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城区建筑工地卫生状况调查

潍坊市城区建筑工地卫生状况调查

一、潍坊市市区建筑工地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姣[1](2019)在《地方立法谦抑论》文中认为“谦抑”一词体现了谦让、抑制、慎密、恭谨等意思。大致说来,地方立法谦抑一般是指地方立法者以及地方立法参与者在进行地方立法活动时有必要秉承审慎、节制的宗旨,尽可能地达到地方性法规数量恰当以及地方性法规质量良好的目的。事实上,在古今中外的很多立法思想和实践中都蕴含着谦抑的理念。例如,在西方世界中,无论是柏拉图对法律的不信任,奥古斯丁要求世俗法必须遵循永恒法,孟德斯鸠所提到的立法权需要制约,还是萨维尼反对的立法狂热,莱奥尼有关立法之法泛滥会背离个人自由的论证,爱波斯坦所直言的简约法律的力量等,都是西方社会有关立法谦抑思想的重要理论论述。我国古代“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汉初约法省刑”、“唐律疏而不漏”、“持法深者无善治”等思想及制度实践,以及我国清末民国时期开展的习惯调查运动、新中国时期“成熟一部,制定一部”和“试点立法”等立法原则和方针,这些思想理论与制度运行无不体现了立法的谦抑精神。然而,尽管历史上立法谦抑有丰富的思想渊源和制度实践,也有相当多中外学者的肯定,但在现实的立法实践中,包括地方立法谦抑在内的立法谦抑的相关原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也极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梳理总结。结合近年来我国立法领域出现的许多新变化和新特征,有必要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角度去总结我国地方立法的相关问题并反哺地方立法实践。随着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修订,地方立法主体扩容至全国所有设区的市和四个不设区的市。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省一级地方立法主体,以及自治州这类市一级地方立法主体,我国地方立法主体的数量多达354个。地方立法主体数量的增加,又直接导致地方性法规的数量也呈井喷式增长。截止至2019年1月1日,仅新增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243个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总数已达906部,其中程序性地方性法规206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700部。然而,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不仅表现在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等数量方面,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先立法、地方性法规超出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等内容方面,也对地方立法谦抑提出了现实要求。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这一现实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后发现,既有从立法理论上展开地方立法谦抑研究的必要性,又有从地方立法实践上讨论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主要是代议制立法失灵和法律局限性两个方面向地方立法谦抑提出的要求。所谓代议制立法失灵,即是指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并不总是能刻意设计,而在很大程度上或实实在在地是立法者表述的成果,而且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立法表达媒介的误差以及现代法律理论研究也证明,法律在立法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再加上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不少被质疑的地方,这使得制定法在其根基上存在问题。法律局限性主要在于,法律仅仅是道德、习俗、政策、市场规则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因而其管辖范围有限;且因为绝对的公正不可得、耗费的成本巨大等原因,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而由于人的认知有限、社会复杂多变、立法过程漫长等原因,法律还往往滞后于社会生活;法律繁杂也可能会存在众多危害,比如可能会干预私人领域进而吞噬自由,可能会带来权利主张的狂热进而妨碍公正,还可能会使得人们因害怕承担法律风险而不敢创新,进而束缚人类进步。因而,从立法理论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必要性。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主要是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地方立法权异化等三个方面对地方立法谦抑所提的要求。地方立法能力不足,既包括地方立法主体资格受限、地方立法权限范围不清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又包括地方立法机构不健全、地方立法队伍力量薄弱以及地方立法技术不到位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包括省一级、较大的市以及新增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祁连山事件、潘洪斌事件以及其他违法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2012)、《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2016)等诸多观赏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地方立法权异化则主要表现在,一些政府部门会借助地方性法规来“要人”、“要钱”、“要权”以及“推责”。比如在地方性法规中通过设立增设专门机构、增设下属事业单位、为协调性虚职机构挂牌设编的条款来增设编制,通过设立巧设罚款明目、增加收费项目、侵占第三方经费的条款来创设经费,通过设立新设或扩充部门职权的条款来增加权力,以及通过设立剥夺公民权利、增加公民义务的条款来推脱责任。因而,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迫切性。上述地方立法谦抑的实际操作,就其有效路径来看,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地方立法权的规制,包括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第二,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包括健全地方立法程序、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第三,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包括普遍性的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以及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第四,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包括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以及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以上措施旨在确保地方立法谦抑,以提升地方立法的质量,进而实现地方立法科学化。而由于地方治理优先化、地方治理的差异性和自主性,以及地方立法相较于中央立法的成本效益优势,地方立法权的适度下放成为了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求,这也在我国地方立法扩张的事实中得到体现。并且从地方立法实践来看,我国地方立法在地方立法主体、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等方面还有待进行适度扩张。因此,地方立法在秉承谦抑理念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适度扩张,二者不可偏颇。当然,现今在我国地方立法暂不成熟之时,地方立法应该以谦抑为主,辅之以稳步适度的扩张。综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扩容限权的这一新背景下,深入研究地方立法谦抑这一主题,希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立法繁杂的现状,进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推进我国地方法治建设,且补白地方立法领域的相关研究,以丰富法学理论。

李艳伟[2](2019)在《潍坊近10年来大气环境特征污染物调研与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调研预测大气环境污染物对于掌握大气环境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合《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等方法,对潍坊近10年来环境空气优良状况及六种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1)2008-2012年,潍坊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和优良率呈现波动趋势。新标准实施的2013-2018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和优良率逐年增加,空气质量向好改善,在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中,颗粒物和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最多。(2)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是近10年来的主要污染物,近10年来无达标年份。日均值超标率高,两者日均值超标率最高的年份达49.7%和59.6%。但两者年均浓度均呈现平稳的下降趋势。以新标准实施的2013年为节点,2013年以前,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达标率表现不稳定,2013(含)年之后,两者的日均值达标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冬季的1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采暖期污染严重。两者均是城区、西部和南部污染严重。(3)二氧化硫防治成效显着,年均浓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自2015年开始,连续4年年均浓度达标。以新标准实施的2013年为节点,前后时间段内,日均值达标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冬季的1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采暖期污染重于非采暖期。城区和郊区以2017年为节点,前后呈现不同情况,2017年以前城区污染重于郊区,2017年以后,城区浓度明显改善,郊区污染重于城区。西部和南部污染较重。(4)二氧化氮防治成效显着,年均浓度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自2016年开始,连续3年年均浓度达标。以新标准实施的2013年为节点,前后时间段内,日均值达标率表现均不稳定。冬季的1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采暖期污染重于非采暖期。城区、西部和南部污染较重。(5)臭氧年均浓度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污染状况改善不明显。2014-2018年,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均超标,无达标年份。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达标率波动上升。污染物在夏季的6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非采暖期污染严重,西部污染严重。(6)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日均值达标率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合《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2014-2018年,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连续5年达标。冬季的1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采暖期污染重于非采暖期。选取典型城市进行比较,结合潍坊城市发展现状,对潍坊大气污染成因进行分析,不合理的产业、能源、交通结构,不利的气象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二次扬尘等都是造成潍坊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及做法,提出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预测预警能力等一系列应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对策建议。对空气质量预测模型进行探索及应用,以主要特征污染物颗粒物为例,建立ARIMA(p,d,q)(P,D,Q)S季节乘积模型对主要污染物颗粒物的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短期预测结果可靠,模型拟合性较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及时收集最新监测数据,及时提供最精准可靠的预测结果。

