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个支点

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个支点

一、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个支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祎娇[1](2019)在《移动互联背景下传统媒体内容重塑研究》文中指出移动互联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在寻求转变和创新,而且转型的步伐越来越快。移动互联网变革了信息与人的关系,大大增加了受众对消费产品的自主选择权。互联网思维强调以受众为中心,以用户体验为关键,因此传统媒体必须融入互联网中,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和升级。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转型的研究,发现内容重塑的方法和策略是传统媒体转型绕不过的问题,应将内容重塑与渠道、技术、用户、平台统一看待。在不同的转型阶段,它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着重归纳了当前传统媒体在内容重塑方面出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解决办法。尤其是以澎湃新闻为例,总结其在内容重塑方面的方法和策略,以此为其他主流媒体的转型提供借鉴。

陈佳丽[2](2018)在《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文中认为知识是时间延续的问题,它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进行传承;知识的流通并非单向度传递,它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传播;知识拥有不同的面貌,新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媒介都可能为知识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或许能为看待历史提供新的思考与视野。通过媒介,能将此处与彼处相连接形成社会,将过往与当下相连接形成延续。于是媒介如何将新知识传递扩展到更宽广的空间,便被赋予了新意义。熟悉并认同陌生的知识或许是关于传播的问题。西方卫生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社会变革使它上升至关乎社会文明、国家兴盛、种族存亡的层面,进而完成由外来知识到常识准则的演变。从卫生史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多关注卫生的政治性,或卫生是非对错的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如若将西方卫生知识放置到传播过程中去探讨,便会发现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有悖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西方卫生知识传入时,媒介扮演了什么角色?时人因何理由、经由何种媒介接受了这种陌生的知识?其中是否存在争论?知识的传播者如何使它被信任?本文的主旨便是讨论近代中国媒介环境的变化与西方卫生知识生产流通之间的关系。全文按时间顺序铺成,以不同的媒介环境为分期,探寻每个社会阶段媒介对西方卫生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将西方卫生知识的传播过程放在政治变革和技术发展的整体背景中去看待,阐述新知识经过何种媒介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进而探究媒介与知识、媒介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关系。根据媒介学理论对媒介的解释,每一章节阐述不同的媒介形态对知识的影响。具体分为译着对明清时期西方卫生知识输入的作用、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的建立、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的塑造、新式出版环境对西方卫生知识的普及四个阶段。依托史料,从媒介环境的视野揭示作为外来知识的西方卫生知识逐步成为国人常识的过程。通过具体论述可以发现,不同的媒介形态呈现出西方卫生知识不同的面貌,它表现为处方和就医环境、政治观点、新政实践、行为准则……耶稣会士翻译的译着使知识局限在特定阶层,内容以西方古典医学知识为基础;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使知识摆脱空间限制和阶层局限流传开来,内容集中在用水、环境与防疫方面;现代报刊呈现了知识精英将西方卫生与民族、文明、国家相关联的过程,传统知识改造与西方知识认同同步;教科书等出版物和视觉媒介将知识精英与政府机构挑选的知识普及给民众,最终成为国民认知的现代卫生常识。总体而言,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带来新的环境。将媒介的政治经济属性与知识的社会属性相连接,便会发现不同知识间此消彼长。当媒介史、知识史与社会变革等时空背景在一起时,媒介形态演变与叠加所带来的变化,使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更为清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媒介史的视角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生产流通的过程。第一,通过对大量报刊、书籍等史料的爬梳,展现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实际上是知识、媒介、社会等因素多重交织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选择、融合、遗失的相互关系;第二,从媒介与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看待历史情景中的媒介实践,丰富健康传播史相关研究。

