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大方成因

浅谈中药大方成因

一、中药大处方成因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逸雯[1](2020)在《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前期对中医学“结”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完善理论认识,凝炼规律,为临床“结”之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运用阐释学、文献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第一部分:通过阐释学,文献学的阐释、文字、音韵等研究方法,界定“结”之本义、引申义,通过对中医学“结”之概念、同义字辨析,相近概念的鉴别,初步提炼中医学“结”的内涵特点。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察、司外揣内、取象思维等方法,系统挖掘“结”之病机、病(证)、脉象的规律和特点。第二部分: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所载本草、方书中的散结方药做系统整理,初步建立方剂、本草数据库。为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提供基础。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研究基础上,聚焦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对其病机、病证的辨识和疾病的治疗进行实例分析。结果:1.“结”的概念界定:“结”本义“缔结”,指把线、绳之类绾合相扣成疙瘩,使不能解脱。中医学之“结”的医学内涵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在病理状态下,作为病机、病证、脉象,重在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的特性。与医学中常见的“积”“聚”“症”“瘕”“瘰疬”“痰核”“瘿”“瘤”“郁”“滞”“痞”等概念在内涵、疾病的成因、临床表征上的辨识上存在差异。2.中医学“结”之病机的内涵与辨识规律:“结”病机是“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病因、诊断、治疗的核心要素,在临床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结”之病机指“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结”病机发生的内在规律可初步概括为:诸瘀血、水液等有形之物是“结”发生的基础,热、寒等病邪是“结”发生的催化剂,二者相互结聚,继而成结。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又相互结聚,往往因果夹杂,形成“因”“果”并见的循环。病位特点与邪气易于侵袭、有形之物易留存之处相关,常见在六腑、奇恒之腑等形态中空的脏器,皮肤肌腠等津液丰富且邪气易于侵袭之处。“结”之病机的辨识可初步概括为:诸邪聚积变化,皆属于结;诸病郁积闭塞,胀满疼痛,皆属于结;诸痈疮癌毒,皆属于结。3.中医学“结”之病证与辨识:从发病部位的角度对“结病”进行归纳,常见腑病、血脉病、经带胎产及疮疡病,对应现代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外科病。从病因的角度出发,结证的命名强调病邪属性,如热结证、寒结证、血结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等。结病(证)临床表现多样,病变累及全身各处,但范围局限,部位固定。临床以胀满、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表现为结块,视而可见、扪而可知,疾病易生痈疮肿毒之恶变。4.结脉的特点:“结脉”是一个独立的概念。结脉具有“节律不匀、脉行徐缓”的特点。结脉可辅助辨识病机,主“阴寒固结”和“气血凝滞”。在疾病的辨别上,“结而缓”为阳虚,“数而结”为阴虚,“举按有力”为郁滞,素有结脉看禀赋。若结脉歇止,少则轻,频则重,三五不调则不治。5.“结”病证的治疗方案:治疗当遵循标本缓急、治贵权变、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未病先治与既病防变的原则,常见针刺、灸法、汤液三种散结的治疗手段。汤液的治疗以祛邪散结为主,在一定条件下兼以补益。制定的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包括方剂91首,中药284味。依据方、药的主治病证和作用部位,初步形成了针对热结证、寒结证、痰结证、水结证、乳结证、食结证、虫结证、结气的治疗方案。方剂的组方以祛邪散结思想为主,中药药性多辛、甘、苦,以活血化瘀、化痰破症为主,性多攻伐。在具体的应用上,建议结合方、药煎服规律和特性灵活运用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治疗时尚需注意用方用药的时机,提前干预可扭转病势,转危为安。治疗后期中病即止,以免攻伐太过,损伤正气。6.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认识: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因-机-证-治”进行系统整理,“热结血脉”病机是“热结”,即“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病位在“血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固定部位的疼痛;病情波动或快速进展;局部满闷、麻木、水肿;超声示有局部斑块形成。治疗注重三期辨治,具备将治疗关口前移的临床针织思想,以四妙勇安汤、犀角地黄汤为主方加减。结论:中医学之“结”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其中,病理性“结”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病机的内涵是“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病证多见于病情波动期或发生痈疮恶变。“结”病证的治疗以“散结”为基本法则,基于“结”之病机复杂、病证多变且凶险的特点,“结”证治疗可分三期,祛邪散结贯穿始终,早期重“散结”,活动期需“祛邪”,后期勿忘“扶正”,依据病证的不同阶段、部位、性质,随症加减。“热结血脉”的内涵是热邪与瘀血等有形之物在血脉中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其主要病机是“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病位在“血脉”。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散结养脉为治法,有助于临床疗效。

陈梦瑞[2](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别探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相关文献中的用药规律;在前期文献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中药复方内服治疗儿童AR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明确中药复方在本病治疗过程中的确切疗效;总结任勤教授临床辨证治疗儿童AR用药规律及“药-证”“药-量”的潜在关联,进一步探讨“祛风化痰通窍,调节脏腑功能”治法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检索各中文电子数据库建库伊始至2019年3月17日中药治疗儿童AR的相关文献资料,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别分析儿童AR内服、外用中药处方用药规律,用Tableau 2019.4、Word Art等软件对纳入研究地区、证型分布及行业标准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从文献数据挖掘纳入研究中进一步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内服治疗儿童AR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近期临床有效率/显效率、鼻部症状(喷嚏、鼻塞、鼻痒、流涕)/体征积分、复发率及远期有效率等进行数据分析,并用Stata14.0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文献数据挖掘和Meta分析所得药物、证型及临床表现信息为参考,利用Access2010建立“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数据录入系统”,筛选、整理并录入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任勤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门诊病历资料,联合应用数据挖掘软件SPSS Modeler 18.0、Tableau 2019.4总结任勤教授治疗儿童AR用药规律及“药-证”“药-量”的潜在关联,进一步探讨“祛风化痰通窍,调节脏腑功能”治疗儿童AR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文献研究部分纳入合格文献199篇,其中儿童变应性鼻炎内服中药相关文献158篇、外用中药52篇(其中内服中药联合外用中药11篇),共涉及内服中药处方177首、外用中药处方44首、中成药18种;对筛选出的内服、外用处方分别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均以辛味、温性、肺经药为主。Meta分析最终纳入合格文献20篇,涉1719例患儿,其中观察组879例,对照组840例。对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进行改良Jadad评分,结果显示2项为4分,18项为0~3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近期临床有效率/显效率、喷嚏/鼻塞/流涕症状积分、复发率及远期有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鼻痒、鼻部体征积分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术经验传承部分纳入任勤教授门诊67例AR患儿122个具有辨证研究价值的诊次记录,其中急性期36份、迁延期86份(病情分级属轻度者28份,中-重度者94份);122张处方共涉中药119味,总体用药以辛味、温性、肺经药物为主,且苦味、寒凉、肝经药物使用比例较相应文献内服处方挖掘结果高;总体使用率大于50%的前10味常用药依次为苍耳子、辛夷、黄芩、薄荷、白芷、防风、桂枝、石菖蒲、杏仁、鱼腥草,核心药物为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任师在儿童AR治疗过程中强调风、痰、瘀三邪的对症治疗,其中风药、祛痰药临床总体使用率达100%,活血药临床总体使用率达65.57%;常用药用量为3-10g,部分矿物介类重质药用量为10-25g,药物具体用量与患者因素(年龄、病情轻重、疾病分期)密切相关。结论: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儿童AR组方多以宣肺通窍为主,其中内服处方用药侧重于甘温并用、肺脾同治,外用侧重于辛温行散、透表达里;口服中药复方治疗儿童AR临床总体疗效高于单纯应用阳性西药。学术经验传承结果体现任师临床治疗儿童AR寒温平调,辛苦并用、辅以甘缓的用药特点,凸出任师治肺为主、并调气血的用药理念;任师总以“祛风化痰通窍,调节脏腑功能”治疗儿童AR,急性期风寒、风热2证侧重“疏风通窍”,迁延期寒热错杂、痰瘀阻络、脾虚肝旺、肺脾气虚4证侧重“搜风消痰通络”,并辨证予以清热、补虚药。

