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鉴定研究大豆疫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通过鉴定研究大豆疫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一、大豆疫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腾[1](2021)在《小麦抗赤霉病挥发物成分鉴定及应用潜力验证》文中研究说明土传病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被称为作物“癌症”。土传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作物,给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影响。同时,长期使用农药防治土传病害,不但破坏了土壤生态,还使得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从而防治效果变差。植物源杀菌剂作为生态友好型农药,是目前病害防治应用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小麦抗感赤霉病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并筛选获得了具有抑菌活性的挥发物芳樟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研究针对芳樟醇对两种代表性土传病害(小麦赤霉病和大豆疫病)的病害防治应用进行初步探究,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抗感赤霉病材料挥发物的测定与筛选利用小麦近等基因系进行接菌处理及挥发物收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并分析,根据挥发物强度筛出候选挥发物—芳樟醇。2.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检验以及应用潜力验证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芳樟醇浓度升高,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活性逐渐增强。当芳樟醇浓度达到0.8 mg/m L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0%;对于禾谷镰刀菌的分生孢子而言,在0.2 mg/m L的浓度下通过显微计数观察发现抑制率达到100%。实际应用中,首先在室内进行的叶片离体试验验证了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效果,随后进行大田试验验证,两者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利用小麦萌发试验验证其安全性,结果显示,芳樟醇浓度高于0.5 mg/m L时抑制小麦发芽,芳樟醇低于0.5 mg/m L对萌发没有影响。在叶片侵染中,喷施0.2 mg/m L浓度芳樟醇抑制侵染效果最好;熏蒸处理的小麦在0.4 mg/m L的浓度下抑制侵染效果最好。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芳樟醇能够降低小麦的病小穗率从而减轻发病情况,在0.72 mg/m L浓度下,喷药处理的病小穗率最低,发病率为57.72%;熏蒸处理病小穗率仅为46.13%3.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抑菌活性检验以及应用潜力验证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抑菌活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芳樟醇浓度升高,对大豆疫霉菌的抑菌活性逐渐增强。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最低杀菌浓度为0.5 mg/m L。芳樟醇浓度达到0.4 mg/m L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81.25%;在0.3 mg/m L时菌丝发生明显塌陷,试验利用胞内物质外泄量的变化验证了气生菌丝发生塌陷导致细胞的完整性破坏;对于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而言,在0.4 mg/m L的浓度下通过显微计数观察发现抑制率达到100%。实际应用中,首先在室内进行了离体试验验证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抑菌效果,随后进行盆栽试验验证,两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芳樟醇对大豆植株安全性试验表明:利用100μL-500μL芳樟醇进行拌土,芳樟醇对大豆植株生长无明显影响;采用土壤处理法以及种子处理法验证其防治效果:利用400μL芳樟醇进行拌土,在盆栽实验中防治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了77.7%;利用浸种法处理大豆后,浓度为0.3 mg/m L时,防治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了88.9%。

于维,栾奕,李明姝,颜秀娟[2](2020)在《大豆土传病害抗性资源筛选》文中指出大豆根腐病、疫霉病和胞囊线虫病是生产上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目前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种植抗病品种,抗病种质的筛选鉴定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本研究针对这3种病害进行抗病性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良好的单抗和多抗资源。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76份大豆材料分别接种大豆尖孢镰刀菌、大豆疫霉菌1号生理小种和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进行单一病害鉴定,按各病害的抗性评价标准对每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性评价。共计筛选出抗根腐病材料11份,抗疫霉病材料13份,中抗大豆胞囊线虫材料9份。中抗及抗两种病害的品种(系)有6份,占鉴定总数的7.9%;同时对3种病害表现中抗以上的材料只有1份,占鉴定总数的1.3%。研究结果将为新品种培育和抗病基因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代玥[3](2020)在《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研究及多重PCR检测》文中提出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是在大豆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大豆植株一旦发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害严重时甚至可能颗粒无收。为明确辽宁地区引起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为防治镰孢菌引起病害提供理论基础,本实验室2017年-2020年对我国辽宁省大豆产区的大豆根腐病害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本试验研究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两个方面,鉴定了分离自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植株根部的病原菌,研究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评价了不同大豆品种对该根腐病镰孢菌的抗感差异,此外还研发了一种大豆镰孢菌根腐病原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观察了该病原菌菌落形态、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形态,以及验证致病性,扩增ITS、翻译延伸因子序列,测序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2.通过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此镰孢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菌在25℃,酸碱度pH为8,并以蔗糖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的黑暗条件下,最适宜生长发育。3.根据该镰孢菌对不同种大豆的致病力研究发现:其中有一种抗病品种是铁丰29,野生大豆与William82大豆属于高感品种,辽15大豆与沈豆为中感品种。4.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另一种是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常用1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结果综合表明,98%咯菌腈毒力最强,98%氟啶胺、95%百菌清、95%乙唑醇、95%咪鲜胺、97.2%三唑酮毒力较好、98%多菌灵、98%嘧霉胺、96%甲霜灵、98%肟菌脂、97.2%腈菌唑、98%嘧菌酯、99%啶酰菌胺、98%恶霉灵毒力一般、90.1%烯唑醇、99%腐霉利毒力较差。5.基于2015年O’Donnellet等人的研究,应用更适用于鉴别镰孢菌的EF-1α基因,通过对比基因序列,选择有差异的种间片段,设计每种镰孢菌的特异性引物及一条共用反向引物,建立了多重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多重PCR反应程序:95℃预变性3min,95℃变性30s;54℃退火30s;72℃延伸50s;30个循环;72℃延伸10min。使用该方法能够通过扩增片段的大小区分锐顶镰孢菌、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灵敏度检测试验表明,最低检测基因组DNA浓度可达1×10-4ng/μl;模拟侵染样本试验表明,使用镰孢菌和大豆基因组混合样本作为模板,仍能准确检测出目的条带。综上所述,以翻译延伸因子序列为靶标建立的多重PCR技术,能够灵敏、特异性的检测出四种镰孢菌。