刘静[3](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白林[4](2019)在《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利用蒙古国对外关系中央档案馆、蒙古国中央档案馆、蒙古人民革命党档案馆以及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地方省档案馆解密的档案资料,以1949年至196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工人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为研究主线,重点探讨中国援建工人历年在蒙古工作和生活状况及其演变过程,力图借此反映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兄弟国家,中蒙在建交后双方外交及经济关系的发展脉络。文章主体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叙述中国派遣援建工人赴蒙的历史过程。1949年中蒙建交后,只因首任中国驻蒙古大使吉雅泰误解周恩来的语意,与蒙方交涉在蒙华侨问题时主动提出派遣中国工人赴蒙的问题。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及中国派兵参战等原因,中蒙双方派遣工人的交涉暂停。直到1955年,中蒙两国签订协定,中国派遣大批工人赴蒙参加生产建设。受中蒙关系变化的影响,1963年中国停止派遣援建工人,1964年中国在蒙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情况。蒙古领导人既需要大批中国工人赴蒙援建,又对他们持有“猜忌”、“警惕”的矛盾心理。而这种矛盾心理均表现在蒙方分配中国工人工作及其生活条件等方面。例如,给中国工人过于分散分配工作;与苏联工人和蒙古工人比较起来看,中国工人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工人在中国政府的宣传和教育下,援建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三章分析中蒙双方如何处理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及其处理方针的演变过程。针对中国工人违法乱纪的行为与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中国政府主动要求之下,经中蒙双方协商决定,按照蒙古法律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原因,蒙古司法机关和警察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经常出现偏袒或袒护本国人的现象。因此,在中方要求下,中蒙双方进行商讨并调整为共同协商解决司法问题。中蒙关系恶化后,蒙方不顾中方的反对,单方面强行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第四章探讨中蒙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中国援建工人回国的过程。1955年中国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因各种原因及其3年工作期满等原因,部分中国工人提前陆续回国。中苏关系恶化后,由于蒙古采取“等距离”外交政策,在1959年至1961年初期间,期满和提前回国的工人很少。受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蒙关系恶化后,中国工人期满和提前回国人数剧增。特别是1962年访华期间,泽登巴尔与周恩来发生意识形态争论,加剧了中蒙两党和两国关系。蒙古政府全面调整对华政策,1964年单方面宣布运送中国工人全部回国。第五章讨论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中的影响。1955年开始,蒙方引进大批中国工人,使其参加国民经济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针对蒙古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中蒙双方签订经济援助协定,中国向蒙古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蒙古领导人不顾苏联反对,不仅学习中国“大跃进”运动,而且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中国工人积极参加其中创造出了很多成果。直到1964年,中国工人全部回国而中国提供的援建项目被迫暂停。中国对蒙古派遣劳动力和提供经济援助的行为,与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有较大的区别。中国对蒙古援助行为不仅输出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它还具有排除或消减苏联在蒙古的影响力的这一政治任务。中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扩大在蒙古的政治影响,以此将来与苏联角逐蒙古问题。但是,中国派遣劳动力援蒙的行为,不仅影响中蒙双方领导人做出有关两国关系的决策,而且在1960年代初期促进了中蒙两国关系恶化的进程。

张勇[5](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苏媛媛[6](2017)在《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文献研究和田野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社会动员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农民上楼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社会动员在农村社会仍然发挥着效力,是共产党执行公共政策所依附的重要手段。尽管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仍然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动员发生了若干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社会动员中科学话语的使用、市场力量的直接参与和对各方利益的重视与调节。社会动员已经从党和政府发动和实施、主要由党和政府的分支机构参与动员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民上楼的推进离不开国家科层制的运作,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社会动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动员一旦进入实践环节,参与动员的主体即变得多元化。市场力量的壮大使它成为党和政府认可的社会动员主体,在农民上楼中资本以强势姿态下乡参与农村建设,直接参与了社会动员。同时,本土内生的市场力量也在不断引导着社会动员舆论的转变。乡土社会中的精英人士、权威人物都在有意无意间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动员。多元主体在社会动员中的和谐共存是建立在利益共享基础上的,在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中各行为主体通过农民上楼都力图实现自身的利益。社会动员是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各种资源发动群众的过程。在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中,动员手段既包括党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科学话语建构,也包括经济利益诱导、经济资源调配、组织资源协调和重组,还包括利用乡土社会的关系开展情理动员。同时,适当的体制压力和任务分配也被应用于动员之中。此外,在开展动员的过程中,动员主体建设性地采取典型宣传、参观引导、制定响亮的口号等直观的方式开展动员。社会动员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首先由党和政府自上而下发动,但作为动员对象的农民并不是被动的参与者,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做出积极的回应,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动员做出反馈,以自己的姿态来讨价还价保障自己的最大利益。同时,国家的稽查机制、媒体的社会反馈等都使得社会动员过程成为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权力是社会动员的引擎,它在农民上楼中作用的发挥与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中的项目制运作和科层运动化趋向密不可分。农民上楼本身就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作为国家自上而下推进的项目运作,它需要对体制内进行广泛的动员,同时要落实到基层,也离不开对农民的社会动员以使其接受外部资源带来的社会变迁。其次,农民上楼具有运动式治理的特征,但又依赖科层制来实现,因此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表现出科层运动化的趋向。

