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运动干预治疗飞行人员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饮食与运动干预治疗飞行人员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一、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与肥胖外科专业委员会[1](2021)在《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文中认为中国超重与肥胖病人人数已位居全球第一, 特别是儿童肥胖人数更不容忽视。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 且减重后极易反弹。因此, 需要运用多重干预手段和联合治疗方法, 以阻止肥胖症的发生发展。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及心理干预、中西医治疗、以及减重代谢手术等, 都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外关于肥胖症的专家共识, 多为单学科或双学科共识, 且集中于营养及外科手术。然而, 需要认识到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 需要终生管理。我们急需制订基于临床的多学科共识, 以减少对该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单学科偏颇。为此, 本共识邀请内分泌学、减重外科学、中医药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及心理学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制订, 以期从多学科角度更新优化肥胖症的诊断与治疗观念。期望对肥胖病人进行中心化管理和个体化治疗, 以达到改善代谢紊乱和预防肥胖并发症的最终目的。

吴星[2](2021)在《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RAAS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研究较为透彻的发病机制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对高血压的调控影响,深入研究其深层的调控因素即基因甲基化的修饰对RAAS的影响。研究报道针灸太冲穴也具有调控血压升高的作用,且这其中与影响RAAS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但尚未有研究报道针灸太冲穴可调控RAAS基因甲基化。故本研究在大量研究基础上RAAS相关蛋白浓度以及下丘脑区相关基因甲基化修饰和表达的影响,推测针刺太冲穴可调控下丘脑室旁核RAAS基因甲基化修饰,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从而调控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尝试从基因水平寻找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一系列变化。本研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一步探讨针刺效应作用治疗机制,为现代针灸学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160mmH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组(每组8只):(1)模型组;(2)穴位组;(3)非穴位组。同体重(260±10)g正常雄性wistar大鼠8只为空白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具有与人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似的发病过程。参考《实验针灸学》和《实验动物穴位图谱》,穴位组取大鼠双侧“太冲”穴进行针刺干预,非穴位组则在大鼠后肢足背第3、4跖骨间凹陷处针刺干预。针刺方法:穴位组和非穴位组在针刺时,大鼠用布套/固定器等固定,常规消毒穴区,选用0.25mmx13mm不锈钢毫针直刺入双侧穴位,直刺4~5mm,行捻转手法(捻转角度90°~180°,60~120次/min,持续30s),留针30min,每天1次(于每日9:00-12:00接受针刺干预),连续治疗14天。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大鼠每次同一时段固定30min不针刺。采用电子天平记录各组大鼠连续14天针刺干预后的体重;采用BP—6动物无创血压测试系统记录各组大鼠连续14天针刺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第14天针刺干预后血浆中AGT、ANGII和ACE蛋白浓度;基于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WGBS)对各组大鼠第14天针刺干预后下丘脑室旁核组织进行RAAS相关原发性高血压基因甲基化分析;采用RT-qPCR检测各组大鼠第14天针刺干预后下丘脑AGT、ACE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第14天针刺干预后下丘脑中AGT、ANGII和ACE蛋白浓度。结果:1.大鼠体重测量结果提示正常组、模型组大鼠体重在实验期间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穴位组、非穴位组与模型组相比,体重下降(P<0.001)且穴位组下降程度更明显,与非穴位组相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大鼠血压测量结果显示针刺大鼠太冲穴后可即刻使大鼠血压下降。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的血压明显升高,束缚前后对模型组血压无影响(P<0.001);在干预前1天各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相近,而在干预后第7天后,穴位组大鼠收缩压下降为(120.918±9.853)mmHg,非穴位组在干预第七天后血压也下降为(138.837±17.756)mmHg,与原发性高血压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干预14天后,穴位组大鼠收缩压下降为(114.503±9.514)mmHg,非穴位组在干预第7天后血压也下降(152.280±18.022)mmHg,与原发性高血压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与穴位组相比,非穴位组收缩压下降幅度较小,有统计学差异(P<0.001)。穴位组、非穴位组血压下降在针刺干预7天后下降最明显(P<0.001);与穴位组相比,非穴位组血压下降程度较小,且针刺干预7天后,血压未能维持在一定水平,有上升趋势。3.ELISA检测血浆蛋白浓度结果显示穴位组、非穴位组的ACE蛋白含量分别为(0.316±0.452、1.508±0.850)ng/ml 与高血压模型组(6.797±1.000)ng/ml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穴位组、非穴位组ANGII的蛋白含量分别为(14.386±8.961、25.376±8.865)ng/ml与高血压模型组(101.828±22.160)ng/ml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AGT蛋白浓度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4.下丘脑基因甲基化结果显示:Agt基因模型组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为(0.1024±0.094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甲基化程度水平低(P<0.001);Ace基因模型组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为0.1797(0.0049,0.691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甲基化程度水平低(P=0.044);计算组间比值可知:Ac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log2 Ratio(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为4.744,Ace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log2 Ratio(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为4.411;Ag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log2 Ratio(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为2.792,Agtr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log2 Ratio(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为6.964,Scnn1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log2 Ratio(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为-2.715。Agt基因穴位组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为(0.4272±0.2120)与模型组相比,甲基化程度水平增高(P=0.004)。Ace基因穴位组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为0.7606(0.4484,0.9163)与模型组相比,甲基化程度水平增高(P=0.002)。计算组间比值可知: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穴位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Ac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log2 Ratio(模型组/穴位组)为-3.722,Ag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log2 Ratio(模型组/穴位组)为-4.513;Ace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log2 Ratio(模型组/非穴位组)为-3.744,Ag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log2 Ratio(模型组/非穴位组)为-3.192。