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根状灌木洋柴不同生境的基生植物和分株种群特征

毛乌素沙地根状灌木洋柴不同生境的基生植物和分株种群特征

一、毛乌素沙地根茎灌木羊柴的基株特征和不同生境中的分株种群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学琳[1](2021)在《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下杨柴的克隆生长及其水分生理效应》文中提出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西南缘土壤水分异质格局下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种群的分布和不同生境下杨柴子母株的克隆整合特征和生理效应。本研究以毛乌素西南缘人工飞播杨柴灌丛为研究对象,在3种生境下(MWSD:杨柴克隆母株处于高水子株处于低水生境、MDSW:杨柴克隆母株处于低水子株处于高水生境、MDSD:杨柴克隆母株子株均处于低水生境),结合野外调查、酸性品红标记示踪、稳定同位素技术、生理生态监测等方法多尺度研究毛乌素沙地异质格局下杨柴的水分克隆整合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具有时空异质性。研究区土壤水分在相隔3.9-76.3 m间共监测到12个“高水分中心”和“低水分中心”,且不同水分中心呈不规则地镶嵌分布。在生境尺度土壤水分异质性分布下克隆繁殖是影响杨柴种群分布的关键因素。在土壤水分异质性分布下控制杨柴种群整体空间变异的空间自相关发生尺度(3.3-3.8 m)与其克隆繁殖根茎扩展的空间范围(0.82-3.83 m)相符,在设置的3条样带中球面拟合方程空间自相关度最高达到0.966。2.水分异质性生境下的4种不同处理中运输范围的排序:MWSD(M)>MDSW(M)>MDSW(S)>MWSD(S)。水分异质性生境下的MWSD(M)处理中,母株向子株运输速率>母株自运输速率;在MWSD(S)处理中,克隆子株自运输速率>子株向母株运输速率;在MDSW(M)处理中,克隆母株自运输速率>母株向子株运输速率;在MDSW(S)处理中,克隆子株自运输速率>子株向母株运输速率。水分一致性生境下的2种处理中运输范围的大小排序:MDSD(M)>MDSD(S)。在MDSD(M)处理中,克隆株自运输速率>母株向子株运输速率;在MDSD(S)处理中,克隆子株仅进行自运输。3.在3种不同生境下克隆母株的生理生态指标的排序为:MWSD>MDSW>MDSD,克隆子株的生理生态指标的排序为:MDSW>MWSD>MDSD。克隆分株的相对含水量、初始比导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初始荧光等生理生态指标随着土壤水分升高而增大,且不同生境间呈显着相关(P<0.05)。在同一生境下,处于高水分斑块下克隆分株的相对含水量、初始比导率、最大比导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原初光能转化率、潜在PSII活性均大于处于低水分斑块下克隆分株的生理生态指标值。4.在同一生境下,杨柴断根前后氢氧同位素不同,通过水分来源分析表明断根前后克隆子母株利用土壤水分层次不同。在MWSD生境下,克隆母株断根后利用的土壤水分层次基本不变,子株利用更深层的土壤水(从20-50 cm到50-150 cm);在MDSW生境下,克隆母株断根后利用更深层的土壤水(从20-50 cm到50-150 cm),子株偏向利用浅层的土壤水(20-50 cm)。5.在3种不同生境下,克隆子母株自运输速率与水分相关生理指标呈正相关,其中自运输速率与克隆分株的气孔导度、可变荧光显着正相关;克隆母株到子株的运输速率与克隆母株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呈显着负相关,与克隆子株的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可变荧光呈显着正相关;克隆子株到母株的运输速率与克隆母株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着正相关,与克隆子株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呈显着负相关。

祝婉月,王建永,许彤彤,潘晓斌,IRAM Abdullah,王岭[2](2020)在《克隆植物空间拓展及在退化生境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隆植物空间拓展特性可使其高效利用斑块化资源,对其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斑块化退化生境也具有潜在修复价值。本文首先对克隆植物适应异质环境的生存策略进行归纳,指出克隆植物多基于克隆整合,通过调控表型塑性、觅食行为及权衡生物量分配,强化克隆内分工,使不同生境分株表现出"趋富特化"特性,以提高斑块化资源利用效率和适应能力。同时基于"竞争–胁迫–干扰competition–stress–ruderal(C–S–R)"生活史对策理论,介绍了干扰、胁迫、竞争等环境因素对克隆植物拓展的影响及驱动机制,认为适度干扰(放牧、刈割等)可促进克隆植物拓展。本文对利用克隆植物拓展修复退化生境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克隆植物通过拓展产生发达的网状结构,有利于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环境,且繁殖体的拓展起到先锋物种作用,对退化生境物种更新、群落重建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这均利于退化生境的恢复演替。指出今后应注重克隆植物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为退化草地的修复和治理开辟新的研究思路。

刘丽婷[3](2017)在《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是红壤指示植物,具有根状茎克隆和孢子克隆两种克隆方式,常在亚热带植物群落系统受干扰退化后重建过程初级阶段以优势种群出现。研究芒萁克隆扩散形成种群的生态过程对了解亚热带退化植被演替和通过干扰提升林分质效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芒萁的蕨类克隆植物生物学特性和在四种低质林地生态特征,分析芒萁克隆生长、种群扩散及格局形成过程及产生的生态后果,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固定样地观测,分析芒萁根状茎克隆生长规律,从克隆单株尺度分析红壤区异质生境下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态的机理,芒萁是浅根性、枝源性、无限生长型、单轴和合轴混合型蕨类克隆植物,通过克隆生长将分株(茎芽、叶芽)放置在不同水平空间位置从而实现强的水平拓展。在克隆生长过程中,芒萁形态整合主要特点有:以增加叶芽、茎芽构件萌芽数量,抵消芽构件高死亡率对种群扩散的不良影响;及与间隔子所处环境外因无关的单条根状茎生长的随机性长度差异,缓解环境异质性对基株的不利影响,提高适合度;芒萁克隆生长过程根状茎形态整合、生理整合等克隆生长优势综合单株格局特点,使芒萁种群在退化红壤生境中有较高环境适合度和竞争优势。2、通过对四种不同干扰类型、程度及持续时间低质林的调查,发现林下芒萁种群扩散林分具有明显环境特征:红壤、地表植被干扰破坏、地位级指数低、林分早期郁闭度低等。在桉树人工林中,芒萁种群扩散需要的条件是芒萁孢子体具备克隆生长特性时,林分郁闭度要求0.6以下,当选择瘠薄的林地进行人工林营林,或者经营管理差、种植选择的品种早期速生性差、种植密度过小等经营问题存在时,人工林分郁闭度缓慢,会给芒萁源株定植有利的光照环境,芒萁种群迅速扩散。人工林下克隆植物种群的扩散,恰恰是人工林郁闭慢,即人工林目标树种冠幅横向扩展缓慢造成。芒萁不仅是红壤立地的指示物种,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过程,可视为红壤立地生境退化,乔木层树种冠层结构变化引起光资源均质性的生境向光资源异质性生境转变的过程。