山东省人民政府[7](2013)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政发[2013]1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贺光福[8](2011)在《省道潍高路潍坊城区东西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的工作,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通过必要的测量和地质勘探,对不同建设方案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提出推荐方案,确定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投资估算,论证投资效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经批准,即作为下阶段工程项目设计必须遵循的依据。本文通过以省道潍高路潍坊城区东西连接线工程为项目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踏勘调研并收集大量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就其项目影响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通过交通量情况预测分析,引用四阶段预测方法分析,得出项目评价末年2033年平均交通量将达到26113pcu/d,按照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综合考虑拟建公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布局以及沿线经济发展的需要,该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100km/h,路基宽度为26.0m。本文提出了两个路线方案进行分析比选,从经济、技术、环境等方面论证择其方案一为推荐方案是可行的,也是最优方案。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论证,拟建项目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社会折现率8%的要求,均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姜传龙[9](2009)在《潍坊白浪河商业项目整体发展定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极为迅速。由于中国城市的更新速度已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的国家,因此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中的一支新兴力量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步伐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商业地产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产业,缺乏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并且我国房地产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投资者的行为不够规范,因此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投资具有极大的盲目性。本文在上述背景下,首先着重分析了房地产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指出了房地产定位分析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房地产定位分析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潍坊市白浪河商业地产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在地潍坊市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房地产发展现状、商业发展现状和城市商业发展规划,从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情况、项目的商业环境、未来的发展潜力等方面分析了此项目的相关背景。本文通过实地访谈等方式详细调研分析了潍坊市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对潍坊市现有商业竞争对手及未来商业地产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应用经典的SWOT分析方法对潍坊市白浪河商业地产从自身优势、周边环境、区域消费文化、消费能力、竟争状况、商业网点规划等方面进行定位分析,在研究该项目定位的优势、劣势及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本项目的战略定位,并对如何实施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议。

王文杰[10](2009)在《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增长迅速,流动增强从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1990年流动人口上升到2135万人,2000年约有1.2亿人;2005年末达到14735万人,目前则接近2亿人。流动人口在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其流动性也不断增强,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二)流动人口的特点、生活环境及其高危行为使其成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我国的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居多,处于性活跃期,很多是未婚或与配偶分离,面临生存或者生活的压力,脱离了家庭的约束和支持,又不能完全融入到所在城市的生活中,变成了相对自由和孤独的人群;受教育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容易导致高危行为和从事高危职业。而且,由于大部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进行高危性行为时预防措施不足,增加了性病、艾滋病的易感性;但又由于流动人口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缺乏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加之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意识淡薄以及对艾滋病恐惧心理,即使出现艾滋病前期症状也不去参加检测,又造成艾滋病检出率低。总之,流动人口本身并不是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但由于以上流动人口数量大、文化水平低、生活单调、艾滋病防患意识薄弱、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就医遗失淡薄等特征,导致目前流动人口成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易感人群,流动人口艾滋病发病率较高。(三)不容乐观的流动人口感染形势提示研究的必要性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2007年新发感染者主要发生在有吸毒、卖淫、嫖娼、男男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的人群和感染者的性伴人群中;而在流动人口中卖淫、嫖娼、多性伙伴和吸毒等高危行为较多。有研究表明:流动人口中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占62%,有多个性伴侣的占12%,远高于非流动人口,而流动性极强的暗娼多为流动人口;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指出,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81.7%为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民。在明确流动人口在艾滋病传播中的高危地位后,近年来流动人口中的HIV感染者人数增加更提供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2005年上半年,北京、浙江、上海等省份报告的外省病例占本省总报告人数的比例超过50%,最高达87%。北京2007年上半年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563例,其中外省市居民占432例;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4253例,其中外省市居民有3204例。除了流动人口的流动大大加剧HIV传播速度的现状外,流动人口的增加也提高了艾滋病监测、控制和管理的难度。目前,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场所不固定,经济条件差,医疗保障不健全,一旦染上难以得到及时的监测、诊断、治疗、随访和管理,容易导致扩散。这些都提示,要关注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四)效果不佳的防治实践有待于科学研究与提高我国各级政府自2003年以来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截至目前已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且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不佳。研究表明,当前工作存在缺陷主要如下(1)干预方式不当、覆盖面低,干预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2)对流动人口的流动途径和环节等主要特征掌握不够导致工作开展没有针对性,多为面上工作、工作欠深入,缺乏长效机制;(3)由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缺乏统一策略,多部门都有职责,但无部门职责,导致职责不清,加之有些部门领导对艾滋病的危害认识仍然不足,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对艾滋病防治的职责没有充分了解,仅仅是被动参与、而非主动开展相关防治工作,导致多部门合作开展干预工作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各部门单干,导致这个部门的工作成果成为其他部门的工作问题;(4)财政投入不足,经费调拨不及时,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一定问题,这是各部门尤其基层部门的主要困难,也是责、权、利不明确的表现;(5)缺乏具体的考核机制和考核要求。尽管国家已出台多个文件要求各部门开展艾滋病相关工作,但缺乏具体的保障和考核措施,难以督促各部门自觉坚持开展艾滋病工作;(6)相关政策存在矛盾或不统一之处。如当前各地对流动人口,一般采用属地管理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这明确了居住地部门和用人企业的责任,但2004年5月的《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又规定“鼓励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患者回乡接受治疗”。(五)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的需要1、国外研究进展在卫生领域,AIDS或HIV早已成为世界上关注的焦点,这从MEDLINE中以“AIDS orHIV”为检索词可以搜索到的3386篇文献量可以得到确证。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卫生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以“immigrants or emigrants”查阅MEDLINE数据库,文献数量也达到558篇,而将两者结合仔细搜寻发现,仅从1983年国外才开始有报道流动人口艾滋病的研究,而至今该领域的文章只有40篇左右(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4篇,九十年代16篇,2000年后20篇)。国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献多停留在从流行病学的角度上描述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发病和患病情况,但只是客观的描述显然没有能够改变当时的环境。进入九十年代,涉及流动人口艾滋病的文献逐渐增多,并且开始出现了明确的分支,如重心在认知和态度方面的,经济影响方面的,以及探讨政策对策和社会影响方面的文献,从数量上看,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携带艾滋病的流动人口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总之,对国外文献的筛选研究发现,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比较丰富和系统,但是在提供防治策略方面缺乏共识,并欠缺方法学的支持,研究的纬度也比较单一。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止策略迫在眉睫。2、国内研究现状以“艾滋病”或“流动人口”作为主题词,在1994-2007年时间段所有核心期刊文献中检索,文献量均超过了2600篇。可见,随着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艾滋病不仅是医疗卫生问题,而且是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但是,同样的条件下,将“流动人口”和“艾滋病”合并检索仅得到相关文献74篇;改用关键词只检索得到53篇,作篇名仅仅能检索到19篇。可见,虽然国内单独对“流动人口”或者“艾滋病”在各个领域进行的研究和工作很多,但是国内对于流动人口艾滋病方面缺乏相关的研究或者工作。进一步,以“流动人口”且“艾滋病”且“防治”作为主题词检索到相关文献27篇;以“流动人口”且“艾滋病”且“防治”作为关键词知检索到20篇,以“流动人口”且“艾滋病”且“防治”作篇名仅仅能检索到4篇。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纵观国内研究,在现况调查和健康教育方面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迄今为止涉及防制策略的研究不仅数量极少而且仅仅停留在基于理论综述的建议提出形式,尚未形成系统、科学、合理、可操作性高的政策策略。