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控制音乐播放的软硬件设计

单片机控制音乐播放的软硬件设计

一、单片机控制乐曲播放的软硬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朱益桐[1](2021)在《高中《人工智能》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经过调查发现,尽管很多中小学已经逐步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但目前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还是以传统模式的讲练结合为主,学生缺乏合作和分享,且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本研究通过调查法、访谈法了解江苏省X市Y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课程资源,开设情况和实施现状,以及学生、学校、教师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需求情况,开发出《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在实施阶段将人工智能课程与其他课程深度融合,建立一套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高中人工智能校本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详细说明了研究背景、现状、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意义,着重梳理校本课程开发以及人工智能课程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本章对人工智能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等核心概念进行了阐述,具体介绍了校本课程开发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按照需求分析、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内容组织、课程实施计划以及课程评价的流程开发人工智能校本课程;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师对本次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和建议;基于前期调查分析,确定《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围绕课程目标、进行课程组织并选择本次《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设计十二个项目,组织教学;制定《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并对该课程进行了效果评价与反思。第四部分是研究的重点,进行《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以笔者实训学校某班学生为对象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三轮迭代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过程呈现出来。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基于多方反馈,本研究开发的《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提升学科素养上有很好的效果。尽管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但对于省同层次学校开发人工智能校本化课程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娟[3](2019)在《舞蹈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娱乐机器人也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舞蹈机器人属于娱乐机器人的范畴,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支持,控制系统是整个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说明,笔者主要对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和关键算法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硬件设计过程中,根据功能将电路进行了划分,提高了硬件集成度和性价比。利用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上下机位之间的通讯,通过端口扩展增加资源利用率。设计过程中利用CPLD实现了对舞蹈机器人的驱动轮脉冲信号的反馈检测,结合四倍频控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利用总线扩展存储器,满足了机器人的存储需求。舞蹈机器人的软件系统在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开发的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满足用户控制舞蹈机器人以及进行可视化舞蹈动作编程的需求。利用PID闭环反馈控制算法以及同步补偿算法,对机器人的行走路线进行定位,并确保机器人进行直线行走。为了让机器人的动作更好的契合音乐节拍,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音乐特征识别的策略,另外还增加了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等多种智能处理手段,最终实现了动作和音乐的协调一致。