3、应用克隆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株种群尺度芒萁种群克隆结构,结合根状茎生长速率、间隔子寿命等,可析知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在江西泰和“马尾松-芒萁”次生林中芒萁基株种群克隆基因型分布格局研究中可知,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地区,芒萁在林下单优种群一旦形成,种群不断克隆扩散,循环覆盖,无人为干扰这种群落结构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4、通过对受干扰湿地松林干扰斑块和异质性冠层斑块的扩展点格局研究,发现对林分的干扰可促进或阻止芒萁种群的克隆扩散。城郊湿地松林在城市建设中受到的干扰,给芒萁种群扩散创造了条件;在针叶林中在人工林窗种植常绿阔叶树种形成的常绿阔叶树种斑块,与芒萁斑块,通过扩展点格局的分析,两者间具有显着负关联关系;在湿地松、马尾松林分中,利用人工林窗干扰,种植常绿乡土阔叶树种,是积极有效的林分干扰方式。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芒萁具有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对稀土尾矿自然恢复的植被群落种间关联分析发现芒萁在尾矿迹地植被天然恢复前15年林下灌草层优势度最高,结合芒萁克隆生长特性对异质性红壤立地环境适应性,和芒萁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强种间关联特性,可选用芒萁作为稀土尾矿植被修复的灌草层首选物种。论文通过探讨芒萁根状茎克隆生长特征、种群克隆扩散的条件、生态适应性机理及生态效应,同时应用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的概念、方法,解决森林经理中林地灌草层植被管理的问题;应用扩展点格局方法和斑块模型解决森林经理中干扰技术和植被关系的问题。

张雷,王晓江,洪光宇,武永智,李卓凡,海龙,王平平,高孝威,杨劼[4](2017)在《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杨柴根系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以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杨柴(Hedysarum laeve)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挖掘法分坡位获得不同深度的杨柴根系生物量和根茎数量,分析了不同飞播年限和不同坡位杨柴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飞播年限的增加,杨柴的重要值降低,油蒿(Artenisia ordosica)的重要值持续增加,杨柴有被油蒿取代的趋势,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飞播年限的增加,杨柴根冠比逐渐降低,飞播13、29和37 a样地分别为3.24、1.87和1.32;杨柴的根系生物量和根茎数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和飞播年限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杨柴根系生物量和根茎数量随着坡位的下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坡下显着高于坡上和坡中;杨柴根系绝大部分分布在040 cm,并且随着飞播年限的增加和坡位的下降,根茎分布更趋于表面化。

张娟,贺学礼,赵丽莉,许伟,闫姣[5](2015)在《荒漠土壤因子和DSE定殖对克隆植物入侵的响应》文中提出克隆植物,尤其是游击型克隆植物,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通过克隆扩展可侵入到不同生境斑块。克隆植物入侵可能会影响入侵地土壤营养状况和微生物群落。为了探明克隆植物入侵对DSE(dark septate endophytes)活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3年6月在克隆植物羊柴(Hedysarum laeve)和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群落空地沿根状茎延伸方向设置样方,分别于6月、8月和10月在样方内分0—10、10—20、20—30、30—40、40—50 cm土层采集土样和根样,研究了不同采样时间羊柴和沙鞭群落空地DSE和土壤理化性质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从6月到10月,随时间后延,克隆植物逐渐侵入群落空地,沙鞭入侵群落空地数和分株数高于羊柴。羊柴群落空地根系DSE定殖率随采样时间后延,逐渐降低,最大值在6月;沙鞭群落空地根系DSE定殖率随采样时间后延,逐渐升高,最大值在10月。随着克隆植物入侵,入侵地土壤中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含量显着提高,羊柴入侵提高了入侵群落空地土壤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沙鞭入侵提高了入侵群落空地土壤碱解N和有效P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羊柴群落空地DSE定殖率与土壤p H值和电导率显着正相关,沙鞭群落空地DSE定殖率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与电导率、碱解N和有效P极显着正相关。克隆植物入侵使得土壤环境更有利于克隆植物自身生长,为荒漠植被恢复提供了前提。

郑亚琼[6](2014)在《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特征及与内外资源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以塔里木河上游农一师16团的天然灰叶胡杨林、叶尔羌河下游阿瓦提县天然胡杨和灰叶胡杨混交林以及塔里木河中游轮台县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测定分析的方法,研究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繁殖器官—横走侧根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态特征、横走侧根上不定芽和克隆分株的数量格局特征、内外资源对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的影响、以及基株和克隆分株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分株发生与横走侧根空间分布及其形态特征的关系:对胡杨和灰叶胡杨横走侧根空间分布的调查发现,16团三个生境中灰叶胡杨产生克隆分株的横走侧根均分布在020cm土层内;阿瓦提林内灰叶胡杨和胡杨产生克隆分株的横走侧根分布在2040cm土层内;轮台两个生境中的胡杨产生克隆分株的横走侧根分布深度不同,在河道边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横走侧根分布在010cm土层内,林内横走侧根则分布在3040cm土层中。克隆分株生长部位的横走侧根(萌蘖处的横走侧根)分布的深度比远端根和近端根浅,而远端根比近端根深;克隆分株生长部位的横走侧根最粗,向两端逐渐变细,且远端根始终比近端根要粗。有不定芽/克隆分株产生的水平侧根部位直径增加,无不定芽/克隆分株产生的水平侧根的根段直径水平较为一致,水平侧根上不定芽/克隆分株单个分布处的粗度比不定芽/克隆分株密集分布粗度要细。2、胡杨和灰叶胡杨横走侧根上不定芽及克隆分株的数量格局特征:同一生境和不同生境下胡杨、灰叶胡杨横走侧根上的不定芽/克隆分株的大小、数目及分布特点均不同。横走侧根上有的位置没有或只有几个不定芽/克隆分株的分布,有的位置分布有十几到几十个不定芽/克隆分株;同一位置分布的不定芽/克隆分株的大小有差异;横走侧根上的不定芽/克隆分株呈单个或多个聚集分布,不定芽/克隆分株之间分布的距离或远或近的分布在横走侧根;不定芽/克隆分株局部表现为“密集型”分布,整体上表现为“游击型”分布。