5.RT-qPCR检测下丘脑AGT、ACE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Agt基因模型组mRNA循环阈值为(7.4470±0.201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RNA表达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穴位组启动子mRNA循环阈值为(5.3993±0.1697)与模型组相比,mRNA表达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穴位组启动子mRNA循环阈值为(5.3543±0.2299)与模型组相比,mRNA表达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e基因模型组启动子mRNA循环阈值为(12.0230±0.415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RNA表达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穴位组启动子mRNA循环阈值为(7.5360±0.7226)与模型组相比,mRNA表达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穴位组启动子mRNA循环阈值为(11.3400±0.3236)与模型组相比,mRNA表达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6.ELISA检测下丘脑蛋白浓度结果显示:AGT蛋白浓度模型组蛋白浓度为(299.0639±38.0259)n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蛋白浓度升高(P=0.049);穴位组蛋白浓度为(201.2279±25.6820)ng/ml与模型组相比,蛋白浓度降低(P=0.017);非穴位组蛋白浓度为(230.1576±11.8072)ng/ml与模型组相比,蛋白浓度降低(P=0.103)。ACE蛋白模型组蛋白浓度为(158.6562±1.1636)n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蛋白浓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穴位组蛋白浓度为(118.5098±6.8672)ng/ml与模型组相比,蛋白浓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GII蛋白模型组蛋白浓度为(443.8186±13.0676)n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蛋白浓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穴位组蛋白浓度为(179.3201±7.1996)ng/ml与模型组相比,蛋白浓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穴位组蛋白浓度为(192.3393±14.5024)ng/ml与模型组相比,蛋白浓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本实验使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模拟人体原发性高血压作为研究。该品种大鼠高血压发生率高,由1963年Okamoto利用有显着高血压症状的远交Wistar Kyoto雄性鼠和带有轻微高血压症状的雌性鼠交配,自此开始兄妹交配并连续选择自发高血压性状的大鼠进行培养。其无明显的肾脏损伤,高血压状态稳定,符合要求可用于实验研究。2.针刺太冲穴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体重,实验结果发现针刺太冲穴调节大鼠血压可能与控制大鼠体重有关,且在干预14天后测量大鼠体重,穴位组体重下降幅度较非穴位组下降幅度大,表明针刺太冲穴确实能调控大鼠体重的增长,推测针刺太冲穴可调控机体血容量进而调控血压。3.针刺太冲穴7天后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且穴位组降压的幅度以及稳定性比非穴位组强。太冲穴是人体气血、经络之气汇集之所。结果证实了针刺大鼠太冲穴后可即刻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且穴位组的效果要优于非穴位组,这与同类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合。4.针刺太冲穴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中ACE、ANGII蛋白浓度,本研究同样证实了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外周RAAS蛋白指标的影响,这与同类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合且推测可能与中枢下丘脑局部RAAS有关。5.针刺太冲穴可以使下丘脑室旁核Ace、Ag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修饰水平升高,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太冲穴可调控RAAS相关基因的甲基化修饰,使启动子序列甲基化水平发生改变,对下丘脑局部组织产生影响。6.针刺太冲穴可以调控下丘脑局部RAAS的表达,该研究结果提示,针刺干预可以使下丘脑区Ace、Ag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修饰水平升高,通过影响中枢局部的RAAS从而影响外周的RAAS和血容量,达到调控血压的目的。而这可能就是针刺太冲穴下调外周循环的ACE、ANGII等高血压发病因子的更深层机制之一。

林子舒[3](2020)在《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的左心室做功、外周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测,观察针刺调神方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的焦虑、睡眠指数等量表的评估,观察针刺调神方对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通过对比针刺调神方与西药常规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探析针刺调神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优势。方法:根据纳排标准规定,本研究最终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3例患者自行要求退出,予以剔除,最终有67例受试者完成本实验,将67例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由有经验的医生开出西药处方治疗进行规范降压,处方:硝苯地平控释片;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药物,血压不能控制达标者,则换用或加用第2种降压药物继续治疗,口服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经验西药治疗的同时联合针刺调神方治疗,针刺调神方:印堂、神庭、四神聪、百会、内关(双)、三阴交(双)、血压点(双)、中脘、天枢(双)、关元,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测量两组患者的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数值范围,观察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LSW)、每搏外周阻力(SSVR)、每搏外周阻力指数(SSVRI),射血前期(PEP),左室射血时间(VET),收缩时间比(STR),射血收缩指数(EPCI),变力状态指数(ISI),心率(HR)。测量方法:由同一名医师在治疗前后使用CSM3100无创血流动力检测系统测量,将2对电极片粘至颈部两侧及平行剑突的胸部两侧(腋中线处)。将导线正负极与对应电极连接,打开仪器进入界面,输入患者基本信息,静待2分钟后,仪器显示器出现数据,待数据基本稳定后读取并记录数据;再进行血压、高血压中医临床症状评定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的记录,观察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量表总分变化,治疗后按照血压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高血压患者,射血收缩指数(EPCI)、射血时间(VET)、收缩时间比率(STR)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阻力(SSVR)、外周阻力指数(SSVRI)、左室做功(LSW)、左室做功指数(LSW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EPCI、VET、STR、HR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O、CI、SSVR、SSVRI、SBP等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比较,CO、CI、EPCI、STR、HR、SBP、DBP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VR、SSVRI、LSW、LSWI等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疗效判定显效13个,有效16个,无效有4个,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3个,有效14个,无效有7个,总有效率为79.41%。经检验,血压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有效27个,无效有6个,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20个,无效有14个,总有效率为58.82%。经检验,中医症状总积分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程度分布:治疗组无焦虑患者17例,可能焦虑患者9例,肯定焦虑患者7例,明显焦虑0例;对照组无焦虑患者7例,可能焦虑患者16例,肯定焦虑患者9例,明显焦虑2例,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神针刺处方的特点,是注重脏腑和气血同调,达到形神相合,形神统一。诸穴合用,调养心神,则气血调和,化生有源,五脏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经络通畅,使五脏六腑之精上达于头,使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及其他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针刺调神方在降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左心室做功方面有明显作用,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且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保护心脏功能及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经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程度分布发生改变,多数患者由有焦虑患者转变为无焦虑,焦虑程度均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显着,调神针联合药物治疗及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均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治疗后治疗组组患者的焦虑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着差异,并且焦虑程度分布较对照组也改变更多,说明针刺调神方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方面有明显作用。