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阅读《中国茶艺文学丛书》

茶文化: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阅读《中国茶艺文学丛书》

一、茶文化: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读“中国茶叶艺文丛书”(论文文献综述)

韩学慧[1](2020)在《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指出明清时期是中国文人雅集发展的黄金时期,尤以江南地区最为突出。惠山竹炉雅集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竹炉雅集是性海禅师和画家王绂发起于惠山听松庵的文人集会,是无锡历史上最为着名的雅集之一。明清两代,围绕着惠山竹炉的得失、重制共举办了六次大规模的雅集活动。作为竹炉雅集的延伸,竹炉煮茶,品茗联吟已然成为了明清文人间常见的集会类型,直至民国仍兴盛不衰。明清两代围绕着竹炉雅集产生了大量的诗歌、书法、绘画创作,其中大部分作品都被保留在《竹炉图咏》一书中。有别于之前传统的雅集形式,惠山的竹炉雅集以其在地点、人员上的灵活性和在器物、内涵上的稳定性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惠山竹炉雅集的研究,即为探索这一类我们如今所知甚少的雅集形式的尝试。本文以明清时期惠山竹炉雅集和竹炉诗画为中心,归纳竹炉雅集在时空中的建构过程和继承方式,以期加深对雅集理解。此外,本文通过分析竹炉雅集肇始之地惠山听松庵从普通僧舍到着名文学景观的演变过程,探究文学活动在文学景观形成中的作用。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江南文人雅集的发展历程、竹炉雅集肇始之地惠山的地理环境、文学发展以及惠山寺僧人与文人交往状况三个方面,对竹炉雅集的产生背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第二章介绍了从性海禅师到乾隆皇帝六次竹炉雅集始末。第三章从诗画和景观的角度切入,探索竹炉诗、竹炉画、惠山景观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罗岸芷[2](2020)在《唐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文中认为唐代茶叶,是中国古代茶叶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为中国茶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茶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探究唐代茶叶既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对中国古代茶业史及经济史研究不断深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论文从唐代茶叶入手,结合古籍、地方志及现今研究进展,运用文献研究法、计量史学法、GIS技术制图法及比较研究方法,对唐代茶产区和产量、唐代茶叶及兴盛发展的原因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第一部分是关于唐代茶产区和产量,是基于前人研究进行辨析整合得出结论。对唐代茶产区进行数据化、可视化对比分析,以探求盛唐和晚唐两个时期茶产区种植地域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盛唐产茶州共44个,晚唐产茶州114个;并运用图表分析总结了唐代茶产区分布特点规律:一是产茶州由聚集分布到广泛分散分布;二是产茶州由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扩大到各大水系流域;三是从经纬度上看,产茶区经度范围变化不大,纬度变化较大;四是由盛唐初步形成现今产茶区到晚唐全面形成现今四大产茶区。唐代茶产量根据零星文献,综合分析推测,得以窥见一斑,推测茶叶产量大约今制一亿斤、晚唐时茶叶亩产量远高于45.7斤/亩。第二部分是对唐代茶叶的具体列举分析,从行政区划、现今所在地、具体出处、与现今史料对比等方面具体考证唐代茶叶。结论表明:唐代名品荟萃、数量众多,共考证茶叶数达到181个,且唐代茶叶基本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剑南道、山南东道、淮南道及岭南道,共占总茶名总数84%;并与现引用最多论文《论唐代茶区与名茶》对比分析,共增加名茶40个,但也存在14个名茶未能找到力证。第三部分主要是深入分析唐代茶叶发展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对经济、政治、文化、自然条件等方面都有分析,从唐代以前良好的历史基础,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基础,安史之乱是唐代茶叶的发展契机,社会各阶层人物倡导及影响,自然条件与水上交通等方面分析讨论其原因;从增加唐代财政收入,繁荣唐代文化艺术,促进唐代民族融合及邻睦关系,奠定中国茶文化发展与传播的物质基础,推进了茶由物质符号逐渐转变成社会文化符号等方面探究其历史意义。唐代茶叶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其具体体现、发展原因及意义都难以面面俱到。每个章节择其要点具体论述,且每个章节界限分明但又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结语部分简要概括本文观点并作出论述补充。

刘春晓[3](2020)在《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文中指出人文历史纪录片在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更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弘扬,而且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的多元价值,同时选用从1958年至今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为案例,结合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行文的准备,主要介绍了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的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