3、内外资源对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的影响: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繁殖特征不仅受到克隆繁殖器官(横走侧根)所在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受到克隆繁殖器官(横走侧根)本身养分含量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对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的影响表现在:土壤含水量越高,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越低,横走侧根上不定芽的数量越多(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含水量);土壤碱解氮含量越高,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越低,未出土克隆分株的数量越多(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含水量和碱解氮含量越高,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越低,出土克隆分株的数目越多。横走侧根养分含量对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的影响表现在:横走侧根上不定芽数量、未出土克隆分株数量/出土克隆分株数量均与横走侧根中的全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而横走侧根上不定芽数量和横走侧根上出土克隆分株数量与横走侧根中的全钾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4、胡杨和灰叶胡杨基株及克隆分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三个研究区内幼树、小树、中树、大树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模式向随机分布模式转化,在大树阶段只有随机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8种不同的取样尺度(5m×5m、5m×10m、5m×15m、10m×10m、10m×15m、15m×15m、15m×20m、20m×20m)下,三个研究区的克隆分株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说明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分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根本属性是集群分布;三个研究区的克隆分株种群共同表现出在5m×5m的取样尺度上,负二项参数(K)最小,Cassie指标(CA)和聚块性指标PAI)最大,聚集强度在5m×5m的取样尺度上最大。

刘法[7](2012)在《毛乌素沙地油蒿格局分析及对地表结皮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选取混播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天然油蒿地设置样方进行调查,应用Ripley’s K函数的双变量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分析:1)飞播条件下油蒿、羊柴和花棒种群的点格局;2)天然样地油蒿的不同生长状态的格局;3)油蒿植株在不同条件下对结皮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固定沙地上的油蒿集聚性强于半固定沙地,这主要是由于固定沙地上的土壤水分较少,集群生长是油蒿为抑制其他种群的繁殖,从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采取的方式;而半固定沙地的土壤水分相对充足,油蒿集聚性相对较弱。2、羊柴在半固定沙地上集聚性强于固定沙地,由于固定沙地土壤水分较差,导致羊柴个体相对于半固定沙地有所减少,数量的降低会引起集聚性下降;羊柴还是一种克隆性游击植物,羊柴种群植株间的分株间距一般会很大,羊柴的根系可以伸入地下2m获取水分,这种特性也会导致羊柴在水分条件较差的固定沙地中,为了减少竞争,分株距加大引起集聚性下降。半固定沙地上的羊柴数量明显大于固定沙地,这可能是由于固定沙地有明显的土壤结皮,在降雨量稀少的毛乌素沙地,结皮的大面积出现可以影响到土壤水分的传导,有限的降水在分配上出现变化,根系较深的灌木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土壤水分而衰退。3、花棒在固定沙地与半固定沙地中的都表现为集群分布,可以集中飞播或种植,在半固定沙地上,龄级较小的油蒿与花棒有竞争关系。4、在沙地上飞播种植油蒿将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当油蒿生长将沙地固定使之成为半固定沙地,之后演替为固定沙地,最后完全由自然条件所决定成为自然演替中的油蒿(天然样地)。在天然样地中,自然生长的活油蒿、半死油蒿、死油蒿都呈集群分布;其中活油蒿与半死油蒿龄级相差越大竞争越明显,因此对于油蒿种群来说,龄级较大的油蒿会抑制龄级较小的油蒿生长。5、油蒿植株对结皮厚度有显着影响,油蒿的冠幅越大,附近的结皮也越厚。

王赛宵[8](2012)在《唐古特白刺的克隆生长及种群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兼具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生殖方式的植物。自然条件下,对于唐古特白刺基株,其源株的定居是有性繁殖的结果,但基株扩展和分株种群更新等则主要依靠压条型克隆生长实现。目前针对唐古特白刺的相关研究虽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克隆生长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固定、半固定沙地中生长的天然唐古特白刺群落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克隆分株萌生点位置、分株萌生率、不定根形成点数量、生物量分配、分株高度与冠幅等指标的调查,揭示其克隆生长特点与分株种群特征;并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基株、分株两个层次的唐古特白刺种群年龄结构与生命表进行分析。以期探究自然条件下唐古特白刺的克隆繁殖特性及群落稳定性,同时为当地唐古特白刺的保育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唐古特白刺为枝源压条型克隆植物,克隆构型为游击型,间隔子长度、分枝强度在不同生境的种群间存在显着差异,分枝角度在不同种群间差异较小。与半固定沙地相比,固定沙地中的唐古特白刺种群具有较大的基株高度、较多的分株数量与压条数量、较长的压条总长度、相似的压条平均长度以及更多的不定根形成点数量;不同类型沙地中分布的唐古特白刺克隆分株的萌生点位置分布有显着差异,与半固定沙地相比,固定沙地中唐古特白刺种群萌生点位置分布更浅。(2)唐古特白刺压条对克隆生长的发生有着显着影响,压条长度对与克隆分株萌生率、克隆分株个数显着相关,与不定根形成点数目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压条直径与分株萌生率、不定根形成点数量成极显着相关,与克隆分株数显着相关。唐古特白刺分株种群压条级别越高,克隆分株数目越少,分株枯死率越低,此时,分株将更多生物量分配于地上部分生长,根生物量分配也就随之减小。(3)与半固定沙地相比,固定沙地中唐古特白刺分株种群具有更多的分株数、更小的分株间距,压条具备更强的分枝强度,克隆生长现象更明显。与此同时,固定沙地中唐古特白刺分株枯死率更高,种群更新速度更明显。(4)所调查的唐古特白刺基株种群处于中龄林阶段,种群维持主要依赖于中幼龄个体,实生幼苗少,整个种群表现出下降趋势;唐古特白刺分株种群中以中幼株所占比例最大;且基株、分株种群个体数所占百分比随着龄级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这两个水平的种群的存活曲线均属于Deevey-Ⅰ型,种群死亡率和危险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波动变化,且均存在两个死亡高峰;死亡密度曲线都表现出波动变化趋势,但第Ⅲ龄级阶段前者的凹点对应着后者的凸点,两曲线都在第Ⅲ龄级呈现出变化放缓的现象,第Ⅴ龄级之后,种群呈现衰退特征。

