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学的四种方法

论音乐教学的四种方法

一、浅谈音乐教学四法(论文文献综述)

艾科热木·阿力普[1](2021)在《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古以来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其有几千年的璀璨历史,凝聚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孕育出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典型代表之一的新疆木卡姆艺术,其自古流传至今,至少走过了 500多年风风雨雨。如今木卡姆艺术留存于新疆各个不同的地区,主要的木卡姆艺术形式主要有: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这其中十二木卡姆最具有代表性。十二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套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之下,木卡姆艺术从濒临灭失的困境中,逐渐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发展。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证明其不仅是中国民间艺术,更是我国新疆各民族通过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思维与感情的一种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保护面临诸多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获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工作依然面临着保护基础薄弱、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不足、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充分、文化生态保护亟待加强、木卡姆艺术合理利用不足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并遵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方针。倡导政府主导,利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有效解决诸多问题。因此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需要从立法完善、有效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基础、提升对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有效完善教育传承、加强木卡姆艺术的传播与实务资料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完善。以期将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治理轨道。本文主要是一篇研究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学术论文,以十二木卡姆的发祥地莎车县为田野点,对十二木卡姆的生存生态环境、民俗状况、传承与保护情况、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政府扶持力度、传承与保护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完整、客观的了解与描述,并就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中的不足与缺陷,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发展,新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共有六章组成:第一章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概述,主要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历程;并对木卡姆艺术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进行系统的总结;就木卡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别: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乐器手工制作技艺、传统节日与民俗,相互交融的现象进行说明。为本文后面章节做好铺垫。第二章主要从文化多样性、文化权利理论,以及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马克思民族平等理论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以新疆木卡姆艺术为主线,对其所处的生存环境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近年来我国加入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际公约以及创设的相关国内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过程中所坚持的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维护多元一体、整体性保护、真实性保护、文化共同繁荣等原则依次进行详细说明。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莎车县保护木卡姆艺术的多种传承模式,所做的具体保护措施等,依据调研获得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描述。第四章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保护基础滞后、传承人面临困境、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充分、文化生态遭破坏、合理利用不足问题,都一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细致、全面的分析。第五章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通过域外法国非物文化遗产——马洛亚、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舞蹈屋、葡萄牙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的保护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总结出对我国木卡姆艺术保护有利的经验启示。第六章木卡姆文化保护的完善建议,主要从完善相关立法、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基础、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完善教育传承、加强对木卡姆乐器制作的保护、加强木卡姆文化的传播、加强木卡姆实物资料的保护等视角,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提出完善意见。

