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新经贸资讯

新加坡最新经贸资讯

一、新加坡最新经贸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翁东玲[1](2021)在《RCEP签署后中日韩FTA面临的机遇与中国的应对》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所面临的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必要重新审视其重启谈判的可能性以及中国采取的应对之策。中国应当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认识到其中的重大战略意义,主动积极推动谈判进程,加强沟通协商、增强政治互信,妥善解决中日韩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应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后提供的新机遇,突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诸多障碍,创新中日韩合作新模式;应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开放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徐林清,蒋邵梅[2](2021)在《贸易协定的对冲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RCEP和CPTPP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虽然CPTPP的经济总量远不及其前身TPP,但从其机制设计到影响力等方面看,仍然是重要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将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2020年11月15日签署的RCEP能否改善CPTPP给中国造成的负面经济效应?通过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分析RCEP与CPTPP各自逐步削减关税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表明,RCEP的关税和非关税自由化水平虽不足以完全实现对CPTPP的战略对冲,但RCEP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削减有助于改善中国多项宏观经济指标。

许玉洁,刘曙光,王嘉奕[3](2021)在《RCEP生效对宏观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GTAP模型分析方法》文中提出本文利用2001—2019年RCEP各国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伙伴国的制造业贸易规模、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通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关税承诺表,计算协定生效后各国农业、矿业、各类制造业的关税水平,进而采用GTAP模拟RCEP协定对各国宏观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伙伴国制造业贸易合作稳步发展,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RCEP生效可推动中国、东盟、韩国等成员国经贸增长,加快居民福祉增速,同时也会对俄罗斯、印度、加拿大带来一定负面冲击。RCEP生效将显着扩大伙伴国制造业贸易规模,促进中国优势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以上实证结果,中国应积极利用RCEP中心和枢纽地位,推动成员国之间分工协作并与欧美发达国家展开良性互动,打造亚太地区制造业集聚区,推动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和价值链的延伸。

刘沁秋,徐辰[4](2021)在《“亚洲经典着作互译计划”背景下的中国—东盟文学互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盟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双方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已取得丰硕成果。2020年,东盟首次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也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经济与文化历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方经贸合作的稳步进展,必将带来对文化的旺盛需求,而文学正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现阶段,中国出版业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亚洲经典着作互译计划"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的重要思想内涵,摆脱重精英、轻草根,重官方、轻民间的固化思维模式,反击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报道,以统一的国家形象传播理念,推动中国—东盟文学互译走向深入。

张墨竹[5](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杨晓妹,陈思伟,王有兴[6](2021)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东盟税收协调研究——兼论国际数字税收调整的冲击》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合作逐渐成为中国—东盟的重要合作领域。数字经济对基于传统经济构建的国际税收规则和税收体系造成了冲击,国际社会开始谋求单边或多边税收规则调整,这种新变化对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东盟数字税收协调面临着数字经济的税制差异、税收管辖权认定困难以及国际数字税收规则调整风险的多重挑战。为更好促进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与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数字经济税收制度,调整数字经济税收管辖权,适应国际数字税收规则新变化,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

钮钦[7](2021)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特征、中国实践及建设方略》文中研究表明规划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已成为不少中国沿海城市的追求与行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航运产业基础雄厚、海洋经济高度繁荣、海洋科技保持领先、海事服务优质高效、海洋治理辐射全球和营商环境稳定优良等六大重要特征。在回顾中国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实践后,对中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从完善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提升公共服务和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方略。

彭磊,姜悦[8](2021)在《中国加入CPTPP可行性及替代方案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亚太经济及地缘政治格局正发生新变化,文章提出中国应在3个方向建设高标准亚太自由贸易区网络,并对中国加入CPTPP可行性以及替代方案(TPFTA)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加入CPTPP能够带来经济和地缘政治收益,但面临地缘政治和规则技术两大障碍。考虑到加入计划很大可能性会搁浅,文章进一步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最新版GTAP10数据库对TPFTA模拟发现,TPFTA不仅可以提升中国的贸易创造,而且中国技术密集性行业最为受益。此外,文章分析了TPFTA纳入数字贸易、竞争中性、劳工环境等高标准新规则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中国应结合自身优势,争取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构建适用于新兴经济体的面向全球高标准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