刘法,杨海龙,高甲荣,崔强,李柏[9](2011)在《毛乌素沙地羊柴种群点格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分别在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设立一块50 m×50 m典型样地,应用Ripley’s K函数的双变量点格局分析方法,对飞播条件下羊柴种群的点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羊柴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植株大小及生境2种因素关系密切,随着羊柴植株形体的增大,其集聚强度加强;对于羊柴种群的空间关联性,随着2个大小级的形体大小差异减小,它们的空间正关联关系将加强;半固定沙地上的羊柴种群及其各大小级与固定沙地相比更趋向于集群分布,同时各大小级之间的空间正关联也更明显;移植羊柴时,应尽量将其栽种成集聚分布形式,以提高植被成活率。

刘芳[10](201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茭蒿(Artemisia giraldii)隶属菊科(Composiate)蒿属(Artemisia),多年生草本状半灌木,以茭蒿为建群种的干草原是我国温带南部和暖温带森林草原带及典型草原带南部边缘地区的重要草原类型,同时茭蒿也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茭蒿能够特异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沟谷中,且长期、稳定的存在。沟壑交错的地貌导致热量、水分等环境因子在沟谷中重新分配,使得沟谷成为一种不同于地带性生境的特殊生境。选取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黄土高原北缘的丘陵沟壑区作为研究区,从个体、种群、群落三个层面入手研究茭蒿对沟谷特殊生境的适应性,以期揭示茭蒿的生态适应机制,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建植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茭蒿的区系地理分布茭蒿的地理分布范围为E101°-116°,N34°-41°,海拔390-2800m之间,其现代分布中心为黄土高原,茭蒿现代分布中心的形成是在茭蒿不断适应黄土地质和黄土高原环境变化中协同进化而来的。2、茭蒿群落及生境特征(1)、茭蒿适合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区30°-50°的陡沟坡上,坡度小于或大于这一范围,茭蒿的生物量均明显下降,表明30°-50°左右的黄土沟坡为茭蒿特异占领的生境。(2)、茭蒿在黄土沟谷中形成以它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其中在沟谷阳坡形成茭蒿单优群落,群落盖度低,物种种类贫乏,平均生物量为13.88g·m-2;在沟谷阴坡与硬质早熟禾形成共建群落,群落盖度较高,物种种类较丰富,平均生物量较高,为36.55g·m-2。(3)、茭蒿群落生境相比梁顶生境具有以下特征:土壤容重小、孔隙度大、易被侵蚀;土壤TOC、全氮、速效氮含量低,土壤贫瘠;水分散失较快。3、茭蒿种群特征(1)、茭蒿种群年龄结构在沟谷阴坡为增长型,在阳坡为稳定型;相比梁顶,茭蒿在沟谷中具有高的种群密度和根冠比。(2)、茭蒿种群在梁顶生境中随着撂荒恢复演替的进行,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转向小尺度聚集分布再转变为较大尺度聚集分布,与此同时,种群空斑面积显着增加,种群领地减小;而在沟谷生境中茭蒿种群呈现典型的随机分布,种群空斑面积显着低于梁面各群落,种群领地显着高于梁顶。(3)、梁顶—沟谷的生境梯度上,茭蒿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广泛分布在梁顶和沟谷各种生境中;与茭蒿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的一组植物中大多数是梁顶植物群落演替前期优势程度较高或出现较早的物种,表明从生态位属性上看茭蒿为一个演替前期物种。4、茭蒿繁殖特征(1)、茭蒿种群的生殖分配以无性繁殖为主,仅投入很少的一部分能量用于有性繁殖。(2)、茭蒿种子质量很小,千粒重仅为0.0901±0.0051g,这种特性有利于其种子的传播;茭蒿种子质量虽然很小,但在相同条件下,与其他植物种子发芽率并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即种子质量的大小没有对茭蒿种子的萌发造成影响。(3)、沟谷中茭蒿每基株分生的无性系分株数量最多,无性繁殖的平均扩散面积最大;梁顶上的茭蒿基株具有最少的无性系分株数和最小的平均扩散面积。表明沟谷生境中茭蒿的无性繁殖能力优于梁顶生境。(4)、土壤种子库中,75%的茭蒿种子位于0-5cm土层中;沟谷中茭蒿种子表现出随着沟谷稳定程度的增加,种子密度增大,并且始终都是群落土壤种子库中重要值最大的物种;梁顶上的土壤种子库中,茭蒿的种子密度是所有生境中最低的,重要值显着下降。表明,沟谷中的茭蒿种群具有较强的繁殖潜力。5、茭蒿的生理生化特征从叶片的水分生理特征上看,茭蒿与本氏针茅和铁杆蒿的抗旱性没有显着差别;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表明,茭蒿与本氏针茅和铁杆蒿表现出的抗旱性接近,不同生境中的茭蒿种群所表现出的抗旱性也接近,均无显着差异。表明茭蒿具有一定的抗旱性,能够适应沟谷中较为干旱的生境特征。6、茭蒿的生态效应茭蒿在黄土丘陵较陡沟坡上可以长期、稳定存在并形成优势度较高的群落,作为一种天然分布于此的群落类型,茭蒿群落具有自组织、自维持的特性。因此,茭蒿是黄土丘陵沟壑区陡坡水土流失治理的优良物种。

二、毛乌素沙地根茎灌木羊柴的基株特征和不同生境中的分株种群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乌素沙地根茎灌木羊柴的基株特征和不同生境中的分株种群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下杨柴的克隆生长及其水分生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案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杨柴克隆种群的空间格局
    3.1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异质性
    3.2 土壤水分异质性分布下杨柴克隆种群的空间格局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境下杨柴克隆分株的水分整合
    4.1 水分异质生境下杨柴克隆分株间酸性品红标记物的运输距离
    4.2 水分异质生境下杨柴克隆分株间酸性品红标记物的运输速率
    4.3 水分一致生境下杨柴克隆分株间酸性品红标记物的运输距离
    4.4 水分一致生境下杨柴克隆分株间酸性品红标记物的运输速率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不同生境下杨柴克隆分株水分整合的生理效应
    5.1 不同生境下杨柴水分生理整合对组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5.2 不同生境下杨柴克隆分株水分整合对木质部导水率的影响
    5.3 不同生境下杨柴克隆分株水分整合对光合指标的影响