针刺能够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补益气血、调和肝脾,化痰祛湿来调畅气机,调和脏腑以至神安,神安则情志病才能好转。治疗组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显着,说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绪稳定,睡眠质量也跟随提升。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较药物组差异显着,说明针刺调神方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针刺不光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外周阻力、减少左心室做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方面有作用,还能通过对患者的神的调节,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焦虑状态和睡眠情况都得到了改善,达到形神统一,则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高血压的治疗及预防处在“降压效应”及“降压外效应”之间,这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降压外效应即抗高血压治疗不应局限于降压,还需要兼顾降低动脉僵硬度、改善大动脉弹性,减少症状,从而防止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众多证据表明降压本身并不能解决从危险因素到终点事件这一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完全解释降压治疗所带来的全部心血管效益。降压达标不是指血压的数值达标,尚有其他含义。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与高血压一道参与疾病的发展并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降压达标不能单方面理解为血压数值的降低,还应理解为包括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相关临床疾病进行积极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既往倡导的降压,为血压数值的达标,并没有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本研究随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根本上减少了高血压的发病,以及靶器官损害和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切断了高血压恶性循环链,可能是控制高血压、降低变异性、保护靶器官及减少合并症的有效措施。针刺调神方能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机体阴阳调和、气血调和的状态。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以高血压的防治。

王伟策[4](2020)在《关于推拿治疗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推拿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电子检索法,全面跟踪检索近年(2014-2019年)国内外有关推拿按摩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经逐一筛选相关文献并进行数据统计后,制作纳入研究文献的资料表格。经Cochrane Handbook 5.1中的偏倚风险评价及改良后的Jadad量表对所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定后,将资料表格内的相关文献信息导入Rev Man 5.3软件以进行Meta分析。其中,对于二分类资料运用疗效的优势比,连续性资料运用均数差,且两者资料均使用95%可信区间。分析前对导入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当I2≦30%时,可以认为研究具有同质性;30%<I2<50%时,认为异质性可以被接受;I2≧50%时,表示异质性过大,需要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结果共计纳入文献10篇,其中英文1篇,中文9篇,共有784例高血压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年龄跨度大,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参照Cochrane Handbook标准,纳入文献中有9篇中度偏倚风险,1篇高度偏倚风险;参照Jadad量表标准,纳入文献中有1篇为低质量,其他9篇均为高质量,存在分析价值。经Meta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显示,加用推拿疗法在有效帮助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的同时,还能够减轻其主观症状所带来的身心负担,进一步的提高生活质量。结论(1)加用推拿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相较于单纯常规降压药物或饮食运动干预疗法,具有更为显着的治疗效果,并且同时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均有更为明显的改善与提高,因此建议在临床推广推拿疗法作为一种高血压病的常规疗法。(2)加用推拿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无毒副作用的疗法,临床实行的安全性可以保障。

郑德莎,刘峰舟,薛军辉,唐希阳,陈玉,李璐,尼春萍[5](2020)在《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高血压病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常见的心脑血管系统慢性疾病之一[1]。高血压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易感性等属于不可干预的影响因素,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等属于可干预的影响因素[2-4]。飞行人员由于其职业环境及职业内容的特殊性,高空缺氧、低气压、重力加速度、电磁辐射、噪声等工作环境及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对飞行人员机体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5-6]。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有其特殊性,因此,对应的防治措施也有别于大众人群。深刻认识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发病特点,全面了解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治措施,增强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主动性,减少因高血压病造成的医学停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有关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预防和针对性干预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陆圆圆[6](2019)在《降压按摩操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即时血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主要选择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群体中对降压按摩操进行宣传、推广和运用,同时观察降压按摩操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即时血压、非即时血压的影响、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和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条线以及家庭医生签约中的患者,此次研究总共选取了100例已经明确诊断,并且符合观察研究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人,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维持原有降压药物及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均使用CCB类降压药),治疗组加做降压按摩操,每天2次,早晚工间为宜,每次进行大约15分钟的锻炼,保证每周练习不少于5次,3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在这3个月中,需要患者每周记录2-3次其做操前后10分钟的即时血压,每2周到诊室测量1次血压,以及3个月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来进行对比观察,从而探讨降压按摩操的优势及观察即时血压的意义。结果:降压疗效方面:(1)即时血压:对治疗组干预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后,治疗组在做操前后10分钟的即时血压都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1)。(2)非即时血压: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30天后,治疗组的血压较干预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但对照组的血压较干预前相比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60天后,治疗组的血压较干预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而对照组的收缩压较干预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舒张压则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9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较干预前相比都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1);(3)降压疗效:将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90天后的降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病例为8例,有效病例为30例,无效病例为12例,降压的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显效病例为5例,有效病例为26例,无效病例为19例,降压的总有效率为62%,说明治疗组在降压疗效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1)对两组患者干预治疗90天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干预前都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3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8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42%。