张雪翠[4](2020)在《大豆抗疫霉病基因鉴定》文中研究表明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引起的大豆疫霉病是影响世界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在我国有蔓延趋势。利用抗疫霉病的大豆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有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策略。1.大豆品种郑97196是当前黄淮海地区主要大豆栽培品种之一。该品种对大豆疫霉具有广谱的抗性,前期在郑97196的3号染色体上鉴定了一个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并精细定位大豆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以Williams和郑97196杂交衍生的188个F2:3家系为作图群体,基于抗疫霉基因RpsZheng的初定位结果,用大豆3号染色体上的SSR标记构建RpsZheng遗传连锁图,获得与RpsZheng紧密连锁的侧翼SSR标记SattWM82_39(2.5 cM)和BARCSOYSSR_03_0269(1.0 cM)。基于亲本郑97196和Williams间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在RpsZheng定位区间内鉴定和开发具有多态性的InDel标记,进一步将RpsZheng定位区间缩小至105.2 kb,通过检测RpsZheng候选区域内共分离标记的特异性,获得了能够有效检测RpsZheng的分子标记WZInDel11。为了进一步验证WZInDel11的特异性,利用该标记在226个已知抗疫霉病表型的大豆品种中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标记可有效用于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和抗病基因功能研究。2.河南省为我国大豆主产区,具有大豆疫霉发生的潜在威胁。本研究对河南省新育成的大豆品系进行抗疫霉病鉴定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以明确大豆新品系的抗性水平和抗病基因,为病害防控和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对64个河南省培育的大豆新品系进行接种,鉴定其对2个具有不同毒力的大豆疫霉分离物PsJS2和Ps41-1的抗性。结果显示,对分离物Ps41-1和PsJS2抗病的分别有30个和15个品系,对Ps41-1和PsJS2为中间反应型的分别有23个和11个品系,其中对2个分离物均抗病的有15个品系,占鉴定品系的23.4%。利用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的共分离标记WZInDel11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对2个大豆疫霉分离物均表现抗病的15个大豆品系中有13个含有标记WZInDel11,有4个抗分离物Ps41-1而对PsJS2表现为中间反应的大豆品系漯8825、驻豆37、泛豆22、郑15234以及对2个大豆疫霉分离物均表现为中间反应的大豆品系漯豆8816,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它们为杂合基因型。综合系谱分析结果,在检测到含有RpsZheng标记WZInDel11的18个品系中,漯8825和漯豆8816含有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郑15234和洛豆16106含有抗疫霉病基因RpsYD29,其他14个品系可能含有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或等位基因。本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地区培育的新大豆品系中含有优异的大豆疫霉病抗源,该研究结果将为病害防控和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韩传玉[5](2020)在《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及Frenolicin B抗病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真菌病害,由于近年来气候和种植方式的变化,小麦赤霉病已大规模流行与爆发,对全球小麦种植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抗病种质资源缺乏,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措施,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会出现严重的抗药性问题。而生物防治对环境更加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且资源丰富,运用微生物资源或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已成为绿色农业理念下的主要趋势。本研究使用6种分离培养基从小麦生境中分离放线菌,通过体外拮抗试验以及离体抗病试验筛选小麦赤霉病高效生防菌株,测定生防菌株发酵液活性,结合全基因组序列的次级代谢产物预测结果以及对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确定生防菌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并进一步探索活性化合物的活性、田间防效以及抑菌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安徽和河南两省田间采集小麦样品,共分离得到827株放线菌,其中链霉菌占主要部分,对分离自不同样品不同位置的放线菌丰度和菌种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发现染病小麦的根际土、根内和穗内的放线菌菌种多样性以及根际土和穗内的菌群丰度明显高于健康组样品,而根内菌群丰度低于健康组。同时根际土的菌群丰度和菌种数都远大于内生菌,且病小麦的根际土中菌种多样性和菌群丰度都是最高的,而穗内的菌群丰度和菌种数都远小于根际土和根内。(2)从小麦生境分离出10株特异放线菌,通过多相分类鉴定分别为链霉菌属(4株)、姜氏菌属(1株)、小双孢菌属(3株)、球单孢菌属(1株)、假诺卡氏菌属(1株)的新种放线菌,其中6株分离自染病小麦的根际土,且有4株为链霉菌,生防菌NEAU-H2为其中一株新种链霉菌。(3)通过对禾谷镰刀菌PH-1的体外拮抗试验筛选出104株活性菌,选取其中活性大于50%的20株菌为拮抗菌进行体内抗病试验,根据体外和体内活性测试结果,以及20株菌间形态差异和进化距离远近,选择活性最好且与其他菌株差异较大的两株菌—NEAU-H3和NEAU-H17进行后续研究。(4)生防菌NEAU-H3对禾谷镰刀菌PH-1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且抑菌谱广,同时具有纤维素降解、木质素降解、产生吲哚乙酸等多种活性,其无菌发酵液对赤霉病菌具有很好的生防效果,是一株潜在的可能产生新型抗真菌化合物的高效生防菌株。(5)根据全基因组次及代谢产物基因簇分析,以及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最终确定生防菌NEAU-H3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吡喃萘醌类化合物Frenolicin B。(6)Frenolicin B对禾谷镰刀菌PH-1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并在大田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赤霉病防效。经过有效抑制中浓度的测定,Frenolicin B对禾谷镰刀菌以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且根据交互抗性试验结果,Frenolicin B与赤霉病常用杀菌剂多菌灵之间并无交互抗性,且并无该抗生素抑制镰刀菌相关的报道,是一种新型抗赤霉病药剂。(7)电镜观察发现,禾谷镰刀菌PH-1经Frenolicin B处理后,菌丝呈现出粗细不均匀、肿胀、扭曲的状态,且内部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细胞质固缩,密度发生改变。(8)为进一步探究其抑菌机制,对经Frenolicin B处理后的禾谷镰刀菌PH-1菌丝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PH-1在经Frenolicin B处理后,有2,520个基因表达出现显着差异,其中磷酸酶、能量代谢相关基因显着下调,而与应激反应、核酸修复相关的基因显着上调。根据KEGG通路和GO条目的GSEA富集分析,发现Frenolicin B显着抑制了PH-1多种代谢过程,其中核苷酸代谢以及能量代谢是Frenolicin B的主要目标。(9)对生防菌株NEAU-H17的活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鉴定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阿扎霉素类似物:2-Demethylazalomycins F4a、2-Demethylazalomycins F5a,已广泛用于植物病虫害防治以及医药领域的研究中,在本研究中,该化合物对F.graminearum的菌丝生长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具备开发成防治小麦赤霉病农用抗生素的潜力。