    5.4 不同生境下对杨柴克隆分株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5.5 不同生境下杨柴断根后克隆分株的水分来源
    5.6 不同生境下杨柴克隆分株水分整合速率与生理生态指标的关系
    5.7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概述
        1.2.1. 概念与理论研究现状
        1.2.2. 克隆植物种群格局形成
        1.2.3.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重点
        1.2.4. 林学中克隆植物种群生态研究方向
    1.3. 根状茎克隆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1.3.1. 根状茎克隆特点
        1.3.2. 根状茎的形态适应性
        1.3.3. 根状茎生态适应策略
    1.4. 克隆性蕨类植物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1.4.1. 克隆蕨类种群生态理论研究
        1.4.2. 蕨类克隆构件格局形成与生态功能
        1.4.3. 蕨类克隆植物环境适合度
    1.5. 芒萁生理特性研究现状
        1.5.1. 芒萁生长特点
        1.5.2. 芒萁生物量与营养循环
        1.5.3. 光合作用与化感效应
        1.5.4. 重金属富集功能
        1.5.5. 芒萁生态功能的争论
        1.5.6.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芒萁生态位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科学问题
        2.1.1. 问题提出
        2.1.2. 解决思路
    2.2. 研究背景与内容
        2.2.1. 单株尺度: 根状茎克隆生长规律及格局
        2.2.2. 基株尺度: 种群相同基因型单株格局
        2.2.3. 群落尺度: 芒萁种群斑块与干扰、植被斑块间关联
        2.2.4. 环境因素: 林分郁闭度与土壤条件
        2.2.5. 林分影响: 对人工林目标树种生产力影响
        2.2.6. 应用研究:稀土尾矿植被群落芒萁重要值与种间关联
    2.3. 样地与技术路线
第3章 数据调查与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赣中湿地松人工林试验地
        3.1.2. 赣南马尾松次生林试验地
        3.1.3. 广东雷州地区桉树林人工林试验地
        3.1.4. 赣南县稀土尾矿试验地
    3.2. 固定样地观测根状茎拓展过程与格局
        3.2.1. 固定样地设置与观测
        3.2.2. 完整单株根状茎挖掘与制图
        3.2.3. 观测数据分析
    3.3. 克隆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基株扩散距离
        3.3.1. 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分析
        3.3.2. 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3.3.3. 小尺度空间芒萁种群克隆多样性
    3.4. 扩展点格局方法研究芒萁斑块与其他斑块关联
        3.4.1. 植被和干扰的斑块化
        3.4.2. 调查取样
        3.4.3. 布局图绘制
        3.4.4. 扩展点格局分析方法应用与改进
        3.4.5. Programita软件的应用
    3.5. 空间替代时间对比林分研究芒萁扩散环境条件
        3.5.1. 样地调查
        3.5.2. 利用同龄人工林冠幅计算林分郁闭度
        3.5.3. 土种类型与土壤肥力
    3.6. 对比分析种群扩散对桉树生长影响
        3.6.1. 样地设置
        3.6.2. 植物调查
        3.6.3. 数据分析
    3.7. 空间替代时间研究尾矿芒萁群落种间关系
        3.7.1. 植被调查
        3.7.2. 数据处理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单株根状茎生长规律与格局
        4.1.1. 芒萁单株根状茎形态
        4.1.2. 根状茎的水平空间格局特点
        4.1.3. 根状茎拓展及萌芽的季节规律
        4.1.4. 根状茎总长及芽总数变化数量动态
        4.1.5. 分生组织(茎芽、叶芽)数量变化规律
        4.1.6. 茎芽构件密度
    4.2. 芒萁转录组测序结果及基株种群扩散格局
        4.2.1. 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
        4.2.2. 芒萁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4.2.3. 基于EST-SSR标记的芒萁克隆多样性
    4.3. 芒萁斑块与异质性冠层斑块和干扰斑块关联
        4.3.1. 点格局分析函数选择和参数确定
        4.3.2. 过熟湿地松林受干扰下芒萁种群格局特点
        4.3.3. 芒萁斑块与异质性冠层斑块的关联关系
        4.3.4. 芒萁斑块与干扰斑块的关联关系
    4.4. 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条件
        4.4.1. 芒萁扩散与林分郁闭度差异
        4.4.2. 芒萁种群分布桉树人工林立地土种类型
        4.4.3. 芒萁种群分布桉树人工林立地养分范围
    4.5. 芒萁扩散对桉树人工林经营的影响
        4.5.1. 调查样地环境特征
        4.5.2. 芒萁扩散对桉树单株材积影响
        4.5.3. 芒萁种群扩散对林下灌草层群落结构影响
        4.5.4. 桉树林下芒萁优势种群数量特征
    4.6. 稀土尾矿芒萁群落生态特征
        4.6.1. 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4.6.2. 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
        4.6.3. 主要物种对间的关联性
        4.6.4. 成对物种的关联测度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5.1. 根状茎克隆生长特点跟异质性生境适应性分析
        5.1.1. 游击型克隆构型的单株平面格局
        5.1.2. 芒萁单株觅食行为
        5.1.3. 芒萁种群形态可塑性
        5.1.4. 资源分配的时空特性
        5.1.5. 构件分生特点和克隆特征
        5.1.6. 构件寿命与根状茎拓展长度、面积
    5.2. 分子克隆生态学的基株格局分析
        5.2.1. 蕨类植物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分析
        5.2.2. 芒萁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5.2.3. 基于EST-SSR标记的小尺度空间芒萁克隆多样性
        5.2.4. 芒萁种群克隆扩散的时间与距离
    5.3. 受干扰林分芒萁群落与环境关系分析
        5.3.1. 植被及干扰斑块化与点格局分析
        5.3.2. 克隆植物种群与点格局分析条件
        5.3.3. 斑块关联分析与芒萁种群格局形成
        5.3.4. 林分低质化趋势与芒萁种群扩散
        5.3.5. 芒萁克隆种群源株复杂的定植过程
