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的同步极化聚合

耐高温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的同步极化聚合

一、同步极化聚合的耐高温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论文文献综述)

郭金雨[1](2021)在《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与多孔聚亚胺的构筑及对各自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最近几十年里,关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中,聚酰亚胺(PI)是发展最广泛的一种。其结构可精准设计,合成手段多样,能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具有非常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被普遍的应用于电气、环保、化工等多个领域。根据聚酰亚胺的结构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设计并合成的特点,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通过设计结构合成聚酰亚胺薄膜和多孔聚酰亚胺,分别对两种材料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聚酰亚胺薄膜(PI)由于本身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机械性,介电性能,热稳性和光学性能而广泛用于光学领域。PI在UV-vis光谱中具有很高的光学吸收率。同时,如果要在光电子设备中使用PI,PI需要在近红外通信窗口(1310和1550 nm)中有很好的光传输。但是,传统的PI具有相对较长的截止波长,并且呈棕褐色或棕色,这影响了其透光率。另外,传统的PI的加工性能也因其溶解性差和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有限而受到限制。可以看出,传统的PI不适合用于光学设备。因此,可溶性的浅色聚酰亚胺的研究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本文通过1,3,5-三(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苯(TFAPOB)与四种含大体积侧基取代基的二酐单体的缩聚反应,采用两步化学亚胺化方法分别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含氟超支化聚酰亚胺。确定了这些材料的介电常数、色度值、折射率和双折射。获得的FHPIs表现出非常优秀的可溶性和可成膜性。FHPIs在光学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性能,包括非常浅的颜色、出色的光学透明度(450nm时为80-85%,在550 nm时为86-88%,在550 nm时为86-88%,800 nm时为88-89%),双折射范围从0.0011到0.0020,折射率可调(650 nm时为1.4721~1.5644),波长在353 nm以内,近红外区域吸收范围低。这些材料是光学器件的候选材料。第二部分:随着全球工业化发展的进行,在经济发展得到快速飞跃的同时,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逐渐增多,从而加重了地球温室效应。因此,对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附的多孔材料的研究引起了非常多的关注。靠热力学调控合成的具有有序的多孔结构的材料叫做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由于其比表面积很大,网状结构规整,优秀的热稳定性,构造可以精确设计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分离等范畴具有很大的利用潜力。在过去的研究中通常通过调整变动结构单元、改变有机单体长度、特殊官能团引入结构单元的配位节点上等方法制备具有特殊功能和特定孔道大小的COFs,然而,反应原材料价格高且不易获取。基于以上特点,我们组利用两步法,将含氮量高又廉价的三聚氰胺与偏苯三酸酐反应生成一种具有全新结构的富氮三酸TTDOA,随后将三酸TTDOA与具有刚性结构的二胺进行缩聚反应,得到具备多孔结构的聚酰亚胺。并通过各种表征手段对所得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证明其结构与分子设计相符。除此之外,通过BET测试了所得聚合物的孔径大小、分布,比表面积。结果证明,我们制备的多孔聚酰亚胺孔径在10~30 nm之间。

李建伟[2](2018)在《共聚型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酰亚胺(PI)泡沫材料是由聚酰亚胺树脂或预聚体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发泡而制成,主要分为几百微米级的大孔径聚酰亚胺泡沫和几十微米级的小孔径聚酰亚胺微孔泡沫。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兼具了聚酰亚胺树脂和泡沫材料的特性,具有高力学性能、高耐热性能、高阻燃低毒性以及轻质、隔热、低介电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已经工业化的聚酰亚胺泡沫材料主要为低密度软质聚酰亚胺泡沫,且结构单一、成本极高,主要作为减震隔音材料使用,难以满足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及微电子工业等高技术领域对其耐热性、阻燃性、力学性能、低介电性、低吸水性等更高的应用要求。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聚合单体,详细探索了使用聚酯铵盐(PEAS)前驱体粉末发泡法制备BTDA/ODA型聚酰亚胺泡沫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引入短切碳纤维(CF)和含苯并咪唑结构单元的6-氨基-2-(4-氨基苯基)苯并咪唑(BIA)二元胺单体来提高聚酰亚胺泡沫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另外,通过端基引入5-降冰片烯-2,3-二甲酸酐(NA)探索了交联型高耐热和高力学性能硬质聚酰亚胺泡沫的制备方法。论文还研究了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酰亚胺微孔泡沫材料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引入BIA提高了微孔薄膜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引入含氟二元胺单体(FODA)降低微孔薄膜的介电常数和吸水率,为聚酰亚胺分子结构、泡沫微观形貌与泡沫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BTDA和ODA为作为聚合单体,通过BTDA酯化后与ODA反应形成PEAS前驱体,利用PEAS前驱体粉末中残余溶剂和热酰亚胺化释放的气体作为发泡剂使其自由热发泡,再经过完全高温酰亚胺化制得聚酰亚胺泡沫。研究发现,影响前驱体粉末热发泡过程的主要因素为:前驱体粉末的化学结构与熔融粘度、前驱体粉末中的挥发分含量与发泡温度。通过DSC分析并结合实际发泡过程发现,前驱体粉末的烘干温度宜在90℃以下,挥发分含量控制在11 wt%15 wt%,发泡温度宜在100150℃之间,可以获得泡孔形貌整体较为均匀的泡沫材料。在此范围内,通过改变前驱体粉末中发泡剂的含量和发泡温度可以实现对泡沫密度的调控,所得泡沫的密度主要在1050 Kg·m-3之间。引入短切碳纤维对聚酰亚胺泡沫材料进行增强,短切碳纤维在发泡过程中可以起到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其含量可以显着影响最终所得泡沫形貌和性能。所得泡沫的泡孔孔径在500900μm之间,随着CF含量从0 wt%增加到6 wt%,所制备的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压缩强度从0.18 MPa增加到0.41 MPa,提高了约2.5倍。(2)通过聚合物主链结构的修饰来提高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将高刚性的BIA结构单元引入到聚酯铵盐前驱体中,通过PEAS前驱体自由体积发泡法制备了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泡沫,结果表明:BIA对前驱体粉末的发泡过程有显着影响,随着BIA添加量的逐渐提高,前驱体粉末的熔融粘度逐渐增大,所得泡沫的密度也逐渐增大。BIA结构单元的引入可有效提高聚酰亚胺泡沫的热稳定性,泡沫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提高,当BIA的含量为30 mol%时,与PI-0(BTDA/ODA)相比,泡沫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近50℃,5%热失重温度提高了近20℃。同时,含BIA结构的共聚聚酰亚胺泡沫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泡沫的抗压强度在0.300.75 MPa之间,当BIA的含量为30 mol%时,所得泡沫的压缩强度与PI-0相比提高了近4倍。(3)交联网络的形成对聚合物泡沫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提高具有明显助益。以NA作为封端剂,利用其在交联过程中释放的环戊二烯作为发泡剂,通过PEAS前驱体粉末自由体积发泡法,制备出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交联型硬质聚酰亚胺泡沫。研究发现:前驱体粉末的最佳发泡温度区间为280℃-350℃,在此温度区间可以得到泡孔形貌整体均匀的硬质聚酰亚胺泡沫。另外,硬质泡沫的密度可以通过改变前驱体粉末的热处理温度和发泡温度来调控。在探索的(BTDA+NA)/ODA型硬质泡沫发泡规律的基础上,在共聚过程中加入BIA,成功制备了(BTDA+NA)/(ODA+BIA)型高耐热高强度聚酰亚胺泡沫。结果表明,在相同的140℃/320℃烘粉和发泡温度条件下,不同BIA含量的前驱体粉末的发泡倍率随着BIA含量的提高而降低,所得聚酰亚胺泡沫的密度逐渐提高。此外,由于BIA刚性结构单元的引入,(BTDA+NA)/(ODA+BIA)型共聚酰亚胺泡沫的耐热性能显着提高,其中,PI-3(30 mol%BIA)的Tg值为312.8℃,比PI-0泡沫相比提高了近50℃。另外,随着BIA含量的增加,泡沫的拉伸、压缩等力学性能也明显提高。(4)利用热致相分离法,探索了使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致孔剂制备了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方法。实验发现,影响微孔薄膜形貌的主要因素有致孔剂含量和相分离时间。当DBP含量为20 wt%时,铸膜厚度在200400μm之间时,所制备的微孔薄膜具有最佳的泡孔形貌均匀性,其中所得微孔材料的泡孔尺寸在10μm左右,孔隙率在60%左右。使用高刚性的BIA参与共聚,制备了BTDA/(ODA+BIA)型高强度和高耐热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实验发现,BIA引起的结构改变对微孔薄膜的形貌影响较小,微孔薄膜的形貌主要由DBP的含量决定。随着BIA添加量的逐渐提高,所制备的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逐渐提高,当BIA的添加量增加到30 mol%时(PI-3),微孔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约20℃。与PI-0相比,PI-3的拉伸强度提高了近2倍,拉伸模量从64.8 MPa提高到258.1 MPa,提升了近4倍。同时,由于较高的孔隙率,微孔薄膜中含有大量的介电常数为1.0的空气,所制备的不同BIA含量的微孔薄膜的介电常数在1.902.00之间,表现出优异的介电性能。