王家强[9](2021)在《脱欧对英国金融地位的影响》文中认为脱欧对英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冲击。由于英国丧失了欧盟的"金融服务通行证",其为欧盟经贸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下降,英国营商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脱欧也同样给英国的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统计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排名等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基于英国在金融监管及法律体系、传统业务方面的明显竞争优势,以及掌握着新兴金融业务,英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依然重要。脱欧对中英金融合作带来发展机遇,两国可着眼人民币国际化、绿色金融和"一带一路"等方面开展金融合作,促进双边经贸发展,缓冲中英政治外交关系变化的影响。

徐梅[10](2021)在《RCEP签署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文中研究表明在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政策、中美博弈长期化、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并肆虐全球、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形势下,发展滞后的东亚及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进展。继2018年3月亚太11国达成CPTPP后,2020年11月该地区15国签署了RCEP,"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化、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为亚太自贸区建设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增添新动力。RCEP与CPTPP是目前亚太地区已成型的两大FTA,今后其如何发展演变,关涉未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前景。追踪RCEP动向,分析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果、政治影响,尤其对亚太自贸区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二、新加坡最新经贸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坡最新经贸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RCEP签署后中日韩FTA面临的机遇与中国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日韩FTA谈判基础的重新审视
    (一)中日韩已有的合作形式和合作机制
    (二)以往十六轮谈判形成的若干共识
        1. 三国都认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有利
        2. 以往十六轮谈判中形成的共识
    (三)近年来中日韩双边贸易发展概况
    (四)中日韩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三、RCEP签署背景下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面临的新机遇
    (一)RCEP将给中日韩三国的关税减让安排带来制度性的突破
    (二)RCEP为中日韩FTA谈判带来合作理念的突破
    (三)RCEP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上的新突破
    (四)在投资领域和原产地规则上的新突破
四、中国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应采取的策略
    (一)中国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应认识到其中的重大战略意义,主动积极地推动谈判进程
    (二)中国应多管齐下,加强与日韩的沟通,增进民间交往
    (三)充分利用RCEP带来的机遇,突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诸多障碍,创新中日韩合作新模式
    (四)中国要不断深化改革,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贸易协定的对冲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RCEP和CPTPP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二、模型简介与研究设计
    (一)GTAP模型简介
    (二)模拟策略和研究设计
        1. 区域和部门加总
        2. 情境设定
三、模拟结果分析
    (一)不同情境下各区域生产总值的变化
    (二)不同情境下各区域福利水平的变化
    (三)不同情境下各区域进口和出口规模的变化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3)RCEP生效对宏观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GTAP模型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RCEP伙伴国制造业贸易现状分析
    (一)产品分类与数据
    (二)贸易规模分析
    (三)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1.显性比较优势
        2.出口相似性指数
        3.贸易互补性指数
三、影响评估
    (一)评估方案设定
        1.地区和部门划分
        2.基准年份设定
        3.数据库更新升级
        4.基准关税修改
        5.关税减让计算
    (二)评估结果分析
        1.影响机制分析
        2.宏观经济变化分析
        3.制造业变化分析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启示

(4)“亚洲经典着作互译计划”背景下的中国—东盟文学互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东盟文学互译发展现状
    (一)中国文学在东盟的出版概况
    (二)东盟文学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二、现阶段东盟文学在我国译介薄弱、难成体系的原因探析
    (一)东盟自身原因
    (二)中国出版市场的现状和实际需求
三、中国—东盟文学互译项目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一)加强顶层设计
        1. 以“亚洲经典着作互译计划”为核心进行总体规划
        2. 加强渠道建设,以参展推动出版交流
        3. 加强双方文学互译作品的数据库建设
        4.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推动民间交流
        1. 广西、云南等省份具有明显优势,已经取得比较好的合作成果
        2. 通过联动,促进中国—东盟文学互译项目走向深入
四、结语

(5)“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3.1.1 宏观政治因素
        3.1.2 贸易发展因素
        3.1.3 投资发展因素
        3.1.4 绿色金融因素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4.2.1 政府管理指标
        4.2.2 经济投资指标
        4.2.3 金融发展指标
        4.2.4 贸易水平指标
        4.2.5 营商开放指标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4.3.1 线性SVM模型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6)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东盟税收协调研究——兼论国际数字税收调整的冲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潜力及国际税制改革行动
    (一)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潜力巨大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国际税制改革行动
二、中国与东盟数字税收协调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东盟数字经济税制存在差异
        1. 电子商务征税方面。
        2. 数字服务税方面。
    (二)数字经济税收管辖权认定困难
    (三)国际数字税收规则调整存在风险
        1. 东盟成员国数字税收规则调整进度不一,加剧了经贸合作的不确定性。
        2. 东盟成员国推行单边数字服务税,加重了跨国企业的税收负担。
        3. 数字经济的多边国际税收规则调整,加大了中国—东盟数字税收协调难度。
三、应对数字经济的中国—东盟税收协调策略
    (一)协调完善数字经济税收制度
    (二)共同调整数字经济税收管辖权
    (三)适应国际数字税收规则新变化,协同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
        1. 推动中国—东盟多边税制协调。
        2. 科学应对数字服务税。
        3. 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