刘珍珠[3](2020)在《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自中医渊薮《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后,历代医家对其内容进行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学术思想与流派。新安医学发源于新安江流域的古徽州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影响深远,固本培元即新安医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说。而在以往对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的整体性相关研究中,往往较为忽略固本培元这个概念本身内涵与意义的探讨。因此,本研究从学术思想的角度对固本培元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期更好地阐发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内涵,明晰其形成与发展脉络,明确其学术特色与临床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丰富新安医学的研究内容,为固本培元思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中医特色理论与流派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当今各科疾病、疑难病症、防病养生等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提供思路与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诠释法等研究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医经典知识挖掘与传播平台”、中华医典、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以李杲、朱震亨、汪机、薛己、徐春甫、孙一奎、张介宾、吴崑、罗周彦、吴澄等医家及相关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纵向梳理与横向分析,进行了以下四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内涵的研究。首先梳理了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传承源流与“固本培元”名称的由来,继而阐述了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概念、核心、适用范围与运用要点、治疗特色、与江浙温补派形成期思想的区别与联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认为所谓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即通过补益脾肾,培护元气,强固人体根柢即精、气、神,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核心为培护人体元气,强调人体生化之源的作用,重视自身正气的主导地位。而“元气”来源于先天,初始为气形质未分的浑然一气,即原气,相当于“人身之太极”,具有生生之性,可通过调护脾肾来充养,与后天水谷之气共同组成人体正气。此法适用于外感、内伤、外科、妇科、儿科以及养生防病等各个领域。临证以虚损性症状为辨证要点,以用药善用人参、气血并调、脾肾同补、慎用功伐之剂、注意节宣监佐等为治疗特色。其学术主张与江浙温补派同中有异,新安固本培元强调“阴阳一太极”,而江浙温补派强调“太极分阴阳”,阴阳互根互用,二者在各自学术思想形成过程中,医家之间亦互相影响。第二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学术基础,包括医学基础与文化基础两大方面。在医学基础上,《黄帝内经》为其理论源头,包括真气、正气、脾胃、肾藏精等概念以及治病必求于本、扶正祛邪等思想均为固本培元产生的立论依据;《难经》对“命门”“肾间动气”等概念的阐述为固本培元之命门元气思想提供理论基础;李杲提出脾胃之气充养元气,脾胃亏虚致生百病的思想为固本培元核心内涵的形成提供依据;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成为汪机提出固本培元思想的突破口。而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的宇宙观与治学思维为其产生的哲学动因,道家、道教以及内丹修炼思想为固本培元的文化根源。第三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时医滥用滋阴降火形成时弊,临证多见脾胃虚损患者的医疗环境;徽州地区山峦水多、土地贫瘠、相对封闭而独立、盛产道地药材等自然环境;明清时期徽州宗族户籍制度森严、徽商经济兴盛的社会环境;以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学氛围,明朝统治者尊崇道教,服丹修炼之风盛行等思想文化因素。第四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历程。主要可分为以汪机“脾胃—营卫—元气—扶正祛邪”为主要思路的形成期,孙一奎“脾肾—命门(元气)—扶正祛邪”思路的成熟期,以及孙一奎之后新安医家继承与拓展的发展期。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认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为明清时期以汪机、孙一奎为主体的新安医家,在《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援引儒道佛等哲学思想,融合李杲、朱震亨等诸位名家的医学主张,对时医胶守于滋阴降火说、滥用苦寒降泻之品的时弊进行反思与批判,并结合自身临床实际所提出的带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性治法主张;“元气”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强调的重点;不论脾胃、肾,或是命门、元气,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中的几个关键信息,都在强调人体生化之源的重要作用;在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汪机与孙一奎为核心人物,其中,汪机融合李杲与朱震亨等医家观点,以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为突破口,阐发“营卫一气”“参芪双补”的思想,是固本培元诞生的关键。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出现,既体现出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又为契合时代需求的发展与创新。在对中医特色理论的研究中,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的产生是立足经典创新发展的结果,流派研究当重视对其学术主张的阐发,对于学派主张应当察其道而不泥其术,不应固守或将其内涵及应用夸大与泛化。本文对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研究,对于完善新安医学研究、探索经典与流派的传承关系、学派与中医特色学说的形成发展规律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且其培护人体本元,扶正以祛邪的核心主张契合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对于提倡养生防病、治未病的当代亦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下一步可继续开展以解决临床需求为出发点而回归于中医经典的基础性研究,并采纳现代医学概念与诊察技术,结合当代人群特征,对固本培元核心理念的应用进行拓展。

曲金好[4](2020)在《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总结、分析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用药规律,为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药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赵瑞华教授门诊子宫腺肌病患者病历,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临床科研共享数据采集系统”完成结构化信息录入、数据汇总、数据预处理等。导出数据后采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一般资料的描述性统计,对症状和药物数据,通过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Gephi0.9.2软件进行社团分析,liquorice软件进行多层核心子网分析,并运用点互式信息法进行症状-药物关联分析。归纳、总结赵瑞华教授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用药特点以及药物配伍、辨病辨证用药规律。研究结果:1.研究共纳入2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录入有效1237诊次,有效中药处方1235首。2.患者一般情况:年龄分布以育龄期为主,最小21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39.07±6.25岁。体质指数上,54.9%为正常体重,29.45%处于超重状态。95.9%常住于北方地区,93.3%为已婚状态,76.2%接受过高等教育。初诊主诉分布以痛经(69.2%)、月经量多(31.8%)为主,其次是不孕(14.7%)、慢性盆腔痛(9.4%)等。67.3%患者有明确的宫腔操作史,包括人工流产术、剖宫产术、宫腔镜下诊刮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摘除术等。部分患者有子宫肌瘤、痛经、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家族史,且多为一级亲属。3.高频药物及其功效、性味归经分布情况:1235首中药处方共使用中药114味,高频药物包括茯苓(1193)、桂枝(1019)、麸炒白术(1017)、白芍(1004)、醋鸡内金(974)等;功效以补虚(1235)、利水渗湿(1224)、解表(1189)、消食(1012)、止血(861)、活血化瘀(836)等为主;性味分布以温(4576)、平(3459)、甘(2946)、辛(5019)为主;多归脾经(8412)、肺经(6350)、胃经(5056)。4.药物配伍情况:统计共现频次大于600次的药物组合得到29组药物配伍关系,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到40组药物配伍关系,与赵瑞华教授处方书写习惯进行比对后,精选出17组药物配伍关系,包括皂角刺-醋莪术、麸炒白术-茯苓、大枣-生姜、生薏苡仁-醋鸡内金、广藿香-砂仁等。5.核心处方情况:利用多层核心子网分析,得到子宫腺肌病核心处方,由桂枝、白芍、三七粉、茯苓、麸炒白术、鸡内金、生薏苡仁、党参、生甘草、盐胡芦巴等10味中药组成。主要配伍关系为醋莪术-皂角刺、月季花-丹参等。次要配伍关系为当归-川芎-泽泻-猪苓-陈皮、干姜-黑顺片、女贞子-续断-菟丝子-枸杞子等。6.处方社团分类情况:对1235个方剂进行社团分析,得到5个模块处方,模块2(39.11%)数量最多,其次是模块3(31.58%)、模块1(16.52%)、模块0(8.26%)、模块4(4.53%)。模块2主要药物包括茯苓、党参、生姜、桂枝、麸炒白术、大枣、白芍、生甘草、醋鸡内金、三七粉、盐胡芦巴、砂仁等,相关诊次患者主诉包括疼痛(27.9%)、助孕(26.1%)、疼痛伴月经量多(25.0%)、月经量多(14.3%)等,核心症状为经血夹块、脉弦、舌淡红、疲劳、脉细等;模块3主要药物包括醋鸡内金、白芍、茯苓、生薏苡仁、三七粉、桂枝、麸炒白术、生甘草、姜炭、姜黄、丹参、醋香附、盐胡芦巴等,相关诊次患者主诉以疼痛伴月经量多(50.5%)为主,核心症状为畏寒、疼痛喜温、月经量多、经血夹块、大便稀、舌淡红或淡黯等;模块1主要药物包括茯苓、醋鸡内金、醋莪术、生薏苡仁、皂角刺、桂枝、麸炒白术、丹参、三七粉、醋柴胡、盐胡芦巴等,相关诊次患者主诉以疼痛(63.2%)为主,核心症状为脉弦、舌暗红、舌有瘀斑瘀点、经血夹块、经前乳胀、肛门坠胀等;模块0主要药物包括枸杞子、菟丝子、茯苓、续断、酒女贞子、党参、麸炒白术、生甘草、生姜、大枣、砂仁等,相关诊次患者主诉以助孕(52.0%)、保胎(45.1%)为主,核心症状为腰酸、脉细、脉沉、纳呆、疲乏、恶心等;模块4主要药物包括川芎、桂枝、白芍、茯苓、麸炒白术、当归、猪苓、泽泻、醋鸡内金、生薏苡仁、生姜、陈皮等,相关诊次患者主诉以助孕(48.2%)、阴道不规则出血(28.6%)为主,核心症状为经血夹块、脉沉、脉滑、舌苔厚、舌体胖、大便质粘、汗多、舌有瘀斑瘀点等。7.月经周期用药变化情况:收集就诊主诉为“助孕”的331诊次,得到有效处方331首,其中排卵前期处方158首,排卵后期处方173首。比较处方类型分布,排卵前期以模块2处方最多(35.44%),其次是模块1(25.95%)、模块3(23.42%)等,排卵后期模块0处方使用比例明显上升,模块1、模块4处方比例明显下降,模块2、模块3处方比例变化不明显。比较药物使用频率,排卵后期三七粉、丹参、川芎、醋莪术、皂角刺、姜半夏等药物使用频率明显下降,枸杞子、菟丝子、续断、酒女贞子、制巴戟天等药物使用频率明显上升。比较中药属性分布,四气分类方面,排卵前期以温(37.28%)、平(26.54%)、微寒(14.05%)为主,排卵后期以平(33.96%)为主,温、微寒、凉性药物使用频率下降,平性、微温药物使用频率上升。五味分类方面,排卵前期以甘(38.17%)、辛(27.12%)、苦(15.07%)、淡(12.67%)为主,排卵后期无明显变化。归经分类方面,排卵前期以脾经(24.26%)、肺经(19.12%)、心经(15.61%)、胃经(14.82%)为主,排卵后期肾经药物使用频次略有上升,其余无明显变化。8.随症加减用药情况:利用点互式信息法得到23条症状-中药关联规律,包括月经量多->三七粉、脉细->党参、畏寒->桂枝等。研究结论: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用药基本特点为组方精简、用药平和、重视脾胃和阳气。用药配伍多取自中医经典处方。临床选方用药以辨证论治为主,主要将子宫腺肌病分为气虚血瘀、寒凝血瘀、气滞血瘀、痰湿瘀阻四个证型治疗,结合辨病用药、周期用药,随症加减,重视证型之间的关联和转化。气虚血瘀型方用四君子汤合桂枝汤加减,寒凝血瘀型方用自拟温阳活血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方用自拟活血消异方加减,痰湿瘀阻型症方用当归芍药散合五苓散加减,所有证型均配伍桂枝、白芍、三七粉、茯苓、麸炒白术、鸡内金、生薏苡仁、党参、生甘草、盐胡芦巴等核心用药。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排卵后期适当佐以健脾益气、补肾助孕,减少活血散结药物,在妊娠早期予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以补肾安胎。