孙雪[6](2020)在《耐盐碱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同时预计2050年约50%的耕地将会受到盐分的影响,盐分是影响作物减产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需求,将中轻度盐碱地开发成耕地已成为重中之重,微生物法是目前耗费资金和人力较少且可持续的生态改良方法。本文旨在筛选耐盐碱微生物,考察耐盐碱微生物对植物影响以及采用耐盐碱微生物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论如下:本文从盐碱地等多个高盐环境下筛选得到51株耐盐细菌,通过产胞外聚合物(EPS)能力进行复筛得到31株产EPS耐盐细菌,经过对菌株降碱能力、产吲哚-3-乙酸(IAA)、铁载体、胞外酶的综合验证和评价,最终获得3株性能优异的耐盐碱功能微生物,分别为海源菌Idiomarina sp.YJY02、海水盐单胞菌Halomonas aquamarina DB01、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JJ2,并对其拮抗土传病害病原菌的能力进行验证,证实这3株菌同时具有抑制香蕉枯萎病、番茄早疫病、大豆疫霉病、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生长的能力。通过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营造不同盐胁迫,考察筛选到的3株菌在盐胁迫下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3株菌都能够促进小麦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的增加,低浓度盐胁迫下地衣芽孢杆菌JJ2效果显着,高浓度盐胁迫下海源菌YJY02效果显着。将菌株应用于盆栽试验中验证菌株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其在土壤中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筛选到的3株菌都能增加小麦幼苗的茎长、根长、茎重、根重、抗氧化酶、脯氨酸含量,降低小麦幼苗体内丙二醛含量。根据盆栽实验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可知,海源菌YJY02和海水盐单胞菌DB01定殖于根际土壤中直接作用于植物根际,地衣芽孢杆菌JJ2可能通过产纤维素酶分解秸秆增加碳源从而增加土壤中的其他功能微生物(如根瘤菌、鞘氨醇单胞菌)的丰度来促进植株的生长。将筛选得到菌株YJY02、DB01以及JJ2的混合菌剂应用于大田盐碱地下,考察其对小麦作物指标以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菌剂后,小麦的高度、平均穗粒、植株的生物量、千粒重分别增加7.5%、12.3%、7.7%、5.8%;土壤理化指标总可溶性盐、电导率分别降低33.5%、35.7%;总磷、总钾、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13.0%、8.5%、121.6%、23.3%;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增加了31.6%、26.6%、96.5%。另外,菌剂会增加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实验组中链霉菌(Streptomyces)、节杆菌(Arthr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的丰度高于对照组,这些菌株和土壤的有机碳、全氮、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脲酶以及蔗糖酶呈现正相关。

何世丹[7](2020)在《大豆疫霉RxLR类效应子Avh113抑制植物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是属于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的疫霉属,和真菌的致病机理有很大的不同。大豆疫霉能够侵染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和不同组织,导致了大豆根腐病会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自然选择和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大豆疫霉与宿主能够通过相互作用和竞争来维持各自的生理活动:一方面,大豆疫霉通过分泌效应子能够干扰或抑制植物体内的免疫反应,使植物发生病害;另一方面,大豆通过防卫相关的抗病蛋白与大豆疫霉效应子相互作用从而激活植物体的免疫防御体系来抵御大豆疫霉的入侵。为了深入研究大豆疫霉效应子如何抑制植物防御反应,本研究以大豆疫霉效应子为研究对象,鉴定了一个具有毒性功能的效应子,并对其生物学功能和宿主靶标互作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利用PVX病毒介导的植物病原毒性因子筛选体系,鉴定出一个RxLR类效应子Avh113能够增强病毒症状,导致本氏烟的生长发育缺陷。Northern blot分析发现Avh113的表达积累了更多的PVX病毒RNA,表明大豆疫霉效应子Avh113是一个潜在的毒性因子。2、大豆疫霉在宿主中的接种实验结合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发现Avh113在疫霉侵染大豆早期显着上调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Avh113蛋白位于烟草表皮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结合疫霉接种实验表明,Avh113的过表达可以促进辣椒疫霉侵染,其中,核定位对Avh113毒性作用发挥主要功能。3、利用酵母双杂在大豆疫霉侵染的cDNA文库中筛选获得了一个Avh113分子靶标蛋白,即与甲基化相关的异染色质类蛋白GmLHP1。通过酵母双杂技术、双分子荧光互补以及免疫共沉淀实验确认了Avh113与GmLHP1的互作。此外,Avh113与GmLHP1的互作发生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并且GmLHP1的CSD区域(Chromo Shadow Domains)为蛋白互作的关键区域。4、利用农杆菌介导在烟草中异源表达GmLHP1基因可以增强本氏烟草对辣椒疫霉的抗性,GmLHP1的CSD区域是参与植物抗病反应的关键结构域。综上所述,GmLHP1参与正调控植物免疫防御反应。

