源模块包含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跳频源,完成14路跳频源信号的产生滤波放大及分配功能、外部接口控制功能、频率控制功能,状态管理功能等。

成乃朋[2](2019)在《基于相位法的高精度激光测距仪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各行业对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激光测距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激光测距仪与国外相比普遍存在测距精度不高,性能较低的缺陷,针对上述缺陷,本文结合相位法激光测距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PLL高频信号源的激光测距仪的设计思路。本文在产品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对相位法激光测距仪中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最终选择基于差频测相法的多测尺技术。并对测距所需的多组频率进行了设计及分析。通过在相同信噪比时对常用的鉴相算法产生的误差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分析,最终选择全相位FFT数字鉴相算法作为测距仪设计所需的鉴相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以STM32F407作为主控器,按照功能模块分为信号发生单元、激光调制发射单元、APD光电接收单元及负责与串口调试通信的单元。在测距仪的软件设计部分主要对PLL高频信号的产生和鉴相算法的实现进行重点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搭建系统测试平台,使用高性能示波器对系统的硬件模块进行了功能验证,同时对样机进行了整机测试,并完成了对测试结果的误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激光测距仪可以满足测距精度及测距量程的要求,证明了本文设计的激光测距仪可满足系统的设计指标要求。本文设计的激光测距仪采用PLL技术实现的激光调制频率高于150MHz,实际的激光测距精度可达到1mm。

张琦[3](2018)在《基于相位法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电缆使用量的不断增多,电缆发生故障的次数也在逐年增加,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到故障点位置成为电力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缆故障定位的基本理论方法,包括故障类型判断,故障距离粗测和故障精确定点,总结了国内外各种电缆故障测距的理论和实现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详细对比。根据电缆分布参数理论和行波在电缆中的传播特性,对故障电缆中行波信号的传播特性做了深入分析,并建立了故障电缆内的行波传播模型。然后介绍了相位法测距原理,对其测距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故障电缆内的行波传播模型,推导出电缆发生短路和断路两种故障时的测距计算公式。针对低频信号测距误差大,高频信号无法测量电缆全长的问题提出多频测相方法,给出了选择频率的步骤,先利用低频信号保证测量电缆全长,逐渐增加信号频率来分别测量故障距离中每一权位的数值,直到得出测距结果。同时对三种常用的相位差鉴别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和系统需求,最终选择模拟乘法器法进行相位差鉴别,并根据建立的行波传播模型得到计算相位差的表达式。利用多频测相的相位法测距原理在MATLAB上建立电缆故障测距模型,利用两路同频的正弦交流信号,一路作为入射信号注入电缆,另一路作为对比信号,将对比信号与返回信号一同经过乘法器和低通滤波器后便可得到信号的直流分量,直流分量中包含相位差信息,利用此相位差便可以得到故障距离,解决了反射信号难以识别,反射信号到达时间点难以确定的问题。最后根据仿真时建立的模型设计了电缆故障测距系统,系统分为信号发生器电路,乘法器电路,低通滤波器电路,中央处理器电路和上位机五个部分,对每部分的电路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制定出系统运行的总流程图。搭建系统硬件电路,完成电路板焊接和系统调试,分别设置电缆为末端短路和断路故障并利用系统进行测距实验,测距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

夏明赟[4](2017)在《一种多路短时猝发信号的鉴相方法》文中指出由于短时猝发信号的信号持续时间短,噪声及各种干扰信号对鉴相结果有着较大影响,难以通过时间积累或求平均的方式提升鉴相的精度,导致鉴相误差大。因此,通过对比分析时域鉴相及频域鉴相,结合MSK信号频谱特征,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针对短时猝发MSK调制信号的频域鉴相方法,以满足对一定频段内多个信号的鉴相,同时保证鉴相的精度。通过仿真与实际测试结果分析,在同样信噪比条件下,利用半功率带宽的谱线进行鉴相性能最好。