陈少枪[5](2020)在《兰茂论治痰证特色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明代医药学家兰茂的着作:《滇南本草》《医门揽要》中痰证的辨析及治痰方药的归纳整理,总结分析兰茂论治痰证的组方思路及用药特点,以更好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文献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首先,研读兰茂《滇南本草》《医门揽要》中论治痰证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其次,对《滇南本草》《医门揽要》中治疗痰证的相关方剂和药物,录入Excel进行整理和统计,再将治疗痰证的相关方剂的初步统计结果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1,对治疗痰证的相关方药进行用药频次、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统计分析,进而总结兰茂论治痰证的用药特点。结果:1.兰茂从痰论治的相关疾病涉及内、外、妇、儿、男等科,其中常见的临床疾病有中风、癫狂、颤、惊症、疟疾、咳嗽、瘰疬、头痛、胃脘痛、遗精等痰证相关病证。2.通过对《医门揽要》中痰证相关方药的统计得出:(1)痰证方剂使用频次最多为酸矾饭糊丸为4次,出现频次为第二的方剂为十全大补汤、补中汤、香砂六君汤、四君汤四方均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出现频次第三的六味汤、金匮肾气汤、八仙长寿汤,则皆为补肾的要方。(2)通过对治痰相关的34首方剂,126味药物功效频次的统计,发现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的药物频次为30次,位居第一;生津养血药频次为28次,位居第二;健脾药25次,位居第三;燥湿化痰药使用频次24次,位居第四;而补脾益气药与祛痰止咳药均为21次,健脾益气、补脾益肺、大补元气均为19次。(3)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的统计结果为:药物四气以温热药为主,出现频次为209次,占总频次398次的52.5%;则药物五味以甘、辛、苦为主,甘为207次,辛味190次,苦味174次,分别占总频次656次的31.6%,28.96%,26.52%。按归经划分,论治痰证相关药物归经频次最多者为脾经,达248次;其次为归肺经184次;归心经出现频次为154次;归胃经132次;归肝经127次;归肾经为125次。3.通过对《滇南本草》治痰药物数据进行统计,在《滇南本草》506种药物中检索到具有治痰作用的药物有120种,占全书的23.72%。并归为12种类型,分别为治热痰药具有36种,治痰火药有25种,治风痰药有15种,治寒痰药有14种,治血痰药有8种,治老痰药有8种,治湿痰药有6种,治痰疟药有3种,虚痰有2种,还有治酒痰、酸痰、疳痰药均各有1种。其中按四气五味划分,治痰药物四气频次依次为,具有温性的治痰药物出现频次为35次;寒性药物32次;平性为23次;热性1次;凉性1次。治痰药物五味中,甘味出现频次最多,为47次;依次为苦味42次;辛味36次;酸味12次;咸和淡味出现频次均为3次。结论:1.兰茂在对于痰证的病因病机上,其认为脾虚、肾虚、气虚、气郁、饮食不节均可生痰,尤其重视脾肾亏虚,功能失常在痰生成过程中的影响。2.兰茂在痰证的治疗上并非见痰则化痰,而是通过整体把握疾病的本质,进行辨证,再给予处方用药。其注重正气,治气为先,强调“见痰休治痰,气盛痰自化。”重视脾肾,善用温补,但并非“蛮补”,根据病情需要,亦用清法、吐法等治法,对于病情复杂,虚实夹杂的痰证,其主张分阶段治疗,先吐后调。3.在用药上兰茂选用健脾化痰药较多,药性上偏于辛、甘、温,体现其温补脾肾的思想。并且善用食疗药,预防和治疗痰证。通过对兰茂论治痰证的经验及用药特点的总结,丰富兰茂学术思想特色,加深我们论治痰证的认识,并将其运用于临床辨证,提高临床疗效。

颜彦[6](2019)在《心肺脏理论源流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学的历史表明,中医基础理论一直在动态发展。当前中医基础理论框架的形成,来自于几千年来中医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目前的文献研究,对于中医理论研究发展的路径刻画不够,对中医基础理论概念发展实践的具象化描述不多。本论文拟通过文献研究探索心肺二脏中医基础理论的历史发展演变。方法本论文聚焦心肺二脏,以《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九本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集大成的医着为研究对象,对古籍所涉心、肺二脏的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刻画心肺脏腑理论发展源流。本论文一方面在单本古籍着作中依从于该着的书目,整理反映当时代对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治疗认识,另一方面汇集九本专着,对历代心肺二脏的生理、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专题的形式梳理历代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发展情况,沿着时间脉络刻画心肺二脏基础理论发展的关键认识变化。结果心脏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心系统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心的生理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心主神明的功能从《内经》中的情绪与神的关系,发展到《诸病源候论》对心神的多种变化的观察记录,《太平圣惠方》对心烦进行专题记载与治疗,《和剂局方》对心悸怔忡的专方治疗,《圣济总录》《普济方》对心神变化的病因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医宗金鉴》依据不同类型的心神表现予以不同的处方。历代所记载的心病症也不断丰富,体现了心主神明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心主血的功能也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不断清晰,血量、血脉与心的关系在各医籍丰富完善,古代医家逐渐认识到心与血、血脉之间的密切关系,确立了心与血、脉互相影响的病机,也逐步形成了调和血脉和调补气血的治疗方法。肺脏的理论发展主要包括:肺的生理功能包括了肺主气、肺朝百脉、肺主皮毛、肺主声、肺通调水道、肺藏魄等理论,在历代通过症状、治疗和用药的理论不断验证和扩充。肺病机主要聚焦于风、寒、热三邪,表现为气失常和津液失常更多,对肺气虚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并记载了寄生虫类疾病。对于肺系疾病的治疗,主要治则包括了补肾气、润肺、定喘嗽、通津液,随着时代发展,治法也不断丰富。本研究关注到心肺二脏治疗理论的发展,从内经的经络针刺,到唐宋的中药汤剂成为主流,再到明清以来的复方治疗,客观反映了中医学汉唐以来不断发展的疾病治疗历史演变,期待引起学界的关注,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结论本文通过对《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等具有里程碑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研究,较为准确地刻画出心、肺脏腑理论发展的源流,为准确继承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奠定基础。

王剑锋[7](2019)在《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小儿外感热病是中医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历史上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庞大的理论体系。然而,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其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分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家,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也有着不同看法,演变出不同的学术流派。由此造成外感热病的认知和治疗上的学术分歧。为了探寻这些流派的学术发展路线,以及历代中医着作所产生的影响,探寻这些医家以及着作的发现、发展和贡献,和对儿科外感热病防治产生过的积极的影响,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遴选了从先秦两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2部经典儿科及综合性中医着作的文字文献和数字文献,对其中涉及小儿外感热病的内容,包括疾病认知、辨证方法、治法治则、临床用药等进行梳理、分析,以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等方法,找出其学术发展的规律,探寻其学术源流,整理其学术贡献。结果: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从先秦两汉开始,对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载只有若干疾病的证候,方药亦很古朴,显示出儿科学理论还未出现。第二阶段从《伤寒论》出现开始,以伤寒理论论治小儿外感热病成为学术主流。第三阶段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以寒凉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与伤寒理论并存的局面。第四阶段为“寒凉派”学说的兴起,其开创的“玄府气液说”和“火热论”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医儿科理论,还成为了后世温病学的源头。第五阶段为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并且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并且促进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结论:中医儿科学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它肇始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论》。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在《伤寒论》出现后,伤寒理论一直处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的统治地位,并在“寒凉派”理论逐渐成熟后数百年间一直保持与其并存的状态。直至清代温病学的兴起,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后,伤寒理论才基本退出这一学术领域。

唐明哲[8](2018)在《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经验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整理、分析、总结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的病案、授课视频及着作,挖掘出段富津教授诊治消渴病宝贵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为推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贡献。方法: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归纳法、数理分析法及演绎法,对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1.频数分析:456张处方中涉及中药共167味,总用药次数共5645次。治疗消渴病的主要药是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的前51味药,累积频率达86.48%。治疗消渴病的核心药是使用频数在55次以上的前30味药,累计频率达76.17%。药物类别统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收涩药、活血祛瘀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理气药、平肝熄风药、安神药及消食药等。四气统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平性药,其次是温性药,再次是微寒性和微温性药物等。五味统计中,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为甘、苦、辛、酸、淡、涩、咸味。归经统计中,使用频率较高药物的归经为肺、肾、脾、肝、心、胃等经。2.聚类分析:常用的对消渴病有治疗作用的药对14个,3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有7个,多味药组成的药物组合有4个。3.因子分析:发现9个公因子。4.辨证分型:整理出13种证型。结论:1.气阴两虚证用芪药消渴汤加减。2.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用益气养阴活血方加减。3.气阴两虚兼痰瘀互阻证用芪药消渴汤合二陈汤加减。4.肺胃燥热证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5.胃火炽盛证用玉女煎加减。6.脾胃气虚证用七味白术散加减。7.湿热中阻证用黄芩滑石汤加减。8.肝肾阴虚证用六味地黄丸加减。9.阴阳两亏证用肾气丸加减。10.脾肾阳虚证用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11.肝郁脾虚证用逍遥散加减。12.肺肾阴虚证用百合固金汤加减。13.肺肾虚衰证用黄芪汤加减。