吴斌[2](2020)在《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文中提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在了解传统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李会康[3](2020)在《诗乐诗教与董仲舒经学阐释的文化溯源》文中认为本文从人文阐释体系的构建角度入手探讨董仲舒的经学阐释,说明董论中阐释载体与“大一统”的人文体系形成和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而讨论董仲舒所构建的言说义理同安置各人文元素的节文场域如何对应,以对这一体系所试图揭示的“适宜”传承和探索路径进行描述。目的是为了揭示一些习以为常的经学阐释元素和理念的由来,以及在董仲舒所构建经学体系初期的形态。传统认为董仲舒作为“儒者宗”,使得景、武间儒家接替黄老之学而开始成为经学构建的主导学术流派是不证自明的史实。基于这一史实,本文借董仲舒“推阴阳”这种广阔的学术视角,对经学作为人文核心同自然的联系进行了深度发掘。“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天人感应”的体察方式并非董仲舒向壁虚构,“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的人文阐释理念也不是汉初《春秋》学者突发奇想。这些理念同公羊学派所倡导“大一统”一样,都是人文传统自上代诗乐教化以来不断嬗递的结果。董仲舒的经学阐释不仅葆有了历代嬗递中的人文元素,也为其在当世人文实践中铺就了作用理路,实现了“乐”《诗》《春秋》等人文要素的转生。从今见可靠资料看,董仲舒是最早有意识对中介天地和人文的儒学领域进行整体系统化的大儒。在讨论董仲舒所构建的经学阐释体系时,本文详细回顾了董仲舒所关注的“乐”、《诗》、《春秋》等形态。以董仲舒认定的物理、人情为入路,结合相关史实,梳理了“乐”在人文体系中浮现的过程。“乐”何以在董仲舒拟构的经学体系中占据基理位置,成为“六艺之科”得以在经学体系中安置的文化根基,是本文试图了解董仲舒经学阐释体系的入路。对“乐”文化所衍生的“乐语”及随后落成《诗》的具体形态和文化角色进行关注,可使董仲舒论中各“六艺之科”的经学意义更加明确。通过描述宗周教《诗》、儒门用《诗》同汉初诂《诗》的联系,可进而阐明“赋《诗》断章”同“《诗》无达诂”之间的深刻文化渊源。通过祭祀中“乐”同“言辞”的联系,可重新审视契刻符号同“语音”的结合在人文阐释中的历史性意义。进而可说明“文辞”为主要形态的《春秋》在接替诗乐的过程中如何保留“大一统”理念,并继承“鬼”“神”原始概念而生成“三统”“三世”的成熟义理。在汉初的文化建构中,陆贾、贾谊对《谷梁》《左传》阐释立场的偏用,已体现了《春秋》学所蕴含义理在人文构建中的巨大作用。至董仲舒时,《诗三百》作为训诂的直接担当,已经基本促成了新时代文辞意义的替新;同时,《十九章》的着成,使得《诗三百》成为完全脱离“音乐”的文辞体系,《春秋》之学作为人文阐释担当已成为时代必然。董仲舒作为《公羊》大师,充分发挥文辞的义理之长,对《春秋》这一义理场域进行了分化和再建构,使“无达辞”的阐释有了合理的去向,《春秋》也成为一个既在理论上自足,又同现世人文相通的阐释场域。“适宜”在人文中的积累明确产生了“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的理论基础。

张佳惠[4](2020)在《杨初春快速写作教学理念及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在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进一步强调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可以看出:新版课标中写作的概念和类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旧课标中提出的“应试写作”转变为新课标中的“应用性写作”和“学习性写作”,新课标中的写作类型也扩充为文学类、实用类和学习性写作,并且在各学习任务群中都有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因此作文教学变革在语文教学变革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新课标对于高中作文教学的适当变动,正是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和方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很多教师和学生谈文色变,被写作教学长期困扰,为改善作文教学的现状,杨初春老师提出的“快速”写作教学理念为当下的写作教学提供了科学有效、快速合理的教学建议。杨初春,有“快速作文之父”之称,是湖南省特级教师,被国家人事部及国家教委于1995年授予“人民教师”奖章,他创造性的快速作文教学法,当之无愧的被评选为中国当代九大语文教学流派之一。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它是涵盖了听、说、读、写、思能力的一种综合教学法。此外,快速作文适应了当前社会讲求速度和效率的要求。同时,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有科学的系统和全面的理论,它以“快”为核心,以“五步”、“四法”和“两课型”为训练模式和课程模式。快速作文教学法包含了快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的多种方法,还有快速写景状物、抒情达意、记人、记事、说理议论、写给材料作文的多种技法,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科学的作文教学法,因此,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运用。快速作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是作文教学领域的一朵奇花,为解决当今高中作文教学的疲软现状提供了一条科学、高效的道路。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与本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范围和方法及主要概念界定。第二章介绍了杨初春快速写作教学理念的形成及贡献,从形成过程、形成探因和主要贡献三个角度入手,概述快速写作派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杨初春快速写作教学的理念,主要从快速作文教学模式、快速作文写作方法、快速作文写作技巧三个大的方面论述。第四章则是探讨杨初春老师的快速写作教学理念对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从四个角度对启示进行阐述,分别是对高中作文教学目标的启示、对高中作文教学实践的启示、对高中作文教学方法的启示和对高中作文教学技巧的启示。