孙丽婉[3](2018)在《调查类纪录片中的采访研究 ——以《科伦拜恩的保龄》《穹顶之下》为例》文中指出我国纪录片在整体向“公众时代”纵深迈进的过程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思路、新亮点,并开始逐渐沉淀和固化,形成了一个行业在新一轮发展时期的样态,CDRC将之描述为中国纪录片的“新常态”。这种行业现象折射到学界,表现出了对纪录片研究的呼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调查类纪录片中的“采访”,采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选取《科伦拜恩的保龄》和《穹顶之下》这两部国内外调查纪录领域的样板作品作为分析的案例。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在这一部分,通过文献的查阅,对国内外纪录片、调查类纪录片、采访学的研究现状,以及两部案例作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是对《科伦拜恩的保龄》采访特色的分析。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本文发现《科伦拜恩的保龄》中的目击采访非常重视修辞表现手法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表达,甚至增强影片反对拥枪自重的观点;语言采访部分,其采访问题的设计因人而异,话题的转换和保持则随机应变;其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则表现出了对体态语言的偏好,并尽可能地缩小采访的空间和距离。第四章,对《穹顶之下》采访特色的分析。其目击采访大量采用体验式的观察,来获取第一手的事实性材料;其语言采访,围绕采访线索,多方求证,抽丝剥茧,力求得出全面客观的真相,并使采访得出的观点间自我辩论,使得真理愈辩愈明;其非语言符号的交流,则存在“关切的眼神”“前倾式坐姿”等突出的特点。在最后一章结论与探讨部分,对两部影片各自的采访特色,及其异同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试着总结出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调查类纪录片的采访框架。

黄朝钦[4](2017)在《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文中认为传媒的公共性是一个在中外学术界都能激起焦虑和争论的话题,但在中外迥异的传媒环境中却蕴含着不同的现实意义。公共表达是古老而常新的社会现象,与公共性有着天然联系。在人类历史进入近代化以来,公共表达更是与各种传播媒介结下不解之缘,并因此成为传媒公共性的题中之义。社会化媒体是传媒变迁史上的新生代,作为第二代互联网(web2.0)的典型代表,它具有独特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实现了私人化的社交行为与公共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二者的巧妙结合,这种结合产生的传播革命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有力冲击和深远影响,对于传媒管制相对严厉和传播自由不够充分的中国社会,冲击和影响尤为剧烈。公共表达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能需求,也是社会健康运行的条件之一。赋予人们信息生产和传播自由并提供互动交流便利的社会化媒体,对于个体参与公共表达可谓如虎添翼,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和乐观,传媒总是特定环境中的存在,就像人总是生存于具体环境中一样。这就为我们探讨当下中国语境下社会化媒体与公共表达的关系提供了空间和机遇:站在传媒公共性的角度和传播技术赋权的角度,社会化媒体究竟能为中国大众参与公共表达提供什么?当前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公共表达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制约公共表达与社会公共事务良性互动的因素有哪些?在现有条件下又当如何评价和克服?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社会化媒体条件下的公共表达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依据和框架。本文第一章结合我国当下的传媒格局和管理体制,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公共表达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于传媒公共性拓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第二章梳理了西方公共性理论及传媒公共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并结合历史与现实条件描述和分析了我国传媒公共性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然后顺利过渡到中国环境下公共表达与传媒的历史及现实关系。第三章系统介绍了我国社会化媒体的构成情况及相应特点,并从公开性、公益性和批判性三个维度论证了社会化媒体参与信息传播对于传媒公共性的拓展与深化。第四章以2015年转基因话题争论为切入点,从公共表达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社会化媒体平台的表现和特点,也描述和分析了运用不同平台进行公共表达的用户构成情况,还结合热点议题分布探讨了不同社会化媒体平台公共性的差异。第五章从微观角度入手,结合我国网民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群体心理、媒介素养等因素,分析了当下呈现于社会化媒体上公众的表达方式与价值倾向。第六章从中观角度入手,结合传播自主权配置、公共领域建构、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等理论,分析了当下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并指出其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第七章试图从协商民主、网络规制、对话精神、自由与责任、民主政治等角度探讨并寻求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完善公共表达的空间与路径。