闫军堂[9](2018)在《“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标:1.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血、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水血同病”不同概念体系下的临床应用模式。3.厘清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的发展脉络,总结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及其应用体系的发展规律。4.总结提炼“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学术源流、发展特色,“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及“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以及基于“水血同治”的辨治规律和证治经验。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官方文献和影响力较大的医家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周学海、王清任等医家着作。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是全国统编第1-9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首先,明确该时期的主流思想,确定该时期的话语场。其次,以血、水为对象,探讨各时期的血、水概念关系,提炼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总结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含义。再次,比较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和含义,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区别,阐述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结果:1.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以前的血证重点关注出血性疾病,包括咳血、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宋以前医家认为血证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方面,主要有气、火、热等因素。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宋以前医家对血证形成原因的认识多集中在违背了大的自然规律,如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血证的治疗思路多从气、火、热等因素考虑。宋以前医家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是在大的自然规律前提下通过判断是否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而进行。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痛症、痹症、厥证等都可由瘀血导致。宋以前医家已经认识到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宋以前医家更重视从“象”上来判断是否有瘀血,进而治疗瘀血,临床多采用疏血气、通经络、散恶血、温则消而去之、导下等方法。宋以前的水证主要指水肿、水气、痰饮等疾病。宋以前医家主要是根据表现在外的部位、症状和特性对水证进行分类,同时,将水证纳入到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对水证形成机理的认识中,尤其强调气在水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治疗上并未完全由气、水等概念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诊疗过程。“水血同治”的情况出现较多,就其论述来看,多为该疾病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具体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水气病中兼见瘀血,临床中采用利水和祛瘀的中药共同组方。同时,痈肿成脓后“水血同见”时,也有水血共同组方治疗的情况。第二,月经病、带下与经血同见时,从治水、治血两个方面共同组方。第三,痰瘀同治。由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着作中的“痰”与后世的“痰”概念存在差异,因此“痰瘀同治”多为后世医家所总结。另外,痰、瘀多为致病因素,临床疾病中多有痰瘀同时出现、方剂组成中也多为治痰药与活血药联合应用。本时期的血证与水证之间并无过多的因果关系讨论,临床上多采用“随证治之”的治疗方法。“水血同治”多为在“随证治之”的前提下,疾病出现血证与水证兼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2.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金元时期,火的重要作用被医家重视,在血证的诊治理论中,火被突出强调。宋金元时期,医家逐渐开始从重视气、热、火等因素在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的地位,转而关注“气”“火”“热”等因素本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集中关注火邪在血证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宋金元医家将血证的论治集中到火上,但其观点主要是强调火的重要作用,而非以火为中心建立因果关系紧密的理论体系。宋金元时期的水证主要指水肿和水气等疾病。同时,痰饮、带下病、痈肿成脓流水的情况也多从水证的角度考虑。本时期对水证的分类除了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的分类方法,还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重构《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分类模式,并且提出了阴水和阳水概念,使水肿的辨治更加丰富。尽管对水证的形成原因多有发挥,但就水证的具体治法而言,宋金元时期基本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宋金元时期,“水血同治”多为疾病中血证与水证兼见时的共同治疗。但是,宋金元医家鲜有从血水相互转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血同治”。与宋以前医家不同的是,本时期尤其重视导致疾病的内生因素。内生之火、风、痰、瘀受到重视,很多疾病都是从这些因素出发进行探讨。因此,“痰”和“瘀”作为两种重要的内生因素,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着名医家朱丹溪倡导“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不断被凸显。在临床治疗中,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并未过多关注“痰”和“瘀”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当疾病中同时出现痰证和瘀血证时,多以痰瘀共同治疗为主。但是,当疾病中只出现痰证或只出现瘀血的情况时,则不会过多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宋金元时期的“痰瘀同治”与“水血同治”相似,多为痰证之中出现瘀血或者瘀血之中出现痰饮时,采取共同治疗的方法。3.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明清民国时期逐步构建了以“气水——血火”为核心的血证诊治理论,临床上也将气水血火定为血证的诊治关键,即血证的核心病机。在治疗上,重视火在血证中的关键作用,从火论治。同时,清末民国时期对于血证的论述也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医家对瘀血病症也非常重视,多在气的基础上论述瘀血证治。明清民国时期,在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讨论水证的基础上,重视从肺、脾、肾三脏治疗水证。在水证的诊治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医家重视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该时期医家多认为:气是导致水证的关键,气行则水肿自消。同时,将气与脏腑联系在一起,尤其重视肺气、脾气、肾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水证治法而言,多延续《内经》《金匮要略》中的论断,同时又有各自的发挥,尤其是补法和从肝火论治水证被该时期医家所强调。明清民国时期,“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尽管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水血同源”和“血汗同源”的论述,但在对“水血同源”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气在水血同源中的重要作用;就血汗关系而言,尤其重视气的作用,而对疾病中的水血之间的转化机制关注较少。因此,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在继承前辈医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4.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通过对历版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的分析后发现:当代学者构建了很多新理论和新概念,同时使用原有的词汇来表达新的理论,现代中医学者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学者更加关注血证和水证发生的病因和疾病演变的机制。同时由于更加关心疾病产生的病因及演化机制,血、水、痰、瘀等具体物质被现代中医学者所强调。这种转变使中医原本同时关注疾病的关键和产生机制,转为只关注疾病的机制。另外,当代中医的辨治思路与西医思维比较接近,可以说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较为深刻。同时,由于中医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一些概念被泛化后形成新的概念,如将水血共同治疗演化成“水血同治”,进而构建“水血同病”理论。当代学者构建的“水血同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水、血表示疾病的阶段或病证的范围,是抽象概括多种情况的概念,与构成人体的血和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水血同病”强调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水血同治”也是根据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第三,“水血同病”多是在临床具体疾病之上的大一统的理论讨论。