陈波,张集慧,张忠良,唐旭[5](2020)在《“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浅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该院实习的大学生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G组和K组,G组采取"四法并举"教育模式,K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每组30名。分别判断两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结果 G组学生SCL-90评分为(131.42±25.43)分,SAS评分为(35.14±6.81)分,LES评分为(44.63±7.46)分,SDS评分为(35.37±7.36)分。K组学生SCL-90评分为(148.77±26.32)分,SAS评分为(42.85±6.77)分,LES评分为(89.37±4.11)分,SDS评分为(42.68±7.22)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四法并举"的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时排解和疏导,释放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王沛[6](2019)在《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中舞蹈肢体动作的应用与研究 ——以陕飞二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小学音乐课程课标中明确指出:“除了学习基本的歌曲与音乐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注重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以及让学生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的课程内容。”而舞蹈作为音乐的姊妹艺术,在这一背景下便能够充分满足小学音乐教学的需求。在前者的研究中,达尔克罗兹发现“有些学生的音乐能力表达好,是因为他们能够用肢体动作来反应音乐”;奥尔夫则认为“身体中的任何一部分不仅能够用来表现基本的拍子,还可以用来体现出乐句的意识”。笔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好玩,并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身体会随旋律做一些小幅度的肢体动作;学唱歌曲时,会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把歌词中的事物形象化;在演唱歌曲中,则能够通过简单的动作来抒发对音乐的感受,而在拓展表演编创环节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但可以编创简单舞蹈动作,还能够通过动作情绪去表现歌曲。由此可见,运用舞蹈肢体动作来辅助音乐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教材中虽然涵盖了一些简单的动作,但相对来说,没有结合音乐教材具体的应对到音乐教学中,不能够真正有效的运用到音乐课堂,辅助教学。因此,结合实际实践教学,本文经过笔者长期来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与探究,从音乐教学中“节拍节奏、歌词、歌曲情绪、编创表演”等四个方面着手,利用舞蹈肢体动作与之一一应对,通过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舞蹈肢体动作,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性,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模仿能力与创造力。

李晓菲[7](2019)在《传统音乐校园传承的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传统音乐是每个国家都具备的文化元素之一,通过学习与传承我国传统艺术,可以有效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然而我国多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作为学校音乐课程的主导,传统音乐被边缘化。本文梳理了传统音乐校园传承相关的现状,对传统音乐校园传承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对模型构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了传统音乐校园传承的模型。本研究对传统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意义,丰富了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理论建构研究。

张莎莎[8](2019)在《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古代诗歌一脉相承,在继承古代诗歌精华的基础上,加入时代特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古时,吟诵是诗词的主要呈现形式,现今,朗读的价值依然应被认可。朗读教学在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更能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感知诗歌的美学因素,在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朗读教学在初中现代诗歌课堂上的实际应用被作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提出,本论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已在初中全面推行过的人教版旧版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中的现代诗歌选文,在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提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针对朗读在现代诗歌实际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论文内容除绪论、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外,正文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从研究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与方法五方面对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做了概括的论述。第一章,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阐述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意义。必要性,主要从教材依据、课标依据、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读的作用出发进行阐述;可行性,主要从朗读法与现代诗歌教学、与初中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与初中阶段的学生特点三方面的完美契合来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章将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相结合,在客观认识教学现状、承认已经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其不足,并认真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为下文完善策略的提出提供支撑。第三章,是论文正文的主要论述部分,围绕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课前、课上、课后三阶段分别展开论述,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在正式进行教材朗读教学的课前,认为帮助学生强化对朗读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实现良好朗读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对学生普通话能力的有意训练以及鼓励学生课前进行大胆朗读展示的教学策略也使得朗读教学事半功倍;课上是教师与学生展示的主场,将朗读与教学各环节紧密结合、与多元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与丰富的教学形式相结合、与有效的教学评价相结合,使朗读巧妙渗透到诗歌教学的各个方面,这样的朗读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益;课后也要进行恰当的朗读拓展,教师加强指导、学生加强学习,双管齐下,才能进一步切实巩固与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现代诗歌的朗读能力。总之,本论文从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广大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等出发探求、肯定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现状的改进提出针对性措施,为朗读在初中现代诗歌课堂上的有效进行提供助力。