张明言[5](2017)在《当代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对《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十年(2006-2015)的新闻报道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我国在2000年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着。人口老龄化作为社会进步的表现,更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难题,对我国的繁荣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我国媒体对于老年人的报道反映了老年人群体的生活状况,也揭示出社会老龄化发展的现状特点。近年来,媒体对于部分老年群体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的争议,老年人的媒介形象一度负面化、单一化。本研究对国内三家报纸媒体(《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十年来对于中国老年人的报道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以“摔倒老人”为代表的特殊性老年群体进行观照,分析了中国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形成和演变,揭示了媒体对于老年人形象建构的框架策略。研究发现,老年人整体的报纸媒介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包含正面形象、负面形象和弱者形象三类,而“摔倒老人”的媒介形象则更加凸显年老衰弱、蛮横无理的特点。在新闻报道的具体实践中,媒体通过对宏观议题框架、中观结构框架和微观表达框架的组合运用,建构出了老年人形象的不同侧面。从更深层次上看,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形成因素受制于社会环境条件,同时也反映出了媒介歧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魏品刚[6](2017)在《新媒体时代党媒的语用特征研究 ——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文中提出微博也叫微型博客,是一种基于群体用户社交,以信息的分享、传播和获取为主要目的的交流平台,它是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展现形式之一。自2007年进入中国以来,伴随着高新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已经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术界逐渐注意到,随着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业态的发展趋于繁盛,不仅政府管理工作需要变革,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的研究也应当与时俱进地拓展与创新。笔者选取了“新媒体时代党媒的语用特征研究”这个中心议题,并以我国权威党政媒体《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人民日报”为个例,以“语用主体-话语实体-语境”三维语用理论为理论基石去阐述党媒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语用特征。本论文由五个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等的介绍,对当前学术界相关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简评。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设计框架、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进行了陈述。第二章,概念厘定与理论基础。包括对“新媒体”“党媒”概念的特点厘定和特征简介,同时介绍本文在考察“语用特征”所采用的“语用学”相关理论。第三章,党媒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语用特征。本章选取人民日报新浪法人微博“ @人民日报”作为个案,分别论证了新媒体时代下权威党媒语用三要素的语用特征。第四章,新媒体时代下党媒话语的语用效果分析。在前文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个案的党媒语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宏观上概括了党媒积极进行跨媒体传播所产生的话语权再分配和话语角色类型转换的语用效果。论文最后部分为结语。

刘文辉[7](2016)在《新闻专业主义“中国质素”重构的维度》文中认为新闻的社会性建构决定中国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学习必须是创造性的"拿来主义"建构,"中国质素"的植入是保证其免于"逾淮成枳"的根本性规约。"中国质素"主要表现为党管媒体的政治维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维度以及中国新闻业传承的启蒙维度。然而"中国质素"重构不是"中国质素"的自构,而是"中国质素"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积极互动中进行建设性的重构。然而新闻专业主义"中国质素"重构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建议,这个框架具有开放性,不过,在一定历史阶段这一建构框架具有相对不可僭越的稳定性。

张旭[8](2016)在《2011-2015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和一等奖作品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荣誉,反映着时代特色,体现着社会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观。以往对中国新闻奖的研究,多在某一类体裁获奖作品评析或评奖的价值取向分析上,而引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等方法对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特点的分析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20112015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和一等奖不同体裁的高频词各有特点:评论的高频词以“发展”“经济”“国际”“社会”等政治性词汇为主,消息的高频词以代表新闻性的动词和名词为主,通讯高频词以弘扬正面情感的形容词和名词为主,获奖系列报道以关注民生的名词为主,获奖专题则多用新闻类高频词描绘政治性题材作品。中国新闻奖历来重视主题报道、弘扬核心价值观、正面引导,20112015年的获奖作品中有倾向重大题材报道、强化政治性词汇优势、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方式、从具体实践落实核心价值观、用正面引导回应社会关切等特点,同时,部分作品存在合理想象、以偏概全、灾难性报道政治性词汇偏多等不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真实、客观,坚持正确导向,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强化社会责任、培养科学思维、明确真实客观的报道要求,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新闻人的氛围。

李涛[9](2014)在《21世纪初年(2001~2012)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绪论(一)选题意义婚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内容之一,是家庭和亲属关系的基础与前提,与每一个人的生活皆息息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故而在社会生活中,婚姻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关注自身所处时代的普遍婚姻状况,热衷于探讨与婚姻有关的任何问题,人们在婚姻的缔结与维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行为方式等内容得以一一呈现,这就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婚姻文化。可以看出,婚姻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形态在婚姻领域的具体体现,不同时期的婚姻文化,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人们的心态和价值取