(5)氟原子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用含氟二元胺单体1,2-三氟甲基-4,4’-二胺基二苯醚(FODA)参与共聚,通过致孔剂热致相分离法成功制备了BTDA/(ODA+FODA)型含氟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实验发现,薄膜的孔隙率主要由致孔剂含量决定,前驱体PAA结构的改变对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形貌影响较小,所得微孔薄膜的泡孔尺寸主要分布在711μm之间。侧链CF3的引入显着降低了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介电常数,当FODA的含量为100 mol%时,所制得的微孔薄膜的介电常数达到了1.71,微孔薄膜的吸水率也随着FODA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由于CF3侧链基团的存在降低了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链段的规整性,但所得含氟聚酰亚胺微孔薄膜依然保持着较好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张吉亮[3](2016)在《含酰亚胺结构超支化酞菁的合成及其三阶非线性性质研究》文中提出自从1928年人类第一次发现酞菁开始,酞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其独有的“酞菁蓝”、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安全无毒属性使其成为染料工业中的“明星”,成功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当中。近些年来,酞菁化合物在光学领域的优异性质被一些科学工作者发现,其独特的18电子二维大共轭π-电子体系、对称性结构导致了酞菁化合物具备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和快速的光电响应时间,成为非线性光学材料领域的一名冉冉升起的“新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种类繁多的酞菁化合物中,超支化酞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高度支化的三维分子结构赋予了酞菁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溶解性、低粘度、分子链缠结以及大的共轭结构等。超支化酞菁齐聚物凭借着出色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未来有希望成为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领域的热门研究领域。酰亚胺结构,作为优异的工程塑料聚酰亚胺的基本结构,具有极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不仅应用于聚酰亚胺热力学材料的研制工作,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材料分子结构的改性研究。引入优异的酰亚胺结构有助于提高原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环状酰亚胺自身的共轭结构在介电、非线性光学领域也颇具发展潜力。本文把超支化酞菁与酰亚胺结构结合作为基本思路,通过将酰亚胺结构引入到超支化酞菁齐聚物中,合成出不同结构的含亚酰胺结构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并从中选取其中具有高分子量,好的溶解度的结构合成出含有不同金属中心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进行其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我们利用多种酸酐与4-氨基邻苯二甲腈合成出了不同结构的含酰亚胺结构的双氰基封端单体。之后在钼酸铵的催化下与羧酸锌反应得到不同结构的超支化锌酞菁齐聚物,通过一系列测试分析表征,证实成功合成了新型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改性之后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具有极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其5%热分解温度相比于未引进酰亚胺前均有着50-100℃的大幅提高,同时研究发现在钼酸铵催化合成超支化酞菁齐聚物过程中,后期酞菁末端的氰基会完全转化为羧基。我们可以通过羧基上的氢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来进一步研究酞菁齐聚物的分子结构。根据核磁谱图中羧酸氢与其他氢积分面积的比值经过公式推导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结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中酞菁环的数量,以6FDA为基本结构的齐聚物具有最多的酞菁环数,其齐聚物结构中约有6个酞菁重复单元,计算结果与GPC分子量测试结果一致。2、选取酞菁环数多分子量较大溶解性较好的以6FDA为基本结构的齐聚物对应单体与金属铜(Cu+),锌(Zn2+),镍(Ni2+)的化合物反应得到不同金属中心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用Z-扫描的方法测量目标齐聚物在溶液中的三阶非线性系数,结果表明,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展示出了优异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相比于未引进酰亚胺结构的聚芳醚类超支化铜酞菁齐聚物,其三阶非线性系数有了显着的提高,达到了5.2×10-13 esu,并通过比较三种不同金属离子(Zn2+,Cu+,Ni2+)中心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发现,锌(Zn2+)酞菁和铜(Cu+)酞菁齐聚物的三阶非线性系数较为接近且高于镍(Ni2+)酞菁齐聚物酞菁,分析得出结论:金属中心离子外层电子数的增多有利于提高酞菁分子体系的共轭程度从而会增强金属酞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沈立[4](2012)在《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非线性光学材料因其具有高非线性光学系数、低光学损失、响应时间快等一系列优点,在光通讯、光信息处理等光电领域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已经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地位。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关键是具有高非线性系数的生色团分子。本文结合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特点以具有推拉电子体系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生色团分子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工艺:以甲基对苯二胺(MPPD)为起始原料,经酰化和硝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N,N’-二乙酰基-2-甲基-5-硝基对苯二胺(MNPDA),进而创新合成生色团化合物N,N’-二乙酰基-2-(2,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二胺(DSPDA),N,N’-二乙酰基-2-(4-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二胺(MSPDA)和N,N’-二乙酰基-2-(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二胺(ASPDA),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使其适应工业化生产,然后水解反应得到生色团单体2-(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二胺(ASNPD)和2-(4-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二胺(MSNPD),并对其合成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亚)胺进行探索性研究。1)生色团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MNPDA,以MPPD作为起始原料,通过酰化和硝化两步“一锅法”得到,产物纯度96.31%,总收率为71.87%;另一种中间体2,4-二甲氧基苯甲醛(DMBA),则以间苯二甲醚作为原料通过Vilsmeier反应制备得到,其纯度98.60%,收率94.26%。然后将MNPD分别与三个取代苯甲醛(R-BA)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出生色团化合物DSPDA、MSPDA和ASPDA,其纯度分别为:93.14%、91.35%、84.09%,收率分别是 73.20%、76.24%、69.12%。2)将ASPDA与MSPDA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两个生色团单体:纯度为96.66%的ASNPD和纯度为98.86%的MSNPD。然后应用于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亚)胺的制备,对MSNPD分别与己二酰氯和均苯四甲酸二酐进行缩聚反应和缩环合聚合反应,合成聚2-(4-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撑己二酰胺(PMNAA)与聚2-(4-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撑均苯四甲酰二亚胺(PMNPI)进行探索,其产物的特性粘数分别为0.96 dl/g与1.0dl/g以上。

高伟男[5](2009)在《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对极化聚合物高速电光开关的研制在理论和实验上进行了研究。高速电光开关在新一代的全光网络,新兴的ROF技术以及在军事国防上都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更因为聚合物光子材料高度的可剪裁性,优良的可加工性和优异的衬底兼容性以及近年来在光损耗、热稳定性等关键特性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使高速聚合物电光开关成为极具发展的实现低成本、高性能光子器件。基于自主研发的性能稳定的电光材料,从分子和材料结构、合成工艺与电光材料性能的关系入手,分别研究了掺杂型的分散红1/含氟聚酰亚胺、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有机/无机杂化复合型这两种电光材料。其中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成膜良好,RMS仅为2.108nm,电光系数在1310nm可达50pm/V且稳定性良好,基于它的优良特性我们设计了一种加载条形波导结构,波导波导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4μm和3μm,分支波导的间距为30μm,调制区长度为1.5cm依据优化的设计参数成功制备了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经测试消光比可达8dB,为基于有机聚合物光波导技术在高速电光器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基础的探索。