张章[8](2019)在《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及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sojae)是具有毁灭性的世界性大豆病害。大豆疫霉根腐病在我国北方、黄淮海和南方三个大豆主产区广泛分布,对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大豆疫霉菌是一种土传卵菌,病原菌可在大豆生长的各个时期侵染大豆,抗药性强,传播途径广泛,传统的防治措施很难彻底预防根治。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变异丰富,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抗源筛选,获取优异抗性种质和抗病基因,是抗病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接种3个大豆疫霉菌对栽培大豆种质进行抗源筛选工作,发掘我国现有的抗性种质资源。结合大豆栽培种质鉴定的表型,对大豆栽培种质对大豆疫霉抗性进行关联分析,挖掘与抗性显着关联的SNP位点。1.对大豆微核心种质进行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选择了 3个毒力公式不同的大豆疫霉菌株W224(Avr.1d,2,4,5)、W279(Avr.2,3c,5,6)、W281(Avr.1b,1d,2,3b,3c,4),采用下胚轴接种法对186份微核心种质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在186份大豆微核心种质中,共有68份至少对3个菌株中1个菌株表现抗性,占总数的36.6%。部分大豆种质对疫霉菌株具有广泛抗性,其中有20份材料能抗3个不同的疫霉菌株。统计对3个菌株的抗感分析,共得到6个反应类型。基因推导结果显示,其中20份可能含有Rps1a、Rps1c、Rps1k、Rps3a或Rps7基因,16份可能含有Rps1b或Rps3b抗性基因,10份可能含有Rps1d或者Rps4基因,15含有份可能有Rps3c基因,3份材料可能含有Rps5基因,2份可能含有Rps6基因。2.关联定位大豆微核心种质中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位点基于覆盖群体全基因组的82187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标记信息,根据先前对微核心种质分析的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的研究,结合前人接种鉴定的结果,总共使用7个大豆疫霉菌株(W210、PNJ4、7076、W242、W279、W224和W281)接种133份大豆微核心种质,采用混合线性模型(MLM)对表型结果进行关联定位,找到与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的71个SNP。通过显着关联的SNP位点,确定与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结果,将为研究大豆对大豆疫霉抗性提的遗传机制与分子机理提供一定的基础,并能够应用于大豆的抗性育种。

成瑢[9](2017)在《豫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RpsYu的定位与克隆》文中研究指明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大豆的生产。利用抗病种品种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十分经济、环保且有效的方法。研究和发掘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基因和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大豆品种豫豆经研究表明具有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广谱抗性。利用抗病材料豫豆与感病材料吉科豆杂交构建F2和重组自交系作图群体,通过QTL分析,将大豆疫霉抗病基因定位在大豆第3号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抗大豆疫霉基因Rps1k新的等位基因或者与其紧密连锁的新基因,将其命名为RpsYu,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转化,研究该基因的抗病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分子标记精细定位了RpsYu基因。以大豆Williams 82基因组作为参考,设计并筛选出有多态性的引物作为分子标记,并成功开发了一个能够分离出亲本与其杂合子基因型的CAPS分子标记。通过分子标记分析,该基因定位在31.6 Kb的区域内。并通过分析该区域内的基因序列及其蛋白结构域,最终确定了豫豆中抗疫霉根腐病基因的位点。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为zf-C2H2型蛋白。2.将该基因克隆并转化得到阳性转基因植株。克隆该基因到植物双元超表达载体pCAMBIA1300,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导入模式植物拟南芥野生型(Col-0)植株中,经过筛选、鉴定,获得RpsYu稳定遗传的过量表达阳性转基因植株。3.RpsYu基因在大豆植株中的表达水平在叶片中最高,茎次之,在根部的表达水平最低。RpsYu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和植株的大小比Col-0略小、根长短,但rpsyu突变体植株根长相对前两个株系较短、叶片和植株也明显较小。拟南芥Col-0,rpsyu和RpsYu材料进行病原菌接种试验表明RpsYu正调控植物的抗病性。4.RpsYu受低温胁迫的影响。冷处理后的大豆植株中RpsYu表达水平逐渐上升,在24 h时基因表达水平达到峰值。5.ABA明显抑制了RpsYu种子的萌发,RpsYu对ABA超敏感。用不同浓度的ABA处理拟南芥Col-0、rpsyu拟南芥突变体和RpsYu转基因材料的种子,发现高浓度的ABA处理rpsyu种子萌发率高于Col-0,而RpsYu在ABA浓度为10μm/L时,种子萌发率低于1%。