二、材料与方法研究以政策制定科学化程序、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定性定量多重论证为指导方法。政策制定科学化程序主要应用其政策问题确认的相关思路与方法,以指导着本研究通过文献归纳分析,进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领域存在的收集、整理与界定,关键问题的确定和论证,以及明确问题关系图,关键问题产生的潜在影响因素等;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则主要运用其表达子模,来归类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形成问题系统,通过各子模之间提示的关系,明确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总结和聚焦关键问题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定性定量多重论证方法乃是为了防范研究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而设计的检验和论证“逻辑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操作过程:针对主要思路和观点,分别运用“焦点问题深入访谈(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文献定性和定量论证、现实数据定量模拟验证、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机构领导、职工各方的意向调查”等进行多重论证和检验。研究的资料来源方法包括文献荟萃分析法、专家咨询与论证、样本地区的现况调查、多部门成员焦点小组访谈、多部门成员个人深入访谈以及流动人口个人深入访谈等。样本地区选择广东和四川作为流入地调查省份,湖南和广西作为流出地调查省份,对四川成都市、广东东莞市、广东深圳市、湖南凤凰县和广西贺州市进行现况调查,从实践角度明确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流动人口一般特征、艾滋病相关知信行情况,以及针对特定关键问题,广泛了解省、市、县(区)三级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基层组织等关键人物的策略意向。三、主要研究结果(一)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的工作现状第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1997年,卫生部联合国际组织编写了《迎战艾滋病—中国艾滋病现状和需求报告》,将人口流动作为促进艾滋病流行的因素,并强调要“把降低危险性的努力和降低易感性的行动结合在一起”;1998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提出“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必备有关的宣传资料”;2005年11月,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联合11个相关部门联合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目标是提高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2006年3月,《艾滋病防治条例》出台,强调“政府有关部门对进城务工人员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出“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各省制定了省级中长期规划或行动计划;铁道部、司法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和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制定了本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战略规划》;农业部门开展了红丝带进村入户工程和阳光工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了农民工岗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春风行动,这些活动中都包含有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内容。各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开展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可见,从政策面上,国家及其各级政府部门已经逐渐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改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决心。第二,多数部门,尤其省级以上部门制定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伴随国家法律、政策的出台,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也均出台了本部门的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或者行动计划,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完成了省级中长期规划或行动计划的制定,铁道部、司法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和共青团中央等5个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社会团体制定了各自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战略规划》,教育部颁布了《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截至200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88%的地级市政府均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卫生部、财政部、公安部、司法部、铁道部、全国妇联和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团体)建立了协调工作机制。本次调查中的大部分被调查者均表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本部门的职责,妇联、人口计生和司法等部门,甚至已将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列入日常工作计划或工作考核内容之一。现对各部门所制定的艾滋病防治相关职责以及启动的相关工作中涉及流动人口的内容作简要综述,可以看出,访谈地区政府部门尤其是省级以上部门制定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第三,多部门参与局面初步形成,以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监测与病例管理服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相关救助等5类工作为主访谈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相关部门包括从省级至基层的卫生、计生、建设、妇联、共青团、工会、文化、公安、民政、教育、司法、劳动与社会保障、工商、农业、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8个相关部门和团体,多部门开展工作形式和内容包括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监测与病例管理服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相关救助等5类,可以看出多部门参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的局面初步形成。对于18个部门和团体的既往工作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后,当前各部门与团体开展的防治具体内容包括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监测与病例管理服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和相关救助等5类工作。第四、与国家规定职责相比,防治职责落实还存在较大差距,形势不容乐观参照我国已经出台的对各部门规定的职责要求,从开展工作的现状看,与国家规定的各部门防治艾滋病工作的职责相比,在122条职责中,包括主要组织和配合参与,仅仅落实了102条,落实达到了83.6%,当然这里的落实还包含了把主要组织职责降为配合参与等没有完全落实职责的情况,如果剔除没有完全落实职责,则落实程度仅为71.3%。28条主要组织或主要参与职责中,仅有13条完全落实了,完全落实率仅为46.4%,15条转变为部分落实,相关部门那成了配合参与者,部分落实率53.6%。而对于配合参与职责的落实情况,94条职责中仅有74条落实了,落实仅为78.7%。可以看出,虽然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各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计划,但是实践工作落实程度却不尽如意,距离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要求还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应该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和执行、操作部门的关注。第五,多部门参与艾滋病工作落实程度参差不齐,地区差异较大与国家规定的各部门防治艾滋病工作的职责相比,多部门参与艾滋病工作程度参差不齐,地区差异也较大。卫生、计生、妇联、司法等部门基本开展了与国家规定的工作职责相关的活动。例如,各地妇联和相关部门配合,利用工作网络,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各地各级计生部门都将艾滋病宣传教育写入工作计划,成立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协调小组。与之相比,文化等部门开展的工作与国家规定的部门工作职责相比,则存在较大差距。多部门参与艾滋病工作的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以同为流动人口流入地的广东省东莞市和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在广东,工商部门大力发动组织以艾滋病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发布了一批公益广告的作品,在各级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开展公益广告的宣传,共发布了5700起。然而,在四川,省和市工商局都没有专门针对艾滋病的工作计划;省工商局没有开展相关工作。第六,我国流动人口中临时雇用劳动力、建筑工人、工厂工人和娱乐场所人员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严重,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加上其独特的经济、社会和人口学特征,使得该人群成为艾滋病的脆弱和高发人群(1)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居多,危险行为发生率高既往调查都表明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年轻,本次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0.9岁,以中青年为主,67.7%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各个人群稍有所不同,建筑工人、家政服务人员集中在30-50年龄段,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和娱乐场所人员年龄段较小,集中在15~30岁年龄段。大多数流动人口处于性活跃的年龄。由于自身的经济能力和工作环境使其难以携带家属同行,生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性压抑太久又,受朋友或者环境的诱惑,容易发生高危行为,本次调查中有15.8%的男性调查对象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其中娱乐场所人员和临时雇用劳动力在20%以上,工厂工人和建筑工人在15%以上,与配偶分开两地者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概率为13.6%,远远高于与配偶同在一地者6.3%。