王世伟[6](2009)在《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速光通讯,光信息处理以及光学存储等领域已取得了飞速发展,非线性光学材料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新型发色团偶极分子的合成及宏观非对称有机聚合物膜的设计与开发,有机无机杂化非线性光学膜的制备等方面,而膜中发色团分子取向排列的稳定性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论文从新型有机聚合物非对称膜的结构设计出发,运用电场诱导组装的方法,制备出了多层,具有可光交联结构的稳定的二阶非线性光学膜材料,并将这种新颖的电场诱导组装方法扩展到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膜材料上,得到的材料更加稳定,组装膜的厚度得以提高,材料因此更加接近于实用化。另外,为了解决电场诱导组装方法在基底选择上的限制,本文选择含有负电荷的聚合物旋涂在绝缘基底上作为下包层,并直接在包层上组装得到膜材料,这样得到的材料可以直接进行光电器件的制备。本文又采用平板极化的方法,在常温下电场极化,制备了高质量的有机-无机杂化且具有光交联结构的膜材料。此外,本文又采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制备了具有“T”型结构的简单的硅氧烷染料分子,并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膜材料。

王嘉安[7](2009)在《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单体合成及其聚酰(亚)胺探索》文中指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在集成光电子学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聚酰(亚)胺作为一种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基体除了具备有机聚合物的共有优点如易加工成型外,还比其它聚合物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更优异的耐热性能、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本论文在介绍非线性光学材料发展概况后,重点综述了聚酰(亚)胺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并进行以2,5-二氨基甲苯(2,5-TDA)为起始原料合成聚酰(亚)胺生色团分子单体E-2,5-二氨基-4’-(二甲基氨基)-4-硝基二苯乙烯(DDNS)和新单体E-2,5-二氨基-4’-甲氧基-4-硝基二苯乙烯(DMNS)的路线和工艺,以及相应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亚)胺的合成探索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表明:1) 2,5-二乙酰氨基-4-硝基甲苯(DAANT)作为DDNS和DMNS的关键中间体,可分别采用2,5-TDA的酰化、硝化分步法工艺及一锅原位工艺方便地合成,并对两种工艺做了回归正交优化实验,以一锅法原位合成工艺为优选,获得纯度为96.31%,以2,5-TDA计的收率为71.87%的DAANT。以DAANT为原料,分别经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和对甲氧基苯甲醛的缩合和水解两步反应合成生色团分子单体DDNS和新单体DMNS的工艺,分别获得纯度为96.66%的DDNS,以DAANT计的收率为37.81%;纯度为98.86%的DMNS,以DAANT计的收率为44.18%。并研究了合适溶剂及工艺条件的优化,经核磁、红外和质谱鉴定为目标产物。2)探索了以DMNS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二胺类新单体,与己二酰氯进行缩聚反应合成聚己二酰胺-DMNS(PAMNS)的技术,产物PAMNS经核磁和红外鉴定完全确认,特性粘数0.83dl/g。同时初步研究了DDNS与DMNS为二胺类单体与均苯四甲酸二酐进行缩环合聚合反应制备聚均苯二甲酰亚胺-DDNS(PIDNS)及-DMNS(PIMNS)的工艺,特性粘数在1.0dl/g以上。

陈开盛[8](2009)在《光漂白对聚合物二次谐波和热光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衰减全反射(ATR,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技术,其反射光的空间强度和频谱成分会受到结构参数的影响和控制,反射光携带了结构本身的信息,它适合平面工艺,可通过表面等离子波增强,其波导介质样品具有多样灵活性。研究表明,衰减全反射技术是进行光电子技术和器件研究的强大的技术平台。本文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的。有机聚合物作为非线性光电子材料具有明显优于无机晶体的特性,如响应速度快、非线性效应大、制备工艺简易等,近年很多研究关注于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制备,非线性特性及器件研发。聚合物光波导,采用衰减全反射技术,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强效应,可以测定聚合物非线性系数和光学特性,实现了许多光电子功能器件。光漂白是聚合物光波导制作常用的简单方法,其制作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应用广泛。聚合物的光漂白过程,是光与掺有有机染料的聚合物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与聚合物材料和有机染料有关系。光漂白过程中聚合物的光学特性的变化以及化学稳定性对光波导器件的性能影响很重要。聚合物光波导器件,因为聚合物的分解,面临老化问题,紫外线光漂白可以模拟聚合物加速老化现象。紫外线光漂白也可以模拟紫外光对极化聚合物的极化驰豫的影响。在本文中,根据衰减全反射实验装置,采用光漂白方法,对聚合物的热光特性和二阶效应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完全漂白的聚合物DR1/PMMA薄膜的热光系数的绝对值比未漂白的薄膜小,而且,热光系数的各向异性的绝对值也是降低的。本文的实验还表明,光漂白过程对交联型极化聚合物的非线性二阶效应的影响比侧链型的要小。通过二次谐波(SHG, Second Hormonic Generation)强度与石英晶体SHG的比较,可以确定极化聚合物的非线性系数d33值,且数学推导的表达式很简洁。

李帅[9](2008)在《有机聚合物极化条件的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基于极化聚合物非线性系数的研究越来越成为聚合物研究的焦点,本文在原有的几种极化聚合物非线性系数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的测量极化聚合物非线性系数d33的方法——标准马克条纹方法,并得出了DR1/PMMA侧链型有机聚合物的最佳极化温度和极化电压。本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实验时采用了实时极化的方式,避免了先对聚合物极化后进行测量带来的误差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有机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光学效应和制备,在未来以光子学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时代,非线性光学(Nonlinear Optical,简称NLO)材料是一种关键材料,有机聚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目前, NLO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已受到各国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并可望在光通讯、光计算、光信息处理、光存储及全息术等光电子技术和集成光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普通的聚合物材料是没有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的,要使聚合物材料在激光作用下可显示出很大的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把含有非中心对称分子结构发色团的聚合物薄膜在高压电场下进行极化处理,强迫发色团分子沿电场方向取向,使原来完全无规律的聚合物变成宏观统计意义上的非中心对称,这样在激光作用下就可显示出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本文阐述了有机聚合物的几种极化方式,经过极化处理后的聚合物薄膜具有非线性系数大、非线性响应快、介电常数较低以及激光损伤阈值高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用有机聚合物制备波导形式的电光调制器和倍频器件成为现实,因而极化聚合物材料被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非线性材料之一,目前,以聚合物材料电光效应为基础的电光调制器、光开关等器件已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本文重点介绍了利用标准马克条纹方法,采用实时极化的方式,测量DR1/PMMA侧链型有机聚合物电晕极化过程中的二次谐波强度,与标准石英片比较得出极化聚合物非线性系数d33,同时得到了该聚合物最佳极化温度和极化电压。

宋洪祥[10](2007)在《侧链型聚酰亚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来的信息存储、远程通信、光开关和信号处理等光电子和光子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将高度依赖于非线性光学(NLO)材料取得的进展。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与传统的无机体系相比,有机聚合物体系不仅NLO系数高、响应速度快、介电常数低、易裁剪和加工,而且制备成本更低。芳香型聚酰亚胺(PI)基体的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偶氮分子的光学异构化作用使分子发生再取向的特性赋予了偶氮发色团功能化PI大的NLO系数、高的取向和热稳定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能。因此,它们在信息存储和光开关等方面具有尤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往PI基二阶NLO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色团和PI的分子设计和合成上。最常用的合成方法是二步法,即通过化学改性合成发色团功能化二胺,然后与不含发色团的二酐缩聚形成侧链型聚酰胺酸(PAA),或通过温和的Mitsunobu反应将发色团键接到PAA(或可溶性PI)的骨架上,亚胺化-极化后获得具有二阶NLO特性的PI极化膜。它们的缺点是:前者合成路线长,单体纯度要求高;后者Tg低,难以满足器件实用化对发色团取向和热稳定性的苛刻要求。另外,电场导致的NLO效应和温度场导致的热光(TO)效应的互扰对聚合物波导的工作性能影响的研究,目前仍集中在后续的器件设计过程中。虽然可通过聚合物电光(EO)介质、基底和缓冲层的匹配来解决,但若能从材料自身出发控制和优化其EO和TO特性,器件开发必将能够获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在当前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米化发展的趋势下,研究控制和优化PI极化膜热光特性的方法,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合成含二阶NLO发色团的侧链型PI的新方法:分别以六氟二酐(6FDA)和对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二酐,与间苯二胺(MPD)缩聚形成对应的PAA预聚体;然后通过“后重氮偶合”反应将偶氮苯发色团键接到芳胺苯环上形成偶氮苯侧链型PAA;再将该功能化PAA预聚体旋涂到覆银膜的玻璃棱镜上,干燥后经原位同步热亚胺化-电晕极化最终获得对应的侧链型PI极化膜。