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唐中日文化交流史看中国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

从汉唐中日文化交流史看中国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

一、从汉唐中日文化交流史看中国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木森[1](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李丹[2](2019)在《中日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多年孕育和沉积、传承、发展,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是历朝历代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形式多样,源远流长。如今,这些民族文化元素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尤其在艺术设计领域,民族文化元素被广泛应用,无时不激发着设计师们的创作灵感。作为“衣食住行”之首,符合中国人美感的服饰从古至今一直被服装设计师们积极探索着。从汉服到中山装,从长袍马褂到旗袍,还有种类繁多、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民族文化元素在服饰中应用可谓淋漓尽至。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在世界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也在重新审视民族文化元素的内涵,通过服饰设计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世界时尚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日本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国家,日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都深受中国的影响,日本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和服”也是模仿中国唐朝的服饰演变而来。随着日本近代国力的崛起,日本的服装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涌现了高田贤三和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及森英惠这样世界级的设计大师,他们设计的服饰作品中所包含的日本民族文化元素也得到了世界时尚界的认可。相比日本,中国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国际时尚舞台上,我们的影响力与日本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分析中日两国民族文化元素,将两国不同文化基础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阐述民族文化元素在中日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剖析民族文化影响下中国近现代服装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及日本现代时尚文化浪潮,提出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一方面要继续探索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内涵及中国传统服饰工艺,一方面要勇于与国际时尚界接轨,借助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独特魅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特色的服装语言。图71幅,参考文献39篇。

张英男[3](2019)在《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和中国一样的封建主义农业国,日本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明治维新后,短短数十载就一跃成为了世界列强之一,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仍得以迅速恢复经济发展并快速成为了当时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而中国则几经沉浮,历尽苦难,艰苦奋斗才收获了如今的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而服装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风云激荡的社会变革的不同的时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由于女性往往作为男性的从属,女性服装消费占家庭支出的比例也较男性服装更高,因而相较于男装,女装更敏感地反映出了其家庭经济情况及社会地位,其发展与变革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是二十世纪纷芜的服饰流变进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当今世界,日本无论在传统服装文化的保护与发扬还是在现代服装设计上均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点我国尚难以望其项背。因而,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二十世纪这一激烈变革的时代中中国和日本两国女装的发展与变化,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中日女装流变的历史以及现状,其后通过对中国女装和日本女装在二十世纪这一激烈变革的历史阶段的流变进行回溯,分析比较两国女装的主要形态特征以及流变的各个阶段,总结与比较了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的相关规律,分析其差异性以及差异性形成原因,从而得到了中日女装发展流变的重要启示,并将之应用于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抢救及未来发展;以及其对现阶段中国服装设计的借鉴意义。

吕振纲[4](2018)在《明代中国商人在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建构中的角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民间商人这类非国家行为体是如何建构起明代中国与同时期东南亚古代邦国之间的区域贸易体系,并尝试运用这一案例与国际关系学的主流观念进行对话。本文的基本假设是,非国家行为体在区域贸易—社会体系建构中可以扮演积极地基础作用,特别是当国家由于其战略观念或者由于其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变迁而选择减少跨国互动或区域体系的建构行为时,以逐利为目标、表现为市场行为体的民间力量却可以始终关注编织一个可以满足他们获利目标的区域贸易—社会体系,甚至也可以间接推动区域间官方关系的发展。中国商人的跨国逐利行为推动和编织了这一区域贸易体系,该地区的国家作为一个干预变量影响这一贸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观察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是否成形有两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1)跨国行为体;(2)区域市场。这一跨国贸易体系的建构与运作均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并先后经历了朝贡贸易体系、走私贸易体系与互市贸易体系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商人采取不同的跨国组织形式发展壮大,并与该地区中的国家以及其他重要的商人群体在持续互动中推动跨国区域市场的成熟和贸易体系的变迁和发展。本文认为,中国商人对中国—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的形成具有以下重要作用:第一,不断根据区域社会环境的变迁,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跨国组织和贸易网络,并通过跨国实践完善区域贸易体系。第二,作为重要的市场力量,推动一国内部市场与跨国市场相联结,并以港口、腹地和贸易离散社群为基础,推动区域贸易—社会空间的整合。第三,在与国家行为体的互动中,采取融入、斗争或妥协的适应性策略,推动区域贸易体系更符合商人自身利益。