说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方面:(1)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90天后,治疗组仅在生理症状和躯体化症状这两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在生活质量11个维度的数据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疗效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因为观察周期太短,效果不是很明显。结论:本文通过对降压按摩操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加上前期研究发现,降压按摩操在改善症状,辅助降压,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其相关疗效较为明确,同时我观察了即时血压,发现降压按摩操对即时血压也有效果,尤其对于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患者需要坚持并且有规律地练习降压按摩操,有叠加降压的作用,同时也没有短效降压药过度降压的弊端,对于他们的即时血压、非即时血压都有协同降压的作用,还可以明显改善其中医证候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降压按摩操简单易学,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同时也不受到场地条件的限制,在进行锻炼时也较为经济环保,比较适合在基层社区及各大医疗机构中进行宣传、推广和运用。

姚家慧[7](2019)在《降压按摩操干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以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降压按摩操锻炼后,对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血压、动脉血管的作用和高血压转化率进行观察。同时对未进行降压按摩操锻炼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相关情况对比。探讨降压按摩操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疗效和机理。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有效的中医适宜技术手段,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客观依据。方法:将10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降压按摩操。观察周期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16周,治疗20周,治疗24周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压。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及踝臂血压指数(ABI)情况。于治疗结束时,观察高血压病转化率。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干预24周后证候疗效率比较: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证候改善总有效率75.47%;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证候改善总有效率27.27%。2.生活质量情况:治疗组在干预24周后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生气或活力、焦虑、工作状态和总积分等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躯体化症状经干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生气或活力、焦虑、工作状态及总积分都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降压按摩操改善患者的大部分生活质量维度。3.血压:治疗组在干预12周、16周、20周及24周后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又以20周及24周的组间差异显着(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干预12周后开始有差异,20周后开始差异明显,均为治疗组收缩压更低,降压效果更佳。治疗组在干预8周、12周、16周、20周及24周后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又以16周、20周及24周的组间差异显着(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第8周开始有差异,第16周开始差异明显,均为治疗组舒张压更低,降压效果更佳。4.高血压病转化率:干预后治疗组有2人从正常高值血压转化为高血压患者,转化率为3.8%;对照组有10人从正常高值血压转化为高血压患者,转化率为18.2%;对照组在24周后有更多人转化成高血压患者。5.动脉硬化指标疗效:干预后治疗组的ba PWV正常值人数占比增高,有统计学差异,降压按摩操可改善动脉硬化程度;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两组干预后的正常值占比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ABI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降压按摩操对动脉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两组干预后有显着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的患者ABI变化更加明显。结论:降压按摩操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预防治疗康复效果明确,坚持操练降压按摩操可以有效的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控制改善动脉硬化的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延缓从正常高值血压转变为高血压病的时间。

贺国祥(Kridchapob Jatikavanich)[8](2019)在《降压按摩操功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降压按摩操”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症候、血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一氧化氮(NO)的干预情况,为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一个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防治提供借鉴,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推广应用本功法。方法:采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用西药降压药物1到2种和中药“心脑喜康”协定方,治疗组加降压按摩操功法。观察时间为6月,时间点分为治疗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后。治疗前后观察生活质量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时间点分为1月、3月、6月后。血压每2周一次观察患者的诊室和自测血压水平,到1月记录1次。Hcy、Cys-c、NO的观察时间点分为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治疗6月后。结果:1.中医证候改善:组内比较,以时间为主效应比较,每个时间点之间的证候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P>0.05)说明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月后(P<0.05)是有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及6个月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短期疗效有一定改善,时间长疗效越明显。2.生活质量改善:组内比较,干预结束后治疗组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及生气或活力焦虑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及生气或活力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前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及生气或活力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组内和组间的总积分(P都<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血压疗效评价:3.1诊室血压:组内比较,以时间为主SBP和DBP的效应比较,SBP和DBP在每个时间点之间(P<0.001),是均有统计学意义。SBP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后(P>0.05),都无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4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的SBP(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BP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结束后(P>0.05),都无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5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的SBP(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自测血压:组内比较,以时间为主SBP和DBP的效应比较,SBP和DBP在每个时间点之间(P<0.001),是均有统计学意义。