阐释了本人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理解,对后文的写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人文历史纪录片195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为什么为史料价值,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角度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什么为文化价值,从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给人启迪指导生活四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为什么是审美价值,从意境美和真实美两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论文的第六部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的具体表现手法,从画面、声音和叙事三个角度对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从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到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的氛围浓厚的声音表达,再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叙事策略。本文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纪录片类型,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纪录片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总结发现,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于我国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播、审美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深刻的体现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纪录片制作专业人士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丰富思想,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具有价值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研究,人们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对创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作品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使作品的价值在观众中更好地传播,从而使中国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使外国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借助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吴环宇[4](2020)在《《信阳历史文化丛书·茶叶卷》(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阳历史文化丛书·茶叶卷》搜集和记述了信阳茶史与茶政、茶树栽培、茶叶加工、饮茶、茶经济、茶文化、茶学教育与茶叶科学研究等,展现信阳种茶的悠久历史及茶文化。此次实践报告的材料选自《信阳历史文化丛书·茶叶卷》第七章“茶文化”中的三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信阳茶文化的源流、茶道与茶礼、茶景与茶游,展示了信阳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茶文化。原文文本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料,根据莱斯对文本的划分,笔者首先分析原文本语言特点和文本的主要功能,判断出原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其次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从词汇、句法及修辞方面总结翻译难点,比如:专业性词汇强、四字词语集中、直接引语频现、长难句繁多、逻辑突出等。然后针对难点问题,结合信息型文本的语言特点,笔者选择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从而实现原文信息的顺利传递。最后,笔者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具体案例,进而总结出有效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如直译法、音译法、分译法、转换法等。笔者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翻译该文本,指导了翻译实践,也丰富了翻译理论。此次翻译实践论证了文本类型理论在信息型文本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本实践报告共包含6章内容。第一章全面介绍本次翻译文本的来源,特点和此篇报告的整体结构。第二章集中探讨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包括文本类型理论及该理论对文本的指导意义。第三章主要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对。第四章重点讨论翻译难点。第五章是总结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后一章是翻译实践总结。结合文本类型理论,研究茶文化相关文本的英译问题是本报告的创新点。该报告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旨在帮助目的语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信阳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同时为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