傅坚[5](2018)在《“和”为贵—有鲤男装商业摄影设计》文中认为本次设计主题是“和”为贵——“有鲤”男装商业摄影设计,针对“有鲤”男装品牌的发展需求,从实际和理论研究中日文化融合的美学特征,应用到中国风男装服饰的商业摄影当中,为“有鲤”新一季春款新品拍摄一套商业摄影作品。以此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品牌推广目的,同时探索如何通过商业摄影设计来推广中日文化融合的线上原创品牌的新思路。第一部分内容为需求调研报告,根据本次设计突出品牌产品形象的要求,对“有鲤”男装以及线上原创男装品牌广告摄影市场的现状进行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阅,个人访谈等方法相结合。重点研究中国风男装品牌买卖双方需求的侧重点,研究消费者对于中国风男装广告摄影的诉求点,为后续产品拍摄创作提供新的灵感和造型元素。东方传统文化元素对时尚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中国风线上原创品牌对产品拍摄中的艺术表达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调研得出的需求因素为设计提供了现实参考依据。第二部分为文献研究报告,根据创作理念的要求,追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分析中日文化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对中日文化融合所形成的美学特征做重点研究,总结出中日文化融合在商业摄影中的艺术表达形式与方法。在商业摄影中,传统文化融合的服饰需要融入意境同时展现细节,做到极致明显的视觉风格特点,文献的研究为后期“有鲤”男装产品的拍摄提供创作方法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设计过程报告,根据市场需求的调研结果和中日文化融合的理论研究结论,设计主题为“和为贵”的男装商业摄影作品。从“有鲤”男装品牌起源于崇尚鲤鱼的文化,同时也是中日传统文化融合的一条纽带的品牌文化着手,拍摄分别命名为“云中鹤”,“燕归巢”,“波澜”,“锦鲤”四组作品,归纳总结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大小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最后呈现的完整摄影作品,既展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中国文化理念,又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元素,这也正是“和为贵”这一主题的核心所在,在作品中展现文化元素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总结:本论文从设计需求出发,对品牌相关的产品形象,受众群体满意度等角度做系统的需求调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建立层次清晰的理论框架,从中日文化交流的理论研究中找出符合作品设计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指导,为设计的创新点打下理论基础。最后是对整个作品完整的呈现,在呈现的过程中,从设计内容,设计创作过程以及表现形式等做详尽的解说。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所学的摄影技巧与现实的受众群体需求相结合,在其中注入中日文化交流的元素和思想内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商业与艺术并重,为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陈潇[6](2015)在《从日本热血类动漫人物特点看动漫的跨文化传播》文中提出日本动漫作为日本流行文化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本文通过对其中一类动漫中的人物特点分析,对日本动漫中有利于跨文化传播的因素进行总结,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张真[7](2015)在《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俗文学研究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传统。中国俗文学作为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形成一股热潮。不仅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还对江户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随着近代以来西学的不断传入,日本现代学术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俗文学学科早于中国本土在日本得以确立,中国俗文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追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学科史时,是不能忘记早稻田大学的初创之功的。早稻田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在坪内逍遥的主持下创设了第一个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纯文学科系,而开设中国俗文学相关课程的第一任讲师就是森槐南。森槐南在东京专门学校首开中国俗文学课程的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其在中国俗文学学科史上的意义需要重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仅就早稻田大学一校而言,由他所开创的传统也一直被保留并发扬光大。在早稻田大学的中国俗文学学科初创之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也相继开设中国俗文学课程,建立中国俗文学学科体系,并由此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日本汉学史上的“东西两鼎”。由于两校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者各有其师承关系,其治学方法形成了颇具各自特色的流派,故往往冠以“学派”之称。本文第三章、第四章主要通过东京、京都两大学派的学术源流、师承谱系、学术竞争等方面,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两大学派的整体面貌,尤其是对狩野直喜、盐谷温、幸田露伴、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作了较为详细地探讨。在上述三所着名大学以外,近代日本尚有不少以高等学府为中心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阵地。随着对外扩张的逐渐推进,日本在以东亚为主的殖民地设立了两所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台北帝国大学。京城帝大在儿岛献吉郎、辛岛骁的主持下,台北帝大在久保天随、神田喜一郎、原田季清等人的主持下,都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除此以外,尚有不少私立大学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以宫原民平为代表的拓殖大学和以奥野信太郎为代表的庆应义塾大学。近代学术转型时期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并非由某一位学者在某一篇论文或某一部论着得以解决,而是数十年间众多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果,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问题。戏曲、小说、说唱文学等各个文体中都有这样的重要问题,第六章选取南戏、《水浒传》、敦煌俗文学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史加以探讨。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不仅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学术的重要一环,即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国际学术相联系。第七章通过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学界的关系及以《红楼梦》研究为视角的近代东亚三国学术交流为典型个案,试图勾勒出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西方、日本、中国及中、日、韩等东亚三国间的学术联系与互动关系。