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较低,仅为59.3%。(2)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寻求健康服务意识薄弱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57.1%为初中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0.2%,在工作中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少,仅有不到一半的访谈对象接受过岗前和在岗培训,并且这种培训绝大多数仅仅局限于工作相关(生产和销售)执业技能/岗位技术方面的培训,艾滋病相关知识欠缺,家政从业人员和建筑工人的UNGASS指标知晓率仅分别为4.5%和5.6%,33.9%的调查对象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会减少艾滋病的传播,76.6%的调查对象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也正是由于对艾滋病知识的不了解,使他们对待艾滋病感染者持排斥的态度,69.5%的人不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同事共事。流动人口没有城市户口,大多数是单位的临时工,基本被排斥在城市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再加上工资收入水平低,一般不愿意也无法承受健康服务的费用,这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本次调查发现,问及需求时,一半调查对象回答没有任何需求,出现性病相关症状后有33.8%的调查对象选择自己买药治疗或者不作处理,女性出现生殖道相关症状后有42.8%选择自己买药治疗或者不作处理。只有1.6%的流动人口接受过VCT服务,其中有过商业性性行为或者临时性行为等高危行为者接受服务的比例也仅为3.6%。(3)流动人口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差文化生活单调造成其流动频繁,易于发生危险行为经济型流动人口流动的根本动力在于经济原因,尽管与流出地的收入相比,在流入地打工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但与同在流入地的当地居民相比,其工资收入水平大大偏低,调查显示61.8%的调查对象月收入低于1000元,收入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广东东莞发达地区,平均月收入为1100,四川成都平均收入为900元。定性访谈结果发现追求更好的收入和待遇是流动人口频繁流动的主要动力。流动人口虽然在城市劳动和生活,但他们大多数亲属还在农村,会经常往返于农村和城市,根据李培林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在春节返乡探亲的占93.7%。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好于西部,沿海好于内地,因此这种流动大多数是在省际之间的流动,东部省份往往是流入大省,西部省份往往是流出大省,同时在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往往是省内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如四川的成都市。流动人口为了更好的待遇或者工作环境,在城市、工作单位之间流动频繁,本次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平均3年转变一个城市,不到2年会转变一个工作单位,这种工作和地址的不稳定性使其难以建立巩固的社会关系,降低了社会支持度。大多数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方式为集体宿舍、集体租房或由雇主提供简陋的集体宿舍,生活卫生条件差,营养状况差。工作枯燥乏味、劳动强度大,下班后的文化娱乐生活单调乏味,有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工作之余“睡觉”者占60%,深入访谈结果显示部分流动人口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到无聊、排遣寂寞。这种辛苦,管理严格不自由而单调无聊的生活往往也容易导致工作的变动,访谈结果发现,除了寻求更高的收入外,对目前工作生活的不满是职业变换的第二大原因。(4)流动人口社会支持薄弱,接受培训和干预服务不足绝大部分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是自发、无序的行为,本次调查仅有2.8%的流动人口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外出务工,与既往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农业部门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年培训目标量仅为600万,与上亿的流动劳动力相比,存在很大的缺口,这种流出的无序性使得政府部门丧失了在流出地对流动人口流出前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的最后机会。此外,流动人口很少与各类政府部门接触,访谈对象报告接触过的部门只有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和计生部门,接触原因主要是需要办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在公安部门办理暂住证,到卫生部门办理健康证。仅有8.9%的调查对象获得过免费安全套,26.5%的调查对象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材料,实际开展工作与国家对各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5)流动人口本身道德观念及对艾滋病态度不良询问调查对象面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同事(工友)的态度,结果显示75.4%的流动人口不愿意与其继续共事。不同类型人群中,不愿意最高的是临时雇佣劳动力,达到了84.6%,不愿意比例最低的个体经营者,也达到了72.0%。(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领域存在问题的确认通过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8年285篇文献的阅读与分析,系统归纳总结出影响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工作落实的问题共有65类,按照问题系统宏观模型提示的子模进一步进行归纳得到24类问题,通过对于24类问题的严重性(问题的社会影响广度和深度,文献提及比例)和重要性(特定问题对领域基本目标的影响力,层次分析法),形成问题的优先解决顺序,结果如表1。基于此,考虑到问题的可解决性(问题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能获得解决的可能性),以及艾滋病防制涉及部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从多部门防制实践出发,确定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焦点问题如下:1.部门和团体间缺乏和谐的组织协调、配合,有效的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尤其是有效干预开展少、形式单一、深度不够;2.宣传、培训、监测及有效的干预覆盖率低,可及性差;3.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专项经费不足;4.流动人口多、文化水平低等本身因素,政府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人5.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人员素质不高、人员缺乏。(三)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的策略研究针对关键问题,研究通过专家深入访谈方式,广泛了解省、市、县(区)三级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基层组织等关键人物的策略意向,研究研制出包含六大方面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策略。首先,加大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工作的专项投入,尤其基层防制经费和建立稳定、适宜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入手,解决专项经费问题,统筹经费安排、为各部门工作提供保障条件。第二,通过五个方面的努力——“强化“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和协调能力;多部门变被动“配合”为主动落实;发挥各部门网络优势,整合部门间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落实“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充分发挥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等基层组织机构的作用。”第三,强化宣传教育等干预工作,探索治本策略措施,最大力度改变流动人口的知信行。具体来讲,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流出地的宣传教育等干预工作,如进一步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和大量的自发(朋友、亲属介绍等)的外出打工人员的集中培训。当前的很多办法都是在对问题围追堵截,是一种更倾向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眼前,忽视长远的办法。对于艾滋病这种与社会影响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应该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进行重视,开展有效的精神和文化的宣传熏陶,探索治本的策略措施。第四,三点一线一条龙来解决艾滋病患者缺乏有效管理问题。建立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的联动机制,对感染者和病人实行无缝化管理;明确流入地对流动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抗病毒药物治疗及美沙酮维持治疗责任;把流动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抗病毒药物治疗及美沙酮维持治疗费用纳入中央转移支付预算。第五,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人员队伍的建设。首先需要针对各部门现有防制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进行定期艾滋病及其防制相关知识,以及防制职责培训和业务考核,实行资格准入制,竞争上岗,实行择优录用聘用制和年度考核淘汰制。在防制专业人员空缺的地方,由各部门直接向社会招聘,逐步吸收正规医学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人员进入,充实人力。第六,由于艾滋病防制工作的特殊性,只有在全社会努力的前提下才能成功,因此,研究明确了十四个部门在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不同职责与任务,为各部门的有效协调、切实落实职责提供科学依据。四、研究中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一)结果创新1、运用文献荟萃分析法、专家咨询、现况调查数据等多种方法,首次系统、全面地明确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的实践和理论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加强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其他同类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科学参考。2、研究通过对广东和四川2流入地调查省份、湖南和广西2流出地调查省份18个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等多部门成员焦点小组访谈和人深入访谈,系统地明确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关各部门和团体工作开展和职责落实程度现状。