程启坤[5](2020)在《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续)》文中研究说明国运盛则茶运兴,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建设起飞的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茶文化事业的复兴与发展。本文就改革开放40年来茶文化发展的若干大事与发展概况进行了疏理与记录,以供后人参考。

邓海燕[6](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认为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张雪葳[7](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蔡少辉[8](2018)在《福建茶区茗茶信俗研究》文中提出茶区概念的形成除了地理的分异,还有诸如技术传统、生活历史、民众心理在内的、多层次的社区人文因素的影响。就福建而言,“尚巫信鬼”的民间信仰传统始终贯穿历史长河,并深刻影响着八闽大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传统也演变成为一种默会的地方知识,长存在民众脑海中,并以传说故事、生产技术及行业神崇拜等形式显现。本文以茶福建四大茶区各具特色的茶业信仰习俗,如传说故事、行业神崇拜、行业技术等方面入手,探讨这些民俗背后所反映的各茶区的社会人文景观,以及这些景观又是如何影响此类民俗文化。在此基础上,以神明信仰的复兴为切入点,选取了较为典型的个案对当今如火如茶的茶业经济转型进行了相关社会文化变迁的探析。

马珂[9](2018)在《基于安化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体验经济的双重语境,中国凤冈、印江、都匀、湄潭等多地茶区已将茶产业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文化形象塑造和旅游发展进行多向协调,试图通过各要素之间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打造茶旅一体化经济链条。可见,茶文化及其相关资源与现代旅游的结合逐渐成为一种新型体验方式和高级形态,这既是茶文化资源不断开发和利用的结果,也是旅游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新模式,茶旅一体化理论并未得到充分研究和探讨。本文从茶旅一体化角度出发,选取安化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将茶旅一体化与梅山环境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并借助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系统而深入地探析安化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设计,提出梅山环境设计策略与技术方法,力图将茶旅产业融合、乡村环境、文化传承、地域风貌作为区域协调的发展途径,为梅山环境保护提供新思路,同时为其他茶区建设和环境导控提供理论借鉴。具体而言,本文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安化黑茶与黑茶文化资源研究)论述安化黑茶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生态条件、历史沿革和加工制作过程,重点构建安化地区黑茶文化资源的分类体系。第二部分(第三章:茶旅一体化理论体系构建及相关案例研究)以系统理论、共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体验经济为相关理论基础,对茶旅一体化的本质内容、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再通过台湾木栅茶区和日本静冈茶区的实际案例总结茶旅一体化的相关经验,为其他地区的茶旅一体化研究提供营建方法。第三部分(第四章:安化茶旅一体化理念与梅山环境研究)分析安化茶旅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开发理念以及梅山文化视域下的环境特征,旨在梳理安化茶旅一体化理念与梅山环境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即安化茶旅一体化理念与梅山环境二者关系是协调统一、相互支撑。第四部分对应本文第五章,即安化旅游现状及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综合评价。首先,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分类标准,对安化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进行剖析,总结安化县旅游业开发现状与问题;其次,结合《安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从空间布局、线路规划、交通规划和资源保护四个方面探讨安化县旅游规划设计。最后,以客观性、系统性、生态性和多元性为评价原则,引入AVC评价理论思想,构建梅山环境综合评价体系,为安化地区梅山环境设计实践提供依据。第五部分是基于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设计策略与技术方法探讨,其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两个章节内容。第六章在前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基础上,针对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借助风景园林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从空间形态元、环境生态元和行为活动元三个角度分别提出梅山环境设计总体策略——梅山地区非物质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活化、梅山文化与乡村环境互动、以茶旅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一体化,并从软设计和硬设计两个方面构建安化地区梅山环境设计的技术方法,其中软设计包括旅游线路组织、环境解说系统完善、旅游事件策划,硬设计以梅山环境物质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等级、范围和功能出发,对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逐层提出设计方法。第七章以安化茶旅一体化为开发目标,通过中国梅山文化园、梅山文化长廊和安化黑茶大市场三个设计案例,探索梅山环境设计实践路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梅山环境设计策略的研究成果。