SBP和DBP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后(P>0.05),都无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4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的SBP和DBP(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室指标:4.1同型半胱氨酸: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时间短疗效差异不大。治疗6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后(P<0.05)是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有明显影响,时间长疗效越明显。从Z值分析说明6月时治疗组在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优于对照组。4.2血清胱抑素-C: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血清胱抑素-C有明显影响,时间长疗效越明显。从Z值分析说明6月时治疗组在降低血清胱抑素-C水平优于对照组。4.3一氧化氮(NO):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说明治疗6个月时降压按摩操对一氧化氮影响不大。5.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率,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8.37%和97.67%;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39.53%和88.37%,说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诊室血压疗效率,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7.44%和88.37%;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39.53%和76.74%。自测血压疗效率,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8.37%和95.34%;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1.16%和88.37%,说明治疗组在降低血压疗效优于对照组。诊室与自测血压的疗效率,诊室血压显效率53.48%,总有效率82.55%;自测血压显效率69.76%,总有效率91.86%,说明自测血压疗效率明显优于诊室血压。6.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比较情况: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是无差异。结论:1.“降压按摩操”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临床证候包括眩晕、头痛、不寐、心悸、胸闷、颈板等明显减轻。2.“降压按摩操”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及生气或活力四个维度较明显,但时间长在焦虑维度方面一定有作用。3.“降压按摩操”能协同降血压作用。同时诊室血压疗效明显优于自测血压,可能诊室血压干扰因素较多和包括白大衣高血压,因此观察“降压按摩操”疗效,应更注重自测血压。4.长期“降压按摩操”对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胱抑素-C的会一定有影响,但一氧化氮影响不大。

何华玉[9](2019)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医体质特征与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特点;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老年高血压常见体质的代谢组学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高血压偏颇体质微观判别模型,应用于平和质的偏颇倾向判别。方法:通过问卷的方法收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资料,同时进行常规体检,根据评分标准判别体质类型。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挑选高血压人群的主要偏颇体质、高血压平和质以及血压正常人群各50例进行血清GC-TOFMS代谢组检测,运用多元统计及单元统计分析,筛选高血压主要偏颇体质的差异代谢物。通过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初步建立高血压偏颇体质的判别模型,并对高血压平和质人群的微观体质倾向进行判别。结果:1.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有痰湿质(26.1%)、平和质(23.0%)、阳虚质(8.1%)以及阴虚质(6.3%);九种体质中除湿热质和血瘀质,其他体质在男女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质在年龄≥75岁组比例高于65~74岁组(P=0.028),其他中医体质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湿质在高血压2级或3级中占比更高(P=0.006),并且在既往高血压控制不良组占比最高(P<0.001),平和质在既往血压控制不良组最低(P<0.001)。2.高血压痰湿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半胱氨酸、L-精氨酸/鸟氨酸的比例、苯丙酮酸、棕榈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高血压阴虚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马尿酸,棕榈酸,肌酸,丙酮酸/L-乳酸的比例和鸟嘌呤/鸟苷的比例。以高血压偏颇体质类别为因变量(Y),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自变量(X)建立判别模型,得到高血压偏颇体质的初步判别公式为Y=0.231X1+0.158X2+0.207X3+0.021X4+0.221X5+0.755X6+0.027X7-0.559X8-0.161X9。结论:1.老年高血压的主要体质类型有痰湿质、平和质、阳虚质以及阴虚质;2.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在男女性别差异较大,与年龄相关的仅有血瘀质;痰湿质与血压等级有关,并对高血压疗效有一定影响。3.高血压痰湿质与健康人、高血压阴虚质与健康人的血清代谢谱均有差异,临床上可以运用代谢组学来对比不同体质与正常人的代谢谱,并初步寻找到高血压痰湿质与高血压阴虚质患者体内的代谢物标志群。

田沛[10](2019)在《不同温度水疗干预对大鼠慢性应激损伤的防护效应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应激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适度的应激可调动防御机制对机体有利,但持续过高强度的慢性应激会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多种应激性疾病。研究表明,持续较高强度的应激负荷可造成机体损伤,影响个体健康、降低工作效率、导致疲劳;甚至会诱发多种疾病,发生猝死等极端事件。研究表明,75%90%的人类疾病和应激有关。心血管是应激所致损伤的首要靶器官,多种应激动物模型(如噪声、电击、束缚、湿热和力竭游泳等)均证实,应激可引起心肌损伤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飞行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长期应对航空特殊环境(噪声、振动、加速度、缺氧等)和特殊情况(雷暴、大风等特殊气象,空中发动机故障等特殊事件)所造成的各种心理生理应激。飞行人员所面临的应激因素更加复杂、刺激强度更加强大、危害程度更加严重。飞行人员虽然经过层层严格健康选拔,但心血管病还是时有发生,且心血管病后果严重,减少飞行寿命,甚至危及飞行安全。调查发现,我国军事飞行员高血压患病率在2.59.8%,而高血压前期人数比例却高达38.1%。然而,目前关于飞行应激损伤机制和防护措施研究还相对比较滞后,尚远远不能满足航空事业飞速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国内对应激损伤干预手段还主要以精神心理卫生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非药物措施十分缺乏,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无创、简单、快速、有效,具有防应激、抗疲劳作用的措施办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水疗法(Hydrotherapy)作为一种传统康复疗法具有无创、安全、高效等特点,主要利用水对人体产生的温度、机械和化学刺激,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当前水疗在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发展迅速。临床实践表明,水疗对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脑瘫等多种疾病以及亚健康的预防和康复具有明显有益效果,同时也被应用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后疲劳和损伤的恢复。可能主要与水的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调控细胞代谢、诱导热休克蛋白的合成与释放、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然而,国内外对于不同温度水疗干预是否能够缓解慢性应激及其造成的心血管损伤尚未见报道。我国关于水疗的应用虽然具有悠久历史,但长期以来水疗在现代医学和军事医学中的作用未被充分认识和应用,国内外虽有研究观察了水疗后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仍缺乏系统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针对水疗的生物学效应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构建慢性应激大鼠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温度水疗干预对慢性应激损伤尤其是心血管损伤的影响,探寻最优的抗慢性应激损伤水疗干预方案,并研究其机制。实验目的1.观察热水浴、冷水浴、常温水浴和冷热交替水浴4种不同温度水疗干预方案对大鼠慢性应激损伤的防护效果。2.研究特定水疗干预方案的在慢性应激所致心血管损伤中的保护效应及机制。实验方法1.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选取8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噪声复合足底电击刺激诱导大鼠应激模型,电流强度35 m A,随机间隔220 s,持续电击12 s,随机电击结束当天夜间继续给予持续噪声(2002000 Hz,80100 d B),每天电击4小时(上下午各1次,每次2小时),噪声刺激4小时,共持续28天。