耿捷[5](2016)在《激光测距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距离测量在航空、军事、建筑等诸多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光的单色性好、相干性好、亮度大、方向性高等特点,使激光测距技术走进大家的视线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激光测距仪拥有的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等诸多优点使得它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应用。故而对激光测距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的撰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做了比较详尽的调研并提出了激光测距的发展趋势。其次,论述了激光测距的常用方法,包括三角法、干涉法、脉冲法、相位法激光测距,并对它们做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与比较。由于相位法激光测距相比于其他激光测距的测距精度高,能够满足长距离和高精度的测量需求。所以最终本文选择了基于相位法进行激光测距设计。通过对测尺频率的选择、差频测相和频率合成技术分析,采用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相位测量技术方法,设计了激光测距系统结构。最后对快速傅里叶变换相位测量技术和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相位测量技术做了仿真,结果表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相位测量技术有着非常高的鉴相精度,并且分析了采样点数和相位噪声对鉴相精度的影响,另外对相位-距离误差进行了分析。

朱英超[6](2016)在《基于微波介电陶瓷的X波段取样锁相介质振荡器》文中研究指明频率综合器广泛应用于各类微波毫米波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好坏。频率综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为接收系统提供优良的本振,在发射机中则是提供发射源。频率综合器的所有类型中,介质振荡器是很特殊的一个。介质振荡器的优缺点十分明显,它只能提供点频,但是却有着非常优秀的相位噪声,是其它频率合成器所不能相比的,它的性能依赖于所用的介质谐振器的好坏,而介质谐振器通常是由高性能的微波介电陶瓷制作成的。xCaTiO3-(1-x)NdAlO3陶瓷具有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可以用来制作谐振器,但是温度特性不是很好,因此可以考虑用另外一种具有相反温度系数的NdAlO3陶瓷与其复合,来改善。目前通常采用制备介电陶瓷通常采用固相烧结的方法,为了获得最佳性能,通常采用多组烧结温度与多组掺杂确定。介质振荡器通常与取样锁相环结合,构成性能优良取样锁相介质振荡器。采用这种锁相环可以有效的改善介质振荡器的近端噪声性能,而介质振荡器通常拥有远端的噪声比较好,从而可以满足比较苛刻的噪声要求。由于取样鉴相器的鉴相输出电压非常小,因此必须设计合理的外围电路。而这种锁相环的锁定通常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设计一种辅助锁定电路。本文首先利用ADS与HFSS软件对介质振荡器进行建模以及仿真,在Multisim中设计辅助锁定电路:文氏振荡电路,通过AutoCAD软件设计振荡器的版图,最终加工出实物,并进行测试。实测的结果是输出频率10.2GHz,偏离载波10kHz处的相位噪声为-102dBc/Hz。取样锁相介质振荡器通常只能输出点频,为了得到宽带频率源,可以考虑采用双环结构。双环电路中,主环输出采用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然后通过定向耦合器耦合出来一部分功率与介质振荡器的输出进行混频,输出的中频信号进入数字锁相芯片的鉴相器进行鉴相,鉴相器的参考选择DDS。最终输出的频率范围是10.45GHz11.45GHz,步进1MHz,在频率为11.45GHz时,相位噪声达到-90dBc/Hz@10kHz,实测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结构实现小步进、低相噪、宽频带的频率源。

谢文锋,李孟麟,周维虎,李锋,任建峰[7](2015)在《基于欠采样谱分析的激光拍频相位式测距方法》文中认为介绍了一种高精度相位式测距方法,载波通过双频氦氖激光器加偏振器产生1.08 GHz光强调制的拍频信号来实现,以克服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带宽限制,从而提高测距精度。为降低高速ADC实现难度,根据带通抽样定理,采用欠采样的方法采集波形数据,分析了其理论依据;然后通过全相位谱分析法对采样数据进行鉴相,并重点分析了鉴相数据的截取问题。搭建系统实验,在采样率为50 MSa/s时,157个欠采样数据就能实现0.1 mm左右的测距精度。实验表明,应用欠采样全相位谱分析法,以远低于测尺频率的采样率采样依然能实现高精度测距。