黄华青[10](2017)在《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武夷山桐木村的田野调查,研究在茶产业发展影响下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出“厂宅”这一茶产业空间类型,是作为正山小种、金骏眉原产地的桐木村在当代形成的一类融合家庭、生产和经营空间的乡土建筑。论文提出“空间志”的研究进路,从互动视角阐释空间变迁背后的社会动因,揭示社会变迁带来的空间后果。论文进而提出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来认知乡土建筑的立场,为当代乡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经验。“空间志”作为本文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主客一体的空间、空间作为社会景观、空间的时间维度三个层面,探索一条沟通物质与感知、精英与大众、历史与现实的研究路径。“空间志”的研究载体是对4个自然村、165个厂宅样本的田野调查、以及25个典型厂宅的“测度”,实现对乡土空间及日常生活的“小视角”阅读;同时辅以“大视角”,展现桐木茶村研究在全球茶叶贸易史与全国茶产业格局下的意义。论文主体围绕空间志框架展开。第3章历时性地展现了武夷山茶村空间结构及桐木村厂宅空间模式如何在全球茶叶贸易和地方制度变迁中成型和重建。第46章在共时性维度探索了空间与社会变迁的微观表现,试图厘清厂宅变迁的内在逻辑及社会效益。其中,第4章在地方社会层面,探讨茶农“身份”认知变化带来的新型家庭关系,如何引发当代家庭空间的重构;第5章从茶叶市场出发,以“技艺”变迁为线索,探索厂宅面临新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而激发的空间调试,揭示菁楼等传统生产空间的本质与当代生产空间矛盾的根源;第6章关注茶叶运销带来的“他者”,从空间符号化现象切入,研究茶村社区分化及其在厂宅经营空间的表征。结论部分为78章。首先在梳理桐木村厂宅纵向变迁模式和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大吉岭红茶等横向案例对比的基础上,提取产业量化因子并建立可视化图表模型,总结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论文进而以三个关于传统的问题,总结观点和立场:其一,怎样的传统?主张以“空间志”透过物质表象,剖析作为乡土建筑空间本质的生活;其二,何时的传统?提出将建筑置于动态性和偶发性语境下,关注当代乡村真实的传统;其三,谁的传统?揭示城市与乡村、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分裂,呼吁将空间的使用者作为理解和建构当代乡村的出发点。

二、茶文化: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读“中国茶叶艺文丛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文化: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读“中国茶叶艺文丛书”(论文提纲范文)

(1)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立题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惠山竹炉雅集相关文献梳理
        二、惠山竹炉雅集研究现状
第一章 惠山竹炉雅集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明清江南的雅集
        一、溯源:从兰亭到玉山
        二、发展:从即兴到传承
    第二节 文学地理学中的惠山
        一、地理:明清江南县邑中的惠山
        二、景观:湖山胜地与人文渊薮
        三、文学:始于南朝的书写积淀
        四、内涵:隐逸、寻泉与家山
    第三节 僧侣与文人团体
        一、雅事:明清僧人与文人之交往
        二、烹泉:惠山僧儒交往之核心
第二章 明清惠山竹炉雅集概貌
    第一节 惠山竹炉的创制与流传
        一、器用:饮茶之风与竹炉的起源
        二、时代:惠山竹炉的创制和演变
        三、形制:上圆下方与外土内竹
        四、赋义:从实用之器到文化之器
    第二节 明清六次竹炉雅集概说
        一、洪武初制:性海竹炉雅集
        二、成化访遗:秦夔竹炉雅集
        三、携炉入京:盛虞竹炉雅集
        四、易代重制:顾贞观竹炉雅集
        五、旧炉复现:松泉竹炉雅集
        六、御笔亲题:乾隆竹炉雅集
        七、流风余韵:《竹炉图卷》的流传
    第三节 惠山竹炉雅集的变迁与追忆
        一、变迁:景观、人物与历史
        二、追忆:出版、书画与碑刻
第三章 惠山竹炉雅集与明清诗画
    第一节 明清着名作家的竹炉诗
        一、王绂:竹炉书画的开创
        二、李东阳与吴宽:诗坛领袖的吟咏
        三、乾隆:御笔的表彰
    第二节 竹炉诗的地域特色
        一、恋地:竹炉诗的地域认同
        二、聚才:竹炉诗与地方社团
        三、移风:竹炉诗与反奢靡
    第三节 明清的竹炉图卷
        一、四百年间:延续明清的竹炉图绘
        二、林泉高致:竹炉图卷中的世界
        三、显隐之间:明清竹炉题画诗
        四、地上文章:图卷与园林的互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性海竹炉雅集
附录二 秦夔竹炉雅集
附录三 醉茶消客《茶书》
附录四 盛虞竹炉雅集
附录五 乾隆南巡竹茶炉诗
附录六 竹炉图
附录七: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唐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缘由