竺小恩,潘彦葵[8](2015)在《飞鸟奈良时代:日本服饰文化“唐风化”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飞鸟、奈良、平安前期3个时代,与300年大唐相伴随,在服饰制度、服装制作技术、服装样式、服饰色彩图案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模仿隋唐服饰,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隋唐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唐风化时代"。

孟小愉[9](2014)在《探究影视动漫中人物服装设计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影视动漫人物服装设计工作是当前动漫设计工作之中的重点,应当严肃的对待,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探讨提升影视动漫人物服装设计水准的方案。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影视动漫人物服装的设计应用,同时对设计创作的重要性和创新的理念等进行了深层次的发掘,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提升影视动漫人物服装设计的水准,为新时期不断发展的工作奠定基础。

纳春英[10](2014)在《隋唐服饰研究 ——以平民日常服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本文分两大部分,共九章,其中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隋唐平民男女的日常服饰状况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除此之外,还对隋唐时期服饰制度与服令的变化;隋唐平民的服饰材质、唐代平民的置装成本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唐女装中的袒露,以及唐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等与平民服饰有关涉,同时在服饰史上也很重要的问题。绪论为本文写作的缘起和主要的理论指导思想,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思路等。第一章,主要探讨隋唐与服饰相关的制度变化和服令的执行情况。隋与唐前期的服饰制度主要出自于以《开皇令》、《武德令》为基础的服令,服令的主要精神为礼令并行,内容多针对祭、朝、公各服。官常服则以《礼部式》规范,制度详细完备,因过于重视周礼的规范,时效性较差,针对性不强,在实际执行中多有出入。安史之乱后,官常服入礼,祭、朝、公各服渐成具文,服式取代服令的地位,并形成以《格》、《格后敕》为权威的服制。此时的服饰制度强调制度性,受礼的限制较弱,执行力也较强。第二章,主要以敦煌62窟壁画“成天赐一家”的画像为考察对象,讨论隋平民服饰的状况。以首服为例:从成天赐一家头首部着装反映的情况看,隋代的平民女子使用巾帕罩头,直接承袭南朝风气,而平民男子使用裹头巾子,有一个明显的由裹头巾向幞头过渡的过程,说明在由巾子向幞头过渡的过程中,来自社会内部的变化,譬如:幞头中木胎成型技术的进步、魏晋以后随门阀士族的衰落,社会生活方面等级制的松动等等,都是促成原因,而非仅仅源于外族文化交流的促进。另外,从身服的穿着情况来看,隋朝平民社会生活中,汉魏一系的南朝风气属于社会正统,北朝风气还仅仅是年轻人的时尚,这与后世陈寅恪先生所谓:“隋唐都属于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的看法有异,平民社会的社会风气和统治阶级的政治态度,治世策略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高丽在隋统一了全国以后,曾与隋有过极为频繁的交往,这对高丽女子的身服款式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故而朝鲜半岛的传统女装在款式上与隋平民女子的身服,有极大的相似性,而男子的身服与高丽传统服饰的款式之间却没有女服那样明显的联系,这也是后续值得研究之处。