构建“水血同病”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治,其讨论的重点多与具体疾病相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水血同病”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证解释“水血同病”的情况。5.“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谱系清晰,学术特色明显,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科研、学术、临床齐头并进,成为影响海内外各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首先,“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于“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等病症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系统梳理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独到认识和辨治规律,即:水血同源,生理攸关;水血同病,病理密切;水血同调,辨治精当;以及辨治要点,尤需注意等四个方面。治疗上,由血病水者,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由水病血者,治水为主,兼以治血;水血同病者,治水、治血并重。本论文梳理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临床常用的“水血同治”经验方34首,包括: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的柴胡活络汤、三草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柴胡鳖甲汤、宣络化瘀汤、珀朱六一汤、遂金丸、养阴活血利水汤。治水为主,兼以治血的苓桂茜红汤、三参苓桂术甘汤、柴胡解毒汤、三草柴胡解毒汤、三石柴胡解毒汤、白玉消胀汤、消胀除湿汤、加味黄连导赤汤、加减木防己汤、归芍温胆汤。以及治水、治血并重的荆防肾炎汤、加减旋复花汤、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味知柏地黄汤、滋阴潜阳汤、三草芍甘汤、柴胡排石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桃红温胆汤、丹桅温胆汤、金铃温胆汤、菖郁温胆汤、丹郁温胆汤、失笑温胆汤、百地温胆汤、黛蛤温胆汤。最后,列举了本学派三代传人(刘渡舟,王庆国,闫军堂)从“水血同治”辨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经验与临床案例,对临床有所裨益,可资借鉴学习。结论:本文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系统考察发现:各时期医家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认识不尽相同。在王庆国、李成卫团队前期973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在构建中医理论过程中,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要。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西方哲学在中医理论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两汉经学为例,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是影响宋以前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天人宇宙论强调各事物的归属及与天地、外界的联系,因此,该时期医家重视导致疾病的外因,而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并未受到重视。“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宋金元明清时期,经过两宋哲学家的发展,中国哲学进入了理学成为主流学说的时代。与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不同,宋明时期的理学强调“本体论”。因此,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是影响宋以后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宋明理学强调事物本身的作用,为此该时期医家重视自身导致疾病的因素,在此情况下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受到重视。由于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存在差异,尤其在因果关系的认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而并未形成“水血同治”,也并未由“水血同治”形成“水血同病”概念。自西学东渐以后,西方哲学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影响愈发加深。在西医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大环境下,中医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核心理论的构建。其中概念思维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深刻。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中医对病机概念理解的转变,促使当代学者重视“痰”“瘀”等内生因素构建“水血同治”,并基于“水血同治”构建了“水血同病”。

黄宏[10](2017)在《沈敏鹤主任治疗卵巢癌用药规律及复方附苓颗粒干预GSK-3β抑制卵巢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卵巢癌在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三位,病死率居第一位。中医中药无论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还是术后调理,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整理、挖掘和研究历代中医古籍中的诊治理念和学术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价值。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挖掘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卵巢癌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为现代临床治疗卵巢癌提供指导。此外,总结使用频数较高的几味中药,为第三部分实验研究方药选取提供依据。GSK-3β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选用沈老师常用的几味中药制成复方制剂,探究其干预GSK-3β抑制卵巢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为进一步提高用药的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评述法,通过文献挖掘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与研究,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从卵巢癌病名溯源与症状描述、证治概况以及病因病机等方面汇总,梳理并总结历代医家、各个时期的认识规律和学术特点。第二部分:纳入沈老师于浙江省中医院2014.1.1至2016.12.31期间门诊诊治卵巢癌患者,通过数据规范化处理,建立数据库,利用Excel2007软件分别对药味数、药物、处方证型,及频数最高的48种药物所属的性味、归经、分类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频数最高的48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第三部分:经中药制剂室鉴定,制备成复方附苓颗粒。对hey和SKOV3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通过TGF-beta诱导EMT模型建立。通过抑制体外增值实验、软琼脂实验、细胞衰老实验、划痕实验、Tran swell实验、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复方附苓颗粒抑制卵巢癌细胞EMT转移的机制与Akt/GSK-3β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结论第一部分: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殷周时代,大多医家认为卵巢癌属于中医学"症瘕""肠覃" "石瘕""积聚"等范畴。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医药体系初步形成的阶段,经典着作如《内经》、《金匾要略》等为后世医家治疗症瘕积聚奠定了基石。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发展特点逐渐趋向专科化,王叔和、葛洪等对妇人症瘕作了详细论述。隋唐时期临证医学开始兴盛,医家逐渐重视对单病种的病因病机分析及病证论治,逐渐形成了理论体系。宋代的妇产科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对妇人症瘕积聚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预后等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清时期是中医妇科发展的鼎盛时期,产生了数量相当丰富的妇科学专着。清末至民国时期,涌现了大批中医药期刊和经典专着的重刊,出现了"中西医汇通"的浪潮。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的综合模式。第二部分:沈老师处方精简,药味数多为7-12味。用药频数最多者为甘草,前48种高频药物中涵盖了桂枝茯苓丸、自拟复方附苓汤等,处方证型分布以"虚"证为主。高频药物的药性频数以温性药物为多,药味频数以甘、苦、辛为主,归经频数以脾经为多,药物的分类以补虚药为主。沈老师认为卵巢癌的根本病机为"虚",或夹"寒"、"瘀"、"湿"等,故而临证常用"补益"、"温散"、"活血"、"燥湿"之法,还强调"四时阴阳"、"性味配伍"、"脾胃养护"、"精神调适"、"服药宜忌"等方面。第三部分:AKT/GSK3β轴不仅与抑制EMT有关,亦是抑增殖、促衰老等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核心,故而复方附苓颗粒对卵巢癌细胞的多靶点效应可能是通过调控AKT/GSK3β轴来实现的。

二、中药大处方成因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大处方成因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学之“结”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结”的理论研究
    1 “结”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1 “结”的本义与引申义
        1.2 中医学“结”的概念辨析
    2 中医学“结”之病机研究
        2.1 病机概述
        2.2 病机解析
        2.3 病机辨识
    3 中医学“结”之病(证)研究
        3.1 常见病(证)概述
        3.2 临床特征辨识
    4 中医学“结”之脉象研究
        4.1 脉形与脉率特点
        4.2 病机辨识
    5 讨论
第二部分 “结”的治法方药研究
    1 治则治法研究
        1.1 “结”病(证)的治疗原则
        1.2 “结”病(证)的治疗方法
    2 方剂研究
        2.1 方剂基本信息
        2.2 方剂分类
        2.3 组方特点
    3 中药研究
        3.1 中药基本信息
        3.2 用药特点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结”的现代应用
    1 热结血脉提出的背景
    2 热结血脉的理论认识和诊治
        2.1 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
        2.2 发病特点和临床表征
        2.3 治法方药和配伍特点
        2.4 预防与调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结”病证与临床表征一览
    附录2 宋及宋以前医籍中收录的91首散结经典方剂目录
    附录3 284味具有散结功效的本草目录
    附录4 查新报告
致谢
个人简介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数据挖掘及Meta分析的相关概念
    2 软件介绍