金海龙,冯虹[9](2017)在《“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大学生40例,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这些大学生分为"四法并举"教育模式组(四法组,n=20)和常规教学模式组(常规组,n=20)两组,对两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法组大学生教育后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CMI评分、LES评分均显着低于教育前(P<0.05),常规组大学生教育后的LES评分显着低于教育前(P<0.05),但教育前后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CMI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教育前两组大学生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CMI评分、LE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教育后四法组大学生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CMI评分、LES评分均显着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教育模式好。

汤路[10](2015)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四法”》文中研究说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小学生养成学习音乐的兴趣,从小奠定学生的审美基础。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采取聆听法、律动法、作品创作法、影视欣赏法等"四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一、聆听法教学所谓的聆听法教学,是指让学生听一些音乐曲子,对音乐的意境、形象进行初步联想与想象。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一般是教师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单纯地听、对比地听、类比地听。其中单纯地听是指让学生

二、浅谈音乐教学四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音乐教学四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及意义
    二、研究相关动态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概述
    第一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木卡姆的搜集、整理与记录
        二、改革开放后的整理、挖掘阶段
        三、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的保护
    第二节 木卡姆价值分析
        一、历史价值
        二、艺术价值
        三、社会价值
        四、经济价值
    第三节 木卡姆艺术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个领域
        一、木卡姆艺术与民间文学和传统戏曲的交叉
        二、木卡姆艺术与传统舞蹈和传统乐器制作技艺的交融
        三、木卡姆艺术与传统节日和民俗的相融
第二章 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理论
        一、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
        二、文化多样性的的影响
        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文化多样性保护
    第二节 文化权利理论
        一、文化权利形成与发展
        二、文化权利基本内涵
        三、文化权利的要素
    第三节 民族平等理论
        一、罗尔斯的平等理论
        二、罗伯特·诺齐克的平等理论
        三、德沃金的自由主义平等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
第三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现状
    第一节 木卡姆文化遗产起源与生存环境
        一、新疆木卡姆文化遗产的起源
        二、十二木卡姆简述
        三、绿洲农业文明
        四、各民族融合状况
        五、民俗状况
    第二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立法现状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二、《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
        三、《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
        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三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保护原则
        二、真实性保护原则
        三、维护多元一体原则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则
        五、文化共同繁荣原则
    第四节 莎车县十二木卡姆传承模式
        一、莎车县地理环境介绍
        二、父子传承模式
        三、师徒传承模式
        四、传统社区传承模式
        五、学校教育传承模式
    第五节 莎车县木卡姆艺术的具体保护措施
        一、代表性传承人
        二、木卡姆进校园和进社区情况
        三、充分利用文化博物馆与文化中心
        四、传统节日与木卡姆文化节的展演展示
        五、扶持措施
第四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保护基础方面的问题
        一、木卡姆传承保护方面的资金短缺
        二、木卡姆博物馆与私人博物馆管理模式滞后
        三、木卡姆相关的原始歌词、乐谱流失严重
        四、生存空间逐渐萎缩
    第二节 传承人面临的困境
        一、各级各类代表性传承人人数较少
        二、代表性传承人种类单一
        三、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
        四、传承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滞后
        五、木卡姆艺术乐器作坊与制作艺人未得到足够重视
        六、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不够完善
    第三节 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充分
        一、政府的扶持力度
        二、公益性宣传
        三、原始资料及有关实物收集与整理方面
        四、数字化记录
        五、交流与展演展示
    第四节 文化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一、民众的参与度不足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三、相关的文物古迹保护不力