周志军[8](2014)在《电子侦察仿真系统的建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对抗设备系统的研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它主要包括电子侦察系统和电子干扰系统两大组成部分,其中电子侦察则是实施电子对抗的基础和前提。每一系统都包含若干层次,涉及众多的专业领域,通过仿真技术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既可以有效的评估系统的性能又能弥补外场试验的不足。首先,本文描述了标准化、层次化及动态可重构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层次系统、管道/过滤器、面向对象的侦察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接着,本文对电子侦察系统中信道化接收机、瞬时测频接收机及干涉仪测向接收机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首先,通过分析低通滤波器组模型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了高性能的基于复信号和实信号的多相DFT结构的滤波器组模型。其次,本文对基于瞬时自相关法的数字测频模型和基于相位差分法的数字测频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两种测频算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最后,本文重点讨论了鉴相器模型和相位解模糊模型。其中,鉴相器模型主要讨论了基于时域和频域上的窄带信号鉴相算法和基于频域上的宽带信号鉴相算法,一定的信噪比下,两种算法的鉴相精度比较高;相位解模糊模型则主要讨论了基于窄带信号的解模糊算法和基于宽带信号的解模糊算法,合理的入射角范围内,两种算法的相位解模糊性能较好。然后,论文在分析总结侦察仿真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及测频、测向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电子侦察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用例模型、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的软件建模,然后根据已建立好的UML模型对侦察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标准化、层次化与可视化的底层模型设计与实现。最后,在参研项目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建模软件对侦察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底层的开发与设计,并通过系统架构软件对某电子侦察仿真系统进行了模块的整体搭建、参数的综合设置与系统的联合仿真分析,从而实现了电子侦察仿真系统跨平台、跨软件的异构仿真模型的建模工作,满足了建模与仿真技术分布式、互操作、可重用的发展需求。

姜成昊,杨进华,张丽娟,王晓坤[9](2014)在《基于激光拍频高准确度相位式测距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一种基于相位式激光测距的高动态、高准确度测距系统.系统引入光频调制技术实现激光拍频产生高频调制信号并完成信号的高速变测尺调制.在对回波信号进行鉴相时,为降低鉴相偏差采用无窗全相位谱分析并实现对测量信号的相位计算.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频谱泄露,减小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鉴相准确度.实验表明该测距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相位法测距中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差、距离模糊较难抑制等问题,调制信号频率为100 MHz、信噪比为30dB时测距准确度优于0.5mm.

王阳[10](2013)在《无线通信信号测试系统时钟同步控制方法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以TD-SCDMA和TD-LTE为代表的蜂窝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及其设备,是目前我国信息领域重点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随着TD产业的发展,系统核心网设备及终端设备逐渐增多并投入使用及试商用,与之配套的系统测试设备也在发展和不断更新。TD网络中不同基站之间的频率必须同步在一定精度之内,否则终端在跨小区切换时会出现业务中断。高精度时钟同步也逐渐应用于轨道交通、地质勘探、智能电网等领域。本文在开发和改进TD系统的综合测试设备的过程中,针对全网时钟同步功能实现,给出了一种简洁高效的实施方案。为了完成高精度时钟同步功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时钟同步控制问题的背景和需求来源,并从此基础上引出了通过GPS时钟信号来同步本地时钟信号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GPS时钟信号长期稳定性好及恒温晶振OCXO的脉冲信号短期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提供良好的同步时钟信号。论文基于锁相环理论,在嵌入式系统的框架下,设计了一种通过CPLD、CPU、恒温晶振OCXO和D/A转换器组成的负反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GPS系统的标准秒脉冲信号与本地的秒脉冲信号通过比较和调整,实现两种脉冲信号的高精度同步,即实现时钟同步控制。论文根据时钟同步功能的具体实现要求,详细设计了GPS时钟同步装置的系统架构和控制策略,主要包括CPLD相位鉴别功能的实现,CPU通过D/A转换器对OCXO的控制方法等。最后,通过具体实践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对重要控制参数给出了参考值。论文实现的时钟同步控制系统可以为蜂窝无线通信信号测试设备提供一个高精度同步时间基准,以满足TD网络对同步时钟的要求,同时为有高精度时钟同步要求的其他应用给出了设计参考。