    3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4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及证型分布
    5 数据挖掘在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应用
    6 儿科中药用量的现状研究
    7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儿童变应性鼻炎用药规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选择标准
        1.3 文献筛选及数据预处理
        1.4 数据处理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筛选结果
        2.2 药物统计结果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2.4 中成药治疗儿童AR的使用频次
        2.5 纳入研究对象地域及证型分布
        2.6 研究持续时间及发表年代
        2.7 诊断评及价标准参考文献使用情况
    3 小结
研究二 中药复方内服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及评价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筛选结果
        2.2 纳入文献特征
        2.3 纳入文献质量
        2.4 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2.5 发表偏倚
        2.6 敏感性分析
    3 小结
研究三 任勤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计病例登记表
        1.2 数据采集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排除标准
        1.5 数据处理
        1.6 数据分析
        1.7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分类及用量
        2.2 药性分析
        2.3 基于Apriori算法的总体药物关联分析
        2.4 基于频数统计的辨证常用药分析
        2.5 基于频数统计的特色用药分析
        2.6 常用药用量分析
    3 小结
讨论
    1 文献数据研究
        1.1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儿童AR的联系与区别
        1.2 基于纳入文献地域分布的一些思考
        1.3 研究存在的不足
    2 Meta分析
        2.1 局限性
        2.2 研究存在的不足
        2.3 对未来的启示
    3 学术经验传承
        3.1 疾病认识
        3.2 治法用药
        3.3 临证经验用药
        3.4 研究存在的不足
    4 不同形式数据挖掘的实践体验
        4.1 内涵理解
        4.2 应用理解
    5 对未来的展望与继续研究的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变应性鼻炎相关诊断/疗效评价标准演化时间轴
    2 病例资料原始登记表
    3 部分术语规范对应表
    4 录入系统及部分原始数据展示
    5 SPSS Modeler18.0 操作界面及部分原始数据展示
    6 正文图片及表格索引
        6.1 正文图片索引
        6.2 正文表格索引
综述 过敏性鼻炎“冬病夏治”临床研究进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纳/排标准
        1.3 文献评价
    2 结果
        2.1 筛选结果
        2.2 文献评价结果
    3 归纳分析
        3.1 穴位敷贴
        3.2 针刺疗法
        3.3 联合疗法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一、教育经历
    二、学术成绩或成就

(3)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相关研究现状
        1.1 新安固本培元派的源流与特色
        1.2 新安固本培元派代表医家医着研究
        1.3 新安固本培元法对具体疾病的治疗思路
        1.4 新安固本培元法的现代临床运用
        1.5 新安固本培元法的实验研究
    2. 对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研究现状的思考
        2.1 固本培元的概念内涵存在争议
        2.2 以学派为主线的研究居多,对其核心主张的专题研究较少
        2.3 缺乏对固本培元思想本身形成与演变历程的探索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内涵
    第一节 传承源流与“固本培元”名称的来源
        1. 传承源流与主要医家的确定
        2. “固本培元”名称的提出与确立
    第二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概念
        1. 新安医学属性
        2. 本、元释义
        3. 概念阐述
    第三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核心
        1. 强调“元气”的作用
        2. 强调“人身之太极”的本原与生生之性
        3. 强调“正气”抗邪的作用
    第四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适用范围与运用要点
        1. 适用于临床各科
        2. 以虚损性病证为主要运用要点
    第五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治疗特色
        1. 气血并调,脾肾同补
        2. 用药以人参为固本培元第一要药
        3. 慎用攻伐之剂
        4. 注意节宣监佐,合法不执方
        5. 不限于汤药
    第六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与江浙温补派形成期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1. 均重视元气、脾肾、命门的作用,倡用温补
        2. 命门元气与真阴真阳的侧重不同
        3. 医家思想相互影响
第二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学术基础
    第一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医学基础
        1. 《黄帝内经》为源头
        2. 《难经》命门理论为基础
        3. 李杲《脾胃论》为依据
        4. 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为突破口
    第二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文化基础
        1. 程朱理学的宇宙观与治学思维为哲学动因
        2. 道家、道教以及内丹修炼思想为文化根源
第三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形成因素
    第一节 医疗环境
        1. 时医滥用滋阴降火之品以致形成流弊
        2. 临证多见因时医误治导致脾胃虚损者
    第二节 自然环境
        1. 徽州地区山峦水多,土地贫瘠,居民体质需固本培元
        2. 新安道地药材为固本培元兴盛提供物质保障
        3. 徽州相对封闭而独立,汪机名望吸引众多弟子门生
    第三节 社会环境
        1. 宗族户籍制度森严,世医链传承固本培元思想
        2. 徽商经济为固本培元思想的传承与兴盛提供物质基础
    第四节 文化氛围
        1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学氛围
        2. 明朝统治者崇尚道教
第四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历程
    第一节 形成期
        1. 汪机《营卫论》所体现的医学主张
        2. 程廷彝述汪机“调元固本”的含义
        3. 汪机弟子门生对其思想的承袭
    第二节 成熟期
        1. 孙一奎的医学主张
        2. 孙一奎思想体系与汪机调元固本之异同
    第三节 发展期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第一节 对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研究的总结
    第二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当代应用的解析与拓展
    第三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研究意义
    第四节 对中医特色理论与流派研究的思考
        1. 流派研究应重视对学术主张的研究
        2. 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的产生是立足经典创新发展的结果
        3. 中医特色理论的研究应重视思想文化的主导作用
        4. 对于学派主张当察其道而不泥其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子宫腺肌病的认识
        1 古代医家对子宫腺肌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家对子宫腺肌病的认识
        3 小结
    综述二 基于中医医案的名医经验传承方法概述
        1 中医医案的格式与数据特点
        2 中医医案数据分析方法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录入与核查
        2.2 数据汇总
        2.3 数据预处理
        2.4 数据导出
        2.5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基本情况
        3.2 中药处方药物使用情况
        3.3 中药处方药物配伍情况
        3.4 多层核心子网分析
        3.5 中药处方社团分析
        3.6 月经周期用药变化情况
        3.7 症状-药物关联情况
    4 讨论
        4.1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4.2 用药基本特点
        4.3 药物配伍规律
        4.4 核心处方分析
        4.5 病证结合用药规律
        4.6 周期助孕用药规律
        4.7 随症加减规律
        4.8 典型病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兰茂论治痰证特色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兰茂生平及医药学着作介绍
    1 兰茂生平简介
    2 主要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兰茂论治痰证学术思想研究
    1 痰证的病因病机
        1.1 脾虚生痰
        1.2 饮食不节生痰
        1.3 气不运津,津聚成痰
        1.4 肾虚生痰
    2 痰证治则治法
        2.1 注重正气,治气为先
        2.2 重视先后天之本,调理脾肾
        2.3 分步治疗,先吐后调
第三部分 《医门揽要》痰证及相关方药研究
    1 以痰证统病论治
        1.1 中风
        1.2 癫狂
        1.3 颤、惊证
        1.4 疟疾
        1.5 咳嗽
        1.6 瘰疬
        1.7 头痛
        1.8 胃脘痛
        1.9 遗精
    2 痰证的相关方药研究
        2.1 方剂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图表统计分析
        3.1 痰证相关疾病方剂分析
        3.2 痰证相关疾病方剂药物分析
    4 痰证代表方剂分析
        4.1 酸矾饭糊丸
        4.2 十全大补汤
        4.3 补中汤
        4.4 香砂六君子汤
        4.5 枳桔二陈汤
        4.6 八仙长寿汤
        4.7 如意丹
        4.8 归芍六君汤
    5 具体药味分析