第三章,本章主要讨论唐平民女子的服饰,初唐民女的服饰中还保存有隋影响的痕迹,贞观中后期,唐女装已形成独有的风格,自高宗至德宗朝,唐服饰时尚变化多样,平民阶层中的中上层女性与贵族妇女保持一致,参与风尚的营造,平民阶层中下层贫女们则服饰款式简单、质地简陋。中晚唐的平民女子因为社会动荡,服饰普遍比较简单。总体上唐平民女子的服饰材质主要以麻布和劣质绢为主,无论材质、式样、花色,民女和贵妇都有很大的不同。第四章,初盛唐平民男子的首服类型较多,根据季节和生活环境不同又有所不同。唐初承袭北周、隋旧俗,以戴软裹头巾为主;盛唐根据环境和地域不同,一般以戴幞头为主,同时也有抹额(帕额)、胡帽、笠帽、风帽、羊皮浑脱帽等。身服主要有:衫、半臂袍、裤或棍。脚服主要有麻履、木屐等,平民中身份特殊的猎户、乐工等也有穿靴子的情况。唐代平民男子与平民女子一样,即使身处盛世,仍生存艰难,他们的服饰主要受经济条件和气候两大因素影响。第五章,中晚唐与初盛唐平民男子的服饰款式和材质上的差异较大,这一点得益于圆仁的记载。本章即以圆仁会昌五年在长安被迫还俗时所穿的平民服饰为考察线索,重点探讨唐中后期平民男子的服饰状况。从会昌五年到会昌七年,在圆仁还俗期间,主要装束自首而脚计有:裹头毡帽、衫、裈、袜肚、软鞋等,材质多为麻布、氍布,少量使用绢、麻制品。显示中唐以后,葛布已基本退出平民生活。其裹头毡帽的使用更是显示晚唐男子不再以幞头裹头的历史事实。《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圆仁在唐的所见所闻,为后世了解唐代平民的生活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学界对其中所记载的中晚唐服饰研究重视不够。第六章,主要谈论隋唐平民的服饰材质和唐代盛世时(天宝二年)平民的置装成本,隋唐平民的服饰材料主要有:葛布、麻布等,隋唐时的布基本指麻布。本章根据发现于大谷文书中天宝二年的,唐交河郡市估案的文书断片,推算出唐天宝二年的置装成本,证明即使在天宝年间服装的制作成本仍然是普通平民生活中一笔不菲的开支。第七章,本章主要研究唐代平民的生存状态,唐代的平民即使身处盛世,生存也十分艰难。致使平民家庭生活艰难的主要因素是随意性极强的临时摊派:科差。附编第一章,本章主要讨论唐代女装中的袒露现象。唐代在高宗至德宗朝的这一历史时期,前期存在女装袒胸,后期存在女装露透的风气,此风尚与传统礼教相悖,成因不明,涉及贵族、平民、伎乐等各层次的女性。现代学者对其成因的解释主要有:沈从文的祭礼制度说;孙机的北朝颓俗说;王祺明等的多民族交流说等几种,但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唐代女装的袒胸没有历史承继,出现和消失却有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最初夸张的开放背后表达的仍是男权社会中女性对具有控制权男性的取悦。但随着武矍努力营造男女相对平等的社会环境,袒胸的原因由取悦向自我肯定转变,中宗复位后武氏营造的社会氛围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太平公主和韦后的推波助澜之下继续向女尊社会发展,在这种社会大势下,袒胸代表的是古代女性历史上第一次接受自己身为女性,并以与男性有明显的生理不同而自豪的史实,这是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古代,两性观中最接近现代的时刻。第二章,隋唐服饰对日本、朝鲜、三韩,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服饰的成型都有极大帮助,无论款式、质地,还是装饰、纹样样样包括。其中尤以日本为甚。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肖像画《法隆寺献纳御物圣德太子像》中圣德太子的装束就是日本全盘接受中国制度、文化影响以后的产物,但这个时间不早于大宝二年。