(7)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特征、中国实践及建设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
    1.1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
    1.2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特征分析
        (1)航运产业基础雄厚
        (2)海洋经济高度繁荣
        (3)海洋科技保持领先
        (4)海事服务高效优质
        (5)海洋治理辐射全球
        (6)营商环境稳定优良
二、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中国实践
三、中国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3.1发展机遇
        (1)航运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2)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升
        (3)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优化
        (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顺利推进
    3.2面临挑战
        (1)国际经贸合作面临新挑战
        (2)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3)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短板
四、中国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方略
    4.1适应新形势,完善建设方略的顶层设计
    4.2汇聚新要素,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4.3展现新作为,提升公共服务和治理能力

(8)中国加入CPTPP可行性及替代方案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亚太经济及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一)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变化
        1.美国对华地缘政策。
        2.美国对华经济政策。
        3.美国干预中国内政策略。
    (二)中国的应对策略
二、中国加入CPTPP的经济及地缘政治收益分析
    (一)经济利益方面
    (二)地缘政治利益方面
三、中国加入CPTPP 面临的障碍及策略
    (一)中国加入CPTPP面临两方面障碍
    (二)中国加入CPTPP采取的策略
四、CPTPP替代方案的设计与实证研究
    (一)TPFTA的经济效应分析
        1.模型与数据来源。
        2.模拟方案与参数设定。
        3.模拟结果分析。
    (二)TPFTA作为21世纪国际经贸“中国规则”的试验场意义
五、结论

(9)脱欧对英国金融地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脱欧对英国金融业的影响
二、英国金融地位下降
三、英国金融业未来发展趋势

(10)RCEP签署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90年代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演进
    (一)亚洲金融危机推进东亚及亚太区域经济合作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下亚太自贸区愿景诞生
    (三)国际金融危机后亚太地区出现三大FTA谈判
    (四)新形势下亚太地区CPTPP与RCEP应运而生
二、RCEP主要内容、效果及影响
    (一)RCEP主要内容与预期经济效果
    (二)RCEP对地区及世界的影响
        1. 为亚太自贸区建设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固基础
        2. 凸显自由贸易与多边主义仍是未来发展大方向
        3. 推动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区域化格局
    (三)RCEP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三、RCEP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
    (一)RCEP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退出RCEP的印度会否再加入
        2. 兼跨两大FTA的日本将发挥何种作用
    (二)CPTPP扩容动向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1. 美国会否重新加入CPTPP,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2. 英国申请加入CPTPP,将使亚太区域合作走向“跨区域”范式
        3. 中国积极考虑加入CPTPP,将为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添加正能量

四、新加坡最新经贸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RCEP签署后中日韩FTA面临的机遇与中国的应对[J]. 翁东玲. 亚太经济, 2021(06)
  • [2]贸易协定的对冲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RCEP和CPTPP对比研究[J]. 徐林清,蒋邵梅. 亚太经济, 2021(06)
  • [3]RCEP生效对宏观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GTAP模型分析方法[J]. 许玉洁,刘曙光,王嘉奕. 经济问题探索, 2021(11)
  • [4]“亚洲经典着作互译计划”背景下的中国—东盟文学互译发展研究[J]. 刘沁秋,徐辰. 出版参考, 2021(10)
  • [5]“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6]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东盟税收协调研究——兼论国际数字税收调整的冲击[J]. 杨晓妹,陈思伟,王有兴. 税务研究, 2021(09)
  • [7]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特征、中国实践及建设方略[J]. 钮钦. 太平洋学报, 2021(08)
  • [8]中国加入CPTPP可行性及替代方案的实证研究[J]. 彭磊,姜悦. 国际经贸探索, 2021(08)
  • [9]脱欧对英国金融地位的影响[J]. 王家强. 现代国际关系, 2021(08)
  • [10]RCEP签署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J]. 徐梅. 东北亚论坛, 2021(05)

标签:;  ;  ;  ;  ;  

新加坡最新经贸资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