        5.1 茯苓
        5.2 人参
        5.3 白术
        5.4 当归
        5.5 半夏
        5.6 陈皮
        5.7 肉桂
        5.8 柴胡
        5.9 熟地黄
        5.10 白芍
        5.11 黄芪
    6 用药模式分析
第四部分 《滇南本草》治痰药归类研究
    1 药物来源与研究方法
    2 统计结果分析
    3 药物归类研究
        3.1 治热痰药
        3.2 治痰火药
        3.3 治风痰药
        3.4 治寒痰药
        3.5 治血痰药
        3.6 治老痰药
        3.7 治湿痰药
        3.8 治痰疟药
        3.9 治酒痰药
        3.10 治酸痰药
        3.11 治疳痰药
        3.12 治虚痰药
    4 治痰食疗药的运用特点
    5 《滇南本草》中易生痰的药物
第五部分 讨论
    1 注重正气,治气为先
    2 重视先后天之本,调理脾肾
    3 分步治疗,先吐后调
    4 善用食疗,预防为先
    5 善用温补,辛甘为要
    6 兰茂《滇南本草》《医门揽要》论治痰证的异同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心肺脏理论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引言
    1 现状
    2 历史上一些具有里程碑式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
    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4 假说
材料与方法
    1 书目选择
    2 脏腑选择
    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心脏理论
    第一节 《内经》心脏的理论
    第二节 《难经》心脏的理论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心脏的理论
    第四节 《外台秘要》心脏的理论
    第五节 《太平圣惠方》心脏的理论
    第六节 《和剂局方》心脏的理论
    第七节 《圣济总录》心脏的理论
    第八节 《普济方》心脏的理论
    第九节 《医宗金鉴》心脏的理论
    第十节 心脏理论源流考
第二章 肺脏理论
    第一节 《内经》肺脏的理论
    第二节 《难经》肺脏的理论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肺脏的理论
    第四节 《外台秘要》肺脏的理论
    第五节 肺脏理论源流考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心脏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近现代演变的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7)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方法
3.结果
    3.1 先秦、两汉时期
        3.1.1 《黄帝内经》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3.1.2 《神农本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1.3 《五十二病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1.4 《伤寒论》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3.2 魏晋隋唐时期
        3.2.1 《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2 《针灸甲乙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3 《小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4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5 《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6 《外台秘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7 《颅囟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 宋金元时期
        3.3.1 《太平圣惠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2 《圣济总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3 《类证活人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4 《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5 《幼幼新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6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7 《小儿病源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8 《小儿痘疹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9 《活幼心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10 《活幼口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11 《世医得效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 明清时期
        3.4.1 《婴童百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2 《普济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3 《保婴撮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4 《万密斋医学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5 《证治准绳》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6 《景岳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7 《幼科金针》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8 《幼科折衷》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9 《幼科指南》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0 《张氏医通》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1 《幼科铁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2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3 《麻科活人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4 《幼幼集成》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5 《幼科释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6 《幼科要略》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7 《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8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4.讨论
    4.1 由伤寒到温病的演变过程
        4.1.1 寒凉派的发展轨迹及小儿外感热病证治理论的二元化特性
        4.1.2 清热法逐渐成为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主流
    4.2 小儿温补学派的发展轨迹
    4.3 对痘疹类疾病认知的发展过程
5.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及源流初探
    参考文献

(8)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经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古代文献综述
        1.1 汉代及汉代以前文献及医家对消渴病的论述
        1.2 魏晋隋唐时期医家、书籍对消渴病的论述
        1.3 宋代医家、书籍对消渴病的论述
        1.4 金元时期医家、书籍对消渴病的论述
        1.5 明清民国时期医家、书籍对消渴病的论述
    2. 现代文献综述
        2.1 理论研究
        2.2 对名老中医治疗消渴病经验的研究
        2.3 临床研究
    3. 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学术思想滥觞
第二部分 段富津教授辨证治疗消渴病及用药特点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病名、中药规范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1 频数分析
        3.2 聚类分析
        3.3 因子分析
        3.4 段富津教授对消渴病的辨证治疗
第三部分 段富津教授消渴病诊疗思想
    1. 辨证精准
    2. 处方强调配伍,主张“力大者为君”
    3. 博采众方,无门户之见
    4. 顾护阴液、重视后天
    5. 注重正气,贯穿病程始末
    6. 注重情志调节与用药相结合治疗
    7. 补有其法,注重气机
    8. 重视辅助疗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9)“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一: “水血同病”及其相关概念的现代研究
    1. “水血同病”的概念研究
        1.1 “水血同病”源于“水血同源”
        1.2 “水血同源”的溯源研究
        1.3 “水血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
    2. “水”概念研究
    3. “血”概念研究
    4. “水血同病”概念研究的思考
        4.1 “水血同病”的概念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4.2 气、水、血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4.3 水血同治、水、血概念未达成共识,造成水血同治理论的进一步混乱
        4.4 历史追溯法是导致“水血同病”概念被认为一直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知识考古学及其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1. 知识考古学简介
    2. 知识考古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3. 知识考古学的应用过程
    4. 小结
    参考文献
上篇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水血同病”理论的历史考察
    第一章 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宋以前的“血证”研究
        1. 从气血关系、五运六气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认识血证
        2. “血瘀”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3. 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与气血、运气、五行规律等相关
        第二节 宋以前的“水证”研究
        1. “水证”的分类
        2. 水证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3. 水证的辨证治疗
        第三节 宋以前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气病、痈肿脓血同见与水血同治
        2. 妇人带下与经血同治