易扬[4](2019)在《面向教育娱乐的智能打鼓机器人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机器人产业在国内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已经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演奏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全新发展方向,其研究成果备受关注。目前,国内研究的演奏机器人大多只聚焦于商业表演功能,缺乏了相应的科普教育和艺术教学功能。本文以打击乐器中的爵士鼓为例,设计和开发了两套打鼓机器人。其中一套为基础型版本,取名叫“小憨”,旨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机器人领域的科普教育,它不仅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机器人单体打鼓表演功能,还能够对用户的输入动作进行录制存储并实现机器人单体自主表演功能。另外一套为智能型版本,取名叫“小智”,其功能更加智能化,不仅可以用来进行机器人群体打鼓表演,还可以用作于爵士鼓教学。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研究并设计了一款成本低、趣味性足、竞赛性强、具备一定的可发挥空间,并且可广泛用于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小憨”打鼓机器人。该系统采用Arduino系列ATmega328P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拥有调参、人机交互、录制和播放四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每一种模式的工作状态都会通过对应的数码管给予提示。其中,人机交互模式是通过检测用户的输入来实时的控制机器人进行表演;调参模式和录制模式是通过捕获用户的输入,对用户设置的参数信息和录制的动作序列进行断电存储;播放模式是对事先录制成功的动作序列进行复现,达到机器人自主演奏的目的。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第七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中。(2)研究并设计了一款能够用于爵士鼓教学的“小智”打鼓机器人,为爵士鼓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学习者还可以和机器人共同进行爵士鼓表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用来培养学习者对于爵士鼓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其实际舞台表演效果。该系统软件框架采用C/S架构进行实现。其中,服务器端主要用来对爵士鼓音频的鼓点进行识别和分类,并将其处理信息发送给机器人客户端。机器人客户端选取了二级CPU级联的方式进行实现。其中选用树莓派作为主控制器,主要用于负责网络通信和音频播放功能;辅控制器选取STM32系列单片机,主要负责打鼓机器人的控制、鼓点信息的提示和敲击动作的检测等。此外,为了方便用户点歌,还设计了一个点歌客户端,其主要用于给服务器发送即将要表演或学习的爵士鼓乐曲名称。(3)对爵士鼓鼓点检测进行了研究与实现。本文首先对爵士鼓音频文件的节奏提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分段的自适应频谱差分幅度算法,并通过对比其它方法,验证了该方法在鼓点和镲点提取时的准确性。其次,通过对爵士鼓音频样本文件的特征提取和分析,选取了适用于爵士鼓乐音分类的五类基本特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特征值选取的有效性。最后,对于鼓点分类,本文构造了一种适用于爵士鼓乐音分类的SVM多分类器模型,并设计实验对比了该模型与其它多分类器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最终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冯曦[5](2019)在《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系统构架研究》文中指出交互电子音乐的作品创作和技术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已得到广泛发展,而与弦乐器相关的交互电子音乐属于交互式电子音乐中的一个分支,其发展背景具有双重性,不但涉及艺术创作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还涉及人机交互技术的跨学科应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交互电子音乐的视角对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进行总结与梳理,利用现有软硬件条件对建造整套基于传感器通信模块和交互电子音乐程序模块的增强型小提琴交互电子音乐演奏系统进行探索,并分析人性化演奏在交互电子音乐作品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其研究意义包括弦乐器交互电子音乐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方式的理论导向意义和完整创建增强型弦乐器演奏系统构架的实践意义。从交互电子音乐的发展角度来看,弦乐器作为人性化表达力极强的乐器,其演奏的声音和技术动作自身就具备较多的可交互元素,当提取了这些元素的参数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对交互电子音乐诸多模块进行驱动、触发和控制,成为传统声学乐器和交互电子音乐结合实验中的成功范例。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交互电子音乐起源的历史背景、弦乐器相关交互电子音乐创作观念的形成原因、弦乐器演奏中可交互要素的发掘与分析、完整的用于交互电子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增强型小提琴系统构建、适用于弦乐器的交互电子音乐模块创建、相关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作品分析等。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等。本研究主要价值和最终结果是完成三个板块(选取传感器模块,建立通信路由,设计交互电子音乐模块)的创建,形成完整可行的增强型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系统构架,以满足作曲家和弦乐器演奏者在实验性交互电子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需求。该成果也可以进一步移植到音乐教育、舞台演出等方面进行拓展应用。

何颖,张耀楠,董昌孝[6](2017)在《智能音乐自动弹奏、录制、播放音乐盒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很多音乐芯片模块价格比较昂贵并且其功能被写死,用法不灵活。对于只需要产生小段音乐时,可通过单片机发送PWM波,控制蜂鸣器发声。该系统采用单片机完成软硬件设计与制作。系统硬件主要由AltiumDesigner09绘制,软件主要完成擦除模块、弹奏模块、播放内置音乐模块以及播放存储音乐模块4个模块的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设计方案性价比高、低功耗、移植性强。