刘腾飞[10](2017)在《安徽省大豆疫霉对氟吗啉的抗药性监测及遗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引致的大豆疫病是大豆上重要病害。药剂防治仍是目前防治大豆疫病的最主要措施,如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杀菌剂以阻止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迄今关于大豆疫霉对氟吗啉的抗药性监测和遗传研究较少,且在安徽地区未见研究报道。为了阐明大豆疫霉对氟吗啉的抑制机理及遗传规律,为生产上合理使用氟吗啉防治大豆疫病及对氟吗啉的抗药性治理提供试验依据,本学位论文对安徽省大豆疫霉菌株对氟吗啉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并进一步研究了大豆疫霉菌株对氟吗啉的抗药性遗传及其稳定性,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对安徽省43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了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43个大豆疫霉菌株的EC50值的范围在0.0758μg/mL0.1892μg/mL,平均值为0.1274μg/mL,均小于1μg/mL。可以看出,安徽省的43个大豆疫霉菌对氟吗啉是敏感的,没有抗药性的菌株。抗性监测结果显示,安徽省的43株大豆疫霉菌株,根据采集地的不同,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程度也是有一定差异。来自太和地区的TH系列菌株对氟吗啉最敏感,其EC50值为0.0965μg/mL;而来自安徽泗县SX系列菌株及萧县XX系列菌株对氟吗啉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其EC50值分别为0.1514μg/mL和0.1502μg/mL。通过对我省的43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高浓度药剂诱变,发现有部分菌株会出现角变区。将角变区在20μg/mL的含药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只有1个角变区能够快速生长,最终得到1个抗药性突变菌株Fr。通过研究突变菌株Fr的抗药性水平,结果发现,突变菌株Fr的抗药水平比亲本敏感性的菌株高了1023倍。同时试验结果显示,突变菌株Fr较亲本敏感性菌株在以下生物学性状方面没有大的差异,主要体现为:(1)突变菌株Fr的生长速率和亲本无较大差别;(2)Fr菌株的游动孢子囊的产量及大小与亲本敏感性菌株无较大差别;(3)突变菌株Fr在排孢孔的大小及卵孢子大小与亲本敏感性菌株无较大差别,但卵孢子产量较亲本较低。试验还发现,突变菌株Fr与亲本敏感性菌株有着相似的致病力,都能快速侵染大豆植株。通过建立抗药性突变菌株Fr的单游动孢子系G1代及G2群体及单卵孢系的D1代及D2代群体,研究该抗性突变菌株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大豆疫霉对氟吗啉抗性遗传至少存在2种类型:(1)抗药性突变菌株Fr在继代培养时,即丧失抗性;该性状可能由细胞质中不稳定遗传的线粒体基因控制。(2)抗性突变菌株Fr,其抗药性在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后代均是稳定的,但来自同一突变菌株的后代类型的不同单孢个体间对氟吗啉的抗性程度有所差异。通过对该突变菌株Fr后代的生长速率及致病力的研究发现,突变菌株Fr的无性及有性繁殖后代,在生长速率及致病性方面性状不能够稳定遗传。

二、大豆疫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疫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抗赤霉病挥发物成分鉴定及应用潜力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土传病害概况
    1.2 小麦赤霉病概况
        1.2.1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危害
        1.2.2 小麦赤霉病的症状
        1.2.3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传播
        1.2.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现状
    1.3 大豆疫病概况
        1.3.1 大豆疫病的发生及危害
        1.3.2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症状
        1.3.3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传播
        1.3.4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现状
    1.4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进展
        1.4.1 植物源杀菌剂概念
        1.4.2 植物源杀菌剂抑菌机理
        1.4.3 植物源杀菌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芳樟醇研究概况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菌株及植物
        2.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3 常用培养基和相关溶液的配制
    2.2 方法
        2.2.1 禾谷镰刀菌的保存和活化以及分生孢子的收集
        2.2.1.1 菌种保存
        2.2.1.2 活化菌种
        2.2.1.3 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的收集
        2.2.2 大豆疫霉菌的保存和活化以及游动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2.1 菌种保存
        2.2.2.2.活化菌种
        2.2.2.3 游动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3 单花滴注法
        2.2.4 挥发物的测定与筛选
        2.2.5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2.2.5.1 溶剂的选择
        2.2.5.2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菌丝径向生长的影响
        2.2.5.3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分生孢子数量的影响
        2.2.6 芳樟醇对其他土传病菌的抑制作用
        2.2.6.1 芳樟醇对其他土传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检验
        2.2.6.2 溶剂的选择
        2.2.6.3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最小杀菌浓度测定
        2.2.6.4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菌丝径向生长的影响
        2.2.6.5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游动孢子萌发数量以及游动孢子数量的影响
        2.2.6.6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胞内物质外泄量的测定
        2.2.7 芳樟醇对土传病害的防治试验
        2.2.7.1 芳樟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试验
        2.2.7.1.1 芳樟醇对小麦萌发的影响
        2.2.7.1.2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侵染叶片的影响
        2.2.7.1.3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小麦植株的安全性实验
        2.2.7.1.4 大田实验中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防治效果
        2.2.7.2 芳樟醇对大豆疫病的防治试验
        2.2.7.2.1 盆栽实验中不同菌量对大豆植株的致病性
        2.2.7.2.2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大豆植株的安全性试验
        2.2.7.2.3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态挥发物的测定与筛选
    3.2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3.2.1 溶剂的选择
        3.2.2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菌丝径向生长的影响
        3.2.3 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数量的影响
        3.2.4 芳樟醇对小麦萌发的影响
        3.2.5 不同浓度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侵染叶片的影响
        3.2.6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小麦植株的安全性试验
        3.2.7 大田实验中芳樟醇对禾谷镰刀菌的防治效果
    3.3 芳樟醇对其他土传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3.3.1 芳樟醇对其他土传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检验
        3.3.1.1 芳樟醇对镰刀菌其他专化型的抗菌活性检验
        3.3.1.2 芳樟醇对三种卵菌的抗菌活性检验
        3.3.2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3.3.2.1 溶剂的选择
        3.3.2.2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最低杀菌浓度
        3.3.2.3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菌丝径向生长的影响
        3.3.2.4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胞内物质外泄量的影响
        3.3.2.5 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游动孢子囊以及游动孢子数量的影响
        3.3.2.6 盆栽实验中不同菌量对大豆植株的致病性
        3.3.2.7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大豆植株的安全性试验
        3.3.2.8 盆栽实验中芳樟醇对大豆疫霉菌的防治效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2)大豆土传病害抗性资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鉴定方法
    1.2.1 镰刀菌鉴定方法
    
1.2.1. 1 接种方法:
    
1.2.1. 2 鉴定标准:
    1.2.2 大豆疫霉菌鉴定方法
    
1.2.2. 1 接种方法:
    
1.2.2. 2 鉴定标准:
    1.2.3 大豆胞囊线虫鉴定方法
    
1.2.3. 1 接种方法:
    
1.2.3. 2 鉴定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单一病害鉴定结果
    2.1.1 根腐病抗病鉴定结果
    
2.1.1. 1 镰刀菌致病力测定
    
2.1.1. 2 大豆品种(系)抗病性评价
    2.1.2 疫霉病抗病鉴定结果
    2.1.3 大豆胞囊线虫病抗病鉴定结果
2.2 大豆新品种(系)对3种病害的综合抗性 3 结论与讨论