        3. 痰瘀同治初具雏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研究
        1. “血证”关注的重点是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
        2. 治血尤重治火逐渐成为宋金元时期医家治疗血证的共同认识
        3. 更加重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4. 瘀血论治独具特色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证”研究
        1. 延续前代的水证分类方法
        2. 重视从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治疗水证
        3. 具体治法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又有新的发挥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血同治”多为水血同见时则“水血同治”
        2.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详实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研究
        1. 逐步构建“气水——血火”理论结构
        2. 气水血火逐步成为血证的诊治关键
        3. 强调从气的角度论治“瘀血”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证”研究
        1 五脏之中,肺脾肾三脏尤其受到重视
        2 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3.具体治法在延续《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上又有发挥
        第三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血共同治疗
        2. 血汗同源,辨治同法
        3. 血汗之中当重气
        4.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完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血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1. 第一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2. 第二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形成雏形
        3 第三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第二节 “水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1. 第一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2. 第二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第三节 痰瘀等病理因素愈加受到重视
        第四节 由“水血同治”构建“水血同病”
        1. 从阳气与阴精的角度,借鉴现代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2. 从互为根本、互相转化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3. 从水血同源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述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主要原因
        1. 经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2. 理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3. 西方哲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第二节 “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思考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下篇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
    一、开门启“源”,别树一帜
    二、研经习业,“道”韵流长
    三、成学者众,蔓延成“派”
    四、“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发展特色
    五、“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一)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的理论阐释
        (二)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湿证”的理论阐释
        (三)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痰饮证”的理论阐释
        (四)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人体“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六、“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与辨治经验
        (一) 水血同源,生理攸关
        (二) 水血同病,病理密切
        (三) 水血同调,辨治精当
        (四) 辨治要点,尤需注意
        (五) 临床治验,拓展应用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
致谢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沈敏鹤主任治疗卵巢癌用药规律及复方附苓颗粒干预GSK-3β抑制卵巢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卵巢癌的病名溯源和症状描述
        (一) 病名溯源
        (二) 症状描述
    二、古代卵巢癌的证治概况
        (一) 春秋至秦汉时期
        1. 《黄帝内经》
        2. 《难经》
        3. 《神农本草经》
        4. 《中藏经》
        5. 《金匮要略》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脉经》
        2. 《肘后备急方》
        3. 《集验方》
        (三) 隋唐时期
        1. 《诸病源候论》
        2. 《急备千金药方》、《千金翼方》
        3. 《经效产宝》
        4. 《外台秘要》
        (四) 宋金元时期
        1. 《太平圣惠方》
        2. 《圣济总录》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5. 《儒门事亲》
        6. 《妇人大全良方》
        7. 《卫生宝鉴》
        8. 《丹溪心法》
        (五) 明清时期
        1. 《医学正传》
        2. 《陈素庵妇科补解》
        3. 《医学入门》
        4. 《寿世保元》
        5. 《女科证治准绳》
        6. 《景岳全书》
        7. 《医宗必读》
        8. 《临证指南医案》
        9. 《医宗金鉴》
        10. 《医林改错》
        (六) 近现代时期
        1. 《医学衷中参西录》
        2. 《中西合纂妇科大全》
        3. 《妇科学讲义》
        4. 吴良村教授
    三、病因病机
        (一) 病因论述
        1. 素体虚弱,正气不足
        2. 寒邪首当其冲
        3. 饮食内伤
        4. 七情不调
        5. 劳倦内伤
        (二) 病机论述
        1. 正虚为本
        2. 气滞血瘀
        3. 寒凝内阻
        4. 痰湿胶着
        5. 冲任督带失调
        6. 癌毒为患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沈敏鹤主任治疗卵巢癌的用药规律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二) 结果
        1. 处方药味数频数分析
        2. 处方证型分布
        3. 处方用药频数分析
        4. 高频药物药性分析
        5. 高频药物药味分析
        6. 高频药物归经分析
        7. 高频药物分类分析
        8.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三) 结论
    二、沈敏鹤主任治疗卵巢癌的证治思路和经验
        (一) 天地阴阳,四时节气
        (二) 四气五味,顺应天时
        (三) 精于配伍,脉症合一
        (四) 临证施治,首重脾胃
        (五) 分期论治,病证结合
        (六) 精神调适,以道治心
        (七) 饮食起居,切勿忽视
    总结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实验药品
        2. 实验器材
        3. 主要试剂配制
        (二) 实验方法
        1. 细胞培养
        2. 细胞分组
        3. 划痕实验
        4. 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
        5. 细胞Transwell侵袭(Matrigel)实验
        6. Western blot实验
        7. 统计分析
        8. 技术路线图
    二、结果
        (一) CFG抑制细胞体外增殖
        (二) CFG影响卵巢癌细胞衰老
        (三) CFG体外抑制卵巢癌细胞划痕迁移
        (四) CFG体外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五) CFG体外抑制EMT marker和AKT/GSK3β信号通路
    三、分析与讨论
        (一) 卵巢癌的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二) GSK-3β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探讨
        (三) 复方附苓颗粒抗卵巢癌的研究
        (四) 实验讨论
        (五) 展望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四、中药大处方成因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张逸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研究[D]. 陈梦瑞.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研究[D]. 刘珍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D]. 曲金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兰茂论治痰证特色的初步研究[D]. 陈少枪.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心肺脏理论源流考[D]. 颜彦.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D]. 王剑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段富津教授治疗消渴病经验的研究[D]. 唐明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12)
  • [9]“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D]. 闫军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10]沈敏鹤主任治疗卵巢癌用药规律及复方附苓颗粒干预GSK-3β抑制卵巢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D]. 黄宏.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浅谈中药大方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