    5.4. 桉树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的条件分析
        5.4.1. 桉树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光照和土壤条件
        5.4.2. 芒萁扩散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
    5.5. 芒萁种群扩散在稀土尾矿植被修复应用分析
        5.5.1. 群落种间关联动态
        5.5.2. 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物种筛选
        5.5.3. 芒萁尾矿逆境生境的适应
    5.6. 讨论
        5.6.1. 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过程
        5.6.2. 桉树林“林下不长草”生态现象
        5.6.3. 芒萁种群在受损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5.6.4. 芒萁物种特性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6.3.1. 克隆植物与林下植被管理
        6.3.2 克隆植物与红壤区低效林质量提升
        6.3.3. 克隆植物与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程
        6.3.4. 芒萁与稀土尾矿植被修复
附表(图)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杨柴根系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
    1.3 植被调查
    1.4 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茎数量调查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群落基本特征
    2.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根冠比变化特征
    2.3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根系生物量和根茎数量垂直分布特征
    2.4 不同坡位杨柴根系生物量和根茎数量垂直分布特征
3 讨论
    3.1 杨柴根冠比变化
    3.2 杨柴根系的退化原因
    3.3 杨柴根系分布层次
4 结论

(5)荒漠土壤因子和DSE定殖对克隆植物入侵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 1目标植物
    1.2样方设计
    1.3样品采集
    1.4研究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克隆植物入侵状况
    2.2克隆植物群落空地DSE时空分布
    2.3克隆植物群落空地土壤因子时空分布
    2.4克隆植物群落空地DSE定殖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3讨论
    3.1克隆植物入侵对DSE定殖的影响
    3.2DSE和土壤因子对克隆植物入侵的响应
    3.3DSE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6)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特征及与内外资源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克隆植物及其重要性
        1.2.2 克隆植物对异质性环境的适应对策
        1.2.3 芽库及其与克隆分株的关系研究
        1.2.4 基株和克隆分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1.2.5 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繁殖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1 胡杨和灰叶胡杨横走侧根上芽库及克隆分株特征
        1.3.2 内外资源对不定芽发生及不定芽转化为克隆分株的影响
        1.3.3 胡杨和灰叶胡杨基株及克隆分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第2章 胡杨和灰叶胡杨的克隆生长特征
    2.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横走侧根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态特点
        2.2.2 横走侧根上不定芽数量格局特征
        2.2.3 横走侧根上未出土克隆分株数量格局特征
        2.2.4 横走侧根上出土克隆分株数量格局特征
        2.2.5 横走侧根空间分布和形态特点与不定芽和克隆分株发生的关系
    2.3 讨论
        2.3.1 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分株横走侧根的空间分布特征
        2.3.2 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分株横走侧根形态特征
        2.3.3 胡杨和灰叶胡杨横走侧根上的不定芽特征
        2.3.4 胡杨和灰叶胡杨横走侧根上未出土/出土克隆分株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2.4.1 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分株横走侧根空间分布特征
        2.4.2 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分株横走侧根形态特征
        2.4.3 胡杨和灰叶胡杨横走侧根上不定芽特征
        2.4.4 胡杨和灰叶胡杨横走侧根上未出土克隆分株/出土克隆分株特征
第3章 胡杨和灰叶胡杨的克隆生长对内外资源的响应
    3.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物理性质对克隆生长的影响
        3.2.2 土壤化学性质对克隆生长的影响
        3.2.3 影响克隆生长的主要土壤因子分析
        3.2.4 横走侧根中矿质养分含量对克隆生长的影响
        3.2.5 影响克隆生长的横走侧根中主要矿质养分含量分析
    3.3 讨论
        3.3.1 土壤理化性质对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的影响
        3.3.2 横走侧根中矿质养分含量对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3.4.1 土壤理化性质对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的影响
        3.4.2 横走侧根中矿质养分含量对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的影响
第4章 胡杨和灰叶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群落结构与组成
        4.2.2 种群径级结构
        4.2.3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2.4 克隆分株种群的空间格局规模
    4.3 讨论
        4.3.1 不同研究区群落组成和种群的径级结构