    1.3 研究综述
        1.3.1 唐代茶产区
        1.3.2 唐代茶叶产量
        1.3.3 唐代茶叶
        1.3.4 唐代茶叶其他方面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及难点
2 唐代茶叶产区与产量
    2.1 唐代茶叶产区
        2.1.1 盛唐时茶叶产区及分布特点
        2.1.2 晚唐时茶叶产区及分布特点
        2.1.3 唐代茶产区种植地域变化及规律
    2.2 唐代茶叶产量
        2.2.1 据文献直接记载推论
        2.2.2 据茶税推论
        2.2.3 据贡茶推论
    本章小结
3 唐代茶叶品名
    3.1 唐代关内道茶叶
    3.2 唐代河东道茶叶
    3.3 唐代河南道茶叶
    3.4 唐代淮南道茶叶
    3.5 唐代江南道茶叶
        3.5.1 唐代江南东道茶叶
        3.5.2 唐代江南西道茶叶
        3.5.3 黔中道茶叶
    3.6 唐代山南道茶叶
        3.6.1 唐代山南东道茶叶
        3.6.2 唐代山南西道茶叶
    3.7 唐代剑南道茶叶
    3.8 唐代岭南道茶叶
    3.9 其他茶叶
    3.10 唐代各道茶叶数量对比分析
        3.10.1 唐代各道茶叶数量分析
        3.10.2 与现有资料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4 唐代茶叶发展原因及意义
    4.1 唐代茶叶发展原因
        4.1.1 良好的历史基础
        4.1.2 盛唐社会经济繁荣奠定基础
        4.1.3 安史之乱是唐代茶叶的发展契机
        4.1.4 社会各阶层人物倡导及影响
        4.1.5 良好的自然条件与水上交通
    4.2 唐代茶叶兴盛的历史意义
        4.2.1 增加唐代财政收入
        4.2.2 繁荣唐代文化艺术
        4.2.3 促进民族融合及邻睦关系
        4.2.4 奠定中国茶文化的物质基础
        4.2.5 茶由物质符号转变成社会文化符号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2.关于纪录片价值研究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1、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2、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题、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拟突破的难题
        四、创新点
第一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研究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影视艺术理论
        二、影视叙事学理论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过程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初创时期(1958 年——1967 年)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非常时期(1968 年——1977 年)
        三、人文历史纪录片思辨时期(1978 年——1987 年)
        四、人文历史纪录片繁荣时期(1988 年——1999 年)
        五、人文历史纪录片兼容时期(2000 年——2012 年)
        六、人文历史纪录片成熟时期(2013 年——至今)
第二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第一节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第二节 时间:对历史的纵向梳理
        一、反应事件全貌
        二、展现历史发展进程
    第三节 空间:对历史的横向整合
        一、展现民风民俗
        二、展现地貌特征
        三、对传统工艺的记载
    第四节 人物: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一、大人物的平凡世界
        二、对文献资料的补充
第三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文化价值
    第一节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
        一、展现服饰文化
        二、展现饮食文化
        三、展现住所文化
    第三节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一、道德意识
        二、和谐意识
        三、理想主义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
        一、更加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二、增强文化交流
        三、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四、给人启迪,指导生活
第四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审美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
    第二节 意境美
        一、情景交融
        二、虚实结合
    第三节 真实美
        一、客观真实美
        二、艺术真实美
第五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视觉表达
        一、丰富的画面语言
        二、多样的镜头表现
    第二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要素
        一、解说词、同期声的表达方式
        二、音乐、音响增强艺术魅力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二、不同维度的叙事时空