(3)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研究及多重PCR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根腐病的研究概况
        1.1.1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发病症状
        1.1.3 大豆根腐病的防治策略
    1.2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研究概况
        1.2.1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主要镰孢菌种类及其形态特征
        1.2.2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的检测鉴定方法
第二章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病样的采集
        2.1.2 供试培养基与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2.2 病原镰孢菌对大豆致病性测定
        2.2.3 病原镰孢菌形态学鉴定
        2.2.4 病原镰孢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结果
        2.3.2 病原镰孢菌对大豆致病性测定结果
        2.3.3 病原镰孢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2.3.4 病原镰孢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锐顶镰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与实验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条件因素的研究
        3.2.2 锐顶镰孢菌产孢条件因素的研究
        3.2.3 锐顶镰孢菌孢子萌发条件因素的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条件因素研究的结果
        3.3.2 锐顶镰孢菌产孢条件因素的研究结果
        3.3.3 锐顶镰孢菌孢子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大豆品种对锐顶镰孢菌的抗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与大豆品种
        4.1.2 供试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锐顶镰孢菌对野生大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3.2 锐顶镰孢菌对辽15 大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3.3 锐顶镰孢菌对William82 大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3.4 锐顶镰孢菌对沈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3.5 锐顶镰孢菌对铁丰29 大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的毒力测定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
        5.1.2 供试培养基与试验药剂
        5.1.3 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常用杀菌剂不同浓度的配制
        5.2.2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5.2.3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常用杀菌剂不同浓度的配制结果
        5.3.2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
        5.3.3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CR技术检测4 种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的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供试菌株及大豆品种
        6.1.2 供试培养基及实验试剂
        6.1.3 仪器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6.2.2 EF-1α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6.2.3 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
        6.2.4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6.2.5 多重PCR反应灵敏度检测
        6.2.6 多重PCR反应检测模拟侵染样本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6.3.2 EF-1α引物设计和PCR扩增结果
        6.3.3 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结果
        6.3.4 多重PCR体系的优化结果
        6.3.5 多重PCR的灵敏度检测结果
        6.3.6 多重PCR反应检测模拟侵染样本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大豆抗疫霉病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大豆疫霉病的概况
        1.1.1 大豆疫霉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大豆疫霉病的症状
        1.1.3 大豆疫霉
        1.1.4 大豆疫霉的毒力型变异
        1.1.5 大豆疫霉病的发生规律
        1.1.6 大豆疫霉病的防治
    1.2 大豆抗疫霉病的研究
        1.2.1 质量抗性与数量抗性
        1.2.2 植物DNA分子标记
        1.2.3 大豆抗疫霉病基因的鉴定与作图
    1.3 大豆疫霉病抗性鉴定
        1.3.1 大豆疫霉病抗性的鉴定方法
        1.3.2 大豆抗疫霉病资源筛选
    1.4 大豆全基因组研究在抗疫霉病基因发掘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豆品种郑97196 抗疫霉病基因Rps Zheng精细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大豆疫霉
        2.1.3 抗病性鉴定
        2.1.4 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
        2.1.5 SSR分析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1.6 InDel标记的开发及精细定位
        2.1.7 共分离标记的特异性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抗性表型鉴定
        2.2.2 SSR标记分析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2.3 InDel标记精细定位抗病基因
        2.2.4 共分离标记的特异性检测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河南大豆新品系抗大豆疫霉病基因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大豆疫霉
        3.1.3 抗病性鉴定
        3.1.4 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
        3.1.5 标记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抗病性鉴定
        3.2.2 标记鉴定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及Frenolicin B抗病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防治
        1.1.1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机制
        1.1.2 小麦赤霉病抗病育种
        1.1.3 小麦赤霉病农业生态控病
        1.1.4 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
        1.1.5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
    1.2 植物内生及根际放线菌的研究价值
    1.3 生防放线菌研究价值
    1.4 吡喃萘醌类抗生素—Frenolicin B
    1.5 抗真菌农用抗生素抑菌机制
    1.6 目的意义与内容
        1.6.1 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采集
        2.1.2 供试小麦
        2.1.3 供试菌株
    2.2 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与药品
        2.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2.4 小麦根际及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菌群结构分析
        2.4.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2.4.2 放线菌的分离培养
        2.4.3 菌种的保藏
        2.4.4 放线菌菌群结构分析
    2.5 新种放线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2.5.1 分子水平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5.2 形态和培养特征鉴定
        2.5.3 生理生化鉴定
        2.5.4 化学分类鉴定
    2.6 生防放线菌筛选
        2.6.1 菌株培养
        2.6.2 体外抑菌活性初步筛选
        2.6.3 小麦赤霉病离体防效测定
        2.6.4 生防菌初步鉴定
    2.7 生防菌NEAU-H3发酵液活性测定
        2.7.1 发酵培养基筛选
        2.7.2 发酵液稳定性测试
        2.7.3 发酵液离体防效测定
    2.8 生防菌NEAU-H3的鉴定、次级代谢产物预测及其他功能性测定
        2.8.1 生防菌NEAU-H3的鉴定
        2.8.2 全基因组测序