李继瑞[10](2014)在《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新闻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虽然对人的思想和行动没有强制性,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新闻事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时至今日,学界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功能已经做了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导。相对而言,对于新闻事业合法性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贫乏。本文尝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从合法性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新闻事业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通过这种研究,发掘出我国新闻事业能够发挥出巨大功用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丰富和扩展对我国新闻事业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演变的历史,本文将其历史划分为各具特点的三个主要阶段,通过独立的章节进行了研究。全文具体内容如下:引言:对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演变历史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第一章: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演变史的第一阶段,时间跨度为1949年至1956年。这一阶段是我国新闻事业初步建立和发展时期,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合法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本章通过建国初新闻事业的全面体制化、受众改造、新闻界自我认同塑造、新闻理论发展等三个主要方面论述了我国新闻事业如何迅速地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基础,并明确了这一时期合法性构建所存在的不足。第二章:1958年至1991年是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演变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以1978年为界分为明显的两个时期。1978年之前的这个时期,我国新闻事业遭遇浩劫,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闻事业才重新进入正确的发展轨道。本章通过毛泽东领袖魅力、新闻法制建设、新闻理论的相关发展等三个主要方面对我国新闻事业面对的合法性危机及自我解救进行了研究。第三章:1992年至今是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发展的新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我国新闻事业在这个阶段迅速地发展,扩大和巩固了自身合法性的基础。本章主要通过新闻理论的突破、受众观念变化和法制建设等三个方面对这种历史进行研究。结语:通过总结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演变的三个阶段历史,明确了我国新闻事业具有强大和稳固的合法性基础。同时,通过对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危机的研究,也明确了在维护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的时候,应该主要依靠什么,主要应该规避什么。本论文属于新闻史的研究领域,广泛地参考了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历史资料。这种研究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其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可以从宏观上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合法性进行“塑像”,让后继的研究者可以对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有一个直观明了的认识。这样子可以减少后继研究的难度,并使得后来研究者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更有深度的理论研究。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初衷之一。

二、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个支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个支点(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互联背景下传统媒体内容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传统媒体内容重塑的意义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移动互联时代
        二、传统媒体转型
    第二节 传统媒体内容重塑的意义
        一、顺应时代促进融媒体发展
        二、更好地履行媒体人职责
        三、提高在新时期核心竞争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统媒体内容重塑的路径
    第一节 观念上彻底转变
        一、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
        二、适应数字化技术特征
        三、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
    第二节 行动上抓住机遇
        一、内容垂直和细分
        二、信息内容个性化
        三、强化内容服务效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媒体内容重塑过程中的困难和对策
    第一节 困难的表现
        一、对网络媒体的认识不足
        二、渠道重于内容的认识误区
        三、主流话语权和商业运作的矛盾
    第二节 解决困难的办法
        一、注重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二、内容生产适应渠道发展
        三、实现跨界融合的媒体生态系统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澎湃新闻内容重塑为例
    第一节 澎湃新闻内容生产的概况
        一、澎湃新闻的内容构成
        二、澎湃新闻的影响力
    第二节 澎湃新闻的内容重塑的方法
        一、中央厨房式采编
        二、增添大量专业生产内容
        三、用户生产内容
        四、保证原创依法追责
        五、提高“问吧”内容质量
        六、坚实技术服务功能
    第三节 从澎湃新闻内容重塑中得到的启示
        一、新闻工作者需建立互联网思维
        二、以记者编辑为品牌代言人
        三、加强专业化的分众传播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媒介与知识
        1.1.2 理解媒介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卫生含义内涵研究
        1.2.2 关于卫生叙事方式研究
        1.2.3 关于卫生传播媒介研究
        1.2.4 关于卫生研究路径研究
        1.2.5 结论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3.1 研究限定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视角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明清译着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入华
    2.1 偏隅一方的知识
        2.1.1 中国传统卫生知识
        2.1.2 西方卫生知识演变
    2.2 暗流涌动的知识
        2.2.1 耶稣会士:译着传教
        2.2.2 中国文人:不变应之
    2.3 小结
3 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建立(1840-1898)
    3.1 本章概说
    3.2 建立知识的机构
        3.2.1 医院诊所:新空间新体验
        3.2.2 书馆学会:新机构新启蒙
    3.3 迁移知识的报馆
        3.3.1 外文报刊:引入新知的模板
        3.3.2 中文报刊:传播新知的效仿
    3.4 小结
4 现代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之塑造(1898-1911)
    4.1 本章概说
    4.2 再造知识的报刊
        4.2.1 报刊之新景象
        4.2.2 报刊中的卫生
        4.2.3 知识之新呈现
    4.3 小结
5 媒介新环境与现代卫生知识之普及(1911-1937)
    5.1 本章概说
    5.2 出版界:卫生知识的销售
        5.2.1 教科书:普及卫生常识
        5.2.2 .卫生广告:萌生知识经济
    5.3 学术界:卫生知识的分类
        5.3.1 学科教学:改变课程设置
        5.3.2 专业期刊:提升学术意识
        5.3.3 工具丛书:重建卫生图谱
    5.4 读者与民众:卫生知识的获得
        5.4.1 可视可听:卫生的形象化
        5.4.2 信任与否:遗失传统卫生
    5.5 小结
6 结论
    6.1 转型呈现:知识、社会、媒介多重交织的过程
    6.2 卫生释义:选择、融合、遗失相互作用的结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874年-1907年[上海]《万国公报》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二 1876年-1892年《格致汇编》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三 1864 年-1885年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CONSULAR GAZETTE(1870-1941)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四 1904年-1919年《东方杂志》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五 其他报刊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六 1903年-1911年《北洋官报》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目录