二、从汉唐中日文化交流史看中国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汉唐中日文化交流史看中国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日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2 中日民族文化元素概述
    2.1 “和谐”之道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
        2.1.1 太极文化
        2.1.2 印章文化
        2.1.3 茶文化
        2.1.4 戏曲文化
    2.2 以“和”为名的日本民族文化元素
        2.2.1 茶道文化
        2.2.2 和服文化
        2.2.3 歌舞伎文化
        2.2.4 樱花文化
    2.3 中日民族文化元素的比较分析
3 中日民族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1 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1.1 纹样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1.2 色彩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1.3 造型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2 日本民族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2.1 纹样元素在和服设计中的应用
        3.2.2 色彩元素在和服设计中的应用
        3.2.3 造型元素在和服设计中的应用
        3.2.4 风俗元素在和服设计中的应用
    3.3 中日民族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3.4 中国民族元素的服装设计实践创作
4 民族文化影响下的中日服装设计传承与创新
    4.1 中国近代服装设计对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4.2 中国现代服装设计对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4.2.1 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牛仔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4.2.2 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运动便装设计中的应用
        4.2.3 民族文化元素在其他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4.2.4 国内杰出服装设计师对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4.3 日本现代时尚文化浪潮
        4.3.1 日本服装设计师对时尚服饰美学的重新定义
        4.3.2 日本服装设计师对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4.4 民族文化影响下的中日服装设计传承与创新比较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1.时间范围界定
        2.“中”、“日”概念界定
        3.“女装”概念界定
        4.“流变”释义
    (五)研究方法
一、中日女装流变历史及现状
    (一)中日女装流变历史
        1.中国女装流变历史
        2.日本女装流变历史
    (二)中日女装现状
        1.中国女装现状
        2.日本女装现状
二、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分析
    (一)二十世纪中日女装的主要形态特征分析
        1.中国女装主要形态特征
        2.日本女装主要形态特征
        3.中日女装主要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二)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的各个阶段及比较
        1.中国女装流变的各个阶段
        2.日本女装流变的各个阶段
        3.中日女装流变各个阶段的比较
三、二十世纪中日女装的流变规律及比较分析
    (一)二十世纪中国女装的流变规律
        1.由束缚性向个性化发展的流变规律
        2.由传统服装主导向中西结合发展的流变规律
        3.从单一到多元的流变规律
    (二)二十世纪日本女装的流变规律
        1.西式服装文化自上而下渗透的流变规律
        2.由民间手工作坊向现代服装产业快速过渡的流变规律
        3.由追赶世界潮流向影响乃至引领世界潮流转变的流变规律
    (三)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差异性比较
        1.服装发展的变革态度存在着巨大差异
        2.传统女装的传承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
        3.服装教育及服装产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四)差异性形成原因分析
        1.从民族方面看
        2.从地理方面看
        3.从历史方面来看
        4.从政治方面来看
        5.从经济方面来看
四、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对当代中国服装行业的启示
    (一)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对中国各民族服饰文化抢救及发展的重要启示
    (二)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对现阶段服装设计的借鉴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明代中国商人在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建构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文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意义
    二、相关的文献述评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研究限制
第一章 中国—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本文使用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干预变量
    第二节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的基本要素
        一、跨国行为体
        二、区域市场
        三、融合两个要素的层次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的分类与阶段性特征
        一、区域贸易体系的分类
        二、区域贸易体系的阶段性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中国商人与中国—东南亚区域朝贡贸易体系的形成(1368-15世纪末)
    第一节 明朝推动下的中国—东南亚朝贡贸易体系的奠基
        一、明代朝贡贸易体系的建立
        二、贡赐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公私兼具的商人实践——郑和船队与朝贡贸易体系的巩固
        一、具备官商身份的郑和船队
        二、具备私商身份的郑和船队
    第三节 私商与朝贡贸易体系的巩固
        一、中国朝贡政策的变化以及私商对朝贡贸易体系的“灵活渗透与借用”
        二、中国商人与以琉球为中心的朝贡贸易网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中国商人与中国—东南亚区域走私贸易体系的发展(15世纪末-1567年)
    第一节 中国—东南亚区域走私贸易体系的运作及体系规范变动
        一、走私贸易体系的运作一:多方参与的走私网络
        二、体系规范的变动与走私贸易体系的运作二:海商(盗商)集团
    第二节 走私贸易体系中的中国—东南亚区域市场变迁
        一、走私贸易体系中的中国东南沿海内部市场体系的成熟
        二、引进来:双屿、月港到澳门的跨国走私市场网络与贸易离散社群
        三、走出去:中国商人在东南亚的港口网络与贸易离散社群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中国商人与中国—东南亚区域互市贸易体系的进一步发展(1567-1683年)
    第一节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互市贸易体系的建立及其运作
        一、区域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和互市贸易体系的建立
        二、互市贸易体系的运作:从“行商—散商协同体”到“军商—散商协同体”
    第二节 互市贸易体系中的区域市场
        一、中国商人、贸易圈的成熟与区域市场网络的完善
        二、贸易离散社群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商品的社会生命:中国与东南亚互市贸易体系中的商品流动
        一、丝绸、瓷器及其他商品的跨国流动
        二、白银与铅钱: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中的金融流动
    本章小结
结束语
    第一节 本文的初步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的相关思考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与学术成果
后记