        2.8.3 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分析
        2.8.4 广谱抑菌活性测定
        2.8.5 其他功能性测定
    2.9 生防菌NEAU-H3活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2.9.1 化合物分离纯化
        2.9.2 化合物结构鉴定
        2.9.3 化合物活性测定
    2.10 Frenolicin B对小麦赤霉病的活性与防效测定
        2.10.1 Frenolicin B对 PH-1 菌丝的有效抑制中浓度
        2.10.2 Frenolicin B的田间防效
    2.11 Frenolicin B抑菌机制分析
        2.11.1 Frenolicin B对小麦赤霉病野生菌株的毒力测定
        2.11.2 Frenolicin B的抑菌谱
        2.11.3 交互抗性试验
        2.11.4 Frenolicin B对 PH-1 作用的电镜观察
        2.11.5 Frenolicin B对 PH-1 作用转录组测序
    2.12 生防菌NEAU-H17活性代谢产物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放线菌的分离及赤霉病对小麦根际和内生放线菌种群的影响
        3.1.1 分离自安徽省小麦样品的放线菌
        3.1.2 分离自河南省小麦样品的放线菌
    3.2 10株新种放线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3.2.1 分子水平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3.2.2 形态和培养特征鉴定结果
        3.2.3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3.2.4 化学分类鉴定结果
    3.3 小麦赤霉病生防放线菌筛选
        3.3.1 体外抑菌活性初步筛选
        3.3.2 拮抗菌离体防效
        3.3.3 生防菌初步鉴定结果
    3.4 生防菌NEAU-H3发酵液活性
        3.4.1 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3.4.2 发酵液稳定性
        3.4.3 发酵液离体防效
    3.5 生防菌NEAU-H3的鉴定、次级代谢产物预测及其他功能性测定结果
        3.5.1 生防菌NEAU-H3的鉴定
        3.5.2 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3.5.3 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分析
        3.5.4 广谱抑菌活性
        3.5.5 其他功能性测定结果
    3.6 生防菌NEAU-H3活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3.6.1 化合物分离纯化
        3.6.2 化合物结构
        3.6.3 化合物活性
    3.7 Frenolicin B对小麦赤霉病的活性与防效
        3.7.1 Frenolicin B对 PH-1 的有效抑制中浓度
        3.7.2 Frenolicin B的田间防效
    3.8 Frenolicin B抑菌机制分析
        3.8.1 Frenolicin B对小麦赤霉病野生菌株的毒力
        3.8.2 Frenolicin B的抑菌谱
        3.8.3 Frenolicin B与小麦赤霉病常用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
        3.8.4 Frenolicin B对 PH-1 菌丝形态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3.8.5 Frenolicin B对 PH-1 作用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3.9 生防菌NEAU-H17的活性代谢产物
4 讨论
    4.1 植株染病后对活性微生物的招募作用
    4.2 新种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4.3 放线菌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4.4 Frenolicin B研究现状
    4.5 2-Demethylazalomycins F_(4a)、F_(5a)的开发潜力
5 结论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耐盐碱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盐碱地概述
        1.1.1 盐碱地成因
        1.1.2 盐碱地分类
        1.1.3 盐碱地危害
    1.2 国内外盐碱地修复研究现状和分析
        1.2.1 物理修复法
        1.2.2 化学修复法
        1.2.3 生物修复法
    1.3 耐盐碱微生物在盐碱地修复的研究进展
        1.3.1 产胞外聚合物
        1.3.2 诱导植物抗氧化酶和脯氨酸生成
        1.3.3 调节植物体内激素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耐盐碱微生物的筛选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来源
        2.2.2 指示病原菌
        2.2.3 供试培养基
        2.2.4 实验试剂
        2.2.5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耐盐细菌的分离
        2.3.2 耐盐菌株性能鉴定
        2.3.3 菌株鉴定
        2.3.4 菌株拮抗性能验证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耐盐菌株的筛选
        2.4.2 菌株复筛以生理活性的研究
        2.4.3 优势菌株的16SrRNA鉴定
        2.4.4 菌株抑制病原菌能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耐盐碱微生物在盐胁迫下对小麦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供试种子
        3.2.2 供试土壤
        3.2.3 实验试剂
        3.2.4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平皿试验
        3.3.2 试管试验
        3.3.3 盆栽试验
        3.3.4 抗氧化酶、丙二醛和脯氨酸的测定
        3.3.5 微生物多样性处理
        3.3.6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耐盐碱菌株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3.4.2 耐盐碱菌株对小麦初生苗的影响
        3.4.3 耐盐碱菌株对盆栽小麦幼苗的影响
        3.4.4 盆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盐碱微生物在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种子
        4.1.2 供试土壤
        4.1.3 实验试剂
        4.1.4 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大田实验设计
        4.2.2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4.2.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菌剂对大田作物指标的影响
        4.3.2 菌剂对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4.3.3 菌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大豆疫霉RxLR类效应子Avh113抑制植物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及其英汉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大豆疫霉病的产生与防治研究
        1.2.1 大豆概述
        1.2.2 大豆疫霉概述
        1.2.3 大豆疫霉的繁殖器官的形态特征研究
        1.2.4 大豆疫霉的生活习性研究
        1.2.5 大豆疫霉病害流行循环规律的研究
        1.2.6 大豆疫霉的治理进展与方法
        1.2.7 大豆疫霉的分类地位研究
    1.3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研究
        1.3.1 病原菌与植物互作理论机制
        1.3.2 病原菌与植物免疫功能之间的互相调节
    1.4 卵菌效应子的分析研究
        1.4.1 卵菌RxLR类效应子
        1.4.2 其他类型卵菌效应子
    1.5 类异染色质蛋白1(LHP1)相关的生物学研究
        1.5.1 类异染色质蛋白1(LHP1)
        1.5.2 类异染色质蛋白1(LHP1)结构功能研究
        1.5.3 类异染色质蛋白1(LHP1)调控植物表观的研究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植物
        2.1.2 供试菌株
        2.1.3 试验所需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制备感受态
        2.2.2 烟草叶片的RNA的提取
        2.2.3 大豆c DNA的合成
        2.2.4 载体构建
        2.2.5 所需载体
        2.2.6 农杆菌转化
        2.2.7 检测单克隆农杆菌
        2.2.8 烟草瞬时表达
        2.2.9 提取烟草总蛋白
        2.2.10 Western blot检测
        2.2.11 酵母双杂(Y2H)
        2.2.12 亚细胞定位
        2.2.13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验证互作
        2.2.14 免疫共沉淀(Co-IP)验证互作
        2.2.15 辣椒疫霉孢子的释放
        2.2.16 辣椒疫霉(LT263)的接种
        2.2.17 烟草叶片DNA的提取
        2.2.18 辣椒疫霉生物量分析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大豆疫霉毒性因子的鉴定
        3.1.2 Avh113的蛋白序列分析
        3.1.3 在大豆疫霉侵染大豆不同阶段的Avh113 转录特征的分析
        3.1.4 Avh113及其突变体的亚细胞定位
        3.1.5 Avh113在烟草中的表达提高了辣椒疫霉侵染能力