        三、个性化的叙事结构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参考影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信阳历史文化丛书·茶叶卷》(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文本来源
    1.2 翻译文本特点
    1.3 翻译研究意义
    1.4 报告结构
第2章 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
    2.1 文本类型理论
    2.2 文本类型理论对原文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
第3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1.1 原文阅读和分析
        3.1.2 辅助工具的准备
        3.1.3 术语表制定
    3.2 翻译过程
    3.3 译后校对
第4章 翻译难点
    4.1 词汇层面
        4.1.1 四字词语
        4.1.2 专业词汇
    4.2 句法层面
        4.2.1 无连接词
        4.2.2 无主语
        4.2.3 多直接引语
    4.3 修辞层面
        4.3.1 排比
        4.3.2 重复
第5章 翻译方法及技巧
    5.1 直译
    5.2 音译
    5.3 分译
    5.4 增译和减译
    5.5 转换
        5.5.1 词性转换
        5.5.2 结构转换
第6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原文与译文
附录 B 术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续)(论文提纲范文)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1. 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2. 茶文化的研讨与交流顺利开展
    3. 茶文化着作等出版物不断涌现
    4. 茶文化社团纷纷建立
    5. 茶馆业蓬勃兴起
    6. 茶文化历史文物、古迹不断被发现与保护
    7. 历史名茶基本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8. 艺术茶具有了创新与发展,茶文化艺术品不断涌现
    9. 茶文化人才培养得到重视
    1 0. 茶旅游事业开始兴起
    1 1. 茶文化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
    1 2. 现代茶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6)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一、炮制伪满洲国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三、推行殖民学制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二、“大众”读者定位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福建茶区茗茶信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理论
    三、相关学术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区位的划分
第一章 闽北茶区茗茶信俗
    第一节 闽北地区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 大红袍传说故事及其山地文化隐喻
    第三节 茗茶采制信仰习俗
    第四节 茶行业神崇拜与地区茶业
第二章 闽东茶区茗茶信俗
    第一节 闽东地区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 茗茶起源的传说故事及其社会历史
    第三节 太姥崇拜与当地茶业
第三章 闽南茶区茗茶信俗
    第一节 闽南地区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 铁观音传说故事与魏、王两族
    第三节 茶行业神崇拜与当地茶业
第四章 闽西茶区茗茶信俗
    第一节 闽西地区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 漳平水仙的传说故事及当地茶业发展历史
    第三节 陆羽崇拜与当地茶业
第五章 个案分析——茶王公信俗与安溪感德镇茶业
    第一节 茶王公信俗与当地茶业传说
    第二节 感德地区谢枋得崇拜的变迁
    第三节 茶王公信俗活动与感德茶业转型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专着
    (二) 论文
    (三) 田野资料、报纸、网络等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9)基于安化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茶旅一体化概况
        1.1.2 安化茶旅一体化品牌潜力与现实问题
        1.1.3 本团队学术研究体系的延续和拓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茶文化旅游研究动态
        1.2.2 茶旅一体化研究动态
        1.2.3 梅山环境设计研究动态
    1.3 研究区域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区域概况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访谈法
        1.5.4 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第2章 安化黑茶与黑茶文化资源研究
    2.1 安化黑茶
        2.1.1 安化黑茶概述
        2.1.2 安化黑茶生态条件
        2.1.3 安化黑茶历史沿革
        2.1.4 安化黑茶加工制作
    2.2 茶文化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2.2.1 茶文化资源
        2.2.2 茶文化资源分类方法体系
    2.3 安化地区黑茶文化资源研究