通过研究侧链型PI极化膜的结构与性能、膜参数的关系,优化合成和成形工艺。以侧链型PI极化膜为电光介质制作衰减全反射(ATR)型聚合物电光调制器原型器件,并进行简单的无线视频通信试验。首次对侧链型PI极化膜的热光性能展开研究,探讨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对其热光系数及其偏振依赖性的影响规律,寻求控制和优化热光性能的方法。本论文共分为6章:第一章主要概述非线性光学的有关定义、基本原理与应用,聚合物二阶NLO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制备和表征的方法,偶氮苯侧链型PI极化膜的研究进展,以及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创新之处及基本内容。第二章主要比较研究“先功能化”和“后功能化”两种方法分别合成的偶氮苯侧链型PI的结构与性能,优化后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侧链型PI的工艺。对硝基偶氮苯重氮四氟硼酸盐(NBDF)分别与以6FDA和PMDA为二酐缩聚形成的PAA预聚物进行后重氮偶合反应,发色团被成功键接到了PAA的芳胺苯环上,摩尔键接率均超过90mol%。与先重氮偶合反应合成的侧链型PI相比,后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产物的特性粘数、热稳定性和溶解性能都有明显提高。PMDA-侧链型PAA仅溶解于NMP、DMF等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特性粘数为O.788dL/g,其侧链型PI极化膜的Tg为265.7℃;而6FDA-侧链型PAA在NMP等极性溶剂和环己酮等低沸点溶剂中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特性粘数为O.829dL/g,其侧链型PI极化膜的Tg为236.0℃。因此,后重氮偶合反应不仅反应条件温和、侧基键接效率高,而且可提高聚合物基体和发色团的选择灵活性,更有利于综合优化极化膜的各种性能。第三章主要研究溶解、涂膜、干燥、热亚胺化-电晕极化等成形工艺对极化膜NLO特性和其他膜参数的影响。由于6FDA-侧链型PAA预聚物溶解于环己酮等低沸点溶剂中,避免了极性溶剂因吸湿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成膜质量也更佳。在1O64nm激光波长下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SHG)法测得PMDA-/6FDA-侧链型PI极化膜的倍频系数d33分别为12.21和17.44pm/V;在632.8nm激光波长下采用ATR法测得6FDA-侧链型PI极化膜的线性电光系数γ33为25.54pm/V,PMDA-侧链型PI极化膜则因薄膜质量欠佳未获得相应值。6FDA-侧链型PI极化膜的光学损耗仅为4.3dB,低于PMDA-极化膜的7.2dB,表明引入六氟双异丙基有利于降低光学损耗。紫外-可见光谱(UV-VIS)法测得PMDA-/6FDA-侧链型PI极化膜中发色团的取向序参数分别为24%和26%,表明提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可增大发色团的取向效率。去极化实验则表明,两者分别在低于235℃和210℃的温度下可保持长期稳定,即发色团的取向稳定性良好。第四章主要介绍ATR型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器件参数和性能指标,以6FDA-侧链型PI极化膜为电光介质制作ATR型电光调制器原型器件,并进行无线视频通信试验。将以6FDA为二酐通过后重氮偶合反应合成的侧链型PAA旋涂在覆银膜的高折射率玻璃棱镜的底面上,经原位同步热亚胺化-电晕极化和涂覆一层UV缓冲层后,制作成了ATR型电光调制器原型器件。经测试和计算,该调制器的调制深度接近60%,最大宽带达到1.47GHz,功耗带宽比在700mW/GHz左右,插入损耗仅4.57dB,半波电压为6.89V。最后利用该调制器成功进行了正弦、三角和锯齿波等视频信号的无线光通讯实验,结果表明通信的线性度良好。第五章主要研究6FDA-侧链型PI极化膜的化学结构、厚度和聚集态结构对TO系数及其偏振依赖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发色团质量分数的增加,极化膜的有效折射率、热膨胀系数(CTE)、TO系数及其偏振依赖性均明显增大。TO系数及其偏振依赖性随发色团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抛物线形增大并接近—最大值(分别为-304ppm/K和36ppm/K)。发色团质量分数在0~22.8wt%范围时,TO系数和CTE值的偏振依赖性基本线性相关。随着极化膜厚度的增加,TM模式下的有效折射率相应增大,而TE模式下的有效折射率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结果使得TO系数仅呈现缓慢增大,其偏振依赖性却明显下降。这些现象可从各向异性侧链型极化膜因受热而面外塌缩的机理得到解释。另外,溶剂沸点和旋涂、烘培、原位同步热亚胺化-电晕极化等成形工艺通过影响PI分子链和偶氮苯发色团在极化膜面内和面外的取向程度,使各膜参数在TE和TM模式下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控制极化膜的化学结构、厚度和成形工艺,可实现TO系数及其偏振依赖性的优化,即从材料自身实现减小TO效应和EO效应的互扰给器件工作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利用极化膜大的TO效应,还可制作出高性能的热光开关和热光开关阵列。第六章主要总结了本论文的内容,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同步极化聚合的耐高温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步极化聚合的耐高温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与多孔聚亚胺的构筑及对各自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聚酰亚胺的概况
        1.1 聚酰亚胺薄膜的简介
        1.2 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
        1.3 聚酰亚胺的应用
        1.3.1 高性能工程复合材料
        1.3.2 泡沫材料
        1.3.3 聚酰亚胺纤维
        1.3.4 非线性光学材料
        1.3.5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
    2.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概况
        2.1 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简介
        2.2 有机骨架多孔材料的设计原则
        2.2.1 通过设计结构单元设计有机骨架多孔材料
        2.2.2 通过分子模拟设计有机骨架多孔材料
        2.3 有机骨架多孔材料的应用
        2.3.1 有机骨架多孔材料在气体吸附选择性方面的应用
        2.3.2 有机骨架多孔材料在吸附CO_2方面的应用
        2.3.3 有机骨架多孔材料在储氢方面的应用
        2.3.4 有机骨架多孔材料在其他气体分离膜方面的应用
    3.本文主要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仪器与测试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第三章 新型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3.1 单体的合成和表征
    3.2 聚合物FHPI Ⅰ–Ⅳ的合成与表征
    3.3 聚合物FHPI Ⅰ–Ⅳ的性能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多孔聚酰亚胺的合成
    4.1 三酸单体TTDOA的合成和表征
    4.2 聚合物Pwz的合成和表征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共聚型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聚酰亚胺泡沫材料概述
        1.2.1 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种类
        1.2.2 聚酰亚胺泡沫泡沫的性能
    1.3 聚酰亚胺泡沫材料
        1.3.1 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发泡成型机理
        1.3.2 聚酰亚胺泡沫的制备方法
        1.3.3 聚酰亚胺泡沫的应用
    1.4 聚酰亚胺微孔泡沫材料
        1.4.1 聚酰亚胺微孔泡沫的制备方法
        1.4.2 聚酰亚胺微孔泡沫材料的应用
    1.5 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改性方法
        1.5.1 化学结构修饰
        1.5.2 复合材料化
        1.5.3 新工艺与新方法的使用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BTDA/ODA型聚酰亚胺的发泡及其泡沫增强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用主要材料与仪器设备
        2.2.2 前驱体粉末法制备聚酰亚胺泡沫
        2.2.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2.3 酯化法制备BTDA/ODA型聚酰亚胺泡沫
        2.3.1 酯化法制备聚酰亚胺泡沫的反应过程
        2.3.2 酯化过程中的副反应
        2.3.3 发泡模具的选择
        2.3.4 发泡温度的选择
        2.3.5 表面活性剂对泡孔形貌的影响
        2.3.6 发泡剂含量的控制
        2.3.7 发泡剂含量对发泡过程的影响
        2.3.8 发泡剂含量与发泡温度对泡沫密度的协同影响
    2.4 短切碳纤维增强BTDA/ODA型聚酰亚胺泡沫研究
        2.4.1 短切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泡沫的制备
        2.4.2 短切碳纤维对聚酰亚胺泡沫发泡过程的影响
        2.4.3 短切碳纤维在聚酰亚胺泡沫内的分布
        2.4.4 短切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泡沫的热性能
        2.4.5 短切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泡沫的力学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泡沫的发泡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用主要材料与仪器设备
        3.2.2 含苯并咪唑单元的二胺单体的合成
        3.2.3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泡沫的制备
        3.2.4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合物DNBI与 BIA的红外分析
        3.3.2 化合物DNBI与 BIA的核磁分析
        3.3.3 BTDA/(ODA+BIA)型聚酯铵盐前驱体粉末的红外分析
        3.3.4 BTDA/(ODA+BIA)型聚酯铵盐前驱体粉末的发泡过程分析
        3.3.5 BTDA/(ODA+BIA)型聚酰亚胺泡沫的红外结构分析
        3.3.6 BTDA/(ODA+BIA)型聚酰亚胺泡沫的形貌
        3.3.7 BTDA/(ODA+BIA)型聚酰亚胺泡沫的耐热性能