周晔星[7](2017)在《基于有形用户界面的儿童音乐智能玩具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玩具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好的伙伴。玩具给儿童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促进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它能够增强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认知,影响他们的行为。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儿童玩具的设计也愈加受到社会的关注。近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儿童玩具也同样开始具有数字化特征,各种整合了声、光、电等功能的智能交互式玩具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这对儿童玩具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本文正是从这种背景出发,在经过大量的相关市场调研和目标用户研究后,提出了以有形用户界面理论(Tangible User Interfaces)为基础的新型音乐玩具设计思路。在产品方向上,笔者选择了乐器型音乐玩具这一细分市场展开深入设计,采用手部穿戴式的产品解决方案,通过设计符合儿童自然行为及心理认知的交互方式,让儿童感受到音乐魅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儿童的视知觉与手部运动协调配合的能力。在文章结构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儿童的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发展,音乐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以及有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梳理了市场中儿童音乐玩具的设计特性,在分析其优劣后得出我们的设计机会点。随后笔者通过用户访谈的形式,明确了目标用户的需求和产品的功能设计。再在有形用户界面的理论指导下,完善产品的设计思路,展开产品的系统设计,最终通过用户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宋苏影,王宏华[8](2016)在《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电子音乐播放器设计及实现》文中提出设计了一种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电子音乐播放器,利用ULN2003A功放电路驱动蜂鸣器发出音乐,使用按键实现曲目播放与选择,采用LCD显示歌曲序号并具有彩灯随节奏闪烁等功能。运行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播放器具有运行稳定,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等优点。

高玉敏,宋建华[9](2014)在《基于PIC单片机PWM模式的音乐播放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针对51单片机I/O定时翻转电平驱动蜂鸣器方法存在的缺点,以PIC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利用内部PWM硬件资源,实现了简易音乐播放系统设计。通过改变PWM端口输出脉冲信号频率及脉宽,驱动蜂呜器发出不同音调,并结合单片机内部定时器中断控制音调高低及节拍长度,此外可通过4×4矩阵键盘实现简单音乐弹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占用CPU时间少,易控制音乐音调及节拍,音色纯正,具有一定的实用与参考价值。

王超,符晓玲[10](2014)在《基于Proteus和Keil的单片机演奏乐曲的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乐曲演奏在单片机实践教学中实现的不足,介绍了基于Proteus和Keil联调的单片机演奏乐曲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乐谱的音符和节拍进行编码,实现了乐曲演奏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电路简单、调试方便,只需简单的修改程序就可实现其它歌曲的演奏。