        2.3.1 安化地区黑茶文化资源分类
        2.3.2 安化地区黑茶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茶旅一体化理论体系构建及相关案例研究
    3.1 茶旅一体化相关理论
        3.1.1 系统理论
        3.1.2 共生理论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4 体验经济理论
    3.2 茶旅一体化发展历史研究
        3.2.1 古代萌芽阶段
        3.2.2 现代原形阶段
        3.2.3 高速发展阶段
    3.3 茶旅一体化本质内容研究
        3.3.1 产业一体化
        3.3.2 文化一体化
        3.3.3 品牌一体化
    3.4 茶旅一体化形成动因研究
        3.4.1 茶文化资源具有旅游开发潜力
        3.4.2 茶旅产业市场具有互通性和广泛性
        3.4.3 政府导向和政策支持
    3.5 茶旅一体化相关案例研究
        3.5.1 台湾木栅茶区
        3.5.2 日本静冈茶区
    3.6 小结
第4章 安化茶旅一体化理念与梅山环境研究
    4.1 安化茶旅一体化发展背景与开发理念
    4.2 梅山文化视域下的环境特征
        4.2.1 梅山环境物质系统和价值系统的关联性
        4.2.2 梅山环境的价值系统
        4.2.3 梅山环境的物质系统
    4.3 安化地区茶旅一体化理念与梅山环境的关联性
        4.3.1 茶旅一体化开发是梅山环境保护和发展的产业原动力
        4.3.2 梅山文化价值系统为茶旅一体化开发提供精神共同体
        4.3.3 梅山环境系统为安化茶旅一体化发展提供资源载体
    4.4 小结
第5章 安化旅游现状及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综合评价
    5.1 安化旅游现状
        5.1.1 安化旅游资源分类
        5.1.2 安化旅游资源特点
        5.1.3 安化县旅游业开发现状与问题
    5.2 安化县旅游规划设计方案解析
        5.2.1 空间布局
        5.2.2 线路规划
        5.2.3 交通系统
        5.2.4 旅游资源保护
        5.2.5 缺失与不足
    5.3 基于安化茶旅一体化下的梅山环境综合评价
        5.3.1 评价原则
        5.3.2 评价体系理论基础
        5.3.3 评价步骤
        5.3.4 评价方法选择
        5.3.5 梅山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5.3.6 综合评价
    5.4 小结
第6章 梅山环境设计总体策略与技术方法
    6.1 梅山环境设计目标定位
    6.2 梅山环境设计原则
        6.2.1 人性化原则
        6.2.2 适应性原则
        6.2.3 整合性原则
        6.2.4 参与性原则
        6.2.5 生产性原则
        6.2.6 美学性原则
    6.3 基于三元论理念下的梅山环境设计总体策略
        6.3.1 相关理论基础——风景园林三元论
        6.3.2 梅山环境设计总体策略
    6.4 梅山环境设计技术方法体系构建
        6.4.1 软设计
        6.4.2 硬设计
    6.5 小结
第7章 基于梅山环境设计策略的实践案例研究
    7.1 梅山地区非物质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活化——以中国梅山文化园为例
        7.1.1 整体性组构——树立物质与非物质互融的全局意识
        7.1.2 地域性保护——沿袭集体记忆
        7.1.3 乡村社区营造——多元参与的群体行动
        7.1.4 渐进式开发——深度导控与有机更新
        7.1.5 活态化传承——培养文化继承者与爱好者
    7.2 梅山文化与乡村环境互动——以梅山文化长廊为例
        7.2.1 项目基地概况
        7.2.2 主题文化解读与分区
        7.2.3 景观结构与功能
        7.2.4 景观环境的叙事性表达
    7.3 以茶旅为导向的经济、社会、环境一体化——以黑茶大市场为例
        7.3.1 设计项目背景
        7.3.2 设计解析
    7.4 小结
结语
    研究总结
    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10)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入场:桐木与茶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当代茶村“厂宅”变迁
    1.3 研究综述
        1.3.1 方法性路径:从乡土建筑到乡村社会
        1.3.2 地方性文本:武夷山、桐木与茶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拓展了建筑学对“厂宅”为代表的茶产业空间的研究视野
        1.4.2 建立了研究乡村空间与社会变迁机制的“空间志”进路
        1.4.3 提出了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出发的乡土建筑营建立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空间志”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空间志:乡土空间的社会性建构
    2.1 空间志进路:空间-社会变迁过程的认识论探索
        2.1.1 主客一体的空间
        2.1.2 空间作为社会景观
        2.1.3 空间的时间维度
    2.2 空间志的载体:4个自然村和165个厂宅空间的社会性阅读
        2.2.1 三港村
        2.2.2 江墩村
        2.2.3 庙湾村
        2.2.4 关坪村
        2.2.5 165个厂宅样本的空间与社会
第3章 全球市场到地方社会:茶村和厂宅的历时性建构
    3.1 全球贸易与武夷山茶村的形成
        3.1.1 地方视野下的世界红茶贸易之路
        3.1.2 茶叶资本支撑的武夷山茶村空间体系
        3.1.3 红茶贸易史中桐木位置之考辨
    3.2 地方制度与厂宅空间的变迁