(3)调查类纪录片中的采访研究 ——以《科伦拜恩的保龄》《穹顶之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新常态”呼唤优秀纪录作品
        1.1.2 调查类纪录片的发展
        1.1.3 纪录片中采访的应用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现状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调查类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采访学相关研究梳理
        2.3.1 国内研究综述
        2.3.2 国外研究综述
        2.3.3 纪录片采访研究综述
    2.4 《科伦拜恩的保龄》和《穹顶之下》的研究梳理
        2.4.1 《科伦拜恩的保龄》研究综述
        2.4.2 《穹顶之下》研究综述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科伦拜恩的保龄》采访特色分析
    3.1 观察——目击采访
        3.1.1 非参与式的观察——巧用修辞,放大态度
        3.1.2 参与式的观察——多重角色,强化意义
        3.1.3 暗中的观察——争取信任,深挖真相
    3.2 访问——语言采访
        3.2.1 问题的设计——因人而异
        3.2.2 话题的转换和保持——随机应变
        3.2.3 对敏感问题的处理——多管齐下
    3.3 非语言符号的交流
        3.3.1 副语言
        3.3.2 体态语言
        3.3.3 空间与距离
第四章 《穹顶之下》采访特色分析
    4.1 观察——目击采访
        4.1.1 非参与式的观察——动静结合,直击心灵
        4.1.2 参与式的观察——现身说法,获取材料
        4.1.3 暗中的观察——身份回归,争取权益
    4.2 访问——语言采访
        4.2.1 观点采访——名人佐证,观点交锋,真理愈辩愈明
        4.2.2 信息采访——多方求证,抽丝剥茧,真相力求全面
        4.2.3 对敏感问题的处理——多管齐下
    4.3 非语言符号的交流
        4.3.1 副语言
        4.3.2 体态语言
        4.3.3 空间与距离
第五章 结论与探讨
    5.1 结论
        5.1.1 《科伦拜恩的保龄》的采访特色
        5.1.2 《穹顶之下》的采访特色
    5.2 《科伦拜恩的保龄》和《穹顶之下》采访特色的比较分析
        5.2.1 采访特色的差异分析
        5.2.2 采访特色的共同特征
    5.3 探讨: 调查类纪录片的采访框架
        5.3.1 采访者的打造
        5.3.2 采访内容的选择
        5.3.3 采访的技巧
        5.3.4 表现的手法
    5.4 研究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理论取向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难点
2 媒体的公共性与公共表达
    2.1 公共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2 西方传媒公共性理论及其变迁
    2.3 我国的传媒公共性问题及其现实图景
    2.4 以传播媒介为平台的公共表达
    本章小结
3 社会化媒体及其对公共性的拓展
    3.1 社会化媒体的构成
    3.2 社会化媒体的特点
    3.3 社会化媒体对公共性的拓展
    本章小结
4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构成要素
    4.1 呈现公共表达的社会化媒体主流平台
    4.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参与主体
    4.3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议题
    本章小结
5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方式与价值倾向
    5.1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方式与特点
    5.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中的价值倾向
    本章小结
6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与困境
    6.1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
    6.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现实困境
    本章小结
7 改善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空间与可能
    7.1 在网络协商民主框架下寻求社会共识
    7.2 建立合法与开放平衡的网络规制
    7.3 培养对话精神提升公共表达质量
    7.4 倡导表达自由与社会责任统一的文化自觉
    7.5 社会治理由“民意政治”向“民主政治”转轨
    本章小结
8 结语: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前景何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当代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对《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十年(2006-2015)的新闻报道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
        1.2.1 框架理论
        1.2.2 拟态环境理论
        1.2.3 关键概念
    1.3 文献综述
        1.3.1 媒介形象研究综述
        1.3.2 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综述
        1.3.3 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问题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1.4.5 论文结构
2 中国报纸媒体报道中的老年人形象再现
    2.1 报道要素变量分析