二、单片机控制乐曲播放的软硬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片机控制乐曲播放的软硬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人工智能》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人工智能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1.1.2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
        1.1.3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人工智能课程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步骤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实践意义
2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人工智能
        2.1.2 校本课程
        2.1.3 校本课程开发
    2.2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2.3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2.4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2.5 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及流程
3 高中《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开发
    3.1 校本课程需求分析
        3.1.1 学生需求
        3.1.2 学校需求
        3.1.3 社会需求
    3.2 校本课程目标确定
    3.3 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3.3.1 课程内容选择
        3.3.2 课程内容组织
    3.4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3.4.1 组织形式
        3.4.2 实施计划
        3.4.3 教学资源建设
        3.4.4 教学目标
    3.5 校本课程教学实施
        3.5.1 教学理念
        3.5.2 教学模式
        3.5.3 教学方法
        3.5.4 教学环境
        3.5.5 教学评价
    3.6 校本课程评价
        3.6.1 内容
        3.6.2 对象
        3.6.3 方式
4 高中《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实践
    4.1 实施准备
        4.1.1 实施背景
        4.1.2 实施对象
        4.1.3 实施环境
        4.1.4 实施时间
    4.2 教学设计
        4.2.1 案例一:《投影屏幕自动收放机器人》
        4.2.2 案例二:《语音识别及智能控制》
        4.2.3 案例三:《单片机编程智能控制》
    4.3 教学实施
        4.3.1 第一轮行动研究
        4.3.2 第二轮行动研究
        4.3.3 第三轮行动研究
    4.4 实施效果分析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课程需求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课程开发需求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实施效果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 教学设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舞蹈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智能控制的发展和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器人的坐标表示与坐标变换
    2.1 位置与姿态的描述
        2.1.1 位置描述
        2.1.2 姿态描述
    2.2 坐标变换
        2.2.1 平移坐标变换
        2.2.2 旋转坐标的变换
        2.2.3 复合坐标变换
        2.2.4 齐次坐标变换
    2.3 舞蹈机器人数学模型
        2.3.1 自由度、关节与连杆的介绍
        2.3.2 机器人坐标系的几何建模
    2.4 舞蹈机器人的笛卡尔空间位置控制
    2.5 小结
第三章 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3.1 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3.2 舞蹈机器人的结构介绍
        (1) 电机
        (2) 舞蹈机器人的结构介绍
    3.3 舞蹈机器人的硬件设计
        3.3.1 CPU及其外围电路
        3.3.2 电源模块
        3.3.3 电机驱动模块
        3.3.4 速度检测模块
        3.3.5 无线通信模块
        3.3.6 数据存储模块
        3.3.7 避障模块
    3.4 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3.4.1 单片机端软件设计
        3.4.2 CPLD端软件设计
        3.4.3 上位机端软件设计
        3.4.4 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
        (一) 硬件抗干扰
        (二) 软件抗干扰
第四章 舞蹈机器人与音乐的同步性研究
    4.1 主要设计理念
    4.2 音乐特征识别
        4.2.1 基本音乐特征的识别
        4.2.2 复杂音乐特征的识别
        (1) 节奏
        (2) 旋律
        (3) 和声
        4.2.3 整体音乐特征的识别
        (1) 曲式结构
        (2) 情感内涵
        (3) 音乐风格
    4.3 舞蹈动作与音乐特征的匹配
        4.3.1 乐段匹配
        4.3.2 音符匹配
    4.4 同步演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面向教育娱乐的智能打鼓机器人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演奏机器人
        1.2.2 爵士鼓乐音识别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打鼓机器人总体设计
    2.1 “小憨”打鼓机器人
        2.1.1 系统需求
        2.1.2 总体设计
    2.2 “小智”打鼓机器人
        2.2.1 系统需求
        2.2.2 总体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憨”打鼓机器人软硬件设计
    3.1 “小憨”打鼓机器人硬件设计
        3.1.1 控制器模块
        3.1.2 按键数码管模块
        3.1.3 电源模块
    3.2 “小憨”打鼓机器人软件设计
        3.2.1 调参模式
        3.2.2 人机交互模式
        3.2.3 录制模式
        3.2.4 播放模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智”打鼓机器人软硬件设计
    4.1 “小智”打鼓机器人硬件设计
        4.1.1 控制器模块
        4.1.2 电源模块
        4.1.3 舵机控制模块
        4.1.4 声音传感器模块
        4.1.5 碰撞开关模块
        4.1.6 全彩环形LED模块
        4.1.7 液晶显示模块
    4.2 “小智”打鼓机器人软件设计
        4.2.1 服务器程序设计
        4.2.2 机器人客户端程序设计
        4.2.3 点歌客户端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爵士鼓鼓点检测
    5.1 音频信号分析方法
        5.1.1 短时分析技术
        5.1.2 短时时域分析
        5.1.3 短时频率分析
        5.1.4 离散小波变换
    5.2 信号预处理
    5.3 节奏提取
    5.4 特征选取
    5.5 鼓点分类
        5.5.1 SVM相关理论
        5.5.2 鼓点分类算法实现
        5.5.3 实验设计
        5.5.4 实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打鼓机器人综合测试
    6.1 “小憨”打鼓机器人综合测试
        6.1.1 系统功能测试
        6.1.2 系统实际应用
    6.2 “小智”打鼓机器人综合测试
        6.2.1 系统功能测试
        6.2.2 系统实际应用测试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系统构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交互式电子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发展概况暨文献综述
        一、国内弦乐器相关交互电子音乐研究概况
        二、国外弦乐器相关交互电子音乐研究概况
        三、与弦乐器相关的交互电子音乐作品创作概况
    第四节 课题意义
        一、适用于弦乐器的人机交互技术应用发展的梳理与展望
        二、增强型弦乐器系统设计技术的深度探索
        三、与弦乐器相关的交互电子音乐模块设计和作品创作思维分析
        四、传统乐器与计算机交互作品的内在审美诉求
        五、弦乐器演奏与计算机交互技术的应用空间研探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一、弦乐器演奏与计算机交互机制的解析
        二、适用于弦乐器的交互电子音乐模块设计及其思维分析
        三、弦乐器表达方式在交互音乐作品设计中的具体表现与实施
第一章 弦乐器相关交互电子音乐创作观念
    第一节 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发展的必然性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传统音乐形态的嬗变
        二、电子音乐交互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推动
        三、交互控制器和数字化交互平台技术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对西方古典音乐观念的拓展
        一、对弦乐器音色特性和演奏法的拓展
        二、对传统古典音乐作曲观念的拓展
    第三节 对传统电子音乐模式的超越
        一、关于“传统电子音乐”的指代
        二、交互式电子音乐相对传统电子音乐的变革
    第四节 物联网和智能化观念的跨界渗透
        一、物联网观念对交互电子音乐的影响
        二、人工智能与交互电子音乐发展的展望
第二章 基于弦乐器演奏特征的可交互要素分析
    第一节 弦乐器音色变化形态
        一、常规音色形态分析
        二、弦乐器产生的噪音与乐音
        三、拨奏音色形态
    第二节 弦乐器音强与音高变化形态
        一、音强变量
        二、音高变量
    第三节 肢体运动形态
    第四节 运弓与琴体位置变化形态
        一、右手运弓位置变化形态
        二、琴体位置变化形态
    第五节 手指部位的控制变化
        一、左手指的压力和位移
        二、右手指运弓压力
第三章 增强型弦乐器交互电子音乐系统的硬件架构搭建
    第一节 系统的总体构造
        一、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二、功能模块设计的细化方案
    第二节 传感控制器的选择和使用策略
        一、传感器作为交互控制器的技术发展和使用原则
        二、本系统中主要传感器的使用策略
        三、本系统传感器装置的安装设计
        四、其它尚未成熟应用于增强型乐器系统的传感方式
    第三节 单片机平台通信路由的搭建
        一、交互开发平台单片机发展状况
        二、本系统Arduino平台的通信路由搭建
    第四节 增强型弦乐器系统的比较研究
        一、与采用琴体加装“传感器+单片机”模式系统之比较
        二、与采用增强型琴弓模式系统之比较
        三、演奏者体验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适用于弦乐器演奏的交互电子音乐模块设计
    第一节 侦测与触发模块设计
        一、交互数据的分类与准备
        二、音高侦测与触发
        三、音强侦测与触发
        四、音符时值侦测与触发
        五、实时节奏侦测与回放触发
        六、手势侦测与触发
    第二节 声音的实时录制、播放与合成
        一、声音录制与播放
        二、音频实时粒子化合成
        三、调制与合成模块的使用
    第三节 音频效果实时处理模块设计
        一、重叠与延时
        二、声像控制及其随机化处理
        三、滤波及其参数自动化
        四、音频变调与实时和声
        五、效果参数预设值与整体渐变
        六、使用第三方效果器插件
    第四节 用户界面设计
    第五节 模块组合使用的案例分析
第五章 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作品分析
    第一节 格里塞《序幕》中提琴与实时交互电子音乐版本分析
        一、声学共振版本概述
        二、中提琴与实时交互电子音乐版本解析
        三、分析小结
    第二节 玛丽木村增强型小提琴作品《Vitessimo》案例分析
        一、关于IRCAM增强型小提琴系统
        二、作品结构分析
        三、运弓动作的交互机制解析
        四、分析小结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6)智能音乐自动弹奏、录制、播放音乐盒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片机音乐播放
    1.1 音调和节拍
    1.2 单片机实现音乐播放
2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3 软件程序设计
    3.1 用户弹奏模块
    3.2 播放内置音乐模块
    3.3 播放存储音乐模块
    3.4 擦除模块
4 系统实物正面图
5 结论