    第五节 合理利用不足
        一、木卡姆艺术的不当创新
        二、产业发展不足
        三、完整性保护不足
        四、传承培训尚未制度化
第五章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法国非物文化遗产——马洛亚
        一、“马洛亚”的定义及历史溯源
        二、支持马洛亚艺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要机构
        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机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培训机构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机构
    第二节 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舞蹈屋
        一、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屋
        二、舞蹈屋的参与者
        三、保护措施
        四、舞蹈屋模式的档案管理
        五、促进区域、分区域和国际合作
    第三节 葡萄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的保护
        一、法多基本情况与分类
        二、法多的伴奏乐器
        三、法多的管理模式
        四、法多的保护模式
        五、法多的宣传模式
    第四节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启示
        一、建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机构
        二、建立新疆木卡姆艺术文献资料机构
        三、积极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教育培训
        四、积极推进新疆木卡姆艺术的档案建立
        五、加强地区、区域与国内外推广合作
        六、创新宣传手段
第六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完善相关立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传承人认定制度的修改建议
        二、《自治区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修订建议
        三、制定有关保护木卡姆艺术的地方性法规
    第二节 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
        一、鼓励带徒授艺
        二、提高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
        三、积极建立专家委员会制度
        四、完善奖励措施
    第三节 完善教育传承
        一、举办木卡姆艺术进校园活动
        二、充分发挥社区民众在木卡姆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三、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传承质量与研究
    第四节 加强对木卡姆乐器制作技艺的保护
        一、木卡姆乐器制作技艺的整理与记录
        二、挖掘民间传统乐器传承人
        三、加强对乐器制作原材料的保护
    第五节 加强木卡姆艺术的传播
        一、强化政府部门主导,学界并行
        二、重视商界与新闻媒体共同辅助功能
        三、加强木卡姆艺术展演展示与国内外交流
        四、不同地区木卡姆艺术的交流合作
    第六节 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的基础
        一、调查、记录与建档
        二、加强对木卡姆艺术的研究
        三、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创新传承方式
        四、搜集与木卡姆艺术有关的实物和资料
        五、对木卡姆艺术博物馆进行全面完善
        六、鼓励资深艺人建立私人博物馆
        七、借助多方优势搜集与木卡姆艺术有关的藏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加大教学实践力度,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四、彰显学生主体,审视开放效果
五、建立健全评价和奖励机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3)诗乐诗教与董仲舒经学阐释的文化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相关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
第一章 辅乐与和乐:宗周用《诗》的本能与可能
    第一节 音声之域与和乐之宜
    第二节 人声的出位与人情的探进
    小结
第二章 采诗与赋诗:儒门说《诗》的前奏与协奏
    第一节 官学《诗》教与专对表意
    第二节 子学诗教与授受说理
    小结
第三章 诗赋与辞赋:楚地用《诗》的摹象与习玩
    第一节 诗境的移用与共用
    第二节 骚体的借位与还释
    小结
第四章 失位与变位:董子阐《诗》的脱乐和史化
    第一节 乐的缺位与一统的缓冲
    第二节 《诗》的补位与新乐的酝酿
    小结
第五章 替生与共生:“乐语”与“文辞”的交接
    第一节 祀典的生成与“春秋”的实践
    第二节 “五行”替“乐”与《春秋》接《诗》
    小结
第六章 《春秋》学的义理与“无达辞”的节文
    第一节 《谷梁》《左氏》的立场与《春秋》为用
    第二节 董仲舒用《公羊》及其对《春秋》阐释场域的建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杨初春快速写作教学理念及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杨初春快速写作教学理念的形成及贡献
    2.1 形成过程
        2.1.1 探索阶段
        2.1.2 实践阶段
        2.1.3 成熟阶段
    2.2 形成探因
        2.2.1 快速写作的成功范例及理论思想
        2.2.2 改革开放及信息技术时代的机遇
        2.2.3 杨初春对快速作文教学的探索
    2.3 主要贡献
        2.3.1 着作和论文
        2.3.2 重要影响
第三章 杨初春快速写作教学理念
    3.1 快速作文教学方式
        3.1.1 五步训练
        3.1.2 四法教学
        3.1.3 两种课型
    3.2 快速作文写作方法
        3.2.1 快速审题十五法
        3.2.2 快速构思十法
        3.2.3 快速行文四法
        3.2.4 快速修改四法
    3.3 快速作文写作技巧
        3.3.1 快速写景状物三法
        3.3.2 快速抒情达意四法
        3.3.3 快速记人三法
        3.3.4 快速记事三法
        3.3.5 快速说理议论四法
        3.3.6 快速写给材料作文三法
第四章 杨初春快速写作教学理念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4.1 对高中作文教学目标的启示
        4.1.1 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
        4.1.2 正确处理量与质的关系