2.水疗干预方案:每天下午大鼠电击刺激结束,自由饮食休息1小时后给于水疗干预处理,水疗在特制塑料圆筒(直径20 cm,高60 cm)中进行,水深1025 cm,时间10 min。水温根据具体实验分组方案分别设定,其中热水浴(Hot water immersion,HWI)水温3840℃;冷水浴(Cold water immersion,CWI)水温1315℃;常温水浴(Thermoneutral water immersion,TWI)水温3436℃;冷热交替水浴(Contrast water therapy,CWT)的热水温3840℃,冷水温1315℃,热水2 min后换入冷水1 min,交替循环3次,共10 min。3.血压测量:隔天于电击结束后2 h使用智能无创血压计测量各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每隔4天测量1次,每只大鼠测量5次取平均值。4.血清激素和炎症因子等测定: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应激激素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应激28天后采用30 g/L戊巴比妥钠按5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取腔静脉血,离心,检测血清Cor、Ang II、NE、TNF-α、CK和LDH含量。5.测定肠系膜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使用微血管灌流仪(DMT)对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进行功能检测。血管初始预负荷设置为2 m N,稳定1 h,随后用60 mmol/L KCl溶液作用血管2次,选取收缩幅度相差<10%,且张力大于l m N的血管。血管功能测定时,采用浓度累加法,分别加入血管舒张和收缩试剂。最后,根据舒张程度和数值,评定血管舒张和内皮功能;根据收缩程度和数值,评定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6.免疫荧光染色:石蜡切片脱蜡,蒸馏水和PBST漂洗,正常血清封闭液室温封闭20 min,滴加LC3II一抗工作液。湿盒内37℃恒温箱内孵育1小时,PBST漂洗,滴加二抗工作液,湿盒内37℃恒温箱内孵育20 min,PBST漂洗后滴加荧光素工作液,湿盒内37℃恒温箱内孵育30 min,避光保存,PBST充分漂洗,滴加2050μl DAPI,充分漂洗后用封片剂进行封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采集图像。7.透射电镜及线粒体数目测算:将新鲜心肌组织切成1 mm3的组织块,置于30ml/L戊二醛磷酸缓冲液中,4℃避光固定。梯度乙醇脱水和丙酮浸5 min,Epon812包埋,制成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并测算数目。8.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水平:采用RIPA提取大鼠左心室和腹主动脉血管组织蛋白,BCA法进行蛋白定量。将蛋白样品(每孔5-10μL)行SDS-PAGE电泳后转移至PVDF膜。在50 g/L脱脂牛奶中室温封闭1 h,加入相应一抗(1:1000)4℃孵育过夜,洗去多余一抗后加入相应二抗,37℃孵育1 h,洗去多余二抗后使用ECL-Plus试剂盒进行化学发光检测,β-actin为各组内参对照。用成像软件系统(aplegen Omega Lum C)进行条带光密度值分析。9.行为学实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均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分别将大鼠放入旷场反应箱内底面中心/高架十字迷宫中心,同时开启摄像并计时,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均观察5 min后停止摄像。10.采用Graph Pad Prism version 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噪声复合足底电击28天能够成功构建大鼠慢性应激损伤模型。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应激组大鼠存在明显应激反应和心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体重显着降低(P<0.01)、血糖明显升高(P<0.05)、血压明显升高(P<0.05),血清Cor、NE、Ang II、TNF-α、ADMA浓度和CK、LDH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NO含量降低(P<0.05);心肌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II/I、p62、Beclin1表达增加(P<0.05),线粒体数量减少并呈现结构紊乱。此外,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自发活动行为及探索行为明显减少,焦虑增加。2.不同温度水疗干预对大鼠慢性应激的效应各不相同,长期热水浴干预改善慢性应激的效果最佳。与应激组大鼠相比,每天仅10分钟的热水浴干预,就能显着降低大鼠全身的慢性应激反应,减缓应激大鼠的体重下降,加速应激后血糖水平的恢复,逆转应激大鼠的血压升高(P<0.05),降低应激大鼠焦虑水平,改善应激大鼠自发活动和探索行为(P<0.05)。此外,冷热交替水浴也可逆转应激大鼠的血压升高,但起效较晚,直到干预末期(24天)才出现血压降低(P<0.05)。而其他温度水疗干预对应激大鼠体重、血压、血糖和行为学等均无明显影响(P>0.05)。3.热水浴能有效改善慢性应激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与应激组大鼠相比,热水浴组大鼠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显着改善,血清NO水平升高(P<0.05)、ADMA浓度下降(P<0.05),血管组织e NOS磷酸化水平、DDAH1表达水平增加(P<0.05)。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每天10分钟40℃孵育能较好模拟热水浴对血管内皮的效应,体现为温热孵育使应激激素处理后HUVECs分泌NO增加,ADMA浓度下降,DDAH1表达增加,使用si DDAH1可特异性阻断DDAH1表达,从而增加ADMA浓度,降低NO分泌水平。4.热水浴能有效减轻慢性应激大鼠心肌损伤。与应激组大鼠相比,热水浴组大鼠CK、LDH水平降低,p62和Beclin1表达水平减少(P<0.05),心肌线粒体结构损伤亦有所逆转。结论1.本研究首次发现,长期热水浴较冷水浴、常温水浴和冷热交替水浴等其他温度水浴能有效减轻大鼠慢性应激状态。2.热水浴降低慢性应激诱发的血压升高,其机制与热水浴增加内皮DDAH1表达、降低内源性e NOS抑制物ADMA生成,从而增加内皮NO生物利用度有关。3.热水浴调控应激所致心肌细胞自噬紊乱和促进心肌线粒体结构恢复,减轻慢性应激性心肌损伤。热水浴可望作为缓解慢性应激、预防应激性高血压和心肌损伤的有效防护手段。

二、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2)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RAAS基因甲基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病机
        1.1.1 西医对高血压流行病学及病因病机的研究
        1.1.2 中医对高血压流行病学及病因病机的研究
    1.2 高血压的治疗研究进展
        1.2.1 西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1.2.2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1.3 基因甲基化与疾病研究进展
        1.3.1 基因甲基化测序技术简介
        1.3.2 DNA甲基化与心血管疾病
    1.4 高血压与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1.4.1 基因甲基化的机制研究
        1.4.2 高血压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研究
        1.4.3 中医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
        1.4.4 针灸对基因甲基化的影响研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体重、血压及血浆RAAS蛋白浓度的影响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步骤
        2.1.3 结果与分析
    2.2 基于WGBS的大鼠下丘脑原发性高血压相关DNA甲基化差异分析和表达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西医研究意义和大鼠模型简述
    3.2 选用针灸及单穴(太冲穴)干预血压的意义简析
    3.3 针刺太冲穴对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研究结果与意义
    3.4 针刺太冲穴对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体重的研究结果与意义
    3.5 针刺太冲穴对调控原发性高血压大鼠RAAS蛋白指标的研究结果与意义
    3.6 针刺太冲穴对调控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RAAS相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结果与意义
    3.7 针刺太冲穴对调控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RAAS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与意义
结语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3)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现状
        1.1.1 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医学认识
        1.1.2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概述
        1.1.3 关于高血压患者焦虑的认识
    1.2 血流动力学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
        1.2.1 血流动力学与高血压病
        1.2.2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
        1.2.3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样本量的估算
        2.1.2 研究对象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中止试验标准
        2.1.7 剔除标准
        2.1.8 脱落标准
    2.2 治疗方法
        2.2.1 随机方法及分组
        2.2.2 盲法
        2.2.3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3.1 主要结局指标