二、和差数字鉴相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差数字鉴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步进低杂散低相噪捷变频率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频率合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主要设计难点
        1.3.3 论文的主要设计创新点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频率源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频率源的主要性能指标
    2.2 常用的频率合成技术
        2.2.1 直接模拟式频率合成技术
        2.2.2 锁相式频率合成技术
        2.2.3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2.2.4 混合频率合成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4.2GHz小步进低杂散低相噪跳频源1的设计
    3.1 跳频源1的功能及性能指标要求
    3.2 跳频源1的设计与分析
        3.2.1 方案设计与分析
        3.2.2 关键器件选型
        3.2.3 输出频率范围和频率步进设计与分析
        3.2.4 输出功率设计与分析
        3.2.5 谐波抑制设计与分析
        3.2.6 杂散设计与分析
        3.2.7 相位噪声设计与分析
        3.2.8 跳频时间设计与分析
    3.3 跳频源1的制作与测试
        3.3.1 跳频源1的制作
        3.3.2 跳频源1的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2~5GHz宽带低杂散低相噪跳频源2设计
    4.1 跳频源2功能及性能指标要求
    4.2 跳频源2的设计与分析
        4.2.1 方案设计与分析
        4.2.2 关键器件选型
        4.2.3 输出频率范围和频率步进设计与分析
        4.2.4 输出功率设计与分析
        4.2.5 谐波抑制设计与分析
        4.2.6 杂散设计与分析
        4.2.7 相位噪声设计与分析
        4.2.8 跳频时间设计与分析
        4.2.9 功分输出路间隔离度设计与分析
    4.3 跳频源2的制作与测试
        4.3.1 频率源的制作
        4.3.2 频率源的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4.6~4.9GHz小步进低杂散捷变跳频源3的设计
    5.1 跳频源3的功能及性能指标要求
    5.2 跳频源3的设计与分析
        5.2.1 跳频源3方案设计与分析
        5.2.2 关键器件选型
        5.2.3 输出频率范围和频率步进设计与分析
        5.2.4 输出功率设计与分析
        5.2.5 谐波抑制设计与分析
        5.2.6 杂散设计与分析
        5.2.7 相位噪声设计与分析
        5.2.8 跳频时间设计与分析
        5.2.9 功分输出路间隔离度设计与分析
    5.3 跳频源3的制作与测试
        5.3.1 跳频源3的制作
        5.3.2 跳频源3的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频率源模块整体设计
    6.1 频率源模块的整体设计
        6.1.1 时钟放大分配电路设计与分析
        6.1.2 跳频源1的设计及分析
        6.1.3 跳频源2的设计及分析
        6.1.4 跳频源3的设计及分析
        6.1.5 接口电路的设计及分析
        6.1.6 电源电路的设计及分析
        6.1.7 软件功能的设计及分析
        6.1.8 频率源模块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6.2 频率源模块的整体制作与测试
        6.2.1 跳频源1的制作
        6.2.2 跳频源2的制作
        6.2.3 跳频源3的制作
        6.2.4 电源控制板的制作
        6.2.5 频率源模块的制作
        6.2.6 频率源模块的测试
    6.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相位法的高精度激光测距仪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激光测距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激光测距技术概述
        1.3.1 激光三角法测距
        1.3.2 激光干涉法测距
        1.3.3 激光脉冲法测距
        1.3.4 激光相位测距法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2 相位法激光测距的技术研究
    2.1 激光测距仪的技术指标要求
    2.2 激光测距法的比对
    2.3 激光相位法测距的原理及关键技术
        2.3.1 激光相位法测距的原理
        2.3.2 测尺技术的研究
        2.3.3 鉴相技术的研究
        2.3.4 差频测相技术的研究
        2.3.5 多组测尺频率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激光测距仪总体方案及硬件电路设计
    3.1 激光测距仪的总体方案设计
    3.2 激光发射电路设计
        3.2.1 激光发射器件的选择
        3.2.2 激光二极管的调制原理
        3.2.3 激光二极管的调制电路设计
    3.3 激光测距仪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
        3.3.1 APD器件的选择
        3.3.2 APD反向偏置电路的设计
        3.3.3 APD电外差混频技术的硬件实现
        3.3.4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3.4 激光测距仪的差频电路设计
    3.5 PLL合成技术的电路设计
        3.5.1 频率合成技术的介绍
        3.5.2 PLL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
        3.5.3 PLL合成电路的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激光测距仪的软件设计
    4.1 激光测距仪总体逻辑方案设计
    4.2 PLL控制模块逻辑设计
        4.2.1 PLL控制器的读写操作
        4.2.2 PLL输出信号的参数校准
        4.2.3 PLL输出信号频率设置
        4.2.4 PLL模块输出信号的测试及分析
    4.3 激光调制控制模块逻辑设计
    4.4 APD偏压控制模块逻辑设计
    4.5 双路ADC采样模块逻辑设计
    4.6 串口通信的逻辑设计
    4.7 全相位FFT鉴相模块逻辑设计
        4.7.1 FFT变换的鉴相法分析
        4.7.2 全相位FFT变换鉴相分析
        4.7.3 两种数字鉴相算法的对比分析