通过对7类115名流动人口的个人深入访谈,系统和全面地明确我国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流动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行为等现况。为进一步改进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了本底。(二)方法和应用创新研究遵循“公共政策制定和研究方法”建议的“系统的政策问题确认思路”,借助于分析“报道、消息、内参、统计资料、专业文献、书籍、文件”,总结收集存在的问题。具体为:利用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尽可能系统地查阅和收集有关“特定区域”的文献,引入和应用文献Meta分析、科学计量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思路,对文献进行定性和半定量专题研究,系统分析和总结归纳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从理论研究者角度,科学确认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明确问题轻重缓急、主次关系,把握住关键问题和焦点问题。克服了利用焦点组访谈或名义团体法等方法快速确认问题的缺陷,不仅是“大致”了解问题,而且达到了“系统全面搜集”和“精确界定和表述”,“问题科学归类”同时,结合现况调查结果以及问题的可解决性,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提示的问题系统以及问题相互作用机制下,从多部门防制实践出发,确定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关键问题。总之,研究综合集成并应用文献荟萃分析、专家咨询、现况调查数据等多种方法,探讨并形成一整套的问题确定思路与方法,为进行系统全面地界定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领域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奠定了基础。(三)研究的不足之处研究在明确关键问题及其现状基础上,研制了优先解决关键问题,有效推进我国艾滋病防制工作的解决策略。为了确保解决策略的科学性和广泛可接受性,研究遵循了政策制定科学程序,吸收了现有研究的合理部分,并紧密结合了现况调查和相关部门焦点问题深入访谈结果,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并未进行策略可操作性实践检验。如果时间允许,可进行解决策略的实践可操作性方案研制,并通过实践模拟运行对策略的可操作性进行检验和修正。这也将成为本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二、潍坊市市区建筑工地卫生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潍坊市市区建筑工地卫生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立法谦抑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2.1 地方立法谦抑的界定
        2.1.1 谦抑的词义及法学上的涵义
        2.1.2 地方立法谦抑的具体涵义
    2.2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及制度的脉络梳理
        2.2.1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渊源的概述
        2.2.2 地方立法谦抑制度实践的追溯
第3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
    3.1 地方立法数量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3.1.1 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
        3.1.2 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
    3.2 地方立法内容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3.2.1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
        3.2.2 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相立法
        3.2.3 地方立法超出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
第4章 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必要性
    4.1 代议制立法失灵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4.1.1 法律在立法表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
        4.1.2 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问题
    4.2 法律局限性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4.2.1 法律仅是道德习俗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
        4.2.2 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且具有滞后性
        4.2.3 法律繁杂会吞噬自由公正以及束缚人类进步
第5章 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
    5.1 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1.1 地方立法在主体资格与权限范围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
        5.1.2 地方立法在机构、队伍、技术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
    5.2 地方立法不成熟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2.1 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
        5.2.2 地方性法规违法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
        5.2.3 地方性法规观赏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
    5.3 地方立法权异化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3.1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增设编制的条款来“要人”
        5.3.2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创设经费的条款来“要钱”
        5.3.3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新设或扩充职权的条款来“要权”
        5.3.4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忽视公民权益的条款来“推责”
第6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路径
    6.1 地方立法权的规制
        6.1.1 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
        6.1.2 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
        6.1.3 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
        6.1.4 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
        6.1.5 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
    6.2 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
        6.2.1 健全地方立法程序
        6.2.2 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
        6.2.3 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
    6.3 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
        6.3.1 普遍性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
        6.3.2 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
    6.4 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
        6.4.1 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
        6.4.2 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
        6.4.3 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
余论: 地方立法谦抑与地方立法适度扩张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潍坊近10年来大气环境特征污染物调研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外大气污染防治历程
    1.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
    1.3 空气质量分析方法
    1.4 空气质量预测方法
    1.5 选题背景
    1.6 选题意义及应用前景
    1.7 研究方法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潍坊市近10年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及污染物时间分布特征调研分析
    2.1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设置及监测项目
    2.2 潍坊市2008-2018 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状况调研
    2.3 首要污染物特征分析
    2.4 潍坊市2008-2018 年大气环境污染物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2.4.1 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标准限值
        2.4.2 环境空气污染物时序变化情况
    2.5 典型城市比较分析
        2.5.1 北京市大气环境污染物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2.5.2 上海市大气环境污染物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坊市大气环境污染物地域差异性分析
    3.1 潍坊市行政区划
    3.2 污染物浓度地域分布差异性分析
    3.3 典型城市比较分析
        3.3.1 河北省保定市大气环境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3.2 重庆市大气环境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坊市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4.1 成因分析
    4.2 潍坊市大气污染防治及大气环境现状
    4.3 潍坊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4.3.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升企业主体责任
        4.3.2 调整优化结构,削减污染物排放,促进源头防治