(7)基于有形用户界面的儿童音乐智能玩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儿童玩具的智能化
        1.1.2 儿童玩具与音乐教育
    1.2 研究现状概述
        1.2.1 儿童智能玩具市场现状
        1.2.2 儿童智能玩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本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依据
    2.1 儿童认知心理学及体能特征
        2.1.1 儿童认知发展与儿童智能玩具设计
        2.1.2 手部动作发展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2.1.3 儿童运动能力及行为发展概述
    2.2 儿童音乐教育
        2.2.1 儿童早期音乐活动
        2.2.2 吸引儿童的音乐元素
    2.3 有形用户界面理论基础
        2.3.1 有形用户界面理论概述
        2.3.2 有形用户界面理论现状
        2.3.3 有形交互理论的设计原则及思路
    2.4 研究突破口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儿童音乐玩具的设计研究
    3.1 儿童音乐玩具案例研究
    3.2 儿童音乐玩具设计特性
    3.3 市场缺口分析及设计机会点
    3.4 目标人群分析及用户访谈
        3.4.1 目标人群定位及分析
        3.4.2 用户访谈
        3.4.3 用户需求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童手部穿戴式音乐玩具方案设计
    4.1 概述
    4.2 基于有形用户界面理论的产品设计
        4.2.1 产品行为层的设计
        4.2.2 产品物理层的设计
        4.2.3 产品指示层的设计
        4.2.4 产品信息层的设计
        4.2.5 产品系统设计框架及功能需求
    4.3 硬件系统概念设计与原型开发
        4.3.1 硬件系统概念设计
        4.3.2 硬件原型系统原理
        4.3.3 主板及传感器选型
        4.3.4 硬件原型设计实现
    4.4 软件系统设计分析与设计实现
        4.4.1 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及信息架构
        4.4.2 软件系统页面交互设计
        4.4.3 软件系统页面视觉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品设计系统测试
    5.1 针对目标用户的硬件原型测试
        5.1.1 测试目的
        5.1.2 被试者基本情况
        5.1.3 实验方案设计
        5.1.4 测试结果
    5.2 软件系统可用性测试
        5.2.1 任务设计
        5.2.2 用户招募
        5.2.3 测试结果分析
        5.2.4 软件系统页面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研究总结
    6.2 课题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硬件程序源代码