        4.7.4 全相位数字鉴相算法的实现
    4.8 本章小结
5 测距仪功能测试与分析
    5.1 样机测试平台搭建
    5.2 硬件各功能模块测试结果及分析
        5.2.1 PLL模块的输出信号
        5.2.2 APD的偏置电压信号
        5.2.3 混频器的输出信号
        5.2.4 APD电外差输出信号
    5.3 PLL控制模块IIC数据测试
    5.4 综合测试结果及分析
    5.5 测试结果的误差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归纳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相位法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电缆故障测距基本原理
    2.1 电缆故障测距方法
    2.2 电缆线路分布参数理论
    2.3 电缆行波传播理论
    2.4 行波在故障电缆中的传播特性及数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相位法测距原理及仿真分析
    3.1 相位法测距原理
    3.2 多频测相原理
    3.3 鉴相方法的比较分析
    3.4 MATLAB建模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电缆故障测距系统设计及实验测试
    4.1 系统总体结构
    4.2 信号发生器电路
    4.3 乘法器电路
    4.4 低通滤波器电路
    4.5 中央处理器电路
    4.6 系统主程序设计
    4.7 系统电路搭建及实验测试
    4.8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5)激光测距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概况
        1.2.2 国内概况
    1.3. 激光测距仪的发展趋势
        1.3.1. 人眼安全
        1.3.2. 激光测距仪的多功能化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激光测距技术
    2.1 三角法激光测距
    2.2 干涉法激光测距
    2.3 脉冲法激光测距
    2.4 相位法激光测距
第三章 基于相位式激光测距分析和设计
    3.1 相位法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
    3.2 测尺频率的选择
        3.2.1 分散的直接多测尺方式
        3.2.2 集中的间接多测尺方式
    3.3 差频测相设计
    3.4 频率合成技术分析与选取
        3.4.1 直接频率合成技术
        3.4.2 间接频率合成技术
        3.4.3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3.5 相位法激光测距系统结构设计
第四章 测相方法分析
    4.1 相位测量技术分析
    4.2 过零检测法测相分析
        4.2.1 电压测量法
        4.2.2 数字计数法
    4.3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相位测量方法分析
        4.3.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测相方法
        4.3.2 快速傅里叶变换
        4.3.3 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
第五章 仿真及误差分析
    5.1 快速傅里叶变换测相仿真
    5.2 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测相仿真
    5.3 采样点数对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测相的影响
    5.4 噪声对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测相的影响
    5.5 相位-距离误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微波介电陶瓷的X波段取样锁相介质振荡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概述
        1.2.1 微波介电陶瓷材料概述及发展
    1.3 取样锁相介质振荡器概述
        1.3.1 介质谐振器的发展
        1.3.2 介质振荡器的发展
        1.3.3 取样锁相介质振荡器的发展
    1.4 频率合成技术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微波介电陶瓷的制备
    2.1 引言
    2.2 微波介电陶瓷的制备及测试
        2.2.1 实验原料
        2.2.2 工艺流程
    2.3 实验过程
    2.4 烧结密度测试
    2.5 微波介电陶瓷物相组成的分析
    2.6 微波介电性能的分析
        2.6.1 测试设备
        2.6.2 测试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微波介电陶瓷的介质振荡器的设计
    3.1 引言
    3.2 介质振荡器原理
        3.2.1 微波振荡器原理
        3.2.2 介质谐振器与外部电路的耦合
        3.2.3 介质谐振器的品质因数
        3.2.4 介质谐振器的调谐
        3.2.5 介质振荡器的起振分析
    3.3 介质振荡器的分类
    3.4 介质振荡器的器件选择
        3.4.1 微波介质基板的选择
        3.4.2 微波振荡晶体管的选择
    3.5 介质振荡器的仿真设计
    3.6 介质振荡器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取样锁相环路原理及设计
    4.1 引言
    4.2 取样锁相特性理论分析
    4.3 锁相环环路噪声性能以及环路最佳带宽的选择
    4.4 取样锁相环路设计
        4.4.1 取样锁相环器件选择
        4.4.2 取样鉴相器结构
        4.4.3 扩捕扫描电路的设计
        4.4.4 环路滤波器的设计
    4.5 取样锁相振荡器的调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X波段频率源的设计
    5.1 引言
    5.2 设计方案
        5.2.1 本方案计划达到的指标
        5.2.2 方案介绍
        5.2.3 本方案的相位噪声估计
    5.3 DDS模块设计
        5.3.1 DDS工作原理
        5.3.2 DDS电路设计
    5.4 定向耦合器设计
    5.5 主环路锁相电路设计
    5.6 实物调试及测试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7)基于欠采样谱分析的激光拍频相位式测距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激光拍频测距系统
    2. 1拍频合成调制波原理
    2. 2拍频测距实验系统
3系统采样方法分析
    3. 1欠采样原理及带通抽样定理
    3. 2载波信号特性分析
    3. 3欠采样采样率窗口分析
4系统鉴相分析
    4. 1全相位谱分析鉴相法
    4. 2鉴相数据的截取长度分析
5实验结果分析
6结论