        4.3.2 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4.3.3 不同取样尺度下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分株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4.3.4 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分株种群的空间格局规模
    4.4 本章小结
        4.4.1 不同研究区群落组成和种群的径级结构
        4.4.2 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4.4.3 不同取样尺度下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分株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4.4.4 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分株种群的空间格局规模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毛乌素沙地油蒿格局分析及对地表结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荒漠化防治植被恢复研究状况
    1.3 毛乌素沙地固沙植被恢复重建中存在的问题
        1.3.1 毛乌素沙地人工固沙植物种的选择及配置
    1.4 油蒿生态学研究进展
        1.4.1 油蒿对沙地生境的适应性
        1.4.1.1 油蒿的形态特征与适应性
        1.4.1.2 生理特征的适应性
        1.4.1.3 繁殖特性的适应性
        1.4.2 油蒿群落对沙地生境的生态作用及经济价值
        1.4.2.1 促进土壤发育
        1.4.2.2 生态水文作用
        1.4.2.3 经济价值
    1.5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研究方法
        1.5.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5.2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分布类型
        1.5.2.1 随机分布
        1.5.2.2 均匀分布
        1.5.2.3 集群分布
        1.5.3 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
        1.5.4 点格局分析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气候与气象
    2.3 水文地质
    2.4 地形地貌
    2.5 土壤状况
    2.6 植被状况
        2.6.1 灌丛
        2.6.2 草原
        2.6.3 草甸
        2.6.4 草原带沙地植被
        2.6.5 荒漠植被
        2.6.6 植被分布格局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样方调查
    3.3 技术路线图
4 混播样地点格局分析
    4.1 油蒿群落龄级划分
    4.2 混播样地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4.2.1 样地1中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4.2.2 样地2中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4.3 混播样地单种分布格局
        4.3.1 样地1未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4.3.2 样地2未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4.3.3 样地1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4.3.4 样地2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4.4 混播样地群落种间分布格局
        4.4.1 样地1未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4.4.2 样地2未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4.4.3 样地1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4.4.4 样地2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4.5 天然油篙样地点格局分析
        4.5.1 天然样地中油蒿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4.5.2 天然样地单种分布格局
        4.5.2.1 样地5未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4.5.2.2 样地5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4.5.3 天然样地种间分布格局
5. 油蒿植株个体对结皮厚度的影响
    5.1 调查取样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唐古特白刺的克隆生长及种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白刺属植物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
        1.2.2 唐古特白刺研究进展
        1.2.3 克隆植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1.2.4 不同生境中植物克隆生长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固定沙地
        2.1.2 半固定沙地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方法
        2.2.2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唐古特白刺基株形态及克隆生长研究
    3.1 基株特征
        3.1.1 基株形态
        3.1.2 基株生物量及其分配
        3.1.3 唐古特白刺克隆构型的判定
    3.2 克隆分株形成特点
        3.2.1 分株萌生点位置及影响因素
        3.2.2 分株萌生率
    3.3 不定根形成点数量
    3.4 压条长度、直径对唐古特白刺克隆生长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唐古特白刺分株种群特征
    4.1 分株种群形态特征
    4.2 压条特征
    4.3 枯死率
    4.4 不同层次分株特征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唐古特白刺种群结构分析
    5.1 年龄结构分析
    5.2 生命表分析
        5.2.1 生命表编制
        5.2.2 存活曲线绘制
        5.2.3 死亡率和损失度曲线
    5.3 生存函数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唐古特白刺的克隆构型与克隆生长特点
        6.1.2 唐古特白刺的分株种群特征
        6.1.3 唐古特白刺的种群结构
    6.2 讨论
    6.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9)毛乌素沙地羊柴种群点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调查