        4.3.3 建立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4.3.4 科学治污,提升监管预测能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染物预测模型的探索与应用
    5.1 ARIMA模型建立与预测
        5.1.1 数据来源介绍
        5.1.2 模型平稳性检验
        5.1.3 模型识别
        5.1.4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
        5.1.5 模型的验证与预测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三、史料来源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交涉派遣经过
    第一节 中蒙两国关系的历史背景
        一、20世纪20年代中蒙两党关系
        二、中共对蒙古独立态度之转变
        三、中蒙两国建交与互派大使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问题的缘起
        一、派遣援建工人的初步交涉
        二、援建工人交涉中断的原因
        三、重启派遣援建工人的交涉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的派遣过程
        一、派遣和引进工人的前期工作
        二、第一批援建工人赴蒙古
        三、援建工人陆续来到蒙古
        四、派遣援建工人逐渐减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第一节 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和分配
        一、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
        二、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分配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状况
        一、援建工人工作基本步入正轨
        二、援建工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三、援建工人生产工作量的减少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生活状况
        一、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的生活
        二、蒙古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福利政策
        三、中蒙关系恶化与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司法问题及其处理
    第一节 早期援建工人的“违法乱纪”及处理
        一、早期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及其原因
        二、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方针
        三、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的友谊及其冲突
    第二节 中蒙关系恶化与司法纠纷的加剧
        一、蒙古民众对援建工人的态度
        二、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矛盾的加剧
        三、援建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双方谈判
    第三节 “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发酵及其解决
        一、双方在援建工人问题上的矛盾激化
        二、“窦海玉、于深水事件”发生的经过
        三、双方对“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交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的回国过程
    第一节 蒙古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一、中苏分裂与蒙古“等距离”外交政策
        二、蒙古公开攻击中共与泽登巴尔访华
        三、蒙古外交政策变化及其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第二节 援建工人回国的决策及过程
        一、援建工人提前回国及其原因
        二、双方动员援建工人期满后继续留蒙
        三、援建工人期满回国的谈判及工人回国
    第三节 援建工人全部回国及其双方的争论
        一、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交涉
        二、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过程
        三、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余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经济援助与中国援建工人的成效
    第一节 蒙古第二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一、二五计划与经济援助的初步交涉
        二、双方经济援助谈判及协定的签订
        三、二五计划中援建工人的建设成就
    第二节 蒙古三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一、三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的经济援助
        二、蒙古政府对中国“大跃进”的态度
        三、全面开展“大跃进”与援建工人
    第三节 蒙古第三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一、三五计划的拟定与周恩来访问蒙古
        二、对“大跃进”态度转变与苏联的经援
        三、援建工人建设状况及其援建项目中断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一) 研究对象
        (二) 概念说明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小结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一、新省府工程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小结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小结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小结
结语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附录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上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丰峪镇:研究个案概述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社会动员的概念辨析
    二、社会动员的相关研究
    三、社会动员:功能主义或冲突论视角
第三章 动员的生成与发展
    一、自上而下的层级动员
    二、体制内的资源动员
    三、信息反馈机制
第四章 动员的基层实践
    一、县-乡-村的层级动员与宣传动员
    二、基层的资源动员与利益诱导
    三、行政动员的使用
    四、乡村的情理动员与关系动员
第五章 “无形之手”的有形参与
    一、企业介入带来的动员效果
    二、乡村内生市场力量的非正式动员
    三、拆迁公司的直接动员
第六章 农民的回应
    一、农民的态度与考量
    二、行为支持与变通
    三、农民的维权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社会动员的路径依赖与时代变迁
    二、社会动员的现实基础
    三、未竟的城镇化,铁打的社会动员
参考文献
致谢

(8)省道潍高路潍坊城区东西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2.1.1 经济社会现状
        2.1.2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2.2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2.2.1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
        2.2.2 相关公路技术状况及存在问题
        2.2.3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调查分析与预测
    3.1 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 调查综述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
        3.1.3 OD调查分析
        3.1.4 基年交通分布分析
    3.2 交通量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
        3.2.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概述
    3.3 交通量预测
        3.3.1 预测特征年确定
        3.3.2 特征年路网
        3.3.3 交通生成预测
        3.3.4 交通分布预测
        3.3.5 诱增交通分布预测
        3.3.6 交通量分配
        3.3.7 交通量预测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项目的路线方案及技术标准
    4.1 路线方案
        4.1.1 建设条件
        4.1.2 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
        4.1.3 备选方案拟定
        4.1.4 方案比选
        4.1.5 推荐方案概况
    4.2 技术标准
        4.2.1 技术标准选择的依据
        4.2.2 技术标准
        4.2.3 通行能力分析
第五章 项目土地利用评价及环境影响分析
    5.1 土地利用评价
        5.1.1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
        5.1.2 推荐方案占用土地、主要拆迁建筑物的种类和数量
        5.1.3 对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
        5.1.4 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符合性
        5.1.5 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
    5.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5.2.1 沿线环境特征
        5.2.2 推荐方案对工程环境的影响
        5.2.3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第六章 项目投资与评价
    6.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1 投资估算
        6.1.2 资金筹措
    6.2 经济评价
        6.2.1 评价依据和方法
        6.2.2 评价方案设定
        6.2.3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6.2.4 评价结论
    6.3 节能评价
        6.3.1 建设期耗能分析
        6.3.2 运营期节能
        6.3.3 对当地能源供应的影响
        6.3.4 主要节能措施
        6.3.5 节能评价
    6.4 社会评价
        6.4.1 社会影响分析
        6.4.2 互适性分析
        6.4.3 社会风险分析
        6.4.4 社会评价结论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7.1. 结论