(8)电子侦察仿真系统的建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电子侦察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基本组成
        1.3.1 技术特点
        1.3.2 基本构成与工作流程
    1.4 电子侦察仿真系统平台定位
    1.5 本文结构
第二章 电子侦察仿真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
    2.1 侦察仿真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
    2.2 侦察仿真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
        2.2.1 层次系统体系结构
        2.2.2 管道/过滤器体系结构
        2.2.3 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体系结构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测频、测向接收机设计
    3.1 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
        3.1.1 信道化接收机的数学模型
        3.1.2 基于多相DFT结构的信道化仿真
    3.2 瞬时测频(IFM)接收机
        3.2.1 瞬时测频接收机数学模型
        3.2.2 基于瞬时自相关法的瞬时测频
        3.2.3 基于相位差分法的瞬时测频
        3.2.4 仿真分析
    3.3 干涉仪测向接收机
        3.3.1 干涉仪测向原理
        3.3.2 鉴相算法
        3.3.3 解模糊算法
        3.3.4 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功能模块的UML建模与底层实现
    4.1 侦察设备仿真系统的UML建模
        4.1.1 统一建模语言(UML)综述
        4.1.2 基于UML的侦察设备仿真系统建模
    4.2 功能模型的标准化、层次化和可视化组件设计
        4.2.1 模型的标准化设计
        4.2.2 模型的分层体系结构设计
        4.2.3 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架构与联合仿真
    5.1 电子侦察综合仿真平台的组成
        5.1.1 应用层软件界面
        5.1.2 中间层XML配置表
        5.1.3 底层模型库
    5.2 电子侦察仿真系统的构建
        5.2.1 系统模型代码生成流程
        5.2.2 侦察系统的构建
    5.3 电子侦察仿真系统联合仿真
        5.3.1 仿真参数的设置
        5.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激光拍频高准确度相位式测距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探测原理分析
2 激光拍频信号
3 回波信号全相位谱分析
4 实验结果分析
5 结论