        3.3.8 BTDA/(ODA+BIA)型聚酰亚胺泡沫的力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TDA+NA)/(ODA+BIA)型共聚硬质聚酰亚胺的发泡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用主要材料与仪器设备
        4.2.2 (BTDA+NA)/(ODA+BIA)型聚酰亚胺泡沫的制备
        4.2.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A封端聚酰亚胺的固化交联过程
        4.3.2 不同烘粉温度对(BTDA+NA)/ODA型前驱体粉末的化学结构的影响
        4.3.3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BTDA+NA)/ODA型前驱体粉末的发泡过程的影响
        4.3.4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BTDA+NA)/ODA型前驱体粉末的热失重过程影响
        4.3.5 (BTDA+NA)/ODA型前驱体粉末的发泡过程分析
        4.3.6 烘粉温度/发泡温度对(BTDA+NA)/ODA型聚酰亚胺泡沫密度的协同影响
        4.3.7 (BTDA+NA)/(ODA+BIA)型聚酰亚胺泡沫的化学结构
        4.3.8 (BTDA+N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前驱体粉末的发泡过程分析
        4.3.9 (BTDA+NA)/(ODA+BIA)型聚酰亚胺泡沫的形貌
        4.3.10 (BTDA+N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泡沫的热性能
        4.3.11 (BTDA+N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泡沫的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用主要材料与仪器设备
        5.2.2 BTDA/ODA型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制备
        5.2.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5.3 BTDA/ODA型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探究
        5.3.1 致孔剂的选择
        5.3.2 致孔剂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机理
        5.3.3 致孔剂含量对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形貌的影响
        5.3.4 铸膜厚度对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形貌的影响
        5.3.5 不同固含量对聚酰亚胺微孔薄膜形貌的影响
    5.4 高耐热BTDA/(ODA+BIA)共聚聚酰亚胺微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4.1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制备
        5.4.2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化学结构分析
        5.4.3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形貌
        5.4.4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热性能
        5.4.5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WAXD分析
        5.4.6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力学性能
        5.4.7 BTDA/(ODA+BI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介电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用主要材料与仪器设备
        6.2.2 FODA二胺单体的合成
        6.2.3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制备
        6.2.4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FODN和 FODA的红外谱图分析
        6.3.2 FODN和 FODA的氢核磁共振分析
        6.3.3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化学结构
        6.3.4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形貌
        6.3.5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热性能
        6.3.6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聚集态结构
        6.3.7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亲疏水性
        6.3.8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介电性能
        6.3.9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溶解性能
        6.3.10 BTDA/(ODA+FODA)型共聚聚酰亚胺微孔薄膜的力学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含酰亚胺结构超支化酞菁的合成及其三阶非线性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酞菁
        1.2.1 酞菁的发展概述
        1.2.2 酞菁的结构、性质与制备
        1.2.3 酞菁聚合物
    1.3 聚酰亚胺
        1.3.1 酰亚胺的结构
        1.3.2 聚酰亚胺的特性
    1.4 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1.4.1 三阶非线性光学简述
        1.4.2 非线性材料的分类
        1.4.3 三阶非线性光学的测试方法
        1.4.4 酞菁的三阶非线性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第二章 制备部分
    2.1 实验所用试剂
    2.2 实验仪器
        2.2.1 结构分析
        2.2.2 热性能分析
        2.2.3 三阶非线性研究
第三章 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锌酞菁齐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引言
    3.1 单体的制备及表征
        3.1.1 单体的制备
        3.1.2 含酰亚胺结构的双取代腈基封端单体的表征
    3.2 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锌酞菁齐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3.2.1 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锌酞菁齐聚物的合成
        3.2.2 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锌酞菁齐聚物的测试和表征
    3.3 含酰亚胺结构的末端羧基超支化锌酞菁齐聚物的结构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金属中心的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的合成及其三阶非线性等性质研究
    引言
    4.1 不同金属中心的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的合成
    4.2 不同金属中心的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的表征
    4.3 不同金属中心的含酰亚胺结构的超支化酞菁齐聚物三阶非线性光学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多取代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中的取代基应用
        1.2.1 二取代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2.2 产生非线性光学效应对多取代基推拉电子的要求
        1.2.3 直链聚酰(亚)胺高分子单体对取代基的要求
    1.3 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
        1.3.1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取代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优势
        1.3.1.1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
        1.3.1.2 在光学材料中应用多取代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优势
        1.3.2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特征与其应用聚酰亚胺的优势展望
    1.4 研究的意义、内容目标及方法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与应用进展
        2.2.1 二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2.3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亚)胺其单体合成技术
        2.3.1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单体合成进展
        2.3.2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性能与理论
        2.3.2.1 聚合物的极化方法及极化取向的弛豫
        2.3.2.2 极化聚合物的取向弛豫
        2.3.3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类型及特点
        2.3.3.1 主客体系
        2.3.3.2 交联型体系
        2.3.3.3 侧链型体系
        2.3.3.4 主链型体系
    2.4 新单体合成及聚酰(亚)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2.4.1 光学材料单体2-(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二胺(ASNPD)制备技术
        2.4.2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亚)胺的合成技术
        2.4.2.1 聚酰胺的合成方法
        2.4.2.2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2.5 结束语