        7.1.1 交通量预测
        7.1.2 技术标准
        7.1.3 路线方案及建设规模
        7.1.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
        7.1.5 经济评价
        7.1.6 土地利用、工程环境、节能及社会影响评价
    7.2 创新点
    7.3 建议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潍坊白浪河商业项目整体发展定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 研究现状
    0.4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1 商业地产项目的定位分析现状
    1.1 商业地产项目定位的重要性
    1.2 商业地产项目的定位方法
    1.3 目前商业地产项目所面临的问题
    1.4 商业地产研究应用的基本方法
2 白浪河商业项目概况及背景
    2.1 项目概况
    2.2 项目背景
        2.2.1 潍坊市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2.2.2 潍坊市房地产市场状况
        2.2.3 潍坊市商业发展状况
        2.2.4 潍坊市未来商业规划
3 潍坊市商业地产综合调查
    3.1 商业物业调查
        3.1.1 在营业的典型商业项目调查
        3.1.2 在售商业项目调查
    3.2 其他类型房地产项目调查
    3.3 主要商圈临街商业调查
    3.4 娱乐休闲餐饮业态调查
    3.5 消费者、经营者、投资者调查
    3.6 媒体调查
    3.7 潍坊市商业及地产综合调查结论
4 白浪河商业项目定位分析
    4.1 项目区位分析
    4.2 项目开发SWOT 分析
    4.3 项目开发定位分析
        4.3.1 项目开发定位
        4.3.2 项目规划设计
        4.3.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3.4 项目营销战略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个人简历
致谢

(10)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立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的需要
    二、研究目标
        (一)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现状调查研究
        (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领域存在问题的确认研究
        (三)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的策略研究
    三、研究内容
        (一)通过现状调查,明确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现状
        (二)系统搜集、整理和界定相关问题,形成问题系统
        (三)综合考虑严重性和重要性等,确定关键问题
        (四)针对性关键问题,研制解决策略
材料与方法
    一、指导性研究方法
        (一)政策制定科学化程序
        (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三)定性定量多重论证
    二、应用性研究方法
        (一)文献荟萃分析
        (二)专家咨询与论证
        (三)层次分析法
    三、文献评阅指标体系构建和信度效度分析
        (一)文献评阅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评价指标的标准设定和量化
        (三)评阅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分析
    四、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文献荟萃法
        (二)现况调查资料
    五、调查质量控制方法
        (一)开展调查动员
        (二)完善调查员培训
        (三)组织和管理
        (四)建立分级督导制度
        (五)现场调查质量控制
        (六)调查资料整理、录入和回收
    六、统计分析工具
    七、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现状调查研究
        一、一般情况
        (一)样本地区地理、人口、经济状况
        (二)流动人口所处环境情况
        (三)艾滋病疫情现状
        (四)访谈对象——艾滋病防治人员一般情况
        二、流动人口基本状况
        (一)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
        (二)人口流动情况
        (三)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
        (四)艾滋病相关行为状况
        (五)求医行为及健康需求
        (六)接受干预状况
        (七)与政府部门接触及接受培训状况
        三、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工作实践开展情况
        (一)样本地区不同部门工作计划涉及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内容归纳、整理
        (二)多部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既往开展工作情况归纳总结
        (三)不同访谈地区不同部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职责落实程度
        小结
    第二部分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领域存在问题的确认研究
        一、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领域存在问题确认方法的选择
        二、文献评阅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分析
        (一)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三、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领域问题确定文献概况
        (一)研究时间
        (二)文献来源
        (三)研究类型
        (四)论述方法
        (五)文章研究方法
        (六)研究者的情况
        (七)饱和曲线
        四、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领域问题界定、解释
        (一)问题界定和论证
        (二)形成问题系统
        五、明确问题的优先顺序
        (一)对24类问题重要性的排序
        (二)对24类问题严重性的排序
        (三)综合分析建立问题的优先顺序
        六、结合问题可解决性的初步确定关键问题
        (一)问题可解决性的判断
        (二)问题系统的作用机制提示问题的可解决性
        七、多部门实践论证关键问题,确定焦点问题
        (一)艾滋病防制涉及部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收集、归纳
        (二)艾滋病防制多部门实践中存在问题总结
        (三)从多部门防制实践出发,确定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焦点问题
    第三部分 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的策略研究
        一、解决专项经费问题,统筹经费安排、为各部门工作提供保障条件
        (一)加大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工作的专项投入,尤其基层防制经费
        (二)建立稳定、适宜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
        二、解决缺乏协调问题,发挥各部门网络优势,变多部门被动"配合"为主动落实
        (一)强化"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和协调能力
        (二)多部门变被动"配合"为主动落实
        (三)发挥各部门网络优势,整合部门间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
        (四)落实"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
        (五)充分发挥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等基层组织机构的作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等干预工作,探索治本策略措施,最大力度改变知信行
        (一)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流出地的宣传教育等干预工作
        (二)有效的精神和文化的宣传熏陶,探索治本的策略措施
        四、解决缺乏有效管理问题,对流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流入和流出地间联动机制,对感染者实行无缝化管理
        (二)明确流入地的随访、抗病毒药物治疗及美沙酮维持治疗责任
        (三)把流动感染者随访、维持治疗费用纳入中央转移支付预算
        五、加大人员引进与培养,严格考聘机制,提高防制人员质量
        六、明确各部门职责与任务,为有效协调、切实落实职责提供科学依据
讨论
    一、研究结果概述
        (一)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的工作现状
        (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领域存在问题的确认
        (三)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中的主要创新
        (一)结果创新
        (二)方法和应用创新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综述: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问题及趋势

四、潍坊市市区建筑工地卫生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立法谦抑论[D]. 吴玉姣. 湘潭大学, 2019(12)
  • [2]潍坊近10年来大气环境特征污染物调研与预测[D]. 李艳伟. 青岛大学, 2019(03)
  • [3]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4]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D]. 白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5]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6]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D]. 苏媛媛. 南京大学, 2017(05)
  • [7]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17)
  • [8]省道潍高路潍坊城区东西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D]. 贺光福. 山东大学, 2011(04)
  • [9]潍坊白浪河商业项目整体发展定位分析[D]. 姜传龙.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10]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D]. 王文杰. 复旦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潍坊市城区建筑工地卫生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