    2.2 羊柴基株的确定与不同发育阶段大小级划分
    2.3 点格局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羊柴种群的空间分布
    3.2 羊柴种群不同大小级的空间分布
    3.3 羊柴种群不同大小级的空间关联
4 结论与讨论

(10)黄土丘陵沟壑区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自然地理概况
        1.2.1 地貌及土壤特征
        1.2.2 气候特征
        1.2.3 植被特征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茭蒿地理分布信息来源与方法
        2.2.1 植物分布信息来源
        2.2.2 分布图的绘制
        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1 土壤含水量及容重测定
        2.3.2 土壤粒径测定
        2.3.3 土壤总孔隙度计算
        2.3.4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2.4 其他环境因子测定
        2.4.1 大气温度和湿度的测定
        2.4.2 坡面上太阳辐射量的计算
        2.5 植被调查
        2.5.1 群落特征调查
        2.5.2 种群年龄结构调查
        2.5.3 根冠比
        2.6 种群格局调查
        2.6.1 点格局分析
        2.6.2 种群空斑
        2.7 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计算
        2.8 种群繁殖特征调查
        2.8.1 无性繁殖特征调查
        2.8.2 有性繁殖特征调查
        2.9 土壤种子库测定
        2.10 热值的测定
        2.11 植物水分生理特征测定
        2.11.1 叶片含水量
        2.11.2 叶片保水力
        2.11.3 比叶面积
        2.11.4 叶片水势
        2.11.5 蒸腾速率
        2.12 植物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12.1 游离脯氨酸的测定:采用酸性茚三酮比色法
        2.12.2 可溶性糖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
        2.12.3 叶绿素含量测定:分光光度计法
        2.12.4 保护酶(SOD,POD)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12.5 生理生化指标综合比较分析
第三章 茭蒿的区系地理分布
第四章 茭蒿群落及生境特征
    1 茭蒿群落的分布特点
    2 植物群落类型及特征
    3 生境特征
        3.1 土壤理化特征
        3.1.1 土壤容重
        3.1.2 土壤机械组成
        3.1.3 土壤孔隙度
        3.1.4 土壤TOC、全N、全P、速效N、速效P含量
        3.1.5 土壤水分特征
        3.2 其他环境因子特征
        3.2.1 大气温度、湿度
        3.2.2 太阳辐射量
第五章 茭蒿种群特征
    1 种群年龄结构
    2 种群基株特征
    3 茭蒿的根冠比
    4 种群格局特征
    5 种群生态位
    6 热值分析
第六章 茭蒿的繁殖特征
    1 茭蒿的生殖分配
    2 有性繁殖特征
        2.1 种子产量
        2.2 种子千粒重
        2.3 种子萌发特性
        2.3.1 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2 不同沙埋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3 不同含水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 土壤种子库特征
    4 无性繁殖特征
第七章 茭蒿的生理生化特征
    1 植物水分生理特征
        1.1 比叶面积
        1.2 叶片水分饱和亏
        1.3 叶片含水量及失水率
        1.4 叶水势
        1.5 植物蒸腾速率比较
    2 叶片生理生化特性
        2.1 渗透调节物质
        2.1.1 游离脯氨酸的含量
        2.1.2 可溶性糖的含量
        2.2 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
        2.2.1 保护酶活性
        2.2.2 丙二醛含量
        2.3 总叶绿素含量
        2.4 总有机酸含量
        2.5 生理生化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
第八章 讨论
    1 茭蒿的生态适应性
        1.1 茭蒿对生物环境的适应特性
        1.2 茭蒿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特性
    2 茭蒿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建植中的作用
第九章 结论
    1 茭蒿的区系地理分布
    2 茭蒿群落及生境特征
    3 茭蒿种群特征
    4 茭蒿繁殖特征
    5 茭蒿生理生化特征
    6 茭蒿的生态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四、毛乌素沙地根茎灌木羊柴的基株特征和不同生境中的分株种群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下杨柴的克隆生长及其水分生理效应[D]. 赵学琳. 宁夏大学, 2021
  • [2]克隆植物空间拓展及在退化生境修复中的应用[J]. 祝婉月,王建永,许彤彤,潘晓斌,IRAM Abdullah,王岭. 草业科学, 2020(11)
  • [3]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D]. 刘丽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杨柴根系分布特征[J]. 张雷,王晓江,洪光宇,武永智,李卓凡,海龙,王平平,高孝威,杨劼. 生态学杂志, 2017(01)
  • [5]荒漠土壤因子和DSE定殖对克隆植物入侵的响应[J]. 张娟,贺学礼,赵丽莉,许伟,闫姣. 生态学报, 2015(04)
  • [6]胡杨和灰叶胡杨克隆生长特征及与内外资源的关系研究[D]. 郑亚琼. 塔里木大学, 2014(03)
  • [7]毛乌素沙地油蒿格局分析及对地表结皮的影响[D]. 刘法.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8]唐古特白刺的克隆生长及种群结构研究[D]. 王赛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01)
  • [9]毛乌素沙地羊柴种群点格局分析[J]. 刘法,杨海龙,高甲荣,崔强,李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04)
  • [10]黄土丘陵沟壑区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刘芳. 内蒙古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毛乌素沙地根状灌木洋柴不同生境的基生植物和分株种群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