        3.1.6 Avh113宿主靶标的鉴定
        3.1.7 酵母双杂验证Avh113与GmLHP1互作
        3.1.8 BiFC验证Avh113和GmLHP1互作
        3.1.9 Co-IP验证Avh113和GmLHP1互作
        3.1.10 在烟草中表达GmLHP1对辣椒疫霉侵染的分析
    3.2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及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豆疫霉根腐病
        1.1 大豆疫霉菌的特征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危害
        1.3 大豆疫霉菌的病害特征及发病条件
        1.4 大豆疫霉病的防治措施
        1.4.1 耕作栽培措施
        1.4.2 化学防治
        1.4.3 加强检疫
        1.4.4 利用抗病和耐病品种
    2 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研究
        2.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类型
        2.2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方法
        2.2.1 完全抗性鉴定方法
        2.2.2 部分抗性鉴定方法
        2.3 大豆疫霉菌生理小种与大豆鉴别寄主
        2.4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
        2.5 抗病基因推导
    3 抗疫霉根腐病基因的发掘
        3.1 分子标记技术
        3.1.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3.1.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
        3.1.3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
        3.1.4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3.2 SNP标记的特点及在作物中的应用
        3.2.1 SNP标记用于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
        3.2.2 SNP标记应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3 SNP标记在作物其他方面的应用
    4 关联分析
        4.1 连锁不平衡的测定
        4.2 影响连锁不平衡的因素
        4.3 关联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
        4.4 关联分析的步骤
        4.4.1 种质材料的选择
        4.4.2 群体结构分析
        4.4.3 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表型鉴定
        4.5 关联分析特点
        4.6 关联分析的应用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大豆微核心种质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供试菌株
        1.3 抗性鉴定方法
        1.4 抗性基因推导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2.2 大豆微核心种质抗性鉴定
        2.3 大豆微核心种质抗病基因推导
    3 讨论
第三章 栽培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关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供试菌株
        1.3 抗性鉴定方法
        1.4 分子数据分析
        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133份栽培大豆种质抗性鉴定
        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
        2.2.1 栽培大豆种质对菌株W210抗性的关联分析
        2.2.2 栽培大豆种质对菌株W281抗性的关联分析
        2.2.3 栽培大豆种质对菌株W224抗性的关联分析
        2.2.4 栽培大豆种质对菌株PNJ4抗性的关联分析
        2.2.5 栽培大豆种质对菌株7076抗性的关联分析
        2.2.6 栽培大豆种质对菌株W279抗性的关联分析
        2.2.7 栽培大豆种质对菌株W242抗性的关联分析
        2.3 候选基因筛选
    3 讨论
全文总结
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豫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RpsYu的定位与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豆根腐病概述
        1.1.1 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
        1.1.2 大豆根腐病发病规律
        1.1.3 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1.1.4 大豆根腐病的抗性分类和遗传特性
    1.2 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
        1.2.1 植物抗病基因类型
        1.2.2 植物抗病基因作用机制
    1.3 抗病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1.3.1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1.3.2 基因定位的基本策略
        1.3.3 作图群体的构建
        1.3.4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上的应用
    1.5 选题依据及目的
第2章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的精细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DNA分子标记和CAPS标记的开发
        2.2.2 抗大豆疫霉病基因的精细定位
    2.3 讨论
第3章 RpsYu基因的克隆、转化与转基因植株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目的基因的克隆分析
        3.2.2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3.3 讨论
第4章 RpsYu在植物抗性中作用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psYu基因在大豆植株器官中表达差异分析
        4.2.2 拟南芥突变体的鉴定
        4.2.3 拟南芥植株的抗病反应
        4.2.4 RpsYu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表达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安徽省大豆疫霉对氟吗啉的抗药性监测及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抗性突变菌株Fr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4 抗性突变菌株Fr后代在生长速率及致病力的遗传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大豆疫霉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测定
    2.2 抗氟吗啉突变菌株Fr的抗药性水平测定
    2.3 突变菌株Fr对氟吗啉抗药稳定性测定
    2.4 突变菌株Fr对氟吗啉的抗药性在无性后代的遗传研究
    2.5 突变菌株Fr有性后代对氟吗啉抗药性的遗传研究
    2.6 抗性突变菌株Fr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7 突变菌株Fr对大豆植株的致病力
    2.8 突变菌株Fr后代在生长速率及致病力的遗传研究
3 讨论
4 结论
    4.1 安徽省大豆疫霉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测定
    4.2 安徽省大豆疫霉抗氟吗啉突变菌株Fr的诱变及遗传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四、大豆疫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抗赤霉病挥发物成分鉴定及应用潜力验证[D]. 高文腾.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大豆土传病害抗性资源筛选[J]. 于维,栾奕,李明姝,颜秀娟.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3)
  • [3]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研究及多重PCR检测[D]. 代玥.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大豆抗疫霉病基因鉴定[D]. 张雪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及Frenolicin B抗病活性研究[D]. 韩传玉.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耐盐碱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研究[D]. 孙雪. 上海大学, 2020(02)
  • [7]大豆疫霉RxLR类效应子Avh113抑制植物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D]. 何世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及关联分析[D]. 张章.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豫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RpsYu的定位与克隆[D]. 成瑢.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10]安徽省大豆疫霉对氟吗啉的抗药性监测及遗传研究[D]. 刘腾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通过鉴定研究大豆疫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