    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2.3 “摔倒老人”的形象再现
        2.3.1 报道要素变量分析
        2.3.2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3 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分析
    3.1 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特征
        3.1.1 正面形象分析
        3.1.2 负面形象分析
        3.1.3 弱者形象分析
        3.1.4 三家媒体再现的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差异
    3.2 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变迁
        3.2.1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十年的变化趋势特点
        3.2.2 “摔倒老人”的媒介形象演变
4 中国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和框架策略
    4.1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再现特点和报道方式
    4.2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建构框架
        4.2.1 宏观议题框架
        4.2.2 中观结构框架
        4.2.3 微观表达框架
    4.3 老年人整体形象与特殊老年群体形象的差异化建构策略
        4.3.1 老年人整体媒介形象和“摔倒老人”媒介形象的差异
        4.3.2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差异化建构策略
5 中国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建构的因素和影响
    5.1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形成和演变的原因
        5.1.1 积极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建构因素
        5.1.2 消极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建构因素
        5.1.3 老年人新闻报道数量逐年增长的原因
        5.1.4 老年人新闻报道中出现性别和城乡失衡的因素
    5.2 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建构的社会影响
        5.2.1 媒体的多样化形象建构策略造成了更加深刻的刻板印象
        5.2.2 老年人的媒介刻板印象引发了负面的社会效应
        5.2.3 老年人的媒介形象影响了老年人的自我认知过程
6 中国老年人报纸媒介形象的社会学观察
    6.1 媒介形象: 社会歧视下的一种“媒介歧视”
        6.1.1 媒体报道中的社会歧视现象
        6.1.2 媒介歧视在老年人报道中的具体表现
        6.1.3 媒介歧视的社会影响
    6.2 老年歧视: 群体想象、媒体报道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结果
        6.2.1 老年歧视的产生动因:老年群体的社会想象
        6.2.2 老年歧视的必然性因素:老年期社会化的结果
        6.2.3 老年歧视的表现和影响
        6.2.4 老年歧视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之一
    6.3 舆论环境: 扩大歧视现象的情绪温床
        6.3.1 先天基因和媒体效应决定了舆论的非理性色彩
        6.3.2 舆论力量对于社会歧视产生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新媒体时代党媒的语用特征研究 ——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缘起
    2、研究对象
        2.1 对象选择
        2.2 样本总体
        2.3 抽取单位
    3、研究现状
    4、研究方法及思路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思路
    5、研究意义
        5.1 理论意义
        5.2 实践意义
    6、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6.1 研究重点及难点
        6.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厘定与理论基础
    1、党媒与新媒体相关情况综述
        1.1 党媒的概念及其特点
        1.2 新媒体的概念概念及其特点
    2、语用学理论背景
        2.1 语用学的研究内容简述
        2.2 语用学考察的三大要素
第三章 党媒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语用特征
    1、党媒话语中语用主体的主要特征
        1.1 表达主体的多元性
        1.2 接受主体的主动性
        1.3 语用主体的互动性
    2、党媒话语实体的主要特征
        2.1 话语实体的动态性
        2.2 话语形式的多模态性
        2.3 话语内容的广泛性
    3、党媒话语语境的主要特征
        3.1 语境中修辞的多样性
        3.2 语境歧义的约束性
第四章 传统党媒新媒体化的语用效果
    1、促使话语权的再分配
        1.1 话语权
        1.2 话语权再分配的原因
        1.3 话语权再分配的形成
    2、推动话语角色类型的转换
        2.1 话语角色类型
        2.2 话语角色类型的转换方式
        2.3 话语角色类型转换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新闻专业主义“中国质素”重构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管媒体的政治维度
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维度
三、中国新闻业传承的启蒙维度