        4.1.3 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
    4.2 对高中作文教学实践的启示
        4.2.1 写作程序要简化
        4.2.2 训练方法要科学
        4.2.3 教师自己要下水
    4.3 对高中作文教学方法的启示
        4.3.1 加强快速审题训练,明确文章立意
        4.3.2 强化快速构思技巧,组织谋篇布局
        4.3.3 掌握快速行文方法,提高写作速度
        4.3.4 安排快速讲评修改,适当修改推敲
    4.4 对高中作文教学技巧的启示
        4.4.1 加强写作训练
        4.4.2 开发写作潜能
        4.4.3 鼓励求异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中舞蹈肢体动作的应用与研究 ——以陕飞二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第1章 小学三年级教学现况分析
    1.1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教材分析
    1.2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任务及目标
        1.2.1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任务
        1.2.2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目标
    1.3 学情分析
        1.3.1 个性差异
        1.3.2 情绪变化
        1.3.3 音乐能力
第2章 音乐教学中舞蹈肢体动作的应用
    2.1 舞蹈肢体动作在节拍、节奏教学中的应用
        2.1.1 舞蹈肢体动作在节拍教学中的应用
        2.1.2 舞蹈肢体动作在节奏教学中的应用
    2.2 舞蹈肢体动作在歌词教学中的应用
        2.2.1 歌词教学
        2.2.2 应对方法
    2.3 舞蹈肢体动作在歌曲情绪启发中的应用
        2.3.1 歌曲情绪
        2.3.2 应对方法
    2.4 舞蹈肢体动作在创编表演中的应用
        2.4.1 编创表演
        2.4.2 应对方法
第3章 教学实践总结
    3.1 学生实践活动展示
        3.1.1 统考成绩显着提升
        3.1.2 对音乐课兴趣增强
        3.1.3 积极参加各项文艺活动
    3.2 教师教学经验总结与成果展示
        3.2.1 教学经验总结
        3.2.2 教师成果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8)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意义
    第一节 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研究的教材依据
        二、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研究的课标依据
        三、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读的作用
    第二节 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可行性
        一、朗读可以实现与现代诗歌教学完美契合
        二、朗读更适用初中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
        三、朗读更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与运用
第二章 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确定调查对象
        二、调查问题设计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一、对朗读在教学中的意义认识不足
        二、应试压力下师生态度相对消极
        三、教师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第三章 初中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策略
    第一节 课前的现代诗歌朗读准备
        一、现代诗歌朗读用语规范化
        二、现代诗歌朗读技能训练
        三、学生课前现代诗歌朗读展示
    第二节 课上的现代诗歌朗读教学
        一、朗读与现代诗歌教学中各环节相联系
        二、现代诗歌朗读与多元的教学模式相联系
        三、现代诗歌朗读与丰富的表现形式相联系
        四、现代诗歌朗读与有效的教学评价相联系
    第三节 课后的现代诗歌朗读拓展
        一、教师加强课外现代诗歌朗读指导
        二、学生加强课外现代诗歌朗读学习
        三、家校共营现代诗歌朗读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问卷
致谢

(9)“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二) 方法。
    (三) 观察指标。
    (四) 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三、讨论

(10)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四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聆听法教学
二、律动法教学
三、作品创作法教学
四、影视欣赏法教学

四、浅谈音乐教学四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D]. 艾科热木·阿力普.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J]. 吴斌. 青海教育, 2020(12)
  • [3]诗乐诗教与董仲舒经学阐释的文化溯源[D]. 李会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5)
  • [4]杨初春快速写作教学理念及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D]. 张佳惠. 延边大学, 2020(05)
  • [5]“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浅谈[J]. 陈波,张集慧,张忠良,唐旭. 中国卫生产业, 2020(13)
  • [6]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中舞蹈肢体动作的应用与研究 ——以陕飞二小为例[D]. 王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7]传统音乐校园传承的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J]. 李晓菲. 中国音乐, 2019(04)
  • [8]初中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莎莎. 河南大学, 2019(01)
  • [9]“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金海龙,冯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11)
  • [10]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四法”[J]. 汤路. 江西教育, 2015(27)

标签:;  ;  ;  ;  ;  

论音乐教学的四种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