第三章 关键中间体N,N'-二乙酰基-2-甲基-5-硝基对苯二胺(MNPDA)与2,4-二甲氧基苯甲醛(DMBA)的制备
    3.1 引言
        3.1.1 N,N'-二乙酰基-2-甲基-5-硝基对苯二胺(MNPDA)的合成
        3.1.2 2,4-二甲氧基苯甲醛(DMBA)的合成
    3.2 理论部分
        3.2.1 N,N'-二乙酰基-2-甲基-5-硝基对苯二胺(MNPDA)的反应机理
        3.2.2 2,4-二甲氧基苯甲醛(DMBA)合成的反应机理[651
    3.3 实验部分
        3.3.1 药品、试剂及实验器具
        3.3.2 分析仪器及方法
        3.3.3 实验和操作过程
        3.3.3.1 一锅反应合成MNPDA
        3.3.3.2 2,4-二甲氧基苯甲醛(DMBA)的操作过程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N',N'-二乙酰基-2-甲基-5-硝基对苯二胺(MNPDA)的合成分析
        3.4.1.1 分步法合成MNPDA
        3.4.1.2 一锅原位合成MNPDA技术改进
        3.4.1.3 一锅法反应合成MNPDA与两步反应进行比较
        3.4.2 2,4-二甲氧基苯甲醛(DMBA)的定性、表征与制备
        3.4.2.1 DMBA的制备与优化
        3.4.2.2 制备2,4-二甲氧基苯甲醛(DMBA)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NPDA与取代苯甲醛合成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部分
        4.2.1 MNPDA与取代苯甲醛合成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反应机理
    4.3 实验部分
        4.3.1 试剂及药品
        4.3.2 分析仪器及方法
        4.3.3 实验和操作过程
        4.3.3.1 五取代二苯乙烯化合物DSPDA的合成操作步骤
        4.3.3.2 四取代二苯乙烯化合物MSPDA的合成操作步骤改进
        4.3.3.3 四取代二苯乙烯化合物ASPDA的合成工艺改进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化合物的表征和定性
        4.4.1.1 五取代二苯乙烯化合物DSPDA的表征和定性
        4.4.1.2 四取代二苯乙烯化合物MSPDA的表征和定性
        4.4.2 合成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化合物的反应及工艺条件的研究
        4.4.2.1 合成N,N'-二乙酰基-2-(2,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二胺(DSPDA)反应及其工艺分析
        4.4.2.2 合成N,N',-二乙酰基-2-(4-甲氧基-苯乙烯基)-5-硝挞对苯二胺(MSPDA)反应及其工艺分析
        4.4.2.3 合成N,N'-二乙酰基-2-(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5-硝基对苯二胺(ASPDA)的反应工艺改进
        4.4.3 合成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反应规律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制备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新单体及树脂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理论部分
        5.2.1 二阶非线性光学物质新单体的合成原理
        5.2.2 新单体在聚酰(亚)胺树脂制备中的应用
        5.2.2.1 聚酰胺的制备
        5.2.2.2 聚酰亚胺的制备
    5.3 实验部分
        5.3.1 主要原料及试剂
        5.3.2 分析仪器及方法
        5.3.3 实验和操作过程
        5.3.3.1 光学材料单体ASNPD的合成
        5.3.3.2 光学材料新单体MSNPD的合成
        5.3.3.3 DSPDA的水解实验
    5.4 结果与讨论
        5.4.1 ASNPD的定性和表征
        5.4.2 MSNPD的定性和表征
        5.4.3 二胺类单体的合成技术分析
        5.4.3.1 二胺类单体ASNPD的合成
        5.4.3.2 二胺类单体MSNPD的合成
        5.4.3.3 二胺类单体DSNPD的合成与研究
        5.4.3.4 DSPDA与MSPDA水解制备MSNPD与DSNPD的理论分析
        5.4.4 二胺类单体在制备二阶非线性光学物质聚酰亚胺中的应用
        5.4.4.1 聚酰(亚)胺新物质的定性和表征
        5.4.4.2 MSNPD应用于聚酰胺PMNAA的制备
        5.4.4.3 MSNPD应用于聚酰亚胺PMNPI的制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6.1.2 五取代基-E-二苯乙烯化合物的制备
        6.1.3 四取代基-E-二苯乙烯化合物的制备MSPDA的制备
        6.1.4 光学材料新单体四取代-E-二苯乙烯化合物的制备
        6.1.5 四取代基-E-二苯乙烯化合物MSNPD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
    6.2 问题与建议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光开关的研究意义和进展
    1.2 应用于高速电光开关的材料
        1.2.1 电光材料的发展
        1.2.2 高速电光开关对材料的要求
    1.3 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材料
        1.3.1 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材料的优点
        1.3.2 非线性光学聚合物分子生色团的研究
        1.3.3 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材料体系
    1.4 应用于高速电光开关的波导的制备
    1.5 电极的制备与集成
        1.5.1 电极系统的组成
        1.5.2 行波电极结构
    1.6 本论文的目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6.1 本论文研究目的
        1.6.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6.3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的物理基础
    2.1 电光效应
    2.2 聚合物的极化及其电光效应
        2.2.1 极化聚合物的电光效应
        2.2.2 聚合物的极化
    2.3 电光开关的物理基础
        2.3.1 电光开关的工作机理
        2.3.2 电光开关的性能参数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掺杂型电光材料DR1/F-PI 的基础研究
    3.1 含氟聚酰亚胺的研究
        3.1.1 聚酰亚胺(PI)的基本特征
        3.1.2 氟化聚酰亚胺
    3.2 含氟聚酰亚胺(F-PI)的光波导性能的研究
        3.2.1 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
        3.2.2 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基本性能
        3.2.3 含氟聚酰亚胺聚合物光波导制备
    3.3 DR1/F-PI 极化聚合物的基础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有机/无机杂化型电光材料合成及电光特性的研究
    4.1 溶胶-凝胶法
        4.1.1 溶胶-凝胶法的原理和发展历程
        4.1.2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基本原理
    4.2 有机/无机杂化型电光材料研究进展
    4.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合成与表征
        4.3.1 溶胶—凝胶法合成DR1-TiO_2/SiO_2
        4.3.2 DR1-TiO_2/SiO_2 电光材料的表征
    4.4 有机-无机杂化DR1-TiO_2/SiO_2 材料的极化和电光特性
    4.5 有机/无机杂化型电光材料综合性能的优化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有机/无机杂化型材料电光开关的研究
    5.1 电光开关结构和工作原理
        5.1.1 概述
        5.1.2 电光开关的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5.2 加载条形波导结构的电光开关的优点
    5.3 加载条形波导结构的模拟和优化
        5.3.1 加载条形波导结构的原型
        5.3.2 加载条形波导结构的模拟和优化
    5.4 基于杂化型DR1-TiO_2/SiO_2 材料的电光开关的工艺流程
        5.4.1 波导的制备
        5.4.2 共面电极(CPW)的制备
    5.5 电光开关的性能参数测量
        5.5.1 电光器件损耗的测量
        5.5.2 原型电光开关器件测试
        5.5.3 电光开关特性参数的测量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6)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二阶非线性光学简介
        1.1.1 基本原理
        1.1.2 基本效应及主要测试方法
        1.1.2.1 倍频效应和SHG 测试
        1.1.2.2 电光效应和简单反射法测试
        1.1.2.3 二次谐波系数的计算
        1.1.3 应用简介
        1.1.4 极化聚合物脊波导的制备简介
        1.1.4.1 聚合物单模光波导的制作过程
        1.1.4.2 波导材料选择与性质
    1.2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1.2.1 发展概述
        1.2.2 二阶非线性光学发色团
        1.2.3 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材料的外场极化
        1.2.4 极化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1.2.4.1 主/客体掺杂型
        1.2.4.2 侧链型极化聚合物
        1.2.4.3 主链型极化聚合物
        1.2.4.4 交联型极化聚合物
        1.2.5 无机-有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1.2.5.1 主-客体掺杂型(Guest-host doped)
        1.2.5.2 键连型(Chromophore-linked)
        1.2.5.3 互穿网络型(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1.2.6 二阶非线性光学Layer-by-Layer 组装膜材料