(8)2011-2015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和一等奖作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有关中国新闻奖的研究综述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问题
    2.4 样本范围
    2.5 类目建构
    2.6 信度检验
第3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文本分析统计结果
    3.1 获奖作品文本概况
        3.1.1 获奖作品体裁分布情况
        3.1.2 获奖作品题材分布及报道功能情况
    3.2 不同体裁获奖作品词频特点分析
        3.2.1 获奖评论高频词以代表经济发展的政治性词语为主
        3.2.2 获奖消息高频词以富含新闻性的动词和名词为主
        3.2.3 获奖通讯高频词以弘扬正面情感的名词和形容词为主
        3.2.4 获奖系列报道高频词以关注民生的名词为主
        3.2.5 获奖专题用新闻类高频词描绘政治性题材
第4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特点
    4.1 倾向重大题材报道
    4.2 强化政治性词汇在文本关系中的优势
    4.3 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方式
    4.4 从具体实践落实核心价值观
    4.5 用正面引导回应社会关切
第5章 部分获奖作品存在的问题
    5.1 合理想象影响新闻真实性
    5.2 以偏概全影响新闻客观性
    5.3 叙述实质统一影响新闻客观性
    5.4 灾难性报道中政治性词汇偏多
第6章 思考与启示
    6.1 明确真实客观的基本要求
    6.2 优化新闻奖评奖机制
    6.3 形成尊重新闻人的社会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理论基础
    三、 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
    五、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全面塑造新闻事业的合法性:1949——19579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全面体制化
    第二节 征服受众——受众环境的改造
    第三节 培养新闻界的自我认同
        一、 喉舌论与党性原则
        二、 构建党报权威
        三、 思想改造
        四、 高校教育
第二章 危机与自救:1958——199123
    第一节 合法性危机
    第二节 领袖魅力与个人崇拜
    第三节 新闻法制建设
    第四节 重新确立“喉舌论”
第三章 走向市场:1992 年至今
    第一节 从“新闻商品性”之争到“双重属性”论
        一、 新闻是商品
        二、 新闻事业具有双重属性
        三、 小结
    第二节 与时俱进的“喉舌论”
    第三节 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
    第四节 广义新闻法体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个支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互联背景下传统媒体内容重塑研究[D]. 张祎娇.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2]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D]. 陈佳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3]调查类纪录片中的采访研究 ——以《科伦拜恩的保龄》《穹顶之下》为例[D]. 孙丽婉. 厦门大学, 2018(07)
  • [4]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D]. 黄朝钦.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5]当代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研究 ——基于对《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十年(2006-2015)的新闻报道考察[D]. 张明言.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2)
  • [6]新媒体时代党媒的语用特征研究 ——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D]. 魏品刚. 温州大学, 2017(03)
  • [7]新闻专业主义“中国质素”重构的维度[J]. 刘文辉. 编辑之友, 2016(05)
  • [8]2011-2015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和一等奖作品实证研究[D]. 张旭. 河北大学, 2016(03)
  • [9]21世纪初年(2001~2012)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研究[J]. 李涛. 婚姻·家庭·性别研究, 2014(00)
  • [10]我国新闻事业合法性演变研究[D]. 李继瑞.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个支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