(5)“和”为贵—有鲤男装商业摄影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设计作品图片
    1.“有鲤”男装摄影设计作品图片
        1.1.“和”为贵——云中鹤
        1.2.“和”为贵——燕归巢
        1.3.“和”为贵——波澜
        1.4.“和”为贵——锦鲤
    2.“有鲤”男装线上推广效果图
        2.1.线上店铺展示效果图
        2.2.线上推广效果图
第二部分:“和”为贵——“有鲤”男装商业摄影设计报告
    1.中国风男装商业摄影需求调查报告
        1.1.中国风男装商业摄影市场调研概述
        1.1.1.市场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1.1.2.市场调研的方法和目标
        1.2.线上中国风原创品牌调查
        1.2.1.“有鲤”品牌介绍
        1.2.2.线上原创中国风男装品牌定位与特色比较
        1.2.3.线上原创中国风男装品牌商业摄影表现形式比较
        1.2.4.线上原创中国风男装品牌商业摄影市场现状分析
        1.3.中国风男装的消费者调查
        1.3.1.调查目标人群的选择
        1.3.2.对中国风男装广告摄影的评价
        1.3.3.对“有鲤”现有问题的反馈
        1.4.调研对于设计的指导
    2.中日文化融合理论研究报告
        2.1.研究概述
        2.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1.2.研究现状
        2.2.中日文化交流史
        2.2.1.唐代以前
        2.2.2.江户时代
        2.3.中日文化在各领域的融合
        2.3.1.影像领域
        2.3.2.设计领域
        2.4.中日文化融合的美学特征
        2.4.1.中国传统美学特征
        2.4.2.日本传统美学特征
        2.4.3.中日文化融合的美学特征
        2.5.理论研究对设计的指导
    3.“和”为贵——“有鲤”男装商业摄影设计过程报告
        3.1.设计选题阐述
        3.2.创意阐述——“和”为贵
        3.3.设计工作计划
        3.4.设计实施过程说明
        3.5.最终作品说明
        3.6.总结报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从日本热血类动漫人物特点看动漫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物形象原型设定
    1、无处不在的武士和忍者
    2、跨文化背景的形象原型
    3、战斗方式的西化
二、人物性格设定
    1、为了梦想而战
    2、为了恩情而战
    3、为了同伴而战
    4、为了荣誉而战
    5、对等级体制的叛逆
三、人物外形设定
四、动漫的跨文化传播
    1、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选择性再利用
    2、对文化共同价值的追求
结语