        1.2.6.1 层状多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1.2.6.2 LBL 技术在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电场诱导下 Layer-by-Layer 构筑高热稳定性二阶非线性光学组装薄膜
    2.1 双阴离子偶极发色团分子DRCB 的设计与合成
        2.1.1 实验部分
        2.1.1.1 药品与仪器
        2.1.1.2 实验过程
        2.1.2 结果与讨论
        2.1.2.1 对氨基苯甲醛(M1)的结构表征
        2.1.2.2 3-(4-胺基-苯基)-2-氰基-丙烯酸(M2)的表征
        2.1.2.3 (N-甲基-N-苯基)胺基乙酸(M3) 的表征
        2.1.2.4 2-({4-[4-(2-羧基-2-氰基-乙烯基)-偶氮苯基]-苯基}-甲基-氨基)-乙基酸(DRCB)的表征
    2.2 电场诱导下 Layer-by-Layer 组装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2.2.1 实验部分
        2.2.1.1 组装基底的制备
        2.2.1.2 电场诱导下DAR/DRCB 多层膜的组装制备
        2.2.1.3 对DAR/DRCB 多层膜的紫外光曝光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电场诱导组装过程
        2.2.2.2 组装膜层结构的UV-vis 光谱
        2.2.2.3 组装膜层结构原子力及扫描电镜测试
        2.2.2.4 二阶NLO 多层组装膜的二次谐波产生(SHG)测试
        2.2.2.5 二阶NLO 多层组装膜热稳定性测试
        2.2.2.6 二阶NLO 多层组装膜环境稳定性测试
    2.3 绝缘基底上电场诱导 NLO 多层组装膜的制备及表征
        2.3.1 实验部分
        2.3.1.1 聚氨酸(PAA)的合成
        2.3.1.2 组装基底的制备
        2.3.1.3 电场诱导下DAR/DRCB 多层膜的组装制备
        2.3.1.4 对DAR/DRCB 多层膜的紫外光曝光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组装电压的选择
        2.3.2.2 组装膜层结构的 UV-vis 光谱
        2.3.2.3 组装膜的原子力和扫描电镜测试
        2.3.2.4 组装膜的SHG 热稳定性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场诱导下 Layer-by-Layer 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组装膜的制备
    3.1 端基键联有芳香重氮阳离子的硅氧烷低聚物(ADS)的设计与合成
        3.1.1 实验部分
        3.1.1.1 药品与仪器
        3.1.1.2 实验过程
        3.1.2 结果与讨论
    3.2 电场诱导组装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膜
        3.2.1 实验部分
        3.2.1.1 组装基底的制备
        3.2.1.2 电场诱导下ADS/DRCB 多层膜的组装制备
        3.2.1.3 对ADS/DRCB 多层膜的紫外光曝光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电场诱导组装过程
        3.2.2.2 组装膜层结构的UV-vis 光谱
        3.2.2.3 组装膜层结构原子力及扫描电镜测试
        3.2.2.4 二阶NLO 多层组装膜的二次谐波产生(SHG)测试
        3.2.2.5 二阶NLO 多层组装膜热稳定性测试
        3.2.2.6 二阶NLO 多层组装膜环境稳定性测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极化聚合物膜的制备与表征
    4.1 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4.1.1 实验部分
        4.1.1.1 药品与仪器
        4.1.1.2 实验过程
        4.1.2 结果与讨论
        4.1.2.1 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膜的制备
        4.1.2.2 红外光谱研究
        4.1.2.3 DO_3 的核磁光谱
        4.1.2.4 杂化膜的表面形貌
        4.1.2.5 极化前后UV-Vis 图谱以及序参数的计算
        4.1.2.6 热性能分析
        4.1.2.7 杂化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4.2 一种可光交联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4.2.1 实验部分
        4.2.1.1 药品与仪器
        4.2.1.2 实验过程
        4.2.2 结果与讨论
        4.2.2.1 杂化及取向过程
        4.2.2.2 红外光谱表征
        4.2.2.3 紫外光谱表征
        4.2.2.4 膜表面表征
        4.2.2.5 膜稳定性表征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摘要
英文摘要

(7)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单体合成及其聚酰(亚)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非线性光学效应
    1.3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1.3.1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
        1.3.2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应用
    1.4 聚酰(亚)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及其展望
        1.4.1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特征与应用
        1.4.2 聚酰亚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展望
    1.5 本文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及方法
        1.5.1 本文研究的背景
        1.5.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聚酰亚胺的结构、性能特点及发展
        2.2.1 聚酰胺结构及性能
        2.2.2 聚酰亚胺
    2.3 聚酰亚胺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体系及分类
        2.3.1 主客体掺杂型PI二阶光学非线性材料
        2.3.2 主链型 PI二阶光学非线性材料
        2.3.3 侧链型 PI二阶光学非线性材料
        2.3.4 交联型 PI二阶光学非线性材料
    2.4 聚酰(亚)胺极化方法及松弛研究
        2.4.1 聚酰(亚)胺极化方法
        2.4.2 聚合物极化取向的弛豫
    2.5 聚酰亚胺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物质、单体合成技术
        2.5.1 单体 E-2,5-二氨基-4’-二甲基氨基-4-硝基二苯乙烯DDNS制备技术
        2.5.2 聚酰(亚)胺的合成技术
    2.6 结束语
第三章 聚酰(亚)胺型非线性光学材料中间体 DAANT制备
    3.1 引言
    3.2 反应原理
        3.2.1 酰化反应制2,5-二乙酰氨基甲苯(DAAT)机理
        3.2.2 硝化反应制 DAANT机理
    3.3 试验部分
        3.3.1 主要原料及试剂
        3.3.2 分析仪器
        3.3.3 分析方法
        3.3.4 试验过程与操作步骤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3.4.1 中间体 DAANT的表征
        3.4.2 2,5-DAAT的合成
        3.4.3 2,5-二乙酰氨基-4-硝基甲苯(DAANT)的制备
        3.4.4 一锅原位合成法
        3.4.5 分步法与一锅法的优缺点比较
    3.5 本章小结
        3.5.1 分步法合成 DAANT
        3.5.2 一锅原位合成 DAANT
第四章 主链型 PA(I)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二胺类单体制备
    4.1 引言
    4.2 理论部分
        4.2.1 关键中间体 DARNS合成机理
        4.2.2 DRNS合成机理
    4.3 试验部分
        4.3.1 主要原料及试剂
        4.3.2 分析仪器及方法
        4.3.3 试验及操作过程
    4.4 试验结果与讨论
        4.4.1 二胺类单体DDNS的合成、表征及技术分析
        4.4.2 二胺类新单体 DMNS的合成、表征及技术分析
        4.4.3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二胺类新单体 DRNS合成中水解工艺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4.5.1 DADNS的合成
        4.5.2 DDNS的合成
        4.5.3 DAMNS的合成
        4.5.4 DMNS的合成
第五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亚)胺合成探索
    5.1 引言
        5.1.1 聚酰胺的合成技术
        5.1.2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5.2 理论部分
        5.2.1 聚酰胺合成反应原理
        5.2.2 聚酰亚胺合成反应原理
    5.3 试验部分
        5.3.1 主要原料及试剂
        5.3.2 分析仪器及方法
        5.3.3 试验及操作过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胺PAMNS
        5.4.2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亚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中间体 DAANT的制备
        6.1.2 二胺单体的制备
        6.1.3 聚酰胺PAMNS及聚酰亚胺PIRNS(R=-OCH3or-N(CH3)2)的制备
    6.2 问题与建议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建议
附录: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亚)胺特性粘数[η]测定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光漂白对聚合物二次谐波和热光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衰减全反射技术
    1.3 聚合物波导和器件
    1.4 光漂白及其对聚合物的影响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有机聚合物材料光学特性研究
    2.1 有机聚合物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研究
        2.1.1 非线性光学的一般表述