        2.3.2 次要结局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4.1 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2.4.2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方法
    2.6 结果分析
        2.6.1 一般资料
        2.6.2 治疗前各指标比较
        2.6.3 治疗后各指标比较
        2.6.4 疗效比较
        2.6.5 治疗后焦虑程度的分布
        2.6.6 不良事件
第三部分 讨论
    3.1 调神含义及针刺调神方选穴方义
        3.1.1 神的含义
        3.1.2 调神含义
        3.1.3 调神处方及其方义
        3.1.4 针刺调神方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
    3.2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意义
        3.2.1 改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
        3.2.2 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
        3.2.3 针刺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意义
    3.3 针刺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分析
        3.3.1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分析
        3.3.2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
        3.3.3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
    3.4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4)关于推拿治疗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3.检索策略
    4.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4.1 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4.2 改良后的Jadad量表评分
        4.3 统计分析
        4.4 定量分析
        4.5 定性分析
研究数据结果
    1.文献检索结果
    2.文献检索流程
    3.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4.纳入研究的特征
        4.1 纳入研究的Cochrane质量评价
        4.2 改良后的Jadad量表评分情况
        4.3 研究对象的特征
        4.4 纳入研究的干预措施及评价时间点
        4.5 基线可比性
    5.统计分析
        5.1 定量分析(Meta分析)
        5.2 定性分析
讨论
    1.高血压病现况
    2.高血压病的主要疗法
    3.推拿治疗高血压的特点
    4.研究概况
    5.方法学评价
    6.推拿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7.推拿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评价
    8.关于临床推广推拿疗法的现况分析
    9.局限性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改良后的Jadad量表评分标准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现状
2 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
    2.1 人口学与遗传因素
        2.1.1 年龄和性别
        2.1.2 遗传因素
    2.2 生活行为因素
        2.2.1 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2.2 吸烟和饮酒
        2.2.3 体能运动和睡眠
        2.2.4 高盐高脂饮食
    2.3 异常代谢因素
        2.3.1 高血糖与高血脂
        2.3.2 血尿酸
        2.3.3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2.4 飞行职业因素
        2.4.1 飞行时间和机种
        2.4.2 缺氧和低气压
        2.4.3 高噪声和高辐射
        2.4.4 高应激状态
        2.4.5 正加速度(+Gz)
3 小结

(6)降压按摩操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即时血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临床观察
    2.1 观察内容与目的
    2.2 技术路线图
    2.3 资料与方法
        2.3.1 观察对象
        2.3.2 诊断标准
        2.3.3 纳入标准
        2.3.4 排除标准
        2.3.5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2.4 研究方法
        2.4.1 样本量的估计
        2.4.2 进行随机分组
        2.4.3 治疗干预方案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3.1 观察指标
    3.2 相关疗效的评价标准
        3.2.1 降压疗效的评价标准
        3.2.2 中医证候疗效的评价标准
        3.2.3 生活质量疗效的评价标准
4 统计结果与分析
    4.1 统计方法
    4.2 观察结果
        4.2.1 两组患者病例的完成情况
        4.2.2 两组患者基本基线对比
        4.2.3 治疗组做操前后即时血压的比较
        4.2.4 治疗组干预前后血压的比较
        4.2.5 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的比较
        4.2.6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的比较
        4.2.7 两组患者干预90天后降压疗效的比较
        4.2.8 两组患者干预90天后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4.2.9 两组患者干预90天后生活质量疗效的比较
5 分析与讨论
    5.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5.2 高血压的中医外治法
    5.3 非药物治疗——降压按摩操(功法类)
    5.4 降压按摩操对高血压的疗效结果
        5.4.1 降压按摩操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5.4.2 降压按摩操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
        5.4.3 降压按摩操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CRF表
附录3 降压按摩操的操作步骤与动作要点

(7)降压按摩操干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退出标准及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管理方案
        2.4.1 降压按摩操教导质量管理
        2.4.2 受试者依从性管理
        2.4.3 观察数据管理
    2.5 观察指标及方法
        2.5.1 基线资料
        2.5.2 中医证候积分
        2.5.3 生活质量
        2.5.4 动脉硬化指标
        2.5.5 血压
    2.6 疗效评价标准
        2.6.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2.6.2 生活质量疗效评价
    2.7 技术路线
3 试验结果
    3.1 基本资料情况
        3.1.1 两组间性别比较
        3.1.2 两组间年龄比较
        3.1.3 两组间BMI比较
        3.1.4 两组间饮食、吸烟、饮酒、家族史、血糖、血脂、睡眠比较
    3.2 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3.2.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2 各证候的前后变化
        3.2.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 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积分对比
        3.3.2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积分变化
        3.3.3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积分变化
        3.3.4 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积分对比
    3.4 血压结果
        3.4.1 收缩压
        3.4.2 舒张压
    3.5 高血压转化率比较
    3.6 动脉硬化指标结果
4 分析和讨论
    4.1 高血压指南的更新
        4.1.1 血压测量方式的改变
        4.1.2 高血压定义的改变
        4.1.3 生活方式的改变
    4.2 预防医学理论与高血压
    4.3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高血压
    4.4 降压按摩操机理探究
        4.4.1 高血压病因病机探讨
        4.4.2 降压按摩操手法及力度
        4.4.3 降压按摩操干预时机
        4.4.4 降压按摩操涉及穴位与经络
    4.5 降压按摩操优缺点
    4.6 本研究问题和今后设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状况
    附录二 降压按摩操具体步骤
    附录三 降压按摩操所涉及穴位及经络
    附录四 降压按摩操具体步骤考试问卷
    附录五 降压按摩操干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8)降压按摩操功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背景
1.研究目的
2.观察对象
    2.1 病例来源以及样本量估计
        2.1.1 病例来源