(10)无线通信信号测试系统时钟同步控制方法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目前时钟同步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基于硬件的时钟同步方法
        1.2.2 基于软件的时钟同步方法
        1.2.3 混合式时钟同步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GPS系统及其时钟信息的获取
    2.1 GPS系统简介
        2.1.1 GPS系统定义
        2.1.2 GPS系统特点
    2.2 GPS在时钟同步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2.2.1 轨道交通时钟同步系统
        2.2.2 地质勘探时钟同步系统
        2.2.3 电力调度时钟同步系统
        2.2.4 数字电视时钟同步系统
        2.2.5 移动通信时钟同步系统
    2.3 GPS时钟获取及参考时钟生成
        2.3.1 GPS位置和时钟获取原理
        2.3.2 参考时钟的生成
    2.4 小结
第三章 时钟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具体实现
    3.1 系统原理
        3.1.1 锁相环
        3.1.2 系统实现原理
        3.1.3 系统子模块功能
    3.2 构建系统模型
        3.2.1 系统数学模型
        3.2.2 系统的闭环控制系统模型
    3.3. 鉴相过程
        3.3.1 相差判断
        3.3.2 频率超前滞后的判断
    3.4 控制过程
        3.4.1 总体控制策略
        3.4.2 D/A转换器的介绍及其控制方法
        3.4.3 系统粗调策略
        3.4.4 系统精调策略
        3.4.5 锁定形态判定
    3.5 小结
第四章 时钟同步系统的实施与验证
    4.1 控制过程的具体实现
        4.1.1 CPU及硬件连接控制方式
        4.1.2 系统控制算法实现
    4.2 鉴相功能的具体实现
        4.2.1 CPLD的介绍及配置
        4.2.2 CPLD的鉴相逻辑设计
    4.3 系统验证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和差数字鉴相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步进低杂散低相噪捷变频率源的设计与实现[D]. 郑建国. 安徽大学, 2021
  • [2]基于相位法的高精度激光测距仪的研究与设计[D]. 成乃朋. 中北大学, 2019(09)
  • [3]基于相位法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D]. 张琦.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4]一种多路短时猝发信号的鉴相方法[J]. 夏明赟. 通信技术, 2017(02)
  • [5]激光测距研究与设计[D]. 耿捷. 北方工业大学, 2016(08)
  • [6]基于微波介电陶瓷的X波段取样锁相介质振荡器[D]. 朱英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7]基于欠采样谱分析的激光拍频相位式测距方法[J]. 谢文锋,李孟麟,周维虎,李锋,任建峰. 激光与红外, 2015(10)
  • [8]电子侦察仿真系统的建模与实现[D]. 周志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4)
  • [9]基于激光拍频高准确度相位式测距方法[J]. 姜成昊,杨进华,张丽娟,王晓坤. 光子学报, 2014(09)
  • [10]无线通信信号测试系统时钟同步控制方法研究及实现[D]. 王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3(08)

标签:;  ;  ;  ;  ;  

和差数字鉴相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