(8)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电子音乐播放器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总体框架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主程序设计
    2.2 播放音乐子程序设计
        a) 音乐产生原理[2-3]及软件实现
        b) 花样灯闪烁原理
        c) 音乐子程序设计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显示电路
    3.2 播放/ 暂停与曲目切换电路
    3.3 功放驱动播放电路
    3.4 彩灯显示电路
4 结语

(9)基于PIC单片机PWM模式的音乐播放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硬件
    1.1 系统硬件组成
    1.2 蜂鸣器驱动电路
2 程序流程及软件设计
    2.1 软件流程及运行过程
    2.2 PWM输出设计
        2.2.1 PWM工作原理
        2.2.2 PWM相关寄存器
        2.2.3 PWM参数设计
3 系统测试
    3.1 音乐播放测试
    3.2 性能测试
4 结束语

四、单片机控制乐曲播放的软硬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人工智能》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探索[D]. 朱益桐. 扬州大学, 2021(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舞蹈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李娟. 南昌大学, 2019(02)
  • [4]面向教育娱乐的智能打鼓机器人研究与实现[D]. 易扬.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5]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系统构架研究[D]. 冯曦.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6]智能音乐自动弹奏、录制、播放音乐盒的设计[J]. 何颖,张耀楠,董昌孝. 电子设计工程, 2017(15)
  • [7]基于有形用户界面的儿童音乐智能玩具设计研究[D]. 周晔星. 浙江大学, 2017(02)
  • [8]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电子音乐播放器设计及实现[J]. 宋苏影,王宏华.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02)
  • [9]基于PIC单片机PWM模式的音乐播放系统设计[J]. 高玉敏,宋建华. 测控技术, 2014(09)
  • [10]基于Proteus和Keil的单片机演奏乐曲的仿真[J]. 王超,符晓玲. 电子设计工程, 2014(14)

标签:;  ;  ;  ;  ;  

单片机控制音乐播放的软硬件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