        2.1.2 有机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效应
    2.2 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热光效应
    2.3 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研究
        2.3.1 主客掺杂型聚合物
        2.3.2 键合侧链型聚合物
        2.3.3 键合主链型聚合物
        2.3.4 键合交联型聚合物
    2.4 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
        2.4.1 主客型聚合物体系的制备
        2.4.2 侧链型聚合物体系的制备
        2.4.3 交联型聚合物体系的制备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光漂白对聚合物热光特性的影响研究
    3.1 有机聚合物的热光效应
        3.1.1 热光系数
        3.1.2 热膨胀系数
        3.1.3 聚合物薄膜热光系数各向异性的研究
    3.2 聚合物光漂白研究及其对热光特性的影响
        3.2.1 聚合物光漂白的研究
        3.2.2 聚合物光漂白实验
        3.2.3 聚合物光漂白过程的实时监测
        3.2.4 光漂白对聚合物热光特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聚合物极化研究
    4.1 极化聚合物材料研究
    4.2 聚合物场外极化
        4.2.1 极化方式
        4.2.2 聚合物薄膜取向有序度和极化效率
    4.3 聚酰亚胺基极化聚合物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光漂白对极化聚合物二次谐波的影响研究
    5.1 聚合物极化条件和二次谐波SHG 强度的关系
        5.1.1 二次谐波强度同极化时间的依赖关系
        5.1.2 极化电压与二次谐波强度的指数关系
        5.1.3 温度变化对二次谐波强度的影响
        5.1.4 薄膜厚度对二次谐波强度的影响
    5.2 极化聚合物非线性系数的测定方法
        5.2.1 马克条纹法测定非线性系数
    5.3 基于SPR-ATR 测量聚合物SHG 和二阶非线性系数
        5.3.1 SPR-ATR 结构产生的SHG 强度的理论分析
        5.3.2 SPR-ATR 法极化聚合物SHG 测量实验
    5.4 光漂白过程对SPR-SHG 的影响研究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和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有机聚合物极化条件的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
    1.2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有机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2.1 非线性光学材料综述
        2.1.1 非线性光学效应
        2.1.2 非线性光学材料
        2.1.2.1 非线性光学材料及其应用
        2.1.2.2 非线性光学材料分类
    2.2 有机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2.2.1 有机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效应
        2.2.1.1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2.2.1.2 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2.2.1.3 非线性光学吸收材料
        2.2.2 有机聚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第三章 有机聚合物二阶非线性材料的制备
    3.1 聚酰亚胺基极化聚合物
    3.2 主客掺杂型聚合物体系
    3.3 侧链型聚合物体系
第四章 聚合物外场极化及热稳定性研究
    4.1 聚合物外场极化
        4.1.1 接触式电极极化
        4.1.2 电晕极化
        4.1.3 高压极化
        4.1.4 光极化
    4.2 改善极化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第五章 有机聚合物极化条件的优化分析
    5.1 非线性光学系数测定方法综述
    5.2 用粉末法测量极化聚合物的非线性系数
    5.3 用马克条纹法测量极化聚合物的非线性系数
        5.3.1 引言
        5.3.2 有机聚合物的样品制备
        5.3.3 实验装置
        5.3.4 测量原理
        5.3.5 用实时极化方式测量激光透射极化聚合物的光强I_(sample)
        5.3.5.1 测量I_(ITO) 、I_(quartz) 、I_(AIR)
        5.3.5.2 测量薄膜厚度l
        5.3.5.3 计算d_(33) 的值
        5.3.6 小结
    5.4 电致变色法
    5.5 反射二次谐波法
    5.6 衰减全反射(ATR)方法
    5.7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的测量有机聚合物二阶非线性系数的方法
    5.8 应用?实时监测光漂白过程
    5.9 SPR_SHG 优化条件研究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6.1 结论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侧链型聚酰亚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定义、基本原理与应用
        1.2.1 定义
        1.2.2 基本原理
        1.2.3 主要应用
    1.3 聚合物二阶NLO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制备和表征
        1.3.1 聚合物的优势
        1.3.2 结构与性能
        1.3.3 制备方法
        1.3.4 表征方法
    1.4 侧链型聚酰亚胺极化膜的研究进展
        1.4.1 结构与性能
        1.4.2 偶氮苯体系的优势
        1.4.3 合成方法
        1.4.4 最新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创新之处
    1.7 论文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偶氮苯侧链型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和表征
        2.2.2 先功能化法合成侧链型聚酰亚胺
        2.2.3 后功能化法合成侧链型聚酰亚胺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机理与方法
        2.3.2 结构与性能
        2.3.3 偶氮苯发色团含量
        2.3.4 热稳定性能
        2.3.5 溶解性能
        2.3.6 特性粘数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侧链型聚酰亚胺极化膜的成形工艺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和表征
        3.2.2 极化膜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成膜工艺
        3.3.2 热亚胺化—电晕极化工艺
        3.3.3 膜参数
        3.3.4 非线性特性
        3.3.5 取向序参数
        3.3.6 取向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衰减反射型电光调制原型器件研究
    4.1 引言
    4.2 基本原理
        4.2.1 工作原理
        4.2.2 器件要求
        4.2.3 质量指标
    4.3 实验部分
        4.3.1 原料和表征
        4.3.2 制作工艺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器件参数
        4.4.2 性能指标
        4.4.3 调制效果
        4.4.4 优缺点评价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侧链型聚酰亚胺极化膜的热光性能
    5.1 引言
    5.2 基本原理
    5.3 实验部分
        5.3.1 样品制备
        5.3.2 测试与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发色团含量对热光性能的影响
        5.4.2 极化膜厚度对热光性能的影响
        5.4.3 成形工艺对热光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论文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同步极化聚合的耐高温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透明性大侧基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与多孔聚亚胺的构筑及对各自的性能研究[D]. 郭金雨.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共聚型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 李建伟.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3]含酰亚胺结构超支化酞菁的合成及其三阶非线性性质研究[D]. 张吉亮. 吉林大学, 2016(09)
  • [4]多取代基-E-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D]. 沈立.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
  • [5]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的基础研究[D]. 高伟男. 吉林大学, 2009(08)
  • [6]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 王世伟. 吉林大学, 2009(08)
  • [7]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单体合成及其聚酰(亚)胺探索[D]. 王嘉安.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6)
  • [8]光漂白对聚合物二次谐波和热光效应的影响研究[D]. 陈开盛.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1)
  • [9]有机聚合物极化条件的优化分析[D]. 李帅. 江西师范大学, 2008(07)
  • [10]侧链型聚酰亚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宋洪祥. 东华大学, 2007(08)

标签:;  ;  ;  ;  ;  

耐高温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的同步极化聚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