        3.2.1 集体化时期的“宅、厂”分立
        3.2.2 包产到户与乡镇企业:过渡时期的“宅、厂”并置
        3.2.3 龙头企业与个体经济:多元化时期的“宅、厂、店”融合
    3.3 厂宅空间样本的研究统计
第4章 地方、身份与家庭关系的空间重构
    4.1 地方社会与家庭结构的分裂
        4.1.1 武夷山和桐木村的茶业二元结构
        4.1.2 第二家店,第二个家
    4.2 “家店”错位:家庭二元结构下的空间危机
        4.2.1 传统家庭空间的内核
        4.2.2 堂屋的“茶室化”
        4.2.3 卧室的“宾馆化”
    4.3 身份的竞争:茶农分家的空间博弈
        4.3.1 经商文化下的身份建构
        4.3.2 同一屋檐,两个厨房
        4.3.3 分家,“分家”
        4.3.4 分家秩序与空间秩序的隐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技艺与生产关系的空间调试
    5.1 茶叶市场结构与传统技艺的合法性
        5.1.1 变迁中的茶叶市场:高端化与文化导向
        5.1.2 茶文化的社会结构:士绅阶层的“区隔之味”
    5.2 菁楼:作为技艺和记忆的生产空间
        5.2.1 近当代生产空间的源流与内核
        5.2.2 “技艺”空间的合法性建构
        5.2.3 手工化和机械化的双重空间困境
    5.3 原真性悖论:“正山”与“外山”空间的多元建构
        5.3.1 “正山”空间:厂宅中的晾青秩序
        5.3.2 “外山”空间:由并置到混淆的茶叶生产
        5.3.3 原真性的反思:从地理原真走向技术原真
    5.4 从“定居”到“游牧”的茶工居住空间
        5.4.1 茶农与茶工的关系变迁
        5.4.2 采茶工的“定居”和“游牧”空间
        5.4.3 龙头企业主导下的劳动力市场危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他者、符号与社区分化的空间表征
    6.1 茶旅经济与厂宅经营空间的模式
        6.1.1 茶叶生产端的价值觉醒和空间消费
        6.1.2 茶室空间的传统文化符号
        6.1.3 民宿空间的乡村生活建构
    6.2 他者的凝视:消费文化和精英主导下的乡土风格迷局
        6.2.1 迷失的乡土
        6.2.2 文化缺失状态下的“乡贤效仿”
        6.2.3 城市资本凝视下的“乡村幻想”
        6.2.4 建筑师的“新乡土”困境
    6.3 符号的反噬:茶农社区分化在菁楼空间的表征
        6.3.1 建筑空间的符号化
        6.3.2 宏伟的传统菁楼:龙头企业的符号创造
        6.3.3 新老并置的厂宅:中小茶企的符号斗争
        6.3.4 废弃的集体菁楼:集体匿名的普通茶农
        6.3.5 建筑符号化导致乡村社会分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初探
    7.1 桐木厂宅空间-社会变迁的纵向谱系
    7.2 茶产业整体视野下的横向对比
        7.2.1 近当代中国茶产业格局
        7.2.2 祁门红茶:茶叶市场价值对比
        7.2.3 太平猴魁:旅游资源价值对比
        7.2.4 大吉岭红茶:地方社会动力对比
    7.3 产业因子量化与空间建构机制的可视化
        7.3.1 空间-社会互动机制的提取和推导
        7.3.2 产业、空间、旅游的互动链条:对当代乡建的启示
第8章 结论:当代乡村的幻想与现实
    8.1 怎样的传统:从物质走向生活
    8.2 何时的传统:从永恒走向瞬间
    8.3 谁的传统:从精英走向大众
    8.4 结语:危机中前行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四个自然村的建筑普查目录
附录B 25个厂宅样本的详细调研及图纸
附录C 桐木村传统红茶制作技艺考察
附录D 桐木村当代茶叶制作机械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茶文化: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读“中国茶叶艺文丛书”(论文参考文献)

  • [1]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D]. 韩学慧. 江南大学, 2020(01)
  • [2]唐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D]. 罗岸芷.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3]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 刘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信阳历史文化丛书·茶叶卷》(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吴环宇.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5]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续)[J]. 程启坤. 中国茶叶, 2020(03)
  • [6]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7]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福建茶区茗茶信俗研究[D]. 蔡少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基于安化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设计研究[D]. 马珂. 湖南大学, 2018(06)
  • [10]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D]. 黄华青. 清华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茶文化: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阅读《中国茶艺文学丛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