(7)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汉学传统与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西学的传入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三节 汉学的复兴与近代学术制度的形成
第二章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
    第一节 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文学科
    第二节 森槐南: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之鼻祖
    第三节 森槐南的追步者
第三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第一节 赤门文士:东京学派之先声
    第二节 盐谷温:东京学派之主帅
    第三节 节门弟子:东京学派之干将
第四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京都学派
    第一节 京都大学与京都学派
    第二节 狩野直喜:京都学派中国俗文学研究之先驱
    第三节 京都学派的“三尊”
第五章 东西两鼎以外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一节 久保天随及台北帝国大学东洋文学讲座
    第二节 宫原民平:拓殖大学“支那学”开山之祖
    第三节 奥野信太郎与庆应义塾大学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六章 近代日本关于中国俗文学重要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日本小说中的中国故事研究:以《太平记》为例
    第二节 南戏研究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
    第四节 敦煌俗文学
第七章 国际视野下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与国际汉学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汉学界之互动
    第三节 从“贾氏系图”看近代东亚三国的《红楼梦》研究之关系
结语
附录
    附录一: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大事编年
    附录二: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着述目录
    附录三:《太平记》所引诸葛孔明故事来源考
参考文献
后记

(9)探究影视动漫中人物服装设计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服装设计在影视动漫中的重要性
二、影视动漫人物服装设计的理念及应用
三、结束语

(10)隋唐服饰研究 ——以平民日常服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隋唐的服令与服饰制度变化研究
    第一节 隋与唐前期的服饰政策
    第二节 唐中后期的服饰政策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隋代平民服饰研究
    第一节 莫高窟第62窟供养人首服
    第二节 莫高窟第62窟供养人身服
    第三节 莫高窟第62窟供养人足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平民女子服饰研究
    第一节 平民女子的首服
    第二节 唐平民女子身服
    第三节 唐平民女子的足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初盛唐平民男子服饰研究
    第一节 初盛唐平民男子的首服
    第二节 初盛唐平民男子的身服
    第三节 初盛唐平民男子的足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晚唐平民男子的服饰
    第一节 裹头毡帽
    第二节 身服
    第三节 足服软鞋
    第四节 服饰材料(?)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平民服饰材质与成本研究
    第一节 唐平民服装使用材质
    第二节 唐人的置装成本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代平民生存状态研究
    第一节 平民女子的生存状态
    第二节 唐平民男子的生存状态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附编
    第一章 唐代女装袒露成因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唐女装袒露的流变过程
        第三节 唐女装袒露的原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隋唐时期中日间的服饰交流研究
        第一节 隋唐以前中日之间的服饰交流
        第二节 贯头衣与横幅
        第三节 隋唐时期中日服饰交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书目
谢辞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从汉唐中日文化交流史看中国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2]中日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比较研究[D]. 李丹.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3]二十世纪中日女装流变比较研究[D]. 张英男.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明代中国商人在中国与东南亚区域贸易体系建构中的角色研究[D]. 吕振纲. 暨南大学, 2018(01)
  • [5]“和”为贵—有鲤男装商业摄影设计[D]. 傅坚.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6)
  • [6]从日本热血类动漫人物特点看动漫的跨文化传播[J]. 陈潇. 新闻世界, 2015(08)
  • [7]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D]. 张真. 南京大学, 2015(01)
  • [8]飞鸟奈良时代:日本服饰文化“唐风化”时代[J]. 竺小恩,潘彦葵.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 [9]探究影视动漫中人物服装设计的应用[J]. 孟小愉. 戏剧之家, 2014(13)
  • [10]隋唐服饰研究 ——以平民日常服饰为中心的考察[D]. 纳春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从汉唐中日文化交流史看中国服饰对日本服饰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