        2.1.2 样本量估计
        2.1.3 随机分组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研究设计
    3.1 实验方案
        3.1.1 随机抽样
        3.1.2 西药治疗
        3.1.3 中药治疗
        3.1.4 降压按摩操干预方法
4.观察时间
    4.1 基本资料
    4.2 疗效性指标
5.疗效观察方法
    5.1 治疗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同期患者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5.2 生活质量
    5.3 中医证候
    5.4 血压测量记录方法
        5.4.1 诊室血压
        5.4.2 自测血压或家庭血压
    5.5 实验室指标采集方法
6.评价标准及统计方法
    6.1 降压疗效评价标准
    6.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6.3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6.4 中西医诊断标准
        6.4.1 中医诊断标准
        6.4.2 西医诊断标准
    6.5 实验室指标正常参考值
    6.6 统计方法
7.试验数据和结果
    7.1 基本资料情况
        7.1.1 治疗组和对照组性别构成比比较
        7.1.2 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比较
        7.1.3 治疗组和对照组 BMI 比较
        7.1.4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程比较
        7.1.5 两组嗜盐、吸烟、饮酒、血脂及西药使用等情况比较
    7.2 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7.2.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7.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7.3 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7.3.1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积分变化比较
        7.3.2 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变化
        7.3.3 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积分
        7.3.4 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积分
    7.4 血压测量结果
        7.4.1 诊室血压
        7.4.2 自测血压
        7.4.3 诊室与自测血压的比较
        7.4.4 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ABPM)比较
    7.5 实验室指标
        7.5.1 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7.5.2 两组的胱抑素-C (Cys-C)比较
        7.5.3 两组的一氧化氮(NO)比较
8.分析和讨论
    8.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8.2 中医辨证分型
    8.3 中医证候疗效
    8.4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8.5 血压疗效情况
    8.6 实验室指标情况
        8.6.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情况
        8.6.2 血清胱抑素-C情况
        8.6.3 一氧化氮(NO)情况
    8.7 结语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血压保健按摩操操作规范
附录2 :文献综述 中医养生功法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3 :CRF表
附录4 :自测血压对照表
附录5 :自测血压记录表
附录6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9)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医体质特征与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临床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体质特征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剔除标准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1.2.2 调查内容
        1.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1.3 结果
        1.3.1 社区老年人群的基本情况
        1.3.2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
        1.3.3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影响因素
    1.4 分析与讨论
        1.4.1 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偏颇体质有痰湿质、阳虚质及阴虚质
        1.4.2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
    1.5 结论
2 实验研究:高血压不同体质人群的代谢组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代谢组学实验
    2.2 结果
        2.2.1 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情况
        2.2.2 代谢组学总体情况分析
        2.2.3 高血压痰湿质的代谢组学研究
        2.2.4 高血压阴虚质的代谢组学研究
        2.2.5 高血压痰湿质与高血压阴虚质判别模型的建立及运用
    2.3 分析与讨论
        2.3.1 代谢组学为体质分类提供微观依据
        2.3.2 老年高血压不同体质存在不同代谢组学特征
        2.3.3 代谢组学为判别无症状高血压人群体质倾向提供了可能
    2.4 结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代谢组学在高血压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参加会议

(10)不同温度水疗干预对大鼠慢性应激损伤的防护效应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制备
    2.3 水疗干预方案
    2.4 无创血压测量
    2.5 血糖测定和糖耐量实验
    2.6 血清激素和组织炎症因子检测
    2.7 肠系膜微动脉分离和血管功能检测
    2.8 蛋白定量-BCA法
    2.9 蛋白免疫印迹
    2.10 离体细胞实验方案
    2.11 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转棒实验
    2.12 透射电镜及线粒体数目测算
    2.13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噪声复合足底电击刺激28 天可更好的构建大鼠慢性应激模型
    3.2 不同温度水疗对大鼠慢性应激的效应不同,其中热水浴对抗应激的综合效应最好
    3.3 长期冷水浴、冷热交替水浴影响慢性应激大鼠糖耐量变化
    3.4 热水浴对慢性应激大鼠探索行为能力与焦虑的影响
    3.5 冷水浴、冷热交替水浴改善慢性应激大鼠运动协调能力
    3.6 热水浴改善慢性应激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内皮功能
    3.7 热水浴影响应激大鼠血管抗氧化蛋白、抗衰老蛋白和热休克蛋白表达
    3.8 热水浴增加血管NO生物利用度
    3.9 温热效应增加内皮细胞DDAH1 表达和NO分泌水平
    3.10 热水浴减轻慢性应激大鼠心肌损伤
    3.11 热水浴对慢性应激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12 热水浴对慢性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的影响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J].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与肥胖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11)
  • [2]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RAAS基因甲基化的影响[D]. 吴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D]. 林子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关于推拿治疗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D]. 王伟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郑德莎,刘峰舟,薛军辉,唐希阳,陈玉,李璐,尼春萍.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0(03)
  • [6]降压按摩操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即时血压的临床观察[D]. 陆圆圆.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降压按摩操干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临床研究[D]. 姚家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降压按摩操功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D]. 贺国祥(Kridchapob Jatikavanich).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医体质特征与代谢组学研究[D]. 何华玉.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不同温度水疗干预对大鼠慢性应激损伤的防护效应及机制[D]. 田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饮食与运动干预治疗飞行人员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